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书的读书心得总结
课外书读书心得1
《红楼梦》读后-------赏析人物薛宝钗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工于心计,城府颇深,似乎不比黛玉更得读者的青睐。而我要说,宝钗之姿容不同于黛玉之风韵,宝钗之悲苦也非黛玉能体会。
都说黛玉是株芙蓉,傲世独立。那么宝钗便是花中牡丹,其美虽不似芙蓉的高处不胜寒,却多分雍容典雅,沉静大度。
贾府中腐败隐晦,处处皆是勾心斗角,而宝钗处其间并不曾畏惧,也不急于躲避,更不像黛玉过于洁身自好而锋芒毕露,使自身在大家庭中难以立足,宝钗有的只是份超脱的淡定从容,她温和处事并不看轻赵姨娘贾环等人,为人宁静平和的同时又不乏小心谨慎。
人人皆赞宝钗端庄贤淑,殊不知她温柔沉默之下是颗比黛玉还要机警的心。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清贾府各色人等。袭人曾请求湘云代做些针线活,宝钗得知,深深体会湘云在家中的不易而对袭人说明情况。湘云家去时与宝玉等人难舍难分,还是宝钗看得最清楚,知道她若再不回更会被她婶娘抱怨。最后湘云说:“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么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由此可见,宝钗既机敏、心地又善良。
宝钗和黛玉有个共同点便是对世事看得太清。惜春曾说过黛玉总没一点看不破,可若是什么都看破了,那世上还有什么是真的呢?这点惜春倒是看破了,因而她走向黛玉的反面,然而宝钗看轻却不愿看破。她深知社会庞大的力量和自己的渺小,纵然她天性聪慧,精通文墨,却也只能随从守份。久而久之,她便选择从容对待,以开阔的心胸坦然接受现实。
都说黛玉是理想主义者,宝钗是现实主义者。其实黛玉之理想实为幻想,她在封建道德上的突破纵然可贵,却也无力;而宝钗之现实观念实为聪明选择,并非不想反抗,而是预先料到这样做结局必然是个悲剧,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成就了她淡然平和的`心态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
三春尽去,牡丹免不了凋零的命运,但其绝世芳华却成了永不抹去的经典。
课外书读书心得2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相比之下,应该说,宝钗是一个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禁锢的女孩,文中也没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欢宝玉,只是明示了贾府最高权威元春站在了宝钗的一边。没人会在意宝钗的意见,她和宝玉一样。只是封建贵族制的牺牲品。
宝玉犯错挨了打,宝钗义正言辞,劝道“你是要改过了罢。”于是她被学者定位封建统治的卫道士。等我们看到了红楼的结局:黛玉的惨剧,宝玉的悲剧,宝钗的闹剧。
品读之后,就会发现能够受伤也是一种福气,即使是像黛玉那样失恋了,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场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抱着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和对宝玉的爱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种人生归宿可以选择,那么,死于伤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发芽的灰暗生活里,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种“碧云天,黄花地”的哀愁,并不是空泛无由的,好的感情总是最接近人类美的本质。女子对此的追求要更偏执些,注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宝黛二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感情是一种如此稀缺的资源,除了珍惜,我们别无它法。
课外书读书心得3
从小,总听哥哥姐姐们提起中外名著《三国演义》,于是便缠着家人为我讲《三国演义》。无奈当时年纪尚小,歪着个脑袋傻呆呆地听家人费力地跟我解释每―句话的意思。当到了小学二年级时,终于把这本我思念已久的书勉勉强强读完。可是―个刚步入学习的殿堂的小学生,怎能深刻地理解到书中的含义呢?到了现在,我才渐渐读懂魏国、蜀国、吴国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时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但――谁是英雄?
