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灾害应急预案
1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地质灾害事故主要有地面下沉、塌陷、裂纹、岩层移位等。地质灾害事故一般发生在采空区内,多发生在汛期内。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此类事故,要做到预防为主、群测群防,当有灾情发生时,能够及时地加以控制和消除此类灾害。
11.2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大宣传,群测群防”。
1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1.3.1应急组织体系:
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组织体系由市行办应急救援指挥部、××××救护中队、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等组成。
11.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处理分5个小组进行。
1、技术处理组:
组
长: 成员:
职责任务:(1)立即组织查明事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等。
(2)组织区域内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抢险救灾组:
组
长:
成员:
职责任务:调集并组织煤矿救灾队进行事故抢险工作。
负责组织救治伤员,安抚受害者家属。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
成员:
职责任务:
(1)负责调集人员、车辆及救灾物资,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
(2)负责与外单位的协调工作。
4、医疗救护组:
组
长:
成员:
职责任务:
(1)组织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2)协调各大医院对事故现场中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5、事故调查组:
组
长:
成员:
职责任务:调查事故经过和原因,追查事故责任,负责制定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11.4事故的预防
(一)预防地质灾害事故措施:
1、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办公室,坚持24小时值班(地点设在调度室)。
2、从各科室中抽出专人组成矿井地质灾害巡查小组,在全井田范围内定期巡查,每10天巡查一次。对于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天气如大雨、暴雨时,坚持雨中巡查。每次雨后由技术科负责对井田周围的水库、河流、泄洪沟、采空区地面进行了专项检查,地表塌陷及时测量,随时掌握地表下降数据及规律,并采取应急措施。并把1、2、3、4号有地面塌陷发生的地点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设立了警示牌,建立了详细的巡查记录。
3、根据气象预报,对地表岩石移动的范围内及时预报,尤其夏、秋季节。该避的就避,每次大雨过后由技术科负责对地表及时测量,随时掌握地表下降数据及规律,并采取应急措施,把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4、成立三个抢险小分队,每队30人配有2名队长,1名技术员,1名安全员,1名电工,1名铲车司机。并要求所有抢险队员在汛期期间,必须在矿职工宿舍分队居住,一旦遇有灾情能及时组织抢险做到有备无患。配备了足量的抢险物资。设专库、专人负责保管。
4、对于因开采引起的裂缝在及时排查后,限期进行填平夯实,尽量减少地表水渗漏程度,保证井下安全生产。
5、值班人员按时收听收看中央台和当地气象预报,做好记录,经常与×××××××气象台联系。遇到灾害性天气或矿井涌水有异常变化情况时,要及时汇报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灾害事故的发生。
6、公开联系电话,与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加强联系,并发放避险明白卡、防灾明白卡,加了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群测群防意识。
11.5事故预警与信息报告
1、巡查小组发现有地质灾害事故后,必须及时汇报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汇报方式采用电话汇报,必须派专人进行警戒。
2、汇报内容应包括灾害地点、灾害性质、受灾人数、影响程度、现场情况等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电话报告调度室、值班矿领导、矿长、总工程师、抢险队和有关人员。
4、主要领导、值班矿领导、矿长、总工程师、有关人员必须24h开手机,以便及时进行联系。
5、矿调度室负责将事故情况如实汇报给县国土局、市行办。
11.6应急处置
(1)现场抢险人员立即在队长带领下,利用铲车、镐、锨等工具对塌陷区进行填充。有积水的要排净积水;有裂缝的地方要夯实填平,尽量恢复原貌。
(2)设立警戒防止无关人员入内。
1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地面材料库必须备有以下物资:
锨30把,镐30把,草麻袋300个,雨衣50件,抬筐10个,扁担10条,电筒20个,水泵5-17KW两台,3寸胶管300米。另外还有水泥10吨、黏土10吨。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当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 保证遇险人员尽快脱离危险而提供的一系列设施、设备、措施。既包括硬件, 也应有软件; 既应有帮助遇险人员脱离险境的设施设备, 也应有人员无法脱险时的紧急避险场所。综上分析, 矿井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就是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调用, 其中,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当井下发生灾害时, 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井下工作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进行自救, 并且根据避灾路线、避灾标志迅速离开危险区, 尽一切可能逃离井下, 并及时组织救护队伍进行救援。若逃生路线被阻断, 应选择最近的紧急避险场所, 以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救援。需要说明的是, 紧急避险设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包括提供简单医疗器械, 氧气, 食品和水等[1]。一般逃生避灾流程如图2
2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1 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1. 1 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当工作地点有透水先兆 ( 如挂红、挂汗、空气变冷、有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等[2]) 出现时, 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 组织人员撤离, 并第一时间向调度室及相关部门汇报。
2. 1. 2 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
发生水害事故后,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进行自救互救, 尽快向矿调度室汇报井下事故伤害情况, 调度室立即下达撤人升井命令, 同时通知中央泵房开启水泵达到最大排水能力, 关闭泵房密闭门, 并调整好配水闸阀。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排水抢险等工作, 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保证抢险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加强通风, 防止硫化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灯房、自救器室要做好下井、升井人员的统计工作, 并每半小时如实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也应由各区队值班人员汇报给调度室。
