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总结(精选8篇)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既然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无悔的人生,我深深地认识到蜡烛事业,春蚕事业的甘与苦,也深切感受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在该学年中,有收获也有不足之处,更多的需要自己的总结和检讨。以下是本人的师德总结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第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一方面,要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岗位,撒播爱心,享受充满活力的人生幸福。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对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起一个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的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关系着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
第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它关注着教师的教育事业心,正确的教书育人,以及确立工作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那它永远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是教师的需要,是道德责任感的体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
在我而言,就是做到依法执教,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在政治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严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个人与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在此,我坚持做到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严谨治学、关爱学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严于律己,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首先自己应多学习新教法,刻苦钻研课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情,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做到精益求精。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
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从而真正的在教师这个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学生们的青春和教师一起成长!
第一, 热爱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将以上三点体现在本职工作中,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 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最大贡献。把本职工作和实现远大理想联系起来, 增强对教师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这应当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最根本的一面。
第二, 执行教育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 并且钻研业务, 加强自身修养。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转化工作, 是按照党和国家对下一代的要求, 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一方面要以科学做基础, 另一方面又要以艺术做方法。
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掌握相应的施教原理, 加强教育理论的修养,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钻研教材、钻研业务,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少走弯路, 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能动性。
教学的艺术性首先包括说话艺术, 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我认为灵感和热情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所以在我的课堂, 我尽量使自己的教学充满强烈的情感色彩, 去感染学生的情怀, 碰撞学生的心灵, 伴随着学生的好奇、求索、兴趣、热情等主观体验, 使学生倾心学习, 主动参加到教学当中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 并从生活上关心学生, 以身作则、不迟到、不早退, 不把自己仅仅看作是某一学科的教师, 而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年轻一代怎样做人的长者, 增强艺术感染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由爱教师进而爱其所教的课。达到师生之间一种积极的反馈效应。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则要求备课不能一劳永逸, 而要常备常新, 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雕塑的物质材料, 而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活生生的青少年一代。要求自己的教学有异于别人, 不是小异大同, 而是大异而小同, 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另外, 成功的教学不仅要在上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而且在实施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还要能灵活多变, 随机处理各种问题, 随时注意反馈信息。如多数学生双眉紧锁、表情呆滞, 表明他们并未听懂, 就要突出重点, 通俗解释;如学生情绪浮躁, 神色焦虑, 表明学生的思想跟不上讲课速度, 就要调节速度降低速率;如果学生精神萎靡, 昏昏欲睡, 就表明讲授内容和方式缺乏吸引力, 就要变换讲授方式, 增加新的内容, 或旁征博引等, 使讲授具有趣味性。只有全班同学喜形于色、生动活泼的时候, 才表明教师的讲授引起学生的心灵共振。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泼, 教师在此时应尽量扩大信息源, 把应该讲授的内容都讲出来,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而这一点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复杂、最高超的创造, 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准备、经验积累和时间磨炼才能达到。所以说我处处留心, 不断变换自己的身份, 从学生和教师的不同角度不断反馈、不断摸索, 力争创出自己的一条教学之路。
第三,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 不歧视、讽刺和体罚学生, 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应该说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教师的教学才能和教学艺术均来自对学生的热爱。我认为热爱学生应当以坚定的友爱来管理一个班级。同情了解而且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做学生的贴心人和知心朋友。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 有父母之爱, 从不偏向。对学生的感情要有稳定性, 不能喜怒无常, 不能由于学生一时的表现或其他因素影响自己的情绪, 应当把对学生的热爱融化在自己最平常的教育工作中, 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从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出发, 了解此年龄段学生正处于发育期, 可塑性大, 他们既精力旺盛又求知欲强, 但意志薄弱, 自我监督力差;既感情丰富, 成人感增强又充满自信而轻信人, 且容易出现早恋。他们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 又由于人生体验、社会经验的不足而认识偏激、片面。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掌握以上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他们掌握好所学技能, 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能力, 使其树立更高的目标性。