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工作思路(精选8篇)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贯彻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精神,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工作方针,努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氛围,全面推进《自治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加快提升我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提高知识产权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基础,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1.推进《自治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贯彻实施。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协调指导作用,联合协调知识产权各部门,制定和实施“专项工程推进计划”。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科技等工作的有效衔接,主动服务于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型新疆建设。
2.扩大对口援疆和东中西部知识产权合作。贯彻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对口援疆工作会议暨局区会商第二次会议精神,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局援疆方案中各项内容的落实,推进东中部省市与新疆地州建立和深化对口援助合作关系,加强和改善地州知识产权局基础条件建设,实施一批知识产权对口合作项目。
3.深化试点示范工作,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加大对专利实施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和产业化。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和知识 1
产权强县市工程,促进重点州市(县)、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改进专利申请资助工作,鼓励发明创造和促进专利申请。实行专利申请增长目标责任制,在各类园区开展科技型企业“专利消零工程”试点工作,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实现年度增长目标。开展自治区专利奖评选,奖励优秀发明创造者。
4.加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新疆专利信息中心,建立自治区优势产业专利数据库。依托国家专利技术(新疆)展示交易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展示交易平台和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促进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加强对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在乌鲁木齐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
5.加强专利法制建设,提高专利行政保护水平。配合自治区人大和政府法制办完成《自治区专利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建立专利行政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实施《自治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成立新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巡回口审庭,面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6.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推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周”和“专利周”等品牌宣传活动,强化面向社会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教育。联合区内外媒体,开展“知识产权企业行”宣传报道活动。深化知识产权中小学教育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把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纳入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专题培训。
7.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自治区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培训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启动自治区知识产权人才库建设和专利工程师职称评定试点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软课题研究,通过项目培养引进一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
1 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工作思路
(1) 增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为顺利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 增加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 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
(3) 防止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无形资产的不当流失, 对无形资产的维护意识有待提高。
(4)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力度, 提高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知识产权的收益。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因知识产权在市场交易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其产生、行使和保护与市场紧密结合。
(5) 加强动植物品种权和地理标志性产品的保护与宣传力度, 打出内蒙古大草原的无污染、绿色品牌。
2 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发展坚持的原则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 坚持创造、运用、管理与保护相结合, 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坚持专利技术的研发、引进、转让与许可相结合。
3 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快速提升
3.1 提升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
根据国际、国内农畜产品加工业专利保护趋势, 全面把握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专利状况。增强政府专利工作的综合管理、协作协调和宏观掌控能力, 强化专利相关政策的协同性。加强对企业专利工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形成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制定有利于激发职务发明人创新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实施的利益分配机制。重点增加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产出, 提升自治区专利申请的质量, 优化专利申请的结构。加强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发展趋势的研究, 引领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
3.2 加快商标注册与保护
切实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权益。严厉打击假冒等侵权行为,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支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商标战略, 鼓励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国际商标注册, 维护商标权益, 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商标管理, 培育一批国家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
3.3 扶持动植物新品种培育
推动育种创新成果转化为动植物新品种权, 形成一批拥有动植物新品种权的育种单位。提高育种单位及农牧民的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 使品种权人、品种生产经销单位与使用新品种的农牧民共同受益。
3.4 培育地理标志产品
内蒙古地大物博。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 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 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是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全区6个盟市23个农产品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 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要深入挖掘地理标志资源, 扶持和培育地方地理标志产品, 形成一批知名地理标志产品。
4 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工作重点
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优势产业, 也是富民兴区的重要支撑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对于调整优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推动县 (旗) 域经济发展, 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 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提高综合竞争力。
4.1 转变政府职能与主体创新创造相结合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特别是农牧业管理部门, 增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工作合力, 探索企事业单位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业绩考核、参与分配的新模式, 建立行政、司法相互协调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 健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动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工作新体系,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4.2 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政府部门从全区农牧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 研究制定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的发展规划与政策措施。政府与各类主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的作用。全面整合全社会资源, 形成政府宏观指导、市场规律微观调节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4.3 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
