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府绩效评估(推荐8篇)
项目 名称:
项目 负责人:
(签章)
承担 单位名称:
(公章)
填表时间:
****年**月**日 日
常州市科学技术局制 二○一 九 年 七 月
承诺书
经核实,本次填报中所填数据和情况描述准确无误,填表单位承诺对所填写的各种数据和情况描述的真实性负责。
项目负责人(签字):
日期:
承担单位(盖章)
日期:
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执行 情况 总结
(提纲)
一、项目执行情况 二、项目经费落实及使用情况 三、项目参加人员情况 四、项目取得的成效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执行 情况调查表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通讯地址
邮
编
项目负责人 姓名
年龄
职称
联系电话
手机
邮箱
项目联系人 姓名
联系电话
传真
手机
邮箱
二、项目参与人员情况 序
号
姓
名
单
位
年
龄
职
称
三、经费使用情况(单位:万元)
经费投入情况
2018 8 年
2019 9 年
合计
人员费
设备费
材料费
燃料及动力费
试验外协费
基本建设费
差旅费
会议费
管理费
其他费用
总
投
入
四、科学研究成果情况 1、成果产出情况(单位:个)
成果
类
别
新产品(新品种)
新工艺
新技术
新装置和 新 设备
合计
产出数量
科技进步奖获奖情况
国家级
省级
合计
2、发表论文与出版科技著作情况(单位:部、篇)
类
别
数量
出版科技专著数
发表论文数
其中:SCI 收录数
其中:EI 收录数
其中:国内核心期刊收录数
合计
发表论文以科学引文数据库(SCI)、工程索引数据库(EI)和国内核心期刊为统计源。一篇论文按一次统计。
3、专利知识产权成果情况(单位:项)
专利种类
受理数
授权数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合计
注:一项技术或产品若授实用新型和发明两项专利,则填报发明专利。受理与授权不重复统计。
4、非专利知识产权成果情况(单位:个、种)
类别
数量
企业技术标准
软件著作权
合计
五、项目进展情况 1 1、已完成(% %)
% 2 2、项目预期(在相应栏目后打勾)
按时完成需要延期
无法完成调查表填报说明:
1、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没有内容的请填无;不够地方填写,可以扩充或加页。
2、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及备查附件,如有缺漏,数据视为无效。
3、调查材料请在通知规定日期前填报完毕,一式一份,简装送至常州市科技局农社处。
联系方式:
地址:政中心 1 号楼 A 座 722 房间
电子稿请发送至以下邮箱:
三、相关附表清单
一、经费决算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决算表上请加盖承担单位财务章。如承担单位有多个项目参加评估,可列出清单,在清单上盖章即可)
二、科学研究成果清单 1、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市科技进步奖等)
序号 科研成果名称 奖励名称 等级 授奖部门 获奖时间
2、发表的论文、专著清单 序号 名
称 作者 类别 期刊社/出版社 发表时间 收录与引用情况
3、专利受理及授权清单 序号 专利号/申请号 专 利 名 称 类型 专利所属国/地区 申请/专利权人 法 律 状 态 申请日期 授权日期
4、非专利知识产权清单 序号 名 称 类型 认定部门 认定时间
类型包括相关部门认定的技术标准、软件著作权。
四、附件材料
(用于佐证调查表及附表清单中内容的相关附件需在申报材料中同时报送。申报材料中的相关数据如无法提供有效证明附件的,则视做无效)
一、项目参与人员相关附件:相关人员的学历证明材料 二、科学研究成果相关附件(复印件即可。论文、专著等均应标注“常州市科技计划资助”及项目编号,外文的也要有相应的外文标注)
关键词:绩效评估,统计方法,指标实践
1 政府绩效评估简述
政府绩效评估, 就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 对照统一的标准, 按照一定的程序, 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 对政府在一定时期的效益和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各级政府绩效评估从制度管理层面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责任分解、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考核评估、绩效结果运用、绩效整改提升六个方面。评估范围对象为本级政府的党政部门和所辖的县 (市) 、区, 或县 (市) 区所辖的乡镇、街道。
2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置
正确评价政府绩效,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首要前提, 指标体系在整个绩效评估实施方案中占中心地位。正如任何事物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一样,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 同时充分体现对政府发展的引导作用, 最终目的是直接考察政府行为, 践行科学发展的真实效果及成果。最终则表现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1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考核的内容变化, 突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科学的指标体系设置, 要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具有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即有利于分析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改善程度, 更有利于从实践的角度为证明改善成效提供定量支持。
(1) 绩效评估指标不唯经济增长, 而更趋于社会全面发展。十八大,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 从福州市政府绩效评估一级指标设置的内容上看, 2013年作出了较大调整, 具体见表1、表2。
过去缺乏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或缺少有效激励的公共服务项目在评估中有了一席之地, 从而提高了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服务转变。以与民生相关的环境保护对城区考核指标为例, 在统一考核指标中, 2011年资源环境考核的指标仅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控制指数和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2014年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有“十二五”节能目标完成率、污染物总量减排、PM10年均浓度下降比例、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综合指数4项。PM10的出现, 则顺应了当下公众的期待。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正不断修正与革新, 以此综合反映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观、政绩观。
