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产业研究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盐城产业研究(精选7篇)

盐城产业研究 篇1

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通过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地选择好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盐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市产业经济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品牌响、质量好、市场份额大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区域生产集中度高的特色加工体系,一批依托人力、技能、智力优势形成的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盐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农村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截至2003年底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7个,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已达到648个,其中部分优质农产品已进入家乐福等国际知名的大超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7个。经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已达60个。全年新办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43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两家。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4%。

(二)工业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新趋势

工业对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0.7%。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新趋势,全市20多个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纺织、皮鞋、油田机械、制鞋机械等10多个产业集群规模达5 亿元以上。重点企业支撑力量增强,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过十亿元的规模企业6家。悦达、森达、马佐里、磊达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工业快速增长的支撑力量。积极探索盐城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2003年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610个,省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1个;新产品销售率达26%;累计建成省级技术中心13家;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8.5%。

(三)新兴服务业发展初见端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服务业总体呈加快发展态势。2003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48.7亿元,增长12.9%。其中通讯、住房等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活跃,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长23.3%;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9.2亿元,增长11.1%。新型流通业态迅速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和现代物流企业不断增加,全市成交额超亿元的消费品市场达16个。全市共新建、续建和扩建景点项目24个,完成投资2.2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31.15亿元,增长12.9%,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业。

(四)区域协作取得新进展

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7.86亿美元,增长46.6%;出口产品结构进-步优化,形成了以玻璃工艺品、长毛绒玩具、纺织服装、机械和汽配等产品为龙头的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口产品。机电产品出口1.4亿美元,所占出口额的比重达29%。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全市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70%集中在各类园区。区域经济合作取得较大进展,积极实施全面接轨上海战略,加强盐常挂钩合作,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步伐,积极接受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辐射,区域合作项目进展较快,上海工业园建设开始启动。

二、盐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盐城市现阶段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整体产业结构仍处于低层次的演进阶段

盐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从1995年实现了一次飞跃,由一、二、三的排序升格为二、一、三的序列,2000年实现再次飞跃,提升到二、三、一序列。到2003年,全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为14.8:52.9:32.3,全省为8.9:54.5:36.6,而盐城市为23.3:44:32.7。虽然盐城市也和全国、全省一样进入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社会阶段,但盐城市“浓厚”的农业经济氛围和二、三产业连续多年缓步前行的格局,则表明了盐城市与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有实质性的差距。

(二)产业经济总量偏小

盐城经济总量在全省中的比重一直偏小,各行业规模不大。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盐城GDP占全省GDP比重为6.1%,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4.9%。在按营业收入排名的全省五十强大型企业(集团)中,盐城市只有悦达集团于去年入榜,全市百户大企业(集团)营收超十亿的只有8家,并且悦达集团营收总量接近于其他七家企业(集团)的总和。

(三)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

盐城市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高技术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在规模上尚难以担当起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重任,在水平上也不足以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重要工业部门的主体技术都明显落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二是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相对落后;三是产品出口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大,产业链条短,附加价值低。

(四)主要产业集中度不高

从产业内部来看,一些产业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同行业中的众多小企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如纺织、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抗风险能力差;从产业外部来看,产业关联度低,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发挥。因此,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五)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

尽管近几年来,盐城市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其发展增速仍然明显滞后于GDP增速。统计数据显示,“十五”以来,盐城市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2.3%,低于第二产业3.3个百分点。同时存在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高,新兴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盐城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三、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思路

针对盐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盐城市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把握好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企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杠杆,依托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培植规模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三大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巩固提高现有主导产业,培植壮大具有发展潜力的潜在主导产业,努力使盐城市主导产业发展适应市场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一)立足资源优势,做优做特绿色农业主导产业

盐城市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农业大市,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畜)产品资源和水产品资源,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享受省政府海上苏东政策的扶持优势,这些都是盐城市农村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据自然生态的优势,做大做强盐城市主导特色农业产业,要按照市场化、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着力提高集约经营和优质农产品比重,促进农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重点打造优质粮食、棉花、蔬菜、生猪、家禽、林业等“六大百亿元产业”上。要以建设绿色农业基地为抓手,加快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抢占绿色产业的先机。

(二)巩固传统优势,培大育强六大工业主导产业

2003年盐城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5.05亿元,其中纺织行业49.53亿元,占26.8%;机械行业47.38亿元,占25.6%;化工行业19.61亿元,占10.6%;食品行业15.02亿元,占8.1%;皮、毛制品业10.4亿元,占5.6%。五大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总量的76.7%。在五大支柱行业中,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产业和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盐城市工业宜选择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业、机械业、化工燃气业、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皮革制造业这六大产业为主导产业。

1、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是盐城市新型产业,汽车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带动力。盐城市现有的汽车产业基础,是发展汽车产业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要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使之成为支撑盐城市经济跨越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要举全市之力,努力建成盐城市汽车工业城,悦达汽车形成20万辆生产能力,中威客车形成4000辆生产能力,环保专用汽车2000辆生产能力。以市开发区、盐都、亭湖开发区为基地建设30个以上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群,同时加大对汽车保养、维修设备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新产品开发。到2010年,汽车工业实现销售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四分之一以上的目标。

2、纺织服装业:纺织服装业是盐城市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纺织业经济总量多年来占全市工业的30%左右。近年来,由于纺织产业基础较好,又是高就业、高创汇行业,盐城市投资项目中纺织工业项目占据了较大比重。但突出的问题是单体规模小、装备差,产业链短、产品档次低。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关键是要提高产业层次,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之路,争取引进或重组几个能够起支撑作用的企业航母,有效实施产品和技术结构的调整,拉长加粗纺织产业链条,争创一批知名品牌,实现纺织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把盐城市建成全国闻名的纺织强市。

