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共4篇)

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 篇1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内容提要:自从广东推行新课标以来,诗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提升。诗歌教学除了传统的教师讲解方式外,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融情于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第二,演绎诗意,引导学生再创作;第三,体验创作,摘取诗歌果实。

关键词:新课标;诗歌教学;诵读;演绎诗意;诗歌创作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两千多年来,优秀的诗歌作品层出不穷。中国也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诗,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

自从广东推行新课标以来,诗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提升。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里共选有诗歌46篇,总15课,占课文总数的18%。其中古诗24首,现代诗18首,外国诗歌4首,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关注。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规定,通过欣赏不同特点和风格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可见,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有的老师忽视现代诗歌,认为高考不考现代诗歌,甚至直接就不讲了;有的老师认为古典诗歌让学生会读会背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对诗歌的审美内涵、哲理思想则不再涉及。笔者认为,这两种做法均步入了诗歌教学的误区。

那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该如何展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融情于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古至今,诵读就一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手段。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经验,当一页文字摆在我们面前时,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方式。与默读相比,诵读主要是用眼获取信息,用心体味信息,以声传达信息,它具有综合高效的优势。诗歌的意象、情感、意境无不通过诵读获取。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的节奏感较强。对诗歌的反复诵读,能体会诗歌的节奏感、音韵美。伴随着或明快的节奏,感受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或缓慢的节奏,体味诗人深沉哀怨的叹息,读诗,能更深入地感知诗人的情感。

而在读诗的时候,若能指导学生融情于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内”,除了上述知识的获取外,还能更快更深入地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思维的火花。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在学生读书之前,教师可通过语言或视频或图片再现诗人境况,使学生了解诗人的身世、背景、创作原因等。只有学生对诗人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才是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如在教学《锦瑟》一诗时,可向学生介绍李商隐三次应进士考试失利,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的经历,这就给学生读诗创设了一个情境,学生更能体会诗人的悲喜,读诗的时候也就更容易投入情感。

2.音乐激发。教师可在学生读诗的时候配上一段音乐,让音乐来激发学生,使得诗人的情感能辐射到学生的情感中。比如我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给学生的朗读配上世界钢琴名曲《神秘花园》。徐徐的音乐响起,深婉哀怨的情感一下子把学生的心给揪住了,学生在读诗的时候,这种情感也一同倾诉其中。学生感情投入了,对诗的解读也就更深入了。

二、演绎诗意,引导学生再创作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日常教学中,不少学生反映诗歌教学课堂沉闷,听得他们昏昏欲睡,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改变固定思维,采取灵活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比如,在进行叙事诗的教学时,可采用让学生改编诗歌为剧本,演绎诗意的方式。

表面看来,学生演绎诗意似乎与语文学习关系不大。但其实,学生对诗歌的改编过程,对剧本的创作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诗歌大意、揣摩人物形象、分析诗歌情感的过程,同时,这还是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再创作过程。这么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比单纯由老师“喋喋不休”要好得多。

如《诗经两首·静女》,简短易懂,而且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适合学生将其改编为话剧。这个课我先花几分钟对个别难理解的字词作了解析,然后指导学生学习剧本的格式和要素,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当堂完成剧本的创作。剧本创作完成后,我从中挑选出几本较好的作品,让学生自由报名参与演绎。这一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情绪愉悦,对诗歌的把握也比较到位,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再如,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都是极好的剧本创作素材。让学生把诗歌改编成话剧来演,学生体验的是一种再创作的快乐,在积极欢快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热情高涨,连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怕学诗怕背诗,这回都积极来参与话剧表演了。