(单位:个)
(单位:个)
(2) 绩效评估指标不再重叠, 而更趋于简明化、科学化。2011年该市绩效评估方案中, “民生改善”一级指标下分别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2个二级指标;在“经济发展”二级指标“财政发展”下分别设置“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率”2个三级指标。虽然不同的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职能, 且职能有时相互重合, 但其实现的目的是一致的, 显然, 上述庞杂的指标设置忽视了指标自身内在差异性。到2014年, 绩效评估指标已向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等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扩展, 更加注重指标设置的科学与系统, 二级指标缩减9个, 三级指标缩减13个, 具体见表3。
(单位:个)
缩减且优化后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则较好地体现各级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以服务民生为本, 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为核心, 以民生特性为民众评判的出发点, 以民众满意为最终目标, 达到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目的。
2.2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考核的分值变化, 突出科学发展民生关切
长期以经济建设占主体分值的绩效考核风向转向了社会发展的全方位考核, 表1、表2显示, 经济指标分值大幅下调, 改变了以往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 政府绩效评估已深入各级部门核心职能, 且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反映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3 政府绩效评估指数应用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考核计分是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 计分计算方法的合理应用影响绩效结果的科学与公正。该市绩效评估指标计分主要采用指数法, 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类指标, 并尽量向社会指标拓展。指数法将单个指标就前三年加权平均值和当年值, 分别计算出速度贡献指数和增量贡献指数, 二者比重设置为60:40, 通过功效系数折算, 进行动态、持续、稳定的评估, 客观反映所辖县 (区) 的发展成果, 从而有效杜绝各级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3.1 实证演示
以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标计算某县 (区) 得分过程为例, 该指标综合汇总得分既注重前三年的发展态势, 又考核当年的增长贡献。计算模型演示如下:
(1) 在前三年加权平均值影响下动态发展评估:
发展指数G= (F+100) / (D+100) *100%
贡献指数
综合指数I=G*0.5+H*0.5
功效系数J=60+40* (I某县-I本组考核县区中最小值) / (I本组考核县区中最大值-I本组考核县区中最小值)
动态发展得分K=I*15%*60%
(2) 当年度发展评估:
本年度增量L=E-E/ (F+100)
本年度增量贡献率
本年度功效系数N=60+40* (M某县-M本组考核县区中最小值) / (M本组考核县区中最大值-M本组考核县区中最小值)
本年度发展得分O=N*15%*40%
(3) 综合得分P=动态发展得分K+本年度发展得分O
3.2 应用评价
发展指数, 反映某县 (区) 自身发展情况, 大于100, 说明该县 (区) 当年的发展水平较前三年的基数有进步;贡献指数, 反映某县 (区) 相对全市的贡献情况, 大于100, 说明该县 (区) 当年的发展对全市而言是有拉动作用的;综合指数, 是前面两个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反映该县 (区) 综合发展情况的指数。
功效系数法, 是建立在多目标规划原理的基础上, 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以满意值为上限, 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 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 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 根据评价对象的复杂性, 从不同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计算评分, 从而反映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 满足了效绩评价体系多指标综合评价县 (区) 的要求, 减少了单一标准评价而造成的评价结果偏差。本研究中, 以综合指数为范围, 用最高值减去最低值, 得到差值, 其本身的功效得分= (a-差值) *40+60, 最低分为60分 (即为基础分值) , 最高分为100分, (a-差值) 即平移的平移量。其余县 (区) 在60-100分内分配得分, 较直观地显示本县 (区) 在本组考核中的位次和组内的差距, 达到了客观、准确、公正评价县 (区) 政府绩效的目的。
当前, 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为公众所关注, 统计部门在各级政府绩效评估中承担了指标数据采集和计分工作, 统计独立性倍显重要。科学的统计方法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将其作为研究课题, 是统计部门践行科学发展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周俭司.减负-建设服务型统计的最佳切入点[J].中国统计, 2013, (08) .
[2]孙建强等.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与统计的独立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6) .
