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复习总结
第1章 电阻电路
这一章原理上不难,但是用到的技巧很经典!比如说利用电路拓扑的对称性来简化计算,还有巧妙设置接地点位置,来简化节电法的方程组,诸如此类的简化技巧特别值得注意!
第2章 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我觉得这一章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可以直接复数运算的计算器,比如我的那种一百多元的CASIO,使用非常方便,手感又好!当计算上就很简单后,这类题目只要条件看清楚,特别是频率,电感值什么的不要张冠李戴了,也都是很基础的题型,把Bible上的练习好,就肯定没问题啦!
第3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这个就是上章的翻版,记住功率一定要同频率的用电压电流来计算,因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都是正交的,也就不会有发出稳态功率。
第4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无外乎1阶和2阶这两种,复杂点的可能会通过几个开关,让震荡模型参数发生变化,其实也就是根据电感电容的特性,多算几次暂态过程而已。
第5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就是Laplace变换,变换思想挺重要的,特别是时域与频域的对应关系;还要把电容电感模型(特别是有初始状态的)记清楚,其他的主要是体力活,按部就班了。注意,第一章的技巧会很频繁的用在这后面几章,要不怎么说第一张经典了!
第6章 二端口网络
Bible上题型很少,但都有代表性,好好理解吧!
第7章 网络图论与状态方程
教材上内容比较多,其实考试只考Bible上有的题型,所以反而不怎么需要花太多时间,Bible上的题目很有意思,值得玩味!
总的说来,我觉得电路的复习是最让我感到舒服和有意思的啦!
因为有Bible在,就不必盲目找新题型,也就不必担心自己少见了几种题型会在考场上吃亏;而题量上的减小又督促你反复琢磨数量有限的例题,切切实实把基础原理理解好。在下愚钝,当初常每每做错后,看解答方恍然大悟,捶胸跺足,懊悔不已;几日后再做,发现自己又能悟出些新名堂,比如某几道题实质上是一类思想,或者不同的问题分别是靠那几个知识点等等,另外我会特别小心自己的“习惯性”粗心犯错的地方。如此几个回合,你的考前知识准备就基本足够,剩下的就是考场策略和高度紧张下心理素质稳定性的增强了!
其实,对清华《电路原理》这门考试,怎么强调考场发挥这一点都不过分,十二道题目(其
实一道题目往往有3到4个小问题),三个小时,我当时基本上就是十多分钟左右一个,最后也就不到半个小时检查(中途放弃了一道大题的第二问)。总之,当时我就牢记着师兄告诉我的“题目不难,就是计算太多做不完”,所以我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审题后第一反应没思路的就放弃。结果呢?开始做第一遍时,放弃了三个半道题,后来做完后面题目又回过去再思考,往往思路一来就迎刃而解了。呵呵,最后只有一个半道题是瞎蒙的,好在题目都不太难,做完了的基本都会对!这里就建议用毛主席“打运动”的方法,首先不打攻坚战,主要最快地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这样才会避免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最后谈一下体会,复习电路我只用很短时间,所以只看了Bible和华工版(汪老师和颜老师写的)电路习题集,明显感到清华电路的题风很好,对电路原理理解非常深刻机智,不显笨拙(后者这方面就略逊一筹),也不会有故意误导人的阴险题,希望你也能体会到这种美感!其实题目不难大家都会做,关键是怎么让自己在考场上少犯错!
会计本质:是符合限定条件的一种经济管理(会计实践)和相应的知识体系(会计理论)会计的职能:(1)反映职能;(2)监督(控制)职能;(3)参与决策。
会计目标:
一、受托责任观:
主要观点:
1、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向资源委托者提供资源受托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2、提供管理者完成经济管理责任的信息;
3、会计人员应服务于委托者的需要;
4、财务会计报告以委托者为中心。
强调事项:
1、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会计信息要客观表达经济责任的履行结果;
3、会计人员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
二、决策有用观:
主要观点: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关于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
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会计信息要真实地表述客观存在的经济事实;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3、明晰性:会计信息应当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理解;
4、可比性:企业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横向的可比性:即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纵向的可比性:即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
要求:(1)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2)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不能仅以发生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而应认真分析交易或事项经济实质并以之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一致时,依据其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
6、重要性(依赖于职业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要求:(1)对企业经营决策有影响的重要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核算、重点反映;(2)对于次要的交易或事项可以简化处理,合并反映。
判定标准:(1)项目的金额:如果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发生金额较大,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比例,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生较大影响,继而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则该交易或事项是重要的。(2)项目的性质:如果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可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则该交易或事项是重要的7、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职业判断时,应当持谨慎的态度,充分考虑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费用,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
或者费用。否则,会损害会计信息的质量,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损害会计工作秩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按照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计量该项财产物资的价值,是该项财产物资的原始交易价格;
2、重置成本:企业在本期重新购置、重新建造其所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所需要花费的现金、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根据交易中买方的市场价格予以估计的;
3、可变现净值:企业全部资产和负债按照卖方市场价格为依据进行变现价值;
4、现值:企业预期通过使用其所持有的资产将要收到的或偿还负债将要流出的现金流量现值。
5、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1)建立在未实现的交易基础上;(2)不是现实交易的交换价格,而是未实现交易的市场价格;(3)在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达成。
会计对象: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客体,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要素: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基本特征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和会计对象具体化,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元素。内容:
静态三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三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2)非流动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2、负债:(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2)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3、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和损失(其他资本公积);(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4、收入:(1)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2)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5、费用:(1)成本;(2)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费、期间费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3)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6、利润:(1)营业利润;(2)利润总额;(3)净利润。
