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文化论文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国社会文化论文(精选8篇)

英国社会文化论文 篇1

英国的正式国名是「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常简称为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或不列颠(Britain),在此一架构下又包括了四个区域,分别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斯和北爱尔兰。其土地面积是241,752平方公里,约为台湾的6.7倍。根据1994年的人口资料大约为58,400,000人,约为台湾人口2.7倍。

由历史及人种上而言,苏格兰人(Scots)、威尔斯人(Welsh)和北爱尔兰人(Northern Irish)都属于凯尔特族(Celtic peoples)的后裔,而英格兰人(English)则主要是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族(Anglo-Saxon)。由于英格兰人在人口与文化上的绝对优势,在名义上整个联合王国又受英国王室统治,且政治权力的核心又决定于伦敦国会,把英国与不列颠等同于英格兰也变成相当自然的事。当然,英伦三岛经过数百年来互动与交往,显然在语言与文化上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融合,只不过英格兰人以外的人民,仍然保持其在传统文化上的民族独特性,所以对于许多国人或是刚到英国的留学生而言,时常会受到中文译名的影响,而搞不清楚British与English的分别,譬如我们都会把苏格兰人和威尔斯人都算成是英国人(British),但绝对不能称对方是 English(英格兰人),这会对那些明明不是英格兰人且自我认同感非常强烈的的苏格兰人、威尔斯人和北爱尔兰人,不仅会引起强烈不悦,甚至是一种冒犯。曾经有同学前往北爱尔兰就读,与在地英国人聊天时,竟然称呼对方为English,不仅使对方拂袖而去,更是严重的负面国民外交。甚至有耳闻一些因为类似称呼错误的外籍学生,与当地人产生许多的肢体与言语冲突。

对于刚到英国或计划到英国唸书的学子而言,对于英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关心与了解。英国自从1997年五月工党上台以后,提倡地方分权(devolution),曾分别在苏格兰与威尔斯举办公民投票,结果都是超过半数居民赞成争取更大的自主权。苏格兰恢复自己在爱丁堡的国会(Parliament),同时将拥有除国防与外交以外的相当大自主权,包括征税权。而威尔斯则可成立「国民议会」(National Assembly),位阶不如苏格兰国会高,但将拥有更多处理属于自身事务如教育与医疗福利的权利。因此对于在英国境内的不同国家而言,许多办法和法令并不尽相同,如移民与工作条例。

英国基本上是一个自由与法治的国家,一切依法行事,只要不逾越法律许可的范围,都享有极大的自由。另外,就民族性而言,英国人生性保守,相当尊重传统,因而保留着相当多的古迹、传统文物与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对于传统事务的保存更是不遗余力,尽管这造成了许多人力与物力的消耗,但仍受到一般英国民众的支持,而成立许多信托基金来维持传统文物的保存,如National Trust。与同为英语系国家相比,英国的社会与民族性与美国便有极大的差异,以一般生活水平而言,其现代化、舒适化的程度均赶不上美国,一般日常办事效率亦难与美国相比。英国人不若美国人那般开朗率直,也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搭讪,其出发点是着重不探人隐私。英国人若与陌生人攀谈,也会相当保留,而且话题常围绕在天气打转,因为这是最不触及隐私的题材。一般而言,英国人不若美国人那么容易交上朋友,但一旦交上了一为英国朋友,可能就是一辈子的朋友。英国人颇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荣,并常缅怀其光荣历史,重视具有艺术和文化内涵的休闲生活。

就整个社会而言,上流社会的贵族与巨富阶级、中产阶级和劳工阶级之间的界线划分与阶级意识仍相当明显,贫富间的差距也相当悬殊。这种现象特别反映在学校制度上,一些环境与设备特佳、师资优良但学费奇昂的寄宿学校或公学(Public School),如伊顿公学,只有有钱人子女才读得起,一般经费拮据、设备不足的公立学校(State School)很难望其项背。

英国在十九世纪大英帝国时代号称是日不落国,盛极一时,到了二十世纪国势却逐渐没落。在国力与经济发展上,已不及美国。即使如此,英国在国际政治与外交上的实力仍不可小覤,而居于国际财务金融与银行保险业领导中心的地位也仍牢不可破。历史古迹与文物的丰富,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的兴盛蓬勃,使英国成为观光旅游的大国。观光与休闲业成为英国最大产业之一,每年产值超过360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毛额(GDP)的5%,更提供了150万个工作机会。

在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英国的知名大学拥有世界最优秀的一流学者,尤其在一些传统的基础学科方面,英国学者的学术造诣与成就绝不在美国或其他欧陆国家学者之下。英国的高等教育一向是菁英主义取向,追求某一学门领域内的卓越与登峰造极,因而培养了众多顶尖的专家学者。另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深厚的人文传统,也是留学英国众多优点之一。如何利用英国这项独特的优势,在英国求学期间,一方面让自己学有专精,一方面又能优游于英国,甚至沉浸于整个欧洲浓郁的艺术氛围与精致的文化生活之中,也是每个留英同学可以订下的目标。

