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4篇)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篇1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朱自清及其作品的简介。

2.搜集有关春天的诗句或文章。

3.搜集有关春的图片及朗读材料。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育方面:

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以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悟情。

2、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析画面。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初中一年级语文课文朱自清的散文《春》。本文用明丽的色彩词语,生动形象的描写‘动静结合的画面,准确地修辞方法,给我们描绘了绘声绘色的一幅幅春天美丽的、动人的、热情的图画。为此,本节课结合PPT幻灯片的使用,用一些精美的图片长势春的情景,配以优美的音乐,并使用专业演员的朗诵录音,试图让学生能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充分感受散文美的意境,林惠作者要表现在“人们在春天里奋发的精神、昂扬的激情”的主题。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影视、动画、图片的展示,形象直观的将文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展示给学生,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增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过程与方法如下:

难点突破 以景诉情

身临其境、共同感知

走进田野、拥抱春天

利用图片及影视的展示,让学生形象真实地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美丽景色,教师从中点拨指导,让学生结合所看到的景色理解作者写景的方法,感觉作者的思想感情。

播放课文《春》的朗读,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达到统一,近而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五、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画面,以《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做mtv,童音:春天来了!)

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充满了期盼。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更是有着生命的歌颂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尽享诗情画意中去探访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图的。

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投影展示: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磁带,学生找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投影显示:

读一读: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

静默

抖擞

3、感知阅读:请班里朗读水平高的同学f范读。

教师做指导:朗读采用的基本调是轻盈的,因内容不同而变化,表达盼春到来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可用明快的语调朗读,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朗读。

学生尝试着自由朗读。

三、理清思路:

1、问:由阅读提示可知,本文是描绘江南春景的散文,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几部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盼春(1)、绘春(2-7)、赞春(8)

2、思考第一段和文章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3、学生讨论,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叠用“盼望着”是用反复手法生动的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东风来了”则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喜春的感情。盼春是绘春的基础。

4、速读绘春部分,看看这部分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找代表回答。

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5、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春花图、和春雨图。

四、品析语言: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春草图(多媒体呈现画面)你认为在这部分中哪些词、句、用得比较贴切,试说出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可能会找的句子: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教师可适时引导: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经历了漫长寒冬,当你刚从有些松软的土地里苏醒过来,你会做些什么?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2)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最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学生讨论后明确: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朗读,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的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学生齐读第三段。

2、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欣赏“春花图”

学生品析后,可引导学生赏析。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句中的“闹”字可否换成“叫”,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可适时引导:“闹”一字传神,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3、齐读第四段,欣赏春风图,学生自行找出美点进行讨论

五、学生自由质疑、讨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8、9、10段中的三个比喻句。声情并茂的集体朗读全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味美。

六、精品佳作——对照欣赏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百花争艳。春风抚面,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那北国的春风是什么感觉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国,去感受一下北国的春风!(放录音带《北国之春》)一起欣赏林斤澜的《春风》

七、小结:

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生机勃勃、花木峥嵘的春天画图,赞美、抒唱春的朝气和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然前行,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八、积累:学生自由背出写春天的诗,然后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春天的诗句

九、布置作业

1、用百度搜索工具搜索一些相关《春》的知识。

2、观察某一件景物,用比喻、拟人和排比各写一句话。

(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我们同学们,就用你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某一件景物,用比喻、拟人和排比各写一句话。)

附:

板书设计: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春花图(花争春):态、色

春风图(风唱春):触、味、声:

春雨图(雨润春):形、状、景: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六、教学反思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

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个人认为应上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有何处、为何美;调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两课时,一是品读课;一是赏析课。意在使学生学有所得。得到一种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END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新课改要求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并且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为主,这种方法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课文上一些表面上的知识,但是并不能够对其有深层次的理解,当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对于解决一些问题更是没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中没有一定的方法来作为指导,效率很低。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所以,必须要做好阅读课教学[1]。

初中语文阅读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阅读课教学案例研究使教师处于一种反思状态,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知情行动,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维品质;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的研究学习,可以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有助于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总之,教学案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及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材料分析

《故乡》这篇文章主要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线索的,记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作者儿时的“故乡”给作者带来了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而现实中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尤其是昔日的人物(闰土及杨二嫂等)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作者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感到悲哀。

以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年的变化进行对比描写,使学生认识到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杨二嫂从青年到老年的肖像、语言、行为、思想、性格诸多方面的深刻、巨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背景;体会鲁迅憎恨旧社会、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作者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本文除了初步展现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情况。

三、教学过程

《故乡》一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是了解历史背景,掌握文学常识;第二是讲解课文内容,小组讨论;第三是知识点的寻找与归纳。

首先,课前教师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一些有关鲁迅个人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做详细记录,为课堂上交流做好准备。其次,课堂上小组同学将各自准备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以此总结一个最全面的“鲁迅资料”;然后教师先根据课文的“故乡”主线进行讲解分析,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或者段落,小组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看看前后的变化,并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与解答进行归纳、总结。本课一共用了3个课时进行讲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教学内容自主探索挖掘,教师在总结时点出需要识记和重点掌握的知识。整个过程,学生既学到了课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寻找资料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供了课堂效率。