2. 2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 地面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并根据火势情况, 确定是否向“119”报警。
( 2) 井下一旦发现火灾事故, 必须尽快了解着火地点、着火范围及灾害程度,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利用附近电话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现场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措施,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 控制火势发展, 避免造成重大事故。矿生产调度室迅速向救灾指挥部所有成员及集团公司调度室、救护大队汇报。
2. 3 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 3. 1 瓦斯爆炸事故报警
井下一旦发现瓦斯事故, 幸存人员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尽快了解事故地点、范围及灾害程度, 向矿值班领导汇报情况, 立即组织撤退井下所有工作人员。
2. 3. 2 瓦斯爆炸事故避难措施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受灾区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保持冷静, 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 如果处于事故地点的进风侧要选择迎风撤退, 如果处于回风侧, 受灾人员要迅速佩戴自救器, 按照就近原则躲避到新鲜风流中。
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煤矿作业规程以及本煤矿的规定的避灾路线升井, 调度室还要做好升井人员统计工作。
2. 4 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 4. 1 报警措施
井下一旦发现煤尘燃烧、爆炸事故, 幸存人员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受灾情况 ( 如事故地点、范围及受灾程度等) , 并通知井下所有工作地点及单位立即撤事故地点、范围及受灾程度退其工作人员, 同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 4. 2 避难措施
如果遇险人员处于事故地点的进风侧, 要迎风撤退, 如果处于回风侧, 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按照就近原则躲避到新鲜风流中。
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煤矿作业规程以及本煤矿的规定的避灾路线升井, 调度室还要做好升井人员统计工作。
2. 5 避灾路线
安全逃生的原则: 对于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等事故, 应向进风方向逃生, 当佩戴的自救器防护时间不足时, 就近选择避险设施进入避险; 对于水灾事故, 应向地势较高处逃生[3]。
掘进工作面或回采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或火灾事故时, 作业人员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并应及时进入进风巷道并迎着新鲜风流方向, 到达井底车场, 或进入设置在采区内的避险设施更换自救器后继续向井口方向逃生, 或选择在避险场所内暂时避险, 等待救援。
井底车场附近发生水、火、瓦斯灾害时, 附近人员应经井筒提升或主井梯子间逃生。
发生灾害的同时可根据灾害的性质不同和井下人员撤离情况及时关闭水泵房通道及变电所通道中的密闭门、防火栅栏两用门等, 从而保证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矿井反风时, 原回风巷即转化为进风巷, 因此, 反风时水灾避灾路线同正常通风时一样, 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时, 作业人员必须首先佩戴好自救器, 并应及时由胶带顺槽进入采区回风大巷, 再经回风大巷到达避险场所。
井下发生冒顶事故时, 要及时加强冒顶区的支护, 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 全力营救被岩石掩埋的人员。
3 结论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是煤矿安全工作中可行、有效的新科学方法体系。该预案可以为煤矿重大事故防范、日常安全管理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全面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摘要:本文从水灾事故、火灾事故、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以及避灾路线五个方面阐述了矿井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该预案涵盖了煤矿重大事故的各种情况, 使应急救援工作更加条理化, 系统化, 增强了应急救援的科学性。
关键词: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
参考文献
[1]孟磊, 等.井工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应用与探讨[J].煤炭工程, 2011, 8:24-26.
[2]邵文岗.兰花沁裕矿采煤方法选择探究[J].技术与市场, 2014, 10:28+30.
易引起窒息的食物
果冻
我国从2006年5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开始实施规定杯形凝胶果冻直径不得小于3.5厘米。但生活中不是只有直径3.5厘米以下的小果冻可能导致宝宝窒息,其实对于5岁以下的宝宝来说,直径在3.5厘米以上的果冻同样很危险。宝宝把果冻咬碎以后,碎果冻分散到支气管口的话,就非常危险。因此,不要给5岁以下的宝宝买果冻当零食。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对3岁以下的宝宝来讲,的确存在危险。由于要吸上“珍珠”,所以喝珍珠奶茶用的吸管很粗。但很多“珍珠”的大小和吸管并不完全匹配,饮用时要用很大力量才能将“珍珠”吸进嘴里。这种状况对成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发育成长尚未完全的宝宝来说则相当危险。因为宝宝牙齿还没长齐,喉管和气管较细,喉部反射本领也差,当吸入“珍珠”时,很容易因用力过大而被噎住,形成呼吸道异物。
葡萄
葡萄的颗粒正适合宝宝一口吞下,如果家长给剥过皮后,让宝宝吸进嘴里,葡萄柔软而光滑,很可能会因用力过大堵住气管。如果在吃东西时跑跑跳跳,更容易出危险。因此宝宝在吃葡萄、李子、樱桃等食物时,要坐在一处,安静地吃,并提醒宝宝慢慢吃。
QQ糖
QQ糖个体较小、口味甜,且有弹性,在外包装上一般也没有安全提示,如果边吃糖边说话,很可能不巧就卡在气管中,容易引起窒息。如果宝宝未满2岁吃QQ糖的危险较大,最好不要给宝宝吃。
果仁
花生仁、瓜籽仁、杏仁等颗粒小,宝宝牙齿未长全,不能将它们充分嚼碎,如果吃时不小心,很可能吸入气管。因此2岁以下宝宝不要喂吃整粒的果仁食物,可把果仁碾碎放在粥里。异物窒息急救法
一旦出现异物窒息,由于脑部缺氧超过四至六分钟就会造成永久损伤,因此,异物吸入导致窒息的处置,应着重于急救黄金时间。
一般来说,婴幼儿被异物塞住呼吸道的紧急处理方式,依1岁以下和1岁以上有不同的急救方法,父母一定要学会,最好经常拿个布娃娃进行模拟演练。
1岁以下宝宝急救法
妈妈坐在椅子上,将左前臂架在大腿上,然后让宝宝头冲下趴在妈妈的前臂上,并使宝宝的头低于身体(左手要固定宝宝头部和颈部)。
用右手掌根平稳地敲击宝宝的后背中部,5次即可。在重力和冲击力的共同作用下,异物可被排出。
若呼吸仍未恢复,重复上述步骤。必要时送医院急救。
避免宝宝窒息照顾法
生活中细心照看宝宝,才是避免危险发生的上上策,哪些方面妈妈要注意呢?