总之, 学生有进取心和探索愿望, 但稳定性差, 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可以充分利用并发展他们年龄特征中的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 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人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既是老生常谈在当今又有着新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了解班上每一位学生, 因人而异制定具体方法, 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加强自身工作的计划性, 并随时注意积累资料, 学会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不断进修和提高, 充实自己的知识库藏, 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摘要:教师就是要把一个自然的人转化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并把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下一代, 教师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取得成果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教师 道德修养 幼儿 道德行为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218-01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还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重要作用。提到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给人的感觉就是青春活力、有爱心、有素质、有修养,别人可以做的不雅的动作,你不可以做;别人可以说的粗俗的话,你不可以说……,这样才能对得起“幼儿教师”这个称号。在学校里上学的时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牢牢的在心里扎根。如今从和谐社会到和谐社区都要求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普天之下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温文尔雅,远离粗俗、粗野,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人们给予了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赞誉,要想当好这名工程师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才能无愧于这一赞誉,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那么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幼儿的道德行为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工作体会,着重和大家分享以下三点粗浅认识。
1 “他律”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影响
“他律”是伦理学的一个术语,所谓他律,就是运用受他人约束或外界影响而形成的道德规则,来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幼儿最初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取决于孩子们对道德规则的掌握,这时候,幼儿尚不具备自己制定道德规则的能力,还需要成人教给他们一些道德规则,这就是典型的“他律”的性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宜讲抽象的道理,我们要教给他们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道德规则,比如要关心和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要尊敬师长,要懂礼貌,要注意谦让等等。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这时候我们的孩子受到较多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便会在白纸上留下污点,所以这时候教师较高的道德修养为孩子带来正能量,引导儿童积极的、正确的道德情感,并不断重复,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分清善恶,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2 教师的语言行为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影响
“哭哭哭,再哭没有一个小朋友跟你玩”,“老师最讨厌整天哭的孩子了。”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老师大吼:“怎么就是不开窍呢,啥也不会,再做不完回家叫你妈妈教你吧。”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有时也不问缘由大声呵斥:“你干什么呢你,啊?站一边去。”说着就一把把幼儿拖到角落里,或者“你给我站好了,如果你再……你就别坐下了”等,这些看似普通的语句,对于教师来说却是最大的忌语,是对幼儿的一种软暴力,这些刺耳的话语在无形中深深地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到对孩子心灵是否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班的孩子为我们老师准备了平安果、巧克力等礼物,只有一个小女孩送给了我们一张画,我对这张普通的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好感,并表扬了这个小女孩,其它小朋友随之投来羡慕的目光,并纷纷为我们作画。这时候教师及时的言语表扬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表现起到了加强和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的言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做一名言语的榜样者,为幼儿传播正能量,避免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3 教师的情绪和态度对孩子道德行为的影响
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气氛活跃的班级,其带班教师往往是性格活泼开朗、态度积极向上的;而那些沉闷、内向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往往很“安静”,甚至是沉闷的。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师对于班里漂亮可爱的幼儿过分宠爱,而总是对那些普通、朴素的孩子说:“你看人家长的多聪明漂亮,穿的多好看。”这样就无形中传递给幼儿一个信息:老师只喜欢那样的孩子。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有这积极的情绪情感也有消极的情绪情感,大家都知道积极的情绪可以让人活力四射,心情愉悦。当孩子接收到这一信号时,也会表现的积极向上,孩子们的活跃气氛又会感染老师,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从而高质量的完成了活动内容。反之,当老师把消极的情绪情感带入到活动中来时,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消极的,活动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可见教师平日里的情绪、态度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微笑每一天,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为幼儿创设一个愉悦、开朗、公平的学习生活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讲过:“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教育孩子并不仅是讲道理,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都对孩子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可见,幼儿教师道德品质的优劣是影响幼儿园品德教育效果,甚至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想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你的爱。就让我们从本职工作做起为道德加温,让爱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周念丽.敬畏我们神圣的职业[J].幼儿教育,2011(7):3.
[2]曾映棉.浅谈幼儿教师的影响力[C]//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2005.
[3]陈迁,孙英.这样的话你对孩子说过吗[J].幼儿教育,2011(16):18-19.
[4]李翠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幼儿成长的影响[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8):78.
[5]谢春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及其教育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21-22.