三、体验创作,摘取诗歌果实

笔者认为,一切的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应该是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诗歌教学也是这样,若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诗、懂诗、体会诗,那是远远不够的。诗歌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当学生啧啧称赏诗宋的辉煌、沉迷于诗词饱含着的丰富情感时,便是学生对诗词的体验创作之机。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富有挑战权威的意识,不困惑于名家风范,不拘囿于大家手笔,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作。对诗歌的创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课堂教学,提升技巧琢磨诗味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只有诗人而没有诗的年代。虽然网络诗歌、“红段子”层出不穷,但能称得上诗的,并不多。问题的根源,在于诗歌创作技巧的匮乏。因此,笔者认为,诗歌创作教学,首先应提升学生的诗歌创作技巧。

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向学生讲解诗歌的格律要求、炼字炼句、情感抒发方式等,让学生掌握这些诗歌创作的技巧,创作时才“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比如,在讲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一诗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律诗在平仄、押韵、对仗方面的要求;在讲授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时,可让学生分析“推”、“敲”各自的妙处,让学生学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再如,在讲授王勃的《山居秋暝》的时候,要求学生分析诗歌是如何做到“诗中有画”,让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角度和方法。有了技巧的运用,那么,学生创作出来的诗也就“诗味”更浓了。

2.课后阅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朱熹《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诗的标准,除了语言技巧,还在于内容。而现在的中学生,一方面由于学习课程多、学习负担重等种种原因,不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写作的时候,自然是无米可炊,无题可写。而有的学生,只关注流行趋势、歌坛动态、社会趣闻,写出来的诗歌自然内容浅陋,立意低下。

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感知社会。2013年以来,从“***”到“中国梦”,从“郭美美炫富”到“海淀区小霸王李天一”,从四川雅安

地震到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这一个个事件,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若留心,生活中处处皆是创作素材。

把时事引入诗歌创作教学,能让诗歌创作中的内容虚假、无病呻吟等毛病大大减少,同时,这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可谓好处多多。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语文教师应重视诗歌教学,改进诗歌教学,挖掘诗歌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接受传统优美文化的熏陶。诗歌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 篇2

1—2年级:能用自然的声音, 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

3—6年级: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

7—9年级:能主动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能够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 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地反映。

可见合唱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样, “新课标”给作为担任中小学合唱指挥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教师, 笔者以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中小学生合唱技能和意识, 努力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一、从提高素质、培养情趣的高度加强对开展课堂合唱教学的意义的认识。

首先, 作为音乐教师, 要深刻理解中小学生为什么而合唱。

笔者以为, 中小学生是为团队精神的塑造而合唱、为优秀人格的塑造而合唱、为培养合作意识而合唱、为拥有开阔的心胸而合唱、为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而合唱、为共同追求美好的事物而合唱。

其次, 要深刻理解通过合唱, 学生可能在那些方面得到锻练和提高。通过合唱, 学生的审美观、人生价值观的会得到那些修正与提高。

合唱能使学生学会安静、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服从、学会尊重、学会分享和学会用高尚的品行来规范自己。

二、从提高技巧、培养能力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合唱训练。

合唱训练的总体目标是:各个声部在用声上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 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协调、平衡、统一。童声合唱的音色训练, 要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克服胸声喊唱;正确理解轻声唱法, 克服虚声;把握童声合唱的音色, 克服童声成人化的倾向。以轻声的唱法来培养合唱的音色。最终达到“高、松、通、透”的合唱境界。

呼吸的基础训练

(1) 吸气训练要做到整齐和统一, 体现在“两个一致”:

a、进气时间上的一致。从而吐出一定是统一的, 导致演唱开口时间的整齐。

b、发声器官打开的一致。发声器官的打开必须与发声状态一致结合起来, 同时也必须与进气的练习结合起来。

(2) 呼气训练:练习时让学生在保持进气的基础上, 慢慢地、均匀地把气送出, 在不发声练习时, 可发出“咝咝”的声音, 以检查所吐出的气息是否平稳、流畅;除了气息呼出均匀以外, 还应要求控制呼气的时间要尽量长, 呼气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声音来检验, 所以进行呼气练习时不能与发声练习截然分开。

