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精选10篇)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1

2013级水工三班 张志威 1302010334 摘要:众所周知,水电工程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概要介绍了现阶段水电站对环境影响的内容,包括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对陆生生态影响的重点是对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影响,对水环境影响包括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移民安置产生的影响等,并对这些主要环境影响扼要介绍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水电站;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污染防治 正文:

水电站的建设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水电站在给我们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发引人关注。那么,水电站的建设具体会对环境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租出应对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陆生生态影响及对策措施

陆生生态影响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二是生态敏感区问题;三是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目前,备受瞩目的是前两项影响。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层含义。工程上最为关心的是物种多样性。决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大多是系统中的顶级物种,这些物种基本上都是国家级保护物种,或者被CITES、I2UCN列为珍稀濒危的中国物种。当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区或者永久占地区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或者在上述区域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时,必须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对保护动、植物可能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生态敏感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而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上述地区时,如果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般需要开展专题研究,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可能对这些地区的结构、功能、保护目标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或替代措施。

生态完整性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主要是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回答水电工程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生态图件包括土地利用图、水土流失图、植被类型图、保护动植物分布图、景观结构图等。一般而言,由于生态评价图件范围的确定难以规范化,评价结论都认为工程建设不会影响评价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当水电工程建设遇到需要保护的动、植物时,提出的保护措施包括:对于保护植物一般采取工程避让就地保护(如道路绕行、施工场地位置调整)、异地移植(一般应移植到业主永久生活区或工程永久征地区内、当地的植物园)、采集种子播种、基因库保存等措施。对于保护动物一般采取禁止捕猎、异地建栖息地等措施加以保护;而对于极其敏感的保护动物,则可能需要采取调整工程规模、工程避让等措施。

对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首要的工作是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范围或功能进行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如果调整区内有保护动、植物等敏感对象分布时,则须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所有涉及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均应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函后,方可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2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尤其是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是现阶段我国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头号重点。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水文情势的改变使土著鱼类难以在库区生存。由于拦河筑坝改变了河流水文情势,河流天然的水文状况如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洪水过程、水流含沙量等都将改变,而河流的天然水文情势是土著鱼类长期适应的生境,生境的改变,使土著鱼类尤其是喜激流鱼类被迫向库区支流及库尾迁移。二是拦河坝阻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从而使鱼类的生境破碎化、片断化,一些长距离洄游鱼类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甚至失去生存空间。三是水库蓄水将淹没鱼类原有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四是高坝大库下泄的低温水影响下游可能长达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鱼类产卵和育肥,从而影响渔业资源。五是水库泄洪时可 水生态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一般会伴有鱼道。鱼道主要为保护洄游性鱼类而设,但由于受流速、鱼的洄游能力及洄游习性等的影响,一种鱼道只能对个别鱼类有效果,而且效果不明显;加之,鱼道大多在低坝条件下使用,高坝大库难以建设鱼道。鱼道的建设必须在深入研究洄游鱼类的生态习性基础上方可设计、建设,从而使鱼道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增殖站的适用条件则很宽松,对任何需要增殖保护的鱼类都可适用,包括洄游鱼类、国家保护鱼类、特有鱼类等,而且不受大坝高低的限制,是目前水电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鱼类保护措施。增殖保护需要确定增殖种类、规格、规模等内容。

支流鱼类保护区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大型水电站而言。如果库区支流中有保护鱼类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特有鱼类比较集中的栖息地,则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流中设鱼类保护区。设置支流鱼类保护区需要地方政府多个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有一定的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是水电工程建设可恢复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损坏的原地貌分析、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分析、工程土石方平衡及弃渣量分析、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工程水土保持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案,包括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对于工程损坏的原地貌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确定,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坡等地貌类型。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和水土保持植物设施,一般而言,都是植物设施,也就是林草地否合理,根本原则,比选。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基础,一般要求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但目前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在理论上、方法上尚有不完善之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监测措施、管理措施等内容,其中防治的重点是施工道路两侧区域、取土场、采石场、弃渣场。目前,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的薄弱环节是施工期施工场地的临时防护措施落实不够到位。水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建成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库区和下游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二是库区水质变化;三是下游河道水质变化。

水库建成后,库区水文情势的变化主要包括:库区水位不同程度升高,水面面积扩大,从而水面蒸发加大,对库区两岸区域小气候产生影响,如湿度和降水增加、无霜期延长等;水库水流流速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入库泥沙大量沉积,改变下垫面条件,也使库区水体透明度增加等;受坝前水位顶托影响,在洪水情况下,从而改变库尾天。,与天然状况相;,水库调洪运行也会改变下游。出库水流含沙量降低也会对下游两岸形成冲刷,可能使库岸失稳;而水库排沙运行时又会使下游水流含沙量过饱和,在河道内形成淤积。库区和下游水文情势的种种变化是水电工程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产生显著影响的根本生态学非生物因素。

库区水质变化主要包括:流速减缓,有机物降解能力减弱,在库区有大量有机物汇入时,可能在库区局部库段尤其是库湾、库叉处,使水质恶化,甚至出现富营养化;而沉降作用的增强,又会使重金属和部分有机物随大颗粒的泥沙一起沉积到库底而使水质变好。在库区没有大量有机物汇入的情况下,库区的水质将比天然河流更好。水库调节性能较好的高坝大库将出现水温分层现象;水温分层也给水质带来复杂的影响。

下游河道水质变化主要受库区水质变化的影响,如低温水影响,主要是由水库下泄低温水造成的。不同于水库的是在引水式电站的脱水河段,由于水量大量减少甚至断流,将出现水质变差的现象,如果区间有水污染源,还可能出现水质恶化。在水库采用挑流消能时,下游河道还可能出现气体过饱和现象。在水库降水冲沙时,出库水流水质受水库底质的影响,也可能使重金属或者有机物浓度含量升高而使水质变差。

库区水质保护的关键是加强库区水污染源的管理,而这需要库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为降低低温水对下游鱼类及其它用水户的影响,采取的必要措施是分层取水;为保护引水式电站减、脱水河段的水域功能,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泄放生态流量,泄放生态流量的多少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才能最终确定。

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将开发改造部分土地、新建移民新村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受淹的专项设施也需要复建、改建,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对库区及安置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出发,需针对工程建设及移民安置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以保证电站建设征地区及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防治移民安置工程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破坏,协调安置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需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做好: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移民安置的社会组织与保障等工作。

6社会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移民产生的影响。水电工程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一是水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二是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三是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如建材、服务业、旅游业等;四是许多大型水电工程除发电外,还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养殖、通航等综合效益。

水电工程移民产生的社会影响相对较为复杂,一方面,移民会从基础设施的改善中受益;而另一方面,移民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

