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发展趋势(精选8篇)
洛
阳
现
代
化
制
造
业的发
展 趋 制势 造来 业分 发 析 展 国 趋 际 势
先 进
学号:B14023310
姓名:杨艳平
从洛阳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洛阳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近年来洛阳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装备制造业发展着力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扶持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洛阳装备制造业凭借传统产业基础优势迅猛发展在洛阳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要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将洛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基地。能否成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洛阳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主要特点
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着重于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传感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并且应用在机械的制造流程中,其实质是在传统机械技术上拓展了科学技术,最终实现信息共享、能量传输、物质联系等传统机械技术无法实现的功能,因此其具有先进性。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面较广,并不会被束缚在生产过程当中,因此其具有拓展性。
3、传统机械生产技术向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转变后,企业的经营战略也会发生改变,即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变为对生产时长、产品质量、制造成本方面的调整,以上几点相结合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其具有统一性。
4、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企业在市场中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的挑战,还会与利用科技、金融、信息为主要竞争例的外国企业发生碰撞,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企业必须不断革新机械制造技术使科学技术的融合更加紧密,因此其具有全球性。
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更加剧烈,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在全球化市场中的竞争力。以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来看它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柔性化、敏捷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等方面。
1、柔性制造。所谓柔性制造系统(FMS)是通过成组技术等手段将多组柔性制造单元用自动化物流系统联接而成,其特点是可以完成变批量的自动化制造任务。显而易见,因为以成组技术为基础,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成组对象来确定过程,并选择与工艺过程相适应的柔性制造单元进行批量生产,所以柔性制造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制造系统而言其对市场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柔性制造技术的柔性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当加工产品的规格和类型与系统所能加工的产品相差太大时,柔性制造系统将无法加工。
2、虚拟制造。虚拟制造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建模和仿真,具体包括对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和检验等过程的模拟。通过虚拟制造技术,制造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为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敏捷制造。敏捷制造通常以虚拟制造为实现途径,通过其建立的共同基础结构,可以对市场的变化作出迅速响应。敏捷制造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其生产效率更高、制造成本更低,对制造设备的利用率更高,但其实施费用也相对较高,目前并未大范围的进行应用。
4、并行工程。并行工程是指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对产品的制造、装配、使用和售后等环节的内容进行同步考虑,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进行并行化处理的系统方案和综合技术,并行工程绝不仅仅只涵盖了产品的设计阶段它是一种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监测的机械制造技术显而易见,并行工程有效地避免了产品研制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试制现象,对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甚至于实现一次性研发成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5、CIMS。从宏观角度来说,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化生产理念指导下制造企业信息化、集成化、柔性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理论和方法,它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通常由生产管理经营分系统、工程设计分系统、制造自动化分系统、质量保障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六部分组成,其目是要实现信息集成,以促使企业产品的研制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当然,CIMS的实施成本较高,大多数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瓶颈进行重点投资,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局部的信息化,从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
而对于古都洛阳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而言有以下数据足以说明洛阳在发展,中国在壮大,世界在进步。
(一)发展趋势
一)产业规模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1、从单位数看,2008年末洛阳拥有装备制造业工业企业46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2.4%,2009年末洛阳拥有装备制造业工业企业较2008年增加98家达56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3.4%;从行业大类分布来看,2009年末洛阳金属制品业企业57家较2008年增加16家,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226家较2008年增加35家,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131家较2008年增加28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82家较2008年增加4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36家较2008年增加8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家较2008年增加2家,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企业15家较2008年增加5家;从经济类型构成看,主要以内资企业为主。2009年洛阳56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中内资企业545家,外商及港澳台资企业为15家。内资企业中,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股份制、其它企业等5类经济类型的企业单位数分别为14家、23家、4家、429家、75家。
2、从经济总量看:2009年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2.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6.7%较2008年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0.52亿元占全市利润总额的29.5%比2008年提高6.5个百分点; 从资产规模看:2009年洛阳装备制造业企业资产总计达572.2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合计的23.3。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26家资产过亿元的企业有61家利润过亿元企业有5家收入与资产双过亿的企业有53家; 从人员上看:2009年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吸纳从业人员达129763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数的36%。分企业人数来看:其中超万人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是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和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从业人员合计35844人。5000人到10000人的单位有2家,分别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业人员合计13591人。1000人到5000人的单位有8家,从业人员合计15584人。300人到1000人的单位有53家从业人员合计26066人。
3、从主要产品看: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在省内、国内市场占有一定地位。2009年洛阳生产发动机834万千瓦、金属切削机床205台、起重机18202吨、滚动轴承9884万套、采矿专用设备61526吨、水泥专用设备115810吨、金属冶炼设备6809吨、拖拉机133553台、汽车11699辆、摩托车整车85.23万辆、发电设备31.98万千瓦、电子元件2954万只。
二)优势行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009年洛阳装备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三优势行业共有企业49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4.82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84.7%实现利税46.53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利税的83.9%实现利润33.5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82.7%。三大优势行业在国内外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北玻公司生产的玻璃深加工设备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中信重机公司研制的日产5000吨以上大型干法水泥成套设备和大型矿井提升机成套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80%、90%一拖公司生产的大功率农用柴油机、压路机、中色科技公司生产的金属压延设备、南峰机电公司生产的聚合物造粒装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轴承、感应淬火机床、石化管件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三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研制的六辊宽幅铝带冷轧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LYC公司是国内轴承行业产品尺寸范围最大、用途覆盖面最广、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基地。一大批“洛阳制造”的产品已经装备了我国大量的尖端工程、重点工程。如“神舟”系列飞船上的姿态控制、化学动力、测试系统、航天员紧急逃逸塔壳体、精密轴承、插接件等均来自洛阳三峡工程人工治沙全套设备、闸门定轮重载轴承西气东输全液压吊管机、橡胶履带自行电站南水北调大型泥水盾构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机械主体结构等也均来自洛阳。
三)装备制造业快速壮大