英国自从1997年五月工党赢得大选,首相布莱尔开始执政以来,蓄意改革,气象一新。为了重振英国的声威,布莱尔在政治、社会、经济、教育各方面都展开了改革。特别是教育方面,该年七月发表教育白皮书,公布其新政府教育建设蓝图。而首相布莱尔更公开承诺在其任内将让五十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并期望在公元2002年任期届满之前,大幅提高大学生在同龄人口中的比例到35%,并努力将英国的教育素质提升至西方第一,从2001年的大选结果中,布莱尔首相仍继续肩负未来英国发展的重任,教育将是他主要的施政重点之一。英国的历史文化虽然不及中国悠久,但她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却不亚于中国。从政治方面来说,英国是近代宪政民主的发源地,英国的国会(Parliament)开启了代议民主与内阁制

民主的典范。英国的文学与戏剧从莎士比亚、狄更斯以降,其作品译为各国文字,为世人传诵,家喻户晓。英国在科技发展上,同样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开启工业革命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到复制动物成功的威尔莫特,展现了英国科技实力的基础深厚。今日的留学和古代的取经都是要学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英国除在人文学科方面有深厚的传统外,在现代科技方面也有不断的创新与突破,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

英国社会文化论文 篇2

公园:体育健身的好去处

在英国, 大大小小的公园随处可见。公园并不收费, 也没有围墙和大门, 向居民和游人全天候开放。公园里绿树成荫, 环境优雅, 体育设施一应齐全, 篮球场、足球场、门球场等供运动爱好者无偿使用。几乎每个公园都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活动天地, 提供适合于低龄孩子玩耍的器材, 如跷跷板, 滑滑梯, 木马车等。除此之外, 自行车道是英国公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戴着头盔, 穿着浅绿衣服的山地车运动爱好者在自行车道上飞驰, 体验速度带来的快乐。作为一种低碳的运动方式, 自行车已成为英国民众健身的首要选择。

博物馆:全天候的大学堂

英国的博物馆以门类繁多、馆藏丰富而闻名于世。在英国, 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对孩子免费开放, 如果是学校统一组织, 只要提前预约即可。博物馆在设计和运行时充分考虑到教育的公益性和孩子的特点, 会提供专门区域供孩子学习, 并有专业讲解队伍提供服务。

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建立了对外网站, 在为公众提供参观信息和藏品介绍之外, 还精心设计了学习资料供家长和教师免费下载。学习资料包括参观前的预习单、参观时的探索单和完成后的总结单, 图文并茂, 主题突出。孩子在参观时根据学习单在博物馆里寻找答案, 兴趣盎然。

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博物馆特意为孩子们设计了儿童版的游览图, 孩子可以按图索骥进行参观和探索。每个主题馆都为儿童和学生专门设计了互动区域, 鼓励孩子动手操作和实践参与。学校还可以申请在博物馆内上课, 手续极为简单, 只需上网预约即可。

在英国国家艺术博物馆, 我们看到穿着不同校服的学生在展品前席地而坐, 既有幼儿园的小朋友, 也有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 他们聚精会神地听工作人员讲解和分析艺术作品, 还不时提问交流。他们专注的神情和积极的参与, 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博物馆的价值, 构成了最生动自然的教育场景。

教堂:社区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英国, 教堂是人们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古老而庄严的教堂随处可见。英国人比较注重隐私, 极少到邻居家中拜访, 人们只是在周末去教堂做完礼拜后会留下来互相问候、交流。

教堂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英国的学校里, 宗教是一门重要课程, 学校会聘请牧师为学生上课, 有时课堂就安排在教堂里,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宗教知识。

除此之外, 英国的教堂还承担着社区教育的重要职责和功能。每个教堂都设有儿童室和青年活动中心, 为社区孩子开设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他们会在门口的宣传栏“广而告之”, 欢迎孩子参加, 所有活动都不收费, 相反会对表现出色的孩子进行奖励。

在北爱尔兰的希斯堡教堂, 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的, 有羽毛球俱乐部、童子军俱乐部、绘画兴趣小组、社交俱乐部、保龄球俱乐部、合唱训练、动物俱乐部、合唱班训练等。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唱诗班, 教堂还与时俱进引入摇滚乐队。有时他们会邀请专家对某一个话题举办讲座, 社区孩子可以参加相关的知识竞赛和板报设计。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交流、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 培养了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工厂企业:职业体验的第一现场

英国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中学生的职业初步体验和实践技能培养, 英国的教育部门设有专门的生涯服务机构, 协助学校实施职业指导教育。

政府的“特色学校计划”提出:学校要增强与家庭、产业界和社会其他领域的合作,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 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因此, 学校会向学生提供门类繁多的实践性课程和社团活动, 如烹饪、手工、模拟商场等, 让学生从中了解自己的特长, 培养自己爱好, 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学校的职业规划课, 课堂上教师会对每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能力、兴趣和需要, 学生可以了解职业的种类、特点, 思考和判断自我的职业意向。

与此同时,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会努力创造机会, 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职业、感受职业特点和工作氛围的机会。学校常常结合职业规划课, 组织学生去不同的工厂、企业、公司和餐厅等工作场所参观, 实地考察和了解自己感兴趣工作的流程、特点和要求, 甚至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 从而在选择大学专业或决定职业意向时更有针对性, 同时也有助于树立职业理想,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中学阶段后期, 学校还为有意在毕业后参加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提供岗位实践和体验的课程。北爱尔兰地区的造船业和机械工业比较发达, 每周二下午, 当地的克莱斯特中学高年级的部分学生会去船厂和机械工厂学习基础知识, 与工人们一起制作简单的零件,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街头雕塑:无处不在的教科书

