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冷链建设现况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疫苗冷链建设现况(推荐5篇)

疫苗冷链建设现况 篇1

XX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十分重视疫苗安全工作,从疫苗冷链管理、冷链设备更新升级、建立智能监控系统、电力保障、修订疫苗冷链应急预案等方面下大力气整改完善,精益求精,确保有效的疫苗接种到群众身上,建立起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助推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冷链的硬件建设

2011年,全区共投入50万元为全区24家预防接种门诊购置药品储存专用冰箱各2台,其中一台为大容积的冷藏冰箱、一台为低温冷冻冰箱。各街道和城乡结合部人口较多的镇乡,因接种服务人口较多,疫苗储备量大,均又自行购置了1-3台大容积的冷藏药品专用冰箱。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疫苗冷藏仓库3个,容积达60余立方米;药品专用低温冷冻冰箱4台;依维柯改装冷链车1台,容积约7.5立方米。

二、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

2012年,全区共投入60余万元,完成了对全区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做到了对全区每台冰箱温度的实时监控,并可实现对温度曲线的记录和追溯,具有温度异常后的短信和语音双重提醒、冷链室的录像、接种门诊视频监控等功能,确保了冰箱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置。今后疫苗温度曲线将追随疫苗电子监管码系统,为疫苗接种的有效性、接种异常反应等方面监测提供依据。

三、管理制度

全区各预防接种门诊均独立设置一间冷链室,面积充足、干燥背阴、卫生整洁,配备独立的空调,冷链室不得存放疫苗、冰箱、温度计外的其他杂物;建立冷链室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对疫苗和冷链的管理,在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的基础上至少一天2次人工查看温度情况,做好温度的记录工作,安排好周未和节假日的值班工作;建立冷链管理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院内需配备发电机组,随时应对停电等事故。

四、存在问题

疫苗冷链建设现况 篇2

1 建设背景

疫苗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质量,从生产企业到预防接种单位均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全过程,疫苗冷链设备覆盖率与完好率是免疫规划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预防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疫苗质量产生影响。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2年修订稿)规定,冷链设备管理人员需每天上、下午各1次查看冷链设备温度并填写温度记录表。目前传统的冷链温度监测完全依靠手工,费时费力且较为烦琐。部分人员由于工作不认真而随意填写,导致数据存在真实性问题。各个预防接种点的监测数据独立零散,难以实现全市集中化的实时查看和监管。由于缺乏预警,接种单位出现冰箱温度异常时,管理人员往往无法获悉并及时处理[2],如果是在非工作日发生停电或设备长时间故障,可能会带来较大损失。

2 系统设计

2.1 设计依据

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江苏省药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暂行)》和江苏省卫生厅《关于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的通知》、江苏省疾控中心《关于预防接种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情况说明的函》等规范和文件要求。

2.2技术路线

系统采用物联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技术,使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以J2EE开发环境为基础。采用分层设计、面向服务的设计理念,按照传统设计方式总体分为:数据层、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数据层采用Oracle数据库,数据持久层采用Java标准的JPA2.0技术标准,并采用Hibernate3进行具体实现。业务逻辑层选用的是Java标准体系中的EJB3.1技术,表现层采用JSF2.1技术并通过第三方类库PrimeF aces进行技术展现[3]。

2.3 硬件设备

包括冷藏(冷冻)冰箱、GPRS无线温度采集器、GPRS无线网关、短信收发器、LED显示屏、台式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磁盘存储阵列等。

2.4 系统架构

⑴信息采集。温度采集设备安装在接种单位的冰箱内,在一个冰箱内的冷冻与冷藏区域设置多个采集点,实时监测冰箱内的温度数据。采用存储环境温度与疫苗本体温度双体系同步监测模式,从而真实有效地监测疫苗的本体温度。⑵信息传输。冷链采集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传送给智能中继模块,智能中继模块再通过GPRS数据传输方式,将自定义温度报告信息通过TCP协议传输到各区县疾控数据采集中心,最后各区县数据采集中心通过http接口传输到市疾控中心,进行集中存储。⑶数据管理和利用。在监测中心,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报表和地图等多种形式展示给监测人员,市疾控、县区疾控及接种单位可通过IE访问系统平台查询实时和历史数据。温度超限并达到设定的条件时,系统会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短信[4]。见图1。

