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培训中学(精选10篇)
在瓮安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参加了全国各地的校长信息化培训学习,我加入的是北京2组,聆听了很多种子校长的专题报告,所有必学和选学的内容我都认真学习,圆满的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体会如下:
每场讲座的主讲是校长,更是专家,角色本身就具极强说服力和感召力。所讲的内容是他们前瞻性地科学规划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引领师生通过信息技术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课程开发和开放交流深度融合,把学校推向全国知名学校的行列。他们以学校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引领学校师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把一个面临倒闭的山区学校变成了师生生活和精神的乐园。专题讨论是校长近距离的沟通,相互取长补短,进而就“保障措施”达成了共识,这些措施是贴近校情、可操作的,推进层次是明晰的。
一、认真学习:校长要依法依规办学,要认真学习政策文件及前沿性的报告,了解教育发展的走向,捕捉教育发展的机遇,依法依规办学。
二、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更是每一位校长的引领学校发展的必解之题。
三、明确目标:如: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四、坚定信心: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点淡定,不可急功近利;更需要坚持,因为在打下一定基础,形成一定规模时,其高效程度是不可估量的。
五、科学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应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专业人员配置、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实际选好建设的“最近发展区”。我校的重点工作是:
1、做好教师网络资源备课,形成规范的教师电子教案。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能力。
3、建立学生综合成绩的网络管理平台。
4、建立教师教学资源库。
5、建立教师交流展示的平台。
6、建立学生风采展示平台。
六、明确工作原则:坚持科学规划与规范执行相结合,常规管理与专业引领相结合,应用普及与技能提高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展示激励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七、强力保障:环境、队伍、机制三大保障措施,是一个系统的保障体系,我们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科学规范的保障措施。
总之,网络培训学习,方便、快捷。在种子校长的引领下,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视野,深入认识了运用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今后,我们必须学以致用,建设好我们美丽的校园。
一、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目标改革
目前, 从教师的整体情况而言, 培训正向继续教育的方向发展;从教师的个人继续教育看, 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可以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以及全面推行有效的素质教育。为此, 我们一直以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为重心, 将培训提到教学基本功的层次上, 甚至提升得更高———强化教师的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信息技术而言, 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的培训应以先进观念和教育案例为载体, 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创新意识。
就中学教师总体队伍而言, 应通过培训具备很强的能力要求:1.具有比较强烈的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2.熟悉和掌握信息知识;3.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4.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和提高的范围应该为全员培训, 不分年龄和性别, 不分学历和地区, 甚至这样的培训还应该涉及即将进入教师这个行列中的新教师,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学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就现在而言, 很多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 我们不再需要进行所谓的信息技术的“扫盲”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可对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 使得大部分的教师能够熟练、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深度整合, 让一部分教师进行适当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和开发。
二、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改革
根据以上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目标, 现行的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内容。
1.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内容模块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课程, 它们是根据教育中的教学手段的发展逐渐成长起来的一门学科, 它是用于优化教学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方式的科学。它应用现代教育教学媒体作为工具在教学中渗透各种教学要素。信息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就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 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特点、概念、作用;各种教学媒体原理、特点、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教学的适应性等。
2. 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内容模块
教育技术新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中,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和评价的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教学设计”。可见,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最核心内容, 另外, 教学设计还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 教学设计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及其教学适应性、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知识、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教学媒体的优化与选择、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
3. 信息技术能力内容模块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各种信息技术, 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分析、处理、加工能够传递和活用。主要标准表现在以下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呈现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处理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信息免疫能力。
以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可综合归纳为三个层次, 从而构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体系。其中, 第一层次是信息工具的运用能力和信息免疫能力, 它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体系赖以形成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第二层次是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呈现能力, 它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力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是对教师信息能力最基本要求;第三层次是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信息评价能力, 它们是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对教师个人信息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培训的针对性要强
