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考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临汾市中考(共8篇)

临汾市中考 篇1

查分方式

1、网上查分:山西临汾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开通后,考生可以通过网上登录临汾市教育局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输入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姓名、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查询中考成绩。

2、学校查询:山西临汾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查询中考成绩。

3、电话查询:如果老师有告诉你可以电话查询,可以拨打电话查询中考成绩。

4、微信公众号查询:还可以关注临汾市教育局“官方公众号”,通过微信进行中考成绩查询。

5、短信查询:如果老师有告诉你可以短信查询,你就可以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发给相应的`号码进行查询。

填报志愿

通知学生成绩后,由毕业学校和报名点组织学生(报考类别为“参加毕业考试不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除外)在网上填报升学志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按不同的录取批次填报各类学校志愿。

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学生志愿信息一经填报提交,不得更改。

查分入口

提示:如果在查分过程中网页出现缓慢或者打不开的情况,请大家耐心等待。

参考往年

依据相关通知,考生登录“临汾招生考试网(www.lfzkw.cn)”输入准考证号、密码,即可查询成绩。

成绩公布后,考生如对本人中考文化课成绩有疑义,可于8月6日至7日18:00前登录“临汾招生考试网”自行下载并填写《临汾市中考文化课成绩主观卷查卷申请表》,并于8月8日12:00前交所属县(市、区)招考办,逾期不再受理。县(市、区)招考办汇总后于8月8日18:00前上报市招考中心进行成绩复查。

市招考中心将于8月8日至9日组织专人对考生申请查卷科目主观卷进行复查,复查内容仅限于有无漏评、漏记分、错记分项目。8月10日12:00前市招考中心将复查结果反馈至各县(市、区)招考办,由各县(市、区)招考办负责通知到考生本人。

临汾市西部山区封禁治理浅析 篇2

临汾市西部山区封禁治理浅析

在提出复合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原理,对临汾市西部山区的封禁治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该区的封禁区应采取多种措施以增加系统的.物能积累,即增加乔灌植被以加强系统的生态调节力,调节人口密度及产业种类以控制物流损失和发展经济,并将该区进行分区治理,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改善、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

作 者:刘城宏 作者单位:临汾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刊 名:山西水利英文刊名:SHANXI WATER RESOURCES年,卷(期):25(3)分类号:S157.2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 封禁治理 临汾市

临汾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为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控制、缩小和降低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各类紧急应对活动预先制定的方案。

第三条 本市应急预案的编制、审定、发布、备案、修订、宣教培训和演练等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

第五条 本市应急预案体系由六类组成,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和大型活动应急预案。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制定市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市级专项应急预案;市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市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制订市级部门应急预案。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乡镇(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落实上一级政府各类应急预案的行动方案;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在属地政府的指导下制订落实相关应急预案的行动方案。

第七条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

第八条 举办集会、庆典、会展、文化、体育、经贸等大型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主办部门(单位)负责制订应急预案。

第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开发区管委会、风景区管委会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督促、指导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确保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第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开发区管委会、风景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应急平台,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数据库,提高应急预案信息管理水平。

第二章应急预案编制

第十一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体现以下总体要求:

(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二)体现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业处置、部门联动,条块结合、以快为主,军地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工作指导方针。

(三)保持与上级应急预案的紧密衔接,保持与相邻行政区域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

(四)适应突发事件风险状况和具备的应急能力,结合本行政区域和部门实际,针对性强。

(五)应对措施科学、具体,操作性强。

(六)内容完整,简洁规范,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和适用范围等。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或现场指挥机构、专家组等。

(三)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分级标准、预警发布或解除的程序、预警响应措施等。

(四)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程序、信息共享和处理、通信、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新闻报道等。

(五)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等。

(六)应急保障,包括人力资源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通信保障、科技支撑、宣传、培训和演习等。

(七)附则,包括名词术语和预案解释、预案管理与更新、国际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订与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等。

(八)附录,包括与本部门突发事件相关的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应急资源情况一览表、标准化格式文本等。相关单位通讯录不出现在应急预案附录中,由主办部门(单位)掌握制作,发送给指挥部(领导组)成员单位,并根据相关单位人员的变化,及时更新通讯录,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第十三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起草应急预案过程中,应当征求应急预案涉及的有关单位意见,有关单位要在征求意见函发出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条 市总体应急预案按照以下编制审核程序制定和公布实施:

(一)立项。由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提出书面立项报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立项。

(二)起草。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专门工作小组进行起草,并组织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市政府法制办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市总体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参照国务院办公厅《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办函〔2004〕39号)编制。

(三)审定。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提出市总体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说明,按程序报送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秘书长、常务副市长审定后,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由市长签发。

(四)印发。市总体应急预案经市长签发后,以市人民政府文件印发。

(五)发布。市总体应急预案正式印发后,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应会同市新闻中心及时向社会发布。

第十五条 市级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按照以下编制审核程序制订和公布实施:

(一)立项。由负责该项工作的市直或省驻临有关部门(单位)向市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立项报告,按程序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秘书长、常务副市长审定同意后正式立项(临政发〔2008〕40号文件中已明确的专项应急预案可不再履行立项程序)。

(二)起草。市级专项应急预案立项后,主办部门(单位)成立预案编制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省和市总体应急预案、省级部门相关专项预案,结合本专项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起草。草案经主办部门(单位)审定,并征求预案中涉及的其他有关部门意见后,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初审。市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体系按照本专业(本部门)有关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

(三)审定。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主办部门(单位)组织专家对初审后的预案进行评审,主办部门应在评审前5日将待评预案印发各专家。评审时应提交以下相关材料:编制背景、编制原则、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等,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对分歧意见的处理结果和依据,应予以说明的其他事项。专家原则上不少于7人。专家评审后应提出《预案评审意见书》。主办部门(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同时征求市政府法制办意见。

修改后的应急预案及相关资料(预案报审稿、相关部门会签意见、意见采纳情况、《预案评审意见书》)等由主办部门(单位)上报市人民政府,并按照市政府公文处理程序,报分管副秘书长、秘书长、分管副市长审发。

(四)印发。市级专项应急预案经市政府批准后,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

(五)发布。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正式印发后,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主办部门(单位)、市新闻中心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向社会发布。涉密的专项应急预案,应按照保密要求公布应急预案简本或简明操作手册。

第十六条 市级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按照以下编制审核程序制订和公布实施:

(一)立项。由负责该项工作的市直部门或省驻临有关部门(单位)向市政府提出书面立项报告,按程序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秘书长、常务副市长审定同意后正式立项(临政发〔2008〕40号文件中已明确的部门应急预案可不再履行立项程序)。

(二)起草。市级部门预案立项后,主办部门(单位)成立预案编制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省和市总体应急预案、省级部门相关部门预案,结合本部门(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起草,并由预案制定单位征求预案中涉及的其他有关部门意见后,组织专家评审。市级部门应急预案内容体系按照本专业(本部门)有关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

