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两基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我是西畴县水头小学负责人:黄孝良,下面请允许的对我校“两基”工作作简要汇报)西畴县兴街镇中心学校水头小学坐落在龙坪村委会水头长房子村小组,是一所偏远落后的四类学校(校点),学校占地33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608平方米,今年新增236平方米,校舍为砖木结构,现已正在进行危房改造。学校于2007年底配备了中小学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Ⅰ(光盘教学)设备,配有34英寸长虹电视机1台,长虹DVD一台,现在已运用于教育教学和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之中。学校涵盖长房子、老房子、大丫口、田边一队、田边二队、田边三队六个自然村约180余户家庭的育龄儿童,生源全部为土生土长的汉族。现有教学班5个,即二年级至六年级,在校学生68人,教师6人,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占66.7%,高级教师占16.7%,学历合格率100%。在兴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兴街镇中心学校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于 2009年9月列入D级危房改造,如今改造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预计2010年11月底能搬进新学校上课。20余年来我校初具自己的办学特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务实创新”。面对新形式教育发展的新机遇,结合上级的要求,为将我校办成农村品牌学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基础扎实,素质优异,特长明显,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人才。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规范化管理为保障模式,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我校“两基工作”自2000
第 1 共 4页
年通过省验收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两基”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教育质量逐年上升,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办学条件基本达到“两基”验收标准,扫盲工作按要求完成,现就“两基”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普及程度 1、2007年至2010年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为100%。
2、在校学生2007年至2010年年辍学率为0。
3、我校无残疾少年、儿童。
4、外出借读学生证明材料齐全。
二、师资水平
1、我校教师2007年至2010年学历合格率100%。
2、我校2000年新补充教师2人,全部中专以上学历,学历合格率100%。
3、我校校长2007年至2010年均为1人,均为中专以上学历,小学二级以上职称,但没有参加岗位培训,都没有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三、办学条件
1,我校学校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在校学生2007年至2010年学校占地面积均达到验收指标。
2、我校学校校舍面积844平方米,在校学生2007年至2010年生均校舍面积达到验收指标。
3、我校共有教学班2007年至2010年每班一个教室,学校没有图书室、无实验室、无少队室,但搬入新学校后将从无到有。
4、我校无危房、无院墙,无校门,无运动场,但搬入新学校
第 2 共 4页
后这一面貌将从无到有,有厕所,水源达到验收标准,课桌椅配备率100%。
5、我校2010年共有图书350册生均图书5.07册,达到验收标准,但现在无地方摆放,只能处于搁放教师宿舍中,待搬入新校区后才能启用。
6、我校无教学仪器,但已经定购文体器材,无劳动设备,但已安排各劳动任课教师负责,已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
四、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能按时下拨,符合三个增长要求,做到了专款专用,教职工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学校能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五、教育质量
1、我校所有年级均按照国家和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我校2007年至2010年在校学生全部参加品德操行评定,合格率为100%。
3、我校2007年至2010年毕业班学生全部毕业,并参加体育品定,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
六、安全管理
资料健全,已装盒存档。
七、扫盲工作
由龙坪中心小学统一做。
八、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我校正处于危房改造的收尾阶段,准备本学期搬入新学校再搞校园文化建设,以防止资源的浪费。
第 3 共 4页
九、取得的成绩
经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所有“两基”资料准备齐全,七块35项指标均基本达到验收标准,校园呈现出和谐、文明、育人的氛围。
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两基”资料需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有待加强,卫生工作需从精细处着手,师生礼仪教育有待加强。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
一是组织全体教师对所有“两基”资料查验,逐一对照,补足补齐。
二是加大校园环境卫生的督促工作,值日教师应及时的进行检查打分。
三是充分利用校会、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培训,要求班主任利用晨检对学生进行检查,身体较弱较差的学生重点检查。
四是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国检期间安全无隐患,顺利通过国家对我校“两基”工作的验收。
西畴县水头小学 2010年10月30日
---XX乡“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XX乡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县城南3公里处,东临XX镇,西连XX乡、XX,南接XX乡,北与XX镇相接。交通便利,两大公路穿境而过。全乡面积92.3平方公里,全乡辖13个村、59个合作社,3350户,总人口14864人;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480元。
现有各类学校12所,其中独立初中1所,九年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0所,幼儿园1所。共有在校学生1409名,其中小学生710名,中学生594名,学前幼儿105名,共有教师111名,其中,中学教师 人,小学教师 人,全乡适龄儿童 人,适龄少年 人。
1997年全乡实现“两基”目标,1998年普及实验教学,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乡”。
一、“两基”指标巩固提高情况
(一)普及程度
2011-2012学,全乡小学适龄儿童677人,已入学677人,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634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577人,入学率109.94%,初中适龄在校学生577人,净入学率99.1%。小学年巩固率100%;15周岁人口226人,已完成初等义务教育226人,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189人,已完成初级中等义
务教育181人,完成率95.8%。15周岁人口非文盲率100%。
(二)师资队伍建设
全乡现有小学专任教师62人,学历合格率96.72%。初中专任教师49人,学历合格率95.35%。2001年以来补充的小学专任教师12人,初中专任教师5名,均达合格学历,未产生新的代课人员。全乡2名初中校长参加了市级岗位培训,10名小学校长参加了县级岗位培训,均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100%。
(三)办学条件
全乡小学校舍总面积12137㎡,生均校舍面积9.7㎡。初中校舍总面积5586㎡,生均校舍面积9.68㎡。义务教育阶段学校D级危房已全部消除,拥有图书24784册,小学生均15册,初中生均20册。装配电脑80余台,多媒体教室2个,4所学校接通互联网,拥有卫星接收设备近11套,中学理化生标准实验室4个,小学科学标准实验室1个。
(四)教育教学质量
全乡中小学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取消了留级制度;积极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步伐;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效果良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98.8%,体育达标率99.6%;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就读,初中毕业率98.15%,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86.44%。四年来,中小学校集体累计获县级表彰 次、市级 次;个人获奖市级 人次,县级 人