3、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发展食品工业是实现农副产品资源就地转化、就地增值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以工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为此,一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产业,吸引国内外客商来盐城市投资食品工业项目,迅速扩大盐城市食品工业经济总量,二要以产加销一体化为目标,着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三要加大名牌创建力度,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经济”,使盐城市成为农副产品出口深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食品业强市。

4、机械制造业:机械工业是盐城市传统支柱产业,以江动集团、江苏悦达拖拉机厂为代表的百家农机企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一定的比重,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盐城纺机厂等纺机骨干企业生产的纺纱设备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另外,盐城市的机床及其配件行业、石油机械行业也具备了较高的产业集中度。要在巩固提高现有机械工业比较优势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走专、精、特之路,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资产纽带,发挥企业现有凝聚能力,迅速扩展和延伸产业链,扩张企业规模,形成规格全、品种多、系列化的产品体系。使盐城在2010年前成为全国农机、纺机、普通机床、石油机械产品及配件的主要集散地。

5、化工燃气业:坚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稳定提高农用化工、继续发展橡塑化工、配套平衡基础化工、突破石油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具有传统优势的农用化工和具有资源优势的天然气化工。要发挥盐城市具有港口、淡水、电力、环境等独特条件,适度承接国际重化工的转移。但发展中必须趋利避害、科学有序、强化环保。

6、皮革制品制造业:其中的制鞋业在全国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要发挥森达集团的规模、品牌、技术优势和产业集聚效应,巩固其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霸主地位。同时,积极吸收民资、外资,大力实施资产重组,提高集约程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推进制鞋业生产企业群体的形成。

(三)发挥后发优势,打造新兴服务业主导产业

坚持以服务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为主攻方向,不断壮大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信息等先导产业,大力培植物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挥后发优势,打造盐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是继续提升商贸流通业。鼓励以资产为纽带,以名店、名牌、老字号为龙头,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建立一批主业突出、管理规范、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

业集团、商贸中心。积极推动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服务业的多个领域渗透。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进城发展农产品连锁销售。

二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的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发展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的批发零售物流、与生产企业密切结合的仓储服务物流、与国际贸易密切结合的口岸物流。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前来投资合作,对传统的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进行转型提升、整合重组。鼓励同类商贸骨干企业共同建立连锁配送中心,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形成整体优势。

三是做大做强旅游业。充分利用盐城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东方湿地之都-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生态旅游品牌,以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为龙头,以景点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丹顶鹤生态旅游区、麋鹿生态旅游区等建设步伐,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科学规划,积极引导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制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在规划中,一是要着眼于比较优势。要按照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培育特色、淘汰落后的要求,做大做强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的产业;做专做精具有一定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和生产能力过剩的产品、产业。二是要着眼于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的整合。抓住龙头产品和重点产业,引导产业延伸,推进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联合,提高整体竞争能力。三是要着眼于主导产业规划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在园区规划中,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中心,在项目的引入上以特色产品为重点,努力实现“一区一业”,“一园一品”。

(二)积极实施“五化”战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一是经济工作项目化,努力提高项目推进的层次和水平;二是工业园区化,把抓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的集中度;三是支柱产业特色化和优势产业集群化,大力实施纺织、机械、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倍增计划”和汽车、燃气与电力等产业“腾飞计划”,大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四是企业规模化,集中力量扶持企业集团,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优秀企业家集中;五是大力推进生产集约化,逐步实现主导产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三)努力建立三个体系,改进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新型的行业管理体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行业协会运作模式组建行业协会,并赋予行业规划、统计分析、品牌评比、技术中心论证、标准审查、质量体系认证咨询等职能,推进主导产业自律、规范和健康发展。二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与银行合作,拟定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办法,通过开展500户左右企业的信用评价、监督、考核活动,打造企业诚信形象,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融通提供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环境与国际接轨。三是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重点骨干企业运用计算机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便快速传递经济政策、经济信息和工作情况,提高

政府的服务效能。

(四)推进技术进步,依托高新技术加快主导产业建设

必须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更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现代化的装备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装备质量和工艺水平。二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大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体系。三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实体、组织项目攻关、领办民营科技企业等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坚持把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合作相结合,努力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上有大的突破,开发特色产品,逐步培植成为主导产业。

(五)大力开展主导产业的品牌培育工作

产品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品牌的竞争,每一个企业甚至每一种产品都只能通过自己的品牌步入市场和占领市场,从而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发展主导产业,必须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信誉好的名牌产品。把企业改组改造与企业品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强化公关和广告意识,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经济”,推进盐城市主导产业走向世界。

盐城产业研究 篇2

1 盐城市玩具产业的历史和现状

盐城市地处苏北黄海之滨,玩具产业一直是盐城市的传统产业,玩具生产历史悠久,其中尤以玩具之乡——大丰县白驹镇生产的毛绒玩具见长。盐城玩具产业的发展史与新中国玩具产业的发展史基本同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是盐城玩具产业的起步阶段,开始是少数几家国营玩具企业,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部分白手起家的民营玩具企业,这时的民营玩具企业基本上是以家庭作坊等简单的工艺为国内外加工生产简单的玩具产品;20世纪90年代是盐城玩具产业的迅猛发展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玩具产业对盐城经济发展的贡献开始凸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被吸纳,财政收入因此显著增加,地方政府也对玩具产业愈加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陆续出台,推动了玩具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大批玩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形成和发展起来了;21世纪是盐城玩具产业的成熟期,在这个时期,外资的进入使得盐城的玩具发展达到了高峰,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数量都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仅大丰县白驹镇集镇中心就有玩具企业80余家。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出口退税率的的几次下调,行业利润尤其是毛绒玩具的利润越来越微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盐城市的玩具产业雪上加霜,很多企业只能支撑,部分竞争力弱小的小企业只好面临惨遭市场淘汰的厄运已关门停业,有的甚至宣告破产。要想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使盐城市玩具产业走出困境,必须对盐城市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进行客观而准确的分析,用合适而有效的发展战略,走富有盐城特色的玩具产业振兴之路。