(三)审定。市级部门应急预案经主办部门(单位)审定后,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审定。同时上报编制背景、编制原则、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等,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对分歧意见的处理结果和依据,应予以说明的其他事项,有关部门的会签意见。市级部门预案经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审定后,主办部门(单位)按照公文处理程序报市政府,由分管副市长审发。

(四)印发。市级部门预案经分管副市长审发后,由主办部门(单位)以本部门(单位)文件印发,并注明“经市人民政府同意”。

(五)发布。市级部门预案正式印发后,主办部门(单位)应及时向社会发布。涉密的部门应急预案,应按照保密要求公布应急预案简本或简明操作手册。

第十七条 应急预案实行备案制度。总体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乡镇(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制订的应急预案报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报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大型活动应急预案在活动举行前15日内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制订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规定,确定应急预案密级。

第三章应急预案修订

第十九条 应急预案制订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按制订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第二十条 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有关法律、法规对应急预案修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应急预案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制订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

(三)相关单位机构或职责发生变化。

(四)应急预案制订单位认为应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预案中涉及的有关部门(单位)对实施期间的应急预案,认为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的,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应急预案制订单位。应急预案制订单位应认真研究,及时反馈研究结果。

第四章应急预案宣教培训和演练 第二十三条 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正式印发后,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应组织该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单位)要在一个月内召开指挥部(领导组)成员单位会议,学习熟悉预案,明确部门(单位)的职责。

第二十四条 应急预案应列入应急知识宣教培训内容,其中涉及公共生命安全保障的部分应作为重点。应急预案制订单位应制作有关应急预案宣传普及材料,向公众免费发放。

第二十五条 所有承担预案规定职责的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将应急预案培训纳入公务员培训考核内容,尤其是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学习熟悉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十六条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应急预案制订演练计划。针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实际,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部门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每两年至少演练一次;大型活动应急预案应在活动举办之前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演练;乡镇(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的应急预案行动方案每两年至少演练一次。第二十七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要进行认真评估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修订完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组织的综合性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应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第五章附则

临汾市中考 篇4

考核指标说明

本考核方案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5项,二级指标有27项,110分。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工作机制、经费投入、队伍建设、重点工作、其他等。在27项二级指标里,有四个扣分项,分别是第8项(10分)、第16项(10分)、第17项(3分)、第22项(4分),涉及到教师工资发放、校舍建设及安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职教中心建设等内容,四项总计扣分(27分)。

1、考核指标第1项首先看有关文件(以政府明文下发的指导意见及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实施方案为准)。所谓符合实际,切实可行重点看其《规划》和《方案》是否按年度、分学校(教办)制定,《规划》和《方案》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

2、考核指标第2项首先看党委和政府的会议纪要有无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的记录,所谓解决实际问题关键看会议研究的事项在基层是否得到解决。

3、考核指标第4项要看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教育督导机构,看办公场所、人员配备、设备配备及履职情况;另一个看兼职督学队伍是否建立,有无必要的交通、办公经费或列入2013年预算。

4、考核指标第6项“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是依据2006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这项指标请看后面的附件,附表二和附表三就是反映“三个增长”情况的。

生均公用经费2012年按省财政厅[2011]199号文件要求(或者临财政[2011]173号和252号文件),今年农村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是小学每生每年600元(国家拨付500元,转移支付100元),初中每生每年850元(国家拨付700元,转移支付150元)(城市小学250元,初中310元)。公用经费的拨付比例中央与地方按6:4的比例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省、市、县按5:2:3的比例分担。取暖费补助标准年生均40元,这项单列,不能与公用经费混合在一起填报。百人以下学校按100人规模补助。公用经费支出范围(晋财政07年5号):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的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建投资及偿还债务等开支。

在核查生均公用经费的同时还要核查新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运行情况,是不是特设教育专户?是不是实行校财局管机制。本考核项重点查看县级配套资金是否足额到位,5、考核指标第8项是扣分项,重在保障教师工资按月足额拨款,我省最低工资标准2012年分别是:三个市即尧都、侯马、霍州780元/月,翼城、曲沃、襄汾、洪洞、安泽、古县、浮山、乡宁、吉县、蒲县等十县710元/月,大宁、永和、隰县、汾西等四县540元/月。山区和边远教师工资补贴标准是教师基本工资的10%。该项指标要到学校具体了解,接触一些代课教师,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同时,还要了解寄宿制学校工勤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并且要由财政统筹发放。

6、考核指标第9项城市教育经费附加占“三税”的3%左右,60%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其中30%用于基建修缮,30%用于设施设备配套),30%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地方教育费附加是2011年新增的税,按“三税”的2%征收,省和县分成比例是3:7,这样留在县的是“三税”的1.4%。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建设中小学校舍,改善中小学和职业中学校办学条件,不得用于教职工工资福利的发放资金。这些具体数字首先要看他们的自查报告和所填表格,然后到财政局、地税局、国税局、城建局、教育局等单位认真看帐。如果哪个县因故查不到账目,以上考核项目均

为零分。这里注意一下,县级政府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这一项不作为本次考核的内容,但要把数字搞清,因为省里要考核这一指标。

7、考核指标第10项专项经费情况:“两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即免杂费,免教材费,目前在我市农村学校已经全部做到,一补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与生活补助资金,这个标准(据临财政[2011]174号文件)今年春季是小学生每年750元,初中生每年1000元,今年秋季开始执行的标准是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补助面大致占到在校生的23%左右,资金中央和地方按5:5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省、市、县按5:2:3的比例分担;普通高中贫困生助学金1500元/年,资助面占到普高在校生的20%左右,该项款应直接拨付到学生个人银行卡上;中职学生助学金每生1500元,共资助两年,资助面100%,中央和地方按6:4分担,省、县按5:5分担,今年全省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校免学费,标准是:职高2000元/生・年,职业中专2100元/生・年,高级技工学校2800元/生・年。古县、安泽、浮山、吉县、乡宁、大宁、隰县、永和、汾西九个山区县省、市分担比例是6:4,其他县3:7。

8、考核指标第12项,局级班子任职资格根据《临汾市县(市、区)教育局长管理及考评的实施意见》规定考核。局长任职条件共有六项。

(1)、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2)、第一学历为师范类大学专科或综合类大学本科以上文化水平。

(3)、具有五年以上教学实践经验和五年以上行政工作管理经验。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5)、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具有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6)、为人正直,品行端正,清正廉洁。

9、考核指标第13项,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根据《临汾市加强普通高中学校校长管理意见》、《临汾市初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和考评意见》等文件执行。关于级别和聘任,一个是中小学校长是否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另一个是中小学校长是否取消了诸如科级、县处级等行政级别,今年的考核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长。

