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观后感2000字(通用10篇)
3月22日20点,观看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的《榜样5》专题节目,还记得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抗击疫情过程中,一幕幕感人画面、一个个激动瞬间让我们感慨万分。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平日里的大街小巷都是热热闹闹,还能看到老爷爷还在大树底下下棋呢。可现在有一种新冠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大家只能在家里隔离。宏力大道、山海大道等许多地方,人和车都寥寥无几了,我多想再回到过去的热热闹闹啊!
很多人想知道病毒的源头是什么?那是因为有人吃野味而感染病毒,导致人传人。人们不能再吃野生动物了,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对于一线的工作人员,我要向您致敬!护士姐姐长发及腰很美丽,可为了工作的便利,剪成了短发;很多医护人员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得穿一天尿不湿;甚至还有医护人员为了挽救别人而牺牲了自己,这让我很伤心。
很多人都给湖北捐了东西,不仅是明星,连普通人也都捐了。这时候的人们空前团结,买菜排队不挤不乱,甚至还有专车司机免费接送医务人员回家。
看新闻得知,现在治愈出院的人明显增多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参与救治,全国都在向湖北伸出援手。雷神山和火神山两大医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建成了,这是中国的奇迹。这些事让我很感动,因此我想献上几首歌曲给他们,分别是《武汉加油》《病毒走你》《爱的奉献》《明天会更好》。
(一)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他,曾奔赴战场,杀敌报国;他,曾指挥红军,英姿飒爽;他,曾子弹穿过,命垂一线。他,是甘祖昌将军,与死神几番较量过后,与爱妻龚全珍老人回到家乡。面对一片荒凉,评贫瘠,他赤着双脚,扛着镢头,一砖一瓦,一台一阶,兴办教育,引村民致富。
(二)捍卫领空领地领海
前有辽宁舰航母style走红,彰显祖国强大;后有轰6K挑战最低飞行高度极限,完成实战演练。轰6K驾驶员刘锐,在导弹刚发出后,受到两到三秒的电磁干扰,这意味着,科研成本近百万元的导弹,即将失去控制,就在他作出放弃目标的下一秒,画面恢复,一刹那的调整,导弹正中靶心。
(三)柴米油盐,小为大义
一个小本,写满感谢,这是一位空巢老人对吴亚琴的真情。吴亚琴接手工属区时,无路走不了人,屋漏住不了人,她带领社区干部,捡来一块块砖,移来一棵棵树。
我们都曾面对危险,却不曾体会过战场上红军的危险;我们都曾艳羡飞翔,却不曾领悟过蓝天上战机的使命;我们都曾经负责任,却不曾感受过生活中小事的繁琐。
单位组织全体人员观看了《榜样4》专题节目。在收看了共产党员张富清老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老先生的英勇而折服、因老先生的高风亮节而仰慕、因老先生的甘于奉献而感动不已。老英雄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榜样,他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终生。
老英雄一辈子初心不改、深藏功与名,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曾立下赫赫战功,却只字不提,隐姓埋名扎根基层,直到底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时他的光辉事迹得以重现在公众面前。老英雄在解放战争中舍生忘死,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退役后张富清主动要求到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默默奉献,造福一方。老英雄退休后因病,一条小腿被截肢,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发扬奋斗自强的精神,不但能够借助工具行走还能够继续坚持伏案学习,用他自己的话说,“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
我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决心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修养、磨炼意志。以张富清老英雄为榜样,学习他踏实肯干、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公务员。
“是谁举起燎原之火,为这片土地换了春秋
是谁用一卷蓝图展开了千年的眉头 是谁带领我们跟着崭新的希望在走
走进这心花怒放的好时候”
——题记
《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展开,主要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电影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辛亥革命之后,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在第二段描述十月革命和“五四革命”运动,表现当时国内外形势进行了探讨、争论;第三部分讲述了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春、周恩来等青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一部《建党伟业》,一份献给共产党90华诞的厚礼,一次中华儿女共同领受的精神洗礼。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巴黎和会、五四运动……我曾经狭隘地认为,这些只与历史考试有关;然而,“滚滚长江东逝水”,真正的历史,又怎是薄薄的历史书所能承载得起的?当电影带我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也彻彻底底地燃烧起来了,感受到的是他们与我们、昨天与今天,是精神与精神的碰撞,是时代与时代的对话。什么叫爱国?什么叫激情?社么叫青春?什么叫付出?什么叫理想?什么叫信仰?什么叫愤怒?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报国?什么叫艰辛?什么叫历史?什么叫抛头颅洒热血?什么叫匹夫有责?《建党伟业》把上述问题诠释得淋漓尽致!