关键词: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制度
一、绩效评估的基本理念
政府绩效,在西方也被称为“公共生产力”、“国家生产力”、“公共组织绩效”、“政府业绩”、“政府作为”等,其字面意义是指政府所做的成绩和所获得的效益的意思,但其内涵非常丰富,既包括政府“产出”的绩效,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绩效表现;又包括政府“过程”的绩效,即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绩效表现。政府绩效还可分为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组织绩效包括一级政府的整体绩效、政府职能部门绩效和单位团队绩效。本文所针对研究的主要为组织绩效。
绩效评估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改善政府形象并最终形成政府与公民、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绩效评估不仅仅是一项管理技术,它与组织的战略规划、预算、管理过程和公民参与等因素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
我国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工作,起始于干部人事制度。从1949年中组部颁布的《关于干部鉴定工作的规定》对个人业绩开始考评,到关注以组织为对象进行的绩效评估,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从无到有,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的实践相比,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不仅在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绩效评估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各地在评估过和中缺乏统一指导,规范化程度不足,评估内容和侧重点上差别大、评估标准不统一、评估程序和方法不一致,影响了评估在实践中的效果。绩效评估尚未建立全面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往往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唯GDP论英雄,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绩效评估还只是停留在个别省市、个别部门的分散试验阶段。绩效评估存在着评价主体缺位的误区,重视上级评估和自我评估,社会公众还没有真正成为评估的主体。评估过程缺乏必要监督,评估的过程具有封闭性、神秘性,缺乏必要的透明度。评估的方法着重定性评估、忽视定量评估。往往是凭经验、凭印象、凭感情或跟着感觉走,注重从宏观和总体上进行把握,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测评。绩效评估结果运用渠道狭窄。
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从价值、理念、制度多个层面,对我国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做认真的反思和分析。
三、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美国的政府绩效评估
以不同时期的政府绩效评估侧重点为依据,美国的政府绩效评估大致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效率时期(1900~1940)、预算时期(1940~1970)、管理时期(1970~1980)、民营化时期(1980~1992)和政府再造时期(1992至今)。克林顿政府时期对政府的绩效评估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主要有:颁布《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该法案在美国第一次以立法形式将绩效管理制度固定下来,在绩效管理发展史上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主要通过战略规划、年度绩效计划、年度绩效报告三项报告来实现对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估。建立绩效改革运动的直接领导机构——国家绩效审查委员会。争取国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二)英国的政府绩效评估
英国政府绩效评估始于1979年的“雷纳评审”。雷纳评审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特定的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活动,评审的重点是政府机构的经济和效率水平。1991年,梅杰政府发表了《公民宪章》白皮书,要求各部门要用宪章形式把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标准、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监督,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4个月后,梅杰政府发表了《为质量而竞争》白皮书,希望通过把市场和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部门来提高质量和顾客满意度。1997年工党上台后,布莱尔政府继续推行以质量和顾客满意为导向的绩效管理,1998年,政府将“公民宪章”更名为“服务第一”,并且成立了公民评审小组,主要负责民意调查,以保证公民对政府质量反馈的信息公正、可靠和量化。
(三)美英两国绩效评估的主要经验
美英两国绩效评估工作的主要经验有:建立与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律体系,用法律手段规范政府绩效评估。如英国1997年颁布的《地方政府法》、美国1993年颁布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注重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2002年,美国总统管理及预算办公室提出了针对联邦行政机关和部门的通用绩效指标,为五个跨部门的政府职能开发了统一的评价指标或称“通用衡量标准”;高层领导的大力提倡和推进,对绩效评估的不断应用和完善起到关键作用。美国的绩效改进受到从尼克松到克林顿历届总统的支持和重视。英国自撒切尔政府以来,行政改革的主导理念和基本思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改革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系统性。战略规划、公共预算与绩效评估有效结合。如1993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政府绩效和结果法》,要求联邦政府各机构制定五年战略规划,制定实现战略目标的绩效管理年度计划,定期测定部门工作绩效并向国会和公众提供绩效报告。在资金分配上强化绩效,将公共预算拨款与各机关单位的绩效联系起来,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在公共预算执行上将效果与拨款挂钩,根据绩效来分配预算,变传统的“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
四、建立科学、客观、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一)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是对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
(二)必须有法可依
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直接约束政府行为,唯有立法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使政府按照制度的要求来服务于社会,这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一些绩效评估的相关立法,有《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公务员法》、《审计法》等,但尚未形成一整套体系,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出入很大。因而构建一套稳定的政府绩效法规体系是不可或缺的。
(三)以公众为主体
以公众为本的绩效评估,体现了政府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和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定位。在主体的组成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直接服务的普通群众,这部分为主体;二是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这体现了政策的执行情况;三是部门自评,主要为对预订目标的完成情况。
(四)客体体现多元价值标准
绩效评估的客体即绩效评估的内容,具体由指标体系的设计体现出来,指标体系的设计反映了评估的侧重点。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就要以科学发展观来设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体现多元价值标准。不仅要注重发展经济,更要注重政治、社会、文化、卫生、环保等全面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当前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未来谋发展。
(五)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综合应用
定性与定量方法各有利弊。定性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在实际的绩效评估工作中运用比较多,但凭着经验来判断容易产生经验主义的错误。定量的方法科学性比较强,但花费的精力比较大,时效性比较差。随着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传统的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弊端愈发明显,大量的定量分析方法被开始应用于政府绩效评估领域,如标杆管理法、平衡记分法等,并设立大量的具有可比性、可测量性的绩效指标。
(六)重视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
实践表明,把奖惩作为评估结果利用的唯一形式,简单化地进行名次排行,不仅会造成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而且会导致相关人员对组织绩效评估的抵触情绪,加剧弄虚作假,抵消组织绩效评估工作。绩效评估的“三D模式”——即诊断、发展和设计日益受到推崇。通过授予高绩效部门更大的管理自主权,调动其提高绩效的积极性;另一种做法是把绩效评估结果与绩效预算结合起来,鼓励部门积极参与绩效评估工作和努力提高自身绩效。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R].中国行政管理,2006(5).