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其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
(1)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等相关主体的交易和事项区别开来。
(2)是其他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意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1)企业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的和非流动的;
(2)企业对收入、费用的确认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
(3)企业才有必要确立会计分期假设和配比;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历史成本等确认、计量要求。
3、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意义:
(1)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
(2)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
(3)使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出现;
(4)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5)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配比等要求;
4、货币计量假设: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意义:要求企业对所有经济业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进行计量。
收付实现制:指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权责发生制:企业以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收入、费用的一种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异同比较
1、共同点:都是会计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基本原则。
2、不同点:(1)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付款项为基本标准确认收入和费用;(2)而权责发生制以权利的取得与责任的承担为基本标准确认收入和费用。
静态会计等式: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会计等式成立原因: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金来源,资产是资金的占用形态。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对应相同数额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而一定数额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也必然对应相同数额的资产。资产=权益 ——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等式:反映收入、费用、利润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综合会计等式:反映全部会计要素之间关系的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只涉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业务的影响;2、涉及收入和费用的经纪业务影响
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可能导致等式左右两边都发生变化,但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会计科目:指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别名称。
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其核算经济内容分类:
(1)资产类(43个):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代理业务资产、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
(2)负债类(19个):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代理业务负债、递延收益、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3)所有者权益类(6个):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库存股。
(4)成本类(4个):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5)损益类(15个):主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损益调整。
2、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1)总分类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
会计账户: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反映和控制并具有一定格式的工具。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相当于一个人和其名字直接的关系)
相同点:
(1)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都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科学分类,目的都是为了全面、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
(2)分类口径一致且结果相同:两者都是对会计要素的再分类,分类的标准和结果是相同的;
(3)具有密切的联系: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设账户。会计账户体系与分类:
1、按账户的经济内容建立:
(1)资产账户:库存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应收账款账户、应收票据账户、其他应收账户、原材料账户、库存商品账户、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固定资产账户、无形资产账户。
(2)负债账户:短期借款账户、应付账款账户、应付票据账户、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应交税费账户、应付股利账户、其他应付款账户、长期借款账户、应付债券账户、长期应付账款账户。
(3)所有者权益账户:实收资本账户、资本公积账户、盈余公积账户、本年利润账户、利润分配账户。
(4)收入账户: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5)费用账户: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其他业务成本账户、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销售费用账户、管理费用账户、财务费用账户。
(6)利润账户:投资收益账户、利得账户、损失账户。
2、按账户与会计报表关系建立:
(1)资产负债表账户: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
(2)利润表账户:收入账户、费用账户、利润账户。
会计账户的级次:
1、总分类账户:指依据总分类账科目设置,用于总括反映某一会计对象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指依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详细补充说明总账会计信息的账户。两者关系:
1、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着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提供总括会计核算信息;
2、明细分类账户对其总分类账户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提供具体详细的会计核算信息;
3、二者反映的会计对象和性质相同;
4、在数量上,各明细类账户金额之和等于其所属的总分类账户的金额。
登记方法:遵循“平行登记”原则
1、同时登记:同一笔经济业务,既要记入总分类账户,又要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2、同向登记:总账账户记借方,涉及的明细账账户也记借方;总账账户记贷方,涉及的明细账账户也记贷方;
3、同额登记:记入总账借(贷)方的金额与记入所属明细账借(贷)方的金额之和相等。登记结果:某一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
1、期初:借(贷)方余额 = 借(贷)方余额 ;
2、本期发生:借(贷)方发生额之和 = 借(贷)方发生额之和 ;
3、期末:借(贷)方余额=借(贷)方余额。
第四章、第五章为重中之重,考试占40分!看课本和PPT,从P104——P170!存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有形资产。
存货数量变动四要素:1、期初结存数;2期内增加数;3、期内减少数;4、期末结存数; 四者基本关系(四柱):
期初结存数+期内增加数-期内减少数=期末结存数
期初结存数+期内增加数=期内减少数+期末结存数
永续盘存制:指通过详细设置存货明细账户逐日或逐项记录存货收入和发出数,随时结出存货结存数量和金额的一种盘存方法。(期末结存数=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定期盘存制:定期或在期末通过现场实地盘点实物确定存货结存数量,据以计算存货耗用(销售)数量的一种方法。(本
期发出数=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结存数)
一、存货发出与期末结存的计价:
1、先进先出法: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销售或耗用)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例6-1】 光华公司20×9年10月初库存A材料300千克,单位成本8元;10月8日,购入A材料1 000千克,单位成本10元;10月11日,发出A材料900千克;10月20日,购入A材料400千克,单位成本12元;10月25日,发出A材料500千克
依据先进先出法的原理,光华公司20×9年10月发出A材料及期末库存A材料的成本额可计算如下:
本期发出A材料成本=300×8+600×10+400×10+100×12=13 600(元)
期末库存A材料成本=300×12=3 600(元)
=2 400+14 800-13 600=3 600(元)
2、后进先出法:假定后取得的存货先行耗用或销售对存货价值进行计量。
【例6-2】 沿用【例6-1】的资料,依据先进先出法的原理,光华公司20×9年10月发出A材料及期末库存A材料的成本额可计算如下
本期发出A材料成本=900×10+400×12+100×10=14 800(元)
期末库存A材料成本=300×12=3 600(元)
=2 400+14 800-14 800=2 400(元)
3、加权平均法
(1)移动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
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以前结存存货成本 + 本次收入存货成本)/(以前结存存货数量 + 本次收入存货数量)
第一章 绪论
1.美国联邦数字地图协调委员会(FICCDC)地理信息系统概念(GIS):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管理和规划问题。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GIS操作对象是地理实体的数据——区别于其他类
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
2.GIS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模型、应用人员。or Internet,设计和使
用GIS的人,空间数据,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分析处理程序。
3.GIS功能:1)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和变换、空间
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和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2)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
1.空间数据结构概念: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换句话
说就是空间数据以什么样的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和管理。
2.矢量数据结构概念:是通过坐标值来精确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的。获取方式:外业测量,栅格数据转换,跟踪数字化
3.栅格数据结构概念:以规则的像元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的数据结构,阵列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属性特征。
获取方式:来自于遥感数据,图片的扫描,矢量数据转换,手工方法获取,格网DEM数据(当属性值为地面高程)栅格数据常用的相邻:四方向相邻,八方向相邻
栅格数据编码方法:①直接栅格编码(将栅格数据看做一个数据矩阵,逐行或逐列记录代码
操作方便 无数据压缩)②游程长度编码(按行扫描,将相邻等值像元合并,并记录代码重复的个数
区域越大,数据相关性越强则压缩越大 压缩效率高,叠加合并等运算简单,编码和解码运算快)③链式编码④四叉树编码 ⑤行程长度编码
4.空间数据(地理实体)基本特征:属性~ 空间~ 时间~ 5.根据地理实体的特征,可以把它的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几何数据(描述空间实体空间特征
定位数据),关系数据(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数据,主要指拓补关系)6.拓补关系: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拓补空间中不考虑距离函数。
7.最基本拓补关系:关联(不同拓补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结点与链 链与多边形),邻接(相同拓补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结点与结点 链与链 面与面等,邻接关系是借助于不同类型的拓补元素描述的,如面通过链而邻接)
其他拓补关系:包含关系,连通关系,层次关系 8.拓补关系的表示:①面–链关系 面and构成面的面的链
(注意边的方向和构成面的方向)②链–结点关系
链and链两端的结点③结点–链关系 结点and通过该结点的链④链–面关系 链and左面and右面
第三章 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质量控制
1.GIS数据源:是指建立GIS地理数据库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数据、遥感图像数据、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和已有系统的数据。
2空间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图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
等转换成GIS可以处理和接受的数字形式,通常要经过验证、修改和编辑等处理
3.GIS数据质量(GIS空间数据的可靠性,通常用空间数据的误差来度量)研究目的:建立一套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体系,包括误差源的确定、误差的鉴别和度量误差的方法、误差传播的模型、控制和消弱误差的方法等,使未来GIS在提供产品的同时,提供产品的质量指标,即建立GIS产品合格证制度。
4.研究GIS数据质量的意义:对于评定GIS质量、评判算法的优劣性、减少GIS在设计与
开发时的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
5.空间数据的地理参照系:①地球的形状(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
②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
③高程系
高程是指由高程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6.地图投影(GIS不可缺少的):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
GIS以地图
方式显示地理信息,地图是平面,而地理信息则是在地球椭球上 因此地图投影在GIS中不可缺少。
7.空间数据采集:GIS的核心是地理数据库
建立GIS第一步就是把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地理数据库中
——GIS的数据采集
三方面工作:几何数据采集(地图跟踪数字化,地图扫描数字化)、属性数据
采集、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8.GIS数据质量内容: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备性、现势性。9.GIS误差类型:误差源、处理误差
10.GIS误差传播:代数关系下的误差传播(代数运算)
逻辑关系下的误差传播(逻辑交并等运算
如叠置分析时的误差传播)
推理关系下的误差传播(不精确推理)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1.矢量数据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链的组织
结点匹配
检查多边形是否闭合建立多边形
岛的判断
确定多边形的属性
内点个数=多边形个数 2.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1)几何纠正:高次变换、二次变换、仿射变换
2)投影变换:解析变换法(反解变换法 正解变换法 换带算法)、数值变换 数值解析变换
题:一般从扫描仪上直接得到的地图存在图形变形、坐标系不一致等问题,可以通过几何纠正和投影变换来纠正。
3.空间数据的压缩处理:1)矢量数据(压缩目的:删除冗余数据,减少数据存储量,节省存
储空间,加快后继处理速度):道格拉斯▪普克法
垂距法
光栏法
2)栅格数据:直接栅格编码
游程长度(行程)编码
四叉树编码(最有效)例:
AAAA
ABBB
AABB
AABB 解:直接栅格编码:1)从左到右AAAAABBBAABBAABB
2)奇数行从左到右,偶数行从右到左AAAABBBAAABBBBAA
游程长度编码:A4A1B3A2B2A2B2或同样字符连续A5B3A2B2A2B2
第五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1.空间数据查询:含义:数据库范畴,用户最常用功能,用户与数据库交流的途径,查询方
法与范围决定了GIS应用程度与应用水平。
从空间数据库找出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的一种操作,不改变原有的数据集。
方式:扩展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
可视化空间查询
超文本查询
自然语言空间查询
结果显示:显示方式、图形表示、绘图比例尺、显示窗口、相关空间要素、查询内容的检查
2.SQL对GIS的作用:SQL的查询语言作为用户与GIS的交互手段,决定了用户与GIS相互理解的程度。
3.空间关系查询:拓补关系查询,缓冲区查询
属性查询:简单属性查询,SQL查询,扩展的SQL查询
图形查询:按点查询,按规则图形查询,按多边形查询
4.叠置分析 ⑴基于矢量数据:将同一地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要素进行叠置,产生新的特征。
矢量数据叠置的内容:点与多边形,线与多边形,多边形与多边形(不同图幅或不同图层多边形要素之间的叠置,产生一个新的多边形图层)不同类型的地图不同比例尺地图–多边形叠置的位置误差
⑵基于栅格数据叠置分析 ①单层栅格数据:布尔逻辑运算,重分类,滤波运算,特征参数计算,相似计算。②多层栅格数据
⑶操作形式:①交运算,输出两者共有范围②叠和运算,以输入图层为界,与输入顺序有关③合并运算,输出两层所有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学科复习综合版—简答题
1、微型计算机由那些基本功能部件组成?
