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节目
然而,这类节目是否会像许多综艺娱乐节目一样,经过了风风火火的克隆,在风靡全国之后变得冷冷清清;又是否会在经历了自身品牌的快速成长期之后进入一种疲软状态,本文试图对此类节目的题材意义及存在的潜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第一时间》的成功经验,探析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期待着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的电视新闻领地能有一片真正常青的绿洲。
一
某一类型的节目其题材的意义越大,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
《第一时间》本着“服务市民,以人为本”的宗旨,在节目的广度、深度、关联度上下功夫,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本土化的特色,成为城市市民的“信息超市”。由此,我们可以对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的题材做出界定:在题材范畴上以频道所在城市的民生内容为材料,以这个城市的区域为主要取材范围;在传播对象上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在传播理念上具有强烈的“百姓本位”意识,全面贯彻“三贴近”的原则,彻底摒弃以往“传者本位”的居高姿态。
中央电视台新闻满足观众了解天下大事、国家大事的收视需求;各个省级卫视新闻联播基本都是定位于传达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服务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以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为主;地面频道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则可以社会新闻为主,贴近性、服务性更强,更受百姓欢迎。应该说这类题材的新闻节目具有不可替代性,也远未达到饱和水准,尚有巨大潜力可挖。从以下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此类节目的题材意义所在。
1、从其出场语境来看,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出现有现实和历史的必然性
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是各省市电视台在央视和境外媒体不断扩展壮大的夹缝当中冒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长期以来,全国各个省市电视台基本都是以电视剧为主打来保证收视率,但在去年央视一套由原来的新闻综合频道正式改版为综合频道,每天开设四大剧场,加入了全国电视剧收视争夺战,使得每年为数不多的优质电视剧更加抢手,价格创新高。对于地方电视台尤其是经济实力不强的中西部电视台而言,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中将越来越呈现弱势,并且晚间黄金时段电视剧过多,也会导致部分观众产生厌烦心理,省市台再走电视剧路线将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境外媒体与省市台短兵相接为期不远,省市台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萎缩。在这样双重围攻的夹缝当中,新闻类本地自制节目凭借其本土化、平民化、时效性、贴近性的特征,对当地居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成为省市台的竞争前沿。
新闻资讯服务类节目也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它早已潜隐在电视文化的水面下,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中已有了它一些零星的影子,并且有一批名牌栏目,如《北京特快》、《元元说话》或《第七日》、《生活空间》和《百姓故事》等作前导,以它们持久的影响力为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出场培育了相当成熟的电视文化空间。
2、从其题材特性来看,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有着强大的收视需求
首先,新闻类节目有较强的地域性,是一个地方独有的,这一类节目把握住了这样一个特点,坚持“本土化”原则,从而使其新闻节目成为“独家”,满足了当地市民的收视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任何其它媒体、其它类型节目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的。
其次,在现代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每一座城市里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都在加剧上演,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对传统伦理道德、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的侵袭,发展欲望与就业压力的对峙,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部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厉害关系层出不穷,城市民生中的每一条关系轴都充满张力,民生情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炽热。这类节目在内容上以平民化的社会新闻为主,关注民生、倾听民意、贴近民情,将城市民生现场置于电视这样一个大众传媒的多重聚焦下,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并引起关注,正所谓“关注老百姓所关注的,也自然会被老百姓关注”。
第三,大多数观众的收视欲求是期望在放松中获得信息和服务,这类节目报道理念上追求平民化、人性化,播报风格轻松、亲切,正好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正如《第一时间》制片人龚正所说:“城市普通市民白天为生计奔波,晚上与家人围坐在客厅里,松散地看看电视,讲讲闲话,作为消遣和放松的主要手段,栏目应当为他们交流情感、获取信息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满足他们的视听需求。”
3、从其发展前景来看,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有自身发展的特定空间
在克隆成为时尚的今天,一档成功的节目被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地仿效之后,实在难保其原有的市场份额。而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的特殊性使其能跳出克隆的怪圈,从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特殊性便是它构建了一种媒介与城市之间的牢固关系:这类节目以城市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题材内容,这些城市社会生活既是城市表现自身的题材,又是媒介实现价值的题材,城市和媒介在这里相遇并融合,城市成为电视媒介本土化的一个理想的着陆点。在此,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所昭示的媒介城市化原理具有了战术意义。比如,在合肥,有反映合肥社会生活的新闻资讯节目《第一时间》;在天津,可以有反映天津社会生活的新闻资讯节目;在成都,可以有反映成都社会生活的新闻资讯节目,等等,这是永远无法相互克隆的。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经济发展不同,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各异,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大量涌现不仅不会造成同质重复传播的恶性竞争,而且会推动全国电视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
近年来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在全国各个城市纷纷开办,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专家的认可和当地政府领导的表扬,收视率也节节攀升,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超越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夺得收视率桂冠之先河,成为新闻界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但是在成功的背后,这类节目也不可避免地存有一些潜在隐患:
1、题材是否会日益陷入一般化、雷同化的沼泽之中?
这类节目以城市中的社会新闻为主要题材内容,而社会新闻无外乎包括住房、城建、就业、天灾人祸,这些内容对于观众来说最初是新鲜的,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并且在一味求多求快的原则下,题材变得大同小异,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会产生观众的收视疲劳,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报道者的模式化操作。这些题材能够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2、节目内容是否会越来越显深度不够、琐碎有余?
这类节目强调一种“近些近些再近些,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的新闻理念,但在实现这种贴近性的同时不可避免会造成信息的鸡零狗碎、深度不够,使一档几十分钟的节目成了一本“流水帐”,同时,这类节目的特色优势——大信息量和高时效性使得节目的深度更加难以实现,这一矛盾是否存在化解的空间?
3、随着广告市场的日益成熟,某些广告商是否会另投所好?
