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精选12篇)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篇1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一

本人于20xx年7月18日至7月22日,在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分别学习了、、、、,以及等课程。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知识广泛实用、与时俱进,教授讲课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引人深思,虽然这次培训不涉及专业课程,但这几天的培训将对本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起到重要作用,是对个人的生活态度,人身素质,工作、学习、研究方法,以及职业规划的一次较全面的指导,本人受益非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面

培训前,总以为专业技术人员就应该一心一意学业务,踏踏实实搞建设,认为学好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就行了,其它事有领导考虑,相关人员解决,不用自己管。继续教育心得体会。通过培训知道,作为建设领域的技术人员,特别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以专业技术知识为核心,向外延伸学习相关的知识,更好的服务于本职工作。以项目建设为例,一个项目的实施会有各种资源的消耗,我们如果需要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就得学习和了解循环经济理论,对比中外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结合施工实际,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或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在已有经验和实践的基础进行大胆创新,而创新的灵感往往需要一个净化思绪的氛围,艺术往往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有效工具,可艺术的鉴赏和感知离不

开相关知识的积淀。事实证明,艺术往往能激发一个科技人员伟大的创新灵感,比如这次培训中,老师提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常常在音乐会中灵感涌现,攻克科技难题,从而为中国的科技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在施工实践中发现新方法、新材料,准备分享给业内同行时,就得学习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把你的创新成果明明白白的表述出来,才能让用的着的同行看的懂、能使用。当然,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从而厚积薄发,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

交通建设长期工作于野外,特别在安康这样的山岭重丘区修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不可避免,环境恶劣,工作辛苦而繁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年龄渐长,身体机能处于下降周期。继续教育心得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同时要有积极向上的

心态、豁达的精神面貌,具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三、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身处一线、心怀全局的眼光

交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一环,看起来干的是很具体的事,却关系全局,修的是路桥,影响的是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工程的造价、质量、进度、安全、环保、节约等都涉及国计民生。如何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只有以全局的眼光为指引,专业知识为基础,用严谨分析比较的方法,做出科学、高效、质优的技术方案和建议书,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有义务提醒或制止决策层不遵照技术规律的盲目决策。为行业科学发展和创新打下实实在在的基础。

四、体制障碍已严重制约着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让我们这些工作于基层事业单位,从事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

员看到了一线曙光。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机制不活,管理教条机械,身份管理重于岗位管理;职称晋升制度缺乏良性循环机制、晋升程序存在严重不公和缺陷;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干多干少一个样等等。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以职称晋升为例,上级人社部门要求必须有空岗证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把空岗证等同职称,对后晋升职称人员造成最大的不公平,这个制度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先晋升职称的人皆大欢喜,因为竞争者已经被这一制度挡在门外了,所以先进的人干也行,混也可以,反正职称已经晋升了,待遇已经上去了,就等着更高级别的人退休让岗后再晋升,后晋升的人着急也没用,反正干的再好也没办法晋升职称,拿到相应的待遇,所以也混吧,只要资格年限够了,等人家退休了再晋级。如此下去,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等待和混日子过程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篇2

自进行国家级子课题“作为学习策略的教育理论读物选择研究以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且深有感触。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记得小时候有一本杂志,我家四口人抢着看,它就是———《读者文摘》。刚开始我喜欢看其中的漫画、笑话。后来被精美的封面所吸引,有经典古画,有清纯美女,有山水名胜———典雅高贵、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品读文章,更是由衷喜爱。文章内容丰富而有内涵,贾平凹、周国平、梁晓声、毕淑敏、池莉等大家的散文都是我的最爱,总是逐字逐句细细地看。还有许多无名作者的经历也很感人,令人深思共鸣。岁月荏苒,《读者文摘》又改名为《读者》,我也由学生成长为教师。但我对它的喜爱依旧。读它,是一种幸福。它所选的美文让我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就像一本好书值得珍藏,没过期过时之说。就连工作繁忙时,我也不忘读它,那是享受,是放松,是启发。如同清泉,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如同知己,默默与我交流倾谈;如同亲人,轻柔地慰藉与抚平受伤之心……

记得在《读者》中,曾看过一篇肖川的《教育的力量》,这是我最喜欢的章节之一,几次拜读后轻轻阖上,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肖川教授在我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

