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设计1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火烧云教学设计1(共9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1 篇1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天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瑰丽景色,是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的合适教材。2课文第二部分,先后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快和多。两层意思叙述的结构十分相似,十分适宜于作“按提纲背诵课文”的训练,落实单元训练目标。3课文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的顺序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主要写火烧云出现时霞光的颜色。第二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段:写火烧云的情景、火烧云消退时天空中的变化和观看火烧云的人们的心情。作者把多彩多姿的火烧云写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2学会4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像来描写景折的表达方法 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火烧云特点的有关段落,把课文有关提纲补充完整,按提纲背诵第3-6自然段。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照样子写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让学生平时注决心书观察太阳落山前后的天空景色。备词语卡片、小黑板或投仪等。五、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在理清课文脉络前提下,按火烧运的出现、变化和消退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板书课题:20 火烧云)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所得说说什么是火烧云?(日出或日落,天空中出现的红色云霞)火烧云的景象如何?答后教师指出,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懂得火烧云的特点„„列提纲背诵课文。2.初读课文,提着问题自学,讨论。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的词语及自己不懂的其他词语。(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檀(tán)(tòng)恍(huǎng)惚(hū)注意几点:①读准字音。前三个生字,第一个是前鼻音,后两个是后鼻音;②注意字形复杂易写错字。:“檀”的左下半是“旦”不是“且”,“ 彤”的左半部别多写一点,“恍”是左右结构,别写成“晃”。

(3)检查词语自学情况。以“读读写写”中的9个词语为主。(要注意让学生运用查字与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紫檀色:紫檀木,色紫色;红彤彤:形容很红;金灿灿: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色彩,鲜明耀眼,百合花:像百合那样的色彩(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

(4)指名读课文,重点是发音准,不尜字,不读破句,读得通,明白。3.自由读课文,按“火烧云出现、变化和消退”的秩序给课文分段。(1)同桌议论。

(2)指名说分段,说出理由。(第1、2自然段/第3—6自然段/第7自然段)4.作业。

火烧云教学设计1 篇2

火烧屿岛位于厦门本岛与海沧新市区之间海域最狭窄的海面上, 处于西海域南、北两部分的交接处。火烧屿全岛面积27hm2, 其中水面约5.77hm2, 海沧大桥锚碇广场约3.26hm2, 其他用地17.97hm2。火烧屿以独特的地质构造、五颜六色的火烧岩和绚丽多姿的景致, 被称为“神秘的自然博物馆”和“天然地学博物馆”, 是开展地学旅游考察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同时, 火烧屿良好的生态环境 (火烧屿是白鹭的栖息地之一) 有利于开展海岛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活动。

2 火烧屿旅游开发工程概况

2.1 地区位置

火烧屿岛南与鼓浪屿遥相呼应, 北和杏林湾、马銮湾相望, 东与东渡港毗邻, 西与海沧新市区相望, 是厦门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窗口”。海沧大桥建成后, 大桥从火烧屿岛的北端凌空跃过, 大桥西锚碇座落岛上, 加强了岛屿与厦门、海沧之间的联系。目前火烧屿暂时通过一条施工栈桥与海沧连接, 岛上有3座小码头可供船只停泊。

2.2 环境与景观

火烧屿是从厦门西海域南部海岛景观到北部海湾景观的转折点, 是从南部的城市景观到北部自然景观的中继点。海沧大桥从火烧屿上空横穿而过, 使火烧屿成为眺望厦门新市区、海沧新市区及大兔屿、鼓浪屿等岛屿景观和海沧大桥的最佳海上驻足点。同时, 岛上的地质地貌景观自然、生动, 也构成很好的旅游观光素材 (图1) 。

2.3 地形地貌

火烧屿岛呈南北向条状, 南北长900m, 东西宽400m。东南部地势最高, 制高点海拔34.17m;由此向北、西方向错落下降, 形成0~2m、2~5m、5~15m、15~25m、25.00~34.17m的地貌阶梯面。海岸线长而曲折, 海岸有3个向海中突出的岬角;东海岸台地连绵起伏, 直逼岸边, 岸坡陡峭。火烧屿现有多处岩石裸露点和地质构造遗迹, 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

2.4 土壤与植被

火烧屿遍布地带性土壤赤红壤, 非地带性土壤滨海盐土, 主要分布在西海岸。火烧屿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雨林。原生植被已为次生、半次生植被所取代。现状中的植被是市政府发动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营造的人工林和半人工林。丛林乔木种类单一, 主要由木麻黄、相思树构成纯林或组成混生林。

2.5 气候条件

火烧屿地处南亚热带,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热量和光照资源充足, 降水量丰沛, 且湿热同季, 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

