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改培训心得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课改培训心得(精选8篇)

高中课改培训心得 篇1

“省培”、“国培”、“地陪”,伴随着夏日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已落下帷幕。数日的培训让我这个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忐忑青年,少了几丝迷茫,多了一份执着!

新课改,一听这词就让人觉得新鲜,很多前辈老师学长学姐都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啊,你真幸运,刚出来就遇上新课改,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好好把握哦。”都说,三人行必有一师,何况在这浩浩荡荡的高中教师队伍里,每一位都是我的老师,每一位都是值得我认真学习的榜样!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一、培训中的收获

1、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记得,大学上语文教法课时,老师就很强调新课标,人手一本,让我们认真读,那时,对新课标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只停留在文字的表象,认识也比较支离破碎,很多概念和提法都很模糊。这个暑假,无论是“国培”“省培”,还是“地培”,所有的专家都在强调新课标,都是以新课标为纲,为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读新课改。其中,福建南平一中副校长蔡伟潭将高考与新课标精神结合起来解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在学习新课标时,还是要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握住关键的点,形成自己的看法与思路。

2、为未来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改到底“新”在何处?相信这

是很多老师都很困惑的地方。通过培训,我的看法是,首先,“新”在课标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想,必修加选修的课程设置肯定让很多老师想到了自己的大学课程,但是选修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其次,“新”在师生间关系的转换上。新课改,提倡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为“主体”地位,要求改变以前教师独霸课堂、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模式,要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后,“新”在教学评价的调整。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因此,新课改,要摒弃以语文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单调方式,要多视角、多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

3、给新教师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新课改,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展示自己的舞台,有更广的发挥空间,我们应抓住这次契机,不断学习研究,争取能出一些成果。

二、个人对新课改的看法

当然,通过培训,结合绵阳中学实际情况,我对新课改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改革重在课程,不在教学。课程结构的改变会给课程设置带来一些变化,但是教学变化不大。并且,语文考试万变不离其宗,纵观课改实验省份近几年的高考,没有大的改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保留能够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教学方式,同时不能完全

放“权”于学生。只要高考不改,分数就是硬道理。事实上,一个现实的优秀老师,是在于能把应试与素质教育结合得好的老师。

2、新的课程设置,教学压力很大,恐怕选修课难以实施。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必修1-5必须学,选修IA两本书,要学,这肯定在高考范围之内。至于选修IB,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各地自己开发,肯定不在高考范围。因此,基于本校的师资力量,我认为可适当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要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从中受益。

三、培训后要做的工作

1、根据培训时专家做的指导和提示,重读新课标。培训时,专家们都在讲新课标,并且很多地方都有不同见解,弄得头脑容易混乱,因此,在设计教学之前,还应细读课标,读透课标,梳理清楚。

2、有了“纲”,再分析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熟悉各个模块,各个系列,研究各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文本,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3、新教师对文本解读这一块还很弱,同时还要认清“文本”与“教材”的解读是不同的,《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特别强调“用教材教”,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时刻渗透这一理念。

4、让语文学习体现出层级关系(层级关系在课程的总目标的设计中就能体现),知识的讲解一环扣一环,学生就不会有学不学语文都无所谓的感觉了

5、语文姓语,必须重视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新课改要求老师做的工作还很多,尤其是新教师,以上只是列举的一小部分,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本学期的自我要求

1、保证班上学生成绩。主要策略:重在抓两头,鼓励中间。对于层次低的学生,拉拢家长一起配合。

2、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

3、认真备课,备课的时候,多用心,多花一些时间,多差一些资料,可以参照一些名师的教案,相关专家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

4、做几堂有水平有特色的课。

5、找相关方面的学术专家的理解,认真钻研新课改,结合教学实际,寻找小专题,出点自己的东西。

高中课改培训心得 篇2

新课改后, 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材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旧的教学目标注重英语语言基本功, 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目标更强调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因此, 旧教材按课时编写, 一页一个课时, 一个单元五页, 共五个课时, 分别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五页是练习和巩固。然而, 新教材每个单元有七至八页, 没有划分固定的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可以随教学实际情况删减。新课改下, 高中英语教学的变化很大, 不同资历的高中英语教师对此产生不同的理解。从教时间长的高级教师有的很快跟上了转变, 有的仍停留在过去的语言教学方法里;从教年限短的初级教师没有旧教材的教学经验, 有的虽然能接受新课改的教学内容, 但缺乏教学经验及老教师的言传身教, 对教学目标仍然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只有当地教育部门对一线教师进行新课改的相关培训, 才能让教师了解并且真正理解新课改变化的内容及要求, 让教师配合国家的发展要求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由此可见, 教育部门要成功地进行地方新课改, 就要先了解当地的师资结构状况, 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地方的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接受能力。本文将以梧州市区五所高中为例, 分析其师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师资结构对高中英语教师新课改培训方法的影响。