2 盐城市玩具产业集群发展的利弊分析

盐城由于位于江苏省欠发达地区—苏北,与玩具工业比较发达的扬州、苏南、广州、上海相比,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给玩具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盐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基础。近年来江苏经济发展规划也给盐城地区的各种产业包括玩具产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要想在群雄竞争的全国玩具产业取得一席之地,盐城的玩具产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基础竞争力较薄弱,研发能力不足,工艺质量不高,玩具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还有待提高等。

2.1 盐城玩具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因素

(1)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盐城市总人口795.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7.1万人,占总人口的29.8%,人口密度531人/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水平32.94%。人口规模在江苏省仅次于徐州市,位居第二,人口受教育比重和水平都比较高,在青年人群中,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占绝大多数。盐城的农业比较发达,工业虽然有超农业之势,但与苏南几个工业大市和强市相比,还较落后。相应地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因此,盐城的劳动力教育水平较高,人口数量众多,薪酬水平不高,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盐城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低廉,为盐城玩具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2)玩具产业集群及产业环境已经形成。经过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几十年的发展,盐城玩具产业从少到多,从南到北,从乡镇集体到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盐城玩具产业集群已经成形。在产业配套方面,玩具生产所需要的配套方面都有专业的企业或机构来提供。从机械设备(如工业缝纫机、开棉机、充棉机等)到玩具面料、辅料、填充物、玩具机芯等物质材料供应,以及产业工人、设计人员的培训与进修等,都有专业的企业和机构来供给和服务。正是由于玩具相关配套服务的跟进和发展,与上世纪相比,玩具生产的环境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这种环境更有利于玩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今,在盐城新建一家玩具企业如同在深圳新建一家电子企业一样方便和快捷。

(3)优越的地理位置。盐城市地处黄海之滨,东边与韩国隔海相望,南边紧邻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北边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连云港。盐城境内河网密布,公路交通发展成熟,铁路和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国际航班线路正逐渐增多。盐城境内的大丰港是江苏沿海中部最大的海港,货物从大丰港通关发往世界各地也越来越便捷。随着江苏沿海交通大动脉的规划和建成,盐城的交通会更加便捷,将进入以上海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盐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将更加凸显。

(4)沿海发展战略机遇。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长三角的发展空间也将因此而得以拓展,成为以上海为中心,长江南北岸、苏南苏北共同发展的大三角。江苏沿海地区将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是江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该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基础设施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农业比较发达,是江苏省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初具规模,纺织、机械、汽车、化工等已成为主导产业;建筑业较为发达,旅游业特色鲜明,海洋产业在部分领域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乘着沿海发展战略的春风,盐城未来将建成包含大丰港和射阳港在内的沿海特大滨海城市,盐城的各类产业,包括玩具产业都将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

2.2 影响盐城玩具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

(1)自发形成的具有地域局限性的产业经济。盐城的玩具产业是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集体企业发展而来,总体来说,是那个时代“能人经济”的产物。现在的玩具企业大多数是当年的为数不多的几家集体企业的各类职工创办或衍生出来的。现在的玩具企业的老板和厂长,曾经是当年的车间主任、设计员、供销员、工人甚至是会计、食堂厨师、电工等后勤服务人员。为了生存,他们在原有集体企业倒闭后自发筹集资金,建起了各自的小厂或者家庭作坊,而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中国经济的腾飞逐渐发展壮大。这些星星点点的玩具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民营经济,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由于地处江苏相对落后封闭的苏北地区,视野和阅历的局限性,这些自发和“土生”的玩具企业面对全国玩具市场群雄竞争的形势,显示出较微弱的竞争力。

(2)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有限,产品技术含量低,玩具行业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产品升级才有出路。为此,就必须要舍得投入研发,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但是,不少玩具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只顾眼前利益,能混就混,走一步算一步。造成产品同质化,低档次,大路货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玩具企业多年来产品基本没有过大的变化。结果导致竞相压价,自相残杀,利润率越来越低,根本没有能力投入研发,形成不良循环。加之,南有广东不断创新,北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山东,因此,处境比较尴尬。

(3)工艺质量水平不高。盐城自发的玩具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本地民间的缝纫工人数众多很有关系,但工人的缝纫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即使这样由于玩具企业众多,工人仍不用担心就业问题。要想提高玩具的工艺质量,比较难。再者,玩具产品本身设计不新,属于大路货,价格必然就低,若要求工人提高工艺质量,成本就会上升。这就使得多数工厂做货质量没有什么保证,市场信誉度不高。即使是通过招标能够生产的“名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奥运福娃,工艺质量比较粗糙,市场反映也不佳。

