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精选10篇)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创新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为主”,积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激活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教师应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工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先要与文本对话,即通过先行阅读,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着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图以及教材编者的思路和意图,从而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了解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和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当然还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地读书,顺利地实现“内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阅读,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学生需要通过有感情地重复朗读“: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里蕴涵的思想感情,充分认识到文字的变化多姿和鲜活美丽,这比教师千百次的枯燥分析更能使学生从心灵上接受与理解。
三、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创新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我们应该从各年级段发展的连续性上整体把握,不要只盯着本年级的目标。如低年级学生阅读课文,可以按“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中高年级也可以按照“读通――读懂――品读”这样几个层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里强调“品读”,按照年级的不同有一定的培养欣赏、评价能力,这样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创新点,启发学生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作者在第一段写看到许多人都来追悼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作者当时不明白。在此我们可以问学生:“你想可能因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我们也可挖掘一些创新因素,设计一些“扩展性练习”,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潜在的情节等,进行富有创造而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句段扩写,留白(省略号)补写,结尾续写等等。
四、注重积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一)打好基础形成阅读良好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完毕后,就要不容置疑的开始引导学生阅读注音读物,比如有趣的童话等,读完后要引导学生汇报你都读懂了什么。不论学生汇报的怎么样,都要运用正强化使学生感到读有所获。
(二)坚持阅读,日积月累。要舍得放弃课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勇于割舍,敢于替换。从各种书籍和网络上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及书目,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的阅读,加大阅读的量,当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时自然而然就拥有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三)阅读链接。以课文为基点,向整篇原著扩展;以作者为起点,向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文本为基点,向同类题材扩展;以内容为基点,向其他作者、不同文本扩展。例如学过《月光曲》这篇课文,就围绕月光曲这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古今中外有哪些作家的文章涉及月亮的,顺势引导学生归纳出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琵琶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等一大批描写月光的优秀佳作。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作者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描写月光,这样,学生又会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阅读的天地。
(四)读整本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大语文”观为理念,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材的“延伸点”,利用《课外补充阅读》等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在兴趣盎然的课外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经典阅读的意义
经典著作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而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回归经典阅读, 方能更好地滋养学生灵魂, 推动学校德育进程。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书序言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 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然而, 由于升学的压力和整个社会功利化等众多冲击, 很多中学生对经典阅读缺乏兴趣, 而以快餐式的大众文化作为阅读对象。回归经典, 提升学生素养已非常迫切。
二.回归经典阅读, 实现素养提升
首先要创建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引领学生回归经典名著阅读。举办各种团体活动, 诸如名著名篇讲座、校园文化节、课本剧表演等, 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交流读书感受、品味经典意蕴、促进互动学习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 从而变刻板说教为无声渗透,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其次要加强教师素养提升。
有调查显示我国教师读书量为人均每年0.7本, 名著阅读更是少之又少。维护经典作品的地位, 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新课程也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素养, 在经典阅读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具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能力, 让学生处于主动阅读状态。
第三,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 在阅读感悟中提升素养, 进而激发学生的读写热情。
以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阅读为例。鲁迅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的比率最重, 是选文最多的作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 对中国旧文化有着深邃的洞察力。但是由于鲁迅作品思想的深刻性以及时代背景等诸多原因, 学生对于鲁迅作品的学习总停留在表面, 甚至有学生对鲁迅作品形成误解。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提升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及语文素养, 我们介绍了许多文章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如陈思和的《再谈鲁迅骂人》, 孙郁《被亵渎的鲁迅》等, 让学生更深刻感受鲁迅的伟大人格。外国作品《我的呼吁》《我有一个梦想》等作品, 很好地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取向问题、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向感情趋于冷漠的现代人传达了一种甘于寂寞、为了真理、兴趣、理想不懈追求不惜奉献甚至牺牲的精神, 对当今生活条件优越的中学生来说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配合课文阅读, 我们组织学生阅读了《甘地传》, 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思考, 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标。
