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推荐10篇)
将施行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各医疗机构的病历书写行为进行详细规范,以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其中,对医患双方易发生误解、争执的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
以下为全文: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 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 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 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第八条 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第十条 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 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一条 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第十二条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第十三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十四条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第十五条 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第三章 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六条 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第十七条 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可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第十八条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
(五)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
1.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2.婚育史、月经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女性患者记录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
3.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
(六)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七)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八)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及检查号。(九)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
(十)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第十九条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入同一医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及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中要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第二十条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一条 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死亡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二条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3.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及治疗措施安排。
(二)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有经治医师签名。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间隔时间视病情和诊疗情况确定,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五)交(接)班记录是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医师分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六)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或转入日期,转出、转入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七)阶段小结是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经治医师每月所作病情及诊疗情况总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八)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九)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的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包括操作名称、操作时间、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情况,记录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不良反应,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
(十)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诊记录应另页书写。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会诊记录内容包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十一)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并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相关情况等。
(十二)术前讨论记录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讨论日期、记录者的签名等。(十三)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是指在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对患者拟施麻醉进行风险评估的记录。麻醉术前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简要病史、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麻醉适应证及麻醉中需注意的问题、术前麻醉医嘱、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十四)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录。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术前特殊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方式及日期、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及各项操作开始及结束时间、麻醉期间用药名称、方式及剂量、麻醉期间特殊或突发情况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
(十五)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等。
(十六)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是指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病人离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的病人还应对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字。
(十七)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
(十八)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十九)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是指麻醉实施后,由麻醉医师对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访视的记录。麻醉术后访视可另立单页,也可在病程中记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患者一般情况、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术后医嘱、是否拔除气管插管等,如有特殊情况应详细记录,麻醉医师签字并填写日期。
(二十)出院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当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二十一)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二十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的签名等。
(二十三)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重(病危)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二十三条手术同意书是指手术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手术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经治医师和术者签名等。
第二十四条 麻醉同意书是指麻醉前,麻醉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麻醉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麻醉意见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术前诊断、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患者基础疾病及可能对麻醉产生影响的特殊情况,麻醉中拟行的有创操作和监测,麻醉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麻醉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
第二十五条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指输血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输血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输血的医学文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诊断、输血指征、拟输血成份、输血前有关检查结果、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第二十六条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是指在实施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检查、治疗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七条 病危(重)通知书是指因患者病情危、重时,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并由患方签名的医疗文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目前诊断及病情危重情况,患方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一式两份,一份交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
第二十八条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第二十九条辅助检查报告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所做各项检验、检查结果的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报告日期、报告人员签名或者印章等。
第三十条 体温单为表格式,以护士填写为主。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
第四章 打印病历内容及要求
第三十一条 打印病历是指应用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如Word文档、WPS文档等)。打印病历应当按照本规定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打印病历应当统一纸张、字体、字号及排版格式。打印字迹应清楚易认,符合病历保存期限和复印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 打印病历编辑过程中应当按照权限要求进行修改,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得修改。
第五章 其他
第三十四条 住院病案首页按照《卫生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发〔2001〕286号)的规定书写。
第三十五条 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4年卫生部令第35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定。第三十七条 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本规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我部于2002年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卫医发〔2002〕190号)同时废止。
2010《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考试
姓名 科室 成绩
一、选择题:(10分)
1、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医师书写。
A、经治医师 B、实习医师 C、试用期医师 D、以上均可
2、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A、1 B、2 C、3 D、5
3、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小时内完成。
A、24 B、48 C、36 D、72
4、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A、5 B、6 C、7 D、8
5、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自2010年()起施行。
A、7月1日 B、5月1日 C、4月1日 D、3月1日
6、新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自2010年()起施行。
A、7月1日 B、5月1日 C、4月1日 D、3月1日
7、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A、1 B、2 C、3 D、4
8、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9、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个字 A、12 B、20 C、24 D、25
10、非手术病人入院当天后的()小时内,经管医师必须与患者进行一次病情、诊疗措施的知情同意谈话。
A、24 B、48 C、72 D、12
二、是非题:(10分)
1、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时。()
2、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取24小时制记录。()
3、门诊病历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书写。()
4、入院记录现病史中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5、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8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6、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场。()
7、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8、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12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
9、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10、病历的原始性、真实性不能被质疑,不能为了符合查房时限要求而擅改查房时间。()
三、填空题:(30分)
1、病历书写应当、、、、、。
2、门诊病历必须在 时完成,住院病历在病人住院后 小时内完成,入院后首次病程记录必须在入院 小时完成。
3、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应有、和 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字。
4、入院记录辅助检查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时间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 及。
5、初诊中医门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及 和医师意见等。
6、实习医师和试用期医师所写病程记录必须有 签名(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在履行告知义务的各种病程记录中,患方签名人必须与 相一致。
8、医务人员所作的各种有创检查、治疗,病程记录中须知情同意签字,术后必须 书写病程记录。
9、病历修改必须 后注明修改时间和本人签名,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得。
10、急诊留观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 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11、会诊记录内容包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
12、各种“知情同意书”(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等):按照相应要求签署,不能只签患方名字,必须有。
13、入院记录的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情况,综合分析作出的诊断。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
14、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师在术后 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但必须有 签名。
15、出院记录有经治医师在患者出院后 小时内完成。
四、问答题:(50分)
1、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的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内容包括哪些?
