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培训体会(精选11篇)
广西河池南丹高中物理组韦毅
曾经在两年前参加了特级教师黄恕伯先生关于“怎样正确处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关系”的讲座,这个假期又参加了网络远程培训,通过视频的观看,以及和专家的在线交流,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作为一名处在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那么新课程改革后会有哪些变化呢?
第一、教育理念的改变、三维目标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制定了三位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理学科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广泛联系的科学。对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来说,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又可以使他们志向高远,憧憬未来,应该是学生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成为学生最为恐惧和头疼的课程,这也是因为传统课程的单一目标与僵化教学方式的一个苦果。只要三维目标的实现,就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同时它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
第二、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教,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同时,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动态的课程。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都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也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变为一个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过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第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和教师的知识等。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网络、科技成果。认识并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培养
所谓外部学习动机就是指因学习的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学习动机, 它与知识本身、学习活动没有内在联系, 只是把学习作为实现某种目标的手段, 成为外部诱因。例如:为了达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习中有了外部学习动机, 才有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物理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 还有不少繁杂的分析和计算等, 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 必须培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或增强学习动机的强度, 才能有毅力、有恒心克服困难, 坚持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目的教育是培养外部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新课程教学目标三维度的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使目的教育更见成效。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中, 新教材的做法是,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而在学物理中获得的诸如理解、综合分析、计算等许多能力, 不论他以后是否从事的是物理方面的工作, 都会使他终身受用的, 这样学生对学物理的目的就有了更广阔长久的认识。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 新教材的做法是,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领悟和欣赏物理学家怎样看待自然界中的事物, 怎样说明自然界如何运行的, 其融入了科学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使学生学得轻松, 提高了目的教育的成效, 外部学习动机更易培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中, 教材也有大量创新, 特别是在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 在关注科学思想、科学过程、情、态、价以及在引导学习方式改变方面, 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也为教师的创新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大的空间, 使目的教育更见成效。
二、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培养
所谓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于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发的动机的满足, 学生努力学习仅仅因为他们感兴趣或是在学习中获得兴趣, 学起来有味, 从而产生强有力的认识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激发后, 他不仅乐意学而且思路开阔、学习效率高, 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 注重分析思路和方法的渗透, 着力展现“重过程”, 让学生感悟一个求知的过程, 一种思想方法, 一种用“已知”求解“未知”的精妙, 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重新发现知识的过程, 当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伴随着学生时,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内部学习动机。
新教材在大体继承了原教材知识结构的同时, 更重视提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许多好素材, 介绍的科学内容不再是独立的冷冰冰的公式和法则, 更要使学生通过科学内容看到其背后人的智力活动与人的情感。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中, 学生在了解到第谷为描述行星的运动积累了近万个观测数据的时候, 会像所有人一样感到头疼;开普勒把这么繁杂的数据变成了简洁的三句话;而牛顿更高明, 他揭示了以上万个观测数据中蕴藏着的极其重大的“天机”——万有引力定律……这些, 使人眼前一亮, 豁然开朗, 这时学生的体验是高兴、佩服和激动, 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部学习动机。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要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这一主要目标, 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从实验中激发内部学习动机。第一, 新教材许多内容增添了实验, 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获得感知,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第二, 新教材增多了实验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现象的本质, 例如“牛顿第三定律”一节中增加了“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演示实验, 能深层次、多角度地阐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使难点不难学, 学起来轻松而有趣;第三, 新教材更侧重通过探究实验, 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创新设计实验、重新发现知识的过程。例如将原教材“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改良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当学生面临着“如何找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困难时,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找出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 在探索过程中逐一解决“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怎样综合实验的最后结果”等问题, 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索过程中, 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 不仅内部学习动机强烈,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主动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 重视探索过程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含有方向性的总体目标和最高目标,它所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好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①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的实施就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物理教师要转换角色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合作者”。
一 抛弃陈旧的教育观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的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从各种媒体上获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如何变信息为知识,使学生能在今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必须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推行开放式的课堂结构模式。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让其自主表现、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物理本身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统一。三维课标乃是物理学本身在教育中的反映。物理知识是教学的基础,但什么比知识更重要呢?例如,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中,以“双基论”的培养目标看,可能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最重要,因为它能用来解题。不过,从三维目标看,牛顿第一定律包含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如力、惯性、参考系等。正是它摧毁了亚里士多德观念的基础,引导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引力。它是一个不亚于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革命,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物理学不应该再使学生痴迷于题海之中,而不去思考科学究竟是什么!
