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1

模糊语言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及其语用功能

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文学、法律、政治、广告、新闻等方面举例,分析了模糊语言在不同文体和不同语境里所体现的.语用功能.

作 者:李颖 LI Ying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刊 名: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年,卷(期):28(5)分类号:H030关键词:模糊语言 文体 语用功能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2

关键词:编程语言,计算机知识,软件开发,软件应用

目前,计算机业内流行的软件编程语言有:C#、Java、PHP、C++、Visual Basic、Delphi、Power Builder等。编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解放现实的劳动力,而现实的问题都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将问题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需要编写计算机开发程序。主要的途径是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用合理的数学模型来表达,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语言来实现功能,例如:R、G、B 3色份量来各表示一种颜色,对于颜色的处理被转化为对R、G、B 3个整数的处理。只要改变这3个整数,就可以将其改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1 计算机常用的编程语言

C语言:该语言应用广泛,是所有计算机语言里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从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年的历史,C语言具有很多优点,如:语法简洁、运算符丰富、数据结构类型丰富、代码和数据分离的结构化、语法要求不严格、功能强大等。C语言是具有兼容能力强的程序语言,移植起来非常容易,利用C语言为某种计算机写的软件可以用到另一种机器上去。如:如果为苹果机写的一个程序能够方便地改为可以在IBM PC上运行的程序。C语言的主要结构成分是函数C的独立子程序,编写的程序语言比较容易维护,并且容易实现。

C++:该语言是C语言的升级,它几乎包含了C语言的所有功能,在C语言的广泛引用前提下,C++也应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任何领域都可以使用,包括各种操作平台,这也决定了C++是一种最难学的编程语言,因为,它强大的功能背景下,使用起来非常的灵活多样。实践证明,如果掌握了C++,再学习其他编程语言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因为它贯穿了从硬件到对象的各个环节,学完该语言以后就会对计算机语言有个深刻的认识。

Java和C#:Java和C#都是出现在C语言之后,以面向对象为主的语言,Java语言是在充分吸收了C++的优点,摒弃了C++的一些缺点的基础上诞生的,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而C#则是在Java语言之后出现的,它更多地借鉴了Java的优点,同时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Java站在C++的肩膀上,而C#站在了Java的肩膀上。除了跨平台以外,Java和C#相比没有太多优势,.NET可以控制迅雷,调用dll等,这个是Java很难做到的,虽然有JNI或第三方开源程序,但是那些第三方不太成熟,而JNI则需要会写VC代码,很难做到。

语法特性方面:Java抛弃了指针,使用了包(package)的概念,导入包使用import语句,在Java中存在属性的概念,这些都是通过set XXX()、get XXX()来设置。C#没有完全抛弃指针(在unsafe状态下还可以操作指针),对于类的管理采用了名称空间(namespace)的概念,并且还使用了out、re等关键字,便于从一个方法返回多个结果,在C#中不仅存在属性,还有索引器等比较方便的特性。

Java和C#都是很好的面向对象的语言,很强大,且用起来也很相像.,从语言的层面上来讲,由于C#对Value Type的引入和特殊处理,使得它比Java更复杂一些。Visual Studio很强大,这也帮助C#更容易使用,Java和C#各有偏重。

Pascal语言。是计算机通用设计语言的一种,是高级程序语言,主要特点有:具有严格的结构化形式、丰富的数据类型、较高的运行效率和较快的纠错能力等。这些优点决定了该语言能够描述各种算法以及数据结构,另外,在应用这种语言的过程中,能够帮助编程者保持一个很好的习惯和设计风格。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范围,编程人员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以提升工作效率为基础,以运效果为目标,选择适合开发项目的程序,选择最适合的语言,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的目的。

2 原则

软件开发以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选取编程语言时,首先应该了解编程语言的定义、特点、主要作用、基本定理,了解编程语言能解决哪些问题。其次,如果对一段代码不理解,程序员会弃用或者重写,写的代码可以让后来看到的人较快地理解,例如:parm=10既然没有声明变量,如何断定这行代码是对是错?编译器又没用,因为这完全可以执行,所以只能通过后面的代码才能明白这段代码是什么意思。

2.1 整体结构

开发项目的整理结构决定了用什么样的开发软件,使用什么样的编程语言,整个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并不是说整个系统都必须要使用同一种编程语言进行编写,编程语言的选择应该依据项目功能而定。对于成本投入较大的操作,如:图形渲染、密码学、视频处理以及信号处理等,程序员要认真考虑,尽量用一些静态类型的语言。

2.2 尽量使用最为熟悉的语言

熟练掌握的语言能够运用在开发软件方面的话,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能够对软件工程项目时间表进行准确预测,及时完工。此外,熟悉的语言可以创新,如,开发的软件是偏重复处理手工劳动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简单、灵活的编程语言,尤其是选择那些自身就具备相应功能的编程语言。

2.3 充分考虑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是软件开发的基础,所有软件编程语言都应该适应硬件环境,所以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外部硬件环境。通常情况下,编程语言适应了目前版本的硬件环境,但随着硬件设备的更新,当前的软件可能就不适应了,不匹配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程序开发以前要选择适应环境的编程语言,这样编出来的程序就能够长时间较好地运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任何编程语言编出来的开发软件都能够实现并能够快速调整,因此,快速原型是很重要的,动态语言在这方面表现出了突出的优点,可以和很多相关库进行结合。

2.4 语言的选择要考虑是否支持平台

支持平台也是在编程语言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在浏览器中运行的程序语言,根据语言是否适应就可以有选择的使用一些语言。平台是一个大环境,所有操作都应该适应于平台,一些程序开发过程中,程序语言的格式决定了要涉及大量的位操作,此时,要充分考虑大量的位操作是否给软件开发带来困难,是否可以避免大量的工作,如果必须要进行大量的位操作,那就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容易位操作而且可以提供合适数据类型等特点的编程语言。同时,在一些特殊领域,程序员应该使用专业的编程语言,因为这些程序语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使用起来既能够节省很多的工作时间,还可以防止编程出现较大的失误。

3 结语

编程语言决定了软件的开发的效果,软件开发的项目和环境限制了程序语言的使用,恰当的编程语言,能够大大提高编程效率和开发软件的质量,能够保证编程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使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在编程过程中,编程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对各类编程语言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以寻找出最合适的编程语言。

参考文献

[1]陈学进.用ADO访问WEB数据库[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2]沈化敏.基于Delphi的计件工资核算及产品质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Peter Seibel,郝培强.选择编程语言就像选择酒吧———Joshua Bloch访谈[J].程序员,2010,(11).

