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精选9篇)

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 篇1

调查报告是指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是一种反映调查结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调查报告有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提炼主题。调查报告的主题就是调查报告要讲的中心思想,这是调查报告的灵魂。一般地说来,调查报告的主题就是调查的主题。对主题的要求是:“正确、深刻、明确、集中”八个字。正确是指立论要正确,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深刻,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明确,就是提炼观点,贯穿全文始终,给人以突出明确的印象。集中就是比较单一,一个调查报告只说明一个问题。主题越小,越集中,调查报告就越短,越容易写。中小学生最好是从写作小型调查报告做起,不要一下就写大型调查报告。

第二,调查报告要用充分的调查材料来说明问题,用材料证明观点,学会精选材料,其标准是:调查报告所用的材料要能深刻地说明问题的本质。具体写作时,做到“点”、“面”的材料结合使用;文字、数字、图表三种方式相互配合;统计材料和访问、观察获得的资料适当配合;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证明观点。

第三,调查报告要以事实说话。语言要准确、、简洁,用词要恰如其分,注意分寸,通俗易懂,结论力求准确。

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由题目、署名、引言、正文、结论、附录等六部分组成:

(1)题目

调查报告的标题往往是调查报告的主题的体现。因此,要求用——句活点明出文章的主题,而且写得朴实、具体、明确。标题有单标题和复标题。

复标题的主标题点明调查报告主要研究的问题,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调查的地区和范围。例如,《走综合经营的广阔道路——重庆市长江农工商联合公司的调查》。

(2)署名

署名的位置,或在标题与正文之间,在正中或偏右的地方,或在正文末尾。

(3)引言

一是要介绍本调查课题的缘由和背景,调查的内容和目的,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本项调查的意义和价值。二是要介绍本次调查的全过程,包括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方式。三是要分析本次调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引言要起到统率、概括全文的作用,要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4)正文

正文部分是调查的内容,也是成败的关键。对调查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一系列科学分析和研究方法,提出主要的理论观点,回答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常见的写作方法有:①按调查的先后顺序逐点写;②按事物发展的阶段来写;③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来写;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来写。

(5)结论

对调查报告全文作出总结。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6)附录

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 篇2

一、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师知识结构的一些新要求

1. 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教师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说就是现代文盲。随着新教材的实施, 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 还要开发相应的社区教育资源, 这需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才能胜任。只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变得灵活、通俗易懂, 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接受。如“地球的运动”和“大气的运动”等这些自然地理单元, 如果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特点及过程, 气旋和反气旋、冷锋和暖锋的运动过程直观呈现给学生, 仅凭教师讲解、学生凭空讨论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特别是“3S”技术在高中阶段的开设, 如果教师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无法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及指导学生开展这方面的课外实践活动。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进入21世纪, 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 必须大视野、多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 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加以阐述、引导, 这样才真正担负起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3.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星球, 地球环境质量的好坏, 牵涉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地球系统科学从整体的角度, 将地球的几大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 其目标是描述和理解生命的独特环境;描述和理解发生在该系统中的重大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等。作为高中地理教师, 只有系统、深刻地掌握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才能很好地去解决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师的素质要求

1. 教师的身心健康素质

当今的社会科技高速发展, 竞争激烈, 使人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压抑和苦闷之中, 尤其是高中生, 既肩负沉重的学习压力, 又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竞争。因此, 需要教师本身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在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 更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 缓解和消除学生不健康的心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 新课程的知识容量更大, 内容更丰富, 开展的各种活动更多, 这就要求高中教师要有健康的体魄, 平时要加强锻炼身体, 注意劳逸结合, 以高昂的斗志投入繁重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 教师的品德素质

首先, 教师要热爱和坚定自己的职业。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多元化, 教师这个职业已经不是天底下最令人向往的行业, 但可以说是最高尚的职业, 它没有商界的尔虞我诈, 也没有政界的钩心斗角, 它像蜡烛默默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 给世界带来光明和真谛。所以教师必须热爱和坚定自己的职业, 必须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强烈的激情和热情, 这样才会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地传授给下一代, 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育的园地里默默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其次, 教师要热爱和尊重学生。也许对目前的大多数学校来说, 那里的学生不爱学习, 比较调皮、难管, 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难展开, 但“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情感基础, 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教师只有真正爱学生, 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与配合, 也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 发现学生的潜质。同时还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融洽。

3. 教师的能力素质

(1) 教学能力

高中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和探索者, 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面对教学活动中师生主体地位的转换, 教师如果没有充实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灵敏的教学机智, 是无法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的。