在书中,肖川教授讲到了宽容,他说:老年人是较能宽容的,原因恐怕就在于老年人已经历练人生,见怪不怪,更能接纳人类广阔无限的多样性。青年人是最需要被宽容的,他们初出茅庐,棱角未钝,往往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宽容、宽松、宽厚给人以安全和融洽,更易于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青年人也最需要以宽容的精神来行事。在我们的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想到了为人师的我,看到学生听讲不认真,作业没有完成,课文不会背,我也会很生气,但是我意识到了批评已起不到太大作用。如何既严格要求学生而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这的确不容易做到。我现在教的是初三年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正是自以为成熟,以为自己可以决定一切的反叛时期。升学的压力已经是高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看着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实在是不忍心再去吵他们,于是我先管好了自己的情绪,接着把更多的指责变成了引导和奖励,渐渐地学会了对学生的宽容。因为在讲台上,是我们在人生舞台上的一部分,凡事也都只能“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

是啊,回想这么多年自己走过的路,正是自己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宽容之心待孩子,以善良之心爱孩子,以欣赏之心看孩子的结果,让每一个成人都不再麻木、都易于感动,我们的生活会更加阳光灿烂!

读《读者》,你会有许多的感动,你会有许多的领悟,你还会有更多的反思。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优雅的离别》,讲的是2008年岁末的一天,开心辞典节目现场。与王小丫对坐的是一位有着美丽卷发的时尚女子,她一脸笑容,正在认真答题。她叫臧涛。答题过程中,通过小丫的介绍,作者了解到这样的情况:33岁的臧涛不幸患上乳腺癌,做了乳房切除手术后不久,丈夫与她离婚。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下,她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化疗。然而到2008年底发现癌细胞已经残忍地扩散。坐在台上的她,生命已开始倒计时!然而,就是这个美丽而坚强的女子,那么从容与淡定,她毅然放弃治疗,并做出了一个让人敬佩的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臧涛顺利答对六道题目之后,获得了央视送的一份大礼:一台小巧的笔记本电脑,她把它送给自己年仅十岁的活泼可爱的儿子。在节目现场,她与答应为她做角膜手术的姚小明博士见面,并当场签署器官捐献协议书。她的举止落落大方,笑容优雅从容,丝毫看不出是个重症患者。臧涛表示,如果可能,她希望自己的眼角膜能够移植给一个小孩儿或一位老年人。她说:“孩子生活刚刚开始,是那么的需要光明;而老年人能在有生之年看见身边的一切,心中不会留有遗憾。”

那一刻,我被文中的臧涛所感动。她优雅的黑边眼镜,她时髦的俏丽卷发,淡淡的微笑,从容的举止,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面对风雨,岿然不动,宠辱不惊,是超然的境界。看完文章,想想我们自己,工作、生活中还有哪些克服不了的困难呢?让我们一起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生命之美,敢于面对、敢于承担、敢于付出……我把文章读给我的学生听,他们感动地哭了,为伟大的母爱、为坚强美丽的主人公。这比任何苍白的大道理都更有教育意义!我给学生朗读的文章有很多,如:《三文鱼的生命旅程》,讲述了三文鱼充满危险和悲壮的一生,它们遭遇重重困难,却义无反顾地去经历,去搏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告诉我的学生人生应该像三文鱼一样,去勇敢地经历和成长。又如:2009年一期的卷首语《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文中写到“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当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这样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我对我的学生说:“希望你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将来走到社会上,世界会更温暖,而你们也将会是受益之人。”

我爱《读者》,《读者》中的真情故事,让我懂得了感恩、宽容和爱,善待长辈、善待亲情、善待友情;《读者》中的海外文明,让我紧跟上健康时尚的生活节奏,让自己永远不被时代抛弃。更为可喜的是我对这本杂志的热爱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我的女儿和爱人。现在每逢来了新的一期《读者》,他俩跟我抢着看。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篇3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记得小时候有一本杂志,我家四口人抢着看,它就是——《读者文摘》。刚开始我喜欢看其中的漫画、笑话。后来被精美的封面所吸引,有经典古画,有清纯美女,有山水名胜——典雅高贵、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品读文章,更是由衷喜爱。文章内容丰富而有内涵,贾平凹、周国平、梁晓声、毕淑敏、池莉等大家的散文都是我的最爱,总是逐字逐句细细地看。还有许多无名作者的经历也很感人,令人深思共鸣。岁月荏苒,《读者文摘》又改名为《读者》,我也由学生成长为教师。但我对它的喜爱依旧。读它,是一种幸福。它所选的美文让我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就像一本好书值得珍藏,没过期过时之说。就连工作繁忙时,我也不忘读它,那是享受,是放松,是启发。如同清泉,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如同知己,默默与我交流倾谈;如同亲人,轻柔地慰藉与抚平受伤之心……