同样的语言 不同的功能 篇3

《李尔王》在莎士比亚整个戏剧创作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构建的过程中,莎士比亚对《李尔王》整体的构建是紧凑的、动人心弦的,包括人物的对话和处事的方式等都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在整部《李尔王》中,有两条十分明显的线索:一条是关于李尔王和自己三个女儿的;另一条是他的随从和两个儿子埃德加与埃德蒙的。在李尔和自己随从的整个人生中,都充满了一种因为不能够尽早地判别是非对错而出现的自酿苦果。在戏剧《李尔王》中,作者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及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的发展轨迹,讲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哲学蕴味。通过对高高在上的人的命运悲喜交加地构造和变化,使命运这一宏大的主题自由地穿梭在恭维和谗言之间,黑暗和光明之间,美丽和丑恶之间,真情和假意之间,也衬托出了人类心灵中本身固有的那种善良、丑恶、因果等等,对主题的深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李尔王》中,体现出来了十分明显的言语语用的相关理论,同时,这些言语语用的分析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李尔王》的独特魅力。

会话合作原则下的人物对话分析

在语言学的语用问题上,固有的一个立足点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认为在我们的日常对话和文本塑造的人物对话中,应当遵循一些比较基本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推动和促进下,进而达成一种成功的对话。在“合作原则”的相关领域,主要涉及的四种重要的范畴包括质量原则、数量原则、相关原则和方式原则。质量原则是说要求在对话中,所涉及的话语要具有真实的性质并且有证据;数量原则是要求对话所包含的信息量等重要的数量构成因素应当是合理的,不应当多或者少;相关原则顾名思义是后面说的话要和前面的相关联,不能相互处于独立没有关联的境地;方式原则则是要求说话要讲求方式方法,在尽量精短的对话中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至于产生歧义或让人误解。

在《李尔王》的剧本中,实际上有一些地方是违背了对话语用的合作原则的,通过这种对合作原则的违背与对话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处理达到了独特的效果。在《李尔王》的开端部分,年迈的李尔王希望通过探寻自己几个女儿对自己的爱从而判断分给她们土地的多少。在这个剧本的导火索,也就是开端的部分,李尔王准备给三个女儿各自分发土地作为嫁妆,他对三个女儿说道:“孩子们,在我还没有把我的政权、领土和国事的重任全部放弃以前,告诉我,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最爱我?我要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而后,他的女儿们对他的要求作出了回应 。在李尔王和自己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对话中,不难看出,根据语用原则,她们在质量原则上是有所违背的。在对父亲李尔表示爱意的时候,高纳里尔和里根都说出了一些夸大其词的话来,高纳里尔说自己对于父亲李尔的爱超于了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事物并且上升到超越生命的高度,已经是一种似幻非幻的状态,所以谈不上是尊重了质量原则,而二女儿里根对于大女儿高纳里尔的回答,则显得想要更上一层,于是对父亲李尔说出了自己一方面和自己的姐姐高纳里尔是出于同样的情形和心态,另一方面自己比姐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夸张了她们所作出的对于父亲李尔的爱戴之情的实际程度,违反了质量原则。这种违反使得她们说出的话和词语既不能遵从实际,同时也无证据。在之后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她们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她们实际上是并不爱父亲的,他们对父亲的所谓爱戴之情只是嘴上那么说而已,对于父亲的爱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甚至不惜赶走父亲。这也对她们的违反质量原则做出了侧面的印证。同时,这种违反质量原则的表现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对会话语用之质量原则的违反达到一种对人物性格的彰显,突出了两个女儿贪婪的本质和对父亲阳奉阴违的嘴脸。

与此同时,两个女儿的话语还违反了数量原则。在会话的合作原则中,数量原则是要求说话的详略得当,不多不少,达到恰当的比例。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都违反了这样一种数量原则,在交谈时,对于李尔的问题,其实只要说出自己对李尔的爱戴之情就可以了,但是两个女儿却分别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描述,通过这些事无巨细的描述,看出累牍的“爱戴”,这种累加也大大超出了李尔需要回答的详尽度。在相关原则上面,她们所回答的内容较之父亲李尔提出的问题是相关联的,遵循了相关原则。而至于方式原则方面,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对于父亲提出的问题则更是做出了一种相当有条理的回答。尤其是在大女儿高纳里尔那里,我们能够看出,几乎是句句对应,有所目的和有的放矢的。在这样的会话中,是遵循了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应式的回答,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歧义,根据会话合作原则的要求,是符合了方式准则的,准确清晰,对应度高。也就是说,在整个对话和语用合作原则中,她们的话虽然违反了质量原则,但是充分遵循了其他的几种原则。这里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有意设置的一种对比和衬托,通过对后面几种的有意遵循和对前面一种质量原则的违背,正好体现出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别有用心和强烈企图心。在这样的安排下,也使得大女儿、二女儿以及李尔王的性格在开篇得到了一定的呈现。

礼貌原则下人物对话的解读

在剧本《李尔王》的体现中,在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表现中,实际上是表现出了一种积极行为的,这种行为是礼貌的、得体的。在面对父亲的提问和期待时,她们无疑满足了这样一种期待,通过对父亲的详尽回答、堆砌了华丽的辞藻和赞美的语句,满足了父亲的希望和期待,更满足了父亲的虚荣心和想要得到景仰的万人之上的王者心态。这种语用风格在她们的赞美中得到体现,极力满足了父亲的面子问题,也使得她们的言语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进行。而相对的,相比较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来说,小女儿则多少有点冒犯到了这种礼貌原则。在对李尔王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的时候,考迪亚相对于两个姐姐,则明显没有那么聪明,考迪亚希望通过自己实际掌握的情况和对父亲切实的爱说出诚实的话,表达出自己对于父亲深沉的爱。但是这种她自以为诚实的话语实际上是违反了一定的礼貌原则,这样说话就是对礼貌原则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忽略。在这样的忽略中,她没有很好地满足对方,也就是李尔王的关于自我虚荣的面子问题,更没有照顾到两个姐姐的天衣无缝、事无巨细的话,而是对她们的话反之产生了一定的解构作用,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将考迪亚本身置于了一种比较被动的地位。同时,也因为她显得和大多数,也就是两个姐姐的意见出入比较明显,就无疑被排斥到了负面人物的队列里,令自己的父亲李尔王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怨恨,而马上发生的故事情节也说明她确实激怒了李尔王,被驱逐出境。

言语语用与人物性格

在《李尔王》中,言语语用还体现出了十分明确的人物性格。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对国王李尔的阿谀奉承中,不难看出,它们对于李尔的奉承是十分明显的,包含着巨大的企图心,希望通过这种奉承得到一定的国土和资源。同时,这种会话语用也充分体现出了两个女儿十分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同时,二女儿里根通过承接姐姐高纳里尔的话,说道与姐姐的态度和情感是一样的,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充分说明了她们俩的勾结和强烈的企图心,通过这一系列的表现,展现出她们对于自己父亲的爱实际上是有条件的,是希望换取利益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狡诈的、冷漠的性格基调。而李尔王的固执和虚荣的性格特征也在不只一处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由此,言语语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又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突出的展现。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得力力作,通过对主要任务的把握和对情节的发展与设置,充分展现出了一幅由家族引起的继而探索人性和人生哲思重要问题的人生画卷。在这样的戏剧中,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一种言语语用的存在与运用,继而为我们进一步解读《李尔王》提供了有效、合理的途径。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4