对农村地区的高中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时,培训的内容需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能掌握运用计算机的一些技巧,同时培养教师自学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在培训结束后能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网络进行查询,获得解决的办法。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使教师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较强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二、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缺乏信息技术教师,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时会遇到各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很多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培训的期望不高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农村地区高中教师对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热情不高。他们认为这种培训只是一种形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要寻找资料,还要制作成课件,这对仅仅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的教师难度很高。他们在进行课件制作时会花费比单纯备课更多的时间,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培训时的期望过低,不能引起他们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进行培训时,由于很多信息技术能力不高的教师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己再怎么进行培训也掌握不了信息技术操作。
(二)培训结束之后不能把所学运用到教学中
由于农村地区用于培训的资金有限,参加培训的教师很多,这就使得计算机硬件设备缺乏的情况,很多教师在进行培训时不能同时进行操作,只能看培训教师进行操作,练习的时间很少,导致培训的效果不明显。这种效果甚微的培训会打击到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面对较难的信息技术操作时不知所措。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是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要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需要去专门的教室进行学习,存在很多麻烦,这就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热情不高,不能把所学和教学进行结合,失去了培训的意义。
(三)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利用黑板和语言就能进行知识教学,并且学生的成绩也能不断提高,教师会认为是否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对成绩的影响不大,所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重视。而在一些学校中,年龄在40—50岁的教师其接受和学习能力明显不如年轻教师。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会倾向于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他们认为制作课件会浪费自己大量的精力。由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好处教师不能充分体会,这就使一大部分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感兴趣,给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全面覆盖增加很大困难。
三、改善培训现状的做法
(一)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信息技术培训的硬件水平
在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需要想办法获得更多的教学资金,使每个教师都有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备,这对于年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通过互相听课学习,学校中的教师会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的作用,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能节省教学时间,还能使教学充满乐趣,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学习,能使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步扩大范围。
(二)学校领导对积极参与培训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进行奖励
学校对积极参与培训并在培训结束之后能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教师进行奖励,以此激发教师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使他们通过培训能真正获得提高,真正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硬件设备具备之后,需要把这些设备运用起来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全面覆盖,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对这些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重视起来,通过对这些教师的奖励来激励其他教师的积极学习和运用。
(三)培训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水平
由于每个教师的年龄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操作能力不同,信息技术培训教师要根据每个教师的能力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使每个教师的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促使他们更积极的学习。对于一些年轻教师可以教给他们基础操作之后,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让他们通过多练习来获得对知识的掌握,使这些教师在培训中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四)培训方式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如果单纯进行理论讲解,参与培训的教师不仅很难记住培训的内容,很多水平较差的教师会听不懂讲解内容,更别说培训完之后进行操作了。这就要求培训者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使他们在接受理论的同时在计算机上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演示,要提高培训的效率,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就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五)要使培训持续性进行