3 系统功能及应用

3.1 基础信息配置

包括预防接种单位(单位名称、机构编码、经纬度)、冷链设备(类别、编号、出产日期、规格型号、运维情况)、温度监测仪(使用单位、传感器位置、预警人员、手机号码)、用户权限等的配置和管理。

3.2 监测数据实时显示与查询

通过冰箱里的无线温度监测仪,实时将温度信息在接种单位LED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一目了然。用户亦可通过手机、电脑登录系统,查询相应的实时数据。市及县区疾控中心可依据权限查阅本单位和下级各接种点的各类监测分析数据,接种点仅能对本单位相关数据进行操作,上级单位仅能够查看。

3.3 报表与地图展示

根据设定的时间段可以查询所有设备的监测数据,包括历史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以曲线图和报表的形式展示。对异常情况可以按单位和设备对异常原因、异常次数、异常时长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记录可以导出和打印。系统还提供地图展示功能,对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经纬度进行测量,利用免费地图软件,将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的实时情况(蓝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数据异常)在地图上进行展示,点击可以查看该单位所有冰箱的实时数据。见图2。

3.4 预警功能

(1)基础预警。根据不同疫苗的存储要求设置每个冰箱的警戒温度上下限,当超出设定温度上、下限时,系统会自动报警,以红色闪烁的形式在LED屏上声光报警,当达到设定的预警条件时,以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在温度恢复正常后也有短信通知。(2)紧急预警。如果冰箱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极限值时,不论持续时间多长立即报警。(3)连续性异常预警。一段时间内如果温度连续性异常,且无人员处理时,系统预警。(4)断电预警。系统实时监控设备供电及运行状况,断电后预警并且供电恢复后,自动通知用户,便于用户做相应处置。(5)督导预警。上级部门发现下级冷链管理人员未及时处理,可以发送督导短信。(6)未处置预警。异常事件长时间未处理,系统自动给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7)分级预警。系统根据紧急程度分为常规预警和紧急预警两种,可分别设置不同的阈值与报警频次。(8)平台(仪器)预警。当冷链设备或数据传输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提醒管理员及时进行检修。

3.5 与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对接

冷链监测系统与常州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信息管理系统、生物制品进出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与数据共享,实现生物制品及预防接种全流程溯源管理。

3.6 应用情况

(1)通过信息化监测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工纸张记录疫苗冷链设备温度的方式,提高了真实性和准确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不论管理人员在家或身在外地,工作日或节假日,都可通过电脑、手机登录系统获悉冷链设备实时温度,不必再实地查看冷链设备温度。(3)依托其强大的预警功能,当冰箱故障、人为因素或断电造成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时,可通过手机短信向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使故障得到及时处理,有效地提高疫苗安全性,降低经济损失。(4)监测数据能长期保存,可以导出和打印,满足了日常工作管理要求和上级考核需要。(5)系统有地图、报表、线图等多种展现形式,形象直观。(6)数据集中保存,方便且安全性高。市、区疾控中心可根据权限查看管辖范围内所有冷链设备的监测数据,能全面掌握相关信息。(7)统计分析功能为冷链设备制冷效果及故障分析提供依据。(8)借助物联网技术、无线技术和云平台,硬件的安装、调试极为方便,无须线路改造,成本在接受的范围内。

以常州市某辖区为例,该区内有疾控中心与13家预防接种单位,有40台设备,共设置57个监测点。从2016年4月1日-2016年5月1日,在此31天监测期间,各监测点每天自动采集记录监测冷链温度数据144次(每10分钟采集一次)。冷冻冰箱温度曲线基本呈一条直线,温度波动较小,冷藏冰箱温度曲线呈一条波浪线,在上下高低峰值内来回波动。此期间有104条异常记录,总异常次数4 174次,异常时长28 152分钟,发送报警短信90条,其中工作日83条,占92.22%;休息日9条,占7.78%。在引起报警的原因中,冷冻冰箱温度高于设定值42次,本体疫苗温度高于设定值11次,本次疫苗与环境温度差异超过设定值35次,长时间开启冰箱门引起的报警2次,每次报警均有处置并记录相应处置措施。