这是从广大考生的实际出发给出的回答。因为学了很多年的英语,大部分考生还是能够写出一些东西的,最起码能够写出一些英语的简单句吧。简单句包括S+V(主谓句),S+V+O(主谓宾),S+V+O+O(主谓宾宾),S+V+O+C(主谓宾宾补),S+V+C(主系表),复杂一些的句子无不是由这些简单句演变而来的。

用简单句写复杂思想

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为什么还不能写出好的句子?原因在于想得太复杂了。我们可以将要表达的汉语思想,全部说成简单的句子,而简单句,在写作时是考生可以掌控的。之后再将简单句加以润色、组合,使之登堂入室,夺取高分。

例如写这句话:大学生刚刚毕业就想立刻找到高薪的工作是不可能的。看到这样的汉语句子,一般我们的反应是要用It is impossible for sb.to do sth..这样的句型,然后想着往里填词:在sb.的位置填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不定式的位置填上“找到高薪的工作”,如:It is impossible for刚刚毕业的大学生to找到高薪的工作.那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写?英语里面好像找不到一个表示“刚刚毕业的”形容词放在大学生前面,所以就要用定语从句,写成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just graduated,如果graduated不会写,先写成left;然后怎么写“高薪的”,英语里面也没有这样一个形容词放在jobs的前面,所以用定语从句,写成to find jobs which can give them a lot of money。这样这个句子将写成:It is impossible for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just graduated to find jobs which can give them a lot of money.这样将两个定语从句放在这个句型里面,实在是太容易犯错了。实际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写成:newly-graduated students, 而高薪的工作可以写成well-paying jobs, 将这两个短语放进去,成为:It is impossible for newly-graduated students to find well-paying jobs,与上面的定语从句相比会获得更高的分数。不过试问,能写出这两个短语的有几人呢?

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想得简单点,把上面一句话拆分成为四句: ①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②他们都想找到工作。

③这些工作可以给他们很多钱。④这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这样的句子大部分考生很快就可以写出来: ①Every year, many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e.②They all want to find jobs.③These jobs can give them a lot of money.④This is impossible.第一句话属于五种简单句中的主谓句,第二句是主谓宾,第三句是主谓间宾直宾,第四句是主系表。

下面我们看看能不能润色一下:第一句话我们将熟悉的many改为heaps and heaps of(一批一批的),这是换词;然后?:from universities;又想到还有独立的学院,再加上and institutes。第一句话变成:Every year, heaps and heaps of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e from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这句话这样一改,便成气候了。

第二句和第三句可以用定语从句连接起来,因为第三句的主语是第二句最后jobs的重复,所以②+③成为:They all want to find jobs,which can give them a lot of money.再润色,我们发现give可以改为offer,a lot of money可以改为handsome salaries。利用学过的语法知识我们可以让这个句子更加复杂,给定语从句中加一个插入语:they hope,放在which后面,这样这句话就成为:They all want to find jobs,which they hope can offer them handsome salaries.第四句话也可以和前两句连在一起,这次不采用主从复合句,而采用并列句,因为意思发生转折,故用but连接,而impossible太绝对了,改为hardly possible,于是成为:They all want to find jobs,which they hope can offer them handsome salaries,but this is hardly possible.所以最初的那句话,经过拆解、加工(换词和连句)形成了下面的一组句子:Every year, heaps and heaps of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e from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They all want to find jobs,which they hope can offer them handsome salaries,but this is hardly possible.上文总共32个词,与我们刚才认为很难达到的那个句子It is impossible for newly-graduated students to find well-paying jobs(10个词)相比,气势上毫不逊色,但是哪一种写法更适合广大考生的情况呢?当然是从熟悉的东西着手改造更为可取,像newly-graduated和 well-paying这样的天外来客式的词组需要积累,或者自己有意去搜寻。再强调一下:上面这组句子是我们从简单句变过来的。这说明:简单句这只丑小鸭也可以变成白天鹅!这是对四级考生写作应试方面最大的启示!

笔者坚定地认为,写好四级作文,切勿好高骛远,一下子就想写出来很复杂的句子可能会搞得遍体鳞伤。所以,要从可以掌控的东西出发,即将复杂的汉语思想分解成为简单句,或者说,学会想简单的句子,然后表达成为简单句,进而对之进行再加工,要么换词,要么连句,如此润色,写作可成矣

本文相关应用

长难句写作思路

英文写作的思维就像一个黑洞,似乎深不可测,但如果我们将写作的过程视为一个看不见的汉译英的过程就会简单明了得多。根据笔者的经验,英文写作一般是先想主语,因为主语是一句话的开头;再想谓语,谓语中应该会先写助动词,所以先想用什么时态、语态、情态;接下来是动词,动词要考虑的是用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是系动词还是实义动词。如果是及物动词就要考虑跟宾语,系动词就要考虑跟表语。如下图所示:

系动词跟表语

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几句话。

例一: 国际旅游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这句话比较简单。首先想想写这句话主语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国际旅游业”,谓语应该是“创造”,还要带一个宾语“就业机会”。这句话的主干应该是: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对应的简单句句型应该是主谓宾S+V+O。先写主语:International tourism;下面考虑时态,这应该是一个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故用一般现在时,create这个动词应该加s;create是及物动词,所以后面加上 many job opportunities, 写成:International tourism creates many job opportunities.例二:外出工作让母亲们没法照顾好孩子。

这是一个稍微难的句子,先想主语,是“外出工作”,在主语的位置要用动名词,写成Working outside;“让”不能写成let,要用make, 时态用一般现在时,故make要加s;make是及物动词,后跟宾语mothers, “没法照顾好孩子”就成为宾语补足语,构成S+V+O+C的句型,宾语补足语用形容词,写成unable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children, 全句成为:Working outside makes women unable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children.当然还可以写成:Working outside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women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children.这句话将原句进行了适当变通,使之成为“外出工作让母亲们照顾好孩子成为不可能”,然后活用了it作为形式宾语,将不定式后置。相比之下第一种写法稍显生硬。

第三种写法:Working outside deprives women of the chance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children.这句话将原句进行了适当变通,使之成为“外出工作剥夺了母亲们照顾好孩子的机会”,活用了deprive sb.of 这个句型。所以英语写作有很多可能,可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写出来。

例三:五月到九月份,公司的营业额极不稳定。

这句话在图表写作时可能遇到。五月到九月份可以理解为在五月到九月份,作时间状语,写成between May and September;主语选择“公司的营业额”,将这句话理解为“是极不稳定的”;谓语动词选择系动词be的过去式,为was;“不稳定的”用形容词 erratic, 这句话可以写成主系表结构S+V+C:Between May and September, the turnover of the company was fairly erratic.注意系动词所表示的“是”,经常在汉语思维中隐藏。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5

