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治报告(精选5篇)
摘要:简述了一例患有糖尿病的贵宾犬的诊治过程,包括常规检查、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并介绍了诊疗过程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犬;糖尿病;胰岛素;体会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026-02
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的原因是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的作用减弱,从而导致动物机体对血糖不耐受,以及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异常代谢。糖尿病分为三大类型: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与人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很相似,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对于IDDM机体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为了维持生命必须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该种糖尿病由于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转而利用体脂供能,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所以该型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检测尿糖来排除酮酸中毒的可能性;而Ⅱ型糖尿病与人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相似,称为非依赖型糖尿病(NIDDM),少数犬猫糖尿病是Ⅱ型的。对于该型糖尿病动物不给予外源性胰岛素也能继续生活。而继发性糖尿病与其他疾病有关,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胰腺炎等,也可能跟药物因素有关。但对于多数糖尿病犬猫来说,Ⅰ型、Ⅱ型或者继发型并不能严格区分开来[1]。病例介绍
2017年4月24日,一例5周岁,体重4.8 kg的贵宾犬来就诊。主诉:最近两个月以来该犬大便一直稀软,但饮欲食欲都非常好,却又容易呕吐,呕吐物一般为淡黄色水样物质。以前该犬属于肥胖体质,现在体重一直在下降,精神状态一般,两个月前在其他医院做过全面检查诊断为肝病,现一直在吃保肝药和抗生素,但大便及呕吐情况仍未改善。临床检查
2.1 常规检查
2.1.1 视诊 该犬消瘦,被毛凌乱,无光泽,喜欢趴在主人身上,双眼无神,眼角分泌物较多,怀疑有轻度的白内障,可视黏膜颜色都正常,性格温顺。
2.1.2 触诊 触摸腹部未见明显的疼痛敏感处。骨骼正常,脊柱按压无痛感。
2.1.3 听诊 呼吸音平稳,心脏无杂音,心跳正常。
2.2 实验室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见表1,血液生化检查见表2。由表1可知,该犬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都高于参考值,怀疑该犬存在慢性炎症。红细胞、血细胞比容都低于参考值,该犬有轻微的贫血现象。由表2可知,该犬肝指标异常,碱性磷酸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高于参考值很多倍,表面该犬肝脏受损严重。血糖指标大幅度高于参考值,总胆固醇、胰淀粉酶低于参考值,钾离子低于参考值。
2.3 影像学检查
根据临床需求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X光和B超。针对该病犬的具体特征以及血常规、血生化的报告单情况,主要对肝区进行扫查(图1)。图1显示肝区未见明显异常,胆囊光滑。治疗与体会
首先根据该犬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症状进行对症治疗。调整电解质,补钾。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来调节酸碱平衡。抗菌消炎。肝损伤需要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吃保肝药,例如补血肝精、肝易舒等药物。另外需要使用代谢药促进机体消化吸收。最主要的治疗是要维持该犬血糖水平。
3.1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分为速效、中效、长效。根据该犬的体重最先开始使用的剂量是速效胰岛素2个单位,间隔2 h之后所测得的血糖值下降非常快,但是之后又迅速上升。所以在第二天时改用中长效胰岛素2个单位,并在之后几天的治疗中根据血糖曲线的变化来改变剂量。
3.2 口服降糖药