(2)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教师素质能力结构的核心”。新课标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所以, 面对新课改, 教师更应当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大胆探索、积极实践, 并将其融入地理教学中。例如, 在地理新课程中进行“问题研究”时, 就应该让学生发表、接触不同的观点, 对问题开展讨论、辩论,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种自主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形式自主研究、讨论、总结, 这样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杂乱无序的状况, 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管理艺术, 有放得开、收得回的课堂驾驭能力。虽然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共同学习, 但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 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 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很多, 特别是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 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时还超过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想继续扮演“教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角色, 就必须要终身学习, 不断学习, 善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 不断更新知识, 调整知识结构。

(4) 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既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学术交往, 也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往。由于高中新一轮课改在我区刚刚起步, 各地、各校都还在摸索中前行,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同时, 教育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 “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共同的教育情景中, 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因此, 高中教师除了重视自身的人际交流、情感沟通以外, 还要具有与学生沟通和理解的交往能力。这样, 在新一轮的课改教学活动中才能占据主动。

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 可以说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它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为了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 要求教师都全身心投入这一场改革。教师不仅要有改革的意识, 而且要敢于探索, 勇于实践, 做一个改革的有心人, 让这一场高中教学改革早日在广西开花结果, 向大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 篇3

一、对《课程要求》的认识

《课程要求》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所指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指英语语言知识、英语应用技能(听说读写)、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言产出的技能实践。(2)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要求》除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外,特别强调应大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促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这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3)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要求》对大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三个层次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同时《课程要求》提出除开设英语基础课外,还应开设英语选修课程,即能力提高课程,包括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4)测试、评估方式变化。《课程要求》重视教学评估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除了终结性评估以外,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估。纵观《课程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手段,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它进一步提出了“应用能力”和“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等新概念。培养目标的调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个性化学习要求、测试和评估方式的变化,对原有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及组织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尤其是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结构体系。

二、《课程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结构的构建

笔者认为《课程要求》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结构应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包括使用英语的能力)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具体体现在更新教学理念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掌握语言和文化能力、教学能力以及专业发展和科研等方面能力。

1.更新教学理念能力。外语教学理念主要包括对外语语言的认识、对语言学习的认识和对教学的认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的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这种挑战不仅是对学校教学模式、课程、教材等的挑战,更重要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的、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挑战。这种挑战迫使大学英语教师不得不积极思考,重新为自己进行定位,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使之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其教学理念也要有很大的转变,要从原来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到研究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上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并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转变的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查找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等能力。因此,不断掌握新方法、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已成为时代对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要求。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为了实施《课程要求》,大力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国各高等院校都在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断言,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面对这种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熟悉并掌握CAI技术,具备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同时,积极主动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自己,努力学习在线课程,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有关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国内外专家进行咨询和磋商。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学习任务的布置。

3.掌握语言和文化能力。为完成《课程要求》提出的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应具有很强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精通语言知识和有准确而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便于交际和互动。其次,为了应对开设语言应用类课程、能力提高课程和语言文化课程,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教学能力。据调查,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开设此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必须熟悉并掌握英、美国家文化习俗和文学包括其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结构、价值观念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准确、流利、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4.教学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表现教师创作智慧与能力就是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看家本领”和他们的重要业务能力。如何进行系统的、整体的教学设计,如何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统一地、协调地安排,如何用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来促进与改进教学,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师亟待发展的一种新能力。首先,在教学设计的观念与方向上,强调运用现代教育观念,强调突出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换言之,教学设计要考虑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改变以往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的局面;其次,从教学设计的策略上,强调运用系统观和整合的思想,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对其间关系进行协调的、整合的把握,强调问题解决策略;最后,从教学设计的方法上,注重对学习者的分析,强调师生之间关系和角色的重新定位,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人有机结合,强调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教学策略与方法在学习者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从宏观上看,这种能力包括实施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一致性的能力;实施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处理策略等。从微观上看,它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如询问方法、交谈方法、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处理策略、课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非言语表达能力(如教具的有效使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形体和课堂表演技能等);互动能力(如师生间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与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

(3)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采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后,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将成为主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时间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形式的变化,对教师的监控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从课堂监控到情境监控,从对集体监控到借助网络技术对个体监控、小组监控的能力。