4 讨论

近年来报道的一些疫苗事件,如“山东失效疫苗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提示传统的冷链监测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监管存在漏洞。尤其在基层预防接种单位,人手少、工作量大,依靠传统手工的温度记录方式,费时费力,数据实时性、完整性、连续性较差。当两次记录之间出现温度异常时即不能知晓故障发生的实际时间,也无法对疫苗的实际损害程度进行估计。部分人员由于重视程度、实际工作条件等原因,温度记录往往是流于形式,数据真实性存在问题。各接种单位的监测数据较为分散,上级单位不能全面掌握,监管上也存在着困难,对疫苗安全和质量造成隐患。

常州市疾控中心利用物联网技术、GPRS无线技术、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5,6],建立起完整的疫苗冷链温度监测系统,覆盖辖市区所有预防接种单位。通过安装在冰箱的无线温度采集器,可全天候自动连续监测冰箱温度,改变过去每天由工作人员手工观察记录数据,实现了冷链温度监测的智能化、规范化,使监测效率、数据连续性、完整性大大提高,把管理人员从日常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通过手机短信报警,使故障得到及时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7,8]。

各级疾控中心可以在线实时监测到接种单位冰箱内的温度和超温报警等情况,依托系统强大的报表统计和地图展示功能,能全面掌握当前或过去任意时间段冷链设备运行状况,不仅包括疫苗温度信息、异常情况、处置情况等,还包括冷链设备相关操作、检修等数据,为冷链设备制冷、保温性能的参考辅助分析提供依据。监测记录为实时记录和上传,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杜绝了人为修改和造假的可能。

今后,将对该系统与江苏省冷链温湿度监测(冷库、冷藏车)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疫苗运输、储存全程实时监控。实践证明,区域疫苗冷链监测系统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疫苗冷链的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9,10]。

摘要:目的 建立覆盖全市预防接种单位的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对冷链设备温度实时全面监管。方法利用物联网、GPRS无线和云计算技术,建设区域疫苗冷链温度监测系统。结果 该系统能够完成冰箱内温度的实时采集,具有多种形式的展示和报警等功能。结论 借助信息化技术建设的冷链监测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疫苗冷链,实时监测,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连文远.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周春宁,方蕾.江苏省冷链温湿度定点实时监测网络平台系统在疫苗储存、运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0):66-67.

[3]邵珊珊.J2EE框架下疫苗冷链物流监测系统设计[J].物流技术,2014,33(9):448-450.

[4]徐汉顺,邓竹青,刘俊华,等.区域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4):2569-2571.

[5]马寅,徐来荣,孙烨祥,等.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疫苗冷链监测系统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41-43.

[6]李长青,王凤双,李春龙,等.物联网技术在疫苗冷链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首都公共卫生,2013,7(4):189-191.

[7]陈宇,潘捷云,杨波,等.全自动温控系统在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储存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3):379-381.

[8]徐来荣,沈鹏,林鸿波,等.疫苗全流程安全智能监管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6):797-798.

[9]孙烨祥,徐来荣,李珊燕,等.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21(6):675-679.

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范文) 篇3

一、疫苗实行专人管理,供应渠道严格执行;有县疾控中心 送往各接种点。建立疫苗保管制度、建立疫苗领发台帐、疫苗的出入帐物相符,登记必须有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 人呢、备注等。

二、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 年齡组人口数及疫苗的损耗系数等制订疫苗计划,每年 三月前将下一大姨妈数量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

三、易买得运输、储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 行。按照疫苗的品种、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 间、与冰箱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使用 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标示明显,疫苗之间留出 循环通道。

四、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 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 维修记录薄,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疫苗过期应及 时做好报损手续。冷链设备要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每 日 2 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记录冰箱、冰 柜内运转温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冷藏包每次用后及 时擦净晾干备用,冷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五、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高温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 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疫苗冷链建设现况 篇4