(2) 梧州市区高中英语师资结构的问题分析

2012年5月, 经过梧州当地教育部门的调查统计, 梧州市区五所高中共有英语教师89人。其中高级教师共24人, 占梧州市区高中英语教师总人数的26.97%;中级教师20人, 占22.47%;初级以及初级以下教师45人, 占50.56%。各高中具体情况如下:

梧州高中25人, 高级教师7人, 一级教师7人, 二级以及二级以下职称教师11人。

梧州一中18人, 高级教师3人, 一级教师4人, 二级以及二级以下职称教师11人。

梧州二中13人, 高级教师6人, 一级教师3人, 二级以及二级以下职称教师4人。

梧州七中16人, 高级教师7人, 一级教师4人, 二级以及二级以下职称教师5人。

梧州八中17人, 高级教师1人, 一级教师2人, 二级以及二级以下职称教师14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目前市区高中英语教师偏年轻, 特别是梧州一中、梧州八中和梧州高中。按照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建设标准, 要求中高级职称人数比例占70%, 其中高级职称占30%, 梧州高中和梧州一中两项均不达标。就教师素质而言, 梧州市区高中英语师资结构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状况:1) 高中英语教师的学历素质较好, 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2) 最近几年梧州市高中英语教师退休和调离的人数较多, 高中英语教师趋于年轻化, 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其中梧州市一中和梧州八中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梧州一中共有高中英语教师18人, 其中高级教师3人, 一级教师4人, 二级以及二级以下职称教师11人。5年以及5年教龄以下的年轻教师有11人, 占总人数的61.11%。梧州一中担负2010年高考英语备考重任的5位高三英语教师有两位只有2年教龄, 一位是3年教龄, 一位是4年教龄。而梧州八中的情况更甚, 只有1位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也只有2人, 二级以下职称教师所占比例高达82.35%。

(3) 基于梧州市高中师资现状的新课改师资培训方法分析

基于以上师资结构的分析, 当地教育部门应该及时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新课改师资培训方法:

1) 教师队伍年轻化, 但年轻人接受力强, 应该选派更多高中英语教师中的青年骨干参加广西“国培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广西师资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北外开设的“语歆工程”培训项目, 选派教师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参加培训, 或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到梧州开设“语歆工程”项目, 对梧州市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

2) 教师队伍年轻化, 更容易摆脱旧教材、旧教学目标的影响, 进而更能接受新课改中教材的变化。广西将在2012年秋季开始进入高中课改, 梧州市高中课改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地教育的发展并对整个广西教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高中课改教材培训迫在眉睫。面对年轻化的教师队伍, 在2012年秋季进入高中课改之前, 教育部门应该聘请高中课程标准编写专家到梧州市给高中英语教师做《新课标解读》专题讲座, 对高中课改教材进行教材编写理念、意图、特点以及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此外, 教育培训部门还可以聘请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到梧州市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与研讨》专题讲座以及进行示范课的展示。

3) 针对梧州市英语学科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 聘请专家到梧州做研究方法板块的系列专题讲座;对梧州市高中英语教师进行教师发展、教育理念与方法、教学实践以及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等方面内容的专题培训。

4) 组建由梧州学院教授专家、市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梧州市高中英语教师培训团队, 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努力使培训多样化、实效化。

(4) 结论

随着国家对教师培养的重视, 高中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素质在逐年提高, 但地方高中的职称结构仍很不合理, 梧州市区示范性高中的英语教师高、中级职称比例均无法达到国家的要求, 但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反而带来了英语专业素质的提高。因此, 尽管梧州市区高中英语教师普遍职称偏低、多以初级为主, 但仍能带领学生在广西连年取得辉煌的高考英语成绩。梧州市区的高中英语教师队伍还很年轻, 仍存在很多不足, 需要长期坚持提高水平。

参考文献

[1]Atkinson, R.C.&R.M.Schiffrin.Human memory: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A].In K.W.Spence and J.T.Spence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C].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68.

