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学校建设实践(精选8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工作的通知》(建村〔2018〕88号)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苏委发〔2018〕1号)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苏委办发〔2017〕98号)相关工作要求,高标准推进我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现针对当前建设中存在的基层建设专业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村庄及建筑风貌不协调等问题,在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以下简称试点村庄)中推行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设计下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以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各项任务为重点,发挥试点村庄“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政策集成的小特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的试点作用,细化落实“设计师负责制”的试点要求,坚持“定人定村、深入基层、广泛参与、长久服务”的原则,在全市试点村庄推进执行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引导和支持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领域设计人员下乡服务,在试点村庄驻场指导,陪伴式、全过程地参与村庄建设,严格贯彻既定村庄规划,准确把控村庄建设方向,努力补齐专
业技术短板,大幅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着力打造体现江南风貌和苏州水平的特色田园乡村。
二、主要内容
设计师驻村服务是由指各地为提高试点村庄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按照一定标准,通过购买专业服务、引进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聘请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对试点村庄的驻场指导和跟踪服务。
(一)驻村设计师的权责
驻村设计师负责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技术指导和服务,需对各项设计和建设行为把关并出具署名意见(该意见将作为市田园办验收考核的重要依据),其具体权责是:
1.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要求开展服务工作,了解熟悉所在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驻村体验本地生活,充分了解村庄村民需求,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设计工作,并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划可行性负责。
2.协助开展项目选址和项目建设,提供现场踏勘、深化设计、图纸审查、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跟踪服务,对建设项目的符合性和程序性提出专业意见建议,对报批文件进行初审把关,对违反相关规划、设计要求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确保项目建设科学、合理、高效、有序。
3.列席村委会涉及规划建设事务的会议并参与研究决策,对村庄发展定位、规划布局、细部设计、建设实施等提出意见建议,保障规划方案和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4.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培养镇、村规划设计人材,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建设理念和水平。
5.对不听劝阻、实施违反相关规划和建设要求的行为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
6.约定的其他事项。
(二)驻村设计师的资格
驻村设计师应了解苏州实际、擅长乡村设计、具有成功经验,并有投身乡村建设的务实精神和情怀。具体要求为:
1.具有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等有关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有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或者副高以上职称,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与工作经历,有较好的专业水平。
2.对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较为熟悉,能够准确解读相关工作要求。
3.能够保证每月累计不少于35小时的驻村服务工作时间(需做好台账记录)。
(三)驻村设计师的选聘
1.驻村设计师原则由试点村庄规划设计方案的设计团队主设计师担任,各地应把驻村服务制度作为必要条款写入规划编制合同,如已签约但并未写明该条款的,可通过补充约定进行明确,如确认合同不包含驻村服务,需对合同金额进行再次核准。
2.如需另外选择驻村设计师队伍,可从参与试点村庄建设的相关设计单位和省、市两级设计师名录中选聘,或经市田园办同意后,面向社会企业和大专院校等选聘,聘请期限原则上
不少于2年。
3.选聘情况及设计师信息应及时逐级报备至市田园办。
(四)驻村设计师的管理
1.各地应与设计师签订正式合同,并对履职条款进行细化明确。
2.对在服务期内表现优秀的驻村设计师,各市(区)田园办可以给予一定的表彰,有突出表现的应及时报送市田园办。对在服务期内表现不佳,或实际操作水平不高的驻村设计师,应及时酌情处理,并将相关情况报备至市田园办。
3.市田园办将不定期对各地驻村服务情况进行掌握,择期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和做法,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尽职尽责、成绩突出的设计师进行通报和表彰。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设计师驻村制度对补充镇村建设专业短板、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和试点村庄要高度重视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的落实,尊重合同协议的履行,尊重驻村设计师提出的意见建议,大力支持驻村设计师的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市田园办对全市驻村设计师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各市(区)田园办负责驻村设计师的业务管理,指导监督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的实施;各镇(街道)负责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动态管理;试点村庄应将驻村设计师的责、权和履职细则明确列入村委会工作章程中严格执行。
