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厂规)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厂规)(精选7篇)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厂规) 篇1

为高效率高质量的达到企业经营目标,配合公司加工、销售需求,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特立厂规如下:

一、按时上下班,不准迟到、早退、旷工,严禁上班时串岗、中途擅自离岗;

二、依次排队打卡,不准代人打卡;有事必须先请假,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离岗,如不请假擅自外出,作旷工处理且扣除工资并处以罚款。

三、工作时间请佩戴厂牌;

四、严禁在公司区域内吸烟;

五、新员工入厂,须到人事部办理入厂相关手续;辞工人员提前一个月写好辞工报告,交厂部审批,待厂方招到合适人后才能出厂,否则作旷工处理;

六、严禁携带危险物品、食品或其他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以及外部人员进入厂区;

七、厂内公共卫生,互相监督自觉遵守。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垃圾,不得将水杯或食物带入车间操作区;

八、爱护公司所有财产和生产设备,如有损坏,照价赔偿;下班时关灯、关车。节约水电,杜绝浪费;

九、严禁在厂内打架、斗殴,大声喧吵,影响正常工作、休息;

十、所有辞退和辞职员工的工资,均在公司规定的发薪日来领取;十一、十二、员工连续旷工三天的,作为自动离厂处理,不予结算工资; 不服从生产质量管理而被公司辞退的,工资不予结算,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全部负担。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厂规) 篇2

从国家出台的《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得出“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原则, 这是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最初雏形。另外, 党风廉政建设中, 突出了“一岗双责”的原则, 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借鉴的经验。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借鉴了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原则, 逐步形成了领导直至所有岗位人员安全生产的“一岗双责”。《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1号) 第八条明确规定:中央企业应当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各职能部门应当将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具体分解到相应岗位。这也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应履行本岗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职责。

1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的必要性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一直非常严峻。就我国现状来看, 各级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事故总数和伤亡总数多,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 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追本溯源,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企业未能真正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013年6月前后, 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储粮粮库起火, 大连石化油罐爆炸,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爆炸, 厦门BRT爆炸等,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 6月6日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命关天,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就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式和背景, 安全生产既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人们的需要, 必须常抓不懈, 高度重视, 我们必须痛定思痛, 付出行动。

企业法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推行“一岗双责”制, 可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可以明确的细化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 可以增强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可以调动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可以有效的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扭转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2 企业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的现存问题

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出台了许多重要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文件,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 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关要求, 同时, 各级企业也逐步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了“一岗双责”制, 明确了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2.1 企业主体安全责任的忽视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根本, 它可以激发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但是部分企业仍忽视安全生产管理, 未建立“一岗双责”制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也未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层层都有安全制度并担负应有的责任, 那么, 整体生产系统就会顺利地、正常地循环, 安全工作方针也就得到了落实, 反之, 落实安全工作方针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2 岗位人员认识不到位

《安全生产法》五项基本原则里面提到了“权责一致”的原则, 就是指明所有岗位人员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有了责任,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一岗双责”。然而, 各岗位人员对“一岗双责”认识不足, 以为安全职责都是安全管理人员应履行的, 与其他岗位无任何关系, 这就导致未能在工作中履行本岗位安全职责。或者认为所有的安全管理工作都要参与其中, 其实这也是不对的, 各岗人员只履行本岗业务范围内的相关安全生产职责, 其他岗位的安全职责可以不履行, 因为这样才能专一的落实好本职岗位安全职责, 避免出现什么都要管却什么都管不好的局面。

2.3 职责界定不清晰

企业虽然建立了“一岗双责”制,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 由于某些原因 (比如培训不到位、主观意识强烈、有意回避等) , 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不清楚, 也就无法真正在工作中履行好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形式化严重。

2.4 岗位内容不全面

建立的“一岗双责”制内容不健全, 未能涵盖本岗位应有的全部安全生产职责, 存在漏项的情况, 安全工作涵盖的范围非常广, 只重视了生产安全, 而未对日常工作, 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燃气使用安全等进行规定, 对各岗位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指导性不强。

2.5 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企业未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在落实“一岗双责”的过程中, 未履行企业应负有的安全生产职责, 对本单位各岗位人员履行“一岗双责”制的情况未进行监督和考核。有的企业虽进行了考核, 但是仅存在于资料上,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未真正落实监督和考核, 趋于形式化, 导致各岗位人员认识不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 疏于安全管理。

2.6 岗位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企业各岗位人员趋于年轻化, 大部分管理岗位人员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 工作经验缺乏, 掌握本岗位安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技能知识不足, 不能应对本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3 落实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对策

3.1 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

加强全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 使其充分认识法律法规对各岗人员履行本岗安全职责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 做好本岗安全职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其能更加用心的落实好本岗安全职责, 并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2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按法律法规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满足安全生产需求、具有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知识的人员, 投入足够的资金, 使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的落实有足够的人力保障和运转保障。