[2]梁东妮.新课改下梧州市小学英语师资培训的迫切性[J].大江周刊, 2012 (5) :209.

[2]李静纯.继续教育与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 2000 (2) .

[3]宋维华.英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4) .

我区启动大规模高中课改培训等 篇3

本刊讯自治区教育厅近期在区内全面启动高中课改培训,所有今年秋季学期担任高一课程的4万多名教师均需要接受培训。我区今年秋季学期实施的高中课改涉及高中15门学科,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内容有很大变化,生物等科目在所有学科中的重要性将加大。为了推进高中新课改,自治区课改办组建了专家小组,小组成员超过300名,囊括大学教授、高中学科带头人以及各市教育局科研所工作人员以及教育厅教材专家。专家组除了对新课改的实施方案进行研讨外,还对全区的高中校长、高中教师等进行全面的培训。据悉,此次大规模培训现已陆续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钦州等城市展开。(桂文)

我区学生资助体系扩展到学前教育阶段

本刊讯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区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设立学前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幼儿入园补助资金。入园补助的标准为平均每人每年1000元,幼儿园可在资助名额和经费总额内,根据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按800元和1200元两个档次确定具体资助标准,其中1200元档次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儿童。学前教育资助所需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设区市、县级财政按以下原则分担:区直属幼儿园资助所需经费由各幼儿园在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设区市、县(含城区)幼儿园资助所需经费由自治区本级财政与设区市财政按4∶6比例共同分担。(桂文)

我区确保流动人口

随迁子女平等入学

本刊讯近日,我区出台《关于做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要依据城市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等因素,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积极创造就学条件;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通过扩大公办教育资源、购买民办学位等渠道,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享有与常住户口居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意见》规定,对于符合规定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入队入团、评比先进、课外活动、困难家庭资助等方面,要与本地孩子享有同等的待遇。(桂文)

南宁市严禁公办学校

和教师参与“占坑班”

本刊讯南宁市教育局、物价局和审计局近日联合出台《南宁市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制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行为。《方案》提出,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即社会上俗称的“占坑班”),严禁公办学校和教师参与各类“占坑班”活动,严厉查处学校和教师在举办“占坑班”过程中的收费行为,对于违反规定的学校和教师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桂文)

玉林市容县实施

教育集团化管理

本刊讯玉林市容县近日下发《容县推行教育集团化管理的实施方案(试行)》,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实施教育集团化管理。该管理模式将在容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协调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优质、共享、均衡、共进”为主题,以科学整合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载体,计划将容县若干个同地域、同学段的学校组建为10个教育集团,通过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享,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教育集团化管理模式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符合现代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何小龙)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发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指出,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并入学校住宿和就餐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撤并后将造成学校超大规模或大班额问题突出的,均不得强行撤并现有学校或教学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当恢复。各地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应当通过举行听证会等多种有效途径,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

教育部等部门要求因地制宜

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8月30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意见》进一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北京、上海等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区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抓紧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制定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

国家明确规定升学考试

应有盲文试卷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日前公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重要政府信息和与残疾人相关的信息,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等信息交流服务。国家举办的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视力残疾人参加的,应当为视力残疾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据《江西日报》报道,福建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通过开展片区督导、加强日常巡察等方式,切实强化对学校办学行为的指导监督,重点监测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尤其是对于作业量明显偏多、课业负担普遍反映较重的学校,将专项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将对校长和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确保减负措施落实到位。该省的相关文件规定,省内各地各校要对学生每天在校活动实行总量控制,小学、初中、高中每天在校活动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要合理设定中小学早上到校时间,冬、春季节应适当推迟学生早上到校时间。寄宿生晚自习时间,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超过2个课时,普通高中不得超过3个课时。

浙江实施“阳光工程”治理择校乱收费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浙江于今年4月出台《浙江省教育系统“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治理择校乱收费现象,力保教育公平。从今年开始,该省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中小学“阳光招生”,公办中小学择校率降到5%以下或大幅度下降,且择校与收费完全脱钩;如果学校有多余学额,全部通过“摇号”中签方式确定招生名单。今年下半年,该省教育、纠风等部门对义务教育中小学、基金会等收取的教育捐赠款物进行审核,一旦查出问题,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实行“退钱不退人”的办法。目前,杭州、湖州、绍兴、金华、衢州已宣布在市区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零择校”。