10、考核指标第14项,关于队伍建设情况能按照中小学教师新核定的编制及时招聘补充教师队伍;此项工作不能

光听汇报,要查他们下发的招聘教育的有关文件,已到任新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工资待遇,具体分配到哪些学校等;今年要把招聘教师情况核查清楚,看招聘的是高中教师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还是上级给招聘的“特岗教师”?此项重点搞清楚当年补充教师数量是否能占到教师编制总数的3%。所以各组要搞清县里的教师编制总数及今年补充的教师数这两个数字。

11、考核指标第15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月标准300元,山区教师津贴标准:按高级、中级、初级分别是90、75、65元/月。

12、考核指标第18项,启动特教学校建设并完工者记1分;特教班建设启动并招生记1分。

13、考核指标第20项,各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全市平均88%,尧都区、侯马市、襄汾、洪洞四县89.5%;霍州、曲沃、翼城三县88%;大宁、永和86%;其余县87%。

14、考核指标第21项,尧都区去年已经通过省级教研室验收,今年接受验收的县是:曲沃、襄汾、霍州、乡宁、蒲县。其余的正在准备接受验收。

15、考核指标第22项,县级职教中心有8各县通过验收,古县今年接受验收。没有通过验收的9各县:尧都区、洪洞、霍州、安泽、大宁、蒲县、隰县、永和、汾西。

16、关于附件11,动员社会资金情况,请将各县(市、区)在“2012年动员社会资金情况统计表”(表十一)认真审核后填报好,算出应得分数,填在“备注”栏内。此项须认真审核,同时将社会资金筹集情况复印件带回。

强调一下需要带回的材料:

一、各县(市、区)自查报告及附表1—12;

二、省考核文件里附的9种统计表;

三、考核组对各县(市、区)考核情况的报告。

山西省临汾市鞋业市场调查报告 篇5

当地鞋业市场主要分布在鼓楼东大街、财神楼街、平阳南街、平阳北街、解放路、体育北街、贡院路等街道,以专卖店、商场为主要业态。市中心还集聚了各大银行、大中专院校等,人流量巨大。根据记者的走访,当地皮鞋、休闲运动品牌多以专卖为主,部分品牌同时进驻商场、鞋城,形成多渠道经营。

1、专卖店

专卖店是当地最重要的销售渠道,目前多数品牌已开设多家店铺,逐步形成规模经营。从品牌分布来看,各品牌都在排兵布阵,力图占据有利地形,为未来竞争做好准备。店铺以直营为主,为了抢占市场,促销活动频繁,形式多样。

目前进驻的品牌有,皮鞋类:意尔康、哈森、接吻猫、木林森、杰豪、日泰、红蜻蜓、百丽、奥康、康奈、兽霸、佰纳等;革鞋类:卓诗尼、珂卡芙、依思Q、名典、达芙妮等;运动类:安踏、李宁、特步、贵人鸟、匹克、阿迪达斯、耐克、361°等。

2、鞋城

由贡源鞋城、圣源鞋业广场组成的贡院街鞋业超市是当地最大的鞋城,采用租赁、鞋城统一管理的模式与品牌合作,但目前鞋城经营不善,有待改善。此外,当地还有手拉手鞋服超市,二楼经营鞋类,模式与贡源鞋城相似,经营状况也欠佳。

3、百货

当地有世纪百悦购物中心、利特尔购物中心、安达圣购物中心、百货大楼、丽柏银泰购物中心等百货。其中,世纪百悦在当地影响力最大,定位中高端,进驻鞋类品牌以百丽系为主。

丽柏银泰是2011年9月新开的,位于五一西路的黄金地段,规划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总投资额8000万元,集购物、休闲、娱乐、观光、商务、餐饮、酒店于一体。作为当地硬件档次最高、服务功能最完善的百货企业,相信将对临汾市零售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概况

临汾市中考 篇6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发展部工作总结

自今年暑期我校进行职能部门改革以来,我认真研读教师发展部工作职责,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自身差距,开始不断尝试创新性的开展教师发展部的每一项工作。一学期以来,我从陌生到清晰,从清晰到创新,从创新到发展,基本理顺了教师发展部所应该担负的学校和教师发展义务,明确了教师发展部现阶段和下一步应该开展和规划的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我校的课堂教学已初步形成“五一”课堂教学模式,并在进一步细化和改进中,它已经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理念与各学科课堂教学开始融合。

我校的“五一”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凭空生出的,而是从建校初,中小学各学科组不断探索实践,并形成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后,通过专家和学校进行归纳、整合、整理、提升,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在各学科中将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理念来存在,用以指导我校各学科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五一”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具有宏观指导价值的“五种活动、一个要求”的教学活动设计理念,加“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指导思想,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并与有我校特色的集体备课活动相结合,构成了对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具体要求的有预设、有生成、有反馈的“五一”课堂。

随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五一”课堂将会不断完善,并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学能手,引领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已经形成特色的“3+2”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集体备课是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摸索并不断实践的校本研修活动之一,我校各教研组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现在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模式。即:“三步两集中”或“三统一两集中”的集体备课模式,使得我校各学科组能够在充分解读课标,研读教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在课前进行教学活动即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预设,在课中对教学设计及时反馈,在课后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并为下一步的集体备课提供参考。

当然,它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即一周两次集中,需要充分的时间保证,这一点在平时集体备课时常常不能得到保证。另外对于语数英学科而言,每次集中两节课难以开展充分的说课和研讨。还有一点就是个人初备时应该完成的是书面备课还是电子备课,主备人是否既要有电子备课又要有书面备课等等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我校的听评课活动已经初步分为两种,一种是备课组内的集体备课跟踪听评课活动,这是对集体备课的及时反馈式听课,由组内自行安排,要求一周一节,以听主备人的课为主,目的是为了观察集体备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效果,为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提供改进的参考依据。二是学校教师发展部统一组织的公开课听评课活动,要求每学期每人必须上一堂公开课,上课地点为学校的录播教室,课后及时评课。听评课要求同学科教师必须参加,校领导参与并进行评价,其余没有课的教师参与听课。活动的目的一是检验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二是全方位考查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为本学期备课组及教师个人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前一种听评课是为了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的自我提升,为了确保常规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后一种听评课是为了展示教师风采,促进教师成长,选拔优秀教师,发展我校的“五一”课堂教学模式,为后半学期的课堂教学赛讲选拔人才。

当然,这种听评课活动的方式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初步的活动组织样式,随着我校“有效观课议课实施标准”校级课题的进一步展开,我校将会在观课议课活动方面形成自己的模式,使我校的听评课活动规范化,也将更加实效。

四、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已经初步体系化,开始形成我校自己的校本研修机制。

我校的校本研修体系可以概括为:“教研活动课题化、同伴互助规范化、自我反思与总结系统化、理论学习活动化、专家引领常态化”。

研修活动的载体是:1.校级及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2.教研组集中研讨活动;3.青蓝工程;5.课题研究。