不同粒度语言评价集的融合方法研究

摘要:研究了决策过程中将多粒度语言评价集进行融合的问题.分析了现有的.两种多粒度语言评价集的融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隶属度函数进行的多粒度语言评价集融合新方法.该方法把语言评价用二元语义和在[0,1]区间上的有重叠的模糊数进行表示,融合过程避免了原有方法只能从粒度低的评价集向粒度高的评价集转化的不足,并且计算简单.通过具体算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给出不同备选方案的评价得分,有助于精确解决不同粒度语言评价集的群决策问题. 作者: 刘军[1]郭亚军[1]田喜龙[2]潘德惠[1] Author: LIU Jun[1]GUO Ya-jun[1]TIAN Xi-long[2]PAN De-hui[1]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04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5 期 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EIPKU Journal: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8(11) 分类号: C934 N945.25 关键词: 决策 模糊 多粒度语言评价集 隶属度 融合 机标分类号: C93 F22 机标关键词: 多粒度语言语言评价评价集融合过程方法研究隶属度函数融合方法决策问题决策过程二元语义备选方案有重叠行表示新方法模糊数精确解转化证明计算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6

本次语言活动《奇怪的洞》是幼儿看图根据在已有经验讲述的基础上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学习图中动物之间的语言对话,丰富讲述的内容,活动属于讲述活动中的看图讲述。

1、请你根据讲述活动的特点谈谈本活动蕴含的语言教育价值。

在活动中我根据讲述活动的特点,从培养幼儿的独白语言和思维想象出发,设计活动各环节。通过对话框的引导和应用,让幼儿学习生动地讲述,本次活动我分成了四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是出示部分图片,猜测故事情节(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第二环节是出示全部图片,推理故事发展(已有经验讲述);第三环节是运用“对话框”,丰富讲述内容;第四环节引出“奇怪”对话框,引进新的讲述内容(第三、第四环节引进新的讲述内容);最后的延伸出示新的图示框(迁移新的讲述内容)。

从试教活动后来看,部分环节的安排有阻碍幼儿独立思考、想象及讲述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味道的特征,如:香喷喷、甜滋滋、酸溜溜、辣乎乎、咸津津等。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饼干、辣椒、盐、白糖、柠檬、西瓜、橘子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可多好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尝一尝?但是老师在让小朋友们尝这些食物之前想了解一下小朋友都喜欢什么样的味道好吗?

二、老师引导幼儿说说食物的味道,启发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描述。

师:食物的味道可以怎么说?比如有小朋友说他可喜欢吃糖了,那糖的味道可以怎么说?(引导幼儿学习:甜滋滋、香喷喷等词语。)

三、组织幼儿品尝食物,并让幼儿交流品尝的结果。

1、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品尝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食物了,但是尝过之后要想一想这个味道该怎么说呢?

2、老师让幼儿在组内先交流。老师巡视并观察,同时跟幼儿交流食物的味道,(快思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觉。

四、集体交流品尝结果。

1、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刚自己都尝到了那些食品?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2、老师依次出示食物,引导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进行描述。

五、引导幼儿编儿歌记忆“ABB”结构的词语。

1、今天我们尝到了好吃的食物和调料,我们还学会了好多新的描述味道的词语对吗?我们来讲它们编成儿歌,好不好?

2、引导幼儿编儿歌。

香喷喷的饼干,甜滋滋的西瓜;

酸溜溜的柠檬,甜滋滋的橘子;

辣乎乎的辣椒,咸津津的盐巴;

麻乎乎的花椒,甜滋滋的白糖;……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和妈妈一起看看家里或者厨房还有什么食物或者调料,在妈妈的允许下尝尝它的味道再和妈妈讨论一下它的味道好吗?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7

笔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把C语言和汇编语言、 机器语言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讲解,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计算机语言特点, 理解不同计算机语言的不同应用领域, 取得一定的经验,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不错的效果, 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C语言和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的关系

C语言称之为 “高级语言”或 “中级语言”, 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称之为“低级语言”。 初学计算机的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命名。 理解好这些概念, 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十分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 讲解汇编语言时, 首先将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关系告诉学生:计算机其实不认识汇编语言, 也不认识C语言, 计算机唯一能执行的只是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用“0”、“1”写成的语言, 每条机器语言指令都对应一串“0”和“1”的代码, 如果用这种代码编程很不方便, 既不方便记忆, 又不方便理解和调试。 因此采用一系列符号代替这种“0”和“1”写成的机器语言指令, 例如:8086CPU中的机器指令1011000000000110, 我们就用MOV AL, 06H这种符号代替, 后者只是帮助记忆和理解的“助记符”。

我们把用这种助记符写成的指令称之为 “汇编语言指令”。汇编语言指令和机器语言指令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用“汇编语言指令”写成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 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由于汇编语言指令和机器语言指令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此“翻译”起来比较简单, 我们把这个“翻译”的过程称为“汇编” (Assembly) 。

使用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编程必须了解计算机的CPU内部结构, 以及硬件接口电路, 它和计算机底层密切相关, 因此称之为“低级语言”。

同样, 计算机也不认识C语言, C语言是用C语言语句编写程序。 用“C语言”写成的程序称为C语言源程序, 这种用C语言语句编写的源程序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只是这个“翻译”过程更复杂, 翻译出来的机器语言代码更大, 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编译” (Compile) 。

由于C语言是按照自然语言的特点, 同时结合数学表达式编程。 基本不用了解底层硬件的结构, 可读性强, 学习重点在数据结构和算法, 所以称之为“高级语言”。

使用其他“高级语言”编程的过程也都一样, 都必须把用这种语言编写的计算机 “源程序”通过 “编译”变成 “机器语言”、“目标程序”, 才能被计算机认识并执行。

通过这样讲解, 学生理解了C语言等“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低级语言”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多种计算机语言的原因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重点放在学习语言的数据类型、程序结构、语法规则等局部细节上, 忽视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计算机语言。 在实际教学中, 我通过讲解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特点, 告诉学生不同计算机语言的不同应用场合。

首先, 汇编语言是针对CPU的, 不同CPU的汇编语言又是不同的。 学习起来困难一些, 但生成的代码短、程序执行效率高, 更适合实时控制、硬件编程。

高级语言如C语言, 由于是按照自然语言方式编程, 因此程序本身容易读懂。 由于不需要了解硬件底层, 因此我们更多的是学习如何用计算机实现一些数学算法。

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我特意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分别编写一个程序实例, 实现显示“I WISH YOU SUCCESS! ” (取文件名A) 。

两个程序输出结果一样, 但用不同语言编写, 通过实例对比说明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特点。

C语言源程序:

这两个程序都实现显示器输出 “I WISH YOU SUCCESS! ”。

可以看到C语言程序的源程序文件A.C为63个字节, 通过编译, 可执行文件A.EXE为9489个字节。 汇编语言的源程序文件A.ASM为263个字节。 通过汇编, 可执行文件A.EXE为560个字节。