(4)生产规模化水平低。盐城玩具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囿于投入资金的限制,盐城玩具企业的规模一般不大,生产能力有限,无法象广东那样,依靠庞大的数量来取得规模效益。多数工厂只是依靠做些不大的单子或者干脆为其他工厂做加工来赚些辛苦钱,很多企业主单位利润都没有工人的单位工资高,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赚的钱比较有限,更没有经济实力来扩大生产。由于生产规模和实力较弱,使得玩具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发展壮大,在经济动荡中更加难以为继,存活困难。2008年至今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外国订单大幅下降,本地玩具企业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不少企业只好给工人放长假,有的甚至关门倒闭。

3 盐城市玩具产业集群的发展举措

国内玩具产业的竞争事实上已日趋激烈,各地都有些重大举措,奋起直追,广东、浙江和邻近的江苏扬州等地区不断动作频频,都力争在新的一轮世界经济逐步恢复中取得发展先机,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鉴于盐城玩具产业集群自发生成和发展特点,为了避免盐城玩具产业集群在新的一轮发展中被边缘化、泡沫化,保持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平稳发展,地方政府应当在盐城玩具产业集群新的发展中发挥至为重要的带头导向和保驾护航作用,具体可采取以下主要举措:

3.1 政府引导玩具企业高起点发展

世界经济在逐步恢复之中,美国经济在2009年第三季度实现3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挪威银行宣布将加大银行利息,中国经济在前三季度增长约7.8个百分点。2009年秋季广交会玩具展期也于10月28日结束,参展企业普遍反映成交额较上届春季广交会有了很大增长。玩具企业发展的困难期将逐步过去,但国内市场竞争环境不容乐观。广东黄埔投资15亿建广州国际玩具城,浙江义乌在原有小商品市场的基础上又新建国际商贸城玩具专业生产基地,扬州也投资几个亿新建玩具专业商城。面对国内市场竞争的严峻事实,盐城玩具企业举步维艰,地方政府要加强教育及政策引导,强调危机意识,敦促玩具业主警醒,抛弃得过且过的小农思想,切实转变观念,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发展玩具企业。同时,依托“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契机,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兴建一批上规模、高技术、高起点的玩具生产企业,使之成为盐城玩具产业集群中的领头羊和生力军,以引领玩具产业集群朝着健康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3.2 重视人才建设和员工培育

盐城玩具产业集群的盛衰,关键还在于人的因素。从盐城玩具产业集群的发展史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年的星星之火,发展为今天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成了地方经济的一个亮点,处处彰显着人才的魅力和作用。当今的社会经济形势,较上世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与时俱进,成了盐城玩具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兴旺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固然有短视的利益诉求,作为地方政府,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提高众多民营企业家的管理素质、经营水平,以及盐城广大玩具行业从业职工的技能水平,是一个务必要重视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解决盐城玩具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软肋问题,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在具体措施上,建议筹建专业的玩具学校,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玩具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各地的优势人才,利用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人才,强化研发力量,使玩具学校成为一个教育和研发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解决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实力投入研发的问题,把学校的研发力量和企业的经营可以结合起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3.3 强化信息化建设

盐城虽然地处沿海地区,但信息的畅通与邻近的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很多玩具企业不得不成为别人的廉价劳动力。强化盐城玩具企业集群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加强盐城与全国玩具行业乃至世界玩具市场的信息交流,缩短和力争消除与大城市信息畅通的差距。这对于变化很快的玩具市场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玩具企业的经营者如果能及时获得各类资讯,及时掌握玩具市场的潮流变化,企业的经营才有机会与时俱进。这方面可以让多种服务机构参与进来,玩具行业协会、玩具学校、媒体机构等,具体媒介上,可以考虑建专业的玩具网站、杂志,定期邀请全国玩具相关的学者、企业家,举办论坛、研讨会等活动。

3.4 加强对外宣传

盐城玩具的发展,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也至关重要。要把玩具产业作为地方的一块亮丽的经济名片,多多地加以宣传推广。盐城的白马玩具市场,更要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使之成为盐城玩具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的对外窗口。21世纪是眼球经济的世界,尤其玩具,谁能吸引大众的眼球,谁就有发展前途和机遇。要努力提高盐城玩具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前面提到的建玩具学校、搞玩具论坛、还可以搞玩具博览会或者由某个部门牵头组建专业的盐城玩具推广宣传网站,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玩具博物馆,将玩具纳入地方文化旅游建设之中。这些都是提高盐城玩具知名度的切实有效的举措和办法。

社会在进步,需求在发展,娱乐总是人类一个永恒的需要。只要盐城玩具产业能够及时跟进,不断适应需求的变化,小玩具也可以做成宏大的事业。

摘要:玩具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盐城市的主导产业,但由于资金、技术力量较薄弱,加之金融危机的重创,目前正处于生存发展的危难当口,根据盐城玩具产业集群自发生成的发展特点,只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带头导向和保驾护航作用,才能引领盐城玩具产业集群走出困境,朝着健康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关键词:玩具企业,玩具产业集群,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苏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J].中国资产评估,2008.

