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人叙事散文写作指导(共11篇)

写人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篇1

1、小学阶段作文大致可以分为写人、叙事、状物三大类。那么我们学习作文只要学会这三大基本类型的作文写法,则问题迎刃而解。

2、写人类作文技巧:

(1)A、确定写作目标:熟悉的人很多,比如: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家里的亲人;街坊邻居;小店的营业员;班级同学;校长老师;学校的门卫„„选择其中最熟悉的一个人。

B、外貌描写:抓住特点的方法:用五官观察你熟悉的人!然后记住他(她)长相、动作、语言、表情,特别是最喜欢的打扮、最常做的动作、最爱说的话、最多的表情。有时不用刻意突出特点,只要你把在某件事中这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具体地写出来,就能够自然地刻画出他(她)的性格。

C、列举事例:要写这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而不是几件事。首先这件事情是真实的,最好是你亲眼目睹的,然后这件事能够反映他(她)的特点(急性子、细心、唠叨、爱美、活泼、马虎、文静等等。

(3)、示例:《夸夸同学的闪光点》

3、叙事类作文技巧: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3)、示例:《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4、状物类作文技巧:

状物的包括写动物、景物等物体。

(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些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了解写景作文的类别:游记、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生活处所周围的景。(2)、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托物言志;明确写景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时间的先后顺序、空间顺序(上下左右远近、四周到中间)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总分,分总,总分总

写人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篇2

学习贵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总结归纳。我们逐渐地把握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能够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得到灵活的运用。我们最近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背影》 《老王》等文章, 都是大家作品、经典作品, 艺术水准和思想高度都很高, 可谓是现代叙事性散文的典范。本文主要以《藤野先生》为例, 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总结归纳等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具体谈谈叙事写人型散文的写作要点。

一、把握线索, 穿插叙事, 前后连贯

所谓叙事, 就是要讲述一个前后连贯、联系紧密的完整故事或完整片段。线索就是贯穿整个故事或片段的主线, 它自始至终主导着故事发展的动向。

《藤野先生》的脉络十分清晰, 它总体采用倒叙手法, 用回忆展开故事情节。从一开始来到日本, 到遇见藤野先生, 中间穿插和藤野先生的几次交集, 同时穿插在日本经历的其他刻骨铭心的事件, 直到作者思想改变, 决定离去。这其中有三条明显的线索, 一是和藤野先生的交往, 二是自己遭遇的“不公正”事件, 三是作者的思想变化过程。其中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时明显线索, 另外两个是隐含线索。这三条线索相互交织, 从前到后贯穿全文, 使行文连贯完整。

线索就像是骨架, 另外的要素例如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是依附于骨架的肉体。我们在作文时一定要学会设置线索。例如游记的线索可以是时间顺序, 也可以是空间顺序, 只要有条理就是合理的。例如写一个家庭, 就要用一个线索把家庭成员连接起来, 写一个主导事件, 穿插小事件。然后可以细致描写每个人的行动、语言、心理等等。

总之, 有线索才会有条理, 有条理才会行文自然, 前后连贯。

二、在叙事中凸显人物的不同侧面

事与人是叙事性作品的核心要素, 整篇文章都会以事与人来展开。在事件中写人、写与人物有关的事件, 以凸显人物特征, 表达主题思想。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特征具有不同侧面, 不同的事件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 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根据事实去写, 才能感染人、有说服力。在《阿长与〈山海经〉》中, 鲁迅抓住阿长“保姆”的身份特征、黄胖而矮的身体特征、絮絮叨唠的说话特征、粗鲁愚昧的行为特征、朴实善良的性格特征, 多方面多角度用事实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经典的阿长形象,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藤野先生是一个标准形象的教书先生

教师是藤野先生的职业, 也是他让人一眼便知的明显身份。写人就要抓住他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鲁迅写到第一次上课时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向学生介绍自己道……”简短的几句话, 就把一个面容黑瘦, 八字须, 戴眼镜, 说话抑扬顿挫的标准教师形象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而这个标准的教师形象到了另外一个环境又会凸显出另外的特征。这就是把“特定人物放到特定环境中去考量”的写法。“穿衣服太模糊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生活朴素而又不拘小节的藤野先生出现在大家面前, 但是他又不是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形象。鲁迅这种直接的外貌描写和间接的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相得益彰, 轻松幽默, 自然洒脱。

我们在散文写作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比如要写一位工人, 就可以写他外貌怎么样, 平时有哪些口头禅等等, 以此写出那些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那些特质。再写他工作时什么样, 对待工友什么态度, 我们可以设置他在工作中和工友发生争执, 私下里却无拘无束、大碗喝酒、称兄道弟的情节, 侧面再写出工友对他的反应, 这样一个鲜活的工人形象便产生了。

2.藤野先生是一个威严谨慎的学者

学者身份是藤野先生的另一个侧面。作者既要写出学者气质, 又要表达出这些特质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作者按照线索安排了藤野先生的四件小事:添改讲义, 修改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询问裹脚。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凸显出了他的学者特征: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热情诚恳、求真务实。藤野先生的这种严谨治学精神, 对作者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者后来说道:“那些日本人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气质。我是羡慕日本人这一点的。中国人没有这种气质。”

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将讲义装订成三厚本, 这一方面是表达怀念之情, 另一方面是凸显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自己的影响。回看鲁迅的文章, 一字一句, 包括标点, 都极其认真, 丝毫不差。至于他的性格, 冷峻尖锐, 眼里容不下一粒沙等, 也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影响。

所以写叙事性散文要选取其他侧面去表现人物性格, 以及这种性格在环境中的影响。

3.藤野先生具有待人平等、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人格

教师和学者很多, 但是藤野先生和其他的人物不一样。作为老师, 藤野先生认真严肃;作为学者, 藤野先生专业专注。那么在这些特质外, 就是人物品格了, 这可能就是藤野先生和其他人物最大的不同。一个弱国的留学生漂洋过海, 求学他国。初到仙台“物以希为贵”的敏感和陌生感, 随着与藤野先生真诚帮助, 平等对待而渐渐淡去, 鲁迅对此是非常感激的。但从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的反衬中, 深受军国主义影响的日本青年强烈的民族偏见深深地刺痛了鲁迅, 由此让作者更感到了先生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精神的可贵, 所以鲁迅后来说:“他的性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为了表达藤野先生的这种平等博爱的高尚人格, 作者并没有明说, 只是隐含地从藤野先生对待自己的态度中显现了出来。

4.藤野先生是一个善良的长者情怀和亲切的朋友

在作者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变化之后, 便要去做他认定要做的事了。他于是中断学业, 告别恩师。藤野先生是依依不舍的, 一是他脸色“仿佛有些悲哀, 似乎想说话, 但竟没有说”。他希望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现在他失望了, 因此悲哀, 凄然, 叹息。二是在临别前, “他叫我到他家里去, 交给我一张照相, 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 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 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他时时刻刻在关心着这样一个来自弱国的普通学生。

可以说, 通过上述种种鲜活的事例, 作者把一个生活朴素、治学严谨、待人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 永远留在了读者的心中。

三、合理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最能显示出作者的情感, 它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情、语言等等来揭示人物内心, 表达思想情感。合理运用细节描写, 是写好散文的必要元素。例如在《背影》里, 朱自清选取了几个特写镜头, 写父亲买橘子, 爬月台, 选一个靠窗的座位。还特意提到破棉袄, 微胖的身体, 不便的脚步, 这些都能更深刻地打动读者的心。

在文章开头, 鲁迅抓取了几点细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向学生介绍自己道……”用简洁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典型的教师形象。

《藤野先生》在写到作者告别恩师时, 为了表达藤野先生的不舍之情, 描写了他脸色“仿佛有些悲哀, 似乎想说话, 但竟没有说”。就这简短的描写, 就把藤野先生那种惋惜无奈的心理和宽容博大的胸怀表现了出来。

作者也提到了一些细节来表达他对藤野先生的思念。表现在行动上, 如装订讲义,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等。“我们要学着这一点, 做行的巨人”。

四、以小见大, 融入对社会人生的洞察

叙事性散文如果仅仅讲故事, 那就会变得空洞、浅薄。讲好一个故事只是叙事性散文的基本要求, 真正能通过一个故事彰显一种思想高度, 才是有深度的好文章。

藤野先生只是一个小人物, 一个普通的日本人, 普通的教师, 普通的学者。我们并不能从他的人生中提取出多少轰轰烈烈的东西。但正是这样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普通人, 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尚人格、民族友谊、自由博爱的重量。

鲁迅敬重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 渴望中国能有千千万万像藤野先生一样的人物。当他认识到医学并不能疗救国人麻木的灵魂时,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医从文。当医生, 无论在怎样的社会都可以谋得生存;而选择用文艺的方式去战斗, 那不仅不能保证生存, 更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后来的事实证明了, 因为写了几篇正义的文章, 左联五青年成了烈士;因为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所以鲁迅也受到了反动政府的迫害。像《朝花夕拾》那些文章都是在流亡之中写的。