四、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案例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新课改要求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并且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为主,这种方法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课文上一些表面上的知识,但是并不能够对其有深层次的理解,当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对于解决一些问题更是没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中没有一定的方法来作为指导,效率很低。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所以,必须要做好阅读课教学[1]。

初中语文阅读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阅读课教学案例研究使教师处于一种反思状态,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知情行动,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维品质;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的研究学习,可以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有助于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总之,教学案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及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材料分析

《故乡》这篇文章主要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线索的,记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作者儿时的“故乡”给作者带来了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而现实中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尤其是昔日的人物(闰土及杨二嫂等)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作者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感到悲哀。

以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年的变化进行对比描写,使学生认识到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杨二嫂从青年到老年的肖像、语言、行为、思想、性格诸多方面的深刻、巨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背景;体会鲁迅憎恨旧社会、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作者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本文除了初步展现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情况。

三、教学过程

《故乡》一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是了解历史背景,掌握文学常识;第二是讲解课文内容,小组讨论;第三是知识点的寻找与归纳。

首先,课前教师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一些有关鲁迅个人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做详细记录,为课堂上交流做好准备。其次,课堂上小组同学将各自准备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以此总结一个最全面的“鲁迅资料”;然后教师先根据课文的“故乡”主线进行讲解分析,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或者段落,小组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看看前后的变化,并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与解答进行归纳、总结。本课一共用了3个课时进行讲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教学内容自主探索挖掘,教师在总结时点出需要识记和重点掌握的知识。整个过程,学生既学到了课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寻找资料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供了课堂效率。

四、教学反思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课,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并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然而新课改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整体语文素养。学生应该是主体,阅读材料是载体,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这次的教学案例活动中进行了明确的角色定位,以小组分析的模式进行教学,告别了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分析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积极地寻找答案,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沟通。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一些较难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提示,最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学生在这种阅读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2]。

参考文献

[1]李娟丽;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案例研究[J].长三角(教育),2012(8).

[2]高明利.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运用[J].新课程(下),2012(12).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 篇4

教师:张洪海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晏子使楚》 二.备课思路

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课本知识训练,以本为本,教学活动时刻围绕课本进行。新课程下,要求以人为本,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激励学生主动体验,不断探究,发展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生动活泼的发展个性,获得愉悦的成就感。作为语文教师,要适应语文课特点,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和现实生活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增强语感;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辩证性。3 学习晏子机智善辨,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创造性的复述课文,增强语感。[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辩证性,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法 [学习过程] 导入: 老师是纪台村人,在我们村子的南面有一土冢,可能有的 1 同学曾去游览过,你知道它是谁的墓地吗?老师告诉你,它是“晏婴七十二墓”之一。(大屏幕展示晏子图象)晏婴就是晏子,同学们,有谁知道晏子的故事?(同学们踊跃发言,也可以让学生说一下晏子使楚的背景。)

〈评析〉:用现实资源导入,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生共同活动学习]

(一).整体感知

放音乐背景(古琴曲),老师读课文,跟随着大屏幕展示图片,进行情景创设。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老师巡查,帮助解决一些小的问题。

(二)感体感知课文内容后,问题探究:(根据学生认知情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楚王君臣是如何设计侮辱晏子的?

2.晏子是如何巧妙的不卑不亢的回击对方的?

3.如果晏子不使用类比推理而用直白的语言与楚王辩论,结果会怎样?

4.通过我们的探究分析,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5.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出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评析〉: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课文的基本内容,如晏婴的思维敏捷、机智勇敢和能言善变以及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等,无须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就能了然于胸。当然,师生合作也很重要,教师要适时适地进行点拨引导。

(三)把握了人物形象,就可以学习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和他们感情支配下的动作。

1.带着对人物的理解,让学生重新来读课文,看一看应该怎样读出人物的感情。

初中语文《观潮》教学案例 篇5

《观潮》是山水游记的佳作,南宋文学家周密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展现在读者面前。分享了《观潮》教学案例,一起1来看看吧1

[情景说明]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夸张、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地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们交流是本课的重难点。

本文作为一篇写景的文章,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感情成分,似乎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情。一线的课堂也不可能篇篇课文有课件、录音的准备,仅凭着两幅挂图以及课本我们就开始上课了。

可是在两个班同样的教案同样的教师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反思,通过检讨,我们看到了教者不同的教学状态所造成的教学效果真的完全是不一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释题导入。

二、自由读课文。

三、课文中描写的主要是钱塘江潮来的情景,你最喜欢潮来前、潮来时还是潮来后?

四、学习新课文。

1、你最喜欢课文哪部分描写的潮?为什么喜欢?

2、按学生的汇报顺序,可以先**来前的部分,也可以先**来时的部分,或是潮过后的部分。

3、各部分要点:

A、潮来前:潮的位置,观潮的人多吗?他们有什么反应?

B、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请生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注重朗读语句训练。

C、潮过后:江面又是什么样的情景?

五、小结。

(课上心情平淡,按教案按部就班地讲着,教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要说孩子们都不愿意读,有几个读的也读不出潮来的气势。)

师: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你们看到了哪些奇特的景象?

生1:我喜欢:“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起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你喜欢从远处看潮的情景,是吗?