目前,以世界最大的油压机建造为标志的“新重机”工程和“新洛轴”、“新河柴”、一拖工业园、725所特种装备基地、南车洛阳城轨组装及维修基地等一大批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和项目建设使洛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突飞猛进。钼精粉产量国内行业排名第一氧化铝产能从无到有电解铝产能扩至125万吨铝的精深加工能力不断加强板带箔产能已达38万吨。铜加工能力不断增强技术不断更新实现了产能倍增。石化产业已形成年炼油1000万吨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油—化—纤产业链作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石油化工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电力工业总装机容量达971.05万千瓦洛阳市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能源电力基地。硅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具备年产3.2万吨工业硅、4200吨多晶硅、230兆瓦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能力。风电轴承、叶片和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发展势头强劲。洛阳企业已具备生产风力发电机组全套轴承的能力LYC轴承公司起草了国家风电轴承行业标准代表了目前国内风机轴承的最高水平成为我国唯一能够研制生产全系列风电轴承的企业。双瑞风电叶片公司的2MW、3MW风电叶片填补了我国大容量风电叶片空白。中航锂电公司锂电池技术国内领先是国家电源行业中动力锂电池系统标准起草核心成员单位其100安时以上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是国内唯一通过国家安全检测的产品。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洛阳在深入中信重工、一拖、新洛轴、中航锂电、725所等企业和科研单位视察后高兴地说“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洛阳的一些企业“由生产型企业转变为研发型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企业的成功实践”。
(二)洛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一)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洛阳作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当时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中就有7项安排在洛阳其中4项属于装备制造业从而奠定了洛阳工业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曾经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项目一度失去了风采。近年来他们立足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瞄准国际水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向科技创新型城市跨越目前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领域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洛阳作为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科技研发优势得天独厚。目前,洛阳拥有各类科研机构600多家其中原部属和省属科研机构14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15万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07家高新技术产品达876种。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5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洛阳有4家其中2家属于装备制造业分别是依托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依托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洛阳的9家原部属科研院所先后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相继设立了产业化基地。空空导弹研究院、725所、613所、轴研科技、中色科技„„这些驻洛科研院所均在产业集聚区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这些为科研院所量身打造的新基地工程正在迅速崛起。科技创新对推动洛阳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洛阳诞生的航空航天轴承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举世瞩目的嫦娥探月工程中,洛阳研制的航天精密轴承和综合气象自动监测系统等为中国人成功实施月球探测之旅立下了汗马功劳。中信重机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干法水泥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系统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多晶硅3000吨的规模使洛阳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硅产业基地并为洛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洛阳相继开发出了全球最大直径的转盘轴承以及国内最先进的全数字智能化2050毫米六辊宽幅铝带冷轧机、国内最大功率的“东方红”拖拉机、国内最大的提升机和液压防爆绞车、“世界窑王”氧化球团烧结窑用大齿圈等一大批堪称“国内之最”的大型装备产品。一拖公司生产的大功率农用柴油机中信重机公司生产的有色金属液压设备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洛阳北方玻璃公司一直专注于玻璃深加工技术研发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玻璃深加工基地。
二)骨干企业快速成长
2009年洛阳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中资产、收入“双过亿”企业53家占全部装备制造业企业的9.5%。全市装备制造业中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11家,其中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利润5.04亿元、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利润2.18亿元、洛阳北易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实现利润1.6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121.03亿元、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05.02亿元、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46.04亿元、洛阳一拖东方实业有限公司30.98亿元、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20.51亿元、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16.31亿元、洛阳北易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12.45亿元、南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12.37亿元、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14亿元、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10.55亿元等10家企业。目前洛阳装备制造业有3家企业上市。一拖公司在香港上市以来2007年首次再融资募集资金2亿多港币2007年中航光电公司成为国防科工委系统首家整体上市企业“轴研科技”成为河南科技“第一股”。目前洛阳北方技术玻璃公司公司上市申请获得批准将成为第4家上市公司。三)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及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洛阳是国家“十一五”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城市并入选“2008中国制造业名城”。2004年7月国家批准了《科技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建洛阳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请示》后洛阳制定了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群发展战略规划投入300万元建立了综合服务体系和两个信息化技术应用人才培训基地。目前,洛阳以中信重工、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北方技术玻璃公司、中国一拖集团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核心已基本形成矿山机械、有色金属加工装备、玻璃加工装备、农机及工程机械、轴承基础件5个区域性产业群其中前3个产业群具有国际竞争力另两个也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一流产业联合体。五大产业群汇聚了洛阳1000余家大小企业他们正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步伐。一拖集团公司投资1.9亿元完成了橡胶履带系列拖拉机、系列大功率柴油机等3大系列11种新型农机装备的研制。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洛阳轴研科技为龙头开发研制出新型汽车轴承、高速铁路轴承等2000种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形成了中国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轴承产业集团。当前洛阳已建成了洛龙科技园区四季沐歌太阳能热利用项目、新洛轴工程项目等、宜阳产业集聚区新重机工程项目、至尚有机硅制品项目等、洛新产业集聚区新河柴项目、洛阳新强联风电轴承公司项目、洛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洛阳轴研科技精密型重型机械轴承产业化项目、中信重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中国一拖集团公司新一拖工程项目装备制造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国一拖集团年产4万吨重柴、3.6万吨大轮拖项目、LYC洛轴整体提升改造项目、南车集团洛阳机车厂城际轨道车辆组装及维护基地等项目经营情况良好。结合以上分析理论可以得知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就是对传统机械技术的优化和拓展,利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指导机械设计以及机械制造的全过程,因此其未来的发展主要是自动化的进一步实现,可以成为敏捷制造技术的更加成熟,另外就是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其发展趋势大概包括以下几点。
1、虚拟化的发展趋势。虚拟化的发展主要是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情况,只有利用虚拟技术能够缩短机械产品的开发时间,保证了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资源的重复利用。虚拟指的是产品设计过程的拟实技术以及制造过程的虚拟技术。而设计过程中的拟实技术通常是指面向产品的结构与性能分析技术,其目标是实现产品自身性能的优化以及成本的降低,主要涵盖产品的运动仿真以及干涉检验、刚度与强度有限元计算、人机工程学分析、造型设计以及动力学分析等等。对于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通常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与检验,主要是对产品的可加工性以及加工方式、工艺是否合理进行检验,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确保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以及优化产品制造工艺的目的。计算机仿真作为虚拟化的核心,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系统,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产品制造的成功率及其生命周期,而且可以及时地发现生产和设计中难以避免的错误与缺陷。虚拟化能够最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开发的风险以及加快产品的开发速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虚拟化软件可能形成未来最大的软件产业。
2、生态型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未来必定会向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生态型体现在机械制造的方方面面,除了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以及应用外,还包括对其涉及的能源节约,并且应该考虑到机械制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这要求及时革新绿色化机械制
造技术,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于环境的危害,另外还可以使能源重复利用,维护企业的生产成本。
3、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契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对制造加工过程实行自动化控制对提高控制质量、释放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自动控制代替人为控制具有控制响应快、控制效率高的天然优势,可以这样说,无人化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目标。