3.2.1 磺脲类 这类药物主要可以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不适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常用的制剂有甲磺丁脲、优降糖等。
3.2.2 双胍类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加速细胞的无氧酵解、抑制肝糖元异生、减慢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常用的制剂有降糖灵、降糖片等。
3.3 食饵疗法
为该犬自制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食物,补充足量的B族维生素,定点定时定量饲喂,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则。
3.4 运动辅助治疗
建议制定一套有规律的运动,适量的运动能够有效的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因为运动能使肌肉对葡萄糖运输中胰岛素的依赖性降低。
3.5 监测治疗
每2 h监测一次血糖,需要连续测定8~24 h的血糖浓度,然后绘制每天的血糖曲线(图2)。根据每天血糖曲线的变化来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胰岛素注射量[2]。讨论
4.1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多样化
动物先天因素地影响,外界环境因素地影响,化学物质或者药物地影响等。该例糖尿病犬问诊发现其饮食习惯不佳,主人有给予桌边餐、不定时定量喂餐等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该病是否有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4.2 糖尿病出现的临床症状多
首先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食欲猛增,体重却在下降,犬容易突然出现白内障。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然后一一排除可能出现的相关疾病。
4.3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例如胰岛素最初的调节时间往往需要好几周,且费用比较高,需要跟主人交代清楚,而且一天需要测6~8次的血糖来绘制血糖曲线,这会增加动物的痛苦与主人的经济负担。另外胰岛素的使用一定要正?_,需要冷藏保存,不得随意摇晃。胰岛素的剂量一定要根据临床的变化来调节,一旦剂量过高极易出现低血糖,所以要密切监护,必要时进行急救。
4.4 医疗设备齐全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熟知该病的医生和护理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相配合,完善的实验室检验器材,完善的药品等条件。糖尿病是目前比较难治的内科病,控制血糖浓度,确定胰岛素使用剂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春季到来之季, 阜蒙县某家养殖场个别犬出现呕吐、排粘血便, 可视粘膜潮红发绀, 扁桃体肿大。头颈部水肿, 角膜水肿, 即“蓝眼”病。角膜水肿的病犬表现眼睑痉挛、羞明和浆液性眼分泌物。角膜浑浊通常由边缘向中心扩展。眼疼痛反射通常在角膜完全浑浊后逐渐减弱。病理变化剖检病变主要是全身败血症变化, 常见皮下水肿, 在实质器官、浆膜、粘膜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腹腔积液, 腹水血色。肝外观肿大, 边缘变钝。胆囊肿大, 充满胆汁。胆囊壁高度水肿, 增厚出血, 呈黑红色, 为特征性病变。肾肿大, 肠系膜淋巴结出血。通过分析认为是犬传染性肝炎。
发现病犬, 首先要进行隔离、消毒, 然后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
隔离、消毒:将病犬、可疑犬和易感犬进行隔离饲养, 同时进行彻底消毒。患病犬舍一般可使用喷灯对地面、墙壁和金属器具进行消毒, 也可用火碱、过氧乙酸、福尔马林、1210或碘酒等, 每天一次, 直至痊愈。可疑犬和易感染犬的犬舍也应进行消毒, 一般每3~5d一次。消毒时应事先对地面、墙壁、器具进行清扫洗刷干净后再进行,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犬舍的粪便、食槽和饮水槽等器具应每天进行清洗。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里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脑膜炎、气囊炎和肝周炎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可感染1~8周龄鸭,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可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或感染鸭的生长缓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应该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平舆县某乡孙某饲养的3000只鸭,其中母鸭2850,公鸭120只,同群地面饲养,在饲养过程中该鸭场严格按照常规的免疫程序接种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疫苗,一直未发生任何疫病。