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精选8篇)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篇1

赵静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大学所普遍接受。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从开始有步骤地推行通识教育,并经过近几年的推广改进日渐成熟,为学生喜爱。研究表明:一方面,大多学生认可通识课程,愿意并接受通识课程;另一方面,学生对通识课堂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下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应凝聚通识教育普遍共识,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成因分析;大学生

一、通识教育概念和我校开展情况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后由台湾学者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翻译而成。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后来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相联系,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从20世纪起,通识教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它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大学所普遍接受。由于其强调人性化教学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及学习自由,注重整合学习经验、启迪人格发展及培养各种学识能力,因而对全面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更能造就具备完善人格、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才。

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立了“大学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专设了“通识教育部”与“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跨学科门类选修课。从开始,学校推行新设计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规定全校本科生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正在实施的新通识教育方案有以下特点:(1)采取新的通识课程分类方法,共同核心课程分以下四大类: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共16学分。(2)采用双重编码课程,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向外专业本科生开放,作为“共同核心课程”,以使外专业同学亲身了解其他学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3)实行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的制度。从开始,我校所有博士生都要求担任本科教学的助教工作。(4)推行小班讨论制。例如300人大课要求配备10名博士生助教,每个助教负责两个小班(每小班15~20人)的讨论。此等措施已经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也受到了美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了解我校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现状并进行成因分析,有其重要意义。

二、通识教育现状和成因分析

(一)调查方法基本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本问卷根据我校通识教育开展情况制定,希望了解我校学生对通识课堂最真实的想法。通过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后,测查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发现大学生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调查问卷题目编排都经过了非系统化随机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统计、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信度检验。同时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分析方法,分别以性别、年级、专业为分组变量对样本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以中山大学四校区1000名大学生为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932份,有效回收率93.2%。其中年级分布为:大一285人,大二392人,大三182人,研究生73人。性别分布为:男生446人,女生486人。专业分布为:文科239人,理科249人;医科207人,工科117人,其他120人。

(二)大学生通识教育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1.大学生普遍认同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根据数据反映,对于开设通识课程,74.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仅有不到25%的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开设持否定或无所谓态度。如图1。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是一种人文教育,以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而被广大学生接受。数据也表明,大多数学生是认可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并接受通识课程这一教育模式,并希望通过通识课来了解更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而少数学生对通识课不太积极的态度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对部分学生是否未能完全适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差异,或部分通识课未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期望等问题应深入思考。

2.大学生普遍满意通识教育开展成效。调查结果显示,80.92%的学生满意通识教育课程,超过一成学生对所选通识课程感到非常满意,但也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对所选课程表示不满意。如图2。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整个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故超过80%学生的满意度总体反映出了通识教育其独特的魅力已经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心意,进而通识教育的优势也可进一步得到发挥。但如何避免“博而不精,通而不识”的状况,这对学校在巩固已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堂的要求日益提高。

(1)选课意向呈多元化趋势。调查结果显示:52.67%的学生对“全球视野”类课程感兴趣;45.55%的学生倾向“科技、经济、社会”类课程;41.22%的学生希望选修“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类课程;37.66%的学生中意于“中国文明”类课程。如图3。比较数据可知,学生对不同类别通识课程的兴趣程度差异较小,最多不超过15%。在四类通识课中,“全球视野”类通识课程最受欢迎,这也与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社会对大学通识教育的迫切需求不谋而合。同时,希望选修“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类和“中国文明”类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这不仅是对这两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进的肯定,更说明了学生日益增长的防止偏科、要求自身全面综合发展的意识。

(2)课堂难度现共识性态度。数据表明:接近60%的学生普遍感觉通识课程内容难度一般,感觉非常简单和非常难的学生分别为2.29%和4.33%,总过不超过7%。说明在课堂内容难易程度问题上,大多数学生达成普遍共识。如图4。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这前提就是学生对通识教育课堂内容的接受度。数据显示,在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吸收并掌握通识课程内容,这有利于理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真正的“育”人。

(3)学生缺勤率是重要性指标。调查表明:34.44%的学生没有缺勤通识课程;但超过一半的学生普遍缺勤1~3次;仍有接近一成的同学缺勤超过4次以上,情况不容乐观。如图5。众所周知,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而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机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通识教育起步较晚。这也是为何大多学生认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却仍不重视通识课程。除学生应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外,学校更要落实通识课程相关管理规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升通识课程质量与吸引力,真正达到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利交叉”的本科教学体制,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制。

4.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估体系日渐成熟。(1)助教制度亟需进一步落实。由调查数据可知,仅有三分之一的通识课程有助教,如图6。但有80.77%的学生认可助教工作有助于通识课程,如图7。这一方面从侧面反映出了助教制度并未全面深入的普及,另一方面助教工作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间接提出了极大的需求。通识教育倡导博闻强识,文理交叉,这一过程不单单需要教师投入,学生配合,同样还需要助教的亲密融入。助教制度意在为每30~40名学生配一名博士生助教,不仅让其可以更好的参与通识课堂教学活动,帮助任课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助于学生对通识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效果。而差强人意的现状则需学校一方面要进一步大力实施和推广助教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完善助教制度,提高助教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助教对教学的作用。