二、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在探究者的群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资源。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非常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目标的学习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会产生争论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例如,在自由落体教学之后,笔者对学生提出诱发性思考的问题,如“如此司空见惯的落体运动为何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源头?” “智慧如亚里士多德者何以构成大错?”“伽利略为什么能成功?”“他的成功对物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其他星球上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可能是多少”“自由落体加速度很大或很小的星球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一个学生可能思考不了这些问题,但学生通过小组探究,众说纷纭,有些小组虽然考虑的方法不同,得出了结论却都是正确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学生发言、质疑、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成功的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科学的人文价值。
三、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把物理学知识应用到学生生活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物理应用问题学生觉得比较困难,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实践认识,情境感到陌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在学习交流电的产生时,如果能带学生到电厂实地参观,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因素制约了物理应用的积极性。如何消除应用意识的障碍呢?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使物理知识贴进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精选相关事例组织在教学内容中。在教学方式上使物理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教学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可让学生感受——如乘电梯、到游乐园坐过山车感受超重和失重;可让学生调查——如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史和前景的资料写调查报告;可让学生设计——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种能显示加速度大小的装置等。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可乐瓶、胶带纸等带进课堂或利用身边常见的事物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在摩擦力的教学中笔者用随手可及的书本,粉笔,黑板擦做实验。书本平放,带动上面的黑板擦加速或减速运动,让学生体会摩擦力的作用,既可做阻力,也可做动力,然后在黑板上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不管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它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然后让学生自己用身边的事物设计实验,比如双手互搓,推桌子等,亲身体验摩擦力。同时让学生课下在座公交车,骑自行车时体验摩擦力。
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索,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实践、探究 的机会。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实践经验。鼓励学生用常见的生活器具做家庭物理实验或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一些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有用的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其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功效,使课堂更丰富更亮丽。”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为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如何使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更好的整合。
首先,选好整合内容。必须先确定高中物理哪些内容适宜与信息技术整合,即选好整合点。例如:有关分子运动理论、原子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是高中现有器材无法做的。如微观粒子的运动,α散射实验,原子核裂变和衰变,借助信息技术动态模拟后,变得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了。又如:“磁场”一节中,可借助信息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变得直观又清晰,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使学生充分领略磁场的立体感。再如“两球弹性碰撞”,“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过程时间跨度小,学生根本看不清或无法观察,可借助信息技术变快为慢,延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其运动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能用实验的一定要做实验,不能图省事用课件代替实验。
其次,注重思考过程。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如果只顾展示课件,匆忙追赶进度;偏重视觉华美,技术流于形式,忽视分析启发,无暇顾及学生。
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创造,获得认识世界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问题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要跟上新课改的步伐,让学生超越“书本是科学的世界”的观念,认识到“世界才是科学的书本”。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通过这次学习,深有体会.高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只要我们加强认识,积极探索,定能找到得心应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经由宏观的理论建构、机制探索转向微观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却没有这种思想。例如:万有引力的应用,测定单摆的重力加速度,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教师应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情,探究物理实验的原理.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课程改革.利用神奇的图片,大自然的物理现象,从物理角度较明确地表述科学探究,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尊重学生的需求发展特点,重视基础,为学生有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教学将积极促使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科学家们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促使学生思维多层次的展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大幅度的发展。
通过<2007年新疆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点:(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反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通过以上的心得体会,我觉得在课堂探究性教学设计中,应以学生的推知规律,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团队合作探究为组织形式。一般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为:讨论提出课题。师生共同研究,分析各自小组探究的子课题的优缺点,讨论分析得出最好的探究成果,归纳总结出优质的课题报告。
1、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国的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这次课改是建国以来进行的第八次课改,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有:第一、更新观念。要将以教师“教”为主改为以学生“学”为主。第二、转变方式。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自主决策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重建制度。重新建立学校管理制度与教育评价制度,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对教育部门、社会对学校、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2、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核心理念是什么?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转变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
3、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第一、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第二、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第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第六、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第七、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八、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第九、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有六个转变: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合作是通过与同学、老师的共同合作质疑解疑,来共同解决旧问题、产生新问题。只有在学校里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探究是指让学习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5、课程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是什么?
课程改革遇到的困难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阻力是来自管理与评价制度。对于一个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政府与社会对教育的评价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教育决策;对于一个学校的校长来说,来自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生家长的评价指标自然左右着这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学校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将决定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
6、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其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7、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作业与任务:
(1)、您是怎样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理念的?请将您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在2012年7月19日至20日二天时间内,我参加了由四川省教育局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培训。作为处于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参加这个培训,意义深远而重大。对教师搞好教育工作是很有裨益的,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此,简要谈谈我对新课改的一些体会。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理解生物,同时把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生物,感到学习生物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其次,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第三,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灵活使用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最后,新课改应该改变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
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一、提倡坐标式的教学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一个教师面对满堂的学生,在课前要精心策划教学过程的每一步,想尽方法在课堂上主导几十名学生的思想,这种方式是师生间的纵向交流,既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跳跃性,严格上来说是来说是对学生主体思维活动的束缚,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加强师生纵向交流的同时,应该大胆增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形成纵横交错教学模式.