3.3 建立健全“一岗双责”制

建立健全上到总经理下到一线人员所有岗位人员的“一岗双责”制, 使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有制度可依, 有内容可干, 做到“事事有人负责”。有了制度的保障, 还须做好各岗人员的培训, 特别是对新入场和换岗的人员, 在三级安全教育时对各岗安全职责内容进行重点讲授, 使其熟知本岗安全职责, 为更好的践行“一岗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对全员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能力的培训

加强各岗位人员本岗位安全技能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的培训, 如定期开展拓展训练, 举行应急演练等, 提高自身业务技能, 使各岗位人员有能力履行好本岗位安全职责。

3.5 建立“一岗双责”制的监督考核机制

企业应做好过程中的监督和定期考核, 考核的目的是充分运用奖惩机制来约束和激励各岗人员履行本岗安全生产职责, 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未履行本岗安全职责的人员进行处罚, 表现较好的给予适当奖励, 调动各岗员工履行本岗安全职责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4 结语

企业应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 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原则, 层层落实各项安全责任, 加强现场监管, 为扭转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对各级企业在落实“一岗双责”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落实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对策进行了总结, 指出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加强对全员安全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 对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现存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何曹庆蕊, 何光荣, 文军.对企业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思考[J].建筑安全, 2011, 26 (12) :54-55.

[2]雷宏亮.落实以“一岗双责”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J].隧道建设, 2008, 28 (6) :742-744.

印刷厂厂规制度 篇3

为了维护本厂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效益,特定如下规定:

一. 以厂为家,遵守厂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分配。员工之间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二. 遵守国家法律,不得有盗窃或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一经发现交公安部门处理,并开除出厂,停发一切工资。爱护厂方的公物,不得有意损坏公物,损坏者按价赔款。严重的送公安部处理。

三. 入住本公司安排的床位住宿,在职员工非工作需要在厂外发生的事故由当事人负责,连续超三次旷工者,作自离处理,公司将没收其留厂的全部工资、押金、取消其进入公司资格。

四. 按时上、下班,上午8点至12点,下午14点至18点半,加班19点至22点或按货期定,不准迟到、早退,否则每次罚款5元,旷工者每次罚款10元,连续超三次旷工按厂规第三条处理。要写请假条批准方可休息,一天由主管批,二天以上由厂部审批。

五. 在厂内必须佩戴厂牌,无厂牌者不得出入大门,进入车间不戴厂牌者,每次罚款5元。(批准不戴者除外),厂牌不得涂改或转借,需更换的到办公室更换,遗失每个补办10元。进出要打卡,没打要主管补上签名才生效,否则当旷工处理。

六. 厂摩托车车匙每次用完交回门卫室保管,用厂车要有放行条。私人摩托车不能随便出入,上班前、下班后才能进出,每晚12时前放回厂。

七. 由于生产需要加班,员工必须服从厂方分配安排。不服从作旷工处理。

八. 上班时间不得离开岗位,不准在车间内吸烟,吃东西和做私人事,违者罚款10元,多次不改开除出。

九. 保持工作台清洁,不准将产品、货物随便丢落地上,违者罚款5元。

十. 因公出现生产事故,厂方负责医药费,工伤期间发一半工资。如没有经主管同意乱开别人机器而导致机器故障的要负责,出现事故本厂一概不负责。

十一.所属员工要爱护本厂一切财物,发给个人使用的工具应保管好,未经厂方同意任何物件不准带出厂外,否则当盗窃处理,如有发现盗窃行为者开除出厂,并按物件罚款10倍。情节严重者送公安机关处理。带东西出厂必须经门卫检查才可以带出。

十二.进入本厂工作的员工,无特殊情况至少为本厂服务六个月,第一个月工资,不懑六个月辞者,作自动离厂。旷工三天作自动离厂处理,停发一切工资。

论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篇4

1.1 黑名单制度的起源和现状

黑名单一词来源于著名的牛津和剑桥等学校。“学术黑名单”作为学校的一项管理举措, 行之有效。起源于学校的这一方法, 被当时一位英国商人用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讲信用的顾客。此后商人们争相模仿, 各行各业都兴起了黑名单的使用。1950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麦卡伦法案》, 编制了各种黑名单, 按名逮捕大批专制人士。黑名单的做法由此而固定下来了。自此, 黑名单制度在政、商、学界都被广泛运用。

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 并强调“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让守信者一路畅通”。2014年5月,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企业信息公示条例 (征求意见稿) 》中, 提出针对企业的约束机制: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 信用修复制度等。

目前, 黑名单制度在我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根据笔者查阅的资料大体罗列如下:药品管理黑名单, 航空黑名单, 网购违法经营黑名单, 券商黑名单, 就业黑名单, 土地黑名单, 环评黑名单, 行贿黑名单以及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等。我们不难发现, 目前实施黑名单的主体主要是法院、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以及市场经营者。

我国已有十几个部委设立黑名单制度, 其中最知名的当属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黑名单制度和法院系统的老赖黑名单制度, 前者并不对社会公开, 后者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官网上查询。虽然黑名单制度在现实中已经发挥了显著效果, 但不乏争议。例如, 中国首例“航空黑名单案”, 春秋航空黑名单事件, 涉及到经营者是否滥用契约自由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还引发了人格权和公共安全冲突的思考。