1. 宝宝衣服的装饰物,比如小扣子,小花等要结实牢固,否则宝宝会不自觉的把它们从衣服上拽下来,放到嘴里吃。或者在清洗衣服后要检查宝宝衣服上的小配件是否牢固,以防它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掉到宝宝旁边。
2.如果宝宝正在长牙,最好的磨牙食物是婴儿专用的磨牙棒。不要给他一些胡萝卜条、瓜条之类的自制磨牙食物。虽然这些东西可以缓解长牙给宝宝带来的酸痛,一旦宝宝把这些东西咬掉又不会咀嚼,那么就可能出现噎着、窒息的危险。
3.小宝宝很喜欢从别人的碗里抓东西吃,所以最好给宝宝安置专门的餐椅,防止他抓到一些不能给他吃的食
1岁以上宝宝急救法
让宝宝平躺在硬床上,妈妈站在宝宝足侧。
妈妈两手重叠放在一起,十指互扣并翘起,手掌置于宝宝的肚脐处,快速向下并往前推压5下,直至异物排出。
如未排出,施行人工呼吸,并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急救。物。如果有大孩子到你家做客,最好不让宝宝和他一起吃饭,两个不能照顾自己的小家伙,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4.定时更换宝宝的安抚奶嘴。尤其是看到安抚奶嘴上有裂纹时,一定要马上给宝宝换一个新的,以免宝宝吸入安抚奶嘴上破损的地方。另外,安抚奶嘴上的防护罩一定要比宝宝的嘴大。
5.宝宝经常将物体或玩具放入口中,边咬边啼哭或欢笑,加上跳、跑等游戏,因而口内异物易进入气管。此外,父母或较大儿童喂给宝宝不恰当的食物,如瓜籽、花生、糖,或在喂食时故意逗戏、惊吓、打骂,以至食物呛入气管。因此宝宝吃东西时,不可跑跳游戏,不可说笑。
6.宝宝容易发生异物呛入气管,因为他们虽会吃些东西,但又不能充分嚼烂。因此要叮嘱宝宝专心吃,并耐心教会宝宝咀嚼方法,而不是硬吞。
7.对于爱把一些东西放入嘴中的宝宝,要进行教育。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迅速哄劝宝宝取出异物。
8.应避免给予宝宝钮扣、豆子、硬币、弹珠等小的玩具零件或生活用品,以免宝宝误食或塞住耳、鼻。
p&p温馨提示
1.当异物吸入喉内时,宝宝可能出现呛咳,父母此时不要阻止宝宝咳嗽,有时通过咳嗽,可将异物咳出。
2.咳嗽时,父母不要拍打宝宝背部,以免异物移位。
1、总体 1.1编制的目的
为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高效有序、科学规范的地质灾害应急体制和机制,全面提高破坏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保护公司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阳城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预防为主、防救并举; 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为主; 坚持快速响应、共同应对,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坚持依靠科技、依法管理,增强能力、提高水平。1.4防范重点
本《预案》使用于在本矿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地质灾害发生后,煤矿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矿井单位,以及煤矿企业职工场所的应急抢险。
1.5预案体系
本《预案》与上级抢险预案构成地质灾害抢险预案体系。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办公室设在地测科。
2、应急响应与事权划分 2.1响应分级 地质灾害事件分为四级,作为地质灾害应急分组负责和事权划分的依据;
(1)特别重大地质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地质灾害。
(2)重大地质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以下死亡,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地质灾害。
(3)较大地质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地质灾害。
(4)一般地质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地质灾害。
2.2事权划分
在实施Ⅰ、Ⅱ、Ⅲ、Ⅳ级应急响应时,矿地质灾害领导小组自行转为矿地质灾害救灾指挥部。
特别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由国家安监总局负责;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由省煤炭厅负责;较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由市煤炭局负责、一般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配合县煤炭局进行。
矿参加国家安监总局负责的特别重大地质灾害、省煤炭厅负责的重大地质灾害和市煤炭局负责的较大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的事故救援,配合县煤管局、公司进行一般地质灾害引发的煤矿次生灾害的事故救援。
3、指挥体系及职责
3.1成立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马跃进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副总指挥:孟社旗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尹胜利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安全副矿长
张学社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生产副矿长
成卫军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卫进军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机电副矿长
赵小龙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地测副矿长
白建飞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地测副矿长
韩小放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通风区长
于广富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助理
联 络 员:郭敏岐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地测科科长
成员: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地测科全体人员
职责:在上级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指挥矿范围内灾害救灾工作;向上级政府救灾指挥部报有关矿井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迅速组织人员查清受灾情况,制定灾害救援力量配置方案;集中组织救援队伍紧急救援;做出预案是否启动决策。指挥部下设协调组、灾害抢险组、物资和后勤组、通讯联络组、保卫组、医疗救护组。
应急指挥部联系电话:)3.2应急工作组及其职责(1)协调组
地质灾害抢险协调组。组
长: 郭敏岐 联络员: 王刚
职
责:贯彻矿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指令,并督促落实;传达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协调各救援组织和机构,开展救援;掌握救灾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救灾指挥部报有关信息;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2)灾害抢险组
组
长:白向峰(负责受灾地点灾害抢排险)联络员:李浩
职
责:负责与矿所属单位的联络员联系,掌握灾情;负责组织专家组、救援人员,做好灾害的抢险救援。
(3)物资和后勤组 组
长:王育文
联络员:白亮亮
职
责:负责灾害情况下矿的各种救援物资的筹集,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矿的物资领用和发放,车辆的调配;组织矿临时棚的搭建工作;制作、购买指挥旗帜、袖标、车辆通行证、报警器材料等标识物品。
(4)通讯联络组 组
长:石振华 联络员:张剑飞
职
责:保障矿灾害现场移动电话与公司指挥部的随时联络,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现场信息,协调并保障各救援小组之间的通讯联络畅通,配备5部与矿指挥部和成员联络的对讲设备。
(5)保卫组 组
长:陕雄善
联络员: 尹旭峰
职
责:负责灾害救援区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6)医疗救护组 组
长:王建军
联络员:王晋峰
职
责:负责设立救护场所,组织对机关人员及家属的医疗救治,转送安置伤员。
4、预测与预警 4.1预警处置