教师可在课堂上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为引导和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彼此沟通,让一些问题在学生分组讨论得以解决.同伴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与他人合作探究使课堂教学活动始终处于运动之中,他们比被动学习时积极性更高,方向更明确,时间精力分配更科学,效率也更高.这样一来、这种横向交流还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培养开放型人才都有非同一般的作用.
二、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事实证明,传统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掌握知识.“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
三、实现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一种平等的合作与交流方式.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人文关怀同时要求做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与激励.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让物理成为生活的左膀右臂
知识来源于生活,后又服务于生活.当我们课堂上学习了新的物理知识时,要创新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学完“半导体及其应用”后,教师可设问:在生活当中,哪些现象是利用了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学生会列举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子.比如.冬天动物园里蟒蛇的“保温箱”、饲养园里鸡蛋门的“最佳孵化温度”等等,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就活跃了起来,学生充分体味到了物理的乐趣,并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五彩纷呈的多媒体教学
面对21世纪信息化大潮地到来,我们的教育从单的“粉笔+教材+黑板”变成了缤纷多彩的“多种媒沐”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已会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比如,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原子核裂变等过程,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即时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当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朝我们迎面扑来,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积极运用合理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行为随课堂的变化得到及时调整,让高中物理这门课程迈向新时代的大门.
参考文献
[1]贾俐佧;理想模型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周微.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开展[J].吉林教育,2010(2).
[3]常建忠;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吉林教育,2010(1).
[4]李霞.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育行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2).
[5]吴海荣.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
关键词:教育改革;思维能力培养;渐进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5-02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实施多年,新课程的理念已被广泛熟知,逐步被一线教师认同并渗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现就这几年来的教学谈谈个人在新课程认识上的一些体会。几年来高考几经变革,力度最大的是从“3+3”到“3+x”的高考制度的转变,当初引起不小的波动,有关各界迅速做出反应,有的学校甚至成立了综合科组,选出所谓全能型老师作为理综组组长,研究理综试题的特点,有的出版社有针对性的出版了与复习用书配套的理科综合辅导用书等。与此相比,这次课程改革虽然动作很大,但相对来说没引起恐慌,大家应对时都较为谨慎,都充分认识到任何能力要求都离不开知识的载体,课程专家们也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并不是不要高考,而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得以实现,因此如何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一线物理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理念虽然不断地渗透到高考试卷中,但高考试题评价及分析时,常有“源于教材..........”的字眼,意即经课本中例题、练习、阅读材料、小字注释等材料中改造来的,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把教科书看作是圣经,教学时包括在总复习过程中,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讲透,唯恐遗漏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出现知识的盲点。课程改革后现行的教材有多种版本,各种版本的教材内容各有差异,如果像处理老教材的模式,势必造成教学内容比天还高,课时紧,甚至常听到很多老师说“不会教”的现象。那么我们要如何处理教材?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把握每一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什么内容要讲,什么内容不讲,什么内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可以掌握,在此基础上把教材当作教学资源,从三维目标角度围绕知识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因此如何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创造,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这是实施新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重视科学探究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都有各自的科学思想及方法,物理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思想及思维方法。新教材内容把学科思想及思维方法教育变得不再隐含,提出“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突出了实验与探究。教学中重视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的方法。传统的教学中,概念、规律往往是教师直接给出教材中既定结论,模式化地给出表达式,接着通过典型例题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往往学生对概念、规律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过后要通过大量的题目才能逐步理解。例如:《电磁感应》中磁通量Φ的概念教学,如果从概念磁感应强度B到直接给出磁通量Φ概念,就概念而概念,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磁通量Φ的物理意义。某节公开课中,教师先用实验探究了产生感应电流的几种具體的做法后,指出如何简要地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然后讨论实验中产生感应电流几种方法中的共性,使学生了解到磁通量Φ的形成是规律的需要,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的教育。科学探究要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但不能搞形式主义落入误区。不是任何一个科学探究都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些要素,也不是科学探究都要实验,有的概念、规律的得出没必要再实验,有的规律探究不是高中生能力所能达到的。因此如何应地制宜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育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另一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让生活走向物理,从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和谐、对称的美,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当然要实现三维目标,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形式不能等同于新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从三维目标角度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物理科重要的思维方法:观察、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等效方法、假设方法、模型方法、数学方法、微元方法、类比方法、归纳演绎方法、科学想象与直觉方法等教学中要有意识的重视。