研修活动的管理和考核实行课题组或备课组、教研组、教师发展部、校级领导“四级管理”制度。评价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常规研修活动评价,即教师必须参与并进行考核的研修活动,如:集体备课活动、听评课活动、学习交流讲座等,实行学时登记考核;二是鼓励性研修活动评价,即通过奖励积分的方式进行考核的研修活动,如:教育教学论文及案例分析评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赛讲活动等。

五、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目前,我校已经申报成功的省级课题有四个:《初中语文“现代文三读法”实践研究》、《初中历史“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小学高段语文课堂“先学后教”之“小组合作”策略研究》、《小学高段数学“151”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等,正在申报的有区教研室组织的“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的子课题《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有校级课题《秉承“五一”课堂教学理念的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社团”为基础的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等。

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继上学年申报省级课题之后,培养了一批有一定课题研发经验的组长和教师队伍,为我校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形成了我校课题申报机制:采用滚动式申报,从校级课题开始,逐级上报,并形成了课题研究奖励机制,对我校课题研究起到了推进作用。

六、我校初步启动了“青蓝工程”,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为建立健全我校教师发展三年规划体系奠定了基础。

我校通过长时间的准备,采用教师自主结对,学校参与式干预的方式,开展了“青蓝工程”的启动暨拜师仪式典礼,初步形成了65对中青年教师结对师徒,为“青蓝工程”下一步的开展开了一个好头。同时也为我校建立教师发展三年规划体系吹响了号角。

下一步,我教师发展部将在充分摸清我校教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我校教师发展三年规划实施方案,设计并制定教师发展个人成长规划机制,建立校级教师梯级成长目标体系,使其与我校的校本研修体系、青蓝工程充分融为一个整体。

七、我校初步开展并将继续开展“教师沙龙”活动,开创性开展“教师论坛”活动等学术交流活动。“教师沙龙”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营造学校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们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如第一期以“”学本课堂、五一课堂“为主题的教师沙龙活动,使得“生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全校掀起了学习实践“五一”课堂模式的热潮,“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课改实验班”的创建更是在学校掀起了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研究风气,各班各教研组都在不断探索自己的课堂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相信第二期以“畅谈路文化”为主题的教师沙龙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的文化气息,进一步推进各班各教研组的学校文化建设高潮,从而推动校园“路文化”建设的进程。

八、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在本学期也有了初步的规模,通过课题化,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提升,从而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质量保障。

如综合组通过中学部和小学部的整合,共同申报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他们以社团活动为基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使得社团活动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为将来社团活动的发展积累了资料和经验,还为我校建立校本课程提供了典范。

地理组的校本课程以科学实践活动为主进行初步设计,立足本校、本地,充分开发利用本校资源,相信将来依据校本课程开展的学生实践活动一定会令人耳目一新。

数学组的校本课程开发课题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我校这种“纲要+活动设计案”式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易于操作,应用灵活,可大可小,既可化整为零,亦可化零为整。比较适合我校在教师工作之余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也可以与我校“主题周活动”相融合,应该是比较有特色的开发模式。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各级校领导的帮助下,我长了不少见识,学会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增长了自己在不同领域中的能力。我觉得来五一路学校这一年半是我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成长最快,发展最大的时期。我校是一个新建学校,好多工作都在筹建过程中,这既是一种不小的挑战,也是自我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希望在本学期努力成果的基础上,我自己以及我们学校能在一个新的阶段更上一层楼,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临汾市五一路学校教师发展部

临汾市中考 篇7

利用临汾市基本气象观测站的土壤温度资料,采用同时考虑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土壤温度算法研究了临汾市的土壤热扩散率和液态水通量密度.结果表明:两参数垂直方向上均不同性,平均而言,4月、7月的.土壤热扩散率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而10月的土壤热扩散率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三个月的液态水通量密度均在土壤深度0.025 m与0.075 m之间减小, 4月液态水通量密度在土壤深度0.075 m与0.125 m之间增大,在土壤深度0.125 m与0.175 m之间减小,7月和10月的液态水通量密度变化情况与4月则正好相反;土壤热扩散率和液态水通量密度均存在月际差异,各深度层变化不一致.

作 者:郭勤芳 狄晓英 王智娟 李亚军 张建玲 GUO Qin-fang DI Xiao-ying WANG Zhi-juan LI Ya-jun ZHANG Jian-ling  作者单位:郭勤芳,狄晓英,王智娟,GUO Qin-fang,DI Xiao-ying,WANG Zhi-juan(临汾市气象局,山西,临汾,041000)

李亚军,LI Ya-jun(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临汾市中考 篇8

——2011年8月28日在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临汾市人民政府市长 罗清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成就辉煌的“十一五”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受住了多重考验,有效化解诸多矛盾,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使“十一五”成为临汾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在艰难中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90.1亿元,增长6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完成465.1亿元,增长91.9%;财政总收入完成160.3亿元,增长93.1%,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由35.2%增加到47%,结构更趋合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6.5亿元,增长13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1元,增长7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7元,增长58.9%。

——过去的五年,是结构调整纵深推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三次产业由“十五”末的5.8∶64.2∶30调整为7.5∶58.3∶34.2。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圆满完成,在煤矿总数压减67%、经营主体减少90%的情况下,产能提高到1.07亿吨,提高了11.4%,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积极引进中煤、华电、大唐国际、保利等大型企业改造重组焦化产业,发展煤化工、电力等深加工业,两大基地和4个焦化集中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以翼钢扩建、中宇重组为代表的冶金行业整合重组进展顺利。煤电一体化成效显著,建成和在建电力装机总量达到515万千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以山焦60万吨烯烃、三维聚乙烯醇、襄汾万鑫达10万吨甲醇为代表的煤化工,以平阳重工、华翔美的、侯马汤荣为代表的新装备,以飞虹微纳米光电、双银电热膜、光宇电源为代表的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特别是园区经济加速发展,初步建成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区、曲沃生态工业园区、临汾开发区(洪洞•甘亭)工业园区及侯马装备产业集群,入驻企业达138户,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183亿元,实现利税24.4亿元,园区经济总量占到工业经济的39%。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粮食产量连

创新高,达到20.74亿公斤,比“十五”末增长52.9%,洪洞小麦最高亩产达705.9公斤,创山西省水地小麦单产新记录;蔬菜、水果、干果产量分别达到26.6、7.8、0.6亿公斤,增长36.2%、59.9%、25%;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2万亩,增长11.6%;肉蛋奶产量达到32.76万吨,增长44.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634个。涌现出曲沃磨盘岭、尧都尧王台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众饲料、戎子酒庄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和吉县苹果、隰县金梨、永和红枣等名优产品。洪洞发展林下种养加、多产业、链条化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全省的典范。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中华根•黄河魂•尧乡韵”旅游主题形象日渐凸显,古槐、壶口、尧庙—华门等重点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尧陵、古县牡丹园、翼城舜王坪、乡宁云丘山、安泽荀子园、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等景区建成对外开放,大槐树寻根祭祖节、黄河壶口文化旅游节、侯马晋国古都文化旅游节、中镇霍山文化旅游节、三合牡丹节、荀子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打出品牌。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7.72亿元,是“十五”末的4倍。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为我市打造国际物流陆港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重要平台。金融、保险、中介、咨询、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的发展。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04.3亿元,比“十五”末增加96%。