从这个程序设计实例我们知道, 相比较C语言和汇编语言, C语言的源文件小 (71个字节) , 但是可执行文件很大 (9515个字节) , 汇编语言的源文件大 (352个字节) , 但是可执行文件很小 (554个字节) 。

通过这两个程序设计实例, 学生清楚地感受C语言 (高级语言) 源程序可读性好, 容易理解, 汇编语言源程序可读性差, 难看懂。 但从效率来说, 同一个程序, 汇编语言的目标代码效率远高于C语言。

其实, 不同计算机语言有各自特点, 也有不同的应用领域。 如在实时控制、内存容量很小的情况下编程就应该使用汇编语言, 如果算法复杂, 要求有较好的用户界面, 就要采用C语言或者其他计算机语言。 同时计算机语言是发展的, 不断会有新语言出现, 也不断有语言被淘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需要, 选择学习不同的计算机语言。

认真学好几门计算机语言, 对今后实际工作帮助很大, 同时再学习新语言会举一反三, 学习起来会轻松很多。

三、计算机程序与语言

计算机专业学生最喜欢的是学习各种计算机语言, 许多人认为掌握的计算机语言越多, 水平越高, 不懂得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语言的关系。 其实计算机领域里有一个最著名的公式:计算机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这个著名公式里根本没有提到计算机语言。

为了更好地说明计算机程序和语言的关系, 我以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过程中最常见的习题1+2+……+100为实例, 使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分别编写一个程序, 同时告诉学生:在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找到用计算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 至于用哪种语言编写是其次的。

C语言源程序:

在1+2+……+100这个例子中, 关键是知道:sum=sum+i, 然后通过改变i的步长, 实现编程。 至于用汇编语言还是用C语言或者其他语言都可以, 不同语言只是使用的语句或者指令不同而已。

通过在课堂上生动地比喻和列举教学实例, 学生渐渐理解算法的重要性, 知道如果要熟练掌握编程, 包括两方面学习, 既要学好各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 又要学会根据问题设计出最优秀的算法。

四、结语

搞好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需要不断根据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探索和实践不同教学方法。 在C语言和汇编语言教学过程中, 可以融合教学的地方很多, 如C语言中的“指针”和汇编语言的“寻址方式”; C语言中的“函数”和汇编语言的“子程序”;C语言中的“移位运算”和汇编语言的“移位指令”区别等。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融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潘瑜.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教育[J].淮南工业学院学, 2000 (3) :133-135.

[2]赵辉, 冯东栋.C语言指针教学方法研究[J].福建电脑, 2011 (4) :187-188.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8

关键词:笔记语言;源语;语言组合;口译研究

口译笔记的语言选择是笔记研究的重要内容。许多学者基于个人经验提出了建议,有的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研究结果却存在较大分歧。了解笔记语言的特点对于提高口译能力和口译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有的学者推荐使用目的语(Herbert,1982;鲍刚,1998),它可以帮助译员脱离语言外壳并在记录时就完成语言转换。有的学者建议使用源语(Ilg&Lambert,1996;Gile, 2011),它可以节省有限的精力用于理解、记录等。有的认为笔记语言无固定要求(王晓燕,2003),笔记应当因人而异,使用自己习惯的语言就行。窦昂、邓建华(2015)认为笔记语言是动态的,初学者倾向于源语,但慢慢会过渡至以目的语为主,使用源语是因为译员认知负荷过大,处理能力不足,但该研究缺乏实证研究作为支撑。

丹麦学者Dam(2004)将笔记进行了分类,并认为“语言组合”是笔记语言的主导因素,这极大地拓展了笔记语言的研究。匈牙利学者Szabo(2009)重复了Dam的实验,但使用了葡语和英语,结果却显示多数被试使用英语。这启示我们口译工作语言对笔记语言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国内的实证研究多关注不同水平被试的笔记特征,多数只分了职业和非职业组,且样本小,没有重点分析不同水平学生译员的笔记语言差异。

一、实验设计

本文旨在探究主导英-汉口译笔记语言的因素以及不同水平学生译员的笔记语言差异?

本实验邀请了东部某校10名英专大三(低水平组,记为A),MTI口译研一10人(中水平组,记为B)、研二11人(高水平组,记为C)共31名被试,均修过口译课,具备完成测试的能力。实验前,从三组中各随机抽取2人参与前测,检验材料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实验材料为英、汉各一段(175词/字,70秒左右),主题均为制造业转移,都选自外教社《口译教学:从口译教学到课堂》一书,并使用随书音频。实验顺序是热身实验-听正式录音—记笔记—口译,最后收集录音和笔记。实验结束之后,进行访谈和/或发放问卷。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笔记语言的统计

本文模拟Dam的实验将笔记划分为“汉语、英语、符号、数字、不明语言”五项。其中,汉语指以汉字(含部首)形式出现的笔记单位;英语指以拉丁字母形式出现的笔记单位;符号指以非通用语言形式出现的图形。限于篇幅,此处略去各项统计量的详细情况。

(二)口译质量评估

本文邀请两位有口译资格证书评分经验的译员进行打分,评估依据是厦门大学口译资格证书的评分标准。评估之前,评估者需试评并检验评分一致性。英译汉的三组平均得分分别为68.3、69.2、79.7,汉译英为70.1、70.2、81.6。B组得分略高于A组,但优势不明显,C组最高,且和前两组差异较大。三组口译得分基本呈现阶梯状,符合低、中、高水平组的设定。

(三)不同口译方向的比较

1.低水平组

如表1所示,A组被试两次口译主要的笔记语言均不重合,显然语言组合并不主导A组被试的笔记语言。英译汉时,多数采用更多的英语,且有三位被试完全使用了英语(源语),而汉译英时所有被试的汉语笔记都超过了英语笔记,可见A组一定程度上倾向于源语。比较两次数据不难发现,英译汉时源语比重更高,英语作为源语更具主导性。

2.中水平组

B组两次口译主要的笔记语言仍是错位的,所以语言组合亦不是B组的主导因素。与A组类似,英译汉时B组被试多数亦采用更多的英语,汉译英时使用更多汉语。但不同的是B组被试源语的占比小于A组,且英语和汉语的主导性相当,这不同于A组英语主导性比汉语强的现象。

3.高水平组

C组同一被试主要的笔记语言出现了重叠、错位或者相当的现象,如英译汉时,5位被试英语占多数,5位汉语占多数,没有表现出语言组合主导的情况,而汉译英时许多被试的语言主体却没有发生变更,可见源语也不主导C组的笔记语言。

(四)三组相同口译方向分析

英译汉三组源语笔记单位的绝对数量分别为20.1、14.8和16.1,汉译英为29.8、32.3和17.4。可见,英译汉时A组源语单位数量最多,B、C组较少且接近。有趣的是,汉译英时A、B组的源语单位数量最多且较为接近。或许英译汉能力提高得比汉译英快,反映在笔记语言上就是B组英译汉时笔记语言更接近C组,汉译英时更接近A组。