鲁迅去日本留学, 抱定的目标是救国救民。从鸦片战争以降, 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民生活的困苦, 鲁迅先生是清楚的, 他在后来的多篇文章中都有反映, 如《故乡》。鲁迅处于这段历史的漩涡之中, 他的爱国思想, 是源于当时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之路探索的历史大潮。他绝不是爱没落腐朽封建的清政府, 这个政府已不能代表中国, 因此他要参加太炎先生的《民报》。实际上, 此时的鲁迅是在用一种民族的精神, 用他自己的方式, 爱着他连自己也还无法清晰描绘的祖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他的祖国一定是中国, 无论这个国家是多么的贫穷落后。

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之写人技巧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请赏析文段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阅读散文的最终目的是透过语言文字去读懂作者本人,对于写人叙事类的散文更是如此。我们应在了解事件始末、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读出文中的“我”,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文段通过“我”和母亲的对话以及对母亲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突出了母爱的细腻、无私和伟大。人物之间的对话意在表明“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无尽的爱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技法指津】

一般而言,写人技巧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正面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性格

例题文段采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中,“憔悴”一詞表现了母亲照料残疾儿子的操劳,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病情的严重。“央求”一词体现了母亲强烈希望儿子能出去散散心、尽早走出病痛阴影的良苦用心,渴盼儿子拥有如菊花般的顽强精神,续写生命的华彩乐章。这一句话、两个关键词的人物肖像描写,突出刻画了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的形象,母爱的坚定与执着,令人肃然起敬。此外,文段还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全方位、正面体现了母亲的性格。

二、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在写人记事的散文中,运用恰当的修辞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常见的方法,如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对清留学生的描写:“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反语的修辞手法,讽刺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三、巧设悬念展现人物的特点

例题文段的结尾部分,因为“我”接受了母亲的建议,母亲喜出望外,在双腿残疾的儿子面前,不禁回想起了儿子小时候一脚踩扁一个杨树花的情景,而后“她忽然不说了”“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两个简短的句子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为什么难得高兴的母亲“忽然不说了”?母亲“悄悄地出去”干了什么?前后急转直下的心境透露出母亲情感的汹涌,从追忆幸福往事的巅峰骤然跌入为子心酸、为己悲悯的谷底,正是这悬念的“留白”之处,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同时与文本、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碰撞交流,设身处地地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作品中,去联想、想象、感悟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四、特殊场景渲染人物情感

例题文段也有特殊的环境,在“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的季节里,“我”与母亲两个人的心便如同那飘落的树叶无处安放,预示了这段对话的最终结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著,一脚踩扁一个……”母亲多年压抑苦闷中难得的片刻之“喜”竟是如此短暂,转瞬即逝,重陷长久的无法名状的辛酸与悲凉之中。作者回忆往事,遗憾、后悔、悲伤……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写人篇 篇4

写人的英语作文在高考中不少见,什么样的作文更能吸引人呢?下面请看语文迷为大家带来的技巧。

写人记叙文,一般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应根据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几点注意】

1.使用正确人称和时态。

①时态:

一般现在时--描写人物外貌、性格、兴趣等

一般过去时-- 描写人物出生、教育背景、经历、事迹

②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2.介绍人物的姓名、年龄、外貌、学历、经历、专业、爱好、特长、事迹、性格等,包括所给的全部信息点,不能遗漏或随意添加。

3.对所给的信息进行适当重组,安排好写作顺序,突出重点信息。

4.正确运用描写人物的词汇和句型。

【常见词语】

①外貌特征:

pretty, beautiful, good-looking,handsome,ordinary-looking, with a big nose, with a big

smile, short, tall,thin, strong, white-haired,1.80 metres tall, …

②性格特点:

absent-minded, charming, attractive, bright, wise smart, confident, naughty,talkative, diligent,

lazy, friendly, generous, be ready to help others,kind-hearted, warm-hearted, patient, humorous,

have a good/ bad temper, independent,narrow-minded, …

③童年情况:

as a boy of 15, be born on, during his childhood, live a happy/hard life, the son of a poor family,

spend his childhood in, ...

④兴趣爱好: be delighted in doing, be good at , be interested in , be fond of , be crazy about, be pleased with, do well in, enjoy doing,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do, long for/long to do), take a pleasure in doing,…

⑤教育背景: be admit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be enrolled in, fail in the test, get a master’s

degree, get on well with one’s lessons, go abroad to further one’s study, graduate from,major in, receive a doctor’s degree, pass the examination, take an active part in, …

⑥ 成就或事迹:

become a member of the team, encourage sb to do sth, give up one’s life for sth, receive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set a new world record of,win the first prize in, win a gold /silver/ bronze

medal, have a talent for,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put one’s heart into, work hard at,

concentrate oneself to, devote oneself to,do sth.with great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

⑦他人评价:

an inspiring leader, a model worker, an advanced teacher, be respected by , be honored as, be

considered/regarded as, be famous/known as,his hard work brought him great success,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our country, set a good example for , be highly spoken of for, ...

例文

你班要举办以“Ordinary but Great”为题的英语主题班会。

请根据下列信息准备一篇发言稿,介绍赵郁的.成长经历。

注意: 1、词数不少于60。

2、文章的题目和开头已经给出。

3、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提示词:首席技师 chief technician

Ordinary but Great

We are all ordinary people, but following what we are interested in and doing what we are good

at can help us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for society and go far. Here’s a convincing and inspiring exam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

Zhao Yu, the chief technician in the Benz Company,is regarded as a great success. However, his success is no accident. As a young boy with a sense of creativity, he was eager to learn and to make a lot of inventions. Being an ordinary worker in the Benz Company for 17 years, not only did he do well in his job, but he also made efforts to teach himself English and to learn how to use computers. Now it is easy for him to read English materials about cars. Besides, he became expert at solving various technical problems.Because of his great contribution, he has received awards many times.

Zhao Yu has set a good example that ordinary people can stand out by doing their jobs with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评析】

1.作者运用了所给出的全部信息:姓名、职务、经历。对所给的信息进行了适当重组,突出了重点信息(赵郁的经历),内容完整、详略得当,体现了话题“Ordinary but great”所表达的内容。

2. 正确使用人称(第三人称),灵活使用时态(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合理使用过渡词,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写人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篇5

教学目的:

了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叙文常常要写人,人物形形色色,写作时怎样才能避免“千人一面”,把人物写活,写成他自己呢?请大家结合所学课文,相互交流,谈谈有何经验和技巧。

二、方法指导

1、以描写绘人,表现人物的特点。

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加以细致描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1)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表情等外貌特征进行描写。①出示一组人物肖像,用一两句话进行描绘。不能面面俱到,描绘人物最富特征的部分。如:

鲁迅(坚毅不屈):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贝多芬: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②外貌描写常犯的毛病主要有:描写多余;描写太多、太细;描写千人一面。◆外貌描写多余: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是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了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位小姑娘。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布满皱纹的脸像核桃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子向上翘着,怯生生的躲在老大爷的身后,两只乌亮的眼睛,滴溜溜的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兴高采烈的出发了。

点评:文章重点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见闻,半路打听路只是非常次要的情节,这里的人物不是主要描写对象,也与主题无关,因此,这里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描写没有必要。

◆外貌描写太多、太细:从头到脚细细描写,没有抓住人物特征,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有形无神。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中: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穿深灰色夹克衫,下穿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刚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青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嘴角总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点评:本文要扣住“生动”二字,体现老师的教学艺术,外貌描写只要几笔简单勾勒即可。

◆外貌描写千人一面。不同的穿着打扮,能反映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我们要根据人物的典型性格,写出人物外貌的典型特征。如果一样的相貌,一样的打扮,就像克隆似的,根本看不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写美女,都是“瓜子脸,柳眉杏眼,樱桃小嘴”;写老师,都是“两鬓斑白,戴一副眼镜”等,违背了生活的真实,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

(2)绘其声形

语言大师老舍曾说:一个老实人划火柴点烟没点着,会说:“真没用,连根香烟都点不着。”而性格暴躁的人,会把火柴往地上一摔,高声怒骂起来。

①阅读片段,揣摩方法,分析性格。

◆接着来的是左拉。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并把他们卷入一些富于想象的人所喜爱的却又是极端荒谬、忘乎所以的学说中时,他还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在发出几声:“ 可是„„可是„„”然而却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过了一会儿,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也很温和。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漓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他激动起来未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

小结:

人物描写除描写外貌外,还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突出性格;描写时要用词准确,恰当运用修辞,形神兼备;可穿插适当的记叙、议论,凸显人物的性格。

②读《节俭的张先生》,看文中怎样表现其节俭的性格。

◆食堂里,张先生急着要去上班,他端起饭盒,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将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发现衣襟下滴了几滴米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