生1:是的。

师:还有没有同学喜欢其他的?

生2:我喜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你为什么喜欢呢?

生2:这一段写得非常美。

生3:这段写潮来的样子写得很有气势。

师:从哪里看出潮很有气势?

生1: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生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两丈有多高?

生3:一丈是3米多,两丈就是6米多。

师:那有将近三层楼高呢!

生齐:哦!

师:这么高的浪潮是不是很少见?那谁来把潮来的气势读出来呢?

生4:我来读。午后一点左右……

师:刚才那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5:不好!他没有感情!

师:那谁来读?

生6:我来读。午后一点左右……

师:这位同学读出气势来了吗?

大家默然。

师:还有同学愿意试下吗?

(孩子们很安静,但是也表现出了另外一种漠然,很显然,他们没有进入到课文里面去,问了三次以后,班上陷入冷场。)

(我想问题是不是出在老师本身自己的状态上,所以在另一个班重讲时,决定在细节部分稍作改动,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变化!)

师(亲切地):大家最喜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潮?

孩子们叽叽喳喳。

大部分生表示:喜欢3、4自然段。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呢?

生1:这部分写的潮特别有气势!

生2:这部分写的潮特别具体、生动、形象。

生3:这部分的语言也很优美!

……

(孩子们找出了许多乱七八糟的理由!)

师(高兴地):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这两个自然段,咱们就先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吧。

(孩子们一听,眼睛都亮了,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老师的尊重。)

师(微笑着):那现在大家就自读3、4段,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就努力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好吗?

(学生们立即进入状态,放声朗读,个个读得主动、投入。他们都铆足了劲准备展示自己的风采呢。)

(开始交流了。)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篇6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案例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及学习的热情。教师:

1、从网上、报纸上查找有关“阿波罗登月计划”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2、制作教具:火箭飞船模型。

3、准备两个大小不等的地球仪。

学生:

1、阅读有关书籍,也可上网查找有关月球资料,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准备。

2、查找有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有关资料。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通过拓展迁移,联系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重大事件,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爱国的热情。

用大屏幕显示一张航天员在月球上拍摄的地球图片,导入新课。

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

①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②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③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3.实物演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将两个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放在讲桌上,大的假设为地球,小的假设为月球,然后选派两名学生上讲台演示登月全过程,演示过程中有不完善之处,其他同学补充。通过演示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入体会。

①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3.课件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月球及月壤、月岩的图片资料。宇航员登月后采集月壤、月岩,安装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及月震仪图片资料,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合作学习: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学生齐读讨论后,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这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更使人类航天技术的巨大飞跃。

①本节课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面,设计了如上几个环节:默读、构画、讨论、演示等,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便能把握好课文内容,起到了强化作用,并为后文的研读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实物演示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事半功倍,收效很好。②有关月球的图片资料及宇航员登月后所做工作的图片资料,形象直观,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由于教学时间把握不太好,在实物演示这个环节,尽管学生热情很高,却因教学时间有限,只选了两个同学,使一些同学留下了遗憾。

课件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1.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二、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知识:《月球探测小史》、《开发月球的三个理由》

1.“„神舟五号‟知多少”知识竞答。①“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过程的动画演示; ②“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过程的图片资料演示。3.探究:我国探月有可能实现吗? ①学生介绍有关资料;

②教师补充介绍:《我国探月工程有望三年实现》、《“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将实现四个科学目标》

4.延伸练习: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我驾飞船登月》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的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预计将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①本节课通过第一个环节,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补充介绍的资料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的了眼界。

②关于“神舟五号”知识的竞答及课件的演示,不仅直观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爱国之情,对航天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的心里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③有关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资料介绍,进一理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总之,通过上述内容,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将课文知识引入现实生活。

①学生们因条件所限,查找的资料不够丰富。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篇7

一、初中生的特点和人格的健全

学生进入初中后, 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 他们面临着人生的“第二次诞生”。这时的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 既有社会性情感, 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开始经常地、较明显的出现一些持续性的情感状态如焦虑、憧憬、性爱倾向等, 代表性地表现为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因为有了较深刻的内心体验, 所以社会性的、精神的需要范围扩大了, 对需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 因各种需要互相交织, 所以满足需要和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都较过去强烈和丰富;各种动机开始出现间接性 (不直接表现为某种行为) 、稳定性 (较长久地保持某一动机) 、迟效性 (动机的行为不立即显现出效果) 的特点;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 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 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 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 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 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追赶时尚的特点。

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初中生的这些特点, 再加上老师的学养、爱心和激情, 及精彩的课堂讲解和大量的课外阅读, 这些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人格呢?综合各学派的观点, 具备以下特质的就可称作是具有健全的人格: (1) 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 (2) 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3) 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4) 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个性倾向的各部分 (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

二、课堂教学:精与深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 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

初中语文教材选的文章不仅优美、经典而且文章体裁多样, 包括叙事文学、抒情文学, 还有应用性的说明文、议论文, 以及古典美文, 应有尽有。也有很多选自近年来报章杂志上的好文章, 对初中生的阅读起到引导作用, 同时也让他们读到最新最好的文学作品。