道德与职业道德
P2道德的本质: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P6道德的特点:特殊的规范性;独特的多层次性;广泛的社会性;更大的稳定性。
P7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有助于巩固其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影响社会的生产发展;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P8道德的起源:神启论;本性论;感性欲望论。
道德的产生: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的主管条件;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原始社会的道德:P10 奴隶社会的道德:P11 P14道德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总趋势不断进步;在批判继承中发展。
P15职业道德的特征:内容上有职业性;表达方式上有具体性;调节范围上有限性;功能上有适用性。
P16职业道德形成的条件:社会分工是其形成的历史条件;职业活动的出现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P1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P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意义:跟本上提高公民综合素质;促进各行各业发展;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和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P22教师职业的产生:1.人类教育活动出现是其社会基础 2.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其经济基础 3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其历史前提。
P27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1 传承发展人类文化 2 维护推动社会发展 3 促进人类自我完善
P2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1 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需要 2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3 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4 是克服市场经济消极影响的需要。
P30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1 提高竞争意识 2增强创新观念 3高扬公正精神。
克服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指引自己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 3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P32如何确立和实现教师职业理想:1 对教育的意义和地位要有深刻的理解2 对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有正确把握 3 对教育的具体工作要有热爱之情和献身精神。
P32教师职业职责:1 对学生负责 2 对学生家长负责 3 对社会负责。
P33教师职业作风:1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2 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3平等待人,团结互助。
P34教师职业技能:1 钻研业务知识 2 掌握教育规律 3 具备管理能力 4 勇于实践创新。
P34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 示范性 2 复杂性 3 创造性 4 长周期性。
P37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 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2 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3 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P3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1 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 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3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4 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P43教师职业道德确立的依据:1 一般的社会道德原则 2 一般的教育原则 3 “以人文本”的原则。
P4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与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定向/指导和评价作用。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1 尊重人 2 关心人爱护人。
P49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确立与要求:
含义与要求:1 尊重每一个学生 2 关爱每一个学生 3 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4 教师还要把教育人道主义贯彻到其他一切人际关系的处理中。
教师职业道德三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基本原则是教书育人原则。P52
P54教书育人须反对三种错误倾向:1 “分家论” 2 “自发论” 3 “代替论”
P56教书育人原则的实施要求:1 良师兼益友 2 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 3 把育人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4 把育人拓展到课外 5 把育人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 6 形成全员育人局面
全面发展的内涵:P59 全面发展的实现:1 人的解放是全面发展的起点 2 是一个历史过程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P61全面发展原则的实施要求:1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 2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育 3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 4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P66教师爱岗敬业的必要性:1 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2 教师职业是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职业 3 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自我牺牲的职业。4 教师价值实现过程的长期性,要求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P67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首先,以敬业之心从业。其次,以责任之心从业。最后,以认真之心从业。
P68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 是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2 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3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P69依法执教的要求:1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2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3 教育学生懂法守法。
P70师生关系的特点:关系上的特殊性;人格上的平等性;情感上的相容性;教学上的相长性。
P72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1 影响学生可塑性;2 影响信息的传递;3 影响学生的心理;4 影响学生的学习。
P74 师爱的特点:目的性;广泛性;科学性。
P76教学相长的教育意义:1 体现了教育的本质。2 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
P76教学相长的具体要求:1 科学的定位自己的角色。2 向学生学习3 换位思考。
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热爱所有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教育能力的主要内容:
P80智德:
严谨治学的意义:1 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2 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智德”。
严谨治学的要求:1 端正治学认识 2 树立优良学风 3 刻苦钻研业务 4 强化教育能力 5处理好教学和治学关系。
治学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P82博学多才的教育意义:1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2 是教师承担其职责的重要保障。
P83未来教师的职责:1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 未来的设计者。3 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P83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三个方面。
P84教师的能力包括:智力、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
P86关心集体:1热爱教师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2 遵守集体纪律 3 珍惜集体荣誉 4自觉维护教师集体的团结。
P88教师之间关系的特点:1协调性 2 矛盾性。
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P91
P9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1 思想道德方面 2 教学业务方面 3 时代风貌方面 4 风度仪表方面。
P92思想道德方面:1 要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崇高的人生理想。3高尚的道德品质。
P92教学业务方面的要求:1 认真备课,一丝不苟。2 科学施教,兢兢业业。3 积极组织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甘于奉献。