(4)教学反思能力。教师仅熟知语言习得理论是不够的,这不仅因学生有其特点,而且因为每堂课都是动态和变化的。因此,为了促使学生对其进行反思,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验证自己教学目标的可行性、教学理念的适应性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从而作出新的决策。实际上,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过程的一种内省式的自我研究,通过反思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察、比较、分析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全过程,从而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有思辩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尽力成为“反思性的从业者”。

(5)教学评估能力。《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把原先的终结性评估改为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个方面,更强调过程性评估。评估的范围增大,评估的内容增多,评估的要求增高,要求评估的能力增强。为此,这种过程性评估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设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能力、收集评价资料的能力、选择和运用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的能力、分析或解释评价资料与结果的能力以及反馈矫正的能力等。

5.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师不仅是现代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更应该是集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这是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国内外外语教学动态,总结他人教学经验,成为锐意进取的学者型、专业化教师;加强学习在线课程,开展专题研究;注重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更是教育变革对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科研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没有科研能力,就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

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结构与格式要求 篇4

一、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结构

实践调查报告的内容及其顺序依次为: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六大内容。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实践报告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要引人注目;题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2.摘要、关键词: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等,语言力求精炼,并另起一行注明3-5个报告的关键词。

3.正文:是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的主要部分,包括基本理论概述、实践调查概述、分析阐释等内容。

4.结语:主要包括形成结论、提出看法和建议。这是报告最有价值的部分,要求内容精炼,字数不宜过多,结论正确,建议切实可行。

5.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的写法应该遵循规范。

二、书写格式要求

1、封面

社会实践报告封面全校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3)

中文题目:二号黑体字

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仿宋4号

2、题目、摘要、正文的格式、字体、字型及字号要求

题目(居中,黑体3号)

姓名(居中,仿宋4号加黑)

摘要(仿宋4号)

关键词:3-5个,中间用“,”号分开,(黑体小4号)

正文:2000-2500字(仿宋4号)

3、页眉居中插入“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字样。(楷体5号)

4、页面底端居中插入页码

5、正文段落及行间距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pt”。

6、页面设置及打印规格:实践报告页边距上3.0厘米,下2.5 1

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页脚1.5厘米。(A4纸打印)例文:

关于农村规模化经营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邓伊一

摘要:本文是关于农村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索,对如何解决规模化经营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农村,规模化,经营

当前农村问题是我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

(一)技术的原因导致的是什么样的关系

技术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生产方式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要的系统知识,而这些系统知识是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表达的,是能够传授的。

1.在国际实施中的运用

(1)

(2)

2.在贸易中的使用

(二)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如何使用

二、TPIPS的主要内容和规则

TPIPS的来源: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代表于1987年10月提出,有关知产权规范的谈判,不能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各项协定和世界版权协定作为

三、规模化经营现状

结论:

参考文献:

数控机床的结构性能要求 篇5

JC35导读: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的主体部分。来自于数控装置的各种运动和动作指令,都必须由机床本体转换成真实的、准确的机械运动和动作,才能实现数控机床的功能,并保证数控机床的性能要求。

经济型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1)主传动系统,其功用是实现主运动。

(2)进给系统,其功用是实现进给运动。

(3)机床基础件,通常指床身、底座、立柱、滑座、工作台等。其功用是支承机床本体的零、部件,并保证这些零、部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占有的准确位置。

(4)实现某些部件动作和某些辅助功能的装置,如液压、气动、润滑、冷却以及防护、排屑等装置。

(5)实现工件回转、分度定位的装置和附件,如回转工作台。

(6)刀库、刀架和自动换刀装置(ATC)。

(7)自动托盘交换装置(APC)。

(8)特殊功能装置,如刀具破损检测、精度检测和监控装置等。

其中,机床基础件、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以及液压、润滑、冷却等辅助装置是构成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的基本部件,其他部件则按数控机床的功能和需要选用。尽管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的基本构成与传统的机床十分相似,但由于数控机床在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与传统机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在总体布局、结构、性能上与传统机床有许多明显的差异,出现了许多适应数控机床功能特点的完全新颖的机械结构和部件。

