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责工作范围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政职责工作范围(通用8篇)

行政职责工作范围 篇1

1 全面理解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

1.1 六大职责

1.1.1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当地政府领导下, 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实现协同配合, 强化信息沟通, 形成工作合力。一般来讲, 各级政府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当设在卫生行政部门, 有利于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过去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无法律层面的规定, 现在法律确立了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的作用和地位。

1.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包括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卫生行政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 主要是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食品安全监测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及时确定食品安全隐患的性质、范围和严重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任务的主要来源是各监管部门, 实际操作中, 卫生行政部门更多的是需要依靠相关环节监管部门去核对和确认食品安全隐患, 在采取措施的同时, 如有必要应将情况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1.1.3 制 (修) 订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 卫生部批准发布。据了解, 卫生部将用5年左右时间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 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从而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对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省级以下卫生行政部门在标准的制 (修) 订、备案和宣贯等方面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

1.1.4 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法》要求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规定了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信息的范围和内容, 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应当相互通报获得的食品安全信息。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顺畅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机制, 按照法律规定和权限, 确保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

1.1.5 新产品的许可和检验资质条件的认定

《食品安全法》规定, 卫生部负责对新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行评估和许可, 批准尚未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负责制定食品检验规范和资质认定条件, 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保证食品检验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省级以下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做一些指导服务性工作。

1.1.6 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法》规定,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调查。为有序有效处置各类食品安全事故,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制 (修) 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预警机制、报告机制、查处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1.2 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地位

2004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下称《决定》) 规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三项职责, 简单看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将两个部门的职责对调了一下, 实际并不然。 (1) 这次赋予卫生行政部门六项主要职责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远远多于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的三项职责。 (2) 就系统完整性而言, 有的职责是全新的, 如风险监测评估、检验资质条件的统一认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制 (修) 订、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调查等。 (3) 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卫生行政部门六项主要职责, 纵观《食品安全法》104条, 与六大职责有关系的约有40条, 分量不轻。近5年内, 特别是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有超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做, 如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体系等。这既是对卫生行政部门长期以来从事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成效的肯定, 也是人民群众对卫生行政部门寄予的高度信任和重托。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思路和方法, 增强综合协调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积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职责。

2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 职能调整带来执法管理模式的转变

1995年10月30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8项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如监督检查、监测、卫生许可和食物中毒调查等, 2004年9月的《决定》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其主要工作特点就是深入现场开展具体的卫生执法工作。相比之下, 《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6大职责, 除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有一定共性外, 可以说是全新的工作职责, 综合协调是其根本特点。因此, 执法管理模式必将带来根本性转变, 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2.2 职能调整带来执法队伍的调整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批准的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定”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 同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并相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整合。《食品安全法》以法律形式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六大职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就目前的执法现状而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共3人具体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三项职责;市疾控中心没有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专业人员;市卫生监督所与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卫生执法有关的监督人员共20人左右 (按工作比例推算) ,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处共3名监督员, 均没有系统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经验。各县 (市、区) 的情况也大致相当。从大部制改革角度看,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都归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因此职能调整基本上属于内部调整 (有些如食品安全标准制订、检验资质条件认定等还与质量监督等部门有关) , 由此带来的执法队伍调整也应当属于内部调整范围。因此, 要大幅度增加人员编制的可能性不大。现实的问题是, 省、市 (地)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是两个独立、平级的部门, 上级分管领导也不是一个, 执法队伍调整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因为职能的调整将不可避免涉及到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

2.3 职能调整带来工作的衔接

《食品安全法》6月1日正式实施后, 卫生行政部门监管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将无法律依据, 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六大职责上来。目前, 省及省以下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调整的工作方案尚未出台, 时间又非常紧迫, 调整过程中涉及的机构编制、人员安排和工作机制等具体内容比较复杂, 如果处理不当, 将给执法工作的依法履行和顺利衔接带来困难, 造成监管上的空白和混乱。期间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政府将无法向百姓交代。

3 结合实际, 依法科学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3.1 尽心尽职做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1.1 统一思想, 保持卫生监督队伍的稳定性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 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承担具体的食品安全执法工作。卫生监督工作最初就是从食品卫生执法工作开始, 很多同志做了几十年, 对食品卫生工作很有感情, 社会、政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职能的调整, 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职能。因此, 思想认识应随着形势的发展有所转变和提高, 要积极调动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稳定监督员队伍。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将愈加重视, 需要从事食品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3.1.2 立足当前, 确保卫生监督工作的连续性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日益临近, 当前卫生行政部门仍要依法履行好现在的职责, 继续做好“十小”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治等相关工作, 站好“最后一班岗”, 避免出现执法脱节, 造成真空。在监管职能未调整前, 特别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 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3.1.3 认真学习, 深刻理解食品安全法律精神