2、突发腹痛两小时急诊就诊,请书写一份门诊首诊病历。(内、外、妇、儿临床科室医师必做,其它科室临床医师根据各科特点书写一份门诊首诊病历,格式附后。)
3、按各科特点书写一份出院记录(格式附后)。
出 院 记 录
科别 病区 床号 住院号
姓名 张三 性别 年龄 X线号 CT号 入院时间: 出院时间: 住院: 天 入院诊断:
出院诊断:
入院情况:
治疗经过:
出院情况:
出院医嘱:
一、选择题
1、对主诉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提示疾病主要属于何系统.B.提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C.指出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D.指出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E.文字简练术语准确
2、病程记录书写哪项不正确
D A.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B.检查结果及分析 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每天均应记录一次
E.临床操作及治疗措施
3、主诉的含义下列描述哪项正确
C A.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看病的时间 B.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起病时间 C.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 D.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发作的频率
E.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严重的程度
4、有关病历书写错误的是
B A.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
B.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12小时制记录
C.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D.病历书写可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
E.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5、关于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包含下列哪些
E A.就诊时间、科别
B.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C.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
D.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
E.以上都是
6、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E A.用双线划在错字上
B.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
C.注明修改时间
D.修改人签名
E.采用刮、粘、涂等方法去除原来的字迹
7、有关现病史描述正确的是
E A.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
B.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
C.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 D.同时记录发病来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
E.以上都是
8、有关医嘱描述错误的是
C A.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
B.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
C.每项医嘱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内容
D.应当具体到分钟
E.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二、简述题(二选一)
1、根据上海市病历质控要求,住院病历排列顺序(运行病历)? 体温单(按日期先后倒排)医嘱记录单(按日期先后倒排)入院记录、大病历
病程记录(按日期先后排)各类病情评估表、手术评估表 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单 手术记录、麻醉记录
会诊记录(按日期先后倒排)告知委托书
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 特殊治疗同意书及记录单 其他知情同意书 一般检查报告黏贴单 特殊检查报告黏贴单 其他辅助检查单 病历质量自查 护理记录 住院病历首页
2、根据上海市病历质控要求,出院病历排序(终末病历)?
住院病历首页
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 入院记录、大病历
病程记录(按日期先后排) 各类病情评估表、手术评估表 会诊记录(按日期先后排) 告知委托书
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 手术记录、麻醉记录 住院病历首页
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 入院记录、大病历
病程记录(按日期先后排) 各类病情评估表、手术评估表 会诊记录(按日期先后排) 告知委托书
病历书写规范化,是医务人员依法行医的具体体现。为规范病历书写,提高业务水平,近日,我院于2014年2月27日15:00在体检中心四楼会议室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了病历书写相关知识的培训。现将总结如下:
全院有207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注意事项及病历书写标准,并就目前医院病历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正。强调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让临床医师明白病历不仅反映患者的病情,而且体现医院的专业技术、医疗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既是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文书,有助于法律责任的判定。要求全院医务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努力提高病历书写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通过此次病历书写培训活动,我院医务人员认识到病历书写规范的重要性及自身在病历书写中存在的不足,强化了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有助于提高病历质量,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切实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此次培训效果明显,达到了培训目的。
医务科
病历质量是提高医疗水平的关键。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2010版浙江省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对本院病历书写与管理作如下规定:
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2、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3、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4、新入院病人必须书写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陈述者、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系统回顾,个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医师书写签字。
书写时力求详尽、准确,要求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应即刻检查书写。
5、病历由实习医师负责书写,经住院医师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和首次病程记录。如无实习医师时则由住院医师书写病历,总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审查修改并签字。
6、再次入院者应按要求书写再次入院病历。
7、病人入院后,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并记入病程记录内。
8、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有经治医师签名。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9、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症的讨论,应作详细记录。请他科医师会诊由会诊医师认真填写记录并签字。
10、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记录、术后总结等均应详细地填入病程记录内或另附手术记录单。麻醉术前访视记录、麻醉记录等,由麻醉医师负责。