(三)完善队伍建设。各有关镇(街道)、村要借此契机,培养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安排有一定工作基础、具备较强协调和学习能力的工作人员(优先选择规划设计相关专业人员),协助驻村规划师开展联系、协调、管理等工作,并从中学习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业务培训等,努力提高自身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
(四)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各级督查和抽查制度,将设计师驻村服务制度的执行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实现两项制度相互依存、相互推进。建立工作通报制度,结合简报信息报送等,定期上报驻村设计师工作情况,不定期开展交流学习,互学互比,推广成功经验。鼓励建立创新机制,如扩大设计师驻村服务范围、遴选发展驻镇设计师、引进设计公司入驻、将表现突出的人员吸纳到基层管理队伍之中等。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1引言
“美丽中国”的半壁江山在“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使乡土传统文化面临危机, 许多有地域特色、民族特征、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遭到破坏, “千村一面、模仿城市”的模式正取代乡村景观的旧有格局。美丽乡村建设理念, 不应局限于传统新农村单独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模式, 而应转变为对乡村景观环境的打造, 营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品质和优良环境, 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2美丽乡村建设理念
美丽乡村的概念出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并在2008年正式实行“美丽乡村”计划, 将大力发展经济和全力打造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用10年时间将所有行政村建设改造成为“村村优美、人人幸福、家家创业、处处和谐”的最美中国乡村。而美丽乡村包含乡村环境景观美和乡村社会美2个层面的内容。
2.1乡村环境景观美
在乡村环境景观层面上, “美丽”指乡村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美, 乡村景观的营造应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乡村景观的规划应该合理利用当地地形, 发挥地域优势, 营造出能够体现乡村特色和标志性的村貌景观。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合理布置绿地、休闲空间、文化及健身设施, 创造优美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 美化各家院落, 营造处处相宜, 家家美景的良好环境。
2.2乡村社会景观美
在乡村社会层面, “美丽”指让人感觉和谐、美满, 即乡村产业结构合理、规模适中、发展状况良好、村民富裕的美好生活。于此同时, 在生产和生活中, 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融洽, 形成文明友好、和谐的乡村社会氛围。
3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3.1具有生态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3.1.1顺应自然地形
乡村景观设计应顺应自然地形, 自然地形是维持土地安定性的大地形状。改建原则应避免造成土地不安定感。另外, 农村经济不发达, 大拆大建不仅造成土地不安定, 而且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尤其在云南, 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复杂, 乡村依山就势而建, 不仅顺应自然地形, 而且造就了独特的乡村地理景观。例如云南元阳县牛角寨乡小岭岗村的蘑菇房, 参差错落依山就势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 这种环境自身可修复的建造方式不会割裂自然景色, 并能融于自然之中, 与大地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3.1.2运用地方材料与技术
地区原生材料是可直接利用的资源, 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干阑式竹楼 (图2) 、城子古村的土掌房、大理白族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等, 把这些材料运用在设计中能够降低造价, 还能使乡村景观更具地域特色。采用传统技术利用地方材料, 将新技术与地方材料同时运用于乡村景观建设, 可以在设计表达上更加适宜。
3.2具有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3.2.1乡村自然生态景观
乡村自然生态景观是由植被、水体、山林等组成, 是不可建设用地, 其以保护为主, 规划为辅。绿化走廊、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大面积的植被板块, 乡村中原有的池塘、河道及及其它水体,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以保护为主, 创造出合理宜人的开放空间、灵动的水体, 与乡村生活环境相协调。
3.2.2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乡村建筑和乡村生活环境组成, 是乡村基础性的环境景观。乡村建筑记载着村庄悠久的历史文化, 体现着村庄独特的审美倾向。著名的云南城子古村 (图3) , 将土掌房很好地保留下来, 给当代人展现了600多年前村庄的历史风貌, 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主要体现在庭院、街道、广场、公园、文化设施等场所。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村庄原有肌理, 尽可能不破坏村庄原始形态, 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
3.2.3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指农业生产景象, 包括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乡村的生产性景观是以乡村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自然体现, 它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过程决定了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从景观色生态学的角度看, 农田可以看作是一种板块类型, 它的设计内容有大小、类型、数目、格局等, 农田的整体风貌和农作物的生长景观, 使乡村生产性景观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3.3具有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营造
