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研项目申报(推荐7篇)
丁坤,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具备小学和中学教师资格,中共党员,省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农远管理员,市教坛新星,县百名学科带头人,县继续教育授课教师,市、县级语文研究会理事,多家报刊特约通讯员,2000年至今一直任草沟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被列入草沟镇中心学校后备干部人选)
学习经 历 和 工 作 简 历
1989年7月,中等师范学校毕业;1996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2000年5月,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7月至今一直从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教师培训工作等,一直参与县统考命题工作。
主 要 培 训 经 历
曾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省教师基本功培训,省继续教育培训,省普通话培训,市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省一体化教育培训等。
主 要 教 育 科 研 成 果
主持、参与省、县重点科研课题:“四级导读”、“小学生口语交际系列训练”的研究、实验工作。目前正主持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有效教育策略探究》的研究工作。
论文《巧用电教媒体激活语文课堂》获省二等奖,并在国家级刊物《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2期上发表。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的结合》在国家级刊物《湘潮》2008.1期上发表。
论文《例谈语文活动课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在省级刊物《小学教学研究》发表。
论文《优化作文教学电教谈》在省级刊物《电化教育》上发表。
论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读的训练》在省级报刊《小学生读写报》上发表。
论文《优化提问,发展思维》〉获首届全国青年教师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的结合》获省级评比三等奖。
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革命》获市二等奖。
CAI课件《宿新市徐公店》获2003市课件制作大赛二等奖。
CAI课件《花季风》获市课件制作大赛三等奖。
CAI课件《雨滴和水泡》获2004县课件制作大赛二等奖。
论文《巧用教育资源实施教学创新》获县一等奖。
参加编写了《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丛书》第四卷----《星星的火焰》。
主编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读本》和校刊《希望》。
辅导学生的习作、电脑作品二十余篇(件)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奖。
2009年在市首届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优秀奖。
2010年所撰写的论文《依托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在《安徽青年报》第144期上发表。
主 要 获 奖 情 况
1 项目工作的进展
1.1 完善组织领导
1.1.1 政府高度重视, 部门协调配合
2005年, 省政府将“降消”项目纳入政府职责, 由政府主导项目实施, 并层层签订责任状, 明确各单位的项目工作任务和职责。各项目县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设立“降消”项目办公室, 安排人员和专用的办公场所, 确保项目工作有地方办事, 有人管事,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各司其职, 共同做好“降消”项目工作。妇儿工委在争取领导重视、部门协调、社会动员、宣传发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财政部门落实本级财政项目配套经费, 保证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1.1.2 制定相关文件, 指导项目的实施
2005年8月, 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安徽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省卫生厅、财政厅、省妇联联合下发了《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孕产妇贫困救助经费管理办法》。各项目县 (市、区) 也相应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孕产妇贫困救助经费管理办法》和年度健康教育、培训、督导等各项工作计划, 使项目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1.1.3 积极落实项目配套经费
截至2007年底, 全省共下拨项目经费11 965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拨款10 985万元, 省级配套51.4万元。各项目市、县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落实配套经费928.6万元。各县 (市) 按照项目经费管理的要求, 设立了专户、并由专人负责财务报账等。
1.1.4 完善管理制度, 重视项目过程督导
省“降消”项目办每年及时制定《“降消”项目年度实施方案》, 明确项目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各地积极按照《“降消”项目实施规范》, 结合妇幼保健日常工作, 从组织领导、项目管理、项目活动、经费管理和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5个方面对“降消”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同时, 每年组织开展项目县三级督查。2005年至2007年底, 省卫生厅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对40个县 (市) 、约90多个医疗保健机构、160多个乡、镇卫生院、200多个村卫生室及近300户多居民进行了督导和问卷调查。各项目县 (市) 也按项目要求对乡、村两级进行了督导。通过有效督导, 促进了项目县的工作交流和改进, 协调了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对基层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了指导, 保证了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1.2 提高服务能力
1.2.1 认真组织驻县专家蹲点,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提高服务水平
3年全省共派出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共120余人次, 到40个项目县驻县蹲点。按照驻县专家工作手册要求, 蹲点专家作为师资参加了项目县的培训工作, 并参与绿色通道的建立、组织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对乡镇卫生院产科工作进行现场督查与指导, 许多驻点专家认真负责, 实实在在驻点指导, 做到每天有日记, 结束有小结, 切实有效地为县乡两级产科规范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项目要求, 各项目县 (市) 均派人参加了卫生厅举办的县级市师资培训班, 根据不同对象, 确定不同的培训重点内容。对乡级人员采取短期理论培训和临床进修相结合的方式, 对村级人员主要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县级医院承担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的临床进修任务, 分期分批地安排落实。40个项目县 (市) 有23个县 (市) 100%地完成了对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进修。
1.2.2 规范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 确保绿色通道的高效运行
2006年安徽省按照卫生部卫妇社发[2006]206号《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的要求, 把建立健全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转诊网络、规范管理作为重点。从管理和制度入手, 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40个项目县共建产科急救中心45个, 多数在设备条件比较完善、人员素质较高的县级综合医院, 并公布了急救电话、联系方式, 建立了值班制度, 少数组织了演练。同时强调各乡镇卫生院要提高识别高危孕产妇的能力, 设立急救转运站, 不得截留高危孕产妇。2005年, 各县启动“母亲安全担架”行动, 村长负责制, 成立担架队, 为各地及时把边远山区的高危孕妇运送住院待产, 建立产科转诊绿色通道, 保障母婴安全, 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卫生局积极协调、调配医疗单位的救护人员和设施统一参与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 极大地提升了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能力。据统计, 2007年各项目县产科急救中心接收转诊孕产妇2 495人, 其中抢救危重孕产妇956人, 抢救成功率达98%, “降消”项目因此而被群众称为“救命项目”。
1.2.3 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 为安全分娩提供条件
截至2007年底“降消”项目配备各类设备共计6 512台 (件) , 合同总额1 137.007万元, 设备到位率100%, 一些业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 其设备能够很快的投入使用, 大大改善了乡、镇卫生院产科工作条件。
1.3 提高保障水平
1.3.1 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 提高住院分娩率 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是“降消”项目的重要内容。安徽省下发了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经费管理办法, 各项目县拉开贫困救助档次, 与村委会、妇联、民政部门合作, 视孕产妇家庭收入情况确定贫困救助标准。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7年底, 项目实施以来已救助贫困孕产妇325 800人, 支付救助资金总额5 681万余元。