(2)讨论课设置仍需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53.35%的学生所选的通识课开设有讨论课,也有近一半学生的通识课堂没有讨论课。如图8。但仅仅只有13.23%的同学所选通识课有助教带领小班讨论。如图9。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重在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它的内容倡导“给20~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这必然要求丰富通识课堂形式,制定相应通识教学要求。这包括除了大班教学外,每3~4周要安排小班讨论课,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要求,学生要按时提交读书报告等。调研结果显示,讨论课的教学形式在通识教学模式中有一定应用却不十分广泛。同时,小班讨论课仍未完全落实,这中间有助教配置不合理、修读学生人数太多、管理不便等原因,但如何增设更为精品的通识课程,合理配置助教数量,对助教工作开展必要的指导等,这才是学校应大力提升的地方,以达到将通识教育课程变成本科教育的主要课程和基础性训练的远景目标。

(3)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提升。图表显示,75.06%的学生表示满意通识课程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不满意率不到四分之一。如图10。对比之前数据不难发现,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虽未完全覆盖所有通识课程,却在学生当中评价较高,这也说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通识课堂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但仍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这种教学模式。结合访谈结果发现,这与通识课程受众广泛,同一教学班上学生来自不同专业,陌生感造成难以畅所欲言,且学生专业领域不同,在讨论课上容易偏题,导致效率低下有关。这对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更是再次强调了要针对具体通识课程开设助教制度指导工作,增强任课教师与助教的互动,及时反映学生讨论课上的回馈,真正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

而对于将通识课程成绩与绩点挂钩的态度,54.19%的学生表示不赞成,24.94%的学生表示赞成,20.8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如图11。结合访谈结果分析,持赞成观点的学生认为该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强通识课程体验值,发挥通识课程实效;持无所谓态度的同学认为通识课程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应该致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重视程度;而不赞成的学生则普遍认为通识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发掘自身兴趣点,拓展眼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途径,而非获取成绩、提高绩点的手段。这需要通过不断地改进通识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转变观念,由被动接受通识课堂知识转为主动接纳通识教育内容,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升通识教育的效果。

三、大学生通识教育深化推广的思考和建议

1.凝聚通识教育普遍共识,加强通识教育高校地位。“通识教育”从1995年至今,已在我国走过的历程,经过许多尝试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通识教育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其发展现状仍不乐观。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小学教育追求升学率,高等教育追求就业率,部分高等教育被认为就是专业教育,传授学生一技之长足以。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已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然而不少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育方式简单,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全社会对通识教育形成普遍共识,在通识教育理念上进行必要更新,同时加强高校通识教育地位。笔者认为,一要回归教育的本体功能,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给通识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要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要理解通识教育理念和完整的目标,要认识到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另外要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为了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而设置,要起到对人终极关怀、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实现通识课程对学生的真正教育,完成对目前专业教育的提升,通识课程就必须进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成为必修课、基础课,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拥有一份科学合理的课程表。恰如杜威所言:“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

2.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改革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纵观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有许多差异和其特色性:从课程目标看,不同高校有各自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其共性有:(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 )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坚实的基础,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有志于成为国家高层次的建设人才”;(3 )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程学分体系看,中国各高校借鉴了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增加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的空间;增加通识教育课的学分要求,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在课程结构上,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从课程教学形式看,有讲授课、专家报告、专题讲座、实验课等形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授课式教学,少数是以课堂讨论和讲座的形式出现。从调研结果不难发现,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改革通识课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许多教育者所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人文类“通识课程”应以“阅读经典”为核心内容。经典就是那些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人所写的,都能超越于几千年历史的具体变化,讨论一些人类永恒需要面对的问题的作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生命格局的扩大与人生境界的提升,“经典研读”是最为有效且经济的教育路径。其次,通识课程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体验式与实践性教育。例如推广我校的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模式,必将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通识课程建设不能片面地追求学科齐全,无所不包,而缺乏实际的统一的教学目的。通识教育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需要教育者知行合一,长期为之奋斗。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基础且必须的课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我们将培养学生的眼光超越于现实的流行意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3.理清通识教育制约因素,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已被众多高校普遍实施的通识教育,如何正确评估其成效就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应先认清高校通识教育能力的构成要素,如教学师资、课程模式、制度与经费支持、软硬件教学资源、评价与监督机构、教辅队伍等。通识教育师资的发展以及软硬件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开发是高校通识教育能力的核心要素。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合理的设置通识课堂,制度与经费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点,都将影响高校通识教育能力。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有充分资金的保障下,高校才能正常发挥其通识教育水平。高校通识教育能力还应体现在它的通识教育评价与监督体系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上。通识教育教辅队伍的优质服务,比如助教工作制度,也极大的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成效。

那么如何针对制约因素,建立健全一套相对完善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笔者认为,一要因地制宜。如对于文科学生,应加大科技经济课堂,对于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素养熏陶。二要打造精品课程。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一个人格和文明的自觉。设计一套简单、少量,却精致的通识课程就很必要。三借他山之石。如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嵌入式评价法,让教师以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系统化的方式,对学生作业按课程目标各个方面来评出等级,以此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大学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我国高校更为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促进大学通识教育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拓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3 ):157.