乡村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传承乡土历史文脉和再现地方精神上。乡村的历史文脉是一个地区遗留下来的精髓文化和历史渊源, 使乡村具有文化底蕴和乡土特色。乡村的历史文化是最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 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与演变。
地方精神是村民们长期养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财富。乡村中的石井、牌坊、水巷、小桥、古戏台、古庙等典型的村落小品都是村民对乡村的宝贵记忆, 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营造乡村景观特色要从地方的群体记忆、地方遗产出发凸显该地域的文化特征, 寻求符合地方精神的象征。村民的活动影响着该地域空间的独特面貌, 将村民印象深刻、具有重要价值的景观要素作为活化、保存和再创造的特色。以自然地景资源、娱乐休闲及具有人文特色的空间作为设计的素材, 营造出能够唤起该地域村民深厚感情的景观构想。
4昆明近郊美丽乡村景观特色营造
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各省市县相继掀起了高潮。处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昆明市近郊区的乡村是一种特殊形态区域的生态系统, 是产业、人口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特征过渡的地带, 具有强烈的异质性。乡村在与城市化同步的建设中, 其小楼房、柏油路带来的强烈冲击, 使得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遭到严重破坏, 甚至乡村特色逐渐丧失。在此情形下, 建设美丽乡村就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特色, 以美丽乡村理念为指导进行景观设计。
4.1顺应自然地形、构建和谐人居
先民在村落选址过程中, 特别注重择吉而居、为己所用、顺应自然、因地适宜, 利用有利的自然要素创造更加适合生产生活的环境, 并使整个村落、建筑与自然要素相融合。如昆明市近郊盘龙区阿子营乡铁冲村风景秀丽背山面水:背靠梁王山脉, 水田靠河谷地带, 村内水系为昆明主要水源地之一松华坝的支流, 附近大小龙潭遍布, 水源十分丰富, 地势优越。可见, 铁冲村的先民在村落选址中不仅重风水, 更注重因地制宜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因此,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应在顺应自然地形基础上营造乡村文化景观, 将顺应自然的观念融入乡村保护与建筑中, 因地制宜, 结合村庄环境特色、建筑特征、水系及乡土植物等元素进行规划设计, 使得乡村景观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好地保护乡村的生态景观, 营造地方景观特色。
4.2保护乡村景观、延续地方特色
在乡村聚落形态上, 通过调研可知, 昆明近郊地区乡村以弧形聚居模式为主, 体现出诗意田园的审美, 拥有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在营造乡村聚落景观特色时, 应该保持乡邻间友好互动的聚居模式, 保持乡村自然基地, 利用原有的池塘及林地造景, 可依据山势地形用多户围合成院落式建筑群, 其间点缀小片菜地与花草, 再现传统乡村的用地划分、院落空间、建筑形态及生态环境等要素, 形成美丽的田园风光景观。此外, 在适当的地方建造公共基础实施, 以满足乡村村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在乡村建筑形态上, 昆明近郊的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合院建筑为主, 在建筑围护及保暖防潮等方面有局限性。因此, 要发掘出传统建造技术的宝贵经验加以优化改良, 引入新的技术形成具有多种优势并保持乡村建筑特色的建造体系。例如在承重结构中加入新材料, 提高建筑的耐磨性及安全性, 既能达到现代建筑的建设标准, 又能体现乡村自然的特色, 进而营造出和谐优美的效果。
在农业景观形态上, 昆明近郊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特色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种类繁多、景观空间层次和色彩丰富等。乡村中四季花开, 尤其是地域优势造就的梯田景观,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利用这些特质,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可开拓休闲观光农业园以发展农村经济。
4.3传承乡土历史、再现地方精神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以及盲目模仿城市景观使得乡村中许多重要的雷地域性建筑及生活场景遭到破坏, 割裂了村民对于地方的情感依附, 缺少了地域感。乡村景观应该留有一些最为原始的、当地村民能够认同的生活场域, 成为一个能够容纳居民对地方特殊感情的熔炉。昆明近郊乡村中的村民非常注重精神寄托, 对古神庙、教堂、祭天仪式等非常敬重。乡村里的古庙、古祠堂、古树名木数量众多, 在营造景观特色时就要保留地方性, 最大程度上修复其原貌, 以保留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营造时保持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建筑特色及少数民族节日, 如苗族花山节盛装表演等, 由此产生的集体记忆能唤起独特的地方情感。
5结语
昆明近郊区美丽乡村建设, 应根据当地乡村特点、民族特色、建筑特征、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 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 提取具有乡村景观的特质来进行乡村景观特色的营造, 以展现乡村浓厚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文化景观, 尊重并融于自然之中, 这种美才是城市无法涉及, 乡村所独有的美。
参考文献
[1]骆敏, 李伟娟, 沈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远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012 (3) :11~13.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丽, 李鹏宇.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及营造[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4]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5]邵剑杰, 黄淑娟, 李先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住宅科技, 2013 (11) :42~43.