气息、起声 (发声) 训练

(1) 气息训练

具体让学生做到以下三点a、下巴喉部肌肉不紧张地打开。b、打哈状态地抬高软腭, 使喉咙通道不受阻碍。c、使所有通道通畅。

(2) 起声 (发声) 训练:起声的原理是气息的压力通过声带时引起的快速振动产生基音, 也就是说气息压力和声带张力相对抗, 两者对抗力的恰倒好处是产生声音的关键。训练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a、喉部的自然打开和软腭的抬高是使气息的进入和声音的送出不受阻碍;

b、起声仅仅是声音的开始, 声音的延续是气息和发声状态的维持和控制;

c、急起是使合唱整体保持统一的重要手段。所谓的急起:用恰当的气流量, 适度的力度冲击闭合的声带产生乐音。急起的条件:冲击是靠横隔膜驱动, 气息必须集中。合唱中大部分是急起, 因为气息的冲击和起声必须是精准的同步;但急起千万不要理解成重音, 发声器官位置的打开是永远的, 气流是后续的, 绝不能用气流冲击所有的位置。

合唱和声乐教学中共鸣和声部均衡性基本训练

(1) 、共鸣的调节:

在共鸣器官中, 有的腔体是固定的, 有的腔体是不固定的, 口腔、口咽腔、咽喉腔是可以加以调节和可以改变其形状的, 其它共鸣腔体是固定的, 但可以通过控制其进气量而改变其共鸣的比例关系;口腔在所有共鸣腔体中改变最大的腔体, 保持口腔形状的不变, 是保持共鸣不变的关键, 但这很难, 在演唱中口腔在不断地变化, 要保持形态的不变, 我认为咽腔的保持不变是关键 (软腭的抬起) ;各个共鸣腔体的比例关系的改变是随着音高的改变而改变, 这就需要通过意念来控制, 最好的手段——音高的高度想象;在整个训练中位置感必须是高度的想象, 位置先行于音高, 位置永远高于音高, 它们的关系好象似“溜溜球”的关系。高位置是第一位的, 这种状态必须贯穿在所有音高之中, 绝不能随着音高的变化而变化。

需要在共鸣腔体上进行调节, 在高位置状态上尽可能地靠前, 寻找到调节的训练在儿童合唱训练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学问, 作为指挥对音色必须要有非常鲜明的高要求、高标准, 以及精准的判断, 使学生能按照指挥的声音要求, 建立起指挥所想象中的合唱音色效果。

(2) 均衡性训练

训练时要有声部的整体概念, 声部与声部之间要相互依托, 否则会不协调、不统一, 即使各声部已经唱好了, 一旦合起来也不能准确地演唱自己的声部。具体练习:一、二、三、四声部进行合排时, 用各声部作依托练习, 或利用钢琴弹二声部唱三声部, 弹低声部唱高声部等,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倾听”在整个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唱准自己的声部, 而且能调整自己声部与其他声部在音量的大小、音色的亮暗、速度的快慢间的均衡, 同时“倾听”对培养学生音准、节奏等音乐的综合能力, 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丰富课堂合唱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科学合理地安排合唱曲目

青少年是好说好动的年龄, 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提高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首先, 以说、唱、动、舞作为学习内容, 将即兴性、游戏式作为合唱学习方式是培养合唱兴趣、提高合唱技能的有效手段。

其次丰富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重启发性, 体现童趣性;关注儿童情感的调动, 挖掘儿童的音乐天性;还有教师欣赏眼神的运用等。

在曲目的选择上, 要克服随意性, 注重合理安排。

正如吴斌先生所言:“在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中, 恐怕只有音乐学科上课随意, 不按教材上课。音乐学科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非常系统的, 即便是教材中选择的音乐作品, 也是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和循序渐进的关系来组织的。教材体现的是《课标》的要求, 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 怎能不按教材上课呢?” (3)