在电视产业化的今天,广告收入是一个栏目实现其维生功能的重要指标。就目前来看,新闻资讯类节目由于其一路攀升的收视率而倍受广告商的青睐。但是客观地说,我国目前的广告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广告商在投放广告时都是依据节目收视率的高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广告市场的日益成熟,这种情况将改变,广告商将在节目收视率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这类节目的主流观众构成是什么,这批主流观众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与自身的广告受众是否吻合等一系列因素。对于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来讲,其内容以社会软新闻为主,不涉及国内时政、国际新闻,是否会因此而削弱节目对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丧失一批高层次观众,从而也就丢失掉一批有份量的广告市场?
4、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能否承担“新闻立台”的重大使命?
电视各类节目具有向观众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提供服务和文化娱乐等诸多功能,而影响最大的首推新闻。一直以来各大电视台都有“新闻立台”之说,新闻节目是一个电视台的支柱和脊梁。目前各省市电视台都纷纷对以前的“联播类”新闻节目进行改造,重点推出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而这类节目以软性社会报道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免稍显“小气”,而且如果前面提到的三点隐患都成为现实,新闻的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那么这类节目还能不能承担起“新闻立台”的重任?能不能扭转当今娱乐之风导致的受众对媒体不信任的“诚信危机”?
三
作为城市新闻资讯节目类的典型代表,《第一时间》自去年7月28日开播以来,一直具有较高美誉度和收视率,她的一些成功经验或许可以引导我们为这一类型的节目寻求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以创新为机制
针对城市电视新闻普遍存在的题材雷同化现象,创新是必然也是必需,《第一时间》的创新机制体现在题材内容和播出形式两个方面。
首先在题材内容上:一方面是题材的获取,由于这一类节目的报道范围局限在一个城市之内,新闻题材有限,如果按照以往的题材获取方式,如等热线,等有关部门或单位举办活动之前的通知,那么本身就使为数不多的题材更会显雷同和单一。《第一时间》打破了这种常规的题材获取方式,采取主动出击,与市民、与社会实现“零距离接触”,即每天派出十多部采访车穿梭于都市的大街小巷,近五十名记者、摄像工作在街头,采访在社区,活跃在人群中,流动在夜色里,从而大大拓宽了题材获取的渠道,增大了题材的范围。另一方面,在题材的挖掘上,《第一时间》要求记者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新闻产品观念,对同一个题材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细节的展示来挖掘出其更多层面的价值空间来,这就对记者的专业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
其次在播出的形式上:题材上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会由于播出的及时和形式的新颖而得到弥补。一方面,《第一时间》采用最能体现时效性的直播方式,将演播厅与新闻现场结合起来,随时插入最新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并在演播室现场开通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和网络热线三个互动通道,随时回复观众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在节目的编排上采用一种无模式化编排,时下的新闻编排大多是固定的、版块式的,重要的新闻报道排在前面,然后其它报道紧随其后,新闻价值开始递减。而《第一时间》不强调版块,但强调时段,把最精彩的内容放在观众意想不到的地方,这样的安排还原了百姓生活的原生态经验,可能有点所谓的“乱”,但可以让观众有一种不可预知性和期待性,营造新的收视刺激点和亮点,从而力求从整体收视上留住观众。
2、在坚持时效性、贴近性的基础上求深度
普遍认为新闻做得越短、越快、越近,就越没有深度,但是通过《第一时间》我们看到在保证新闻贴近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对其深度的挖掘仍存在很大的空间。这类以第一时间报道平民化的社会新闻为特色的节目同样可以做得有内涵,有意义,既在市民阶层中有良好的口碑,又在高层次观众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获得广阔的社会影响力,占领更多的广告市场份额。在这一点上,《第一时间》一方面是加强新闻策划,另一方面是体现一种人文主义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编辑思想。
要做到既能及时又有深度,把一些好的新闻题材报道到位,新闻策划就必不可少。这类社会新闻的策划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将具体的事件和整体的事件联系起来,将局部的新闻事件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新闻,相对于孤立地报道某一事件的新闻,更有深度、广度和冲击力,观众的欢迎度也要高得多。编导依据某个时期国家或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和重大活动安排,预计它可能会涉及到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百姓关心的重点,进而查阅相关的全局性的资料形成总体的报道意识,在一出现类似新闻后,便将对它的报道与整体形势结合起来,从而既能及时又不乏深度和广度。另一种途径是将可能发生的新闻与日常工作联系起来。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的规律,包括很多偶发的新闻事件都是可以预测的。比如在大规模城市建设中进行拆迁时,必然会出现拆迁部门与拆迁户的利益纠纷、拆迁费与贫困户的安置等矛盾,作为记者来讲,经常主动观察与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预测事件的发展走势,提前做好报道准备,遇到突发事件便可以在第一时间报道出一则有思想、有深度的新闻来。
除了加强新闻策划之外,《第一时间》在对任何一件小事的报道上,都体现出自身的编辑思想,主持人不仅要播新闻、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而且还要在播后面有更多的评判、分析。这种观点渗透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饱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这也正是一档栏目具有高收视率和高美誉度的有效途径。
3、建构规模效应,树立品牌意识
《第一时间》建构了一个60分钟时长的大规模新闻平台,应该说60分钟不仅仅是时间长短问题,它具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形态学尺度意义。形成了节目的规模效应,也就具备了形成其重要地位的基础。有些电视台也有一些类似的新闻资讯类节目,但没有引起大的反响并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个栏目的体量和同类栏目的数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个规模是形态学上的一个尺度,过了这个尺度,事物就发生了质变。在规模效应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启用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持人,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第一时间》的知名度,同时重视栏目包装,推出“紧随第一时间,生活天天新鲜”的栏目广告语,将栏目的包装交由一家有实力的制作公司进行制作等等,利用多种传媒和手段来树立起栏目品牌,以品牌来带动整个节目内容,进而提升整个栏目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从而使新闻资讯类节目在强大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之下,在电视台一步步建立起自身的重要地位,承担起“新闻立台”的重大使命。
总的来说,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在题材类型上具有很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但是有一大批类似《第一时间》的栏目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为我们摸索出一系列的经验及教训,并引发我们对这一类节目发展战略进行思考。相信不久之后,城市新闻资讯类节目的发展将日趋成熟和完善,使电视新闻能真正发挥主力和龙头作用,在我国的电视新闻领地开拓出一片常青的绿洲!