4.1.1矿接到上级信息后根据提供的信息,立即向矿属各单位发出预警警告,立即召开会议,部署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进入应急戒备状态。并对因地质灾害的易燃易爆场所采取紧急排查防控措施,并应及时了解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单经过;
4、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5、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
6、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7、事故抢险组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8、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9、事故的报告、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10、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4.1.2按照预警级别,应急工作组下设的专业组准备救灾资金、物资和装备;各救援小组进入戒备状态,实施应急值班制度。
4.1.3预警期间,接受上级地质灾害抢险领导组要对各救援小组应急准备的检查。
5、应急处置 5.1灾情速报
灾情速报包括破坏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地质灾害发生后,煤矿灾害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迅速收集灾情并在1小时内上报,有灾报灾、无灾报安。重大灾情可越级上报。
5.2Ⅱ级应急响应 5.2.1先期处置 5.2.1.1矿先期处置措施
矿要立即启动地质灾害抢险预案,组织各救援小组开展先期处置,主要措施包括:
(1)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地质灾害灾害抢险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和下属各组立即按职责开展工作;
(2)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灾害特点进行快速收集,迅速上报公司;
(3)立即向灾区派出抢险救灾队伍,实施紧急疏散与救援,组织自救与互救;(4)对易产生重灾害的部位划定警戒区域,采取管制、限制措施。
5.2.1.2矿煤矿灾害救援队伍先期处置措施
矿灾害抢险指挥部成员接到地质灾难报告后,按照本预案各自职责快速高效的开展救援工作。
5.2.2应急处置
5.2.2.1矿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应急响应
(1)矿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成员接到启动Ⅰ、Ⅱ级应急响应的信息后,迅速赶到矿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启动《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2)响应条件:接待手机短信、电话通知。
(3)矿灾害抢险指挥部地点设在:矿办公楼会议室或办公楼前设立的工作帐篷备用。
(4)时限要求灾害发生后半小时。5.3Ⅲ级应急响应 5.3.1先期处置
5.3.1.1灾区企业先期处置措施
矿灾害抢险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未到之前,灾区的地点应立即启动本企业的地质灾害抢险预案,组织各救援小组开展先期处置,主要措施包括:
(1)向煤矿全体人员发出预警警告;
(2)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和下属各组立即按职责开展工作;
(3)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灾害特点进行快速收集,迅速上报;(4)立即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实施紧急疏散与救援,组织自救与互救;
(5)对易产生重大灾害的部位划定警戒区域,采取管制、限制措施。
5.3.1.2矿指挥部先期处置措施
矿灾害抢险指挥部接到地质灾难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各救援小组按照本预案各自职责快速高效的开展救援工作。
5.3.2应急处置
矿灾害抢险指挥部应急响应
(1)矿指挥部接到通知启动Ⅲ级应急立即响应本预案,(2)响应条件:接到手机短信、电话通知。(3)时限要求:灾害发生后半小时。5.4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
(1)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
实施Ⅰ级、Ⅱ级应急响应时,由市救灾指挥部适时宣布应急期结束;实施Ⅲ及应急响应时,由县救灾指挥部适时宣布应急期结束。
5.5善后处置
矿要认真组织清理、修复、归还因救灾需要而调集的设施、设备、器材和物资,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按照规定及时汇总报公司主要领导。
5.6响应调查与总结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结束后,矿要对本次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协调指挥、组织实施、预案执行等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科学评价提出类似事故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矿要认真总结救 灾及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
5.7Ⅳ级应急响应
Ⅳ级应急响应由矿救灾抢险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公司灾害抢险指挥部适时指导和支援。
6、应急保障措施
6.1矿灾害抢险指挥部成员保障
矿地质灾害抢险分指挥部成员在实施应急不在岗时,其岗位次职代替工作。
矿次生灾害抢险指挥部,应将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常备不懈。
6.2灾后矿各单位抢险人员基数 保障抢险救灾人员40人。6.3其它保障 6.3.1通讯保障
采用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保障,建立对上联络和对下指挥两个网络。对上联络指对公司救灾指挥部,主要通讯工具采用固定电话、手机等;对下指挥指对各矿井的通讯联络,主要通讯工具采用固定电话、手机及自备的对讲机。预案启动后,如有有线通讯设备没有受损,则以有线通讯为主;如果有线通讯设备中断,则以对讲机等设备为主。
6.3.2车辆保障
矿所有车辆。抢险车辆张贴统一的专用标志。6.3.3后勤保障
采取自我保障和社会保障向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各单位需提前自备2-3日食品。
6.3.4装备器材保障 矿要按照公司救灾指挥部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提前做好所属应急救援力量所需的各种救援装备器材。
7、附则
7.1本预案由矿负责解释。7.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8、附件
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响应程序图
2、事故汇报及抢救程序图附件
3、事故电话通知顺序图
4、应急通讯电话一览表
5、应急人员电话联系方式
6、公司救护队人员名单
7、物资储备明细日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义城煤业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义城煤业有限公司
东石化发〔2006〕52号
关于下发《暴雨灾害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部室、子(分)公司:
为了防止在暴雨状态下造成污油井冒井、恒润公司各装置被水淹没引发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了《暴雨灾害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该预案作为《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一部分,与其共同发挥作用。该预案已经公司领导会签完毕,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必须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承担的责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附:《暴雨灾害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二○○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环保 暴雨 预案 通知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工作部 2006年7月25日印发 暴雨灾害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防止在暴雨状态下造成污油井冒井、恒润公司各装置被水淹没引发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1.日常各单位要保证各区域内污油井及明水沟畅通,卸油池、隔油池、污油井、污泥池等设施完好,需要加高、加固的一定要及时处理维修。出现问题要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有记录。以上各种液位在平时就要尽量降低,出现冒油时要有各种措施。
