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精选8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 篇1

又比如读到《卧冰求鲤》。王祥的继母病了,想吃鱼,于是王祥就躺在冰山用己的温度融化冰,用手到冰冷的水里抓鱼……这样,这个故事又给我们讲了美德:孝。王祥尽了孝道,但他却付出了很多……虽然时代在飞速前进,可是令我欣慰的是,这些美德还流传了下来。比如在公共交通上,总看见一些可爱的上海人让座,每有乞丐经过,一些爱心人士总会投一些零钱。可是“小悦悦”事件让我们痛心,让我们反思:这世界是不是真的开始冷漠了呢?在古代的时候,我相信这种惨剧从来不会发生。那冷漠的18个人,难得没有反思吗?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我深有感触。特别是曾子杀猪这篇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让他在家呆着,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她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不能言而无信,要遵守诺言,更不能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去欺骗小辈,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曾发生言而无信的事情,家长曾欺骗孩子,但要分清是是非,他们是为你好还是对你不好。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不曾有意欺骗孩子。而本文,母亲只是不要让孩子惹麻烦欺骗孩子,是有意的。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有许多深刻的道理。状元还乡也是其中之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传统美德,诚实守信

何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百科全书说, 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 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 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 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道德品质, 优良的民族精神, 崇高的民族气节, 高尚的民族情感, 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

我党为规范公民的行为,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 这是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 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建设文明民主国家,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更应该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已任。因为传统美德教育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依据, 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途径之一。

一、团结友爱, 严己宽人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古代的名家大师, 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对团结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和实践。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有“仁者, 爱人”的主张, 处理人际关系时, 强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近代革命家提出团结就是力量, 在困难当中要依靠自己, 坚持抗战, 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相信自己, 争取美好的前途。正如孟子所强调的“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战争如此, 和平时期的建设亦如此, 古代治理黄河, 修大运河, 今有三峡大坝的修建, “九八抗洪”, 没有团结协作, 怎能完成。治理国家也是如此, 一个国家只有团结, 上下一心, 才能战无不胜, 无坚不摧, 正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个人的生活也是如此, 只有与人为善, 善于合作, 才能进步发展。

要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必须加强团结。而要加强团结, 就应做到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每个人每日都应三省吾身, 克己慎行, 对待他人则要宽宏大量, 宽以待人。作为当代高中生要遵守法律法规, 具有法律意识, 遵守校规校纪, 尊重社会公德, 从自我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不骂人, 遇到同学之间有矛盾时, 要换位思考, 先正已, 从自身找原因, 宽待人, 容人之过。只有这样, 我们的班级才能团结, 我们的学校才能和谐。

二、自强不息, 求索攻坚

《易经》中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屈原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强不息, 求索攻坚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激励着中华儿女拼搏奋斗, 改革进取。自强不息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古代圣贤处于困境之中, 却依然都成就大事。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正如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面对大自然的灾害, 古有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今有面对地震, 汶川人, 玉树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 全国人民的帮助下, 自强不息, 重建家园。近代社会面对列强的侵略,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 反对外来侵略, 维护国家统一。

面对逆境, 古人尚能如此, 我们今人更要做到自立自强, 要敢于下定决心, 排除万难, 才能取得胜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也会遇到各种困难:经济上实力不足, 意志力不强, 经验不足, 身体的病痛, 学习成绩难提高等等。作为高中生, 要树立求索攻坚的意识, 学习上培养探究精神, 不懂就问, 读书不怕难, 知难而上, 坚信水滴石穿, 要百折不挠, 方能成功。

三、诚实守信, 修身养性

中华民族推崇诚实守信, 只有内心诚实, 待人真挚诚恳, 做事才能讲信用, 古代就有曾子杀猪的故事, 教育孩子都是如此, 更莫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诚信为本, 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今天的高中生更应树立言而有信, 无信不立的观念。以诚为本, 培养诚实正直的人格, 做到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 不说谎, 不骗人。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待人要开诚不公,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做错事敢于承认,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并勇于改正。做事要实事求是, 不弄虚作假, 独立完成作业;要三思而后行, 对别人许下的诺言, 要说到做到, 要守时, 守信, 守约。