——过去的五年,是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水平快速提升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6亿元,是“十五”的3.3倍,是前十个五年计划投资总和的1.06倍。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们连

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完成投资近1000亿元,两年均名列全省三甲,受到省政府表彰。尤其是我们致力建设大交通、大水利、大电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交通方面,开工建设了临吉、晋侯、临汾北环、青兰与京昆联络线、霍永等五条高速公路和大西、中南、张台三条铁路,完成临大、309、209、沿黄干线等14条国省道改造,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4774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105公里,比“十五”末增加7549公里,由全省落后位次跃居全省第一。乔李民航机场复航改造项目获国家审批。水利方面,实施了和川水利枢纽、灌区节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各类小型水利工程209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0.98万亩,完成水土保持初步治理338万亩,解决了177.8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永和、隰县水保坡改梯、坝滩联治和淤地坝运行管理走在全省前列,经验在全国推广。电网方面,新建220千伏站8座,110千伏站13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88公里,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坚强电网。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52.6公里的市区一级环路全线贯通,建城区规模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55平方公里。新建改造5座桥梁、12条道路、18条主干道。垃圾中转站、第二污水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公厕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区供水普及率达96%,燃气普及率达9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5%,分别比“十五”末提高15、30和64个百分点。新增绿地2101万平方

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4.7%提高到40.8%。新农村建设完成1095个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实现了“五个全覆盖”,完成整村推进249个,移民搬迁4.7万人,解决了9.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过去的五年,是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宜居临汾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加大节能降耗执法和20项节能技术推广力度,淘汰落后产能4435万吨,关停污染企业118家,建成污水处理厂19座、垃圾处理场7座,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市区二级以上天数由2005年的187天增加到2010年的338天,空气质量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中由倒数第一跃升到2009年的第29位,2010年位次进一步前移。累计完成营造林355.3万亩,居全省之首,为拉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汾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与保护一期工程圆满完成,整个园区向市民开放。经过五年的努力,临汾环境质量的提升和改善,彻底改变了我市污染严重的国际形象,提振了全市人民的信心。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五年。教育事业全面振兴。临汾新高中建成投入使用。完成562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有了新的发展;2010年高考达二本线9077人,比2005年增加4093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临汾新医院完成主体工程,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扎实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3.47%。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33万人次,比“十五”末

增加132万人次。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左右。文体广电事业快速推进。人口计生、国防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和统计、档案、防震、气象、妇女儿童、红十字、慈善、残疾人、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管理日益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实现稳定好转的五年。针对“十一五”前三年,我市在安全生产和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的几起重大事故和事件,市政府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社会管理上加强服务,疏堵结合,化解矛盾。在安全生产上,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十项制度”,向所有煤矿配备“五人监管小组”,为非煤矿山派驻“六大员”。同时,持续开展覆盖所有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累计取缔小煤矿485个,关闭非法矿山企业632户,取缔隐患尾矿库116座。2008年以来,未发生重大社会事件,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改善了临汾社会形象。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的五年。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五户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完成破产终结。尧都农商行挂牌成立,成为全省首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引进设立交通银行、晋商银行。特别是创新方法,有效破解资金、土地两大难题。通过城投公司平台融资,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加强与建行、工行、中行、农行、交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融通资金616亿元,并与开行达成“十二五”投资500

亿元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国家级复垦整合试点市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建设用地复垦整合办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利用外来资金428亿元,是“十五”的5.6倍。2010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6.5亿美元,是“十五”末的1.45倍。

——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22件,政协委员提案1673件,办复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平安临汾”建设迈出新步伐。“爱、树、建”活动深入开展。政府职能加速转变,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390项。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首“十一五”,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深化对市情,对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临汾特色的转型跨越之路,谱写了临汾发展史上的绚烂篇章。经验弥足珍贵,创新影响深远。一是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选准发展新路子。紧紧依托和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牢牢抓住东部沿海产业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致力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致力建好园区,打造中部最佳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切合临汾实际的正确道路。二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方法破难题。面对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诸多难题,我们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方法作为

一切工作的总开关。勇于打破陈旧的思想桎梏,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开辟各种渠道,融通建设资金,在全国首创土地复垦整合办法,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创造了可贵的临汾经验、临汾模式。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聚人心。把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总坐标,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紧紧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政府赢得了信任,极大地提振了士气,聚集和释放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四是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奋发作为创业绩。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谋划工作重长远,推动工作重细节,落实工作重实效,咬定目标,一抓到底,确保对人民的承诺件件兑现,定下的工作事事干成,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大为提升。

各位代表,创业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临汾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临部队、武警官兵、驻临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结构调整力度

仍需进一步加大。区域发展、城乡差别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仍需加强和提高,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干部群众的思想尚需进一步解放,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充满希望的“十二五”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临汾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重要机遇期。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十分明显,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设立,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从我市来看,经过五年来的砥砺奋进,负重赶超,我们的后劲更加充足,大规模持续投入的效应、长期积蓄的势能和潜力正加速释放,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临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奋力开创临汾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市三次党代会和《中共临汾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

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这一宏伟目标,牢牢抓住我省被确定为“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政策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突出“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这个引领,大力推进“产业素质、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改善”五大提升,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科技人才、社会管理和优化环境”六大支撑,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富裕临汾、和谐临汾、幸福临汾、绿色临汾。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富裕临汾建设跨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在全省保持第二位次,在中部城市排位前移,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市行列。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年均增长1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54∶40;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海关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3%,招商引资年均增长20%。

——和谐临汾建设迈出新步伐。信访、综治、应急、民族宗教等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访积案化解率、初访化解率达到90%以上,重大不稳定因素排查率、化解率达到95%以上,社会治安满

意率达到90%以上。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以下,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2以下,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和较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基本形成安定团结、民主公正、管理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体系。

——幸福临汾建设实现新突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的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上涨幅度控制在4%以内,人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绿色临汾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三城联创”,确保建成省级环保城、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国家卫生城。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完成省定任务。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达到34%;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均达到85%以上;集中供热、供气率达到9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降到1.7以下,建成自然生态、绿色宜居临汾。市区争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我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指标设置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紧紧围绕“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的目标要求,突出了一个引领、五大提升、六大支撑的发展路径和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的战略定位。这是基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要求及面临的重大机遇而提出的,涵盖了富裕临汾、和谐临汾、幸福临汾、绿色临汾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一个引领、五大提升、六大支撑,既是对未来五年临汾发展前景的战略勾画,又是对工作方法和实施步骤的具体部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思路。只要全市上下戮力同心,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作为,临汾人民一定能够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突出“一个引领”,打造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示范区 启动实施“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是我市对接资源型城市转型综改试验区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总体构想是在未来5年时间内,建设北起霍州,南至侯马,以汾河为中轴,以大运高速和霍侯一级公路中间地带为区间的“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把这一区域打造成新型工业、高效农业、现代城镇、文化旅游、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示范区和引领区。到“十二五”末,使走廊内人口达到300万左右,经济总量占到全市80%,园区经济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0%,带动东西两山全面振兴,形成“沿汾崛起、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高起点搞好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的要求,增强市级层面对走廊内交通、产业、城建、物流、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功能,实行市级审批,分县实施的政策,抓紧制定出台“走廊”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及各县(市、区)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向省申报先行试验区,力争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