11、凡移交病人均需由交班医师作出交班小结填入病程记录内。阶段小结由住院医师负责写入病程记录内。
12、凡决定转诊、转科或转院的病人,住院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诊、转科、或转院记录,主治医师审查签字。转院记录最后由科主任审查签字。
13、各种检查结果回报单按顺序粘贴,各种病情介绍单或诊断证明书应附于病历上。
14、出院总结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当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的签名等。
15、根据《浙江省住院病历质量评分表2010版》要求,由科室主任督促、负责本科住院病历质量的自查与评分,发现未达甲类病历的应及时整改,并上报医教科。
16、完整出院病历按规定及时上交病案统计室(最迟不得超过7天)。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
1、打印病历:
2、主诉:
二、填空题(每格2分,共70分)
1、病历书写应当(基本原则)、、、、、。
2、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 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3、、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4、病历书写一律使用 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 小时制记录。
5、中医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 和。
6、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 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 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 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
7、《医疗投诉管理办法》规定,医患沟通中有关诊疗情况的重要内容应当、、地记入病历,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确认。
8、《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9、门(急)病历内容包括 等。
10、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 和。
11、门(急)诊病历书写时限应当 完成。
12、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
13、病历书写应当使用 墨水。
三、是非题(是打“√”,错打“×”,每题2分,共4分)
1、患者要求查阅、复制病历资料,在部分病历内容由于未到规定时限而未完成记录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可以拒绝提供。()
2、病历虽然是患者的隐私,但为了医学科研的需要,有时也可局部公开患者的病历资料。()
四、简答题(10分)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在哪些情况下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五、结合本学科常见病写一份门诊初诊病历。(10分)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
1、打印病历:
是指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如Word文档、WPS文档等)。打印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
2、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二、填空题(每格2分,共70分)
1、病历书写应当(基本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 双线 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 刮、粘、涂 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3、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 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4、病历书写一律使用 阿拉伯数字 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 24 小时制记录。
5、中医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 中医诊断 和 西医诊断。
6、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 患者本人 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
法定代理人 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 授权的人员 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
7、《医疗投诉管理办法》规定,医患沟通中有关诊疗情况的重要内容应当 及时、完整、准确 地记入病历,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确认。
8、《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 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 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9、门(急)病历内容包括 急诊病历首页(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10、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 和 复诊病历记录。
11、门(急)诊病历书写时限应当 由接诊医师左患者就诊时及时 完成。
12、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 分钟。
13、病历书写应当使用 蓝黑、碳素 墨水。
三、是非题(是打“√”,错打“×”,每题2分,共4分)
1、患者要求查阅、复制病历资料,在部分病历内容由于未到规定时限而未完成记录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可以拒绝提供。(×)
2、病历虽然是患者的隐私,但为了医学科研的需要,有时也可局部公开患者的病历资料。(×)
四、简答题(10分)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在哪些情况下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1.门诊、急诊、住院病人一律建立门诊病历,由门诊病案室保管。
2、病历应使用蓝色(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3、病历一律用中文填写,力求通顺、准确、简练、完整,字迹清晰工整、不潦草,重要字段不得有涂改。
4、医师签字要签全名。
5、初诊病历书写要求:
⑴认真逐项填写表格式病历首页,不可漏项;
⑵有就诊日期;
⑶有患者主诉、病史、查体;
⑷有检查、初步诊断、处置;
⑸有医师签名。
6、复诊病历书写要求:
⑴有就诊日期;
⑵有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的主诉(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治疗效果、重要检查结果;
⑶有病情变化后的查体;有初诊阳性体征的复查;
⑷有处置、复诊时间;
⑸有医师签名。
7、有药物过敏史者,应在门诊病历首页注明过敏药物名称。
8、有创检查、使用化疗药物(结核、肿瘤),均应让病人签属相关的知情同意书附在病历内,医生在病历中有相应的记录。
9、病历中详细记录治疗方案,应有药名、剂量、用法、数量。
10、开具诊断证明、休假证明和重要病情交待,病历中要有记录。
一、决定题
1、病历书写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资料在规定的时限内由相应医务人员书写完成。( × )
2、上级医师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的职责 (√ )
3、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光,采取24小时制记录。(√ )
4、门诊病历能够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书写。( × )
5、所有医疗活动过程中构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都是病历资料(√ )
6、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8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 )
7、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场。(√ )
8、病危(重)通知书是指因患者病情危、重时,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并由患方签名的医疗文书。(√ )
9、医嘱资料及起始、停止时光应当由医师书写。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黑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 )