-------动作描写,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重视细微举止,突出个性。③人物的语言描写,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读下列短文。修改。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的?”捣乱鬼董晓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晓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晓天踢的。”董晓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单调乏味,没有符合特点的个性化语言,如果突出语言特点,加以相应的表情、动作,就会加强表达效果。修改后的片段:

◆门被踢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晓天斜着眼,冷笑着说:“鬼知道,又没人叫我看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这下惹恼了旁边的高芳芳:“是董晓天踢的。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晓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点评:董晓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直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特点活灵活现。

2、以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是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细小环节,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它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需要注意:

细节要真实,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切忌繁琐描写;要有明确目的,服从人物刻画的需要。

◆细节描写示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卷子发下来以后,许多人像化学反应中的原子那样,迅速活动起来。右手握着笔,装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左手伸进了抽屉,目光分成了三份:一份佯装看卷子,一份远观抽屉里那半遮半掩的书,还有一份则观察老师的行踪,也许一会儿还会出一份------斜视同桌的卷子。

3、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特点。

展示人物形象,还可以围绕人物特征,选择典型事例加以描写,如《邓稼先》一文,写了邓稼先在文革期间调解冲突,答复杨振宁关于中国原子武器是否有外国人参与,在井下发射信号消失后坚持留守现场几件事,从多个侧面表现其崇高品质。

例文分析:《我的老师》

(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了老师什么特点?(2)全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所选的事例,在顺序和详略安排上有何特点?

三、技巧归纳:

1、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中的写事,重在刻画人物,不必刻意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如《我的老师》中的写事。

2、既可以是关键时刻的主要表现,也可以是细小、平常,但能表现个性的事情。

3、多个事例应该从不同角度表现认人物的性格。

4、描写要突出详略。

四、写作:

写人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篇6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但香港却被那可恶的英国侵略者给占领了。这使我联想到了:那个时候的旧中国是多么的弱小,英国是多么的强大无比,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在1839年,林则徐带领地方官员,在虎门烧掉了毒害人民身体的鸦片。如果不烧掉,那还会毒害多少中国人的生命呀?我的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了多少中国人民那痛苦的呻吟声。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我仿佛看看到了中国人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我们终于不用再受那些英国人的侮辱了,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领土了,终于摆脱了那些发黄的旧条约了。读到这儿,我感到了无比的高兴。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终于结束了受英国政府的压制,带着祖国人民的喜悦,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如今,我们最可爱的香港回家了,香港,你可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几十年来,侵略者在你的土地上蛮横无里,为所欲为,到处杀人放火,奴役香港人民,今天你终于摆脱了那些已经发黄的旧条约了,你回到了自己的温暖的美丽家园,现在你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香港回归后更加繁荣了。香港回归与内地的联系不断增强,在香港企业内地,投资与经济贸易的同时,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筹资。目前,内地香港达2000多家,总资产达到2200亿美金。内地企业与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繁荣的另一支撑力量。

希望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更加繁荣富强。这是我发出衷心的祝福。

写人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篇7

圣诞节的晚上,小女孩被爸爸赶出家门卖火柴。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身上只穿着薄薄的衣服但始终没有人理踩她。小女孩又冷又饿,只好点燃一根火柴,幻想自己坐在一个暖烘烘的火炉面前正当她准备想靠过去时,火柴灭了,温暖的感觉不见了,消失了。而我,还从未尝到过挨冻的滋味儿。我冬天都穿着棉袄,而小女孩呢?只穿着一两件衣服,而且那时还下着鹅毛大雪。

女孩饿极了,此时,她多想吃点儿东西呀,可是哪儿有哇?她又点燃一根火柴。这次她幻想到的是一间美丽的屋子,而且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可口的食物。小女孩急忙伸手去抓,火柴又灭了,那些东西突然消失了。而我,从来没有被饿的感觉困扰过,每顿饭都是丰盛的!而且最少还要二菜一汤!

于是,她又划了一根火柴。这回她看到一棵挂满小蜡烛及圣诞礼物的圣诞树但是火柴又灭了,圣诞树也消失了。她没有快乐,只有痛苦。而我,生长在甜水中,哪一个节日,不是家长陪在身边尽情地快乐呢!看到小女孩的父亲,再想一想我的父母,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地操劳着,他们早出晚归的工作,挣钱来养家,供我读书,培养我成为祖国的栋梁。父母依旧任劳任怨,有时甚至不让我做家务,对我百依百顺,从不批评,更别说不让我回家了。相反,晚点回家还会让他们感到担心。最后,小女孩在火柴强烈的光亮中,幻想见到了她唯一疼爱自己的奶奶,才感到有一丝丝的温暖。她虽然有爸爸、妈妈,但他们却无法给她关怀,小女孩多么可怜哪!而我呢,全家人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写人作文的一些写作方法指导 篇8

3.爷爷开心地笑了,我也跟着笑了。听大人们讲了那么多关于我小时候的事,我有点不相信,那就是童年的我,但我又不得不信了。

(幼年的事情当然不一定记得的,但听大人说说也很有趣。)

4.那天我回到家里,爸爸在专心地写稿,妈妈在为我做棉衣,他们都等着我能把一个好消息带回家。可我的考分像一颗炸弹,把家里的和谐气氛全给轰跑了。爸爸写不下去了,妈妈手中的针也不好使了。我羞愧得真想钻进地缝里去。更让我羞愧的是,爸爸问我错在哪里,我竟回答不出!

(这一段有两句句子写得很不错,一句是比喻,一句是夸张,找一找,在哪里?)

5.妈妈正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我亲昵地往上靠,撒娇地说:“妈,再给我这个数,好吗?”我伸出了5个手指。“5元?”妈先是一愣,而后啪地打掉我的手,“不行!”“妈,我的好妈妈,你就开个后门吧!”我有点小赖皮了。“不行就是不行。”妈的态度很坚决。唉,我的希望成了肥皂泡!

(写对话,如果再加上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和动作,那就更生动具体了。这一段文章是一个好的例子。)

6.我攀折树枝往上爬,三下两下就爬到树顶。看到黑油油的桑果,我赶忙摘了往衣袋里装。看着衣袋里满满的桑果,我得意地抓住树枝摇来摇去,大声地唱着我自己编的儿歌。

(这一段文章里有动作有声音,使人读了以后觉得好像就看到了当时的情景一样。)

7.我写了半天,才不到二百字。我想写,但再也无话可说,只得草草交了卷,坐在那里等着老师来批评我。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夏老师看了后,用红笔在我的本子上加了许多符号,我就按照上面的符号,一遍又一遍地补充和修改。经过两个小时的写作,我写成了四、五百字的文章,把它端端正正地抄在作文本上。夏老师给我打了一个鲜红的80分。

(“鲜红”是一个描写色彩的词语,每一个描写色彩的词语都会为你的文章添美增色。)

8.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一点特殊的地方也没有。圆圆的元宝头,乌黑的大眼睛,大大的招风耳。我的性格和其他同学的性格一样,天真活泼。爱好嘛,跟电影里的书呆子差不多,无论在任何场合,只要有书,我就抱着不放,非看完不可。

(“元宝头”、“招风耳”、“书呆子”,这些词语都很有趣,是我们生活中的词语,小作者把它们用到文章里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和情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生动有趣的词语,我们完全可以加以选择地在文章中使用。)

9.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男孩子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瞧他那神气劲儿,似乎在说:“小姑娘,你敢骑吗?”我心里羡慕极了,回家吵着要学骑自行车。妈妈说:“你还小,又是女孩,我没空扶你,跌倒怎么办?”我就是不听,硬是说服了妈妈,自己学着骑。虽然好几次从车上摔下来,跌破了腿,淌了不少血,但我咬咬牙,爬起来再骑。经过三个晚上的奋战,我终于也能和男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骑车了。

(文中写一个男孩子的神气劲儿,用了“似乎在说”这样的句式,很好。这样就把男孩的骄傲劲儿更形象具体地写出来了;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大家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模仿运用。)

六、写我自己的参考题材

1.在外貌方面,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别人有没有给你起什么外号?

2.不管是漂亮还是难看,外貌总是次要的,关键是看自己的行为和道德。爸爸妈妈怎么看你外貌上的不足之处?

3.你在学习上有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只要有一点,都可以在文章之中写出来。

4.你在班级活动方面有什么特长,你的表演很受同学的欢迎吗?

5.你觉得你自己对同学是不是很诚心诚意,愿意在一些地方吃亏吗?

6.在穿衣打扮方面你是很讲究,还是很随便,不向妈妈提出什么要求?

7.你喜欢看书吗?你是不是对什么都很感兴趣?

8.你平时能够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活吗?