[6]刘滨谊, 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 2005.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加快富民强村步伐。勃山村的沙壤土耕地占全村总面积的80%,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产量不稳定。经村“三委”班子多次考察、研究后,成立了惠通种植合作社、田鑫园西瓜甜瓜合作社、花生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百姓发家致富。尤其田鑫园西瓜甜瓜专业合作社发展最令人瞩目,到去年全村甜瓜种植面积已达100公顷,每公顷纯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同时,依托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双药集团、天华花生等多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坐落在勃山村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主动与企业协商,优先从村里招聘员工。每年参与长、短工劳务的勃山村民达800多人,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切实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勃山村先后投资600多万元,修筑了纵横全村的10条、9.8公里的平坦村路,修排水沟11.8公里,栽植绿化树木近万株,每年栽植花卉3万余株,村里有大型垃圾处理场1个、固定垃圾堆放点60处,专职保洁员3名,环境卫生管理实现正规化、常态化,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现象。2013年,新修建了包涵标准化村级便民服务站、医疗计生中心、纠纷调解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文娱活动中心、多功能会议中心等多种功能设施的村多功能室,添置了电脑、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用品,为村民到村里办事提供了方便,拉近了基层组织与群众的距离。
强力推进农村公共事业,造福广大农村群众。勃山村适龄儿童全部实现就近入学,而且通过村”三委“班子会议决定,对于村里考入高校的孩子给予奖励,即考入本科以上的每人奖励1000元,专科的每人奖励500元;农村合作医疗连续多年参保率达到10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0%,农民的医疗、养老有了保障;建立了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保证生活困难群体都能及时得到救助;设有治安联防队伍,在重点时期配合街道派出所在村内进行治安巡逻,确保无重大案件发生;村里建立了科技信息中心,订阅相关报刊、书籍,组织学习,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占地35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建有篮球场、看台,有各种运动器材和全部硬面化的宽阔场地,村文化大院经常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宁乡县双江口社区村总人口5024人,居民1343户,57个村民小组,党员160人,3476亩耕地面积,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2016年人均收入16000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35000元。主导产业①农业种植 ②养殖业。
为加快推进我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改善村庄面貌,提高宜居幸福指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社区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以稻花香里为核心,继续深挖农耕文化,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将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班子,健全机制,凝聚人心。成立双江口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顾 问:刘利文 组 长:贺雨后
副组长:彭超、陈来青、高玉莲、彭辉、黄光祥 成 员:全村党员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社区建设的全面指导调度和组织开展督查验收等工作,坚持定期调度,年中观摩,年底验收。各村民小组长为监督员,聘请专职卫生保洁员负责各片的环卫工作,成立了垃圾回收站,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了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推动发展,落实项目,服务群众。
1、阵地建设
①村部规范化管理,投资12万余元,创村级“一站式服务”平台,便于村民办事服务。
②投资2万余元,把党员活动室洗刷一新(有投影仪、电脑、办公桌椅,有话筒音响设备)。
③村部改建装修,投入44万余元。
2、项目建设
①今年继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庙湾美丽屋场二期项目投标按三资交易程序进行,主公路已硬化,屋场重新规划以点带面。把美丽屋场所有辐射农户的入户公路全部硬化、亮化、绿化,并修建了村民健身广场,丰富了群众的健康文化生活。
②投入40万元整修硬化了近1000米的村南北公路。
③投入55万元对社区内所有沟渠进行了清淤疏浚,目前项目全面完成。对社区环境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社区垃圾拖运和路面保洁费用共14万余元。
④投入40万元新建了一个社区停车场。停车场占地825平方米,规划停车位55个。
2017年各项建设项目投资共150万余元。
;在于引导农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于激发农民学会追求,学会创新,不断得到新的发展。而教育又是多方面的,无处不在的,满足教育需求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形成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志愿者参与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社区教育中心和村(企业)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为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造条件。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学习型乡村建设实践与研究谈一孔之见,以求共勉。
一、发挥成人校一校多功能作用,主动落实“学有所教”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村(企业)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尤其是各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一方面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自办、联办、协办等多种形式,适合终身教育建设要求,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与活动,坚持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非正式教育同时推进;另一方面发挥中心校作用,指导村(企业)办学。
1.以多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为抓手,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中等学历教育。目前,我市在成人校接受中等学历教育的在籍生达537人。小纪镇成人校与有关医药高等职业学校联办的中专班,167人在读;武坚镇成人校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开办了机械应用技术中专班,192人在读;宜陵镇成人校坚持走以职养成之路,开办了焊接技术中专班,在校生总数达178人。
大专及以上层次学历教育。目前,各校利用国家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培养计划等,与各有关高等院校联合举办大专及以上成人学历教育班,在籍生达645人,20个班。培训对象多为镇、村、组及企业领导干部、种养殖大户、中青年党员骨干等,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园艺等专业。武坚镇成人校开设了企业管理、园艺专业大专班,245人参加学习。邵伯、樊川、大桥、小纪、丁沟等镇成人校与江都电大联办了农村行政管理等专业大专班。小纪镇成人校利用学校网络(西南大学网络远程教育江都教师进修学校辅导站)组织开展成人大专、本科学习,在读学员47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上半年,通过成人校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的达638人。各镇成人校充分发挥农村自考辅导站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社会青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辅导与考试。各镇报名人次达万分之十以上。郭村镇有142人、吴桥镇有95人、大桥镇有85人、丁沟镇有60人、小纪镇有58人。
2.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龙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坚持外输与内转并举,突出开展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实现农民有序、高效转移。上半年培训5000多人,转移3000多人。