3 火烧屿旅游开发规划分析

3.1 景观资源分析

3.1.1 地质景观

火烧屿岛上沿海分布大量火烧岩, 颜色丰富多彩, 造型奇特且地层出露条件好。地壳升降运动遗迹、断裂、褶皱及节理等构成本岛最富有特色的景观。

3.1.2 地貌景观

火烧屿的层状地貌格局、海蚀洞穴、海岸线、起伏的丘陵和海湾等都是宝贵的地貌资源, 有利于开展旅游和进行科普教育。

3.1.3 内湖景观、丛林

火烧屿岛内通过人工造堤, 利用岛上洼地形成了3个内湖, 均向海沧一侧敞开, 视野开阔、水质清澈。山丘植被茂密、绿树成荫, 林间小路崎岖蜿蜒, 或环水、或攀山、或俯岩, 景色十分优美。

3.2 火烧屿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岛上现有的地质、地貌景观已遭到部分破坏, 尤其以北部为重。受岛上施工的影响, 以及部分无组织人员上岛游览、作业, 岛上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随意丢弃的固体废弃物遍布岛上各个角落, 破坏了岛内的的自然环境。西海域的水产养殖作业对环岛景观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3.3 规划目标和原则

3.3.1 规划目标

火烧屿岛以火烧岩地质景观为特征, 是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根基。同时, 岛上丛生的次生林及低丘陵构成岛上自然景观特征, 也是白鹭等鸟类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因此, 在旅游开发中, 必须严格保护火烧屿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岩石景观资源, 在此基础上合理、适度开发建设。因此,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为:加强火烧屿及其周边海水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适度开发, 将火烧屿建设成为自然、生态、富有文化品味的人与动物无边界交流的科普环保型旅游观光休闲岛, 成为厦门的水上公园。

3.3.2 规划原则

体现“大旅游”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地方特色原则;坚持景观生态化设计原则。

3.4 规划设计构思

根据火烧屿岛的区位条件和景观资源条件特点, 规划确定岛上旅游以青少年科技活动、展示火烧岩地质景观、观赏海景风光, 眺望厦门、海沧新市区和海沧大桥等动人景观, 以及休闲逸趣为主题, 并适当兼顾市民娱乐、度假的需要, 以充分发掘和体现该岛的旅游价值和特色。

规划以西锚碇广场为前奏, 自北向南景区、景点逐渐展示出来, 到达最南端的火烧屿景观区形成全岛旅游的高潮。规划根据现状地形、地貌特征, 将山丘地带规划为以乔、灌木为主的丛林区;将4个大小不同的内湖进行岸线、水体整治, 规划为“静月湖”、“鹭栖湖”、“鹭凌湖”和“紫岩湖”;将西岸和南岸的火烧岩集中地带规划为观景区和科普教育基地。岛内旅游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安排在全岛出入口附近的静月湖畔和远端的紫岩湖东岸, 既便于集中管理, 又避免污染源过于分散而影响环境。其他景观设施、观景设施和服务设施均因山就势、巧借地利而设, 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景观点和愉悦的视觉享受。

3.5 火烧屿开发规划功能分区

3.5.1 锚碇广场区

结合海沧大桥西锚碇及其施工遗留的平地, 改造为西锚碇广场。其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 配套发展文化旅游、娱乐、购物等项目。充分利用锚碇体建设青少年科技馆, 是青少年综合科普教育基地, 具有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内容, 本区主要划分为4个功能区。

(1) 码头集散区。

保留广场东、北两侧的现有码头加以改造, 形成客运码头区, 作为外埠进入该岛的门户。连接北侧码头开发为游艇码头, 游客可乘游艇观光。本区有较开阔的集散广场, 设置专用等候区, 铺地上的群鱼图案将游客引导向更丰富多彩的空间中。本区是火烧屿与陆地间水上交通的主要枢纽。

(2) 科技公园区。

充分利用锚碇室外广场, 建设科技公园。其以锚碇为中心, 分为3部分:古代科技及发明, 在锚碇的北侧及东侧广场, 展示泉州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苏颂及其天文发明;锚碇西侧广场拟设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屋、龙卷风等大型展品, 展示自然的威力;儿童科技体育区, 设于锚碇西南侧广场, 利用广场种植的高大树木群, 在树林间穿插设置可供青少年参与、娱乐的科技体育项目。

(3) 科技馆区。

利用锚碇体设置青少年科技馆, 组织以启发思维、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动脑的科学实验及动手活动。举办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教育展览, 普及现代科学技术。

(4) 综合服务区。

锚碇广场南部主要设有火烧屿公园管理处、售票处及综合服务用房, 提供旅游接待, 出售旅游用品, 并安排部分休息设施和环境雕塑小品、广场树。铺地以暖色广场砖为主, 配以花岗岩石台阶。