4、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了提高,这种改变也导致企业对于产品的要求出现变化,更为关注产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同时传统大批量的生产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出现了更少数量的个体生产。因此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势必向工艺和设计的一体化方向发展,这使得产品的生产周期受到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耗能,最终实现成本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双重目标。
5、全球化发展趋势。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全球化不仅是其特点,更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现代企业能否抵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最主要的是其是否已经完成国家化经营模式的转变,这也是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体现在: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就要不断优化管理、改进技术,这是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的现象,企业只有接受这一现实,不断的开拓创新。虽然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带来了挑战,但是也提供给企业发展的契机,我国企业能够利用网络了解经营管理、产品研发等相关信息,与国外其他企业合作开发,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四)结束语
一酒精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对酒精制造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了解到我国酒精制造业在分布、规模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情况, 将酒精工业的发展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提升我国酒精制造业的水准。
(一) 发展规模不均衡
酒精制造业在我国的十几个城市都有发展, 分布范围较为广泛, 但却呈现出十分不均衡的状态, 规模大小也表现为参差不齐。这种现状不利于酒精制造业的规模化生产, 不利于酒精制造业资源上的整合, 从而不能较好的发挥酒精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由于国家相关体制的不断改革, 带来了酒精行业新的发展格局, 白酒等行业的高税收性, 使得粮食生产类酒精广泛运用, 而相应的用于工业生产的酒精制造则相对萎缩。
(二) 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
在进行酒精生产和管理过程中, 由于认知上的缺陷, 导致了对新型工艺的引入不足, 酒精的发展缺乏全局性以及战略性的谋划, 从而使得酒精行业丧失了更多的市场。技术水平不高, 带来了生产效率的不高, 降低了经济效益。而管理水平不高, 没有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科学和规范化的管理, 造成资源利用率上的不高, 从而制约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酒精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酒精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行业, 其发展趋势也应该是深刻的反应到社会面貌的改变以及进城中去的。同时, 相关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观念上的提升, 也带给了酒精制造业以崭新的发展机遇。酒精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工艺技术的提升
酒精制造业是需要运用到相应的工艺生产技术的, 一些传统的工艺手法在能源转换效率上较低, 也消耗了较多的人力以及物力,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 能够带来酒精制造发展的较好进步, 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从而带来了酒精企业发展的较好优势。
(二) 现代化管理方法的运用
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将人力资源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利用, 利用科学规范的方法, 从而不断改善酒精制造生产过程中的流程, 提升效率。在传统的酒精制造发展中, 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不统一以及混乱, 带来了企业内部员工工作时的怠慢, 也造成了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浪费情况的发生, 产生低效率, 这是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极其不相符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能够带来企业内部秩序的良好建立, 从而加快酒精制造企业向现代化水平的迈进。
(三) 信息自动化带来的高效性
信息自动化已经成为人们生产以及生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信息自动化的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的发展水平, 从而带来了高效社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信息自动化改变了传统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方式, 利用相关技术手段简化了工作流程, 是对传统工艺以及经营管理方法的一种革新, 在这场革新过程中, 酒精制造业能够从多大程度上进行信息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也决定了酒精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前景。
(四) 循环经济理念的影响
循环经济理念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反思, 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以往的工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对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上的不重视, 造成了全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发展可持续经济成了全世界共通的理念。在酒精制造业的发展中也应该深刻的贯彻和落实这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运用新型原材料来进行酒精生产, 提升酒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 对于酒精生产中的废料以及废渣进行二次处理和利用, 不仅提升酒精制造过程中的社会环保效益, 也带来较好的经济回报。循环经济理念是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理念指导, 也必然影响到酒精制造业未来的发展。
三总结
在我国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酒精制造业在生产规模以及水平上的不均衡, 不利于酒精行业的良好长期发展。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 酒精制造业迎来了更多的挑战, 积极改进传统落后的生产统一, 运用现代化的工艺手段从而达到高效化的酒精生产。在我国酒精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中, 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工艺技术的提升;现代化管理方法的运用;信息自动化带来的高效性;循环经济理念的影响, 这四个发展趋势既是对酒精制造业的良好预测, 也是对酒精制造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酒精制造业的发展和繁荣能够最终带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步。
摘要:酒精制造业在我国拥有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 被广泛的运用于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实践中, 由于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 加上酒精制造业本身行业的创新型能力不足, 带来了酒精制造业发展上的阻碍。通过理念以及技术上的创新, 不断改进原有的生产以及管理方法, 从而最终带来酒精制造业的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酒精制造业,发展趋势,生产以及管理,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叶向库.酵母在挤压膨化的酒精原料中生长变化的基础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王婧.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菌株的筛选[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
[3]郭辉.耐高温酵母菌对啤酒糟发酵效果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7年04期.
[4]林秋平.现代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研究 (Ⅱ) [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7年02期.
[5]王湘源.皂素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 (Ⅰ)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3期.
[6]金谱恒.固体酒精生产技术[J].广州化工.1993年04期.
[7]张国红.固体酒精的生产技术[J].今日科技.1995年04期.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模式;趋势
型升级迫在眉捷,随着工业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不断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开始成为不少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准确理解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及其呈现出的特征,探究当前制造业服务化的模式,本文同时通过服务化成熟案例进行剖析,指出服务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
“服务化”的概念由范德莫(Vandermerwe)和瑞达(Rada)于1988年提出,他们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就是传统的以生产物品的企业逐渐延伸为生产物品加上售后服务的经济形态。学术界开始不断重视并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White等认为,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角色由物品生产者向服务提供者的转变。沙拉维茨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企业内部的服务化,诸如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电子商务、金融投资等。二是企业外部的服务化,比如产品的物流服务、安装售后、远程维修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外部服务重要性更为重要。
制造业服务化,就是传统生产型企业由以生产物品为主向以物品+服务的模式转变,企业的中心出现了动态的转移,不再单纯以生产物品为核心,而是转向了具有提供服务为业务的先进制造模式。这种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制造,在制造中包含服务,在服务中进行制造,两者相互交融不断深度融合,是一种协同发展的新产业形态。目前主流的研究认为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投入服务化,包括工业设计、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为主的服务元素在制造业的全部投入中占比越来越大;二是产出服务化,即制造业全部产出也就是全部营业收入之中服务化的收入占比将不断提高,成为服务化成熟与否的重要经济指标。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