[2]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128.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篇2

一、江苏省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

大学通识教育在西方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通识教育体系已经基本成熟, 但在我国起步较晚,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展开探索实践。江苏省作为最早开展大学通识教育探索实践的省份之一, 省内许多高校开始了形式多样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如南京大学2006年提出了一种“2+2”培养模式, 即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加上后两年的专业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7个国家级理科基地和2个校内理科基地的新生, 以及中文、历史 (不包括考古专业) 、哲学专业新生共约500人进校后将不分系别, 全部进入匡亚明学院学习。有一些本科院校虽然没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按年划分, 但建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取得一定的通识教育学分。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因为专业学科不全, 没有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但也开设了一些通识教育课程,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江苏省教育厅还专门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指导全省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目前江苏省有高校130余所, 多数高校均已建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或开设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通识教育的氛围越来越浓郁。

二、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与教材配备不足

在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上, 不少高校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学校、教务处只是注重教学任务的下达和一定数量课程的开出, 学院和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勉强开课。没有经费和人员保障, 没有人愿意去管, 没有人愿意去研究通识教育的管理和改革, 课程管理缺乏统筹与创新。对于教师而言, 个人晋升职称靠的是科研成果、论文和著作, 通识教育教学对个人升迁帮助不大, 没有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改良教学方法, 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勉强应付。由于师资的缺乏, 不少通识教育教师是由专业课程教师兼任的, 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把握不准确。很多通识教育课程实行大班制, 100多人挤在一个教室里听课, 限制了教师的发挥。此外, 不少课程没有配套教材, 或教材与课程关联性不高, 给学生复习、理解带来不便。这些都使得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尽管各个高校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提出了通识教育学分要求, 但在实际上不是把通识教育看成是本科生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 而把它看成是仅仅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 以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由于认识上的差异, 在体制上缺乏保障, 通识教育在实际实施方面也面临着尴尬境地。目前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到大学阶段总课程的30%, 而且通识教育课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律等技术类应用性课程, 提升学生素质修养的人文艺术类的课程往往只有10多个学分, 还多为选修课;部分艺术性课程以欣赏性、娱乐性为主, 体现人文精神的课程偏少。在课程内容方面, 以“概论”类课程居多, 研读类课程少, 课程缺乏深度;分科课程多, 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少, 课程缺乏广度。学生选课缺少必要的指导, 盲目选课, 往往避重就轻, 凭兴趣、凭感觉选课。结果必然造成学生仍然以专业课程为主, 对通识课程不重视, 上课也只是为了凑足学分。也有不少学生很少认真上课, 上课缺勤率较高, “选而不修”, 多数学生上通识课的同时又忙于其他专业课程。这使得现行的通识教育对真正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帮助不大。

3. 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缺失

多数高校在通识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人数没有进行科学规划, 一般仅以教室容量或其他教学成本考虑班学生数。往往造成学生期望值较高的课程修读人数过多, 从而影响教学形式的合理选择。很多课程大班授课, 教师只能以讲授为主, 客观上造成学生展示的机会少, 仅有的机会也总是让少数学生分享。因为不需要参与, 课前就不需要做准备, 让学生形成通识教育课程并不重要的误解。同时由于教学方式沿袭传统的讲授法, 教师全程灌输, 把很多本来应该是学生的责任无形中消解了。单就阅读量来说, 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差距就悬殊。美国一个大学生每周课程要求的阅读量大约在500—800页, 而中国大学生每周阅读量可能不到100页。究其原因, 往往都是上大课, 听听就行, 不要求课后读很多书。没有大量的阅读和研讨, 学生就不会静下心来理解、剖析书中的观点, 也就很难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改进大学通识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1. 加强通识教育的师资配备,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覆盖。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投入。一方面, 由各高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筹管理通识教育, 研究通识教育的前沿动态, 制订科学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对通识教育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 引进专业的通识教育师资, 组建通识教育教学团队, 通过增强师资配备, 让小班教学成为可能, 每班15—30个学生的书院式教学, 可以为深度阅读和互动讨论创造施展空间此外, 还可以设立通识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并为通识教育师资创造专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以此调动教师积极参与通识教育教材编撰及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提升通识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覆盖。

2. 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 不断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高校要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合理规划,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进行质量把关。一方面, 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 尤其需要加大人文艺术类课程的比重, 在课程性质上提高必修课程的比重, 把人文艺术类课程落到实处, 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并在继承中发展中国文化。另一方面, 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些课程要综合性强、可深度研读,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通识教育的魅力和效果, 提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可度, 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对于学科领域并不齐全的高校, 还可以将部分人文类科目融入专业课程, 组织通识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合备课, 重点利用通识理念拓宽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做到融会贯通。另外还应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一切从学生出发, 为学生量身推荐适合的课程, 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3. 增强通识教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 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吸收。

推进通识教育,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是必要的手段。在教学环节上除了课堂讲授外, 还应有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的深度阅读。我们需要通过深度阅读, 让学生静下心来理解、剖析书中的观点, 在体会与领悟中汲取名著的正能量。此外, 还应增加课堂讨论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 留给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多创造实习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把所学的通识理论知识外化于行, 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 把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综合运用,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还可以让学生开展一些科学研究、参加一些综合性的比赛,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江苏省通识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在途中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只有学校上心、教师用心、学生入心,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 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

摘要:大学通识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本文对江苏省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并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为高校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江苏,大学通识教育,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罗三桂.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

[2]魏传光.大学通识教育的异化及其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1) .

[3]胡涛.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和建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7) .