对农村地区的高中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不仅仅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使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不断获得提高。除了为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之外,还要教给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使他们在培训结束之后能自己进行不断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使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能得心应手,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对农村地区高中教师进行培训时,要考虑到农村教师的观念和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要使他们从观念上认可信息技术对教学起到的促进作用。在进行理论培训时要结合动手操作,使教师在接受培训之后能独立进行课件的制作,能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查询,使他们经过一定的培训,掌握一些信息技术之后,能获得自学信息技术的能力,使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能持续性地获得提高,实现农村地区学校教学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 实施方案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标准对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和肥教发[2010]134号文件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教学实施能力,进一步推动我镇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特制定潮泉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坚持自培、自修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做到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自学提高相结合,真正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为教学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集中培训,促使教师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技术、课堂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等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
(二通过集中培训和日常研训,促进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课堂信息化教学基本技术应用技能等,并能熟练运用博客、QQ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研方式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交流。
(三建立全校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日常教学应用管理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班班通。
(四建立全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人才队伍。
三、培训对象
我校全体在职在岗教师全部参加培训
四、培训内容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技术;(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案例分析;(三基本技术技能培训(网络基础、信息搜索利用、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网上交流工具等。
五、培训方式及时间
我校在2010年12月27日下午已经对对我校全体在职在岗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通过培训使老师们认识到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初步了解了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
1、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小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时间及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自2011年1月初开始,2011年9月底结束,具体时间为每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2011年2月13日—2月16日(正月11—正月14;2011年8月26日—8月31日,合计约100课时。
培训地点:潮泉中学多媒体教室
六、培训成果
(一在集中培训期间,每名教师高质量严要求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写好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基本技术技能培训测试达到合格以上水平。开学两个月内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汇报课。
(二日常教学工作期间,学校把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应用的普及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周定期组织各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典型课例的研讨交流培训活动,教师运用博客、QQ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研方式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交流形成习惯,研训成果能及时发布到网站上共享。
(三做好肥城市教育局教研室和电教中心在2011年评选初中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能手、优质课的推荐上报工作,要求教师一定要积极准备,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七、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潮泉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
术应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我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
组长:王勇 副组长:张传斌
成员:赵二波李洪亮石振新张龙贾翠娟
八、培训具体要求
(一按照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培训质量和效益。
1、制定相应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种应用培训管理与评价机制。
2、在培训之前进一步检查、维修培训硬件环境和网络,确保顺利开展培训。
3、将认真组织、严格管理,将日常研训纳入学校教研计划,切实保证培训时间。
4、建立完备的培训人员考勤和监督检查制度,保证参训人员数量(要求全体在职在岗教师全部参加培训,确保提高本次参训教师课程整合技术应用水平。
(二认真收集、积累培训资料,搞好培训档案建设。
1、及时将应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应用培训管理与评价等各种制度入档。
2、及时收集参训教师理论学习笔记、上机操作笔记和学习体会文章,要求学习笔记(包括上机操作笔记和学习体会文章1本/人,其中学习体会文章集中培训期间4--5篇/人,并将其中的1―2篇发至博客或学校网站,以备学习交流应用。
3、细化过程管理并形成完整的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教师登记表、教师培训记录、讨论的照片等。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以实现学校办学总体规划,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根本方向;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宗旨。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努力实现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一体化。
3.坚持以教师个体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个体学习和团体培训并行,分散时间与集中时间相结合的原则。
二、校本培训的目标
1.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促进新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2.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3.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4.构建团结协作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专家引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报告的录像,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聘请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做专题讲座。
2.短期培训。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晚上或假日、节日部分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内容包括:
(1)专题报告;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3)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讨;
(4)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案例分析;
(5)校本课程开发等。