四川将设立义务教育问责制度

近日,四川省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草案代拟稿)》(以下简称《草案》)。《草案》提出,四川省将建立义务教育问责制度,如果发生违反该办法规定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负责人或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草案》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编班、学生学习时间、课外活动时间、学生考核标准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据《钱江晚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期确定把流行于中国的“三国杀”游戏列为该校的新增选修课之一。该选修课原名是“ExploringtheThreeKingdoms:TheClassicChineseNovelandSanguoshatheCardGame”,大意是“探索三国:中国经典小说与‘三国杀’桌游”。课程介绍说,学生将利用从《三国演义》中学到的历史知识,来审视、扮演“三国杀”游戏中的每位人物。按课程设计,这门选修课的开课时间是今年秋季学期的每周四17时到19时,由凯瑟琳·潘(KatherinePan)等3名教师共同授课,还可以拿学分。据称,该选修课的招生名额相当有限,仅限30人,而且不能网上选课,以上课第一天到教室的前30人为准。

澳大利亚高校论文

代笔或被开除

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张小宁

8月22日至26日我参加了高中语文课改培训,通过听教育专家的讲解以及与同行的互动,有了新的认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在已往的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为了一潭死水。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去点燃这把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如在讲授《荔枝图序》一文时,鉴于学生对句子“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难以理解,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几只荔枝,然后把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动手剥掉荔枝的皮。这时,他们会对“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一句有了视觉上的感受。最后再让他们动口尝一尝,这样,不仅加深对“浆液甘酸如醴酪”的品味,还掌握了荔枝核的形状。这样讲解,不仅使学生很快解决了难点,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启发的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印象深刻。

二、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比如,让我教《七根火柴》时,先播放《长征组歌》,音乐把学生带进了艰难的长征岁月,因势讲述此课文的背景,然后播放“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画面,最后定格在红军“过草地”上。然后设置两名红军相互依偎的情景,配以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红军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高尚品质,感受到了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这种形象逼真的方式比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要好得多。

四、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是综合化,强调每个学科彼此建立联系,跟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同时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极大挑战。传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书本知识传授。课程的综合化,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用他们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导他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教育观也是一个挑战。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甚至需要全民的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课改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五.课改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发展。

每个家长最关注的是:我的孩子最后得了多少分?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的领导认为,必须伴随相应的评价制度的改革,从更多地关注结果到更多地关注过程,从更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等可通过考试评价的学习成果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用考试难于评价的成果。这种新的评估方式是纵向的,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而以前的评估是横向的,往往以为传统意义上的主科不好,就会让一个学生在班级里抬不起头。因此,课程的改革,需要学校、家长评价观念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思索我们用什么样的评价观念才能有利于下一代更加健康地发展。在一次国际教育研讨会上,香港一位教授曾说,一个人的人品无法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说因为做人的事情没法考,我们的教育就不管做人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反思的问题。许多新课程包括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对学生的发展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有很多方面是没法考的。实际上,考试应该伴随着课程而发展,而不是课程改革追随考试,绝不能本末倒置。新教材突出教学方法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一开始,就运用亲身体验与亲身实践的新型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到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把学生领到这一领域,这就要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收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和老师发上共鸣,对于教学课堂而言,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现在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渔。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高中课改培训心得 篇5

-----翁旗乌丹二中 陈伟杰

2011年10月29日我参加了在河北鹿泉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与研讨会议。在此期间,我聆听了三位来自不同省份的英语教师担纲主讲,希望通过同课异构来展示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课堂模式的丰富性与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性。授课的教材内容为人教版选修6,Unit 1,Using Language,The Best Of Manhattan’s Art Galleries。

一.授课模式

来自陕西西北师大附中杜鹃老师采用五步结构(导入、速读、细读、写作与评价),以Step 1 Greeting and Leading in 最为出彩,也最为表现“慧心”。故乡是西安的杜鹃以“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Xi’an?”开始free talk,以激发学生兴趣。紧接着放映一段介绍古城的视频,图景俱为当地人文遗存,给人一种整个古城俨然一座巨大的Art Gallery的感觉,十分自然、熨帖地过渡到了课文主题。全课一气呵成,张弛有度。