2016年3月18日,该鸭场突然发生以下痢、眼和鼻孔有分泌物、有神经症状及心包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疾病,该养殖户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3d效果不明显,鸭群发病数量逐渐增加,个别严重的病鸭出现了急性死亡。2016年3月22日来驻马店市平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就诊。根据病鸭的发生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随即采取了综合治疗措施控制了该病,先后发病500只,死亡200只,发病率16.7%,病死率40%。
2 临床症状
病鸭表现缩颈、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不食,眼和鼻周围有黏液性分泌物,排淡绿白色粪便。个别病鸭还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甚至有的关节肿大,结膜炎等症状。还有的病鸭出现头歪眼斜,不断鸣叫,转圈或倒退活动,不久就抽搐死亡。部分幸存的或耐过的鸭转为僵鸭,生长缓慢,极度消瘦。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鸭8只,其中5只病死鸭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其纤维蛋白渗出物可波及全身浆膜面;2只病死鸭除有以上病理变化外,还有慢性局灶性感染可见皮肤有坏死性皮炎,关节发生关节炎。脾脏肿大,呈大理石样外观。
4 实验室检查
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结果,初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随后对5只发病症状比较明显的病鸭进行实验室检查。
4.1 病原分离 取发病鸭肝脏、脑等病料等做涂片,用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到两极浓染的小杆菌。
4.2 细菌分离 将上述病料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能检出菌落,取纯培养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4.3 生化鉴定 取纯培养的细菌做生化试验,该菌不发酵葡萄糖、木糖、果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山梨醇、肌醇、卫矛醇;不产生硫化氢和吲哚,V-P试验和MR试验均为阳性;尿素酶试验阳性,接触酶试验阳性,符合鸭疫里默氏杆菌生化特性。
根据病鸭的发生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另外在还要注意做好与禽脑脊髓炎、鸭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避免误诊,避免耽搁病情的治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治疗措施
立即封闭鸭场,用过氧化氢、烧碱等消毒液进行紧急消毒,并将发病鸭群进行隔离治疗。全群鸭按2%的氟苯尼考混料,连用6天;对病鸭0.5%氟苯尼考注射液0.6ml/kg,一天一次,连用3d,同时用在饲料中添加痢菌净按照0.1g/kg,连用6d。另外全群鸭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等增强鸭群免疫力,增强鸭群抗病能力。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治疗措施,病鸭群7~10天基本恢复健康,病情得到控制,整体恢复良好。2周后电话回访,除症状特别严重的20只鸭死亡外,其它鸭只已基本恢复正常。
6 预防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预防本病要改善鸭舍的卫生条件,特别注意通风、干燥、防寒以及饲养密度,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防止营养单一。做到“全进全出”,以便彻底消毒。坚持自繁自养,防止外来疫病传入。平时还及时清除粪便,做好定期消毒。
6.2 做好疫苗预防 雏鸭在4~7日龄接种鸭里氏杆菌油乳灭活苗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肉鸭免疫力可维持到上市日龄。同时还要做好大肠杆菌、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疫病的防疫措施,防止外来病的传入。