学生回归经典感悟很多, 在自己的随笔中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文字:
“静静读完你的文章, 心中有种说不明的感觉。有酸楚, 为这人间的不幸与坎坷;有欣慰, 为那不曾消逝的爱心;有欣喜, 为文章中多处出现的感人细节。”
“蔚蓝色的天空下, 一群白鸽飞过。不同肤色, 不同种族的人手拿橄榄枝, 用‘同一颗心’欣赏着美丽的彩虹。‘种族歧视’‘肤色歧视’被大雨冲得不见踪影。”
“生活当中, 我们的父母也不正是像男主人公那样吗?他们默默地承受一切, 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而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的父母正在以不知有多强的忍耐力去听我们发牢骚, 不知有多大的胸怀去包容我们对他们的伤害, 而我们却不自知。”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兴趣是人们探索知识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往心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事物。学习语文不能不读书,也不能读死书。那么,如何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呢?从去年开始,我根据学校实际状况,采取了以下方法:在教学各类名篇时,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是不断向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领域。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学生对鲁迅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借此马上向学生推荐了鲁迅的另两篇文章——《祝福》《阿Q正传》,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
同样,通过教材中典型的课文类型,激发学生去阅读相关的课外书刊。如,学习了《渔夫的故事》《皇帝的新装》《海燕》等课文之后,我推荐学生阅读《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选》和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这样有连贯性的内容、有针对性的书刊,使学生的阅读量倍增,阅读兴趣勃发,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夯实了他们的基础。
二、指导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认真读书也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妥,阅读的效果也会不佳,学生阅读的兴致也会大大降低,所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明确阅读课外书跟学习课文一样,句子、内容要读通、读懂,遇到疑难字词,应主动去查找工具书。其次,要一边读一边想,比如,书中讲了哪些故事?你对哪些故事感兴趣?为什么?另外还要一边读一边动手。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讲得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个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养成勤记笔记的习惯,随时将自己喜欢的精彩的词句摘录下来,随时写一些读书心得。如果长期坚持,阅读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三、保证阅读的数量和时间,让学生读好
足够的阅读量是确保阅读效果的重要保证。农村的学生受条件限制本身阅读量比较小,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对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根据学校实际,我首先利用图书阅览时间,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览室,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其次,利用语文读本,让学生有计划地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阅读;第三,发动全班学生,让他们把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互相借阅。实践证明,这些书都比较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的阅读兴趣比较浓厚,争相传阅,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真正爱上读书
在激励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还会经常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语文知识竞赛和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我会在每周的班会课上通报学生本周的阅读情况,表扬一些课外阅读的先进分子,安排部分学生上台交流阅读体会,或者举办朗诵演讲比赛、创作手抄报活动、征集读后感等,并将优秀的作品在学习园地中展出,或推荐到校报刊登。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大多数学生更爱读书了,读书习惯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多年的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对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增长见识,提高语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国学,是一个令我们读起来有一种神秘而厚重的词汇,对国学的定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我们谈及国学,不仅仅应该为它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也不仅应该为它的深沉厚重而感到敬畏。诚然,国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上瑰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将国学发扬光大的重任。然而,国学并不是摆在故宫里的一件件国宝,可望而不可触摸。国学应该在我们身边,从小到大我们所接触的语言,教育无一不透着国学的影子,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一身正气,不畏神魔鬼怪,只为心中的信念。还记得小时候父母老师告诉我们做人的仁义礼智信,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做人立身的准则。其实,在我看来国学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文字浮现,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国学的影响,我们的语言,我们的信念,我们的精神不断地受到国学的洗礼。
因此,国学是伟大的,而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国学看的神秘而遥远,不应该只认为国学是那些泛着书卷气息的汉字。国学真正的伟大在于对人文情怀的培养,对人生方向的启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国学的价值,国学才能融入我们的筋骨,流入我们的血脉,一代代传承下去。
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小学 艾玛丽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重熏陶,重课堂,重活动,重积累,引导小学生大量诵读,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其精华,得到诗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重熏陶
1.设文化教学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开辟家庭小书屋。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号召每个家庭成为“书香家庭”,建立家庭小书屋。让父母和子女携手阅读,一起交流,享受读书的乐趣,学生在浓浓的家庭读书氛围中得到熏陶、感染。