2、尼古拉斯·亨利.Nicholas Henry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Public Administmtion and Public Afairs.
3、吴建南,温挺挺.政府绩效立法分析:以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4(9).
4、孙慧琳,崔凯美国和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的启示[J].集团经济研究,2006(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改进公共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治理现代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履行职责时的绩效管理,适用本条例。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履行公共管理职责时的绩效管理,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企业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时的绩效管理按照本条例执行。
本条例所称绩效管理,是指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发展目标和绩效责任单位履行的职责设定绩效目标,实施日常监控,并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以达到绩效不断提升的全过程管理。
本条例所称绩效责任单位,是指依据本条例的规定实行绩效管理的单位。
第三条 绩效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公众参与、协同推进,注重实绩、奖优罚劣,持续改进、提能增效的原则。
第四条 市和区、县(市)绩效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绩效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统筹协调绩效管理工作;
(二)批准本级绩效管理总体规划、绩效评估制度和年度绩效评估工作方案;
(三)批准绩效评估结果;
(四)审议、决定有关绩效管理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五条 市和区、县(市)绩效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绩效管理有关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定本级绩效管理总体规划、绩效评估制度和年度绩效评估工作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批准绩效责任单位的绩效管理规划,审核和调整绩效责任单位的年度绩效目标,依法规范、协调各类考核事项;
(三)负责绩效管理的日常工作,对绩效责任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
(四)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五)制定绩效管理规划、年度绩效目标、绩效自评报告的范本;
(六)和绩效管理相关的其他具体工作事项。
区、县(市)绩效管理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市绩效管理机构的指导。
第六条 机构编制、发展和改革、监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统计、政府法制等部门(以下统称绩效管理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第七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上半年听取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上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八条 绩效管理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九条 绩效管理机构应当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建立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绩效信息的动态跟踪、全程管理、共享利用。
第二章 绩效管理规划和年度绩效目标
第十条 绩效责任单位应当根据本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本单位工作职责编制绩效管理规划,绩效管理规划期限为五年。绩效管理规划应当报绩效管理机构批准。
经批准的绩效管理规划是绩效责任单位制定年度绩效目标和绩效管理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十一条 绩效管理规划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本单位主要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概述;
(二)履行主要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总目标和主要指标;
(三)影响目标和工作任务的关键因素分析;
(四)完成目标和工作任务的方法、措施;
(五)和绩效管理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二条 绩效责任单位应当根据绩效管理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制定年度绩效目标。
年度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制定依据和外部因素分析;
(二)具体目标及其考核或者评估标准;
(三)措施和进度;
(四)财政资金需求;
(五)其他有关事项。
第十三条 绩效责任单位编制绩效管理规划、制定年度绩效目标,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或者专业性较强的事项的,应当事先组织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第十四条 绩效责任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年度绩效目标报绩效管理机构审核。
绩效管理机构认为年度绩效目标有不符合本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者绩效责任单位职责情形的,应当向其反馈意见并进行协商,由绩效责任单位进行修改。
年度绩效目标经审核确定后,由绩效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因本行政区域内重大政策调整、机构调整或者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需要调整年度绩效目标的,有关单位应当将调整内容在规定时限内报绩效管理机构审核。
需要调整的内容涉及政府全体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的,有关单位应当将调整内容报市人民政府或者区、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新的重点工作任务需要纳入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机构可以调整有关单位的年度绩效目标。
第十六条 绩效责任单位在编制绩效管理规划、制定和调整年度绩效目标时,应当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绩效管理机构在审核绩效责任单位的年度绩效目标时,应当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第三章 过程管理
第十七条 绩效责任单位应当按照经审核确定的年度绩效目标实施绩效管理,定期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并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内部责任体系和奖惩机制,推进年度绩效目标的实现。
绩效责任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向绩效管理机构报送反映其年度绩效目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绩效信息,并对所提供的绩效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负责。
年度绩效目标进展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第十八条 绩效管理机构应当建立绩效监测工作制度,对绩效责任单位的年度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和评估,督促绩效责任单位加强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绩效管理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年度绩效目标的执行实施监督,并将监督情况通报同级绩效管理机构。
第十九条 绩效管理机构、绩效管理相关部门、绩效责任单位应当针对绩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系统分析,研究对策,改进工作,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必要时应当邀请有关专家、利害关系人参加。
第二十条 绩效管理机构应当将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绩效责任单位,绩效责任单位应当自收到告知单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做出情况说明,提出处理意见,反馈处理结果。
第二十一条 绩效管理机构应当会同绩效管理相关部门对本地区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关系民生或者需要较大财政资金投入的事项实行专项绩效管理。
第四章 年度绩效评估
第二十二条 市和区、县(市)绩效管理机构按照绩效评估制度和年度绩效评估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年度绩效评估。