P93风度仪表的要求:1 服饰上,整洁高雅。2 神态上,愉快亲切。3 言谈上,谦逊文雅。4举止上,稳重端庄。5 接人待物上,真诚热情。
教师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P88 教师应表现出的时代风貌:开拓进取,做一个开拓型教师;艰苦奋斗,做一个事业型教师;勇于创新,做一个创造性教师。
第五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P99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1 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2 教师在动机上不企求相应的报酬;3 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P99教师职业义务的作用:教师职业劳动的巨大鞭策力量;调节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促使教师自觉培养高尚的教师道德。
P100教师职业义务感的培养:1 提高职业义务认知水平2 提高教育事业意识水平3 提高职业义务向职业良心的转化水平。
P102教师职业良心的内容: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P103教师职业良心的特点:层次性高;教育性强。P105作用:选择;监督;评价。
P106教师职业良心的培育:1 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2 具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情。3 有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
P106教师职业荣誉的表现:以培育人为己任;以“桃李满天下”而自豪;以人梯,红烛而自赏。
P109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推动;自我评价;激励。
P110教师职业荣誉观的确立:1 处理好义务与荣誉的关系,赢得社会尊重和个人的自尊。2 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在集体中感受尊严与自豪。3 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划清荣誉和虚荣的界限。
P112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物质和精神统一;享受和劳动创造统一;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统一。
P115教师职业幸福的特点: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P117教师职业幸福的作用:巩固自己的道德理想;形成高尚的情操;推动创造性的工作。
P118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的条件:良好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教育能力;良好的审美素养。
P119教师职业公正的特点:教育性;实施的实质性;主体的自觉性。教师公正的内容:对己性公正;同侪性公正;对象性公正。
P123教师职业公正的作用: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教师威信的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学生的道德成长;社会公正的实现。
教师的公正修养:提高人生修养;提高教育素养;做到惩罚公正;公正与仁慈结合。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P129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1 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 2 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P13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自觉性;持久性;实践性。
P130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质:解决三个矛盾:道德必然性和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新道德与旧道德的矛盾;道德理性和情欲的矛盾。
P13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社会层面,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职业层面,为符合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个体层面,道德品质后天形成和可变性的特点要求。
职业道德修养的可能性:每个教师都要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P134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慎独的方法。
P137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意义:他律到自律的升华;实现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作用;实现对新一代教师的道德培养。
P138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在。P139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
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选择的原则: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功利主义;精神价值。
P143道德品质的含义:道德关系的体现;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
P146道德品质的构成:六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
--------xxx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在课堂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耐心答疑,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授课之余,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够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尽心尽力,所以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就会甘于平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毕生的精力。
二、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作为一名教师,我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时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如果有人因病缺课,我尽力争取时间给予补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后进生,更是对他们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因此得到了学生的信赖,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都跟我谈。记得有一次,我收到一位学生给我的一封信,信中诉说了他因学习成绩差经常被妈妈打骂的苦恼,要求老师给予帮助,我及时找该生谈话,对症下药,指出他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发掘他的闪光点,并通过家访,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该生慢慢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经过努力,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家长面前找加了自信。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还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终生奋斗。
我始终以一名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要求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社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把这一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各种学校集体活动,支持并配合组里搞好各种教研活动。
二、关爱学生方面
本人能够坚持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的关系。我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三、教育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 1
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教师职业与专业。
职业是指人们参与社会分工, 用知识技能去创造财富, 拿到属于自己的合理报酬, 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职业是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单位从事相似工作活动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例如, 教师、医务、工程师、工人等。它的含义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与人类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相关, 强调社会分工;二是与职业的内在属性相关, 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三是与社会论理相关, 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获得合理报酬;四是与个人生活相关, 强调物质生活来源, 并设计满足精神生活。专业是指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 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 用来谋生, 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 是社会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不仅需要严谨地、不断地进行研究, 以获得专门知识与特别技能, 并提供公共服务, 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因此, 根据上述职业与专业的定义中可见,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 还属于一个专业范畴。