1.3.2 坚决实行限价分娩, 控制剖宫产率 2007年项目实施方案中我们要求实行按分娩类型限价收费 (即单病种收费办法) , 以避免医疗机构收费“水涨船高”。平产乡镇卫生院300~400元, 县级医院500~600元;剖宫产中心乡镇卫生院600~800元, 县级医院800~1 000元。剖宫产率中心乡镇卫生院不得超过30%, 县级医院不得超过40%, 一般乡镇卫生院不得实施剖宫产。项目县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 督查结果全县通报, 并责令医疗机构将超出限价规定的费用退还孕产妇本人, 使限价分娩政策落到实处, 剖宫产率过高的医疗机构取缔产科执业许可证, 充分保障孕产妇的利益。
1.3.3 “降消”项目补助和新农合补偿相结合, 加大贫困孕产妇救助力度 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医疗救助, 从实施情况来看, 对提高住院分娩率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2006年, 我省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部分项目县已经开始尝试把降消项目与新农合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合现有农村卫生资源, 实行农村贫困孕产妇平产住院分娩免费。在开展“新农合”的项目县, 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时可以同时获得“降消”的救助和“新农合”的补偿, 如凤台县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时, 平产除可获得“降消”项目救助外, “新农合”还补偿200元, 剖宫产按最高封顶限价的60%比例补偿, 使部分贫困孕产妇基本达到免费住院分娩, 初步建立了“降消”项目和“新农合”相结合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的长效机制。2008年《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补偿实施方案 (试行) 》, 将住院分娩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 孕产妇在乡镇医疗机构 (或一级医院) 正常分娩免费。扩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受益覆盖面,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经济问题, 促进了农村住院分娩率提高。
1.3.4 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更新生育观念,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促进项目持续深入开展 安徽省40个项目县都是贫困县, 群众生育观念相对落后。一些边远、贫困、交通闭塞的地区, 传统的封建习俗起着一定作用, 群众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意识。因此, 各项目县结合当地实际对乡村妇幼保健人员、计生人员、妇联干部、育龄妇女等目标人群进行了健康教育, 在疾病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各地妇联组织的作用, 因地制宜, 通过电视、广播、山歌、快板、宣传画等形式把项目内容向群众进行宣传, 使受教育群众积极告别旧传统, 并自觉参与到项目工作中来。同时, 也使项目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如《健康报》安徽记者站2007年在头版头条以《国家再投4.4亿元支持“降消”》对项目工作进行报道, 《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合肥晚报》等主流媒体也不断报道“降消”项目进展和成果。
2 项目实施成效
3年来, 全省“降消”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项目县住院分娩率从项目启动前2004年的81.66%提高到2007年的92.86%, 提高了11.16个百分点, 其中2007年27个项目县住院分娩率高于95%, 7个项目县高于90%。二是孕产妇死亡率从2004年的32.10/10万下降到2007年的23.34/10万, 下降了8.76个10万分点, 2007年有11个县孕产妇死亡率报告为零。三是基本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县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全省提前完成指标。目前我省孕产妇死亡率已低于全国41/10万的平均水平, 领先于大部分省、区, 迈进全国妇幼卫生先进行列, 详见表1。
3 讨论
尽管3年来“降消”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也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项目工作发展不平衡, 部分县项目指标还有差距。原项目县住院分娩率最低的仅为71.06%, 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高于40/10万还有8个县, 其中最高的达到160.51/10万;还有1个县未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二是少数县对降消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2007年个别项目县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没有完全到位, 各助产单位由于垫付资金较大而不愿及时支付, 使贫困孕产妇分娩后至今尚未拿到救助款, 影响了项目的执行力度和工作开展。三是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能力有待提高, 县、乡产科人员配备不足, 技术服务能力亟需提高等[1]。这次“降消”项目的实施, 给安徽省的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带来了难得机遇。当前,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以下几方面工作还应重点加强:
3.1 进一步把实施“降消”项目工作与农村卫生改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认真深化农村卫生改革, 通过开展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改革等措施, 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因地制宜地探索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有效机制, 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网络, 稳定基层妇幼保健队伍[3]。尤其要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产儿科建设, 使其在房屋、设备、管理等方面逐步规范。把项目的阶段性目标与农村卫生改革的长远规划结合起来, 使“降消”项目的实施与农村卫生改革协调互动。把住院分娩费用列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范围, 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孕妇住院分娩定额补助, 结合“降消”项目, 争取全面做到贫困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
3.2 强化基层卫生人员培训, 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
要制定培训计划、划拨专项经费, 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探索通过派遣专家进行实际技术指导、城市卫生技术力量支援农村等方式, 着重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技术水平, 特别是产儿科技术水平。随着农村住院分娩率的提高, 乡级卫生院产科质量急待提高[2]。
3.3 加强生育观念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4]
妇女干部、卫生机构以及各种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指导, 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通过宣传科学、文明的生育观和健康观, 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生命和尊重母亲、爱护儿童的良好氛围。
3.4 加强指导, 强化监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督导工作的重点是工作进展迟缓和困难较大的县、乡, 要切实帮助这些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监督检查工作要突出一个“实”字, 讲实话、办实事, 尽心竭力为母婴健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通过项目的实施, 切实把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降下来, 使“降消”项目收到实际效果。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做好“降消”项目的实施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安徽省2005-2007年“降消”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评估指标完成情况, 总结经验并找出不足之处, 提出有效的建议措施。结果:“降消”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项目县住院分娩率从项目启动前2004年的81.66%提高到2007年的92.86%;二是孕产妇死亡率从2004年的32.10/10万下降到2007年的23.34/10万;三是基本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尽管“降消”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结论:对项目工作任务和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各项目县要重点围绕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三大主要指标开展工作。
关键词:“降消”项目,进展,成效,建议
参考文献
[1]刘真俊, 欧序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实践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8) :10-12.