第一条 为了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第182号令)、《关于印发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的通知》(宿政发„2011‟12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和从事雷击风险评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雷击风险评估(简称雷评)是指以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运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对系统可能遭受雷电灾害的概率及雷电灾害产生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为建设工程项目选址和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与防雷措施确定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防雷减灾的能力。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击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建立雷击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机制。
市气象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雷击风险评估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区)气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雷击风险评
(三)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建议、对策和措施;
(四)雷击风险评估结论。
雷击风险评估结论应当作为建设工程设计的技术依据。第八条 雷击风险评估使用的气象资料应当由气象主管机构直接提供或经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审查。
第九条 雷击风险评估实行资质认定制度。从事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核发的证书后,方可在其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雷击风险评估的资质管理,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安徽省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条 雷击风险评估的收费原则上按皖价服„2009‟89号文件标准执行,如价格主管部门重新核定并出台新的收费标准,则按照新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的气象资料,不是由气象主管机构直接提供或未经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审查的。
(二)未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擅自从事雷击风险评估的;
(三)涂改、伪造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的;
(四)涂改、伪造、倒卖、出租、出借、挂靠雷击风险评估资质证书的;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应当进行雷击风险评估而未申请评估的、建设项目未使用雷击风险评估结论擅自设计、施工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气象主管机构、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气象灾害评估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杭政办函[2007]276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二○○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杭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试行)
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财政支出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部、省财政厅有关绩效评价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设置、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原则,对各部门(单位)的财政支出运行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的管理行为。
二、本办法所称各部门(单位)是指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三、绩效评价的范围为纳入政府财政管理的资金。
四、绩效评价的原则
(一)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评价工作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统一组织,主管部门和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二)分类管理原则。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可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制定分类的绩效评价实施办法。
(三)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评价工作应从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地评价财政支出的绩效情况。
(四)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为出发点,按照规范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科学、准确地确定评价结果。
五、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
(一)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
(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制定的绩效评价工作规范;
(三)政府、财政部门制定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四)主管部门和单位的职能、职责及绩效目标和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
(五)主管部门和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包括项目预算申报论证材料等)和财政部门的预算批复;
(六)主管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的决算报告(包括项目验收报告)、审计报告及有关财务会计资料;
(七)其他相关资料。
六、绩效评价可对部门(单位)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内的所有财政性支出实施整体绩效评价,也可对基本支出或项目支出单独实施绩效评价。
项目支出主要为政府各类专项资金,市本级包括基本建设专项、城市维护建设专项、科技三项费用专项、工业发展资金专项、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绿化建设专项、环保及生态保护与补偿专项、水利建设专项、教育费附加专项、人才战略专项、社会保障专项和城市住房专项等。
七、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
(二)为完成绩效目标安排的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情况;
(三)为完成绩效目标制订并实施的管理制度、措施等;
(四)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财政支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
(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评价内容。
八、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为周期实施评价,对于跨的项目支出则可根据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
九、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目标比较法、成本效益法、综合指数法、因素分析法、历史比较法、横向比较法、专家评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查证法,以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确定的其它评价方法。
十、绩效评价应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实施绩效评价时,可以采用一种评价方法或多种评价方法并用。
十一、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载体。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以评价内容为基础,并考虑以下因素:
(一)系统性。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注意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内容。
(二)重要性。根据绩效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设置最具有代表性和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
(三)相关性。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与被评价对象的绩效目标密切相关。
(四)可行性。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既要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又要考虑现实条件与可操作性。
(五)可比性。对相同或类似的评价对象设置共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便于评价结果的相互比较与运用。
十二、根据评价内容和设置要求,绩效评价指标可分为基本指标和具体指标。
(一)基本指标是对绩效评价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指标,适用于所有被评价对象,主要分为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两大类。
1、业务指标主要包括目标设定情况、目标完成程度、组织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影响等。
2、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情况等。