以自治区级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农牧业相关部门为主线, 以各盟市、旗县区政府为基础, 有效配置资源, 条块结合, 统筹协调, 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 加强工作的衔接和共建, 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贸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4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全面推进各项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工作, 同时要围绕自治区重点地区、优势企业、重大项目, 集聚资源, 实现重点突破。依托农畜产品优势特色产业和农牧业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科研力量, 重点支持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 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聚集区形成。着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切实加强产业聚集与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加强农畜产品加工业技术专利的公共服务,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与完善农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
4.5 政府有力的财政支持与全方位筹资相结合
充分发挥动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形式保护农牧业产业, 大力支持现代农牧业, 促进建立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依托自治区农牧业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科研力量, 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农畜产品加工业又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政府有力的财政支持推动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基础, 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创新就可以多方位进行。
4.6 依托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名牌产业
立足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以工业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 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要抓手,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集聚, 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重点打造初具规模的乳品精深加工、牛肉加工、羊肉加工、羊绒加工、玉米深加工、小麦加工、水稻加工、大豆深加工、马铃薯加工、番茄 (红干椒) 深加工产业集群, 解决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积极培育皮革 (皮毛) 、饲草饲料和特种生物资源 (沙) 新兴产业集群, 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步快速发展。
4.7 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
在全区建立创造充足、运用充分、保护有力、管理有序、服务优质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体系。重点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 在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知识产权拥有逐年增长。实现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 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将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接近发达省区, 把内蒙古建成农畜产品加工业知识产权强区。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近几年高考语文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文基础知识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并且题型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很多学生语文考试不理想,都是由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语文基础知识加强复习,并且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解题技巧,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字形辨析
在这一方面所要进行考察的主要就是形近字。要将这类题目做好,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关注和字音题相类似的字,进行不断练习与积累。应当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由于其字形比较相似,并且有些字音也比较相近,因此,要从其字形来着手,对其含义进行考虑,从其含义来对其字形的正确性进行推断,从而加强记忆。此外,还可以熟记《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100个错别字》,这里面的100个错别字都是近些年各类高考中出错较多的,将这些字记住,字形这一类题目就很容易掌握了。比如说在2013年福建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我曾在图书馆里看到过《莫扎特作品集》,卷帙浩烦的杰作整理摞满整整一大书架……”这道题目中,让学生找出句子中的错字,这实质上就是对学生字形的考察,从“卷帙浩烦”的词义我们可以理解到,这里所说的“fan”应当是很多的意思,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烦”字错误,并且能够很容易想到是这个“繁”字。
二、近义词及成语辨析
在学生看来,近义词辨析是很难的一个部分。首先是实词的辨析,对实词进行辨析,主要就是对其词义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从语素上进行分析;第二,利用组词或者是将其反义词找出来进行分析;第三,对形声字形旁来进行分析;第四,利用排除法,先将容易辨析词语排除,使选项减少。其次是虚词的辨析,主要包括两点:第一,从句子关系入手;第二,从句子中关联词语搭配入手。
对于成语辨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第一,成语感情色彩,要能够弄清楚词语的褒贬性质,防止错用;第二,成语含义,要弄明白成语的真正含义;第三,注意词义的轻重;第四,一词多用,要清楚一个词语所包含的多层意思,根据不同语境来进行运用;第五,运用对象要合理;第六,搭配得当,对于不同句子要用不同词语进行搭配,从而保持一致;第七,与日常习惯相符。做到以上这几点,就能够将该题型较好解决。
还是以2013年福建卷的高考题目为例,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泻湖里梦幻般的流动的水波( )着它,将它浸泡在( )的光影里,清晨的雾气……恰如一位绝美佳人随性更换着( )的霓裳。”让学生选择适当词语来进行填空,该题主要是考察近义词之间的辨析,题目中所给的选项有:A.荡漾 变幻莫测 出人意料;B.簇拥 变幻莫测 风格迥异;C.簇拥 千变万化 出人意料;D.荡漾 千变万化 风格迥异。对于这道题目,可以先利用排除法,将A项与D项排除,因为荡漾后面是不能接宾语的,在另外两项中,出人意料与风格迥异的意思相近,但出人意料在此处程度太重。故此得出答案B。
三、病句的修改
从近些年的高考题目来看,在病句修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语序及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者赘余、不符合逻辑以及表意不明。
病句的修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增加句子中的残缺部分;2.删除句子中的赘余之处;3.将用词不当之处换掉;4以及对语序不当之处进行移动。在修改时要注意不能变动句子的原意,尽可能简单地进行修改。
在2013年福建语文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亚马逊……,亚马逊森林正在经历向生物物理紊乱过渡,……的主要原因。”在这道题目中,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句子,并且进行改正。从这段话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亚马孙森林正在经历向生物物理紊乱过渡”这句存在错误,一方面从语感上可以感觉出来,另外对句子进行分析,可发现“过渡”与“经历”意思重合。另外,过渡后面缺少宾语,要加上“的过程”,所以改法就是将“经历”去掉,在过渡后加“的过程”。
四、语言连贯题
这类题型在语文基础知识中算是最难的一种。该种题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让学生根据所给出句子来组合成一段话。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学生要首先注意话题的一致,第二是注意行文上要前后互相照应,第三是要注意格式上保持一致,第四是要保持分承对应性;第五是要保证事理上的逻辑性,从而将这类题目较好解决。
比如在2012年福建省语文高考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依此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
①收现代文明
②从而博纳多种价值以及宽容各种思想
③继承传统价值
④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
⑤以母语教育为本”
所给出的选项为: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①⑤③。根据句子之间的承接关系,可以知道,第一句不会是②,根据事理上的逻辑关系,③应当位于①之前,将C、D两项排除。根据语感以及关联词语的关系,可知②应位于④之后,因此得到答案A。
五、结语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其加强复习力度,并且要指导学生采取有效方法来进行解题,从而将语文基础知识水平提高。笔者希望本文所阐述有关内容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有一定帮助,从而使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何美蓉.浅析如何开展知识记忆——促进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J].课程教育研究,2013(1).
[2]赵福海.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专辑:识记字音、字形[J].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2(7).
[3]郭贵生.如何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得分率[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8).