10、转科记录不能够代替阶段小结。( × )
11、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状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状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状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 × )
12、一般状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
13、医疗机构打印病历应当统一纸张、字体、字号及排版格式。打印字迹应清楚易认,贴合病历保存期限和复印的要求。(√ )
14、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水蒸气的重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时所含水蒸气重量的百分比叫绝对湿度 ( × )
15、主诉书写字数应不超过10个字。 ( × )
16、产科的主要诊断是指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伴随疾病。 (√ )
17、入院记录书写中对患者带给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不需要加“”以示区别 ( × )
18、日常病程记录可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由进修、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由经治医师用蓝黑色墨水笔审核。 (√ )
19、主要诊断是指本次医疗过程中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光最长的疾病。 (√ )
20、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月内,由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 × )
21、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的要求及资料基本同入院记录,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能够从略,只补充新的状况,但需注明“参阅前病历”。 (√ )
22孙子女、外孙子女 。 (√ )
23、病历书写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资料在规定的时限内由贴合资质的相应医务人员书写完成。 (√ )
24、多科室、多名术者共同完成一台手术,由手术者分别书写手术记录。 (√ )
25、首次病程记录中,有病理证实、病情单一,无杂症,诊断明确的能够不写鉴别诊断 (√ ) 26、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我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是限制性民事行为潜力人 ( × )
27、抢救时,知情同意书当所有患方相关人员无法签字时,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能够签字 (√ )
28、医嘱由医师直接书写在医嘱单上或输入微机,护士进行转抄转录。( × )
29、年龄不足1周岁的的年龄填写,要按照实足年龄的月龄填写,以分数形式表示:分数的整数部分代表实足月龄,分数部分分母为30,分子为不足1个月的天数,如患儿年龄为2个月又15天,写为:2 15/30 (√ )
30、《山东省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单项否决项为乙级病历( × )
二、单选题:(每题1分)
1、卫医政发[]11号规定,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自2010年( C ) 起施行。
A、1月1日 B、2月1日 C、3月1日 D、4月1日
2、问诊正确的是( D )
A。您心前区痛放射到左肩区吗 B。你右上腹痛反射到右肩痛吗 C。解大便有里急后重吗 D。你觉得主要是哪里不适
3、入院记录的书写形式不包括( C)
A。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B。 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C。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D。 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4、根据主诉的写作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提示疾病主要属何系统 B。提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C。指出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D。指出疾病发热发展及预后
5、病史的主题部分,应记录疾病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是( B )
A。 主诉 B。 现病史 C。 既往史 D。 个人史
6、现病史资料不包括( C )
A。 发病状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状况 B。 伴随症状 C。 性别、年龄、职业 D。 与鉴别诊断有好处的阳性或阴性结果
7、患者有长期的烟酒嗜好应记录于( C )
A。 现病史 B。 既往史 C。 个人史 D。家族史
8、疾病诊断填写顺序的原则中不包括 ( C )
A、主要治疗的疾病在前,未治的疾病在后 B、严重的疾病在前,轻微的疾病在后 C、最后出院科别的疾病在后,转科之前的疾病在前 D、本科疾病在前,他科疾病在后
9、病程记录书写下列哪项不正确(D )
A。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B。体检结果及分析 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每一天均应记录一次
10 、患者对青霉素、磺胺过敏应记录于( C )
A。 家族史 B。 现病史 C。 既往史 D。 个人史
11、既往史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C )
A。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B。手术外伤史 C。家族遗传病史 D。输血史
12、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D )
A,入院记录需在24小时内完成 B。手术记录凡是手术者均可书写
C。接收记录有理解科室医师书写 D。转科记录由原住院科室医师书写
13、有关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A )
A。首次病程由经管的住院医师书写 B。病程记录一般可2-3天记录一次
C。危重病人的病程需每一天或随时记录 D。会诊意见应记录在病历中
14、交班记录本应记录哪些病人的病情及诊疗( D )
A。一级护理的病人 B。 危重病人 C。病情可能变化的病人 D。以上都是
15、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 ( D ) 医师书写。
A、经治医师 B、实习医师 C、试用期医师 D、以上均可
16、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 C ) 天
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A、1 B、2 C、3 D、5
17、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 B )小时内完成。
A、24 B、48 C、36 D、72
18、首页手术操作填写时,下列手术参与者哪位不在填写范围 :(C)
A。手术者 B。第一助手 C巡回护士 。D。麻醉医师
19、患者住院时光较长,应有经治医师( A )作为病情及诊疗状况总结。
A。 每月 B。 两月一次 C。 由上级医师决定时光长短 D。 病情稳定可不做阶段小结
20、首次病程记录的时光要精确到( B )
A。小时 B。分钟 C。秒钟 D。 不必记录时刻
21、有创诊疗操作记录应在操作完成后( D )内书写。
A。 1小时 B。 2小时 C。3小时 D。 即刻
22、科室间普通会诊一般应在( A )小时内完成。
A。24 B。48 C。72 D。10分钟
23、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 B )小时内完成
A。转入前 B 24小时。 C。48小时。 D。 72小时
24、下列哪些资料无需另立专页书写( D )
A。 会诊记录 B。 麻醉记录 C。 术前讨论记录 D。 阶段小结
25、下列哪项不是手术同意书中包含的资料( B )
A。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C。术中或术后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 D。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
26、下列哪些手术应具有术前讨论记录( D )
A。胃大部切除 B。 胃癌手术 C。 食道癌手术 D。以上都对
27、使用人体植入物或特殊物品时,不记录( D )
A。名称 B。型号 C。使用数量 D。 地址
28、某病人的出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膈面正后壁心肌梗死”,其主要诊断为 ( B )
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B、急性膈面正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心肌梗死 D、心力衰竭