诚实守信是修身养性的内容之一, 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都是通过修身达到的。儒家经典中说“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身使个体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勤劳节俭、孝敬父母、谦虚礼貌。通过修身, 可以使人有渊博的知识, 不俗的谈吐, 高雅的气质。通过修身可以成就事业, 使人有不苟的学习态度, 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修身, 多一些处事的坦然, 少一份无谓的执着, 多一些真诚的微笑, 少一份待人的无礼。学生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从小培养奉公、清正、廉洁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本领, 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四、爱国爱民, 敬业尽责

儒家道德历来强调爱国, 敬业精神。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顾炎武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张载有“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请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在万世开太平”的襟怀。这些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气节和浩然正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力量源泉。古往今来, 有多少仁人志士, 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统一, 民族的独立, 不惜抛头颅, 洒热血, 前仆后继, 用艰苦卓绝的斗争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培养高中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了解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 我们要把爱国之情, 化为报效祖国之行, 维护国家荣誉, 尊敬国旗, 会唱国歌, 每周升国旗时要肃立, 脱帽, 行注目礼。要爱护公共设施, 文物古迹, 爱护花草树木, 不破坏环境, 要敬业尽责, 培养自觉的事业心, 责任感, 勤勤恳恳, 扎扎实实的工作。作为学生, 学习就是事业, 懒散不能提高成绩,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要重视每一节课, 重视每一次练习, 每一次考试, 学习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要认真预习、主动学习, 及时复习, 按时完成作业。作为值日生, 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为已任, 正所谓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每个值日生认真打扫, 从教室到操场, 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班干部要尽职尽责, 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 要有主人翁责任感, 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学业有成, 班级才能更好。

中华传统美德 篇3

在马来西亚,国家教育体系注重身为国家官方语言的马来语和国际语言英语,而华语,并未受到重视,并未规定为必修课。幸好,我校推行三语并重,即便一周内华语节只有五堂课,也不影响我对母语的热爱,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诚,反而使我对华语节格外珍惜。今天的华语节,老师教了我们新的名句,那就是“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和“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借着这两句名句,老师向我们说起了中华文化传承的核心,也就是八德,分别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当中,老师重点强调的,便是孝和礼。

孝,是孝顺,乃中华传统美德,是炎黄子孙应具备的德行。孝顺父母,是为子女所应尽的责任,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他们对我们的恩情,可谓比天高,比海深。而我们即便穷尽此生,也无法回报他们,只能尽自己的责任,孝敬他们,使他们得以颐养天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会孝顺报答自己的父母,倘若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没有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我们不就是禽兽不如了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的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因而我们要时时刻刻孝顺父母,,免得等到父母离去后才后悔,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礼,是礼貌,是维持社会安宁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呼,而孔子所推广的儒家学说更是将“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有句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为举止必须有规范,在中华文化中,这种规范便是“礼”。身为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师长,见到老师时要敬礼,身为子女,我们应该尊敬父母,父母责备时不要顶嘴。礼,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亦是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也是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奉行的品德。

华语课中,教会我的,不仅是语法和语文知识,还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即便我身在马来西亚,即便我是马来西亚人,但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母语的热诚不会因此而改变。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我会一辈子牢记与实践。五千年历史的悠悠华夏文明,不曾被历史和时间的洪流所淹没,未来,它将继续发光发热,继续传承下去。爱你,中华文化。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篇4