2. 职业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 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 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 “道德” (Morality) 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 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 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 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从我国哲学观点来看, 道德侧重个人自我内在德行修养的提升与超越。
何谓“职业道德”呢?在现代化社会结构日趋走向理性、社会分工的历程中, 维持人与人之间相互感应的行为过程和人际关系随之改变。一位优秀的职业者除了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外, 更有其职业道德的理论认知与处理所面对问题的实践经验。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基础, 教师扮演的是多元化的角色。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 尊重学生求知的自由,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拓展学生的个人潜能, 同时教师应去除自我中心主义、本位主义观点, 以宏观的事业处理师生关系;另一方面,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需不断反思,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以促进自我的成长与进步, 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自我身心的修养。
3.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校教师固然具有作为其上位概念的“教师”的基本属性, 但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小学教师相比, 其在个人特征、职业特点、工作职责、社会地位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1]。
在传统意义上, 教师通常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 即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这也是高校教师最初和最基本的角色。但随着高等学校职能的扩张, 高校教师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职责。高校教师需通过从事其职业活动, 履行其相应的职责, 来扮演社会所赋予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就提出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了全面的要求。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1. 高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我国,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一直以“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作为自己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然而近年来,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价值观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和激荡, 不平等竞争、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等种种社会现象与教师应当遵守的职业操守之间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 2011年12月23日,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 并就贯彻落实《规范》有关工作发出了通知[2]。这是继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重修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 首次制定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分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大部分论述, 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作了详细要求。2014年10月9日, 针对近来暴露出的高校教师师德的突出问题,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首次划出针对高校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对高校教师有“红七条”情形的, 将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等相应处分, 将高校师德建设全面推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2.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养成途径。
从上述可知,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属于自我道德责任所给出的国家、学生、家长、社会大众对高校教师职业信任的永恒性承诺。不但提供了高校教师在面临价值冲突时抉择的准则, 也是提高高校教师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元素[3,4,5,6]。
第一, 高校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师只有爱岗敬业, 才能静下心来教学做科研, 潜下心来育人, 才能用教师职业精神支撑自己, 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谓。一些资历丰富的名师, 他们积累了许多经验, 拥有了许多的成绩和荣誉, 但仍在不断地学习、积累、进取, 仍在探索他们认为应该探索的, 追求他们认为应该追求的, 坚持他们认为应该坚持的。这类教师是所有教师的楷模, 是真正的师魂, 是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
第二, 高校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对于刚从“学生”转变为“高校教师”的我们来说, 面对着比我们小几岁的学生, 我们该如何进行角色转变呢?笔者认为应不断地学习, 以谦虚的态度面对教学环境, 用尊重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生命之可贵在其意义的崇高与价值的珍贵, 更在于它无可取代的独一性。因此, 采取谦虚、尊重的态度面度学生, 才能发挥成就“文化人”的素养与能力。
第三, 在教学过程中, 高校教师所扮演的是主动引导者的角色, 善于观察教学情境中各项纷争、问题与需求而进行转化, 同时具备专业权威的观念和做法, 以民主方式引领学生参与学习讨论, 纠正学生错误偏执的概念, 建立正确概念, 让学生能养成专业意识以提高教育成效。这与部分学生中小学阶段的“灌输式”、“填鸭式”不同, 大学生的学习必须从“教师教, 学生学”过渡到师生的“讨论、对话”和学生自学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要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并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 在师生沟通中, 高校教师不应是主导者, 而是参与者或促成者。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之时, 已是成年人, 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本来就容易形成不平衡的关系, 所以在师生沟通上, 教师更需以理解、真实、适当与真诚等判准来检视自己的观点, 避免流于专断或放任, 共同与学生决定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进行方式。
第五,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为人师表以维持师生间和谐的互动关系。因为知识与技术训练并非教育唯一的目的, 教学更是一种道德的责任。作为教师, 首先应做好自我情绪管理, 不将偏激的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其次, 对于环境能做特殊的把握与使用, 谛听“更宽广的人文化的声音”, 对学生产生关注, 使学生的行为能向善发展。最后, 在处理冲突事件或解决问题时, 教师能秉持高价值的原则, 有较为固定而合理的规范, 不至于对相似的个案产生不同的处理方式, 有助于消除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的紧张状态。因此, 教师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进行教学活动时当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标准, 以自身引导学生。唯有自我向上提升, 才能对学生作正面的示范。
三、结语
教师是一门职业, 也是一种专业, 更是一门艺术。高校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传递学科知识外, 更需在教学领域中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 面对异质性的学生观察其生活经验, 聆听其心声, 欣赏其独特性, 善于运用多元教学策略, 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使每位学生能依自己的个性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学科知识, 让“教”与“学”活起来。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高校教师需彻底敞开心扉, 融入到学生中, 尊重学生, 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拥有真实的自我, 活出真正的自我, 以成就自我。同时, 唯有教师本身对教育事业有认同感, 才能恪守职业道德规范, 才能返璞归真, 才能发扬师道精神。
摘要:教师是一种人文化的职业, 通过教学进行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从事教学、辅导、教育和行政的工作, 本身必须具备优秀的道德修养和夯实的专业基础, 重视教学, 关爱学生, 遵守学校规则, 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构建可以促进教师职业的发展, 帮助教师认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提供教师作为指引教育学生的依据。本文首先阐述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接着对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进行思考, 最后对全文做出小结。
关键词:高等教师,职业,专业,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
[2]李文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J].教育与职业, 2012, (7) :42-43.