记得在《读者》中,曾看过一篇肖川的《教育的力量》,这是我最喜欢的章节之一,几次拜读后轻轻阖上,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肖川教授在我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

在书中,肖川教授讲到了宽容,他说:老年人是较能宽容的,原因恐怕就在于老年人已经历练人生,见怪不怪,更能接纳人类广阔无限的多样性。青年人是最需要被宽容的,他们初出茅庐,棱角未钝,往往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宽容、宽松、宽厚给人以安全和融洽,更易于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青年人也最需要以宽容的精神来行事。在我们的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想到了为人师的我,看到学生听讲不认真,作业没有完成,课文不会背,我也会很生气,但是我意识到了批评已起不到太大作用。如何既严格要求学生而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这的确不容易做到。我现在教的是初三年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正是自以为成熟,以为自己可以决定一切的反叛时期。升学的压力已经是高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看着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实在是不忍心再去吵他们,于是我先管好了自己的情绪,接着把更多的指责变成了引导和奖励,渐渐地学会了对学生的宽容。因为在讲台上,是我们在人生舞台上的一部分,凡事也都只能“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

是啊,回想这么多年自己走过的路,正是自己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宽容之心待孩子,以善良之心爱孩子,以欣赏之心看孩子的结果,让每一个成人都不再麻木、都易于感动,我们的生活会更加阳光灿烂!

读《读者》,你会有许多的感动,你会有许多的领悟,你还会有更多的反思。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优雅的离别》,讲的是2008年岁末的一天,开心辞典节目现场。与王小丫对坐的是一位有着美丽卷发的时尚女子,她一脸笑容,正在认真答题。她叫臧涛。答题过程中,通过小丫的介绍,作者了解到这样的情况:33岁的臧涛不幸患上乳腺癌,做了乳房切除手术后不久,丈夫与她离婚。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下,她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化疗。然而到2008年底发现癌细胞已经残忍地扩散。坐在台上的她,生命已开始倒计时!然而,就是这个美丽而坚强的女子,那么从容与淡定,她毅然放弃治疗,并做出了一个让人敬佩的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臧涛顺利答对六道题目之后,获得了央视送的一份大礼:一台小巧的笔记本电脑,她把它送给自己年仅十岁的活泼可爱的儿子。在节目现场,她与答应为她做角膜手术的姚小明博士见面,并当场签署器官捐献协议书。她的举止落落大方,笑容优雅从容,丝毫看不出是个重症患者。臧涛表示,如果可能,她希望自己的眼角膜能够移植给一个小孩儿或一位老年人。她说:“孩子生活刚刚开始,是那么的需要光明;而老年人能在有生之年看见身边的一切,心中不会留有遗憾。”

那一刻,我被文中的臧涛所感动。她优雅的黑边眼镜,她时髦的俏丽卷发,淡淡的微笑,从容的举止,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面对风雨,岿然不动,宠辱不惊,是超然的境界。看完文章,想想我们自己,工作、生活中还有哪些克服不了的困难呢?让我们一起在有限的生命里,創造生命之美,敢于面对、敢于承担、敢于付出……我把文章读给我的学生听,他们感动地哭了,为伟大的母爱、为坚强美丽的主人公。这比任何苍白的大道理都更有教育意义!我给学生朗读的文章有很多,如:《三文鱼的生命旅程》,讲述了三文鱼充满危险和悲壮的一生,它们遭遇重重困难,却义无反顾地去经历,去搏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告诉我的学生人生应该像三文鱼一样,去勇敢地经历和成长。又如:2009年一期的卷首语《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文中写到“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当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这样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我对我的学生说:“希望你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将来走到社会上,世界会更温暖,而你们也将会是受益之人。”

我爱《读者》,《读者》中的真情故事,让我懂得了感恩、宽容和爱,善待长辈、善待亲情、善待友情;《读者》中的海外文明,让我紧跟上健康时尚的生活节奏,让自己永远不被时代抛弃。更为可喜的是我对这本杂志的热爱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我的女儿和爱人。现在每逢来了新的一期《读者》,他俩跟我抢着看。