1.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呈现普遍化。据美国学者(Andy Neely,2007)研究,美国是世界上制造業服务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制造业企业中有接近60%提供产品和服务,大部分发达国家服务化程度处于20%~30%之间。根据2010年德勤公司《基于全球服务业和零件管理调研》的报告,报告显示服务化收入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比重为26%,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平均值达到46%。服务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是服务环节在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先进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制造不断实现,制造在企业价值链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上下游产业链诸如研发设计、产品营销、电子商务、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不断得到延伸。制造业企业从依托制造环节开始向上下游生产性服务业拓展,这样使得服务环节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得到明显增强。
二是制造企业由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转型。生产企业由原先只关注产品本身或者说是以产品为中心,正转向产品+服务,再到以服务为中心的新型发展模式。这个阶段制造与服务边界呈现出模糊化趋势,企业运营模式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以生产为核心的模式逐渐转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服务的模式。
三是制造企业业务不断核心化。许多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做强做精核心业务,自身专注于高附加值、高利润、高质量的经济活动,将生产活动剥离出来,转由其他企业完成。工业云、网络协同研发、全生命周期运营等新技术、新业态出现,使得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产品及其全套应用解决方案,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在微观上更多的表现为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变。
2.制造业服务化的主要模式
制造业服务化为制造业企业增强竞争力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很多制造业企业通过不断增强服务化环节的比重来提升企业价值。据相关学者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
(1)提升产品效能的服务模式。企业通过增加产品的外延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主要包括个性化定制和在线支持服务。个性化定制是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个性的体验,实施个性化制造。在线支持服务,主要是装备制造类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控制平台,进行远程操控、故障检测、在线服务。
(2)提高产品便捷交易的模式。装备制造企业为了销售价值较高的大型设备,采用便捷的交易模式,主要包括融资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两种模式。融资租赁服务。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大型装备售价较高,下游企业难以承受其价格,往往采用贷款和融资租赁的方式。其中融资租赁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被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制造企业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实行研发、生产、维护、回收等全过程的管理。
(3)产品和服务的整合模式。主要有集成安装与工程总承包两种模式。总集成安装。制造业企业除了销售产品以外,而且还要负责设备安装,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企业以价值链延伸与再造为重点,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安装及全套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以联合有资质的总承包单位,发展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控制等业务。
三、制造业服务化的典型案例
制造业服务化的3个典型模式,由于制造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都存在差异性,本文特选取了江苏省南通市服务化典型案例——南通中集集团,以此为样本,剖析制造业服务化具体实现路径。
南通中集集团是世界集装箱制造龙头——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成立于1994年。南通中集目前形成了集装箱、化工能源装备及物流两大核心业务板块。从生产制造向为客户提供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工程、维修服务以及关键零部件供应等生命周期、一站式增值服务转变,通过服务化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集成总承包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中集罐箱公司在推行个性化定制的基础上,由生产设备向运储供一体化和LNG、CNG分布式能源等系统集成服务、总承包转型,为客户提供运输车辆、储存设备以及安装调试、检测维护等全过程服务。目前罐箱公司已经为AP、LINDE、国能能源、重庆燃气等数十家国内外客户提供能源及装备的系统集成服务。
全生命周期为主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南通中集注重整合集装箱制造和物流服务优势,着力高集装箱运输的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装备+服务”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面向沿海主要港口城市的码头堆场,开展集装箱堆存—维修到旧箱交易—旧箱改造—旧箱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融资租赁服务。南通中集针对特种设备、物流运输等领域衍生出来的金融服务需求,充分借助中集集团旗下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源,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金融解决方案。目前,南通中集主要围绕罐箱、罐箱运输车辆、LNG气站等方面,以经营性租赁、售后回租、杠租赁等方式发展融资租赁,年平均融资租赁规模超2000万元。
南通中集通过推广定制化生产,开展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系统化集成,开展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在线维护等增值服务,不断向提供系统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逐步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服务和制造的相互融合以及相互依赖将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特征。
四、对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启示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南通中集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但综观当前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多数制造企业研发设计投入不足,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薄弱,服务化产出不高;企业开展服务化动力不足,部分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欠缺,促進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制造业服务化正在快速发展,从国际产业发展看,美国在航天、汽车等装备领域的服务化格局基本形成,涌现出通用电气、IBM等一批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德国制造业领域的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步伐加快,全生命周期服务特征明显。从国内成功企业的实践看,制造业服务化加速推进。无论是装备制造领域,还是互联网领域,华为、小米、海尔等企业开始引领服务化的潮流。中集服务化发展案例,是南通也是全国范围内制造业服务化的一个缩影响,对于当前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更好的发展有一定的的启示。
从政府层面看,应该是加强政策引导,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结合“十三五”规划,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破解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资金扶持,建立制造业服务化专项发展资金,对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给予奖励。鼓励创投机构投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重点培育,积极宣传。推动制造企业结合产品特点、企业实际和行业特征,加大服务环节投入,在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等方面培育一批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同时认定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通过编写服务型制造典型案例,开展分行业推进专题活动等,推广制造业服务化。
从企业层面,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制造业服务化的大潮,推动生产方式、服务模式全方位转型,抢占产业制高点,不断提升服务环节增值能力。找准发展定位。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领域,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创建综合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加快供应链整合,使价值链得以延伸。提供特色化服务。特色是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引导企业加快服务化,需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服务为中心,不断开发具有广泛市场应用和需求的服务产品、手段与模式,形成独特服务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系统集成。制造业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领域的集成服务是发展方向,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
参考文献:
[1]年猛,刘峰.如何看得制造业服务化[J].开放导报,2014(5)
[2]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途径与对策[J].辽宁经济,2014(9)
[3]杨书群.服务型制造的实践、特点及成因探讨[J].产经评论,2012(4)
[4]李晓亮.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机理及其实现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5)
[5]贺国隆.浅析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及特征[J].企业技术研发,2014(23)
[6]谷晓芬.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商业模式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5)
作者简介:
机械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是装备工业的支柱产业。在工业化中期,国民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机械制造业对整个工业的发展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
1、工程机械类。产品发展趋势:向节能、高效、可靠、环保型和大型化与小型化并重等方向发展,机、电、液一体化高新技术获得广泛应用,配套动力技术先进,人机工程融为一体。发展重点:塔式起重机械,筑养路机械,工程推土机械,装载机械,压实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工程挖掘机械,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桩工机械,内燃凿岩机械,叉车等。
2、农业机械类。产品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向自动化、节能化、智力化、无人化方向发展。发展重点:新型少耕、免耕机械,节水、节能设备,设施农业设备,新型水土环保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械,新型水稻种植及收获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棉花采摘及加工设备,种子加工设备,新型粮食仓储设备,大型复合饲料加工设备,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农村新能源与再生能源应用设备,新型农用运输车,精密农业设备,大马力拖拉机等。
3、冶金矿产机械类。冶金机械产品发展趋势: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等无焦冶炼技术与装备将获得更大发展,双工序和多工序连续化生产线的形式将会不断增多,短流程工艺装备方兴未艾,大力推进近终形连铸技术。发展重点:以发展连铸为中心,推动炼钢和轧钢装备结构优化。逐步淘汰落后的连铸设备,采用高效连铸设备以提高拉速、单流产量和作业率,发展一火成材的型线材机,大力推进热装热送的热衔接冶金设备和无焦非高炉炼铁装备、近终形冶金产品生产装备,高精度轧制装备。