7其它影响

其他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期的施工机械、施工生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问题等。这些问题对环境的影响都是短期的,一般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自行消失,而且这些影响在施工期也相对好治理。一般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大多能做到处理后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大型工程对生活垃圾一般都采取设置专门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水电工程一般都地处偏远的山区,人口稀少,声环境、大气环境的影响问题不突出;人群健康问题,主要由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引起,一般采取保护饮用水源、加强安置区和施工区环境管理等措施解决;对景观和文物的影响问题,一般而言,水库建成后,基本都会成为一处新的人文景观,但水库蓄水也可能影响部分原有的景观或文物。

此外,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2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该办法要求在大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中都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工程的相关信息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均需要向社会公布。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将更多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结论

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较大的,也是很复杂的。有些影响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减免或消除,如施工期的影响等;而有的影响是建设水电站必须付出的代价,主要是水库淹没影响。总之,在开展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免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福。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2

关键词:蓄电池,变电站,环境,影响

0引言

蓄电池作为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继电保护、监控、操作、照明的重要保证, 通常被称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心脏”, 在交流失电的情况下, 通过直流系统对二次设备进行供电, 成为变电站系统电源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前, 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所使用的蓄电池大部分都更新为阀控电池, 这种蓄电池拥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然而, 运行结果表明, 环境的变化将严重影响蓄电池的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着重分析温湿度、重合闸、备自投、人为操作等因素对变电站蓄电池室环境的影响, 并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阀控电池工作原理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采用阴极吸收式的电化学原理和独特结构设计的材料, 从而保证电池内的氧气循环复合的建立。其氧气循环化学反应方程为:

过程:

从以上反应原理可以看出, 蓄电池在正常充放电时, 内部电解液会发生分解—化合循环反应, 这样可以保证电解液不会损失。

2 温度对蓄电池的影响

2.1 环境温度和电池容量关系的计算式

依据我国标准,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放电时, 若温度不是标准温度 (25℃) , 则需将实测电量换算成标准的实际电量Ce, 即:

式中, Cr为非标准温度下电池放电量;t为放电的环境温度;K为温度系数。

温度与容量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温度越高, 容量越高。国内试验数据表明, 温度每升高6℃, 蓄电池的寿命缩短一半。温度越低, 容量越低, 当温度为5℃时, 蓄电池的容量只有额定容量的70%。

2.2 温度对电池内阻的影响

试验表明, 如果环境温度为0~30℃, 电池的内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当电池温度降低时, 电池的内阻逐渐增大, 电池内阻与温度呈直线变化关系。所以, 电池核容工作温度在0~30℃范围内, 电解液的导电性好。

当环境温度降至0℃以下时, 由于蓄电池内硫酸溶液黏度变大, 硫酸溶液比电阻增大, 加重了电极极化影响。数据表明, 温度每降低10℃, 内阻约增大15%左右, 这就使得蓄电池容量明显减小。

2.3 温度对充放电的影响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中的浮充电流对温度非常敏感, 温度每变化10℃, 电流将出现成倍的变化;在同一充电电流之下, 浮充电压降低, 温度会升高。如果不进行温度调节, 会影响电池内阻, 而导致电池充电效果下降, 让电池长期形成记忆效应, 容量也逐步下降。倘若在低温下充电, 扩散电流密度明显减小, 而交换电流密度减小不多, 所以浓差极化加剧, 则会引起充电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 上次放电的硫酸铅在低温下的饱和度又使电池充放电反应阻力增加, 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充电效率。倘若电池在10℃以上的环境温度下充电, 极化作用会明显减小, 硫酸铅溶解速率和溶解度都可提高, 加之在较高温度下氧扩散速率也增大, 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电池充放电效率就会提高。

3 影响蓄电池运行环境的因素

3.1 重合闸动作对蓄电池空调的影响

重合闸作为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 当线路出现故障时会自动跳开断路器, 在故障消除后, 电源断路器自动重合。

当变电站因为重合闸导致瞬间失电后, 站内的空调将失去电源, 许多空调设备哪怕是在0.5s之后恢复电源, 也不能重新自动开启, 必须通过人工方式开启空调。而当前对于变电站来讲, 很多都是无人值守的智能变电站, 这就使得空调设备很难及时开启。

3.2 备自投动作对蓄电池空调的影响

备自投是变电站一种备用电源自投方式, 当变电站主供电源故障时,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对具有备自投的变电站, 当主供电源出现故障时, 一般在2s内立即切换到备用电源, 但这仍然会使空调设备瞬间失压, 影响到变电站无自启动功能的空调, 造成室内温度异常。

3.3 蓄电池排放气体对蓄电池环境的影响

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 会出现排气现象。这些气体主要是氢气, 还有一些腐蚀性的气体, 将直接导致蓄电池本体受到腐蚀。如果排出的氢气浓度过大, 遇到火花还会导致火灾。这个问题对变电站来讲是致命的风险。

3.4 人为操作对蓄电池空调的影响

人为操作包括空调设备电源检修、站用变压器检修、站用电源定期轮换等, 这些工作会使空调设备瞬间失去电源。此时需要人工开启空调设备, 造成工作量的增加。有些工作人员会忘记开启电源, 这也是造成蓄电池环境异常的原因之一。

4 保障变电站蓄电池运行环境质量的措施

第一, 针对变电站蓄电池室有制冷和供暖设施的, 温度应该保持在20~25℃之间, 从而保障蓄电池的正常运行。第二, 在蓄电池室安装环境监测控制系统 (图2) , 实现对温度、湿度、氢气的24h监测、告警。系统可实现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功能。第三, 实现来电自启动空调功能, 同时系统可恢复空调设备原运行状态。第四, 加强对室内蓄电池气体排放的监测。可通过设计自动排气系统的方式, 如安装排气扇等, 对蓄电池室进行排气, 降低气体浓度。第五, 加强对室内温度的监控, 在室内温度过高的情况下, 禁止蓄电池以浮充的方式运行, 从而防止蓄电池超温。第六, 自动控制空调设备, 能根据环境状态实现温度调节、抽湿、加热的自动切换功能, 并可进行远方调节。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原理、温度对蓄电池质量的影响以及造成蓄电池室环境异常的原因, 提出了变电站蓄电池环境维护方案, 希望能为变电站蓄电池的维护运行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蕾.电气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方法及实例[M].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3

一、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1、电池的种类及主要有害成分

电池产品可分为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主要指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汞电池、氧化银电池等),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主要指镍-镉电池)以及铅酸电池(主要用于汽车)。由于废电池内含有汞、镉、铅、锌、铜、镍等重金属以及废酸、废碱有毒有害物质,排入环境后不易除去,而是在环境中长期累积。可见大量产生的废电池是潜在的环境污染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过程

目前除直接进入环境的废电池外,废电池有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种方式。与垃圾混合收集的废电池处理方式有堆肥、填埋和焚烧;分类收集的废电池处理方式有临时贮存、填埋和回收利用。在不同情况下,废电池对环境污染的过程分析如下:

2.1直接进入环境的废电池可能引起的污染

直接进入环境的废电池会因长期的腐蚀作用而引起电池包壳破损,导致电池里的重金属和酸碱泄露。尤其是集中堆放的废电池,还会由于电化学腐蚀的微电池作用而加剧电池包壳的腐蚀和污染物泄露的速度,且污染物的释放量相对较大,因此对环境的危害性也就较为严重。将废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中的废酸、废碱及其它成分废电解液直接倒入环境,会引起即时的重金属和电解液污染。据报道,受铅酸废电池中废液污染的土壤,平均含铅量在1-50g/kg范围内,严重超过土壤中铅含量的本底值。

2.2同垃圾混合收集的废电池可能引起的污染

目前大多数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随同生活垃圾进行填埋、焚烧、堆肥过程。

我国现今垃圾填埋处置水准较低,许多垃圾处于简单堆放状态,废电池中的重金属及废液会通过渗滤作用直接污染水体或土壤。在填埋场发生反应阶段,更易于金属溶出。

在焚烧过程中,废电池中的金属汞、镉、砷、锌高温挥发而被烟气带走,遇冷空气后凝结成为均匀小粒状物,粒径在1m以下则难以捕集;部分金属物在炉中参与反应生成氯化物、硫化物或氧化物,比原金属元素更易气化挥发,这些物质再冷凝成为小粒状物,最终转化成底灰残留物,从而产生重金属含量很高的灰渣,难于处理。

在堆肥过程中废电池的主要污染作用在于增加了堆肥产品中重金属的总量,且废电池可能同堆肥产品中的其它成分发生作用而导致加速重金属的溶出。

废电池同垃圾共同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取决于废电池在垃圾中所占的比例。

2.3分类收集过程中废电池可能引起的污染

在废电池收集、贮存、运输过程中,由于有些废电池中还残存有能量,有可能引起爆炸等事故。另外,长期的机械或腐蚀作用,废电池可能渗漏而腐蚀容器、运输工具等。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大量重金属集中在一起,在发生淋溶作用时,可能会产生大量重金属溶解进入土壤等现象。

废电池分类收集后进行填埋,其可能引起的污染情况主要也是因为废电池中的重金属通过渗滤作用而影响环境。但若填埋过程符合安全标准,则由于废电池中化学物质污染过程缓慢,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则较小。

最佳的废电池处理方案是分类收集后再生利用。但如果再生技术落后,再生利用过程也可能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若处理不当,则会由于重金属富集可能造成更大的污染。

二、废电池对健康的影响

以上阐述了废电池的主要有害成分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过程,可见其对环境造成最大的影响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属、废酸、废碱等物质渗入大气、土壤及水体,而这些进入环境的重金属物质再经微生物、植物与动物体内转变、富集后,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在对人类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废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有害物质。下表列举了废电池中所含主要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情况。

废电池所含主要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元素:

汞 具有致癌性,能引发中枢神经疾病,可能使人发疯致死;其有机汞化合物(甲基汞)毒性最大,可破坏细胞的基本功能和代谢,破坏肝脏功能,使肾功能衰竭。

镉 具有致癌性。主要危害首先使肾脏和肝脏受损害,其后继发骨质疏松、软骨证和骨折;还可能造成肺气肿、贫血;引起泌尿系统功能变化;可能使人体瘫痪。

镍 具有致癌性。对水生生物有明显的危害,镍中毒的特别症状是皮肤炎、呼吸器官障碍及呼吸道癌。

锌 主要毒性症状使胃肠功能失调和腹泻;锌盐可引起皮炎、皮肤溃疡;吸入氧化锌烟尘可引起锌中毒,并产生金属烟雾热症状,引起严重的支气管炎并发肺炎。

铜 铜盐毒性较大,可导致胃肠系统伤害,可发生溶血性贫血,胆汁排泄功能紊乱,引起肝脏损坏。

铅 主要毒性作用是导致贫血,损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肾脏,伤害消化系统,影响儿童智能发育及生殖功能障碍。

以上重金属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资料上也有报道。如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就是由于含有汞或镉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引起的。而吴宜群等人对田营镇(以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为支柱产业的一个镇)儿童的生活环境,接触铅的状况,受到的危害进行的调查报告也表明了该镇儿童体内铅负荷明显增高,继而造成的儿童智商较低,生长发育缓慢等后果。

综上所述可见,废电池的不当回收处理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是十分严重的。

三、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了废电池对环境及健康的影响作用,因此废电池的环境管理问题应引起公众、媒体和环境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重视。但是废电池的环境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环境、经济、技术及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力争做到各因素的合理协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电池生产企业、环保部门、环卫部门以及公众等多方面遵循一定管理原则,制定实行一定的管理对策,对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储存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参考国内外诸多资料,仅就废电池的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对策,以供参考。

1、从电池生产企业角度考虑

1.1在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电池生产企业应加强电池生产环境的管理,以保证生产工人的身心健康。应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生产废液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1.2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淘汰落后的工艺产品。目前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电池无汞化的目标,我国于1997年12月31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等九部委也联合发布了《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市场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的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同时以镍氢电池、锂电池取代镍镉电池,开发研制新型电池,都将逐步改善电池对环境、健康的危害。有报道表明,美国John Hopkins大学已研制出一种完全不用金属的全塑料电池。此外,细菌电池、纳米技术电池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环境无公害的电池产品必将产生。因此,作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一,开发无污染的绿色电池已势在必行,电池生产企业在此方面应成为行业的先锋。

2、从资源再生角度考虑

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废电池中含有大量可用的有价值金属和物质,这些金属的再生比从矿石中提取要容易得多,同时又能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废电池回收利用,利国利民。但是从预防废电池回收利用处理过程中会造成二次污染的角度考虑,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2.1回收利用应由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持有特种行业许可证的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的废物加工利用单位进行。严禁无证无经营权的个体作坊回收。

2.2应注意废电池在收集、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泄露;应建立起完善的废电池运输单独管理制度,以及储存管理制度。把好运输、储存的关口,防止二次污染。在目前回收处理技术较为落后的条件下,应谨慎收集废电池,以免引起局部地区的污染。对目前已收集到的废电池,应当以城市为单位交由市政环卫部门安排场所集中储存,待符合条件的设施建成后再处理或利用。

2.3废电池收集以后的出路在于环境无害化的处理,处理技术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因此,开发先进的废电池处理技术、废电池的再生利用技术和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极为重要。

3、从环境管理角度考虑

3.1应加强对电池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尽量减少其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对废电池再生利用企业的资质审批,严格打击无证无技术的私营小作坊或回收厂。对于含汞量较高的假冒伪劣电池产品也应予以严厉查处。

3.2 尽快制定废电池的回收体制。废电池的回收处理亟待打造"产业链条"。应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管理办法及具体可操作的管理实施细则,从而使废电池的处理在产业政策的轨道上运行。各级环保部门、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处理厂家应加强合作,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废电池再生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

3.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热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观念,提高人们对废电池危害性的认识,使人们自觉地加入到废电池回收处理的行列中来。

3.4应贯彻管理与技术开发并重原则。废电池的再生利用及处理技术制约着废电池的有效管理。因此在狠抓管理的同时,要重视废电池再生利用及处理技术的发展。

海洋环境对渔业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篇4

海洋环境对渔业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潍坊市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海岸线长154公里.负1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1212平方公里、滩涂面积446.7平方公里.区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条,分别是小清河、弥河、白浪河、潍河、胶莱河,这些河流源自南部山地和丘陵,向北流入渤海莱州湾.