刘备是英雄吗?有人会说,他当然是英雄!刘备知道没有―个足智多谋的人和自己―起打拼江山,自己是不可能做出―番大事业的。于是他三顾茅庐,找诸葛亮来共谋大事,前两次拜访诸葛亮不在家,当刘备第三次找他时,诸葛亮却在午睡。刘备当时虽不算很有名气,却也是―个将军呀。而这位将军,却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等诸葛亮睡醒。这件小事,足以看出刘备的谦虚和明智。况且曹操曾对刘备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看人达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这么说,刘备怎么会不是英雄?不过,我却有自己的―些不同的看法。且不说刘备没有强大的军队;且不说刘备没有稳固的地盘;且不说刘备没有太大的名气,刘备的人品也有点问题,吕布之死足以证明。
想当初,吕布曾在刘备危难之时救过他,使他避免了―场注定就不可能成功的败仗。可当吕布被曹操捉住,曹操问刘备该不该留下吕布时,刘备却忘恩负义地说了句:“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于是,吕布就这样被自己恩惠过的人的―句话给毙命了。
这时,大家可能就想到了另―位很有军事谋略的人――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是英雄吗?不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曾促成刘备与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以及在刘备去世前,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大家可能还会想起很著名的空城计。但是,《三国志》里对此事却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不可能发生空城计。而且,像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事情都是编出来的。如果《三国演义》里没有出现这些事情,恐怕人们也不会对他那么崇拜了吧。那么曹操呢,他算是英雄吗?我看他也不是英雄。有―次,曹操住在朋友吕伯奢家里,听见门外传来磨刀声,他起了疑心,把那家人全给杀了,还说了―句令人气愤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误杀人还这么理直气壮,此人不奸,何人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读不厌。但是,这其中有的人物愚不可及;有的人物狡猾奸诈;有的人物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心胸狭窄。如果用我的标准来评价《三国演义》中各具特点的人物,恐怕没有―个算得上英雄。
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应该聪明透顶、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宽宏大量、与人为善。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如孔繁森、刘玉儒、任长霞,他们都是我们的时代楷模,民族英雄。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习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为家长、老师、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人人都有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祖国的明天会变的更美好!
课外书读书心得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题记
只要看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记录昆虫的书,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此书的作者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与作者相同的是,我也喜欢昆虫,于是,我翻开了书的扉页。
映入眼帘的是关于作者法布尔的介绍,他那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使我萧然起敬。一个人,可以这么有毅力,真的很不容易。看着如此厚的书,我不禁感叹道。
法布尔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研究昆虫,留下了这本旷世巨作《昆虫记》。书中运用大量笔墨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描写十分细腻,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情趣。其中我特别喜欢描写蝉的那几章。法布尔先用寓言《蚂蚁和蝉》引出下文,再写蝉的地洞以及蝉是如何挖地洞的,后来又写蝉如何蜕变,再后来写了蝉的歌唱,我最喜欢这节,因为法布尔开始研究实验了,他先找来五中蝉,再逐一分析、实验,语言充满了科学性,段与段之间十分鲜明,没有一点断开,连接十分紧密,令人回味无穷。
《昆虫记》里还有其他的昆虫,如螳螂、蚂蚁、蝴蝶……法布尔对它们一视同仁,都很喜欢,并没有一丝厌恶的感觉,由此可见,他真的十分爱昆虫,也特别爱大自然,如果一个特别讨厌昆虫的人,还会写下这么富有哲理的书吗?还能有这么坚持不懈的精神吗?不会了,所以法布尔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热爱生灵、热爱大自然的榜样!
看完这本书,我感悟万千:天呐,法布尔坚持了那么多年,写出这么一本著作,真的很不容易!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宝贝,你在惊叹他的毅力对不对?其实呀,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你有志趣,再多、再大的困难你都可以克服,就像法布尔,他爱昆虫,有爱昆虫的志趣,所以他就有了毅力写下《昆虫记》,可见,他的勇气与决心相当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看着我,笑了:“那你有没有志趣?”我说:“当然,我的志趣是看书,看好书!”