从表1可知英译汉时A组9位被试更多使用源语,B组7位,C组最少为5位。而源语的平均占比A组(91.5%)高于B组(74.6%),显然英语对A组的影响最大。汉译英时A、B两组几乎所有被试均倾向于源语,但A组平均占比(78.6%)却略小于B组(79.0%)。可见汉语的主导性虽弱于英语,但更普遍。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分析,本文发现1)语言组合不主导笔记语言;2)低水平组更易受英语影响,中水平组则较为均衡;3)低、中水平组受源语主导,且前者受源语影响最深,高水平组则最小;4)高水平组的笔记语言呈现个性化趋势。

许多被试表示倾向于听到什么记什么,没想过用什么语言或符号记,其语言转换伴随着笔记解读进行。源语主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限的精力放在了理解、记忆等方面。低、中水平组故此特别明显,也恰能解释为何源语对他们影响更大,而高水平组就不明显。汉语是所有被试的母语,所以汉语主导型笔记就更为普遍。被试的汉语水平都较高,汉译英的理解能力也强于英译汉,占用精力少些,因此汉语的主导作用也就更弱一些。而英语在汉-英口译时较受欢迎的其他原因可能是存在一些固定记录方法,如缩略语、专有名词等。被试听到相关信息就立刻反应并以固定的形式记录,语言组合、源语因素对其的影响便小些。高水平组在训练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个人的笔记语言随环境的变化就小。

笔记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被试的口译水平,初期学习建议使用源语,以便腾出精力到其他地方。随着训练的深入,可以逐步摆脱源语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笔记语言风格。

四、结语

本文结论对于口译学习、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囿于样本容量较小,本文本结论也有待进一步检验,当然也可以继续探索如文本难度、训练程度等与笔记语言的关系,丰富笔记语言研究。

参考文献:

[1]让·艾赫贝尔.口译须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24-26.

[2]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179-180.

[3] Ilg, G. & S. Lambert. Teaching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J].Interpreting,1996,(1):69-99.

[4]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Revised Ed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王晓燕.口译特点与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3(6): 40-44.

[6]窦昂,邓建华.论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动态性——驳笔记语言与口译质量间的因果关系[J].海外英语,2015,(15):107-108.

[7] Dam,H.V.Interpreters Notes on the Choice of Language [J]. Interpreting,2004,6(1):3-17.

[8] Szabo, C. Language Choice in Note-taking for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J].Interpreting, 2006,(8):129-147.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9

应用阅读中的语言积累,架设起“阅读”与“写作”桥梁

应用阅读中的语言积累,架设起“阅读”与“写作”桥梁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中小(邮编:366200) 项如雄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灵劳动。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语言经验、情感的沉淀与大量的课外知识,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了足够的“资金”。要使阅读得到升华,还得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勤加练笔。(一) 因势利导,让学生写自己的读书体会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渐加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所以读完一本课外读物或是一个故事,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想用笔头倾泻出来。内容应不拘一格,可以是简单的语句,可以是精彩的片断,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启迪,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以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精神享受,从而不断丰厚知识、文化、语言的储备,让作文根植于沃土,得以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如,在学了课文《丑小鸭》后,学生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读了一遍又一遍。借助学生的阅读热情,我引导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在课外阅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野天鹅》、《拇指姑娘》等。孩子们的心被童话占据了,他们的心情随着主人公的.曲折命运时喜时悲。课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对自己喜欢的情节,讨厌或喜欢的人物高谈阔论,谈论得津津乐道。正当学生意犹未尽时,上课铃响了。于是,我便因势利导,适时地给学生一张纸,让他们用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很乐意地进入了老师创设的写作“圈套”,一篇篇充满生气的读书体会跃然纸上。课外阅读让学生发现了美,感受了美,表达了美。在老师恰当地引导与点拨下,为学生架起了一座阅读与写作和谐发展的桥梁。 (二)运用积累,展开想象,串词成文。 儿童最富于想象,他们常常通过异想天开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世界,编出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点是我们成人都始料未及的。合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也是学生习作的一个亮点。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引子”,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相信学生会做得更好。如一次在交流“日积月累”本时,我发现“迫不及待、“无可奈何”“饥饿””这些词的摘录率极高。心想:如果学生能把这些词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会有多么兴奋。于是我灵机一动,设计了一个写作题目:用上“迫不及待”“无可奈何”“饥饿”等词语,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结果,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其中一位学生写了《庄稼的保护神》,故事大意讲的是:秋天的一个晚上,黑猫警长在粮仓外面站岗。一只饥饿的小老鼠看见这一堆堆小山似的粮食,迫不及待地朝着粮仓跑去,想偷粮食吃。可是黑猫警长十分警惕,小老鼠还没靠近就被发现了。第二次小老鼠带着鱼和酒想来迷惑黑猫警长,结果又没成功。最后,小老鼠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 想象让学生的思绪飞扬,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故事情节展现在我们眼前。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又使情节变得具体、生动,像给文章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增添了许多生趣。 (三)放开手脚,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方面倡导的最重要的理念是:放开手脚,自由表达。即从习作的内容到习作的形式,主张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 1.倡导“日记”,引导自由表达简单的说,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只有学生熟悉、感兴趣、有表达愿望的内容,才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动机和热情,从而真实地将它表达出来。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习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多角度地观察,对周围事物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敏锐的感觉,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并通过日记、写生记录本等形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自己做过的、玩过的、经历过的,长期观察过的、精心研究过的、猛然感悟到的,还有与上述情况联系在一起的真实感悟、真实想法,及时地记录下来,积累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从写日记中享受到无限乐趣。在一次次自由表达中,学生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3. 相互启发,合作作文 合作作文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广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主要目的,采用多方合作的、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的一种作文方法。既谓“合作”,当然,合作成员间的配合、协调是合作作文的精髓。但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难以构架一篇好文章,所以说“积累”是“合作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在学生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字词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作文”,有效地改善了学生阅读面窄小,思维不开阔,生活阅历不丰富等问题;改善了学生写作文思枯竭、笔不随心等现象。以一个四人合作小组写“郊游”为例:老师带学生到田野游玩后,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写一篇作文,第一次必须有组里写作水平最逊色的成员执笔纂写。结果,第一位学生写道: “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去郊游。小朋友们拉着小手来到一片美丽的田野里,我看到了路边的小花小草,还有小鸟在天上飞。我们还爬山坡,捉蝴蝶,玩得开心极了!” 其他几个成员读了以后,觉得写得太简单了!我就问他们怎样才能写具体?写生动?小组里的人都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于是,就请另一位学生执笔修改,其余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口述。还要求学生修改时,恰当地运用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好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努力,文章变得精彩纷呈了。 “今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小朋友们拉着小手唱着动听的歌儿,兴致勃勃地来到一片美丽的田野里。路边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它穿着一身绿色的衣裳,一阵春风吹来,身子轻轻地摇动,好像在点头欢迎我们呢!五颜六色的野花开得美丽极了!还散发出一阵阵迷人的香味。几只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像在翩翩起舞。我和几个小伙伴追着蝴蝶跑过东,跑过西,在田野里快乐地奔跑。玩累了,老师让我们在一片空地上围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圆圈,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讲故事,可热闹啦!不一会儿,老师说要集合回学校了。我们看着绿油油的田野,看着美丽的大自然,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学校。” 最后,再请第一位学生把修改好的文章工工整整地抄写到作文本上。这样的合作作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更是一次很好的帮助。 由上述案例可见,合作写作策略其实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中的“群体优化”效应,使每个参与者的思维在交流的气氛与互相启发影响下进入最佳状态:多个“臭皮匠”阅历、思维、思想聚合碰撞,拓宽了写作的源泉--生活的共享空间;撞出了思想“火花”;燃烧了情感的“火焰”;作文有了深度也有了新意。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10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有50年的光辉历程,它的研究面广,涉及的问题多。应用语言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语言生活实践是应用语言学理论最根本的最终来源。应用语言学特别强调所使用的方法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常常要一边解决实际问题一边建立和完善应用语言学理论。

