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共10篇)
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其背诵、理解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一、正音听读,读得通顺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
二、鉴别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不同地方停顿,往往会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筑坐于前”“其一筑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我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修饰“坐”的。
三、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把握准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指导学生朗读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读得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读出韵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疑惑等语气。在诵读训练时,可要求学生揣摩虚词的用法,注意模仿语气、语调,从而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四、想象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间,品味诗意,渐入意境。
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 1 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文言文言简意赅,一篇短短的文章往往能融入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故事性较强的古文,想象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而生动、形象的画面又可以克服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述,诵读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深入想象。
五、分类赛读,激发兴趣
单一呆板的活动往往使人产生厌恶甚至抵制的情绪,指导诵读如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诵读方式有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等。一般来说,学生都有极强的好胜心,利用竞赛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极为活跃,不但加深了印象,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背古文的兴趣。“文章不是无情物,诵读得法遍生花。”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髓。在诵读文章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反复诵读,使学生在之乎者也中,把握文章思想的脉搏,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初中生如何快速有效背诵记忆古诗词?
背诵古诗词是初中语文学习必须项目,记忆诗词内容是很多初中同学的一大难题,也是老师和语文考试的必考项目。那么如何有效的记忆并背诵古诗文,如何梳理古诗词知识点?京翰教育的初中辅导老师为同学们总结如下方法:
一、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二、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学生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三、整分联背诵法
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 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四、尝试回忆背诵法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这种尝试回忆的方法还可在更广泛的时间、场合中运用。
五、限时背诵法
一、层次连接法
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上来是很容易的,这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但是,若是在此基础上持续地问和第一个问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回答,学生就必须思考学生说话的连接性和组织性,从而达到练习口语的目的,让学生分情况,产生严谨的思维逻辑,再去说出学生要说的话,这样练习口语,事半功倍,也能让学生对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点和语法点相结合,并且去体会语调和口语的技巧。学生回答教师问题的层次连接就会让学生的口语变得完整,连接性强还有流畅流利。这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尤其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再现情景法
情境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口语的课程究其本质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能够学习技巧和能力去熟练掌握口语语法点,通过这些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口语课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仅仅是要去教给学生们知识,还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口语的能力上,是其运用到交交际上来。其中最为事半功倍的方法,就是提供语言沟通的机会,让学生们在特定的语境和交际场景中去训练口语能力,这种方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在课堂上在具体和特定的语境中去解释和教授语法点以及句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真切地去体会汉语口语在日常交际中的运用。除此之外,通过有趣的情景再现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口语的效率,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到应该掌握的口语知识,有效地将课堂延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三、及时纠正法
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积极地去训练口语和用口语交流,还要及时纠正学生们口语中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认真地去注重纠正学生们口语中的错误。因为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其错误,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何去纠错,教师应该以温和的态度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否则,可能会打击学生对口语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阴影。这就给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精心和精练。顾名思义是仔细用心的意思,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不能忽视任何小的细节,必须精心地研究教学方式。在口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要精心地对每个知识点和词汇及句式的运用情况加以分析和讲解。除此之外,也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思考如何把课堂的气氛变得适合所要传授语法的情况,还要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其身临其境,学有所用。所有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口语的练习,任何一门语言,若想掌握好,不只是学词、学语法、学句式那样简单的,而是要流畅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和周围的人进行无障碍的口语交际。所以在口语教学的课堂上,可与至关重要。这就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必须摒弃以往的固定的教学观念,去让学生主动多练习口语。精练就是要多练习口语交流,重复练习一种口语交流方式。达到学生不会的,让学生主动去练习并学会,学生会的,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口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上的口语教学必须以训练作为主要的方法,教师在传授口语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运用和掌握情况,要把传授的语法知识及时地和口语训练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在情境中训练口语,学习口语,并能在交际中运用得当。教师要做到精心,精心地进行课前准备,精心地纠正错误,认真的教学态度,还要拥有精练的思想,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到多练,重复练,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更生,王红旗.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一、正音听读,读得文通字顺