假物件渗透在当代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几乎无一人能够避免, 食品作为人们的入口货, 它的质量更是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反映在食品行业, 最主要的还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尼尔逊 (1970) 将商品划分为三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根据分类, 我们认为食品具有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性。此外, 现代食品供应链变长, 食物中危害来源的途径更加广泛和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有限的信息显示, 消费者通常无法准确识别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以上种种客观的约束不能, 进一步加深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心态, 纵容自己隐瞒信息, 侵害消费者权益, 来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 我们亟需完善监管手段, 食品安全领域的黑名单制度应运而生。

1.2 黑名单制度的理论基础

1.2.1 概念

何为黑名单?学界对此尚无定论。刘平教授将黑名单定义为“特定机构依据相关职权或者授权, 对具有危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个人或者组织, 通过向社会进行公示或者设立不良记录等方式, 对其进行行为限制或者不良信用揭示的一种管理行为”。有学者基于经济法基础理论认为, 黑名单制度是政府针对经营者、经营者针对消费者的严重违法或违约行为, 采取公布违法行为, 限制、剥夺权利等监管手段或惩戒措施的制度。

1.2.2 法律责任

黑名单制度本质上是强者对弱者实施的一项制度。黑名单制度的主体通常一方是政府或经营者, 另一方是经营者或消费者。政府对经营者实施黑名单制度, 通常会对进入黑名单的经营者加强监管, 甚至将黑名单者在媒体上曝光, 或者取消其某种资格等。经营者对消费者实施黑名单制度, 通常会限制消费者参与某业务或拒绝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本文所探讨的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仅指政府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黑名单管理。

1.2.3 设立依据

以我国现行法律为证, 《产品质量法》中第17条规定, “逾期不改正的,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 该法条将政府黑名单视为一种法律责任。政府将黑名单者向社会公布, 使其经济信誉受到损失, 此时经营者承担的是经济信誉责任;政府剥夺黑名单者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资格, 限制其从事某些经济行为, 此时经营者承担的是经济行为责任。经济信誉责任和经济行为责任是经济法的责任形式。因此, 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可视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一种法律责任。关于被列入黑名单是否属于行政处罚, 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2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2.1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现状

目前, 虽然我国对食品生产企业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监管系统, 但实际监管效果亟待提高, 政府监管部门希望通过黑名单制度完善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 因此黑名单制度应运而生。我国许多省、市都已开始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并且定期发布信息, 在官方媒体平台公布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

截止2014年6月, 我国已有多省发布了专门的“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这些办法性质为地方规范性文件, 发布部门为各省市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制定宗旨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义务。

2.2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主要内容——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 (试行) 》于2014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办法第二条明确了实施主体, 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是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有不良行为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列入“黑名单”, 报请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公布, 并实施重点监督管理的制度。

办法第五条列出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涉及以下十二种情形的, 应归入“黑名单”管理。包括, 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加工销售不合格肉类, 不依法适用添加剂, 仿冒商标或伪造信息, 因管理不善发生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被新闻媒体曝光影响恶劣, 拒不接受监管和执法, 抽检不够合格未按期整改等情形。

食品安全“黑名单”实行动态个案评定和发布管理制度, 由当地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交由各级政府政务网站或新闻媒体发布。定期销榜管理制度的期限为一年, 在期限届满前两个月由经营者自行提出申请, 对于整改完成或未出现以上十二中情形的可由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撤销黑名单。这十二中情形已大致囊括了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而此前甘肃发布的黑名单管理办法只列明了七种情形。

办法还规定, 各地应把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者纳入当地社会信用奖惩系统, 落实惩戒措施。事实上, 黑名单制度是近年来我国为完善食品监管而实施的一项失信惩戒制度。黑名单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 它的建立与运行说明我国失信惩戒机制已开始发挥作用。惩戒制度按制度规则不同, 可分为行政司法惩戒和市场道德惩戒。笔者认为,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同时包含了以上两种属性。首先, 依据上文对黑名单性质的分析, 黑名单是一种法律责任, 在这里是指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实施的一种行政处罚。其次, 黑名单制度作为一种以向社会 (包括消费者和其他市场经营主体) 公开信息为手段的制度, 具有明显的市场道德惩戒性质。对于市场主体而言, 信誉折损往往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依法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外, 对被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企业还应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办法规定, (一) 列入“黑名单”期间, 生产经营者必须每个季度向所在县 (市、区)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一次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情况。 (二) 县 (市、区)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被列为“黑名单”的生产经营者重点监管, 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督促整改情况, 直至整改达标。 (三) 被列入“黑名单”的, 其生产经营者、主要负责人及产品三年内不得参加各种评先、选优活动。 (四) 被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取消当年申报各级财政扶持项目资格, 并两年内不得申报。这体现了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发挥了“一处违法, 处处受限”的作用。