3.5.2 旅游服务中心

(1) 综合服务区。

利用现有岛上管理用房, 在临内湖规划综合服务区, 为整个岛屿提供管理服务。区内设椰风餐厅, 为游客提供快餐服务和旅游用品服务。

(2) 大众度假区。

本区位于主路边, 以静月湖为基地, 以小型度假木屋为单体, 建筑平台融入丛林中, 点缀于山水之间, 为部分在岛上度假游客提供住宿场所。本区对外交通方便, 环境优雅, 建筑自由伸展, 湖中还可进行捉鱼游戏, 将休闲与度假融为一体。

(3) 室外餐饮区。

本区位于鹭栖湖北部滨水地带, 场地内花草树木丛生, 小溪蜿蜒, 并设有帐篷、烧烤餐具及各种游戏设施, 游客可在此进行烧烤、露营等野趣活动。

3.5.3 山林野趣区

(1) 丛林游乐区。

本区丛生的混交次生林遍布丘陵及山石间, 植被茂密, 林间小路蜿蜒曲折, 或近水、或翻山, 沿途可饱览岛上风光和厦门、海沧新姿, 更可提供多处观赏海沧大桥雄姿的良好视点。区内将现有林间小路加以整治, 形成环湖、环岛游路, 并在景观制高点和滨海地带设置眺望平台、观景亭、休息廊等;在林中设有丛林寻宝、鹭窝探奇等小游戏, 使游人在穿越丛林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感受。南部山林与火烧岩区相接, 设有凉亭看台, 瞰潮台也是岛上最佳观海豚平台。

(2) 山顶观光区。

本区于制高点耸立标识塔一座, 内设观光电梯, 游客可登高望远, 一览海沧大桥全景, 远眺厦门市区、海沧新市区沿岸景观。其不仅成为火烧屿的标志物, 也将成为由海沧大桥进入厦门岛的主要标志之一。

(3) 休闲购物区。

本区位于鹭栖湖与紫岩湖之间的主路段, 夹于山林之间, 形成岛中旅游购物一条街。建筑以原木为主材料, 披附着树根树须, 使人如在丛林中行走。商店内可出售各种纪念币、火烧岩石雕、贝雕、海沧大桥模型、摄影用品、旅游用品等, 还可为游客题诗绘画;商店二层设有空中酒吧。本区是休闲、购物的独特场所。

(4) 生态度假区。

位于紫岩湖东部。别墅区 (怡情园和沐泽园) 环境较安静, 此处以小型度假木屋为主, 辅以管理等服务性建筑;建筑充分结合地形, 尽可能减少开挖土方。此处湖光山色, 海天相接, 是度假的最佳场所。

3.5.4 内湖景观区

(1) 淡水景观区。

淡水景观区即鹭栖湖, 位于岛的核心地带, 由人工灌输淡水汇聚而成。湖中设有3座小岛, 命名为“鹭栖岛”, 形成海中有岛、岛上有湖、湖中含岛、岛屿相望的趣味景观。“鹭栖岛”上种植乔、灌木, 供海鸟栖息繁衍。湖中可划船娱乐, 岸边可静心垂钓。沿岸规划两组景观建筑, 分别为“临波听风”和“扇形厅”, 作为湖岸的点缀, 并为游人提供观景点。

(2) 生灵乐园区。

本区位于鹭栖湖与丛林游乐区之间, 环境幽静。区内中央规划为鹭凌湖, 以放养水禽为主, 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周边林内放养山鸡、鹿、马等小动物, 并安排有动物表演、动物喂养, 形成人与动物无边界交流的空间。

(3) 海水娱乐区。

本区是以紫岩湖为主, 是岛中南部海水湖, 紫岩岛嵌于其中, 可开展各种水上表演节目, 并为游客提供天然海水浴场和各种水中娱乐项目, 让人们感受岛中海的独特意境。

(4) 休闲运动区。

本区位于海水湖东部堤坝上, 堤上有开阔的沙滩场地, 可进行沙滩排球等体育运动和游戏比赛, 享受日光浴。临水平台亦可提供即兴表演场所。平台连接大台阶伸入水中, 便利人们休闲和亲水活动。

3.5.5 火烧岩景观带

(1) 岩石科普区。

本区位于锚碇广场左下角, 区内火烧岩景观奇特, 具有极高的的科普和观赏价值, 菊花石为主景点之一。岩上设有栈桥、梯步、藤桥, 既有效保护礁岩不受践踏, 又可使游人最大限度地欣赏到各种不同肌理的火烧岩景观, 还可以眺望海上风光。