对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個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例如“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读“jiàn”,“一会儿”,而《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读“jiàn”,有“夹杂”的意思;又例“数”,(狼)“又数刀毙之”读“shù”,意为“几”;又如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亡”通 “无”……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诵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二、鉴别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一句话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我们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如(狼)“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我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修饰“坐”的;又如《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句,通过对比鉴别,定出了正确的句读应是“而乡邻之生日/蹙”,因为“生”是“生活”,“日”是“一天天”的意思,这类情况还有不少,须在诵读时,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清句读,才能疏通句意,理解文意。
三、模仿练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的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
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方智范教授所讲的:“古诗词包括文言文的积累,我们不要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语言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其实它也是思想、情感、形象多方面的积累,包括古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诗篇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一种营养,我想是终生受用的。诵读的方法,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快速反应机制。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求之过剩,做过多的理性分析,这是应该避免的。”古诗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其它文体教学的特殊作用,优秀的古诗不但情理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它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能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体验、欣赏,获得审美感受,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改变教学观念是关键,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这几天,通过模块四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教学实录案例的阅读,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就教学实录案例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教学实录案例里,该老师在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很多,我认为最好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铺垫设计很巧妙。契入课堂,以一个“鹤”字为突破口,用极其神话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地将学生带入了诗歌的境界里,让学生思维开启,浮想联翩,进入学习的最好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中,体现主体,重视启发,例如案例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师:既然是之广陵,又说是下扬州,看样子这个广陵就是……生:扬州。师:他们呀真的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这样,在我国的长江流域,而黄鹤楼在?生:西。师:广陵在?生:东。师:也就是西辞的意思应该怎么说比较恰当呢?你再说一说。生:我觉得应该是离开西边去东边。师:哦,离开了西边的黄鹤楼道别了。没错,此时的孟浩然就要沿长江自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诗中还说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精彩的片段,很重视启发,且尺度适当,就好像让学生跳着去摘苹果,而不是站着就能摘到苹果吃一样。
3、生参与度大,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紧密,“主体”与“主导”的时间分配合理。,整个课堂,好像只有学生的讨论,没有老师的回答。其实,这不是教师放任自流,而是体现学生这个“主角”,教师只需牵引、点拨一下即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中所提倡的“主体”和“主导”的课堂角色。
不足之处,我认为也有一点,就是在教学过程里,至始至终,没有老师的范读,我觉得应该有老师的范读或多媒体范读会更好,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诗的节奏及意境。
所谓挫折教育又叫“磨难教育”,是指在困难的环境中经受锻炼,摆脱困境,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上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挫折教育的目的是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体魄,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在校园中遇到的挫折情境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学习方面:考试不及格;上课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完不成作业;没能遇到理想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教师不屑回答自己的问题;无机会表现自己在某一学科的才能;没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肯定性评价等等。
二、生理方面:因生理有缺陷,或相貌不佳而被同学取笑、挖苦;因身体条件所限未能参加有关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等等。
三、人际关系方面:给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没有知心朋友,经常遭人议论,被人特别是被同性戏弄、嘲笑等等。
四、兴趣方面:班主任不允许自己参加社团活动;自己的爱好得不到家长、教师的支持,甚至受到限制和责备。
五、自尊心方面:被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遭到点名批评,经常忍受委屈;教师、同学不信任、不理解自己,班干部被撤职;没取得应有的比赛名次。
六、自信心方面:自己付出巨大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精心制订的学习计划常常不能落实;自己苦思冥想的工作打算,被同学轻易否定; 1 因某门功课没学好而被视为“不可造就”。
当人处在挫折情境中的时候,总要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反应,引发出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挫折行为,并最终影响到人们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中的上述挫折情境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反应呢?