设区市和县 (市) 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结合本地区食品安全实际, 制定本辖区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由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照监管职责具体实施, 并抓好落实。继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之后, 杭州、温州、绍兴、嘉兴、义乌、临安、宁波、台州以及镇海等市陆续开始公布本辖区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 截至2014年6月, 累计公布黑名单企业一百多家。

2.3 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实施效果

食品企业黑名单公布以后, 导致部分食品企业无法申请获得贷款或贷款因存在风险事由被撤销。信誉是企业存在的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资本要素, 是企业的无形资本, 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利益。反之, 如果企业失去它, 那么不仅损失惨重, 甚至连生存都岌岌可危。具体表现在:信誉是企业筹集资本的保障。如今, 融资难成了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这自然包括大多数的食品企业。食品企业信用缺失将直接导致融资困难, 在金融市场会遭到排斥, 严重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企业想要获得资金, 必须诚信对待自己的顾客, 诚信对待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机构, 诚信对待自己的员工。正所谓“厚德以载物”, 是企业经营的基础。这足以见得“黑名单”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惩戒作用, 这种严厉的惩戒方式会引导食品企业重视信誉, 不敢为失信违法之事。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食品的安全生产问题。

3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

3.1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黑名单制度, 大多数学者持谨慎态度, 认为它的适用具有较大局限性, 可能会导致不公平公正、政府寻租行为等问题出现。以此观点推之, 食品安全领域的黑名单制度也只是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一个配套的临时过渡机制。

3.1.1 法律依据缺乏

据“黑名单”有无法定依据来分, 可分为有法定依据和无法定依据两类。有法定依据主要是指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明确规定, 设立并实施“黑名单”。无法定依据是指一些政府部门针对无法失信行为实施的“黑名单”, 现有法律、法规, 规章中没有相应的依据。当前政府实施黑名单制度的主要依据是政府文件, 而不是法律。《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的性质是地方规范性文件, 其内容依据来自《食品安全法》、《公司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 但仍有部分内容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 比如实施主体、实施方式、以及企业权利救济方式。由于缺少法律规范制约,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把黑名单制度作为一种对市场经营者的管理手段和惩罚措施。由此带来的问题是, 政府任意扩充自己的权力, 侵害了经营者的权利。笔者认为食品安全黑名单是具有惩罚性质的具体行政行为, 依据我国行政法, 应当由法律或行政法规来规定。

3.1.2 实施主体不明确

食安办是设计黑名单制度的主体, 自己制定规则自己执行。这将导致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制定规则者试图免除或减轻自己责任的倾向, 而容易忽视经营者的权益。这违背了规则制定中权利制约和平衡的原则, 且不符合实体正义的要求。只有明确实施主体, 才能明确责任主体, 权责一致是保障一项制度运行最好的方式。

3.1.3 程序权利保障不足

对于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管理的行为, 当事人是否有事前知情权、申诉抗辩权、申请撤销权, 是否能获得司法救济, 以上对当事人权利保障条款的落实情况有待提升。其一, 申请撤销权, 浙江、河北、辽宁和甘肃等省的管理办法中都明确加以规定, 一年期满, 整改完成或无其他违法是由, 生产经营者可以申请销榜。其二, 事前知情权和申请抗辩权, 在浙江“办法”中没有设计该权利的条款, 而其它三省的“办法”中第七条给予明确的规定。例如, 《甘肃省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 “关于信息告知的规定。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符合列入“黑名单”情形的, 应当告知当事人, 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意见,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 应当采纳。”其三, 各省“办法”都没有关于司法救济的内容。一旦提出司法救济对于政府是个难题, 基于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部分行为没有法律依据, 可能会导致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3.2 完善建议

首先, 政府及其相关职权部门需谨慎使用“黑名单”, “黑名单”作为“荣誉罚”可能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甚至造成企业破产消亡。所以, 行政力量介入市场管理时须持审慎态度, 不仅需要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 也要保护食品生产企业该有的权益。这也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

完善和有效落实黑名单制度的行政和司法救济措施。管理办法中已经规定了当事人拥有事前知情权、申诉抗辩权、申请撤销权。此外, 学界有完善司法救济的声音。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中的部分措施属于行政处罚行为, 那么当事人不满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并且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 即食品生产经营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可以提起诉讼维权。

(作者自注:正式发布《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的已有:甘肃省 (2011年10月17日实施) 河北省 (2012年1月1日实施) 辽宁省 (2013年9月11日实施) 和浙江省 (2014年1月1日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平, 史莉莉《行政‘黑名单’的法律问题探究讨》[J].《法学论坛》2006, 01.