29、下列哪些不属于病历书写基本要求( A )
A。让患者尽量使用医学术语 B。不得使用粘、刮、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先的字迹 C。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D。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30、下列义务人员哪些有审签院外会诊的权利( A )
A。科主任 B。经管主治医师 C。 副主任医师 D。主任医师
31、下列哪项不是手术同意书中包含的资料( B )
A。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C。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 D。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
32、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限为( D )
A。术后6小时 B。术后8小时 C。术后10分钟 D。术后即刻
33、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 B )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即刻 B、6 C、8 D、24
34、下列关于抢救记录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指具有生病危险(生命体征不平稳)病人的抢救 B。每一次抢救都要有抢救记录 C。无记录者不按抢救计算 D。抢救成功次数:如果病人有数次抢救,最后一次抢救失败而死亡均记录抢救失败
35、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讨论的资料不包括( A )
A。 死亡时光 B。 疾病的治疗 C。 死亡原因 D。疾病的诊断
36、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 A ) 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A、1 B、2 C、3 D、4
37、入院记录应在多长时光内完成( B )
A。8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出院时
38、首次病程记录的时光要精确到( B )
A。小时 B。分钟 C。秒钟 D。 不必记录时刻
39、狭义的病案管理是指 ( C )
A 卫生信息管理 B 仅对病案的回收、整理
C 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 D 包含信息的加工、利用
40、下方哪个不是病案信息的作用( C )
A医疗作用 B医院管理作用 C参考作用
D医疗付款作用 41、相关疾病的诊断分组简称: ( B )
A、DRG B、DRGs C 、PPS D、PPG
42、住院病历工作流程的第一步:( B )
A病案科 B住院登记 C 挂号室 D 临床科室
43、减少和避免病案号的错号、漏号、重号现象,主要应由下列哪些人员负责 ( A )
A 病案管理人员 B 病案科主任 C 住院登记处 D 挂号工作人员
44、关于病案科(室)的职责与功能,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
A 审批申报病案表格,监控病案记录资料、项目、格式的设置,提出表格印刷、式样的要求
B 满足院内、外及社会需求,带给信息服务
C 带给各级各类信息和统计报表,参与医院管理
D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病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45、病案科保存有超多的病案,而且贮存量与日俱增,因此,科室内至少应有贮存常用病案的空间 C
A 1~2年 B 3~4年 C 5年以上 D 10年以上
46、病案保护工作的好处在于最大限度的保护病案C
A 方便性 B 适用性 C 完整性 D 耐用性
47、下列哪一项病历资料,医疗机构能够不带给申请人复印或复制( D)
A 体温单 B 医嘱单 C 检验报告单 D 会诊单
48、下列病案供应工作中是原则错误的有: D
A、负责门诊、急诊、住院和健康病案的供应
B、负责医疗、教学、科研、复印等病案的供应
C、负责整理查找粘贴各种回报单及病案单页
D、负责对外友好医院的供应
49、关于病案的销毁,下列叙述哪一项错误D
A 由病案委员会讨论,医院领导做出决定
B 病案管理人员不得擅自决定销毁
C 对有历史价值的病案资料应请示有关国家档案部门
D 一般最好以年度为界限进行销毁
5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什么时光实施:A
A、4月1日 B、209月1日
C、4月1日 D、年9月1日
51、《山东省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中有多少项乙级病历单项否决:A
A、14项 B、15项 C、16项 D、44项
52、下列哪项为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的单项否决:B
A、医院感染未填写 B、手术者未参加术前讨论 C、药物过敏
未填写 D、术前小结资料不完整
53、计算实际住院天数正确的是:( B )
A、入院与出院日分别计算两天 B、入院日与出院日只计算一天
C、入院与出院日不计算 D、出院日期减去入院日期
54、国际疾病分类表示疾病分组状况是采用:( B )
A 按必须的规则 B 编码的方法 C 根据疾病的发生频率
D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
55、医疗机构的住院病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 D )
A B C 25年 D 30年
56、医疗机构的门诊病案不得少于( A )
A 15年 B 20年 C 25年 D 30年
57、病案库房建筑的耐火等级为:B
A 一级 B 一级以上 C 二级以上 D三级以上
58、病案库房的建筑原则不应是:( A )
A 方便 B 经济 C 适用 D 美观
59、要做好病案库房的防火安全工作,在病案库房内就应:( D )
A 安置有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设备 B 严禁吸烟和使用明
火 C 电源线路要经常检修 D 以上都对
60、最耐久的字迹材料是:( D )
A 蓝黑墨水 B 纯蓝墨水 C 红墨水 D 碳素墨水
三、填空题:(每题1分)
1、《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共( 九 )章。
2、( 病历 )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构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 门急诊病历 )和( 住院病历 )。
3、病历转交到病案室并经病案管理人员整理后归档则为( 病案 )。
4、病历书写原则(12字)是:客观、真实、准确、及时、( 完整、)、( 规范 )。
5、在病历中,红色墨水笔用于( “取消” 医嘱签名)、药敏皮试(+)、(体温单),未再规定过敏药物、上级医师修改补充病历务必用红笔。
6(主要症状或体征) +( 持续时光)。
7、会诊当 天、输血当天、手术前( 一 )天、术后连续( 三 )天、出院前一天或当天应有病程记录,其中术后连续( 三 )天至少有一次手术者查看患者的记录。
8、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 确诊困难 )或( 疗效不确切 )病例讨论的记录。
9、为保证医患双方获得有效沟通,要求医患沟通率( 100% ),患方对沟通满意率≥( 90% ),医疗服务信息、价格和费用、贵重药品和特殊检查等知情同意率到达( 100% )。
10、( 长期医嘱 )是指自医师开写医嘱时起,可继续遵循至医嘱停止的医学指令;( 临时医嘱 )是指有效时光在24小时以内的医嘱,一般仅执行一次。
11、手术记录应在( 24 )小时内由手术者完成,特殊状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经( 手术者 )审阅后签名。
12、上级医师查房每周不少于( 2 )次,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于患者入院( 48 )小时内完成,副主任、主任医师负责首次查房者应于( 72 )小时内完成。
13、交班记录应在交班前由( 交班医师 )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 24 )小时内完成。
14、病历书写同一页中,如果修改超过( 3 )处或累计超过( 10 )个字应重新书写。
15、手术安全核查记录需有( 手术医师 )、( 麻醉医师 )、( 巡回护士 )三方核对,并签字。
16、院外(拍摄部位正确、质量可靠、到达诊断要求)的影像学资料,患者病情稳定无变化者,可做出诊断结论纳入病历。
17、同一次住院多次输血或血液制品时,(只)在第一次签署同意书,同时要向患者说明并注明以后输注时不再签署。
18、病危、重通知书指因患者病情危、重时,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并由患方签名的医疗文书。
19、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期间)以及(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当其为主要治疗疾病时,首页中应列为主要诊断,同时医院感染栏中还要填写;
20、广义的病案(病历)管理是指(病案物理性质管理)+(病案资料管理),包括提炼信息、科学管理、建立索引、分析统计、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等。
四、简答题:
1、首次病程记录的资料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其中病历特点资料是什么?