次。
(五)学校安全管理
我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校长作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乡上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每学期即要求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课,开学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教育学生注意交通、饮食、消防、森林防火安全和教育学生未成年人不得外出打工等等。每学期乡上分管教育的副乡长带领司法、民政、公安和学校的相关人员都深入到各学校排查安全隐患,填写好安全台账。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全乡师生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近四年来,我乡中小学从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六)扫盲程度。全县现有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6457人,非文盲人口 6450人,非文盲率99.89%,自2008年以来全乡办扫盲班点17处,先后投入2.3万元扫盲经费,脱盲88人,脱盲后巩固88人,巩固率为100%。全乡13个村均办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扫盲班点,办学面100%,年培训2135人次。
二、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两基”达标验收及复查合格后,我乡始终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调整充实“两基”
机构,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鱼跃,乡长柴永平为第一责任人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我乡根据省、市、县“两基”迎“国检”会议精神,明确了 “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次召开办公会,听取“两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两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乡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有全乡和村干、中小学校长参加的“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和“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对我乡“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举全乡之力,扎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的要求。
为强化“两基”巩固提高攻坚意识,增强责任感,乡人民政府与各站、所、办、各中小学签订了“两基”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职责任务。实行各村、学校定期向乡政府汇报“两基”工作的制度,将巩固提高效果列入对各股站所及村两委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两基”工作中,我们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过程督导。按《X县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日程》的进度,先后进行了“两基”资料滚动,学校图书配备使用、实验教学设施配备、实验教学管理、控辍工作等专项评估检查。为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乡政府对文化户口和“两基”的各种数据张榜公示。由于政府行为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两基”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2、充分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中小学校舍修建资金的筹措,主要由县政府负责。建设用地和“三通一平”原则上由乡、村负责。几年来,本乡共投入19.1万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为落实分级管理目标,乡政府负责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进行监管,村委会充分实施对村级小学和教学点的监管权。
3、各部门、单位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农村学校完善办学条件。在“两基”巩固提高期间,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资助学校 2.4万元,用于完善校园设施、添臵教学设备和扶助贫困生入学。
4、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发达地区和海外人士资助建校资金。三年共获得县外赞助学校修建项目 个。
(二)群策群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校容校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投资650万元异地新建的梁村学校已投入使用,投资45万元新建的柳林小学教学楼、投资21万元新建的高楼小学教学楼、投资12万元新建的李坝小学教学楼、投资90万元新建的明德小学教学楼、投资10万元新建的峪山小学教师宿舍均投入使用,各校全部消除了危房、学区自筹资金20多万元硬化、美化、绿化了校园。2011年,XX乡明德小学装备科学实验室1个,XX乡初中装备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多
媒体教室、微机室各1个,梁村学校装备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各1个。
(三)依法治教,切实抓好“保学控辍”
“保学控辍”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997年“两基”复查合格后,我们“保学控辍”力度不减,乡政府多召开了村、校两级“保学控辍”专题会,强化对“保学控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首先是加强宣传,成立了义务教育宣传队和执法队,通过宣传《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增强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二是明确责任。通过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 “保学控辍”工作职责。坚持“保学控辍”工作“四包六到位”,即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包片、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动员工作到位、执法到位。三是建立流失生报告制。四是实行学校承诺制,减少学校因素的辍学。学校向社会承诺: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借口迫使学生退学、转学,不歧视后进生,不乱收费。五是在全县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即:第一步,学校派教师进村入户对辍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第二步是强制入学,由乡政府对非贫困生家长采取缴纳义务教育保证金等办法,增强学生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责任感,第三步是扶助贫困生入学,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缓政策。),以达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的目标。乡政府“一把手”
亲自带领干部教师深入农户家中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复学。对有能力供读又不愿送子女入学的,依法实行处罚。乡民政、派出所等部门主动把好各种办证和福利审批关,规劝学生返校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号召全社会都来救助贫困生,保证学生不能因贫困而辍学。由于“保学控辍”措施有力,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辍学现象。
(四)扫除剩余文盲,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1997年以来,我乡根据剩余青壮年文盲少、居住分散的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乡成教专干坚持三年不变更。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的扫盲办法。利用农闲时间,在所在地的学校集中开办扫盲班,学校负责上文化课,乡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实行识字、农技“共进餐”,借助学校的教学设施实行“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办学方式,具体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科技培训的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和初三毕业生的劳动技能培训。我乡根据地域性、季节性和推广优良品种的需要,由农技