2、比较问题注意一点:两边都要回答常见:特征比较、区位比较、成因比较、分布比较、结构比较等
3、措施问题回答思路:三套系统①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常见问题例如:①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②环境污染措施③生态破坏措施④自然灾害措施
4、规律问题①地理点:如地带性、非地带性②等值线分布特征: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③面:形状、大小④变化规律: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变化量、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率大小等
高中地理解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地理解题技巧一:审题慎重
试题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标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了解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快速获取、准确解读试题信息,明确出题者考查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高中地理解题技巧二:注意比较
在对客观题的答案设置中,往往按照思维定式、答题细节、主要地理知识误区、主干考查设置考查内容和答案选项,一些试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在两个答案之间差别不大。因此,在做客观题时,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思维尽量开阔一些,思考问题时辩证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高中地理解题技巧三:准确空间定位
地理试题以地图为载体,定位是入图解题的关键。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有助于理解题意,进一步解题。常见的定位方法有:经纬网定位法、自然人文特征定位法、特征地理事物定位法、特殊注记定位法等,关键是灵活使用。
高中地理解题技巧四:训练思维能力
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设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①就图填空:在区域定位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认,主要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②原因类问题: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③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④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考虑;⑤措施类问题:主要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结合实际考虑。
高中地理解题技巧五:答题列要点
列出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是针对具体答题而言的,是要落实在卷面上的,是要答题者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在规定空间内。我们的答题必须按要点体现在卷面上,分出层次,而且要将重要的观点写在最前面,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语言表述要准确、简约、到位。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描图法
高中地理是大学很多专业广泛应用的科目,也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下面有途网小编和大家说一说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描图法,供大家参考。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描图法
首先是通读教材,包括小字部分,然后分段略读、精读,对教材重点内容如概念、定义等,要求做到读、划(在下面用色笔画线)并行,以加深印象,为运用地理语言解答问题打下基础。对其中优美的文字,如地理景观描述,亦可领读、朗读。课本中精美的插图照片,可当作美术作品欣赏,要充分利用美学的感染力,来引起学生自学地理教材的兴趣。最后分析和总结出段落大意,动手列出章节知识结构。与读、划教材同步进行的,则是配合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描图”的练习,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具体的地理轮廓形象,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增强地理记忆能力,学好地理课打下基础。(动手)结合起来的方法。这样,手脑结合,地理知识和绘图技能结合,而达到地理概念清楚,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明确,并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思维描图法的具体做法
具体做法是:每学一课(章、节)就让学生把课本有关地图描绘下来(应描地图教师事先选好),描图纸要用单页薄纸,并作为课堂作业,检查评分。描图要求轮廓清楚,位置正确,书写规范。所描项目须经教师选定,描图过程(包括描图前和描图后)要引导学生对所描地图进行反复思考,要思维其地理位置特征、轮廓形象、方位距离、面积大小、地形分布、生产布局等等;也可以联系不同的大洲、大洋、国家地区进行对比思维,还可以把课本中有关文字论述和听描绘的地图本身结合思维,把部分专题地图如山河分布图、气候类型图、交通城市图等归纳成综合性地图来思维,也就是把所描地图,同整个教材串连起来,形象具体,顺理成章,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思维描图法的关键是什么
“思维描图”的关键是思维(包括想象),而不是“依样画葫芦”的描图。如果学生不思维,而单纯描图,则单调乏味。只有边想(思维)边描,使想像中的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与联系同地图结合,则兴趣盎然。“思维描图”需教师培养引导,为增强说服力,可在同一学生身上搞些数据,对比“思维描图”与“单一描图”的不同效果。
(一)产权制度的定义 所谓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最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就是人类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从私有财产的出现到市场经济的确立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产权一直被视为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指的是财产的实物所有权和债权,它侧重于对财产归属的静态确认和对财产实体的静态占有,基本上是一个静态化的范畴。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一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概念已经日益深化,其含义比原来宽泛得多,它更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它不再是单一的所有权利,而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力,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
而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二)国有企业产权的特征
传统公有制下的产权结构从根本上说是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它表现在:一是所有制形式单一,难以形成市场经济所需不同产权主体;二是国有企业产权主体虚置,参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明显不足;三是国有企业偏离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从产权角度分析,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资本雇佣劳动”而非“劳动雇佣资本”。第二,事实产权与法律产权不一致。第三,产权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第四,人力产权丧失。第五,国有产权的“廉价性”。在这五个特征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雇佣劳动”和人力产权的丧失。“资本雇佣劳动”决定了国家作为大股东的地位,但国家作为大股东并非必然导致低效率,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不乏例证。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承认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产权的享有。但是,由于我国从法律上完全否定了人力产权,这是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本质所在。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政府附属物,“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国家对企业包供包销,统负盈亏,统一安排职工就业,个人分配实行大 1
锅饭、平均主义。国有企业的各项权利掌握在国家手中,产权制度是一种封闭的、单一所有权制。针对这种现状,1979年开始的企业改革首先是“放权让利”,企业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比如财产使用权。但由于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企业财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行政性分权、让利,产权制度并无实质性变化。到1986、1987年,企业开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承包制。这种“两权分离”的承包制在初期由于分配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所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承包制是在承认现有产权制度前提下的一种“两权分离”,虽然使产权的各项权利有了某些分离,但依此形成的企业财产经营权没有按照商品经济原则、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因而这种财产经营权实际上仍是一种行政性分权,传统产权关系并未改变。从1991年第二轮承包看,短期行为问题已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一时期,发展企业集团也被当作一条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提出来,但由于在不触动产权关系、坚持“三不变”(所有制不变、财政上缴渠道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组建企业集团,也只能是松散型的或是行政捏合式的联合体,企业集体功能和优势仍未发挥出来。
