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 教育学读书笔记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交 教育学读书笔记(精选6篇)

上交 教育学读书笔记 篇1

文学院

李莉

200923080048

从教六年,看了一些关于教育学的书籍,也在不断摸索着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我读了柳海民的《现代教育原理》,感受颇深,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 教育概说

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

首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从总体上相对教师来讲是受教育者,但是每一个学生不一定在一切方面都不如教师。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生未必不如师,这就意味着教师也可能向学生学习。学生群体的每个人各有长处,他们可以互教互学,而且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时,各自也经常“扮演”着教育自己的教育者的“角色”。

其次:尽管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基本因素,他们都处于主体地位。他们互为主客体,又互为存在的条件。关于现代教育特点:

现代教育不仅表现出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并存发展的基本格局,而且在这一基本格局下,表现出极不平衡的多样性统一。关于教育学科发展:

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政治学、教育评价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技术学等

第二章

教育的历史演进(上)

——教育制度

关于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自从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出现以后,不同时代或多或少有一定制度规范教育活动。在古代,教育事业不发达,教育系统尚未形成,加之,当时实行个别施教,“教”也“学”主要诉诸个人经验,还不可能对“教”也“学”活动进行客观分析;相比之下,近代以集体施教代替个别客观分析,从中发现教育活动的标准、规则与规范,更由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分化,学校数量增多,学校系统形成,遂使教育过程——教育实体标准化从潜在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需求。”

“在近代,以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出现了“制度化教育”的端倪;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教育“制度化”的进程;教育研究的进展与教育经验的积累,使“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

“随着教育“制度化”的实现,在教育系统中,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及教育实体内部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都形成一定标准„„” 关于我国现代学制的产生与发展:

近百年来我国现代学制发展的道路和前景是:

单轨学制

分支型学制(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单轨学(通过高中综合化)。就是说,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我国现代学制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从学校教育机构系统走向现代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即从只包括学校教育机构系统的学制,走向同时还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在内的终身教育机构系统的学制。关于终身教育:

瑞典从70年代初开始,就推行了作为落实终身教育手段之一的回归教育;法国、联邦德国、美国、英国、苏联纷纷实行终身教育。

我国对终身教育思潮的反应较晚,直到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才首次作出了如下反应:“教育的观念将进一步更新,教育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教育的结构将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教育将成为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纵横交错的网络。”

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总共50条中,只有一处,即第十条,在谈及“成人教育”时顺便提到:“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

可喜的是,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用法律形式肯定了“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章 教育的历史演进(下)

——教育思想

关于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是捷克的著名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泛智学校》、《世界图解》。

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中,反映了当时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一些民主与进步的要求。他首先提出了普及教育、统一学校的思想,论证了班级教学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阐明了一些重要的教学原则与规则,在学校教学工作组织方法,尤其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他的《大教学论》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最早的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提出了“遵循自然”的思想,试图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全套的教学工作方法体系。这是培根的唯物主义哲学倾向与实验科学精神在教育思想上的应用。

关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人在自然界里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即是做人的职业,因此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哪个职业以及有关的职务里是不会不成功的,不管我的学生将来想要在军队,或教堂,或法庭里供职,这对我无多大关系。人的生活是我所想要教他的行业。

关于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

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能最有效地与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

因此,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关于蔡元培五育并举中世界观教育的含义: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他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无厌弃而亦无执著”,对实体世界则抱积极态度,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为此,他主张必须“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不以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而惟时时悬一无体无始终之世界观为鹄。”很清楚,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 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关于全民教育:

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是多样、复杂以及变化着的特性,要求扩大并不断地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范围以便包容如下项目:

出生即为学习之始。这就要求早期的幼儿看护和初始教育,而这一切可以通过家庭、社区或机构作出适当的安排。

初等学习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外对儿童进行基础教育的只要传授系统。初等教育必须普及以确保所有儿童的基本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并考虑社区的文化、需要和机会。

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要是多样,应该通过多种传授系统予以满足。扫盲项目必不可少,因为识字本身就是一种必要的技能,也是其他生活技能的基础。

上述各个方面应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互相补充,互相加强,具备可比较的标准,同时他们还应有助于创造和发展终身学习的可能性。