微处理器、主存储器、系统总线、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
2、什么是(计算机)总线?
在计算机中,连接CPU与各个功能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线路,称为总线
3、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输入输出设备
4、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本组成。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的。其中,运算器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控制中心,所以数值计算和信息的输入,输出都有是在控制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的;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它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一个字节;输入设备是把人们编写好的程序和数据送入到计算机内部;输出设备是把运算结果告知用户。
5、什么是机器数?什么是机器数的真值?
数在机器内的表示形式为机器数。而机器数对应的数值称为机器数的真值。
6、8086与8088这两个微处理器在结构上有何相同点,有何主要区别?
相同点:(1)内部均由EU、BIU两大部分组成,结构基本相同。(2)用户编程使用的寄存器等功能
部件均为16位。(3)内部数据通路为16位。
区别 :(1)对外数据总线8086:16位,8088:8位。(2)指令队列8086:6级,8088:4级。7、8086CPU内部由哪两部分组成?各完成什么工作?
在8086内部由BIU和EU两大部分组成,BIU主要负责和总线打交道,用于CPU与存储器和I/O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交换;EU主要是将从指令队列中取得的指令加以执行。
8、简述8086内部分为EU和BIU两大功能的意义。
这两部分分开可以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存储器中将将要执行的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使两部分并行工作,提高CPU的速度。
9、什么是微处理器
一般称为CPU,它是将运算器、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本身具有运算能力和控制功能,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
10、什么是总线周期?
CPU使用总线完成一次存储器或I/O接口的存取所用的时间,称为总线周期
11、微处理器一般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可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可保存少量数据、能对指令进行译码并完成规定的操作、能和存储器、外部设备交换数据、提供整个系统所需的定时和控制、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
12、在内部结构上,微处理器主要有那些功能部件组成?
算术逻辑部件、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程序计数器、时序和控制部件
13、什么是寻址方式,写出五种与数据有关的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就是寻找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方法。立即数寻址、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变址寻址、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14、试说明为什么有时候必须使用PTR属性操作符?
PTR优先于隐含的类型属性,指定操作数的类型的类型属性。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所使用的操作符类型与原指定的类型不同,又不希望改变原有的设定,只暂时改变操作符类型,则必须使用PTR属性操作符作为临时设定,这个临时设定类型只在本条指令中有效。
综合版—简答题欢迎使用KNKJ2012DXZY系统
15、简述8086汇编语言中,指令语句和伪指令语句的区别和作用。
指令是真正让计算机进行某种具体操作的命令,它在程序运行时执行。伪指令是通知汇编程序在翻译程序时执行的命令。
16、什么是汇编语言,什么是汇编?
用指令助记符、符号地址编写程序的一种语言,每条指令对应一种机器指令。汇编就是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指令的过程。
17、半导体随机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有何区别?它们各有哪几种类型?
随机存储器RAM中的任何存储单元都能随时读写,即存取操作与时间、存储单元物理位置顺序无关,一旦掉电,所存信息丢失。常见类型有静态RAM和动态RAM等。
ROM是一种只读存储器,其内容一经写入,在工作过程中就只能读出不能重写,即使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常见类型有掩模ROM、PROM、EPROM、EEPROM等。
简述存储器芯片的组成。
存储体、地址译码器、控制逻辑电路、数据缓冲器。
18、什么是I/O接口?
在CPU和外部设备之间,需要一些进行数据转换、电平匹配和相互联络的功能电路,称为I/O接口
19、说明I/O接口的基本功能。
I/O接口的基本功能有:寻址功能、输入/输出功能、数据转换功能、联络功能、中断管理功能、复位功能、可编程功能、错误检测功能20、8255A是什么芯片?一片8255占用几个口地址?它有几种工作方式?
8255A是通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一片8255占用4个口地址。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方式2:双向传输方式
21、现欲从8255芯片PC口的PC0输出高电平“1”,试问有哪几种办法实现此操作?
①使用字节型输出方式,向PC口输出最低位为“1”的值②使用按位操作,将PC0置为“1”
22、串行通讯的数据传送方式有哪三种?