开展输出培训。我市为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有关镇成人校利用春节前后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建筑工技能培训,浦头、仙女等镇举办了出国劳务输出培训班。经培训,向几内亚比绍、新加坡、越南和沙特分别输出建筑技术工人296人、23人和168人。
开展内转培训。近年来,我市工业发展迅猛,园区建设速度加快,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镇成人校紧密结合用工实际,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突出新办企业人员培训和在职从业人员技能等级培训,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上半年全市培训3500多人,转移近3000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近千人。樊川镇成人校对明都服装厂的120名职工,进行了缝纫工艺制作流程的理论与操作技术培训;浦头镇成人校与双丰村联合,对该村70名富余劳动力进行了技能培训;小纪镇成人校与镇妇联联合举办了缝纫培训班,120名女工参加了培训。
3.以农工副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
各镇做到充分利用成人教育的现有资源,结合农工副产业实际,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对各类从业人员实施培训,提高其生产岗位技能。上半年,办班近100期,培训1万多人次。农副业培训突出开展三麦、水稻、油菜、蔬菜、花木、蚕桑、银杏、特水养殖等种养殖技术培训;工业培训突出开展岗位和岗前培训,开展各类技术工种等级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特别是配合市农林部门开展的新型农民创业和实用技术培训,一直辐射到村组,将科技送到农户,深受农民欢迎。
4.以社区教育为载体,努力提高公民素质
摘要: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学校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素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因此一所优秀的学校最关注的永远是课程建设。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的终身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程特色化实践思考
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是依托逐步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以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最终目的的学校文化建设。我们坚持“质量兴校、科研兴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特色,提出了“润泽生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课程特色化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其提出正是基于长期以来教育存在的过度失衡、忽视差异等弊端。校本课程要满足学生群体的要求,更要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学校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推进课程特色化建设,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一)特色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出发,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大内容为经线,以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种渠道为纬线,编织了一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生活化生命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1.开发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一是结合民汉合校的实际,我们开展了大课间民族舞蹈大家跳、少数民族学生学唱京剧课程。目的是促进各族师生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二是在汉语班开设每周一节维语课。三是开展“手拉手,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系列德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民族团结好少年、模范教师、模范班级”的评选、演讲比赛等形式大力宣讲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模范的事迹;四是在构建新型的家长学校课程,通过丰富的家长培训群众宣传学校文化、教育法规
和双语教育政策。同时,利用假期在学生中开展道德实践,在教师中开展了“大家访”活动,使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到教育文化的创建中去,拓宽了课程文化的领域。
2.开发爱家乡、爱学校教育课程
(1)学校开发了《可爱的家乡——奇台》校本教材并且分年段进行实施。如:低段的学生主要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知道校风、校训、校规、校纪的形成过程。中段的学生要了解学校的发展史,了解学校各个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自豪感。高段的学生了解学校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名学生、名教师、名校长的先进事迹,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2)学校逢节的征文活动都要求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每周升旗时国旗下的讲话,就讲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感恩。通过以上课程的开发,形成《奇台XX学校教育志》和《学生优秀作文集》。
(3)让学生了解奇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矿产物资、民俗风情,形成语文、社会、自然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将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安排学生每月校外实践活动,了解自然和人文及民风民俗等。根据学科的特点有自然、社会、语文学科的教师负责课程指导,师生共同考察、搜集形成不同形式的文字材料。
3.开发自爱教育课程
(1)学生自爱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体现的,围绕这些目标,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礼仪教育、健康人格培养、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和生存训练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
(2)德育阵地系列。通过升旗仪式、广播站、主题班会、宣传栏、法制报告会、征文比赛、等,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都是依据学生思想实际,抓住社会热点或教育契机,突出德育主题,着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10年如一日,坚持不缀,现已成学校特色德育课程资源之一。
(二)开发书法课程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鲜明地体现着炎黄子孙的卓越智慧和对和谐社会理想境界执著追求。静心写字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坚强,写字过程也是育人过程。
我校将写字课排进了课程表,一是写字育人,养成教育应贯彻全过程。书法写字教育不单单是让学生写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为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中要将写字能“育德”、“启智”、“审美”、“健体”和养“习惯”等方面的共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尤其要突出对学生的修养进行指导。如,培养认真、庄重、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执笔,提出作品正确、清楚、整洁、美观等要求,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具有专心、细心、耐心、恒心、责任心和严谨治学的下一代。二是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同步推进。对面上的学生,可通过写字课、天天练等教学组织形式提出普遍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他们的写好字素养。针对书法兴趣小组或书法特长班的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次地不断提升他们的书法写字素养,使书法写字课程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三)开发经典诵读课程
中华民族的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主要做法如下:
晨诵——在晨曦中唱响经典。“记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每天早上课前30分钟为固定的诵读时间。每天清晨,伴随新一天的开始,班级采用教师随班陪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诵读经典、感悟经典。
午读——让阅读成为习惯。为了引领学生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我校每天下午课前30分钟的阅读课,号召学生在教室内静静地自由阅读、做读书笔记。
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提倡学生每天睡前能够思考与反省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并用绘本、日记或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限形式、不限篇幅、但力求真实。
(四)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
学校传承丰厚的文化积淀,开发了以音乐、美术、体育为基础的艺术类学科共十多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使艺术渗透于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中,推动学生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其生命得到全面和谐成长与发展的教育。
1.我们对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三统一”目标,即:艺术课程实现保底、实践与提高相统一;注重艺术课程整体育人,实现审美情感、审美知识、审美经历、审美能力、审美创造相统一;注重教学过程赏心悦目,实现艺术课程内容与艺术的教学方式的统一。
2.整合多方资源,丰富艺术课程设置。整体构建学校课程成为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对艺术课程作整体构建,做到均衡、综合、可选择。(附选课表)
3.开展丰富的艺体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展演;少儿田径运动会及“五环一体”系列化课外活动。即校园休闲“二三一”。要求每生每周读两本新书,一副棋、一件乐器、一种健身的器具;每年六一节学生文艺展演和各类作品展评(书画、摄影、绘本、文集等)。
4.校本课程统一时间,每周五下午一小时,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学校把各个年级的校本课程列出清单,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自主选课。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开设打破了行政班级授课制,一个年级同时开出多门校本课程,多个教学班同时开课,学生依据自己的选择,实行走班上课。
二、加强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趣味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让学生了有选择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发挥,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这样,不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能力,而且给学生带来了快乐的体验、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
(二)学校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课程的开发和三级课程的优化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能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学生的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和体验。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价值观的引导与智慧的启迪。
(三)学校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建设,特色建设是一个需
要不断创新完善的过程。实践中,我们在“发现问题—反思实践—完善提升”的不断循环往复中,三级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学校特色日益鲜明。
总之,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需要所有师生的参与,需要环境的创设,需要资源的开发,需要师生通过日常教育生活实践共同去体验、去积淀。由此可见,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对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程建设是教育永恒的课题。落实课程理念,优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铸就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将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
[1] 陈大超.学校管理就是服务辨析[j].辽宁教育:2002,(4).[2]刘飞.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治和谐共存的模式[J],法制与社会,2009,(4).[3]宁梅.打造特色学校,为学生发展服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4).[4] 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陈红云.简论中小学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5)
[6]王建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J],东师基础教育,2012,(6)
[7] 张谦.乌克兰的主体实验学校、美国的多语实验学校 [J],天津教育,1980,(3)
[8]《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 0 1 0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战略重点之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美丽乡村”是在村庄整治基础上,通过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把村庄建成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在以往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决策者和规划师往往过分追求统一建设、统一风貌,而忽视乡土文化与乡土环境,使乡村建设成为对现代城市建设的简单模仿,这种趋同的惯性造成了乡村风貌的千篇一律和特色丧失。因此,笔者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过程中,试图突破传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逐步探索内在的乡村意象的结构体系,通过分析乡村的风土(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风物(地方特有的物产)、风俗(地方特有的民俗)、风景(地方特有的景观)等要素,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体系着手,营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美丽乡村”。
2 乡村概况
指南村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北部,距临安市区约25公里,距杭州市区约70公里。全村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共有农户215户,总人口720人。该村位于杭州—黄山的“浙西山水”黄金旅游线上,13省道直通村口,交通便捷。
2.1 乡村风土
指南山属天目山系仙霞岭山脉北支,天目山主脉绵延向东,形成的丘陵、宽谷给村落的人居环境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村域内海拔最高处为1122米,平均海拔约600米。该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区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2.2 乡村风物
指南村是个山多地少、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村。村庄入口两侧依山就势分布着480余亩梯田,早在上世纪60年代,指南村就以其“高山出高产”而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树立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如今,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林种植业。全村以种植毛竹、茶叶、高山蔬菜等为主导产业,以茶叶加工、农家乐经营等二、三产业为辅助产业。
2.3 乡村风俗
指南村历史悠久,以村北指南山而得名。全村以“郤”为大姓,相传系春秋时晋国大夫叔虎的遗族,村中郤氏宗祠中仍保留完整的《郤氏家谱》,并定期进行家族祭祀活动。同时,指南村保留着700多年历史的民俗活动——太平灯。每到春节期间,全村举家欢庆,由村中长者带领年轻人挨家挨户舞灯,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太平安顺。
2.4 乡村风景