部门通过集中传授、现场示范、分散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农民开展农科技培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稻田养鱼、反季节蔬菜、高产农作物、水果栽培、沼气利用等多种项目的农科技培训。在城乡普遍进行生殖健康、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三年来,全乡参加各种农科技培训达5000多人次。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和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五)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1997年“两基”复查合格后,我们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按照教育局印发的《X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以规范学校管理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进一步落实2006年中共X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从人事制度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安全及德育工作、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我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7年,乡教育辅导站撤销后,由乡中心小学管理全乡小学教育教学。乡中心校评定教育教学质量,不再以单个的学校为单位,而是把中心校和片区中心校与他们直接管理的所有学校作综合评定。乡中心校对全乡村校、教学点的作息时间也作了规范管理,保证学生在校时间达6小时以上。
几年来,我乡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撤并了部分生源
少、办学效益差的村校和教学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小由原来的13多所降至现在的4所,辞退了所有代课教师,逐步向规模办学的目标迈进。
我乡初中和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虽然已达到规定的要求,但总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乡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乡的“继教”工作得县级肯定,2005年“小继教”工作经县评估验收评定为优秀。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学控辍难度大
虽然我乡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检指标以内,但是受打工潮等影响,部分家长对子女入学读书缺乏足够的热情,一些初中生在思想上还无法抵制外出打工的诱惑,控辍保学的难度较大。
(二)教育资源配臵不尽合理
边远山区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学校规模小,生源少,实行多级复式教学,教师配臵超过编制标准,且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缺乏,造成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随着人民群众对送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我乡农村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仍需改善,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尚有差距。
(四)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我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横向与同类乡镇相比,仍存在差距,需要继续强化措施,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今后的打算和努力方向
怀远县唐集中学创办于1982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平阿山东麓、225省道北侧,西邻唐集镇政府和中心商住区,学校有教职工135人,学生3200余人,是一所完中,1995年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1997年被国家教委、卫生部誉为“全优双文明”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有31个教学班,初中在校学生
2346人。
二、“两基”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唐集中学在本辖区主要服务于唐集街道和19个行政村。2006—2007学年度,适龄人口2944人,其中在外乡就读的人165,在县外就读的125人,适龄少年12—14周岁已完成初级中等教育或升入高一级学校的2808人,入学率为95.38,17周岁人口688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62690.99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0.99。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2531人,辍学率为2.69,上学年初毕业班人数899人,毕业率为97.11,适龄残疾少年为0。
(二)师资水平
2006—2007学年度唐集中学初中在校教职工83人,专任教师77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74人,学历合格率为96.1,中学三级以上72人,任职合格率93.5%,正副校长2人,均取得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合格率为100。
(三)办学条件
我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学校校园面积52325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22平方米,校舍面积16140平方米,生均6.9平方米。
学校现有图书43000册,生均18册,理化生教学实验仪器按二类配备达标,学校配备计算机120台,其中学生计算机110台,办公用10台。建立多功能教室,安装宽带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为现代教学手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措施和作法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两基”工作扎实有效
市、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工作,始终把普九迎国检为重要工作内容,印发了《蚌埠市“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蚌教督【2006】4号文件,县教育局和镇中心校经常检查、督促、指导学校“两基”具体业务,真正落实了政府包入学、学校包巩固的责任制。在此基础上,学校相应成立了“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抽出专人具体负责“两基”档案建设,真正体现了领导重视,学校组织落实,人员安排到位,保障措施得力,使“两基”复查工作扎实有效。
(二)坚持“软、硬俱严”的基本原则,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强化管理、创新发展”的办学宗旨,在“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广大教职工发扬“求实开拓、团结奋进”的工作作风,积极倡导“严谨、务实、创新”的教风,使学校工作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2、加强领导,团结协作。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协作、务实苦干,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实施教师形象工程,为此学校开展了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热爱学生的慈母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内容的“铸师魂,树形象”活动,教师的考核以“尽职责、精技能、守纪律、看实绩、比奉献”为主要内容,使学校形成了以“教学育人为中心、管理育人为主导、活动育人为主体、道德育人为主线”的学校工作体系。