《昆虫记》语言十分幽默,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法布尔所叙述的昆虫习性来源于他的仔细观察,他用心去观察,用他那细腻的心去观察,将昆虫的习性完完本本地描写了下来,让人们知道昆虫。
哦,我懂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之所以那么精彩,语言那么诙谐、生动,形象那么鲜明,是因为他有一颗平易近人的心以及爱昆虫的志趣。
人们都说:“多读书,读好书。”像《昆虫记》这样的书就是好书,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看看。把读书的精神发扬光大,使人们爱上读书,就可以为国家献上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书的末页,我不由得感慨:这本书实在太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课外书读书心得5
暑假中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优美。在这组文章 里,作者追怀青年 时代的往事,既描写了他对童年 生活 的回忆 和对师友的怀念,又真实地书写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 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所经历 的种种生活。其中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 的事,使我 在读文章时,仿佛也在品味着自己 的生活。
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让我读来十分地感动,让我懂得了知识是没有国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学医学时的老师,对作者非常关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讲究,但为人却诚恳、公正,对学生 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他一一纠正作者笔记上的错误,“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他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在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时,还担心作者不肯解剖尸体。藤野先生真挚的爱给了在异国的鲁迅极大的鼓舞,是十分无私和伟大的。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 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来到了中国,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救死扶伤”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他也毫不退缩,丝毫没有回国的意愿,而是坚持 留在了中国,最终在为病人手术时不幸被感染,不久便离开 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医生,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 着、奋斗 着,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这不仅让我感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学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这青春 的大好时光 好好的学习吗?就像作者说得那样:“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 了,……再继续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在想要放弃 时,我们应想想身边辛勤的老师时、我们应想想身边含辛茹苦的父母 时,便更应该努力 的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这让我再次感到了好好学习的重要性,朋友,就请你从现在做起,用双手去放飞理想 的翅膀!
那么,当今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如何? 课外阅读中存在哪些问题? 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在我校“读书节”期间,我对六年级6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和家长、相关教师进行了座谈。下面是这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1.你每天自觉读课外书吗 ?
每天读21.8%;经常读36%;偶尔读,42.2%。
2.你对课外阅读有兴趣吗 ?
自愿读28.5%;家长、老师要求读41%;说不清,30.5%。
3.你课外阅读哪类书籍 ?
文学名著31.8%;科学幻想24%;漫画36%;其他8.2%。
4.你家的藏书有多少 ?
100以上9.3%;50—100册53.5%;50册以下37.2%。
5.你认为课外阅读对你有帮助吗 ?
帮助很大20.6%;帮助不大23.5%;影响考试成绩27.4%;说不清28.5%。
6.语文阅读课上课情况如何 ?
有指导39%;没指导31%;挪作他用30%。
通过对学生问卷与学生、家长、教师座谈的梳理、反思,分析问题及原因如下:
1.学生对外阅读的兴趣不浓
学生每天读书、经常读书的比例低;偶尔读书的占近一半比例; 自愿读书的比例低, 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才读书。在和学生的座谈中发现,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用在看动画片、上网玩游戏上。音像、网络等大众传媒对纸质书籍产生巨大冲击,势必削弱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进而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适合读物不多
学生课外阅读主要以科幻、漫画等题材的书籍为主,少了对经典名著的阅读;课外阅读书籍的粗糙肤浅、家庭阅读书籍的匮乏,已经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大障碍。通过座谈得知,家长很少主动带孩子去书店购书,即使孩子要求去,购买的也大都是练习册和参考书。仅凭个人兴趣和单一目的进行阅读的做法,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深度。
3.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不大, 或者说不清楚,甚至有的同学认为课外阅读影响了自己的成绩。相当一部分家长也持此观点,因此不支持学生看课外书。可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只重视读书对学生智力的支持,忽视了课外阅读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作用,使课外阅读被打入“冷宫”,让学生与读书为乐“绝缘”。这是学生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4.教师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