朋友们,当因工作繁忙、家务缠身没有太多时间品读大部头名家巨作,不妨拿起《读者》赏析、浏览,定会喜欢上“它”。课题《作为学习策略的教育理论读物选择研究》的研究,让我把以往所喜爱的书籍从中的收获,收集、整理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魏书生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篇4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这本书后,感受最深的就是魏书生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切实做到了为学生服务。民主管理是我体会最深的。

我们认真研究过魏书生的教学管理经验后,就会发现,魏书生管理的艺术的核心有两个字:民主。魏老师主张“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采取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承包责任制”,将各项班级日常工作细化,承包给个人,专责管理,从而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大好局面。这种举措大大强化了个人的责任心,充分激发了班级各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合力,集体推进了班级的各项工作。

民主化是魏书生取得成功的要诀。“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您是用什么方法调动的?”在每次公开课后,面对众多同行的询问,魏书生总是这样回答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民主呢?魏书生认为,首先是师生心灵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魏书生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来说如果是一个陌生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对科目教改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其次,魏书生认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他说:“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最后魏书生的教育民主集中体现在“决策过程民主,多和学生商量。”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学生就有参与教学过程和民主决策的权力,这也是教学民主最基本的要求。而要发挥教学民主,就必须把教学民主思想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魏书生说:“要做到教学民主,就要和学生多讨论、多商量。商量什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致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同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师生之间认识的统一。”他指出,“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即不仅学而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这样时间长了便养成了发表自己意见,积极参与教学的习惯了。”这样也切实做到了民主化管理。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也将不断探索民主化方式的管理,让学生的学习做到幸福,教师的教育教学也真正幸福起来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几个数学教育研究的案例。第一个案例中研究者使用的是访谈法,目的是想通过访谈,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产生错误认知和差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克服它们的有效措施是什么,等等。通过研究,希望提炼出可供教材编写人员和教师参考的建议。访谈法是研究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学者在了解和分析学生思考过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让学生在发现和创造中学数学”这是一个诱人的数学教学境界。布鲁纳认为“发现法”具有两个效用:一是给心灵带来愉快,二是促使能力获得迁移。为了检验布鲁纳的这些看法,马鞍山市第十三中学冯建国教师在初一的两个平行班级的数学课中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教学实验,甲班用发现法乙班用一般方法。第二次教学实验则轮换一下,乙班用发现法,甲班用一般方法。两次课的内容是连续的,一前一后依次是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根据这两次实验得出几个结论:

(一)布鲁纳所说的“愉快”是存在的,这从两次发现课举手要求回答的总人次为238,而两次一般课相应数学据为115,以及从课堂气氛等教学现现象中可以看出。

(二)布鲁纳所说的“迁移”能力提高也是正确的,这从学生在完成B组题目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两次发现课中,学生在B组得到的平均分累计为48。9,而两次一般课的相应分数仅为33。

(三)发现法有得于对基础好、智力好的学生进行教学,但也容易产生全班成绩的两极分化。比如,在A组题目中,两次发现课得满分的总人数和30分以下的总人数依次是58人和9人,相应的一般课数据则为53人和3人。

这个研究案例采用的是轮组实验法,意在控制无关变量带来的影响,是教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课堂教学中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一种人际交流工具。然而,从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看,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似乎还难尽人意。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现状究竟如何,学生最喜欢和最厌恶的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是什么,教师课堂教学用语在教师魅力诸方面中的地位如何,浙江方桥初中的张菊飞等老师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6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 新世纪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但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次“十五”师训把“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当自己认真研读以后才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毋庸置疑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当之无愧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教育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高素质高水平教育的需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和谐这就是新的教育观。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式教学等等。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代办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师敬业精神的灵魂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铸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新型的教育事业。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教育的本职任务、教师的本职任务原本就应该为社会培养成功者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主动发展。成功教育把激发、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作为培养目标强调为学生修身发展的长远需要服务。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外压式的强制教育通过教师创造成功机会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主动内化教育要求自我开发内在潜能主动发展个性。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篇7