3.读书活动。教师读书学习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每位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学校将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交流会、报告会。
4.岗位培训。学校各职能部门要落实教职员工的岗前学习、培训和在岗继续学习和再培训,达到熟悉、精通岗位业务目标。
5.合作学习。鼓励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的孤立无助现象。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后集中总结,使原有的观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6.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充实知识、提升能力。
四、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本培训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或指定岗位培训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由学校认定、登记、备案。处室科、年段组、教研组要提交学年、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和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1.校本培训的组织及其职能
(1)校长室职能:
①负责校本培训的策划、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价,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②为校本培训提供课时、场所、设备、经费等保障。
③指导校本培训的实施,检查校本培训的进程,保证校本培训的质量。
(2)处室科、学科组、年段组职能:
①负责本部门校本培训的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本部门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收集、提交活动过程材料。
③定期汇报校本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3)集体备课组职能:
①负责本备课组专题活动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活动的过程记录、资料整理、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2.校本培训的考核管理
(1)教师校本培训情况由教研室建档,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记入教师岗位考核,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与程序给予认定。教师校本培训情况包括教师读书学习、群体集中学习以及专项培训等。
(2)第一次担任我校新的岗位工作(例如,第一次担任任何年级课程的教师或班主任),均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并通过学校考核、审核合格。岗位培训由指导教师或主讲教师执行。
3.校本培训的经费管理
(1)学校给予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经费支持。
(一)学校将课改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认真组织教师深化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将课改管理作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管理模式,不断深化课改工作。
1、让教师和学生人人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个个得到尽可能多的关爱。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校本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增强教师教育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4、学习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和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实施新的评价方法。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它对于从根本上确立广大教师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改进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确保基础教育有重大突破,使面广量大的有个性、有创造力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能肩负起现代化建设重任的一批批人才茁壮成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必须要加强领导、建立领导机制,为此,我镇成立以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指导各学校重新最新课改精神要求修定《学校课改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课改相匹配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热情,努力营造课改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向纵深和效益以及常规迈进。
1、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各种校本培训的热情,努力营造课改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我镇课改向纵深发展。
2、继续实施和完善已形成的以下几项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听
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开课制度、学校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六认真”工作月检和即时检查制度、严格考试考核制度等。3、建立联点带片制度,每个中心学校成员都带一个片区学校,以及时指导课改实验工作。每月组织课改组成员开会一次,具体了解各位教师的课改情况,把握全体的课改实况和进度,提出建设性意见。
1. 重形式, 轻结果
目前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本上就是对教师进行集中面授, 这使得操作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培训流于形式, 既不能促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也不能培养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
另外, 虽然培训中的点名、考勤异常严格, 但培训后的效果、培训对教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却少有人问津。这导致了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值不高, 相当数量的教师采取应付、完成任务的态度, 培训效果非常不理想。
2. 重技术, 轻理论
目前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教师备课以及授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上, 如文字处理、幻灯片制作、网络应用等, 而理论方面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却涉及较少。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仅能掌握一些基础的操作技能, 缺乏理论的积累和指引, 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只能一味地跟着技术跑, 信息素养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 重眼前, 轻长远
目前的教师培训基本上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电教中心等单位承揽的。由于授课教师对教育一线的实际认识不足, 在关注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方面考虑较少, 缺乏中长期的总体规划和系统性, 流行什么就学什么, 上级要求什么就安排什么, 导致教师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培训对教师长远发展的帮助也是非常有限的。
4. 内容陈旧、目标单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而我们对教师的培训内容却缺乏更新。
目前的培训目标仍然定位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上, 它注重了教学却忽视了综合教育应用能力的培养, 更忽视了信息时代对教师工作、生活全方位的影响, 定位点高度不够, 教师的学习兴趣难以保证。
二、信息技术培训问题的对策分析
1. 重新定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信息技术在发展变化, 我们的培训内容和目标也要与时俱进, 以适应教师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