(1)情绪方面:挫折常常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恐惧感以及焦虑不安、灰心丧气、敏感多疑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2)理智方面:接二连三的挫折情境抑制了学生的心智活动,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分析、判断、解决问题时滞缓、刻板,缺少灵活性、独创性。这些学生往往把失败归咎于他人,并为自己找一些合理的借口,以减轻心理压力。如:踢输了球,便抱怨场地不标准;害怕与人交往,就说别人对自己不热情。
(3)自信方面:由于学习上的频繁挫折,加剧了学生对学习的担忧,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放弃了追求的目标,进而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倾向。
(4)性格方面:挫折情境常会使一些学生变得悲观失望、沉默孤独、抑郁寡欢、不愿交往、不好竞争,或表现出暴躁、易怒,喜欢挑衅等等。(5)生理方面:挫折情境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常常导致生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如呼吸急促、出汗、脸红、神情恍惚、食欲减退、失眠、健忘,以及轻度的身体疾病等等。
(6)行为方面:挫折情境常常使学生表现出直接或转向的攻击性行为。学习上的挫折常常导致学生破坏纪律、扰乱秩序、厌学、逃学、考试作 2 弊等。自尊与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常常使学生作出破坏对方财物、偷窃、讽刺挖苦别人、打人、骂人等行为。
文明礼貌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应具备文明礼貌这一美德。我国是“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只是品格质朴,而不注意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光注意礼节仪表,却缺乏质朴的品格,就显得虚浮。只有礼节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树立文明礼貌新风,这不仅需要社会、学校作出努力,家庭的文明礼貌教育十分重要。
(1)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家庭和学校对孩子从小应进行以下方面的教育:教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美德,以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要求。“四美”的一般要求是:a、心灵美就是要注意思想品德的培养,从尊敬父母做起,从爱周围的人到爱人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从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起到爱劳动;从认真刻苦学习做起到爱科学;从说实话做起,做到正直、诚实;从爱护自己的用具、家里财产做起到不损人利己,团结同学,乐于助人。b、语言美,教育孩子使用礼貌语言,见面问好,分别说再见;无意对别人有损害要道歉,即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语言,做到和气、文静、谦逊、不讲粗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c、行为美,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做到勤劳、友爱、守纪,不损害集体利益,不破坏家庭财产、别人的财产、公共财产,不破坏社会秩序。d、环境美,教育孩子搞好个人
卫生、家庭卫生和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做到卫生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破坏树木花草。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地要求和训练,使孩子逐渐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2)文明礼貌教育应注意的几点:a、必须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不同年龄阶段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循序渐进地进行。b、从小事抓起,从眼前折起,既要向孩子讲清文明礼貌的意义、基本常识,又要进行训练,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使孩子事事处处体会到具体的要求和做法,从而在孩子意识中扎根。c、根据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社会、学校礼貌教育,家庭密切配合,让孩子校内与校外,家内与户外都讲文明懂礼貌。
如何让学生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
文明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里呢?首先要加强文明礼貌的宣传,校风好了,同学们不随意打架,不骂人,不说粗话了;学生见到老师都能叫“老师好”,不随意进办公室或进办公室前先报告,打扰人能说“对不起”;下课后,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教室的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国旗下同学们能做到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还服从老师管理和受到老师的帮助主动诚恳地说谢谢。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包容、忍让,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尚的、受欢迎的人,请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举止:
1、校园内坚持说普通话,处处使用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特别是对着老师时要说:“老师,好”。有领导来要说:“领导好”并要用标准的礼节来表达对领导的热烈欢迎。
2、尊敬老师,孝敬长辈,体贴父母,不顶撞,不发脾气,虚心接受教导;能主动学会关心家人,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想想,老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改作业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家长每天不停地劳作赚钱是为了生活更宽裕。教育学生帮老师拿作业本,帮父母做做家务等力所能及的事。
3、同学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说谎,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没有敲诈勒索等行为。但是,在以前这种现象偶尔也有发生。只要我们能做到真诚相待,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个欢乐和谐的校园。大家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心平气和地去解决,真的解决不了时应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千万别大打出手,这样只会是两败俱伤。
4、自觉维护学校集会和公共场合秩序,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和有益的动物,爱护校内外公共设施。爱护校园花草木,使校园更美。
5、穿着朴素整洁、文雅大方、无奇装异服。
6、不随地叶痰、乱倒垃圾、乱泼脏水、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大、小便。不随便吃零食,不带零食进校门。
7、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录相,唱不健康的歌曲,特别是不去网吧上网。
一、语感训练现状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训练语感”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应试思想作怪。教师一味地对中考的口径,字、词、句、篇、语、修、逻,面面俱到,丝毫不敢遗漏半点。便觉得“时间紧,压力大”,无暇顾及。于是课堂上仍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能跑跑龙套,甚至做看客,很少有读、说的机会,即使有时也进行品词析句的训练,但由于离开文章的整体和过分地追求高速度,往往还是由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思索、辨析、咀嚼,结果是学生如同享受餐桌上的鱼丸,虽有鱼味,但不全是鱼味,更看不到鱼的全貌。这正如朱作仁教授批评的那样:“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