英国的城市雕塑形形色色, 数不胜数。一座雕塑就是一段历史, 他们承载了国家或城市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如伦敦市中心的尼尔森将军、纳尔逊将军、惠灵顿公爵、邱吉尔首相的雕像让人们时时想起英国的历史, 而在莱斯特广场矗立的卓别林雕塑则传递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英国社会文化论文 篇3

电影《猜火车》海报

英国,这个位于欧洲大陆架最西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4部分和众多小岛组成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在文化方面,也自然不逊色。就电影方面而言,英国电影是奥斯卡大奖的常客。英国电影给人的感觉似乎“比好莱坞更艺术,比欧洲更商业”,极具特质的存在。无论是正襟危坐的学院派还是嘻哈街头的年轻人似乎都可以在英国电影中找到自己的那盘菜。英式幽默、英伦摇滚、英国的足球文化、酒吧等这些文化特色都滋养着英国电影这种独特的存在,充满着矛盾与包容的特质。

被誉为20世纪最佳英国电影,由丹尼·博伊尔导演,伊万·麦格雷戈、凯文·麦凯迪、凯莉·麦克唐纳主演的英国电影《猜火车》(Train spotting)于1996年一出炉便成为舆论的焦点。“猜火车”本是一种游戏,指无所事事的人在火车经过的地方,即兴打赌猜测下一班火车经过的时刻和目的地,借此打发时间。该影片运用了反传统的拍摄手法,真实的描述了当时苏格兰爱丁堡一群吸毒青年精神崩塌,放浪形骸的垃圾式的生活状态。其中流露出的冷漠、堕落情绪及所表现出的另类价值观和自我意识,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争论。影片以“猜火车”这项游戏为名意义深远,当火车狂啸过站时,不知要将主人公们的命运载往何方,隐喻地提出了当时年轻人应如何选择生活的问题。该片不仅荣获第四十九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1996年英国最具时代活力影片,还被评为对当代青年产生巨大影响的十大影片之一,而在英国老牌电影杂志《帝国》公布的“影史最伟大的100部英国电影”榜单中,它也得以入围。

在这部影片当中,除了导演对那群青年人颓废、堕落的生活状态的形象刻画让我感到震惊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几乎贯穿整个影片的大量的各具特色的酒吧场景,男主人公们在这些场景下的状态不仅是对英国人日常生活最真实的描述,去酒吧更可以称为英国人,尤其是英国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习惯。

为什么酒吧在英国如此受欢迎呢?这可能跟英国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有关。在以保守闻名的英国社会里,朋友之间很少去家中相互拜访,因此日常的邻里交往、朋友聚会都需要一个场所来进行;其次,英国的天气阴霾多变,而当地人又酷爱足球,尤其是有欧洲杯和英超联赛的时候,他们会欢聚一起,和朋友们喝酒,感受进球的喜悦,所以酒吧这样一个场所最终成为英国人户外交流的首选。更形象的说,酒吧在英国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咖啡馆在其他欧美国家、及茶社在中国是一样的,早已成为当地居民无法割舍的生活习惯。

一、酒的种类

英国的酒吧多如牛毛,无论是繁华市井还是小巷深处。一般的酒吧都会供应啤酒、葡萄酒、烈酒以及各种不含酒精的软饮料,而带气泡的自来水通常都是免费的。

英国人去酒吧最常点的就是啤酒。而各酒吧销售的啤酒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三类:

最为传统、最具代表性、又最常见的啤酒叫苦啤(bitter),这种酒带着红色或琥珀色,酒上会浮着一层白沫,口感比较干,酒劲较强,一口下去会有苦味留于齿间。

第二类是淡啤酒(lager),颜色较浅,口感比较清爽,还有轻盈的酒花,和国内的啤酒很接近。

第三类是黑啤(stout),最黑最烈的一种啤酒,在麦芽中加入大量的酒花制成。

还有一种比较有特色的酒叫果酒。它是用水果制成的,味道比较甜;另外,葡萄酒(wine)和威士忌(whisky),琴酒(gin)或伏特加(vodka)等烈酒也都有售。

而不想喝酒的人则可以点一些不含酒精的软饮料(soft drinks),比如果汁、柠檬水、可乐等。

酒吧里也有一些比较简单、但却很可口的食物供应。不过英国人不会像我们喝酒那样,喜欢配着“下酒菜”,他们基本上都是一杯一杯地直接喝下去。

在英国酒吧中,啤酒的单位是以品脱计量的,一品脱比半公升稍微多一点。而酒吧的啤酒杯又高又大,容量大都是一品脱,所以一杯差不多就可以装一瓶啤酒,还是蛮大一杯的。若是怕喝不完,也可以叫半品脱。

二、英国酒吧文化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英国有着自己独特的酒吧文化,首先是大多数英国酒吧都没有服务员,你得自己到吧台去买酒。这点乍看上去好像使人不便,可事实上这种做法却有着深刻的内涵。