沈幼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历经忧患并取得巨大文明成就的伟大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山河和人民深厚的感情,是一个民族永恒而无价的精神财富。这种矢志不渝、世代相续的爱国主义精神,用革命导师列宁的话来说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而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在当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我们的德育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在去年教师节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强调了这一问题。他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道德传统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延绵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借鉴各国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重视继承和发掘我国优秀文化和伦理道德遗产,用以教育青少年一代。”下面试就为什么要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和怎样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谈一些浅陋的认识。

(一)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历史上一贯强调“厚德载物”,以德治国,以德化人,以德感人。应该看到,伦理道德文化历来是同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密切相联系的,并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既有反映统治阶级要求,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观念和规范,又有反映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观念和规范。有精华,也有糟粕,良莠并存。比如封建伦理道德中宣扬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提倡“愚忠”、“愚孝”等内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应该否定。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如我们中华民族长期来发扬推崇的爱国忧民、天下为公、立志勤学、见利思义、律己宽人、惩恶扬善、见义勇为、孝亲尊师、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克勤克俭等传统美德,既反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客观存在,又体现了当代国家对青少年一代德育要求的目标。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力量,以共同文化传统为内容的道德规范,造就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成为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正是中华民族“民魂”之所在。

应该说,“五四”运动时,革命烈士和爱国学生打出“批判旧文化”的旗帜,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其极其伟大的意义。如果不对旧理论道德糟粕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就不可能把劳动人民从被压迫、被奴役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对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的“全面打倒”、“全面批判”,忽视甚至否定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确实像列宁所说,在倒脏水的时候,把木盆里的婴儿也一起倒了出去。在“文革”浩劫中,这种极左思潮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殷鉴不远,历史的教训值得认真记取。

当前,随着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物质生产上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在精神道德上却没有同步增长,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 沦丧。青少年酗酒、赌博、吸毒、性的淫乱等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一切都淹没在金钱关系的“冰水”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也绝不能重蹈西方的覆辙。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我们反对闭关锁国,自大保守,要善于借鉴别国的优秀文化道德,做到“洋为中用”;同时,我们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做到“古为今用”。唯其如此,才能坚持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实现“四化”的进程中,重塑我国中华民族伟大现象。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现在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天下为公”。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是.“天下为公”,“以国家社稷为重,以民生民瘼为怀。”从《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到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从《贾谊传》主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于明东林党人所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联,更是千古传诵,为大家所熟知。

二是“精忠报国”。毋庸讳言,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王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从忠君报国发展到为正义事业、民族利益与反帝斗争而慷慨捐躯,表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苏武吞雪饮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浩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心昭日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汉朝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清朝吴趼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曹植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宋朝陆游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秋瑾的“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至于近代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死神拍案而起……这些体现铮铮铁骨、耿耿丹心的千古名句和悲壮事迹都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所在,是中华民族迭遭内忧外患而永远不能被征服的民族之魂。

三是“见利思义”。义利之辨是道德伦理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先义后利”、“以义为上”,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从孔子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墨子的“万事莫贵于义”;从东汉士人提出“义重于生,舍生可也”到《三国志》的“以仁为富,以义为贵”,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从传统道德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世俗社会人们对忘恩负义者的谴责、鄙弃。抗战时期,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写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这里就给“义”赋予了崭新的含义。同样道理,传统的义利观已不完全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是,反对见利忘义,反对损人利己,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在今天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四是“立志勤学”。中华民族是一个奋勇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儒家学说非常注重立志,强调理想人格首先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主张刻苦磨砺,逆境成才。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代典籍中不乏这样的记载:“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明)……从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宋代诗人苏轼“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都说明在艰难困苦的逆境厄运之中,不因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经济上穷困潦 倒而放弃远大志向的人才能有所作为、名垂青史。古人所说的“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都是这样“志当存高远”的生动写照。古人许多勤奋苦学的故事给我们留下许多美谈佳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负薪挂角”,“凿壁借光”,等等。做法虽不足模仿,但刻苦好学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五是“律己宽人”。儒家历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推己及人、见贤思齐、改过迁善、严于律己等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旨。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曾子提倡“一日三省吾身”,孟子说:“古人君子,过则改之”,孔孟都提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则勿惮改”,指出君子应该有“闻过则喜”的风格和气度。儒家很强调“自省”和“内讼”,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苏轼说“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所有这些,都强调了要严于律己,身为表率。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名著中引用了许多这样的名言,要求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注重自身修养。