山西太谷二中杨秀芳老师则采用的是环节-活动模式,全课6个活动,包括标题速读、地图信息匹配、听力训练、课文理解配题训练、语言运用训练与参观画廊讨论等。全课紧扣Using language的基本目的,突出课文学习后的语言运用与场景重置。尽管整个课堂结构以教材体例为基准,但多在运用上发掘新意。尤其是第五、第六个活动将本课重要语汇的操练在不同场景与不同题型配置下交叉推出,产生了一种复合效能。

河北邯郸一中的邵华老师的课整体设计思路清晰,细节处理相当细腻。既有对课文整篇理解的处理,亦有对语言运用与课堂评价环节的独特编排。她在Post-reading 中设计了group competition的三个活动:必答、抢答与表演。分别采用了讨论、答问、对话等多种形式,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全课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充分展现了一个年轻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设计及课堂评价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二.课后反思

认真聆听完三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和专家的精彩讲座之后,又积极参与同行们的交流讨论,最后感受很深,收获很多,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下面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能全面、深刻理解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掌握《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并能理解高中英语实验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那么如何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教学实践呢?以下是

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特点,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都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与此相反,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感情,克服消极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使语言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有密切关系。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学生能获得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们的发展前途比我们老师大得多,我们关键要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教学生怎么做,指导他们,服务他们并管理他们。

三、有目的地使学生获取信息、资源,老师加入引导、启发。尤其是在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方面应放弃以前的翻译对答案的教学方式,应把重点句式特殊讲解并加以拓展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为高考做好准备,在书面表达方面应注重学生多写多练,让学生互品文章,从

新课改培训心得 篇6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改培训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改培训心得1

20xx年8月24、25日,我参加了由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二数学新课程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二、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学生有了自主性。

四、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总之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行动,都应付出,都应探索。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新课改培训心得2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现在,仍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熟悉,提出以下几点对新课改的熟悉。

一、认真解读《课标》,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熟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有了这个思想观念,新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深度,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扮好应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

二、求实开拓,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角色。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爱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彻底实施。

三、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留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聪明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

因现今信息时代的跨越,教师还通过因特网等去挖掘所有尽可能有帮助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为此,教师自己必先占领其高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四、新课程改革,教师职能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必须同轨而行,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教与学和互动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所谓教师职能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落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把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同轨而行,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学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猜测性与复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之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持评估,保持开放的心态,肯于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新的起点、新的重任都需要发挥每位课改教师的聪明与辛勤劳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汗水不会白留,耕耘过的土地一定会结出硕果。

新课改培训心得3

忙碌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们想必都在好好享受着假期,无论是选择休闲娱乐,还是继续充电,或者是为下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准备。作为老师,我是幸运的!假期我有了一个这样的外出学习的机会。那么在这里我想说谢谢小教部给我们林区教师提供一个这样的学习机会,希望这项活动能永保青春,让每位林区的教师都能受益。下面我就我个人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

此次学习我聆听了十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分别从师德修养、教育叙事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法、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导论、数学课题教学的实效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南、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思考、信息时代下教师专业发展这十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

一、提升师德修养

师生关系的新注解,对话与理解、爱与平等。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老”问题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压迫走向平等,教师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只有在新型师生关系下,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智能、新课程的优势才可得到充分的发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这句话来高度概括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些次学习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用自己一颗挚热的爱心去了解学生,公平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关心、爱护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开启每一个学生心灵的窗户。让教师的爱心成为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原动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不断的付出自己对学生的爱心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每名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学环境自然的形成民主、合谐、平等、愉乐的教学氛围,成为培养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的主阵地。

二、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中,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教师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进行。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力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

教学目的的新构想,教学的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素质。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们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诸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质,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力求达成的目标。

三、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新课改培训心得4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听了韩老师和夏老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己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改培训心得5

七月酷暑,挡不住我们的学习热情,刚刚放假,我们便利用假期参加了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学习,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高中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和文化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知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互相交流。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二、新课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往往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传授给学生,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通过师生合作,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切感受到:更新教学理念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关注最新研究新动态,引入新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适应新时代提供借鉴。

新课改培训心得6

在今年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观看了两节全国优秀地理教师的比赛课,两节课同课异构,均讲的是新课程必修二中的一节课,但风格迥异,一节是典型的传统教法,一节课则充分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冲击。是啊,新课程,如果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必将落得和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样,没有多少变化,国家的课程改革又将流于形式。

听了张海晨校长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上面的想法,也坚定了课改的决心。特别是张校长展示的那两幅关于“学生对所教内容两周以后记住的平均率”的塔形图的对比,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此时还不积极投身于课改,那怎么对得起国家、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呢?