当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要重点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学习和宣贯, 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法》的各种法律制度, 把握要点, 深刻领会法律的精神和相关要求, 做好职能调整的准备。

3.2 转变观念依法科学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3.2.1 转变观念, 适应新的监管模式

卫生行政部门和从事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筹兼顾, 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肩负的职责, 改变原来餐饮业卫生执法的管理模式, 从监管食品安全的具体环节转变为加强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努力改革创新, 提高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从另一个视角履行好人民健康卫士的神圣职责。

3.2.2 整合资源, 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等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已十分明确, 当前各部门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科学合理、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 整合相关资源, 建立上下一致、职责明晰、协调高效的新的运行机制。按照大部制改革精神, 突破部门和身份界限, 结合本地实际, 通盘考虑、整合分散于原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从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监管和卫生监测的专业技术资源。具体来说就是, 市、县卫生局成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 (科) , 履行综合协调等职责, 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协助做好六大职责中的相关工作。从卫生监督所抽调部分专业人员到疾控中心协助卫生局开展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事综合协调, 卫生监督所从事餐饮服务监管的队伍可相互适当调整。真正建立起权责一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3.2.3 明确职责, 制定新的工作体系

3.2.3.1 建立完善综合协调工作体系

对外来讲就是要建立健全协调议事规则和督办考核制度, 受地方政府 (食品安全委员会) 委托组织制定年度监督管理工作计划和检查考核制度, 细化、落实部门分段监管职责, 依法科学合理地协调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职能交叉和监管空白, 实现部门职责的无缝衔接, 有利于形成监管合力, 有效防止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内而言, 可以明确疾控中心主要协助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卫生监督所主要协助开展综合协调、投诉举报、受理答复和企业标准备案等工作。

3.2.3.2 建立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

为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 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 综合利用不同专业和技术能力的检验机构。卫生部决定在现有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监测网的基础上, 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 会同食品安全各相关部门, 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风险评估技术平台、信息共享和分析系统, 建立覆盖全国各省、市 (地) 、县级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提高对食品中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和新发现物质的食品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能力, 从而建立起能够“先发制人”的监测机制。

3.2.3.3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查询备案体系

供公众免费查询, 引导食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

3.2.3.4 建立完善新产品许可与检验机构规范工作体系

建立联系上级审核认证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工作平台, 充分体现基层卫生行政部门的服务功能。

3.2.3.5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公布体系

明确规定信息收集公布的主体、内容和要求等, 同时建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公布投诉举报受理电话, 依职做好与食品安全有关投诉举报案件的受理答复、核实处理工作。加强信息互通共享, 动员全社会关注、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力争食品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 有效处置。

3.2.3.6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体系

从实质行政看行政诉讼范围的扩大 篇2

关键词:实质行政;行政诉讼范围;依法治国

我们党的十五大明确的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治国的精髓就是立法完善、依法行政、司法公正。而提到依法治国,就不得不提到依法行政,二者是局部和整体,片面与全面的关系。而依法行政的前提,就要求良好的司法监督体系。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有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虽然行政内部监督具有高效、及时、方便的特点,但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消极不作为等情况经常发生。

司法监督虽然不能将所有的行政纠纷的最终解决权都拿到法院,但是通过法院做出法律裁决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最有效的方式,它符合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要求,而现行的司法审查制度,由于对受案范围作了限制规定,使得在行政审判中,法律规定的有效作用不能得到发挥。

在我国法律学界,大多数学者都在从行政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诉讼受案范围扩大的问题。本文将试图以实质行政来分析行政诉讼范围的扩大来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一、形式行政与实质行政

通过对行政机关行为的范围分类,我们可以将行政分为形式行政与实质行政。

形式行政,是行政机关从事的职能活动,无论它们是指定规则的、处理具体事项的还是裁决争议案件的活动,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对国家与社会生活进行管理的活动,从这个角度讲,只有行政机关才能“行政”。

实质行政,是指无论它们是由什么国家机构实施的被认为属于行政活动但排除制定规则和裁决争议案件以外的执行性活动。该定义是从功能定义的,认为行政是对国家与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与组织,做出决策与执行的活动的总称,从这个角度讲,立法、司法机关也可“行政”。

对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研究与完善,形式行政与实质行政的分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关于行政诉讼范围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又称行政审查权范围或者可诉行为范围,是指法院受理与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关于行政诉讼范围的规定,从法院和行政机关的角度来说,是为了明确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拥有司法审查权;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方面来看,是为了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何寻求司法救济。