英国人素以保守著称,他们不喜欢主动与人亲近,而站在吧台旁边等候服务的时候可以使你有机会和其他等待买酒的人交谈。当然,你并不需要刻意的介绍自己,随便聊聊天气、谈谈啤酒等都可以作为和陌生人沟通的很好话题。这种礼仪的形成恰恰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英国,酒吧的吧台可能被认为是惟一能与陌生人亲切交谈并且举止适当的地方。

如果你是和英国的朋友一同前往,或者是去酒吧和客户进行工作上的洽谈,通常提议的人会请第一轮酒,那么为了表示感谢,你也应该快速的回请。当对方的酒还剩下1/4的时候,这是你该提出买酒的最佳时机。“这轮由我买,你喝的是什么?”这句话是融入英国酒吧最实用的一句。

英国人喜欢遵守秩序,因此无论在哪,你都会看到大家井然有序的排队,但是酒吧除外。在酒吧里,没有比较正规的队型,酒客们都是挤到柜台前等候,但神奇的是酒吧服务员就是有办法知道下一个该轮到谁,他们凭着自己的记忆,早就给每个人在脑子里排好了号。

在英国的酒吧里,你千万不要给酒吧服务员现金当小费,因为这会使人联想到服务员是侍候人的,而正确的做法则是请酒吧服务员喝一杯酒以示感谢,他们会为你的这种平等相待而感到很高兴的。

当你买到酒以后,如果还想和当地人聊一聊的话怎么办呢,你可以注意找那些已经买了酒但仍在酒吧台前转悠的人;而对于那些已经离开吧台,找到椅子坐下的人可能只想独饮,最好不要去打扰他们,因为冒昧的伸出手来笑容满面地自我介绍被当地人认为是很轻率、鲁莽的行为。

另外,比较令人称奇的一点是,虽然英国人如此嗜酒,可酒吧却关门很早。每间酒吧都有严格的打烊时间,通常是晚上11点。因此到晚上10点50的时候,就可以听到店老板摇响清脆的打烊铃,示意大家还剩10分钟的时间,这时候顾客再消费买的就是今天最后的啤酒(last order)。超过这个时间以后,无论是谁都不能再要酒喝。到11点整,老板会再次摇铃声明:酒吧停止供应酒水。客人即使兴致再高,也不得不离开酒吧,最多停留20分钟喝完余酒。

结语

英国西餐文化礼仪 篇4

衣着服饰

首先是穿着,一般非常高档的西餐厅要求必须着正装出席。男士要求西装革履,女士则倾向于包裙或者套装。高档的西餐厅对穿着的要求非常严格,小编就有朋友被店员要求换了三套衣服才得以进入餐厅。

并且在西方的用餐礼仪中,他们认为穿着厚重的衣服用餐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所以在等位的时候就可以脱掉厚厚的衣服交由店员挂起来,等到走出餐厅的时候再索回衣物,特别是冬天,即使条件不同也要美美的用餐

排队等位

其次是等位,一般我们都习惯进入餐厅之后直接走向空位置坐下,但是在西餐厅千万不要这样。很多位置可能都是被预定好的。西方人习惯在前台等待,告诉服务员你们有几个人,然后等着服务员引导和分配位置。

饮料酒水

西餐厅一般会先提供Drink menu,你可以点了饮品之后,一边小酌一边考虑餐食的选择。很多人在点饮品的时候都会点特别正式的酒,比如说白葡萄酒和香槟。

其实很多外国人都会点一些比较适合前菜的酒,比如气泡甜酒或者开胃红酒,甚至有人干脆点啤酒,后面配合主菜会选择其他的饮品。

点菜顺序

关于Menu,一般高档西餐厅的menu都是先点沙拉,再来是汤,接着是前菜,然后是主菜,最后还可以有选择的提供甜点。很多人都说英国的餐饮属于黑暗料理,但是小编真的在某家传统西餐厅吃到过正宗的五道式英国西餐,还不错!

每个国家的料理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意大利的甜点最有特色的就是提拉米苏,比如奥地利会提供正宗的牛肉汤等等,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提前做做功课。

英国的言谈注意事项

英国人平时谈吐语言中,“请”与“谢谢”非常普遍,即使家庭中也是如此。父母子女同桌吃饭时,父亲叫儿子把桌子上那瓶盐、酱油或其他东西拿过来,也得说声:“请把盐拿给我。”当儿子把父亲所要的东西拿过来后,作父亲的一定要说声:“谢谢”。夫妻、母女等之间也然。如若孩子在饭桌上向母亲要一片面包时,说“给我一块面包,”母亲会回答他:“什么,给我一块面包!?”孩子得重新说:“请给我一块面包。”这些生活用语在英国是非常严格的。

英国人对生活中的一些私事很介意,除了熟识、很密切的朋友外,一般人不能询问生活中的事,如有多少钱、每月多少薪金。看见了朋友戴了一块很漂亮的手表,也不要问这表值多少钱。其他如房租等属于钱的问题,最好别提,否则,对方认为你很粗鲁。又如年龄、尤其是妇女的年龄从不愿别人过问。

英国人认为“13”是一个不祥之数,如果遇上星期五恰好又是13日,则被认为是双倍的不吉利。因此,与英商业务往来宴请时,要避免宾主共13人,业务有关的活动也不要安排在13日。英国的旅馆、饭店一律没有13号房间。在剧院里找不到13排、13号座席。多数英国人则认为“7”这个数字可带来好运,并把星期六看作是黄道吉日。