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G641

在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及文化的多元化的推动下,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栋梁之才,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1.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

自我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什么是自我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自我教育,学者王雪生认为:“自我教育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与教育相伴随、贯通个体生命全程的一种现象,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基本条件之一,是个体在一定社会要求下按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培养和自我实现的活动。”狭义的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即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

1.1自我认识不足

随着大学生自身生理的逐渐成熟,心理上也随之产生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成人感,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强烈地要求别人将自己看成是社会成年人。

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独立感,但同时他们也常常会表现出矛盾和不稳定的特点。虽然大学生有着较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但两极性也比较凸显。当他们因取得成绩而得到赞许时,就会表现出愉快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当他们因自身的某些行为导致失败的结果而自身感到受挫或被批时,就会导致忧郁、低沉等消极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会自暴自弃。

1.2自我要求不够

当代大学生缺乏自己向自己提出要求的意识,过于依赖教育管理,从而导致他们缺乏自强的品质。

大学生的自强缺乏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学习上,高中时,学校对学生几乎都是采取强制性的监督管理,其学习目的就是要考上大学。然而,到了大学后,学校的强制性措施不如高中了,也没有什么升学的任务了。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奋斗目标,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没有养成一种自己向自己提出学习要求的习惯;生活上,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过于随意。就金钱消费方面而言,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要求不够。为此,必将助长他们的攀比、从众心理,从而引发各种问题。

1.3自我践行不够

当代大学生缺乏勇于实践,并能够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且能够扎扎实实地实现自己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的意识;缺乏自立的品质。

大学生的自立缺乏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独立性与自控性两方面。独立性方面,大多数当代大学生还是较有责任心的,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并不是很擅长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缺乏自信心、决断力,依赖性较强;自控性方面,自控能力较差是当代大部分大学生的共性问题。一些学生很清楚学习的重要性,但总不能坚持刻苦学习;一些学生迷恋于网络,无法自拔;一些学生则高消费,盲目攀比,不能控制自己的消费欲和物欲。

1.4自我评价认知不足

当代大学生自我评价认知水平良莠不齐,从而导致其不能深刻认识到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进而缺乏追求社会价值的意识。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个人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就不可能脱离他人及社会而进行,社会评价是个人自我评价的基础。而个人是否能够实现其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关键则在于是否被社会认可。当个人的活动得到社会认可时,个人的自我价值就体现出了社会属性,自我评价也就凸显出社会评价的因素,所以,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是统一的。

2.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2.1大学生个人能力和心理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部分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干扰,情绪化明显。此外,部分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常以自我为核心,自以为是,当面对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时,常常不予理睬,而一旦自己遇到问题时,便束手无策。

当代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且擅于独立思考,拥有较为顽强的探索精神,但是他们的思想很不稳定,阅历尚浅,缺乏社会经验。由于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必要的意识和能力,当遇到某些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他们这种思想和心理状况,降低了高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而使自我教育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2.2对自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中国教育表现为重灌输,轻素质,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可以说灌输教育强制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使其缺乏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能力。而大学生对自我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只有让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进而实现教育目标。

众所周知多数当代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学习上,他们处于被动;在生活上,喜欢依赖他人;在成长中,希望被呵护,这就使得他们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方面的意识显得十分有限。

2.3网络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电脑和手机已不再是奢饰品。加之网络的飞速发展,它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虽不具有任何的政治色彩,但是被不同的人使用,它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大学生自我践行的能力不够,致使大多数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极大地影响了自我教育的效果。

网络的开放性使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不可能完全被过滤掉和消灭掉,他们会直接呈现在大学生面前,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对它的需要极容易被网络上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负面信息所压制,进而淡化自我教育效果。一旦自我教育的需求被淡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及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高。

2.4 环境对自我教育的影响

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既能受到环境的影响,也能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动地进行自我发展。只有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使个体自我教育与集体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使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思想文化正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三观,就需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的心智正处于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考虑问题不够深入、全面,极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

因此,环境的影响易导致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和自我评价有偏差,甚至会严重影响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削弱自我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篇4

摘要:小学生厌学的事件屡见不鲜, 表现为学生对学校生活积极性不高, 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逃避行为, 若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成绩下降而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 从家庭中学习目标设置的方面来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 家庭教育; 厌学;

1 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分析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指出:任性和反复无常是一种猛然的爆发, 是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的, 凡是外力强迫的或听从命令的行为, 而且行为者在听命行事中没有自己的目标可达到, 或者不明白该行为与其他行为有何关联, 就会反复无常的任性表现[1]。由此可见, 对儿童厌学的“任性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学习目标出现问题。

1.1 家庭中的学习目标不合理

当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时, 首先要考虑养育者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杜威认为, 如果教育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恶果之一就是因为根本行不通而导致胡乱利用眼前条件。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心, 比如养育者均希望儿童在学习成绩上成为“第一名”“名列前茅”, 常常以此为儿童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种情况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

(1) 养育者会因为该目标而急切地为儿童报各种昂贵的课后补习班, 而忽略儿童自身实际, 也不计补习班的真实效果。倘若脱离了儿童自身情况, 儿童也会为此痛苦, 上课走神, 学校效果不佳, 徒增学习负担。

(2) 儿童缺乏为此学习的动力。比如儿童的成绩在中等左右, 但养育者要求每一次考试都达到“第一名”, 显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管理学中期望理论说激励动力等于期望值乘以效价, 对结果的渴望和达成结果的难度同样重要[2]。也就是指即使达到目标的奖励回报再丰厚, 当目标遥不可及的时候, 动力值依然不高。即无论采取何种奖励与回报, 当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难度过大时, 儿童学习的动力依然不强, 不愿付之行动。由此可见, 脱离实际的目标会造成儿童产生畏难情绪、打消学习积极性, 失去动力。

