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精选10篇)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再认识
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惟一规定.事实上,马克思从来都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统一.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全面去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 者:温汉雄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广东,广州,510006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6)分类号:B0-0关键词:本质 自然性 社会性
东方社会理论是一个理论体系, 是根据东方社会的特殊情况提出的, 也是将社会发展理论根据东方社会国家的特点使其东方化。恩格斯在1894年发表了一篇名为《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的文章, 文章中归纳出了东方社会理论的内涵。
东方社会理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 俄国农民生活极其贫困、陷入了无法忍受的状况。1861年, 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但要在地主手中赎买份地, 这样就要从政府贷款, 还各种利息, 还要向国家缴纳各种赋税。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了名义上的解放, 农民又处于社会最底层, 陷入了极其贫困的境地。第二, 农民生活具有孤立性及彼此隔绝, 东方专制制度建立在此基础上。俄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农民孤立地从事生产和生活, 彼此之间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第三, 俄国“农村公社”面临瓦解的危险。俄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农村公社, 但是沙皇政府压迫剥削以及资产阶级的排解, 使之面临瓦解。第四, 不排除俄国走新式道路的可能性。虽然对“农村公社”有所怀疑, 但并没有否定, 在思想上还是有走不同于西方道路的新式道路的可能性。第五, 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俄国革命随时可能爆发, 这讲会改变俄国以及世界的面貌。革命的阶级矛盾激烈, 面临严峻的革命形势。上述五个方面构成了东方社会理论的内涵。
二、东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东方社会理论是内涵丰富且深刻, 从具体内容出发, 则包括革命和建设两方面。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 革命也容易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东方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是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 以及要加强东方国家的经济文化外交等的建设, 这些观点理论正是东方社会的组成部分。
(一) 东方社会革命理论
东方国家特殊的社会现状和阶级矛盾决定了其容易发生革命。随着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但是他面临发展的问题之一便是市场狭隘性。俄国的资本主义起步晚, 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没有国际市场, 就国内市场而言, 前景也不乐观。而社会剧烈的前景动荡也是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走过了几个世纪的路程, 而刚刚建立资本主义的俄国要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他们的路程, 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站稳脚跟, 这就都会加剧社会动荡革命的进行。另一方面, 俄国面临着革命的任务, 当时的俄国资产阶级已经失去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他们并不是革命的阶级, 没有掌握领导权, 无产阶级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想通过革命掌握领导权, 走向社会主义革命变得迫在眉睫。
俄国社会的现状, 阶级矛盾激烈, 农民极其贫困无法忍受,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劳动群众已经汇集了声势浩大的反封建革命大军。俄国比其他的欧洲资本主义更迫切的需要革命。俄国的革命也将推动欧洲其他国家革命的实施与胜利。同样, 西欧国家革命的胜利也会反过来促进俄国的革命。
(二) 东方社会建设理论
东方革命胜利后, 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胜利果实, 建设东方社会。东方国家的国情社会状况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相差甚远, 因此东方国家不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 只有吸收资本主义的优势, 避免资本主义的不利成果,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才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1. 跨越“卡夫丁峡谷”, 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俄国社会动荡, 在完成十月革命后, 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文化水平低下。资本主义并不适合俄国的发展, 因此要寻找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但另一方面要保存资本主义积极的成果, 保持先进的生产力和正确的政治理念, 这便是俄国当前的首要问题。马克思提出, 俄国可以通过占有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来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这便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跨越“卡夫丁峡谷”。
跨越卡夫丁峡谷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历史背景与西方是明显不同的, 加上俄国农村公社的两重性, 使得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并不适合于俄国。另一方面, 有了俄国革命的胜利, 这便进一步肯定了其可能性。挽救农民公社, 推翻沙皇统治, 俄国就必须进行革命, 而无产阶级也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
2. 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落后是东方国家的现实。面对生产力水平不高, 经济落后的社会状况, 俄国只有快速发展经济, 才能改变落后的现实, 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俄国社会生产力问题一直是马克思关注的, 1861年后, 俄国工业迅速发展, 政府加强了铁路建设, 铁路建设加速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刺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一时期, 俄国的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 直到今天, 俄国依然是先进的重工业大国。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的文化, 先进的文化将会促进科技的提高社会的进步。而几十年来俄国一直处于文化落后的状态, 即使到了工业迅速发展, 经济地位提升后, 社会普遍状态依然是工农阶级知识水平低下, 缺乏对文化水平重要性的认知, 缺少知识分子的培养, 加强文化建设变得刻不容缓。
此外, 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肯定工人阶级的地位, 加强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的联盟, 以及发展外交等都是加强东方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东方国家国情和现状有其特殊性, 因此不适合同西方欧洲国家一样走资本主义道路。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所关注的, 我国也十分重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吸收了东方社会理论的精髓, 将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化, 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也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的理论指导。
摘要: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提出的, 他的思想主要分布在关于俄国、印度、中国的文章中, 或是在其著作《资本论》《人类学笔记》中。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是指导东方国家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依据, 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东方社会,马克思,革命,建设
参考文献
[1]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学[M].人民出版社, 2011.