调查表明:很多情况下,学生的阅读课被挪作他用;即使是在阅读课上,有些老师也是放任自流,对学生如何阅读、怎样积累、如何运用等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家长对阅读方法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让老师走出应试的“怪圈”,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才能真正发挥课外阅读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志上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1.着力培养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首先,教师和家长要起表率作用。老师与学生一起遨游书海,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 从而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其次,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开展每周故事会、心中佳作推荐、一日新闻发布、一分钟演讲等活动,在学校举办“读书节”、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把学生引入书籍世界,同时把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知识、见解、体会、方法跟大家交流分享,让学生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和共鸣,学生自然会愉快地读,快乐地读。
2.恰当选择阅读内容
“不知道阅读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家长。因此推荐阅读书目这一任务, 责无旁贷地应落到教师的肩上。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目时,要注重思想性、时代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我的做法是:首先配合教材推荐相关书目。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适时让学生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学完《鲁滨孙漂流记》梗概后,让学生阅读小说全文,赏析精彩情节并写心得体会。其次结合学校活动介绍阅读书籍。比如根据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我就向学生介绍《雷锋日记》;国庆节期间,我就向学生推荐阅读图文版的《上下五千年》,并组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再次是根据“时代热”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当今不时会刮起一阵“时代风”,形成一股“时代热”,教师对此最好的方法是适应时代,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适合书目。比如一段时间,“漫画口袋书”曾风靡一时,其中鱼龙混杂,我就特意挑选《成长路上,我们与法同行》漫画口袋书让学生阅读,学生普遍反映既好看又实用,一举两得。
3.自觉养成阅读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养成以下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首先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要和家长密切联系,每天抽出校内校外的“边角料”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日久天长,使之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其次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要稳得住心 ,耐得住寂寞 ,自己要做阅读的主人,用心灵体味阅读愉悦,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再次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质疑精神,有自己读书独到见解,不要一知半解,更不能不懂装懂,拾人牙慧。唯有如此,才会获益多多。
4.教给正确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两种方法最简单易操作:一种是略读与精读。为了快速获取某方面的知识,可以先检索相关书目,快速阅读,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精读是在阅读过程中, 对与自己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章节, 细致读、思考读、研究读,并在文章精要处勾画圈点。一种是做读书笔记。可以摘录鲜活词语、优美段落、名言警句、历史典故等为己所用;亦可根据所读内容,思考玩味,抓住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谈感受。无论哪种方法,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都要遵循三个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外阅读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课外阅读与各种活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读有所得。
摘要:作者通过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及和部分学生、家长、相关教师的座谈,反思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加强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着力培养阅读兴趣,恰当选择阅读内容,自觉养成阅读习惯,教给正确阅读方法。
关键词:阅读;习惯;方法;探索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其实也就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要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的技能”。阅读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第一个重要的方面。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的一些信息可以激发课内的一些疑问,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课内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解答课内的一些疑难,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不仅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阅读,是对‘学困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当然这里的阅读是指课堂以外的阅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能靠补课,不能靠一天到晚的培训班,这样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那么就很难再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了。