小学生写人作文的写作指导 篇9

这类作文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列人物表似的介绍。

(二)有代表性的介绍。

(三)以一件事为线索写几个人。

(四)通过几件事写几个人。

相关阅读:

【范文1】

我的老师

有一个人,每天在教导你的学习,有一个人,他每天会关心你的学习,他每天会为你的高兴或烦恼。他究竟是谁呢?告诉你,他就是我们的老师。

在一至三年级时。有一位老师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就是我们的洪老师。洪老师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并没有近视,但是他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可能是为了耍酷吧。他很爱穿白色的运动裤子和运动鞋。

他非常关心我们,每天一下课,他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和我们玩。平时老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很让我们感动。记得那年夏天,在一个阳光火辣的下午,我和同学门都在打羽毛球。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掉,头发和衣服都湿透了。虽说是很热,大家玩的可开心啦。可这时意外发生了。当时我为了接一个球,不小心把腿给擦伤了。当时就开始感动一阵阵刺痛。我刚想叫同学们时,他们都吓的一溜烟似得溜走了。我只好一瘸一拐地回教室。用水清洗了下,再用创可贴贴上。我没有在意,想,过了这节课应该会好些了。可是一节课下来,我的腿更疼了。特别是一站起来,就非常痛。我只好在座位上慢慢收拾东西,然后缓缓的走出教室。我这狼狈的样子刚好被洪老师看见了。他担心地问“没事吧?”“应该没事,只是一点皮外伤。“什么叫没事,伤的那么厉害。那就是有事。来,我背你”。“不用了。我自己可以走回家的。”我回答说。洪老师没办法,赶紧扶我下楼,送我到医院。医生说;“还好,来的及时。那么热的天,否则就会细菌感染。”洪老师帮我垫付了医药费,并通知了我妈妈,等妈妈来了后,他才回家。

后来不久,妈妈对我说,洪老师要调走了,去另一所学校了。我听了后,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第二天,我去学校是,洪老师已走了,连道别都还来的及和他说。我特遗憾、、、、、、。

虽说洪老师已走了,但他的敦敦教导我却不会忘。他曾教育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为社会多做贡献。每当我烦恼学习时,我都会想起洪老师的话,来督促自己。鞭策自己。老师,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将你的教诲铭记在心中,无论何时,老师,我都会感谢你。

【范文1】

我的班主任

大概一听标题,你就猜出我写的是谁了,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将她细细地描绘一番。

老师的头发很浓密,而且好像马的鬃毛鬃毛一样硬,却带着小孩子一样蓬乱的柔美,卷曲着环绕着她那小的耳朵,一对明亮有神的眼睛上架着一副蓝色边框的眼镜架,小小的鼻子,嘴巴俊俏,微笑起来便露出两排细小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个子不算高,和我一样,胖胖的。

真怀疑班主任是不是超人,因为她可是会变身的,什么?你不相信,不信咱就一起来看一看。

一、漂亮的班主任

相信刚才我的介绍已经很详细了,那么,你有没有看出她是一个大美女呢?她应该是教我们的女老师中最美的一个了。

二、负责任的班主任

我班的班主任可是很负责任的,每次劳动的时候,她都和我们一起干,还让我们把要劳动的地方弄得干干净净。

三、孩子气的班主任

为什么说班主任孩子气呢?听我说说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有一天,我们正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割草,而那草丛中藏着一些虫子、死鸟等,散发出一种腐臭的味道。突然,我挖出一条又粗又长的虫子来,老师尖叫起来,还跑到十几米远的地方去。体现她孩子气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瞧,她正因为语文老师布置写她的作文而生气去找语文老师呢!

四、亲和的班主任

班主任很亲近人的,平时我鞋上的花掉了,她会告诉我;我书掉了,她会帮我捡;我生病了,她会带我去看医生。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班主任特像超人哩!总体来说,班主任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老师啦!

毕业之际,我真的有说不尽的话想要对老师说。虽然他做了一年的班主任,我们之间的情谊比一座桥梁还要坚固。还记得她刚来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她是唯一一个让我们没有畏惧的老师。

根据我聪明的头脑以及惊人的记忆和神般的速度计算,我们还有大约三十八天就毕业了,除去周六周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还剩下大约二十五天了,我们要珍惜与老师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叙事散文写作 篇10

一. 什么是叙事散文

就是指以些人、记事为主要内容,以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为目的的散文。叙事散文在形式上和一般散文一样,具备灵活自由,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是在内容上,它强调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与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思想。

比较灵活,不像小说那样有严密的故事逻辑,可有叙有议,可以有比较大的时空跨越性与内在描述空间,当然所描写的人物可以使性格片段的展现。

叙事散文一般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亲眼所睹之事,或者是间接了解的事情,总之是客观存在的实有的事情,是非虚构性的。叙事散文可以展现人物比较完整的性格,也可以选取人物性格的局部和侧面,加以描绘。不要求事件的完整,可以逻辑清晰地叙述一个事件,也可以只采取事件的局部场面,或者某个细节,线索单纯,情节比较简单。在叙述的角度和方法上,叙事散文诗作者用以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往往事边讲故事边表达感受和见解。

二. 文体特征

1.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2.思想精辟 诗意盎然

3.短小精悍 自由灵活

4.直抒胸臆 自具风格

5.殚精竭虑 文采斐然

三. 怎样进行叙事散文写作

1. 选材

选材要真实,尽量选取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事件。

2. 立意

立意要准确,突出重点,不偏题,要独特新颖,力求深刻,不能人云亦云。立意即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又叫主题或主旨。立意是作品的灵魂,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在文学作品中,立意是通过文学形象来实现的。散文的立意是通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人物、事件、场景等表现出来的。在叙事散文中,立意体现在作品中描绘人和事上。

(1)准确鲜明

(2)独特新颖

(3)力求深刻

3. 细节

细节指人物神态动作描写、周围环境的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描摹等。叙事散文细节的描绘,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特征的叙述,二十作者心底情感潜流的外在体现。它在文中已经不仅仅是充当叙事的角色,而是在传达某种情感。在叙事散文中,至少需要一个闪亮的细节支撑文章。要把最令人难忘的细节充分挖掘好,不要直抒胸臆,要说的话包含在人物、事件的细节描绘中,通过文章的细节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

4. 结构

结构要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5. 语言

四. 注意的问题

1.叙事散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长时间的观察和洞悉。考生要写

好就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2.来源于生活的东西是最打动人的,情感要真挚,带感情写事件,叙述性文字是情感性的东西。

3.命题叙事散文写作,细节情节性的东西要尽量细致,要加强语言气势,文笔要生动。

4.题材要新颖,角度要独特,语言要精美,不要有大量的抒情和评论性的文字。

五. 往年考题选登

09年上戏广编《城市天空》、《扫墓》1500左右2小时

中戏导演《生日》、《不眠之夜》1500以上,2个半小时

中戏戏文《**》1500~2000两个半小时

中戏管理《昨夜无梦》、《没有季节的街道》1500以上 2个半

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 篇11

一、教育叙事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

某小学陈文平老师在《我愿做一片绿叶》中写道:今天我要讲的一个教学故事,是曾经发生在我们班上的一件真实的事,这件事见证了爱是如何化尴尬为神奇的,正是这件平凡的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让我心甘情愿做一片教育中的绿叶。

有段时间我都在做一件事:恨孩子。我满眼都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成绩最差的孩子,甚至我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这些孩子每天都给我繁忙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他们总能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让我的心情变糟,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每天气我的次数不少于N次,我相信他们马上能让我陷入班主任危机,我每天都在叹息:‚哎,什么时候能脱离苦海啊!‛但是有件事深深地改变了我对他们的看法。

开学了,同学们盼望以久的新书来了。我们班从学校领来了大家日思夜盼的新书:语文、数学、科学等,这些书一本本设计精美,内容精彩。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个个都要求老师马上把新书发下去。同学们的热情感染了我,我再次清点新书,查看交费情况,准备把新书发下去。这一看,问题来了:我班69名学生交费,可只领到68份新书。怎么会错呢?我反复地清点,数字就是不统一。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收钱从来没有错的,肯定是其它环节出了问题,于是我去核对份数,学校发书的说给我的是69份,查看记录,也是69份,可我的手里确实只有68份新书啊!怎么办?学校又没有多余的新书,这下可怎么办、怎么办呢?69人交了钱,我不给谁都不行啊?从领书的地方走回教室,一路上我还是没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教室里的69个同学一个不少的排者队伍等着领书!看着69双渴望的眼睛,我大脑飞速转动着:不给谁发呢?不给吴满或者余飞吧!反正这两位不爱学习,书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可这话叫我这个为