作为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法,行政诉讼法对受案范围作了基本的规定,具体表现在:行政诉讼法第一条、第十一条与第十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对受案范围的原则规定、第十一条的列举以及第十二条的排出规定,在形式上看比较严密,既有总体规定也有具体细化和特殊排除,但实质上存在不周之处。

将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规定为行政主体,这就把许多授权性行政主体排除在法律规定之外。第十一条第一款前七项逐一列举,第八项兜底规定“人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第二款补充规定“除欠款规定以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该条第一款规定了“人身权、财产权”在行政法方面的保护,第二款规定则没有对“人身权、财产权”进行提及,仅仅是以法律、法规规定为前提。可见,如果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可以起诉,法院则不能对超出“人身权、财产权”范围的案件进行受理。这就与第二款中“合法权益”相矛盾。故法院只能采取比较克制的态度来针对受理的案件。一方面是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对其他案件的受理。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健全的法院行政审判机制。

三、行政诉讼范围存在的弊端

尽管从《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一直到司法解释的施行都在一步步扩大受案范围,但是这种扩大并美欧对受案范围的规定做出实质性的突破,在形式行政下,仍旧存在一系列具体问题。

一是只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作出的行政行为才是可诉的,意味着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政协等行政机关之外的机关都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而实际上,这些机关也拥有着一些行政权力。二是没有明确纳入受案范围的关于政治、教育等权利的行政行为。

四、从实质行政看行政诉讼范围的扩大

实质行政关于行政种类的划分是以形式行政权的机关的行为性质为根据,这种划分不仅重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或者作为行政活动结果,而且还重视考察与监督整个过程的行政活动。通过对行政活动过程的调整,注重各种行为形式的配合,强调行政过程整个的合法性,并且调动了相对人对服务的合作与参与,增进了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信任。只要行使了行政权就是行政。因此实质行政相比于学界一直研究的形式行政来说,大大扩大了行政主体的范围。从而进一步表现在行政诉讼上,则表示对于行政诉讼范围的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由原来享有国家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和组织扩大成了一切依法享有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

五、結语

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对于发展我国行政诉讼和行政审判以及对于公民的权利的维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从实质行政的角度出发,正是一个很好的扩大行政诉讼范围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创,从行政行为角度看行政诉讼范围的扩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8(4).

[2]陈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胡建淼.行政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3.

[4]马怀德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5]王学辉主编.行政法学论点要览.法律出版社,2010.

[6]杨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大与完善.法制与社会,2008.

[7]张建军.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吉林大学,2004.

作者简介:

石佳琪(1991.05~),女,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行政职责工作范围 篇3

一、预算业务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预算管理, 在整个单位的业务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财会部门是预算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 在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监督和考核过程中, 发挥着统筹安排、上下沟通、监督执行的作用, 应与其他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主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 根据工作计划、有关预算编制的政策编制预算, 核对有关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财务规定、预算金额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肃性。严格控制各项支出, 有效防止无预算、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定期对上期的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 对国家或上级相关部门近期出台的财务制度和规定进行关注, 分析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预算考核评价工作。

二、收支业务控制

应该在财会部门设置合理的岗位, 并且对相关的岗位所担负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 以保证在内部审批与支出、申请收款与会计核算、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等岗位之间的分离执行。

(一) 收入业务控制

统一核算, 单位预算以及统一管理都应该被包含在财会部门的工作中, 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其他部门及个人严禁办理收款业务防止出现设立账外账的问题。合理设置财务岗位, 确保开票、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将业务部门签订的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等有关材料作为账务处理依据, 对收入金额进行定期检查, 审核收入金额与合同所约定的内容是否一致, 检查各项收入是否做到及时入账, 应收尽收, 如果出现应收未收的项目则要对原因进行详细阐述, 对责任主体以及催收责任都做出明确标记。根据收入预算、所掌握的合同情况, 定期与业务部门对账, 对收入情况进行分析。

(二) 支出业务控制

财会部门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 对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项支出限定以及标准和支出的管理流程加以明确。对支付、审核、归档、核算和分析等各个岗位所担负的职责加以强调。 (1) 加强审核控制。对审核单据的来源、内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核, 确保单据的使用和审批手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所有的流程都要在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的范围内。 (2) 加强支付控制。对报销业务流程进行明确规范, 在办理资金支付手续时遵守相关的规定。支持支票、公务卡结算的使用, 减少现金结算。 (3) 加强支出的核算和归档控制。在对支出凭证进行确认后, 要及时的将准确的信息登记在账簿中, 将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和报告等材料进行整合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4) 加强支出业务分析控制。对支出业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编制并提交分析报告, 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资产业务控制