在我们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实践中,我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也会觉得彷徨,许多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觉不够流畅,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让我难以平静安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时间不够用,室展、簇展的关系未能很好协调,存在重复低效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不高、或展示权老是集中在少数学生中的问题等。而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

首先是簇展和室展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簇展在一节课成败中的关键性作用,只有簇展进行的充分,才能保证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大多数同学中得到落实,保证新课堂的高效。而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往往我们的簇展、室展内容一致,导致许多同学对簇展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在簇展中常常置身事外,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站在一起。同时,簇展、室展的重复也是我们课堂时间紧张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暴露了我们教师还不够相信学生,还不敢放手,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不够到位,必须在室展中亲自把关才行。听了张校长的报告,我认为我们必须提高室展的针对性,使簇展、室展更灵活一些。室展我们应该展示的是学生簇展中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式上可以是向我们以往的集中展示,也可以像李校长提到的真正放开、实施超市式的方式,即以黑板为载体,打破学簇的单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自选位置参与展示交流,由每簇确定一位题长来负责重点展示和组织展示。而如果簇展能够把问题都解决了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不进行室展;又或者簇展困难重重,没有明显效果话,我们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室展,在室展的基础上,再利用簇展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深化学生的理解。

第二,是关于学情调查。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每节课的实施中有三次学情调查,我认为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今后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张校长介绍到的三查,一是在独学阶段,对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调查了解,二是在小展示环节,即我校的簇展环节,对学簇合作探究的结果的调查了解,三是在大展示即我校的室展环节之后的课堂检测中,具体把握每位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我们学校的课改中,也有对学情调查的要求,但是没有张校长介绍的那样理性、具体。三次学情调查,时间不同,我认为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灵活、高效。比如第三查,张校长介绍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簇的力量,以学簇为单位对每位同学当堂存在的问题记录整理,这样的方式既节约时间,同时又将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对象,我觉得的就很好,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是关于学生的预习。我们学校也曾提出独学、对学(同层次)、群学的概念,但并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我认为在今后的预习课上,我们要逐步引入这样的方式,可以将预习课进一步进行分割,第一阶段由学生独学,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而第二阶段则是学簇内的对学、群学,通过合作,提高预习课的效果。当然,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簇建设座位的编排要合理,以保证各层次的同学在簇内都有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形成和谐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四,是关于学道的编写。我们学校的学道编写虽说领导层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始终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没有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同,这已经成为制约我校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一大问题。在我们检查学生的学道时,经常会发现对于学道中的有些栏目如学习目标,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或者有的栏目学生并不喜欢去做。甚至于我们有的教师不喜欢使用学道,自己就对学道不够满意。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一切问题从学生中来,一切答案从学生中找。”我认为我们在学道的编写中,也应该引入学生的思想,我们要了解学生喜欢的学道是怎样的,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引导等。在充分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之后,我们教师再结合我们的思考,融入我们的思想,设计出有效的学道栏目和内容,以起到真正的导学的作用。同时,从教师层面,我们一定要精诚合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充分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多种资料等,精心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将知识问题化,一方面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高效的行动路线图。

高中课改培训心得 篇7

一、校本培训概念、作用及优势

1. 校本培训概念。

校本培训指的是按照学校课程与整体规划发展的需求, 由学校组织的目的为使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得以满足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培训的原因是为学校课程与整体规划发展需要, 其主体为学校, 目标是为满足教师的个体工作需要, 而且培训是在校内进行的。校本培训关键在于以学校为本, 含有三重含义, 一是以学校为最基本的单位, 二是为学校发展;三是学校的自主权比较大。