作 者:韩文顺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刊 名:中国水产 PKU英文刊名:CHINA FISHERIES年,卷(期):“”(5)分类号:F3关键词: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5

关键字: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评价

1前言

高速公路是国家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对开发沿线自然资源、旅

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地区交流,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国防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将建设“五纵七横”由12条国道主干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36032公里,贯通北京至直辖市及各省的省会,连接所有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93的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2000年初,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决策,公路建设也将向西部倾斜。今后几年,交通部将把高速公路的投资重点向西部转移。

福建省从1994年开始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一纵两横”的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与国家高速公路网接轨。福建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同多数西部省份一样,属典型的山岭重丘区域。与平原地区相比,在这样的山岭重丘区域建高速公路,除工程难度大外,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也不同。漳(州)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是典型的山岭区高速公路,文章通过分析该工程的主要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提出山区建设高速公路的环评重点及主要环保措施。

2高速公路工程特征

高速公路是具有四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全部控制出入口、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通常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确定行车时速,划分不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在不同的地形区域修建高速公路,其工程特征和环境影响有明显的差别,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也有明显不同。

在平原区修建高速公路,因地形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地面自然坡度较小,土石方开挖、填筑、废弃的量少,桥涵构造物及防护工程很少,隧道工程几乎没有,但折迁房屋、折迁电力通讯设施、占用农田或有商业价值的土地较多,影响较大。

在山岭区修建高速公路,因地形起伏较大,地面自然坡度陡,相对高差很大,导致路基土石方大挖、大填,桥涵、隧道、防护工程量多,废弃土石方量大,但占用的土地主要是价值较低的山坡地,居民搬迁及其它设施的迁移量较少。

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地处福建闽西山区,是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工程地形、地质、环境最复杂、施工条件最艰巨、每公里平均造价最高的路段,全长38.64km,共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工程设计行车时速为60km/h,三期工程设计行车时速为80km/h。全线共有9座双线隧道,总长度为7135m,其中超过1000m的长隧道二座;桥梁共有24座,总长度为6848m,其中5座是沿高山峡谷修建的高架桥。隧道和桥梁占路线总长的36.2。全线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

表1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主要工程量新祠—龙门(一、二期)石崆山—新祠(三期)全线合计

路线长度(km)25.43513.20838.6

43土石方(万m3)452.3470218.9931671.340

1隧道(m/座)≥1000m1065/12619/13684/

2<1000m2350/31101/43451/7

桥梁(m/座)小桥15.93/1015.93/1

中桥343.4/590.7/1434.1/6

大桥973.98/71026.6/52000.58/12

特大桥04397.5/54397.5/5

该工程原建设标准为山岭区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后变更为高速公路。标准变更后,建设项目应补充、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当时,一、二期工程已全面施工即将建成,三期工程刚开工,环评大纲审查时专家认为对一、二期的现状和施工期评价从简,重点应通过回顾调查对施工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补救措施,并对运营期的噪声进行预测评价,提出切实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对三期工程的评价应从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重点,突出路基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桥隧施工对溪柄水库的影响,提出可操作性强、能有效缓解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对策以及植被恢复的措施。

3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公路建设是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属非污染生态影响,它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噪声、大气和水环境影响,同时对社会经济、自然景观等也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同时期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

3.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由于工程占用沿线土地或临时用地,改变沿线生态环境,路线经过的居民住房需搬迁,供电、通讯设备及水利、灌溉等设施必需迁移,势必引起沿线动植物及自然、文物等环境的变化。同时因工程施工破坏沿线森林、土壤、植被,使得土地裸露和松散,容易产生边坡失稳和坍塌。施工期的开山爆破作业及工程机械的巨声将使动物远离工程沿线,改变原来的栖息地。

三期高速公路由于地形限制,路线两侧尽是悬崖峭壁,基本上是隧道连高架桥、高架桥接隧道。隧道挖出的大量洞渣除了部分用于填方外,其余必须废弃。这些弃渣堆放

在山沟、山坡等弃土场,造成新的植被破坏,如处理不妥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还存在滑坡或泥石流的隐患。沿线的高架桥只能在沟谷中布设,墩台挖基的土石方如果随意废弃,除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外,还将影响河道的泄洪能力。在沿线山沟中还发现数棵国家二类保护物种一桫椤,必须移到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方种植和保护。

由此可见,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而施工期的噪声、水、空气环境影响仅仅是局部的、暂时的。

3.2营运期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营运期高速公路对沿线附近村庄的噪声环境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主要是汽车噪声和尾气,一般以噪声为重点,需对其影响进行预测。

对于1000m以上的长隧道,由于洞内汽车排放的尾气不易扩散,为了保证洞内空气质量和行车安全,需在洞内设置通风设备进行机械通风。

公路经过水源保护区,必须考虑保护水环境、防止事故污染水系的措施,特别是服务区的生活污水、清洗维修汽车的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放。

4环境保护对策

4.1施工期环境保护

4.1.1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

⑴挖方及上边坡防护

路基挖方必须按设计坡率控制开挖面,废弃的土石方必须运到指定的弃土场堆放。在坡顶边线以外设置截水沟和急流槽,将雨水归入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坡面遭雨水冲刷破坏。根据开挖的地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边坡防护措施。对于高陡石质边坡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砼的结构进行防护;对于土质结构稳定的边坡,可采用喷播草籽、种植草皮进行防护;对土质较差的路堑边坡采用砌石挡土墙或砌石边坡进行防护。

⑵填方及下边坡防护

填方路段应根据填方的高度分别采取相应的边坡防护措施。对高填方路段,为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占用土地、保护农田水利及其它设施,可设置砌石挡土墙、砌石边坡或拱形骨架砌石护坡进行防护;对低填方路段,可种植草皮、喷播草籽,绿化和防护边坡。

⑶取土场防护

取土场尽可能选在沿线附近,减少运输便道和工程费用。取土后应整修边坡,建立排水系统,采用喷草籽、植草皮或植树等措施恢复取土场的植被,绿化、美化环境。

⑷弃土场防护

弃土场最好选在便于弃土又不易被水冲走的封闭沟、谷中,尽量避免设在山坡上。根据弃方量和堆放坡度,在弃土场的下方修建合适的拦土坝或砌石护墙,弃土必须层层压实,坡面不应太陡。弃土完成后必须整平场地,弃土场周围设置排水沟,场地及坡面必须植草、灌木或植树,以绿化环境,保护水土。

⑸其它用地的防护

因工程建设临时占用的场地和便道,工程结束后必须完善排水系统、平整场地,种草、植树,做好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工作。