2.在暴雨状态下,第二供排水车间应随时监控雨水池液位并及时启泵外送,防止雨水积存。当来水量过大,有难以送及的趋势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通知生产调度部。
3.在雨季即将到来时,两个污水场在平时就应保证油泥浮渣池、活性污泥池等的低液位,保证各机泵等完好备用;资产管理部要准备好一定数量的砂石等应急物质,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
4.两个污水场在大雨或暴雨状态下,应加大处理能力,保持污水系统低液位,防止各装置污水井冒井。第二污水处理场同时应多加注意恒润公司污水集合井的液位并及时启泵向第二污水处理场送水,保证恒润公司污水井不冒井。同时两个污水场在暴雨状态下应随时监控本装置的油泥浮渣池、活性污泥池、污水井等设施的液位高度,当有溢出的可能时,也应及时通知生产调度部。
5.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车间,下达按应急处理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指挥成员及消防队和各专业应急队伍迅速赶往现场。
6.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要马上了解各公司情况,根据水情及时下达应急指令,协调各应急分队及各部室人员展开应急行动。7.侦毒洗消及减污分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了解各重点防控区域的情况,拿出防控措施报领导小组批准执行,同时带领本队成员展开应急工作。
8.重点防控区域及防控措施
a.第四循环水场北的雨水池:该处在暴雨状态下极易出现外送不及的状况,造成恒润公司被淹没。防控措施有:
充分发挥外送水泵的作用,在保证泵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大流量向外送水。
调集临时水泵协助向外抽水。
b.第一污水处理场油泥浮渣池及活性污泥池:该处在暴雨状态下极易满池造成浮渣及活性污泥外溢,进而对其它部位造成污染。防控措施有:
暴雨情况下及时调集车辆将池中浮渣及污泥拉走。浮渣泵及污泥泵要始终保持良好备用。在其四周筑起围堰,防止外溢。
c.恒润公司污水集水池(由第二供排水车间管理):该处一旦满池,将造成整个恒润公司污油井冒井,防控措施有:
以最大能力向外送雨水。
必要时调集水泵向第二污水场送污水。
d.恒润西侧道路:该处在暴雨状态下路西总排明沟易满沟外溢,向东跨路流入恒润公司地界,造成恒润公司被淹没。防控措施有: 在道路东侧筑起围堰,防止水向东流入恒润公司。
e.两个污水处理场前提升液位:该处液位的高低决定着各生产装置污水井液位的高低及是否冒井。防控措施有:
将污水处理场能力提到最大。
救援应急预案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安全行为,改善安全环境,加强安全防范,改变过去安全生产“随着事故走”的被动局面,及时有效地组织事故抢救,做到及时、有序地开展抢险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组织机构:
为确保各类重特大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组织抢救,做到及时、有序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遇难人员,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安监局成立重特大事故抢险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高相启 副组长:王康为、王超峰
成 员:宋占林、杨占旭、王彦坤、孙勇、杨建设、马爱民、陈峰伟、孙杰、秦剑锋。
(一)抢险救援工作的职责分工
1、各煤矿企业法人是企业重特大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组织实施企业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负责向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提供企业的有关安全技术资料,接受救护队的预防性检查,搞好安全预防工作。
2、矿山救护队队长负责全面指挥、领导救护队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二)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
1、县安监局在接到重特大事故的报告后,根据事故类别,立即带领抢险救援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和矿山救护队赶到现场,组织指挥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和向相关部门通报。
(2)成立抢救小组,制定救灾方案;
(3)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4)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5)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6)矿山救护队到矿后,按照救灾方案布置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
(7)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4、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确定。一般说来,要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进行,对保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消耗有利。如果爆炸后,入风巷道垮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同时,这一带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点。
5、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
6、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保证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是否采用反风。
7、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产生冒顶,造成巷道堵塞,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它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办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
扔下衣物,小型工具等),以便于救护人员寻找。
13、人员撤退应就近进入新鲜风流巷道或按作业规程规定的路线;或按指挥部通知的路线撤出。
14、当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时,应从进风巷进入工作面抢救人员。
15、当爆炸发生在较长范围的掘进巷道区域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支架损坏严重,确定遇难人员已经牺牲时,必须在恢复通风维护支架后,才能进入搬运遇难人员。
16、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应携带通讯设备,以便随时与指挥部取得联系。
17、人员救护完毕后必须立即在通往灾区的所有通道设置栅栏,揭示警标,严禁其它人员入内,随即组织制订瓦斯排放措施,并由救护队会同矿管理人员组织瓦斯排放。
三、水灾事故的处理
1、打眼时如遇眼子来水应停止打眼,并禁止拨出钻杆,利用各条巷道预先储备的防水材料,设法加强支护,堵住出水点,防止出水点爆开,防止事故继续扩大,同时报告井口值班室。
2、如果情况危急,来势很猛,应避开水头,由现场熟悉巷道情况的人员带领,迅速撤到安全出口的高处巷道直至撤到地面。
3、穿透出水地点人员在撤退的同时,应尽量设法通知下部作业人员和其它人员撤离。
4、如有人员被堵在没有出口的上山独头,遇难人中应保持镇静,避免体力过度消耗,等待救援。
5、人员避灾路线应按作业规程或防治水措施中规定的路线撤离。
6、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应首先急救人员,撤离灾区,然后向指挥长汇报灾情,请示下一步的命令。