6.3 做好药物预防 应在鸭易发生的年龄阶段添加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和喹诺酮等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做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出抗菌药物比较敏感的药物进行防治)。另外,还要注意做好紧急消毒措施,坚持应用两种不同的消毒剂轮流使用,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1 发病情况以及临床诊断
2010年, 一例博美犬到动物医院就诊, 主诉该犬前一段时间小便次数明显增加, 排尿时弓背呻吟, 每次只排一点血尿, 口服消炎药没有效果, 继续排血尿。就诊时已有半天没排出尿液, 腹部涨满。该犬雌性, 6岁, 体重3.2kg, 体温38.5℃, 脉搏110次/min, 腹部触诊膀胱充盈, 用导尿管导出血尿时能探到“咯咯”声, 导尿后腹部触诊触到膀胱内移动的结石块。经X光诊断为膀胱结石。
2 治疗
为使该犬尽早脱离危险, 主人要求尽快实施手术。
2.1 术前准备
术前为克服麻醉药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 按0.05mg/kg剂量皮下注射阿托品, 15min后皮下注射速眠新 (军事兽医研究所) 0.1mL/kg·bw, 20min后达到深度麻醉状态。将犬仰卧保定, 四肢张开 (将两后肢向后外方前肢向前外方伸展固定) , 头歪向一侧。充分暴露腹部。术部常规剃毛用温肥皂水洗净, 再用5%碘伏消毒, 然后用75%酒精脱碘, 再覆盖无菌的创巾布。
2.2 手术治疗
2.2.1 打开腹腔
以倒数第二个乳头为中点沿腹白线纵向切开皮肤约5cm, 遇切口血管出血时, 用止血钳夹住血管止血, 分离皮下组织直到腹膜, 提起并剪开腹膜, 充分暴露腹腔。
2.2.2 取出尿石
向腹腔注入少量生理盐水, 用右手食指伸入腹腔, 在助手挤压腹侧壁的同时将膀胱拖出切口, 在膀胱的前方和后方分别用圆针带丝线全层穿过膀胱壁打结, 向前向后牵拉并用止血钳固定在创巾布上。在膀胱壁上两结中间纵向切开膀胱壁, 用止血钳或再做两打结丝线把切口拉开, 用镊子或小匙取出膀胱内结石, 若膀胱内壁有坏死组织必须要切除, 若坏死组织紧靠输尿管则要施输尿管口再造手术。
2.2.3闭合膀胱
用导尿管从阴门插入膀胱反复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和膀胱, 再用导尿管从膀胱内经尿道口冲洗膀胱和尿道, 直到确认膀胱和尿道内无结石为止。用生理盐水洗净膀胱内外壁, 用B30羊肠线全层连续缝合膀胱壁, 离切口3mm进针3mm出针, 针与针之间间隔3mm连续缝合, 膀胱壁缝合后要仔细检查是否缝合严密, 再用生理盐水洗净膀胱壁, 把膀胱还纳腹腔, 把导尿管留在尿道中。
2.2.4 闭合腹腔
向腹腔撒布抗生素, 注入10mL生理盐水, 清理创口, 用B30可吸收羊肠线连续缝合腹膜和腹壁肌肉层, 闭合腹腔切口, 撒布青霉素, 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 用蚕丝线结节缝合皮肤, 用碘伏消毒, 整复创口, 取下创巾布, 皮下注射苏醒灵3号 (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所) 0.1mL/kg·bw, 用吹风机吹干病犬的身体。20min后该犬苏醒。
3 术后护理
该犬苏醒后, 立即输液, 10%葡萄糖注射液50mL, 克林霉素0.15g, 混合静脉滴注, 滴速控制为20滴/min。肌注Vc0.25g、止血敏0.25g, 1次/d, 连用3d。输液结束后取下导尿管。要求主人回家注意给病犬保暖, 限制病犬不要剧烈运动。第8天创口愈合, 拆线。主人说手术当天回家后小便还带血, 第2天小便就恢复正常。术后建议犬主人饲喂皇家的“泌尿道处方食品”处方狗粮, 防止该病复发。术后定期带宠物到宠物医院X光检查, 至今未发现结石。
4 体会
4.1
下泌尿道感染和结石是老年犬泌尿系统最常发的疾病, 临床门诊上把此类病例分两大类。一类是尿道栓塞, 膀胱肿大情况;另一类是长期小便困难、尿频。
4.2
治疗犬尿石症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 要解决患犬的紧急需求, 这包括手术摘除或溶解已经出现的结石;第二步, 采取长期避免结石复发的措施, 也就是饲喂泌尿道处方食品。
4.3
对犬尿石症应做到早诊断, 早采取措施, 发现犬只频频排尿、努责、排尿困难、有血尿要尽快带到宠物医院检查治疗。发生尿闭时, 必须尽快导尿, 如12h尿液不能排除就会导致急性肾衰竭。18h就会发展为尿毒症, 这时犬就很危险了。
4.4
对确诊的犬尿石症病例需要手术的要尽快手术, 手术切口选在膀胱背侧面可减少结晶体再次沉积, 减少病犬的痛苦, 手术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快速, 确保创口一期愈合。手术后药物治疗要跟上, 要加强术后护理, 确保术后病犬康复。
4.5
对于膀胱和尿道中的结石不仅是一颗的患犬, 术后应再进行X光检查。如果术后X光检查发现仍有小结石, 要饲喂泌尿道处方食品和排石冲剂。
4.6
在不完全阻塞时可以用药物治疗、利尿、尿路消毒、用抗生素防止和控制细菌感染, 大量饮水, 增加尿量, 降低尿液中盐类浓度, 起冲洗作用。