[3]周泯非.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概念要素与构建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

盐城产业研究 篇3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有所增强,但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突出。

一、亭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

(一)我区根据自身优势确立重点发展产业

根据国务院2010年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2012年颁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国明确了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这七大新兴产业作为当前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在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上,我们江苏省根据自身发展优势,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重点,《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口径上看,全省和全国实际是一致的。省里新增加的海洋工程装备、物联网和云计算、智能电网三大产业隶属于全国的七大产业之中,其中海洋工程隶属于高端装备产业,物联网和云计算隶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电网隶属于新能源产业。根据盐城自身特点,盐城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四个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海洋产业、航空装备三个先导产业,形成“4+3”新兴产业总体布局,既保证与国家、省的衔接,也突出盐城重点发展的行业。而我们亭湖区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就是节能环保产业。2014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的节能环保行业开票销售同比增幅44.8%,高于全区46.5个百分点。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是盐城“十二五”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区面临沿海大开发重要机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一方面加快改造提升机械、纺织、汽配三大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的产能,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根据自身条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环保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走企业自身发展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政府重点扶持。我区通过政策扶持、要素倾斜,帮助一批规模型、科技型、成长型重点企业裂变式发展。切实加强指导协调,从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纺织等行业筛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品牌,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推动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跨越。进一步完善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聚合财税、人才、发展空间等各类要素,优先保障、重点倾斜。有效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鼓励支持优势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引进风投、创投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就需要更主要的依靠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处理好市场基础作用和政府引导推动之间的关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我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约因素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缺乏自主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不少企业虽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自主创新,存在依赖性,只重视引进,却忽视对技术的消化和再次创新,很难具有国际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广阔,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今年以来,我区节能环报行业的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国内需求还明显不足。使得我区的产品极易受到国外市场的影响,因此加快市场培育,扩大市场规模也十分重要。

(三)投资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我区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政策,银企合作平台尚未搭建好,难以切实解决重点行业应急资金缺口,没能为有产品、有市场、有潜力的优势企业及项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今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

(一)完善新兴产业规划。要根据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补充完善,更好地发挥规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要突出亭湖区的区域特点,把区位、资源和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点,搞好区域布局,引导产业市场合理有序发展,防止一哄而上。

(二)加快高新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强化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进科技人才、深化科技合作,实现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推进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鼓励科技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建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技术研发平台。

(三)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盐城产业研究 篇4

江苏省盐城海岸带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用1992年、2002年和2006年的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3个时期江苏省盐城海岸带湿地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景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盐城海岸带湿地中的`自然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与1992年相比,2006年,研究区自然湿地面积共减少了62.6%(50 640 hm2);其中,光滩面积共减少了90.2%(28 515 hm2),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地面积共减少了63.5%(16 062 hm2),碱蓬(Suaeda salsa)地面积共减少了62.9%(11 820 hm2).与1992年相比,2002年,盐城海岸带湿地景观变化主要是光滩与鱼塘、光滩与米草(Spartina spp.)地、芦苇地与鱼塘和碱蓬地与鱼塘之间的转换.与2002年相比,2006年,研究区景观变化主要是米草地与鱼塘、鱼塘与农田、碱蓬地与芦苇地之间的转换.江苏省盐城海岸带湿地景观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为射阳河口-新洋港、斗龙港-川东港和川水港-老坝港三个区域.

作 者:丁晶晶 王磊 季永华 丁玉华 李荣锦 作者单位:丁晶晶,王磊,季永华,李荣锦(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53)

丁玉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224136)

盐城产业研究 篇5

扶贫济困、治病救人。保证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收费,优先为盐城市“低保”、“低收入”人员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设立“慈善门诊”和“慈善病房”服务通道,及时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并同时为其他广大市民提供医疗服务。

一、什么是盐城协和慈善助医基金

由盐城市慈善总会、盐城协和医院共同发起设立的慈善助医基金。慈善医院成立后,盐城协和医院十年内向盐城市慈善总会捐赠350万元(每年不少于35万元),贫困患者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可享受医疗费用减免或全额免费医疗救助。

二、协和慈善助医基金如何使用

盐城协和慈善助医基金350万元专用于助医助困等慈善医疗救助帮扶行动。今后我市弱势低收入群体中得病患者,只要符合有关规定,可持市慈善总会印发的慈善医疗救助卡(一户一卡)或本人低保证在“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就医所产生的门诊检查、治疗、住院手术费用均可申请到慈善医疗救助。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的医疗救助。

三、救助对象

1、低保、低收入、贫困家庭的患者;

2、民政部门供养的五保对象、孤残人员等;

3、长期患有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疑难病症或在其他医院久治不愈的病例;

4、在校学生、教师及其家属;劳模;军人及军人家属、失业人员等;

5、其他需要医疗救助特殊患者;

6、每年在基金中列支部分资金专门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患者进行重点医疗救助,救助金

额在5000元以内,名额为10名,救助对象由慈善总会与医院共同确定。

(注:以上符合救助对象的患者均须提供低保和贫困职工证明。)

四、救助病种

盐城协和医院诊疗范围内所有病种。

八、救助标准

依托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的医疗设备资源、市慈善总会助医基金,通过政府医疗保险报销、医院减免(补助)、慈善总会资助、患者承担余额的救助办法,对全市申请救助且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进行帮扶救助。

1)门诊治疗个人付费部分(医保、新农合等报销以外的部分),可享受:免收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院外检查项目除外)、治疗费减免20%,药品费减免10%;

2)住院治疗个人付费部分(医保、新农合等报销以外的部分),可享受;检查费(院外检查项目除外),治疗费减免20%,药品费减免10%;

3)凡低保对象、民政供养对象,在上述救助标准基础上还可适当提高5-10%比例;

4)特困家庭的患者可申请全额免费得医疗救助。

以上救助资金均在“协和慈善助医基金”中列支。

九、救助流程

1、患者(或者委托代理人)在盐城市协和慈善医院导医台领取并填写“盐城协和助医慈善基金申请表”;

2、患者的申请表格经主治医生确认,报院慈善救助办公室审批,并领取慈善就医卡;

3、出院结算时,出示慈善就医卡、审批表,按应救助的金额直接在总费用内减免;

盐城产业研究 篇6

城市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过程,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逐步实现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例不断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例不断上升,从而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盐城市是江苏省沿海的经济后发城市,城市化方兴未艾,产业结构正处于动态调整、优化重组之中,为盐城市城市化带来了空前未有的活力。同时,盐城城市化的发展也不断促进市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地方社会与经济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展.