一、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

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内容。在应用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催生了各种与其理论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最早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就把语言看作是刺激反应的结果。在语言教学理论中,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刺激反应的过程,要学会一种语言,必须进行强化刺激、反复刺激,才能产生深刻反应,达到记住并运用的行为,这就是听说法的由来。听说法在教学中主张强化训练和句型重复训练的方法,使学习者在强化重复中形成语言习惯,达到学会第二种语言的目的。听说法的核心是听说领先,即重视口语。听说法在语言教学中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以听说训练为主,听先于说;读写训练为辅,读先于写;所有语言活动围绕句型展开,认为句型是教学的基础;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模仿、练习、记忆和重复刺激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在语言教学中只教语言本身,不教语言文化知识,同时教学要借直观的语境来进行。

到了50年代,产生了一个新的语言学派,即“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由于生成语法对语言的习得过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因此对语言认知教学法产生了直接影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而当时流行的听说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具有口语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要求,语言学界对听说法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在生成语法这一理论影响下便产生了认知教学法。认知教学法把语言学习看作是一个发现规则和创造性运用规则的过程,对一种语言整个规则系统的学习重于简单的模仿和学习,掌握好规则就可以自己造出句子并对各种新的句子进行理解。认知教学法强调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使学习者运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交际中所需要的句子;强调语言学习就是掌握规则,而不是掌握某一种具体的句型;强调听说读写并重,全面发展;允许学习者犯语言错误;广泛采用视听教具和其他媒介创造情景来进行交际性的操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以发挥和调动学习者的能力为主。认知教学法从习得的角度探讨语言教学,促进了语言教学的深化。它主要的贡献在于重视学习者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运用能力。

随着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在美国兴起,交际教学法也随之诞生。交际教学法把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注重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对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把语言意义放在首位,注重语言变化的运用。

交际教学法的核心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因而主张以具体的交际功能项目如问候、邀请、做客、看病等主要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其培养目标的侧重面,加强针对性。它认为学习外语不能脱离使用外语的情景,外语教学主要不是讲解语言规则和机械地操练句型,而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恰当地使用真实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设立交际情景,学生是交际者,老师发起学生间的各种活动,有时自己也参与进去,而学生间的活动是大量的。交际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际化,以话语为教学单位,教师在体现交际情景的话语中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语言教学方法的了解,我们应该充分看到每种教学法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灵活运用使其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

由于我国大力普及高等教育,连年扩大生源,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生源的外语基础参差不齐,在进行外语教学时也出现了很多困难,无法使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和在将来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摸清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好恶、兴趣和愿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教学法,既可以采用某一教学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

1)分级管理,小班授课 在学生入学后,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评测,不但包括书面评测,更多的是口语方面的评测。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是从小学、中学一直学习外语,但却不能讲出几句像样的外语。分级管理有利于口语同一水平的学生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教与学,进行某些项目强化训练;同时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进步程度,随时调整教学班级。小班授课的好处就是有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性,更好地模拟出语境进行实际操练,让每一位学生都开口讲外语,突破开口的心理障碍,看到每天的进步就会无形中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区别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短期目标,使其容易达到,目标的可及性可以消除学习者的心理恐惧感。对书面和口语基础都很差的学生,就要采用听说法,首先就是从最简单的听说训练开始,通过不断的模仿、练习、记忆和重复来形成语言习惯,使其能简单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增加学习者的词汇量,这里的词汇量是指学生能够做到听说的词汇量,在此基础上同时加强其各方面的训练;对于口语基础相对好一点的学生,使用认知法或者交际教学法,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习者突破原有句型的限制,利用有关的语言规则,自由创造出交际中所需要的句子,并将其运用到英语交际中,使其在不断的交际过程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3)对英语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规划由于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少,内容多这一矛盾,把学生的整个大学英语学习过程(课堂、课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而不仅是对一个学期进行规划。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分类和呈现方式分类的基础上分解教学任务,将其划分为学生课外独立自学和在教师指导下的教材学习两大板块,然后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教材学习的同时,提前公告本期教学目标内容,使学习者知道自己的能力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自主学习,实现学习从量变到质变,建成以学生为主的英语学习全过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4)创造语境,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具有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广大学生的共同愿望。在现实中,好多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没有更多使用的机会,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其提出具体要求。针对学生基础差的情况,鼓励学习者及早训练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养成靠耳朵吸收,用嘴巴巩固的习惯,在生活中更多使用英语,不要单单光靠眼睛学习英语。并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英语广播电台练习听力,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把自己掌握的语言能力发挥出来,消除犯错的恐慌,营造一个学用英语的环境,弥补课内教学之不足,尤其是听、说方面之不足,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处在英语交际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习得,不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5)不断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者的积极性是通过不断的进步来激发的,任何学习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除积极提供外部有利因素的同时,千方百计调动起决定作用的学生这一内部因素,使学习者主动地学习英语。对基础差的学生多关心,多帮助,多组织适应他们能力水平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对英语口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多为其提供展现舞台,通过和外国人的直接接触,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也使其感觉到外语水平的进步给其带来的便利,增强其提高英语水平的积极性。

6)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弄清楚学生的诉求,知道学生最想学什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多采用学生关心的事物作为学习资料,这些资料也可以通过学生提供,只要是学生感兴趣就可以,这样就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或者营造出学生最想见到的语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学生犯错误,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辅导作用,通过不断的操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运用语言。

三、结束语

语言学习是教与学、学与用的的过程,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成果不断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价值,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把通过CET-4作为最终目标,而是把英语作为工作学习中与外界沟通的工具,就会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高效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之路任重而道远。所以在外语教学上,不管是听说法、认知法还是交际法,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来灵活运用,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摸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同时又费时少、效果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芳 听说法与认知法之对比(外语)2008.4消费导刊