2. 校本培训的作用与优势。

对教师开展培训追求的首要目标为有效和高效, 根据以前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训, 新课程的培训以及对提升专业能力的培训等获得的效果, 可以得出校本培训模式的作用和优势是别的任何模式的培训均难以替代的, 具体说来其作用及优势为:第一, 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增强;第二, 能有效缓解和解决工学间的矛盾, 并对补充继续教育的资源有益;第三, 对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发展十分有益;第四, 校本培训实施的方式方法及更为灵活多样;第五, 可以根据教师个人发展的真是需要开展, 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案例:如某初中, 针对学校中教师遇到的教学困难, 开展了一课三摩的校本培训, 通过教师自身的反思与实践, 进行同课异构研究, 并最后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琢磨出了有着丰盈生命力的教学经典方式方法。而此类基于岗位进行的研修成就并非从别处学来, 而是由教师自己体悟得到的。将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基础, 研修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的真实问题, 并将研究得到的结果在课堂上直接运用, 既可极大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还能增加使学校影响力。

三、存在的问题

1. 校长各方面水平对校本培训的制约。

校长办学的理念, 对校本培训认识的水平同重视的程度会对校本培训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若校长理念不够与时俱进, 那么该校的校本培训基本会流于形式, 效果不佳。但若校长理解校本培训具有的重大作用意义, 对其重视起来, 则校本培训的开展一定会成效较为明显。

2. 办学资源给校本培训带来的制约。

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通常校本培训的开展状况较好, 而经济条件不足的地区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进行校本培训的效果相对就差一些。当条件差异长时间未获得有效解决时, 会造成地区或学校间差异持续扩大, 强者更强、弱者愈弱的不利情况, 而这也将严重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均衡。

3. 管理与评价方面给校本培训带来的制约。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 管理和评价是否合理有效成为影响培训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 因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对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中具体管理和评价的情况都非常重要。

4. 用教研替代培训, 欠缺有效培训的手段。

现在很多学校的校本培训形式大于内容, 存在用备课或教研活动代替培训的情况。虽然校本培训应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为目标, 但不能困于经验, 更不可能应付培训, 形成定式思维。因此, 要在培训中不断创新思路与探寻途径, 让校本培训更加科学高效。

四、增强校本培训实际效果的对策

1. 加强校长的校本培训意识, 完善有关机制。

校长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总负责人, 只有校长拥有正确的理念, 才能引领学校有效开展校本培训, 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领跑作用才能得以实现。必须加强对校长进行理念的引导, 并完善有关的制度, 使校本培训能够得以规范开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校本培训的有序、有效发展, 并提升教师群体的素养和使学校发展得到长足进步。

2. 将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当作首要目标。

进行校本培训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是使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增强, 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要使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只有将校本培训的目标找准, 并切实贯彻到位, 才可使校本培训的意义凸现出来, 使教师个体的发展同学校的整体发展共赢。

3. 使用开放灵活的多元化培训手段, 使老师们参加校本培训的兴趣得到充分被激发。

可将校本培训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 将理论用在实际中, 实现学与做的统一。也可将采取全员培训同分科培训结合或者校内与校外培训结合的方式, 将专家请进来, 让老师们走出去, 有效开拓教师视野。还可使用主题培训, 结对培训或者实例探究等方式实施培训。另外, 教师不但是被培训者, 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成为培训者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分享。

4. 构建合作互利的培训共同体, 从而扩大培训的效能。

通常校本培训更强调使用本校培训力量, 且均是本校内进行的, 但不同学校内的师资水平也有很大不同, 往往各有特色, 各有优势, 导致学校间校本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 可采取合作方式, 构建校本培训共同体, 使各方面的人才能人尽其用, 且可将其才能通过培训做有效扩散, 使校本培训发挥出有效作用。

总而言之, 校本理念下的校本培训, 是源于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与学校长远发展需求的继续教育, 更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业务发展的新的探索、途径和模式。不但可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需要, 还能满足学校的长远规划发展需要。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校本培训设计规划, 使校本培训真正成为教师培训体系内最有活力的内容。

摘要:校本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目前的新课改背景, 校本培训成为无可代替的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重要平台。本文对校本培训的作用、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审视分析, 并探讨了针对性策略, 为强化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和指导, 提升培训的质量, 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有效促进, 为促进教育得到均衡快速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许勤.浅论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搞好中小学校本联校培训[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0) .

[2]曾琦.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野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浅谈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篇8

1 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 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 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 ,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就中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变换与 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 ,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说与证明等 。

2 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3 应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 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 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上一篇:寒假趣事多随笔下一篇:网课形势与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