二、重课堂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
1.创设导语情境。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上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2.教一篇背数篇。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我常教一篇并且启发学生背数篇。比如学完《村居》时,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赞美春天的诗;学完《静夜思》时,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怀乡
思亲的诗;学完《赠汪伦》时,又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送别友人的诗……学生们兴致盎然,背诵了许多许多。所诵读的古诗中有学过的,也有未学过的,大家背得津津有味。这样教一篇背数篇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使他们融入了浓浓的古诗词学习之中。积淀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学生的文。
三、重积累
1.大量诵读。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个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110篇(段)。这么大一块面包如何“吃”?我们采取化整为零,分而化之的方法。每天利用早读的时间,安排每个学生轮流当小老师领读一首古诗词,使学生在集体跟读中初步感悟诗意,然后在每节语文课前再诵读两遍,以求熟记在心,出口成章。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人至少会背将近100首古诗词。同时,孩子们在课外还把学过的古诗词和跳皮筋活动结合在一起,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诗词。例如,上学期,我组织学生诵读了《三字经》。《三字经》内容包罗万象,义理深奥,如果让学生囫囵吞枣般进行背诵,势必会令他们感到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尝试着每天背诵四句。在学校,利用早自习、课前两分钟时组织读背,回家后由家长督促背诵。这样,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家人分享,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快乐的学习,激发了兴趣。
2.摘抄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的同时,进行有效摘抄,是培养阅读能力,把所读内容内化吸收的好方法。新课标也有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要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
四、重活动
“学以致用”,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教师应铺设平台,开展精彩纷呈而又实实在在的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领略古诗文的魅力,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1.古诗文背诵比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诗文背诵竞赛。人
人都参与比赛,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背诵的古诗词、《三字经》、儿童诗或者对对子的数量最多,最有情感,就封他一个“诵诗小能手”的称号,并在班内增设“背诵之星”等多种奖项来激发学生背诵诗文的兴趣和热情。还可把相似的几首诗放在一起,分类比较记忆。如描写春天的诗,放在一起诵读,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而记之。又如把李白所写的代表诗作放在一块,集中记忆,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极度夸张的笔法等。有自读有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热情高涨。孩子们的身心也在诗情洋溢的诵诗比赛中受到熏陶,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深化文化底蕴。
2.吟诵表演。这种教学方法,包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和吟诵古诗词两部分。我在操作过程中特别强调了用自己的语言将诗叙述出来,这对于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意境和准确理解字、词是很重要的。好的朗读,是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适当举行一些古诗词的朗诵会和评议会,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写诵读后心得。在背诵后,我经常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宿新市徐公店》、《赠汪伦》、《村居》等一首首古诗词都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有时也会让学生写一些诵读体会。这样,由读到写,读写结合将想象到的情景和感受到的情感流于笔尖,让诵读的内容更有效,教学更有味。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体味着经典诵读的快乐与幸福,尽情地吸收古诗文中的丰富营养,逐步形成深厚的知识积累。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指出,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生发展和健康发展。因此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何为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可见,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
立德树人,本质在于育人。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怎样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笔者作为一名中职德育课教师,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加强心理教育,健康成长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我们在进行中职教育的同时,要对学生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疏导,教师不仅要注重学术上的传授,更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加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中职学生虽然年龄接近成年,但心理上仍然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个别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平时的心理疏导主要依靠各班的班主任,从对学生的观察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都需要班主任的细心与耐心。如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采取很多的方式,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学生易理解、感兴趣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职学生毕业即将面临着升学或就业,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将健康的元素进行挖掘与重组,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们一边提升学习的能力,在内心深处埋下健康的种子,为今后走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开展实践活动,渗透人文