4.1.2水环境防护

工程沿线经过水系时,施工中必须预防土石堆入河道,造成河道堵塞或水源污染。当工程影响不可避免时,必须改移河道、改移水渠以及其它水利设施,以保证水系通畅。

工地施工、机械及生活废水不能直接排入附近水系,必须设立临时蓄水池,将废水引入临时水池,通过过滤、净化等措施处理后才能排放。

溪柄水库是该工程重点保护目标。施工便道、路基土石方开挖、桥梁挖基坑以及隧道弃渣均对水库造成影响。施工中严禁在库区周围和公路沿线随意弃土,防止弃土落入水库。水库边的弃土场,必须砌筑好临水一侧的挡土墙,并随弃土填筑的升高及时防护坡面。

4.1.3噪声环境影响防治一、二期工程沿线村庄较多,三期工程较少,施工期对周围居民的噪声影响主要来自工程机械及汽车噪声。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沿线周围居民的影响,在居民点附近施工的机械应控制工作时间,每日施工时间为6点至20点,夜间禁止机械施工,以保证工程附近居民夜间休息。

4.1.4空气环境影响防治

施工期影响沿线附近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粉尘(TSP)。为了减少扬尘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根据天气情况及施工特点,适时在工地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及材料堆场必须设在周围附近及主要风向下方100米内无居民点的地方。沥青路面拌和场必须设在离开居民点300m以外的地方,并且采用封闭式搅拌设备,减少沥青烟雾及材料粉尘对工地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4.2营运期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建成后,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噪声,其次是空气和水。

4.2.1噪声环境污染防治受公路噪声影响较大的路边居民点,需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⑴近路基边缘10m范围内的散户居民,建议以搬迁为好。

⑵近公路近处村庄居民较集中的路段应修建隔声墙。隔声墙的高度和长度根据影响居民区的范围,通过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决定。

⑶靠近公路附近居民集中区,居民区与公路之间有空地并且有条件种树的路段,可种隔声树带,或建设非噪声敏感的建筑物。

⑷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禁止超载运输车及噪声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上路,噪声敏感的路段禁止鸣喇叭,要求上路车辆安装减声器等。

4.2.2空气环境污染防治

保护公路沿线的空气环境质量必须加强公路运营管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⑴车尾气排放要达标,禁止燃柴油超载的运输车上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空气。

⑵高速公路的车辆必须干净,以减少公路扬尘。

⑶运输含尘量大的物质(如石灰、水泥)必须有蓬遮盖,减少粉尘飞扬。

⑷隧道长度超过1000m的长隧道(乌石山隧道、后祠隧道),必须有通风装置,根据车流量大小决定开启通风机台数。

4.2.3水环境污染防治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活废水、车辆冲洗废水以及汽车维修的油污对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水系。

为防止交通事故,特别是危险品事故对水系的影响,各路段必须有专人负责公路运营环境管理,且备有应急处理措施。对装运有毒或危险品物质的车辆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危险品车辆的管理。

5环境管理措施

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组建高速公路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机构,专人负责处理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高速公路一般事故较少,但若发生则多是恶性事故,因此,营运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对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定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建立与有关部门快速反应的事故联动网。当遇不利的气象条件(如浓雾、下雪)时,应采取限速行驶或暂时关闭高速公路的控制措施,保证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平时应经常检查和维护公路沿线防护工程、绿化及水土保持情况,雨季期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结语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6

河南省农业人口、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河南省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增长迅速,人口素质和结构不够合理.土地、水及其它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污染比较严重,对河南省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要改善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促进河南省农业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从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保护农业资源;发展综合养殖生态工程,合理回收利用生物质资源;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监控力度四个方面入手.

作 者:梁丽珍 罗旭 刘蕾 王香平王杰 Liang Lizhen Luo Xu Liu Lei Wang Xiangping Wang Jie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15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5(2)分类号:X24关键词:农业 人口 资源 农业生态环境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变电站,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电磁辐射

1 概述

人类生活对赖以生存的周边环境有着各项要求, 如空气质量、噪声、粉尘、电磁辐射等, 随着世界的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发达国家碳排放量的累积, 使得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越来越恶劣, 我国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就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保护生态环境。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两型一化”、“两型三新”的建设理念, 加大环境成本投入。但是在变电站工程建设中有时会发生变电站周边群众由于不了解变电站而谈电色变, 甚至发生阻扰变电站施工的现象, 变电站究竟会造成哪些环境影响, 本专题结合实际工作中正在建设中及运行后的变电站个例来予以论述。

2 大河屯变电站的环境现状

2.1 变电站地理位置

变电站位于唐河县大河屯镇东约1.5km, 大河屯-毕店乡间公路东侧约50M, 马庄村北侧约1km处。所处地块为规划建设用地, 地属大河屯镇。附近没有污染源, 无可见文物遗迹。场地平坦开阔, 地势较高, 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所处位置交通便利, 位于负荷中心, 进出线走廊开阔。

2.2 变电站的背景污染源

拟建站将服务唐河县东部区域, 包括大河屯、少拜寺、王集、毕店四个乡镇, 辖86个村, 人口20.5万。区内农业, 畜牧业, 养殖业基础较好, 发展迅速。变电站周围2000米以内没有电视差转台、电台、广播天线、和军用设施等电磁干扰和辐射源;距民房最近距离在300米以上。大河屯镇上有小型面粉加工、榨油、地材加工企业, 年产量低, 距离均在300米以上, 噪声已衰减到很微, 总之背景污染值很小, 可不考虑背景噪声叠加因素。

2.3 环境区域划分及执行标准

大河屯变电站地处集镇附近乡村, 变电站所在区域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农村声环境, 执行1类标准 (表1) 。

电磁辐射参照《500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的推荐值, 以4k 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和磁场评价标准和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 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110k V、220k V、330k 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参照该标准执行。

无线电干扰根据《110k V-750k 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545———2010) 要求, 距边相导线投影20米距离处, 测量频率为0.5MHz时, 距地面2米高处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大于46d B (μV/m) 。

3 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有:所区土地平整、开挖、回填;所区道路建设;建构筑物砼浇注;钢筋切割加工等, 在此期间产生的主要污染为施工噪声、固废和施工期生活污水。

3.1 施工期噪声

变电站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的噪声源, 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有压路机、挖掘机、推土机、砼搅拌机、砼振捣机、自卸卡车等机械设备工作时可能对所址周围的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3.2 废水和固体废物

变电站施工期间废水源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80%来自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的清洗, 。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是人员洗浴和人粪尿。根据110k V站目前施工周期, 土建大多在3-4个月, 安装工期1-2个月, 施工人数土建高峰期每班50人4个月平均每天人数为25人;安装每班15人加土建配合3人每天18人;监理每天3人自始至终参与, 用水量按100L/人·d计, 包括生活、洗浴, 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 则施工期生活污水量约2.T/d。

单位:db (A)