所以, 首先, 中小学合唱曲目的挥《课标》循序渐进的优点。

其次, 在《课标》范围内, 体现科学合理安排。

童声合唱选曲从如下五点着手:

1、本着量力而行、突出童声特

点, 能够展示艺术水平的原则, 着眼于童声的嗓音特征, 适合学生的音域、音色特点选择合唱曲目。

2、歌曲内容健康向上, 体现时代精神, 有童趣, 风格鲜明;

3、合唱形式以复调和声式为

主, 少选柱式和声的作品, 以使演唱鲜活热烈, 富于表现力;

4、既有一定的难度技巧, 艺术感染力强, 能调动每个队员的表现欲;又要避免贪大求高, 保护青少年嗓音。

5、如果演唱两首以上歌曲时,

尽量演唱风格不一、速度和情绪不同的作品。

参考文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美]杰罗姆-汉涅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

彭莉佳《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冯葆富《艺术嗓音的保护》,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威廉-文纳《歌唱——机理与技巧》, 西安, 兴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沈湘著, 李晋玮、李晋瑗整理:《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4。

①“新课标”指新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之领域二:表现。

新课标呼唤有个性的语文教学 篇3

首先是教师个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教学依附教参。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依然把教参奉为圭臬,离开教参就寸步难行,无所适从。教参当然可以参考,但应该对它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阐释。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阐发、评价、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必须具备这样的素养,能够对语文课程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阐释,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教学迷信模式。一部分教师不顾自己的情况,不顾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把适合彼人彼时彼地的模式照搬套用。这是一种盲目的机械的学习,不符合教育规律。因为模式会扼制个性发展。迷信模式是把自己的脑袋当作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进而迷失自己。

教师个性缺失的原因有二。

客观原因。首先是历史因素。目前的中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恢复高考以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基础学习不是站着的,而是“跪着”的,甚至是“匍匐着”的。他们往往用自己的学习姿态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形成了不良循环。其次是现实因素。在高考这把达摩克利斯剑下,谁也不能悠然,谁也不能超然。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只想也只能把自己锻炼成规范解题的高手,然后再把学生训练成格式化的做题能手,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让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满意。

主观原因。其一表现为教师的“定力”不够。苏格拉底认为治学有三个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因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如果自身“定力”不够,就难以“宁静致远”,难以丰富学识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二表现为部分教师惰性较强。博览群书以增学养,深入思考以抒己见,沉潜人生以成经验,独辟蹊径以立风范,这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但一些教师宁愿把仅有的一点空余时间花费在无谓的上网聊天上,也不愿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

教师教学个性的缺失从本质上说是情感的缺失,审美的缺失,意志的缺失,自信的缺失,思考能力的缺失,人文素养的缺失,不可等闲视之。

其次是学生个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理解和表达上。

在阅读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如果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他们往往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能也不敢说出自己独到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因为当他们发言时,首先考虑的是“我”的理解是“对”还是“错”,是得到肯定还是否定,是否能通过教师这一关,个性化阅读异化成了结果表决,久而久之,创新阅读变成了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写作中的个性缺失尤为明显。从语言到体式,从情感到思想,就像大棚蔬菜,棵棵中规中矩,但没有特别的滋味。高中学生的习作应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洋溢着朝气、锐气、豪气甚至霸气,而目前学生的习作却充斥着稚嫩之气、温顺之气、老气横秋之气,“我手”不能写“我心”,写出的是“他心”或“无心”。文气是心灵之气,没有心灵语言就没有灵气,心灵之语必须依托于鲜明的个性。