六是“尊老爱幼”。《论语》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敬”,这对倡导家庭美德、净化社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七是“谦虚谨慎”。传统道德在人格修养上还十分强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宋代理学家朱熹要求人们做到“温、良、恭、俭、让”。民族英雄林则徐更是把“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孔子在强调言行一致、谦逊容人时,主张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八是“勤劳节俭”。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贬抑懒惰、奢侈、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恶习。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在提倡勤劳的同时,也崇尚俭朴。宋朝司马光告诫人们:“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语重心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于《朱子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箴言更为大家所熟知。

中华民族的美德远不止上面罗列的八个方面,其他诸如惩恶扬善、尊师重教、诚实守信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中华传统美德,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动。只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思想之中,才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化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具体行动。要使学生在这方面有产生于内心的主动,而不是外力的强制的道德自觉,就必须加强道德认知的教育,提高其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能力和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牢固的道德信念。最后,通过反复引导和训练,使他们躬行践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是一篇大文章,光靠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家庭共同配合,取得整体效应。

从学校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首先,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这方面的德育因素,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心领神会的咀嚼,做到入耳入脑,潜移默化。其次,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开展形象化的教育活动。比如可以运用声像教材,组织同学观看。可以把“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程门立雪”等古代传统美德的佳话编成小故事,广为传播。也可以举行爱国诗词背诵擂台赛或者布置学生搜集、交流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人名言等。结合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活动,凭吊遗迹,缅怀先烈;结合纪念日,纪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都可以收 到良好的效果。第三是联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评比考核,使青少年学生不仅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做到树之以志,习之以行。最后,教师的以身作则,身为表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其一生。感化的力量来自示范,即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是其他各种教育完全不能代替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五年一班马敬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美德少年》。

“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夸。”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华传统美德无处不在。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宽容大度是一种美德,文明守纪是一种美德,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坚强勇敢是一种美德,诚实守信也是一种美德……

文明礼仪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它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自古就有“孔融让梨”“黄香温席”之说。作为新时代未来的主人,我时刻警示自己,督促自己成为一个讲究文明礼仪、品德高尚的小学生。

在学校里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对于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真诚地帮助他们;有的同学上课忘了带学习用具,我拿出自己心爱的文具借给他们。校园里我遵守学校规定;课堂上我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独立完成作业,我还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平时主动维护校园环境卫生,见到老师、同学总是热情地打招呼。

生活中我遵守社会公德、乐于助人,邻居都夸我十分懂事。有一次,我和爸爸到海边游玩回来,玩得筋疲力尽,两脚发软,都打哈欠了。坐公交汽车好不容易抢到一个座位,可我刚入座,就有一位白发苍苍,手举拐杖的老奶奶上车。我心想:如果来个急刹车,老奶奶这把年纪摔了怎么办。于是我便把座位让给了老人家,老奶奶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在家里我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拖地、扫地、洗碗等等。在爸爸妈妈劳累时,我会给他们敲敲背、松松肩,送上一杯热茶。妈妈总是夸我很孝顺。诚实守信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我处处以诚信对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诚实不说谎话,坦荡毫不虚假,做人要清澈如水,做人要白玉无暇。要记住,无论是谁,只要说一句谎话,他就失去了别人信任的心。学习上弄虚作假的人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做错了事要自我检讨,这样做才能提高自己,这样选择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那么,要怎样争当“美德少年”呢?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骗别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不弄虚作假,经得起诱惑;即使遇到困难,仍能坚持信守诺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誓言。大家都知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作为一名美德少年,我要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少年;我要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少年;我要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我要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 年。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株株幼苗,在学校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明天,我们便是根根栋梁,撑起祖国大厦,使它更加繁荣富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铭记中华美德,让美相随、德相伴,以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争当美德少年。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篇6