村中央有一池,村民称“天池”。环绕“天池”有成片的古树林,成围合之势,是村庄的风水林,主要为麻栎、枫香、银杏等树种,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大树龄近千年。而且,天池边还保留着多幢明、清时期的徽派古民居。古村落、古民居、古姓等历史遗存,辅以古树林及古天池的衬托,白墙、灰瓦、绿水、红叶、青山相辉映,构成一幅幽静、悠远的山村日常生活画卷。每到秋天,这里变得红叶纷飞、绚丽多姿,被称作华东地区最美古村落之一。
3规划理念与目标
按照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以“人居、环境、经济、文化”四大体系为载体,利用依托周边天目山、太湖源等景区的优势,充分挖掘指南村历史人文和自然风景资源特色,以村庄景观环境提升、特色村落文化挖掘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重点,将指南村打造成以“红叶观光、休闲摄影”为特色,兼顾发展现代有机农业,使之成为杭州西郊的生态休闲旅游特色村。
4 规划重点及特色营造
4.1 生态人居建设行动
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的要求,开展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农村人口集聚、推进农房改造建设、推进农村节能节材、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构建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体系。
4.1.1 维护村落生态格局
指南村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形成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村落选址考虑风水因素择吉地而居,位于一处背山面水的丘陵盆地中,局部小环境良好。村落中心保留至今的天池和山坡上的古树林,便是村中的“风水池”和“风水林”,是保持指南景观特色和场所感的关键,也是维持健康人居环境和健全生态服务功能的保障。
4.1.2 现有建筑整治
考虑指南村的用地现状和经济条件,对现有建筑提出四类整治模式(见图1、表1)。
4.1.3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通讯等公共服务。
4.2 生态环境提升行动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提升建设水平,构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
4.2.1 污水与垃圾治理
近年来指南村农家乐已开始发展,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尽管农户都已采用标准的栅格式标准化粪池,但由于指南村地处临安市饮用水源——里畈水库的源头,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标准应更为严格。规划采用统一纳管,建造地埋式集中处理池,利用无动力厌氧净化沼气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为解决垃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划在村中各个路口设置封闭式垃圾箱,并建设垃圾房,由专人将各垃圾房中的垃圾清运到镇级垃圾中转站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使指南村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轨道。
4.2.2景观与绿化建设
村中建筑环天池向外扩展,建筑密度较高,建筑外部缺乏开敞的庭院绿化。同时,村中也缺乏针对村民和游客的公共休闲场所和游憩活动节点。规划充分利用村中丰富的古树资源,结合违章建筑整治和村庄绿化工程,在天池东侧建设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广场一处和林中游憩活动节点4处,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丰富了游憩活动的空间。
4.3 生态经济推进行动
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的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4.3.1 乡村生态农业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资源,在现有高节竹高山丰产栽培示范园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和观光农业,种植适宜当地生长高山蔬菜等品种,通过科技指导,逐步从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过渡,以打造“指南山”系列有机农业品牌为目标。同时,将农业生产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一方面利用村口大面积梯田,种植油菜和桃、梨等观花植物,使之成为乡村摄影的新主题;另一方面,让游客参与到农产品生产、管理、采摘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体验和品牌营销,使普通农产品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村民经济收入(见图2)。
4.3.2 乡村休闲旅游业
指南村现有的“指南秋色”景观特色鲜明,在杭州地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该旅游项目季节性强,时间集中在每年11月初至1月初的短短30天左右内,全年的其余时间仅有少量游客进入该村。同时,由于缺乏休闲参与类和文化体验类的旅游项目,游客活动仅限于摄影观光和农家乐餐饮,停留时间仅为2~4小时,乡村旅游产生的综合效益较低。
规划以指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提出“秋醉天池、古韵指南”的乡村旅游形象口号和以渐变红叶和胶片为元素的乡村旅游标志(见图3),通过提升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水平,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形成“休闲摄影游”、“休闲体验游”等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见表2、表3),延长旅游时间和拓展旅游产业链。打造“高山红叶旅游节”、“高山梯田采风节”、“婚纱摄影基地”、“摄影主题乡村会所”、“美术写生基地”等品牌项目,通过旅游促进指南社会经济发展,使乡村旅游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4.4 生态文化培育行动
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积极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4.4.1 卻氏祠堂的保护与利用
据考证,指南村的“卻”姓源于春秋时期,晋公族子弟叔虎由于战功卓越,被晋献公封于卻,其后人以先祖封邑为姓。卻氏祠堂位于指南村中,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木结构穿斗式小青砖瓦顶,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解放后曾大修。卻氏祠堂保护本着翻新如旧的原则,将弘扬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设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打造成指南村文化活动中心以及文化旅游景点。正厅还原祭祀祖先文物陈列原貌,发掘姓氏文化,整理编写有关卻氏渊源的文字资料。左右厢房建成老年学校、文体活动室,集文化、健身、休闲于一体,使古建筑重新发挥生机与活力。
4.4.2 民俗文化的挖掘与再生
致力于指南村特有的“太平灯”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利用村中建筑整治的契机,拆除违章建筑,修建民俗文化广场,为村民和游客开展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必需的场所。同时,在民俗文化广场的铺装设计中,展示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在广场中心以“司南古韵”雕塑的形式,再现指南村的地名文化;利用古建筑开展织布、陶艺、碾米等传统民俗文化游憩活动。
4.4.3 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
村中的古树林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应严格保护,加强管理。新建项目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古树名木的避让,要给古树名木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在加强绿化养护的同时,通过绿化知识普及、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古树名木认养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教育,增强村民和游客对保护古树名木重要意义的认识。
5 结语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挖掘和利用其特有的优势资源、营造出村落特色,防止出现“千村一面”,是规划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次规划设计以旧村整治为主,充分整合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利用资源优势引导规划设计,形成了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空间形态,使之成为指南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亮点,也可为具有类似条件的村庄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姚峰.现代乡村居住状态都市化倾向的思考及对策探讨——以江浙地区为例[D].东华大学,2004.