进入19世纪中叶,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民不聊生。
电影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当孙中山马上就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我为他而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期望。当宋教仁被刺客杀死时,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当袁世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了国家的利益,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恨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在拒绝《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濡湿,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看到温馨处让我心生羡慕,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绵长,如年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婚妻子:“做我的媳妇,是要吃苦的,跟了我,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日子……”,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我愿意。”最简单的台词却道出了最真挚的爱情,让我焉能不深受感动?!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影片的结尾真美啊:在那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上,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现……
而到底是什么催使他们从容的面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高度责任感。爱国使他们感知责任、使命使他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生生不息。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6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90年前,发源于1921年的那个7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90年来,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代表着中国大多数人的愿景和诉求。从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过370万中共党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部电影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民族团结的力量。我们的民族从来都不缺乏仁人志士,从来都不缺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从来也不缺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这些人,为了使全国人民摆脱枷锁,摆脱束缚,为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家庭,他们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最终为我们取得了胜利。
第一个是张富清,他拥有那么多的荣誉勋章,却甘心平淡,扎扎实实工作,甚至隐藏了他的荣誉。因为他是真正经历过苦难,懂得感恩的人,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人,亲眼看到过死亡,自己一次又一次于死亡擦身而过,见证了流血和牺牲,所以他更加珍惜活下来的机会,用尽一生来奉献社会,他不求功名利禄。
然后是邮递员老唐,他穿梭在渔民之间,他理解渔民的艰辛,他懂得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一个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当洪水来临之时,他用生命来保护那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是无数基层邮递工作者的代表,现在的邮递员、快递员,他们风吹日晒,只为把信件、包裹安全快速送达,他们的辛苦,却有很多人不理解。
还有那个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第一书记,他自己带头吃苦,带领村民探索发家致富的路子。其实他顶着很大的风险,干好了他就是第一书记,是带头人,大伙都感激他,可是探索这个事情,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要是失败了,他就可能成为村民口中唾骂的对象,我佩服他的果敢和他的创新。中国多几个这样的村书记,老百姓的日子就越好过。
那个硕士毕业后回家乡支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女硕士生,我忘记了她的名字了,别人读书都是为了往外走,往城里走,走得更远,她却是为了报答家乡,年仅30岁的她,因为抗洪抢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是成了父母永远的骄傲和遗憾,家乡的人民会记住她。
那个89年的抽粪环卫工人,两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她吃苦耐劳,为民服务“脏我一人,干净大家”的信念,让她毅然选择了这份别人都不愿意干的工作,却放弃了去母亲的旅行社工作的体面工作。同样身为80后的我,真的佩服她的献身精神和勇气。工作不分贵贱,要的是有一颗敢于奉献的心。
那个退伍转业军人,到了贫困村,带领村民在村里办起了山羊养殖厂,发展红毛丹产业,这些,和他在部队的工作看似没什么联系,却因为他的那份执着和担当,干成了别人眼中办不了的事。
结合现在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一是树立服务意识,做联系群众的表率。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的问题;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的问题。
要争做一名好干部,就必须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发展的推手、做干部的表率、做群众的靠山。在我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将把基层当作课堂,把辖区居民当作老师,把为民、务实、清廉当作必修功课,刻苦研读,潜心修炼,竭力拼搏,努力争当一名居民认可的优秀干部。
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深入居民和经营户,始终注重加强群众观念教育。积极参加街道各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深入群众之中,在与居民打交道的一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日常工作中为居民做好事实事。
二是要认真工作,始终注重解决居民的难题。坚持开展认真工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居民工作的重点,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居民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居民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居民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在建筑行业,安全责任大于天,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没有安全做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工作的十几年里,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警惕。每天午饭后,他都会去工地巡查,因为他知道那时往往是工人最困乏、最麻痹、最容易违章操作的时候,每到一处,他都仔细巡查,因此常被一些不理解的工人指指点点,但他仍然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在工地,你会不经意地发现,那些工人远远看到他走来,都会下意识摸摸安全帽,捏捏安全绳。