(2) 岩石观赏区。

本区可谓火烧岩的天然展示区。岩石种类齐全, 颜色丰富多彩, 造型奇特, 其中代表性地点如“火烧石”、“蠕虫遗迹石”、“刀砍石”、“菊花石”、“云状石”等, 并有“双狮枕海”, “雄鹰展翅”等形象生动的主要景点。岩石南部向海面伸展规划一处观光平台, 不仅让游客更全面地欣赏南部岩石全景, 并为观赏大兔屿、鼓浪屿等群岛风光, 甚至厦门市区、海沧市区沿岸风景提供最佳观赏点。

(3) 攀岩冒险区。

东部海岸基岩直逼岸边, 连绵不断的海崖十分陡峭, 山头独立突出。本区设有悬索与攀爬设施, 是年青人攀岩冒险、挑战自我之处。本区也是观赏海沧大桥的最佳区域, 感受“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的豪情。

3.5.6 海上游览区

火烧屿是西海域的“十字路口”, 海岛风光秀丽, 游客可乘游艇环岛观光, 从不同角度欣赏不同景观。东海岸水深滩窄, 岸线曲折, 可开展垂钓、冲浪、滑水、帆船等水上娱乐活动。

3.6 植物规划设计

3.6.1 植物景观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 要保持原有植被景观形象, 对山体的混交次生林采取保护措施;同时, 对环境恶劣的地方进行绿化整治, 重新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各个景区根据其景观特点和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植物种植设计。

(1) 锚碇广场区以棕榈科的植物为主, 在巨石、奇石旁配置如假槟榔、大王椰子等植物, 花坛内种植鲜花, 营造一种亚热带奇石鲜花广场气氛。

(2) 内湖水景区是绿化彩化的重点, 在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水竹等;在岸边种植花草灌木, 增加植物景观的层次感, 营造一种湖光山色的气氛。

(3) 山林野趣区内保护原有的山林景观特点, 对遭受破坏的地方进行恢复。对部分地段的地被换种成马樱丹、美女樱等色彩鲜艳的地被植物。

(4) 火烧岩景观区以观赏火烧岩为主, 在岩石间种植一些色彩丰富的岩生花卉如牵牛花、石竹等, 增加火烧岩的景观效果。

3.6.2 园林植物选择

(1) 乔木。

木麻黄, 假槟榔, 大王椰子, 凤凰木, 大花紫薇, 南洋杉, 洋紫荆, 龙柏, 相思树等。

(2) 花灌木。

红桑, 变叶木, 三角梅, 黄馨梅, 剑麻, 九里香, 西洋杜鹃, 栀子花等。

(3) 地被类。

马樱丹, 美女樱, 爬山虎, 蟛蜞菊等。

(4) 水生花卉。

荷花, 水竹, 睡莲等。

4 结语

火烧屿山地和湖面有机结合, 地形独特, 提供了极好的造园基础。“园地惟山林最胜, 有高有凹, 有曲有神, 有峻有悬, 有平有坦,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人奥疏源, 就低凿水, 搜土开其穴麓, 培山接以房廊。”火烧屿岛杂树参天, 芳草繁花覆地, 这是火烧屿能够称为厦门新兴旅游休闲胜地的天然资源。火烧屿有难得的天然优势, 加上精细的设计, 完工之后火烧屿旅游区必将成为独具特色的观光休闲海岛。

摘要:分析了火烧屿旅游开发概况, 论述了火烧屿的景观资源、开发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并详细地探讨了火烧屿旅游开发规划的功能分区。

关键词:火烧屿岛,旅游开发,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陶盛.厦门火烧屿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 :171~172.

《火烧云》的教学设计 篇3

我上的这节课基本上是围绕这几点来进行设计、构思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景色的美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使他们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火烧云》描写了了晚霞的美妙景色,学习这篇文章是要辅之以想象,把那些无形无声的文字,想象成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才能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气的污染,环境的破坏,我们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火烧云,只是在网上或电视里见过,没有真切的感受根本不能体会火烧云的美丽。怎样才能让学生有置身于火烧云中的感觉呢?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体会到火烧云,感受到火烧云了,才能体会作家萧红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

因为本课写的是傍晚的火烧云,所以我也以云引入课题。

师:“春暖花开,东风徐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的云美吗?”

生:“非常漂亮,像棉花一样白的云彩在天空中悠闲的飘着”

生:“天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一支枪。” 师:“是呀,白白的云彩在天空中千姿百态。”随机板书颜色、形状。

师:“你见过热情似火的火烧云吗?”

师:“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赤色红霞。”出示几张火烧云的图片(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 “简直太美了。”

生:“太让我吃惊了,还有这么美的云呀!”

生:“没想到云还会有这么多的颜色”

(随机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生: “第一、二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第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交流读书成果。

师:“你喜欢哪一部分?”

生: “我喜欢颜色这一部分。”

师:“你给大家读读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我是从梨黄,葡萄灰,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知道的。”

生:“我还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我是从四个一会儿和变化极多看出来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而且变化多端。该怎样读呢?谁给大家读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一遍

师:“我们还可以想用什么方式来读呢?”