[2]郁建兴.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现时代[M].东方出版社, 2007.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卡夫丁峡谷;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31-02
马克思创立的东方社会理论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无数先人积累的思想资料为出发点的。马克思晚年通过对俄国社会的研究得出,东方社会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精华,这一结论性的理论集中反复体现在1877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81年《给查苏里奇的信》以及三个草稿和他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第二版的序言中。
一、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
(一)东方社会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相对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西方社会主要以英国、法国、德国等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的,深入探讨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规律问题,以及社会形态如何进行转变,向共产主义社会何时过渡及如何过渡等方面的学说。其中马克思关于西方社会理论的主要著作主要有《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相比西方社会理论,东方社会理论主要以东方世界为研究对象。特别对印度、俄国和中国等落后国家做了深刻细致的研究,是有关东方社会的社会环境、人口状况等方面的历史背景及东方社会现实状况的概述,以及贫穷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走向人类社会的高级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方面的理论。而关于东方社会理论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资本论》,以及马克思深入研究东方社会所写的的文章当中,特别是蕴含在研究印度、中国和俄国所写的大量文献中,而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也可以看到有关东方社会思想的痕迹。
(二)东方社会的特点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最初论述主要是19世纪50年代关于印度的研究得出的,即亚细亚生产方式。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主要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形式。马克思说:“东方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的,这甚至是了解东方天国的一把真正的钥匙。”[1]252恩格斯对此表示完全的赞同,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性质,特别是大沙漠地带,这个地带从撒哈拉经过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鞑靼直至亚洲高原的最高地区。在这里,农业的第一个条件是灌溉,而这是村社、省或中央政府的事。”[1]262由于独立的个人根本无法完成灌溉,因此私有制在这些地区是不可能有生存的土壤,这里只能允许公有制的存在。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也说过,在土地的耕作上,节约用水和共同用水一贯是人们最基本和最迫切的要求。在西方,人们可以为了利益结合起来,而在东方,由于东方的文明程度过于低下,加之幅员过于辽阔,人们不可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这就迫切需要中央政府运用集权来进行干预,这样就形成了专制的国家。“另一方面,他们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地点。由于这两种情况,所以从很古的时候起,在印度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即所谓的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2]66印度农村公社的长期存在,造成了道路的严重缺少,而道路的缺少又使公社的孤立状态长久存在下去,形成了恶性循环。在这种封闭孤立、彼此隔绝的情况下,公社之间几乎很少有往来,这就进一步造成了贫穷落后,不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恩格斯也说:“各个公社相互间这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在全国造成虽然相同但绝非共同的利益,这就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从印度到俄国,凡是这种社会形态占优势的地方,总是产生这种专制制度”[3]618-619。这就形成了东方社会独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即土地公有、农村公社和专制国家。
二、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述
(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1.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西方社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有所缓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当时还有充分暴露出来。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认识到了一点,因此把目光转向研究东方社会,通过研究东方社会,试图找到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途径。
2.当时欧洲的资产阶级一直坚信私有制是自古就有的,并且会长期存在下去。马克思通过对东方社会存在的人类原生形态的研究,揭示了私有制只是阶段性的产物,最终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被公有制代替。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从古老的公有制社会社会形态发展而来的,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会向人类社会最高级的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演变。但是对于原始公有制及其特征,马克思在19世纪对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其踪迹,于是马克思就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东方社会,而那时的东方社会碰巧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即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公有制形式,从而揭穿了资产阶级一直宣称的私有制是自古有之并且会长期存在下去的所有制形式。
(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来源
“跨越卡夫丁峡谷”一词是来源于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这一词语是马克思晚年通过对俄国的研究,指出俄国社会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即我们常说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在1877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探讨过俄国革命的去向问题,指出了两条道路,即摧毁农村公社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或者是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过渡,进入社会主义,车尔尼雪夫斯基表示赞成后一种方法。“经过研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4]129在1881年,查苏里奇曾写信给马克思,向他请教关于俄国革命将何去何从的问题,马克思总共撰写了四封草稿,在《给维·伊·查苏里奇的复信》的初稿和第三稿中出现了“卡夫丁峡谷”的字样。马克思说:“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5]461“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5]497可以说“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最初来源就来源于此。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第二版的序言中马克思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俄国公社是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要像西方国家一样经历资本主义的深重洗礼,直到其灭亡再进行过渡?而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如果俄国革命能与西方资产阶级相联系的话,那么俄国的土地公有制形式就很有其存在的必要,就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条件
1.马克思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俄国是唯一一个把农村公社保存到现在的欧洲国家,“公社是俄国社会复兴的因素和俄国比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的因素。”[4]268俄国的农村公社可以说是原始社会的没落阶段,处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无产阶级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节点上,这也就表明了它兼具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若干特征,以及无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双重特性。马克思还充分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具体特征。首先,土地私有制可以把一定范围内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使它有可能把单个的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其次,俄国农村公社已处在资本主义深刻危机当中,位于过渡的紧要关头,适时地发动革命,最终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所取代。这可以被归结为俄国的农村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最根本的社会历史条件。
2.马克思提出了俄国跨越成功的标志,即它可以绕过资本主义所遭受的曲折道路,而吸收和借鉴它的一切积极成果。同时马克思在探讨俄国现在所处的现状时,再次强调:“它目前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给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4]441这表明俄国完全可以避免走西方的血腥发展之路,而是保存现有的农村公社制度,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成果,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马克思在研究俄国农村公社时就曾反复强调,俄国的农村公社几乎被推向灭亡的边缘,要想挽救俄国的农村公社,一定要进行革命。而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它才能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顺利发展,而农村公社就会成为俄国实现社会复兴的因素。即马克思认为要跨越资本主义峡谷就必须要挽救俄国的农村公社,而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要进行俄国革命。