关于终身教育:

原则:

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

考虑:

终身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

建议:

我们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要求的一个具体口号。由仅仅强调受教育向强调积极参与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一个表现。最早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口号是“受教育机会均等。”本世纪中期以来,愈来愈提倡“积极参与”,既不满足于接受教育,而要办教育,采纳于教育活动和教育决策。关于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内部所产生的最深层的影响是对教育目的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只意味着人类知识总量和精神财富的增加,数量的增加只是文化发展的最初效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后果是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即人类自身的精神世界及其表现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关于人的本质观与教育: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原在于“灵魂”,真理在于人的心灵里,人学习知识就在于自我认识。所以,他确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认识自己,从而获得知识。因而教育方法上创立了“产婆术”。

柏拉图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念”,只是在投生时受惊吓失去了对“理念”的记忆。因此,他认为“学习只不过是回忆”。教育只是帮助学生恢复自己固有的知识。

夸美纽斯是人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生来既然都具有“知识”、“道德”、“信仰” 的种子,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这些天赋“种子”的发展。主张对一切人授予一切教育。

卢梭认为人性本善,因而主张“天赋人权”,人人生来平等。他说儿童生来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所以,他便极力倡导自然教育。

赫尔巴特在人性观上是性恶论者,认为人生来存在“不驯服的烈性”,所以,在教育思想上强调“管理”,提倡“强制”、“监督”和“惩罚”。

中国的教育思想,也同样是受人的本质观的影响。孟子从人性善论出发,认为人的美德来自先天,因而认为教育的作用即在于恢复人的善性,教育作用就是“求其放心”,教育方法上倡导“存心”、“养性”,“自求”、“自得”。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但通过教育可以改变。所以,他主张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使人改恶从善。因而在教育方法上特别重视后天环境的影响作用,强调“师法”、“正礼”。

董仲舒、韩愈根据人性“三品”说,认为教育作用对上品者可以“就学而愈明”,对下品者只能使之“畏威而寡罪”,只有对中品者才可以通过教育导而上下。

宋明理学基于他们对人性的“理”、“气”说,主张教育的作用是“存天理、去人欲”。教育方法则提倡“居敬穷理”的内省和自我修养。

综上所述,人的本质观同教育思想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产生为教育思想的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关于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比起自发的环境影响来说,它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影响,它按一定的目的,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实施着系统的影响。

第二,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领导的组织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它对环境自发的影响给予调节、加以选择,充分地发挥良好环境的积极作用,排除和克服掉不良环境给予的消极影响。

总之,新生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通过教育,特别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影响的。

教育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有条件的。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或高出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能动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年龄阶段去任意地决定人的发展。关于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1.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渴望。当受教育者具备了积极的求教动机时,环境和教育的外因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越高,教育的作用就越大。教育中的“教学相长”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积极性发生共鸣时才会产生。

2.教育的自身状况。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能力的大小,与教育自身的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的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精神条件。

3.家庭环境的效应,包括适当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

4.社会发展状况,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进步程 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

总之,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无条件产生的,它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教育如能得到社会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它就能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第六章

教育目的

关于教育目的:

“一些人认为教育应当从其自身出发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或者知识,推理能力以及智力);另一些人则认为,教育应当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有些人把“个性”和“自治”看作头等重要的东西。还有一些人提倡社会的需求,倡导社会的需求,倡导确保为社会提供一支人数众多的有文化的劳动大军记忆确保有知识分子参与的民主制度。一些人强调艺术与外呢后,另一些人强调人的道德品质。总之,教育目的几乎无穷无尽。然而,只有相当少的教师对这些目的进行耐心的筛选,仔细的权衡,找出它们之间存在何种联系,然后再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以决定哪些是最终值得采用的目的。

关于未完成的人:

“现代科学指出,人在生理上尚未完成,这一点对我们认识的人,是有独特贡献的。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的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关于学会学习:

“根据对未来的这种展望。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既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谈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他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仅仅是或主要是针对学会认知,较少针对学会做事。而另外两种学习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也被看作是前两种学习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然而,委员会认为,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应得到同等重视,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成员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一种全面的、终身持续不断的经历。”