学生个性缺失的根源在于教师。如果教师的教学没有个性,学生在个性的各个层面诸如自我意识、自信意识、审美意识等方面就没有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育人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影响力。由于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师最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没有鲜明的教学个性的教师,往往也没有识别学生个性的慧眼,更无法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方面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梭罗说:有多少人,由一本书的阅读而开始其人生的新时期啊。教师是学生读的一本很重要的书,是最重要的课堂资源,这本书如果有其个性魅力,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解决语文教学个性化问题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勤奋并广泛阅读。教师也是学生,也需要通过阅读来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笛卡儿说:“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像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谈话。”其次,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只有人格独立的教师,在阅读与鉴赏中,对文本的感悟和体会才更接近生命的本真,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在教学中才能找到“我自己”。如果一位教师迷信权威,盲从模式,囿于教参,精神上不能独立,思想上成为奴隶,则无教学个性可言。再次,要勤于写作。语文教师肩负着作文教学任务,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负有直接的责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的作文教学特色。这种个性教学要求除了能想、能说,还要能写。“我思故我在”,同样,“我写故我在”。教师只有在不断的笔耕中才能找到自己,发现并发展己之所长,进而形成教学个性。

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个性,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

学生知道了教师知识渊博,他就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起他的求知欲,使学习成为他的内在需要。学生知道了教师思想深刻,他就会知道自己的肤浅,从而注意养成思考的习惯。当学生知道思考时,同时他就开始认识自己了。学生知道了教师擅长写作,他就会知道教师不仅是语言(讲课)的巨人,同时也是行动(写作)的高标。学生知道了教师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他就知道了语文教师(语文课程)是亲切的、人文的,不是权威,也不是神灵,就会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思维的闸门就会打开,个性的飞扬就会成为现实。

要有一双识别学生个性的慧眼。

由于年龄和阅历等诸多因素,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方面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决定精力的投入与否,“只有通过掌握自己,才能使自己得到解放”。教师之于学生,是伯乐之于马,玉人之于璞。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双善于识别的眼睛,学生的个性才能显露出来,就像米开朗基罗赋予静止的石头以生命,使石头闪现出灵性一样。

要为学生展示个性创设平台。

宽容平台。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并提倡各种个性的展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和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不能仅以自己的眼光去修剪学生的个性,“同明相照,同类相求”的现象在这座平台上是要杜绝的。

平等平台。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应该人人平等。要让学生敢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学生具有了独立精神和鲜明个性,才能做到新课标提出的“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才能由学奴变为主人,才能对自己的终身发展负责。教师与学生如能达到这种相互切磋、相互砥砺的境界,教与学就能降低内耗,相得益彰。

活动平台。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语文运用的空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在广泛的活动中,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具有以前没有知晓的本领,进而精神振奋,信心百倍,励志有为。

鼓励平台。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法实质上是要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肯定和鼓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极其有效的方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被群体、被社会肯定。在肯定和鼓励中成长的人才能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提升平台。新课标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即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语文学习个性,但如果没有教师给他指出努力的目标,他也许只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个性优势就得不到发展。古罗马的小普林尼说:如果没有勤奋,没有机遇,没有热情的提携者,人就是再有天赋,也只能默默无闻。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提携者,在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方面,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幸莫大焉!萧伯纳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让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教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这把火炬去点燃学生的火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呼唤语法教学回归 篇4

郝玉明

内容提要:语法知识淡出语文教学体系,使语文教学显出“脱节”现象。重新恢复并加强语法知识的固有地位,很有必要。

关键词:尴尬处境、淡化不等于淡出、无法回避、灵活多变 最近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逐渐地乃至完全地淡出了初中语文教学。这让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些莫名的困惑。初中语文教学究竟应不应该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吵得沸沸扬扬,并且有了普遍一致的结论,方才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教学范围。然而,纵观淡出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因此,笔者斗胆认为,必要的语法知识应该学,而且必须学!本文拟就这一观点,谈一点相关的看法,以作商榷。

一、语法知识淡出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同时,从苏教版的课本教学内容的设置看,只是在每册课本的后面以附录的形式收录了一个“语法修辞知识简表”,并没有具体的知识要点和相应的练习巩固。这样的课程要求和课本设置,明确地把语法“赶出”初中语文教学体系,致使很多一线教师对语法基本上不讲、不上。