诚信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诚信在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国理政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文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根基。现代社会,从普遍的道德要求出发,诚信应包括诚实劳动、恪守承诺、真诚待人三个方面。其一,诚信是劳动创造的态度和品德问题,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不作假,不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其二,诚信要求人们遵守诺言、契约,既包括由人们自己承诺而引发的特定权利和义务,也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令、规章制度等规定的普遍权利与义务,反对毁约和违背诺言的行为。其三,诚信要求为人做事实在、实诚,不欺人亦不自欺,反对虚伪和欺骗。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基本社会属性,或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其立足点都是诚信。以国家层面为例,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中起着基石作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以诚信为基础;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本身就是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诚信的缺失,将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世情冷漠、腐败横行、犯罪高发。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而诚信处于基础地位。

我国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1.诚信道德建设落后

2.各个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 3.法律制度不完善 4.信息不对称

5.决策与选择的不确定性是信用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最近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

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和系统工程。当前,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建立诚信政府。古人云:“政者,正也。”要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树立法治思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公开政务信息,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消除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制度科学、合理、有效,运行依法、规范、高效,不能政出多门、朝令夕改;政府官员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树立诚信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

重视制度建构。诚信价值观需要倡导和培育,更需要科学的制度建设来保障。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国际规范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关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出台体现了顶层设计对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中不诚信现象的重视,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推进。

营造诚信氛围。一是开展系列诚信教育,使人们明确在信用经济时代如何利用“信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如何通过诚信的收益累积增强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从而增强人们诚实守信的行为动力;二是加强宣传,积极营造讲诚信的社会文化氛围,引导、教育人们在社会生活、商业活动中诚实守信;三是大力宣传诚信道德模范真实感人的事迹,营造诚实守信光荣、虚假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道德标杆和社会辐射效应。

加强诚信监督。当今社会之所以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关键是监管不到位,惩处力度不够。一是要动员社会公众的参与,让公众拥有足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一经发现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失信行为,就应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曝光,使之成为过街老鼠;三是依靠法律的威严与制度的力量,可借鉴西方对处理假冒伪劣的立法和执法经验,对制假卖假者绝不轻饶,增强法制的威慑力。

案例:去年9月份长沙县5110站点销售员卜克将彩民丢弃的33万元大奖彩票归还了中奖彩民。再到今年岳麓区9171站点业主潘利文更是将533万元的巨奖彩票第一时间交给了彩民„„彩市诚信事件频频出现,为彩票行业的健康发展传递了正能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 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传统美德,人格培养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良民族精神、民族优秀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也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高等职业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人格指: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我们希望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属德育范畴,通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具备走向社会的优秀人文素质。

一、传统美德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意义

1.在国家倡导和谐社会主旋律下,学校应该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放在高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搞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工作。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到学生的健康人格的教育之中,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应该是高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传统美德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和影响,能使大学生懂得修身、为人、处世、治学等方面的基本道理。

3.继续深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符合党和国家的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现状及策略

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现状。

高职学校学生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正在完成由青少年向成年阶段转换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做人的态度正在逐渐成熟,容易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国家、社会、集体缺乏责任感等。对高职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仍然是重智育、主体性教育,忽视个性品质及健康人格教育。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学生中华民族美德教育不够重视,甚至是一片空白的状态,表现在学生身上,有的同学道德缺失,人格有缺陷,如:自卑、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自私,不会关心他人;自闭,不会与人相处等。

教育方式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活动,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很低。不利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方法上是应是开放的、多样的,注重学生生活体验,并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策略。