4.《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4]326从中可以看出,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东方落后国家才能借助于西方资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技术基础。东方落后国家才能依据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总结经验教训来进行革命,实现过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是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论文摘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不仅是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新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证明,社会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发展才能进步和繁荣。和谐是生产力,和谐是财富源。不和谐不稳定只能带来灾难和内乱。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理论和国外社会建设思想理论的研究中也总是把“和谐”作为其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睹社会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它是同社会主义及其科学发展观相对应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科学地预测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曾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在19世纪40年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消除阶级之问、城乡之问、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到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基础上的,又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推论基础上的,具有令人折服的巨大逻辑力量。它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但也要看到,这一设想不可能为历史的具体演进提供先验的模式、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的细节,人们只能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来证实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伟大真理。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美好理想的鼓舞和指引下,取得执政地位的各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起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而这一理论探索始终是把社会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
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初步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凋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应该说,这是将社会发展融入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初步战略构想。毛泽东的这些重要论断至今仍然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要保持社会的稳定,稳定是大局,没有全社会的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了。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新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提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把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和统一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协凋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在我国对内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对外勇敢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四个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以胡锦涛同志勾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胡锦涛同志在最近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与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明确提出构建这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明了努力方向。
总之,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刘先春
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大贡献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不仅在实践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在理论上不断开拓着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始的。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之后,邓小平理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特别是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质的规定性,一方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明确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硬道理”;另一方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具有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更高的生产力水平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探索和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两个文明一起抓等一系列重要思想。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条件问题。他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仅要对外开放,而且要对内开放;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把改革开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和基本途径,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等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继续进行探索,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到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则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矛盾,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迈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层次揭示。
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执政以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生死攸关、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指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从而对执政党的建设规律作了深入的思考。
江泽民同志提出,必须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们的拥护,是因为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把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执政兴国的重大使命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科学发展观认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这正是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共产党执政规律上的反映。赋予了党的执政理念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更好地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思路。
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相统一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并提出“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强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国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准确把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提出社会进步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两个方面,而这两者是一种互为前提、互为促进的关系,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开拓。
科学发展观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科学发展观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引向深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融为一体的政治智慧。科学发展要求中国的现代化必须选择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建设“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把尊重自然规律与尊重社会规律统一起来,对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新探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道路作了新思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作了新回答。总之,中国共产党在整体上不断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论述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
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100分)
一、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定位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1、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2、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4、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2、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3左右。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和1/6左右。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近年来,在美国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90%左右。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4、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或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这些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5、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扩大资本输出,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造成了西方财富的不断增加。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研究者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
1、第一种观点,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所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2、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这种观点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
3、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一些研究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论述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是说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本质的理论?