如最近一段时间博客非常流行, 因其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日志而受到教师的关注。为此, 我们学校专门举办了一次关于博客的培训, 还帮助几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教师们在培训中积极投入, 始终保持着较好的学习热情, 效果显著。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 在选择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目标时, 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学工作, 更要注意到信息时代教师整个生活的变化。因此, 我们应尝试着跳出教学的圈子, 站在教师生活的角度上确立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为教师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提供机会, 同时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师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影响改进教学方式, 实现培训的目标。
2. 拉长培训战线, 搞好日常的服务支持
例如, 每学科选择1~2位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专家组”, 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服务, 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手把手的解决。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受训的过程。通过“服务支持”的形式将培训工作细化, 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可以拉长培训战线, 巩固培训成效。
3. 培训形式多样化
现有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主要以“讲解→演示→练习”的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因此, 为了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培训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 使培训的方式更加灵活。
比如, 在讲到某一问题时, 如果有哪位学员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 可以让他来和大家共享资源。他所讲到的例子对于其他学员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生在身边的教学案例, 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另外, 我们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讨论活动, 为学员提供相互传授经验的机会。老教师可以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又可以把新的计算机技术教给老教师, 这样也就解决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学经验参差不齐的问题。
4. 加大理论培训力度, 技术、理论两条腿走路
要改变以往“用技术培训技术”的现象, 就要加大理论知识的比例, 使教师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 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 方便其在教学中思考, 在研究中实践。
因此, 培训中的理论应涵盖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让教师知道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以及如何将理论与技术, 甚至各具体学科相结合。
5. 建立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
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能够对培训的实施起到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加大培训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 评价和激励要贯穿培训始终, 力求深入到学员的学习进程中, 在及时了解学员遇到的问题、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等基础上, 给予其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其次, 评价和激励要人性化, 个性化。即关注个体差异, 充分考虑参训教师的年龄、学科等特点, 不能仅看重最后的成绩, 而应注重培训状态和培训前后的对比, 分层次、有梯度, 因人而异, 力求公正、客观。
同时也可以通过交流、论文、课堂竞赛等形式, 表彰培训效果显著的教师, 为效果不理想的教师给出评价和建议, 助其改进和完善。
信息技术更新周期短, 发展无止境, 任何教师都无法通过一次性的短期受训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 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是一场攻坚战。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 科学地分析问题, 找出对策, 及时调整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才能使培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也才能最终赢得这场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一、培训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又一次新的飞跃。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竞争激烈化已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要特点。新时期的新特征和新特点决定了校长培训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培训必须顺应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体现新时期教育的新观念、教育改革的新思想、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培训必须围绕着如何使校长能够担负起时代所赋予教育的重任,树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教育观念,能够真正瞄着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改革、创新上有所作为。
我国中等教育的各类学校校长、包括一部分候选校长人选,多数已经具备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许多都是学科领域的教学骨干。经过了“八五”、“九五”的省、地、市级多次培训以后,参加培训的校长已经基本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因此,进行新的培训或者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从培训内容到培训方法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才能满足高质量培训的要求,便于学员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新问题,指导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培训课程和内容的选择上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 (一)新,即课程内容要新。要站在当前国际、国内社会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向学员传授新的矢口识、新的信息。例如,进入21世纪后,我们开设了“21世纪课程改革”、“未来人才特征和教育变革导向”等专题讲座;我国加入WTO前后,开设“WTO与教育”、“WTO背景下学校管理和校长角色的转化”的讲座;为了配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上的更广泛的应用,开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应用”等等。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即内容充实,实用性强。要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教育管理、教学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例如,所设的“教师素质结构与提高途径”、“依法治校的几个问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做合格的领导者”等等课程都深受学员们的欢迎,并在专题讲座的同时进行案例分析,结合校长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在示范学校考查学习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讨论。学员们反映通过聆听教授们的授课,开展专题讨论以及实地考察,汲取了许多宝贵经验,获得多方面的参照,对提高理论水平、决策水平以及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精,即精益求精。每—期培训班都要精心地组织和安排。我们所开设的课程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老师上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堂课讲授的都是专家、教授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的最精华的部分。