[2]张家宇.经济法视阈下的黑名单制度研究[J].陕西: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厂规)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

借鉴安全文化内在结构“四分法”的思路,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划分为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及安全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其中, 安全制度文化具有实现社会凝聚和社会控制的功能, 对整个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充实、更新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抓好了施工企业的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整个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改善和提高就有了制度性保障。

一、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组织机构、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安全、环保安全等一切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总和。一个良好的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二要有一套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予以贯彻执行,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与严格的约束机制。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也应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进行。

二、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一)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组建是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个企业只有有了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稳步向前推进, 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才有了组织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建立精简高效、运转灵活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各级管理机构必须权责明晰、责任到位, 避免职能重叠、相互推卸责任, 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安全管理人员既要精通管理, 同时还要熟悉安全技术, 实现管理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二)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必须在摸清现有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制定安全文化建设纲要, 明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任务以及措施等, 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凡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监督考核、有奖有罚”, 建立起网络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同时, 施工企业各级主要领导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以身作则抓好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工作, 形成党、政、工、青、妇、技术、安全等部门七路并进、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全方位、多层次地实施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促使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水平持续改进和提高。

具体说来, 施工企业应根据建筑产品的特点、施工工艺流程和现场环境、人员素质和材料设备状况等具体情况, 确立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宣传、安全检查、安全绩效考核奖惩、安全事故汇报、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 对安全生产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安全管理, 最终形成一个目标、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

1、安全资金保障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投入, 没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 安全管理就如同“无米之炊”, 再美好的目标和计划最终都只能化为泡影。所以, 施工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安全资金保障制度, 确保任何条件下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投入都能够及时到位, 国家划拨或企业自留的安全费用绝不可挪作他用, 企业的安全资金投入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从而为其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奠定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2、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施工企业应明确各职能机构和安全部门在宣传教育和培训上的任务和职责, 对企业在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内容作出制度性规定, 致力于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等安全文化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安全责任分配制度。

施工企业应明确各职能机构及各级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 以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1) 明确从企业决策者、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班组长至工人的安全职责, 做到自上而下层层有目标, 一级对一级负责, 形成企业领导管全面, 管理人员管现场, 安全技术人员管专业, 班组管作业点, 职工管岗位的职责明确、管理有序、考核有据的管理网络; (2) 公司与分公司、公司与项目、项目与班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安全任务, 并将安全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 使安全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 (3) 以班组为中心, 开展“高一级工负责制”, 作业过程中级别高的职工要对级别低的职工安全状况负责, 并以项目班组为单位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 基本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都参与、事事有人管。

4、安全标准化制度。

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评定标准, 这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它有利于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和习惯, 通过“强制性”的安全管理, 培训员工的工作技能, 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 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软管理”奠定基础。没有标准化, 安全管理无从谈起。只有把安全管理的全部过程分解成明确的可度量指标, 并制定完成指标的完善细致的操作方法, 才能形成“事事有标准, 管理按标准, 作业守标准, 人人讲标准,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制, 对建筑生产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及管理。

5、安全考核及奖惩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制度, 让全体领导干部和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 强化现场管理和监控, 定期对安全状况进行考核评估。同时, 还应建立有效的安全奖惩制度, 以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企业应做到赏罚分明, 对安全生产有突出贡献的要重奖, 造成事故的要重罚, 通过硬性手段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把安全成效与分配机制紧密结合起来, 重奖发现重大隐患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员工, 把安全生产与项目部、班组及个人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 与评先晋升直接挂钩。企业必须严肃惩处违章违纪尤其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保证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6、安全检查、监督及控制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要完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及控制制度,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检查评估跟踪制度, 以防止检查流于形式。要重视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治理, 制定安全隐患预警、排查、整改和反馈措施, 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措施、有落实、有结果、有反馈, 真正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7、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包括事故的汇报、调查、赔偿及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及时汇报和调查, 能促使企业高效、及时地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采取补救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和治疗, 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带给施工企业和受伤员工的损失。在事故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合理的赔偿, 可以适当减轻安全事故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严厉惩罚, 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可以对全体企业员工起到警示作用, 还受害者及社会一个公平, 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除了进行上述各项制度的建设以外,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还包括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各层次安全会议制度、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制度、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所有这些制度的建设最终构成了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的主体框架。

三、结语

总之,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庞杂的工程, 我们要在不断完善安全制度的基础上, 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要严格执行安全系统的目标、责任和标准制度, 不断强化干部的走动式管理, 将各级单位落实安全制度的情况一天一汇总、一通报、一处理、一分析, 并纳入领导及员工的综合考评当中, 与其工资分配挂钩;要踏踏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 不断求索和创新, 不断实践和改进, 推进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德蜀, 邱成.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高娟.建立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方式[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3.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厂规) 篇6

1 我国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弃标现象与分析

检索2010.10.1~2012.3.31我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布的关于“不良记录通报”、“弃标”、“警告”等数据资料, 13个省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心”挂网发布了生产企业的弃标情况。将弃标药品品种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009版) 作为对照, 剔除省级基本药物、非国家基本药物弃标记录, 其中11个省份131家企业出现181次国家基本药物弃标现象。

以11个省份 (山东、天津、江苏、辽宁、宁夏、广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和黑龙江省) 的181次弃标药品作为研究对象, 系统分析弃标药品生产企业的规模情况、弃标药品的类型和价格情况。