1. 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许多教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 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 促进了多边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 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学习, 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 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 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 既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又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在合作学习中, 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 还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二、教师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 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参与学生的讨论, 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 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要下工夫了解每位学生, 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对表现欲望强、表现机会多的学生, 既要有鼓励又要有提示, 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分享。要善于为小组讨论设计各种话题, 让那些不爱开口的学生也有感兴趣的话题, 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 还应该引导学生针对参与式学习的不同方式, 和教师共同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 以维护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环境, 实现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 就如水上浮萍, 落不到实处, 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 一方面会使学生无法交流, 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好学生的“垄断”, 这样绝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教学中, 当提出一个问题后, 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形成“统一”意见后, 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 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做好小组分工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 最好按照异质分组, 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 可以采取轮换制, 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 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 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 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 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五、要防止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当前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存在下列一些倾向:一是形式主义, 认为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 (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 就是合作学习。二是不管什么科目、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讲究场面的热闹。三是在合作学习形式上研究甚多, 而对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和途径研究较少。这些倾向对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沈阳市皇姑区教师学校)

浅谈学习心得 篇8

有幸听了江苏省张家港市二中26位优秀教师的地理课、政治课、语文课、物理课、生物课、历史课、数学课,受益匪浅。这些教师的课,或设计精美,或朴实自然,他们创设教学情境,投入情感,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我时常被教师的精彩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绪所感染,这次听课让我对新课改的理念又有了一次升华。

先说听课感受。这次听的课是初一、初二年级的数学课、地理课、生物课、物理课、历史课、政治课,初三的物理课等,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亲和力和授课时丰富的课堂评价以及对学生的尊重。比如在授课中,教师的言语表达简洁明了,语气又很亲切,多鼓励无批评,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听课过程当中,执教老师那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史料知识,典型试题易难训练,语文词句反复朗读揣摩,课文的范读,物理的演示与动手操作,幽默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等,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本身的素质也非常重要。

1.上课教师的课前提问、知识点的巩固、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贴近学生。

2.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贴近学生生活,做到了学以致用,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堂整体设计思路好。

3.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简练而有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在教学中有的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担任角色,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地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做到了贴近生活实际。

5.上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教具,创设争论焦点,逆向思维教学。有些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操作,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手能力,体现了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在做中学的教学新理念。

6.授课者总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情感产生交融,促成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学得自主、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得扎实。新授内容都是通过学生身边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把新知变成能力。

7.授课者教态尤其自然,过渡语言很自然,鼓励、评价学生的语言恰如其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8.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完善思维。

听了江苏省张家港市二中26位教师的课,他们各自的教学艺术风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打动了我。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直观地看到教师在新课改中的模范作用,他们认真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使我明白了一些在课堂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课前精心预设。老师在课前都以与本节课有联系有情趣的故事与学生非常和谐地交流,引发学生兴趣,拉进关系,使学生内心有一种亲切感。课前在教具、课件上准备得充足,对学生的水平、实际经验等都能做到充分的估计预料,有的放矢。课中精讲多练。老师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学中玩,玩中学,非常适合孩子们的特点。对一些较困难的问题,又在适度的情况下,开展小组活动,并且老师能提出既明确又具体的要求,讨论有目的,说话有依据。整个课堂上,充分利用课件、学具,对学生思考后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准确地予以解决。他们的课堂教学、一言一行,是一面镜子,自己在实践中与他们的差距很大,要在短暂的一节课中,收到好的效果,还必须认真学习。课后回味评价、总结很重要。他们都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加强巩固。注重学生互评,师生评价,并给予肯定。我认为这样做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是一种加油的妙方。我也向他们申请上一节课,得到了他们的同意,上的是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课后与他们进行交流,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另外,我与本县二中教师赵兰参加了市一中的历史同课异构、市二中的语文磨课活动,还有评课活动,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磨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成长环节。通过几次磨课,在教学中的不足可基本接近零,从而上出优秀课。

在听课之余还对江苏省张家港市二中的学生管理、食宿管理、微机室、阅览室、茶室、档案室、器材室、实验室等进行了观察,并向其负责教师询问,他们都把自己的责任说得非常清楚。

通过此次学习,我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新的教学理念还有待学习,今后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完善教学艺术,提高效率,必须不断地“充电”,不断探索实践。

学习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篇9

一提到陶行知先生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就想起了几句名句,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油然而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是陶行知先生奉献精神的写照。还有“身教重于言教”,他强调了教育的示范性,模范引领作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强调了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