我国的古典文化辉煌灿烂, 很多典籍, 不但有关于基本伦理、基本人格以及对学习的态度等内容, 而且语言简洁生动, 比如《论语》, 既是饱含思想的著作, 也是学习语言的典范。这是学生第一次学文言文, 兴趣非常重要, 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 这一节课很关键, 所以, 这节课尽量不在具体的字词上纠缠, 只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则可。教材中也选入了不少诗词, 它们是我国古典文学皇冠上最为璀璨的明珠。它们大都篇幅短小, 内涵丰富, 语言精练生动。诗词的作用不在于对其有多深的了解, 而在于感受其中的灵动美丽和对心灵的巨大震撼, 最后达到使人爱美向善的作用。

三、课外阅读:博与泛

众所周知, 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做到“厚积”才能“薄发”。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 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健全的人格, 不能仅仅依赖于每学期教科书上的几十篇课文, 还应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法国著名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建议孩子读这些主题的书:

(1) 忠实于艺术的书; (2) 可以解放儿童的心, 使他们喜悦的书; (3) 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书, 使儿童尊重一切生命——包括动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森罗万象的生命; (4) 承认游戏是重要的, 不可或缺的活动的书; (5) 启发儿童知识的书, 帮助孩子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 (6) 含有高尚道德的书。这些主要是道德丛书, 能够教给孩子做人道理的书。

笔者将保罗·亚哲尔的这些建议作为给学生选书的基本依据, 并结合初中学生特别是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实际, 参照程红兵老师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的课外阅读设计了一套具体的方案。 (1)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每课一诗”, 即依次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一首诗歌推荐给同学, 推荐的同学自己要做到能深刻领会诗歌的意蕴、能流利表达出来且能背诵, 而其他同学只要了解相关知识、学会赏析就好了。 (2) 规定学生必须“每月一书”, 即每月读一本文化或文学经典著作, 每周写一则读书笔记, 每月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定期交流阅读感受。在实际的教学中, 每个星期五都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课。在这节课上学生都表现的积极、活泼, 课堂气氛活跃、融洽。

四、结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笔者认为, 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 而更重要的应该是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健全的人格。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来看, 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 也是其真正实现价值的必然, 所以, 语文阅读教学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中如果将课本上的优秀文章充分利用, 辅以适当的课外阅读, 将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的。

(责任编辑:龙大为)

2012.9 56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养, 那么就有可能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将课本上的优秀文章加以细读, 再加上课外的大量阅读, 这些都将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篇8

【关键词】案例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初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场地,精彩的课堂就是精彩的舞台,是教师知识、才华、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凝缩舞台,也是吸引学生、造就人才的核心殿堂。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课堂导入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导入也叫开场白或者开讲,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学习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堂的导入就是一节语文课的开始,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快速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之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动机,并且能够自觉、自愿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与此同时,教师则通过导入教学设计,用艺术的手段将学习语文的乐趣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美的享受。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做好突破。为了顺利地导入,教师可以采用开门见山、解题释义、背景介绍、借用名言、投石激浪、提出问题、讲述故事等方式快速地实现开题导入。

比如,问题导入式。教师从课堂铃声一响走进教师,就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把注意力还停留在课间活动上的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凝聚到问题上来。这种导入方法能够极大地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在刚刚进入课堂的时候,往往内心还在想着课间活动或者和同学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从而导致注意力很不集中,有科学显示,学生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后的十五分钟之内,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是最不集中,这段时间也是最容易忽略教师讲课内容的环节,而教师导入式教学设计的采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改变学生的这种普遍心理,从而提升效率。教师通过巧设悬念,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方式,比如,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卖油翁》这一堂课时,教师在开课之初,就可以问学生一些关于熟能生巧的问题,比如“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读课文、背课文的时候很熟练,但是有的同学总是断断续续,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我们和爸妈去菜场买菜,菜农总是能够在称好菜的时候就准确地算出价格,我们和父母却总是做不到这么熟练,这是为什么?同学们知道吗?”通过这样的巧设悬念,可以诱发学生对即将开始学习的课文产生极大兴趣,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快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跟随教师的思路进入课堂教学。当学生随着教师的思维将《卖油翁》完全看过之后,就会明白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的提问,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欣喜感。

二、课堂讲解教学设计

课堂讲解,是指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一定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讲解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应该坚持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做到讲解准确清晰,通俗易懂、简洁练达、生动活泼,通过总分式、重点突破、四面开花式、问题引领、一线串珠式、多课比较式等等讲解方式,促进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比如在教学冰心的《忆读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初读全文,从整体上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感知,把握作者的感情思想,然后再次细读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篇文章进行“整体—部分—整体”总分式的讲解。作者第一句话便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读书的感情之浓烈,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作者对读书的兴趣;而课文结尾的一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就是整篇文章的总结。然后教师可以具体分析中间部分详细写的部分。通过课程的全面讲解,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收束,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养成读书习惯。