而课外阅读,怎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储存大量的课外信息,提升知识的积累。如果碰到课堂的某项知识正好与课外的某些信息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这时课外阅读所获得的信息就会对课内知识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甚至可能让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审视课内的知识结构,这样对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课堂知识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困生的进步不能靠补习,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凡事要趁早。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也是一样。要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孩子的生活也要趁早,从低年级就要开始抓。面对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笔者认为,“读书漂流”是一个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提升课外阅读能力的好办法。
“读书漂流”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不是一个单纯的是个名词,而是一个系统的课外阅读方法,它包含了课外阅读的读物来源,实施方法,实施过程,以及反馈展示等内容。“读书漂流”活动也不只是教师单方面就可顺利开展的,它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多方面的配合协调。无论从方法,过程还是所涉及的关系来讲,都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
首先,“读书漂流”活动的开展,需要有读物来源。而读物来源就需要有家长的支持。我们可以动员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买一到两本书,当然越多越好。这样就有了读物的来源了。不过,家长在为学生选取读物的时候,要有组织有计划,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指导性的建议,遵循适合原则,也就是所买的书籍都要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除此之外,最好每个学生所买的书都不一样,这就让读物有了多样性。
其次,“读书漂流”活动的实施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既然是“漂流”,也就是说让课外阅读书籍流动起来。流动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班级的“漂流”,即让班级所有的学生将自己的书相互交换,让同一本读物在不同的学生手中流动阅读。也可以是年级“漂流”,就是在年级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将整个班级的读物,在年级中不同的班级进行流动阅读,每一本读物都最好相应地记录。还可以是校级的“漂流”,这样“漂流”的范围就更广了。就是以年级为单位,让每个年级的读物在不同年级中流动阅读。不过,校级“漂流”活动需要更精细的策划和布局,才能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那么这样“漂流”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常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梨,拿在手中自己吃。结果,你只能尝到苹果的味道,而我只能尝到梨的味道。如果我们都把手中的苹果和梨放到一起,分着吃,那么两个人都能尝到不同的味道。“漂流”的意义就在这里。要想自己买书自己阅读,阅读的读物是多么有限,如果把读物“漂流”起来,交流起来,进行集体分享,那么课外阅读读物的来源就能源源不断。同时,把读物进行“漂流”、分享,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这样一个新鲜的读书方式中会更乐于阅读,对培养阅读习惯也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要配合“读书漂流”活动积极开展相应的反馈和总结活动,让学生读有所获。阅读要有效果,就不能虎头蛇尾。引导学生阅读后,更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进行总结和交流。因此,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漂流”分为若干时段,每一个时段进行一次交流反馈。形式当然可以多样化。如开展读书交流会,写读书反馈信息表或者用图画画出书中的故事,写读后感受等等。虽然低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认知水平上也是比较有限的,但是,这些工作还是能够做的,而且,如果长期坚持,会慢慢地转化成学生的阅读
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地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读书漂流”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课外阅读里的方舟。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9).
主人公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只剩下一个舅舅,可不久又死去,她舅舅临死前嘱咐她的老婆,就是简爱的舅母,要好好照顾简爱,可是舅母却没有遵守,对她平平般般。有一次舅母的孩子约翰里德和简爱打了起来,简爱的舅母就把她关在了红屋子里,简爱在那个阴森的屋子里待了一晚上,使简爱的心灵受到的创伤,只有白茜最关心简爱,成了简爱的好朋友。
因为简爱不收舅母的喜爱,就把简爱送到了劳渥德学校,她在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长大了也在那里当了老师,不久后去当了家庭教师,并喜欢上了那的主人罗契斯特,当她得知罗契斯特骗了她时,她毅然离开了庄园,当简爱再一次看到残疾的罗契斯特时,她又回到了罗契斯特的身边。
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简爱无疑成为了独立女性的经典。
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爱帮助了千千万万的.人,真正的爱不被金钱所利用,不被权利所控制,它只终于一颗充满了爱的心,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更美好!