在促进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下,为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专业教学中可以融合一些人文知识,使教学更加生动。比如结合地方特色,融入一些民俗习惯、当地的民族风情和特色文化,对这些内容进行挖掘、归类和整理,将所得到的资料和特别内容进行整合,方便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充,也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丰满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人文知识的渗透需要有序进行。首先得要解决好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除了文化基础课以外,好像在常人的思维里理工类的专业课程很难融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不然,每门功课,每个学科都有很多了不起的故事、了不起的人物和了不起的思想,比如一些大国工匠的故事,工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职业技术人才精益求精,因此要构筑富有人文特色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要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学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充分发挥每一名教师,每一堂课,每一处校园风景,都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悄无声息的,水到渠成式的内在自然型的人文精神教育。
再次,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家庭、社区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要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
最后,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其自身感受人文的价值和魅力。人文素养的培养都要通过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切身感受,让其得到触动,然后具有了这样的内因,才有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冲动和动力,比如让学生参加书法社团,练习书法,开始的时候可能有很多的同学不太愿意练,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这样我们开始就可以带他们观看书法大家写的字,给他们讲解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作品,让他们每天早读时间朗诵经典诗文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总之,从亲身体会中得到激励和鼓舞,并进一步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达到自我欣赏、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从而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文素养和情怀。
三、规划职业生涯,主动行动
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尤其重要。很多人由于没有正确的健康生涯的规划,事业杂乱无章,有的毫无奋斗概念,造成被社会淘汰的悲惨后果。因此,中职教育要及早对学生进行生涯?划教育,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主动行动,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科学的合乎实际的规划。
第一,引导学生分析自我,认识自我,从所学专业起步。要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特点确定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中职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己的将来有所规划。进入职校后,就是“准职业人”了,而且很快就要步入社会、步入职业的大门,这时,应该对自己的将来有所考虑、有所预期。其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还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短处,只有明确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
第二,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实条件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家庭因素和现实的社会环境,在客观认识自身条件、现实环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合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根据个人需要和现实变化,不断调整职业发展目标与规划。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变化、不断反省,从而修正职业生涯目标,改进职业生涯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职业生涯规划只是一个载体,鼓励学生独立自主选择未来。帮助学生树立目标,让目标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和自主性探索,这也是中职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这种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整体的终身健康发展能力培养起到良性的助力作用。
四、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需要各个层次的、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企业的联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融合社会力量,不仅要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实际社会知识的锻炼,也要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不同的舞台。例如,教师可以和社区进行联系,将社区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入到学校中,文化传统节日的庆祝和举办,学生带着社区的内容和任务目标,亲自参加到社区的活动中去。在活动感受和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校园外搭建一些舞台,展示学生的才艺,举办一些各个学科的特色文化平台,帮助学生进行展示自己。产生积极有效的社会正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社会力量的整合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利用社会资源的初始阶段,可以先从学生家长资源入手,鼓励家长与学生多进行亲子活动,家校形成合力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每个人终身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核心素养在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中居于基础地位,对促进中职生终身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以美好的愿景作为前进的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为了推动学生的数学阅读, 我们应当给学生展示那些美好的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材料, 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受到鼓舞, 自然萌发出加强数学阅读的美好愿景。当学生沉浸在数学的海洋中,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数学是如此的广博, 如此的端庄, 如此的引人入胜。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 学生在“见证”了这些数学历史之后, 羡慕和期待之情油然而生。比如, 在教学“数对确定位置”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笛卡尔在观察蜘蛛网的过程中发现可以用数对表示一个具体的位置的故事, 学生啧啧称奇, 领悟到观察和思考的联系。在教学“认识分数”时, 丢番图的墓志铭又给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学生在阅读关于丢番图的这段数学历史中感受到数学的浪漫, 感动于数学家的人生魅力。提供阅读材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学生通过数学阅读还可了解更多与数学有关的事, 认识更多与数学相关的人。