电视方言新闻是地方台新闻改革寻求突破的一大成果, 也是民生新闻变形的一次探索。以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开播的杭州话新闻《阿六头说新闻》为标志, 节节攀升的收视率使电视方言新闻声名鹊起, 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 一时之间方言新闻遍地开花。
方言新闻的火爆, 使得方言新闻在传承地域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的建构和认同、冲破精英话语、贴近市民阶层需求等方面的价值得以凸显。然而, 方言新闻热之下跟风的同类新闻节目并未能全线飘红, 这一现象反证了电视方言新闻的热源并非只在方言。剥离方言“外衣”, 可以发现, 成功的电视方言新闻都植根于市民阶层这个土壤, 用真正符合市井闾巷趣味的“俗文本”来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本文试图深入方言新闻文本内部, 梳理这一“俗文本”的状貌样态, 以期从文本分析角度对电视方言新闻进行新的解读。
一、话本式的新闻文本
按照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篇新闻由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背景等部分组成, 导语作为引导受众做出阅读决策的“窗口”, 要把新闻事件中最精粹最重要的事实言简意赅地呈现出来, 正文部分则全面展开新闻事件。
电视方言新闻则不同, 全然不顾现代新闻写作的经济效率原则, 反而类似文艺作品, 开篇讲究“弯弓盘马, 引而不发”。在讲述新闻主体事件之前, 电视方言新闻中主持人对新闻事件有一个“解题”或“破题”的过程, 和话本中的“入话”相似, 是一种赘文性质的入话解说, 一般不直接切入正题, 而是从相关的人、事、物上谈开, 东拉西扯漫谈一阵, 然后再不紧不慢地转入“正话”。比如浙江杭州台《阿六头说新闻》的一则新闻《贪小便宜载大跟头》的导语是这样的:“有种问题好解将过来, 借题发挥一番, 然后再慢慢导入新闻事实。依据新闻写作规律, 这样的导语既谈不上精炼, 又有离题游移之嫌, 入题的内容与新闻事实之间缺乏严格的关联度, 且内容本身缺乏结构和语义上的逻辑感, 但胜在通俗家常, 市井气息浓郁。
这种开头在电视方言新闻里很有代表性, 不像传统新闻的开头, 倒像是话本的开篇入话, 叙述者为了拖延时间, 等待观众入场, 或引导观众慢慢进入情境, 在正式讲述故事之前, 会说上几段与故事相似或相关的奇情逸事, 权作暖场。
电视方言新闻开头的这种赘文性质的说解似乎并未让挑剔的观众生厌, 原因在于电视方言新闻的传播通过现场布置、说演 (曲艺术语, 说解表演之意) 新闻、题材类别控制等方式营造一种类似于书场的传播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 观众对信息的内容和传播节奏的心理预设和视听期待已经有所变化了, 也就是说观众坐到电视机前, 不是以一种严肃的仪式化方式来关注国家大事、环境异动, 而是以一种轻松的、消闲的心态“且听一段古”。
方言新闻与传统新闻开篇迥异, 但在新闻正文部分两者倒没有太大区别。电视方言新闻与传统新闻一般都采用主持人演播室口播 (导语) +现场采访 (正文) 或主持人演播室口播 (导语) +现场采访 (正文) +主持人演播室口播 (结尾或评论) 的结构形式, 演播室口播部分从内容到形式都借鉴了传统曲艺模式, 通过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表、白、评以及对叙述或紧缩或延宕的节奏控制, 最大限度突出了新闻主持人“说”的可听性和观赏性;现场采访部分仍遵循传统做法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精炼叙事, 除使用方言外, 与传统新闻并无二致;结尾部分, 主持人又跳将出来, 对事件做一番评论。这一点也异于传统新闻客观、中立、“藏舌头”的原则, 反倒类似于话本的结尾, 故事讲完之后, 必有一番议论, 点明题旨, 警策世人。
二、书台表演式的新闻播报方式
传统的新闻节目, 主持人处于“无名”状态, 不作为独立的人格主体“说话”, 而只是信息传播的代言者, 因而主持人对新闻的播报一般宜以字正腔圆、端庄大气塑造所代言利益集团的形象;在电视方言新闻节目中, 主持人处于“有名”状态, 可以以己之名 (如浙江台《阿六头说新闻》的阿六头、扬州台《今日生活》的六子等) “说话”甚至评论, 他们一改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正襟危坐播报新闻的方式, 采用了传统曲艺书台表演的说演 (或称表演) 方式, 载“说”载“演”。
说的层面:主持人的吐字发音并不遵从电视播音准则, 而师法评书中“拿字”技巧, 讲求运用丹田之气或“脑后音”, 使每个字发音的声波震动频幅加大, 吐字清晰有力, 讲究说话的“板眼”, 注重“说”的阴阳高下、急缓起落, 使“说”呈现出节奏感、韵律性和音乐性。
演的层面:主持人一改新闻节目主持人严肃端庄的风格, 在描述故事或人物时, 往往辅之以简单的表演, 或模拟人物的语言和心理, 或以手势形体再现事件冲突场景, 以语言的节奏感和动作的传神到位协调配合, 共同营造书场艺人的书台说演效果。
如《阿六头说新闻》里的一条新闻《手机跌价大卖场又起风波》的导语是这样的:“今朝我阿六头碰到隔壁的许奶奶, 她刚刚拿了一只手机给她的老姐妹在打电话:‘喂, 徐奶奶, 今天跳扇子舞还在老地方哦。’我说:‘许奶奶, 你现在介洋 (时髦) 啊?手机都配起来了!’许奶奶说:‘阿六头, 你不晓得, 现在手机跌价了, 我老太婆也想风光风光喽。’后来阿六头跑到城里的手机大卖场去看, 手机果然跌价了。”
电视方言新闻主持人如同书台表演者拥有双重身份:叙事者和剧中人。两种角色的塑造都依靠主持人的叙事和表演完成。这个例子中, 主持人塑造了两个层次的角色, 首先是叙事者阿六头, 在这档新闻里, 阿六头是一个消息灵通、富有正义感的、说话有些絮叨的隔壁大哥的角色, 主持人扮演说新闻的阿六头, 和观众一起位于新闻故事之外;同时主持人作为阿六头叙述时, 为了生动的再现事件情态, 主动走进所叙述的事件中, 成为剧中人, 上述文本许奶奶打电话一段, 被滑稽演员出身的主持人表演得惟妙惟肖。
三、书场式的新闻叙事格局
关于叙事格局, 叙事学者热拉尔·普兰斯认为:凡叙述———不论是口述还是笔述, 是叙述真事还是神话, 是讲述故事还是描述一系列有连贯性的简单行动———不但必须至少一位叙述者而且以至少一位叙述接受者为先决条件。[1]电视方言新闻在叙事场域里, 借鉴话本小说的叙事格局, 先行加入了“看官”角色, 于是由说书人式的主持人和虚拟的看官构成书场式的新闻叙事格局。
(一) 叙述者———说书人式的新闻主持人
不仅在新闻报道方式上, 方言节目主持人借鉴了说书人的表演方式, 在叙述者 (主持人) 与文本的关系上, 也与书场说书人非常相似。
书场说书人在叙事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能够根据受众可能的情绪反映, 控制叙事节奏和进程, 在他认为必要的地方对所叙内容进行情感或道德方面的评价, 确保受众能“正确”地理解故事。