简爱课外书读书心得4
因为课文“小草与大树”,我接触到了《简爱》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勃朗特姐妹之中,最著名的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但凡喜爱外国作品的女性,都十分爱看《简爱》。
这本书塑造了一个坚强,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这本书的主人公的名字正如书名一样,叫简爱。简爱就像一只被遗弃的丑小鸭一样,孩子时期的她备受委屈,却从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当她那道貌岸然的姑妈,将他送去山中的孤儿院时,她仍然没有放弃自己。即使自己唯一的朋友,海伦也死了,可她依然在执着的活着,而且自学成才。她应征到一个桑菲尔德庄园去做导师,去无意间结识了主人罗彻斯特先生,他英俊而又充满气质。
可是,他居然早已有妻女了。简爱从小时就是独立一人。我知道独立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她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
整个故事讲述了根鸟在去往西方要去寻找一个长满百合的大峡谷,和一个名叫紫烟的旅程。书中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主人公根鸟,一个是板金先生,原因是根鸟的性格是自信开朗,勇于挑战,他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持不懈和懂得报答他人的恩情。然而根鸟在这次的旅途中并不是那么的顺利,他在旅途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同时他也用自己的智慧拜托了很多的困难,虽然他想留在米溪,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去寻找大峡谷的理念,因为他知道,在菊坡还有年迈的父亲在等带着他满载而归,知道这是天理他必须不顾一切诱惑去完成它。
所以这也是根鸟成功地找到大峡谷的原因,我虽然很喜欢看着本书,但是我还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想不开,为什么根鸟最终是在地上嚎啕大哭呢,为什么作者没有说根鸟有没有找到紫烟呢,也可能这是个伏笔,但为什么最终的结果不是根鸟回到菊坡,在哪里结婚生子,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呢?有时间我还会把这本书再读一遍,并解开这个谜团。
但是没办法……我足够坚强……以下是看了活着读后感的读后感(至少70%是原创……)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他们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就被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悬念百出,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如,笔者给学生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时,讲到关键处戛然而止,然后出示《一千零一夜》,让学生读其中更精彩的故事。
2.谈读书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也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找出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阅读尝试。
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经常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等。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 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略读法往往是选择自己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中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读。它是由表及里地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阅读时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4.摘抄评价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和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素材。同时,学生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刊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三、 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笔者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笔者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包括以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去读课外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学生形成了积极、勤于阅读的习惯,其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爱做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影、电视、网络为什么总能吸引着孩子的眼球?答案很简单——源于喜爱。那么,教师的任务是:让孩子爱上书。这方面,我的策略是:
1培养读书乐趣。许多学生认为书本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其实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我就有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节生动的故事,利用校本图书课,生动形象地讲给学生听,有时故设悬念,只讲故事的一个片段,让这些精彩的片段成为“诱饵”,诱导学生因趣而寻书来读。另外,我有时也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趁热打铁,推荐读物,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读书找答了。
2师生同读、榜样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作出榜样。在课堂上,教师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好词佳句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老师的身上真切的感受到读书的价值。学生会因老师的博学多才而发自内心的敬佩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此爱上读书的。因此,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共同阅读。凡是我要推荐给学生的书,我必先读。每天中午,我必在教室与学生各捧一本书入神阅读。在这样的氛围中,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此外,我还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伟人好读书的故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文韬武略的毛泽东,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让学生明白,他们的成名无不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这些伟人身上汲取力量,爱上读书。当然我也没有忘记从学生身边伙伴中挑选榜样的。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些“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各个争当“小老师”。
二、拓宽书源渠道,有米下锅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这话讲得可谓精妙无比!可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书可读,学生空有一腔读书的热望,犹如蜜蜂无花可采,那又怎样酿出蜜来?所以我通过家长会,动员家长给孩子买课外读物,并且充分利用校图书室的资源,使学生广采博闻,开阔视野,扩大阅读量。
三、加强阅读指导,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面对浩瀚的课外语文信息,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汲取营养,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呢?这需要老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一定的指导。