1992年出台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转换经营机制”成为企业改革热点。它明确了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明确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该条例实施后,企业自主权逐渐落实,但同样未承认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只能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仍不可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一时期的产权制度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仍然相差甚远。
从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以来,国有企业沿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2003年3月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强调“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种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至2008年8月,半数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制面超过90%,中央企业下属子企业大部分实施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一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进行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三、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缺陷
(一)产权归属不清
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特征是产权归属明晰,本质上就是要使产权主体人格化,明确产权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承认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排他性是产权交易的前提,特定的产权主体是唯一的和垄断的,特定的产权是有边界的和可计量的,否则就不能把特定产权从其他产权中分离开来用于交易。没有了产权交易,市场经济就失去了配置稀缺资源的功能;没有了权利归属,稀缺资源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没有了清晰的利益归属,经济增长也就失去了持续的动力激励。就我国实际来看,就是要依照法律、法规合情合理地认真清产核资,理清产权属性。各类财产权归属清楚,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环节。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而国家则代表全体人民来使用和支配生产资料及剩余产品。通常叫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在理论上讲似乎并没有什么矛盾,但在现实中,这种理论上的说辞很难让人感同身受。因为仅在名义上人人所有,具体的公有组织中任何个人(自然人)均无权实施可量化的财产占有、享受、支配和交换。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个人之间不存在以往私人占有那种直接量化、可支配的对应关系,公有产权事实上处于一种非个人化的 “虚置”状态,个人和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制度上沟通的 “桥梁”。显而易见,正是这种不能分割,不可量化,只能以整体面目出现的单一公有产权模式,从其产生之初就包含着一个致命的产权归属虚置而导致的动力衰退问题。除了实实在在的源生性的财产与物质利益上的归属关系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制度性因素能比它更具有持久性和驱动力?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单一公有产权模式必须限定在极小范围内,可以通过非物质性因素(法律强制或信仰鼓励)来补充动力。
(二)产权主体虚设
国有企业资产名义上为全民所用,体现为政府代表全民进行国有资产的管理,而政府则由众多部门组成,这些部门都能凭借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干预,而对由此造成的损失则无法问责,也无人负责,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责权利难以对称,有权利的没责任,有责任的没权利。
(三)权利与责任、收益与风险不明
在产权非个人化的传统公有制经济环境中,不仅普遍存在的偷懒现象导致了高昂的制度运行成本问题,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各式各样、官职不一的监督生产、防止偷懒的人,由于利益相同,投入难以量化等缘故,反而更有条件发生偷懒的现象,更容易出现层层包庇、官官相护的监督失灵问题。进而由此还带来了更加复杂化的制度运行难题,即监督别人的人由谁、靠什么来监督。这就是在传
统公有制经济组织普遍出现的制度运行成本(机构、人员、办公场所、经费等)越来越高昂,但制度运行的效率却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效应递减趋势。
同时,在完全没有个人产权风险责任的传统公有系统里,生产经营和收入分配的决策权高度集中,基层和个人很少有参与决策、发表言论的机会,由此带来一个技术上的难题无法克服,即科学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充分和信息对称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它所带来的主观主义、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如何避免?这在现实中就是我们随便可以看到的在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决策信息垄断、暗箱操作、决策程序不公开以及报喜不报忧、好大喜功等现象。
权利与责任、收益与风险方面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是传统的单一公有产权制度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制度难题。这种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并不存在,私有产权在权责益险方面先天就具备高度的对应性,这就是资本、财产的所有权说了算——谁拥有、谁决定,谁负责、谁收益。权利、责任,风险、收益十分对称。这种由于所有制结构(公共占有)带来的权责益险问题,只能通过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来解决。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首要的问题,要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把维护出资者权益和维护法人财产权益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督促和国有企业自身努力的互动中,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思路及措施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是把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推动国有资产的产权以资本运作的形式,实现产权的流动和重组。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强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作;产权的流动性重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机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产权的高效配置,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确保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重要改革措施。为此,加快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核心性的紧迫任务。
(一)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通过股权多元化使得个人和诸如保险基金和投资基金等机构也成为国有企业的部分所有者,这些个人和机构追求最高经济效益的动机有利于所有者职能到位,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多元股东的制衡,易于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的目标集中追求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股份制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进行制度创新的出路;股份制是现阶段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最佳方式。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可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国家所有者通过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的严格监管,使他们成为持股企业“真老板”,而且要权能到位。董事会应由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选派的股东代表、个人和机构的股东代表、职工代表和利害相关者代表如银行代表等组成。适当增加外部董事的比例,有利于企业的监督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不能高度重合,一般情况下董事长和经理应当分设。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成员可以按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统一决策和有效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立和规范可以追究董事责任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防止董事渎职,保证所有者权能到位。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应权责分明,严格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运行。
(三)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市场配置为主的原则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实质意义上是国有资本的重新配置,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新形势下,对国有资本的“进与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在定政策,企业在定方案中应该充分考虑市场规律、市场机制和市场取向。国有资本在一个企业是否“全部转让”或“部分转让”,关键要尊重市场的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行业和企业,不“退”不足以解决国企深层次矛盾的企业要抓紧推进资本退出的产权制度改革。反之,对市场中的强势企业,无论其是否是竞争性行业,则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吸引外部法人参股或股票上市等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可通过资产置换、投资入股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可见,从实际出发,“具体地解决具体问题”应作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既要防止“按兵不动”,又要防止行政干预的“一刀切”、“大撤军”式的出售和转让。