矿山机械产品发展趋势:发展安全、高效、高可靠、节能、低污染连续开采成套设备,远程自动工况监视和自动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破碎粉磨设备向简化流程、多破少磨方向发展,超微粉磨设备、移动式选矿洗煤设备进一步发展。发展重点:大型露天开采成套设备,适应地下采矿条件的防爆、低噪声中小型成套设备,超微粉碎成套设
备。
4、通用机械类。产品发展趋势:产品的容量增大,高效节能化,高速、高压、小型化,产品低噪声化,提高产品运转可靠性,安全性,控制自动化,计算机集成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上广泛应用。发展重点:大型乙烯装置用压缩机,大型化肥装置用压缩机,输气管线离心压缩机,透平膨胀机,整体小流量组装式离心压缩机,轴承离心复合式压缩机,大型工艺活塞压缩机,大型空分设备,大型空分设备上稀有气体全提取设备,大型油田气、天然气分离液化设备。
5、石油机械。产品发展趋势:旋转式石油钻井设备,石油钻井用动力水龙头、双吊卡、动力大钳加立根移动机械结合使用,井下动力钻具,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人、遥控传输等技术进一步应用。发展重点:石油钻井设备,石油采油设备;沙漠与海洋石油油气多相流
输送与分离装备。
6、环保机械。开发环保专用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向大型、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由“末端治理型”向“预防污染型”转变。发展重点:燃煤工业炉窑和锅炉湿法反应、干法出渣脱硫成套设备;大型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成套设备;电除尘器系统配置数据、实地采样及定量分析设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大、中型工业及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成套设备;高浓度微生物降解的有机废
水处理成套设备。
7、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发电设备产品发展趋势:开发高效、低能耗、低污染、低造价的发电设备及先进的清洁煤燃烧发电技术。普遍采用大容量火电机组,单机容量大多为60—80万千瓦;单机容量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容量超临界机组;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大容量高效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大型空泠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压水堆核电机组。发展重点:60万千瓦级以上超临界机组、大型热电联产供热机组;60万千瓦级大型空冷机组;燃用低挥发份和高含硫煤的大型锅炉和洁净煤燃烧技术。输变电设备产品发展趋势:注重成套性和参数优化匹配;城市电网简化配电电压层次;高压及超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电器设备无油化、防火化、组合化、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高可靠性、低噪声、节能型、免维护型产品。发展重点:在完善交流500KV输变电装备的基础上,开发百万伏级输变电设备;开发城市电网建设输变电设备;开发农村电网建设电器设备、变电站和配电装备,提高自动化水平;研究500KV直流输电装备。
8、内燃机。产品发展趋势:开发智能、高效、节能、低排放、低噪声、满足环保要求的新型内燃机和清洁能源内燃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替代燃料发动机);提高内燃机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发展重点:电控内燃机;采用涡轮增压及中冷技术的中小功率内燃机;高速、高喷射压力的新型喷油系统;顶置凸轮、多气门高速内燃机配气系统;多点喷射和缸内喷射技术;高速直喷燃烧系统;机外净化装
置和清洁能源内燃机。
9、金属加工机械。产品发展趋势:数控机床向更高层次的三高(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兼有的方向发展;精密化;高速化;柔性化和系统化;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机床;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重视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发展重点:数控系统;加工中心;虚拟轴机床;数控车床和车铣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数控铣床;数控电加工机床;精密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数
控锻压机械。
10、通用仪器仪表。产品发展趋势:向IGBT器件及装置,现场总线智能化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方向发展。发展重点:工业自动化仪表中的主控装置、变送和检测仪表;大型工程装置自动化分析系统;执行器;科学测试仪器中的自动测试系统;各类微机色谱仪;大型成套自动化探伤仪器;大型试验机;光机电一体化大地测量仪器;环保监测仪器;生物工程用测试仪器。
11、汽车。产品发展趋势:提高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使车辆更具有易操纵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降低污染排放;轿车普遍采用电子控制的供油和点火系统;底盘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变速箱、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防盗、电子仪表、自动导航、安全气囊等新技术,电子系统在整车成本中的比重增加到了20—30%。发展重点:发展安全、节能、舒适、易操作的清洁汽车;经济型轿车;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客车。
12、纺织机械。产品发展趋势: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工作稳定、一致性好;具有故障监测与自动控制装置。化纤机械将向连续化、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高可靠性发展,连续8000小时运转不检修;纤维机械实现单机自动化、生产连续化、管理智能化;印染机械智能化、环保型、节能、降耗。发展重点:化纤机械重点发展年产4.5万吨的涤纶短丝机械、年产1.5万吨的湿法腈纶成套机械、年3万吨的粘胶成套机械;纺织纤维加工机械重点发展清梳联合机、附有自条匀整的并条机、机电一体化的悬锭粗纱机、附有自动落纱的细纱机长车、精梳机和自动络筒机。染色、印花与后整理机械将加快开发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机械、精密印花机械、多功能后整理机械及在线检测控制技术。
13、船舶。产品发展趋势:向大型化,专用化,高速化,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化,节能型发展。发展重点:大型油船;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液化石油气船、天然气运输船、滚装船、豪华旅游船、冷藏船、大型渡船等);高速船;海洋工程装
备;船舶自动化设备。
14、航空设备。产品发展趋势:向安全、高效、可靠、舒适、低成本、低污染方向发展,气动效率、结构效率、推进系统效率、设备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发展重点:对现有飞机进行改型,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改进现有飞机,减少重量、降低油耗、减少故障、延长寿命以增强竞争力;转包生产国外飞机部件;合作研制新支线客机和公务机;积极创造条件,合作研制新干线飞机。
15、航天器。产品发展趋势:建立并不断完善应用卫星体系;应用卫星向商业化发展;应用卫星不再单纯追求大型、复杂、多功能和综合性,而出现了多种轨道综合利用、各种规模同时并举的趋势;卫星越来越多地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公用平台。发展重点: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大推力、低成本无毒推进剂的运载火箭;载人航
管理机构就是一个企业的大脑,有着足够优秀和完善的管理机构才能促进企业包括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在当下对比一些国外的企业,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管理制度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管理模式的运行也是漏洞百出,这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1]。而且一些企业在机械制造工艺的管理制度上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框架,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却视而不见,这也是导致我国机械制造工艺无法的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1.2设定方法落后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然也就包括对于机械制造工艺设定方法的影响。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新时代,运用计算机技术替代传统的图纸进行机械制造工艺方法的设定几乎成为了一个趋势,计算机设定方法有着简便易操作,而且也不用担心一旦发生错误的后果,而且用计算机进行运算可以极大地缩短时间,对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然而纵观当下我国的一些机械制造工艺的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图纸方法进行工艺设计的仍然不是少数。因此如何让这些企业脱离图纸,而是使用更为高科技的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提高效率,这也是机械制造工艺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1.3制造技术落后
之前所说的管理制度和设定方法的问题说到底也只是一些侧面的问题,然而制造技术的落后则是我国机械制造工艺无法跟上世界潮流的一个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如果不能实现制造技术的发展,纳闷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也只能是一纸空谈,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机械制造所要提起重视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重农轻商的理念就根深蒂固了,虽然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局面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对于制造技术的重视程度仍旧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我国制造业在以激光制造技术为代表一些轻加工微加工领域与西方的先进技术相比全面处于劣势,这也是我们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中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
1.4自动化技术运用欠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引进,近年来,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1)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先进制造技术是系统的工程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四个大类。
三个层次:一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基础制造技术。这一层次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主要由生产中大量采用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基础工艺优化而成。二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这是制造技术与高技术结合而成的崭新制造技术。如制造业自动化单元技术、极限加工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新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激光与高密度能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三是先进制造的集成技术。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进行技术集成的结果,系统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如成组技术(CT)、系统集成技术(SIT)、独立制造岛(AM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
四个大类:一是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是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技术。现代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技术等;二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表而改性、制模和涂层技术;三是制造自动化技术,其中包括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及信号识别技术和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技术等;四是系统管理技术,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以及现代制造模式(如精益生产、CIMS、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等)、集成化的管理技术、企业组织结构与虚拟公司等生产组织方法。