生:“接读。”

生:“齐读。”

生:“合作读。”

师: “怎么合作读,你当老师给大家分配一下吧。”

生: “老师你读第一句,男生读四个一会儿,女生读剩下的部分。”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以为这样更能听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变化快。”

(小结这一部分。)

师: “火烧云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一会儿把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生: “我们小组通过读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非常多,变化也非常快。我们抓住了几个重点的字词,,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

生:“我们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和变化快…”

生:“我们通过接读课文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形状的特点…”

师: “天空中出现了这么美的云彩,我们也赶快用彩纸撕一撕,让老师们看到你们心目中火烧云吧!”

生:自由发言,说所自己撕得是什么,然后自己贴到黑板上。

师:“这么多云朵,开始还是红彤彤的,像一朵娇艳的牡丹,过了一会儿,牡丹渐渐枯萎了,一眨眼不见了,你也学着我的样子用“一会儿┄┄(什么样的),过了一会儿┄┄”说说天空中的火烧云吧”

师:以第七自然段为过渡段结束课文的学习。

师:小结“大自然的景色多么神奇呀!幽蓝的夜空中,云朵悠闲的飘着,你观察过晚上的云吗?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看,让夜晚的云在我们的笔下绽放吧!”

案例反思

这片课文是写夕阳西下的火烧云,而且是以时间为顺序描述的。语文学习是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云,我从白天的云朵导入,学习傍晚的云霞,最后以夜晚的云收笔。无形之中既教给了学生在写文章是要按一定的顺序,又让学生欣赏了一个连贯的有关云的景象。整个课堂都让学生在看云、赏云、写云,使学生好似一朵云,在云的世界里遨游,让学生感到大自然景色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开拓学生的新视野。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到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权利,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考虑根据学生的思路走,不要像以前一样,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师做好学习主人的辅助工作,去引导、帮助他们。本课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让学生用五颜六色的纸创造火烧云。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是随心所欲的撕,什么也不想,撕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大胆的构思、大胆的想象,把在天空中有可能出现的意义描绘出来。把五颜六色的彩纸撕成各种形状,然后把他们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创造了一次火烧云,看到黑板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火烧云,仿佛看到真的一样,从而激发他们描述火烧云的心情。開阔了他们的思维,渗透的训练了他们动手的能力,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大胆构思,创造五彩的天空。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4

一、观片激趣,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火烧云)谈话导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多美的火烧云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现代女作家萧红到天空中遨游,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受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吧!(板书课题)2.火烧云如此美丽,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作家萧红是怎样把这一神奇的景象描绘出来的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2.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从整体上描述了晚霞给大地万物和天空带来的变化。

第二部分(3~7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3.分组读全文,边读边想象火烧云的神奇景象。

三、精读课文,品文赏云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作者主要抓住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变化? 2.交流学习:

(1)课文第一部分写火烧云上来时,地面和天空的景象。读第1自

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作者描绘了火烧云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驰神往。通过阅读,你找到火烧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了吗?人们的心情怎样?(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霞光映照万物)什么是火烧云?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交流。

(指导朗读,读出惊奇、高兴之情,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丽。)(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课文的第3自然段主要描写火烧云的颜色纷繁艳丽,变化万千。请同学们思考: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说出来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的颜色?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品读情况。)

(生交流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教师相机板书:颜色丰富多彩)(3)小结:(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图片)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景象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4)过渡: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指名有感情地朗读。)(5)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万千姿态。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感悟到的?(小组合作探究,想象体会。)学生汇报:

①比较句子,哪句写得好?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马是跪着的。

(第一句写得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教师相机板书:形状变化万千)②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你想什么天空中就有什么。(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想象。)想象一下,它们像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美丽的火烧云。(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课文让学生练习说火烧云还有哪些变化,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四、重点读文,学习写法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说说作者都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现了火

烧云的千变万化。交流:

1.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表现火烧云美丽奇幻的特点,如霞光的“红”,颜色的“多”,变化的“快”,真实生动。

2.运用合理的想象。在描写云时,作者展开想象,把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写得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小练笔做好铺垫。

五、深入读文,感悟主题

火烧云 教学设计 篇5

《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及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3.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2.了解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教学用具

投影片、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了解课文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注意生字的写法。“盈”字读音 “茄”字读音

“揉”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盈”的上半部“ ”,“又”不能忽视;

“庙”是“广”字头,撇要大,必须包住“由”,这叫半包围结构。

3.启发发言,讨论词义,检验查字典的能力。同学们可以互相补充解释词语。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各色云霞。

紫檀:常绿乔木,木质坚硬,带红色,可做贵重的家具或美术品。紫檀色,和紫檀木相似的颜色。

高寿:长寿的意思。

恍恍惚惚:不真切,不清楚。

笑盈盈:满脸笑容的意思。盈,充满。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威武:本课指力量强大的样子。