在调查学生开学数学第一课的学习期待时, 不少学生建议教师多介绍一些数学文化知识, 多讲讲数学故事。这样的要求反映了学生在数学阅读上的期待, 也点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力的地方。我想, 现在既然学生提出来了, 那就不妨好好设计一下, 把这个想法贯彻下去。当然, 如果这些内容全部由教师收集来告知, 那学生就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也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决定把机会留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搜集资料, 自己制作PPT, 自己组织讲稿, 自己来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 我开始了探索, 决定在班级开展“数学文化讲坛”活动, 让每一位学生有走上讲坛的机会, 来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数学文化和数学故事。由此, 为学生的数学阅读增添了前行的动力, 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去感受数学中沉淀的方方面面。事实证明, 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件事。他们不但讲数学故事、听数学故事, 还有自己的感悟, 从而带动起了数学学习与探索。有时候学生涉猎的问题, 研究内容之广泛, 令作为教师的我非常惊讶。
二、用恰当的材料堆砌阅读的载体
数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值得传颂的阅读材料, 在数学教材的编写中也有部分介绍, 比如一些“你知道吗”。但是仅有这些材料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的, 教学中除了学生自己寻找材料之外, 我也提供一些材料和机会给学生, 用合适的材料作为阅读和训练的载体, 引领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发班级数学研究课程, 二是罗列一系列适合学生阅读的数学课外书, 鼓励学生阅读, 并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和读书交流会。
我的班级数学研究课程开发材料中包括很多著名的学习材料, 比如“七巧板”“九连环”等。以“九连环”课程为例, 我引导学生经过多层次的学习活动来感悟数学、传承文化: (1) 师生共同寻找“九连环”的知识和与此相关的典故、故事, 感受“九连环”悠久的文化。 (2) 鼓励学生自学解九连环, 可以上网查口诀、看图片照着解, 也可以看视频学。 (3) 开展“小老师”传经送宝, 由已经学会的学生讲授经验, 并一对一的教其他学生, 让“九连环”的解法全面开花。 (4) 开展循序渐进的比赛, 每次推出优胜的前5 名学生, 以此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动手动脑, 提升解环速度。 (5) 让学生把自己学习解九连环、比赛解九连环等一系列的切身感受写成小日记, 教师帮助修改, 向数学杂志和报纸投稿。 (6) 将活动剪影和心得体会等制作成班级板报, 形成一个数学文化的系统展示。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学生在一个主题活动的推动下主动阅读了大量的材料, 展开了探索性的尝试, 并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和活动中的收获。通过活动的开展, 学生不但乐于与教师、同学交流了, 也更善于交流, 更善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了。
开展有声有色的图书漂流活动和读书交流会,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大量的书籍和文字材料, 相互传阅, 相互交流, 以书为媒, 展开激励的讨论。这样的交流推动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的迅猛发展, 使学生能对一些数学文化史如数家珍。
三、用榜样的力量给予巨大的鼓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 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 鼓励他们仿效一切好的行为, 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所以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并将他们这样积极的学习态度展示给家长和同学, 用榜样的力量给所有学生以鼓舞, 推动所有的人踊跃展示、高效展示, 在展示中发展自我, 捕获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在开展“数学文化讲坛”之初, 我与家长沟通联系, 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帮助和肯定, 让学生有更充足的“劲头”。还记得给家长邮发的第一份通知:“为了拓展孩子们的数学文化视野, 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提高他们展示自己的信心, 我班决定每周二由三位同学来开讲‘数学文化讲坛’, 内容可以是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话、数学符号的由来等。从定主题到材料收集, 再到PPT制作, 都尽量由孩子自己一手策划, 当然也可以请您施以援手, 请利用空余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将秉承自我推荐、竞争上岗、优先选展的原则来开展活动, 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果然这样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 他们积极筹备、主动参与。每次我邀请家长参与这个简短的“大讲坛”, 邀请函都供不应求 (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不得不控制参与的家长人数) , 每次我将学生活动的情况发到班级QQ群, 都会引起热烈的反响, 同时激发其他学生更积极更精心地准备。我发现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真的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许多变化, 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上心了, 日常学习更高效了, 学生的课堂展示不再是羞答答的了, 发言也不再是怯生生的了。家长更关注自己孩子的变化, 肯定学生的每一次点滴的进步, 为他们的每一次的成功拍手叫好。
营造浓厚的名著阅读氛围,激发兴趣
我们组织学生建立了班级名著交换角,让学生互相交换读物,交流阅读心得,共享阅读快乐;积极举行和鼓励学生参加名著阅读征文比赛、各种辩论赛和交流会;利用电视或影片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如配合教材《〈论语〉十则》,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于丹《论语心得》,让学生直接聆听专业学者的论述,从他们的谈话中汲取营养,丰富阅读体验,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鉴赏,体会原著的魅力所在。这种方法不仅净化了学生心灵,还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独自挖掘其文化内涵的兴趣。
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读名著不同于浏览其他浅显易懂的读物,要读出味道来,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1)要让学生懂得静心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要求学生阅读要集中精力,既要让自己沉浸在作品中,品味故事情节,又要抽身出来思考作品的内涵,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达到阅读作品的真正目的。(2)教会学生求真谛,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水浒传》《红楼梦》等古代作品有很多文言句式、古白话文、诗词歌赋,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做到求甚解。因此,读任何一部作品,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内容浏览,哪些内容精读。比如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我们要求务必精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篇目,品味鲁迅先生温馨的回忆,鉴赏写作特色。其他篇目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等写作背景复杂,文字难理解,我们只要求学生读出批判精神即可。(3)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读、精读、对比、圈点勾画、摘抄、写批语等。