(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性:作为先进技术的基础——制造技术,必须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因此,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它从传统工艺发展起来,并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
通用性:先进制造技术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的某一环节,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
系统性: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集成性: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技术趋于系统化,已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有人称其为制造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更紧密结合对市场变化做出更敏捷的反应及对最佳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先进制造技术十分重视生产过程的合理化和最佳化。
二先进制造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发20多年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机械工业是我国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包括有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的研究环境已建成。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设计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因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2.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在产品设计方面,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技术方面,已实现了底层(车间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它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是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首先在功能上,它包含了一个工厂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即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制造、管理至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它比传统的工厂自动化的范围要大得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虽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相比还存在这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产品档次低,高水平产品所占比例小目前我国机械工业主导产品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5%,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5%,答到80年代水平的占40%。
(2)创新开发能力差,新产品贡献率低我国大中型企业生产的2000多种主导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而美国一般仅有3-4年。美国制造业的新产品的贡献率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2%。
(3)专业化生产水平低我国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专业化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比较存在很大的差距。
(4)企业生产管理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管理依旧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方式上,现金管理模式和手段未能得到实施。
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先进水平相比较,从总体上看差距达20年左右。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解决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目前问题应:(1)提高认识,全面规划,力促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3)将引进消化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与自主开发创新相结合。(4)大力发展先进高新制造技术及其产业。
(5)积极培养创造性人才,努力提高制造业的全员素质。
四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行业追求的目标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柔性、低成本、低劳动力、低消耗、品种多和规格全的产品,因此,21世纪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密化
精密加工、特种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微型机械是现代化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研磨加工以及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如机械化学研磨、超声磨削和电解抛光等)三大领域。超精密加工技术己向纳米技术发展。纳米技术己在纳米机械学、纳米电子学和纳米材料技术得到了应用。因此,它促进了机械科学、光学科学、测量科学和电子科学的发展。“精”是“精密化”。它一方面是指对产品、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指对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有了前者,才要求有后者;有了后者,才促使前者得以发展。“精”是指加工精度及其发展,精密加工,细微加工,纳米加工,如此等等。20世纪初,超精密加工的误差是10微米,30年代达1微米,50年代达0.1微米,70至80年代达0.01微米,至今达0.001微米,即1纳米。再由以下一组数据可以看到微电子产品对加工精度的依赖程度,电子元件制造误差为,一般晶体管50微米,一般磁盘5微米,一般磁头磁鼓0.5微米,集成电路0.05微米,超大型集成电路达0.005微米,而合成半导体为1纳米。
(2)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 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 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 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 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 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实事求是, 一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3)信息化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制造系统的三要素。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投入,己成为决定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制造过程的实质是对制造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采集、输入、加工和处理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看作是信息的物质表现,因此可以把信息看作是一种产业,包括在制造之中。为此一些企业开始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卫星传递数据等实现异地生产。(4)柔性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柔性来满足市场多变的需要。所谓柔性,是指一个制造系统适应各种生产条件变化的能力,它与系统方案、人员和设备有关。系统方案的柔性是指加工不同零件的自由度。人员柔性是指操作人员能保证加工任务,完成数量和时间要求的适应能力。设备柔性是指机床能在短期内适应新零件的加工能力。(5)集成化
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集成的作用是将原来独立运行的多个单元系统集成一个能协调工作的和功能更强的新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连接,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分析原单元系统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进行优化重组而实现的。集成化的目的是实现制造企业的功能集成,功能集成要借助现代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技术集成,同时还要强调人的集成,由于系统中不可能没有人,系统运行的效果与企业经营思想、运行机制、管理模式都与人有关,因此在技术上集成的同时,还应强调管理与人的集成。(6)智能化
智能化是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智能制造技术(IMT)是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贯彻智力活动,使系统柔性的方式集成起来,通过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系统中的部分脑力劳动,在制造过程中系统能自动监测其运行状态,在受到外界干扰或内部激励能自动调整其参数,以达到最佳状态和具备自组织能力。我国存在的差距与可实施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使我国的制造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在:技改投入相对不足,原有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制造业产品落后,技术水平低,信息含量少,更新换代慢,以及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相对落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面对这样形势,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使我国的制造业站在世界先进行列,必须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和策略。
(一)人才是关键。发展和推广先进的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人才是关键。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制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去占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科技人员必须强化市场意识,因此人才的培养要注意市场导向。要有产业观念、企业观念、信息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科技人员要懂得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经济法。要拓宽学科领域,更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培养一支了解和掌握机械工程科学的前沿技术人才,加速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为市场经济服务。
(二)加强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仍应制订科学的制造产业规划和制造技术进步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法规政策。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和重复引进的事情发生,要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市场盲目竞争造成的损失。
(三)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生产模式。对于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要根据我国现实存在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向前发展,避免盲目的追求目前实施有一定困难的理想的先进科学制造技术。目前要积极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制造模式。