总之,国有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驱力,是所有者主体的要求和占据国有经济成分最大的所有者(政府)发展的内驱力和直接推动力。道格拉斯•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因而,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创新划分、界定、实施、保护和调节产权的规则,使确认和处理各个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的规则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所以说,国有产权从私有到国有再到民有的变革是展现中国产权革命的一条渐进之路,这场深刻持久的变革,必将给国有经济带来全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漆多俊.国有企业股份公司改组法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2刘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3]彭光良,罗晓云.从产权理论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J].技术经济, 2003,(9).[4]刘蕾.从新制度经济学透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J].经营与管
理,2004,(6).[5]彭光良,罗晓云.从产权理论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J].技术经济, 2003,(9).[6]胡峰.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J].山东经济,2003,(2).[7]粟国敏,张晓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与竞争力[J].工业技术经
工作目标:建立健全邮政通信生产车辆管理、使用、维护等规章制度;落实车辆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车辆完好率;加强车辆使用管理,提高车辆的利用率。
一、加强车辆基础管理,做好车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目前,各单位的车辆管理、维护、监督检查等工作普遍存在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随着各类业务的不断发展,使用单位车辆配置标准亟需调整,而且在当前邮政车辆的管理和使用中又出现一些影响全网车辆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
为此,今年车辆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落实车辆管理办法,制定车辆管理规范指导意见,规范统一各级管理部门的车辆管理办法、检查考核办法、成本核算办法等。加强车辆维护和驾驶员操作规范管理,健全邮政车辆一、二级维护规范,保证车辆维护工作规范统一,提高车辆的完好率;健全车辆驾驶员操作规范,规范“三检”工作,降低车辆的故障率,确保安全运行。
二、规范邮政车辆的使用
由于各类业务的不断发展,生产单位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邮运车辆的投入不足问题。这些车辆虽然解决了邮政生产的部分困难,但也给邮政车辆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给邮政企业的信誉带来影响,存在着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规范邮政车辆的使用,今年各邮政车辆使用单位要规范邮政生产车辆的使用,对用于邮政生产并使用“中国邮政”标志的非本企业车辆应全部理顺车辆的产权关系,清理非邮政企业车辆使用“中国邮政”标志的问题。同时要加强邮政车辆的属地管理,对省际固定邮路进行归口管理。
三、做好邮政车辆的维护工作,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车辆的二级维护是根据车辆规定的运行里程,对车辆进行全面系统的维护,国家和地方对二级维护运行里程和作业规程都有详细的规定,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能有效的保证车辆总成性能的完好可靠,降低车辆故障率,确保车辆运行安全。今年集团公司将加强车辆二级维护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各单位要按《邮政车辆管理办法》的要求,健全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定期下达车辆维护计划,所有生产车辆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维护,确保车辆完好。
四、推广邮政车辆管理系统的应用,做好车辆的运行成本核算
通过车辆管理系统,完善车辆静态数据(数量、车型、用途等)的收集,确保所有生产车辆卡片齐全,结合各单位使用系统的情况,逐步深入,达到车辆动态数据的管理。上半年完成全国所有生产车辆静态数据的录入工作,下半年开始根据应用情况,分步进行车辆动态数据的统计录入工作,重点完成部分单位的干线邮路车辆运行情况统计工作,为今后车辆运行的成本核算,提高车辆利用率打好基础,为信息集中、统计分析、统一管理和动态调度在技术手段上做好支撑。
五、做好邮政车辆的监督检查工作
中药饮片处方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处方的组成,不是单味药的药效相加或随意组合,而是有着严谨的法度和内在科学道理。药物的功能各有所长,各有所偏,通过合理的配伍,增强或改变其原有的功能,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因此,一张凝聚了中医临床人员智慧和心血的处方是应该被保护的,是具有知识产权的。
1中药饮片处方保护现状和难点
1.1 中药饮片处方保护现状
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为我们进行中药处方知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的市场实践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法制观念淡薄的情况。对于某些好的药品处方,部分厂家竞相仿制,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名老中医的验方,以及流传在民间的私人秘方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此外,我国古代的中医药经典处方被国外企业免费使用的情况十分严重。日本在我国“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的“救心丸”,年销售额上亿美元;韩国的“牛黄清心丸”源自我国“牛黄清心液”,年产值也接近1亿美元。这些传统中药处方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但由于我们中药饮片处方的保护力度不够,反倒被国外企业无偿占有甚至以此来赚取我们的钱[2]。
然而,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中药饮片处方很难受到知识产权法的直接保护。中药饮片处方是否可以用著作权来保护仍然不成熟,许多实际案例的处理结果还有很多争议。即使现在比较认可的适当用技术保密和技术信息保护制度来保护中药饮片处方,或者把一些经典验方作为非文化知识遗产扩展名目进行保护,目前也存在一些争议[2]。
现在通常的保护措施是,把临床上确有疗效的中药饮片处方先经过必要的基础实验研究之后申请专利,然后开发成医院制剂,有些处方还可以开发成新药,一旦获得相应的批文,即可享有合法的具有独占性的生产、销售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处方的知识产权不受他人侵占[3]。
1.2 中药饮片处方的保护难点
中药处方知识产权存在诸多保护难点。以专利保护为例,现有一治疗某种疾病的中药饮片处方,由于我国现有科学研究经费所限,尚不能确定复方中的具体发挥疗效的成分,发明人只能申请复方专利。但是,如果两年后,某个来自发达国家的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经费及高科技优势,直接依据此复方专利,重点针对有效成分的研究进行了“二次开发”并申请专利,由于后者的专利技术含量较前者高,疗效也更确切,也更易推广应用。在此情况下,且不说前者的专利市场前景暗淡,后者也可以完全否认其专利与你无关,连从属专利也不肯承认,纵是侵权你又能奈何呢?只能徒作“为他人做嫁衣”之叹。
最新的《处方管理办法》的颁布,也使中药饮片处方的保护难度加大。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每一味药的名称、用量以及特殊炮制要求,都必须一一标注清楚[4]。这就导致了一个医生凭自己长期临床经验辛苦总结出来的处方,被其他医生稍微改动,就可以作为另一个医生的处方来使用,甚至是发表论文、申报研究成果或转让企业获利等,这严重地损害了处方持有者的合法权利,也挫伤了人们对于中药配伍研究的积极性和信心。
此外,医生处方保密,从某种程度上讲与病人知情权也存在着冲突。医生如果开密码处方,病人获悉后可以状告医生侵犯了其对处方的知情权。
2中药饮片处方保护的意义
从法律和行政上加强中药处方饮片的保护,是尊重中医药文化的整体性、尊重原创群体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举措,有利于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中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5]。
中药饮片处方的建立完善和正确的对症使用是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与体现。通常说的中药饮片处方是指中药复方,它不仅仅是一份中药名单,还体现了十分严谨的技术工作,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医学独特、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囊括了植物的药学属性与药用植物选择、中药材栽培、种植、炮制、成药的加工、制药工程、文献及信息资源等各个中药方面的知识。由于中药饮片处方同样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诸多方面,为尊重劳动力价值,需要完善和合理运用中药饮片处方[6]。
中药饮片处方的保护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医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药饮片处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关乎整个社会疾病的有效防治[6]。因此,中药饮片处方的保护,可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中药饮片处方的保护是我国中医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由于中医药具有纯天然、副作用小的特点,且正被世界各国人民逐步接受,如果我们能在世界大力发展传统医药之时抓住机遇,通过中药饮片保护等多种途径把中药产业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3中药饮片处方保护思路与方法建议
中药饮片处方的保护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行政保护、边境保护等,内容非常丰富,如中药材、饮片、处方、有效成分、工艺、质控、相关产品技术、临床研究及经验、文献及信息资料等[7]。要想使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在开发国内外市场、保持竞争优势上发挥其重要价值,首先应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方式,最终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中药知识产权的复合保护,形成完整的有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3.1 专利保护