(二)具体指标是在评价对象确定后,针对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对基本指标内容细化后的评价指标。
十三、基本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并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逐步完善。具体指标由主管部门、单位商同财政部门研究确定。
十四、绩效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指标设定,是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的标尺和准绳,其基本类型有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和经验标准等。
(一)计划标准。是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行业标准。是以同行业的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和制定出的评价标准。
(三)历史标准。是以本地区、本部门、单位或同类部门、单位绩效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出的各类指标平均历史水平。
(四)经验标准。是由专家学者根据财政经济活动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经过分析研究后得出的评价标准。
十五、在评价对象和具体指标确定后,应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标准,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十六、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绩效评价制度、办法和操作规范,统一组织和规划绩效评价工作,指导、监督和检查主管部门和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并可直接组织实施绩效评价。
十七、主管部门和单位负责拟订本部门、单位绩效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商同财政部门确定;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
十八、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的内部相关人员及专家组成评价组实施,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必要时可邀请人大、政协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参加。
十九、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将本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结果于评价结束后20天内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财政部门可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检查。
二十、实施绩效评价所需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部门预算。
二
十一、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
二
十二、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确定评价对象、成立评价工作组织(选择中介机构)、进行前期调查、制订实施方案和下达评价通知等。
二
十三、实施阶段主要包括资料审核、现场和非现场评价、综合评价等。被评价部门(单位)应当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二十四、报告阶段主要包括撰写报告、提交报告、结果反馈和总结归档等。组织实施评价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将评价结果通知被评价部门(单位)。
二十五、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及时调整和完善本部门、单位的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二十六、财政部门根据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措施或整改意见,并督促主管部门或单位予以落实,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十七、财政部门应逐步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安排财政支出(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十八、财政部门应当逐步建立绩效评价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二十九、绩效评价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应根据相应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三
十、各区、县(市)可依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全国2007年第2次慢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中本地区的资料结合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中国部分的结果,涉及本地区辖下8区3市2县,样本量3281名,通过数据库查询和文献检索[4]等方式获得本地区血压和相关疾病前瞻性研究获得的血压与相关疾病联系强度和人群疾病负担,包括死亡原因、伤残导致损失的寿命(YLD)、早逝损失的寿命(YLL)和伤残调整寿命(DALY);主要观察指标为人群血压暴露水平、血压与疾病联系强度、人群疾病负担。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部分国家和地区数据不完整或无SBP数据,本研究采用Bayesian Hierarchical Regression模型进行年龄、性别和血压水平、可信区间的评估,血压及性格疾病联系强度由相关前瞻性研究分析汇总,并校正可能出现的稀释效应,避免低估。在高血压造成疾病负担计算时,比较现实分布与理论最小分布,观察现实分布造成的超额死亡和疾病负担。经分析后本研究确定的理论最小分布为110~115mmHg(s=6)。
人群归因危险度计算公式如下:人群影响分值(PAF);暴露水平为X的相对危险度[RR(x)];人群暴露分布[P1(x)];暴露反事实分布[P2(x)];最大暴露水平(m)。
计算高血压人群归因危险度后,利用危险度乘以相关疾病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评估高血压疾病造成的死亡和寿命损伤在总死亡和总寿命损失中所占的比例。
2 结果
本地区因高血压造成死亡占全部死亡的23.8%,占慢病死亡的31.2%;63.2%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与高血压疾病有关,其中88.2%为高血压心脏病,71.2%为脑卒中,43.2%为缺血性心脏病,40.1%为其他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有41.2%的死亡归因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危险度50~59岁最高,其次为70岁以上,15~49岁最低;慢性肾病死亡归因危险度70岁以上最高,其次为50~59岁,15~49岁最低。详见表1、表2。
3 讨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相关前瞻性研究和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在高血压疾病导致负担部分增加了慢性肾病,采用Bayesian Hierarchical Regression模型,考虑时间和空间两大因素,将尽可能多的相关协变量纳入了分析中,降低了误差,并调整了回归稀释效应。
本研究中,本地区因高血压造成死亡占全部死亡的23.8%,占慢病死亡的31.2%;63.2%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与高血压疾病有关,其中88.2%为高血压心脏病,71.2%为脑卒中,43.2%为缺血性心脏病,40.1%为其他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有41.2%的死亡归因于高血压。本地区高血压疾病相关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高血压导致DALY占总DALY的11.9%,而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全球因高血压造成的DALY占全球总DALY的7%,因此本地区高血压DALY较全球高出许多,应得到疾病防控部门的高度重视。本地区DALY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平均寿命较女性短导致寿命损失更多有关,70岁以上患者虽然死亡例数较多,但造成的寿命损伤却相对较少。
本地区高血压流行趋势呈迅速增长,众多前瞻性研究表明,尽管分析方法和判断标准略有差异,但高血压患病率均为上升趋势,疾病负担相当严重。
摘要:目的:对杭州地区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进行定量评估。方法:采用相关研究中的部分方法和成果,利用收缩压、死亡、伤残损伤寿命、早逝损失寿命和伤残调整寿命等数据进行本地区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的定量评估。结果:本地区因高血压造成死亡占全部死亡的23.8%,占慢病死亡的31.2%;63.2%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与高血压疾病有关,其中88.2%为高血压心脏病,71.2%为脑卒中,43.2%为缺血性心脏病,40.1%为其他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有41.2%的死亡归因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危险度5059岁最高,其次为70岁以上,1549岁最低;慢性肾病死亡归因危险度70岁以上最高,其次为5059岁,1549岁最低。结论:与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的全球水平比较,本地区高血压造成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应得到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负担,定量评估,杭州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2]李镒冲,王丽敏,姜勇,等.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5):409-413.