三、课堂收束教学设计

课堂收束设计又叫“结尾”、“收讲”或者“结束”,它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最后一个环节,和导入遥相呼应,成为一堂课的开头与结尾。一堂语文课里讲授的部分知识或者全部知识在这个环节中将得到总结、归纳和提升,同时还要做到延伸、过渡和扩展,为下一堂课做好基础,它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魅力和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好的收束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为一堂语文课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还能够为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下堂课的开始做好抛砖引玉的准备。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用升华感情、引起共鸣、总结回顾、强化记忆、点评议论、提升认识、知识拓展、延伸思维等等收束方式来完成一堂语文课的结束。人教版第七册《春》是朱自清的一篇美文。《春》词句简单华丽,但是意蕴绵长,回味无穷,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想完全理解还是有些吃力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完这堂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写一篇《春》的作文。教师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带着对《春》这篇文章的印象走进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感受来加强学生对朱自清《春》的理解,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美好。

总而言之,课堂是初中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提升理解能力以及智力的主要场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3 篇9

教师:张洪海

七年级下半学期进行了语文的模拟考试,试卷中出到了古文《赵普》,里面有这样一道题: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学习《论语》,请你写出《论语十则》中的一则,并谈谈你的理解。《论语十则》是初一上半学期的知识点,这道题目出得很特别,有一定的难度,既考到学生的旧识,又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时很多学生这道题答不出来,但我们班上的学生大多数都回答出来了,而且还答得不错。回想起上《论语十则》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教法适当,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回忆当时的教学案例以做反思:

《论语十则》我确定的知识目标是三点:a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b.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能力目标是:a.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及习惯。b.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德育目标是:a.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b.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上课时我采用了 “复习课文句意——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总结延伸”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 复习课文句意,巩固学生讨论、探究的成果

先请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接着请同学们讨论发言,逐一回答解释各句。由于事前已经让同学掌握这块内容,所以可以以学生为主,教师只稍加点拨即可,从而达到巩固、复习、加深印象的效果。

2.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

此环节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不仅让学生理解巩固课文的主要知识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了解掌握“归纳整理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成语归纳”(附课件)教学方法:先请同学举手发言,回答各个部分的问题,老师适当加以解释。然后,在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延伸说明这种学习方法——“归纳整理法”的好处:a.有利于理清课文知识点,便于积累、复习

b.有利于训练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c.有利于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3.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针对我班学生这几个月时间所出现的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进行指导教育,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老师举例,设置情景,请同学们讨论,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的哪一则来教育他们。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篇10

上传: 易会群

更新时间:2013-12-12 9:34:23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爱莲说》

设计者:易会群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为主。

教学过程实录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首先浏览网页中“美丽的莲花”,看后谈谈你对莲花的印象?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总结学生发言)正因为莲花有这样美好的形象和品质,自古以 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就特别喜爱莲花,为此还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爱莲说》。[ 设计意图:由各种各样的莲花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莲花的美丽、洁净、亭亭玉立有直观感知,为下文分析描写莲花外貌形态的语句、体味作者对莲花品质的颂扬作铺垫] 2.多样阅读、整体感知: ①利用网页资源,了解作者生平。

教师活动:世间的花种类繁多,各具不同的精神气质,一般来说,喜爱什么花,也反映了这个人的心态和志趣。周敦颐这么喜爱莲花,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浏览网页“作者简介”部分,了解作者生平爱好及写作背景。

学生活动:

浏览网页“作者简介”部分,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生平爱好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多样阅读、感知课文

⑴听范读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打开书,利用教学网络课件听范读,注意句读,语气、语调。学生活动:听范读。⑵自由朗读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⑶学生代表读课文

教师活动:请两位学生读课文,强调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以及作者情感。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评价。

[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通过反复听读、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③协作学习、疏通文意

教师活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下面注释协作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反馈,提出本小组内难以准确翻译的语句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给予总结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决字词理解障碍,疏通文意。解决难 点句子的翻译。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小组协作、质疑探究

①独立思考、质疑发问

学生活动: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问题,引导课文理解。

◇作者为什么说莲是花中的君子?

◇三种花象征人世中的哪三种人或人生态度,作者对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爱“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设计意图:学生就文本内容主动设疑,客观上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归纳,围绕学生理解难点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深入探究,解答疑问

教师活动:为解决同学们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我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的语句,概括这几句写了什么?作者如此准确生动的进行描写,意在突出什么?

学生活动:画出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我们看莲这些外在的特点,都显示出了莲哪些高洁的品格?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莲花具有这样多的高洁品质,难道不能称其为君子吗?

教师活动:明确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请同学们思考,“谁喜爱菊?这种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陶渊明,“晋陶渊明独爱菊”“陶后鲜有闻”,陶渊明是有名的隐逸之士。他做彭泽县令时,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他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菊隐喻远离官场、躲避现实的隐士;

教师活动:(总结明确)它们虽有气节,但消极避世。对他们消极避世的孤傲,作者无意为伍。“陶后鲜有闻”,便戛然而止,语气冷淡,似有隔世之感。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是主张入世的,隐士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君子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教师活动:谁喜爱牡丹?这种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牡丹,象征世俗“富贵人”;

教师活动:(补充时代背景)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牡丹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社会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由于统治者的提倡,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竞效奢靡、争攀富贵的不良的社会风气,直到宋代依然存在。因此,周敦颐文中名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及世俗之徒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字里行间讽意十足。对争名夺利的权贵们,他不屑一顾。

教师活动:谁喜爱莲?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作者爱莲,莲是花中的君子,他从内心热爱,而且是努力效法的。

教师活动:明确了以上两个问题,咱们一起思考第三个问题:“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呢?”