[2]赵君辉, 张玉玲.贫困地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践与成效[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3, 10.
[3]蒋作君.加大“降消”项目工作力度开创妇幼保健工作新局面[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6.
传闻:易联众中标安徽省社会保障卡卡片供应商招标项目。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易联众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处于公示期,暂未接到中标通知书。
易联众(300096)7月2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以民生信息服务为专业申请创业板IPO上市的企业,公司是国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并长期专注于民生行业软件技术及服务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主营“以劳动和社会保障为核心”的民生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与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软件及嵌入式软件(IC卡)、硬件及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外包、民生信息服务等。公司还掌握了社保IC卡金融应用功能的核心技术,这一业务将是公司“民生网”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下降34.41%,净利润为3777.50万元,同比下降26.35%,对于业绩的下滑公司表示在基础业务(包括软硬件,系统集成,技术服务等)方面收入稳定。公司的核心业务——社会保障卡业务方面,截止2012年上半年福建省已基本完成计划发卡量;而公司具有较大业务优势的几个省份均未进入招投标程序, 因此,公司在2012年前三季度内未能实现除福建、山西以外的社会保障卡业务市场的拓展,这导致2012年前三季度整体销售规模同比下降。
资料显示,易联众具备民生行业的软件最全面的产品链。公司把民生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与服务之对象,从政府相关部门延伸到医院药店学校等社会服务机构,及参保单位等业务衍生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保人群),已经基本建立起覆盖政府及相关衍生机构、社会公众的庞大的网络雏形。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福建、山西、安徽、广东、湖南、江西、内蒙古等省区,相关业务已发展到全国50多个地市,涵盖的人口约1.5亿,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和人群资源。
针对传闻所说的中标安徽社保卡项目,公司表示安徽省社会保障卡卡片供应商招标项目中标结果于11月14日开始进行中标公示,中标供应商有: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生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楚天龙智能卡有限公司、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公示期为七个工作日,目前该结果尚在公示期内。
东信和平:入围工行金融IC卡供应商
传闻:东信和平入围工行IC卡供应商。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还未接到工行通知,目前已正式成为中行、建行的金融IC卡供应商。
东信和平(002017)是国内智能卡企业龙头,公司主要从事移动通信、银行、身份识别、社保、公交等各应用领域智能卡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作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金融IC卡主要跟政府推动力度相关,今年全国预计将发放5000万张。4月份公司开始生产金融IC卡,主要面向建行、中行,其中建行需求最大。有券商报告指出公司金融IC卡全年或将实现出货1500万张。2013年,金融IC卡将显著放量,估计市场规模将在在1亿-1.5亿张,其中工行的需求能占到总市场的一半。目前公司已经入围工行名单,相关产品仍在工行的测试中,预计年底将出结果。一旦测试通过,公司金融IC卡销量将大增。
产能方面,公司满产状态下,可以一年生产近2000万张金融IC卡。基于对明年市场的判断,公司将购买设备,扩大产能,预计明年可以达到6000-7000万张。
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285.63万元,同比小幅下跌,针对2012年业绩预测,公司表示将努力开拓国内外智能卡市场,促进内部管理效率提升, 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预计2012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的增减变动幅度小于30%。
太空板业:两条生产线调试完毕
传闻:太空板业已建好了2条生产线。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2条生产线已调试完毕。
太空板业(300344)于今年8月1日登陆创业板。主要从事太空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以及配套服务.太空板产品由周边钢围框,内置桁架与发泡水泥芯材及面层复合而成,是集多项发明和使用新型专利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
太空板业目前主要市场是工业建筑围护体系,主要应用于工业厂房的屋顶和墙体。光大证券指出,2011年我国厂房竣工面积超5亿平方米,需约6亿平方米板材,假设10%为高端市场,则目标市场空间约6000万平方米,公司2011年的100万平方米产能,仅为目标市场的1/60,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在民用住宅领域,随着对新型墙体材料防火、保温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太空板已成为绿色建筑政策最受益技术路径产品,通过进行示范项目的推广,民用住宅领域会成为公司新增业绩亮点。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募投的太空板生产线项目一期将新建6条年产能共计300万平方米的组装屋面板生产线和2条年产能总计100万平方米的组装墙板生产线。建设期为2年,项目建成后第二年将全部达产,全部达产后公司将实现14.33亿元的年均营业收入,预计将带来1.3亿元的年均净利润。2012年三季报披露,项目进度为43.99%。工作人员表示2条生产线已调试完毕。
今年前三季,公司实现净利润4018.36万元,同比下降4.62%,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7.05%。
天龙光电:首台MOCVD近期完成调试
传闻:天龙光电第一台MOCVD于近期完成调试。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天龙光电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在中晟上海做最后的调试,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客户将于11月27日到中晟做发运前的验机。
天龙光电(300029)主营业务为硅材料生长、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受累于LED行业的低潮期,公司业绩也大幅亏损。
天龙光电9月13日公告称,公司MOCVD设备的工艺考核验证和外延工艺的开发,已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工艺技术也达到客户考核要求。在此基础上,天龙光电控股子公司江苏中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晟光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于2012年9月11日首次与一家客户签订一台设备销售合同,约定将于2012年11月30日之前在客户端开始设备安装、测试。
资料显示,天龙光电主营单晶炉多晶炉,此外也在开发蓝宝石炉、多线切割机等其他产品,而MOCVD就是其储备的新产品之一。自光伏产业整体进入严冬以来,天龙光电主营就难以振作,2011年业绩同比下滑27%,2012年上半年亏损5265万元,三季度以来亏损进一步扩大到8531.48万元。如今MOCVD宣布有实质性进展,这对天龙光电来说,是难得的利好。
一直以来,很多单位都曾信心满满地表示要研发出国产的MOCVD,如中科院半导体所,昭信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青岛杰生光电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等,但最后都没有下文了。此前,有专业人士指出设备调试往往需要数月,能否匹配客户需求,仍是未知之数。对于后续进展,投资者可于近期关注该公司公告。
关于2015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各部门
2015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请各院系、各部门按照《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申报工作。
以院系为单位集中送报。送报材料包括:《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附查新原件。查新机构: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1份(双面打印)及电子版。
申报截止时间: 2015年3月2日下午17:00。联系人:赵星 孙宏新,联系电话:6863546
科研处
2015年1月21日
附件:1《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2:《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1: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皖教秘科〔2015〕2号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发挥我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通知》精神,2015年,省教育厅继续实行并完善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制度。现就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1.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高校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由高校自行遴选立项,主要支持年轻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经费从各校高等教育提升计划专项经费或高校自主科研业务费中列支。
二、申报的条件和范围
1.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此类项目旨在培育提升高校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关键难题的能力及水平。通过协同创新,实现高校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校创新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申报重大项目应有较高水平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学科支撑,或拥有相应领域的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鼓励高校、企业和产业联盟间围绕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创新和技术问题开展协同攻关;重大项目的立项向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团队倾斜。2.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此类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限高等学校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在岗教学科研人员申报。重点项目的立项向高校副高级及以下职称的中青年教师和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教师倾斜。
三、申报限额