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全双工方式。
23、在8086/8088的中断系统中,响应可屏蔽中断过程,是如何进入中断服务程务程序的?
中断控制器提供中断类型码,从中断向量表中相应位置取出中断服务程序首址置入IP和CS中,程序转至中断服务程序。
24、8086中断系统有哪几类?8259管理的是哪一类中断?
种类有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软件中断和软件陷阱。8259可管理可屏蔽中断。
25、8086中,可屏蔽中断与非屏蔽中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可屏蔽中断能否响应受到CPU标志寄存器FLAG的限制,如果IF=0,则所有可屏蔽中断都不能响应,只有IF=1时,CPU才能响应可屏蔽中断,另外,可屏蔽中断是从CPU的INTR引脚引入的。非屏蔽中断是从CPU的NMI引脚引入CPU的,它不受标志寄存器中IF的限制,只要有请求,而在请求时没有总线请求,就可以响应。
2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有哪些基本条件。
中断是允许的;有中断请求;没有总线请求和响应;没有高优先级中断在服务;当前指令执行完;如果是对段寄存器的操作,执行完此指令后必须再执行一条指令;如果当前指令是带REP的串指令,则一个字节或字的操作完成,没有必要完全执行完该指令;若当前指令是封锁指令,则必须执行完其后的一条指令。
27、比较计数式,双积分式和逐次逼近式A/D转换的优缺点。
现在市场上免提电话机已占有很大的比重。下面以HA903P/TD型免提电话机为例,分析一下免提通话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
免提电话是在普通电话机的电路基础上增加了免提通话电路。HA903P/TD型电话机的免提通话电路(电路原理图如附图所示)由免提发送电路、发送与接收检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
电感5L1、二极管5VD1~5VD3、电容5C1、5C2组成免提通话电路的电源电路。二极管5VD2与电感5L1相并联,为免提挂机时在5L1上产生的感应电压提供放电通路,电阻5R1、发光二极管5VD4组成免提指示电路。
免提发送电路由三极管5VT3、5VT5、运放5A1-
1、5A1-2及其周围元件组成,5VT3组成发送前置放大器,该放大器是一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由于5VT3的发射极接了电位器5RP2,使该放大器又具有了电流串联负反馈的性能,5RP2控制了该放大器的增益,增大5RP2,增益减少,减小5RP2,增益增大。二极管5VD11、电阻5R39组成静音控制器,在发号状态下,发号集成电路(LH91210C)的{13}脚输出的低电平信号使5VD11导通,将发送前置放大电路封闭。放大后的声音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经电容5C8送往5A1-1的{10}脚,5A1-1及其周围元件组成中间放大器,二极管5VD、5VD6、5R6、5R7组成的反馈网络控制放大器的增益,放大后由8脚输出到5A1-2的第{12}脚,经5A1-2组成的缓冲输出级放大后,从{14}脚输出,由5B2的初级送往外线;另一路声音信号经电阻5R32、5R30送往由5A1-3组成的发送检测电路,放大后从1脚输出,放大器的增益由二极管5VD11、5VD12、电阻5R27、5R29控制,5RP3为灵敏度控制电位器,1脚输出的信号送到由二极管5VD9、5VD10、电容5C23、5C22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进行整流。整流后的直流高电平分三路分别通过电阻5R9、5R21、5R22送到由三极管5VT2、5VT4、5VT6组成的三个电子门,并使其导通。三极管5VT4的导通,把输入到功率放大器5A2第2脚的信号短路掉,使功率放大器无信号输出,从而使5VT5截止,确保发送控制信号送到5A1-3的3脚;5VT6的导通使从外线输入到5A1-4的第5脚的信号大大减小,从而消除了外线噪音信号和测音信号对发送电路的干扰;5VT2导通后,发送中间放大级5A1-1的第9脚对地交流阻抗最小,因而具有最大增益,此时电路处于单方发送状态。
5A2(GF820M)及其周围元件组成功率放大器。3脚为其信号输入端,5脚为输出端,5C16为退耦电容,5C15为高频补偿电容,放大器的增益与2脚对地的交流阻抗成反比,三极管5VT1及其周围元件组成静音控制器,在发号状态下,发号集成电路(LH91210C)的{13}脚输出的低电平信号使5VT1截止,将功率放大电路封闭。放大后的声音信号分为二路。外线传来的声音信号经电容5C3送到5B2,由5B2通过电磁感应把受话信号感应到5B2的次级,再分两路送出。一路由5RP1的滑动端送出,经5R20、5C9送到功率放大器的第3脚,放大后,由5脚输出,经5C13耦合后分为二部分,一部分送到扬声器BL,使BL发出声音;另一部分送往由5C17、5VD8、5VD9、5C21组成的倍压整流器,整流后得到直流电压,送往由电阻5R24、5R25、5R26组成的″T″型衰减器加到三极管5VT5的基极,使5VT5导通,从而大大减小了输入到5A1-3第3脚的信号,保证受话不受杂音干扰;另一路由电阻5R38、电容5C30送到5A1-4的第5脚,5A1-4组成接收输入检测电路,5R36、5R37是检测放大器的偏置电阻,5R34控制着放大器的增益。受话信号经5A1-4放大后,由5A1-4的第7脚输出。电容5C28、5C27、二极管5VD14、5VD15组成倍压整流电路,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经5R33送到二极管5VD23,使5VD23有了正向直流偏置而导通,送到5A1-3第3脚的发送信号被电容5C26、二极管5VD23旁路掉,5A1-3的第1脚无输出,由电容5C22、5C23、二极管5VD9、5VD10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输出为低电平,从而使三极管5VT4、5VT2、5VT6失去基极偏置而截止。这时发送电路被封闭,接收电路被打开,电路处于受话状态。