(四)高,即水平要高,要求要高。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研究等方面有着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我院充分利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教育管理科学领域的资源优势以及北京的地理优势和学术优势,聘请知名的教授、一流的专家为短训班授课,其中80%以上是博士生导师。他们都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年来一直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第一线工作,他们所讲的很多内容都是其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我们还聘请了一些校外的包括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司、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来讲学,还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中学校长称号的北京;;重点中学的校长等来上课。使学员们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社会,从当前到未来,从理论到实践对教育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这就不仅能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具有开拓精神和应变能力而且能站得高,放眼展望未来,吸取别人成功经验,整合自己的育管理理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注重理论教学并不是脱离实际进行纯理论培训,而是在指导下,适时地组织教育考察和研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在地域性教育发展衡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精心选择北京的市属重点中学以及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分别组织参力口培训学员察。每次考察都邀请被考察学校领导讲授办学经验,引导学
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去学习、思考所考察学校的办学经验,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迪,增强了改革意识。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们为新疆、内蒙、福建、贵州及浙江宁波、广东顺德、南海、佛山等省、市、自治区举办了几十期培训班,参力口培训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及中小学校长千余人。其中有许多在我校参加一期培训后,当地教育局又委托我们进行第二期、第三期培训。像广东省的顺德、南海两地的所有中学正、副校长全部来我校进行了培训。
二、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
校长的培训是多层次的,有普通培训和高级研修,参力n人员也来自不同的岗位。比如有省一级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市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省级中学骨干校长培训,市级中学校长培训等等。培训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一周、两周的,还有一个月、两个月的等等,培训内容也必须适应这种多层次、不同培训时间的要求。我们举办的每—期培训班都根据参力口培训人员的具体情况,制订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培训的教学模式。
高质量的校长培训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仅培训的内容要求高质量,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样需要适应高水平教学的要求。
(一)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培训方案,分别采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案例讨论、研讨、考察、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满足新知识教学的要求,又适应学员学习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校长,他们是教育实践的领导者、管理者,实践本身就具有探索的性质。总之,多种教学形式的教学有利于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使校长培训的教学工作既严肃又生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在教学手段上,把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中,95%以上的课程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形兼备、形象直观,引人人胜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员们主动地参与学习。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绐学员们更多的信息,加深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通过培训,校长们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理论修养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我们要求校长们要系统总结各自学校的办学、治校的经验,着眼于对教育、对学校有重要影响的、带有全局性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思考,在更深的理论背景下,在更广阔的国内外教育发展及实践的背景下,在具有示范性的优秀典型的启迪下,写出一篇论文来。对于其中的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加以推广。这一举措对于提高校长们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校长的素质,促使校长们向专家型、研究型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各位校长之间相互交流办学经验,各校的相互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
三、严格管理、精心组织是搞好培训的保证
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为了使培训顺利地进行,我们努力做到:
(一)从商定培训时间到制订培训方案,从确定培训内容到聘请老师,从课堂教学到实践考察,每个环节都严格、规范管理,认真组织。包括教室的布置、多媒体教学仪器的使用、考察外出的用车等具体细节都绝不马虎,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全面为培训服务。
(二)为了更好地了解学员情况,更便于组织,不管是短期的一周、两周的培训,还是较长时间的一个月、两个月的培训,我们都在培训班中设立班主任,全程跟随培训班活动,并从培训班的学员中推选出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学员干部认真负责,将学员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反馈,使我们能够掌握培训过程的第一手隋况。在每期培训班结束时我们都要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培训班教学、管理以及组织等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各个层次的培训班学员对我们的管理、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以广东省顺德市第二期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参加培训学员共61人,回收问卷60份)为例,表1为该班的学员问卷调查中对教学管理和组织方面评价的统计结果。
几年来,我们从事校长培训耳作的情况来看,学员们对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培训后对学员所作的问卷调查中,学员们对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理论性、新颖性、实用性都做了非常充分的肯定,有很高的满意度。以一期培训班问卷调查为例,表2同样是广东省顺德市第二期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问卷调查表中对课程评价的统计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员们对开设课程的理论指导性、新颖性、实用性的评价认为比较好以上的都达到了90%,比较满意以上的也达到了88.6%。学员们还认为这种培训时间紧凑、问题集中、方式灵活,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造力。对提高教育管理干部的素质,提升教育理念,增强改革意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我国全面推行教育改革的今天,发展高质量的校长培训,提高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从事校长培训工作者的责任。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服务,为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校长队伍服务。