人师表的人民教师怎么说出口呢?犹豫了好久,我决定干脆对他们说实话实说:‚老师这儿少了一套书,怎么办?‛听了我的话,刚才还沸腾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孩子们你望我我望你,几分钟过去了,没有人来告诉我来怎么办。我想这下可完了,学生们谁也不能没有新书啊,这尴尬可怎么解决呀?就在这时,吴满喊出来:‚陈老师,数学书我不要,我用哥哥的旧书。‛听了这一声喊,我愣住了,我为自己刚才的想法而脸红了!接着王浩马上说:‚语文我不要了,我家里还能找到这学期的语文。‛要知道,这两个学生是听说新书来了后,是最迫不及待想领到新书的两位啊!并且是最近让我头痛费神的两位!又有学生接下去不要新书了。我太意外了。我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这些孩子大多数是我不喜欢的,甚至是我最近一直在咬牙切齿恨的那些孩子!可,他们------突然间,不知道谁鼓起了掌,大家都跟着鼓起来。此时此刻,68和69这两个数字已经不重要了。掌声说明一切,无需我再多言。

孩子就是这样,让我既恨又爱。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我明白:最可恶的孩子也有他可爱的一面。我们不能单独用一个‚好‛字和‚坏‛字来衡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鲜花,这些鲜花能不能茂盛地开放,取决于绿叶是否给它足够的庇护和养分。而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志向和智慧。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恰恰是这些不一样的孩子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正因为理解了这一点,所以我变得尊重和热爱孩子。正因为理解、尊重和热爱这些孩子们,更坚定了我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我不再叹息,不再埋愿!正如印度诗圣泰戈尔那句令人怦然心动的名言:‚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就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子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是的,叶子总是垂着她的绿荫,只是为了鲜花更好地开放!为了我心中的教育事业,为了可爱的孩子们,就让我做一片合格的绿叶吧!

(二)教育叙事的特点

1、真实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来自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设计的事件。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2、人物性。在教育叙事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

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和体验,对事件中的某个角色(学生等)做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行为和心理的“假想”,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

3、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事件发展的情节。

4、可读性。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学观念、方法的改进影响会更具体,更深入,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5、感悟性。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三)为什么要展开教育叙事研究

1、为了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理念进行审视、回味、反思和调整。

2、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

3、对于促进教师改进实践来说,与教师引经据典写“教育论文”相比“教育故事”更加有效。

(四)教育故事的基本内容框架

1、问题产生的背景。背景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须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

2、问题情景描叙。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目的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描写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描叙+分析,描叙夹分析。

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

《请记住学生的名字》

现在的我,总是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即使是亲朋好友的孩子的名字,如果不是特别留意,我是记不住的,那天,同事结婚来了好几个师范的同学(我们是同届的但不同班),当然少不了想不起名字的尴尬,可是顾左右而言其它,便轻易绕过去了,当时觉得挺别扭的,可事后心里还是不以为然。

刚担任教师工作时在小学从事语文教学,那时刚出校门,心里充满了激情,一心想和学生做个无所不谈的好朋友,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于是就利用一切机会和学生待在一起,加上自己是班主任,这样和学生的接触无形之中就增多了。更因为有一种责任意识,我强迫自己记住学生的名字,利用发作业本的机会,通常只要三五天就可以把自己班上的学生名字记住了。

后来进了中学教历史,每个班每周只有四节课,至少有四个班,每个班都有七十几个学生,同时历史作业较少,给学生发作业点名的机会相应少了,就不太容易记住学生的名字,上课也只能用手指着那些举手的同学,有时想叫一些没有举手但看上去没认真听讲的学生发言,由于叫不出名字,也只好作罢。但这时我对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变得有些心安理得了,形势使然,怪不得我!

可是,现在我越来越为此感到不安与内疚了。

今年学校实行坐班制,在办公室的机会相应多了很多。有时学生到办公室,我想请他们帮忙找个同学,却只能说:唉,那个同学……当然没有特定的称谓,人家怎么知道是叫的他们呢,所以少不了还是自己去做了。这倒是次要的,尤其是有时我让别的同学帮忙找个学生,当这个学生来了以后还要问:‚你是哪个班的,你有什么事吗?‛这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自己更是尴尬不已。

终于有一天,我因此做了一件让我内疚不已的事,那天,我在707班上完新课后就让学生做历史课堂作业,而我则在讲台上看座次表,当我看到一个叫姚蝏的名字时,突然想起了在改作业时不是这个叫姚婷的同学作业做得非常马虎吗?连名字都是我让别的老师认的。没多加思索,就决定拿她开刀,也给其他学生一点警告,于是我就很严厉地说到:‚我们班的姚婷同学上次的作业做得太差了!‛听了我的话,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中的笔,把眼光转向了她,那位叫姚婷的同学也红着脸慢慢站了起来,这正是我要的效果,我慢慢走过去拿起她的作业正准备大发评论,可翻看一看却傻眼了,她的作业做得很认真,我明明记得就是叫

姚婷的,怎么会这样呢?我立即又问道‚我们班还有同学叫姚婷吗?‛‚我们班没有了,不过六班有一个叫姚婷的。‛听到这样的答案,再看看姚婷,站在那里,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看着她那委屈的样子,我知道我伤害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开学这么久,相隔的班里有两个姚婷我竟然不知,这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将失去我的学生对我的信任。我当时只觉得自己的脸快燃烧起来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

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我现在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并不是自己的记性不好,以前都能很快记住,现在不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懒惰,是不在意,对学生的不在意,是对学生对教学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因为潜意识里觉得无所谓,所以记不住。事实上今年我根本就没有去记学生的名字!开学四个星期了,只记住了几个‚好学生‛和‚坏学生‛,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在我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存下任何印象。学生的名字都记不住,那么我对学生又了解了多少呢?这又从何去谈教育要因材施教?还谈什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呢?又怎能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为之而汗颜。从这点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也因此明白了:为什么我想和学生做朋友,我自觉对学生很好,而学生对我却总是不够热情,我总是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总是走不进学生的心灵!通过这件事更使我懂得了,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就应该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只有这样,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才有地位,就会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就会尊重你的课堂教学!

从现在开始,我要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无论是优秀生、后进生,还是默默无闻不起眼的学生,就像记住我们有几件漂亮衣服一样。

主要内容结构:背景、问题、细节、结果

(五)教育叙事的几种类型:

1、学科教学类

阿玲是哑巴?

《曼谷的小象》一课讲述了在风光秀丽的曼谷附近,‚我们‛一行乘坐汽车,不幸轮胎陷落污泥,阿玲在这个时候,指挥她的小象把我们的车拉了出来,并且把我们的车冲冼得干干净净。教学中,在我的组织引导下,同学们读书读得非常

认真,经过讨论认识到了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

正当我准备总结全文结束学习时,突然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阿玲是个哑巴。‛

我不禁一愣,教学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听到学生持有这个观点。(旁批:教学冲突出现了)。

我便问:‚说说你的根据吧。‛那位学生马上说道:‚整篇课文,阿玲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打手势。‛

‚对,我也这样认为。‛其他学生好象受到了启发,也‚嚷‛了起来。这下班里可热闹了,同学们共分成了两派,互相争论了起来。

备课时,实在没想到能有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但后来,我慢慢发觉,如果同学们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能知道,本文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旁批:教师的反思以及行动)。

于是,我不但没制止他们的争论,而且还适时地加以指导。同学们毕竟年龄小,还不能系统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有的只是提出了,这是在国外,语言不通,所以阿玲就不说话;有的说阿玲性格内向,不好说话……都有一定的道理。是该我出手的时候了,我想起了二年级时给同学们抄的一则名言:语言化为行动比行动化为语言要困难的多。和同学们一起背了一遍,于是,有的学生就恍然大悟了。阿玲会不会说话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她的行动,我们认识到了她的朴实、善良的品质,是一个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别人的人,而不是一个花言巧语的人。同学们还联系了当今社会现实,对那些嘴上花言巧语、背后却坑人、害人的人进行了批判。(旁批:最后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本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想起同学们为了自己的观点而互相争辩的情景,还是禁不住心潮澎湃。

2、班主任工作类

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

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本学期初的一个下午,同学们

都在静静地认真自学,只有刘××同学将头抬得很高,注视着另一个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同学身边,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首诗,我轻身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将那首诗给了我,尔后两位同学对视了一下,刘××同学趴在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下可完了,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评的。‛我走到讲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进一衣兜里,继续观察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可刘××同学却坐不住了,他时而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像在等待老师的批评。看了几次后,发现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把刘××请到了无人的电工室,他耷拉着脑袋,用余光看着我,我让他坐下,他却哭了,边哭边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写这首诗,不该在自习课上传纸条,求老师不要在班级批评我。‛我说:‚老师要想在同学中批评你,就不会把你请到这里来。‛我说你能不能实话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了想后,详细地叙述了他与我班一名女同学友好相处到产生矛盾的经过,原来这首诗是他‚失恋‛后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写的。我因势利导,以诚相待,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