摘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疫苗冷链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阐述,针对疫苗冷链中出现的牛鞭效应,供需失衡等关键问题,运用VMI的相关理论,设计一个基于VMI的疫苗冷链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VMI在疫苗冷链物流中的优越性,并对疫苗冷链系统VMI运作流程和补库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VMI;疫苗冷链;牛鞭效应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6-0014-04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ccine cold chain is expati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ullwhip effect and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vaccine cold chain, a VMI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VMI related theory.In this inventory management model, operation processes and supplement strategy are analyzed in the vaccine cold chain system.Key words: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accine cold chain;bullwhip effect

VMI(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通过获取用户的库存数据和负责维持用户的库存水平来优化供应链的运作绩效。VMI关注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补货,利用先进的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技术,保证实时监测商品库存水平、预测商品流量,从而有效确定什么时间补货以及补多少,并快速完成补给任务,从而获得较高的用户满意度。

1疫苗冷链物流的特点和要求

1.1疫苗冷链的定义

疫苗的质量与温度息息相关,一些主要的疫苗厂商如葛兰素史克将其定义为“Cold Chain:A set of measures intended to ensure that a given product shall be kept at the right temperature range from its production up to the final user”。国内对疫苗冷链的研究很少,大多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业人员对实践工作的总结:“为保证疫苗从生产单位到基层接种单位的效价而装备的多环节链式冷藏、冷运设备称为冷链(cold chain);而同人员、运转经费、管理措施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称为冷链系统(cold chain system)。”

传统疫苗冷链的定义,多以满足疫苗品质需求的合适的温度环境为定义的核心,关注相应的技术手段、设施设备及配套的运作。本文将其概括为:为确保疫苗从生产到接种全过程温度受控,保证疫苗质量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性措施。

本文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疫苗冷链进行定义:疫苗冷链,即疫苗冷藏供应链,是连接疫苗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并整合上述组织的技术与运营,形成的疫苗供应网络,并确保疫苗从生产直至消费者接种时,在其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使疫苗始终处于2℃至8℃的温度环境之中,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疫苗的质量。

传统的疫苗冷链定义与本文的定义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1.2疫苗冷链物流的特点

1.2.1质量是疫苗冷链的首要目标

疫苗冷链的首要目标是保证疫苗的质量,疫苗冷链的目标存在一个严格的最低质量水平约束,在此基础上取得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最优的权衡。

1.2.2冷链成本高

疫苗的加工、储存、配送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特殊的冷藏设施,从而导致疫苗冷链很高的投入成本和运作成本,而且这些成本难以在短期内回收。除固定成本外,疫苗冷链的运营成本也很高。

1.2.3质量控制难度大

由于疫苗直接对人体起作用,而且疫苗在控制传染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比较重要的是加工过程的3P(Products、Processing、Package)原则和3C(Chilling、Clean、Care)原则以及储运过程的3T(Time、Temperature、Tolerance)原则。要保证疫苗的质量,就必须保证包括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以及接口环节的质量,使疫苗始终处于合适的温度状态下。这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问题,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作为保障。

同时,疫苗在流通过程中,需要经过从生产商、经销商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后到地段医院等多个环节,在这段时间里疫苗要经过多次存储、转运,也给有效的质量控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1.2.4运营和技术的复杂性

疫苗冷链运营的复杂性体现在运输安排、库存控制等方面。以库存控制为例,疫苗的库存控制有其特殊性,疫苗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如流感疫苗的生产周期在半年左右),生产商无法做到连续的供给,一批疫苗生产完毕后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转移到下游的各个环节,疫苗的需求往往也会因疫情的出现而突发性增长,同时,疫苗产品均具有一定的保质期(最长为2年,最短为6个月),从生产商到地段医院之间存在相当多的流通环节,这些因素给有效的库存控制带来了难处。

1.2.5设施设备的专用性

由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以及避免不同类型货物之间的相互污染,疫苗冷链所需的冷库、冷藏车等主要的设施设备均只能用于疫苗及其他一些无毒生物制品,不能和普通的食品(奶制品、水果、蔬菜、肉类等)冷链的设施设备共用。

1.3国内疫苗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疫苗的流通和零售一直由疾控预防控制机构(CDC)垄断,中国的疫苗供应链结构如图2所示。