10月,余建伟被安排到鲁甸灾区恢复重建项目上,此时他的女儿才刚刚满周岁。他深知此时公司急需有经验的安全员到该项目从事管理工作,他没有任何怨言,坚决服从公司的安排,留下嗷嗷待哺的女儿,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工作之中。有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只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一句奶声奶气的“爸爸,爸爸”。他突然心中一颤,别过脸去,用手抹了抹含在眼里的泪珠。对女儿说:爸爸现在正在工作,就匆忙地挂断了电话。离开家之前孩子还不会走路,两个多月回家以后,女儿都已经学会站立和走路了,错过了孩子第一次蹒跚迈步,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牙牙学语。他的内心充满愧疚。但看到灾民们住进新房后的喜悦和笑容,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面对公司要求两个月内完成在建工程的艰巨任务,他每天深入一线进行安全检查,公司生产一天,安全保障24小时,白天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日照当头,总能看到他在工地忙碌的背影,而在晚上,这背影又会来到灯下,和同事探讨检查计划和整改方案。有一天,轮到余建伟值夜班,不巧遇到了大暴雨,雷电交加,雨急似箭,顷刻间雨水就汇集成一股一股的水流,他不放心排水设施,独自一人来到施工现场,泥泞的路面和狂风暴雨阻挠着他向前巡查的脚步,每一步都显得如此的艰难,一提脚就满身的泥。但他仍然拎着锄头对排水设施一一排查,就这样,他穿着湿透的衣服一直巡查到第二天早晨,回到宿舍,同事们都快认不出他是谁了,只看见满脸的泥土之间露出一双疲惫的眼睛。正是有像他一样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岗位的的.基层安全员,才使得灾后重建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圆满完成。
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在央视一套播出。《榜样》中,有至诚报国的黄大年;永远的“樵夫”廖俊波;无怨无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李保国;一心为民,清廉如水的刘伦堂;用生命奉献的兰辉;永葆本色的龚全珍;“太行公仆”吴金印……榜样,亮如明烛,灿若星斗。
观看《榜样》,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以强烈的标杆意识,以榜样为鉴,学榜样,向榜样看齐。“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榜样》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观看的人都深深地感动、折服,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和坚守。
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和震撼,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入党宣誓的誓词和决心,誓词是那么鲜活和明亮,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给我们前行的勇气,通过《榜样》的党员传递给我们了正能量。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树立优秀共产党员楷模,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共同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组织单位党员和干部职工收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专题节目。
榜样是一种力量,是一面旗帜,是一座灯塔。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绿军帽、棉衬衣、黑布鞋,一副庄稼人打扮的吴金印,在肾摘除手术后三天他就出院,忍着伤痛出现在荒山治理的工地上,40多年里,他带领群众拓荒开田,让荒山结出了金灿灿的果实;西藏察雅县烟多镇雪东村原党支部第一书记尼玛江村,三次来到雪东村,创办家具厂,三年间,雪东村实现了从过去“搬迁贫困村”到如今“标杆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家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一定家庭文化的沉淀,是一代一代家族美德的传承。良好家风,无言的教育,如春天的雨露,润物细无声,福泽子孙后代。
好家风,道德的“涵养池”.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做人做事的底线。道德表达的是灵魂之美,体现的是理想、正直、良知和责任,其内涵是宽容、和善、真诚、大度。好家风往往把崇尚家庭伦理道德,塑造人格精神的高尚,作为第一准则,因此为后人铺就一条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好家风,是用行动传递道德之美。漫漫人生路,也许行走在风云变幻的官场,也许行走在激流滚滚的商场,也许行走在复杂多变的各种职场。无论你身处任何岗位、任何场合,你良好的品德修养都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应涵养身心、注重品德修炼,用行动传递道德之美,塑造为人向善、心灵纯洁无私的良好社会形象。
好家风,弘扬的是传统美德,产生的是道德力量。自古以来,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作为一个家庭,若把传统美德融人生活之中,好家风自然会形成,家庭成员的修养自然会提升。这就如同天然的“道德营养液”,从小喝着长大,自然而然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好家风,讲究厚德载物。德如大地,厚德才能够万物生发。道德的涵养,在于把一切名利、金钱和地位看作是身外之物。把德作为家庭价值取向,在于促进家庭成员对道德的坚守。家庭对于子女要求最重要的不应该是物质给予,而是把握修行,把握品行,通过自律提升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
道德,表达的是灵魂之美。作为一种修行,可以说是代表人生价值永恒的标志。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周游道德世界,其实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包容、善良、诚信、友爱和仁慈的美好中徜徉,在这个世界里体会人生的根本,()才智的动力,言行的镜子,成功的向导。品德的高尚,意味着人格的伟大,意味着人性的美好。积蓄美德,就是积蓄财富;传承美德,就是传承精神。
在吉林省边陲,鸭绿江岸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活跃着一位专门为留守老年妇女服务的女企业家金光玉,她在商业经营中注入传承美德的思想,并教育自己的女儿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金光玉是一位单亲母亲,年轻时代就一个人带着女儿艰难生活。因为离婚,因为单亲,女儿没有考上大学。为了教育女儿成人,她为女儿立下规矩,没有工作自己创业。为引领女儿,她创办绿化公司,开发绿化产业。几十年种花种树,形成可观的百合生产基地。她组织50多名孤寡老人成立合作社,带领她们走致富道路。组织留守老年妇女种百合,她提供种子,协助销售,为老年妇女积蓄了生活来源。