最后我又将这首诗拿出来,对他说:‚老师想和你一起将这首诗改动一下,你看怎样?‛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说:‚老师改前两句,你改后两句。‛他点头同意。我说第一句只需改动一个字,将‚天涯何处无芳草‛改为‚天涯何时无芳草‛,第二句改为‚何必非要现在找‛,紧接着他又改了后两句:‚本来学业就很紧,况且年龄又很小。‛读着这首诗他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轻松,笑得那样自信。随后我又说:‚十年之后,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师帮你找,怎么样?‛他连声说‚谢谢老师‛。这次潜隐式教育的尝试,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学会了情感上的进退自如,从而使被教育者在替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3、细节类

不要忘记别人的启示

作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无时不在的,但学生对你的启示有时却在不经意中产生,这些启示有时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但却能让你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所思、所需、所求,让你感觉到学生的过人之处,也就是在这种交流过程中,让你学会了该怎样做老师。

有一次,测验的试卷发下后,当我经过一个学生身旁时,学生拿着刚发下的试卷说:‚老师,我这里是不是改错了?‛一看,我果然给他多扣了5分。我于是随口说:‚你把分数加上去吧。‛学生迅速拿出红笔,但却在笔头落在纸上的那上瞬间停顿下来,他抬起头来,将笔递给我,说:‚老师,还是你来加吧!‛这一刻我明白了,我平时并不看重的分数,学生却看得非常重要。这件事也让我明白,我不在意的东西,也许学生非常在意。因此,我对后来的每一张试卷都不敢马虎。我想:如果所有的老师能够常常回味学生对你的启示,并真正地将其‚当一回事‛,我们的教育是否又会上一个台阶呢?

4、生活片断类

俯身也是爱

星期天我和刚入学不久的侄女聊天。我问她:‚你们老师喜欢你吗?‛她自豪地说:‚喜欢‛我故意逗她:‚吹牛吧?‛她可急了,一本正经地争辩:‚没吹牛,老师还趴在桌上和我讲话呢!‛‚讲了什么?‛我又追问。小侄女急切地说:‚老师问我昨天吃的什么。‛

我震惊了。一个‚趴‛,一句‚昨天吃的什么‛,本极为平常,却使孩子深深地感受到被爱的幸福,老师在我们纯真的世界里是多么崇高啊!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没有惊动地的气魄,只有润物无声的永恒,既不是‚棍棒‛,也非‚迁就‛,而是‚春风化雨的滋润‛。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赏,无不洋溢着对学生真挚的爱。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师爱之神圣,要摒弃师者唯上的旧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铁枷锁,走出功名利禄的势利场。不追求轰轰烈烈的伪善,立足于平平淡淡的真诚。在教育这方净土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关心、爱护学生,悉心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才是爱的真谛!

(六)写教育叙事的要求

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对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含一个或几个教育教学事件,即教育教学过程中

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突出戏剧性冲突,有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记“流水帐”,叙述要具体、生动。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要有问题性,不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而应该是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这种“叙述”可以是教师本人在反思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育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句子。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问题”。

二、教育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是对包含有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的描述,故事中渗透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展现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和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践性经验,体现了教师的创造力,搭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教育教学案例一般由案例背景、活动设计、过程描述、活动反思(分析与启示、案例问题)几部分构成。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课件‛是对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应当把课件的设计当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实验的一个‚细胞‛,一个起点,因为一个制作优良教学课件,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关键。《我爱故乡的杨梅》是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及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课文虽然短小,但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简洁、朴实亲切。怎样使老课文讲得有新意,是我开始设计教案时努力想达到的目的。由于二年级学生理解领悟能力尚弱,再加上本班学生原本底子就较薄弱,真正深入课文去体会是不可能的,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真的要使一堂课上得生动,就得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角。此外本课也适合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热爱家乡的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也是我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经过再三斟酌,结合本班实际,我制订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文中生动、形象而优美的语句,了解杨梅形状、颜色、滋味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杨梅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二)思想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表达、朗读等能力。

[案例描述] 课堂实录1:

学习4—6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爱乡情感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朱老师仿佛已来到了杨梅树下,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端午节,就可以吃到杨梅了,你喜欢杨梅吗?(媒体出示:杨梅图)昨天老师布臵了大家找出4—6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板书引出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杨梅的方法,并指导朗读(多媒体出示板书)

生(1)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

生(2)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杨梅先是淡红的……‛

生(3)‚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是我最喜欢的句子。……

师:刚才许多小朋友都交流了自己喜欢的句子,那么你们读的那些句子都是从哪方面介绍杨梅的?

生(1)我读的句子介绍了机梅的形状,它的形状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剌。师:作者笔下的杨梅多么惹人喜爱,谁能带着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读这一节吗?(老师也想读这一节,你们想听吗?如果觉得老师读得好,请大家给老师一点掌声,好吗?)

生(2)我读的句子介绍了杨梅的颜色,它先是淡红,然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

变成黑的了。

师:看到如此新鲜红嫩的杨梅果,你的眼睛是不是立刻被它吸引了?老师请女学一起有感情地读读第5节。

生(3)我读的句子介绍了杨梅的味道,它的味道又酸又甜,熟了就甜津津的 师:杨梅的味道真是好极了,老师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听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接下去请大家分小组来合作朗读这一节……杨梅不仅味道好而且还有保健功能呢,老师昨天布臵大家回家搜集有关资料,你们都找到了吗?

师:杨梅是作者家乡的特产,他之所以写杨梅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你们都爱自己的家乡吗?那么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家乡在哪,那里有什么特产,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民族精神教育)课堂实录2:

课堂探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用几句连贯的话介绍一种水果 教师示范说话练习

师: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生动描写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来表达心中的那份喜爱,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大家看看它的外形是怎样的?

生:圆圆的,像个小灯笼(多媒体出示学生口述板书)师: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用手摸摸感觉如何? 生:非常光滑。师:它的颜色呢? 生:黄中透红。

师:大家肯定都吃过苹果,苹果的味道又如何?老师现在就请大家尝尝。生:甜津津的。

生:甜甜的,带着一点点酸。师:你们喜欢苹果吗? 生:喜欢。

师:刚才大家通过眼睛看,手摸,鼻子闻,嘴巴尝描绘了苹果的外形、颜色、味道(媒体出示连贯的句子)看,大家描绘的苹果栩栩如生。老师知道今天每个小组都拿来了你们最喜欢的一种水果,今天我们得任务就是仔细观察,然后有几句

连贯的话说说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表达你们的喜爱。

[活动反思] 整堂课上下来,觉得自己有两点做得好。首先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在以往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会采取按文章写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这样往往容易牵着学生鼻子走,并非学生所愿,于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明显增加。

2、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

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还要他们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有一环节是小组合作朗读,我让每组自由选择朗读方式,学生们有的轮流读,有的男女生合作读,形式多样,在读中加深感悟。

其次在教学中我成功地由扶到放,由说到写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描绘一种水果。课文教学完成后是指导学生自己写一种水果,一下子脱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对其来说要求太高。于是我在先前板书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将杨梅换成苹果,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我适当加以引导,人多力量大,很快,一则描写苹果的短文诞生了。趁热打铁,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一种水果,学生们边观察、边品尝、边交流,积极性极高。在能准确进行说的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此时学生经过刚才的小组交流,写已基本不成问题。这样一来,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在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整堂课的教学中,由于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它以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文课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学前花了大量时间准备课件,从图象到声音,一遍又一遍,真正到上课时早已得心应手。尤其当学生们看到那么多水果图片时发出了阵阵赞叹,舒缓的背景音乐更是为学生的写作带来了创作灵感。

本文的中心就是通过对杨梅及杨梅的描写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光

凭书面文字学生体会不到这种思乡之情,于是借班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外地这一实情,我开展了一个小小的交流会,交流自己的家乡特产,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学生们畅所欲言,让我这个老师也了解了不少民俗风情。

由于是教学评比,心中多少有些压力,因此在教学中略有拘束不敢大胆的让一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回答,这一点是需要改进的。

(二)无论是哪类教育教学案例,一般都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背景。案例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案例需要向读者交待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

2、主题。

3、细节。

4、结果。

5、评析。

(三)关于教育教学案例的撰写

1、案例背景的撰写

撰写案例背景是为了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案例背景示例]: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才能集思广益,有所提升。在执教《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努力实践着新课标的这一理念,设计了‚故事导入、信息交流、操作感知、方法探究、练习反馈‛几个教学环节。经专家引领和对新课标理念的反思思考,我进行了多次设计与实践,教学效果一次比一次显著,现将本节课中‚方法探究‛这一环节的几次实践情况实录如下:

在上一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把人民币分别按硬币、纸币;分币、角币、元币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在分类梳理过程中,学生对人民币

有了整体的认识。本环节要在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总结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2、活动描述的撰写。①、凸现主题。

②、内容要真实,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③、情景要完整。

④、取舍要恰当,教学案例的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要尽量写好主要事件,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或问题关系不大的内容,案例事件的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断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多么深刻,故事多么复杂,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

⑤、叙述要客观,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对于所写的教学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案例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问题,表述观点,不能流露感情的褒贬,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对案例事件的描述应是坦率的,对教师的心理活动、观念冲突、情感方面的描写也应是客观的。