送话、受话电路的工作状态都是暂态的,其开关电路的动作受到发送检测电路、接收检测电路的比较结果控制,只要一方大于另一方,就能抢先导通。
下面简单谈一谈免提通话电路的故障分析过程。
一、无免提送、受话
1测集成电路5A1的第4脚电压为5V,说明免提通话电路电源工作正常;
2测5B2正常,焊接良好,将电容5C3拆下,测得电容已经开路,更换之,故障排除。
二、免提有受话无送话
1将音频信号送到驻极话筒BM2的输出端(用一块音乐集成块做信号发生器,用收音机的功放电路做检测器);
2测三极管5VT3集电极有音频信号输出,说明送话前置放大器工作正常; 3测5A1的第{10}脚有音频信号输出,说明耦合电容5C8正常;
4测5A1的第8脚有音频信号输出,说明5A1-1组成的放大器工作正常;
5测5B2的中心抽头无音频信号输出,5A1的第{14}脚有输出,仔细查看,由5A1的第{14}脚到5B2中心抽头的铜箔有一裂纹,焊接好,故障排除。
三、免提有受话无送话 12步同二
3测5A1的第1脚有信号输出正常,说明5A1-3组成的发送检测电路工作正常; 4测电容5C22的正极有直流高电平,说明倍压整流电路工作正常;
5测三极管5VT2、5VT4集电极电位为低电平,5VT2、5VT4导通,说明5VT2、5VT4及其周围元件工作正常; 6测5VT6集电极电位为高电平,5VT6截止,拆下5VT6检查良好,查电阻5R22断路,更换之,故障排除。
四、免提有送话无受话
1将音频信号注入5A2的第3脚,扬声器BL没有声音输出,说明功率放大电路存在故障; 2测三极管5VT4没有导通,说明5VT4工作正常;
3检查5VT1已导通,说明5VT1工作正常,测电容5C18正常,检查5R19发现5R19开路,更换之,故障排除。
为达到快速、有效查找电话机不振铃、不通话、不能拨号等故障部位的目的,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检查。
一、外观检查
首先直观检查电话机的外部零部件,如外线绳、手柄螺旋绳、插件是否牢靠,话机螺钉等紧固件是否松动,摇动时是否有响声,叉簧开关按压弹性是否良好,振铃音量开关、P/T拨号转换开关、防盗开关、受话音量调节开关是否在正常位置,各按键是否有被卡现象等。
二、外线电压测量
用万用表100V直流电压档测量电话机外接线盒两端电压,对于数字程控交换机而言,挂机时正常馈电电压为48V左右。如果低于44V,可能是叉簧开关或振铃电路异常。摘机时,正常馈电电压为6~10V,如果过高或过低,说明拨号电路、通话电路有局部开路或短路现象。
三、振铃电路检查
输入电话机的铃流信号交流电压应不小于50V,若低于40V,说明振铃电路有故障。也可用程控交换机提供的回铃音试验振铃功能。方法是话机摘机后拨“190”再挂机,若振铃电路正常,应发出自拨回铃声。
四、测话机电流
测话机工作电流是检修电话机必不可少的步骤。将万用表置50mA直流电流档,串入电话线路,分别测量挂机和摘机时整机工作电流。挂机时,叉簧开关接通振铃电路,因振铃电路输入端有隔直流电容,故电压表读数为零属正常,若有读数,说明该电容漏电。若电话机摘机电流等于用户线短路电流,说明引线短路或话机叉簧有故障。
五、查送受话电路
摘机时用万用表10V直流电压档测量外线接线盒两端电压,对着送话器吹气,正常时万用表表针应摆动。
若送受话电路有故障,可先查受话电路,再查送话电路。检查受话电路时,可利用拨号音、忙音等信号,通过信号循迹法查出故障部位。对于新型电话机,往往受话故障排除后,送话电路故障也随之排除。
六、查拨号
用万用表100V直流电压档测量接线盒两端电压。摘机后按数字键,若万用表指针摆动较剧烈,说明拨号电路正常;否则说明拨号电路有故障。若摆动不大,说明拨号集成电路正常,而脉冲电路有故障。
1.查拨号集成电路VDD端电压是否为正常值2~5.5V。
2.查启动端能否正常翻转(挂机为高电平,摘机为低电平)。
3.查振荡器是否振荡,可将OSCIN与VDD两引脚短接,若OSCOUT端变为低电平,说明正常。
4.查DP端是否有脉冲输出,用万用表最低直流电压档测量该引脚,在按数字键时,若表针摆动的次数与数字键的数字相同,说明正常。
5.查话机开关电路的开关管是否正常,摘机时开关管应饱和导通,挂机时应截止。
说说我的专业课《电路》的复习,电路是从八月开始的,开始看课本,看的王霭的那本,由于大学一直在逃课,电路这门课等于没学过,从头开始学的,先把课本上的基本定理掌握了以后就开始做课后习题,基本上把课后题都做了一遍后就做了福大的历年考试题,是从淘宝上买的,这样还是感觉有些生,就从网上下了其他学校的考研题做了做,就做了这些工作,但基本上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说是理解的很透彻,结果考的也还行,电路这东西不是难,他只能说是复杂,只要有头绪而且基本的东西没有卡住的,就没太有问题。最后说些我选择专业时的情况,当时福大电院电气系各个专业我都考虑过,电力电子,电力自动化,都知道就业比较好,基本上都进外企,差点的也能进个国家电力系统,待遇高、铁饭碗。
更何况是福大。高压电,绝缘,也还行去外企电力系统,还有个电工中心的电工理论要差些,因为专业很新很边缘,就业不很好找到对口的,写到这要特别感谢我福大的师兄,是他给我提供了很多福大方面的信息,让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至于福大的保送生,是个很头痛的事,其他的我不是很了解,但电气系占了很大的比例,基本上都是三分之一多。而且他们占据了大部分二等奖的名额,就像电工理论一个刚认识的朋友说基本上那个专业的保送生占了一半总共招了8个里面有4个保送的,而且二等奖学金都是他们的,很是不公平,但也没办法,谁叫人家出自名校呢。像我们这样的三流学校的学生就只能通过自己努力了,
在师资力量上电力电子和电气自动化是配备比较强的,老师很有名气,但像电工就相对差些,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就是福大的缩招情况,这好像是上面的文件之类的,缩招比较严重。