(一) 货币资金控制

资金活动贯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是单位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 应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合法、有效。

(1) 加强出纳人员管理。任用出纳人员之前应对其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充分调查了解, 避免埋下隐患, 对其岗位职责进行限制性规定, 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2) 加强印章管理。对收付款项所需的所有印章都不能一人保管。财务专业人员保管财务专用章, 本人以及授权人员才可以保管个人名章。为保管印章的人员提供独有的保管工具, 必须做到除专人外无人可以接触到专用章。 (3) 授权审批控制。严格执行货币资金审批制度, 对涉及到会计和相关工作的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规定, 对其授权范围、责任、程序、权限等都要有严格的限定, 使职责分明、有职有责。 (4) 货币资金核查控制。对于库存现金要指定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 保证账面余额和现金库存的一致;对银行的存款余额进行核对, 保障账面余额和对账单余额的调节信息相同, 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5) 专项资金控制。对单位的日常经费和专项资金进行要有严格的划分界限, 对明细账目进行统一核算, 使专项资金的来源明确, 去向清晰, 防止出现挪用、滥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二) 实物资产控制

(1) 实物资产的预算控制。财会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预算控制, 参与编制实物资产支出预算, 减少支出预算错误发生的可能。 (2) 实物资产的付款控制。根据审核通过实物数额限定, 财务人员对验收入库单、采购报批件以及采购发票等有关附件完成审核手续的办理, 审批流程完成后, 办理付款手续。 (3) 实物资产的入账控制。按照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 规范建账, 规范会计核算, 依会计软件中的实物资产管理模块, 对资产的增减变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保证账账相符。 (4) 实物资产的处置控制。单位预算还包括处置收入、对外投资收益、相关的费用支出还有通过实物资产的出借、出租以及担保等获取的收入, 这些收入都要进行统一的审核和管理验证。 (5) 实物资产的清查控制。财会部门要定期与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对账审核, 确保账目的真实性, 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就要及时查明情况, 根据相关的规定对此事做出解决。

四、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随着越来越多的货物、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财会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采购业务的管理, 在单位内部宣传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政策, 加强政府采购意识, 提醒有关部门关注政策采购项目的变化, 确保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执行政府采购的规定, 符合定点采购的相关要求, 在费用结算环节对政府采购验收单进行核查。规范政府采购会计核算, 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明细科目, 便于对账和统计工作。

五、合同控制

(一) 合同的订立控制

各种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合同, 合同是与外部单位发生经济往来的重要依据, 财会部门应当参与合同的订立, 对合同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进行监督, 识别合同风险, 提出专业意见。

(二) 合同的履行控制

财会部门要增加对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 对于涉及到付款的合同, 要保证该合同符合预算管理的限定范围, 结合预算管理和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条款规定对价款结算以及账务处理进行处理, 对于不按照合同条款履行的情况, 在付款之前财会部门要与有关负责人进行沟通报告。

摘要: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作为研究角度, 就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的财会部门的职责进行了阐述,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动态管控经济活动, 防范经济活动风险, 以期在财务工作过程中内部能够得到较好地控制。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会部门,职责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 的通知[S].2012.

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思考 篇4

关键词:检察关;民行工作;现状对策;分析研究

1.我院民行监督工作的基本情况

A.办案概况

据统计,2007年以来,我院民行部门共受理各类民事行政申诉案件75件,立案45件,建议提请抗诉7件,提请抗诉15件,再审检察建议4件,其它检察建议9件,采纳6件,出席再审法庭2件,再审调解结案1件,改判3件,服判息诉26件。

B.工作特点

受案数和立案数保持平稳。

针对近年来到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案件数量下降的趋势,我们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办法,在寻找案源上下功夫。

一是对所有申诉材料进行细致的审查,善于发现案件审判中存在的问题,不放过任何枝节问题;

二是对每一个来访和咨询者做到耐心细致的听取反映,帮助分析案件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便于对案件问题及时提出申诉;

三是在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建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站,定期了解情况,互相沟通,交流案件线索;

四是在区法院醒目位置设立了民行工作专题宣传栏,介绍民行监督范围和方式方法,既拓宽了案源,又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逐步建立保证案件质量的工作机制。