加快一体化进程。按照“资源共享,产业互动,统筹推进”的要求,推进“四个”一体化。一是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引领区、高效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核心区的目标,以资源为基础,以园区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和集群。在新型工业发展上,进一步压缩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霍州重点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电力工业,洪洞重点发展煤化工和新装备、新材料工业,尧都重点发展煤化工、高新技术、电子、轻工业,襄汾重点发展煤化工业,曲沃重点发展新特钢工业,侯马重点发展新装备和医药、电子工业。突出建设好洪洞赵城、襄汾河西两个煤化工园区,曲沃高显、襄汾河东两个冶金园区,霍州、尧都两个煤电工业园区,洪洞甘亭和侯马两个装备制造园区及侯马医药工业园、侯马开发区深圳电子工业园区。在高效农业建设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支持运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和设施农业。突出抓好洪洞大槐树、曲沃磨盘岭、尧都尧王台、襄汾万亩白莲等园区和基地建设。在文化旅游业培育上,以根祖文化、尧文化、晋文化为特色,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为龙头,筹划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二是推进城市一体化。加快洪洞、尧都、襄汾“一城三区”和侯马、曲沃同城化发展,同步建设霍州工业城和沿汾特色小城镇,五年内建成沿汾百公里精品城镇走廊。三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交通同环、电力同网、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的目标,以滨河东路南北延伸、霍侯一级路城市化改造和城市轻轨项目为重点,打造快速通道,两年实现“一城三区”交通小循环,五年

实现全系统交通大循环。加快电网建设,实行同网同价。建立邮政、通讯、电子商务和共同信息交流平台,实行对外统一发布信息,对内信息共享。大力实施百公里汾河深度治理,营造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四是推进生产要素配置一体化。打破沿汾县(市、区)行政区划限制,实行“六个统一”。即对沿汾及滨河东路两侧10公里土地统一规划,500米土地统一收储,打包运作筹集资金,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对煤炭等资源实行跨县域统一配置,鼓励异地建厂,利益分成;对产能指标统一调配,实行有偿转让;对资金流动统一门槛,各金融机构可以跨县域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实行金融同城;对人才统一使用政策,鼓励跨县域自由流动,实行同工同酬。

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建立市级政府牵头的推进机制。研究制定“走廊”内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市场体系、生态保护等战略规划,统筹“走廊”重大建设问题。建立县(市、区)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走廊”内资源统筹配置、跨区重大项目建设、共同开拓市场等重大问题统一政策、协调立场,定期互访,沟通情况,推进合作。建立专门的园区建设服务机构,对招商引资统一规划、统一运作,联合出海,并开辟“走廊”内项目审批、落地快速通道。

带动两山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强化“走廊”内企业和市场的龙头地位,带动东西两山原材料供给和深加工业发展。矿产资源富足县大力发展煤矿及煤炭加工、坑口电厂、煤层气、天然气,矿

产资源相对匮乏县重点发展林果业和旅游业。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龙头龙翼协调互动,县域经济迅速壮大的格局。

各位代表,建设“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是我市“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打造新型工业引领区、高效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核心区和现代城镇精品区是目标,推进四个一体化是关键,创新机制是保障,三者互为支撑,有机统一。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就一定能把“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示范区和引领区。

(二)推进“五大提升”,构筑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新优势

1、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三次产业素质大提升。实施“五大”工程,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实施粮食高产工程。以小麦和玉米丰产方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十二五”粮食年均总产稳定在17亿公斤以上。实施蔬菜自给工程。全面落实“百万棚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平川百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十二五”新增设施蔬菜60万亩,蔬菜总产达36亿公斤,基本实现全市蔬菜总量平衡,生活自给,优特品种外调增长,建成蔬菜生产大市。实施果药特色富民工程。以吉县苹果,隰县金梨,永和红枣,古县、汾西、浮山核桃等干鲜果为重点,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实现面积和效益双增加,“十二五”末全市果树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达16.2亿公斤。以安泽、襄汾为龙头,加大中药材资源保护,因地制宜扩大栽植规模。中药材面

积达到100万亩,产量提高到3.6亿公斤。实施规模健康养殖工程。以“一带两区十大畜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十二五”末肉蛋奶产量达到60万吨。实施农业产业化突破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思路,重点建设尧都尧王台、曲沃磨盘岭、襄汾丁村白莲等11个现代农业园区。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393”工程,培育壮大43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十二五”末建成1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3个销售收入超5亿元,9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园区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优化“八大”产业,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思路,突出链条化、集群化、低碳化、循环化,加快改造提升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煤炭产业,进一步深化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全面完成整合后保留矿井现代化建设,重点打造7个千万吨级新型煤炭企业,确保“十二五”末所有整合煤矿达到设计产能。全市煤炭产量达到8000-10000万吨,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焦化产业,进一步促成中煤、保利、华电等大集团项目实施。加快焦炭产业整合重组,组建2-3家500万吨及以上大型焦化企业集团,建设洪洞、襄汾两个500-1000万吨焦化生产基地和尧都、乡宁、古县、安泽四个200-400万吨焦化生产集中区。同时大力发展焦炉煤气制甲醇,快速推进山焦60万吨烯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冶炼产业,以生产优质钢、特种钢为方向,整合重组全市钢铁企业,建设曲沃千万吨级、翼城

和襄汾(尧都区)两个500万吨级的钢铁生产基地。电力产业,以煤电一体化为方向,建设大型坑口发电厂,加快热电联产步伐。到2015年,全市电力存量和在建项目增量达到1200万千瓦。培育壮大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四大”新兴产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专用装备、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寻求突破,建设侯马、尧都、翼城、襄汾、洪洞、蒲县等铸件生产集聚区,培育装备制造骨干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铸造能力达到500万吨,装备制造业年销售超百亿企业1家,50-100亿企业2家,10-50亿企业5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抓好洪洞飞虹微纳米LED外延片和芯片、洪洞恒富美尔美太阳能陶瓷板及外墙保温装饰陶板等项目。积极推进生物质能、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抓好吉县煤层气钻探压缩液化等项目。整合改造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建成山西重要的医药开发中心。