四、新课程实施的困惑
(一)实验课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出探究性
新课程理念重视实验探究,虽然这一理念能得到共识,但《标准》没有指明实验方法,各种版本的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也不同,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不知如何处理实验,有的认为探究实验就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而不在乎得到什么结果,有点类似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轻结论,也有的仍按老套路,以前分组实验有的就按分组实验的内容做,没有的就不做等。因而探究实验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较宽泛
新教材版本很多,教材的案例、素材都不同,课程标准要求又较宽泛,因而教学中无法把握深广度,造成下不封底,上不封顶的局面。
(三)新课程教学与高考
新课程教学重视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又重视了基本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那么教学中如何应对“变”与“不变”,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取得高考的好成绩?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
专题七 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
第一讲:高中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 电子文本:
引言
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专题节目第一讲--高中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我们主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讨在现象、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疑难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关于物理现象教学的疑难问题
在新课程中很强调情境的建立。教学情景并不单是为了引入教学,它本身就是我们研究的物理现象,是我们学习物理中的研究对象,是建立物理概念和总结物理规律的事实基础,大量的概念和规律都是从日常生活现象或实验中发现并归纳出来的。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是我们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现象作为自然现象的一种,它本身是非常真实的、非常鲜活的、也非常生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教学中要做的常常跟物理学家在研究这些现象时所做的是一个相反的过程:物理学家在研究自然现象的时候,要经过抽象、概括,把它上升为物理的理论;而我们要教学生在新学这些物理知识的时候,把这些物理理论再还原成生活中的背景、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物理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运用现象引出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一、根据“学情”,合理地进行现象教学,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有效地导入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1(自由落体):
在教师提问“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谁下落更快?”时,学生并没有回答重的快,而是“得意洋洋”地“异口同声”:“一样快!”。这时老师做重的物体下落更快的实验演示,从而提醒学生要注意认真研究课题。在学生提出要排除空气阻力时,教师又提出“为什么要排除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否总是让轻的物理下落更慢?”等挑战性问题,不断引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并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自由落体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这个问题来引入教学:“轻的物体下落的一定比重的物体慢吗?”。教材也往往把学生设定在这一错误认识的基础上。但事实是学生早以通过小学的自然常识课等课内外的其他学习途径了解了这个现象,记住了该问题的结论,甚至老师要做的实验也都已经看过了。这样就达不到激起学生探究热情的目的。所以我采用了另一种策略,反问学生:“轻重物体下落真的一样快吗?”、“为什么要忽略空气阻力?”以及“在空气阻力作用下,有可能让轻的物体下落比重的物体更快吗?”。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这个似乎已经了解的现象中原来还有不了解的内涵,于是重新激发出兴趣,进而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现象本身有的时侯很普通,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该怎么利用这种现象呢?这就要从中设置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发现普通的现象里原来还有不明白的内在的规律。现在有些老师爱用很刺激的现象来导入新课,但导入之后就把它仍一边去了。课堂上运用物理现象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观察能力,还要能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探索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对教师准备的现象是否感兴趣,这是教师事先就应考虑的。但在刚步入新课改时,我们对学生学情的判断往往还是根据以前学生的了解。可是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加上现在的学生经过了初中的课改,知识和能力基础都不一样了。加上各学科都在做课改,比如英语和语文都引入了大量的科技阅读文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新概念和规律时的生活经验基础、初中学习的侧重点、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都和以往不一样了。这就使得我们原来的“备学生”失了准头。不是用的现象让学生不感兴趣,就是讲的现象让学生完全不了解,一头雾水。
“备学生”还要考虑到自己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比如城里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他们接触的环境不同。那么我们用来引发问题的现象也要有所不同。高一必修课阶段,学生遇到的现象有一些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如受力,运动,还有像自由落体、超重失重和离心现象等等。不过现在的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挺多、知识面也很广,学生也有很多在课外书籍里读过像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故事,在广播电视中看到、听到过太空探索中的超重失重现象,生活、游戏中也体验过离心的感觉,这些对他们其实都已经不是全新的了。但从刚才这个自由落体的案例来看,即使学生已经通过生活经验或是物理实验知道了这个现象,也都只是一些直观的感觉,还有复杂性、模糊性;现象的本质还不一定都凸现出来。教师要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干扰性的次要因素,才能认清物理现象真正的本质。