(四)建立与发展我国自主的 NC、MC、CAD、CAM、FMS、CAT、CIM、IMS等制造自动化单元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与现有成熟技术的有效结合。同时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引进先进制造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对于引进的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精良生产(LP)、智能制造(IM)等先进制造模式要根据它们的技术构思和特征开发创新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模式,(如独立制造岛)以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7]。
1 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 近两年我国水泥产能的增长逐渐趋缓, 如图1, 2005~2014年, 中国水泥产量年均增长率近10%, 2014年全国实现水泥产量24.8亿吨, 仅比2013年增长1.77%, 开创了十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而2014年水泥固
水泥行业发展趋势
定资产投资1 081亿元, 同比降幅达19.44% (见图2) 。透过产业数据可以看出,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 中国水泥制品的消费需求在逐渐趋近平台期。
目前, 水泥行业投资量和水泥消费需求都缺少反弹动力, 受环保等相关政策趋紧的外在因素和行业内竞争加剧等内在因素的双重影响, 水泥行业开始由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行业发展呈现出与建设高峰期有所不同的新趋势。淘汰落后仍将延续———无论是从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节能减排要求, 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非新型干法和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的相当一部分都将被等量或减量淘汰置换, 升级改造为大型新型干法生产线。
兼并重组继续推进———目前中国水泥行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尚未完成, 在“十二五”后期乃至“十三五”期间, 以兼并重组为主要手段的行业整合将继续推进。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水泥行业在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的重压下, 技术与装备水平正不断提升[1], 包括以布袋收尘器为代表的环保除尘设备, 以SNCR脱硝装置为代表的脱销装备, 以立磨、辊压机、高效冷却机、低阻高效预热器和分解炉系统, 以及变频设备等为代表的节能设备, 以纯低温余热发电为代表的余热利用设备等将在水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转型升级重在创新———2015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对于中国水泥工业来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企业摆脱困境和行业转型升级, 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2 国内水泥装备制造企业整体状况
行业获得较快发展:进入新世纪后, 水泥产能扩张的强劲需求, 带动水泥装备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2014年水泥专用装备产量达到94.6万吨。目前, 国内水泥装备行业在加工能力方面整体上已经适应水泥设备大型化的需要, 具备了大型水泥生产线成套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 2 500t/d、5 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技术装备已完全实现国产化, 8 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和10 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装备只需进口少量关键设备。与此同时, 在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国内水泥装备制造业全球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也获得大幅提高[2]、[3]。截止2014年底, 国内已建成并运营生产的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约1 760条, 涉及的主要水泥装备4~5万台 (套) , 生产线设备保有量在1 200~1 300万吨左右。
产业布局集中度高:如图3, 从区域分布来看, 江苏、辽宁和河南是国内水泥装备主产区, 2014年三省水泥装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65%, 产量合计近62万吨。特别是江苏省, 水泥装备产量达28.5万吨, 是国内水泥装备的第一生产大省, 辽宁省排名第二位, 产量也占到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 仅该两省水泥设备生产量, 就接近全国总量的一半, 可见区域集中度非常高。
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虽然国内已经拥有一批实力较强、规模和加工技术水平较高的水泥装备制造企业, 但行业整体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缺少核心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设备、零部件依然不能自给;二是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粗放, 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抗风险能力较弱;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 大量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市场, 产能过剩导致过度竞争。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目前, 水泥项目建设受到国家严格控制, 水泥投资热的降温对水泥装备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 水泥装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重新洗牌已迫在眉睫。行业结构调整方面, 一些规模偏小、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逐渐被大型企业吞并, 大型水泥装备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也日趋频繁;企业结构调整方面, 在水泥产业大型装备市场逐渐萎缩的背景下, 部分水泥装备企业把产品向其它相关领域拓展, 以谋求新的发展出路。
32015~2020年水泥装备国内市场预测
水泥装备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其下游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 水泥行业未来生产线的建设量是水泥装备未来需求量的决定因素。
(1) 2015~2020年新建 (技改) 熟料产能规模预测
政策依据
根据国发【2013】41号和发改产业【2013】892号, 水泥被列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重点行业, 国家严禁建设新增水泥产能。总体看来, 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已接近尾声, 未来新建水泥项目必须建立在等量和减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 其实质是对既有生产线的改造升级。
根据《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的规定, 新建水泥生产线建设规模必须在4 000t/d以上, 个别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山区等市场分散地区允许建设2000t/d生产线。
落后产能升级改造实施进度预测
2010~2014年, 全国水泥 (熟料) 淘汰量约7亿吨, 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约630条, 新增熟料产能约7.8亿吨, 落后产能升级改造任务已完成8成左右, 预计2015~2020年该项工作将完成收尾。
对我国2015~2020年水泥行业落后产能升级改造实施进度预测如下:
2015年。.通过对现有落后及相对落后产能情况分析, 预计2015年非新型干法熟料能力淘汰量约5 000万吨, 加上按照水泥产业等量置换原则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环境敏感地区实行减量淘汰) , 部分中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产能的等量或减量置换, 升级改造涉及熟料产能建设规模预计在6 000万吨左右, 形成生产线约42~46条。
2016~2020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基本完成, 主要的技术改造和升级重点为中小型新干法线, 但除部分2 000 t/d以下特种水泥生产线 (熟料产能约1 000~1 500万吨左右) 将予以保留外, 部分偏远地区也有保留部分小型生产线的可能, 因此2 000 t/d规模新型干法熟料线不会全部置换为大型生产线。另外, 也不排除有部分2 000 t/d以上生产线整合升级的可能。综合分析, 预计将有约1.5亿吨左右熟料产能实施升级改造, 按部分地区减量置换原则, 实现改造规模约1.2亿吨, 形成生产线约85~90条, 改造工作于2020年前可基本完成。初步判断, 生产线升级改造的高峰期将主要集中在2016~2018年度。
(2) 2015~2020年国内水泥制造业主要装备需求预测
预计“十二五”末期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基本淘汰殆尽, “十三五”期间预计落后产能的范围会重新界定, 2 000t/d及以下水泥生产线可能成为升级改造和淘汰的重点。通过等量及减量置换方式, 预计2015~2020年将有125~135条水泥生产线实施升级改造, 改造后形成熟料产能规模在1.8亿吨左右, 对未来水泥装备市场需求形成一定支撑。除此以外, 现有水泥生产线的设备更新也对未来水泥装备和相关部件材料的市场需求起到一定拉动作用。综合分析测算, 预计2015~2020年国内水泥制造业主要装备市场需求量年均在20~22万吨左右, 设备价值在55~60亿元左右。
4 水泥装备产业发展方向
水泥装备行业市场前景:基于目前水泥产能过剩态势的严峻性, 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限制水泥产能的继续扩张, 水泥工业的结构升级, 特别是国家对水泥产能增长的严格控制, 必然会导致水泥装备市场的萎缩。
水泥装备行业转型方向:在传统水泥装备市场呈现下降的态势下, 节能环保装备、加工制品装备、矿山机械和其它相关领域装备市场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但须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实现重大转型, 以应对需求市场的变化。
水泥装备企业发展方向:在市场竞争压力下, 水泥装备制造企业将呈现新的竞争格局:大型水泥装备制造企业 (集团) 将依靠其规模优势、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 通过技术创新、兼并重组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扩大实力;中小型装备制造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乃至被兼并重组或淘汰。
5 结语
目前我国水泥工业已进入深度转型期, 大规模产能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 水泥装备行业受其影响会有一定程度的市场萎缩,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很多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可能在这一波竞争浪潮中被吞没。在此背景下, 对于国内水泥装备企业的未来发展给出以下建议:
(1) 紧随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结构调整。一方面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总体设计、系统服务方面的能力, 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 分散企业经营风险, 拓宽产业面。
(2) 关注水泥装备细分市场。针对水泥行业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替代能源、以及协同处置各类废弃物等发展趋势, 研究开发相关装备, 在细分市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3) 保持技术领先。在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 技术领先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注重开发水泥装备和其它建材机械设备的柔性化、智能化技术, 以获得竞争优势。
(4) 打开海外市场走出去。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初的“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中强调, 要加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能要素、开拓产能市场。“走出去”是加快国内水泥装备行业转型升级、快速缓解产业过剩、开拓新兴市场的良好契机, 也是促进中国水泥装备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1]王燕谋.关于水泥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N].中国建材报, 2014年 (001版) .