[2]周武忠.新乡村主义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8(7):129.
关键词:美丽乡村;财政投入;精品示范村
近年来,针对农村人居环境与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的实际,福建省尤溪县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通过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推进“村村有亮点”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2015年,尤溪县共有28个村列入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财政投入6040万元的引导作用,撬动各类社会资金4.596亿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了一大批错落有致、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的农民新家园,涌现了一批如云山村、桂峰村、胡厝村等可复制的民宿型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一、尤溪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领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12月,阿里巴巴推出“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福建省首个项目在尤溪县落地生根。据介绍,“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是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10月启动的项目,将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在全国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解决农村买难、卖难,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尤溪县以此为契机,县财政每年预算1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电商发展。先后制定出台8项扶持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从培育主体、支持平台建设、支持跨境电商、支持电商快递、鼓励行业集聚、加强人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等方面,对电商企业进行扶持。围绕“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需求,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构建县级运营中心一个,乡镇服务站15个,村级淘宝服务点59个,实现中心到站点一对一配送,完成全县可建点率67%;依托邮政村邮乐购项目,构建乡镇邮政电商便民站11个,村邮乐购点319个;依托益农信息点,构建村级服务站点269个;依托供销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连锁加盟农家店233家,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助力电子商务进农村。2015年,全县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861人,电子商务应用企业121家,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6.21亿元,网络零售额4.10亿元。
(二)以强化农村垃圾处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美不美,首先看环境,而环境是否整洁美观,垃圾处理是关键。为此,出台《尤溪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尤溪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部署和分工。按照“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用三年时间,每年筹措2000万元专项资金,打造全县1000人的保洁队伍,使全县所有乡镇和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县财政对各乡镇和各村兴建垃圾焚烧炉、垃圾池、中转站、添置垃圾桶、配备环卫车、聘请保洁人员,由县里给予补助。截至目前,全县已添置垃圾桶16280个、垃圾池1056个、焚烧炉76座(包括简易焚烧池)、中转站13座,配备环卫车辆(含三轮车)264辆、农村保洁人员544名。
(三)以打造自然生态景观引领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投入3661万元用于四绿工程、高速公路沿线林相改造和高速公路到县城公路沿线的绿化改造。打造从洋中镇后楼村至汤川乡胡厝村、汤川至联合、梅仙至八字桥、中仙至新阳4 条美丽乡村景观带,完成后楼至洋中10公里的绿化美化、桂峰公路弃方景观节点改造、公山公园朝圣之旅登山步道4.5公里的绿道建设等项目。全县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401亩(均为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新增村庄公园绿地28个。
(四)以抓好水生态保护工程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完成投资1.38亿元,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8.32万亩。建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绿竹生态长廊、水土保持绿色通道、水土保持绿色村镇、农村电气化建设,以及坡改梯与坡耕地综合治理、矿区水土流失、造林绿化、尤溪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批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大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加快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建设。2012年,尤溪县被列为全国129个中小河流治理综合整治重点县,作为全国25个试验县之一先行启动项目实施。全县共划分14个项目区,涉及7个乡镇、7条河流,总投资达2.653亿元。项目完成后,受益村庄27个、人口5.52万,除涝受益面积2.888万亩,改善灌排3.352万亩,河道保洁31.17公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县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与水生态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产业开发、环境治污治乱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河流治理沿线正成为尤溪县城乡新的生态线、风景线、经济线。三是加快“六江两溪”流域的乡镇污水处理。2015年,已完成团结大道改建雨水管网建设、水东片区雨水管网建设、西城镇三车新村污水管网及附属工程、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雨污分流改造。
(五)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引领美丽乡村建设。2009年以来,尤溪县群众筹资8458万元、筹劳288万个工日,获得财政奖补资金7253万元。完成“一事一议”项目建设918个,涉及村道、桥梁、水利、环卫设施、村容村貌、村内公共活动场所等,受益人口34万多。尤溪县在“一事一议”项目申报、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采取设定操作程序、开展业务培训、项目复核、检查验收、档案管理、财务审计等措施,全面推进“一事一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规范资金管理程序方面,由村里向村民收集筹资筹劳资金后,上交乡镇经管站专户,财政奖补资金也下拨到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乡镇经管站按工程进度,将资金从专户划拨到村,由村支付给建设单位。
二、尤溪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调查发现,部分乡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怕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害怕一旦在本村实施项目,左右不了群众的情绪,反而会陷入尴尬境地,甚至费力不讨好,“残局”难收拾;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兴趣不大,个别群众甚至出现因不能满足个人利益需要,出现阻挠施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实施。
【乡村特色学校建设实践】推荐阅读:
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09-26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06-08
特色调研实践活动12-0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心得07-18
防城港供电局学习实践活动突出行业实践特色11-27
美丽乡村建设资料07-08
建设法治乡村案例07-18
高原美丽乡村建设09-17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10-27
合唱特色建设方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