参考答案: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先明确地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成果也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和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取得的。毛泽东曾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中国人民取得政权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而不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当新民主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转向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但取得政权后,刚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就提出转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消灭一切私有制,建立“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1958年,又刮“共产风”,要通过建立人民公社奔向共产主义。事实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作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的起点模式。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人为拔高生产关系,事与愿违,反而损害了我国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认真总结新中国历史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指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把它作为我党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之后至今,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始终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马恩列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二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列宁曾说,社会主义要“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要坚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但发展生产力只是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还需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制度保证。在私有制下,生产力无论发展到多高程度,都会存在贫富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一基本原理,无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都需要坚持。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在我国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不搞单一的公有制,要探寻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通过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等多种途径,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觉地始终一贯地统一起来。这是总结新中国近70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出来的科学结论。概括地讲,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发生过两种偏误:一种是片面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种是片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而忽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还有人宣传唯生产力论,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现阶段,既要着力于快速发展生产力,又要自觉地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方面,切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在更高层次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坚持做优做强做大国有经济,推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着力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朝着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
马克思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不仅创立了完整系统的社会主义理论, 而且还探讨了东方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思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评论、他们探讨东方命运的书信、《资本论》三大手稿、《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相关阐述, 以及恩格斯《流亡者文献》、《〈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等文章, 构成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1. 东方社会由于其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可以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
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研究所有制形态的演化中注意到了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在这一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将东方社会完全纳入世界历史发展的轨道中。从而确定了东方民族和国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即“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19世纪50年代, 马克思、恩格斯继续对东方社会进行深入的研究, 撰写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鸦片贸易史》、《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等重要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 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本殖民主义以及东方社会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 深刻描述了东西方社会两大文明体系的冲撞, 剖析了东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特殊性。在这一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赞扬了东方社会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斥责了英国殖民主义侵略者的残暴行为, 但他们对英国入侵给东方封建社会制度带来的冲击作用还是给予了肯定。因为, 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打破了东方落后民族的闭关自守和与世隔绝的状态, 在客观上促进东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 一方面随着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 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到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短时间内爆发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另一方面, 人类学、历史学的发展, 特别是拉伯课、泰勒、梅恩、摩尔根等大量关于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和东方社会著作的问世, 为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东方社会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材料。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深入学习和对东方社会大量材料的研究, 重新认识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生形态, 修正了东方社会从属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论, 提出了东方社会完全可以走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
2. 东方社会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1881年2月16日, 俄国的查苏利奇致信马克思, 请他说明:“对中国农村公社可能有的命运以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的必然性都应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理论的看法。”[1]马克思对此十分重视, 于是从1881年2—3月, 马克思几经易稿, 最终把第四稿作为正式的复信寄出。在初稿中, 马克思指出, “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2]在二稿中, 马克思指出, 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公社占有制保存下来的国家, 同时又恰好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 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俄国吸取这种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 就可能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 而不必加以破坏。”[2]在三稿中, 马克思指出, “土地公有制赋予它以集体占有的自然基础, 而它的历史环境 (资本主义生产和它同时存在) 又给予它以实现大规模组织起来的合作劳动的现成物质条件。因此, 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2]在作为正式复信的第四稿中, 马克思指出, “在《资本论》中所作出的分析, 既不包括赞成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 也不包括反对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 但是, 从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所进行的专门研究中, 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新生的支点。”