[3]孙国君,吴华铃,单伟光.我国高血压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及问题[J].卫生经济研究,2011,(6):46-48.
今年5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说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
作为衡量政府工作质量和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政府绩效评估,如今正走入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
杭州市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创一流业绩、让人民满意”的宗旨,坚持“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的价值观。“老百姓说了算。”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伍彬用这样一句话强调了杭州市在评估指标设计方面所下的功夫。杭州市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社会评价占比是全国最高的,市直单位综合考评中的社会评价分值占到了50%。“由于目标考核中还包含社会评价意见整改目标、公共服务窗口评价等公众参与的内容,创新创优项目有专家和受益对象评估,因此在综合考评分值权重上,公众参与的实际权重超过50%。”伍彬进一步介绍道。
与杭州一样,北京市在评估指标设计上也花费了不少力气。北京市政府在对各区县政府的考评指标体系中设置了民生改善指标,并加大了权重,重点围绕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9大民生领域。海淀区还根据工作实际细分了部分个性化指标。“一级指标是稳定不变的,二、三级指标根据市区重点工作每年进行动态调整。海淀区还根据工作实际细分了部分个性化指标,比如党群系统突出党建落实任务、政府系统突出市区重点任务落实、街道系统突出城市服务和管理、城镇系统突出城乡建设一体化、区属企业系统突出经营业绩考核等。”海淀区政府绩效办主任张红林告诉《小康》记者。
政府绩效评估谁说了算?杭州和北京都用实践给出了答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张定安则一语道破:“政府绩效评估应该听群众的观点,到群众中去,要发挥科学性、民主性,进而把民意吸引进政府决策。”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并非一劳永逸
“老百姓说了算”,要听。
2014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工商联四家评估汇报后指出,“过去评价政府工作好不好、是否落实到位,往往通过主管部门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这就造成了‘自拉自唱’,自己给自己‘唱赞歌’,和群众的实际感受往往有较大差距。”总理同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认真总结经验,使第三方评估今后成为政府工作的常规机制。
对于引入第三方机构体现民意,杭州和北京市都非常重视。“我们建立了绩效评估专家库,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对政府创新创优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此外,我们还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重大项目或公众关注的热点工作,如市级医院患者满意度情况、城市交通行车停车问题等,进行专项绩效测评,通过调查其完成率,横向、纵向比较等方法手段,以形成翔实客观的第三方绩效测评报告。”伍彬介绍道。
2012年起,北京市通过招投标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围绕民生评价指标,设计指标的具体支撑点,转化为可操作性问卷,进行定量与定性资料收集,撰写第三方评估报告,对各区县的民生工作深入进行分析比较,以找到工作短板,提出改进建议。
《小康》记者注意到,从2004年开始,甘肃省将政府绩效评价工作委托给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组织实施,开启了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评议政府绩效的先河,此后,上海、青岛、武汉、广东省等多地均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政府绩效评价工作。
然而,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并非一劳永逸。杭州市考评办有关工作人员告诉《小康》记者:“社会评价有时候存在信息不对称,公众对诸如办公厅、金融办等部门不是很了解,而且政府职能分工是一个大系统,有时候片面强调某一部分也不科学。”对此,杭州市通过大样本、多层次、多元化参与来应对。“从统计学角度而言,杭州如此规模的城市有2000个样本就够了,而我们每年抽取1.2万个样本,涵盖市民代表、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代表等9个层面,其中市民代表占比最多,达50%;企业代表其次,占比近20%。”从官方数据统计来看,2000年至2014年,杭州市共有193082人次直接参与了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
“这种政府和公民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一方面老百姓对政府各部门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另一方面政府信息披露工作做得还不够,不太愿意公开。所以政府下一步工作要利用好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挥棒’,严格执行信息公开的规定,老百姓有权利,也应该知道政府在干什么。”北京市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耘强调。
如何把公众对政府的感觉“表现”出来
“老百姓说了算”,要“智慧”。
目前,杭州市和北京市对全市各个行政审批部门和公共服务窗口均统一设置了评价器,市民在接受税务、民政等行政审批或公共服务后马上可以对服务做出满意度评价,相关数据也会记录至后台数据库进行储存分析,这一做法也在全国其他城市得到推广。“政府绩效评估要把公众对政府的感觉表现出来。”张耘认为,“这体现了政府对公民价值层面的态度。”
“互联网+”政府绩效时下已成为政府获取民意、分析民意的重要一环。“杭州考评网”不仅是杭州综合考评政务信息公开的平台,还是有参评意愿的公民在年度社会评价期间的参与渠道。此外,网站上还开通了“主任信箱”、“民意征集”、“绩效评议”、“网上调查”等栏目民意征集的活动。
《小康》记者观察到,这些民意内容涉及医疗、卫生、交通、教育等多方面,但均为2013年以前的,对此杭州市考评办有自己的规划,杭州市考评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大数据是未来发展方向,现在网民的游览数据是自动记录的,而我们所努力的是利用这些自动生成的大数据结合一定的计算分析能力获得更加准确、可信的分析结果。”
nlc202309030644
国家税务总局也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他们与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共同合作研制开发的国家税务总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于2014年1月上线运行。该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及绩效管理技术整合了全国税务绩效管理信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直接以颜色管理的方式呈现绩效评估结果,进而帮助科学决策。