舞动“两大”龙头,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舞动旅游龙头。以建设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以“中华根、黄河魂、尧乡韵”为主体形象,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对接全国旅游市场,策划旅游线路,形成“一带五区一线十点”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一带”即以洪洞大槐树、尧都尧庙、曲沃晋国遗址为龙头,打造根祖文化、尧文化、晋文化汾河文化旅游带;“五区”即重点建设以霍州署衙和七里峪、陶唐峪为主的中镇霍山旅游区,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和广胜寺为主的文化旅游区,以尧庙、尧陵、陶寺遗址和仙洞沟为主的尧文化旅游区,以丁村遗址为主的丁村民俗文化旅游区,以曲沃晋国遗址和侯

马新田古都为主的晋文化旅游区;“一线”即形成以壶口瀑布为核心的黄河风情旅游线;“十点”即重点培育翼城历山舜王坪、乡宁云丘山和戎子酒庄、蒲县五鹿山和东岳庙、隰县小西天、古县牡丹园、安泽荀子园、永和乾坤湾以及大宁二郎山等十个精品景区。配套建设景区宾馆、快捷型酒店和农家乐旅馆,开发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到“十二五”末,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舞动现代物流龙头。以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加快建设占地55平方公里的山西国际陆港物流园区,打造辐射300公里的国际物流陆港、出口加工区和服务业新城,构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商贸物流中心。同时,加快发展商贸、餐饮、金融、保险、中介、信息等产业,力争“十二五”末三产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2、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水平大提升。按照打造“一带两圈多点”城镇空间格局,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人口发展到220万人。

以同城化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唐尧文明圣地、新型工业之都、和谐宜居新城”的城市定位,大力推进“一城三区”同城化发展。市区要全面铺开25平方公里的河西新城建设,加快建设新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奥体中心、广电中心等十大标志性建筑,配套完善城市路网、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到2015年,建成全省地级市中功能最完善、环境最优美、最具魅力的城市新片区。旧城

要突出“畅通、净化、增绿、严管”四大重点,加快改造步伐,全面完成99个城中村、城郊村联片改造,完成五一东路立交桥、北内环立交桥和道路改造、北城壕防汛道路以及中大街南段等工程,并对城市主次街道拆违拆墙,绿化美化,扮靓城市。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市容环卫、交通秩序、社区管理和市政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同步推进洪洞、襄汾县城建设,到“十二五”末,“一城三区”总人口达到150万人。

以特色化提升县城和小城镇水平。立足县城特色定位,搞好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侯马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依托国际物流陆港园区,加快侯马-侯马开发区和曲沃同城化进程,到“十二五”末,侯马都市圈人口达到55万人,建成晋南综合性交通枢纽和晋陕豫物流中心城市。把霍州、乡宁、蒲县、翼城、安泽、古县、浮山、汾西、隰县、永和、大宁、吉县12个县城建成以工矿型、轻型工业和旅游为主导的各具特色的片区中心。同时,加快53个重点中心集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

以连片化推进新农村发展。改革农村户籍制度和土地规划利用制度,按照社区化管理的思路,抓好新农村路网、供水、供气、住房等规划和建设,2012年全面完成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100个新农村连片区,涵盖1000个行政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规模实施片区开发,完成整村推进183个,移民搬迁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

3、以交通、水利、电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水平大提升。

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网络,完善功能”的思路,坚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旅游公路“四网并重”,公铁空立体交叉,同步发展。完成临吉、临汾北环、青兰与京昆联络线等工程。建设隰河、长临、霍永、黎霍、安泽至沁水等高速公路672公里,改造国省干线665公里,旅游公路1078公里,农村街巷硬化和县、乡、村三级公路联网改造26000公里,实现村连村、户户通。建成临汾民航机场、大西高铁、中南铁路出海大通道、张礼至台头地方铁路。“十二五”末形成铁路、公路、航空“零距离换乘、无缝隙衔接”的现代交通网络,实现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跨越。

大兴水利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大兴水利和我省“两纵十横”大水网建设机遇,以实施农田水利、饮水安全、河流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业节水、水土保持治理、黄河水利用七大项目为重点,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实施一批蓄、引、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突出抓好引黄工程,加快禹门口东扩和中部引黄项目建设,解决我市南部及西山地区12县市工农业用水问题。进一步延伸引沁工程,增加对浮山、襄汾、尧都、古县、洪洞五县区用水供给。同时,大力实施环城水系工程,有效利用第二污水处理厂与和川引水两大水源,建设北起城东皇城公园,沿临纺路、南外环、经华门北侧汇入汾河的绕城东南人工水系工程,在市区形成四周环水、生态优美的城市供排水保障体系。“十二五”末,新增灌溉面积107万亩,地表水供水能力达到10.65亿立方米,新增供水量

3.89亿立方米,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300万亩。构建黄河、汾河、沁河“三河连通”,和川、五马、曲亭、涝河、洰河“五库联调”,多源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电网建设。建设1项500千伏、10项220千伏、28项110千伏,建成以50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以220千伏“三横两纵”为骨干的供电网络,基本形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

4、努力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生态环境大提升。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节能减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临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加强节能降耗。坚持源头控制、科技支撑、严格监管“三管齐下”,认真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做好合同能源管理、能耗限额管理等基础工作,建立节能预警调控机制,加强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实施节能工程,强化节能执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加大环保力度。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以提高环境质量为重点,打好打胜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和蓝天碧水扩容提质等五大战役。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严把新上项目审批关,严格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禁止“三高”项目上马建设。加强工业企业的全天候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加强治污设施建设力度,所有县城实现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和

垃圾污水处理。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十二五”末,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1.3%,化学需氧量下降10.6%,氮氧化物下降13.9%,氨氮下降12.4%,汾河水质达到国家五类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330天以上。

抓好生态建设。围绕建设省级园林城市目标,强力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东西两山绿色生态屏障、矿区绿色生态恢复、公路两侧绿色廊道和平川农田林网五大工程。“十二五”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9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4%;30%的县(市、区)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

5、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提升。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推动由“解困民生”向“普惠民生”、“基本民生”向“幸福民生”的转型升级。

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建设力度,建立起布局合理、能够充分满足人民需求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鼓励政策,支持大学生赴农村从事基础教育,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十二五”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99%,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升学率达到68%。大力支持山西师大发展,启动实施河西教育园区建设,完成师大和临汾学院整体搬迁。高度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技校和职业高中,培养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

才。2015年,全市职业学校发展到50所,在校生规模达到8万人以上。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按照“保根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卫生网络建设,完成临汾新医院、中医院、精神病医院的迁建工作。村级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六化”标准。切实加强卫生服务人员的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巩固扩大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加大重大疾病、重点传染病防控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分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城乡,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十二五”末,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市、县、乡、村四级文化阵地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县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或省建设标准,全市所有行政村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室。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图书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力争每两年有2至3部(个)优秀作品获“五个一工程”等国家奖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彰显临汾文

化魅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民营资金进入文化领域,加快建设文化园区,形成移民文化、丁村文化、帝尧文化、晋国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六大特色产业,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总量实现翻一番,打造文化强市。深入开展“爱、树、建”活动,大力弘扬“临汾精神”,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