[2]马克思逝世以后, 恩格斯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晚年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有关设想, “毫无疑问, 公社, 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劳动组合, 都包含了某些萌芽,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起来, 拯救俄国不必经受资本主义的苦难。”[3]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社会发展前景问题所作出的表述, 我们可以发现:俄国的发展道路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苦难, 从而缩短发展的进程。显然, 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以俄国社会为典型, 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提出了一个设想: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完全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 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条件是吸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物质技术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在批判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中诞生的,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同样也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文化条件。马克思曾指出, 在资本主义时代, 资本家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不惜代价追求科学生产技术的领先, 从而客观上促使现代教育得以诞生、全民义务教育得以实现。而资产阶级在全社会建立起来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倡科学的理念,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同时这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最终走向解放的必由之路。所以, 马克思指出, 对自然认识的深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力量,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的发展“进入人的生活并改造人的生活”, 为“人的解放”准备了条件。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 东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而且应该继承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成就。
二、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
1. 东方国家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求得自身的自由与解
放, 摆脱对西方国家的殖民依附, 从而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何摆脱对西方国家的殖民依附, 求得自身的自由与解放, 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中的思考中重点阐明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民族压迫的根源, 指出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是造成民族压迫进而引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本原因。消灭民族压迫, 争取民族解放, 必须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剥削。这二者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 无产阶级革命离不开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力支持, 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对民族冲突和工业冲突的胜利, 这些冲突在目前使各国相互敌视。因此,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号。”
2. 在发展道路上, 东方国家可以结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和
具体实际, 不失时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实现社会制度的跳跃式发展。马克思多次在他的跨越理论中强调, 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人类文明创造的漫长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不利层面, 但是却不能跨越资本主义创造先进的生产力和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律制度等。在这一点上, 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跨越理论, 不顾自己的国家的实际状况, 不受任何限制的实施跨越, 必将导致建立在先进生产关系上的落后生产力的畸形发展。斯大林时期, 苏联尽管在生产关系上已经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阶段, 但是其过分注重生产关系的变革, 为了建立极其纯粹的公有制经济形式, 完全忽视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 过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切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严重不符。这严重违背了马克思设想的在跨越后要“想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的思路。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不仅仅在于作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结论, 而主要在于其拒绝将任何已有的理论凝固化和教条化, 各国要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 并从中探索出适合本国发展的具体道路的思想方法。
3. 东方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 应该吸收资本主义
国家一切有益的和可以借鉴的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历来认为, 历史的发展是辩证的扬弃过程, 社会主义要清除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 但应该吸取人类历史上一切进步的文化成果。社会主义要批判和清除的只是在过去那些体现剥削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反人民、反历史进步的旧思想和旧文化, 绝不是对传统文化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社会主义既是资本主义的否定者、替代者, 又是资本主义的扬弃者、继承者。他们在世界历史的交往和必然实现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指出, 东方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不应排斥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 应该吸收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有益的和可以借鉴的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并通过社会制度的有效改造以彻底抵制资本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本质。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 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 要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奴役, 摆脱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和殖民统治, 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要在西方无产阶级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示范和帮助下,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在资本主义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缩短走向社会主义的进程;要吸收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有益的成果和经验,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5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269-451.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79-02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人,只要是指具有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此工作的理论基于在于马克思理论。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形式的变化以及主体性研究在哲学范围内的日益突出,目前社会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这一重要学科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概述
交往作为人类重要的生活与实践形式,属于不同实践主体间将客体作为中介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根源上属于有所差异的主体间体现的实践关系。马克思在相关著作中论述了交往的主体、实践性以及对社会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构成了划时代性的“社会交往”基本理论。
1.交往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立足于现实的人与人间的实际活动,而交往活动同样拥有了实际的实践前提。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最为突出之处是将社会交往与实际生产高度地结合为一体,将社会交往视为特定的活动范畴,也就是说将交往视为在生产实践基础上所进行的交往活动。社会交往,一方面论述了社会联系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也阐述了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实践特性。
2.交往体现了不同主体间的社会关系