经济型数控机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尽管数控机床价格昂贵,一次性投资巨大,但仍然为机械制造厂家所普遍采用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其原因在于数控机床能自动化地,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地解决中、小批量的加工问题。数控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的发展及在机床上的应用,为数控机床的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提供了可能性,但要将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必须要求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具有优良的特性才能保证。这些特性包括结构的静刚度、抗振性、热稳定性、低速运动的平稳性及运动时的摩擦特性、几何精度、传动精度等。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受多种外力的作用,包括运动部件和工件的自重、切削力、驱动力、加减速时的惯性力、摩擦阻力等。机床的各部件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将产生变形,如各基础件的弯曲和扭转变形,支承构件的局部变形,固定连接面和运动啮合面的接触变形等。这些变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数控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破坏刀具和工件原来所占有的正确位置,从而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切削过程的特性,所以,提高机床的静刚度是机床结构设计的普遍要求。数控机床为获得高效率而具有的大功率和高速度,使它所承受的各种外力负载更加恶劣,而且加工过程的自动化也使得加工误差无法由人工干预来修正和补偿,所以,数控机床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会更为严重。为了保证数控机床在自动化、高效率的切削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高精度,其机械结构应具有更高的静刚度,有标准规定数控机床的刚度系数应比类似的普通机床高50%。

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 篇6

a)预制装配的顶盖,在板缝内应配置不少于16的钢筋;板缝宜采用M10水泥砂浆灌严;板与梁的连接不应少于3个角焊接,当设计烈度为9度时,宜浇筑二期钢筋混凝土迭合层。

b)顶盖与池壁应连接牢靠;顶盖在池壁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少于200mm;当设计烈度为8度,顶盖为预制装配时,砌体池壁的顶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池壁的顶部,应设置预埋件并与顶盖内预埋件焊连。

c)设计烈度为8度或9度时,有盖水池的柱子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纵向总配筋率分别不宜小于0.6%或0.8%;柱两端1/8或1/6高度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应大于100mm;柱与梁或板连接应锚固,

d)设计烈度为8度时,采用砌体结构的矩形水池,在池壁拐角处,每3050mm高度内,应加设不少于36水平钢筋,伸入两侧池壁内的长度不应少于1.0m。

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 篇7

汶川大地震过去已有一年多了, 但每当想起那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 仍会让每个中国人心有余悸, 也对我们设计工作是一个警示, 那就是抗震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设计工作, 浅谈一下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几点体会。

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 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建筑形式, 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 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 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 变形能力小, 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 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我认为, 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

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规整性是整个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重要的内容。抗震设计中, 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 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 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 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 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 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 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 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 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即使不可避免时, 也应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 将体型复杂, 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分割成几个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应尽可能兼顾建筑造型, 又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将平面布置、立面外观造型设计得较为规整、简洁、美观大方;同时又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

2 砌体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不应该超限值

历次震害证明, 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 高度越高, 它的地震破坏程度越大, 所以控制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对减少地震时带来的震害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有了强制性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应满足下表中的限值。

在设计中房屋总高度及总层数应同时满足上表的限值, 因为楼盖重量占房屋总重的一半左右, 房屋总高度相同, 多一层楼盖就意味着增加半层楼的側向地震作用, 同时加大对底部的倾覆力矩。在中、强地震作用下, 因倾覆力矩过大, 使得底部墙体产生过大的压力或剪刀而被破坏, 故此减轻自重、减少层数、降低层高是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3 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及屋盖

房屋是纵、横向承重构件和楼盖组成的一个具有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 其抗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刚性楼盖是各抗侧力构件按各自侧移刚度分配地震作用的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 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 不但可消除滑移、散落问题, 增加房屋的整体性, 增大楼板的刚度, 而且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可予以适当放宽, 因作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砌体结构, 层间变形是可控制的。较强的楼板及屋盖水平刚度使荷载传递具有良好的条件, 平面上, 当上下墙体不对齐时, 现浇楼板及屋盖能起到一定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 同时楼、屋盖现浇增加了楼板对墙体的约束。因此, 采用现浇楼、屋盖是一种较好的增强楼房结构空间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方法。

4 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横墙体, 在地震中主要由于承重纵、横墙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裂缝, 严重者会出现倾斜、错动、倒塌等现象, 进而使房屋造到破坏;所以合理布置纵、横墙对提高房屋抗震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层砖混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 沿平面内宜对齐, 沿竖向应上下连续, 同时同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房屋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决定着房屋抗震能力的高低, 多层砖混房屋一般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 由于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 间距大, 因而房屋该方向刚度较弱, 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 抗震能力低;在高烈度地区, 墙体由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 进而引起整个房屋倒塌。而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房屋, 由于其限制了纵、横墙的侧向变形, 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