1 产业结构优化是盐城城市化直接推动力

城市化的推动受到三大要素的吸引:即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的飙升和第三产业的崛起。伴随着各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城市化的过程应运而生。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依次是:在传统社会阶段,三次产业间的关系大致表现为A>C>B(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到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将变为A>B>C;到起飞阶段,将变为B>A>C,以及B>C>A;到向成熟推进的阶段,将是B>C>A,以及C>B>A[1]。

1.1 农业对盐城市城市化的带动

农业是江苏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基础动力。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就业人口逐步转向非农业就业人口为主的转移和集中过程。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农产品为工业提供了各种原料,城市非农业人口所需的食物等必须依靠农业来解决。随着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加入城市劳动力大军,成为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动力之一。盐城市是江苏省农业大市, 近年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09年,全市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22.90万吨、13.56万吨、35.96万吨、72.84万吨和94.55万吨,全市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3.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50元 [2]。雄厚的农业基础是盐城市城市化的强大的助推器,也是盐城市城市化稳固发展的支撑。

1.2 工业对盐城市城市化的拉动

工业是江苏沿海地区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在工业化初期与中期,工业化的飙升对城市化产生了强大的拉动作用[3]。20世纪末以来,工业化为江苏沿海地区城市化增添了新的动力。盐城市自1998年把工业经济作为主体经济,把“以工兴市”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方略,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跨越以来,全力以赴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按照“扩总量、上规模、建支柱、创特色”的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由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过渡。

2009年,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714.16亿元,增长16.7%。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全年销售汽车24.1万辆,实现税收18.1亿元,分别增长71.4%和88.8%。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主要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新兴产业快速发展,LED和光伏、风电设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东台、大丰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建湖县被批准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沿海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能源、造船、石化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各类开发园区的功能不断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目前盐城已经形成了汽车制造、纺织服装、新型机械、轻工造纸、化工燃气、电力能源、食品饲料等支柱产业。工业化的加快推进,推动了盐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盐城城市化向前发展。

1.3 第三产业对盐城市城市化的推动

第三产业是江苏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与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区别于增长)的主体动因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盐城市城市化强大的后续动力。2009年,盐城市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62.9亿元,增长15.2%。现有亭湖城北现代物流园等3个服务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开始起步,建成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东进路文化休闲美食一条街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湿地“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特色旅游发展迅速,现有丹顶鹤与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等景区,为盐城城市化的发展与城市品质的提高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 盐城市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化率处于较低水平

2009年,盐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为46.3%,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为55.6%,比江苏省平均低9.3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在江苏省辖市中明显偏低(表1)。按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平均模式”(即人均GDP1000—1500美元的国家,城市化率应在35%-45%之间)衡量,盐城市城市化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则比较滞后。2009年,盐城市人均已达3650.4美元(按7计算),而城市化水平仅为46.3%。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盐城市城市化落后于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至少在15个百分点以上。

2.2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显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例大致为1.4—2.5︰1。而盐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未带来城市化水平的相应提高,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2009年盐城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例为0.96︰1。

2.3 城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不同区域间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自然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的差异,致使盐城市不同区域间的城市化水平存在着明显不平衡。2009年亭湖区、盐都区与东台市城市化水平分别达80.5%、47.5%与45.1%,分别居全市(市、县、区)第一、第二、第三位;大丰市、建湖县、射阳县、阜宁县的城市化率都在40%以上,居第二层次;滨海县、响水县的城市化水平较低,都在40%以下,居第三层次。第一层次的亭湖区与第三层次的滨海县相差达46个百分点,区域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加剧了南北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2.4 城镇空间布局南北差异大

盐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4] ,城镇的发展和分布也不均衡。表现为: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城镇数量南多北少,城镇分布南稠北稀,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南方也优于北方。例如,盐城市北部的响水、滨海两县,共有建制镇18个,而南部沿海的大丰、东台市共有建制镇37个。最北部的响水县仅有响水、陈港、小尖等6个建制镇;而最南部的东台市、大丰市就有溱东、时堰、台南、富安、弶港、头灶、大中、刘庄小海等37个建制镇,南北相差很大。由此可见,沿海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快,经济实力强,城镇发展势头强劲,城镇数目多而分布密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普遍受到了重视。而北部沿海地区因经济的制约,不仅城镇数目较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明显滞后。

2.5 城镇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

盐城市属于我国沿海经济后发地区,沿海大规模开发晚于我国沿海其它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疏于统一管理与协调、城镇的发展存在一哄而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因此,造成城镇建设功能分区混乱、企业布局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等种种弊端。同时,由于基础设施的制约,导致“小而散”的城镇企业对工业污染物的收集、处理难度加大,对沿海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致使沿海地区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3 产业优化与盐城城市化策略

工业化是加速沿海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之一,工业化可引发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工业化与城市化具有极高的同步性,在城市化的中级阶段这种正相关性尤为突出。盐城市是一座临海城市,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滞后于北部山东、南部浙江,属我国沿海的“经济洼地”,工业化水平与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近年来盐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的潜力与上升的空间很大,工业经济显露头角,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与特色的产业格局。盐城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拟定了“工业化将加速推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将持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布局集中的新特征。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汽车、纺织、化工、能源等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重工业化程度加深。经济增长呈现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态势,项目推进仍是加速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的目标。在未来的十几年里,盐城市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将成为城市化的加速器。