尽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至今仍然是疫苗流通的主渠道,但本文认为,随着厂商分销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厂商的冷链运作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疫苗流通渠道将逐渐演变为以厂商为主体,简化中间环节,直接覆盖销售终端的新格局,如图3所示。

1.3.1渠道库存激增

当前的疫苗冷链运作模式导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环节的过大库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这一方面,各级CDC通常是尽可能采购疫苗,一般以其库存容量为上限;另一方面,厂商直接客户增加导致渠道库存需求增长。在疫苗流通渠道结构的转变中,伴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逐级退出疫苗分销,并转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接种点的进程,厂商将面临数量众多的直接接种点。相比以往通过省级CDC进行疫苗调拨的模式,厂商面临着更大的渠道库存需求。

1.3.2疫苗冷链中的牛鞭效应

在疫苗冷链建设的厂商主导模式下,将形成更为简化的疫苗供应链结构,厂商将直接面对接种点,这种变革带来的是供应链级数的减小,弱化了牛鞭效应。但是,因需求预测修正产生的牛鞭效应仍然存在。同时,厂商之间的短期博弈,造成CDC向厂商订购量增加,需求信息扭曲,而厂商通常还要考虑优先满足大客户和资信良好客户的订单,造成此类客户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而许多小客户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甚至面临短期缺货的状态。

在VMI模式下,由厂商管理终端结点的库存,厂商能够准确了解各终端结点的库存和需求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作为需求预测的依据,从而减小牛鞭效应。同时,VMI模式下,厂商主动进行分货,通过对各CDC的库存和销售信息的了解,对其订货量、订货周期、配送时间作出决策,避免各CDC进行博弈,有效地降低因CDC自主的采购决策导致的短期供需失衡,减少厂商和小客户的失销损失。

1.3.3疫苗战略储备与有效供给问题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高度关注疫苗的战略储备,通常要求省级CDC来进行规划和实施。但是,这种做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过多的储备会因疫苗过期而导致巨大损失,不可能每个省都设立足够应对可能的疫情危机的疫苗存量;另一方面,大多数突发性事件并不是全国性的,当某一区域出现疫情时,该区域的疫苗存量不能满足紧急的需求,必须从其他区域紧急调拨疫苗,这在操作上存在诸多困难,调拨成本也很高。

厂商的疫苗冷链实施VMI,成品库存更多的掌控在厂商手中,即把分散的应急库存集中起来,当某一区域出现突发疫情时,厂商能够通过集中的库存储备向指定区域进行紧急配送,(注:按现有的冷链运输方式,紧急配送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这也避免了从分散的结点回收疫苗和二次运输的时间消耗,并降低运输成本。

2VMI在疫苗冷链配送中的实现方式

2.1基于VMI的疫苗冷链库存管理模式设计

本文设计一种以经销商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如图4所示):生产商将取消自己的产成品库存,并可增加应对突发性公共健康危机事件的半成品库存;经销商作为供应链上最主要的存储结点,承担“蓄水池”和调拨配送中心的职能;CDC的采购部门与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销售部门共享疫苗终端需求信息,CDC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经销商的物流部门负责CDC的库存控制。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

(1)疫苗生产商的成品库存都转移到了经销商的配送中心,使得原本由生产商和经销商构成的局部供应链系统的库存控制问题实际上就转化成了普通企业的库存量控制问题。

(2)从供应链整体看,减少了库存点和相应的仓库设立费及仓储作业费,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系统总的库存费用。在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工作效率。

(3)供应链结点企业间衔接更加紧密,加强企业间信息的共享与实时传递,生产商和经销商通过了解CDC每日销售信息,可以进行更为准确的生产和供应计划,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

(4)经销商(以及生产商)对CDC的库存进行管理,降低了CDC的平均库存量,并且使得有计划的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模式得以实现。

(5)整个供应链系统更具协调性和敏捷性。基于VMI的疫苗冷链系统运作模式增强供应链结点企业间紧密性,也提高了其整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对市场需求更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同时,经销商的库存蓄水池能够更加有效的应对因局部区域发生突发性疫情产生的紧急需求。

2.2疫苗冷链VMI运作流程

疫苗冷链系统的VMI运作流程如图5所示:

(1)CDC将库存余量与日销售量等信息传递给经销商;