如果和英国人相会或道别,握手时要避免穿过别人的手。英国人认为这样交叉握手会招来不幸。英国人对自己的幽默感十分自豪,如果当面对一个英国人说,你没有幽默感时,可能就是对他莫大的侮辱。因此,在与英国人谈话时,应十分注意这一点。

日常礼仪

在英国的日常宴会上,要先倒牛奶,然后倒红茶。主要是为了防止茶叶沾在杯子上。茶壶除了女主人外,谁都不要动。把烤牛肉切成薄片是男主人的任务。男主人还要注意是否在座的所有人都分到了食料。

进餐时,吸烟被视为失礼;当着别人的面剔牙是不礼貌的。在人面前打喷嚏,咳嗽时,要以手帕掩遮。按英国式的做法,手不能放在桌子下边。因此,用餐时不要把手放在下面,不要用手取装在裤兜里的手帕,也不要去拣掉在地上的东西。在吸烟时,一根火柴或一次打火不能为3个人点烟。有些英国人认为,在吃饭时如果用刀叉碰响了水杯,而任其发响不止,便会带来不幸,因此,在与英国人一起进餐时,要尽量避免刀叉器皿撞击声。席间谈话时,切忌以王室的事情作为谈笑的资料,也别谈带有讽刺英国皇家的话题。因英国法律规定,不允许非议英国国王及王室人员。另外,在称英国人时,避免用“ENGLISH”一字表示,宜用“BRITISH”一字。因为“ENGLISH”之意仅代表英格兰而不代表苏格兰或威尔士等英国其他民族。

英国饮食文化特点 篇5

与此相关,英国人在用餐上也是很讲究的。

一般的英国家庭一天通常是四餐:早餐、午餐、午茶点和晚餐。

有极个别地区的人还要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再加一餐。

英国人讲究口味清淡,菜肴要求质好量精,花样多变,注意营养成分。

他们喜欢吃牛肉、羊肉、蛋类、禽类、甜点、水果等食品。

夏天喜欢吃各种水果冻、冰淇淋,冬天喜欢吃各种热布丁。

进餐时一般先喝啤酒,还喜欢喝威士忌等烈性酒。

中国茶叶自从十七世纪传入英国,当时的英国人不懂得饮茶,竟把茶叶当成好吃的菜吞下肚子。

但当他们了解之后,便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改过去只喝咖啡、啤酒等饮料的习惯。

如今,真正的英国人都有早上喝“被窝茶”,午后喝“下午茶”的习惯。

并一般以红茶为主。

英国人的早餐通常在七点到九点之间,他们少不了喝麦片粥,此外还有咸肉、鸡蛋、面包、果酱等食品。

午餐通常在下午一点左右。

有各种熟肉、沙拉、面包、饼干、奶酪、黄油等食品。

以为下午大多数人还要工作,所以绝大多数人不在进餐时喝烈性酒、晚餐一般在晚上7点到8点之间。

主要食品为汤、鱼、肉类、蔬菜、布丁、黄油、甜点、水果以及各种酒类和咖啡。

这是极为讲究的一餐,因而时间也较长些,至于午茶点一般都在下午四点左右。

早餐

传统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肠和煎土司。

这叫做“煎食”。

但现在多数人都很忙,没办法每天都吃这种丰盛的早餐,所以现在最流行的早餐种类有:

·一碗玉米片加牛奶;

·一些优格加新鲜水果;

·土司涂果酱,通常在早餐时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国人仍在周未享用传统的英式早餐。

各个旅馆或饭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馆(B&B's)皆有供应传统的英式早餐。

午餐

英国人的中餐很快就解决,不像意大利人,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钟,许多英国人吃三明治,或许是因为三明治是英国发明的。

通常人们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后在午餐时间食用,三明治是英国人的便当。

同样受欢迎的午餐为烤马铃薯。

英国的生活习俗

现在英国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

重要场合穿着很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

饮食式样简单,注重营养。

英气候温和、湿润,英国人喜爱阳光。

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酷爱运动,喜欢外出旅游度假。

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文章、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

英伦生活面面观

一、生活中的数字

在英国,成人平均每周22小时从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并以相同数量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

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的性别仍以妇女为最高。

但妇女参加工作的越来越多。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45%。

在非体力工作部门,妇女占一半。

而在服务行业,妇女则占一半多,可谓“半边天”!

英国家庭的消费额1990年至间增长了75%(含通货膨胀率)。

而二季度又比19上涨了2.8%。

其消费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年,居民用于娱乐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费增加了10%。

其支出内容为购买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脑和其它耐用品。

这部分消费还用于租录像机和音乐磁带,购买文体用品,以及教育投资。

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价上涨了4.4%,但个别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最高的当属香烟。

由此可见,现在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并渐渐摆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

二、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

西服仍称得上是英国的国服,但是,虽然上班族西装革履,甚至在重要场合,男士着燕尾服,女士着低胸晚礼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欢穿休闲服,式样简单、舒服合体。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亦式样简单,注重营养。

早餐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一杯果汁,涂上黄油的烤面包片,熏咸肉或煎香肠、鸡蛋。

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点附近买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发了事。