3.1 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工业化

根据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情况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产业结构转化程度越高,则城市化的进程越快。因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所在。2009年,盐城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第一产业占17.2%,第二产业占48.2%,第三产业占34.6%[5];按现代城市化的要求,产业结构仍存在差距,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在第 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偏低,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偏低,污染少、能耗小的产业偏低,直接制约着盐城市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

3.2 以第三产业赋予城市化新的活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提升,对城市化的推动愈加明显。在吸纳劳动力方面,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也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五倍。在21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将促进盐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流通容量的增大,市场交换频率的加快,及世界经济体制的国际化,跨国公司资本向我国沿海地区输出,以及由制造业国际扩散带来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全球金融网络的出现,都会刺激盐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盐城市应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作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和可持续动力,以此赋予城市发展新的活力,使城市化进入更高的层次。

3.3 以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

盐城市位于苏北老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与苏南及长三角地区相比,经济差距较大,工业化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大、中企业数量较少,支柱产业未形成群体。同时,由于追求了行业的大而全,忽视了产业的专特精。虽然注重了行业规划的发展,却忽视了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做大做强,客观上形成了有项目却无产业,有企业却无集群,有行业规模却无产业链优势,有支柱企业却无产业集群龙头的现象,对城市化的推动力不足。而对于工业化处于发展时期的地区来说,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即是工业化的进程,尤其是支柱产业的发展。所以,要加快盐城市的城市化,就应加快盐城市的经济发展,将支柱产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引进大项目,建设大企业,创设大品牌,做大做强汽车、纺织、化工、能源、机械装备等支柱与骨干企业,以此举来全面推进盐城市城市化的进程。

3.4 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结合发展是中国富有特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乡镇企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在江苏的表现更为明显,在这方面苏南的经验值得学习。1995年后,苏南乡镇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外向型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产权嫁接,引进和利用境外资源以推进区域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在盐城市城市化的进程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将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保障,同时,成为吸引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政府应在现有乡镇企业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加强引导,提高层次,努力打造“一乡一品”、“一镇多品”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以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的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加速盐城的城市化。

3.5 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化

作为江苏海洋大市,盐城市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与优良的海上运输条件,与日、韩等国隔海相望,海洋资源、港口资源、土地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优势都很明显。基于这样的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与经济优势转化,对于推动盐城市的城市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把发展特色产业、招引重大项目,作为经济转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集中精力,务求突破。通过对汽车、纺织、能源、机械装备及其它特色产业的培育,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实现盐城市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3.6 以城市与区域发展联动推进城市化

盐城市城市化应实现城市发展带动区域联动,实现城市与区域发展一体化。区域发展是城市化的平台,城市化又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只有建立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化才具有生命力。所以,盐城市城市化的规划应强调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抓住与苏东、长三角及上海都市圈区域接轨、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在承接长三角与苏南经济梯次转移的过程中,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推进盐城市的城市化进程。

摘要:通过对盐城市城市化实证研究,强调产业结构优化是沿海地区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支柱产业与特色经济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联动推进盐城市城市化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优化,耦合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基于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动力机理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1):11

[2]盐城市统计局.2010盐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5

[3]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4):4

[4]凌申.江苏沿海生态型小城镇建设平台之构建[J].城市问题,2006(8):34

盐城产业研究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 市场开拓 对策

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许多盐城市中小企业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被导致破产倒闭,关键在于这些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和复杂化程度认识不够深刻、研究没有透切,特别是产出的产品没有考虑到当代市场的各种需求。

1 市场开拓进程中盐城市中小企业出现的问题

1.1 盐城市中小企业老板缺乏创新精神 盐城市中小企业许多老板只知道按过去的习惯思维,怎么去拉关系找熟人把产品推销出去,只想去做一锤子买卖,根本就不考虑日后对卖出去的设备怎样指导客户维护,甚至不去做售后服务。针对进入当今复杂化的市场营销如何去运作感到力不从心,更不用考虑引进专业人才,只会用人唯亲。调查发现,70-80%的中小企业中,许多核心部门的负责人主要由亲戚把持,尤其财务部门90%以上是亲戚人员组成。

1.2 营销人员缺乏长远眼光 相对于温州中小企业,盐城市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在开拓市场、扩大营销方面根本就是成人与幼儿,对打破市场界限,去外地尤其去海外开拓新的商品市场上,缺少足够的勇气,更少见长远的谋略,一筹莫展甚至无动于衷。当一个企业没有了产品创新精神、缺乏扩大市场经营的开拓精神,仅满足于当前现有产品扩大化生产,老旧的产品增加销售,尤其将企业的产品只限制在某些较为特定的竞争较为激烈的少数行业时,很快就会失败破产。

1.3 营销战略缺乏远见 盐城市许多中小企业也知道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但是如何进行科学的策划、细致的预测和合理的决策,对盐城市许多中小企业来说是雾里看花。在涉及企业重大经营战略、重大生产项目等重要领域,不少企业老板根本就不会做深入细致的有关市场调查分析,不会去作科学细致的市场预测,更不考虑用相关的数据去做可行性分析,只靠自已过去的老黄历老经验、甚至头脑一热冲动和武断,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匆匆忙忙拍板,导致企业战略上造成重大失误,使企业陷入极为不利地位,甚至倒闭。