二、尊重学生的感受、正视学生的疑惑,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觉”
在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还经常存在错误经验和认识的负面影响。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2(离心力):
学生们都觉得用离心力来解释离心运动很顺,平时似乎都感觉到有离心力存在。教师首先让学生们通过实验去感觉离心力,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这种感觉,明确这种感觉的实质。然后再重新寻找离心力,从而发现其实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并没有收到离心力的作用。
我平时在教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提出“离心力”这个概念,把它放在对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中。特别是解释离心运动的时候,他们觉得用离心力来解释很顺。因此我刻意设计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搞清楚原来我们的感觉错在哪里,究竟要如何研究这个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正视学生的疑惑,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觉”。只要教师能够正视这一点,不是用自己的说教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规律就可以了。刚才葛老师的分析中体现了教师对于错误的生活经验的处理方法就是要着力从根源上挖掘得到错误经验的原因,彻底解决心中的疙瘩,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建立起科学的直觉和经验。
从这层意义上说,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也是不断纠正错误,从而累积越来越多科学的直觉经验的过程。同时也能让学生对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信心,相信科学能解决问题。如果能这样引导学生的话,就连学生的错误感受也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宝贵的资源。
三、培养“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思维习惯和态度
是的,这其实也是新课标的学习目标之一,在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会造成错觉,但个别老师如果怕麻烦,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要求学生一味地“排除生活经验干扰”,甚至“答题时都要与直觉相反”!而不是真正去剖析错觉形成的原因,那就会造成学生一种错误的思想认识,认为“学物理就就是死记概念,绝不能联系实际”,可见这种讲法是不妥的!说得重一点,会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发生扭曲!教学案例视频片段3(惯性):
学生们都记住了惯性与速度无关,但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且关键是并没有养成“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习惯。在明确要求同学们“摆事实、讲道理”而学生遇到困难后,以类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领悟原先直觉中的失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相对科学的比较惯性大小的判断标准。
在惯性的教学中,我经常听到视频中这样的回答:“老师说......”,“书上说......”。看到学生学了两年物理竟然没有养成“摆事实、讲道理”的习惯,我非常遗憾!
学生错误习惯的根子还是在老师!老师们都知道学生错误的原因是:比较惯性大小的科学判据没有建立起来。但是,一般情况老师都认为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事情,我在教牛顿第一定律,干吗要多讲,于是只要学生记住物理结论。这样物理结论虽然记住了,但是不科学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所以我觉得物理教学有时候不应该过于计较进度,即使不能一下子很完整地得出正确的结论,至少先让学生能从根源上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这本身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解决这个具体问题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有个类比!当然我们设计的类比最好能够激发学生心理感情的共鸣!
要不要进一步去总结比较惯性大小的完整评判标准,各位老师可以见仁见智。但是至少,“摆事实、讲道理”的习惯,是我们要注意培养的,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比物理结论重要多了。
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错误感受,教师不仅要自己重视,挖掘其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还要教导学生重视自己的感受,如果遇到感受与课堂教结论的不同,要注意分析原因。教师的处理方法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学习习惯。
开动脑筋,举一反三,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纠正很多生活中的错误经验。
以前我们习惯于注意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而新课标的总目标里特别提到要让学生“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就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里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4.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可以看出这是新课程三维目标所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四、让学生真切地体验真实的实验探究过程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有许多物理现象我们不容易观察到,这时我们就要用科学方法、用实验的方法把这些过程重新呈现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的去体验、去感悟,从中发现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以及它的整个发展过程,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我觉得这样才真正符合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刚进入课堂时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动画和音效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不过这毕竟是间接的兴趣,不是对现象本身的兴趣。因此在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已经见怪不怪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质疑了。说老师你可以在电脑里做假,我不相信这个规律是真实存在的。
能用简单器材直接显示或者让学生亲手去操作的过程,尽量不要用电脑做很复杂的、背后的处理,学生不知道老师在电脑里后面做什么,雾里看花、莫名其妙。
比如说平抛的教学,以前我们经常用闪光照片来讲解,但闪光照相实验在普通教室里不易实现。现在很多老师会用家用的照相机或摄象机来拍摄平抛实验的视频短片,但是需要老师在电脑里加工处理成类似闪光照片的图片。有的老师在课前处理好了,但学生就觉得不真实;有的是在课上抓紧3、5分钟时间处理,但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还是不知道老师在做什么“手脚”。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4(平抛运动):