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带紫色条纹。百合色就像百合那样

博达助教通 的颜色。

金灿灿: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颜色,鲜明耀眼。4.出示投影片,注意字音词义。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对的(√)。(2)出示以下各字,请同学口头组词。檀——紫檀色

檀香

檀树

紫檀 猪——小白猪

肥猪

野猪

猪圈 寿——高寿

长寿

寿面

寿辰 模——一模一样

模范

模型 恍——恍恍惚惚

恍然大梧

霞——霞光

红霞

霞光万道

彩霞 庙——孔庙

庙会

庙门

神庙 烧——烧火

烧水

火烧云

威——威武

威风

国威

威严 蹲——蹲下

蹲坐

蹲着

半蹲(3)区别字形,辨析词义,然后组词。

形相近、音相同的汉字有很多,必须正确区分,把握字义。

教师指导学生把形相近、音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区别字形、辨析字义是掌握这些字的好方法。最后通过组词加以验证,会使学生记忆牢固。

须(必须)

跪(跪下)

偏(偏远)需(需要)

脆(干脆)

遍(遍布)低(低头)

根(树根)

伸(伸展)底(到底)

跟(紧跟)

申(申请)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按一定顺序分段,概括段意。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日落时的火烧云,主要讲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及变化。)2.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通读全文是正确划分段落的基础,然后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懂自然段间的关系。分段之前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日落时的火烧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文的哪部分讲到了这一点?”

(课文的第3、4、5、6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的样子。)第1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吗?

(不是火烧云,是火烧云到来之前的霞光。)最后一个自然段还在讲火烧云吗?

(这个自然段讲火烧云不见了,看不清了。)

现在请同学们考虑本文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应该按什么顺序分段。(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来写的,因此应该分为三段。)教师板书“三段”,学生讨论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这一段没有直接写火烧云,而是通过写霞光照射下人和动物显出各种美丽的颜色,从侧面描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的,并告诉我们这是晚上太阳要落山时的火烧云,也就是说火烧云就要来了。因此,这段的段意应该是:写天上的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这一段主要是先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又写了火烧云的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因此这段段意应该是:具体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

博达助教通

第三段(第7自然段)这一段写到火烧云越来越恍惚,变化极快,几乎看不清楚了,说明火烧云就要消失了。因此,这段段意应该是:火烧云退去时的景象。

通过这样的分析,请同学说出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巩固对本文结构的认识。(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的到来、出现、退去的顺序写的。)

(三)请同学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理解火烧云的变化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及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三)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注意积累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用具

(一)幻灯机,录音机,小黑板。

(二)火烧云幻灯片。

(三)有条件可以播放火烧云的录像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对火烧云的认识。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齐读课题,并以课题为题。请同学讨论,以达到了解学生对火烧云认识程度的目的。

什么叫“火烧云”?你见过火烧云吗?你见过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当时心情怎样?(火烧云是日落或日出时天空出现的红色云霞,色彩非常美丽。)2.明确结构,抓住特点。

已故作家萧红通过仔细观察对火烧云做了生动的描绘,语言精练准确,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呢?

(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写的。)板书:到来前 出现时 消退后 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抓住火烧云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一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

(作者抓住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写的,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

(二)以读促讲,启发想象。1.学习第一段。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及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读一读,想一想。(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布满霞光,周围的人和动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各种颜色。)板书:霞光照耀

“霞光”使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霞光使“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须”都在颜色上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情具体描写了火烧云出现前的景物。)

火烧云到来之前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同样的景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

博达助教通

色?

提示同学把“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须”的颜色变化前后的情况对比着想象。

(由于霞光照在它(他)们身上,使颜色发生了变化。但是因为底色不同,所以变化之后的颜色也不同。)

指导朗读,体会火烧云到来之前人们的喜悦心情。2.学习第二段。

(1)默读,画出说明火烧云出现的句子: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想一想火烧云是什么样子?

(火烧云是红通通的,好像着了火。)板书:红通通

像着火

(2)理解“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这句话中的“烧”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别的词吗?为什么?

(“烧”是烧火、着火的意思。在这句话中,任何字都不能替换“烧”,因为“烧”既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颜色和动态,又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气势,而且还与后面的“着了火”相照应,更重要的是“烧”字在这里点了题。)

(“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一直”说明火烧云的面积大,而且是运动的,“烧”字本身就给人一种跳动的感觉。)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火烧云的动感和美丽。(第二自然段)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准确地概括火烧云的特点。(这个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极”是什么意思?“极多”又是什么意思?)