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是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废物体系。按照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有: (1) 建筑渣土:包括砖瓦、碎石、渣土、混凝土碎块、废钢铁、碎玻璃、废弃装饰材料等; (2) 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如废水泥、废石灰等; (3) 生活垃圾:包括炊厨废物、丢弃食品、废纸、生活用具、废电池、废塑料制品、煤灰渣等; (4) 设备、材料等的包装材料; (5) 粪便。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只有蔬菜叶、包装袋、残羹之类。每人每天按0.5kg计算, 按6个月计, 则施工期内生活垃圾总量 (仍按上述参与人员计) 约2.3吨。如要求按分检处理, 检除塑料袋之类, 剩余量约2吨。尿液和粪便, 按每人每天排放2.3kg计, 施工期总排放量约为8.5吨。

3.3 粉尘和废气

粉尘和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扬尘, 其次有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 最为突出的是施工粉尘。

主要来源有: (1) 地基处理时三合土或二八灰土拌合, (2) 施工场地的土方挖掘、回填。 (3) 地方材料砂、石、水泥的装卸堆放;施工垃圾的堆放及装卸。 (4) 运输车辆造成的道路扬尘; (5) 砼结构拆模和清理工作面。以上作业时引起的扬尘。

4 运行期对环境影响分析

4.1 电磁场对环境影响分析

输变电工程中导体的电晕放电、绝缘子污秽或损坏导致闪络火花放电、开关开闭产生的间隙放电, 这些放电所产生的干扰, 统称为《无线电干扰, 或无线电噪声, 一般简称 (RI) 。RI主要危害无线电通讯, 广播、电视、导航、医疗器械、电子设备。50H的工频或双倍频, 属低频辐射, 对人类和动物危害很小, 不抵电磁炉、微波炉对人的危害。我国对电磁辐射的限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规定如表2。线路、变电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RI防护间距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见表2、表3、表4。大河屯110k V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35、10.5k V三级电压, 在可研选站时已按表3、表4防护距离, 避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RI影响。工程建成运行后, 在降压转换过程中, 变压器和高压配电设备产生工频 (50Hz) 电场和磁场, 除RI外还有静电效应, 会影响周围环境。

该站在规划选址和科研选址时已充分考虑了上述规定, 远远避开了上述设施。

为了充分说明本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 采用类比法对本变电站的环境进行分析。因无南阳供电区110k V变电站环评实测数据, 借鉴广州市环保部门定期环境监测数据作比对, 广州已投用的输变电系统电磁辐射水平均没有超出国家规定居民区工频电场4k V/m的标准。实测数据如表5所示。

此外, 广州220k V麒麟变电站、佛山220k V大富变电站的监测结果也显示, 输变电系统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平均小于4k V/m和0.1m T。

大量输变电系统实测资料表明, 工频电磁辐射的影响范围有限, 产生的工频磁场值都很小, 通常不到国家推荐值的1/10;220千伏输电线路在跨越民居时, 实测地面工频磁场值一般小于推荐值的1/10, 室内更低, 只有推荐值的万分之三到千分之四。且近几十年来国际大电网 (CIGRE) 组织发表的大量科学证据表明, 在20KV/m以下的工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近几年变电站设计均采用“三通一标”、“两型一化”, 变电站的主变容量、其它电气设备参数基本一致, 所处环境状况也基本一致, 设备的行业标准DL/T593-1996、DL/486-2000规定了《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中6.3无线电干扰电压和电晕试验:当1.1倍相电压加在设备上5分钟, 所测无线电干扰电压不超过500微伏, 且在户外晴天夜晚无可见电晕。设备在出厂前对可能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已限止在标准以内, 再加在设计时选用节能、低噪声、低辐射、环保产品, 又考虑了距离衰减, 及封闭、隔离、吸收等措施, 一般输变电系统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均很低, 且我们是110KV, 电压低, 与220k V电压级比低得多, 无线电干扰强度低, 借鉴广州市环保部门定期环境监测数据, 从环保角度对比, 大河屯的电磁影响很小。因此对于居住在离开变电站300米以外的居民而言, 完全不致因变电站或输电线路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4.2 运行期噪声

变电站运行期间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运行时电磁噪声, 和冷却风扇噪声, 此外轴流风机、变频水泵等运转机械, 均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断路器开启和关闭时的噪声, 其噪声声压级出厂值小于70d B, 断路器启用机会很少, 开合时间以毫秒级计量。

JB/T1088-2004, 6k V-500k V电力变压器声级中规定110k V级变压器的声功率级如表6。

大河屯110k V变电站工程主变采用50MVA三卷油浸风冷变压器, 本体噪声级小于94db (A) 。根据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增加而引起的几何发散衰减, 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值按下式计算, 且衰减与噪声固有的频率无关。

式中:Adi V———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 d B;

注:三绕组变压等级容量按各绕组容量和的二分之一

r———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 m;

经计算, 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10米, 衰减6d B。

由此推算, 变压器由5米处的94db (A) , 增加为80米时衰减至45db (A) 。即距主变85米处就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何况主变噪声向外传播时还有构架、围墙、建筑物的阻拦衰减。

其它风扇、变频水泵的自身噪声均低于主变的噪声, 所以在80米外变电站即不存在噪声影响。

4.3 运行期废水与固废

本变电站以无人值班设计, 只有检修人员产生极少量的生活垃圾、污水、人类尿。废固物, 量大的只有设备到期更换时的废旧设备和新设备的包装物。

5 环境治理措施

5.1 施工期噪声治理

国家标准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限值要求如表7。

本工程按“两型一化”要求建设, 用地面积、综合配电室建筑面积都比较小, 道路很短, 砼浇筑量不大, 连续浇筑的建构物不会超过8小时, 对砼搅拌机, 振捣机等机械作业时间压缩至最短, 并避免夜间作业, 另外在混凝土搅拌站, 搭建工棚, 三面封闭, 夏日避暑, 冬季保暖, 隔离噪声和扬尘;电缆沟盖板、环型杆、构支架采用工厂预制成品, 减少现场制做。

据表8各种施工机械的噪声衰减值, 在距离300m外的大河屯乡镇居民, 远大于衰减距离, 因此施工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很小。远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 不致造成噪音污染。

5.2 施工期废水治理

该站地处偏远农村, 没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统, 按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10]20号2010-02-08实施) , 中的废水废物处理办法, 采取以下措施, 防治水废污染:⑴在混凝土搅拌机旁建有澄清池, 清理混凝土搅拌机的废水流入池内澄清后, 清水洒路淹盖粉尘, 沉积物量本身很少, 作固体垃圾一并运出。⑵按 (环发[2010]20号2010-02-08实施) 政策5.对于以户为单元就地排放的生活污水, 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沼气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处理技术和设施。要求施工企业编制安全文明施工策划, 工地应设移动式生态免水冲厕所, 和废水处理设施 (一般为小型净化槽) , 一次投资, 多工地移动使用。废水经过净化槽处理。可浇地或沤肥。废水和生活垃圾可集中堆集, 浇上经小型净化槽处理过的污水, 复盖黄土, 生化沤成农家肥, 还田利用, 不至造成环境污染。