第七章 教育内容

关于课程内容设置:

美国学者考夫曼在《教育的未来》一书中,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双重要求出发,提出了下列6项内容:(1)接近并使用信息:包括图书馆和参考书、电脑数据库、商业和政府机构的有关资料等;(2)培养清晰的思维:包括分析语义学、逻辑、数学、电脑编程、预测方法、创造性思维;(3)有效的 沟通:包括公开演说、身体语言、文学、语辞、绘画、摄影、制片、图形绘制;(4)了解人与生活环境: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和地理学、生物和生态学、人种和遗传学、进化论、人口学等;(5)了解人与社会:包括人类进化论、生物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种族学、法律、变迁的职业形态等;(6)个人能力:包括生理魅力与平衡、求生训练与自卫、安全、营养、卫生和性教育、消费与个人财物、最佳学习方式和策略、记忆术、自我动机和自我认识等。

针对当前学校课程和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及其原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课程和教材内容的陈旧问题,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首先,根据我国现代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现代教育观,制定学校各门课程的具体合理的课程目标。

其次,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融化中西文化精华;注重基础知识和知识更新;协调历史素材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教材内容既要有深厚的历史意识,有要具有现实的使命感,今古结合,使学生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能够正确地认识和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

再次,根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设计教材中的思想性内容。

最后,在课程教材内容的表达以及内容组织上,要有利于学会上理解内容本身、理解学习过程而不只是关注确定性结果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中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在继前段时期改革中凸现多层次、多样性和个性和学习的基础上,当前应注意以下方面:

(1)综合性。世界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序列的完整系统,要求人们以立体的形式对之作综合的探索。

(2)主题性。围绕特定的问题开设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或寻求必要的知识解决问题,也可以说是综合性的具体表现,但是它更体现了未来课程的开放性、社会联系性和实践性特征,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其主体性也得到充分的张扬。

(3)动态性。及时吸收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成果进入课程,即注意课程内容的阶段性调整和结构更新,但应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学科的内在逻辑性。

(4)过程性。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动态性的集约形式,让学生在追踪知识发展的过程中学会探索。关于教育内容恰当性(教材编写)的指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提到了教材编写的标准。作者确定了三条主线(社会文化的、科学的和教育学的)和三类指标(快速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关于定量的社会文化分析,他们提出了以下变量:

(一)有关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国籍、社会地位);

(二)时空条件(地理环境、参考时期、技术环境和日常生活用品等等);

(三)社会环境(对劳动的表现、得到表现的各种社会职业类别等等);

(四)情况和主题。

关于定性分析,该文件则提出了如下各变量:

(一)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平衡性(特别与这样一些问题有关:对民族文化的表现,对其他文化的表现,解释的类型,潜在的意识形态,等等);

(三)对和平与国际谅解的贡献;

(四)个 人的价值观同集体道德价值观念的关系。

显然,这些标准表达了某种教育观,这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观。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出现,并将进一步向综合化、研究型和人文性几个方向发展:

(一)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是社会渴望综合人才的体现。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学科的界限,正向着协同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新趋势要求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

(二)研究型。研究型学习(也称探索型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而设立的课程,它不以现成的知识的授受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

(三)人文性。人文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而,学习课程的人文性也将会日益显现。尤其在我国,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校德育,并把它提到素质教育核心的地位。

第九章

教育形态

关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类全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并构成一个国家教育的有机整体。家庭是社会的天然细胞,是新生一代成长的摇篮;父母则是孩子们的天然的第一位教师,是启蒙教育的引路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对孩子直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社会教育:

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它有一种超种族,超阶级,超国家的大跨度传播信息的教育功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源,其中有取之不尽而又不具有价格即经济价值的表现形式的信息,只要人生不终断与社会系统的信息变换,人生就可以获得文化水平的提高。高尔基把社会称为“我的大学”,就是因为他是通过在社会中与人们接触交往及通过自学途径完成自身社会化和成人、成材的。

中国的儒家学说,实质上就是关于社会教化的学说,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化民成俗”,也就是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地接受儒家的伦理规范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儒家的教化并不局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也不一定要由教师或儒家来承担。它通常指整个的社会教育而言。