学生活动: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品格高尚的人生态度,婉转的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莲花和菊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菊花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的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周敦颐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作者通过对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做陪衬,就自然把莲花的美好形象树立在读者心目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学生通过研读,深入文本,在欣赏文章的同时理解了作者情感] 4.拓展阅读,关于菊、牡丹、莲的诗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古人云:“言为心声。”莲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我

们再看“比较学习”和“拓展阅读”两个栏目,阅读关于菊、牡丹和莲的诗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阅读诗句、文章,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学生进一步领会本课托物言志的手法;同时能够理解由于各个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言的志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同一个事物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被歌颂,也可能在另一篇文章中被批判)此环节,不但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尊重了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5.教师小结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篇11

关键词: 教材 初中语文 写作资源 案例研究

张志公先生说:“说到最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从基本训练入手。阅读教学搞得好,基本训练搞得好,学生一定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需要充分学习教材,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写作训练。

一、《生命的舞蹈》教材分析

《生命的舞蹈》是目前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二十八课,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

这篇文章从中心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作者选用两件事例表现中心:身体残缺的舞者,用生命的激情跳起了“火一般忘情、热烈”的舞蹈;生活贫困的舞者,把艰辛的劳动舞成了生命的欢歌。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了生命的本质。“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在人类的生命史中,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生命总是快乐和幸福的。当生命舞动起属于自己的高贵和美丽时,我们涌起的是对生命的景仰。

从行文思路与结构上看,作者可谓匠心独运:本该让人恻隐、悲悯的残疾夫妻和家境贫困的小女孩,却让自己的生命张扬着自尊,迸射出激情,毫无顾忌地表露对生活的热爱。行文过程中,作者两次转折,让人总是在意想不到之时陷入对生命的沉思。

二、细读《生命的舞蹈》,研习写作思路模式

(一)教学目标

1.用心观察,归纳总结课文的写作思路模式;

2.精心构思,借助写作思路模式完成写作任务。

(二)教学过程

1.课文引路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了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行文过程中,作者先是最写实的起笔,对残疾夫妻进行了实况直播,“男的一双脚掌向右撇,女的是哑巴”,面对这样一个真实而残酷的家庭境遇,自然让人对他们产生怜悯之情,而他们偏偏并未给作者同情的机会,反而让人“大吃一惊”。行文至此,由“初次见”到“怜悯起”,再到“事实惊”,可谓波澜丛生,而出乎正常思路之外的反常表现,正是作者应该入文之处。由此来看,这篇文章在思路结构之处,一个基本模式已经形成:起笔先来一处描写,由描写之处写出应该有的正常反应,进而转入意想不到的地方,由此引出表达重点。

可以归纳为行文思路四部曲:起笔一描——自然一感——反常一转——主旨一显。

2.仿写练习

文章中的第二件事作者描写的并不是很具体,不妨尝试仿照第一件事例的写作思路四部曲进行片段练习。学生进行了尝试,片段如下:

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有一个小女儿,大概七八岁的年纪,身上的衣服又破又旧,甚至已经洗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还缀满了补丁。初次见到她的时候,一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家境,该怎样艰难!

但接下来她的表现却让我大吃一惊:只见她站在一个水池的旁边,一遍哼着小调一遍洗着碗,时不时地挥洒着手里的洗碗布,晶莹的水花洒落在她的身上。我不由得为之惊叹:她把艰辛的劳动变成了生命的舞蹈!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起笔先对小女孩进行了白描,勾勒出了艰苦环境中的真实模样,然后自然而生感慨,接下来学生抓住反常之处详写,由此引出作者对小女孩情感的变化,由怜悯变为敬佩。

3.写作构思

根据课文《生命的舞蹈》呈现出来的写作思路基本模式,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作文构思: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你看到的事物给你带来的感触和实际了解的真相反常的现象?学生作品如下:

那是一个暑假,我跟随妈妈来到老家,拜访多年未见的亲人。我来到二姨住的房子,只见那是一个平顶房,窗子破破烂烂的,还有不少修补的地方。院子里养着鸡和狗,一股浓浓的骚臭味扑面而来。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想:这样的生活条件,怎么可能住得好!

可是,妈妈却一点儿也不在乎,熟门熟路地走进去。本已对这里放弃希望的我,突然眼前一亮。让我没想到的是:虽然外面透露着乡下气息,但里面分明就是现代化的布置。现代化的吊灯、电视机、电脑……我不禁大喜,一脸兴奋地对妈妈说:“我们要住在那么豪华的屋子里面吗?”