在课前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平抛运动的视频短片,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联系以前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来分析研究这一新型的实验记录。学生提出要设法转换记录成每间隔相同时间小球的位置,于是在固定在屏幕背后的一张大白纸上逐帧播放视频片段,请学生合作在大白纸上重新描下“每间隔相同时间小球的位置”;然后进一步观察、测量、计算,研究平抛运动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分运动。
物理课还是要重视实验,多媒体手段只是一个辅助。对实验我关注的第一个就是真实性,第二就是参与性。我让学生上来描点,这样既有真实感,又有实际体验,这样一个亲手实践的过程、以及做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也是我们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所追求的。
现在很多课堂里不仅有电脑,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引进了传感器、Dis数字实验室等。这些很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确实给我们的中学物理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新鲜的气息。但是使用这些高科技手段的时候都要注意简单、直观的原则,如果有可能要尽量让学生来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手段的迷雾,看到背后的物理内容,才不会产生隔靴搔痒的感觉,真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不过,计算机模拟动画也不是都不能用,我在上万有引力定律、原子与原子核这些内容时都常使用多媒体课件,效果也不错。因为这些现象是比较难在教学课堂里用实验再现的。另外还有一些受地域或季节限制,导致学生平时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比如说海市蜃楼等等,也可以使用现成的视频录像。
是的,多媒体不是不能用,只是不能滥用。使用时要注意这样的一些原则:
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积累生活经验,教学时优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动手实验的不用演示实验替代,能演示真实实验的不用实况录像替代,能用实况录像展示的不用动画模拟。
注意简单、直观的原则,尽量让学生亲手操作或用简单器材直接显示,避免用电脑做过于复杂让学生不明就里的处理。
针对物理现象教学中的疑难和误区,刚才老师们的讨论形成了以下四个要点:
对突破现象教学疑难问题的小结
一是要了解“学情”,根据学情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是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觉”,挖掘其形成的原因,从根源上纠正错误的直觉,使学生形成对物理现象的正确认识。
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习惯、态度。
四是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物理实验、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尽可能真实地展示物理现象;尽量让学生深入参与物理探究过程,获得真切的体验。
二、关于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疑难问题
1、按课程标准把握好物理现象教学的要求尺度
刚才我们讨论了现象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虽然是建立在现象基础上的,却高于现象,是从现象出归纳抽象出来的。学生即便观察到了物理实验现象,有了正确的生活体验,也不见得就能从中了解物理的规律和概念。
其实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有一个标准,一般来说真正认识物理现象要达到这样三项要求:第一是要认清物理现象的关键特征;第二是要明确出现该现象的条件;第三是根据我们教学的不同要求,有些还需要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其实许多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教学过程的阶段性、把握好教学的节奏感。我们要了解课标对高中该阶段学生的要求,对深度、难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比如多普勒效应,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可是如果真要解释它的原因,还是挺困难的,因为它表现出来的是波的频率的变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困难呢?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4(平抛运动):
在认识了多普勒现象后,请学生读书学习其成因,结果学生遇到困难。于是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提示学生“频率”相对抽象,周期会更好思考。学生分头讨论研究各种情况,最后由学生汇报研究情况。
这个处理是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概念、规律来解决问题,把频率的问题转化成了周期和波长来解决。因为时间和波长都比较容易通过示意图表现出来,这个图其实类似于学生熟知的追击和相遇的图。在解释物理现象产生的原理比较困难的时候,还有些办法,比如可以做一些顺序的调整、或者补充过渡。老师可以先降低尺度,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讨。还可以转换思维焦点,帮助学生间接地认识这种物理现象。
2、重视概念的物理意义,注重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提出新概念的过程和目的,使学生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受到物理思想与方法的熏陶。
学生经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死记硬背,不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比如加速度、电场强度或是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其实理解掌握物理量,应该把这个物理量的意义、用途放在第一位,而定义式的记忆放在第二位,定义必须能正确地实现它的用途,否则定义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要让学生理解物理量的意义,在提出一个新概念时就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物理量。
比如说动量,已经有了速度、有了动能,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动量这样一个物理量呢?它与速度、动能相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我举一个关于磁通量概念建立的案例: 教学案例视频片段5(磁通量):
在初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知识基础上,又发现不切割磁感线而“改变穿过闭合线圈的磁感强度”也能产生感应电流。于是引导学生将两种过程形象化(画出磁感线),从而能比较(用多媒体动画辅助)发现两种过程的共同特点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条数发生了变化。这才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要条件,为此方才有必要定义一个新物理量:磁通量。
不少教材都把磁通量安排在磁场一章进行教学,为电磁感应的教学做准备。但是学生不理解已经有磁感强度了,为什么还要这样生硬地引入这个新概念,学习被动,效果不好。
其实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同时得出的,磁通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再回头看看牛顿这个单位的得出过程,还有动量与动量定理的分析,也都类似。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必须引出新的物理量,才能更准确、更简洁得表述所发现的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在新课程的标准中强调过程与体验的目的。
3、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背后的物理道理,体会公式中每一个量的物理意义。
初中学生都学过“功”,我觉得高中我们一开始就应该给学生强调功是能量转移转化的量度,利用这一点,我们才能帮助学生突破很多疑难问题。
2006年的高考有这么一道题:人下蹲以后再跳起的过程中,地面对人有没有做功?
很多老师都很疑惑:人在力的方向上是有位移的,为什么结果地面对人向上的支持力却没有做功呢?