5.3 施工期固体废物治理

施工期的废固物处理的基本思想是, 采取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处理, 可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建立固体废弃物回收体系。采取以下措施处理:⑴首先是分类收集、减量化。工地广设分类垃圾箱, 废固物分类收集, 分类存放, 定期分送至县城垃圾回收站;⑵凡墙体砌筑, 在转角、错茬部位采用七分头成品砖, 现场不砍砖, 从源头处减少固体垃圾;⑶首先要求施工企业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收集的烂砖、混凝土块、废水泥等固化垃圾, 运至附近垫路基;⑷电缆皮、塑料包装物之类, 经压缩打包送往专业回收站;⑸提倡采用钢制定型模板, 增加周转使用量;对废木模板, 木包装板, 装修材料的包装物, 大部分可回收利用, 指定专人收集回收, 集中送往建材装饰厂回收利用, 压制高密板之类。

5.4 施工期粉尘和废气治理

施工扬尘和机械燃油废气可通过以下途径避免或减轻:⑴三合土搅拌应采用生石灰粉, 机械搅拌, 保持含水量, 搅后摊压, 避免先摊后拌。⑵余土随挖随运, 保持湿土状态运输。⑶施工道路及时洒水, 抑制扬尘。⑷石灰、粉煤灰等路用粉状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常常产生严重扬尘污染, 可采取遮盖、袋装、罐装、洒水等防止扬尘措施。⑸运输车辆应是通过年检, 车况、废气排放合格的车辆。通过上述措施基本上可以控制对环境的影响。

5.5 运行期的废固物处理

变电站正常运行状况下, 无人值班, 不会产生任何废固物, 只有在检修试验, 技改更换时会产生少量的废固物。变压器油过滤, 经真空加热过滤, 装置本身不会泄漏, 因此不存在废油排放;蓄电池为免维护型, 可循环充电使用, 其使用寿命约6~8年, 超过使用寿命报废更换, 报废的蓄电池废液可作化学中和处理, 废铅板蓄电池厂高价回收;废固包装物、电缆皮之类, 按5.3项措施处理;运行期间的废水和粪便, 采小型净化槽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运行中万一出现变压器爆炸喷油事故 (事故率为0.001台/台.年) , 设计上设有事故储油池, 专业回收, 事故油不会漫流外泄, 不会造在对环境油污染。

6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控制, 我们可以看到, 变电站在施工和运行期的噪声、电磁干扰等均在标准范围以内, 均不会构成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体的危害。变电站工程建设中, 各项目单位在可研、初设期间深入作好环境评估, 并对社会公示, 投运后要有环保部门的环评测试评估报告;通过项目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把关, 将环境破坏降到最低;建议在变电站施工前期, 可通过科技知识宣传等, 广而告之周边居民可安心生活, 从而将“站群矛盾”化解在源头。

参考文献

[1]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S]

[2]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S]

[3]HJ/T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S]

[4]GB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S]

[5]GB9175─88,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S]

[6]JB/T1088-2004, 6kV-500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S]

[7]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S]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8

关键词:环境问题;非污染性环境问题 ;环境诉讼;环境司法

一、对环境问题的理解与非污染性环境问题的提出

本文所指环境诉讼是指人们为了解决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纠纷所进行的民事诉讼。一直以来人们将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而将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的规定,如果原告不能证明与被告之间的纠纷属于第二环境问题引发的,法院

不予立案的可能性将很大,因为第一环境问题不属于人与人的问题而是人与自然的问题。在环境诉讼中对环境问题的定性把握是如此重要,而人类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正确理解定位环境诉讼中的环境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

过去人们常会将两类环境问题截然分开,只把直接作用甚至单独作用的环境污染当作第二环境问题,而将间接作用或不能分清责任对象的环境问题简单的归类于第一环境问题。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的认识不断深入、观念不断变化,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极其复杂,由人类活动间接、共同、耦合或者不断累积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在表面上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但是分析其根源我们却发现这一类问题仍然属于第二环境问题。为了区别于直接作用、责任明确的污染性环境问题,本文将这类环境问题统称为非污染性环境问题。

不论是污染性环境问题,还是非污染性环境问题,作为环境问题,与其他民事问题相比,无不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在司法实践中要应对解决好由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种民事纠纷,加强对环境问题复杂性的了解是有十分必要的。

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对环境诉讼的影响

(一)环境问题体量庞大对环境诉讼效率、判决与执行有较大影响

所谓环境问题体量庞大是指环境问题所涉及的当事各方人数众多、组成复杂、一旦造成污染修复环境成本极高等三个方面。

1.环境问题影响面广,人数众多,审核取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各个环节很多时候交错进行,耗时较长,对诉讼的进程与效率有较大影响。例如在福建“环境难民”集体诉讼案中,自2010年394名闽侯村民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后,历经5年,到2014年8月,案件方才宣告判决,参加诉讼人数众多是其重要原因。

2.原被告(特别是被告)以机关、单位或组织的形式参加诉讼较为常见,集体对抗集体,利益牵涉面大,对诉讼判决有较大影响。环境问题的源头多数是因为企业行为,而企业并不是为了制造环境问题才进行相关行为的。在生活中很多污染企业既是污染大户却也常是纳税大户,还可能解决了地方的就业问题、就学问题、基建问题等等,为环境问题买单将不可避免的推广其经营成本,甚至将阻碍其进一步发展,这种影响如同环境影响一样会不断传递,有的对当地的整体经济形势、政治形势都会造成重大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诉讼并不只是原被告之间的纷争,也同时是不同利益诉求与不同发展理念的纷争,要求法院做出判决有时是容易的,但如何才能保证判决经得起推敲与各种考验却十分不易。

3.环境修复或治理费用高,影响诉讼判决的执行。环境污染一旦形成,其影响面常是地域性的、系统性的,修复起来成本极高,即使不考虑技术与时间,只是财力计算,其数额也会非常庞大。江苏省泰兴“12·19”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2014年12月30日下午终审宣判:涉事6家企业赔偿环境修复费用人民币合计超1.6亿元,判决的结果虽然振奋人心,但涉案企业最终能否执行却存在疑问。

(二)环境问题的专业性强对环境诉讼的举证、质证、证据保护和诉讼成本有较大影响

1.对举证的影响。证据在诉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证据,就没有诉讼,有了证据,才能进行诉讼,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前提,是认定事实的依据和标准。尽管我国《侵权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因环境污染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却并不表示被侵害方没有举证责任。对于污染性环境问题,起诉方至少要证明受损事实和应诉方的行为达到了污染程度;而对于非污染性问题,则需要按照民诉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进行全面举证。在环境诉讼中由于环境问题专业性强,关键性证据多数需要专业性鉴定,有的证据本身就是鉴定或专家意见,显然如果不能提供被法律认可的证据,想打赢环境诉讼是不可能的。