1.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均在限额内进行申报,其中重大项目申报数不得超过本单位申报限额的30%。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45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35项;其他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30项;以上有直属附属医院的高校另增加10项。独立学院申报限额为每校15项。国家示范性高职、骨干高职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15项;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10项;以上有直属附属医院的高校另增加5项。
2.为保证研究人员集中精力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对申请者个人实行限项申请。申请者主持申请省教育厅项目不得超过1项,参与项目数量不得超过2项(经形式审查超过2项者取消申报资格)。目前正在承担省教育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含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等项目),以及省属高校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主持人,本次不得主持申报新的上述项目。
四、其他事项
1.重大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20万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6万元。财务关系隶属于省教育厅的本科高校项目经费已纳入2015部门预算,其他高校项目经费由各校参照省教育厅所属本科高校同类项目自行统筹解决。
2.本次继续采用网络申报和评审系统。科研项目申报和评审网站网址为:http://202.38.95.119/Srmis。个人申请以及学校申报的程序和要求,请登录网站首页按项目申报说明办理。各高校用户名和密码,以及教师个人已经注册许可的用户名和密码继续有效。经学校审核同意后申报的所有项目名称、项目主持人等主要信息要在本校校园网上公示一周。
3.高校要认真组织并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做好项目申报工作。要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和学术委员会的监督把关作用,按照公开、公正、竞争和择优立项的原则,对申请者资格、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学术问题进行严格审核,并在项目申报书中如实反映学校的审核意见。
4.高校要及时更新专家库,添加新增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相关信息,删除已调离本校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参加项目评审工作的专家信息。
5.高校要将项目申请书(每个申报项目查新报告的原件作为申请书附件同时提供)原件及学校项目申报汇总表各一式一份,于2015年3月16日-18日报送省政务服务中心省教育厅35号窗口(合肥市
包河区马鞍山路509号),逾期不再受理。申请书电子版上报系统时间为2015年3月11日-13日,逾期系统自动关闭。联系人:蒋正飞;联系电话:0551-62831845。
各高校要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引导和培育项目申报工作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申报者的科研积累和兴趣等密切结合,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创新团队,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努力提高项目申报的质量和水平。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
2015年1月16日
附件2: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2015高校人文社科研
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皖教秘科〔2015〕5号
各高等学校:
为做好2015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2015,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
1.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旨在研究解决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参考选题方向附后)。申报重大项目应有较高水平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学科支撑,要有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
参与。重大项目立项向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倾斜。
2.重点项目。重点项目旨在提升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科研能力,培育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选题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结合个人兴趣爱好自行确定。重点项目限高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在岗教学科研人员申报。重点项目的立项向高校副高级及以下职称的中青年教师和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教师倾斜。
3.后期资助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旨在突出成果导向,鼓励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潜心从事科学研究。2015在省属本科高校进行试点申报评审。申报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必须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达到本研究领域领先水平。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由高校自行遴选立项,主要支持年轻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经费从各校高等教育提升计划专项经费或高校自主科研业务费中列支。
二、申报限额
1.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含立项建设单位)的省属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40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含立项建设单位)申报限额为每校35项;其他本科院校申报限额为每校30项;独立学院、高职高专每校不超过8项。各校重大项目申报比例不得超过50%。后期资助项目申报时不分重点和重大项目,由评审专家评审确定。
2.作为主持人申请省教育厅项目不得超过1项,作为参与人参与申请省教育厅项目不得超过2项(经形式审查超过2项者取消申报资格)。
三、资助额度
重大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5万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2万元。财务关系隶属省教育厅的本科高校项目经费已纳入2015部门预算。其他高校项目经费由各校参照省教育厅所属本科高校同类项目自行统筹解决。
四、申报条件
1.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2.后期资助项目申报条件:
(1)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2)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
(3)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献研究、译著和工具书;
(4)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以非纸质方式呈现的研究成果;(5)成果必须已经完成研究任务的80%以上。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类项目,省教育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含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不含教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2)自2012年以来,因学术不端行为受到查处的;(3)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含省教育厅项目)成果以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等不得申报后期资助项目。
五、其他事项
1.各高校要做好项目申报的组织工作,按照公开、公正、竞争和择优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申请者资格、选题、研究内容等进
行审核,并在项目申报书中如实反映学校审核推荐意见。经学校评审向省教育厅推荐的所有项目均需在校园网上公示一周(含项目名称、主持人、主持人职称等主要信息)。申报省教育厅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应注意查重,避免重复研究。
2.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一律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网址为:http://202.38.95.119/Srmis)申报。个人申请以及学校申报的程序和要求,请登录网站首页按项目申报流程办理。申请人填写并向学校提交《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及电子版,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上传。上传时间2015年3月11日至13日。
3.请各校在2015年3月16日—18日,将申报材料集中报送省政务服务中心省教育厅35号窗口(合肥市马鞍山路509号),逾期不再受理。申报材料包括:《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1份(双面打印)、《2015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一览表》和以及学校申报项目的报告。联系人:杨进连,电话:0551-62831845,62831831。
4.高校要及时更新专家库,添加新增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相关信息,删除已调离本校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参加项目评审工作的专家信息。
附件: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选题参考方向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
2015年1月16日
附件
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选题参考方向
1.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与凝聚改革共识 3.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建设美好安徽与小康社会建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 5.安徽省“三个强省”建设的推进路径与策略 6.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安徽发展 7.新常态下安徽省发展战略
8.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改造升级 9.安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区域合作 10.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 11.皖西大别山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 12.安徽省市县主导产业差异化和互补化发展 13.长三角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14.金融集聚与安徽产业升级 15.文化产业发展 16.生态文明建设 17.粮食生产与安全 18.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19.安徽省农业现代化
20.安徽省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 21.安徽省企业做大做强的对策与措施 22.安徽国有企业改革及混合所有制发展 23.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 24.安徽服务业布局与发展