中药饮片处方可通过专利申请来保护。然而,单纯的处方是不能获得专利保护的,欲申请专利必须将处方开发成医院制剂或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中成药产品。在新药研发阶段,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有效成分、制药技术、质控技术等也可申请专利保护。此种保护方法存在的缺陷是:现行的《专利法》对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覆盖面还不够全面,目前的中药专利主要保护中药配方组成和配方的剂量、新药的制备工艺及用途等,但对处方药味的加减变化、适应症的变化则未能有效保护,造成处方被侵权者稍加变动后就使用的情况不时发生。此外,由于专利实用性、唯一性等要求,许多中药产品或技术并不能被授予专利权[8]。
3.2 其他知识产权方式保护
中药饮片处方还可通过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来保护。对于那些不容易被人破解、且临床疗效独特的中药饮片处方,或者在开发后具有重要价值却不能满足专利要求的中药饮片处方,可以采用商业秘密进行保护。此类保护方法,同样要求将中药饮片处方开发成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中成药产品。如,我国绝密级中药制剂云南白药。
对于那些确有疗效、几味药组成相对稳定的临床处方,还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著作权保护。然而,根据现行的《著作权法》,著作权仅对思想的表达形式进行保护,对所表达的思想的内容则不提供保护。因此,有必要结合中医药特色,对现行的《著作权法》进行适当修订。
3.3 行政立法保护
中药品种保护目前是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以国务院颁布的《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为依据,属于一种行政法规的保护。此种保护方式,同样要求将中药饮片处方开发成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中成药产品。但中药品种保护所保护的仅仅是中药品种,并且会受到专利保护的阻截。如果有两个单位同时开发一种产品,一方在开发初期将独立研制的产品或以正当方式取得的产品申报了专利保护,另一方即使获得了新药证书,也无法获得中药品种保护,其生产还将受制于获得专利保护的一方。
此外,还可通过处方备案制度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保护。对于名老中医及民间流传的特色突出、临床疗效非常确切的中药饮片处方、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相关疾病有突破疗效的处方等,由于财力、物力、科技等条件限制,暂时不能开发成中成药产品的,建议可由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药饮片处方备案保护的制度来加以保护。一经备案的处方,将获得《中药饮片处方备案保护证书》,其他人未经同意不能擅自应用并获利。如有违反,可提起行政诉讼,性质严重者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这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协调工作,并使中药饮片处方备案保护的合法性在国家制订或修订的法律法规中得到体现。
通过处方备案制度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保护,应该严格限制准入条件,即仅限于临床疗效非常确切的中药饮片处方、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相关疾病有突破疗效的处方等。对那些来自名老中医及民间流传的临床疗效非常确切的中药饮片处方,时限可相对较长;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相关疾病有突破疗效的处方,为维护公众健康,保护时限不宜过长。此外,应有一定措施防止《中药饮片处方备案保护证书》持有人过度要求权利。否则,不但达不到保护中药饮片处方的目的,还极易发生保护滥用的现象,从而影响中医药的科学前进。通过处方备案制度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保护,还有利于主管部门在征得《中药饮片处方备案保护证书》持有人同意的基础上,整合各类力量对重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技术攻关,开发成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产品,以提高其利用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行政立法保护中药饮片处方知识产权,只是一种补充措施,一种过渡性措施。从长远看来,专利和商业秘密依然是中药饮片处方保护的最根本方法。我们绝不能因为有了行政保护就固步自封,而应积极地将那些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饮片处方开发成产品,通过专利或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并积极将这些产品推进到国际医药市场。中药处方知识产权保护需要知识产权法律与其他法律、法规、政策的协调,如何充分发挥各种法律法规的作用,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通力协作。
参考文献
[1]赖政松.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分析[R].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35-36.
[2]吴以岭.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Z].2007年两会提议:3-4.
[3]建立中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建议[J].医学与社会.2003;4:18-20.
[4]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Z].2007.5:1-3.
[5]张清奎.试论中国对生物技术的保护[J].知识产权,2000.6:96-98.
[6]中医药只是产权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Z].全国医院技术市场网.2001-11-6:12-13.
[7]张清奎.我国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仍需调整[J].经济参要,2002.30:75-77.
关键词: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思路
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是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借鉴与创新国外资本市场体系经验后催生并发展起来的非标产股权交易市场。多年来,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在技术上以互联网交易为主,在方法上引入了投融资等多种综合服务,为国企改革、国有资产流转提供了阳光交易服务,并逐步扩展为知识(技术)产权、文化产权、林业产权、碳排放等各类要素资源提供以交易为基础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各种业态的新变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国有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也必须顺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一、要理清发展思路,就必须着眼宏观大局
(一)吃透有关政策精神
1、国家有关政策主要精神: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后,中央在国企改革、交易场所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金融创新等方面,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政策文件,主要精神是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式,使宏观经济政策的框架和实施机制得到全面改善。
2、广西有关政策主要精神:构筑我区产权交易市场
在上述背景下,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面对各类要素资源流动不断加快的市场态势,提出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品、技术、产权、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实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探索形成集约、高效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整合各类产权交易机构,构筑全区产权市场”,这一总体要求不仅顺应了广西要素资源交易市场发展的要求,并且首次提出要通过对各类产权交易机构的优化整合,进一步实现对广西产权交易市场的统一规划与发展。
3、部委有关政策主要精神:推进沿边省际金融改革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3号),要求:在2017年6月底前,整合各级各部门分散设立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等交易市场,在全区范围内形成监管方式、交易平台、信息系统和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这对广西国有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办于2013年11月21日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启动滇桂两省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在《广西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步伐,探索开展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建立面向国际的矿产权、林权、农产品、旅游产品和碳汇权、知识产权等要素交易市场平台。这就为广西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完善要素市场平台功能、创新交易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与政策依据。
这些政策将对广西产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二)认清行业发展趋势
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是伴随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产生,在改革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权益要素市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贯穿了产权改革这根主线,尤其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模式的转变,使得国有产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将从过去的服务于辅业资产剥离、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国有股权退出等转向为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提供融资运作服务。因而,未来国有产权交易市场不仅将作为秉承“三公”原则、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阳光交易平台,更重要的将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本运作平台。