在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中,交往并非简单地视为特定的活动性范畴,更进一步理解为特定的关系范畴。作为特定的关系性范畴,社会交往不仅仅说明了不同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社会关系,同样也体现了不同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从更深的层次阐述了社会交往自身所具备的社会特性。
根据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可理解为不同人类间基于交往所构成的。交往,是社会人类与自然界开展物质交换过程中所同步不可或缺的活动内容。交往作为特定的关系,为不同实践主体间以课题为中介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关系,本质上属于不同主体间所实现的实践关系。
3.普遍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非常关注社会家务在人全面发展中的积极意义。马克思提出,交往的普遍发展与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同样关键,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此外,马克思认为,人类发展的好坏重点在于与他有着直接或者间接交往的其他所有人的发展。所有人是否能够自由地发展,是决定了其他任何人是否能够自由发展的前提基础。
同时,马克思将全面的社会关系视为人全面发展的关键内容。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所能够发展的程度高低。人的社会关系,一直在交往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而交往实践活动的深度与广度,都足以说明人自身发展与进步的情况。
二、从交往视角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人生发展及职业发展中意义重大。加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交往视角进行分析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能够更为清晰,深入地了解当前的实际现状。
(一)缺乏交往的师生关系
在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老师在上面大讲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且引用各种经典案例以充实教学理论,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却在座位上不吭不响,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师生间严重脱节。
深入地分析这种突出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最为核心的原因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严重缺乏课程所需的互动及情感交流环境。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对象就是人,而人与内心的情感或情绪不可分离。假如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解各种高、大、全的教学理论,极易造成教学课程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此外,假如思想政治教学老师对课程上所讲解的知识,以及面对课堂学生的时候,不抱着积极热情的教学态度,那么老师就很难以给学生带来充足的信任感,自然会导致学生难以接受老师在教学课堂上所讲解的思想理念。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慢慢地失去自身对未来发展的信念,慢慢地也会失去对国家政治及社会关注的热情。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高校学生已经慢慢地失去了对国家政治的积极态度,同样在学生发展阶段也塑造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对未来的人生理想信念不够清晰,产生过浓的功利心心理。随着对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问题的深入反思,目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更为关注交往与沟通教育内容。
当前,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对话与交流,在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明确其核心领导地位,并努力开展国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健康教育活动,这必然要求持续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交往形式与内容。
(二)交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结合当前的全球实际情况而言,在当前全球化交往愈发深入及广泛存在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斗争有了更多更新的展现方式,再加上所采用的方式持续更新,更具隐蔽性。
由于高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再加上当前年龄段自身好奇心较强,极易受到外界敌对势力意识及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此外,与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单调、无谓,当前国外不法分子所采取的思想渗透模式更具吸引力、更具诱惑性,对国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显著,现状让人格外担心。
结合当前国内政治教育现状而言,随着国内城市及市场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当前不同的经济成分及利益群体相互交集。在获得发展良机的同时,也遇到诸多发展矛盾。在不同人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部分利益冲突或分期,必然会造成人思想上的迷惑,甚至会造成某些违法违纪行为产生。
高校大学生,由于即将踏入社会,内心既兴奋又胆怯,心中还会感到些许的迷茫,这些心理特性极易致使大学生们在遇到某些社会矛盾中感到心中的恐惧与不安。假如在学生发展阶段未采取正确积极有效的引导,则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内心,造成学生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不信任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踏入社会后健康成长。
三、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社会交往理论要求全面展现高校学生主体性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从人交往实践活动中阐述高校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交往实践更加强调师生间交流与理解,高校师生正是在交往环节中利用相互交流实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与价值。根据马克思所分析的交往实践理论,人的本质并非单纯个体所拥有的抽象物。在实际生活中,是当前所有社会关系的累加。实践活动,可以理解为当前社会所有群体所开展的活动,与不同人之间所进行的交往不可脱离开来。
人的主体性,必然会历经从弱到强,由局部到多数的主体性发展历程。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不同人间过于依靠对方,缺乏个性,转变为突出个体发展,尊重自主、自愿发展原则,使得主体得以持续完善,也意味着在交往过程中主体个性得以持续完善、持续发展的过程。
根据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高校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该更加重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并且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实际发展需求持续完善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式与内容。
(二)社会交往理论倡导高校师生主体间性交往
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不同的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内在相关性,并以个人主体性为发展基础,拥有相互了解、相互承认、平等发展等特性。
根据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突出师生间的主体间性交往。首先要求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平等。不仅仅要求学生和老师在人格上所拥有的平等地位,同样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拥有均等的言说机会与时间。
高校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讲推动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职责,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组织者与先行者的重要作用。相对于老师而言,学生相对较为不成熟,但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主体,并且与社会发展对学生实际思想政治要求有所差距。学生应该在老师的辅导下,持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与拓展空间。
(三)社会交往理论强调现实生活对高校思想教育的作用
根据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人类生活、交往实践的基础在于现实中的物质世界。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交往关系在于对主客体的改造,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目前,高等院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
第一,应该突出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并且紧密结合当前国内改革开放工作及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突出社会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当前阶段思想层次相靠近。
第二,高校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外,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方式与内容。可以考虑建立于学生社团基础上,进行学生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现状,以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在后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倡导师生主体间性交往活动,并且突出高校思想教育在显示生活中的作用,以更为顺利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切实有效地扎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促使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为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出谋出力。
参考文献:
[1]徐水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90-193.