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重要而有影响的教育思潮之一。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见,其基本含义:第一,教育与人类的生活是相伴而生的;第二,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与教育之间不是割裂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生活中富有教育的素材,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教育要与人类的生活相适应,与学习者的生活相联系。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具有终身性,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也就是说我们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第四,教育具有全面性。人类的生活的全面性决定着教育的全面性。生活是一个整体,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的。“是生活即教育,就是社会即学校了。两者是相关联的,是一个学理。”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打破二者的隔绝。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做不是单纯蛮干,而是包含复杂的思想活动;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系统关系中思考问题。

陶行知在教学方法方面还有诸多的见解。他提倡因材施教,倡行启发式、发对注入式;培养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或自我教育能力;倡导手脑并用的方法,他认为探讨知识之路有五路,即活动、观察、看书、谈论、思考;推荐小先生制,孩子教孩子,孩子教成人,这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府谷三小 马琼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在认真听取了以胡卫平为代表的六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后,令我如沐春风。

一直以来为做一位好教师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但总觉得有所缺失,缺乏理论的指导。虽然自己也看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们的书,但书上得来终觉浅,那些高深的理论若没有人进行讲解总觉得是难以消化的。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应对时代的变迁,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这次培训给我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不停地学习!

以胡卫平为代表的这六位专家在学业上都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中不是教授就是副教授,要么就是博士后,但他们依然在努力地学习者,他们的一个个感人的好学故事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如李高峰教授说他为了去英国留学每晚都要奋战到凌晨1点左右,有时若被其他事占用了学习的时间,不得不彻夜不眠不休。如此精神,怎能不叫人钦佩?如若我们在教学上也有这样的精神,何愁教不好学生? 李教授说他也曾在一线干过,那时候血气方刚,也曾打过学生。但现在回想起来总免不了后悔,毕竟孩子还是孩子。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我们真是不应该对他们拳脚相加,我们有什么理由去那样做呢?只因为他们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或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吗?我想那也应该有其他的方法吧!

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对学生我们应该俯首甘为孺子牛。那么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我们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让这些理论去指导我们去实践。其次才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然前人以总结出经验且形成理论我们又何苦苦苦去摸索?专家们已把理论吃透,我们又何不倾心聆听?这样我们又何愁提高不了教学技能。几位专家说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投桃报李,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才会更好地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连漪,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代的学生越来越懂事,他们不再以为老师是权威,他们以逐渐有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很平常地延续着自己的工作之路。徒有可嘉精神,这多么可悲,其实“蜡炬成灰泪始干”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师职业精神的写照。我们应该追求的职业精神是,发展学生,也发展自己;照亮学生,也要照亮自己。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做“减法”,要减掉积压在我们身上的重压;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要学会团结协作。教师毕竟是不同于其他职业的。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老师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只轻轻“搅动”一下也是不行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晚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在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学习工笔重彩绘画心得略论 篇11

我出生在书香世家,儿时家中曾有不少古籍和书画(文革中已毁),对我的影响颇深,从而喜欢并学习了绘画,后又拜北京中国画院画师马晋为师,成为人室弟子。在这之中认识了不少当时著名的画家。在这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我把自己绘画心得与大家一同商榷。

当时学画,马晋先生首先强调先临摹一些古画及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掌握绘画的技法,南齐谢赫的绘画六法中的“传移模写”,“临”是按照规定现成的绘画用笔用墨方法,复制下来。“摹”是用极薄的透明纸,印在画上,描摹它的笔迹,勾勒它的轮廓,后对照仔细观看。对布局、用笔、用色、用墨经过仔细观察,再落笔来临摹,先要做到形似,而后神似,看画和临摹是一个学习传统绘画的方法,在马普先生处看到了临摹的郎世宁《百骏图》,宋李公麟《五马图》,临方希仙本《丽人行》,北宋朱锐《赤壁图》等等,受益非浅。马晋先生强调作画从临摹开始,但更重视写生,古代花鸟画家都是从写生人手,在一千多年前已经有了“写生”这个名词。“写生”就是面对实物去画,写生对于描画眼前事物及绘画创作是有很大帮助。创作是在写生基础上对绘画进行艺术加工,不重要的可以删掉,突出主题,写生时要表现实物形状和其内部构造关系,培养发展观察能力,为绘画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绘画,不但要练手,同时也要练眼,勤学勤练,不分寒暑进行研究创作,我们在绘画上必须向前代画家学习吸取精华,融合外来艺术的优点,以求在艺术创作上创作出新形式,以上是我的一点肤浅心得,请大家评点。