1交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读一本书首先要记住作者,记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说出这本书是以什么人物或什么事件为主线来写的。
第三,对于自己喜欢的故事,要采用精读得方法来细细的品读,对于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采用批注阅读法,哪怕是写一句感受也有收获。
第四,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章节,可采用浏览、速读等方法进行阅读。
2教给学生会积累的方法。(1)无论读什么书,都要交待给学生写读书笔记。高年级学生主要学会通过某件事,对某个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写一些自己的读后感受。(2)对于有借鉴价值的好句好段,要让学生朗读成诵或摘录下来。
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它的作者是施耐庵,明朝末年人,古代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书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松打虎。
话说武松离了三碗不过冈,便直奔景阳冈,武松有些燥热,便坐在光溜溜的大青石上,没想到不过一会从后面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来,武松连忙拿起哨棒,老虎见了武松,往上一蹿,只从半空中扑下来,原来,老虎一般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这三般拿不着就没了气,老虎窜来窜去,武松用力一打没想到打到了树,折成了两段,不知怎么得武松抓住了老虎,左手揪住顶花皮,右手提起铁锤般的拳头便到了六七十拳,五官出血。武松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见天完全黑了,怕再有老虎来,就下冈了。
我想:如果,武松生活在现代,他可以当警察,他的力气那么大,那么勇敢,有小偷,跑得快,武松也一拳打下去,就能打死他,把他抓到监狱里,拘留;要是武松是巡警,今年,去年……都不会发生车祸,只要有人闯红灯就能马上挡住,两只手抓起汽车,把车拖走。这对社会是多么大的贡献啊,有多么大的帮助。
小树的爷爷戴着一顶大黑帽,身上是那套黑色西装。他的身材十分高大,六英尺四英寸的身高加上他的穿着,使得他在亲人中显得鹤立鸡群。
我记得书上写了:小树、自己的爷爷奶奶和众人走下山坡,沿着通过镇上的路走着。到了镇里,他们的队形仍然没有変,爷爷在人行道上领头走着,一直到车站后头为止。当暮色开始笼罩大地,奶奶终于发现那辆盼望已久的公交车。我们等所有的人都上车后才开始移动脚步。车缓缓得驶,抵达目的地时已是深夜。
自从到了目的地――小屋。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奶奶还会给小树儿讲许多事,她告诉小树儿政府的军队是如何来到小屋附近的土地的。他们描述查拉几人耕种这片富饶山谷的情景,还有春天来临,当生命的种子被种入地下;当公鹿于雌鹿、公鸡于母鸡欢喜地加入创造生命的行列时,查拉几人跳着择偶舞的模样。
她告诉了小树,当霜冻熟了南瓜、染红了柿子、还有强壮了的谷物时,村落里是如何举行丰年祭来庆祝。村民们如何展开冬天的狩猎,以及他们遵守大自然规则的执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诚实的孩子》,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小华盛顿的小时候的故事,他暑假回到家想帮父亲做些家务事,但误砍了父亲珍爱的樱桃树,父亲却没有责怪他,反而高度肯定了他勇敢承认错误的行为,父亲的鼓励对小华盛顿成才是的引导,华盛顿一生都严守自己诚实的原则,从平凡走向了辉煌。
高尔基曾说过:“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凡是伟大的人物都具备伟大的人格,而诚实是伟大人格中不可缺少的品质。这个故事让我学到了要做个诚实的孩子,犯了错误要敢于承担,不要逃避责任,诚实是为人之本,一个人只有坚持诚实和守信用的良好品质,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以后的路才能走的更远更久。
新课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1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向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我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必须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作为教师,就应经常反思自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礼貌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提高,要求学生进出校门、学校内看见教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用心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用心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教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样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教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我也以前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教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样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教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教师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都是有所帮忙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学校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此刻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就应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教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到达育人的最终目的。
新课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2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一天应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我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主角不一样,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我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我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我选取的机会,是选取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我。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此刻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情绪(其实我明白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我,自我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我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我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梦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忙别人,他都能够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我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终,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好处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新课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3