1.1 弃标药品生产企业的规模情况

依据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1], 将131家弃标药品生产企业的规模进行划分, 大型企业45家 (34%) 、中型企业23家 (18%) 、小型企业53家 (40%) 、不详的10家 (8%) 。从各省发生企业弃标的数量来看, 辽宁省、江苏省、黑龙江省和湖北省发生弃标的现象较多。

1.2 弃标药品的类型情况

对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009版) 统计, 11个省份的181次弃标药品共涉及119种弃标药品 (含剂型和规格) , 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74种;中成药45种。绝大多数药品只出现1次弃标。将弃标药品的剂型情况进行归纳, 结果表明, 弃标药品的剂型以注射剂最多, 其余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衣片、丸剂、浓缩丸、分散片、口服液、缓释片和滴丸剂, 弃标药品的剂型分布很广。

1.3 弃标药品的价格情况

以湖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心网站数据的弃标产品价格调查结果为例, 将弃标药品 (化学药与生物制品) 的中标价与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进行比较, 用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中标价/国家零售指导价作为降幅率, 在18个弃标药品的价格中, 13种基本药物的中标价降幅率高于50%以上。其中5种基本药物的中标价降幅达70%, 4种基本药物的中标价降幅达80%, 1种基本药物的中标价降幅高达90%,

从上述数据得出, 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弃标现象的发生与弃标药品本身关系不大, 弃标药品品种、剂型多, 分散而不集中, 与企业的规模关联度不大, 无论大型、中型、小型都有发生, 究其原因是与我们的制度在设计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仅仅通过省级招标采购解决不了基本药品产业链上游环节的问题。

2 我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2009年我国全面实行了以政府为主导, 以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2010年7月底, 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已建立省级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平台, 2010年12月, 国务院《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 规定了基本药物的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 实行量价挂钩、招采合一、鼓励各地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各省在具体招标采购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省一制”、“各具特色”的复杂局面。招标采购模式、招标程序、执行细则不尽相同。

2.1“双信封”制度不完善, 最低价中标直接导致生产企业弃标的产生

目前, 我国药品招标主要采用双信封招标方式, 旨在贯彻采购中的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 通过设置技术标和商务标来保证中标药品的质量并有效降低药品价格。但各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普遍采用先以“技术标”对投标药品的质量可靠性实行评标, 依据同一药品投标数量和技术标评审得分高低确定进入“商务标”的资格, 投标药品数量少 (2-3个) , 则可全部进入, 除江苏省外只要进入到“商务标”竞争环节, 技术标分数与商务标分数无关, 只要通过“技术标”就能进入到“商务标”竞争环节, 最终演变成最低价中标和超低价投标。

最低价中标的采购制度是直接导致生产企业弃标的原因。企业为了抢占基药市场, 获得中标资格, 纷纷打起价格战, 出现“唯低价是取”的超低价投标, 进而以低于成本价格中标的现象, 使得行业竞争走入简单的价格竞争, 在竞标中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 致使“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成为空谈。

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中标, 如果供应, 就要赔本经营, 违背了盈利的目标。要么就是减少物料投放, 使得企业违规生产。要保证足够的药物投料和长期质量稳定, 守法生产并获利, 企业只能弃标, 从标示的弃标药品价格降幅可见这种情形。

2.2“单一货源”的承诺方式, 使弃标行为导致购销链断裂

“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主旨是实现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批量采购的数量优势, 现实中演变成基本药物单一货源采购。即对每种基本药物 (具体到剂型和规格) 只选择一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标和采购, 使该企业获得供货区域内该药品全部市场份额, 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在最大程度上弥补生产经营者的成本, 保障基本药物生产的供应系统。然而“量价挂钩”的前提是要基本确定数量、再来商定价格, 但各省份很难给出某个品种具体采购量, 没有明确的采购数量, 中标结果又往往是价低获得, 基本药物本来利润就不高, 再加上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相对较低, 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数量优势未能充分显现, 没有了量的保证, 形成不了规模效应, 就很难激发企业的生产、配送热情。“一品一规一企业”的单一货源出现断供就会使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得不到保证。

2.3 违规惩处力度小, 不能抑制生产企业弃标的行为

企业明知招标价格已经低于成本, 还纷纷以低价争夺中标权, 一部分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对招标中的违规行为惩处不严。对照11个省份的招标办法, 多数省份 (黑龙江、湖南、湖北、广西、山东等省) 对药品生产企业弃标行为实行市场清退制度, 对采购过程中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 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的药品生产企业, 实行“一次违规严厉警告, 并限期纠正或整改;逾期不改或二次违规的,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违法违规企业和法人代表名单及违法违规情况向社会公布, 两年内不得允许该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参与本省任何药品的招标采购”。从各省市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并不是所有的基本药物生产、配送企业在不配送时都会被查处, 从而使他们存有侥幸心理[2]。即便获得查处, 仅仅是警告处分对药品生产企业未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违规两次及以上向社会公布违规情况, 两年内不得参与该省任何药品招标, 并不影响药品生产企业在其他省份的招标及在该省零售市场所占的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宁愿弃标接受处罚。