1、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
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加速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立题之本。随着改革的深化,过去一些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将逐渐解除,必然会带来各类要素资源商品化市场化交易需求的增加,这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本来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健全、市场主体发育不足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随着市场机制体制以及市场结构的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市场也将面临不小的冲击。例如新三板的扩容以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投资机构不断发展成熟,市场信息传递加快,服务质量大幅提升等,使得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在信息集散、交易保障、融资服务和资产定价方面的制度优势不复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只有加速自身的市场化改革,推进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通过深化业务层次、打造专业化服务和提升市场效率,才能真正贴近市场,赢得市场的认可,继而找到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互联网浪潮中汹涌澎湃
近年来,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巨头,凭借十多年来所锻造的服务平台,所积累的用户资源和海量交易数据,高举互联网金融的大旗,开始进军融资、信贷、基金、保险等领域。以此为节点,可以判断中国的互联网应用开始进入第三次浪潮。这一波浪潮将有可能促使所有行业形成“平台+生产/服务机构”的更扁平化的商业格局。这些新兴模式平台的兴起,毫无疑问将对整个国有产权交易市场体系造成颠覆性的冲击。要超越传统国有产权交易机构的交易模式、客户资源等优势条件,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下显得轻而易举,而电商平台的内在优势,如大数据、海量客户以及支付结算系统等,却是传统国有产权交易市场的短板所在。因此,可以判断今后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必将经历类似于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发展道路。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交易方式的创新、交易群体的扩展,从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发展,才有可能催生出新的适应于互联网信息时代需求的产权大市场交易平台。
3、集团化发展势不可挡
国有产权交易市场为了进一步适应要素资源交易市场需求不断放大的要求,不断发掘和创新专业要素交易业务,形成了建设专业化要素资源交易平台的爆炸式增长,为了实现既能充分共享资源,又能做好市场平台细分与专业分工,国内大部分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均在完成区域产权交易机构整合的基础上,积极建立起了集团化治理模式。其中,北京产权交易所已经形成“一托十”的集团化发展构架,在技术交易、林权交易、文化产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环境交易、矿业权交易、石油交易以及产权电子商务等领域设立了专业平台;广州产权交易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集团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传统国有产权交易、私募股权交易、环境资源交易、农村产权交易、文化产权交易、商品交易等六个交易所平台以及涵盖财务清算公司、资产管理、拍卖机构等在内的十二个子公司,其投资数亿元、占地十几万平方米的广州联合交易园区成为全国首个交易园;上海、天津、重庆也都分别在统一的集团框架内建设了若干个专业交易平台,形成区域内统一、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局面。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国有产权交易机构的集团化发展是趋势所在。
二、要理清发展思路,就必须找准主要问题
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初始阶段是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05〕60号)要求,于2004年启动运行的。当年12月,广西联合产权交易所(前身为南宁市产权交易中心)经自治区国资委指定为广西首家从事国有产权交易的专业机构;2009年8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在通过广西国有产权交易机构选择评审后成为广西区本级国有产权交易指定机构。至此,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了以“一个监管主体、两个运营平台、多项业务品种”为核心的基本运营模式,通过公平交易原则割断了特定的利益输送链条,通过竞争机制提升发现价格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高效的交易平台,使各类国有产权得以保值增值顺畅流转。可以说,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发展、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上述两家交易所从2010年至2015年,在我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单项业务中,累计完成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宗数逾505宗,成交总额63亿元。
2014年以来,上述两家交易市场都分别朝集团化方向发展,如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在总部设立国有产权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同时,先后出资控、参股组建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广西林权交易中心、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玉林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和为这些专业交易平台提供配套服务的广交资产管理公司,目前还积极推动和参与农村产权交易、环境资源交易、电力交易等平台建设。平台业务的发展使得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的年度交易金额从10多亿元跃升突破至2014年超百亿元,2015年继续在此基础上增长25%达到125亿元。2015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的基础上增资扩股组建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意在以此为龙头整合区域内国有产权交易资源,提升广西的产权交易市场规模和服务功能。
此外,区内还注册有一家事业性质的技术交易所、两家国有控股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目前经营业绩表现不明显。
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临的问题及市场发展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为:
(一)统筹规划不足,要素市场整体发展缓慢
尽管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是区域资源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但是政府对其建设发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市场发展规划引导和政策配套支持,要素市场整体发展缓慢,目前还主要停留在提供供求信息和组织交易的阶段,远没有发挥要素市场资源集聚、延伸产业链条的功能,配套体系和带动效应有限。
(二)条块分割明显,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
随着要素资源商品化的快速发展,各类从事专业产权交易的机构不断涌现,仅在南宁设立筹建或运营的接受自治区本级行政部门监管的各类交易机构就不下10家。许多新设机构缺乏深厚的业务积淀和持续的发展能力,交易运行和管理基础薄弱。由于交易业务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条块分割又导致交易规则各自为政,为资源整合和要素流动带来障碍。
(三)专业分工不清,市场做市主体定位模糊
交易市场内让交、投活跃的自营做市主体不清晰;将场外业务导入场内的成市主体数量太少,且因自营做市主体定位模糊,成市主体入场通道不畅,数量难于增长;同时,交易服务中介和电商技术使用太少,基本上还是个封闭式的交易市场,而不是开放式,能与广域资本市场对接的市场。
(四)规模能级有限,市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各类交易机构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交易量不活跃、服务功能不完善,且业务品种交叉重复,造成交易资源浪费,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极大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
(五)比较优势欠缺,整体发展相对后劲不足
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存在交易品种类别层次不高,交易量增速不明显,整体推进速度相对滞后等问题。在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我区也缺乏一个统一的高规格的企业平台,导致话语权的削弱。
(六)主体意识薄弱,市场发展结构有待完善
特别表现于政府对利用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公开配置社会资源、推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意识比较薄弱,企业对利用国有产权交易市场优化资产结构的意识也不够强烈。在缺乏进场交易约束性规定的情况下,各类产权场外交易时有发生。各类交易活动处于无序运行状态,而部分交易机构的设立和运行不规范行为突出,市场发展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针对上述广西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重新确立全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使其能够成为促进我区各类资源要素集约高效流转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要理清发展思路,就必须确定战略思维
(一)明确市场的功能定位
1、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资本运作平台