7、井下的排水设备最大限度地开启排水,保证正常运转,尽快排出
2、如有人员伤亡应及时护送伤员出井并报告。
3、如对电器设备有损坏应及时通知机电人员恢复。
4、最后恢复轨道及挡车器,清理杂物。
5、如遇触电及电器损坏事故应先断电,再救人,最后恢复抢修设备。
六、矿井火灾的处理
1、扑灭井下火灾时,抢救指挥部应根据火源位置,火灾波及范围、遇险或受威胁人员分布,迅速而慎重地决定通风方法。
2、无论采取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内人员的安全撤退;(2)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
(3)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避免瓦斯通过火区,避免瓦斯、煤尘爆炸;
(4)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退;(5)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3、当火灾发生在矿井总回风井巷,改变通风方法可能会造成风流紊乱,增加人员撤退的困难,可能出现瓦斯积聚等后果时,应采用正常通风,稳定风流。
4、当采用正常通风方法会使火势扩大,而隔断风流又会使火区瓦斯浓度上升时,应采取减少风量的办法。这样既有利于控制火势,又不使瓦斯浓度很快达到爆炸界限。但要注意,在灾区内人员尚未撤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缺氧现象、不利于人员撤退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
5、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如发现火区内及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则应增加风量,使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若火区出现火风压,呈现风流可能发生逆转现象时,应立即增加火区风量,避免风流逆转;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后,灾区内遇险人员未撤退时,也应增加灾区风量,及时吹散爆炸产物和火灾气体及烟雾,以利于人员撤退。
6、风流短路是救灾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现有的通风设施进
延过程中可能产生瓦斯爆炸,冲到井口时,遇火源会引起燃烧事故,由于突出大量的煤炭,会堵塞井巷,在突出点附近的人员可能被突出的煤岩流卷走、掩埋,因此,煤和瓦斯突出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很大。
(二)在处理这类事故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与其它瓦斯事故有以下几个不同的条件:
(1)瓦斯来源充足,并且瞬间涌出量很大,浓度很高,不但能顺着风流向回风方向蔓延,而且能逆着风流向进风方向蔓延甚至逆流到进风井口以外。
(2)突出的瓦斯能形成冲击波破坏通风系统,突出的煤岩能堵塞巷道,因而造成通风混乱,不利于人员的撤退和救灾。
(3)突出的高浓度瓦斯,开始时不会立即发生爆炸,但在一定供氧使瓦斯浓度降到爆炸界限以内,遇火源会引起爆炸。这就要求在处理事故过程中严格火源管理。
(4)在处理故事过程中,如果需要在突出煤层中掘巷道用于救人或恢复通风,仍必须采取防突措施。
(5)突出后有可能在同一地点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突出,因此,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必须严密监视,注意突出预兆,防止再次突出扩大事故。
(三)突出事故发生后,指挥人员应果断地作出决策。
(1)切断灾区和受影响区的电源,但应在远距离断电,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当瓦斯影响区遍及全矿井时,要慎重考虑停电后会不会造成全矿被水淹的危险。若不会被水淹,则应在灾区以外切断电源,若有被水淹的危险时,应加强通风,特别是加强电器设备处的通风做到“送电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电”。
(2)弄清矿井通风系统破坏情况,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的人员,及时报告经发办、经商局。
一、自然灾害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财富。但是有的时候也给人类带来一些灾难, 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 甚至有些破坏不可恢复。比如, 汶川大地震, 每一个经历此次浩劫的人莫不感叹自然灾害的巨大威力。档案灾害, 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给档案信息造成相对较大的破坏性影响的事物的一个总称。其中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档案在保存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未知的可能到来的灾难。以地震为例, 一旦一个地方发生地震, 一些直接性的破坏就不可避免:档案设备的坍塌、一些装具的破坏、甚至整个档案室都会遭受到毁灭性破坏。除了这些直接性的破坏之外, 放射性的污染、水灾或者火灾等间接灾害都有可能使档案受到损害。汶川地震之后, 汶川、德阳、雅安等一些重大灾区的档案都受到了破坏, 甚至整个四川省的档案库的受损都比较严重。据统计, 重灾区的受灾档案的数目高达530万卷, 在危房里的档案也高达170万卷。北川县档案馆已经完全倒塌, 档案馆中的8.5万册都被埋在坍塌的废墟之下, 经过工作人员奋力抢救, 也只是抢救出来不到三分之一的数量。而在震中位置的映秀镇, 阿坝公司的办公大楼也不能幸免, 档案员全部在地震中遇难, 此次损坏了文件1630件, 破坏了档案180余卷。影视磁带也毁坏数盘, 电厂的科技档案高达6000余卷全部毁于这次地震 (附下表) 。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都能造成档案的毁坏, 给人们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难度。怎样采取比较好的档案管理模式, 减少自然灾害对档案的破坏已经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统计小组统计, 汶川地震的档案损失:绵阳等6个重灾区受灾档案5290524 (卷) ;北川档案馆受灾档案85000 (卷) ;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公司受灾档案6148 (卷) 。
二、建立现代档案管理容灾机制
1. 建立一个容灾中心。
容灾中心的建立可以在灾难来临之后, 为之后的恢复工作提供一些比较基础的保障, 容灾中心同样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的备份。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 一些容灾中心的建立一般应设置在市级以上的综合档案馆, 之所以选择在综合档案馆是因为档案馆可以很好的保存档案, 本身就具有这个条件, 如果加大这个方面的投入就会带来一定的财政支出困难。在综合档案馆建立容灾中心时, 最开始考虑的就是怎样去完善综合档案馆的建设问题, 只有把这个问题考虑在内, 才能建立达到抗灾标准的容灾中心。之后还要制定一定的制度, 对容灾工作做到明确化、负责化。最后, 还可以在容灾中心开展一些社会服务, 加大资源的利用力度, 一些社会机构的重要信息都可以放到容灾中心代为保管。
2. 建立档案管理应急预案。
建立档案应急预案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多数档案馆都没有备份所有档案信息的条件。这样一来, 一旦发生了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 不会让无情的灾害把档案信息破坏掉, 尽量把档案信息丢失的概率最小化。在制订应急预案时要尽可能详细化, 包括在灾害发生之后进行档案恢复的时间以及进行灾难备份的间隔时间段, 甚至包括哪些信息需要进行备份、怎样备份、在哪个城市备份。以此同时, 进行灾难发生之后的演习, 确保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的安全无误, 纠正存在的问题, 使工作人员对灾难恢复的过程进行熟悉, 从而对这个灾难应急方案进行评价, 看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