再从初中语文试卷题型的设计来看,语法已经不被列入考试的主要内容,充其量不过是仿写句子和病句的修改,而这些并不需要系统的语法知识,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即可。既然不考,那教师和学生就更不会去上繁琐的语法课。再加上,现在各种理论和研讨会对人文性的

提倡,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体的感悟。从而使初中语法教学彻底陷入了低谷。

二、教学实践中的尴尬处境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根本无法回避语法知识。于是,常常出现下列诸种情形:

1、既想把语法“赶出”教学体系,却又要让语法羞羞答答地躲在课本的旮旮旯旯里,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有似无,若隐若现。

2、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要提及各种词性,尤以文言文更为突出,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等。说到名词、动词、形容词,学生多少知道一点,说到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大部分人就不知所云了。同样,提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提到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一副讶然表情!

3、考试明确不考语法,却又每次都暗含着语法知识。如:修改(判断)病句,辨析成语,仿(续)写句子,变换句式,拟写对联等等。

4、过去,语法作为必学内容,尽管考试题型多变,但是考试范围明确。老师知道怎样教,学生知道学什么,举一能够反三,一通能够百通。而现在,在“教会学生怎样读书”的幌子下,考的基本上是没见过的东西,什么“解题思路”,什么“答题技巧”,往往名实不符!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吗?文章作者做不出出题者为他的文章所设计的题目!作家尚且如此,何况学生!

凡此种种,让语文老师茫无头绪。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词、短语、句子等语法知识点。面对一些相关概念、术语,往往不知就里,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从基础开始重新讲语法,那是不现实的。既没有时间,又可能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但是不讲,让学生凭

语感进行揣摩。虽然凭语感学生也可能会做一些,但终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毫无疑问,这是在误人子弟!因此,笔者认为,中学生必须学习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语法知识。

三、淡化不等于淡出

当然,一整套的过于繁琐的语法知识,过于机械化的语法训练确实应该淡化,但淡化并不等于淡出,学习一些常用语法知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1、可以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了解了汉字集声音、形象、词义于一体的特性,学生就不会因为形近、音近而写错字了。比如:趋之若鹜和好高骛远。

2、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改病句。学生了解了词性,句子成分、短语以及简单的复句知识,就能分析句子错在哪里,谁和谁搭配不当,缺少了什么成分,误用了什么关联词等等。

3、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了语法、修辞,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能针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分析。

4、能够帮助学生纠正朗读节奏,准确断句,不至于因误读而闹笑话。如: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马作|的卢|飞快——马作的卢|飞快

5、弄懂对联的基本要求,知道什么是宽对,什么是严对。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诸如此类,无须赘述。那么,怎样学习语法,方能做到恰到好处呢?

四、构建合理又合适的教学机制

首先,学习语法知识的根本在于保证足够的时间。向哪里要时间呢?向现代文要。现在,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现代文。每篇都

离不开题解呀,作者呀,层次呀,段意呀,内容呀,主旨呀等等,而这些东西跟考试内容相去甚远,毫无用处。我们可以不讲或少讲课本上相当数量的现代文,只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个大意即可。这样,学习语法就有了足够的时间保证。

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1、根据学生知识梯度和具体的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要点。使每一个学生对一些通用概念有个初步印象,不至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陌生感。

2、成立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适当对那些热爱语法知识的学生进行专题训练。

3、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一些趣味性练习。如:用对偶的方式改写“松间明月照,石上清泉流”两句诗;再如:按要求把“只、才、就、竟”几个副词准确填入句子:A、表示便宜: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B、表示很贵: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C、表示特别便宜: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4、组与组之间举行汉语知识书面竞赛,或者口头抢答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作为一些教学尝试,似无不可。或许,每一位老师在尝试教学中,会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语法教学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随机选择恰当的教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上一篇:暑假里的一件事五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托管期中考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