3、抓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始终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其一,提倡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校行政会成员大都在教学第一线课。其二,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构建创新教育新模式,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三,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扎实搞好“向45分钟要质量”工程,抓好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改进教学常规要求,并具体细化到计划、备课、作业、辅导、测评、听课和总结八个常规环节的规范要求之中。其四,狠抓初中升学工作,以考促教。近几年来,唐集中学中考升学率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受到全社会赞誉。第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施课程资源整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4、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在教师。学校十分重视专任教师的选拔、培养和提高。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一支“一高”(即高尚师德)、“二爱”(即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个学生)、“三强”(即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教育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的具体措施:①坚持每周一政治及业务学习,做到学有内容、学有笔记、学有心得。②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一年来,在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③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同时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教研会、观摩课以及示范课评比、论文比赛等。④加强校本培
训。计划性、经常性开展师德集中培训、教研活动、教学反思等活动。认真、如实填写《校本培训册》。
四、存在问题和以后打算:
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做了许多艰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是一所农村,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实际存在地困难和问题,具体如下:
1、硬件设施设备达标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占地面积不足、教师不足、班额过大等,束缚了学校的发展。
2、学校资金紧张,制约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教师的培训。
下阶段,我们将以此次迎“国检”未契机,积极听取各级领导和各位专家的指导和意见,落实到具体实际的工作中去,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国检是国家对 “两基”攻坚水平和质量的一次检验,既是对我省“两基”工作的整体评估,也是一次推动“两基”工作,巩固提高的机遇和动力。现结合我校实际,就在实施“两基”中所做的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我校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认真落实好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使我校达到零辍学率。
二、我校按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数,配足配齐合格教师,并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认真抓好教师继续教育。现有教师3人,学生10人,师生比3:1。
三、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学校校园面积:13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6平方米,生均53.6平方米,无D级危房。图书220册,生均22册。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都按正规要求配足配齐。有一套完整的远程教育设备,并能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我校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免费入学制,不用缴纳任何费用,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免费教材。
五、我校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按照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学生综合素质检测成绩优异。
六、学校安全管理方面,我校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校园安全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校舍和设施安全管理,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建立健全预防地震、防洪、防火等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我校安全责任制和应急机制,定期开展校园安全排查及消除安全隐患。近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七、我校协助镇、村党委利用寒暑假学校放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农民农闲在家的有利时机,组织青壮年进行扫盲 及巩固提高、教育,坚持把扫盲及巩固提高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相结合,与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现全村已基本脱盲。村委会还建起了“农家书屋”,让农民不断提高思想意识,转变守旧的观念,整体提高了村民素质。
燕山乡人民政府(2011年 月 日)
一、基本情况
我乡辖8个行政村,面积26.2平方公里,总人口8460人。现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4所。在校小学生共633人,幼儿175人。全乡小学适龄儿童1205人,已全部入学,入学率100%。
二、基础教育水平
(一)普及程度
1、小学适龄儿童人口入学率:7-12周岁人口642人,已入学642人,入学率100%。
2、初中阶段入学率:全乡13-15周岁人口563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557(含15周岁职业中学人数)人,入学率98.93 %。
3、巩固率:2008-2010年,小学辍学率为0。
4、残疾儿童人口数0人。
(二)扫除文盲情况
1、非文盲率:全乡青壮年人口4867人,农业人4829(非农业人口38人),非文盲率 100%。
2、成人技术培训:全乡各村委会不同程度的实用培5期,培训人数 550人。
(三)办学条件情况
全乡小学占地面积560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8.86平方米;图书7810册,生均12.34册。
(四)师资队伍
1、学校教师编制32人,在编教师28人,在编在岗教师26人,特岗教师3人,代课1人。小学高级职称11人,小学一级教师17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21人。
2、学校保安1人,学校厨房及食堂从业人员4人。
(五)教育教学质量
1、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成绩每年都在全县名列前茅。
2、三生教育、健康知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普法教育等全面推进,得到社会、学生家长的好评;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尊师重教的教育氛围基本形成。
(六)学校管理
我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方针,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为宗旨,以“师德建设,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一流育人环境,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敬业精神,一流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一整套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并逐步加以落实。多年来,我校因采用“育人、教学”双管共建,逐步形成了校风正,学风浓的良好氛围。我校积极推广普通话,目前,普通话已成为校园语言。
(七)教育经费情况
三年来,从未出现截留、拖欠、扣发、挤占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的现象。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乡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作用。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制,纳入工作目标管理,严格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育专题会,每年为一所或一所以上学校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前夕召开一次部分教师通报会,每年教师节前夕走访、慰问一部分教师代表。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联系一所学校的工作制度,并将教育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在全乡上下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近三年来,乡党委、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共筹措资金近? 万元投入教育。