然而,又让我想不到的是,妈妈却不悦地说道:“房子简陋如何?豪华又如何?我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是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而不是它豪华。”

在这个写作构思片段中,学生模仿课文思路,先是最写实的起笔,对初次见到二姨家的房子进行了实况直播,面对这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作者写出了本能反应,接下来进行了转折,进入了表现重点:自己的判断标准是物质条件,而妈妈的标准是亲情。作者正是借鉴了《生命的舞蹈》中归纳出来的写作四部曲,抓住了思维反常之处,突出了文章主旨,完成了自己的写作构思。

通过课文写作思路学习,学生从中总结出了一种行文思路基本模式,并根据这种思路模式进行了写作练习。

由此看来,教材中的课文可以成为写作的重要教学资源。我们应好好利用现行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经典课文的写作资源,形成一个个可以模仿和借鉴的写作范例,帮助学生完成写作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模仿和借鉴这篇课文的中心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构思文章。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中职主题班会设计技巧与优秀案例 篇12

作者简介

李迪,任教于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名师工作室“李迪中职德育工作室”主持人。生活中的她温婉单纯,却将职业学校班主任当得有滋有味;讲台上的她笑容可掬,能让青春期少年心悦诚服、积极阳光。所写教育随笔和日记逾400万字,已出版《李迪文集》《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我和学生谈爱情—将爱情教育进行到底》《中职主题班会设计技巧与优秀案例》等9部专著。

编辑推荐

《中职主题班会设计技巧与优秀案例》是中职名师李迪老师倾力打造的中职主题班会设计宝典,不仅介绍了设计技巧,而且记录了她多年班主任生涯中常开的主题班会。这是李老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如何研究教育,如何走近学生,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它既能使读者产生愉悦的阅读感受,又能带给读者较多的智慧启迪,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

文摘

新学期伊始,有远方的朋友在互联网上向我求助:“李老师,我现在为学生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班会比较好?”

我说:“马上到教师节了,建议你设计‘感恩教师’的主题班会。”这位老师微微失望:“我觉得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重要……”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篇13

一、填空题

1、新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能力一般分为如下五个层级,它们分别是: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能力、欣赏评价能力。

3、课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语文意识贯彻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并逐步增强语文能力。

4、《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5、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

6、当代语文教学设计依据加涅“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把语文教学过程分为学习事件和教学事件两部分,对学生语文认知结构和语文的行为技能改变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教学目标具体化?

答题要点:

二、1、指把教学目的、范围、意图、领域转化为具体的行为目标或业绩目标,即按照期望学习者身上出现的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结果的方式对教学目标作具体说明,这种说明包含了行为(做什么)、条件(在什么具体情况下)和标准(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三种成份。

2、简要回答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

宏观程序:认识与经验准备——写作需要与冲动——起草。微观程序:构思——起草——修改。

3、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语文意识指什么? 指在平时的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

4、教学程序设计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教学环节清晰、简洁、集中。这是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提出的,清晰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学习,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简洁集中则是便于学生把握和积累,便于重点和难点的解决。

5、简要回答课内语文教学系统的要素构成。

就静态系统而言,指的是教师、学生和语文教材;就动态系统而言,除上述要素外,还有一类要素组成了系统运行的逻辑程序即教学过程。前者形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后者形成了系统的时间结构。

6、什么是复述教学法?

复述教学法是语文教学法之一,复述分为两大类:一为创造性复述,二为一般性复述。创造性复述指改变文章结构、人称、叙述角度的复述。一般性复述指接近课文内容的复述。复述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

7、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目标,是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8、简要回答板书设计的要求。

答题要点:⑴板书语言要言简意赅,要求准确、规范、简洁、直观。⑵布局要合理,整齐有序,要保持其完整性。⑶突出教学重点,教学目的明确。⑷有条不紊,层层深入。⑸语言准确,画龙点睛。⑹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三、辨析题:

1、问题教学与发现教学是两种完全相同的教学方法,只是说法不同。错误。问题教学法是以提出疑难问题为主,重在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教学法以发现为主,重在发现,“发现”也包括发现问题,但此“问题”非彼“问题”,主要不在 “疑”上,而在需要研究的“矛盾”上,或者文本本身的问题,发现的对象还有,发现差异、发现精彩、发现结论等。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遵循有什么答什么的原则。

错误。让学生提问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筛选,再引导解决。教师无须学生提什么答什么。因为在筛选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什么问题该问;什么问题不该问,什么问题无须问,什么问题必须问;什么问题有价值,什么问题无意义。

3、有位老师把《春》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了解本文的写作上的一些特点。”这样的目标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错误。这样的教学目标模糊,很难测量和评价。学习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疑问、学生的兴趣、文章的特色和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具体结果。这些问题如果事先没有考虑,教学目标就难以确定,即使确定了,也是模糊的,难以实现的。

4、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一般是学生,但也可以是教师。错误。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四、观点论述题

1、试论述语文的内容和形式关系。

答题要点:语文教学要遵循的是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这是由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性质决定的。首先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文以载道,这是一条语文的规律,“无不载道之文”,道和文的关系,是载体与实质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的。一定的语文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表现出来。语文内容的量和特性,决定体裁的选取,内容决定修辞的表达,内容还决定文章布局谋篇。其次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语文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语文形式来表现。语文是思想感情等社会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的语文形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解课文。要循文解意,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正确理解深入体验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重视因意悟文,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文形式的理解。

2、试论述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语文的能力定位(1)能力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环;

(2)能力目标必须围绕总目标为总目标服务,具体操作中可采用“加涅模式”,把学习任务“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3)能结合实例