答: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好处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指输血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输血的相关状况,并由患者签署是否同意输血的医学文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资料包括哪些?
答: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诊断、输血指征、拟输血成份、输血前有关检查结果、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
3、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诊断、治疗性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的记录。应当在操作完成后即刻书写。资料包括哪些?
答:资料包括操作名称、操作时光、操作步骤、结果及患者一般状况,记录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不良反应,术后注意事项及是否向患者说明,操作医师签名
4、什么是病历资料质量控制?其监控重点是什么?
主要透过对病案(病历)书写质量进行监控,从格式到资料(如诊疗措施的合理性、及时性等)进行全面监控。
监控包括环节质量监控和终末质量监控,尤其应以环节质量监控为重点。
5、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稍加分析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是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实查询、综合分析、医学表达;准确提炼、表达充分; 及时书写相关文书,贴合要求; 完整周全记录; 规范书写,贴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6、病程记录范围有哪些?
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首次、日常)、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
录、有创诊疗操作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麻醉术前访视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
7、出院记录资料包括什么?
资料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状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状况、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8、病历的价值有哪些?
(一)处方权限
1、在职各级医师的处方权,需经主管院长批准,通知药房,有处方权医师应将本人之签名留样字于药房。
2、处方必须由医师本人书写,严禁先签好空白处方由他人临时填写药名、数量等,任何人不得摹仿医师在处方上签字,各级医师不得为自己开方取药。
3、麻醉药品处方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或经院领导批准授予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签署方为有效,急救时值班医师可按病情需要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用后由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补签处方。
4、药剂师有权监督医师合理用药,对不合格的处方、乱开方、滥用药者,药房有权拒绝发药,药剂师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内容。
(二)处方书写
1、处方应遵循《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字迹清楚、项目书写完整,药名、剂型、剂量、单位、用法书写正确,不得涂改,如有修改时,医师应在处方修改处签字,处方年龄项应按实足“岁”或“月”填写。
2、药品名称、剂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如因医疗需要,剂量超过药典规定时,医师须在剂量旁重加签字,方可调配。
3、药品用法应写明冲服、含化、口服或皮下、肌肉、静脉注射,以及每次剂量和每日用药次数,外用药品应写明用法及用药部位。
4、每张处方仅限1人,严禁以甲病人名字给乙病人开方取药。
5、西药处方每一药品须另起一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与普通药品。
(三)处方限量
1、普通药以3日为限,对某些慢性疾病或特殊情况,最多不超过7日量,如超过7日量须经主任或院长批准。
2、医疗用毒性药品,每次处方总量不得超过2日极限用量。第一类精神药品每次处方不超过3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每次不超过7日常用量;麻醉药品每次处方注射剂不得超过2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等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下次再用至少须间隔10天。如住院重危病人或癌症晚期病人确需超过限量使用时,应由科主任申请,并经院领导批准。
(四)处方保管
1、每日处方按普通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分别装订,并加封面,集中妥善保存。
2、普通药处方保存期1年,精神药品处方和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3年,到期由药剂科报请院领导批准后销毁。
病历书写项目:
1、病历书写总要求
2、病历首页
3、主诉
4、现病史
5、既往史、家族史
6、体检 /查体
7、诊断
8、处置
9、签名
病历书写总要求:
1、在病历印刷边框线内、使用蓝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能够辨认,无自创字,错别字;更正笔误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原字迹可辨认; 审查修改病历,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2、语言通顺,术语正确,绘图标记正确。
3、增加附页应在页眉处记明姓名、页码。
4、主诉牙(主诉病)首诊按初诊书写病历。复诊指主诉牙(主诉病)的继续治疗。