(2)经销商对收到信息进行有效性确认,并传递给生产商;

(3)经销商的VMI预测系统对CDC的需求进行预测;

(4)生产商对CDC的需求进行策略性评估,如策略性的增加或减少供给,或者当供应不足时进行策略性的调剂等;

(5)经销商根据VMI预测系统提供的预测需求量、预先为该CDC确定的补库策略(安全库存量、配送提前期、客户服务水平等)以及生产商的策略性评估建议,计算出原始订单;

(6)经销商根据库存管理系统确认实际库存量,以此修正原始订单为实际可以出货的订单,根据运输管理系统确定是否可能实现经济的运输安排,同时对该订单对应的库存进行锁定。产生修正订单后传送给CDC;

(7)CDC进行原始订单的核对和确认,并将正式订单传递给经销商;

(8)经销商根据收到的正式订单,进行货物准备及配送作业,同时把发运信息传送给CDC,以便其进行验收准备,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生产商存档;

(9)CDC依据供应商提供的发运信息,待疫苗到达后进行验收和入库。

2.3基于VMI的疫苗冷链补库策略

在基于VMI的疫苗冷链库存管理模式下,疫苗厂商不再是被动地按照CDC的订单发货和补充订货,而是根据自己对众多CDC需求的整体把握,主动安排合理的补库作业,既满足CDC销售的需求,同时也使自己的库存管理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供应链上供需双方的成本降低。在整合发货的概念之下,疫苗冷链系统面向接种点(CDC)的补库有三种策略,并且对应不同的CDC。

(1)基于时间的补库策略。即为CDC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补库间隔期,这种策略注重的是达到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和配送规模效益的均衡。通常,对于需求平稳,且需求量不大的的CDC采取这类策略。

(2)基于数量的补库策略。当某一结点的库存达到库存下限时,立即对其进行补库运输。在这种策略之下,顾客的服务水平能够得到保证,尤其是当疫苗在某一特定时间地点出现大规模需求时,这种策略能够及时配送,但由于对各个CDC配送的时间是随机的,可能无法取得配送的规模效益。通常,对于需求量大的重点CDC,采取这类策略。相比基于时间的配送策略可以获得较高的服务水平,且由于结点需求量大,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

(3)基于时间和数量的混合发货策略。即上述两种策略的综合,对配送区域内的CDC库存进行动态跟踪,当CDC的库存余量达到补库点时,或达到配送间隔期时,即对CDC进行配送补库,并以每次配送决策后为时间零点,进行下周期的决策。通常,对于当前虽然需求量不大,但被厂商视为重要的CDC结点,可以采取此类策略,以尽量降低其缺货率,保证此类客户获得较高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疫苗冷链建设现况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平凉市2009—2011年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 各级疫苗计划、发放、登记和记录资料, 冷链监测和运转资料, 市级历次免疫规划督导检查意见书和督导检查总结。

1.2 研究方法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和入户检查的方法对全市7县 (区) 疾控中心、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疫苗和冷链管理进行了394次督导检查, 对历次督导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工作标准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甘肃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2 结果

2.1 免疫规划疫苗下发运转情况

我省于2008年底开始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在原有“5苗防7病”的基础上, 将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平凉市辖7县 (区) 102个乡镇, 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 529个行政村, 有乡级接种门诊127个, 村级接种点1 599个, 计免覆盖人数229万人, 15岁以下儿童38.4万人, 年新增计免儿童2.8万人。2009—2011年, 疫苗下发和冷链运转情况见表1。

2.2 基层冷链设备配备使用管理情况

7县 (区) 有4个县疾控中心配备了冷库, 占57.1%, 均能正常使用;县、乡、村3级现有低温冰箱 (冰柜) 163台, 正常使用117台, 使用率71.8%;常温冰箱 (冰柜) 247台, 正常使用170台, 使用率68.8%;普通冰箱 (包括村级小冰箱) 1 629台, 正常使用1 559台, 使用率95.7%;冷藏箱44个, 正常使用24个, 使用率54.5%;冷藏包1 824个, 正常使用1 166个, 使用率63.9%。