----歙县中小学中层干部(中学教务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元月3日到6日,我有幸参加了歙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全县中学教务主任培训活动,这是我自2010年11月走上教务主任工作岗位以来第一次参加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培训。为此,我和很多参训的教务主任一样,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与嘱托,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并且学以致用,更好地开展好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县教育局科室领导:教研室余秋游主任、电教馆冯潜馆长、基教股洪光文股长、教研室姚辉副主任、徐鑫老师及市委党校杨晓黎教授等专家的精彩讲座,同时也从同仁们的交流中学到了许多可行的做法,收获很大。
当然,通过培训,我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在今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还有许多事要做,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同时也对自己以后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定位和新的思考。
教务主任应该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校长的带领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分析学校的具体情况,研究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带领全校教师创造性开展教研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还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提高依法治教和规范管理工作的能力。
首先,准确定位教务主任角色,明确工作职能。教务处是学校负责教学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完成和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负责学校课程、教学
评价、队伍建设、教学常规和教务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通过教学过程管理达成学校的教学工作目标。
在工作中,教务主任要协助校长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完善各项教学常规,抓好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全面了解教师思想状况、业务专长和教学情况,善于发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即时总结,改进教学状况。教务主任还要协助校长指导教研组工作,布臵和检查各阶级的教学工作,检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监控教学质量,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文件,学习研究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根据学生的身心以及学科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在组织考试考务工作方面,要根据上级指示,合理安排,规范阅卷和质量分析工作,根据全校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平时,还要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加强教学信息的交流。
教务工作是做实事的工作,甚至有时还吃力不讨好,这就要求教务主任要有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质。要处理好校长、教师、学生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顾全大局,以助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全面达成。
其次,理清工作思路,持之以恒,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事务繁多,要优化教学秩序,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思路清晰,制度规范、工作细致,执行严格。在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过程中,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教师教的行为,从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测五方面加强管理与监控。规范学生学的行为,要
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应试五方面工作。学校在期中、期末对教学常规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对备课笔记和作业情况等教学环节进行抽查、检查和分析。精细作业布臵与批改,作业量适当、批改及时、讲评到位。教务处做好资料档案的积累工作,服务老师们的教学。
二是规范课务、考务工作。规范课务工作,做好课务安排工作,开齐开足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合理排课。严格请假制度,配合学校考勤制度,严控私自调课,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地开展。规范考务工作,每次考试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程序严密、监考认真、阅卷负责,做到每次考务不出差错、少出差错,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检测的真实性、公正性。有利引导学生严谨求学,诚信考试,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抓好规范教学安全管理。实行多媒体教学的预约和登记制度,防止多媒体教室使用拥岗爆棚,抓好课堂教学的安全,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抓好体育工作安全,重视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的每月检查一次,有效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抓好实验教学安全,教师明确实验的安全责任制,遵循实验操作规程,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按照有关实验药品管理办法,加强药品管理和使用,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四是规范学籍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编制学籍管理名册和学生名册,稳妥处理学生学籍的转入、转出工作,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转入、转出、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籍变动手续;做好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基本信息输入工作,明确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培训操作方法,指导完成
学生基本信息、成绩登记、学分认定、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输入工作;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认真、及时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第三、指导教研组工作,激发创新能力。
教研组肩负着学科教研的主要任务,在组织协调学科教学、教研、教改,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务主任要把指导教研组工作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一要开好教研组长会,我在开学初必须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提出本期(或学)学校教研工作方向、思路,讨论修订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学期中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等;相互交流教研工作中的情况和经验;督促检查学科组教研工作按计划开展的情况。二是务实开展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我每次都深入到活动中去,加强督查、指导。带领全体教师采取说课、献课、评课的方式共同研究教法学法、研究教学手段。有时自己亲自上公开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教师戒虚务实,从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学思路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教学语言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难点突破的方法等方面评课议课,提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教师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多表达。从新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运用已知信息,提炼出具有更新价值的精华,通过文字载体,以不同的论文形式将研究结果表述出来,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第四、力求充实自我,关注提高自己的修养。