和书场中的说书人相像的是, 电视方言新闻的主持人, 多数时候是一个上帝般全知式的人物, 他运用叙事权力自由控制叙事, 既可以站在叙事之上, 全知地处理叙事, 也可以暂时隐入叙事, 以制造悬念;可以在人、事、物的外部进行描写, 也可以进入人物的内心进行揣摩探测, 甚至是中断叙事, 以说演者的身份站出来对新闻事件发表议论, 臧否品评。作为最权威的叙事主体, 主持人牢牢控制了叙事、甚至受众认知新闻的角度及新闻事件的意义。
电视方言新闻的主持人对新闻叙事的干预权力来自于说书人的角色赋予, 同时他承担着说书人在道德范畴“导愚适俗”、“醒世醒人”的说教功能。由于目前电视方言新闻在题材上多局限社会新闻, 说演者对叙事的干预自然集中在道德劝戒的层面。
(二) 叙述接受者———虚拟看官
方言新闻里的虚拟看官存在于文本之中, 独立于新闻之外, 新闻主持人在叙事过程中不断点看官之名以作呼应, 共同构建舞台上的“说———听”的叙事秩序以及传播的书场效应。比如扬州台《今日生活》中常有“哇, 你说话吓人大怪的, 这是哪一年事啊?”“嗨, 告诉你,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 就在前不久就发生了这么一桩事。”又如“啊, 还有这种事啊?”“不要急, 让我讲把你听。”这种唱和式的问答, 是话本小说中典型的说书人与看官的呼应方式。当然这里的看官不是真实受众, 而是新闻文本中虚拟的看官, 作为积极的信息接受者, 呼应新闻说演者并与之共同推进叙事。
传统的新闻文本中, 叙述接受者是存在于文本之外的, 在新闻叙事活动完成后才能与叙事者交流。而电视方言新闻多采用隐身的虚拟看官角色, 在关键的情节点上跳出来与说演者唱和呼应, 这样既代言了真实受众收看新闻的感受, 同时在叙事过程中已然存在一个先在的完整的传受交流, 靠这样的说书人和看官的交流来召唤受众、同化受众, 达到类似书场传播的效应。
和传统新闻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心态、接受期待不同的是, 书场受众是抱着闲适的心态听故事的, 说书人在叙事中引入虚拟看官积极介入叙事, 通过提问、表达观点等方式代替现实受众完成鉴赏消化之责, 现实受众在折中包揽式的叙事中只消被动的接受即可, 无须现实受众积极介入文本的叙事, 使得受众接受起来很轻松。
四、书场式的新闻播报场域
和新闻话本化、主持人说书人化相呼应的是, 电视方言新闻在新闻播报的环境也走了书场路线, 背景大俗, 或市井, 或家常。如江苏扬州台的《今日生活》, 设计了寻常院落百姓人家的播报场景, 主持人坐在院子里的树下说演新闻故事;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的背景则是水墨风格的杭州街巷。主持人一律穿唐装, 执扇, 道具是书场常见的一桌一凳一壶一杯。
综上可见, 电视方言新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 文本话本化、播报书场化使之呈现出明显的与民间传统曲艺的血缘联系, 且新闻选题局限于家长里短市井琐闻, 题材范围狭窄, 政治、经济及大民生等题材均无涉及。从内容到表现形态, 都体现了“俗文本”的特征:它续接了古老的曲艺模式, 通过细腻琐碎的市井言说和苦口婆心的道德劝诫演绎新闻故事, 它新鲜粗鄙、生动泼辣, 在文化自足、生活悠闲的城市尤其受追捧。
对于电视方言新闻, 笔者认为不宜用传统新闻的标准予以简单否定, 其植根于市民阶层、诉诸市民文化趣味的旺盛生命力和一路攀升的收视率, 都让我们看到一种可能:当各路新闻媒体在“内容为王”的大前提下苦苦思索传播如何才能实现“传通”、“致效”时, 电视方言新闻这种针对市民受众专门采取“市井文本”方式进行真正的分众传播的策略也许能给出一点启示。
摘要:方言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领域内植根于市民阶层、符合市井闾巷趣味的“俗文本”。它借鉴了传统的曲艺模式, 通过话本式的新闻文本、书台表演式的新闻播报方式、说书人式的新闻叙事者、书场式的新闻叙事格局、书场式的新闻播报场域, 进行细腻琐碎的市井言说和苦口婆心的道德劝诫, 与传统新闻节目相比, 显得新鲜粗鄙、生动泼辣, 在文化自足、生活悠闲的城市尤其受追捧。方言新闻是地方台综合新闻分众化传播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方言新闻,电视节目,书场特征
参考文献
[1].张寅德.叙述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我们希望建设一个‘另类’语境,专注于向孩子们传播科学知识,我们视此举为电视新闻内容供给侧改革的创新。”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杨壮告诉《综艺报》。
《新闻大求真》其实是一档“年轻的老节目”,它从2012年开播至今已有四年,既做科普,又以“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为己任。节目共引导传播科学知识2700余条,涉及物理、化学、医学、机械、航空航天等400多个研究领域和方向。今年6月,《新闻大求真》中的特别板块“科学下乡记”改版升级,节目组奔赴极端环境地区为当地孩子做科学实验,包括南海的西沙群岛、四川大凉山悬崖村、陕北梁家河村、云南腾冲、西藏山南等地小学,在展示祖国大美河山的同时,也激发、培养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从AR图书到校园安全教育课
挖掘新闻节目的IP价值
“《新闻大求真》是一个具有IP价值的节目,可以进行全产业链开发。今年6月我们推出了一本图书,与AR技术结合,旨在打造一本原创互动立体影像的科普读物。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新闻大求真’这个品牌设计智能书包等穿戴式装备。我们甚至构想过一部科学方面的大电影,瞄准暑期市场。”杨壮说。
图书《科学是这样的:一千个芒果的求证》,是“科学下乡记”的结晶,书中保留了节目精华,共收录7个AR互动实验,34个科学趣味实验,近200张实景照片,并设置小主人公“真真”,带领读者走进科学世界。AR技术的运用,可以让书中的平面图片呈现三维动画效果,让神奇好玩的科学实验场景跃然纸上。读者只需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下载APP,然后扫描注有标识的图案,就可以和“真真”一起走入虚幻与现实结合的立体图书世界。同时,为了更符合孩子们的收看习惯,节目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对科学知识进行演示,紧贴中小学生科学教材和课程展开。
以科学实验为切入点,通过多种载体进行传播,圈住初中生、小学生收视群体,是《新闻大求真》这档节目探索出的一条独特道路。
4年25万公里的“科学火种”之路
《新闻大求真》这档“小清新”的青少年科普节目,制作费用从以前每年的1000多万元提高至2000多万元。湖南广播电视台可谓“不惜代价,倾心打造”。节目组四年中造访了全国150多所村落小学,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演示趣味实验300多个,总行程超过2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圈多。
在这档节目中,科学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利用身边简易物品也可以呈现多种科学原理,这是节目立意科普的宗旨所在。“科学下乡记”所到之处,节目组都设计了基于当地地域特征的实验。比如在南海西沙群岛,实验内容是“水下鸡蛋”和“海水淡化”;在云南腾冲是向当地小朋友解释热海形成的原理;在高海拔的西藏山南则用实验告诉孩子们气压与沸点的原理。