2.对质证的影响。《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质证其实就是对证据的真实性及与各自主张的因果性的辩论。在环境诉讼中,对证据的真实性的辩论并不需要特別的专业知识,而对于证据与各自主张的因果性的辩论则离不开专业知识。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在环境诉讼质证环节,专家证人几乎是必需的。在[美]理查德.拉撒路斯、奥利弗.哈克主编的《环境法故事》所引用的十个美国经典环境诉讼案例中,每一个案例中都能找到两个以上的专家证人,在“储备采矿公司案”中Brown医生关于应当采用“医学”标准的证言甚至被判决直接引用,专家证人在环境诉讼中的重要性显露无疑。

3.对证据保护的影响。证据保护本质上是证据收集、固定并保障其免受遗失或外界侵害可能性的行为。由于环境问题的证据具有生态性、易逝性和隐蔽性,其保护问题也具备不一样的专业性特点,一旦保护措施不当,在质证环节起诉方提供的证据很可能被直接排除。为了保护证据,起诉方很多时候需要提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但对于其必要性的说明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9

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规模程度大小应该符合总体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目标,但工程的规模程度大小又对该工程影响环境的程度起了决定作用.因此,如果完成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也就相当于对各个流段的开发目标进行了确定,这就无形地影响了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并且对以后的规划实施阶段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应该重视.

1.2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影响

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地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等.

(1)土地问题:料场开采和工程弃渣堆放会将大量土地占用,导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损害了自然土壤和地貌景观.

(2)水污染:施工开挖、冲洗骨料、灌浆、填筑围堰等施工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并且这些生活污水和施工费水悬浮物的含量非常高,如果不处理直接将其排入河道,就会导致下游水质出现污染.

(3)空气的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会污染周围空气质量,还有生活与生产燃煤废气和施工车辆尾气也会污染周围的空气质量.

(4)噪声污染: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期,会大量地使用大型施工机械,这些机械日以继夜会产生很多噪声,开挖山体的过程中使用爆破技术也会产生大量噪音.

(5)固体废弃物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堆放这些废弃物,容易导致泥石流和局部水土流失,不利于河道正常流通,若放任堆积不做清理,这些废渣会严重危害当地生态.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10

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环境保护厅,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为做好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原则、审查程序和组织形式,保障审查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促进水电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环境保护部制定了《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现印发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

环 境 保 护 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附件: 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河流(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原则、审查程序和组织形式,保障审查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水电规划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水电规划。主要河流包括大型河流、跨国境河流和主要跨省界(含边界)河流,具体范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另行制定。

第三条河流(河段)水电规划是水电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必须贯彻全面协调、统筹兼顾、保护生态、发挥综合效益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水电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给出明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国家主要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的安排、管理和审批工作。国家能源局负责水电规划的行业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召集工作。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负责招标确定大中型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的编制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以及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和成果验收。

第六条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应在河流(河段)水电规划工作完成后的30 日内,将规划报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并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同时,应将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环境保护部进行审查。

国家能源局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对水电规划报告技术方案先行进行审查。

第七条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工作应遵循全面、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水电规划报告和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及审查意见是规划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二章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

第八条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应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流域环境特征和水电规划特点,全面评价规划实施后对相关区域、流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人群健康产生的直接和潜在影响,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第九条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国家主要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召集审查前,根据需要组织现场踏勘、专家咨询、座谈研讨等审查准备工作。

第十条审查小组的专家从环境保护部依法设立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行业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地质环境、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审查小组中的专家人数不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环境保护部对专家库内的专家进行动态管理,在更新和补充相关专业、行业专家名单时,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意见。第十一条审查小组应当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独立地对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审查意见。审查意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础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适当性;

(三)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及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七)从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水电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的总体评价与优化调整建议,及方案实施建议。审查意见应当经审查小组四分之三以上成员签字同意,方可通过。审查小组成员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如实记录和反映。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不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一)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者范围不能做出科学判断的;

(二)规划实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并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者减轻对策和措施的。

第十三条环境影响报告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建议退回修改:

(一)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

(二)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的;

(三)对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不准确、不深入,需要进一步论证的;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者错误的;

(六)未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或者不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明显不合理的;

(七)内容存在其他重大缺陷或者遗漏的。第十四条环境保护部在收到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在30 日内组织审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应依据审查意见组织有关单位,对水电规划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对审查意见采纳情况作出说明,并将有关材料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环境保护部。

第十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审查和审批水电规划报告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第三章水电规划报告审查

第十六条水电规划报告的审查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按照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工程技术条件、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生态环境影响、工程投资以及发电效益、综合利用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比选各规划方案,全面分析水电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和可行性。

第十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设立水电规划报告审查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应当包括水文泥沙、地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生态、动能经济、规划、移民、航运、水工、机电、施工、造价、电力系统、宏观经济、能源政策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第十八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召集有关部门代表、河流规划涉及的省级人民政府代表和审查专家组长组成审查领导小组,对审查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规总院)负责审查具体工作,由其组织成立审查专家组,提出审查意见。审查会召开前,水规总院应组织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进行现场查勘。

第十九条参加审查的专家应当从专家库内相关专家名单中,综合考虑水电规划的专业要求,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

第二十条审查会议一般应包括大会汇报、专家和代表评审、大会审议等程序。专家评审可按专业分组进行。审查会议应充分听取和综合考虑各方意见。

第二十一条水电规划报告审查意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该河流(河段)开发任务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二)对水文、地质、水库淹没、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等开发条件的评价;

(三)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条件、移民安置、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推荐梯级开发方案的梯级布置、开发规模和开发方式的合理性、可行性的综合评价;

(四)对水电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采纳情况;

(五)规划实施方案和近期工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下步工作建议。

第二十二条水电规划报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予以通过:

(一)河流(河段)开发任务论证不正确或不全面,不能满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要求的;

(二)水文、地质、水库淹没和生态环境等基础资料不可靠,代表性差,不能够支撑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的;

(三)梯级布置方案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的;

(四)梯级布置方案不合理,经济性差,国民经济评价不可行的;

(五)没有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或者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过审查的;

(六)报告不符合水电规划编制规程要求的。

第二十三条审查会后,水规总院应在10 日内将审查情况及审查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能源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综合考虑规划成果、规划环评结论及其审查意见,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水电规划进行审批。第四章规划变更审查及后评价

第二十五条已经批准的河流(河段)水电规划在实施范围、梯级布局、开发方式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该规划的编制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审查和报批水电规划报告及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十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水规总院负责组织对水电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适时开展补充论证和跟踪评价工作。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七条负责水电规划编制管理的单位应依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通过招标程序,科学、公正、合理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环评单位。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有徇私舞弊情形的,应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十八条负责组织开展水电规划审查的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开展审查组织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取消其委托,并依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罚:

(一)水电规划审查工作有重大失误;

(二)水电规划审查成果质量低劣;

(三)审查过程中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四)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审查专家应以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参加审查工作,在审查过程中不受任何干扰,独立、负责地发表观点和提出意见。对于违反职业道德、徇私舞弊和本办法规定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据情节轻重对其提出批评或取消其专家资格。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国家主要河流以外河流(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上一篇: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10.7日报)下一篇: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