5 有效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

多次震害调查表明, 圈梁是多层砖房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可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减轻震害。在多层砖混房屋中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 可加强内外墙的连接, 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作用使楼盖与纵、横墙构成整体的箱形结构, 能有效地约束预制板的散落, 使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以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抗震能力。圈梁作为边缘构件, 对装配式楼、屋盖在水平面内进行约束, 可提高楼盖, 屋盖的水平刚度, 同时能保证楼盖起一整体横隔板的作用。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对墙体在竖向平面内进行约束, 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 且不沿伸超出两道圈梁之间的墙体, 并减小裂缝与水平面的夹角, 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 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设置圈梁还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与地表裂缝对房屋的影响, 特别是屋盖和基础顶面处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应闭合, 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 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 配筋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6 在合理位置的墙段内设置水平钢筋

在抗震验算中, 多层砖混房屋底层往往不容易满足抗震要求, 即使有时在适当部位加设构造柱也不能完全满足, 为了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可以在抗震力不足的承重墙段内配置水平钢筋, 使地震力由砌体及水平钢筋共同承担, 一些试验表明, 配筋多孔砖墙体可以减少脆性, 增加延性, 有效提高墙段的抗震能力。

7 结束语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砖混结构设计规范, 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 提出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的几点内容, 同时指出在抗震设计时应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 从而达到“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设防效果。

参考文献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砌体结构设计手册》.ISBN7-112-05473-7.

[4]刘大海.建筑抗震构造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 篇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中等收入人群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意义,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化改革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有多方面原因

一般而言,人们很容易将中等收入群体简单定位在收入水平上,事实上,中等收入群体应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指标。笔者认为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四要素:

一是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水准。一定的收入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准与生活质量,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虽然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超过当地当时的社会平均收入水准则是一个底线。如果消费品价格畸形或者抵御生活风险的机制欠缺,往往需要超过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一倍以上才能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条件。

二是一定的资产或财产积累,包括货币、房屋等。这是中等收入群体具备现实消费能力并具有安全感的物质基础,也应当是中等收入群体稳定的特征。以北京为例,在数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和偏高的房租面前,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住宅,即使月均收入一万元,也不能算是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因为一套住宅足以让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消耗过半。

三是较强的消费能力,包括一定的支付能力与合理的消费结构。中等收入群体应当是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是时代消费潮流的中坚力量,其消费结构不仅应包含有质量的日常消费,而且应成为旅游、文化等消费的主体消费群体。

四是安全感。这是一个主观性指标,但又必须以具备相应的抵御生活风险能力和能够实现稳定预期的能力为条件,有了安全感,才会有幸福感。

国际上对中等收入群体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用得比较多的是世界银行“家庭人均每天支出10~100美元”的标准。按此计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总人口比重为五分之一左右,不仅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明显低于这些国家与我国处在相同发展阶段时的水平。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偏低,有所处发展阶段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受到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影响。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刚迈入工业化中后期,生产活动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刚刚超过第二产业,但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服务业比重偏低,导致劳动收入相对于资本报酬偏低。同时,高质量人力资本比重偏低,也影响到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现在每年已超过750万人,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重仍然很低,2014年我国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仅为11.5%,远低于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

从发展方式看,长期以来依靠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增长,重投资轻消费、重物质资本轻人力资本,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份额和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仍然偏低。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跨过刘易斯拐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份额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影响了中等收入人群的壮大。

从体制政策看,我国要素市场发育仍然滞后,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受到制约。劳动力在城乡、区域、行业间流动还存在各种显性和隐性障碍,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难以获得与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及教育、就业和升迁机会,抑制了这部分人的收入增长。农村土地改革滞后使得土地缺乏流动性,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收入。资本市场仍不完善,实际利率水平长期受到压制,导致大量中低收入居民的储蓄通过低利率间接补贴给了低效率企业和部分高收入人群,形成逆向转移支付。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到能否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关系到能否转方式调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应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推动国内市场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着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形成经济持续发展新动力。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转方式调结构互为促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2015年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进入这一阶段的大多数经济体一样,伴随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了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发展动力转换期,经济增速从高速进入中高速,经济结构矛盾凸显,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动力减弱。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转方式调结构则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

第一,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低、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矛盾逐步显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传统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2012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下降,当年净减少205万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减少244万人、371万人和487万人,累计已减少1000万人左右。劳动力供需形势变化推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13.2%,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长13.5%,高于同期劳动生产率(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1.1%的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低成本要素比较优势将明显弱化,这就要求通过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本投资,使劳动力素质提升抵消劳动力数量增速放缓,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等收入群体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国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大幅提升,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这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是分不开的。从调查数据看,中等收入家庭教育支出往往是最大支出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条件。

nlc202309081824

第二,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依靠要素驱动发展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要求激励人们通过创新性劳动实现价值,提高收入,这是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增长过多依靠投资拉动,依靠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投资规模大幅扩张,投资边际产出效率趋于下降。从2008年到现在,每新增1元GDP需要增加的投资已显著上升。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呈现下降趋势。