摘要:犬尿石症是指尿路中呈溶解状态的无机盐类 (或有机类) , 在病理状况下析出结晶, 与脱落的上皮等共同形成的凝结物, 刺激尿路粘膜而引起出血、炎症和阻塞的一种泌尿器官疾病。手术治疗是犬尿石症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是一例博美犬尿石症的诊治过程。
1 病原特征
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 属阴性菌, 短小杆菌, 不形成芽孢。分为A、B、C 3个血清型。亚型可分为A型 (A-1、A-2、A-3) 、B型 (C-1、C-2、C-3) 和B型 (B-1、B-2) 。不同血清型间不能产生交叉保护, B型菌无致病力, 也无保护力。同组的细菌亚型, 如A-1与A-2, A-3以及C-1与C-2、C-3可有部分交叉保护。
副鸡嗜血杆菌是兼性厌氧菌, 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 只有在含有V因子 (辅酶Ⅰ) 或鸡血清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若把本菌均匀涂在2%鲜血琼脂平板上, 再交叉划线接种, 在接种线边缘即有本菌生长, 即副鸡嗜血杆菌在葡萄球菌菌落附近可长出一种“卫星菌落”, 这是鉴定嗜血杆菌的重要方法。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 一般的消毒药即可将其杀灭。
2 流行特点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秋冬;春初寒冷季节多发。4周龄以上的鸡易感, 中鸡、成年鸡多发。潜伏期短, 传播快, 3~5d可传染全群。本病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当与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混合感染时加重病情。通风不良、氨气过多、密度过大、营养不良、气候突变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本病持续时间长, 并易复发, 很难根治。
3 发病情况
我乡某养殖户共饲养蛋鸡1万余只, 180日龄产蛋率达94%。195日龄时个别鸡出现轻度咳嗽, 打喷嚏、呼吸音、甩鼻的症状, 1周后波及全群, 发病率达70%, 并有零星死亡, 产蛋率下降20%。
4 临床症状
病鸡流涕、打喷嚏、眼周及脸水肿, 鼻腔及鼻窦发炎, 食欲及饮水减少, 个别病鸡有下痢现象, 严重的一侧或双侧眼眶周围组织肿胀, 眼结膜发炎, 眼眶下积有豆腐渣样渗出物;整个头部水肿, 鼻孔有痂皮。
5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鼻腔和鼻窦黏膜卡他性炎症, 表面有大量粘液, 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内有干酪样物, 有的出现卵黄性腹膜炎。
6 实验室诊断
6.1 人工接种试验
取病鸡窦分泌物接种健康鸡, 在1~2d后接种鸡出现流鼻液、面部水肿等鼻炎症状。
6.2 病原分离鉴定
可用消毒棉拭2只, 早期病鸡的窦内采取源料, 直接在血球脂平板上划直线, 然后再用葡萄球菌在乎板上划横线, 放在有5%CO2气体的缸内;37℃培养48h后, 在葡萄球菌菌落边缘长出细小的露滴样小卫星菌落, 可能是副鸡嗜血杆菌。
6.3 凝集试验
是以无菌操作采集病鸡血清10份, 用生理盐水5倍稀释, 在玻片上分别滴加传染性鼻炎和被检血清各1滴, 充分混匀, 3min后观察, 结果全部呈阳性。
7 治疗
用磺胺二甲嘧啶按每天0.2%量混入饲料喂服, 连喂3~4d, 同时给鸡群用“速补” (多种维生素) 饮水。
经采取上述措施6d后, 鸡群病情得到控制, 1周后产蛋率开始回升, 半月后产蛋率逐渐恢复到高峰 (92%) 。
8 预防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 避免鸡过分拥挤, 防止寒冷与潮湿, 发现病鸡及时隔离, 加强鸡舍消毒。康复鸡长期带菌, 不能留作种用。
同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首免在5~8周肌肉注射0.5m L灭活苗, 接种后21d产生保护力, 并能持续至少3个月。二免在15~17周, 肌肉注射0.5m L灭活苗, 免疫期为6个月。注意, 两次免疫间隔不应少于3周。
传染性鼻炎免疫中常见的问题有, 应激大, 易引起肿头肿脸, 导致采食量减少;疫苗血清型不齐, 保护率不高。其中, 保护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血清型不够, 造成保护率不足;支原体感染, 降低了抵抗力;污染严重, 有带菌鸡存在。
9 讨论
发病初期由于误认为该病是慢性呼吸道病, 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使病程延长, 产蛋率影响很大, 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
该病初期死亡率较低, 加上该场从未发生过此病, 忽视了接种传染性鼻炎菌苗, 故今后应将该病纳入正常免疫程序, 适时免疫, 控制发病, 减少损失。发生传染性鼻炎时, 产蛋率已经下降, 使用磺胺药物, 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