(“极”表示程度深,多到了极点。“极多”就是很多、十分多、特别多、非常多。)课文中连续出现的“一会儿”说明什么?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说明火烧云的变化不仅多而且也很快。)板书:多 快

火烧云变化多主要是讲颜色和形状变化多,请同学们根据小黑板上的问题,边读边想。出示小黑板:

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要求学生高度概括出颜色多,变化快。然后具体说明。

(颜色多表现为:火烧云不单是红色,还包括金、紫、黄、灰、百合色等说得出名的有九种,“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葡萄灰”、“茄子紫”,以增强学生对火烧云颜色多的认识。

(变化快表现为:“一会儿„„一会儿„„”说明各种颜色交替出现,持续时间都很短,转换频繁而迅速。)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一会儿”,不一定读得很快。为背诵做准备。板书:颜色 变化

启发学生用合适的词形容火烧云的颜色特点。

(绚烂多彩、五光十色、五颜六色、色彩斑斓„„)板书:色彩斑斓

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火烧云的形状怎样呢?请一位同学改动小黑板上的问题,要求

博达助教通

同学们用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部分的方法自学描写火烧云的形状部分。

出示小黑板,做如下改动:

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作者描写了马、狗、狮子的形象,但很快就不见了。)板书:形状

变化

(3)教师在同学们自学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合上书,看幻灯片,把同学们带入火烧云的情景中,让他们感受火烧云形状的变化。这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有帮助。

①出示描绘火烧云变化各种形态的幻灯片。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提问:图上画的像什么?(马、狗、狮子。)

教师把一种形状定格在幻灯机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描述图意,尽量按照作者描写马、狗、狮子的方法来说。

提示:作者是按照怎样出现→什么样子→怎样消失来写的。教师出示幻灯片也要有技巧,不能把幻灯片放在幻灯机上就完了,这样反映不出各种形状的变化。教师应该拿着幻灯片在幻灯机上演示。比如马,一开始是“天空出现一匹马”,可以把幻灯片放在幻灯机上,“那匹马大起来了”,这时教师要抬高幻灯片,投影幕布上的“马”就会真的变大,实际上是幻灯片离镜头近,图片被放大了。紧接着“那匹马变模糊了”。幻灯片继续抬高、投影幕布上就会模糊一片。这样演示既形象逼真,也符合作者“怎样出现”——“天空出现了一匹马”,“什么样子”——“马是跪着的”,“怎样消失”——“那匹马变模糊了”的写作顺序。

其他的形状都可以这样演示,同学们记住了火烧云的形状,对课文的内容就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好处。

利用幻灯片出示一段话:火烧云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狮子。真是形态万千,变化多端。

请同学读一遍之后,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哪种写法好。发散思维。

(书上的内容写得生动具体,因为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也就是像什么,还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也就是为什么像。因此火烧云的形象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③指导学生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想象天空中出现的其他动物、人物或植物,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及说话能力。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做以下提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只小白兔,(),过了几秒钟,(); 很快又来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的拐杖(),又不见了。④启发学生用合适的词形容火烧云形状的特点。(形态万千、形状各异、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板书:形态万千

(3)小结第二段,使学生对第二段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火烧云的颜色色彩斑斓,火烧云的形状形态万千。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火烧云,抓住了变化极多这个特点,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像什么”,还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怎么像”,使人感到火烧云不仅美丽,而且非常神奇。遗憾的是火烧云不能像一幅画可以长久保存。

板书:奇

博达助教通

3.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齐读第三段,想一想,此时的火烧云又具有什么特点?(火烧云在迅速变化中消退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恍恍惚惚”就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若隐若现,虚虚实实。因为火烧云变化极快,所以人们的肉眼就会有这种感觉。)

这时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火烧云消失时,人们非常留恋。从“揉揉眼睛”,“沉静了一会儿”,“可是”,“偏偏不等”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请同学们带着留恋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板书:留恋

(三)总结全文,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1.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板书来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通过讨论完成。作者在写火烧云的过程中,始终抓住火烧云的特点,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观察。观察火烧云的颜色,作者抓住了颜色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一个“极多”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不单是红色,而是色彩斑斓;四个“一会儿”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转瞬即逝。观察火烧云形状时,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形状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多,这一点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美;“两三秒钟”、“正在„„就”、“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一点又具体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作者只有通过细致观察才能把握得这么准确。

2.启发学生讨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体会。

提示学生抓住两点:一是观察事物要抓重点;二是观察事物时,既观察静态,也要观察动态,做到静动结合。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6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五、布置作业

1、《黄冈》第4课

2、同步课外阅读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4、火烧云

颜色 多、 变化快

形状 变化快

【教后反思】

我觉得教学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在板书上。学生通过看黑板的板书很快就对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晰。