(二)狠抓控辍保学,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我们始终把“普九”工作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文件,落实政府、村级、学校、教师的责任,构建了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学校负责人包校、教师包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体系。校校有专人把关、时时有领导督查、人人有劝学任务。对于辍学学生,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劝返。把控辍保学作为教师责任制 目标纳入教师量化。对于贫困学生给予“两免一补”减免学费等资助,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体罚、变相体罚、轰撵学生的教师给予严肃批评,并让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教师不规范行为。通过努力,多年以来,我乡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以及巩固率、完成率、毕业率均达到或超过国检标准。经过努力,今年全乡幼儿园入率达96.2%以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毕业率等都达100%,小学辍学率为0%;15周岁人口小学教育完成率100%。
(三)加大扫盲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素质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两基”攻坚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全乡干部和学校教职工,组建了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乡16-50周岁人口进行文化摸底,登记造册。利用农闲时节和学校寒暑假对全乡文盲人员进行扫盲,乡中心小学为扫盲点,依托乡中心小学成立了农民工技术学校,对脱盲人员进行跟踪调查,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全乡涌现出一批种植、养殖能手。截至目前,全乡16-50周岁文盲总数 0 人,扫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育人环境
我乡的校舍大部分建于80年代,由于当时校舍建筑质量较差,维修又不及时,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导致大面积危房存在。为此,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积极协调筹备资金改造危房,对能继续使用的校舍进行维修加固,经鉴定必须推倒重建的,想办法争取项目资金。近几年乡级共拆除四所村校的 D级危房,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修建砖瓦结构教室16间,维修加固了中心校教学楼C 级危房1372平方米,及村校四间教室面积240平方米,硬化了中心校内外操场2100余平方米、五七小学操场850平方米、楠坪村小学操场500平方米,九君村小学操场500平方米,改危了五七小学和楠坪村小学厕所。拆除中心小学学生宿舍D级危房1332平方米,并争取灾后重建专项资金348.2万元,重建学生宿舍楼及办公楼2368平方米。今年各学校也积极进行绿化、美化工作。中心校基本上达到了“冬有青、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花园式学校。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注重管理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演讲、座谈、师德师风考核等形式,使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加强自我修养与约束,从而塑造高尚师德。二是弘扬尊师重教之风,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自“普九”以来,教学成绩连年居同类别学校前列,特别是近三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成绩又有了很大的突破。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乡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教育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德、能、勤、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有困难的教师适时进行慰问。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为教育发展努力工作的热情。
(六)整治周边环境,确保学校正常秩序
我乡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乡政府与各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各校都完善了安全制度,建立了应急预案机制,健全了安全档案,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坚持做到安全工作“细抓、实抓、严抓、常抓”。学校配备了必要的安全器材,与派出所下派法制副校长联系互动,为校园安全提供坚强的保障。不定期地联合公安、工商、综治等部门坚决打击不健康场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各校充分利用壁报栏、黑板报、广播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定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统一为学校购臵消毒液,定时组织对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检查和监控。努力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继续组织对全乡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把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几年来无一例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为全乡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七)依法执教,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我乡按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零收费”制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认真落实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三年累计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200250.00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做到了“五个坚决杜绝”: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坚决杜绝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补习文化课;坚决杜绝随意增减课程、增减课时;坚决杜绝不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坚决杜绝说做不一,弄虚作假,严重违犯办学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功利主义思想。
三、存在问题
燕山的教育,近年来虽然得到了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教育事业发展与条件保障实力间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在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特色教育等方面所需资金缺口较大,教育事业发展条件保障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教育均衡发展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任重道远。
3、校园安全工作还需加强。师资队伍方面。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薄弱学科还差专业教师。
4、灾后重建结束后,虽然教室数目有一定的增加,但还是不能实现小班化教学。真正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教师人数和教室间数的不足。
5、我乡各学校还存在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设备满足不了教学需求。个别学校还缺少钢琴、风琴等基本乐器,体育器材也还不全面,数量不够使用。
四、工作打算
1、建立和完善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机制,继续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2、抓好学校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文化建设。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近年来,在各级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两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就我校的“两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进行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校“两基”工作基本情况