1.2 儿童个人目标不受重视

《民主与教育》中提到, 儿童的养育者往往定下他“自己的”目标当作孩子应有的成长目标。儿童的学习目标多为养育者或者学校、老师代替儿童制定, 属于外定的目标, 而非儿童根据当下自身经验和自身情况得出的目标。两种目标没能有效的协调而产生矛盾让儿童无所适从。儿童天性被压抑, 也因此难以调动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3 对学习目标缺乏沟通和理解

儿童厌学也可能是出于对他人订立的学习目标的不理解。儿童尚处在成长阶段, 社会经验缺乏, 对于养育者要求其积极学习不能够清楚的理解―――比如“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因而困惑不解, 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有部分养育者认为道理浅显无需与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沟通, 或者“长大了就明白了”, 或者认为成人这样说儿童自然就会理解, 并没有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种分歧自然而然就造成了儿童无法理解学习目标, 对其感到困惑, 缺乏学习动力。

2 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2.1 合理化家庭中的学习目标

针对儿童厌学情况, 养育者应当合理的制定家庭中儿童的学习目标, 从儿童自身出发, 不宜不切实际, 比如, 先进步两到三个名次, 再进步一到两个名次, 逐步前进, 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修改。这样有助于让儿童看到完成目标的希望, 一方面愿意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 另一方面可凭借完成目标而产生成就感, 肯定自身价值, 继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儿童一步步完成目标、发挥才能的时候, 儿童的未来也就无需养育者过多担忧了, 因为并不需要养育者直接为儿童订立一个宏大的、遥不可及的目标, 更宜将儿童的学习目标制定得符合实际, 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

2.2 重视儿童的个人目标

蒙台梭利在研究中发现, 儿童对玩具、糖果等物质奖励并不感兴趣, 激发他们能力的是自由的天性发展[3]。因此当儿童出现厌学现象时, 物质刺激并非最优方式, 而是养育者应找出儿童的个人目标, 与教育目标相结合。

(1) 养育者应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人目标, 面对儿童的自身目标养育者不要轻易否定, 不要把养育者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儿童身上。人人生而不同, 儿童有自身的天性发展需求, 可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养育者都不相同。养育者将自己认为适当的目标强加于儿童只会违背儿童发展的天性, 造成儿童的痛苦, 有损儿童的心理健康, 而其真正的天性则得不到发展。

(2) 儿童正处于身心的发育期, 尚未成熟, 其社会经验不足, 因此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并不明确, 不是“想成为战地记者”“希望当遗传学家”这样能够为成人社会迅速接受并精确定位的`目标。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表现为一种爱好、一种专长, 在其生活中体现出来, 此时需要养育者用心观察, 并借助成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加以分析, 帮助儿童明确个人目标。比如美国检察官梅琳达, 从小最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是与人吵架[4]。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 养育者应当让儿童个人与家庭和学校设立的学习目标相结合, 从根本上激发儿童学习、进步的兴趣, 积极发掘自身潜能, 乐于学习。蒙台梭利指出, 儿童懂得“自我教育”, 当设定目标之后, 儿童不需要成年人的干涉, 会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让儿童目标和家庭中的学习目标相结合, 能够帮助儿童从自身克服消极厌学情绪。

2.3 加强沟通和理解

养育者需要尊重儿童并理解儿童, 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 耐心讲解, 才能有效的为儿童解释学校和家庭设立的学习目标的理由和与之带来的好处, 帮助其理解和认同。若是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儿童硬要求儿童理解并赞同, 比如“好大学”“能赚大钱”“找好工作”,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而言, 目标从近在眼前的“取得好成绩”“考试成绩前三名”变成了遥远未来十分不确定又不具体的事物, 更加模糊, 反而不易理解并付诸努力。因此成人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和讲解, 当儿童理解并认同了学习目标的时候, 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厌学情绪, 自发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译林出版社, 2012.

[2]周三多.管理学 (第三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

大学生就业难得成因及对策分析 篇5

走出校门或许你有很多选择,比如你可以进行自主创业,现在国 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有小额贷款提供,不过还是分地区的,北京地区暂时没有这么好的支持政策。比如你可以选择进国企或事业 单位,工作相对稳定、轻松,当然这样的工作普通学生是不好找的。比如你可以选择进入私企,但这要求你的英文要非常棒,而且可以接 受私企的文化。比如你可以进一家民营企业,可能工作会比较繁重,但是能更加的锻炼你的工作能力。大学生走出校门,似乎面临的选择有很多,但是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这确实令人感到诧异。近日,有报道称有 18.5%的本科生竟然可以接 受零月薪,而在 08 年即 09 年本科生中零月薪的人数为 1.2%,且最 长达到半年。相信现在多数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入职逐步规范起来了,多数大企业在 实习期内也是要与员工签订实习期合同的。相信未来的发展趋势,也 是企业越发的重视员工利益及个人发展的,而对于大学生的“刻薄” 条件,相信只要自身能力达的到要求,也会逐步减少的,希望应届毕 业生不要产生过多的恐慌。随着国家及社会的不断壮大,就业机遇也 在逐步增多,提高自身能力及保护意识才是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 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中国现 有人口近13 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 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 20 世纪 90 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 1 250 万人预计到 1996—2010 年平均新增 1 450 万人,未来 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 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 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 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 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 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 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 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