“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正呈现出工作评价及时化、民意调查信息化、绩效评估个体化及决策分析智能化的趋势。逐渐让我们的决策和工作变得更加智慧。”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牛军钰分析道。
“评价—整改—反馈”下的互动与进步
“老百姓说了算”,要做。
杭州市于2008年推出了以公共交通自行车换乘(B+R)及停车换乘(P+R)为核心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组合交通模式,旨在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组合”出现了很多问题,杭州市民小蔡于2010年12月15日在“杭州考评网”民意征集栏目中留了一条“公共自行车换车难”的意见,他写道:“建议在车站、公交总站、地铁等附近方便还车。比如:你可以去黄龙集散中心看看,经常还不上车。这样会降低绿色低碳出行的积极性。”
除了还车难,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还存在布点少、高峰时段难租、车辆破损率高等问题。这些民众反映的问题通过社会评价机制反馈到杭州市考评办后,杭州市考评办将其列为向社会公开承诺的整改目标,为了能有效回应百姓诉求,杭州市城投集团联合杭州市规划局从多方面下手去解决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在美国专业户外活动网站“活动时间”评选出的2013年全球最好的16个地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中,中国杭州排在第一。截至2015年3月,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累计租用量突破5.3亿人次,单日最高租用量超过了40万人次。
“这种‘评价—整改—反馈’工作机制通过外部评价和内部整改的‘压力机制’推进了政府服务和管理创新,构建了回应公众诉求、创新社会治理、推动政府绩效持续改进的政府创新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一批公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伍彬总结道。
“评估结果的运用,关系到整个绩效评估理念能否统领实践。从评价、整改、提升到奖励,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中国需要建立公民参与、反馈的体系。”张耘分析道。北京也一直在打造“任务制定—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结果运用(绩效反馈)—绩效提升”的闭合循环。依据第三方机构反馈的建议,北京市政府绩效办以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反馈给各区县政府,责成认真研究、切实整改,并纳入下一年度绩效考评,以形成一种以公共价值为基础、以绩效持续提升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模式。
张定安认为:“这种闭合循环体现了一种公民导向,是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在国家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下,理应发挥社会组织与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互动,形成协同治理的机制。”
智力碰撞=〉法制前行
在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徐艳晴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至忍联合发表于2014年的《公民满意度数据失真现象考察:信任赤字、博弈策略、理论意涵》一文,整理分析了多年来媒体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负面报道及相关理论,发现“中国地方政府的民意测评始终为博弈行为所困扰,畸高的满意度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此外,其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由此,邀请专家学者和实践部门共坐一堂的专题研讨会就成了发展政府绩效管理的热门做法。仅2015年8月底至10月初,就召开了3场以“政府绩效管理”为主题的研讨会,分别为8月25日在杭州召开的“参与式政府绩效管理学术研讨会”,10月9日至11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四届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领导国际学术会议”以及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政府重大事项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张耘认为:“这样的学术研讨会能通过不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智力碰撞,激发火花,起到双向促进的作用。”
在法制化进程方面,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9月正式批准通过了《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该条例对绩效动态全程管理、突出公众参与主体、绩效评估结果运用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此外,2014年8月青岛市通过了《预算绩效管理条例》,2009年6月哈尔滨市通过了《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
“虽然目前政府绩效管理没有中央层面的上位法,但各地都在积极努力探索。”张定安分析道,“实际上,如今中央乃至地方文件中都已撒下了种子,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则让评价有了新标准,为政府绩效管理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链接
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有多年的实践历史。据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张定安介绍,上世纪80年代,政府部门针对一些重要任务开展大检查、大评比、专项调查等绩效评估模式;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甚至企业开始采用目标考核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效能监察、行风评议等方式;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地区和部门的特点,探索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杭州市政府绩效评估】推荐阅读: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关于06-05
杭州市爱国卫生条例05-30
杭州市劳动合同09-20
杭州市中级职称评审06-20
杭州市招投标管理中心06-11
杭州市中级职称评审表06-25
杭州市社会保险管理局05-27
杭州市人才服务公共网06-08
《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全文06-11
浙江省杭州市国家税务局文件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