一是形成办案程序上的规范机制。对于每一起案件,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办理案件。首先由内勤进行初步审查,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初审处理意见,报科长审批。接受或受理案件后,内勤在科长指导下合理分配案件。案件承办人审查后,提出是否立案的意见,报科长审批,主管检察长决定。审查终结后,分别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符合提请抗诉条件的案件坚决提请抗诉,不符合提请抗诉条件的案件做好服判息诉、检察建议等工作,报科长审批,主管检察长决定。

二是形成案件研究讨论机制。每一起案件在处理决定过程中,都必须经过科内同志的广泛协商,加强分析论证,充分听取每一位同志的意见,集思广益。

三是建立律师咨询机制。发挥已有的法律工作站平台,及时充分听取律师的意见,推行律师代理申诉制度。

四是建立了“申诉风险告知制度”,印制了《申诉风险告知书》,变被动办案为主动办案,帮助当事人分析申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对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

开展人性化办案活动,努力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

在依法运用抗诉手段纠正错误裁判的同时,自觉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贯穿于民行检察工作的过程之中,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对裁判正确的申诉案件,做了大量的服判息诉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稳定。为定纷止争,促进工作规范化,我院制定了《民事行政检察息诉工作规范》,明确了息诉案件的范围、办案程序、办案监督与考核,对于办结的民事行政息诉案件,做到原因清楚、责任明确。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对于法盲型申诉人,以提供法律帮助为主,引导学法、用法、守法;对于缠诉型申訴人,待之以礼,动之以情,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申诉人的信任;对于猜疑型申诉人,以公正审查为主,澄清问题,消除疑虑,解决矛盾;对于群访型申诉人,以稳定情绪为主,抓住主要矛盾,及时沟通解决。

与区法院建立了良好工作关系。

我院通过制度创新,与法院建立了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制度,和区法院出台了《关于民行案件申诉、申请再审受理和监督办法》,规定了六项制度。联系工作会议制度为协调工作,解决分歧提供了平台;信息通报制度为我们了解审判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督打下了基础;公开听证、同步监督机制为民行检察工作变事后监督为同步监督,监督与审判同步提供了依据;检察建议及回复制度有利于及时纠正审判中的违法行为和增强监督效果;缠诉案件共同办理制度提高了双方工作效率,有利于迅速化解缠诉案件。《试行办法》的制定,既密切了检法两院的关系,又使双方工作互促,取得了双赢,其经验受到了市院的通报表扬。

2.我院民行工作现状分析

A.案源不足是制约基层院民行工作的瓶颈

由于民行监督工作起步较晚,大多数群众不了解民行检察监督工作,尽管我院采取多种措施:如通过提升“两率一度”(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和对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的满意度)宣传、加大民行检察宣传、“走千家、访万户、送法律、送服务”和“全员大下访”等专项宣传、走访人大、信访、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聘请民行检察联络员等,但还是收效甚微。

B.抗诉效率低下,久拖不审

现行法律规定基层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权,只能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使抗诉程序环节众多。未规定抗诉案件再审期限,使法院受理抗诉案件后消极处理,经常“久拖不审”、“久审不决”,造成抗诉案件周期长,速度慢。如我院2007年办理的某申诉案,上级院裁定再审后,案件竟拖延长达两年之久。从实践来看,抗诉案件从受理到再审结束一般需要一年时间,不利于及时纠正错误的裁判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C.立法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对具体的操作程序缺乏明确规定,影响着民行检察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而且检察机关的民行诉讼监督只限于对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即使检察机关对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裁判提起抗诉,抗诉的目的能否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法院的判决。从而使检察机关的民行诉讼监督工作始终难以到位,难以主动。

D.监督范围狭窄,监督形式单一

由于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导致检、法两家在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方式等方面长期存在较大分歧,监督范围过窄,除民行抗诉监督方式外,检察机关不能对调解、破产裁定、执行中存在的违法错误进行抗诉,民事调解、民事案件的执行以及对国有资产流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等问题则几乎处于监督的空白状态。

3.强化基层院民行检察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A.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做到抗诉与息诉工作并重

抗诉与息诉是民行工作的两个方面,与民行抗诉相比,民行息诉工作既没有引起理论界的注意,也没有列入检法两家协调的内容。民行检察工作在理论上和立法上的重抗诉轻息诉,对息诉工作十分不利。息诉工作可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确保一方平安,维护社会稳定。可以说,每一件申诉案都潜在着矛盾激化的危险因素,如果置之不理,申诉人的不满愈演愈烈,可能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通过民行检察干警的息诉工作,可以使申诉得到及时处理作。