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思想的创造与发展,是在批判性的论辩中进行的;马克思思想的生命与活力,也是在科学批判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验证的。因此,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对这一问题多有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探讨都是从某一侧面对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论述,缺乏对这一思想的系统梳理,不利于对马克思思想的全面理解。鉴于这一情况,本文试对近年来有关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论述做一总结,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它的涵义的理解。涵义理解的不同,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差异。因此,涵义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会的自我意识。而社会的自我意识,又分为社会的.自我肯定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社会自我意识的肯定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问题,而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否定方面则要解决如何超越现状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属于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追问。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批判理论是反思性的历史认识、评价活动。哲学的反思以间接性为特点,但它是对理论性间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仅通过事物的内部矛盾使事物的本质显现出来,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的,是对社会进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学批判活动。因此社会批判的首要条件应当是社会必须处于将自己最丰富的具体展现出来的时期,即社会的成熟时期。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是从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两个前提是:1.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2.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以这两个理论假设为依托,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某一具体事物向人类普遍进步方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揭示。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某一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出发,考察并揭示这一事物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纳入事物一般运作规律的可能性。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批判来说,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被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一般的现实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
院系:**系班级:**班姓名:***
我校为了增强暑假期间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特开展暑期调研实践活动,我也利用暑假时间,对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下面就我的调研事实谈一下我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考察目的:
十七大以来我省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破解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作为学生与基层工作缺乏有效沟通,更难有深刻认识,特此有必要做一次深入细致新农村工作的调研,实地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近来十八大也避免不了这个问题,农民乃国之根本,只有搞好了农村建设,国家才能长久昌盛。
调研的对象:
确定几个新农村建设点,根据已经取得联系的新农村建设点,初步确定对象。调研的时间:
本次调研活动从 7 月上旬,为期三天。
以下为本次调研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是该村村级经济发展情况,包括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村级经济发展后劲、特色产业等;
二是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包括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民办实事、环境整治、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农村社会稳定和治安情况、农村群众所需所求情况等;
三是该村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以及村干部文化程度,了解新型农民文化娱乐休闲等精神层面内容的调研与探究。
调查方式:
1.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和照片的形式获取信息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干部访谈,乡村教师访谈和农户访谈。
2.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原始信息真实可靠。
3.由于问卷问题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想了解的问题,之后调查主要以访谈为主,回答都做了及时的记录。
调查结果:
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国家政策好 全部被调查人员都说国家政策好,确实有利于农村发展,从最近几年新增补贴和村镇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好处。
另一方面,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向就近县城就业转移,或打工或经商 形 成劳务经济,其劳务效益是部分农民家庭的经济支柱,一定程度上拉 动了村子经济的发展。但大量有文化的主劳力外移,不仅阻碍了村农业 生产水平的提高,还使新农村建设失去了主力军,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农村整体基础设施及文化活动问题
调查发现农村娱乐活动形式单
一、简单且趣味性低。
第一,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当我们问到如果有人给你们做好了图书馆,篮球场,健身场地时,你们是愿意去锻炼一下,看下书还是打牌时,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看下书或者出去玩下.可能娱乐方式单一的部分原因在于设施的缺乏; 第二,部分年纪大些的叔叔阿姨们说自己只想打牌,也只会打牌,就算给他们设施也只会去打牌.我想这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了,一直习惯以前的方式,然后就不想有新的发展和改变,娱乐上如此,生活上便更可能如此了.感觉传统的生活方式饿不死自己就满足了.新农村想要进一步发展,这种观念必须改变,新的机器和技术再多,放着不去使用最后还是一样什么都得不到.当然娱乐方式的单一也可能是一个风气的问题,如果乡镇干部能够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能让大家都有所收获的娱乐氛围,新农村应该可以更加快速的发展.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问题
家长重视教育,但却有部分学生不想读书。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长辈们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很多长辈没有读过书,但他们认识到了其重要性,所以非常希望后代能够好好读书.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不让孩子读书,特别是不让女孩子读书的情况.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供给孩子读书的环境是相当宽松的,但却有部分家庭的孩子不想读书。
此次吊车结果发现:
1农村家庭中如果有孩子,收入的主要支出便是在教育方面,而且对教育的投入都很高,占纯收入的大部分,现在学校在初等教育阶段收费倒是不多,但特别是高中以后,教育是个很大的投入,虽然让家庭负担很重,但家长并没有不愿意让孩子读书的。
2考上了好的学校的学生,家里无论如何困难都会让其读下去,家长没有人不认为孩子考上好学校不光荣,而且并不羡慕那些孩子早就下学挣钱的家庭。