——西北师大校园浴室启用智能卡计费
记者:3月初,西北师范大学的网站发布公告,校内的洗浴系统将启用智能卡计费,学生持卡洗浴,每分钟0.2元。公告一出,立即引起热议很多学生认为收费过高,但校方表示,这是为节约用水而采取的举措。为此,高校的水电浪费现象再度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同期声:网站公布,为了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适应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校园)学校对校本部浴室(浴室)进行了IC卡智能管理系统改造。(IC卡机)洗浴时,将校园卡插入浴室内的读卡器,按“开始”即可取水,按“停止”断水。取水时计费,断水时不计费。洗浴完毕后将卡拔下,自动断水。(浴室)费用由原来的定额澡票管理改为使用IC卡智能控制管理,按实际用水量计费,经学校研究,计费标准为每分钟0.20元。(蓝底白字)
同期声:目前大学校园已成为社会上的节约盲区,(食堂)除最为严重的水电浪费外,一次性餐具(筷子)、纸张、粮食(食堂)等物品也存在巨量浪费的现象。
同期声:一位学生曾算过这样一笔账,一所拥有两万名在校学生的学校,(校园)一间寝室里两个照明灯共80瓦,(灯管)早上8时到下午4时,如果这些不需照明的时段依旧开灯,(台灯)每天就要耗电0.64度;(学生看书)一台电脑的功率最低为250瓦,(电脑)每天开机3小时,耗电0.75度。(用电脑)全校3000多间寝室,(蓝天公寓)按学生每年在校读书9个月算,(学生自习室看书)一年下来就得浪费近百万度电。
同期声:在用水方面,(水表)浪费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滴水龙头)后勤服务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校园)一座教学楼一年用水的浪费量平均是300吨,主校区有13座教学楼,就有3900吨水被浪费掉;宿舍楼一年用水的浪费量平均是800吨,主校区有29座宿舍楼,一年浪费量是23200吨。(蓝底白字)如果按一吨水3元钱来算,一年一所高校浪费的水费将高达数十万元。(高校校园)记者:在各大高校生活,用水不愁是很多学生的感触,正因为如此,水资源的浪费在高校也相当可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如何节约成本、节约资源越来越为各高校的后勤管理者所重视,“多用水多收费、少用水少收费”的智能卡洗浴方式陆续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开始实行或者试行。
同期声:据悉,我校实行智能卡洗浴后,(浴室)学生洗浴时间大大缩短,(脸盆里洗澡用品)男生从30分钟减为10分钟,(球场,操场)女生洗浴时间由50分钟减至15分钟。(看书女生)特别是洗浴和经济挂了钩,(IC卡机)多用水多收费、少用水少收费,(卡内金额)同学们将会意识到,节水就是省钱。(学生)而对学校来说,节水的作用也十分显著。(西门)
采访:浴室管理人,学生用水时间减少
同期声:今年三月初,学校改变了过去一人一票洗澡不限时、不限水的洗澡方式,(浴室)从节约用水的角度开始采用智能型洗浴控水系统,(计费系统)根据成本核算,每分钟定价0.2元。(拍的纸上的画面)
采访:浴室办公室负责人
对智能卡洗浴的节水作用,也有很多学生持有异议。(校园)在我校,校园的智能卡洗浴和公寓一票制的浴室是并存的。(浴室)很多学生是从经济、舒适的角度而不是节水的角度出发选择浴室。(浴室门口)
采访:学生
同期声:事实上,我们也发现,为了节约洗澡费用,(IC卡机)学生们也有很多变通的办法,这些却也与节水无关(校园)。夏天,很多男生们直接在宿舍
痛痛快快淋个凉水浴(学生采访,在宿舍冲凉)。而本地的学生常常选择回家洗澡(公寓),公寓的大众浴室则接纳了不少外地学生(公寓浴室)。看来,仅仅靠经济杠杆在高校节水洗浴的进程中取得的效果不容乐观。(公寓)
采访:学生
同期声:智能卡洗浴系统是通过经济杠杆发挥作用,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IC卡机)使学生对水资源从无节制地使用到有节制地利用。(水阀)以节水为目标的智能卡洗浴系统肯定是用水的发展方向,(IC卡机)但节水意识的习得也有一个过程,对习惯了随意用水的高校学生来说,(浴室大厅)这种洗浴方式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校园)因此,节水的宣传和对学生节水意识的培养,对这种节水洗浴的推广也相当重要。(宣传牌)
采访:学生夏天冲凉选择学校还是公寓浴室
这次的新闻节目作业经过确立选题、新闻策划、拍摄采访到录播主持和后期剪辑,我们小组最终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此次作业,并且获得老师的肯定,这对于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很大的鼓励。但是第一次制作新闻节目,其中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摸索,所以总结心得体会,我想是很有必要的。下面让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换个角度,打破新闻报道的千篇一律,获得新意。
在确立新闻选题的时候,当时我们确立的选题是四个:
1、志愿者协会换届选举大会
2、微软创新杯我校代表队获全球第五好成绩
3、大学生创业中心新学期再现新气象
4、我校考研学子百天冲刺。齐琦老师审题后认为第二个选题有些不妥,因为此次比赛已经在七月暑假期间落幕,因此时效性不强。对此,作为此选题的主要策划人,我便对第二个选题做了略微修改,即对团队获奖情况做次要概述,而对获奖团队的采访并不侧重于比赛的问题,而是侧重于他们赛后相关感受和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和鼓励。而当时团队成员简雅楠学姐了解到我要提问的四个问题时说:“这几个问题确实比较新颖,还从没有人问过。”当时我的心里便有些欣慰,因为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不希望我们的问题老套简单,我希望能从别的角度通过采访得到一些新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关于比赛本身。