当前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资本的重组,即产权制度改革,方式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化原则实现国有资本有序流动、与非公资本共同发展。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能够充分释放国有产权交易机构的辐射功能,运用集约化平台全面而深入地为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投融资活动提供改制咨询、产权转让、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融资、并购重组、投资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扩大对国资国企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2、推进政府职能转换的购买服务平台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举措就是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可以说这是变革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必然选择。在政府推行购买服务的背景下,政府与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各自具有特定的市场角色:前者是购买主体,后者则是承接主体,通过创设买卖规则、机制、设施等,将某些政府购买服务以资源方式投放到国有产权交易市场上进行市场化配置,如改革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化平台,让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承接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服务,用市场化手段为政府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3、各类要素资源市场配置的服务平台
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是本轮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相较于已实现高度市场化程度的商品领域,要素市场化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相对滞后。长期以来,与企业运行密切相关的各类要素资源多掌握在政府手中,或采用官方定价,或实行双轨制,市场在这些资源的配置中无法起到基础性作用。非市场化的配置方式导致并滋生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序、浪费和腐败等问题。而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恰恰能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规范有序流转的经验基础上,创新开发交易手段,有效运用制度规范,发挥信息集聚和投资人资源等优势,设立专业交易平台,推动技术产权、农村产权、环境权益以及金融资产等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4、地方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的先驱平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深化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利用现代企业的金融手段,构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模式造成地方金融体系的发展缺陷。国有产权交易市场是金融要素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市场平台运用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和转换。因此,国有产权交易市场的“金融超市”功能,在增加交易规模、创新交易品种、提高交易效率等效能的同时,还能增强对外地金融资源的嫁接力度,通过产品与业务的不断创新,带动金融要素市场的发展,进而完善区域内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5、广西经济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平台
广西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于一体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即将上升国家战略以及广西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战略等发展利好政策纷至沓来,广西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但尽管得益于地缘优势和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由于我区缺乏一个核心要素交易市场,难以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使得广西区内外的经济联系十分有限,市场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还很多。而现在,拓宽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广西的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可以更好地完善市场的内在功能,发挥市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广西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个专业化、市场化的产权流转和投融资平台,从而把区内外乃至泛北部湾地区、东盟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应秉承“资源产业化、服务市场化、运行规范化”的发展模式,为区内外经济合作往来能在一个具有信息广泛快捷、资料详实可靠、产权流动规范有序的市场平台上运作提供保障,从而构建既能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又能积极打造广西企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对接的战略实施平台,为促进广西区域资本要素流转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供优质服务。
(二)激活市场的有效措施
广西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在目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应紧紧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快市场改革力度,整合国有产权交易市场资源,积极调整市场结构和业务构架,提升区内国有产权市场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将政策性竞争优势转变为市场化竞争优势,真正建立起我区业务多元化、多层次、多板块的国有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1、打造一个大型综合交易平台
通过集中化扶持与专业化协同相结合的战略,打造一个具有以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综合平台为龙头、多个多元产权结构的专业平台相配合的大型综合交易平台,提高市场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目前,一方面多家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各自有着差别化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产品和市场的重叠性也比较严重,存在低效竞争造成发展建设能力消耗的现象。另一方面,市场投入少而散,资源得不到集中,行业内人员和机构规模不大、资金运用规模较小,运营效果不佳,未能充分获取规模经济。因此,应通过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基础条件好、运作规范的产权交易机构,形成龙头和示范效应。同时采取国有产权交易机构整合、收购控股或参与组建专业权益类交易平台的方式,充分运用在统一运作框架下的多元化子平台多业协同,对经营的专业类交易业务进行有效整合与市场细分,依托主业,共用品牌,共享资源。挖掘知识产权、金融资产、文化产权、农村产权、环境资源等专业交易品种市场潜力,释放更为强大的市场供给与需求效应,促使我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踏上百亿乃至千亿的规模成长之路。
2、建立一个高效综合网络体系
整合政府资源,建立一个能集成各类要素交易功能及实施大数据管理的强大、高效的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在鼓励互联网+的政策环境下,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拥有行业市场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预算,由于不同行业的互联网交易系统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各自独立建设,有的建成了却应用不充分、又难以维护造成闲置浪费,有的是经费不足建成半拉子项目造成浪费。这些经费应当整合集中一部分,用于补助建设一个综合交易大数据平台,在契约的基础上由产权交易市场来统一维护,供全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使用,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形成广西互联网交易数据平台基础。
3、引进一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创造条件,引进现代产权市场经营管理人才。产权交易市场是我国现代新兴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要面对当前深化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金融创新、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急需相应的法律、金融、互联网等相关专业人才及管理团队,以支撑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广西国有产权市场现有的机构和人才队伍依然达不到高层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要求,需要多方创造条件引进人才。
4、制定一批规范,强化政府监管
一方面,要制定一批规范,加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产权交易机构的监管,防止产权交易市场运作失误造成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产权交易机构和行业的自律,确保广西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承惠.《新一轮改革背景下中国产权市场的未来》[J].《产权导刊》,2014(1).
[2]熊焰.《产权市场:踏上新征途》[R].《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12-2013),2013年12月.
[3]王双林.《政府购买服务抚动产权交易行业奶酪》[J].《产权导刊》2014(2).
注释:
【知识产权工作思路】推荐阅读:
知识产权销售工作计划07-04
知识产权年度工作计划07-20
渭城区知识产权工作总结05-28
2023年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07-04
第三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工作试点方案06-19
知识产权专利知识06-30
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10-28
知识产权战略06-02
知识产权课件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