25.安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6.安徽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7.安徽生态旅游发展
28.安徽省整体形象设计、优化与提升 29.安徽解决“三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30.安徽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31.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后安徽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与对策 32.宪法的实施与监督以及司法权独立行使 33.弘扬法治观念,建设法治社会 34.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35.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36.安徽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7.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8.安徽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39.安徽省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40.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与管理 41.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42.电子商务发展与城市配送体系 43.区域物流一体化与物流园区合作 4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共享机制 45.公共危机与社会应对策略
46.安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徽州文化、皖北文化、桐城文化、皖江文化等)
47.大湖名城文化研究 48.大别山道路研究 49.智库建设
50.统筹发展安徽各级各类教育 51.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发展 52.大学文化建设
5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5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5.毕业生就业 56.教育信息化 57.科研评价体系 58.长三角教育一体化
主办单位:科研处
简报
第663期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2月18日
安徽省组织系统以“项目创新” 推动创先争优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安徽省组织系统通过制度创新将破解难点问题项目化,以“项目创新”推动创先争优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创先争优成为推动组织工作上台阶的主要动力。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组织工作创新的难得机遇。省委对组织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宝顺要求全省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当好表率。省委常 1
委、组织部长段敦厚要求,要把创先争优活动激发的工作热情,运用到加强组织工作重点、破解组织工作难题、推动组织工作创新上来。省委组织部探索建立项目创新制度,实行省委组织部点题与各地选题相结合,每年确定若干创新项目,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推动解决组织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创先争优活动对实际工作的推动力。今年以来,全省组织系统共确定创新选题85个,基本涵盖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省委组织部建立工作务虚会制度,定期围绕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着力在一些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全省组织系统热情高涨,立足实际提出许多创新课题。合肥市制定“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办法”,淮南市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责问效制度”,亳州市研究“城市区域性党建新机制”,宿州市探索“从村干部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的途径与方式”,六安市研究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办法,掀起创先争优新高潮。
“项目创新”增强了创先争优活动对实际工作的推动力。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项目创新”对实际工作的推动作用逐步显现,全省各地组织工作创新
层出不穷。省委组织部抓住创先争优活动契机,把推动省直机关处级以下公务员跨部门交流试点作为创新项目,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与有关部门进行会商,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合肥市委组织部把建立健全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工作创新项目之一,经过集中培训以后,市、县两级组织部门12位新闻发言人首次登台集体亮相,赢得社会各界好评。“串百家门、管百家事、连百家心、送百家情”,是黟县县委组织部开展的旨在探索新时期基层组织工作新方式的一项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县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走访60多个党员户,与4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进行谈心谈话,收集相关意见、建议260余条,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50余件,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项目创新”进一步扩大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影响力。组织系统在创先争优中的一些“项目创新”,带来基层组织工作的新变化。为选配好江南、江北两个承接产业转移省直管集中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省委及省委组织部积极创新选配方法,采取多人比选、分类提名、全程差额等一系列新举措,从近500名符合条件人选中,择优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和《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2004年本)
简要说明:
本目录与国务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配套实施,其中安徽省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目录另行公布。核准办法按《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执行。
本目录所列项目,是指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和限制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本目录以外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以外,实行备案管理。
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有专门规定的项目的审批或核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本目录仅对省级政府及省以下地方政府核准权限作出规定,其中:
目录规定“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由省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核准, 其中重要项目核报省政府核准。
目录规定“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行业主管部门核准。各市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情况和项目性质,具体划分市、县(市、区)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权限,但目录明确规定“由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其核准权限不得下放。
根据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可对省属大型企业投资决策权限特别授权。
本目录中“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指省发展改革委。“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指地级市政府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本目录为2004年本。根据情况变化,将适时调整。
一、农林水利
农业:涉及开荒的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水库:跨市河流上的水库项目和总库容10万立方米及以上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中库容5亿立方米及以上的、跨市河流上的水库项目需核报省政府核准;其余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其他水事工程:跨市水资源配置调整的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中总投资2亿元及以上的项目需核报省政府核准;其余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二、能源
(一)电力。
水电站:在主要河流上建设的项目和总装机容量1万千瓦及以上、25万千瓦以下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热电站:除燃煤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外,其余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风电站: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项目由省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电网工程:35千伏及以上、33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工程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二)煤炭。
煤矿:除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开发项目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核准外,其余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中,非国家规划矿区内的年产50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开发项目需核报省政府核准。
煤炭液化:年产50万吨以下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三)石油、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接收、存储设施(不含油气田、炼油厂的配套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输气管网(不含油气田集输管网):除跨省(区、市)或年输气能力5亿立方米及以上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外,其余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三、交通运输
(一)铁道。
新建(含增建)铁路:省内100公里以下项目按隶属关系分别由铁道部或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二)公路。
公路:高速公路、省道、跨市的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独立公路桥梁、隧道:除跨大江大河(通航道)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外,其它跨千吨级及以上航道、国家行蓄洪区的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三)水运。