最近,在我们学校教师圈里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全校开展了同读一本《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的活动。全书分为6辑,精选了其中67篇文章汇集成册,由于我刚刚生完小孩,迫于时间的压力,只是细细品读了其中几篇,但足以让我对教师这项职业改变了看法。我始终觉得,我选取教师这项职业是因为喜欢和热爱。我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我所教学的课程。但也许诗意的生活,是源于灵魂,更是源于我对生活的热爱,懂得怎样样享受人生,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存在感与幸福感。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期盼所有学生都到达自我梦想的高度,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读完其中一篇《这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后,突然不明白我之前都是怎样做的。是啊,我要如何做一名教师,并且是一名欢乐的教师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人生的全部好处就在于付出自我的爱”。成功学中有一句话是:“爱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秘密”。那么就是说对学生就应包含满满的爱,学生就会欢乐,反正我也会欢乐,这样,做起教师来不是更加简单。我们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眼睛缺少发现。我们能够拿这样的话来劝慰我们的学生,但我们自我有没有做到呢我们要对学生的过错多一份宽容,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应对我们的学生只要犯了错误,对有些惯犯那更是深恶痛绝,只要一犯错,我们立刻就把他们的老底给抖落出来,批评后,学生表面温顺了,但心里也是鼓鼓的。那么我们欢乐了吗,动了肝火还不是要老几岁想想我们班四十几个学生,每一天都有人犯错,那做教师的不是要累死。想想吧,我们把眼睛看往何处,我们的心态就会是什么样的,看到鲜花我们会心旷神怡,看到垃圾我们会恶心呕吐。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多看看学生的优点会让我们更公正的看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也同样会使我们更乐。
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天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在未来的每一天发生巨大的变化——只要你愿意。如果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你能够去尝试的话,你会拥有健康、欢乐的人生,诗意的生活着,会获得健康、财富、幸福和欢乐。
新课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4
《我的教学生涯》这是关于中国教坛的泰斗人物——斯霞的一本书。这本书我是向学校图书管借阅的,说实话最初刚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十分感兴趣,一方面作者从事的是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这与我自身的状况大相径庭;另一方面这本书已经出版二十多年了,那发黄的书页里的理论,我担心对于这天的我们来说并没太大帮忙。可是随着一天天的阅读,当初的想法一点点的烟消云散,读过之后真是受益非浅。
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的扉页上,诗人臧克家为斯霞题诗一首:“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齐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我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这是斯霞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她“童心母爱”的真实写照。
斯霞教师从事教学72载,包括解放前20多年和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她所走过的是一条很不平坦的道路。在旧社会里被人嘲笑、瞧不起,受尽贫苦的折磨,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曾被打压和评判,但即使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她都不悔做一名小学教师。有人说过:“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着她的行为,又是什么让她身处逆境却对教育事业义无反顾在书中我找到了这样的答案:“关于信念,斯霞自我也是说过的。‘当我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树立了一切为着孩子的成长,一切为着祖国的未来这样的信念时,我感到我是幸福的。……有了对所从事的工作执着的热爱,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够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正像苏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的:“信念仅有在用心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斯霞教师正是如此,她没有让自我的信念成为“花瓶”,而是用她的实际行动丰富了她的信念,让它看起来是有血有肉的。她用她的信念和行为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正含义。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什么是爱岗敬业呢,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二条是这样说明的“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它是一个标准更像是一个方向标。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故事: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呢。”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诉你,我正在建造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这也许就是问题的症结。有些人,不明白尊重自我的工作。他们把工作视作取得面包、衣服、房子的一种厌恶的“需要”,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而在一个人将他的工作视为苦役与痛苦时,他是决不能在工作上竭尽所能的。爱眼下的工作吧,选取了做教师,就努力做一名像斯霞一样的人民教师。也许不能像她一样成功,但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不愧教师这个称谓了。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纵于我们的手中。人们常说:教师是红烛,牺牲了自我,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人梯,让别人踩着自我的肩头攀登辉煌;教师是艄公,把一批批的学生送达梦想的彼岸。这些都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赞许,但同时也强调了教师的平凡。教师这个岗位是平凡的,一个人选取了教师这个职业,同时也就选取了平凡和奉献,在芸芸众生中,他平凡得像银河里的一颗星,大海里的一滴水。在他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然而,只在真正做过教师的人,仅有把自我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新课程教师读书心得总结5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下头是我写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务必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可是很重要。家长一向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我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持续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个性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所以,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仅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就应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课外书的读书心得总结】推荐阅读:
活着课外书读书心得10-11
呼啸山庄课外书读书感受11-11
初中课外英语读书笔记10-18
读课外书心得合集800字高中12-17
学生课外的活动总结07-20
一年级课外辅导总结课外辅导07-15
新课程课外阅读心得体会07-23
课外小组活动总结12-05
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09-30
课外活动教学总结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