[3]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 (1) :104-112.
[4]赖雄麟, 张燕玲.论道德教育中的“以人为本”[J].理论导刊, 2007, (2) :61-63.
[5]李曜明, 张婷.追求教师职业的幸福[N].中国教育报, 2008.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道德修养;培养路径
一、前言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是教师个人在道德品质方面进行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活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师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品质的关键。“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弘扬道义崇尚道德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当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因为教师的思想和品德、情感和意志,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作用。新时期,高校教师道德面貌直接关系到能否为人做到 为人师表,能否将国家“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方针”贯彻得下去,能否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
1、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教师行业入职之基。师德高尚的教师不仅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而且会关爱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热爱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之一。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把他们看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从业之本。首先,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是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教师应拥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修养。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要增强其教育说服力,自己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在不经意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其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辨别社会是与非。教师在工作上为人师表,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是要做到举止端庄,落落大方,语言文明,明辨是非。教师的气质、性格、爱好、服饰、发型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生活中都必须注意个人言行,展示自己坚定政治信仰、进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风,切实发挥好高校教师的表率作用,引领校园新风尚,净化校园不良风气。
3、教学相长、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之翼。“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高校教师必须强化继续学习的意识。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在意识形态方面理论方针的更新可以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描述。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道德情操的实践,才能够更清楚认识到自己不足,才能担负起国家负于我们的神圣使命。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完善的人格,都离不开不断学习的支撑。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路径
影响学生道德修养的因素涉及方面同,如社会风气、个人品德、家庭环境、同伴群体,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探索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价值。
1、社会实践是增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
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践是人们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正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客观的教育活动对教师行为提出的要求,并通过社会舆论和自我修养,支持和制约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事实表明,只有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促使教师把理论认识转化为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并形成具有稳定倾向的行为习惯。高校教师要有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正视困难,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修养。积累情感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主要看他能否将师德要求运用到工作生活之中,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师德境界的客观效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在实践中,师德修养才能得到检验,经过检验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2、理论学习是形成高校教师职业师德修养的基础。
优良师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系统深入的理论学习。只有认真学习知识,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精华,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相反,台能不进行理论学习,就不能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方面知识。因此,教师应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信念,掌握师德修养的根本,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指导实践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在社会道德问题突显时期,进一步增强对师德修养的认识,提高明辨是非和进行师德评价的能力,进一步明确师德修养的目的和方向,把好教师这一关,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此外,教师应向社会优秀道德模范学习。率先学习社会优秀事迹,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其他师生,影响周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要以先进典型为楷模,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常以他们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成为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才能更好为社会培育思想过硬、能力过强、素质突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教学反思是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
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问题的解决、态度的转变、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学反思。首先,高校教师作为高等人才的培育者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对于工作中不符合教师形象的话语,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要用时改变。其次,反思是高校教师是站在生命整体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给予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解放他们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关怀,在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的模仿性、可塑性强,以及强烈的向师性。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熏陶,所以教师应该把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不断反思个人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个人教育能力,增强个人育人水平。
“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和足以感人”,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较为活跃的因素,必须要不断参加社会实践,理论学习,自我反思,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增强个人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教书育人能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让明天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不仅学得知识,拥有谋生的一技之长,更能够为今天道德社会的构建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亚芝,师德修养必备“五心”[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
[4]吴辰.让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更为舒展[J].学校管理,2002(11).
[5]康萍.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4).
[6]刘树攀.现代社会职业教师在不同环境中的职能[J].甘肃农业,2006.
[7]陈喜玲.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
【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总结】推荐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容07-28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09-19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10-17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12-18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文06-22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提纲07-24
年教师个人总结05-26
教师思想个人总结05-29
1教师个人总结06-02
学校教师个人总结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