煤炭、矿石、油气专用泊位:非新建港区和年吞吐能力200万吨以下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内河航运:300吨级及以上、千吨级以下和跨市的通航建筑物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四)民航。
扩建机场: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10亿元以下项目按隶属关系由国家民航总局或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四、原材料
钢铁:探明工业储量5000万吨以下规模的铁矿开发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有色:总投资5亿元以下的矿山开发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化肥:磷矿肥项目和年产50万吨以下钾矿肥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水泥:除禁止类项目外,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稀土:除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稀土深加工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外,其余稀土深加工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黄金:日采选矿石500吨以下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五、机械制造
汽车: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定执行。
六、轻工烟草
纸浆:年产3.4万吨及以上、10万吨以下纸浆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他纸浆项目禁止建设。
糖:日处理糖料1500吨及以上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糖料项目禁止建设。
七、城建 城市供水:日取水 20万吨及以上城市供水水源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城市供水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城市污水处理:巢湖、淮河流域日处理5万吨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和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其他城建项目: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八、社会事业
旅游: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2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设施项目,省重点风景名胜区、省自然保护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设施项目,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总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3000万元以下项目,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其他社会事业项目:10亿元及以上的项目需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报省政府核准;其他项目按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或同级行业主管部门核准(具体项目由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另行商定)。
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省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发令第1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政府根据国家《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制订和颁布《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明确实行核准制的投资项目范围,划分各项目核准机关的核准权限,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调整。
项目核准机关,是指核准目录中规定具有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的行政机关。其中,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是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指地方政府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
第三条 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应按国家有关要求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报送项目核准机关。项目核准机关应依法进行核准,并加强监督管理。第四条 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办法另行制定,其他各类企业在省内投资建设的项目按本暂行办法执行。
第二章 项目申请报告的内容及编制
第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向项目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一式5份。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其中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备甲级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备乙级以上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
第六条
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情况;
(二)拟建项目情况;
(三)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
(四)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
(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六)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第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发的主要行业项目申请报告示范文本的规范要求,指导企业的项目申报工作。第八条
项目申报单位在向项目核准机关报送申请报告时,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送以下文件:
(一)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审查意见;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要对所有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章 核准程序
第十条
企业投资建设应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须按照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向相应的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隶属单位在我省投资建设应由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可直接向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并附上省发展改革委的意见。在我省的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投资建设应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可直接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并附上省发展改革委的意见。省内其他企业投资建设应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应经省发展改革委初审并提出意见,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省直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隶属单位投资建设应由省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可直接向省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并附上项目所在地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意见。省直属管理企业投资建设应由省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可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并附上项目所在地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意见。其他企业投资建设应由省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应经项目所在地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初审并提出意见,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投资建设应由省政府核准的项目,应经省发展改革委提出审核意见,向省政府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第十一条
项目核准机关如认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有关要求,应在收到项目申请报告后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申报单位补充相关材料、文件和说明,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
项目核准机关在进行核准时,如有必要,应在收到材料齐备后4个工作日内,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
接受委托的咨询机构应在项目核准机关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承担责任。咨询机构在进行评估时可要求项目申报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第十三条
项目核准机关在进行核准审查时,如涉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应在收到征求意见函(附项目申请报告)后7个工作日内,向项目核准机关提出书面审核意见;没有反馈书面审核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十四条
对于可能会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在进行核准审查时可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特别是项目所在地居民的意见。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可以实行专家评议制度。
第十五条
项目核准机关应在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20个工作日内,做出对项目申请报告是否核准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或向上级项目核准机关提出审核意见。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核准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及时书面通知项目申报单位,说明延期理由。
项目需委托咨询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评议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核准期限内。
第十六条
对同意核准的项目,项目核准机关应向项目申报单位出具项目核准文件,同时抄送相关部门和下级项目核准机关;对不同意核准的项目,应向项目申报单位出具不予核准通知书,说明不予核准理由,并抄送相关部门和下级项目核准机关。经省政府核准同意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出具项目核准文件。第十七条