通过这次采访我想到,一条新闻可能会有多家媒体报道,但是视角不同,就可能打破报道的千篇一律,从而获得新意。其次是通过对团队成员的接触,他们这群人带给我的一些感触和鼓励,比如简雅楠学姐说过的“热爱你选择的专业,保持对它的passion’’使我对于自身对待专业的态度进行了反思。所以我认为新闻采访并不只是为了完成新闻报道,一个有心的新闻工作者可以从采访者身上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第二、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这次作业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我对于理论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第一个是在志愿者选举大会的新闻报道中有一个对于竞选者的采访,当时采访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背光的问题,导致画面偏暗。第二个是有两个选题做成了简讯的形式,但是由于对简讯概念的模糊导致简讯不简。这两个问题都是作业点评课上老师指出来之后才意识到的。以前总认为新闻专业中理论知识不是很重要,通过这次才发现理论知识的不牢固有可能导致一些低级错误的产生。而除了老师指出的两个问题,我也发现了同样是由于理论知识导致的几个小错误,比如有一个考验自习室学生自习时候的一个拉镜头,我们没有明显的起落幅,而这个问题金明明老师在上学期的课堂上也强调过很多次。还有某些画面构图也存在一些问题。而通过观看别的小组的作业我发现存在这样问题的不只是我们小组。所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第三、技术方面有待提高。
新闻节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剪辑和特效等相关技术的运用。在剪辑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技术方面的困难,比如素材的格式转换,不同画面比例的协调。虽然在去年的摄像作业上已经对于大洋非编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技术方面仍然有待提高。我希望自己在课后能在技术方面有所提高。
第四、学会合作
良好的合作是成功的关键。这次我们小组的三名成员各有分工,在遇到分歧时候也会进行很好的沟通,在最繁琐的剪片阶段,良好的合作气氛促进我们的进度,愉快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较好的结果。所以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学会讨论和沟通,学会分担,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在此次节目制作中的收获。
以上就是在此次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和收获,希望自己能在每一次实践中得到进步。
樊蓝舒
(一)《今晚播报》和《都市快报》是陕西台一套和二套的两档主打民生新闻栏目,两档节目都已开办多年,并且不断地在改版创新,赢合观众的“胃口”。这两档节目,同为民生新闻节目,时长基本相当,但给人的感觉却明显不同。《今晚播报》的整体风格,较为庄重和大气,而《都市快报》的节目风格,则更偏重轻松和活泼。我想这应该与两档节目的定位、收视群体有很大关系。做为我台,一直以来有重内容,轻编排的思想。很多人认为,编排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衔接,这项工作也没能得到重视。但是在收看省台这两档民生节目时,我可以强烈的感觉到,近几年省台民生新闻节目,在编排思想上有了重大调整。今天我主要就节目编排,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一、节目编排注重以“民”为本
为什么这么说?纵观省台两档节目的播出,放在节目开始的不是我们以往所说的突发事件,而是对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的热点新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用”新闻。这些新闻或许与观众自身利益相关,或许对他们生活有所帮助。以昨天省台《都市快报》为例,节目前十分钟主要编排一些如塑化剂,洗衣机爆炸,夏季防双抢这类题材的新闻,这类题材首先是近期或者当下的热点,其次,对百姓有用,这正是民生节目中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特别是在洗衣机爆炸 1
这件事情的报道上,还从社教性和知识普及上,向观众介绍了用洗衣机洗涤羽绒服的潜在危险。
二、弱化突发事件编排。
以我台的民生新闻节目编排为例,一般会将当天发生的突发事件(着火、打架、车祸、命案等题材),放在每天节目的前段播出,甚至是头条。而将一些涉及百姓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社教类,帮办类民生节目放在节目中后半段播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观众在看了以后会做何感想?首先,劳累一天后,思想会很沉重;其次,会质疑,社会怎么这么乱?而这些会在节目播出后产生负面效果,长此以往,观众会失去收看兴趣。
但是这些突发事件,做为民生节目,可以满足观众的求知欲和新鲜感,从关注百姓生活这个角度来说,又必须要报道。那么应该如何编排这些题材的节目呢?省台的这两档民生节目中,主要是“弱化”,但不“稀化”。当天的突发事件,杀人、放火、抢劫、命案之类的题材,一般会在节目中段(节目开播二十分钟后)以整组编排的方式播出,在编排次序上主要是根据事件大小,影响的后果等因素来决定。例如,昨晚播出的《都市快报》节目,在二十分钟后,连续播发了五条最新消息——《校园命案》《货车撞山》《货车着火》《白水三个孩子被狗咬》《空调“能手”电击身亡》,这一组近二十分钟的动态消息,让观众既看得过瘾,也满足了他们对当
天社会新闻的求知欲望。
三、小事件、猎奇稿件放在节目后半段播出。
省台都市快报节目将一些当天发生的小事(包括小突发事件),一般会以记者跑街的方式播出,并且放在节目的后半段播出。
四、增加点评,提高节目的思辨色彩。
无论是《都市快报》还是《今晚播报》,都在节目中增加评论的力度。如《都市快报》的“主播快评”、“一说为快”版块,《今晚播报》则引用了评论员点评的方式。虽然形式不同,但他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民生新闻也要讲求力度和深度,而评论则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特别是《都市快报》节目,两三年前,节目中的“一说为快”版块被设置在节目的中段播出,从2010年节目改版后,该版块不仅有的形式有变,而且成了整档节目的压轴部分。这足见评论的重要性。