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优先掌握“功是能量转移转化的量度”,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死记“W=Fscosα”,那就不会轻易被考倒了!因为人跳起来的过程增加的能量显然不是地面给的!
不过我们还得要考虑一下:它不做功,从“Fscosα”怎么理解?应该如何来修订我们定义中s的含义,才能够满足量度能量转移转化的要求呢?这时候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一下,人从蹲着到跳起来的过程中,人的重心确实是有位移的。但是我们更要关注的是什么?地面给人的作用力作用在哪里?作用在脚底!在我们站(或)跳起来的过程中脚底有没有位移?显然没有!
跳起来脚离地以后,脚底是有位移,但这时地面对人的力却没了!
可见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Fscosα”中这个s应该是受力质点的位移!
在高中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有一个实施建议,其中第二点特别强调要:“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对于高中的教学,不仅仅是动手做实验才叫科学探究;深入地思考一个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从中发现物理规律,只要这个规律的发现是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的体验和通过自己的思考最后得到结论,我认为它都是属于探究的过程。
高中物理教学相对于初中,更强调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这是高中物理跟初中物理的一个明显的区别;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物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
4、把握规律所反映的真实的物理过程、物理背景,体会其适用条件;在生活中观察、在探究中感悟复杂的物理规律。
许多学生学物理,没有注意到物理规律跟数学的差别,仅仅认识物理规律的数量关系,把物理的公式当成数学公式来理解,没有把握住规律所反映的真实的物理过程、物理背景,当然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有一个特别容易混乱的因果关系,就是变压器的规律。变压器涉及到的物理量比较多:原线圈、副线圈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等。原线圈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这个关系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问题不大。但是电流和功率恰恰相反,是副线圈的功率、电流决定了原线圈的功率、电流,这和学生的思维习惯完全相反。这是一种量出为入的关系。这种情况就要耐心地帮助学生理出其中的“因果关系链”,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情况,物理量之间不是因果关系,更加复杂,学生就感觉更难了。
比如功率、力和速度的关系:P=Fv,就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互相牵制的关系。我们经常讨论说功率一定的时候速度越小力越大等等,其实功率一定本身就是个不容易实现的条件。我们用力推墙,墙不倒,可见并没有因为速度等于零,推力就会无限大,恰恰是因为速度为零导致输出功率等于零了。
掌握这个复杂的规律,应该要帮助学生尽量认识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比如用变速自行车,可以让学生骑变速自行车试两种特殊过程:
一种是挂高速档低速上坡,他肯定感觉到脚踏几乎踩不动,跟刚才讲的推墙类似,心有余而力不足,有能量但是输不出来;
另一种是挂低速档高速下坡。这时候人飞快地拼命踩脚踏,但基本上是空踩的感觉,大量的能量都消耗在身体内部了,根本没有输出给自行车。
刚才葛老师讲的骑变速自行车的两个特殊情境,就像是电池的输出功率:外电路断开的时候电池有能量但是没有输出;外电路短路的时候,大量能量都损耗在了内电阻上,也没有输出。
物理世界的规律真是出奇的一致、和谐,学好物理可以举一反三,但前提是要自己真正去思考,领悟科学的思想方法。
针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老师们的讨论形成了以下四个要点:
对突破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疑难问题的小结
1、遵循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把握好概念教学的节奏。
2、注重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建立概念,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受到物理思想与方法的熏陶。
3、帮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的差别,正确理解物理量的含义和公式背后的物理关系。
4、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和感受物理规律,帮助学生认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作业:
(1)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分子热运动的现象?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3)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电热、电功等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
2008年11月13日,我参加了在安中举行的为期一天的高一数学新课程教材回访工作。入会的有全县各中学选派的老师,及市教育局部分领导。共同听了两名教师的示范课,以及教材编写组的一位教授的点评。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1、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2、应用数学的意识
现在的数学注重实际应用。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4、备好课,做好教学反思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课,有人说“七分备课,三分讲”,就是这个道理。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学反思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但可以总结出本节课的得失,而且对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成熟的高中数学教师。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09-07-29 13:53:56 来源:名师网 浏览次数:269 网友评论 0 条
通过这次参加高中数学课改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学者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得自己对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体会: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
1、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2、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3、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
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
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4、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二、听到了一种声音
在培训期间,我们无论是在报告中,还是在茶余饭后,我们都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感受到合弦的美。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显然不是只凭热情和勇气就能一蹴而就的冒险之旅。”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热潮中的冷思考”。对中国的传统一定不要轻易否定与抛弃。中国自己的教学方法好在哪里,对此一定要心中清楚。比如说,“双基”教学是中国的特色与传统,继承的同时要理解与吃透它的内涵。近几年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现了一股“向中国学习”的热潮。因此,面对我们自己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理由要失去自信,妄自菲薄呢?在充分肯定传统教学长处的同时,我们应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有的是在过去就已暴露出来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更多地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重传承文明甚于重创新教育,教知识而不是教创造;重结果甚于重过程,以冰冷的美丽代替火热的思考;重标准答案甚于重个性发展,缺乏对学生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关注。
因此,总结好的传统,认清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刘兼同志讲过“我国当前数学教育中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我们应抱着“扬弃”的观点辨证对待传统教学,不要盲目继承,更不要全盘否定,正视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改正,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走一条自己的路。