项目申报单位对项目核准机关的核准决定有异议的,可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四章 核准内容及效力
第十八条
项目核准机关主要对项目进行以下审查:
(一)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四)地区布局是否合理;
(五)主要产品是否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
(六)是否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安全;
(七)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
(八)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是否得到有效保护;
(九)是否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第十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依据项目核准文件,依法办理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安全生产、设备进口和减免税确认等手续。第二十条
项目核准文件有效期2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项目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项目核准机关申请延期。原项目核准机关应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在项目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申请延续的,原项目核准文件自动失效。
第二十一条
已经核准的项目,如需对项目核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调整,项目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原项目核准机关报告。原项目核准机关应根据项目调整的具体情况,出具书面确认意见或要求其重新办理核准手续。
第二十二条
对应报项目核准机关核准而未申报的项目,或者虽然申报但未经核准的项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质量监督、证券监管、外汇管理、安全生产监管、水资源管理、海关、消防、工商管理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项目核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变相增加核准事项,不得拖延核准时限。第二十四条
项目核准机关的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咨询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在评估过程中违反职业道德、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应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六条
项目申请单位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项目核准机关可依法撤销对该项目的核准。
第二十七条
项目核准机关要会同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银行业监管、安全生产等部门,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监管。对于应报核准而未申报的项目、虽然申报但未经核准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以及未按项目核准文件的要求进行建设的项目,一经发现,相应的项目核准机关应立即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各市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和本实施办法的精神和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单位投资建设《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的项目,按照本办法进行核准。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有关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均按本办法执行。
安徽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省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工作,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全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投资项目,是指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不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凡是不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均应按要求向地方政府项目备案机关备案。
项目备案机关是指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指省发展改革委。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是指地方政府发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
第四条 企业投资建设实行备案制的项目,应按省有关规定要求编写项目备案报告(附项目备案报告表),报送项目备案机关。项目备案机关应依照本办法进行备案,并会同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银行业监管、安全生产等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第五条 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的备案办法另行制定,其他各类企业在我省境内投资建设的项目按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项目备案报告的内容及编写
第六条 项目报告单位应向项目备案机关提交项目备案报告一式5份。项目备案报告由项目报告单位自行组织力量编写。
第七条 项目备案报告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报告单位情况;
(二)拟建项目情况。
第八条 项目报告单位要对项目备案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章 备案程序
第九条 项目备案制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省级备案机关负责办理省属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工作,并会同有关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对全省所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按要求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省级以下备案机关负责办理当地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工作,并会同相关同级行业主管部门将备案项目情况向上级备案机关汇总上报,抄送上级行业主管部门。
第十条 项目备案机关如认为备案报告不符合要求,应在收到项目备案报告后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报告单位补充相关材料和说明,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项目报告单位按要求提交项目备案报告,项目备案机关应正式受理。
第十一条 项目备案机关在进行备案审查时,如涉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应在收到征求意见函(附项目备案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向项目备案机关提出书面审核意见;逾期没有反馈书面审查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十二条 项目备案机关应在受理项目备案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做出对企业投资项目是否予以备案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备案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个工作日,并及时书面通知项目报告单位,说明延期理由。第十三条 对准予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备案机关应及时向项目报告单位出具项目备案文件;对不同意备案的项目,应向项目报告单位出具不予备案决定书,说明不予备案的理由,并抄送相关部门。
第十四条
对已经备案确认的企业投资项目,省级备案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之内将备案情况告知项目所在地备案机关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省级以下备案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之内将准予备案的项目情况告知上级备案机关及上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各级项目备案机关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确认告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五条 项目报告单位对项目备案机关的备案决定有异议的,可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四章 备案内容及效力
第十六条
项目备案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报告主要进行以下审查:
(一)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二)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即期宏观调控政策;(三)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标准;(四)是否符合应予备案的项目范围。第十七条 项目报告单位依据项目备案文件,依法办理土地使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安全生产、设备进口和减免税确认等手续。
第十八条 项目备案文件有效期2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企业投资项目在备案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在备案文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项目备案机关申请延期,原项目备案机关应在备案文件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项目在备案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向原项目备案机关申请延期的,原项目备案文件自动失效。
第十九条 已经备案的项目,如需对项目备案文件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重大变更或者放弃该项目建设,项目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原项目备案机关报告。原项目备案机关应根据项目变更的具体情况,出具书面确认意见或撤销手续。重大变更包括:
(一)投资主体发生变更;(二)建设地点发生变更;(三)主要建设内容发生变化;
(四)建设规模有较大变动、总投资额超出原备案数额30%以上。第二十条 对应报项目备案机关备案而未报告的项目,或者虽然报告但未经备案确认的项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质量监督、证券监管、外汇管理、安全生产监管、水资源管理、海关及消防、工商管理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对于项目备案机关予以备案确认的项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把关,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项目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变相增减备案事项,不得拖延备案时限,不得为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出具备案文件,不得以备案的名义变相审批。