[活动描述示例]:

(片断一)上课一开始,我就引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孩子们,你们都见过大象吗?大象的模样是啥样的?‛同学们乐开了花,纷纷举手,有的说在动物园看过,大象的鼻子喷的水可高了,有的说,从电视《动物世界》看过,大象还可以替它的主人复仇。杨逸伦站起来说:‚原来我读过《盲人摸象》的故事,里面是这样描写大象的‘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大象的耳朵像两把扇子,大象的尾巴像一根粗绳子。’‛师导入:‚你说得很好。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古时候有个叫曹冲的人就想了一个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那时他才七岁,想知道他用什么办法吗?‛他们大声说:‚想。‛正当我提笔板书课题时,班长杨程浩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平时问题就挺多的,我叫他站起来,他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认为曹冲的办法不好。我有比他更好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我先是一愣,心想:这个问题在学完课文之后,我会提出来让大家讨论的,这时候说,不就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安排吗?我随即又想:还是让

他们说出来吧,要不然他这一节课都不安稳。我连忙说:‚很好,你能把你的方法介绍吗?‛他舒了一口气说:‚你看他称石头多麻烦呀,要是把称石头换成称人的话,那指挥不就方便多了吗?‛杨程浩话音未落,几个活跃分子也跟着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有的说称石头也可以,不过要用起重机吊石头:有的说把称石头换成称猪、羊等动物:还有的说用称车子的秤来称大象。我在一旁微笑着等待这些孩子畅所欲言。

[片段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当同学畅所欲言时,我问:‚当时,大官员们想出了哪 几种称大象的方法?能通过读书谈谈自己的看法吗?‛同学们专心地读书。到交流意见的时候,一只只举起的小手像棵棵冒尖的春笋,我真不知道点谁说好。张善德着急了,自己站起来说:‚老师,第一个官员的方法不好,造一杆大秤,除了提不动以外,最重要的是造秤就要砍树,砍树是破坏环境的表现,没有了大树,发洪水的时候怎么办呢?‛我笑着说:‚有道理,不过,合理地采用木材还是可以的。‛马上有人反驳:‚这不合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为了称一头大象,就要砍掉一棵树,不行。‛哎!看来平时我跟他们讲了太多绿树的重要性,他们真正跟花草树木建立了感情。张昊东接着说:‚老师,第二个官员的方法更不好。因为别人送曹操一头大象,他本来就很高兴,带着官员们和儿子一起来观看,他怎么舍得宰了大象呢?再说,大象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不能随便杀害的。‛不知谁大声总结了一句:‚怎么古代的官员这么不注意环保,环保意识也太差了。‛‚环保意识‛这个词还是我在学习本册第三组课文时接触的,没想到他们记忆这么深刻。听了他们的意识,我在内心暗暗在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大不一样了。我微笑着点头,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就这样,我给了孩子一个展示的平台,把课堂时间‚放手‛给他们,让孩子们个性化的东西更多的表现出来,有了个性,才初步建立了学生探究的意识。

[片段三]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

第二节课开始,很多孩子都诧异了,因为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装了水的水槽和一个方便盒,要求学生自备了一个玩具和许多小石子。我说:‚孩子们,老师有几点建议。首先,在小组内读课文,画出曹冲称象方法的句子,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多读几遍;然后,用桌上的工具模拟曹冲称象;第三点,小组合作分工,边演示边叙述。‛说完,同学们就开始叽哩呱啦地读课文,画的画,读的读,教室里挺热闹的。然后,他们就开始操作了。我边巡视边指导观看每个小组的演示,倾听他们的叙述。还真不错,能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连最胆小的唐诗,在小组活动中也敢动手动口了。孩子们兴趣盎然。全班交流的时候,各个小组都派出了精兵强将上场,毫不示弱。有的失败了,主动要求重来一次,有的两人合作,一人演示一人叙述。台下的学生欢声一片,掌声不断。课堂活动在活跃而有序的环境下顺利地进行。整节课没有了传统教学中过多的讲解,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有兴趣去合作着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片段四]培养学探究的意识

课后我布臵了几项作业,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完成。(1)能否把所知道的称象的方法讲给别人听;(2)能否跳出课本,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找到另一种称象的好方法;(3)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第二天早上,我一进教室,就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纷纷向我展示自己的成果。我仔细查阅每个学生的方法,我以为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答案。结果令我欣喜的是,孩子们想法可多了。有的写:把大象赶到盛满水的一个池子里,池子里的水会溢出来,再通过阿基米德定理就能算出大象的重量,这是初中的物理知识。我说:‚你懂吗?‛‚我妈妈给我讲了,我现在懂了,我以后要学好水的浮力的知识。‛我高兴地说:‚很好,你很有志向。‛有的写着:用巨型机器人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我问:‚现在有这种机器人吗?‛这孩子腼碘地笑着说:‚将来我来发明。‛多么自信呀!我真为他们高兴。检查讲故事的时候。杨程浩、张泽海等同学绘声绘色地表演,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学生灵感的火花,有时是老师难以预料的。拓展性的课外作业,既紧扣教学要求,又激发了学生课外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了语言学习能力。

3、案例分析与启示的撰写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案例事件之后,要附教师的反思,即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作者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应多角度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述、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从一个当事者的角度分析,可以从一个旁观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

案例启示比案例分析更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是通过对案例事件进行分析后,你受到的启发,感到应吸取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是有感而发,是

为了就事论理,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是为了找出共性的东西,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人以启迪。[案例分析示例]:

⑴放的时机把握。第一,放在学生有表达要求时。在片段一中,当学生提出要表达自己看法时,教师并没有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步骤而压制学生,牵着学生按教师的步伐走,而是在学生有表达要求时,及时留给学生自由表达的(表达的时间、表达的内容、观点的空间)机会。第二,放在学生有异议之时。当学生有异议时,教师也要及时放手让学生将自己的不同意见表达出来。在片段一中,当某学生提出了与书中不同的称象方法时,激活了其他同学的思维,也都有了属于自己而又不同与课本的称象方法。教师没有压制这些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可行或更好的方法。第三,放在学生有问题之时。在片段二中,当学生表达完了自己看法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时,大官员们想出了哪几种称象的方法?能通过读书谈谈自己的看法吗?‛放手让学生在课文内容中去找。也就是说,不论问题是教师提出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在学生有问题时,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寻找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去思考解决的方法。第四,放在学生需要内化知识时,在片段三中,教师希望学生掌握课文中对称象方法描述的语言,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师采取放手让学生找句子,做出标记,读句子,不管读的方式与声音,再按课文中描述的方法操作,体会语言,再在有了体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将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读句子、画句子、按句子操作中完成外在语言内化,内化后再外化的过程。完成具体、半具体、半抽象、抽象的过程。

⑵教师放手的方式。第一,放的方式可以是自由表达。在片段一中,教师就是通过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称象方法,在片段二中,教师也是通过能够自由说出自己对那些官员提出的称象方法的不好之处,实现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寻找新的称象方法;也将环保教育通过学生的语言,无形而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第二,放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己读、想、记。第三,放的方式可以是让学生按图索翼,进行操作实践;也可以是自己设计操作。在片段三中教师提供了基本工具和操作建议后,就放手让学生按照课文中介绍的曹冲称象方法,实践操作。在片段四中,教师布臵了三项操作任务后,也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⑶放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需要一定的基础做保障。对教师来说,首先教师

要有保护学生问题意识的观念和尊重学生的观念,其次,教师要对放的目的和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比较好的把握放的时机。对学生来说,要有活动、表达、思考、操作和探索的欲望,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要去一定的操作和探索的器材。

⑷把握好教师引导学生的时机与内容。第一,引导学生思考关键问题。在片段一中,学生从大象的作用、外形两方面回答了教师关于‚你们见过大象吗?大象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问题。教师紧接着通过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大象有多重吗?‛引导学生思考与学习课文内容有关的这一关键问题。第二,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在片段二中,当学生提出‚老师,第一个官员的方法不好,造一杆大秤,除了提不动以外,最重要的是造杆秤就要砍树,砍树是破坏环境的表现,没有大树,发洪水的时候怎么办呢?‛老师笑着说:‚有道理,不过,合理的采用木材还是可以的。‛操作体验方法引导。片段四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每个小组发了一个装了水的水槽和一个方便盒,要求学生自备了一个玩具和许多小石子。‛我说:‚孩子们,老师有几点建议。首先,在小组内读课文,画出曹冲称象方法的句子,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多读几遍;然后,用桌上的工具模拟曹冲称象;第三点,小组合作分工,边演示边叙述。‛这就是教师在学生进行操作体验前,给予的方法引导。