2 市场开拓进程中盐城市中小企业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

2.1 盐城市中小企业老板主观意识形态上的问题 ①市场开拓重视不够。盐城市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都会出现这种倾向,根本不去重视市场开拓,甚至有些盐城市中小企业老板根本就不知市场开拓是什么,只知道自已要扩大产品生产,或者要求技术人员去照抄模仿技术先进的大公司大企业的产品,等到工人辛辛苦苦把模仿的产品式样生产出来,市场早已不需要,或者已经快要饱和,其结果只能是自已企业的产品只能大量积压没法销售,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不了,促使企业只能转向或者关门。②悲观情绪普遍存在。在当今社会特别是买方市场情况下,对许多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不足,加上竞争激烈和市场反应疲软,盐城市不少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对市场开拓的前景不抱希望。还有,盐城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都很缺乏,自身生产的技术水平也不高等种种不利的条件,从而让盐城市中小企业许多老板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会对自已、市场开拓、前途缺乏信心。③企业家的素质缺乏。对中小企业来说,关键要靠企业老板的素质修养,即企业家的领导艺术和个人才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盐城市中小企业更加需要高素质的专家型经管人才,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商机,市场开拓才有可能。但是从目前调查结果来看,整个盐城市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高水准的专业人才,从业人员在学历上较低,大专毕业生就能成为骨干,本科生更是凤毛麟角。像温州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一样,高学历在盐城市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中也是少见。

2.2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投入不足 从有关资料来看,西方先进的日、欧、美等国家的优秀中小企业,都有自已的专属研究所,或者与世界上知名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日后为本企业本公司服务的人才,把5%-15%左右的销售收入用于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集中企业20%-50%左右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甚至高新聘请世界各地的专家教授来从事本企业本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但盐城市的中小企业由于先天不足缺乏这方面的环境因素,缺少起码的创新能力,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投入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的中小企业有自已的专利商品,在市场上也是昙花一现个别现象。

3 盐城市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对策分析

在面对竞争激烈和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盐城市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太大、种类繁多又不能做到相互配套,比较难以获得大企业大公司那样的规模经济、效益经济和比较长久的竞争优势。如果同类型的或者相关联的中小企业能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地联合起来,形成中小企业联盟,整个联盟价值链的某一块由个别小企业小公司专门负责,而中小企业联盟作为一个大的联合体,可以在整体灵活保持应对市场的复杂变化。这样,为了整个中小企业联盟来共同提高整体的收益最大化,从而可以联合起来向消费者向社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3.1 面对市场“空白点”采用补缺战略 短期利润丰厚的那些细分市场,对大公司大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盐城市中小企业也去大企业大公司抢蛋糕争夺客户资源,结果是定位目标市场和产品市场同大企业大公司雷同,造成小鸡蛋碰石头那样的恶性局面,糟糕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盐城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已或者专门的调查公司,及时掌握市场变化特点,去选择那些没能引起大企业大公司产生兴趣的市场“空白点”来切入,定位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和产品市场。

3.2 无品牌战略的选择 品牌策略的成功都会给每一个企业带来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收益,但是,创品牌是很艰辛的。品牌设计要专业化,自身产品要给力,广告、公关,品牌的系统管理,都要企业付出足够的代价和资源。这对盐城市中小企业来说是无法克服的难题,因此中小企业别无选择,只能采用无品牌战略。其实,让中小企业去做代工产品的生产,远比那些去做品牌要适宜得多。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第一步先去做代工产品,然后在提升自已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再考虑品牌,自已的品牌比例在慢慢扩大,最后完全取代代工产品,这样渐进式发展战略就成功了。

3.3 战略依附的实施 盐城市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拥有的资本、人才、技术不够成熟,因而比较难提供同大企业大公司相竞争的最终产品。在复杂化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前提下,大企业大公司也不可能变成“小而全”甚至“大而全”的大工厂大作坊。因此,大企业大公司也需要小企业小公司相互合作配套,配套零部件的生产就由小企业小公司来承担。这样一来,中小企业生产的配套零部件产品就成为大企业大公司整个最终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企业大公司的原材料零部件市场也就变成了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这样中小企业的产品销路问题就能很好的被解决,而且产品质量上面、生产管理方面以及本企业形象等方面依赖大企业大公司得到很好的提升,还能增强中小企业自身抵抗市场变化高风险的适应能力。

3.4 差异化战略的运用 被忽视的市场需求是盐城市中小企业差异化营销战略突破方向,在独特的市场定位上,产品质量保证、服务质量提高、高新技术的引进等等,都是在细分市场定位的基础上,获得比较竞争优势的战略优势。产品的“不完全替代性”,是差异化营销战略所追求目标。产品功能优势、质量保证、服务提升、营销到位等等方面,中小企业能为各种各样的顾客所提供的是其他竞争对手不可也不能完全替代的独特产品或周到细心服务,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

3.5 实行“虚拟营销”战略 对于盐城市中小企业来说,与大企业大公司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小企业资源的相对缺乏,所以盐城市中小企业应当把那些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地方上。盐城市中小企业还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营销网络十分有限。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来虚拟经营,把自已产品销售方面的事宜委托给那些在营销渠道优势明显的企业去完成。可以考虑虚拟工厂,让中小企业去集中有限资源,专攻附加值最高利润可观的产品,下订单找人工较低的企业来代工。

参考文献:

[1]张军廷.小企业的创新[J].价值工程,2000(05).

[2]高兴田.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与新产品开发决策(3)[J].化学工程师,1990(03).

[3]刘应松.中小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上一篇:西南大学现代汉语作业下一篇:风景优美的南屏山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