活用课本,以课内阅读促进课外拓展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要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课本上“名著导读”版块对名著的作者、写作背景、内容梗概、人物形象、作品价值、精彩片断等做了介绍或分析,可使学生初步感知作品魅力,产生读书欲望。如在梳理《骆驼祥子》时,学生都想知道祥子怎样经历三起三落,都想见识一下虎妞的厉害,这样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阅读期待。而教材中的部分课文是在名著中节选的,如《新课标》建议初中生阅读的《朝花夕拾》《名人传》《水浒传》等长篇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可以把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发现学生对雪地捕鸟充满向往之情,对阿长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于是顺势说:“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朝花夕拾》。”又如学习《威尼斯商人》,学生认识了夏洛克的吝啬鬼形象,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形象,使学生对他们的共性有深刻的认识,以引导阅读。反之,强行以任务的形式布置学生阅读,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压力,达不到阅读效果。
建立阅读记录档案,读写结合
建立阅读记录档案,教师可以通过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一方面鼓励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那些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在档案中,让学生及时记录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名著中作家驾驭文字的能力,谋篇布局的精巧,刻画人物的方法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把一些好的技巧融入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并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例如我讲解侧面描写时,要求学生学习、模仿《骆驼祥子》片段《在烈日和暴雨下》,另写一段表现天气炎热的片段。有一个同学是这样描写的:“天公好像发烧了,气温竟达35度以上!太阳似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空气闷热,地面滚烫滚烫。动物们可避暑有方,狗躲在阴凉处,伸出长长的舌头‘嘘嘘地喘着粗气,宛如刚刚参加了马拉松比赛;鱼儿急忙露出水面,吐着气泡;水牛也‘蹬蹬跑到水里,赖在水里死也不肯出来;知了使足了劲,‘知了,知了!地叫唤着。路旁的梧桐树无精打采地站立在那,没有一丝风,树叶纹丝不动,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放在太阳下的娇花几分钟便蔫了。人们也像躲着妖怪似的躲在家里。在屋子里的人也不好受,有空调的则开空调,没空调的有的直吹电风扇,有的一个劲地摇着大蒲扇。”这段文字模仿得很成功。如果能长期坚持这种以读促写、模仿写作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肯定会提高。
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要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主动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机会与平台。随着学生的阅读数量不断增加,情感体验不断深入,感悟能力不断增强,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有梯度的活动形式。如七年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故事情节,所以我主要采取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从八年级开始逐步过渡到对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和作品主题的探讨上,主要采取讨论形式、辩论会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可以放映《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视频;组织“三国故事会”,话说“三国人物”;组织《三国演义》知识竞赛和读书演讲比赛;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就“曹操到底是不是奸雄?”“刘备到底是忠的还是奸的?”“造成三国乱世的原因是由于皇权的衰落,还是朝代更迭的必然趋势?”等辩题开展辩论会,力求从各方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
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的阅读来滋养。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对提升学生素养、培养优秀道德品质、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名著阅读指导,让阅读经典落到实处是学校的责任。相信在今后,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名著阅读仍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探讨实践的方向。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1“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
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
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刻育部基础刻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刻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刻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xx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刻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2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刻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还有,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设计、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初高中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学科知识的迁移。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没有引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思想要领,到初中开始学习生物、物理、化学时,就不会把这些学科看作崭新的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职业素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养或是道德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是在于他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而是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么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
其中包括了以下几种素养:
首先具备的就应该是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即将走入社会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我们不仅面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要面临社会压力的严峻考验,这样的综合环境和条件对我们的体质健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我们的专业是新闻学,毕业以后成为一名记者,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现在我们就应该培养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身体素质,给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素质,第一要过硬应对挫折。压力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来自生活的挫折和压力,时期发挥正性的作用。第二是人际关系和谐,能够与各种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包容,理解,沟通,接纳。第三是掌控情绪。在有效控制情绪的前提和合适的条件下,能适度的发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法制素养,首先要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先发、治安管理处罚打、集体游行示威发、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还要懂得一些职业法律知识,如《劳动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特殊职业的《公务员法》、《教师法》、《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和《人民警察法》等。大脑中要时刻有法律意思,重视在法律范围内从事职业活动,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具备用法律手段解决职业生活问题的方法、艺术和能力,可以利用的技术和手段以及借助律师。