只有到周末,英国人的饭桌上才会丰盛一番。

通常主菜是肉类,如烤鸡肉、烤牛肉、烤鱼等。

蔬菜品种繁多,象卷心菜、新鲜豌豆、土豆、胡萝卜等。

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装在盘里,浇上从超市买回的现成调料便食用。

主菜之后总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烧煮水果、果料布丁、奶酪、冰激凌等。

三、公园与绿地

英国气候温和、湿润。

一年四季适合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

政府在制定市区规划时,几乎在每一个生活小区都专门规划出一大块绿地或公园,供人们休息或散步,为孩子们嬉戏提供空间。

司法独立与英国文化 篇6

司法独立与英国文化

英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度,一个不大的大不列颠岛上居然分成三块: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总称英伦三岛.三个地方互相攻伐了好多年,直到今天也只能是以联合的方式硬拉到一块;而且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大讲统一的时候,很多苏格兰人还在为脱离这个联合王国而”努力奋斗“.英国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有着历史悠久的议会;但英国又是一个贵族传承的国家,伊丽莎白女王至今还在检阅着她的王国军队,为立下大功的臣民们授予着爵士的头衔.那么这看似矛盾的英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英国文化又是怎样一种文化呢?

作 者:于双远 金辉 作者单位:刊 名:世界文化英文刊名:WORLD CULTURE年,卷(期):2008”"(2)分类号:关键词:

教育不公导致英国社会阶层固化 篇7

报告撰写人之一、剑桥大学教育学教授安娜·维尼奥尔斯表示,教育始终是推动社会流动性的关键所在,但英国的教育机会不公平等问题日益严重。贫困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进入学校时就有着差距,而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家庭背景等原因,中等教育结束后两者差距就变得更大。

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

54岁的莫里是伦敦一个驾校的教练,妻子是家庭主妇。莫里有3个孩子,大儿子前年从一所英国排名中等的大学历史系毕业,现在国外工作。在莫里的生活里,“精英”这一类字眼离他很远。当记者问莫里有没有考虑过送孩子去私立中学时,他犹豫了一下,说:“当然想,谁都知道私立中学的学生前途好,进牛津、剑桥的比例高,但是学费太贵,而且我有3个孩子,真负担不起。”

莫里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希望孩子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不过,他并不期望他们成为“精英”,“国家大事由另一个阶层决定,还轮不到我们”。除了叮嘱孩子们多读书、少看电视,莫里没有帮助他们学业的其他方法,大儿子上大学的费用也是申请的贷款。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每年2万—3万英镑(1英镑约合10.6元人民币)的学费对年薪3万英镑左右的工薪家庭来说相当昂贵。

虽然学费高,但教学条件更好的私立学校中92%的学生能够上大学,是顶级大学的主要后备力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中有50%来自私立学校,英国社会80%的要职也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都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去年11月,英国前首相梅杰指出,英国社会仍被私立学校培养的精英阶层以及富裕的中产阶级主导,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目前英国内阁成员中,超过一半都是来自精英阶层和中产阶级。从首相卡梅伦、副首相克莱格到财政大臣奥斯本,私立学校教育背景如出一辙。梅杰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

上大学只能让低收入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

汤米曾在肯特郡一家购物中心负责橱窗展示工作,家里有两个孩子。两年前,因为经济不景气汤米被解雇,求职时他四处碰壁,先在就业中心做过志愿者,后来又参加了保安岗位技能培训。让他吃惊的是,应聘1个保安岗位时,申请者竟有200人。汤米告诉记者,“培训花费了500多英镑的积蓄。”

汤米的大女儿今年10岁,在公立学校读书,并领取学校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的免费午餐。汤米告诉记者,女儿中学毕业后可能让她去学习美发或护理,“上大学只能让我们这样的低收入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汤米说。

英国不断上涨的学费让汤米这样的低收入家庭十分头疼。有数据显示,2004年—2014年10年间,大学学费从平均每年1250英镑涨到了9000英镑,特别是经济危机期间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因此,很多低收入家庭不愿供孩子读大学。

长期的社会流动性僵化让普通民众感到失望。剑桥大学去年的调查显示,2000名受访对象中有55%的民众认为最好的工作岗位被富裕家庭占据,仅有22%的人认为不同收入家庭的孩子拥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调查的发起人之一、英国利物浦希望大学教育系博士麦克·芬恩称,民众普遍认为社会流动性仍在下降,“英国梦”也随之消亡。教育曾被视为二战后英国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社会流动性的“造梦机器”,但这机器似乎一直处在失灵状态。

经合组织的调查也显示,英国是该组织中社会流动性最低的国家,来自贫穷家庭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的孩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仅有50%。

阶层分化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并仍在加深

英国每届新政府上台都试图解决社会流动性僵化的问题,但都很难取得成效。本届政府上台伊始设立了英国社会流动和贫困儿童委员会,誓言到2020年要彻底消除贫困儿童问题,但各方都对此持悲观态度。有社会学专家指出,政府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将使20万儿童陷入贫困。据英国财政研究所预计,按照目前的情况,2011—2015年贫困儿童将增加40万,到2020年则有可能增加80万,与政府目标南辕北辙。