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心得体会 篇12

第一, 他要求广大的青年一定要正确的认识五四青年运动。号召青年们要团结一致, 中国革命一定要在抗日过程中取得胜利。

第二, 他阐述了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具体讲述了中国革命的革命对象、革命主体、革命动力、革命性质等。他还指出, 中国将来一定要发展到社会主义去, 这是谁都不能改变的定律。但目前的阶段不是实行社会主义, 而是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 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 全国的青年必须为此而努力。

第三, 他总结中国过去几十年革命的经验教训, 告诫全国的青年要好生研究, 只有动员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 才能战胜帝国主义, 才能战胜封建主义。

第四, 他讲到了青年运动。毛泽东对青年运动的任务、方向和道路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论述, 使青年运动在促进中国历史进步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青年是革命的先锋和开路者。毛泽东经历了“五四”运动、领导过党内多次爱国学生运动, 因而非常清楚青年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在这篇讲演中, 他对青年在中国革命的作用作了非常明确的肯定, 自“五四”以来, “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 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毛泽东要求全国青年要充分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明确指出延安的抗大, 陕北公学等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抗日先锋队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 要他们领导群众组织群众, 为革命事业做贡献。

毛泽东把青年及青年运动的任务分为一般任务和特殊任务。1938年, 毛泽东在延安与世界学联代表团谈话时就讲到:中国青年们的任务, 可分为一般的与特殊的。一般的任务, 这是中国任何年龄、任何职业的人民之共同的任务, 没有什么分别的。有分别的, 是其特殊任务。中国青年们的特殊任务是什么?就是争取自身的特殊利益。毛泽东把坚持统一战线, 坚持持久战, 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建立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国当作青年的一般任务;又把改良教育和学习, 组织学生和青年团体及救亡团体, 争取青年的民主权利等方面, 当作青年的特殊任务, 使青年和青年运动在革命进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毛泽东对青年的历史使命作了深刻分析, 使青年运动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青年运动方向和道路问题上, 毛泽东认为, 青年、特别是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青年运动和人民革命运动相结合, 是青年成长、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和基本道路;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特别是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 能够从中吸取思想和政治的营养, 能够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在革命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青年运动同人民革命运动相结合, 是青年运动坚持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的唯一道路。

毛泽东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 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 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 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 是革命的, 否则就是不革命的, 或者是反革命的。历史事实证明, 青年运动凡是和人民革命运动结合得好的, 都在人民革命运动中起了先导或者中坚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进一步论述和发展关于青年学生和工农群众相结合、青年运动和人民革命运动相结合的思想, 并赋予新的时代气息, 强调广大知识青年只有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所作为;青年运动只有同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相结合, 才能蓬勃发展。

要青年向工农群众学习, 做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向工农群众学习,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一直是毛泽东同志的重要教育观点。在1939年,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 就十分强调地指出:“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 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 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虚心向实践学习。”在同年5月, 他在《五四运动》一文中, 进一步阐述道:“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 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 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认为这是判别青年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准。

第五, 讲青年在抗日战争中时负有重大的责任的。青年运动的不统一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号召青年应该继续要求统一, 因为统一才有力量。要使全国青年知道现在的形势, 实行团结, 抗日到底。

第六, 说到了延安的青年运动。

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当时延安青年运动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他说: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 就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方向。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因此, 毛泽东号召全国青年要向延安青年学习,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毛泽东盛赞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 是抗日救国的先锋, 他们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 工作方法也是正确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延安青年的“开荒种地”, 认为这件事连孔夫子也没有做过。这说明, 毛泽东注重指导革命理论学习的同时, 更重视实践和工农结合。所以, 毛泽东要求青年坚持不断学习:一要自我学习;二要向工农大众学习, 鼓励青年深入生产、生活实际, 获得劳动技能与科学方法, 最终为革命和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看到, 积极、健康、向上是青年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但是当代青年极富个性, 思想开放, 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心理倾向, 他们也面对着各种需要克服的困难, 因此, 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也隐藏着一些矛盾与困惑。当代青年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使自己逐步地走向成熟呢?我们应当继承五四传统, 走向社会, 走向群众, 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 在现实面前深入思考, 在社会实践中激发自己的爱国热忱, 认知自己负担的历史使命, 使自己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减少噪音的措施下一篇:5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