[2]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199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王初明 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1990湖南教育出版社

在历史教学中语言与观点的应用 篇11

大家都知道,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最讨厌的就是“照本宣科”,重复教科书上的内容,长期如此,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新意,渐渐地也就会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历史教师的语言就必须生动、直观,有形象性和感染作用,这是由历史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储备更多的词汇,以便恰当地加以运用,力求讲得有声有色,把历史的本来面目表现出来。如在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课中,讲到自然经济瓦解时,教材只讲了鸦片战争后,洋纱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我认为可以这样讲:洋纱的涌入改善了中国人的衣着布料,提升了中国人的外在美,同时冲击了中国的家庭手工业,使沿海的中国广大妇女率先解放了,她们再也不用从小学纺织,天天在家练的乏味生活了,人生开始了新的一页,一切都那么新鲜。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观点和讲法及语言都不落俗套,挺痛苦的一个历程,被老师的几句话讲得非常有意思,而且也能感受出中国人在痛苦抉择中的乐观态度,不拘一格。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模仿某些特定的历史场景及人物对白。例如,在讲到重庆谈判时,可以假设一个场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蒋介石只身一人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随着房门的打开,两个人深情地握了一下手,蒋介石放下了手中的雨伞,然后落座,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对话。毛泽东客气地问:“蒋大哥此来一定是有要事吧,白天不便说,所以夜里来访。”蒋介石会意地看着毛泽东说:“知我者润之也。我此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今后国家的和平与建设如何进行?我想谈谈我的想法,然后听听你的高见。”毛泽东笑了笑说:“太好了,那还是大哥你先说。”蒋介石于是稳定一下情绪说:“今日之中国,内部纷争太多,各种关系极其复杂,外患依然存在,各国都不是好对付的,依我看,中国的未来只有我们联手,才能控制整个局势,平息各派纷争。但是现在难就难在我们之间有太多的矛盾,两党内部派别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弄不好是要分裂的,如果那样,国家就完了。我是想与老弟一起,共谋中国之未来,此心此意天地为证。”毛听后,大悦,忙说:“大哥的想法与小弟之意正合。我试想,如果我们继续斗下去,中国会是什么样的?我们将来又会怎样?只能是让外国人得利,让洋人看笑话,苦了中国的老百姓了。既然大哥如此坦诚,小弟一定鼎力相助,明日开会时,我们共表此意,大哥你看如何?”蒋说:“那太好了,今晚不虚此行,你我二人今晚的谈话必将引导中国未来的方向。不早了,告辞。”毛忙起身相送:“大哥,慢走。”如此讲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历史课堂也会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科书的内容,可以适当地把自己的观点融入课堂,或者把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连,体会其内在的深刻道理。如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提到一种新能源石油,这就会联系到西亚这个世界的油库。我会把我对西亚的一点看法融入教学之中:西亚在古代史中曾称雄一时,先后出现过几个庞大帝国,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宗教文化。只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对于石油的需求才使西亚这个世界的油库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侵略,西亚除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外,多数地区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风沙大,干旱严重,近代西亚被西方列强控制,现代西亚靠出卖石油来过活,但可悲的是西亚各国不能有效地克服自身困难,无法实现粮食自给,致使他们的未来堪忧,西亚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不毛之地,人口也会大量减少,环境可能会进一步恶化,那时的西亚将会很惨,也许不如西欧。

再比如讲到英国和中国对待科技的看法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殖民地广阔,放松了对先进技术的重视和应用。后来英国发展速度放慢,并丧失了许多优势,一步步地走向了衰落。现代的中国与英国类似,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在技术层面上我们的要求也不高,主要是没有动力,这样的经营注定是低水平的,高消耗的,中国也不会大量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只有开拓国际市场,与别国竞争,或者开放国内市场,与发达国家竞争,更新技术才有动力。敢于开放,长期开放,敢于开拓,抢占国际市场,中国才能真正强大。如此讲述,就会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给历史以新的力量,并在不断创新中求的更好的发展。

一个历史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语言生动直观,具有形象性和感染作用,除了从内容上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形式。语言要有逻辑性,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讲述的时候还要表达清楚,声调还要和谐有节奏。观点的新颖性和融入课堂与生活的自然性紧密结合,才会使历史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总之,“历史是整个的、有生命的、进步的东西。”这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篇12

关键词:脑瘫,语言障碍,语言训练,训练模式,效果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1],患儿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听障碍及癫痫等并发症,其中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80%[2]。目前临床中针对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语言训练,但近年来关于语言训练的分组模式存在较多争论,其中一对一训练及一对二或小组形式的语言训练是最主要的分组模式。本文将探讨该两种语言训练模式在脑瘫儿童语言障碍治疗中的作用,以提高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瘫伴语言障碍患儿5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8岁,平均4.87±0.52岁;病情程度:重度8例,中度12例,轻度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7岁,平均4.53±0.29岁;病情程度:重度6例,中度13例,轻度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对一语言训练法,治疗前依据Gesell测试量表[3]及构音障碍评定法对患儿的构音障碍及言语发育情况进行测评,具体训练方法参照李胜利[2]的构音障碍、言语评估及治疗进行,根据患儿目前的发育水平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遵循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多样化的原则制定及执行训练计划,每次30min,每周3~4次;同时配合吞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作业疗法、经颅磁及针灸等辅助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一对二或小组形式的语言训练,治疗前依据Gesell测试量表[3]及构音障碍评定法对患儿的构音障碍及言语发育情况进行测评,按照构音障碍检测结果对患儿进行分组,每组2~3例,具体训练和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评价标准[4]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采用Gesell测试量表对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评定及言语发育商情况进行测评,并据此拟定疗效标准。显效:言语发育商提高>5分;有效:言语发育商提高>2~4分;无效:言语发育商提高<2分。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语言障碍除了对脑瘫患儿的语言沟通方面有较大影响外,还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导致患儿自卑、恐惧、孤僻、依赖性等,不利于其正常社交与正常的身心成长。通过语言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一对一语言训练中,患儿与治疗师单独进行治疗,不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本研究中,通过开展一对二或小组形式的语言训练,将患儿按照言语发育商情况进行分组,有助于治疗的同步性及有效性,还可同时训练患儿的社交意识,充分调动积极性与治疗依从性。

总之,在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开展一对二或小组形式的语言训练与一对一语言训练的效果均较理想,而一对二或小组形式语言训练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减少分离焦虑,更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

参考文献

[1]卢红云,曹建国,郭新志.发音器官运动障碍矫治结合构音训练治疗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2):897-899.

[2]陈建树,张慧佳,刘丽君,等.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组语言训练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3):109-110,158.

[3]梁兵,欧阳八四,蒲永鹏.头针带针语言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1):562-563.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四风体会下一篇:天使投资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