[2]费豪文.我国水泥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发展分析[J].科技资讯.2011 (29) :1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已经极其发达,汽车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如今我国私家汽车的数量惊人,与汽车相关的企业也迅速发展,汽车制造便是其中之一。汽车的整体是一种精密的机器,在工作时会对自身零件造成损耗,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自身的功能,需要周期性的进行汽车零件维修与保养。本文通过阐述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汽车在使用中的问题与现象,探究加强汽车制造技术的手段与措施。
【关键字】汽车制造 发展趋势 问题与现象
1.我国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我国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工具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汽车的产量与销量都在年年增加。汽车,因为拥有优美的外形与极高的使用价值,受到了广大汽车用户的喜爱,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汽车的发展趋势更是一片光明。汽车零件,是汽车中重要的部件,是发动汽车的关键部分,需要全车的零件的配合,通过汽车零件的分离与撞击,来带动汽车的运转。汽车零件具有损耗的性质,由于汽车内部的不断运动引起汽车零件的不断摩擦,使得汽车零件消耗了使用寿命,现如今我国大部分汽车的车型使用的汽车零件损耗率都比较高,相对来说加强汽车零件的使用寿命是未来汽车制造业的大体走向。
2.我国汽车制造零件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2.1汽车零件在发动的过程中出现零件滑动的现象
在汽车的起步过程,需要进行汽车零件之间的配合,以达到发动汽车的目的,在这过程中,汽车零件的操作不能够得心应手,不能任意的发动汽车,多数情况是因为汽车零件不能够契合,导致汽车发动出现打滑现象,如果这种情况严重,将导致汽车不能正常行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汽车零件在进行整体的检修与检测,达到汽车零件与发动机之间的同步,使汽车能够稳定发动,避免出现意外,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如果是由于汽车零件损耗严重造成的零件不契合,建议更换汽车零件,保证汽车能够正常运转。
2.2汽车零件的配合困难,发动机难以启动
在汽车的发动过程中,汽车零件通过自身的转动来进行发动机的启动,是一气呵成的过程。汽车零件反应迟钝导致汽车启动困难,并且会出现熄火的现象。这种故障就是汽车零件中常见的汽车零件配合困难问题,不及时解决会损耗发动机的寿命,解决办法很简单,要将相应的汽车零件拆下,将汽车零件之间的空隙调整好,拨动汽车零件的转轮进行调整,直至汽车零件之间的配合能够轻松转动为止。这种情况影响着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挂档,严重时将直接导致熄火,使发动机的动力严重受损,所以建议汽车的车主在汽车零件受损严重的情况下进行汽车零件的更换,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功能。
2.3在汽车发动过程中汽车零件动力不连贯,出现汽车不正常抖动的现象
在发动汽车时,汽车零件反应迟钝,造成汽车车体严重抖动,并且在汽车零件发动的过程中伴随着刺耳的声音。这些现象表明着汽车汽车零件的所受压力分配不均,导致汽车的承压装置受到了损坏,致使汽车零件脱离了正常的工作位置,汽车零件运行不稳定,造成汽车的整体车体严重抖动。对于这种情况,车主要将汽车零件的位置摆正,拆开汽车零件,观察内部的装置是否破损严重,如果没有,略微调整汽车零件的受力位置,将零件的位置调整到最佳状态,便可解决这样的问题,使汽车零件之间充分契合。
2.4 汽车零件在运行过程中异响过大,影响正常行驶
这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最常见的汽车零件问题故障之一,由于汽车零件需要经常进行磨合的运动,导致内部的零件受到损耗,或接触不严,或挪离原位置,这些都将导致在汽车零件的运行过程中零件在内部互相撞击,出现不同的异响,根据异响的大小可以判断确认汽车零件问题的位置与状况,方便车主进行维修与换件。对于这种故障问题,车主应该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来采取行动进行维修,观察是否汽车零件的使用寿命到达了期限,或是在汽车零件内部细小的零件发生了损坏,又或是长期的使用导致汽车零件的润滑油消耗严重,导致汽车汽车零件的使用不顺畅,产生烦人的异响。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察,零件损坏就更换零件,汽车零件受损严重就彻底更换汽车零件,若是润滑油的问题就进行添加润滑油,只要认清汽车零件故障的根本原因,就能进行维修,药到病除。
3.探究加强汽车制造技术的手段与措施。
3.1加强汽车制造监督人员队伍的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汽车制造量会迅猛增长,汽车制造的技术将会不断变化,对汽车质检的业务工作量必然会迅猛增加,因此要进行全面的质检人员建设。很多汽车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少,质量管理力度不足。因此,必须不断加大质检人员的力量,健全组织、明晰岗位职责,让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得到全面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汽车制造企业应该加强专业素质管理队伍的建设,招收专业汽车制造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过硬的质量打击人员,这样的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职业素养,不能被金钱所诱惑,对于汽车制造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准确的认识汽车的制造技术,在检测汽车制造制造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保证汽车质量的过硬。
3.2优化我国的汽车制造部门的设施建设与技术手段
完善汽车制造的科技手段,有利于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稳定,减少我国汽车质量问题的出现与发生。在完善汽车制造的技术手段中,增加现代化的制造设备也有利于提高制造的水平,是做好汽车制造工作的技术保障。近几年,汽车制造企业的环境逐步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在投入仍存有“重器轻技”的现象。因此,必须配备专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并且要积极完善汽车制造企业的内部结构,带动汽车制造的整体发展。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越来越完善,我国汽车的使用将更加全面,对于汽车制造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要着重于制度与技术,推动我国汽车的科技含量与质量发展,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进步所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夏红民编著.《汽车机械维修技能实训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2] 张金柱 司传胜. 《汽车维修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3] 曹建国的《汽车维修实用技术》(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4] 汪立亮,涂淼主编.《汽车维修精选案例分析与点评》.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制造业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12-09
服装制造业市场发展10-29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发展规划书11-12
装备制造业调研07-15
制造业薪酬流程09-26
制造业成本管理11-30
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申报09-21
制造业社会调查报告11-19
郎咸平直言制造业危机11-20
制造业先进企业申报表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