从帮助老年妇女到引领大学生创业就业,她把产业延伸到省城,在一所民办高校创办起“百合咖啡屋”.这个咖啡屋半价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培训。她对女儿说,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所以我们必须把这种关怀传承下去,做到创业、善良、仁慈,帮助最困难的人群,而且要坚持下去。
“创业、善良、仁慈”,成为金光玉对女儿的家风教育。女儿在母亲创办的“百合咖啡屋”打工,她把咖啡调到醇香,她为大学生提供最优惠的服务,她为不喝咖啡的大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很快,这个咖啡屋成为来自于天南海北大学生交流的天地,学习创业的乐园。
金光玉作为单亲母亲,因为未能帮助女儿考上大学而自卑了许多年,而她经过努力把女儿培养成为创业者、奉献者,她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怀。
好家风,流动着远行的力量。从小生活在一个有好家风的环境里,并不会感觉到束缚和困境,情不自禁地会产生一种正能量,那就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好家风是在抒写人格精神的高尚,把道德注入人生,使得人的心灵有德行的守护。
20世纪的90年代,深圳一个普通的雇佣家庭里,发生了一件平凡却让雇主难忘而感动的事情。郭女士从家乡东北的大草原来到经济发达的南国深圳,在一个富裕家庭做了保姆。她每天的任务是洗衣、做饭,送雇主女儿上学。她勤劳能干,把一个家料理得井井有条。要过春节了,主人听说郭女士家有年迈的老母亲,就把一大包放了几年舍不得丢弃的衣服送给郭女士,让她洗洗带回家给母亲。郭女士很高兴,对雇主的馈赠连连表示谢意。晚上,当雇主下班回到家,突然发现写字台上放了一摞被水浸泡过又晒干的人民币,数一数,5000元。郭女士告诉雇主,是清洗旧衣服时发现的。雇主感动之余说,这些衣服放了好多年了,里面的东西我们根本不记得了。这是意外收获,送给你作为我们家里的道德奖金。郭女士婉言谢绝,说:“我劳动,得到应得的工资就已经满足了,绝不能索取多余的钱财,这是我80岁母亲的嘱咐”.雇主在郭女士笔记本上发现一段感言:“远走他乡,做人要好,做工要强。”原来,郭女士是因为丈夫做生意投资失败欠了外债,她是为还欠债特意跑到经济发达的深圳打工。千里迢迢,她把自己的德行扩展到祖国的最南端。有母亲的嘱咐,她力量倍增,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家,过河的桥,乘凉的树,歇脚的屋,也是自我修养的大课堂。一个好的家庭,又有好的家风,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人心。沉浸在道德“涵养池”里,足以给我们一生的净化。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
诸于实践的人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治疗良方了呢,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归宿已经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论语》大致成书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完成于战国初期,这个时代,中国还处于十分**的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社会礼制崩塌,各种思想泛滥,东周其时已经是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货币单位等等,俨然一副分裂景象。而当时的孔子怀揣着一个伟大理想,游走于各国,希望能够付诸实践。这种思想便是礼制的思想,希望通过恢复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礼数规则,来重新构建社会。比如老百姓能够认真耕作,士大夫能够治家有方,诸侯能够治理好国家,这样整个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个阶层不要总想着越级,你是一个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诸侯王赶下台,不要在礼制上超越诸侯王,参见诸侯王的时候要保证诸侯王的威严,这样社会各个阶层就都稳定下来了。所以,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欲望,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做好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恐怕相当于乌托邦了。其实通过后代的发展也基本能够看得出来,儒家思想用来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是要严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根基正是一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治思想。
这么说来,《论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吗?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终生学习、谦虚、仁慈等等,这些对于现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的。说儒家类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目标,甚至于孔子认为在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永远也无法达到,因为有一个终极目标在那里摆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终止这个无休止的轮回,可是也许需要几世的修行才能达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谁还记得。那么你就要接着修行,因为你知道现在不是终点。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说你的仁已经修行的很好了,不,因为孔子都没有达到,而你,连孔子还没有达到。那么儒家可以成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会和谐的。我看仅此而已。
另外,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说《论语》不好的言论,我看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当时的孔子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当时的孔子只是想要表达一种伦理纲常的想法而已,因为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完全乱套了。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看一本书,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可以乱理解的。当时,社会战争频仍,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没有人再遵守以前的旧秩序,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不过可惜,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可能与社会的发展想违背了。还有“死读书”的问题,其实孔子是最反对这个观点的。“学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学活用”。还有就是“学而优则仕”,后世拿这句话为根本,指挥着万千读书人在科举,其实这个话还有半句。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紧学习,学习好的,有余力的,要出来做官。你看,这断章取义是不是也不好。
【榜样观后感2000字】推荐阅读:
《榜样3》1000字观后感11-08
2019《榜样4》观后感800字07-23
榜样观后感心得体会字11-12
《榜样3》观后感範文500字06-02
《榜样》观后感:心中有榜样 脚下有力量07-27
榜样观后感大全05-28
看榜样观后感06-05
榜样观后感领导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