还有的是思想素养。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1)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立场、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2)事业心和责任感。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强调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希望并要求毕业生把选择的工作当作长期追求、投入的事业,要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惟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这是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坎坷,这就需要毕业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踏踏实实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
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2)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要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3)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4)要有创新能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当前,在社会就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味地指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位置已不太现实,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也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位置。有不少大学已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科技创业。
在接下来的是审美素养。美育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中美的本质、形态、审美意识、审美过程等是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大学生美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美的感知、教育与熏陶,进行心灵、行为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理解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追求美和享受美,让大学生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用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情趣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就指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使人成为理性的人,个性完美的人的重要途径。[3]一个不懂得外在美和内在美,不懂得美的真谛,不会欣赏美、审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的。
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一部分,是较高层次的后备劳动者,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可谓大学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应紧紧抓住以下几个着力点:
明确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在大学生中倡导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崇尚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以各种方式调动鼓励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和科研兴趣。
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情感。创新情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没有对科研创新事业的追求兴趣,没有对科技发明的憧憬和满腔热情,就无所谓科研创新。因而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研创新的价值观,要培养学生为国家作贡献、为造福人类、完善自我而创新的高尚情操。
培养大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包括培养大学生投身科研创新的恒心毅力,独立自主的意识。敢于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坚持真理、服从真理的精神。既要尊重权威,又要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并善于标新立异。
大学生在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过程中可以从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1)充分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3)初具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4)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5)沉着解决问题的能
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题;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策划能力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有效空间,筹办和开展形式各异的介绍宣传和业务活动,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6)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 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错,导致工作的失误。素质发展的创新性要求,是当代人才素质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立足于现实的必备素质。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预测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是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个性张扬,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强化自我竞争意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性特点,努力挖掘个人潜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发展个人素质。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
产品定位:年轻个性的选择,主要面向15岁至30岁的年轻人群体
【阅读提升学生素养】推荐阅读:
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11-12
托福阅读如何快速的提升12-11
高二英语阅读能力提升方法12-12
57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06-26
职业素养提升10-23
文明素养提升方案05-31
英语教师素养提升10-10
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07-16
中学教师数据素养提升10-21
生物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素养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