这样以来,节目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有点有评,有立有据,观众看得舒服,社会影响也会很好。综上所述,我认为办民生节目,特别是一档六十分钟的民生节目,编排非常重要。在编排上我们一定要体现“民”本的思想。那么究竟什么是“民”本,我觉得省台的经验告诉我们,首先摆在每一位的应该是与每位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因为内容是观众有用,与本人利益有关。其次,是突发事情的动态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 同样, 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电视新闻评论是指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 进行解释分析, 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 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电视新闻评论是衡量电视台实力的一块试金石, 是最容易塑造媒体形象和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据美国新闻界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 在电视新闻收视率方面一直独占鳌头的CNN, 开始落后于后起之秀FOX电视新闻网, 不仅如此, CNN流失的大部分观众都转向了FOX电视新闻网。以消息快捷、报道客观充分而著名的CNN何以被FOX超越呢?经过调查分析, FOX新闻网的取胜之道在于对需要观众关注的新闻事实加上适当的评价以引导观众, 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被CNN斥为靠“分析消息”吃饭的FOX在市场竞争中挫败了靠“纯消息”吃饭的CNN。这意味着, “纯消息”满天飞的今天, 如何“分析消息”, 那就要看媒体有没有自己的高招了。在独家信息不存在的今天,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说什么”的确不重要了, “怎么说”正越来越重要。电视新闻走向评论化, 是媒体进入观点竞争时代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电视台都将精力集中在选秀和情感类的竞争上, 电视正日渐成为娱乐工具, 但随着电视观众日益走向成熟, 一味靠单纯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作为主菜的做法将使电视台陷入困境。虽然从技术手段上来说电视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 但从节目的生产上来说, 除央视和少数省级卫视以外, 大多数省级电视台打造精品节目、品牌栏目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而能否拥有自己的电视品牌, 是一个电视台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作为省级卫视, 贵州电视台应该有自己的新闻评论品牌, 在众多的声音中应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就功用而言, 电视新闻评论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在强化官方意识形态宣传的有效性、疏导社会群体的不满情绪、凝聚不同利益团体的共识方面, 电视新闻评论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社会转型期, 批评报道的正面效应正日渐受到重视, 不再被简单视为对党的权威和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挑衅, 而恰恰是对这一权威强有力的维护。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收视对象是普通老百姓, 在社会转型期, 他们对自己所遭受的某些不公非常关注, 对以批评曝光社会丑恶现象、进行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更是信赖, 让他们觉得有一个说话的地方, 有利于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同时, 在电视传媒的企业化转型过程中, 作为营利机构, 收视率被奉为第一准则, 商业因素的过分侵入, 或多或少地损害了电视传媒的权威性, 而新闻评论节目的存在, 对电视媒体的权威而言是一种重树。
贵州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的现状
贵州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端, 从《透视镜》、《今晚十点半》、《第三视线》、《旋风报道》, 直至2006年停播的《今日视点》, 这些电视新闻评论曾经都为树立贵州电视台的品牌和权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客观来看, 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 这些栏目在发展中, 都无一例外地遇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 星星之火始终汇不成燎原之势。因此, 新闻评论要成为本台的支柱和品牌也就无从谈起, 其应有的对媒体本身发展的贡献一次又一次地消失在起起落落之中。反观别的电视媒体, 则另有一番景象。从全国范围来看, 电视新闻评论是拉动电视整体改革的先锋。中央电视台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 直到今天的《新闻1+1》, 可以说, 从栏目发展到整个新闻频道, 无一不是电视新闻评论催生出来的, 就在这个过程中, 央视的大台形象得到了塑造和强化。
自从2006年贵州电视台唯一的一档电视评论类节目《今日视点》改版为法制类节目后, 新闻评论节目化整为零, 散见于不多的新闻节目中, 而且回归到重报道轻评论的传统上。
回顾过去《今日视点》的得失, 对贵州电视台今后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发展无疑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信息渠道多元化和受众群体不断被细分, 电视节目的生产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观众需求与时俱进, 而栏目的基本模式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观众难免出现审美疲劳。栏目和节目在舆论导向、适应受众需求和市场要求三方面出现了卡壳, 主要表现在:
1.栏目运行多年来, 栏目结构和节目样式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 节目形态比较单一。而观众的结构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媒介竞争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受众需求在变、环境在变, 而节目本身缺乏相应的变化, 事实上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普遍存在的硬伤。
2.节目内容和形式单一。内容的单一使选题过于集中于以揭露曝光为主, 而在现实的环境下, 许多题材无法做更深入的采访报道。观众的胃口越来越大, 其他媒体这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 相比之下电视新闻节目就显得技不如人, 时间长了还会使观众产生新闻评论的功能就只是揭露和批评的感觉, 节目选题不能关注更为广泛的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此为其一。再者形式的单一使节目的表现过于严肃而缺乏亲和力, 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使节目和观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节目主持人没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 结果是主持人不能形成个性, 最终导致栏目个性的缺失。