关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其一,从时空上来看,学校教育只占了学生生活的部分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身能动活动而实现的。学生的全部活动构成了学生的生活时空,而学校教育只是在学校这个有限的空间内组织、激发和利用了学生的部分活动,因此,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活动,只是学生生活时空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学生在家庭、邻里、社区乃至其他生活时空中的活动并不属于学校生活。所以,仅仅从时空上来讲,学校教育只是塑造着人的素质的某些方面,或者影响着人的素质形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学校教育并不能培养出“整体人”,而只是培养着“局部人”。

其二,从学校自身特点来看,学生生活被制度化(组织化)、非主体化和符号化了,这在描写方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同时也滋生了学校经验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关于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这个概念在国际上的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但社区教育的实践史却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早期的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的学校为中心,借助学校和社区其他文化机构的物力、人力,根据社区的实际和群众的需要,为社区全体居民进行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道德修养的广泛教育活动。同时,强调社区教育为社区的文化、福利建设和社区发展服务。美国现代的社区教育,则由社区中心学校发展为普遍的社区初级学院这种教育机构,并且由大学教授或社区教育专家率领学生,协助居民从事调查、规划及举办社区的发展与教育活动。

第十章

学 生

关于学生的本质:

一、学生是人

第一,学生是一个能动体。首先,意味着他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其次,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他不是消极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的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以一种与教师相重叠的目的活动,共同完成教育的过程。

第二,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都具有思想感情。同时,学生是一个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又意味着他具有自身独立的人格,他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这一切都应当得到正当的满足和尊重。

第三,学会上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不能任意损伤和残害他们。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第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第二,学会上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第三,学生需要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

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教育不仅要影响人的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也要影响人的身体等生理因素;教育不仅要关心人的智力发挥子,还必须塑造人的品德;教育不仅要使学会能适应社会现有的生产水平,还必须使他们能够适应现有的社会关系,以承担和创造未来的社会生活。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第一,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第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第三,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关于当代学生的特点: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为尽得新时代恩惠的一代,较之以往的同龄人,有着显著的特点。他们自我意识显明、自主性强,见识广、眼界开阔,言行务实,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敏捷;当然,他们也存在缺点,如缺乏坚韧、浮躁等。这些特点,都是在文化转型这一特定背景下形成的,但文化转型赋予他们最大的财富,在于形成新型人生价值观,个体本位、多元取向、重实际、重物质,在他们身上,价值观的新取向体现得十分明显。

关于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

宽容的精神是进行文化整合的前提。为此,不同文化的人民之间才能相互尊重,才能相互对话、理解,达成共识并加以分享,从而实现可能的创造。师生见的宽容,需要师生间相互尊重,在人格上实现平等。人民常以“严父、慈母”来 形容教师,这表面师生双方在心理上处于不同态势:教师处于高势,学生处于低势。教师应避免由于这种心理态势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师生间的宽容,还需要提倡一种相对自由的民主的态度。与消极管理的思想相反,这种态度是让学生有自己思考、选择、判断的自由,但教师应适时地给予指导,以确保学生选择、判断的正确性。

加强理解意识,即要求师生间达成认同,追求平等的对话。这首先强调师生间在观念上要相互认同,从而才有可能在师生的具体交往过程中进行合作,使相互关系达到和谐的境界。因此,还需要强调师生间的“合作”精神。理解的实现,还需要注重师生间情感上的沟通。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师生间非正式交往,使师生实现内在体验的真实交流。

关于多元文化下的教育:

真正多文化的教育应当既能满足全球和国家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又能满足农村或城市具有自己文化的特定功能社区的特殊需要。这种教育将使每个人意识到多样性和尊重他人,不论他是近邻、工作单位的同事,还是遥远国度的居民。为了使这样一种真正多元化的教育能够问世,有必要重新考虑教育目标,改变传统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设想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方式,并鼓励新一代的教师/学生的出现。

上交 教育学读书笔记 篇2

以下是我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做的一些摘录以及自己的理解:

一、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

(一) 儿童的管理

“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 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 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 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赫尔巴特认为, 对儿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责任, 对儿童的管理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另外对儿童的管理不能太过。

(二) 儿童管理的目的

“……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 就有必要经常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赫尔巴特继承了中世纪的教育对儿童的看法, 认为儿童起初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不服从的烈性, 这种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指出为了使这种烈性不会发展为反社会倾向, 就必须经常用强制来压制。

三、教学的步骤

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思维活动, 即深入理解与思考, 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 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专心和审思都各有其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 他把教学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 清楚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对学生而言, 这一阶段处于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 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作为教师, 要采用提示等直观教学讲授新教材, 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事物能否被感知, 首先取决于学生的过去经验, 因此, 要使学生清楚地感知新教材,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观念, 以便向学生提供恰当的新观念。

(二) 联想

对学生来说, 这个阶段是运动状态的“专心”活动。经过了明了阶段之后, 学生能够将以往的种种观念迅速地正确再现出来, 并自然地引起某种联想。但是, 也往往会碰到新观念与旧观念不相一致、与旧观念不相联系的情况, 这时,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其他有效方式, 寻找某些较接近的新观念或旧观念, 去代替或调和它们。在此阶段, 重视培养和利用良好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 系统

经过“联合”阶段, 学生的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产生了一定联系, 但并不系统, 需要学生进一步进行一种静止状态的“审思”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初步联合起来的种种观念进一步与课程的整个内容和目的联合起来, 使相关的新旧观念重新联合为集团, 形成普遍性的概念。在这一阶段, 想象和思维表现得特别活跃, 并具有更严密的逻辑性。

(四) 方法

这一阶段学生对观念进一步思考, 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审思”活动。教学过程达到系统阶段, 并不等于观念体系全部形成了, 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这便需要借助实际的练习, 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付诸应用, 使之变得更为牢固和熟练。

四、训育及其方法

(一) 训育的定义

“现在便容易对训育的概念下定义了。它与儿童的管理有共同的特征, 它是直接对儿童的心灵发生影响的, 它与教学共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赫尔巴特通过把训育与对儿童的管理和教学相比较, 来更清晰地理解训育的实质内涵, 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二) 训育的方法

赫尔巴特提出的训育方法有:1.陶冶。训育与管理不同, 其最大的特点是陶冶性。通过陶冶, 使学生逐渐受影响。2.教师的人格感染。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具有权威性, 通过教师的人格感化学生, 是训育的一个重要手段。3.赞许和责备。赫尔巴特说:“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 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儿童、少年与青年, 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须习惯于忍受其所招致的责备并保持这种习惯, 只要这种责备是恰如其分的和可以理解的。4.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制度。这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的首要准备”。

赫尔巴特在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学》里提出的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 儿童的管理理论, 教学阶段论以及训育及其方法, 这些教育思想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但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贡献是杰出的, 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借鉴作用。

摘要:《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此著作中, 他说明了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 论述了儿童管理的方法和目的,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并且论述了训育及其方法。

关键词:赫尔巴特,管理,教学,训育

参考文献

教育学读书笔记 篇3

摘抄: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3、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1)、孔子的教育思想。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B,孔子的最高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C,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六艺”。D,孔子倡导启发试的教育方法。(2)、《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A,《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B,《学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C,《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D,《学记》同样重视启发性教学。

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赫尔巴特及他的《普通教育学》、杜威及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代表人们和作品。赫尔巴特与他的《普通教育学》: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赫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的基础。

《普通教育学》共分三篇:第一篇阐述“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教学应以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为目的。第二篇论述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的过程等,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借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间,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认为学生应该学习的应该是统一体的,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形式阶段。第三篇讨论道理性格的形成及其通过教育形成儿童性格的理论。强调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出发点,强调教师、教授、教材的主导作用,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强调道德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赫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心得:

最近通过阅读《当代教育学》后,让我受到了一些启发,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老师要想把认真准备的课在讲课中得到完全的实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有几个方面要满足:一是要目标明确。就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让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

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科打浑,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时把内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某些知识,甚至有相当广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无目的地讲故事、做游戏、炫燿知识、东拉西扯,做那些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应予以否定,对学生也同样,教师要及时发觉并纠正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二要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学前教育学读书笔记 篇4

