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古树奇观

2025-0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天柱山古树奇观

孔子故里的古树奇观 篇1

先师手植桧

“老桧依稀记手植,风霜剥蚀苔藓皮,旋纹屈蟠金铁骨,苍鳞怒茁虬龙枝。”这是清代李澄中4句诗赞先师孔子亲手栽的桧树。

据记载:先师手植桧原有3株,金贞礻右二年(公元1214年),孔庙遭兵火,三株桧树无一幸存。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在东庑废墟上新长出了一株桧苗,将此移到今孔庙大成门内石陛东侧,后来长成大树。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被火烧死,仅存枯干。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枯干又遭火难,仅剩树桩,殊不知在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由树桩又发新枝,故曰:“再生桧”。此桧死死生生,几经沧桑,孑然独立,现高20米,粗可合抱,树冠亭亭如帷盖,青茏苍翠。

龙凤树

在孔庙奎文阁东北角,十三碑亭南排东起第三个碑亭南侧,并排生长着一株龙树和一株凤树的柏桧。两株古柏是随着奎文阁始建(公元1018年)而栽植的,有着近千年的历史。龙树向西少微倾科,整个树身状似两条巨龙,由上而下的盘曲着,据说人摸一下龙体吉祥,所以让游客们摸的树皮光滑。

凤树在龙树东侧3米处,树身向西南倾斜,树的长似凤凰,树现已死亡。据传凤追龙,虽说只有3米距离一直没有追上,所以追到死也要向龙倒斜。

宋银杏树

在孔庙东路诗礼堂前左右两边,有两株古老而又繁茂的宋代银杏树,高达20多米,树粗两人合抱不过来。银杏树东雄西雌,千年来,两树相爱,忠贞不渝。雌树千年来在雄树的挚爱下,现仍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两棵银杏树虽历经千年风霜,但仍遒劲挺拔,勃勃生机,不愧为树中之王,植物中的活化石。古人有诗赞道:“密叶蟠空拥翠云,深根贯石流琼乳。苍皮皴蚀纹异常,天成篆籀分毫芒。”

唐槐树

在诗礼堂前两株银杏树中间,有一株唐代栽植的槐树。唐槐树历经千年之久,几经沧桑,树干3次干枯,又萌发新枝,可谓青笼苍翠,孑然独立。据说它与孔子的诗礼兴衰有关。

酸枣树

在孔府后堂楼的后五间北侧,有一株怀抱的酸枣树。酸枣树一般自然地生长在山上灌木丛里,不可能长成大树。孔府这株酸枣树是在500年前,孔府衍圣公的夫人小组们爱吃酸枣,所以每年秋天去山上寻摘,非常麻烦,为了方便摘吃,就把酸枣树移植在孔府后堂楼后边。据说当初栽了很多株,只有此树生长茂盛,每年8月,树上红彤彤的全是酸枣果实,是世上罕见独一无二的酸枣树。

五柏抱槐树

在孔府后花园里,有株400余年的松柏树,一树分为五杈枝体,奇怪的是在五杈中间生长出一株槐树,槐树已有40余年,因此,成为孔府后花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被人们称赞为“五君子柏”,也称“五柏抱槐,有诗赞曰”。

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

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

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

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子贡手植楷树

在孔林里生长着上万株古树名木,最为古老和奇异的名树是子贡手植楷树,相传是孔子的大弟子子贡亲自栽植的。原树已在清康熙年间遭雷击起出焚死,现仅存树桩。后人将枯干的树桩刻在石碑上,盖起了方亭加以保护,同时在树桩前立一“子贡手植楷”石碑。据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各移四方奇木来植,子贡从外地将这一楷树苗移植到其师墓旁。孔子众弟子们守墓3年,但只有子贡守墓6年。”子贡在守墓6年期间,像爱护师父一样的爱护这株楷树。楷树是雕刻术艺的好材料。因此,曲阜以楷木为原料雕刻如意、手杖,一直是历代衍圣公向皇家进贡的物品,目前仍然是曲阜传统雕刻艺术的精品。

华表树

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为雕刻龙凤等吉祥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在颜庙复圣殿左前方生长一古柏,相传是唐代修建复圣殿时专门找其华表形状栽植的古柏树。此树虽然老干,但仍像雕刻的双龙盘绕在树干上,上面横插着一树干。在树前立有华表树石刻碑,雕刻了华表柏树图和柏赞诗,但由于年代较久,已隐约不清。

悬空树

孟母林是孟子的父母合葬的地方。孟子之所以能成名,多亏了其母的教诲。2000多年来,“孟母三迁,断机救子”的故事,妇孺皆知传为佳话。在祭祀孟母的享殿南侧,有一排10余株古柏树,奇怪的是裸根半米许,看似悬空,每株树的枝体全是由暴露在外的盘根错节的树根支撑着,虽历经风雨,仍岿然不动,成为孟母林的一道风景线。这是世上罕见的一大奇观。

在孔子故里,古树名木成为一大文化景观,为厚重的儒家文化增添了许多趣味。

The Spectacular Ancient Trees in the Hometown of Confucius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生字表下一篇:庆六一作文35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