⑸教师引导的方式多样化。第一,提出问题。在片段中,教师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上来,提出了‚你们知道大象有多重吗?‛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第二,给出操作素材。片段四中,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装了水的水槽和一个方便盒,要求学生自备了一个玩具和许多小石子。通过提供这些素材,帮助学生搭建完成尝试和体验课文介绍的称象方法的实物平台。第三,给出操作建议。片断四中,老师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在小组内读课文,画出曹冲称象方法的句子,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多读几遍;然后,用桌上的工具模拟曹冲称象;第三点,小组合作分工,边演示边叙述。‛通过给出操作方式和步骤的建议,帮助学生搭建完成尝试和体验课文介绍的称象方法语言的方法平台。第四,给以肯定或赞许的语言与目光,引导学生继续沿着教师认为正确的方向思考、表达、操作。在片段二中,教师听完第一个学生对大官员们想出的称象的方法不合理之处的批评发言后,在语言上给予了肯定,并给予了‚赞

许的目光‛,这样对后面学生也就有了继续批判大官员们想出几种称象的方法的不合理之处的勇气。

⑹影响‚放‛。放的效果的其他因素分析。第一,放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放的时机外,还取决于教师是否有耐心,听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而不急于给出评价。在片段一中,当第一个学生说出自己得称象方法,对书中称象方法给出否定意见时,教师没有马上给予评价,在老师沉默的片刻,其他学生有了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教师要有耐心,听取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而不急于给出评价,这样才能放得活、放得开。第二,见诸行动得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放的方式是否与放的目的和内容相适应。在此案例中,教师在需要激活学生思维时,采取了放手让学生表达的方式,在需要学生体悟和理解语言时,采取了放手让学生操作的方式。第三,放得成功与否还应与放的时间是否充分有关,由于案例中没有叙述每次放的时间,也就没有了分析的基础素材,故也无法提出哪类放的方式,放多少时间是成功的例子。

[案例启示示例]:

⑴放与引的关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参谋;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他们的实现都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放‛与‚引‛。放与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放是引的基础,没有放就不会有学生的充分活动与表现的机会,教师也就不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与难点,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和进行有效引导的机会,也不能准确确定引导的内容与方式。有放就必须有引,否则就是放任自流,就没有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堂就是学生的自学课堂。

⑵放的目的与作用。放不是漫无目的的放鸭子,放的目是为了给学生思考、体验、实践、发现、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进行多样的学习和思考,有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是为了教师有机会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引。所以,放的机会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思维水平、理解深度的机会;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机会,发现学生个性特点的机会。然后教师利用教育资源和教育机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教育。

⑶放什么引什么。放的是学生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学生的表达与探索。引 的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思路,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学习、思考探究的兴趣有。是学生的思维表达。如片段一中放的是学生兴趣,提出问题欲望、尝试欲望;引的是思路、方法、思维的整理、思维深、广度,观念提炼、观点明晰、情感的升华、知识的整理、归纳、建构;价值的发现。

4、案例讨论问题的提出

提出案例问题目的是:一是为了人们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正确的角度去阅读案例,另一方面是以案例为载体,引发人们对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让案例阅读者也疏理自己与主题有关的经验,提出更好的建议。

案例问题的提出。一般是基于案例事件,提出案例中应反映的思想、原理、规律有关的重要问题(如案例问题示例中的第一个问题),或案例中仍未解决的问题或仍然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案例问题示例中的第二、三个问题),或能引起人们深入思考、讨论和探索的问题(如案例问题示例中的第四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科知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学方法和情境创设或扩展性的问题。

[有待讨论的问题示例]: ⑴教师引导学生时,应引导些什么? ⑵教师如何知道是否把握好‚放‛的度了呢?

⑶原计划两课时完成的内容,因为放手让学生表达、尝试,使之四课时才完成。那么会不会因为‚放‛,而出现要完成应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就严重不够呢?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它会不会导致老师又走回原来教师灌的老路呢?

⑷如何检测和评价用两课时完成的课文和用四课时完成的课文,在教学效益方面的差别呢?

(三)教育教学案例与其它教育文体的区别

1、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围绕同一事件,从不同的理论层面来解释。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

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3、与教育叙事的区别。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案例中的教学实录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以片断,也可以是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实录,也可以针对几节存在共同问题的课。写作记述的主线不同,案例是按问题的产生、解决过程和解决的效果这一主线进行的案例事件写作记述的,而课堂实录是按一节课上的顺序做记述的。内容要求也不同,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4、与教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教学事件,是案例写作的必备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

5、与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是伴随着新课程实验而新兴的教育文体,它们也应该包括教育情境及个人思考,只是和教学案例也略有不同。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对象范围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6、与教育叙事的区别。案例可以说是有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7、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第一、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案例有六个要素:主题、背景、案例问题事件、效果、诠释与研究、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而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1.有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2、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运用时的现场情境性、过程性、冲突性、复杂性以及师生活动的描述: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3.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反思是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结果进行分析审视,找到自己行为和结果中符合或不符合某种教育理念、观点或技能的方面,通常要有对教育故事中问题或经验背后原因的分析。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是对反映教师教育经验的研究报告,它是以叙事和反思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第三、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需要有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有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的“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

(四)如何写好教学案例

撰写案例一般有以下基本步骤:①了解教学背景;②观察教学过程;③课后访谈调查;④资料整理分析;⑤整理撰写初稿。案例的写作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写自己亲自经历的案例,二是采访编辑案例。采访编辑案例是到实地采访、观察、收集一些事实、公开发表的资料和数据后写作而成的,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则可以将被采访者的名字和有关数据进行掩饰性处理。写好案例不仅要知道案例写作的一般步骤、写作方法、写作要求,还要做好以下方面:

1、学会积累,养成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的习惯。只要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只要我们与有着丰富情感和敏感心灵的孩子打交道,我们的教学生活中肯定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有意识地把这些零星的、散乱的教学事件随时记录下来,那么许多精彩的案例可能就蕴蓄在其中。一线教师,每天身边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故事,其中就存在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案例。一线教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作为一线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从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写起,养成

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把自己课堂中的“精彩”记录下来。一线教师,写作、研究的时间一般难于集中,这就要求及时做好记录。

在写教学后记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一些事例或情节的记录:(1)教师自身的独创教学以及课堂效果,包括寻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疑难问题所采取的办法、对策等。(2)学生的独到见解,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解法、独创思维等。(3)精彩的教学片断,包括课堂中有亮点的教学情节与过程,精彩的答问、语言等。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它常常是突然而至的,一闪而过。若不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4)自己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的反思与分析。写教学后记应追求“短、平、快”,短小精简,平中见奇,快捷及时。若时间有限,还可以超越文本,创造性地利用课本、教案、备课参考书为载体进行加以记录或旁注。

2、学会发现。你的教学日记、教学随笔中所记载的教学故事,并不是都有意义,我们应当定期整理,善于从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故事,加以反思性研究。当然,我们研究的不一定全是成功的教学故事,许多失败的教学故事可能同样具有反思的价值,能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并非所有的教学故事都能成为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因此要求教师应善于发现身边有研究思考价值的案例。什么样的案例有研究的价值?一是带有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案例记录的应是一些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包含着一些深刻的教学问题,它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二是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些事例能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说明一些道理,或验证某些理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三是典型性。教学案例所选择实例应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这也是教学案例的生命。只要多写一些教学后记,素材多了,写教学案例时选择典型事例就有余地了。

3、学会多渠道收集记录案例材料。在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纪录案例素材,如通过平时撰写教学日志、教育叙事,将自己认为对自己专业素质发展提高有益的经验、一些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如实地记录下来,将自己经历的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听课、课堂观察、座谈、讨论、观看教学录象,将别人的经历纪录下来。收集的案例素材可以是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败的,也可以是发人警醒的、达成共识的、存在争议的,但收集的素材应有以下的特点:

①要能反映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发生的特定教育教学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的、大家关心的、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实用价值的信息;②要有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包括一些戏剧冲突。③寓意要明确,要能够让阅读者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个规律、概念、关系及本质,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有指导作用。

4、学会写作。案例的写作和记叙文有许多共同之处: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事件,这些要素构成一定的情节;叙述情节要特别注意形象生动。和记叙文的写作不同的,案例中要加入分析或反思,分析或反思是案例的重点部分,它的作用是画龙点睛:以精练的语言揭示故事中蕴含着的教育智慧、教育理念。分析或反思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最重要点,引申开来,深入挖掘。学会撰写教学案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平时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故事,多思、多记,及时抓住灵感。一篇写出来不怎么样,二、三篇也一样,可写了几

十、上百篇,也许质量、水平就不同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了,一些一线教师写教学案例,越写越好,越写越爱写,质量、水平越来越高。

5、学会学习。有理论素养,才有案例的质量。写好教学案例,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往往就难于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事例;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对一些教学事例的归因往往缺少理论的支撑。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使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擦出问题的火花,对发生的教学问题能作出深刻的反思,对事例中启示的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上一篇:家长给小孩子的作业评语下一篇: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