B.完善基层检察院对民行诉讼监督的多样形式,确保民行检察监督权的全面履行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行政裁判,发现确有错误唯一的监督手段就是提起抗诉。人民检察院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除应坚持抗诉这一主要形式外,还应完善和创建其他有效的监督形式,如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和解等,保证法律监督的完整性。具体地说,应完善如下民行检察监督权:

抗诉。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诉讼监督职能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抗诉。基层检察院开展民事抗诉工作,应当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关注涉及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案件,加大监督力度。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开展工作,及时稳妥办理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弱势群体保护等涉及民生的民事申诉案件,加强对民事诉讼中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要依法妥善处理涉农民事申诉,促进农村改革发展,认真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产品生产经营、农村金融等领域和涉及农民工劳资纠纷等民事申诉案件;要把严重违反法律程序、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案件,以及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作为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重点,依法及时提出抗诉。

提起诉讼。提起诉讼是指检察机关认为民事行为人的行为或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了国家民事、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侵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将该类案件提交到法院进行审理的一种制度。检察机关提起诉讼案件的范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案件范围应有所限制,主要应是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二是案件的起诉机制受阻。这主要指当事人无力、不能起诉等情况。三是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做法和我国的一些成功实践,特别是当前检察机关的有益经验。

支持起诉。支持起诉是指检察机关认为民事行为人的行为或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了国家的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侵犯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在诉讼中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种制度。目前,我国只有《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对支持起诉做了原则规定,且没有规定具体程序。近几年,检察机关对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支持有诉权的当事人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功办理了一批案件。这些案件的成功办理,表明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法律监督职责。

督促起诉。督促起诉是指检察机关认为民事行为人的行为或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如不及时起诉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失,从而督促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一种制度。

民事抗诉程序中的当事人和解。在审查民事申诉案件中,当事人一方同意和解,另一方也愿意和解的,在检察官的主持下进行和解,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达成和解协议,民事申诉案件审查终止。

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围 篇5

□行政许可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行政许可并不是一经申请即可取得,而要经过行 政机关的依法审查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和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不同,后者是基于法律对行政相对人权益 的一种剥夺和限制,而前者是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和当事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行为

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对于什么是行政许可,有各种理论和观点,概 括起来有三种:一种是解禁说,普遍禁止的解禁;第二种是赋权说,即国家通过行政许可, 赋予被许可人特定的权利;第三种是赋权与解禁统一说,认为行政许可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 面,对被许可人来说,是一种赋权,因为取得了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但对未获得许可的人 来说,是一种禁止,未经许可,不得从事许可活动。行政许可法总结理论和实践,对行政许 可的定义作了立法界定。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行政许可行 为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不因行政相对人准备从事某项活动而主 动颁发许可证或者执照,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是颁发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第二,行政许 可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行政许可并不是一经申请即可取得,而要经过行政机关的依法 审查。这种审查的结果,可能是给予或者不给予行政许可。第三,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行 政行为。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和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不同,后者是基于法律对行政相对人权 益的一种剥夺和限制,而前者是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和资格,是一种准予当事人从事某 种活动的行为。

由于行政许可现象非常复杂,对什么是行政许可,各种学说观点并不统一。即便是按照 上面的界定,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特别是人们通常把行政许可理解为“行政审批”,严格 来讲,行政审批只是依审批主体所作的界定,它和行政机关依相对人的申请而进行的审批, 是有交叉重叠的。这就需要进一步将不适用本法的事项排除在外。行政许可法对不适用本法 调整范围事项的规定,有两方面:

一是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

每一个行政机关通常都承担特定的社会管理职能,属于管理者;但同时它们也是被管理 者,国家对行政机关的人、财、物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指定的行政机关负责审批、划拨 和监督等项工作,以保障国家财政资金运转的效率、人事任用的公平,促进行政机关的协调 运转。例如,每个行政部门都有自己的预算,这些预算是本级预算的组成部分,这些预算只 有经财政部门批复之后,才可以执行。财政、外事部门对这些事项的审批,虽然符合行政许 可的定义要求,但它行使的不是一种社会管理职能,其对象是特定的行政机关,而不是非特 定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因此,这种审批不属于行政许可,不适用本法。

二是行政机关对直属事业单位有关事项的审批。我国的法人组织中有企业、事业单位和 国家机关。其中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法人,是为发展特定的事业而设立的法人组织,通常不 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如学校、医院、科研单位和文艺团体等。这种审 批权来源于国家出资,来源于资金划拨,不同于行政机关对一般性社会事务的管理,因此不 属于行政许可,不适用本法。

除了本法明确规定不适用本法的事项外,还有一些行为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审批或确认行 为,但不属于行政许可。这类事项主要有:

第一,上级行政机关基于行政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有关请示报告事项的审批。这种 审查批准,是一种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领导关系的一种体现,不同于 作为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许可,因此这种审批不适用本法。当然,在上级对下级报批事 项的审批中,有一些是下级行政机关受理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按照管理权限 ,经本级行政机关审查提出意见后,报上级审批。这种审批属于行政许可决定程序中的一个 环节,应当适用本法。

第二,行政机关以出资人的身份对国有企业资产处置等事项的审批。这种审批是因为资 产所有权而产生的,是行使的所谓“老板权”。国家将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由于交由行政 机关去审批,发生了主体的竞合。这时的行政机关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行政管理机关,又是 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它在对国有资产处置进行审批时,是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在履行职责 ,因此不属于行政许可。这里如果不分清其中的法律关系,就容易混淆两种审批的性质。国 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不属于行政机关,对国有企业有关事项的审批,当然不属于行政许可。

第三,行政机关确认财产权利及其他民事关系的登记,主要包括产权登记、抵押登记、 结婚登记、收养登记、个人身份登记、特定事实登记等。这类登记或者确认,行政机关不是 行使行政管理权,而是以第三人的身份出现,起证实和确认作用,这种工作可以交由行政机 关负责;也可以交由其他机关去做,如法院。因此,它们不属于行政许可。

行政秘书工作职责 篇6

一、行政秘书在办公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处理办公室的日常行政工作。

二、负责党政文件的收发,及时送部门领导阅示,并妥善保存。

三、负责接待并处理校内外来人、来访、来电等有关事宜,四、做好文秘和会务工作,协助部门领导做好会议的通知、会务和会议记录工作。

五、负责系报刊杂志订阅、收发和公务信函等工作。

六、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二级管理的各项工作。

七、做好电话的接听、记录、转达工作。

八、负责办公用品和物资的保管工作,建立并严格执行对办公用品的登记签字制度,杜绝浪费。

九、协助部门主任做好对教师考核工作。

十、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处理好各种电子资料、图片资料及保存工作。

十一、负责行政公章的使用、管理工作。

十二、负责部门的档案收集管理工作。

行政人员工作职责 篇7

1、加强沟通。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沟通和与下级部门沟通。与上级沟通主要是要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意思,把握住方向,同时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很好的传达给上级,这需要行政人员有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的决定以及收集整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这就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横向沟通包括公司内部相关职能部,与关系企业窗口部门和外界媒体政府机关等等。在传达精神及布置工作任务及协调各部门工作时,务必真诚、谦虚。与外界沟通需要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2、明确岗位职责。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信息沟通、协调控制、检查总结以及奖励惩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办公物品管理包括办公物品的发放、使用、保管及采购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文书资料管理包括印信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书刊管理;会议管理包括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工作;其他事务视各公司具体情况而定。

3、培育传播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仅仅用薪金留人是不够的,还要用企业文化去吸引、感化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包括四个方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

(1)组织结构清晰,战略导向明确。分工明确,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不仅应该有近期目标,更要有远期规划。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并制定近、远期战略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团结的团队。

(2)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形成公平、竞争的平台。这个平台上充满竞争、激励、开放、交流的特征,管理者不完全控制员工做事情的方式,而去衡量做事情的结果。任何人员能上能下。

(3)注重企业形象建设。包括物质形象和精神形象。物质形象包括司容、司貌、技术装备、产品、服务设施等。精神形象包括员工精神面貌、企业风格、人文环境等。让工作“生活化”。

(4)重视人才,用企业的发展凝聚人,用榜样激励人,用员工成才教育人。企业在给员工发展空间的同时,注重提供给员工在再学习机会。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让每个员工都能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对公司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4、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即时提供给管理者。信息包括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具体包括:国家政治、法律、经济、政策规定;社会习惯、风俗、时尚变化;市场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层次的变化;竞争企业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突发事件等。内部信息具体包括财务状况;生产状况;产销状况;采购、库存信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人才资源等。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及时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发展变化和国家政府机关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变化。

5、踏踏实实地去执行。完善成熟的制度有了,既定目标有了,关键就是做好。做好执行需要注意:

(1)什么事情该做,该怎么做。(2)如何更好更快完成该做的事情。(3)清除所有障碍。

探析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 篇8

[关键词]司法单位;行政;财务会计;司法公正;重要性;建议;监督

市场经济发展中,法律对社会环境、经济运行状况起到规范作用,利用法律可对经济活动全部行为进行有效调节,这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国家的重要体现。但伴随21世纪的到来,会计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法制化社会实现会计工作发展,对司法会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围绕司法部总体工作开展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其主线为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坚持科学理财、依法理财,为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并有利于司法行政各项职能的履行。在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中,应与司法行政工作需求及经济发展水平相符,根据司法单位职能,依法树立司法行政系统的社会形象。