三、体会到了课改的艰辛
我在学习之余,与各地的教师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课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难与阻力也不容忽视。若要课程改革成功,尚须方方面面的努力。这困难有来自经费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或使用不当;有来自领导层面的--领导对课程改革重视不够或只认为是教育界自己的事;有来自教育内部的--人人关心的终结评价尚未出台,广大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最后的评价十分关切;农村教师的素质的提高问题;高中与初中的课程衔接问题,高考的问题;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问题;市场上大量充斥的滥编滥印的教辅教材问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以及培训的一些问题……几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研修使我们了解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了解了数学教育的方向,了解了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也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艰辛。
四、增加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程;学生
也许大家都会认为:高考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个问题还要问吗?我说非也,素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进入21世纪又遇到新课程改革,怎么还能老思想、老观念呢?课程改革了,我们的思想就要跟上,就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新课改培训和新课改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數据研究表明中国的学生学习知识有一共同的问题,学生总认为老师讲的就一定是对的,老师就是知识的权威,所以在学习时就不假思索的接受了。为什么学生会这么“容易”被动“接受”知识呢?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小孩时喜欢把孩子的的事情全部包办下来,我们的老师也具有这样的教育观念,于是就把学生学习的某些过程自己就不知不觉代替完成了。所以说我们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过程基本上由教师来完成,学生的学习就是通过阅读课本、认真听讲将外在的知识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并在考试时将其再现出来。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策略等的选择性被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被压抑了。而恰恰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现代科学哲学认为,知识是变化的,是能动的,是人努力的结果。对学生来说,知识在被接收之前是不具任何权威性的,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的正确性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而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建构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总的来讲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人类建立科学大厦的全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堂物理课老师只讲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原理,然后就用大量的练习来轰炸学生,最终给学生能够留下的也仅是些专业名词、公式和概念。这些专门的词汇、孤立的概念和原理等零散的知识只不过是科学大厦的一些砖瓦,无法让学生看到科学大厦的整体和人类建立科学大厦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觉得空洞乏味,我们应该从人文的角度去处理教学内容。“科学本身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概念的相互关系、世界观、对人类和知识本性的看法”。传统物理教学往往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教师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本学科知识与技术、社会以及相关学科间的关系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观点和概念不是死记公式解题
学习物理绝不是死记定理、公式,不是空洞、单一的解题训练,仅注重其形式化的表面,是无法把握物理的实质的。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学习的重点也应该是理解观点和概念不是简单的死记公式解题。
四、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
许多学生认为物理知识太难,又与日常生活没有大的联系,所以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物理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但这并不是让物理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使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动力;从学生的生活中给学生以启迪。让生活给学生当一部优秀的课程,让社会给学生当一个更大的课堂,使学生每一时每一刻都能处于教育之中,使学生具有永远鲜活永不干涸的知识源泉;我们还应强调物理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
五、让学生重视数学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老师们早就知道物理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物理学主要是揭示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并使之形成规律。在研究物理中,有时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使自然现象变成物理规律。有时在物理问题中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因此数学知识与物理学存在相当大的联系,正如俗语所讲:“数理是一家”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掌握好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在学好物理,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工具处理好物理问题,并能提高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六、增强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动性
我们很多学生在信息处理上获取能力和努力程度都不够。举个例子,有的同学物理成绩总是不能有效提高,在做物理练习时不能很充分地、努力地挖掘一些隐藏的信息。说白了就是审题不过关这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以下八个字:“眼看”、“嘴读”、“手画”、“脑思”。
“眼看”是前提: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解题的基础环节。
“口读”是强化:可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认知、接受题目信息的有效手段,这是一个物理信息的强化过程。
“手画”是手段、是方法:就是对特殊字、词、句、条件可以用符号(如○●◇◆△▲■□~*___等)标注;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流程。草画图形,要搞清楚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模型,找出题目的关键之处,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的突破口之一。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培训体会】推荐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0-0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反思论文07-27
高中物理远程培训心得体会11-04
物理新课程新理念培训10-25
高中物理暑期培训专题三06-23
高中物理暑期培训心得总结11-05
新课改物理培训体会10-22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心得体会07-17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陈世明)09-07
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下的几点心得体会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