3 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建议

3.1 积极推行有底招标, 保证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合理利润

保证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有一定的微利可图, 是保证基本药物生产配送的前提条件。建议采用有底招标方式。采用药品成本加成定价法, 制定合理的加成比例, 开展药品成本调查研究, 了解和监测药品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 对药品生产及运输成本进行认真调查、核算, 应适当考虑物价上涨等成本因素, 定期收集药品价格动态信息, 建立健全药品成本追踪监测机制, 确保药品中标的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保证价格的合理性, 为药品价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完善药品中标评审方面, 建议学习江苏省的评标方法, 将技术标书纳入到商务标书中进行综合评审;在完善药品中标价格方面, 以投标企业报价的平均价为参考中标标的, 既可防止价格恶意竞争, 保持医药企业微利, 使其可持续发展, 又可防止价格过高, 让利于民, 使群众得到实惠[3]。在完善药品成本审核方面, 专家在评标中要对投标药品的价格和成本进行审核、评价, 避免出现唯低和虚高投标。一旦出现问题,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公告。同时, 建立对企业投标专员和评标专家审核制, 以保证药品的供应链条畅通无助, 全方位地监控基本药物的生产质量及销售渠道。

3.2 实行省际联合招标、主辅供应商制度, 保证基本药物的顺畅供应

目前, 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的采购平台的市场规模较小。建议可以扩大药品的招标范围, 如宁夏, 把辖区内所有公立医院的药品 (包括耗材) 统一实行招标, 真正落实“量价挂钩”。也可以实行省际联合招标, 这样就会扩大招标范围, 提高市场规模, 逐步将省级基本药物制度拓展延伸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最后, 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全国统一招标, 统一配送, 充分发挥大市场的优势。

将单一货源转变为主、辅供应商模式, 确定主供应商为第一货源, 辅供应商为候补货源, 当主供应商出现弃标断供现象时, 医院可直接联系辅供应商及时补充, 保证基本药物供应体系的畅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执行情况实行定期考核, 并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监督。

3.3 建立科学实效的招标采购监控体系和药品监督执法体系

基本药物招标之所以问题层出不穷, 没有统一的标准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但缺乏有效监督也是要害所在[4]。基本药物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保障其顺利实施。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调动各个方面的监督力量, 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并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企业不良记录网站, 建立不良记录管理制度, 通过统一、公开的信息通报手段, 对基本药物的实施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强化政府履行药品质量监管职责, 引入责任追究机制, 对实施环节中出现问题的部门或人员进行追究, 并对其进行处罚, 使基本药物制度得以贯彻实施, 保证基本药物价格可承受, 达到基本药物的可获得。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在基本药物招标中弃标的原因, 提出完善我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建议。方法:搜集我国各省药物采购中心网站有关“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弃标”的数据, 对数据整理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弃标现象不容忽视, 究其原因在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结论:针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问题, 提出完善我国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弃标,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工信部联企业.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1-07/04/content 1898747.htm.

[2]汤少梁, 车田超.基于激励机制的基本药物生产的监管博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2011, 1:178-179.

[3]高剑锋, 方翰林, 肖敏, 等.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的思考[J].中国药业杂志, 2011, 22:5.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厂规) 篇7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又称生产者责任扩大(Exten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EPR的概念,首先是由瑞典的环境经济学家托马斯·林赫斯特(Thomas.Lindhqvist)在1990年提出的。在1992年给瑞典环境与自然资源部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托马斯对E P R做出正式的定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是一种环境保护战略,旨在降低产品的环境影响目标。它通过使产品制造者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对产品的回收、循环和最终处置负责来实现。EPR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和组织机构纷纷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在欧盟,将EPR定义为“生产者必须负责产品使用完毕回收、再生或弃置责任”,其策略是将产品弃置阶段责任完全归于生产者;在美国,1996年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议会(PCSD)就生产者责任延伸进行了修订,将EPR中的P由生产者(Producer)修订为产品(Product),意为“延伸产品责任”,即在延伸产品责任体系中,制造商、供应商、使用者(公共和个人)以及产品处置者将共同承担产品及其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责任。其目标之一就是识别生产链条上那些最有能力改善产品环境影响的参与者,而该责任主体视情况而定,或者是原材料的生产者,或者是最终用户或者其他;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在2001年《EPR:政府工作指引》的研究报告中对EPR的定义进行了完善:EPR是一项环境政策,在该项政策中,生产者对产品有形责任或者经济责任将被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消费后阶段[1]。综上所述,EPR内涵的实质在于: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市场主体行为的外部性问题。所谓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的主体在进行生产或消费的过程中对他人造成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这种影响可以是有益的,称外部经济性;也可以是有害的,就称外部不经济性。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尤其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环境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基本特征,这使得环境资源的成本通过市场难以内部化,形成“外部不经济性”,即市场主体的行为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往往由该行为以外的人来承担。这样,每个市场主体都可以从不付成本的环境资源利用行为中获得利益,而由此产生的负效益则由其他人分摊,其结果是多个市场主体的共同行为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污染,导致如英国学者哈丁博士的“公有物的悲剧”。EPR的实施,旨在通过一定的措施,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消费)成本,消除外部不经济性。