今后一个时期,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各类专业性人员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创业创新是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这就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提高科研人员收入。

第三,进入经济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主要依靠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支撑经济发展的问题逐步显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除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资源再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为提高职工收入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

进入经济新常态,伴随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转换,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的产能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作用下,传统产业面临严重的过剩压力。从供需发展趋势判断,传统产业大规模扩张的阶段将要结束。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事实上阻碍了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和技术进步,使企业过度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长期停留在产业价值链低端,进而影响劳动力素质提高,也影响到职工工资的稳定增长。要通过产业升级和价值链提升,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通过自身人力资本投资获得更高的收入回报。

深化改革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制度保障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是要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教育制度改革,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继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与受职业教育的劳动人才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推进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扭转应试教育倾向,建立健全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在各类学校招生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中,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定向名额,使他们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流动。对农民工数量占比高的特大城市,建立“积分落户”制度,促进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民工有序落户。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促进农业人口转入非农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降低就业的隐形门槛,提升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鼓励社会成员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目标。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活力,为有志向有能力的社会青年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顺畅的流动渠道。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力度。鼓励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市场,按科技要素实现价值回报。创新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技术工人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收益。支持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扩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实行地票制,农民宅基地还耕后,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变为资本,可携带入城投资创业。

调查报告的结构要求 篇9

(1)混凝土浇筑要求

①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称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溜槽一般用木板制作,表面包铁皮,使用时其水平倾角不宜超过30°。串筒用薄钢板制成,每节筒长700mm左右,用钩环连接,筒内设有缓冲挡板。

②为了使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如果在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以后,再浇筑上面一层混凝土,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由于受振动,已凝结的混凝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③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50~lOO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浇筑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

④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l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梁和板。

⑤由于技术上或组织上的原因,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如中间间歇时间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上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留置在乎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的范围内。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浇筑时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考虑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有关规范对此的规定是,如混凝土置于室内和土中则为30m;如在露天,则为20m。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水泥加入相应的外加剂拌制,但必须要求填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施工记录。(2)养护方法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作用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就是创造一个具有适合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使混凝土凝结硬化,逐渐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对混凝土试块的标准条件下的养护,对预制构件的蒸汽养护,对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然养护等。①自然养护是在常温下(平均气温不低于5℃)用适当的材料(如草帘)覆盖混凝土,并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混凝土的自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日期: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为准。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进行较快,需水也较多,浇水次数要多;气温高时,也应增加浇水次数;养护用水的水质与拌制用水相同。

②蒸汽养护是将构件放在充有饱和蒸汽或蒸汽空气混合物的养护室内,在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养护,以加快混凝土的硬化。蒸汽养护制度包括:养护阶段的划分,静停时间,升、降温速度,恒温养护温度与时间,养护室相对湿度等。常压蒸汽养护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静停阶段、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及降温阶段。静停时间一般为2~6h,以防止构件表面产生裂缝和疏松现象。升温温度不宜过快,以免由于构件表面和内部产生过大温差而出现裂缝。恒温养护阶段应保持90%~100%的相对湿度,恒温养护温度不得大于95℃。恒温养护时间一般为3~8h。降温速度不得超过10℃/h,构件出池后,其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不得大于20℃。

③对大面积结构可采用蓄水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塑料薄膜养护是将塑料溶液喷涂在已凝结的混凝土表面上,挥发后,形成一层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混凝土中的水分不再蒸发,内部保持湿润状态。

8.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有三种浇筑方案。①全面分层

在整个模板内,将结构分成若干个厚度相等的浇筑层,浇筑区的面积即为基础平面面积。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第二层混凝土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全面分层方案一般适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②分段分层

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和振捣设备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可采用分段分层方案。浇筑混凝土时结构沿长边方向分成若干段,浇筑工作从底层开始,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一段长度后,便回头浇筑第二层,当第二层浇筑一段长度后,回头浇筑第三层,如此向前呈阶梯形推进。分段分层方案适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时采用。③斜面分层

采用斜面分层方案时,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便上下均匀振动。分层连续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lO~30s为宜,还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

在振动界线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①养护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②养护时间。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4)在施工中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应力作用而产生裂缝,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①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②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③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C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④及时对混疑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上一篇:教师职称晋升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下一篇:【精准扶贫】在创新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