我校是1所寄宿制学校,教职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女教师21人,炊事员6人,少数民族教师4人,少数民族女教师1人;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16,初级教师15人,志愿者教师2人,工勤人员1人。共有大专学历以上教师45人,其中本科25人、大专20人;学历合格率100%。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3人,其中女生259人,少数民族140人,其中女生58人。
学校占地面积12052m2,生均面积 22.2m2,学校建筑面积6954m2,生均面积12.81m2,图书10229册,生均18.84册,借用率100%,课椅板凳配齐率为100%,活动场所5541 m2,硬化面积10022m2;
截至目前,全校在校学生543人,其中女259人。少数民族学生140人,其中女58人。初中阶段入学率;全乡共有适龄少年543人,其中女孩259人,初中阶段已入学543人,人学率100%;其中女生259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行为
为加强对“两基”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师和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师干部全面抓的齐抓共管的“两基”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在实施“两基”工作中,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基础性工作,确定阶段性工作任务,推动“两基”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会议,专题分析我校“两基”面临的形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安排布置阶段性任务。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具体落实,我校签订了“两基”工作目标责任书,高度统一了思想,进一步强化了措施,落实了责任,对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量化,从而做到了责任到人,通过这种承包责任制和“两基”工作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了政府抓辍学、学校抓保学、教师抓教学,其他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倾力配合的机制。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攻坚氛围
为了营造全民迎“两基”的良好氛围,我校利用好各种渠道、场合开展“两基”宣传活动。加大对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的力度,累计发放“两基”宣传单5000多张,“两基”教育手册200多份;在街道两侧和各村醒目处书写“两基”永久性宣传标语12条;悬挂条幅16条;利用物资交流会群众聚集时间,组织专门人员向他们宣传《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教师,包村干部进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政策,进而扎实细致的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调动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广大群众开始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全乡上下形成了人人谈“两基”,各个议“两基”,处处见“两基”的氛围。
(三)精心组织力量,建立“两基”档案
为促进“两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我校精心组织力量,建立了“两基”工作档案。各包村教师首先对本辖区内的文化程度,年龄机构和性别比例等进行了摸底调查。以此为基础,在积极组织参加县上的一系列的“两基”工作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得力人员,整理完善了近三年的“两基”档案资料。
在建档过程中,我校坚持档案表册种类齐全、逻辑关系清晰,各种数据准确的原则,同时完善了学校系列业务档案的建设和规范,为今后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系列的参考资料。学校组织教师全力以赴抓“两基”,要求学校的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两基”宣传,档案图表制作等工作。全体教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四)积极动员入学,狠抓控留保学
积极动员适龄儿童入学,有效防止少年辍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关键。我校在每一年第一学期开学之前,都要组织教师及时发动适龄儿童入学,实行控留保学责任制,将所有适龄儿童承包到每位教师身上,保上学、保巩固。开学后认真检查和统计学生入学情况。如
发现适龄儿童有未入学的,立即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目标进行动员,并按照《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限期让家长送子女入学,从而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入学率,使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两基”工作的指标要求。
(五)加大扫盲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素质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两基”工作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学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教师,组建扫盲工作小组,对全乡16-50周岁的人口进行文化摸底,登记成册。利用农闲时间对全乡文盲人员进行扫盲教育。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做到了场地、教师、学员、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措施、教学组织形式的落实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扫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六)依托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国家实施“两基”工作,对边远少数民族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校按照抓住机遇、抓项目、抓教育的工作思路,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修建了学生宿舍楼、食堂;校园硬化、绿化面积基本达标。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办学条件,真正做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七)落实“两免一补”,动员社会助学
近年来,我校积极落实了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调动了广大群众送子女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全乡人民对
教育工作给予支持和资助。为增强学校吸引力,促进“两基”工作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八)狠抓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管理是“两基”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乡党委、政府十分注重育人环境的优化和学校的管理工作。
一是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校领导分工负责制》、《教师岗位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考评制度》、《出勤管理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值周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坚持了制度管理人,以纪律约束人的办法,细化量化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学校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化师德为先的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抓教研、促管理、保质量的思路,落实责任、努力为创办一流的学校而奋斗。
三是学校根据实际,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围墙墙面和教室墙面,绘制了文化长廊,做到了“墙会教书”、“墙会育人”。为实现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校创办了音乐、美术、书法、篮球、排球、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并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统筹安排。此外,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几点体会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是取得“两基”胜利的前提。几年来的“两
基”工作中,我们将“两基”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级各类领导机制,从组织上对“两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是取得“两基”胜利的关键。针对“两