因。

大学生作为公 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 缚了他们的观念。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 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 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 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 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 不高。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 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 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 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 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 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 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 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 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 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 1/3 的人,有 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 ” 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 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 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 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 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 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蓝皮书主要针对 2009 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抽样 达到约 50 万人,回收有效问卷 22 万份。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 10 个本科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且被亮红牌。蓝皮书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 连续四年与非“211”本科生差距缩小,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 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生的表现。这主要因为

高职高专重在技 能方面的培养,且专业多为紧缺型人才,如应用电子技术等。蓝皮书 指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 38%,3 年内平均换 2 个工作。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前 10 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 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黄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 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 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

绿牌专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率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 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 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业八个专业连续三年失业数最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 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2010 年中国大学生本科红牌专业包 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 10 个。蓝皮书指出,2009 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法学(82.3%)。从 2007 届至 2009 届连续三届的半年后就业率来看,三年就业率平均 下降最快的本科专业大类是历史学。蓝皮书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 10 个本科专业失业 人数为 10.38 万人,占本科失业总人数的 33.3%。其中有 8 个专业是 连续三届(2007 届~2009 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 工程、会计学连年扩招热门变冷门。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 把冉分析,上述专业若是放在五六年前,都是热门专业。

如今这些专业就业难,一是因为前些年学校扩招,多半都是热门 专业在扩招,增加了这方面人才的供给。另外就是这些行业逐渐稳定 成熟,当时需求的大量人才,现在都已成为骨干,行业的需求量、尤 其是对初学者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了。目前动画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 量还是比较大的,然而因为就业面偏窄,专业的媒体和公司没有都走 进大学校园招聘,所以给人以不好就业的感觉。此外,地域因素对这 个专业的影响也比较多,在北京、杭州、长沙这种大城

市会有动漫(动 画)基地,也会有动漫(动画)节等产业,但在比较小的城市,这个产 业却并不发达。九成工学毕业生找到工作。蓝皮书将薪资、就业率持 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定义为需求增长型专业,也就是绿牌专业。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等本科专业都入选此列。

艰苦行业人才需求大。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把冉表示,工科学生有 着一技之长,企业更喜欢实用性人才,这也是形势的必然需求。特别 对应届毕业生来讲,没有工作经验,因此有一技之长才能在人才市场 中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一些前景看好的行业,很多都是比较辛苦的 职业,工作一般要远离城市或与家人分离较长时间。如采矿工程针对 的是煤矿、金属矿山,石油工程面向的是油田。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 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 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 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 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 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 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 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 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 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 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 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 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 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 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 急需人才,小企业、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 将眼光投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篇6

( 一)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危机事件程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但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层次越来越多样化, 在校学生的基数也逐年增加, 但其整体素质却呈下滑趋势, 再加上高校管理上的不科学, 这就客观上增大了大学生极端行为发生的基数。

另外, 家庭的影响、社会的因素、学校的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这些因素使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情感上的困惑、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 由于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得不到及时排解, 就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不满情绪。长久压抑着自己的内心, 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慢慢的导致身心疾病, 甚至诱发大学生轻生或杀人的极端行为。

( 二)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年级分布相对集中

通过对大学生极端行为事件的分析, 发现发生极端行为事件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和毕业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新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进行学习和生活, 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给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他们甚至无所适从, 这就可能使学生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进而发生极端行为。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 而由于考试作弊或多门课程补考不过关等而无法拿到毕业证或学位证的学生, 就会感到学业压力很大。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 找工作的不如意甚至是毕业就面临失业, 使学生心理落差很大, 感到前途一片黑暗。在毕业的同时, 一些同学还要面临恋爱感情的压力, 使学生处于两难的境地, 以至于通过极端行为来解决问题。总之, 低年级学生发生极端行为多是由于适应性障碍、交际性障碍和学习压力等, 而中高年级多是由于就业压力、感情压力等。

( 三)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方式相对集中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方式呈多样化, 但自杀方式以跳楼为主要方式, 就像猫扑网上出现的悼文对联, “上联为: 博士生, 硕士生, 本科生, 生生不息! 下联为: 实验楼, 教学楼, 宿舍楼, 楼楼可跳! 横批: 空前绝后”。虽然自杀行为的发生主体不同, 受性别、个性、自杀原因、发生情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但大多数学生自杀多采用跳楼的方式。不管是由于矛盾纠纷、感情纠葛等等而产生的杀人行为则多采用刀具的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 刀具不仅由于锋利的特点而具有杀伤性, 还有携带方便, 用刀具进行杀人事件的实施, 不易被受害者发现的好处。

( 四)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传染性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极端行为的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突发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有理想, 有激情, 但又易于冲动; 正义感强烈, 但又对社会认识不足鉴别能力不强; 感情极为丰富, 但又极不稳定; 思想极为活跃, 但又容易丧失理智。这些心理特点会使他们因为一点琐事或冲突、挫折而在没有多少征兆的情况下就发生极端行为。

大学生年龄相近, 过着集体生活, 在学习、生活、娱乐活动方式和内容上有高度统一性, 如果发生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危机事件, 就意味着有可能再发生类似的极端行为事件, 因为学生会效仿其他同学的做法, 这也说明极端行为具有传染性。

二、大学生极端行为的成因分析

( 一) 社会环境

1. 就业压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而与此同时,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很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挑剔有加, 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种严酷的就业现实, 使学生对未来的前途感到迷惘, 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发生极端行为的主要社会原因之一。