3.节目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长期以来, 《今日视点》对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这是栏目的软肋。一件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 《今日视点》往往要在几天以后才出来, 制作周期过长。在新闻的发布和对背景的分析上都比报纸晚, 节目应有的冲击力和公共舆论的积聚就这样在缓慢的节奏中被消解和弱化掉了。传播学要求, 媒体要“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 来形成公共舆论”。从这个角度来看, 《今日视点》中的“今日”只是节目生产者认为的“今日”, 而非受众认可的“今日”, 因为很多题材对于观众来说已经是昨日、前日甚至是往日了。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出路
评论一度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专利, 而央视如今在《新闻联播》里也建立了评论员机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更是在所有的全天直播的新闻节目里随时切入新闻评论员的访谈。
新闻评论节目对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效果正日益显现, 但开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不能单凭主观意志, 也不能完全单纯依照观众的口味和市场需求。媒体的政治属性要求它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了解大多数观众需求的同时, 应当努力把握不同层次的观众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 所以, 要注意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弘扬主旋律和群众喜闻乐见结合起来;宣传与服务并重, 从而实现对舆论的控制和引领。在这场舆论制高点的争夺战中, 评论员正日渐成为意见领袖, 因此, 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 既是媒体市场竞争的需求、观众的需求, 更是国家舆论引导能力的战略需求。
对贵州电视台而言, 要重振新闻评论的雄风, 关键就是引入新闻评论员, 解决“谁来说”的问题, 光靠传统的衣帽光鲜唇红齿白的主持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试想假如凤凰卫视没有了曹景行、央视没有了白岩松, 他们原来主持的节目又有谁会去关注呢?
新闻评论员分为媒体型评论员和专业型评论员。曹景行和白岩松都属于媒体型评论员, 为军事迷耳熟能详的张召忠则属于专业型评论员。评论员从哪里来, 来源有二:专业型评论员面向社会征集;媒体型评论员要靠自己培养, 可为资深的记者和主持人提供一个上升空间。
评论员通过自己的眼光来选择和解读当天大事、要事、贴心事、有趣事, 努力延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小新闻、大背景、细评说、有个性。以小新闻为由头, 找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平衡点,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 从而形成一定范围的舆论氛围, 成为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 使评论作为一种精神渗透在电视媒介中并使之大众化。
播出频道:CCTV-1 播出日期:2月10日
本期回顾了“感动中国”这档年度人物盘点节目的十年发展历程,林林总总的“感动人物”“感动事迹”“感动细节”,让一档节目最终演变为社会广泛参与的媒体事件。
点评:
秉承新闻访谈的特质,主持人、评委、感动人物的讲述,解析了节目价值观得以传递的缘由。(陈晶晶)
《突出重围》
播出频道:江苏卫视 播出日期:2月12日
大型冲关竞技节目, 1月9日开播。在3000平方米室内摄影棚内拍摄,雨林、瀑布、冰原、城墙、神殿共同构成了原生态玛雅古城场景。闯关者即使在某个关卡失败,仍有机会接受下一关卡的挑战。本期是美女特辑。
点评:
将舞美与竞技结合起来,再加上美女选手轮番出场,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观体验。游戏设置有创意,闯关难度较高。计算累积成绩的规则避免了对选手自信心的打击,也让观众得以持续观看。(胡里)
《士兵突击》
播出频道:云南卫视 播出日期:2月12日
2月7日开播的《士兵突击》是全国首档大型武警部队特警选拔纪实节目,让观众见证90后士兵如何在军事项目中崭露锋芒,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特种兵。
点评:
很纪实很励志,接踵而至的魔鬼式训练项目,考验的不仅是90后士兵的体力、毅力,还有集体协作理念。借助经典剧的热度,满足观众的军旅情结,创下收视开门红。(胡里)
《梦想新生活》
播出频道:浙江卫视 播出日期:2月9日
讲述普通人的真实梦想故事。
点评:
节目没有过多的技巧和编排,而是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普通梦想出发,在谈话中带给人最质朴的感动。(刘亚娟)
《安全密码》
播出频道:贵州卫视 播出日期:2月1日
节目邀请各种意外事件的亲历者、幸存者来到现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你从未听过的悬念故事、揭密生存危机。现场有安全专家解读危机事件、解答安全技巧,并有“体验团”参与互动。
点评:
节目以悬疑案件为切入点,加入安全教育元素,形式活泼,嘉宾作用突出,但现场体验团的互动稍显呆板。(刘亚娟)
《全民开考》
播出频道:江苏教育电视台 播出日期:2月12日
實时互动益智节目,也是一场面向所有电视观众的百科知识“开卷考试”。
点评:
【新闻节目】推荐阅读:
央视新闻节目07-26
新闻节目编排原则09-13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07-11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书11-06
上海电视台《新闻观察》节目策划方案12-01
电视节目节目策划11-09
会节目创意简单节目策划06-29
公司晚会节目06-12
音乐节目稿件10-26
谈话类节目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