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教授戴维德·吉尔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改革甚至起到负面效果,如英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课改,增加了高中毕业考试的难度,并提高对英语和数学能力的要求,但是目前的中学师资水平和力量有限,尤其是贫困人口密集社区的学校教学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这样只会使贫困的学生更加被边缘化。

伦敦政经学院社会学教授麦克·萨维奇指出,英国的阶层分化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并仍在加深,精英阶层与其他阶层的差距加大,虽然中产阶层和工人阶层中还分化出了新的社会阶层,但边界依然明确。

英国政府社会流动性问题顾问艾伦·米尔本指出,由于英国社会存在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尤其是经济发展已经与工薪阶层的工资水平脱钩,令阶层僵化的情况日益恶化。更让人忧心的是,由于政党政治的短期盈利主义,这种现状很难有大的改观。

英国皇室文化的魅力 篇8

英国作为历史悠久的非常典型的君主立宪国家,设置议会,采取内阁制,政党轮流执政,国王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现在的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就是这样。尽管如此,女王毕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象征意义的话语权,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毫无疑问还是国家最大的贵族,掌握别人难以企及的庞大的财产,因此受到社会各方极大的尊重和关注。还有,皇室的所有成员几乎都受过极为优越的教育,其中一些人甚至经历不凡,他们长期浸淫于优渥的氛围,皇家派头十足,与普通社会保持较大距离,很自然,他们天生就是引起广大民众好奇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活动、家庭情况、个人行止,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人们的不倦的话题。这方方面面,综合起来姑且称为英国皇室文化吧,它源远流长,驳杂纷繁,这自不用说,本文只想着重谈一下这种文化在当今的情况。

纵观现今英国皇室文化,你会发现它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我将之大体归纳作四个方面:

首先是“垄断”性。虽然不能把皇室文化与英国总体文化等同起来,但前者在后者中占居相当大的比重,或者说,前者的社会影响相当之大,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到英国不久,就会发现“皇家”这个英文单词广泛使用,几乎到处可见。从皇家海军、皇家空军到皇家海关、皇家邮政、皇家法院、皇家医院,以及皇家歌剧院、皇家国立大剧院、皇家美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皇家医学院、皇家植物圆……“皇家”的字眼满天飞。我在英国工作时,离我住处不远有个四星级皇家兰卡斯特饭店,其实它与皇家未必有什么关系,却冠上“皇家”,大概显得高贵吧。伦敦有五大风光秀丽的公园,即海德公园、肯辛顿公园、摄政公园、圣·詹姆斯公园、格林公园,早先都是皇家的财产,只不过以后免费对外开放罢了。说到垄断,还有件事颇为滑稽:英国所有的天鹅都归女皇私有,谁也不能冒犯它们,否则,要作为刑事犯罪论处;而且,皇室设专职人员,每年7月在泰晤士河上清点一次天鹅的数目,每数一只,在天鹅的嘴部作一个记号。

其次是华贵性。白金汉宫和温莎古堡作为英国的国宝级建筑,是女王轮流的住所及办公地点,虽然古旧却豪华不减。这两处每年的维修费就高达2000万英镑。白金汉宫的豪华庞大,仅举几个数字足以说明:宫内有一个警察局,两个邮局,一所医院;地上铺的红地毯达3英里长;有700多个工作人员,其中有俩人全日制地负责管理300座时钟,女王每年在这里举办100多场宴会……皇室讲究排场是无与伦比的:2006年,为庆祝女王80寿辰,皇家炮兵鸣放41响礼炮,举行盛大阅兵式,1100多名士兵头戴熊皮帽子参加,49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飞过白金汉宫的上空;2007年,为庆祝女王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60周年的钻石婚,白金汉宫举办庆典,有2300多名来宾参加。还有,按照英国历史上的老规矩,外国驻英大使一到任,首先要乘坐皇室派来的高大的古风盎然的马车,由两辆豪华的劳思莱斯轿车陪同,一路惹人注目地来到白金汉宫,向女王递交国书。这一方面体现驻在国对外国使节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重要的方面——显示皇室在一些礼节上是如何的讲究。

再就是亲和性。这好像有矛盾,其实不然。皇室一方面超过常人许多倍的奢华,但另一方面又往往要尽量顾及自己的形象,努力做出亲民姿态。每逢圣诞节,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要发表两次广播讲话,一次是在圣诞节前夕向全体民众致以节日问候,一次是在圣诞节早晨专门向军队官兵及其家人表示亲切慰问。这些年来,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维修不断,英政府拨款严重不足,白金汉宫每年对外开放63天,温莎堡则几乎全年开放,收取参观门票,补贴修缮所需,实际上皇室也有借此拉近和民众距离的考虑。从1993年开始,女王还主动和普通英国人一样缴税。女王力图树立一个生活节俭的形象,甚至要求白金汉宫宴会剩余饭菜不能倒掉,应重新烹调食用;还告诫两个孙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要注意生活作风,尤其在当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不应挥霍。前几年,皇室还先后将这两个王子送到桑赫斯特陆军学院接受培训,他们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照顾,宿舍里没有专门的洗漱间,要和别的学员一样使用公共洗漱间。他们甚至于连蓄发都不可以。从历史上看,皇家人员一直有上军校接受一定时间严格军事训练的传统。