2.3 基层疫苗和冷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9—2011年, 市疾控中心共督导县区级疾控中心12次,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70次, 乡镇卫生院186次, 村卫生所126次。督导表明, 县、乡、村3级防疫机构和大部分接种单位能严格按照疫苗管理规范进行冷链管理, 保证了疫苗的效价。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见表2) 。

3 讨论

3.1 基层免疫规划疫苗和冷链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疫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区也进行过一定的分析探讨[1~3], 但未见全面报道。我们经过连续3年督导检查, 发现基层单位疫苗和冷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394次督导中, 共发现疫苗和冷链管理问题6类170次。这些问题按机构分, 县级疾控中心4次 (2.4%) , 县以上医疗机构18次 (10.6%) , 乡镇卫生院115次 (67.6%) , 村卫生所33次 (19.4%) 。出现问题最多的是乡镇卫生院, 主要原因是个别乡镇卫生院领导对免疫规划工作不够重视, 防疫专干身兼数职, 岗位变更频繁, 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免疫规划工作上,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业务学习抓得不紧。其次是村卫生所, 主要原因是乡镇卫生院的培训不够扎实, 加之个别村医年龄偏大, 工作主动性不强, 因而疫苗管理和接种知识欠缺。

这些问题按项目分, 疫苗出入库记录不及时34次 (20%) , 账苗不符50次 (29.4%) , 专项疫苗无专账16次 (9.4%) , 无运转单或填写不规范10次 (5.9%) , 冷链设备温度监测不及时32次 (18.8%) , 疫苗冷藏不规范28次 (16.5%) 。疫苗冷藏不规范的原因除了部分冷藏设备年久失修, 有的冰箱没有温度计或温度计损坏外, 主要还是个别冷链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不清楚冷藏设备温度是否符合疫苗储存要求, 没有尽到监测义务;同时, 也存在个别管理人员在疫苗专用冰箱中储存其他物品, 或未将过期疫苗及时上交报损, 同有效疫苗混杂存放的现象。账苗不符的主要原因是疫苗管理人员对特殊人群疫苗接种项目实施方案理解不透, 在工作开展初期未建立专账, 不能做到日清月结所致。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乡至村进行冷链运转时, 运转时间登记不清, 致使疫苗记账日期混乱以及个别村医不按时限要求给儿童接种疫苗, 疫苗在村级放置时间延长等原因。其他问题实际上均是由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所致。

3.2 关于加强基层免疫规划疫苗和冷链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我市基层单位疫苗和冷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辖区工作实际, 我们认为, 亟待加强以下3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更新冷链设备。近年来虽然国家和省级加大了各级冷链设备的补充, 冷链设备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 但由于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增多、冷链设备陆续报损等原因, 造成基层的冷链设备明显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比如县级没有冷链运输车, 有的县尚无冷库, 乡级的冰箱、冰柜等必须储藏设备也相对不足, 村级的老旧冷藏包亟待更新。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疫苗管理知识培训, 近年来, 省、市、县各级举办了不少针对基层免疫规划知识的培训班, 但从培训效果上来看, 明显有“重种轻管”的现象, 即重视了接种程序要求和操作方法的培训, 而忽视了疫苗管理知识, 比如如何才能保证疫苗账物相符, 如何才能保证冷链设备正常运转, 如何才能确保疫苗效价等。为此, 市、县、乡各级医疗机构今后要把疫苗管理知识的培训作为免疫规划知识培训的重点, 从规范疫苗管理意识入手, 下工夫解决疫苗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 尤其是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职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 大力推行责任追究和失职问责制度, 督促各级免疫规划人员努力工作, 全面落实疫苗管理规定。各乡镇卫生院均要成立公共卫生科, 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能, 稳定专业技术队伍, 指定专人从事疫苗管理和运转工作;院领导要切实加强对疫苗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 确保疫苗规范管理。

关键词:基层免疫规划,疫苗,冷链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寒青, 凌罗亚, 徐旭卿, 等.浙江省免疫规划工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杂志, 2009, 15 (1) :65-67.

[2]黄群艳, 徐影, 张建新, 等.2009年桂林市免疫规划综合评估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 2001, 17 (4) :202-206.

上一篇:廉洁诗词朗诵会主持人串词下一篇:高考物理备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