3农村的教育资源及质量相较于城市而言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部分孩子考不起好的学校,而读过书最后辍学的孩子都认为差一点的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认为读书不如打工。辍学的孩子有的是没考上好的学校后,差的学校读不起,没办法才出去打工,还有一部分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存在读书不如打工的思想。
4目前社会上是存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大学生被称之为“蚁族”,这种现象助长了读书不如打工这种思想的成。
5就我们调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学教师出现明显的断档,教师高龄化比较严重。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浅薄的分析,部分学生不想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己的原因,教育资源缺乏和教学质量偏低,教师的断代,还有家庭负担不起,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当然面对这个问题,除了向社会呼吁,很多方面都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但最为一个大学生我想就教师断档这个问题而言,我们还是有部分解决能力的,我们可以在各地了解情况后,通过学院爱心社,学校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展开定期的支教活动,了解当地的状况,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最终以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 教育决定一个人的观念,新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观念的转变时势在必行的,教育便是观念改变的根基,而全民教育便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将教育列入了阻碍新农村进一步发展重要一环。
关于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跟很多人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显得很沉默,为什么呢,现在农村大多数人都意识到现在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很严重,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多的不满意之处,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讲,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缴纳问题,农村不比城市,没有几个工人,也就意味着没有企业会为他们分担,仅仅农村扶持的那些看来远远不够,由于几乎所有农民都没有退休金这一说,他们为了尽可能晚年给下一代减少压力,不得不拼命干活挣钱以缴纳越来越高的养老保险金,可是国家没有意识到,人民生活水平虽然上升了,可是社会物价也涨了,学生学费也高了,而且增长的经济大多在城市,农村并没有多少实质的好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可是没有几个富人会拿利用穷人挣来的钱回赠于穷人,这也导致农村生活依然困难。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我国全民医疗
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人不说这个体系不好,但是相比与城镇,农村有多少人能负起重大疾病剩余的部分花费,我认为对于农村而言,医疗保障应该高于城市。虽然合作医疗制度能提高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公平性。合作医疗能为大多数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自费看病相比,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花费相同成本的条件下,能享受更多的医疗 卫生服务。在农民患大病时能给予医疗保障费用。以防止农民看病不起,以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现象。新世纪,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合理规划,提供帮助等多方面措 施,切切实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农村。(1)真正增加政府对农 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2)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必须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忽视预防保健的现状,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 尤其重要。(3)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4)、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几意识问题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了解了新农村现在的面貌和农村的生活情况。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关注,多侧重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乡村政治问题。不关注农村政治政策,也就使得弄明只能从自己本身所受到的优惠来定义新农村建设,并没有详细具体的概念。
农民对干部的选拔及认可问题
就调查来看,村民虽然人人都知道村干部通过人民选举产生,但是好多人都不怎么很是重视,也有的是,他们虽然知道这事情的关键,但大多数人还是无奈的,“全国到处都在公开唱票,但唱票之前呢,或者唱票之后呢:这是群众无奈的话,社会到处仍然存在着隐晦的问题,在中国这疑似是不可解决的。
农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但是存在村干部行为失范,甚至有村干部在与民争利时采取非法手段,以致村干部与村民关系紧张,村干部与村干部关系紧张。“甚至有村干部身在其位,不谋其事。尸位 素餐„„”有村民如是说到。就我调查到的而言,在农村,缺少优秀村 干部。有文化的、懂高科技的、有知识的农村干部凤毛麟角。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不高。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就必需把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搞好村干部与群众关系。使大家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好新农村的建设。
我对本次调研的收获与想法
就像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的一句话,“总体的还是好的,比以前还是强多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各级乡政府还是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要不然我们也无法看到今天的成果。这便是团队的力量吧,本次社会实践又一次让我看到了团队的伟大.而我们也确实调查出来了我们想了解的东西。大家的努力也都应此没有白费。回想全部调查历程,我们也是在一直收获着。
农村文化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而文化建设是关键。对建设新农村而言,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地重要任务和目标。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村改革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这就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取得 了很好成绩。但是,中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则仍然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农民大众的生活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农村无法避免各类农药化肥的使用。但现在农村秋收麦收之后已经鲜有焚烧秸秆的现象,本来农民也许不认可,但现在看来,农民都意识到了好处,这也是我们都大加认同的一个方面。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推荐阅读: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11-07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与心得06-05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09-21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理论话语09-20
试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整体论方法07-12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11-20
马克思社会实践作业10-04
用马克思分析社会热点06-0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