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 篇7

那么, 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而成的。这几种颜色的光中, 红光穿过空气的本领最强, 橙、黄、绿光次之, 青、蓝、紫光最差。天上没有云的时候, 悬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气层较薄, 太阳光里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 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 又数蓝色光反射得最多, 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或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太阳光射到地面上, 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照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 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 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 将天边染成红色。

火烧云可以预测天气, 民间流传的谚语:“早烧不出门, 晚烧行千里。”意思是说:火烧云或火烧天如果出现在早晨, 天气可能会变坏;出现在傍晚, 第二天准是个好天气。

4《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培养兴趣

1、老师朗读小诗,并由学生给小诗加上一个题目。

2、什么是火烧云呢?课前我让同学搜集跟火烧云有关的资料,有谁搜集到了,愿意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3、火烧云这一景象好美呀!曾经是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现代女作家萧红也用她手中的妙笔,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夕阳西下的火烧云瑰丽壮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板书:火烧云)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轻声自由读课文。完成小黑板上的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火烧云的?(“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师板书。)

三、细品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师: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这幅场景,同学们齐读,感受一下晚霞的神奇。师:哪个词最能突出老人当时的心情?(笑盈盈),你试想一下当时老人是什么心情?(喜悦)

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2、学习第2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快)从哪体现出来的?(四个一会儿,突出颜色变化快)

师: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表现了火烧云的动态美,把云写活了,“烧“字用得精当、生动。)

3、学习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火烧云美不美呀,那读了这一段,你认为它美在哪里啊?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示范读。

要求并回答大屏幕问题:这一段中主要描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颜色变化)看看描写火烧云时作者共用了多少种颜色?师:你还能说出其他的颜色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

师:火烧云美不美呀,这么多的颜色,那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它吗?(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等)

4、学习第4——6自然段。

师:火烧云除了颜色变化多端,还有更神奇的在后面呢!听老师读课文,寻找一下吧!学生自读课文。

师:在作者眼里,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马、狗、狮子)这四至六自然段都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写出现了,像什么,后来又变化了,不像了,便消失了)师:那好,就请同学们按这个顺序说一说火烧云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会画的可以画出来。小组交流,讨论。

每组学生上台展示、总结。教师总结。师:那除了作者向我们描述的几种美丽画面外,你们还能想象出其他的画面吗?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吧!学生自由想象。老师读课文。

5、学习第7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师:通过阅读,你能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吗?(余兴未尽,依依不舍)师:就让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一次齐读这篇课文吧!

四、总结学法,赏读课文。

师:火烧云的变化是美丽的,瞬间的,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永恒,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写作方法: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注意积累

师: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选择你最喜爱的一段,用最饱满的感情读一读,然后把它背下来。

板书设计:火烧云

上来了:霞光满天

颜色:变化多

变化着:

大自然的壮美

形状:变化快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一、着力铺垫;巧设悬念

文章开篇说“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作者并没有写火烧云,而是描绘霞光。文中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改变了本色,大地万物红彤彤、金灿灿的。这霞光从何而来?原来“火烧云上来了”。这就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了铺垫、强烈渲染,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学这一段时,可采取如下步骤:

1.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2.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

3.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

二、写变无“变”,无“变”显变;动中见静,动静结合

第三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文中却不用一个“变”字,以四个“一会儿”构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景色醉人,气势壮观。用“一会儿”既突出变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个“半”字象四支彩笔将“紫”与“黄”、“灰”与“百合色”均匀揉和为一体,这不仅让我们领会到色彩的层次美,而且能领略到色彩调配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用了两个“……也……”的句式说明还有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可见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具体词句去品读体会。

课文四--七自然段写火烧云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却也没有一个“变”字。文中用了三个借喻句,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模糊了”、“忽然……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显示了“马”、“狗”、“狮”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的特点;还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等词句清楚地表达出火烧云在动中变、在变中动的特点。

作者在对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中,也进行了静态刻画。如“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是跪着的……”前者描写动态,后者刻画静态。“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句中“两三秒钟”显示变化之快,但前加“过了”一词,又说明“跑马”一动不动。这些动态和静态描写,把火烧云的形状多姿和变化万端刻画得入神,读者能在纷至沓来、瞬间万变的形态中,获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于眼花缭乱、不可捉摸,强化了火烧云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这一部分时,可采取以下步骤:

1.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有哪些变化?课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

3.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4.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云状变化按什么顺序写的?(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

5.说说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动态描写?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三、结篇自然,耐人寻味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嘎然而止,余音萦绕,既照应了课题和篇首,又点明该文是刹那间的实录,同时显示了火烧云变化之神速。末段的两个“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无,虚实相兼的感觉;拟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词,突出了火烧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达出孩子懊恼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恋向往的感情。为了解除孩子这种懊悔的心情,教学时可让学生合拢课文,想象回忆火烧云的景象,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优质美术教案《小鸟天堂》及教学反思下一篇:监视测量设备管理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