另外是“花边”性。这恐怕也是英国皇室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当然君主制国家都如此,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只是当今英国尤为突出。英皇室人员的大事小事,尤其是种种生活繁琐细节,摆不到桌面上的家庭私事,个人习惯嗜好,十分隐密性的绯闻轶事,无不是小报争抢独家报到的绝佳新闻。有的小报甚至趁白金汉宫对外招工之机,派记者乔装打扮混进皇室,成为卧底的角色,了解内幕秘闻,爆料于报端。自然这只是一锤子买卖,最后遭到严惩乃必然之事。可以说,越是俗不可耐的新闻,这类小报越感兴趣。连2006年女皇的丈夫在一次典礼上放了个响屁,都被登在报纸上。英国社会下层的许多民众,尤其文化层次不高的打工仔很爱看这种新闻,甚至还添油加醋,随意发挥,津津乐道。一次,我在伦敦打的,和司机瞎聊天,记不清当时怎么谈到皇室的绯闻很多,这位司机接过话茬,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个故事:戴安娜在世时,查尔斯王子在外面与卡米拉之外的又一个女人鬼混,被戴安娜察觉,她醋劲大发,一怒之下,拿起刀子对着壁画上一匹马的阳具,三下两下就剜了下来。那司机绘声绘色,笑得我流出眼泪。他还补充一句:剜去的地方已经被补上了!

英国皇室文化无疑要对英国社会多个方面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对国家对皇室来说,可以带来益处,自然是好事。负面的则如前文所说的那种“花边性”轶闻,不择手段地窥探,天马行空地编造,乐此不疲地炒作与传播,只会污染社会风气。这显而易见,无需赘言。笔者只想就皇室文化对英国的正面作用作些归纳,择其要者有三:

一是政治上,可以凝聚内部人心。英国人适应并崇尚皇室文化,这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传统。英国人根深蒂固的一个观点:皇室是国家的象征,是权力的来源。当今的女王在英国人甚至在许多英联邦国家人民的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最高地位。正如英国国歌中所唱的:让我们齐仰望,天佑女皇,祝她万寿无疆!有个近乎笑话的现象很能说明问题:英国人普遍反对加入欧元区,据称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适应也不情愿看到欧元货币上没有女王的头像。是的,守旧的往往喜欢向后看的英国人对君主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认为没有女王还算什么英国呢!特别是当今女王仪态雍容华贵,平易近人,其形象与口碑相当不错。女王拥有特权,但并不滥用,甚至于在很多情况下注意自律。不妨举一例说明。笔者在英国时多次陪同国内代表团去温莎参观,发现有一事很令我不解:每次在温莎,我几乎都能听到上空飞机的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原来是希思罗机场有一条航线恰好经过温莎古堡的上空。显然,这对女王的生活形成极大的困扰。女王如果滥用职权,我想,要求航线改道,大概不是不可以的。但她并未这样做。这对树立女王较好形象,争取社会好感,无疑是有利的。

二是经济上,可以驱动旅游业发展。英国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充满魅力的皇室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皇家文化是英国的摇钱树。与皇室相关联的,或历史上的,或当今的,诸如建筑、园林、广场、雕塑、博物馆,以及种种事件的遗址胜地、沿袭而不间断的礼仪习俗、富有传奇色彩的轶闻掌故,等等,等等,五光十色,不胜枚举,几乎随处可见可闻。你在英国行走,很容易感受到的,就是那种浓稠得化不开的皇家氛围与气息。从远方第一次来到伦敦,你不会不去白金汉宫门前的广场或者白厅大街,观看一下皇室卫队的换岗仪式,卫兵穿着给人视觉强烈冲击的上红下黑的服装,戴着高长硕大得几乎遮住双眼的黑色熊皮帽子,骑着慓悍的透着英飒之气的良骏名马,无疑让你印象深刻。你不会不去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伦敦塔,一赏那无数缀金镶玉的王冠皇服以及其它种种奇珍异宝,一睹昔日囚禁皇室那些叛逆者或权力争夺对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幽室牢笼,一观那至今仍精心饲养的被认为与王室兴衰相关的神鸟渡鸦。你不会不去圣保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或者戴安娜王妃的寝宫——肯辛顿宫等等,参观一下这些和皇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当然,更不用说在八九月期间,赶上白金汉宫对外开放,进去饱览一番。那里,陈列的珍贵艺术品就多达50万件!

三是外交上,可以促进友好交往。王室外交是英国整体外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女王一直被视为“亲善大使” 、“超级使节” 、“超级推销员” 。因为皇室不干政,很大程度上只具象征意义,女王虽然代表国家出访,但毕竟政治色彩不浓,一般不负有更多的外交使命,几乎只谈友好,自然更具亲和性。尤其不必说女王被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尊为国家元首,如果女王亲访这些地方,自然更被奉为上上宾。女王已经出访100多个国家,很多国家她去过不止一次。随着她已步入耄耋之年(1926年出生),体力、精力今非昔比,出访活动明显减少,也在情理之中。皇家其他主要成员,比如查尔斯王子现在则较多充当皇家外交的角色,其分量当然与女王难以比拟了。这里还不能不提及戴安娜王妃,她生前在皇室外交舞台上何等活跃,周游列国,大搞亲善,可谓出尽风头,其影响其知名度一点不亚于女王!

上一篇:安保班长岗位说明书下一篇:魅力古诗,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