对自然灾害下的档案备份。同城的档案备份一般选择两个及其以上的档案馆进行信息的备份, 这样方便数据的更新, 并且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易于管理。所以, 在通常情况下, 本地数据的备份比较受单位重视, 但是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 这个地区出现的灾难情况无可预料, 所以建立异地灾难备份能增加档案管理的安全筹码。异地灾难备份就是不在同一个城市进行档案的备份, 一般都是选择比较远的两个城市, 这样灾难来临时, 可以使档案安全系数增加。一般说来, 电子档案比较方便、快捷, 是进行异地档案数据备份的首要选择。虽然电子档案相对其他方式运用的更多, 实施仍然不能忽视其他介质档案的管理。因为电子档案都是依靠计算机运行, 一旦计算机无法识别这个电子档案, 就可能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一旦这些电子载体遭到破坏, 恢复起来更加的困难。所以,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 也不能忽视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样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建立微缩档案, 这种方式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可以在省会级别城市的档案馆联合投资建立档案微缩中心。不论哪一种方式的运行, 都是为灾害下的应急方案做准备, 减少灾难发生的档案损失。
三、建立档案管理灾害应急体系
档案, 特别是设计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方面的档案, 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所以, 要建立灾害预警体系和应急体系, 在自然灾害突然到来时, 把档案损失的概率降到最低点。
1. 建立档案灾害预警体系。
(1) 档案灾害的预警级别。根据灾害发生的程度是否紧急, 对档案管理的危害是否严重以及在灾害发生之后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情况, 将档案灾害划分为几个等级。一般情况下包括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这几个级别。每一个档案室都要加大对灾害进展的关注力度, 对级别大小作出适时的调整, 之后结果出来再对每一个档案室进行通知, 从而使每一个档案室即使作出应急措施。当灾害的级别比较高时, 就要向国家档案局进行申报, 征求同意后再作出是否对外发布的决定。 (2) 档案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在自然灾害来临之前, 要做到全方位的监测预警信息, 全面地收集各种问题, 从而确定自然灾害对档案管理的影响程度, 这样才能相对有效的防范由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害。根据这种情况, 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将灾害在萌芽状态时就给予消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新闻媒体的影响十分强大, 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发布的信息来进行自然灾害信息的收集。网络的不断发展, 致使互联网本身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档案管理部门仍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信息, 进行灾害发生前期的资料整理。另外, 可以和地震监测部门、地质环境部门、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部门进行合作, 密切关注这些部门的监测动态, 一旦发布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 档案部门就要抓紧时间做好防范工作。与此同时, 档案部门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检查, 一旦发现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就要积极、快速地上报上级领导。 (3) 档案灾害预警体系建立的原则。档案灾害预警体系的建立, 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档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一旦遭到破坏, 修复难度难以想象。有关人员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灾害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积极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建立专门的负责抢救的队伍, 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档案损失降到最低点。档案灾害预警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及时对自然灾害后的档案管理进行及时的处置、灵活的掌控。在突发事件到来之后, 急速建立档案救济队伍, 在采集相对灾害信息之后急速作出反应, 跟随信息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2. 建立档案灾害应急体系。
(1) 档案应急组织的构建。首先需要建立档案灾害应急指挥小组。这样灾害一旦发生, 能急速投入兵力进行档案工作的救治, 这个小组起到一个中介作用, 通过这个小组向上级主管传达工作进展情况, 同时向下级布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这样才能协调各个部门进行工作, 互相配合档案灾害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一个档案灾害处置领导小组, 这个小组由档案局领导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这个应急领导小组工作在应急工作的前线, 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指导, 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灾害档案的应急预案对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需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应急预案要根据环境以及档案人员等条件的不同急速作出适时的调整, 保障灾害预案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为以后的工作做出充分的准备。 (2) 档案灾害应急保障措施。档案灾害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组织提供的相关保障。首先就是组织保障, 档案灾害救急领导小组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责任到人, 由专人负责管理工作。由于档案的救急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 所以财政部门在灾害发生之后应下拨一些资金, 作为档案抢救工作的经费。另外, 政府还应该安排一些电力、排水的有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档案救急工作的开展, 只是一些人力方面的保障。与此同时, 物资保障也不能缺少, 档案部门只有比较良好的物资储备, 才能在灾害发生之后, 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权。每一个档案部门都要把物资储备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的范围之内。
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 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警示: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之外, 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档案灾害应急预案。每一个部门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灾害档案应急措施的重要性, 在行动上积极配合, 建立科学的预防制度和应急制度, 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 责任到人, 全力投入到档案救治工作之中, 这样才能给予宝贵的档案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摘要:防灾档案的建立是档案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建立健全灾害档案的管理制度, 以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 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自然灾害,档案,管理,分布式
参考文献
[1]档案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暂行办法[S].四川省档案局, 2007.