阅读本书,我想从“儿童观”这一点进行两方面的分析、反思。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不断的更新儿童观,才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观点,使之符合新时代对儿童的需要,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活动“做中学”。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而操作活动却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操作活动,就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成长。所以,在针对很多抽象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省程序,所谓“做中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二、活动“游戏化”。儿童期也叫游戏期,游戏既是儿童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和成长,其能力水平也是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游戏分很多种,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等,面对多种多样的特色游戏,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游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将游戏巧妙地贯穿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篇5

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的《教育学》,想给学生些什么?我想,教科书有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主要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例如许多自然科学的课本;另一类是观念性的,主要教给学生该专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例如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等的许多课本。当然,知识和观点是不能分开的,没有知识的观点是空洞的,没有观点的知识是盲目的。但从教学任务来讲总有一个侧重点。那么《教育学》教科书想教给学生什么呢?过去的《教育学》总想集多种任务于一身:既想给师范生尽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又想给学生建立一种教育观念,还想教给学生各种教育方法。结果内容庞杂,学生抓不住要领,观念既建立不起来,方法也没有学到。《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因此,我认为《教育学》教科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不是通过说教和灌输而获得的,而是要在对各种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建立起来。教育是很复杂的社会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是有许多方法的,但需因事因人,因不同的情境而异,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育规律是不变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相对稳定的。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就能创造出许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教育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断更新,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当代教育学》的新,首先体现在这本书的立意新。该书作者在第一页的“教学建议”中写道:“本书编写的一个基本追求是,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怎样做,更希望启发学生为什么和怎样想。我们相信,没有一种教育观点、教育原则或教育方法是惟一的或最好的,对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想,从而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格。所以本书的编写力图通过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绍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及自我选择的能力和习惯。”这就是说,不是把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教育问题的一些理论、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讨论,掌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教育观念和方法。这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

其次体现在体系新。该书打破了旧的四大块理论体系,力图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讨论教育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的各种要素:理论要素、人员要素、信息要素(课程内容)、管理要素。下篇是讨论教育外部的.关系问题,包括教育的两大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我不能说这个体系是最好的,但可以说它是新颖的、有新意的。旧的教育学体系是先讲教育的外部问题,后面讲的都是学校具体工作。越讲越具体,越讲越没有理论,学生越学越没兴趣。1980年我在编中等师范学校用的《教育学》时就发现这个问题,第一版我就把它颠倒过来,先讲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再讲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最后再讲教育的外部问题以及国际教育的新动向。谁知,中师教育学的老师说,这样的体系不习惯。第二版又只好改过来。可见习惯势力之顽强。这次《当代教育学》打破四大块的体系,把内容分成两大块。第一块把教育诸要素统一起来,从教育目的到教育评估和管理,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块作为提高部分,再讲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颇有新意。

最后体现在内容新。正是因为编写的立意新,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新。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列出现存的概念和结论,而且介绍当代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理论。内容新表现在以下方面。

注意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不是抛开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例如在讲“教育学的发展”时,不仅讲到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西方,而且系统地介绍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这是影响中国教育最深的三本教育学著作,然后讲到当代教育学的多元化。又如讲当代中国教育,不是像一般《教育学》教科书那样只讲中国的教育方针和学制,而是简要地介绍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再讲到今天的教育目的、结构。

重视吸收世界教育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前瞻性。要达到这一点,就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当代教育学》专门辟一章“当代世界教育”,介绍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各种教育思潮,其他各章中也都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放眼世界,把握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本书不仅介绍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且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重视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书中有许多案例提供学生思考。特别是道德教育部分,讲到道德判断、两难问题时举了一些案例,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启发。书中还专门介绍了上海市青浦县的教改实验,这是我国本土最成功的实验,用它来说明,我们完全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论。

书中还有许多新的内容,或者是老问题的新解释。在这篇短文中,不可能一一列举。可以说,该书从标题到内容都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述,用现代时髦的说法,作者是企图建立新的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篇6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 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 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同学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 完善自我

上一篇:企业文化手册煤矿下一篇:排查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