(1)学校传统美德与健康人格相结合。(1)通过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课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创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活动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制定活动操作规程,使体验式活动课程有章可循,课程常态化,确保课程体系向纵深发展。(2)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即要求语文、英语、数理化、体音美各科针对本学科特点,结合传统美德因素进行传统美德与健康人格教育。(3)利用各种活动进行传统美德与健康人格教育。如班团队可根据德育目标教育需要,以主题班团队会、故事会、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与健康人格教育。对体验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职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活动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生乐于参与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本校特点的课程体系。(2)家庭传统美德与健康人格教育。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一是应培养学生具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基本道德,树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二是对学生进行归属教育,对学生强化自己是中华民族儿女,要为振兴中华民族作贡献;三是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勤劳节俭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四是培养学生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和睦邻里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 篇8

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背景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多视角、多方位让幼儿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幼儿尊重民族文化的意识、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文化兴趣。它包括: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美食、茶文化、酒文化、古典文学、书法家字画、以及我们的民间传统游戏(斗鸡、推鉄环)等等。

对孩子而言,爱国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具体化就是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人,因此,我们在主题教学大的框架设计上着重渲染本地区传统的文化特色。开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享有钟灵毓秀北方水城的美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它可以和汉唐文化、明清文化相媲美,因此,我们利用这些神奇的本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智慧设计,引用到了幼儿教学活动、大型活动、环境创设之中。在主题的引领下,各领域知识相互渗透、有效迁移、相得溢彰,交相辉映。

1 家园合作,利用有效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一直是古人津津乐道的善行。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如果这种情感被唤醒,那么以后它就会被迁移放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直至整个社会。因此,让孩子感父母之恩、报父母之德,绝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庭的美德,更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人格意识。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 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单方面由家庭实施这种感恩教育,可行性不大。需要家园合作,幼儿园主要负责教,家庭主要负责实施,这样才能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幼儿园开设了“感恩经验你我共享”专栏,老师和家长经常互相交流、探讨。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或利用三八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母亲节活动日,我们把孩子的妈妈请到幼儿园,让孩子为妈妈送上节日的祝福,给自己的妈妈唱首歌,献上自己用小手做成的稚嫩的礼物,一句感恩的话语,让妈妈们流下了幸福的泪花。

人常说,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让孩子们从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做起,对他们善加引导,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

2 巧设民族文化环境,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氛围

环境是“无声的教材”,环境的潜移默化和渗透作用对幼儿意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无论在实施任何的主题活动,都把环境创设作为先头兵。从幼儿的视角的吸纳为切入点,使他们抬头能见,侧耳能听,触手可摸,具体形象,冲击着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在我们幼儿园的大厅的一角,我们布置了一个美丽、漂亮、又充满民族文化的民族村,在这里有彩绘,绘制了许多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民族经典故事,有“司马光砸缸”,“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等,民俗村的墙上悬挂着各种京剧脸谱,地方特产,印花布艺、十二生肖、中国结等等。稻草木门、竹节栅栏,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民俗民风的浓郁气息。每每孩子从这里通过,都能一一道出这里的故事。成语、名称、土产、传统文化就象一棵神奇的种子,悄悄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在幼儿园的走廊的吊饰区,教室的墙饰、窗饰也都是悬挂布置的。这些利用废旧物品,教师和孩子共同合作的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大红的灯笼,木版年画,门神、宫灯、手绘彩灯,名人字画,民族乐器、服饰、版画秋菊、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即丰实了孩子的知识又揭开了幼儿对美的感受。

3 言传身教,培养幼儿的优秀道德意识

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深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应率先做到。只有言传身教,不搞“双重道德标准”,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生活中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做好楷模,决不能在言行上造成一种“孩子要诚实守信,而大人却可以不诚实守信”的印象。我们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孟信不卖病牛》的故事。还讲了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从而使幼儿受到了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4 开门请艺人,让幼儿感受传统饮食文化

上一篇:党支部委员职责分工下一篇:2024年春节手机短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