基”工作,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责任制和“两基”工作追究制等工作制度,为我校“两基”工作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攻坚声势,是取得“两基’胜利的根本。
4、凝聚民心,争取社会的支持,是取得“两基“胜利的重要保证。
在每年的儿童节、教师节期间和群众性大会,我们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实施“两基”的重要意义,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为“两基”献策出力,为我校“两基”攻坚的全面顺利验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定志在必夺的攻坚信心,是取得
“两基”攻坚胜利的保障。
重庆市双桥区××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2007年9月×日)
一、基本情况 1.镇(街)简介。2.“两基”概况
我们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性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来,我们把“两基”工作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1994年,我区顺利通过四川省“两基”、“普实”检查验收,成为重庆市第二个“两基”、“普实”合格区县。2003年,我区通过了市政府“两基”复查验收。特别是近年来,坚持做到“两基”队伍不散、政策措施不变、工作力度不减、监测考核工作不懈,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两基”巩固提高成果。
3.主要指标达标情况 ①普及程度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 %;初中阶段入学率 %,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15周岁人口文盲率 %。
②扫盲工作
青壮年非文盲率为 %,脱盲人口巩固率为 %。
二、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认识,增强“两基”工作责任感。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两基”工作 “重中之重”地位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纳入议事日程,做到有规划、计划、工作措施、经费保障。
3.制定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突出“七项”工作(可增减几项工作),不断提高“两基”水平(重点、亮点)
1.全力投入,优化育人环境
2004年、2005年:一是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持了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力度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绿化、美化校园;三是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2006年,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进行体制上划。
2.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辍学。采取加强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帮扶力度、掌握学生去向、建立责任追究制等措施,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运行机制,关注残疾儿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巩固扫盲成果,加强成人教育
4.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
5.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政策、编制和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①统一思想认识;②缩小学校办学条件差距;③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加强培训;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⑤建立监测评估体系。
6.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作用。7.强化对学校“两基”工作的考核,并予以表彰奖励
(四)加强对学校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略)2006年7月前: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规范校长的选拔、任用和培训工作,建立人事交流制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名师”工程,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四是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学历拔高和外出培训。
2.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特色,开发多样化、有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这菊花飘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光临我校检查指导“两基”工作,这是推动我校依法办学、科学发展的一件大好事。在此,我谨代表石鼓乡1.4万人民和全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石鼓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全乡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通力合作,攻坚克难,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我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向前发展。下面就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履职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南溪区石鼓乡地处南溪区西部,与翠屏区接壤,宜南快速通道和即将建成的宜泸高速路从新兴、人群穿跃而过,辖区内有长江、黄沙河等河流为石鼓人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全乡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14000余人,幅员面积28.15平方千米。
全乡现有义务阶段学校5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 46人,专任教师 44人,12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13人;小学4所(其中,中心校1所,基点校1所,村小2所),专任教师 65人,23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8人。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村级园点3个。
近年来,乡党委委、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以“巩固‘两基’成果”、“创建南溪教育强乡”为载体,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强力推进石鼓教育快速、均衡、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小乡办大教育”的特色之路。
二、履职情况
(一)建立健全“两基”工作机制
1、健全“两基”组织机构。建立了镇政府“两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全镇“两基”工作。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主管教育的副乡长为副组长,各学校、相关站所、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乡长为全乡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该村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长为该校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2、建立健全“两基”工作制度。建立了乡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控辍保学工作制度等“两基”工作制度,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在与相关站所、各村委会签订的工作目标量化考评中,把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进行考评。与此同时,乡政府领导经常实地了解情况,定期不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教育决策。
(二)依法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