像电力电子去年好像要了23个,08只要19个的,而且可恶的是福大考之前不公布当年的招生人数,同学们都参照往年的报了。他却突然来了个缩招。结果导致大批同志牺牲,这也是去年电院各专业分都狂高的原因,听在这的学长说今年还会缩招,主要是集中在绝缘和电工理论新技术上绝缘要减3或4个,电工新技术可能会减到4个,保送的会占其中的不少,大家都要心里有数,知到竞争会很激烈,这些大概就是电院这边的情况,很多事也是来到这边才知道的。关于心态问题,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调节方法,就是每天学习,学累了就出去休息,我的考研生活是和蓓一起度过的,可能正是由于蓓的陪伴,我才会少了许多孤独,多了几分温暖和快乐。那时我们一起在学校外面租了一间房子推荐参考书籍《2014福州大学电路考研复习精编》,每天早上7点起床,步行去学校,晚上十点多回家,记忆最深的是回家路上有一家7个小猫,里面有五个特别特别小特别特别可爱的小猫,他们每天晚上同一时间都会在路口等我们,看我们来了就一起跑过来和我们玩,我们也经常给他们带很多吃的,每天抱抱她们,很惬意,其他的就很平淡了,我每天下午都会去踢一小时的球,不是太累,把多余的能量发出去,这样在教室里就会比较老实,有时也会去玩玩自行车,练几招街舞,总之都只当放松放松。
收设备以及输出变换器组成。
2、无线通信中,信号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调相三种,相应的解调方式分别为检波、鉴频、鉴相。
3、在集成中频放大器中,常用的集中滤波器主要有:LC带通滤波器、陶瓷、石英晶体、声表面波滤波器等四种。4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提高效率而工作于 丙 类状态,其导通角小于90度,导通角越小,其效率越 高。
5、谐振功率放大器根据集电极电流波形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欠压状态、临界状态、过压状态;欲使功率放大器高效率地输出最大功率,应使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
6、已知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为了提高输出功率可将负载电阻Re增大,或将电源电压Vcc减小,或将输入电压Uim增大。
7、丙类功放最佳工作状态是临界状态,最不安全工作状态是强欠压状态。最佳工作状态的特点是输出功率最大、效率较高
8、为了有效地实现基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压状态,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过压状态。
9、要产生较高频率信号应采用LC振荡器,要产生较低频率信号应采用RC振荡器,要产生频率稳定度高的信号应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由放大部分、选频网络、反馈网络三部分组成。、12、三点式振荡器主要分为电容三点式和电感三点式电路。
13、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和反压电效应工作的,其频率稳定度很高,通常可分为串联型晶体振荡器和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两种。
14、并联型石英晶振中,石英谐振器相当于电感,串联型石英晶振中,石英谐振器相当于短路线。
15、根据频谱变换的不同特点,频率变换电路分
为频谱搬移电路和频谱的非线性变换电路。
16、普通调幅波的数学表达式UAMt=Ucm(1+M cosΩt)cosωct,为了实现不失真调幅,Ma一般 ≤1。
17、调幅波的几种调制方式是普通调幅、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
18、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中,检波电容和检波负载的乘积RC太大会造成惰性失真,由于检波电路的直流负载电阻和交流负载电阻数值相差太大可能会造成 负峰切割 失真。
19、超外差广播收音机中频fI =465KHZ,当接收fc=535KHZ电台信号时,还听到频率为1465KHZ的强信号,此时为镜像干扰;465KHZ调幅信号所造成的是 中频 干扰。20、根据干扰产生的原因,混频器的干扰主要有组合频率干扰、副波道干扰、交调干扰 和互调干扰四种。
21、调频有两种方法,分别称为 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
22、调频波的频偏与调制信号的 幅度 成正比,而与调制信号的频率 无关,这是调频波 的基本特征。
23、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只传输 上下
边带信号 不传输载波,因而同样服务范围的发射机功耗比普通调幅波小。谐振功率放大器中,LC谐振回路主要起
选频滤波、阻抗匹配 作用。1.先对调制信号进行 积分,再进行调相,可获得调频信号。
28、比例鉴频器是把等幅的调频信号变成 调频-调幅 信号,再进行检波,达到解调目的。30、二极管包络检波只适合解调 AM信号,调频信号应采
用鉴频器进行解调。
31、调频波的中心频率fc=100MHZ,频偏Δfm =50KHZ,调制信号频率F=5KHZ,则其调制指数Mf =10;有效频带宽度BW=;当调制信号的幅度与频率增加一倍,此时调制指数Mf = 10;频带宽度BW=220 KHz。
32、已调波U(t)=10cos(2π×108
t+2sin2π×102
t),根据已调波的性质可确定它是调频信号,调制指数为2。
33、在单调谐放大器中,矩形系数越接近于
1、其选择性越好;在单调谐的多级放大器中,级数越多,通频带越窄(宽或窄),其矩形系数越小(大或小)。
34、变频器可由混频器和带通滤波器两部分组成。
35、列出三个常见的频谱搬移电路调幅、检波、变频。
36、大信号包络检波器是利用二极管的 单向导电性和RC网络的 充放电 特性工作的。
37、无论是调频信号还是调相信号,它们的ω(t)和φ(t)都同时受到调变,其区别仅在于按调制信号规律线性变化的物理量不同,这个物理量在调相信号中是(t),在调频信号中是(t)。