教务主任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不断加强学习,规范管理工作,提升自我修养,增强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教务主任思
想上要处处为教师着想,热情诚恳地对待每一位教师,以身作则,办事要公平、善于自我批评,不做无原则的事;文化方面要谦虚谨慎、善思好学,知识面要广,善于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业务上成为表率,比一般的教师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当好领头雁。“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务主任理所当然地应成为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手。所以,平时只要有外出听课的机会,我总是虚心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回来后细心揣摩、消化,博采他山石,琢为自家玉。尤其是在课程改革以来,我做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课改教师,我积极参加各种新课改教师培训班,积极加入县学科中心组,深入领会新课改精神,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并深入教学第一线,上上课给老师看,让老师认同;在工作作风上要成为表率,执行制度,落实规范,讲究一个“实”字,制定的计划要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检查、一项一项总结。综合能力上要不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升思德修养,依法执教,依法治校。
几年的教务工作让我受益匪浅,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伟大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平凡的。教务主任的事业就是叶的事业,我将不懈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克服不足,把这叶的事业进行到底。
以上是我对本次培训的一点体会和感想,说的不足或不正确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进一步丰富新时期师德建设内涵,树立一批新的师德典型,引导我校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楷模,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内容
(一)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等,学习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组织师德专题动员报告。通过学习,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努力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和政策理论水平,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结合实际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挖掘典型事迹,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通过组织讲座“教师如何做人”观点分析、学校师德状况分析及学习宣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等形式,学习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总领,以探寻“和谐教育,幸福师生”为目标,以学习两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榜样事迹为重点,紧紧围绕落实温州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两大战略重点和“三心四德”教育,推动我校教育科学和谐、优质均衡发展。通过挖掘教师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弘扬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享受观和发展观,提倡教师敬业、乐业、勤业的良好教风;同时通过自学剖析反面典型案例,认真进行警示教育。
(三)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 活动。对当前存在师德方面的缺陷和不良现象,开展讨论、自查、反思、整改活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师风大讨论” 活动中做到有笔记、有心得,并写出体会文章。
四、培训时间
8月25日~8月29日。具体日期安排见附件。
五、培训要求
1、建立领导小组,统一要求。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培训领导小组。全体在职在编教职工都必须参加师德专题培训。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把加强学习提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作为自主自觉的行为;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把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真正落实到打造“创先争优”活动中去。
2、合理安排,保证质量。在组织师德集中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师师德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此项工作,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理论性,更要有现实的指导性,能为广大教师所欢迎。要严格做到保质保量,特别是集中辅导要合理安排,妥善组织,确保培训工作的时间与质量。
3、严格培训的考勤制度。每位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师德培训,严格遵守培训制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师德剖析等培训要求。办公室严格做好考勤工作。
4、结合“学习楷模勤耕耘,创先争优促发展”主题,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打造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与提升教师的素质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素质集中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5、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做好建立教师师德修养档案与学分登记工作。教师参加暑期集中教育并考核合格者记入继续教育学分,考核记录内容包括学习考勤与撰写师德学习心得、考核试卷等。
XX年8月20日
附件1:
郑楼中学XX年暑期师德培训日程安排
日 期
培训内容
负责人
参与人
8月25日
1、师德培训动员大会
(校长作学校师德状况分析及要求)
2、教师师德专题讲座
校办
全体教师
8月26日
1.自学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
2、自学剖析反面典型案例
自学
全体教师
8月27日
1、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体罚与冷暴力、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新手教师的入职焦虑症表现与应对措施
2、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3、组织学习本校教师先进事迹。
尤修河
全体教师
8月28日
1、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先进事迹
2、撰写师德反思材料
自学
全体教师
8月29日
1、师德讲座
2、暑期师德培训交流、总结、考核
3、整理各类材料,及时上交
钟叶培
全体教师
1、所有讲座做好笔记,结束后上交检查。自学内容要做好自学摘要。
【信息化培训中学】推荐阅读:
中学信息化管理制度12-22
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01-09
中学信息化建设方案06-27
论小学信息技术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素养论文教育论文07-15
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科论文06-25
信息化项目培训06-08
教育信息化培训体会06-04
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培训反思01-09
企业信息化培训计划06-27
中学信息技术教法初探论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