1.坚持乡政府负责、乡和村组领导包干的“一负责两包干”制度,组织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复学。每期开学前,乡政府均组织村社做好辖区内学龄儿童少年就学情况的摸排和入学动员工作,努力为贫困学生家庭解决困难,做到每位学龄儿童少年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确保了教育普及程度全面达标。本学年:入学率:小学达100%,初中达98.8%,“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5%;年辍学率:小学近三年为均为0,初中近三年分别为:0.26%、0.28%、0.73%;毕业率:小学达100%,初中达97.4%;完成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达99.13%,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达97.2%。
2、建立健全了乡政府、村组、社区关心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工作机构与工作制度,全乡成立了以分管乡长为组长,各村社干部、各校校长、德育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我乡在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的牵手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到学校、家庭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校内外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意见,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牵手扶助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群众团体组织力量的作用。在小学,每个学校建立了留守学生帮扶制度和留守学生帮扶卡,要求每个教师帮扶5名左右的留守学生;中学建立了留守学生爱心书屋,设立了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室,通过这种种方式,让留守儿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近三年全乡资助贫困学生进1000人,资助经费近40万元。
3、积极动员初中毕业生就读普、职两类高中,努力提高我乡青少年文化素质。2011年,全乡初中毕业生245人,升入两类高中212人,升入两类高中的比例为86.53%;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区外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在本乡的违规招生行为,维护了辖区内正常招生秩序。
4、关心教师,坚持每年为教育办实事,组织做好教育资助行动,在辖区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每年教师节,乡政府都要召集辖区内机关、单位、各村、社区负责人参加教师节庆祝活动,并对全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旨在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气。并颁发全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奖。近三年来,用于奖励教师、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近10万元。
5、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组织解决好学校新建、扩建、改建校舍所需用地;配合区上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及时排除学校新产生危房。抢抓机遇改造危房,争取中小学危改和校安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全乡危改工作和学校硬件建设,其中2008年新建石鼓中心幼儿园教室、2010改建幼儿园厕所,新建石鼓金龙小学教学楼,2011年实施桂山小学厕所修建、新兴小学教师休息室危改和运动场地硬化等工程。2010年完善石鼓中学学生宿舍维修加固工程。通过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全乡学校的办学条件,营造了 良好育人环境。
6、根据《南溪区2008-2010年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规划》,我乡建立健全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检查和指导学校教育管理,配合县教育局进行学校布局调整,认真组织开展对辖区内的基点校、村小的办学水平学综合督导评估,充分应用评估结果,使本乡各类教育规范、协调、均衡发展。2008年通过评估验收,评为南溪县首批教育均衡发展合格乡镇。石鼓明德小学、石鼓中学于2010年和2011年分别成功承办了“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现场会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暨五改一建”现场会,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三)切实开展成人教育工作
1、认真开展成人教育工作。按规定准确掌握辖区内15—50周岁青壮年人员及受教育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扫盲教育培训,有效杜绝青壮年文盲的产生。2011年镇内15—50周岁青壮年7907人,其中文盲10人,青壮年非文盲率99.87%,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2、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送培任务。我乡成立了以分管教育副乡长为组长、中学校长为副组长的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近三年,我乡通过开展了初中毕业后的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在每年四、五月份期间,重点利用双休日对我乡初级中学毕业班近80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为他们今后回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考试、考核,合格率为百分百。
根据省、市、县有关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农村内部产业结构的精神,结合我乡人民政府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近三年开办了三十个50学时技术教育班,分别为花生种植技术、山羊的饲养管理、梨树的栽培新技术等。
广泛开展了各种实用技术教育短训,我乡农校抓住乡、村、社等各级各类会议、广播、咨询的机会,大力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近三年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共45期,培训10825人,技术咨询1300人,发放资料1020多份。
(四)积极抓好普及幼儿学前三年教育工作,促进幼教事业健康发展。
至2011年,全乡创办幼儿园点4所(其中乡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教育点3个),基本适应本镇幼儿教育的需求,目前,全乡3—6周岁儿童793人,入园接受教育629人,3—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79.3%。
(五)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认真治理校园周边摊点,保证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和交通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杜绝重大安全事故,防止非正常伤亡事故的发生。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切实维护辖区内教育的稳定。由乡政府安办、司法所、派出所、中小学联合成立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组”,定期不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巡查走访,及时排除各类隐患。设立法制副校长深入学校、街道、社区宣传法律法规,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设立驻校民警和校园保安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以上举措,全乡各类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校园周边环境良好。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办学条件还待进一步改善。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
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不到位,给学校教育带来潜在影响。
四是学校教育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学科不配套,主要学科骨干教师不足,英语和音、体、美、专业教师相对缺乏。
【水头两基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红古乡两基汇报材料07-14
大庄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06-25
计生办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06-16
水头小学防汛防洪应急预案10-04
乡镇“两基”工作先进材料06-27
柏树乡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07-09
在全县教育系统两基分析汇报会上的讲话11-06
两基工作自查报告06-12
两基动员会议主持词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