同时,大力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做好双拥工作。

(三)强化“六大支撑”,增添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新活力 项目建设。继续按照“四位一体”工作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项目储备1万亿元,签约5000亿元,落地3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完成1千亿元。实施7大类单体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1489项,既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又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改革创新。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可、非禁即行”的原则,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发挥核心区功能和区域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避免职能交叉。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

企业改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化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强市县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力争10户左右企业上市。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权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扩大开放。牢固树立“开放兴市”理念,依托我市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以资源换资本、换项目。谋求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努力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我市。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互动,形成优势互补、信息互动、共进共赢的发展局面。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拓展民间资本发展空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社会卫生、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科技人才。坚持把科技和人才作为转型跨越的重大战略。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0家,建成临汾、侯马新区两个科技孵化中心,6个行业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以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实施人才安心工程,为人才扎根临

汾创造良好环境。

社会管理。坚持以监管和服务为中心,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完善利益协调、矛盾调处、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夯实基层管理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突出抓好“社会人”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把进城定居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投资创业人员等流动人口全部纳入社会管理和服务范围。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防震减灾和应急管理,健全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救援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大“六五”普法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工作,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以创建“安全发展模范区”为目标,继续保持对煤矿、非煤矿山非法生产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加大高危行业、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各领域的安全生产治理、执法和宣传教育行动,建立“六大体系”,提高“六个能力”,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优化环境。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吸引力,就是竞争力的意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政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过错追究制,减少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严厉打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着力解决作风不

扎实、办事不规范、服务不到位、行为不检点的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三、扎实做好当前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52.14亿元,同比增长16.5%,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8.96亿元,同比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93亿元,同比增长33.9%,财政总收入完成114.94亿元,同比增长28.4%,各项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居全省前列。但从面临的形势看,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困难还很大,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务求良好开局。

(一)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坚持实行旬调度、月通报和季分析制度,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综合研究,及时掌握和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要加强煤炭、电力、运力调配,制定一对一保障计划,满足企业生产和居民所需,确保生产链条衔接有序,销售渠道畅通。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全面完成436.1亿元的年度投资目标,突出抓进度、保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抓好临汾民航机场可研报告审批和征地拆迁工作,候机大楼和飞机跑道争取9月份开工建设,机场大道9月底前完成;加快临吉高速、临汾北环高速、京昆与青兰高速临汾联络线建设,力争10月份竣工通车;加

快推进霍永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桃临线木瓜沟-马务桥段土地手续完善和征地拆迁,霍侯一级公路改造施工设计评审和资金筹措力度,力争9月底开工;抓好沁洪线改建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产业项目上,突出抓好园区规划项目的建设。对年初已签约的中煤、保利、华电等项目,加快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对华翔美的35万吨精密铸件、飞虹微纳米LED芯片、山西焦化60万吨烯烃、山西锻造厂30万吨精密锻件、新兴际化60万吨铸造等已开工项目,加强管理,科学施工,高效推进,保证项目建设进度。特别是突出抓好侯马山西国际陆港园区出口加工区申报、核心起步区项目筹划、落地和开工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抓紧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围绕今年签约2630亿元的总目标,进一步加大项目对接力度。积极组织参加9月份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六届中博会,10月份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1月份的东盟(曼谷)中国进出口商品博览会,不断提高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尤其是在第六届中博会上,力争签约项目不低于50个、签约资金达到1000亿元以上。

(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五马水库应急水源工程和吉县东城、永和阁西垣、乡宁谭坪三项沿黄提水灌溉工程建设。完成蒲县四沟、浮山臣南河、乡宁宽井、汾西灌区登临等4座小型水库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突出抓好蔬菜自给工程,确保完成今年新增12万亩设施蔬菜的任务。加快“两平台一通道”建设,完成农业新

技术培训15万人次,大力开展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和订单收购,建设一批大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畅通农民小额贷款通道,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农民小额贷款的支持力度,扶持农民发展特色产业。

(五)推进城市建设。按照“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思路。河西新城要加快高铁景观大道、河西南北大道、新高中南路、漪汾花园南路等道路工程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奥体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五一路立交桥年底前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北内环立交桥和道路改造、二中路、北城壕防汛道路、古城公园二期以及中大街南段、西赵路西段等确保按期开工。加大县城建设力度,统筹推进供气供热、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亮化美化各项配套工程,提高承载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继续抓好节能降耗。认真开展节能执法工作,严肃查处违反《节能法》的行为,确保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以上。加大污染减排力度。牢牢盯住污染减排6项约束性指标,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特别是在年底前县县建成垃圾处理场并投入使用。同时,加快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涝河、洰河两大水系生态保护工程。大搞秋季植树造林,完成56.5万亩造林任务。

(七)强化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煤矿、尾矿库、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挂牌责

任制。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定期现场巡查制度,加强企业达标创建工作的检查,加大对安全目标责任的考核。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和打非专项行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舆情监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社会动员等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教育提质、医疗健康、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住房安居、物价调控“六大”民生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临汾新一中后续工作,确保正常运行;推进27所公办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确保年内竣工。完成新医院急门诊楼、医技楼、行政科研楼、后勤生活楼内装修、管网安装及相关配套设施;巩固新农合覆盖面,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完成对28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加快市老年活动中心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全面完成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00户,新建保障性住房3650套,改造农村危房3940户。大力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完成1562个行政村的街巷硬化,覆盖率达到52.6%;完成742个村便民连锁商店建设,年底覆盖率达到83%;完成1755个农家书屋、828个行政村的体育健身场所和534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达到76.77%、100%、82%。对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在校学生31450人实行免学费,覆盖率达到60.34%;新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7个,覆盖率达到80%。加快推进年初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 的“10件惠民实事”,确保每个民生项目按时保质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高举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大旗。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必须以思想的大解放为前提。要紧紧把握“转型综改试验区”机遇,用解放思想的利器,进一步开动脑筋,开阔眼界,着眼长远,着眼跨越,理清思路,探索发展的新途径。以先行先试的胆识,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敢于用别人没有用过的办法,采取别人没有采取的措施,破解资金、土地、机制、区划等方面的难题,激发活力,开创新局。一定要坚持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规范和法律程序办事,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政府制度建设,规范政务活动,确保政令畅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和沟通,努力提高行政水平。一定要弘扬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作风。紧紧抓住事关临汾发展的大事,盯住群众最“盼”、最“难”的实事,坚持以发展为要,以人民为本,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大治懒、治庸、治散力度,加强政府的考核评价,激励干部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做一些事情,树立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一定要筑牢源头治腐,清正廉洁的大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的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坚持勤俭办事,严格控制“三公”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全面推进“教育+制度+科技”的新模式,以反腐倡廉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充分运用科技信息手段,不断深化反

腐倡廉工作,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惩治腐败行为,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上一篇:小学月考总结发言稿下一篇:中药学专业论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