二是语感概念不清。不少人把“语感”和“语基”完全等同了起来,以为语基教学和语感训练是一回事。其实,语文基础知识属于知识的范畴,而语感则属于能力的范畴,它们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虽有联系,但其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决不能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来代替语感训练,只能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目标语感,并不断培养语感。语感训练真的会影响中考成绩吗?语感训练真的是可有可无吗?答案是否定的。朱作仁教授指出:“敏銳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从语文的角度讲,语感既能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又是聪明的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语感对一个人学好语文、接受或输出语言文字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都会相应地得到提高。换句话说,当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能力时,他们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必然会迅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达到“得意者超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一句话,如果有了敏锐的语感,就能一听就懂得,一说就清楚,一读就明白,一写就通顺。
二、培养学生语感应从朗读入手
如何加强对初中生的语感训练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朗读人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仿写;读写
许多名家都有仿写的经历,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写的《狂人日记》的格式基本是模仿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大诗人李白模仿崔灏的《黄鹤楼》写成了千古流传的《登金陵凤凰台》一诗。朱作仁先生曾说过,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模仿将读与写联结起来了,也促进了学生自身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可以说,仿写是学习写作的一条捷径,可以分为句型仿写、结构仿写和综合仿写。
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任务,这却是一个难点,有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入手,学生也找不到写作门路,三四年级学生写出的文章只有百来字,甚至几十个字,有的文不对题。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了,要指导好学生写作最捷径之法,是要学生学会仿写。
一、重视摘抄,仔细咀嚼
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进行仿写训练应该培养学生养成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细嚼慢咽,不要急于求成,囫囵吞枣,教师充分挖掘课本资源,与学生一同研究、讨论,一同品味,并给学生发挥的平台,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能够运用引导性的提问或者句子将学生规范学生的思路,这样才可以不断提升仿写的水平,在学生接触写作的初期打好基础。
比如:在学习完《秋天的图画》一文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来训练学生仿写,将《秋天的图画》课文中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句子摘抄下来,和学生一同分析品味,比如“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麦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是一组排比句,同时有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教师已经分析过了,在仿写训练的时候,教师应该再次进行回顾,并引导性的提问:“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这组句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同学们会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回答“拟人”,有的回答“比喻”......,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仿照这组排比句式,进行自然景色的仿写。通过这种摘抄课文好词好句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仿写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二、激发欲望,积极鼓励
鼓励的语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仿写的欲望,提高学生仿写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仿写训练的成果,发现学生哪里不足,哪里占有优势,进而更为科学地采用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仿写训练,教师要看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性,不能够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学生们只要用心观察,体会生活,认真仿写,那么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肯定之后,学生仿写的信心才会得以建立,才会乐于仿写,肯于仿写。
比如:在进行固定句式“一边......一边”仿写的时候,教师布置练习之后,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组织语言,之后教师让学生们举手,阅读自己仿写句子,有的同学这样写“早上起来要迟到了,我一边吃早餐,一边穿衣服。”这样的句子虽然不存结构上的问题,但是逻辑上是行不通的,教师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应该给予学生肯定,因为他认真思考问题,并组织语言进行了仿写,同时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学习态度是值得表扬和学习的,然后教师再认真讲解句子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得信心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最后加以改正。
三、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少,对于词句的理解能力也很弱,那么教师在开展仿写训练的时候,要懂得循序渐进,在激发的学生仿写欲望,养成了学生摘抄好词好句习惯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定期总结自己的摘抄记录,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摘抄心得,针对那些摘抄得好,体会深刻的学生给与表扬和奖励,并激励那些稍微逊色的同学,让他们向这些学生学习,给与他们鼓励性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会积累的越来越多,仿写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例如:绝对值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新课导入时,设计在车站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在公式、法则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模型,对其既作出通俗的解释,又作出本质的揭示,阐明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系,加深正确理解。