2. 媒体暗示。中国首家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陈进认为: “媒体毫无保留的渲染自杀者的全过程具有很大诱惑性, 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 会因此类的报道加重去意。”社会媒体的过分关注会影响大学生的自杀心理, 有些大众传播媒介对凶杀、暴力的大肆渲染会无声无息的侵袭着当代大学生。如, 刊登遗书、详尽描写自杀过程等, 会诱导、暗示一些原本就茫然无助的大学生发生极端行为。

3. 文化导向。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它既拓展了大学生生活的领域, 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许多影视、电子游戏忽视了社会职责, 只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毫不彰显正确的文化导向作用。如网络, 它使学生开阔眼界, 可以快捷的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但网络信息不是仅有信息量大这样的优点, 它也难免有错误和不健康的信息。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 与社会现实产生隔阂并有意逃避, 产生自闭心理, 独来独往, 这样长久下去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认知、情感, 造成人生观和生命观的丢失, 最终有可能诱发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

( 二) 家庭因素

1. 家庭经济状况。我国现行的“自费上学”的制度, 给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贫困生除了要面对学习、就业等心理压力外, 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另外, 消费观念的不同、消费方式的互相攀比, 也容易使来自不发达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

2. 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组成形式可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健康、和谐家庭里的孩子, 他们的心理一般都比较健康; 而暴力、争吵家庭里的孩子则相反。比如: 父母关系不和、争吵不断, 父母离异或单亲、父母或他人暴力虐待等, 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 留下心理阴影, 给孩子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主要通过家长言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对孩子实行教育影响, 是孩子受到的最早的启蒙教育, 因此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孩子的性格和将来的成才在很大程度上由家庭教育的影响决定。近几年的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 父母和家庭的过分溺爱, 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承受挫折能力差、独立性差, 面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感到无所适从, 进而心情压抑、情绪暴躁, 甚至患上抑郁症, 诱发极端行为。

( 三) 学校因素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足。随着高校扩招, 学校在校生人数增多, 相应的师资变得有点紧张, 基础课程教学和研究就占用了学校的主要精力, 相对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 存在着专职心理辅导人员配备不足及心理健康教材严重缺乏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被当成一项必修的基础课程, 更提不上针对心理特点的不同在各个年级开设不同的课程。

2.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应试教育, 教育存在价值的偏颇、教育方式和内容的缺陷, 使得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变得模糊, 造成了对大学生生命极具意义的生命教育的缺失。学业的压力, 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危机, 与自身期望值的不符等等使大学生感觉生活难以为继, 而学校又无暇顾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强调生命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

( 四) 个人因素

1. 法制观念淡薄。我国当前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 他们长期受家庭父母的溺爱,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由于他们刚开始接触社会, 社会经验不足, 不能够很好的正视一些社会现象, 再加上有些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他们冲动时不考虑后果, 常常为讲究什么“哥们义气”, 而参与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纠纷之中, 从而引发大学生的极端行为, 为同学或自身的安全埋下隐患。

2. 情感方面。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 可以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处于情感最丰富、最微妙、最强烈的时期, 主要表现为重视感情却又缺乏安全感, 依赖性比较强。在和好朋友或恋人长时间的相处后会变得非常依赖对方, 一旦友谊破裂或与恋人分手, 便会感觉任何人都不可相信, 信任感缺失。这时他们不能正确的处理, 容易情绪不稳定, 失去理智, 最终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3. 人际关系方面。大学生渐渐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但又因缺乏相应的交际能力常常会造成交往的失败, 导致矛盾冲突的发生。同学之间关系不够和谐, 其结果是自己找不到朋友倾诉, 无法发泄自己的情绪, 这些学生会逐步形成一种孤独、焦虑和烦躁的情绪, 久而久之, 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 有问题的学生心理障碍会越来越严重, 甚至产生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疾病。这些心理问题,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 就很容易促使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大学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3.

[2]漆小萍.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7.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意识;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44-01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方面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在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及心理的成熟度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积累的社会经验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思想信念还不够坚定,知行脱节现象普遍。这就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受到各种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影响,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思想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有盛行趋势,这些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具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方面的信仰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全新的,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意识。当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热情不高,一次调查结果中只有16.67%的学生喜欢关注政治,其他的都对政治冷漠。这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大学生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相比,这一代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意识较差。其主要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就业问题及社会环境有关。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道德品质。良好道德品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使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礼貌、诚信、对待友情和感情的真情以及孝敬父母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更有些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本身就应具备判断是非得失的能力以及优良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学会做事。在任何时候道德是不能丢失的,否则就会失去方向,误入歧途。

(三)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历来是与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相伴随的,大学生活条件的多元化必然会在具体的、单个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方面显露出来。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大学生这种复杂的思想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的多元化。一部分大学生一味的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攀比心强,奉献精神缺乏等等。这些不良的现象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的来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会使当代大学生政治上、道德上、心理上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然而,在社会经济气候多变,中西文化冲突,各种思潮碰撞,各种矛盾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了大学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如人际关系中的闭锁心态,职业选择中的焦虑情绪,恋爱中的人格裂变以及各种精神上的疾病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塑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其中不良因素影响产生的,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不良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家庭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象增多,导致了父母对子女的过于溺爱现象严重。使孩子从小就缺乏锻炼,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物质攀比等等不良现象,孩子从小就灌输了不良的教育,自私自利的行为严重,这也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學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而是各个教育阶段共同联动的问题。大学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中学以及中学以前的学校教育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实践;重提升,轻生活基础;重成绩,轻道德培养。有的学校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人的德育,导致德育功能缺乏,市场泛化,也使学生感觉到道德教育的虚假性。这些都严重阻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生活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等多样化的新特点。这些特点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情况、新问题。社会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在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政府应制定有效地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社会团体更多的是注重大学生的能力问题,却忽视了道德缺失的问题。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必须高度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简介:夏淑荣(1987— ),女,山东人,河北经贸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 篇8