38、调频波的频偏与调制信号的 幅度 成正比,而与调制信号的频率 无关,这是调频波的基本特征。40.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发射极至集电极之间的阻抗Zce性质应为 容性,发射极至基极之间的阻抗Zbe性质应为 容性,基极至集电极之间的阻抗Zcb性质应为 感性。
1、多级耦合的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比组成它的单级单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
窄
2、调谐放大器兼有放大和选频功能。
4、基极调幅实现的是普通调幅,也是高电平调幅。
7、包络检波器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检波负载电
容的充放电过程来完成的。
8、放大器必须同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条件才能产生自激振荡。
13、正弦波振荡
器中如果没有选频网络,就不能引起自激振荡。
15、调频有两种方法,分别称为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
18、谐振放大器处在谐振时其增益最大。
19、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抑制比越大,其选择性越好。20、石英晶振可分为串联型和并联型。
22、利用非线性器件的相乘作用实现频谱搬移。
23、振荡器与放大器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放大器的输出信
号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而振荡器一般不需要输入信号。
24、混频器的作用是改变调幅波的载波频率为固定中频。25、调
频
和
调
相
简
称
调
角。
27、直接调频电路实际上就是一个瞬时频率受调制信号控制的振荡器。
1、LC并联谐振回路中,当回路谐振时,ωC等于1/ωL,等效阻抗最大,且为,其谐振的频率是:1/2π(LC)^(1/2)。
2、调谐放大器以LC回路为负载,有三个重要的指标:增益、通频带、选择性。
3、单调谐放大器的回路Q值越高,增益越大,选择性越好,通频带越窄
4、谐
振功率放大器,根据晶体管是否进入饱和区,分为欠压、临界、过压三种工作状态
5、高频功率放大器中的谐振负载作用是选择需要的频率分量,滤除 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成分。
6、为了提高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通常工作在丙类。
7、为了产生正弦波振荡,反馈振荡器必须包含一个正反馈(负电阻),只在一个频率上产生自激振荡。
9、反馈式振荡器主要由 一套震荡回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储能元件、一个能量来源、一个控制设备 组成。
10、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在并联谐振回路中,石英晶体作为: 感性元件、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石英晶体作 反馈信号的短路元件。
11、高频扼流圈对高频振荡信号视为开路,对直流则视为短路。
12、调幅是调制的一种方式,用 AM 表示,其解调方式是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
13、为了克服普通调幅的缺点,在调幅系统中还采用了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制及残留单边带调幅制等方式。
14、在调幅信号中,已调波有三个频率分量:未调幅的载波、上边频(载波频率与调幅频率之和)、下边频(载波频率与调幅频率之差)。
15、普通调幅波有效频谱占据的频带宽度为:调制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B=2F。
16、检波的方法可以分为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两大类。包络检波适用于对大信号的解调。而同步检波可以对标准(普通)调幅、双边带调幅和单边带调幅信号进行解调。
17、在二极管包络检波器中,存在着两种失真,即 惰性RC≤[(1-Ma^2)^1/2]/ΩMa 失真和负峰切割Ma≤Rl/(R+Rl)失真。
18、调幅与
检波在时域上都可以表示为两信号相乘,在频域上表现为频谱的线性搬移。
19、模拟乘法器(二极管环形混频器)/ 差分对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既可用于调幅器,又可以用于检波器,且具有谐波失真小、传输系数高等优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理想乘法器。20、变频器电路
是接收机的重要辅助电路之一,它可保证接收机在输入信号强弱变化较大情况下,输出信号基本稳定,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21、减少干扰应从三方面入手,其一是选择合适的中频,其二提高混频前级电路的选择能力,其三应适当选择电子器件与工作点。
【电路原理复习总结】推荐阅读: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02-02
管理学原理复习总结09-21
DSP原理及应用复习 总结11-12
模拟电路总结01-21
初中物理电路总结10-24
电路分析基础要点总结01-01
两级放大电路的总结06-26
德育原理复习01-19
电子电路实训总结06-22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纲要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