同时教师应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自制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学软件,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掌握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學中要紧扣教材,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电脑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跛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地前进,这是“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然后指出: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然后把这些特殊性质运用到运输工具上,这样制造了圆形轮子,轮子的形状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初步体会科学来源于实践又还原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富有智力价值的数学游戏,它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单项式”概念后,设计在树上摘标有单项式的苹果游戏,学生用鼠标点选苹果拖到篮子里,计算机迅速作出判断,摘对了给予鼓励,摘错了提示错误并且苹果返回到树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概念,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优化教学过程。
三、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四、利用“读一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其中的“关于代数的故事”、“有关几何的一些历史”、“关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方程组”、“中国古代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研究”等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巧用材料”、“完美的正方形”、“黄金分割”、“求平均数”等内容起着对课本知识引深拓广、消化应用等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意识的重要素材。
五、重视实习作业,开展探究性活动,学以致用
数学并非仅仅是一堆知识,它更是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应把学数学作为一种过程。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用在联欢会、文艺晚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又如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生产常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多种多样、经济美观实用的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将所学知识变成“产品”。开展“奇妙的黄金矩形”活动课,学生通过画、剪、折等实际操作,感到数学的美,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用计算机动手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或应用软件。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要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看了中日两国少年儿童野外拉练比赛的报道之后,使我震动很大,也充分认识到强化学生品质的训练远比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要重要得多。于是,我就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各种体育器械,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强化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借助天气条件强化学生意志的训练
以往,每当遇到酷暑严寒风霜雨雪的恶劣天气,我都是自然地把学生的室外体育课转移到室内上,有时还会为主课教师让位,使学生失去了宝贵的锻炼意志的机会,使学生犹如温室的“花朵”。近两年来,我试着改变以往“老母鸡护小鸡”的做法,利用不同的天气,采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克服他们对恶劣天气的畏惧。例如,冬天碰到风雪时,总有部分学生怕冷,不愿出教室,不是装病就是借种种原因请假。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简单地讲述了一遍,然后问大家谁愿意去雪中帮助两个小姐妹,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全部举起小手,并在室外风雪中表现得像个小英雄。
二、借助不同的教学项目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强化训练
在各种体育项目中,学生总有最害怕和最薄弱的,而这些项目恰好又是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最佳项目,如田径中的长跑。训练前,我先给学生上了一堂专门的理论课,向学生介绍“极点现象”和“第二次呼吸”等原理,让学生知道长跑中的痛苦感觉是正常的,只要咬牙坚持就可以过去。同时,还向学生说明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在长跑中的重要作用,只要意志坚强、训练得法,每个人都可跑完“马拉松”。学生们了解了长跑的原理和要领,打消了思想顾虑,增加了训练的信心,许多同学都可以跑完全程了。以后逐渐延长距离,逐渐加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锻炼。再如支撑跳跃这一项目,很多女生一开始都不敢跳。此时老师就要注意从思想上循循善诱,做好鼓动工作。我把“小山羊呀小呀小,骑在上面真舒服”的顺口溜让学生朗诵两遍,再让每个学生先骑上去感觉一下,然后再加上得力的保护措施,往往一节课下来95%的学生都能跳过去了。还比如队列训练,当学生叫累时我们可以用邱少云、抗洪抢险英雄、奥运冠军等动人事迹去感染他们,并且用自己以身作则的示范带动大家。虽然汗流浃背,许多学生也都能坚持下来。
三、借助不同的体育器械和场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强化训练
教学单杠、双杠、肋木、山羊、跳箱、投掷等运动,也能培养学生胆大、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等意志品质。如在教学横肋木技能技巧时,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坚持不懈的锻炼,就不可能完成整个动作过程;其次,要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然后逐步完成整个训练过程。为了让学生克服怕苦、怕脏的不良品质,我让学生在土地上、水泥地上和沙坑里练习俯卧撑、侧手翻、前滚翻等项目,使他们懂得掌握本领要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所以,借助一定的场地、器械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强化训练。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只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安排,是可以找到很多强化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项目和训练内容的。但是,也要注意训练的方法和艺术性,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和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如果每位教师都注重对学生加强品质训练,那么中日两国少年儿童再现“比赛场”时那令人震惊的意志品质的巨大差异就不会再出现了。
【古诗文教学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推荐阅读:
古诗文诵读教学调查问卷07-17
古诗文诵读教学计划09-21
古诗文教学要注重诵读10-08
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09-15
古诗文诵读教学的一点体会06-26
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06-25
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07-19
语文宝典古诗文诵读11-01
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11-28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怎样渗透美育教学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