一、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为确保司法单位长期、稳定发展,可通过资金科学、有效使用,才能确保司法活动的正常运行。作为司法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对司法行政管理工作的反映、监督、分析。为推动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必须对其重要性进行研究,其内容如下:

1、正确的会计反映是确保司法活动顺利进行的依据

会计反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司法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及时、正确、完整与全面为会计反映质量的重要体现,要求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中,必须重视会计反映的真实性,这也是会计作业发挥与司法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加强会计监督,是提高司法公正性的依据。通过财务检查工作的大力开展,及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可对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监督。

2、合理会计分析是确保司法活动顺利实施的保障

分析评价司法单位财务状况时,應对其财务状况指标考核体系加以重视。该指标体系一般包含一个或多个,以此对司法单位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反映。

3、会计参与决策是确保司法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会计拥有司法单位财务活动的所有信息数据,和单位各个部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基于此,可由单位财务活动全局或某个部门进行完善财务管理方法等相关建设性意见的提出。一般需建立、健全财务机构,提高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加大财务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的高效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司法事业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提高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建议

根据司法部总体工作部署情况,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加大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力度,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通过依法理财,提高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水平,为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及各项职能的发挥提供可靠依据。

1、按照《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相关规定,可利用调研、座谈等方式,对各部门进行相关意见的广泛征求。并与司法行政财务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编制,如《司法行政机关办案(业务)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开支范围》等。与此同时,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定,开展司法行政系统债务调研活动,为提高司法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2、增强经费保障能力。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司法行政体系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法律援助办案费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等方面都增加了其金额,尤其是省级司法行政转移支付配套资金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大多数省、市级司法单位通过与所在城市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了多项法规政策,如《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细则》等,以此为合理、合法开支提供了可靠保证,更为经费、物资装备使用效益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3、做好预决算,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率。在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中,应重视预算控制及管理,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这也是部门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首先,通过强化预算执行,可对财务资金使用率进行有效提升。在相关措施实行中,可提高资金申请、拨款速度。其次,通过预算执行工作会议的召开,可在预算执行工作上统一各部门的认识,并进行预算执行管理工作要求、措施的提出,达到提高预算执行率的作用。再次,通过结余资金统筹安排力度的加大,可对结余资金主动消化。通常情况下,新增项目经费问题,必须优先统筹使用结余资金安排,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最后,通过编制部门决算、财务会计决算、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等,完善司法行政系统,推动财务会计工作发展。

4、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表明,公正评价、公正对待为个体要求。在司法行政财务管理中,必须按照公平原则,建立公平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在财务会计措施实施中,应实现分配、决策过程公开化,以此对程序的公平性进行有效增强。因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人员之间具有密切地联系,在完善司法行政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应明确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各个操作程序与行为准则,确定责任主体,对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做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在管理制度完善地基础上,为财务预决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5、作为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对司法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会计员工正式上岗后,业务培训不足,无法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将严重影响司法工作的运行与司法活动的开展,更无法将财务会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后,因不重视人员素质问题,导致大量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产生,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及业务判断能力,将其终端责任全面落实。根据施工单位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财务会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根据司法单位自身情况,进行财务会计人员的合理配置,确保其配置数量的合理性及业务素质符合司法单位需求。同时,在聘用会计人员时,要求其必须具有一定学历及从业资格,并加大人员培训力度。通过确立明确的培训目标、建立合理的培训计划,提升财会人员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升培训效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6、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司法单位必须准确分析行政财务会计工作需求通过财务内控方法的选用,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准确处理,并提高其时效性。为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科学化、系统化,要求司法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加大监督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司法事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规范内部财务活动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才能将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处理。基于此,通过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可全面检测、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各项内容,并能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及改善司法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司法行政财务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司法事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其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是否顺利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建立与完善司法行政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同时,为提高资金使用率及提升财务会计工作管理水平。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重视司法行政财务会计工作,并根据司法单位具体情况,选取科学有效地管理措施,以此提升司法行政财务管理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素芹.完善财务制度 加强预算管理[J].中国工会财会,2015(08)

[2]王守勤.夯实基础 稳步推进 努力实现财务会计管理三年规范化目标[J].中国工会财会,2012(04)

[3]杨发勇.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及其改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

[4]韦群林,张亦军.论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强化预算抓管理 改善财务增实效——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J].西部财会,2008(09)

上一篇:蚊子与狮子教案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