1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根据2011年至2015年阿勒泰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及其动态数据库显示,五年间本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特征是:动态变化主要集中在山区及其边缘地带,全区土地利用六大类型面积除耕地面积逐年递增,其开荒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递减,主要是农业开发及蓄牧业中的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盐泽化和矿业开发造成,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明显,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影响因素不尽相同。1.1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一种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被当作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则是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阿勒泰地区净增加耕地面积5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增加了15.96%,这五年期间的开荒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草地、林地面积减少,因为阿勒泰地区作为新疆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我区牧区现阶段仍然是以粗放经营的草原畜牧业为主,在广大的天然草地上除极少数有围栏放牧外,基本上没有正规轮牧。另外,长期以来,牲畜数目的上升和存栏头数目被设为评价生产经营优良差的重要指标,单一的注重牲畜数目的高速发展,致使草地超载过牧,导致天然草场退化和沙化及草地变为耕地是草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草场、河谷生态脆弱。1.2政策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区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和工程,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水域面积净增38平方公里,增加了1.82%。未利用土地净减少323平方公里,对我区局部生态环境的增加与减少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以退耕还林还草、人工生态林建设、区域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主要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1.3自然因素。阿勒泰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中,纬度不低,其气候被列入大陆性温带寒冷区行列,春旱多风,夏短炎热,秋凉气爽,冬寒漫长,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由于降水量少,在牧草抽青期间,得不到足够的降水,加之气温偏高,不利用牧草生长发育,是中高山草原牧业区植被下降的因素之一。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气候也是影响我区生态环境形势的重要原因。

2阿勒泰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阿勒泰地区属脆弱的干旱生态环境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与生存环境的长治久安存在密切联系,因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则因对生态保护与发展给予重视,目的在于为社会今后的发展打下夯实基础。通过对2010-2015年阿勒泰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化表可以看出,我区的草地面积急速下降,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仍为游牧,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草地资源对其十分重要;而草地生态资源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例为34.93%左右,充分体现出了在整个地区生态平衡维持中草地资源占重要地位,以及与气候环境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草原生态可直接评价整个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的优良差。针对目前形式而言,草原生态的情况并不乐观,导致草原生态出现恶性循环的原因呈现多样化,如:草地面积的急速下降、草地可利用面积和质量减少、牲畜数目过多等。耕地面积有上升趋势,但由于受到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干旱、风沙和盐碱等,导致农田开垦和撂荒同时存在,直接对宜垦荒地资源和荒漠草地造成巨大的影响。森林在我区脆弱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在“十二五”阶段,我区林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因水土的过度开发以及放牧范围和数量逐渐增加,河谷林和荒漠灌木林存在极大的消耗,导致河谷两岸荒漠区逐渐沙化。对以上列举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其一,在实施农业开发途中,尽量降低已开垦的土地弃耕面积,将新开发3845382土地与保护现有耕地、收复弃耕地与改造盐碱地合理融入在一起,在农田附近需创建合理有效的防护林和排水措施,合理实施区域土壤改良工作,采取节水灌溉和加强排灌配套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土壤出现沙化和盐渍化的现象。与此同时,对广大灌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正确管理,并充分掌握农田投入品的使用情况。目前,大自然污染现象逐渐从城市蔓延到农村,尤其是针对个体小企业而言,需加大管理力度,最大程度减少农区环境污染的情况,维护“绿色”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其二,给予草地最好的保护,特别是针对高、低覆盖度的草地应加强保护力度,降低各种因素对自然草原带来的负担;开设农区畜牧业,增加优质品种,改善牲畜质量和产量,严格完成牧区水利和围栏建设工作,合理处理退化草场,预防夏牧场的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

其三,近几年来,阿勒泰地区得到全面发展,城市人口呈现递增趋势,污染物排放量随之上升,污染情况逐渐严重;因此,合理控制城市污染情况,及时实施城市集体供暖、垃圾清除和供排水工程建设等工作,使城市环境得到美化,创建健康、安全和稳定的城市生态体系与人居环境。其四,由于近几年矿业开发行业、公路建设行业以及其它一些行业的施工力度逐渐加大,导致植被情况受到严重破坏,合理实施工程开发建设的“三同时”管理制度,对工程作业范围进行约束。维护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的多赢局面,为本区的持续发展做铺垫。其五,尽最大努力维护和改善戈壁、绿洲周围的自然植被,得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效果;禁止出现砍伐和挖掘荒漠植被的现象,帮助退化植被尽快恢复,禁止出现破坏沙漠植被的现象,在原来的保护基础上增加力度,严格遵循以下原则:生态移民、水土维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维护与轮牧、休牧、禁牧,重视林区分类建设环节;针对有条件的区域而言,应实施荒山造林和林草兼作的措施,使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正常。就本地区而言,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具有一定战略性,只有合理维护生态环境,才能维护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我区虽具有地域辽阔和资源丰厚的优势,但存在环境脆弱的劣势;想要进行经济开发和利用,需全方位分析局势,统筹规划,严格管理,以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维护工作为中心轴,在面临环境恶化现象时,应保持积极态度,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达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旅游地产开发策划下一篇:初中美德好少年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