3、举例论述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

(1)具体要求为:一是内容要恰当;二是内容要充实;三是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2)举例阐述

4、为什么语文教学应当是“文”的教学与“语”的教学双管齐下?(1)首先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2)举例展开论述

五、教学设计或案例分析

1、试举出你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比较精彩的一个教学案例,并写出教学反思。

(1)围绕要求选取案例

(2)案例可以是课内实录,也可以是某个片段,但叙写要简洁、清晰,突出“精彩”。

(3)“反思”中突出精彩的缘由及其深层次思考内容。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篇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作者含蓄地表达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2.能力目标

(1)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文章集文学性与抒情性于一体,情感较充沛,主要写10年浩劫给作者带来许多不幸,心情压抑,但睹花释怀感悟生命永恒。要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必须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因此,采用情境教学,通过配乐朗诵,通过展示画面来达到这一效果。

2.重点分析

(1)对景物的分析是文章的重点,为突出这一效果,通过放映画片来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2)文章抒情性浓,表达感情的方式较含蓄,这些是大家所要领会的;为突破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配音朗读”展示画面、“配音背景介绍”设置情境与《热爱生命》的片段进行比较等手段来实现的,以便加深学生领会文章主旨。

3.难点分析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是本文的难点,借何景、言何志,“景”与“志”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是这堂课所要解决的,因此,主要采用分析、引导。

三、教学对象的分析

(1)初一的中学生,其情感的两极性较为明显,易激动、爱动感情。因此,设置情境教学较为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陷入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达到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

(2)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趋于成熟,因此,“借景抒情”游戏能够顺利进展,这样一方面加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确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初一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精力容易分散,而多媒体教学的视听系统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全面接收新知识。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儿童心理学家卡哈娜指出:如果儿童在学习前情感已做好准备,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则他的思维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感是有效发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途径,故选择配乐朗诵,因为音乐所包括的感情信息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目的是:

(1)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情感被同化,加以诱导。

(2)随着音乐的起伏,朗读的进行,初步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2.实施巴甫洛夫经典性学习条件作用学习说

刺激→反应→假设→突破的理论,即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评议,不标准的答案让学生采用归 谬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发现错误,以便强化能力。

3.寓教于乐,知识迁移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培养他们的能力最好的途径是:加强迁移能力的训练;主要运用在“借景抒情”的训练,“景物的细致描写”的训练。采用的方式是学生看画面描绘事物,并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比衬班级某位同学,然后用文字写下来。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主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运用Frontpage制作,穿插Powerpoint。因为它能产生一系列的动画效果,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较强的作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它包括放映画面、朗读、分析、训练、板书。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步骤 多媒体的演示

多媒体应用分析及设计思路

(一)导语:

花与人的友好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类是花解人语,如“感时花溅泪”,“泪眼问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有一类是人解花语,如《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因为解花,所以“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大家看且听《紫藤萝瀑布》,并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类型,你的根据是什么?

(二)朗读,熟悉课文:

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情感基调,以便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它属于人解花语类:理由是课文句子:“觉得这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地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都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以及课文第十段。这些都表明作者领会了花作为生命形式的本质。

(三)提问同学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介绍写作背景:

1.文章写花,为何会由花谈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由花的现状(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和过去(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控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比较,谈到紫藤萝经历磨难仍生生不息,故“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尽的。”

2.文章写紫藤萝花为何会谈到“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因为作者此时为弟弟的病情而忧虑(介绍背景)。

3.文章如何把花和人联系起来,提出文章的主旨?因为二者有共性:都是历经苦难仍生生不息,都体现生命的长河无止境。

4.文章在这里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5.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注意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有其共同点,抓住事物的共同点来描绘。

(四)游戏、写作:

请同学做游戏:一位同学描绘多媒体上的画面,或一种花的特征,或一种事物的特征;另一位同学根据他的介绍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班级某位同学,抒发某种相应的感情。

举例:我们常用玫瑰形容一个人艳丽又清高,请你也举例来说明。

(五)分析文章的写景手法:

1.同学描绘是否逼真,为什么?有一些逼真。

2.如何逼真,该注意什么问题?必须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3.从哪些地方来抓住事物的特征? 从颜色、形状、质感等各方面来写。

(六)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迁移:

请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对“紫藤萝的特点”进行分析,学生归纳。教师总结:观察必须从颜色、形状等来看。紫藤萝花的特点是什么(分析1~6段)?何处体现?

1.主要的特点是繁茂、活泼、热闹、沉静(见课件演示)。

如繁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活泼热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沉静:颜色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2.花的特征与文章中心有何内容上的联系?花的沉静涤荡了我心中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并引入“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

花的繁茂、花的活泼、热闹体现生命永恒、生命永无止境的中心,引出文章的主旨。

3.景物的描写能否游离于主题之外,该注意些什么?景物的描写不但要抓住特点,而且它还必须围绕文

章的中心来展开。

(七)教师总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八)、布置作业: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景物描写必须抓住特点。

3.把本课中的片段与《敬畏生命》片段比较作为作业。

(九)、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花的形象——生命感悟

借景抒情

(十)、教学反思:

上一篇:助理社工师真题完整版下一篇: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