5、发现病历误、漏时应于篇尾补记并说明情况,禁止在误、漏原位处修改。
病历首页的书写:
1、记载姓名、性别、年龄;存档病历应记载电话、通信地址、初诊科别、日期、邮编及X线片号、病理号。
2、药物过敏史注明过敏药物或记为“否认”。存档病历首页应另外记载以下内容:
3、诊断或初步诊断:部位+诊断名称。
4、主诉牙(主诉病)每次诊治后需在病历首页填明日期、科别、诊断、处置及医师签名。
主诉的书写:
1、部位+症状+发病时间(或病程日期)
2、有些主诉可不含症状或发病时间
3、复诊:同一患牙或疾病写治疗后自觉症状。
现病史的书写:
主诉牙(主诉病)病史的发生,发展,曾经治疗,目前情况。
既往史、家族史、全身情况的书写:
1、正确记录患者陈述(与本病有关的)
2、无陈述时记明情况。
口腔专科检查的书写:
1、检查内容:额面部、口腔软组织、颞额关节、涎腺、上下班颈部和牙体、牙周组织。
2、检查原则:应根据主诉,有选择地、顺序地先口外后口内逐项检查记录,以免遗漏,尽量做到全面细致。有关鉴别诊断的重要阴性项目亦应记录。一.牙体牙髓专业、口腔儿科专业
1、龋齿、牙髓及根尖病 主诉牙的牙位或与主诉、症状相符的牙位、龋坏牙面、龋蚀度数、探诊、叩诊及松动度。
拍X线片者,需正确描述根吸收、根尖周、根分歧、恒牙胚等情况。
正确记录疑有病变的非主诉牙牙位、龋坏牙面及其它异常情况。
必要的牙髓活力检测。
正确记录牙周情况和与主诉相关的其他情况。
2、复诊:
详细记录主诉牙(主诉病)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检查项目应记录。检查项目中如未记录的则视为阴性结果。二.牙周专业
1、正确记录:牙垢、牙石度数、牙龈组织变化、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创伤存在与否、牙列缺损等。
2、牙周系统治疗病人应详细填写牙周专科检查表: 探诊深度、龈退缩、出血指数、松动、牙石、根分歧病变、颌关系、菌斑指数、签名日期、治疗设计。
3、正确记录X线片及其他辅助检查所见。
4、正确记录其他口内、口外、修复、正畸科阳性所见或无前述情况的记载。
5、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三.粘膜专业
1、正确记录
粘膜组织的病损部位、大小、性质、表面及基底情况。
与粘膜专业有关的皮肤及全身情况。
2、正确记录必要的血液检查、涂片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3、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所见。四.口腔外科
1、详细记录需拔除的主诉牙: 牙齿松动度、龋坏、牙周表现及外伤所见。
2、正确记录邻牙、其它非主诉牙和相对牙列的口腔外科阳性所见。
3、口腔颌面外伤。
伤位、伤情、失血量及全身情况。
紧急伤员需记录生命体征(T、P、R、BP)。
4、关节疾患、炎症、肿瘤。
详细记录口腔、颌面、唇舌、颊粘膜情况,淋巴结表现及全身一般情况。
开口度、开口型、咀嚼、合压痛点、关节弹响、咬合功能等。
5、正确记录X线片、检验、病理等辅助检查。
6、正确记录其他阳性所见。
7、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反应及本次检查中所见。五.正畸专业
1、完成病历首页的正常程序书写,检查栏内必须填写“详见正畸病历”。
2、详细记录口腔正畸专科病历(不含关节病正畸外科正畸及牙周病正畸)。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籍贯、身高体重、病案号、记存号、X线号、医师、开始治疗日期。
按要求填写口腔一般情况。
正确描述正畸专业所见: 合类型、磨牙关系。前牙覆合、前牙覆盖、前牙开合、牙列拥挤、错合畸形、中线、颌体、齿槽座、面部健康情况、关节情况、家庭史、诊断、因素机制等,无阳性所见时记录“-”。
正确描述和记录X线片所见。
3、复诊:详细记录上次治疗后情况及本次检查所见。六.修复专业
1、正确记录牙体缺损所见: 基牙位置、形态、有无缺损、治疗情况(牙髓及无髓牙治疗情况)、松动度、牙龈、牙周袋、合关系。
2、正确记录牙列缺损所见: 缺损部位、数目、咬合关系、余牙健康情况。
3、正确记录牙列缺失所见:
牙槽骨情况、粘膜、拔牙创及骨尖骨突。
咬合 正常、深覆合、深覆盖、对刃合、反合、锁合、偏斜。
垂直距离、颞颌关节、口腔粘膜情况。
4、X线片所见:龋、牙周膜、根尖周、牙槽骨、根充等。
5、正确记录非主诉(主诉病)的修复正畸阳性所见。
6、正确记录其他口内口外阳性所见或无前述情况的记载。
7、复诊:治疗后的修复体形态、固位、边缘伸展、密合度衔接关系、咬合、美观及修复效果。
诊断的书写:
1、诊断依据充分、诊断名称正确。
主诉牙(主诉病)的诊断。其他病的诊断。
2、诊断不明确时应记录“印象”或“待查”。
3、三次就诊仍不能确诊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做出详细记录。
处置的书写:
1、治疗设计
简明设计方案。前提是取得患者或其监护人的同意。治疗设计合理,必要时附以图示。
正畸科治疗设计应详细记录患者或患儿家长要求、治疗目的;活动矫正器设计图示、日期、签名。
专科病历中详细记录治疗设计。
2、临床技术操作
详细记录治疗过程、治疗操作、用药及手术、(记录根管数目、部位、长度、牙髓状态及冠髓情况)。
按照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治疗过程。
疑难病治疗超过疗程,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详细记录,必要时由会诊医师填写会诊意见。
主诉牙预约或阶段治疗结束后定出复诊日期。
3、临床用药
详细记录用药名称、剂量用法等情况,合理用药,正确用药。
签名、盖名章的书写:
1、经治医师、指导医师签全名,签名字迹清晰。在签名上盖名章。
1、电子病历录入应当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
2、电子病历录入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要求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记录日期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记录时间应当采用24小时制。
3、电子病历包括门(急)诊电子病历、住院电子病历及其他电子医疗记录。电子病历内容应当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使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项目名称、格式和内容,不得擅自变更。
4、电子病历系统应当为操作人员提供专有的身份标识和识别手段,并设置有相应权限;操作人员对本人身份标识的使用负责。
5、医务人员采用身份标识登录电子病历系统完成各项记录等操作并予确认后,系统应当显示医务人员电子签名。
6、电子病历书写时限:
(1)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由经治执业医师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2)首次病程记录由经治的执业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3)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
1(4)病程记录。对危重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5)阶段小结每月1次。
(6)手术记录由手术者于术后24小时内完成。
(7)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当由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手术后及时书写完成。
(8)出院记录由经治执业医师在患者出院24小时内完成。(9)抢救记录由参加抢救的执业医师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抢救经过并注明。要记录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10)死亡记录由经治医师在患者死亡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讨论记录于患者死亡1周内完成。
(11)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
7、书写人的资质要求:
(1)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阶段小结、交(接)班记录、抢救记录、死亡记录及死亡讨论必须由执业医师书写(无证医师、实习医师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不具备书写资格)。
(2)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书写,但应当有手术者签名。(五)交(接)班记录
1.书写要求
交(接)班记录系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调班之际,对经管病人的病情所做的简要小结,以保证该病人诊疗工作的正常运行。患者住院1周以上应写交(接)班记录,由住院医师书写。交班记录须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须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交接班的日期应相同,并应记录时间,以保证对病人诊治的连续性。
2.书写格式及内容
记录日期 时间 交 班 记 录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婚姻 籍贯 职业
住院日期:入院日期——交班日期、时间,现已住院日数。手术日期:未行手术者写“无”。转科日期:无转科者不写此项。转科科别:无转科者不写此项。主诉:
入院时情况:简要病史、主要的体格检查情况及入院前的辅助检查结果。入院诊断:只有一个诊断时写在本行内,无须写序号。1.主要疾病诊断 2.其它疾病诊断
诊疗经过:住院期间病情演变过程需详细书写;辅助检查及化验检查结果主要项目要详细具体,病理及造影等重要报告结果要将其如实抄入;上级医师查房、院内、外会诊及病例讨论的意见、结论;详述诊疗经过和治疗效果,如使用特殊药物如激素、洋地黄类或化疗、放疗等,要注明药名及使用剂量的总剂量、时限及拟继续使用的疗程、总剂量及具体用法;如手术病人要注明手术名称及病理检查结果;对原诊断的修改及新诊断的提出均应说明理由;诊治中
还
存
在什
么
问
题
均
需
说
明。
目前情况:需详细介绍疾病或术后恢复情况,对目前的主要症状和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要说明外科手术后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是否留置引流管,是否拆石膏及拆线(针数)等情况。
目前诊断:只有一个诊断时写在本行内,无须写序号。1.主要疾病诊断 2.其它疾病诊断
交班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目前诊断及病情变化的趋势,提出对病情观察和处理的重点,尚须进行的相关辅助检查项目及其准备情况,有待采取的治疗措施及建议,内容应具体。
住院医师签名 记录日期 时间 接 班 记 录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婚姻 籍贯 职业
住院日期:入院日期——接班日期、时间,现已住院日数。手术日期:未行手术者写“无”。转科日期:无转科者不写此项。转科科别:无转科者不写此项。主诉:
入院时情况:简要病史、主要的体格检查情况及入院前的辅助检查结果。入院诊断:只有一个诊断时写在本行内,无须写序号。1.主要疾病诊断 2.其它疾病诊断
诊疗经过:住院期间病情演变过程需详细书写;辅助检查及化验检查结果主要项目要详细具体,病理及造影等重要报告结果要将其如实抄入;上级医师查房、院内、外会诊及病例讨论的意见、结论;详述诊疗经过和治疗效果,如使用特殊药物如激素、洋地黄类或化疗、放疗等,要注明药名及使用剂量的总剂量、时限及拟继续使用的疗程、总剂量及具体用法;如手术病人要注明手术名称及病理检查结果;对原诊断的修改及新诊断的提出均应说明理由;诊治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均需说明。(此处不应写“同交班记录”)
目前情况:需详细介绍疾病或术后恢复情况,对目前的主要症状和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要说明外科手术后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是否留置引流管,是否拆石膏及拆线(针数)等情况。(此处不应写“同交班记录”)
目前诊断:只有一个诊断时写在本行内,无须写序号。(此处不应写“同入院诊断”)1.主要疾病诊断 2.其它疾病诊断
接班诊疗计划:根据患者目前诊断、病情变化的趋势及交班时提出的相关注意事项,调整或重新制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内容应具体。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推荐阅读: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一09-21
病历书写规范基本要求01-04
辽宁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01-12
病历书写规范实施措施10-03
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12-20
门诊病历书写09-07
护理病历书写10-12
病历书写存在问题09-30
产科病历书写要求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