二、EPR制度的实施方式及选择

从企业执行的角度看,EPR执行方式基本上存在两种:共用产品回收体系和专用产品回收体系。典型的共用回收体系一般涉及以下三类企业或组织:生产企业或进口商、生产者责任组织(PROs)、回收企业。在共用回收体系中,生产企业或进口商通过市场合约形式将自己的产品回收责任委托给生产者责任组织,但生产者责任组织本身并不提供产品回收服务,而是作为中间组织与各地提供具体服务的回收企业签订市场合约,其自身成为整个合约网络的中枢(见图1)。这种执行方式适合于回收品可以用做生产者的原料并且回收处置和利用过程通用性较强的情况,如玻璃、纸类、金属、塑料。专用产品回收体系,是指由商品制造企业建立自己独立的产品回收体系。采用专用产品回收体系的企业高度纵向一体化,集商品制造、流通为一身,其特点是每个企业本身就是一个EPR系统(见图2)。它适合于回收品可以作为生产者的零部件使用且回收品和回收处置的专用性较强的情况。如电子电器产品、专用设备等。

三、共用产品回收体系和专用产品回收体系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1. 积极影响(posotive effect)

(1)共用产品回收体系和专用产品回收体系的建立,为EPR制度的实施在企业层面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既有利于维持市场公平与繁荣,更能促进循环经济市场的深入和发展。

(2)共用产品回收体系的建立,避免了广大中小产品制造企业(进口商)因难以独立完成自身产品回收而不得不退出市场的困境,使得中小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实施政府的EPR制度,从而使市场结构保持其应有的充分的竞争性。

(3)专用产品回收体系更符合EPR政策,在这种体系下生产者独立地承担自己的生产者责任,有降低产品回收处置成本的动力。采用专用回收体系,其产品回收与回收品往往具有强的资产专用性,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这些产品的回收体系应该是独立的纵向一体化体系,即成为集产品生产、销售、回收于一体的企业,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同时,这就意味着企业向商品流通领域所支付的短期交易成本(可变成本)变成了企业在产品流通领域的经营成本(固定成本),根据泰勒尔(1997)定义:固定成本与生产规模无关,是对于某个较短时间长度而言被锁住的(沉淀)成本,因此,增大了拟进入企业的进入障碍(当然也会增大企业的退出障碍),从而有效降低了由行业过分竞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2. 不利影响(negative effect)

(1)企业为了能实施EPR,必须构筑一个有效的回收体系,从而相关企业的共同行动是必不可少的。诚然,在回收再利用领域存在某种程度的企业联合,进行非竞争的合作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另外,从再利用的目的来看,如何有效的、合理地实现循环型社会才是最重要的目标。但这种共同行动或非竞争合作行为可能引发是否违背反垄断法的问题,从而影响市场竞争的效率和公平。

(2)在共用产品回收领域,典型的共用回收体系中只有一个生产者责任组织,它的运作成本通常仅仅只由市场交易成本(形成和维护交易合约)构成,由于任何一家生产企业或进口商的产品回收涉及共用回收体系中的绝大多数回收企业,因而作为中间层组织的生产者责任组织就具有自然垄断性,又由于生产者责任组织的每一个股东都有“搭便车”的动机,会形成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从而造成管理松懈、效率低下等问题。生产者责任组织作为垄断的卖方(对生产企业或进口商而言)和垄断的买方(对回收企业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行确定价格。所以,就有可能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取丰厚的收入,使社会承受较大的净损失。

(3)由生产者责任组织主导的共用回收体系同时处理各类废弃物,尽管政府规定各类废弃物处理的收费按照实际或测算出的成本分摊,但是多种产品共同回收中成本分摊的计量十分复杂,在没有同业竞争的情况下,生产者责任组织完全可能对某些企业,尤其是国外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损害外国企业的“国民待遇”,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

(4)专用产品回收体系的设计虽然更符合EPR的政策,也能使得企业节约交易费用,有利于企业的重组兼并和做大做强,但该体系是以企业实施集产品的生产销售回收于一体的纵向一体化为前提,这就有可能增大拟进入企业的进入障碍和市场的垄断性,影响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

四、小结

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共用产品回收体系和专用产品回收体系是基于企业层面的实施EPR制度的有效途径。但任何一项政策的推出和实施,都会对市场结构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作为政府层面,为配合我国企业实施产品回收体系,一定要统筹兼顾,及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和制度,引导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行为,以使一项制度实施的社会福利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陆辉.对建立和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思考[J].经济师,2008,1:50.

[2]温素彬,薛恒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J].经济问题,2003,4:12.

上一篇:佛心禅语悟人生下一篇:课外实践活动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