[2]陈国华.区域应急管理实务—预案、演练及绩效[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张丽莎.突发事件来临, 你准备好了吗?[M].科学出版社, 200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
工作原则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指导下,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开展工作。
一、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三、科学决策、依法应急
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四、加强监测、群防群控
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五、及时反应、快速行动
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相应分为四级。
一、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一)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二)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三)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四)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一)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行政区域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四)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一)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一)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30—90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组织体系
一、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要求和工作需要,启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一)职责:在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1.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3.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
4.根据需要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二)总指挥: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
(三)成员单位:根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确定,主要有:省农委办公室、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镇企业处、监察室,以及事故发生地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机构图见附件一)。
相关部门职责如下:
1.办公室:负责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对外口径,组织、协调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汇总和报送等工作。
2.市场信息处:负责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落实该办公室各项职责;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收集信息,分析动态等工作。
3.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4.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5.科技教育处:负责应急处置教育培训的归口管理,将应急处置相关知识作为农民培训的内容加以落实。
6.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7.农机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乡镇企业处:负责组织与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监察室:负责对政府公务员和政府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在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的调查、督查督办,并依法依纪提出处理建议或作出处分决定。
二、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立即启动。
(一)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地区、委各处(室)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擴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主任与副主任
1.主任: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市场信息处处长担任;
2.副主任:由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农委办公室、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镇企业处、监察室主管处长(主任),以及事故发生地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负责人担任(见附件二)。
(三)联络员、联系人
1.各成员单位设联系员(见附件二)。
2.各市(州)农业主管部门设联络员、联系人,联络员由主管负责人担任,联系人由主管科室负责人担任。
3.吉林省受理举报电话:0431-88906017。
4.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邮编 130051;
電话(传真):0431-88906017 82711364。
三、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一)事故调查组
1.组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市场信息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企处等部门负责或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同时,根据需要成立专家咨询组,协助调查事故(专家库见附件三)。
2.职责: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二)事故处理组
1.组成: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为主负责。
2.职责: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综合组
1.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2.职责: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运行体系
一、监测、预警、报告、举报、通报
(一)监测与预警
吉林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省农委市场信息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归口管理和监督检查。各相关处室和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吉林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告制度,及时发布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信息。
各有关处室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农产品种养殖过程的质量安全日常监管。
(二)报告
吉林省建立健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包括信息报告和通报,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信息采集和报送等。
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2.报告程序
遵循从下至上逐级报告原则,允许越级上报。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对口处室报告。
(1)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向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2)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省农委报告。
(4)省农委各处室在接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程序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通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必要时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三)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省农委举报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通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之间应当及时通报。
1.通报范围和方式
(1)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风险信息报送省农委。根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险源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险情,省农委应当及时通报有关市(地)级人民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必要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同时,视情况向社会及时通报,避免风险和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2)省农委接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及时与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沟通情况;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相关地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同时,应当立即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
2.特殊通报
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委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分四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Ⅰ级)由国家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组织实施;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Ⅱ级)、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Ⅲ级)、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Ⅳ级)行动的组织实施由省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響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二)指挥协调
1.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按照省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启动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协调指挥应急处置行动。
2.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协调省农委有关处室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出应急处置重大事项决策建议;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工作;协调、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及时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行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对受威胁的周边环境的监控工作,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三)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时,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跨省(区、市)、跨领域、影响严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紧急处置方案,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
(四)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终结,应急处置队伍撤离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三、后期处理
(一)善后处理
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二)责任追究
对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省农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对整改和善后处理进行监督。
(三)总结报告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省农委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四、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省农委建立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专项信息报告系统,由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
(二)技术保障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三)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四)演习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习演练。
(五)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煤矿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06-17
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05-30
一号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3年06-01
煤矿事故应急管理课件06-16
煤矿事故分类06-16
煤矿掘进事故案例06-14
湖南煤矿事故原因06-25
煤矿运输事故反思07-16
煤矿工伤事故分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