第二十二条 项目备案机关的工作人员,在项目备案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企业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备案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由有关执法部门予以相应处罚:
(一)应办理而未办理备案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二)项目发生重大变更而未重新办理备案手续的;(三)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备案文件的。
具有第(三)款情形的,原备案机关应依法撤销对该项目的备案确认,及时收回备案文件,并向社会公开告示。第二十四条 各级备案机关应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情况的动态监测,并在国家保密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向社会发布所有准予备案和不予备案项目的有关信息。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市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以及本办法的精神和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单位投资建设不属于审批及核准范围内的项目,按照本办法进行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一) 资金支付形式进行刚性约束, 所有在财政有集中支付账户的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资金, 一律通过国库集中支付账户支付, 项目支出预算要全部细化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采用直接支付、授权支付和公务卡结算方式。零余额账户只能用于本级开支, 预算单位不得违反规定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系统内其他单位账户支付资金。
(二) 限制项目支出现金的提取, 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性资金, 原则上不得提取现金。确需现金支付的, 按照源头控制、严格审核的原则, 通过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办理现金使用申报审批手续。单个项目累计申报现金5万元 (含5万元) 以下的, 由财政厅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审批;单个项目累计申报现金超过5万元的, 报财政厅分管厅领导审批;超过15万元的, 需报财政厅主要领导审批。
(三) 严格对项目资金的归垫管理, 原则上, 项目承担单位不得垫付资金, 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垫付资金的, 由归口业务处室再统筹考虑, 认真审核其报送的《省直预算单位垫付资金备案表》, 同意垫付的, 按程序报财政厅主要领导审批后, 通知项目承担单位, 同时将备案表送财政集中支付中心, 支付中心需对垫付事项、预算科目、预算项目、垫付金额等内容进行认真核对, 复核确认归垫资金金额。
(四) 严格委托业务费支出, 对项目中需其他单位协助完成的任务, 需支付到企业、公司账户中的, 要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管理的办法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否则财政不予支付资金。
(五) 当年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原则上当年执行完毕, 到年底对项目未执行完的预算, 无特殊原因, 省财政厅一律收回, 不办理结转, 收回资金由省财政安排用于民生工程。
二、项目承担单位预算执行中的困惑
(一) 对公益性地质项目资金中现金使用的限制, 为资金支付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由于地质工作项目工作环境一般都在山区和农村, 转账和刷卡条件尚不完备, 野外工作特别是化探采样、挖槽、岩心搬运等工作常常需要临时雇用民工, 民工是要见到现金才干活, 为了抓紧野外生产黄金期, 也只能按要求付现;但是按照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程序, 垫付的现金报销时会出现支付困难问题。
(二) 资金归垫方面, 由于今年严格限制了项目资金的归垫, 对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时开展工作的单位就存在财政预算下达后, 已支付的项目资金归垫的问题;如不能将项目承担单位前期开展工作垫付的资金返还, 项目承担单位由于前期垫付了项目工作费, 就会沉淀在集中支付账户, 垫付资金的缺口无法填充。
(三) 委托业务要求太严格, 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和预算的执行。项目实施中需委托业务的必须通过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和费时的, 由于委托的一般都是地质、探矿、物化探、测绘等专业单位, 公开招标采购常常流标, 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
(四) 经济科目分类细化到款级, 增加了预算执行的难度。项目负责人只注重项目有资金, 具体每个经济核算科目有多少钱他们不关心, 往往是来报销时才发现支出科目无资金;另外由于项目周期长、工作环境复杂, 工作过程中的技术条件调整和变动较多, 预算的执行往往有不小的偏差, 尽管每年给予2次的调整机会, 但对于准确把握使预算能100%完成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三、项目承担单位预算执行产生困惑的原因
对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产生的困惑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概括,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相当复杂的, 既有制度缺陷、也有认识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长期的资金支付习惯与预算的刚性约束还不适应。以前项目组出野外工作由于交通、通讯等还比较落后, 项目组大量使用备用金, 购买任何物品都使用现金, 项目组人员结算的概念就是现金;现在财政要求使用授权支付、直接支付和公务卡结算, 他们无法适应, 实际上即使是在乡镇的经营单位, 都是要有营业执照的, 绝大部分商家都有银行账户;现在银行都设到乡镇, 农户也有银行卡, 就是给农户支付青苗补偿费等费用也可以选择向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
(二) 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不重视。有的单位负责人还没有预算的意识, 认为预算是财务人员的事, 预算编制人员与预算执行人员缺乏沟通, 因此, 由于财务人员对项目设计的不了解, 报出的预算往往缺乏对整个项目工作的预见性, 项目预算与工作计划脱节。一些款级科目经费不够用, 而另一些款级科目结余过大, 结余指标财政年底收回,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未能完全显现。
(三) 对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预算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认识不到位, 他们认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削弱了单位的财权, 在资金的使用上受限制, 不利于本单位的业务开展, 不能主动适应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 甚至有抵触情绪。
四、提高公益性地质项目资金集中支付效益的建议
(一) 要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 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资金要求以款级科目作为控制的依据, 目的是防止预算单位随意改变支出用途, 变更支出内容, 扩大支出范围, 也就是没有预算不能临时动议支出。因此, 在编制预算时, 要根据项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项目经费预算;项目的各项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 项目预算要由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二) 要加强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学习和宣传, 不仅财务人员要学习, 单位的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都要学习掌握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相关管理制度, 使预算执行能自觉按制度办事, 只有做到熟悉规程, 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在执行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及时与主管部门和财政厅沟通。
(三) 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要积极主动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对自己牵头承担的项目, 协作单位在财政有集中支付账户的, 可以通过财政申请预算指标划转;对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的业务, 在编制预算时, 提前做好政府采购计划的编报工作。财政对经济分类款级科目, 每年安排6月、9月两次调整, 这两个结点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 科学分析, 及时调整。
(四) 加强预算执行分析, 提高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预算执行分析是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促进预算收支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重要手段, 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分析工作, 及时跟踪预算执行动态变化, 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要紧密配合, 及时互通信息, 提高项目预算的管理和执行水平。
摘要:2014年, 安徽省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深化, 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预算资金支出实行经济分类科目细化到款级, 给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资金支出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年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不理想。本文从财政体制改革和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资金管理的实际出发, 谈谈如何适应财政体制改革, 提高项目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公益性地质工作
参考文献
[1]贾康, 冯俏彬.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0年回顾[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02) .
[2]尹显凤.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如何适应财政支出体制改革[J].中国煤炭地质, 2011-6.
[3]张晶, 柴楠.地质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思考[J].北京:中国国土资源局经济, 2011 (10) .
【安徽省教研项目申报】推荐阅读:
安徽大学第七届大学生学术科技节项目05-28
安徽省中考作文10-20
安徽省高级法院01-05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43号——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12-20
安徽省企业标准备案06-18
安徽省秸秆禁烧方案09-08
安徽省高考工作日程11-02
安徽省教育学会文件12-31
安徽省财政监督条例01-19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