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权的司法保护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人权的司法保护

论人权的司法保护 篇1

摘要:“要切实通过司法活动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全面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说。如今公正和效率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法院在二十一世纪的工作主题,而要确保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就必须在司法活动中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二十一世纪,人权已受到空前的尊重和更好的实现,近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也将保障人权作为工作的重点,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的现象,严重侵害了公民应有的权利,对此,笔者将就司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在司法活动中如何保障人权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尊重和保障人权 刑讯逼供 非法拘禁

一、人权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所谓人权,就是人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国家中所应当享受并得到充分保障与实现的各种权益。充分享有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

人权的实现是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分不开的。它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扩展其范围与丰富其内容。在古代,人就应当享有各种权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享有的实际权利是很少的,那时候也只能有“朦胧的”人权意识。以自由,平等,人道为其重要内容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权,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逐步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成功以后才出现的。此后,它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全面胜利后一个很长的时期里的人权,其内容主要是人身人格权利以及政治权利与自由,它的诞生与确立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主要标志。第二阶段主要是受十九世纪初开始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影响和推动,以苏联的《被剥削劳动人民的权利宣言》和《魏玛宪法》为主要标志。第三阶段主要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反对殖民主义的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主要是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环境权,人道主义援助权等国际集体人权,它已为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书所确认。

今天,《世界人权宣言》已经成为国际习惯法的重要内容,而为世界各国所必须尊重和遵守;国际人权“两公约”也已经分别得到140多个国家批准加入和签署。这些人权文书充分反映了世界人民渴望充分保障人权的共同愿望,其主要内容成为世界各国都必须共同遵守和努力促其实现的共同标准。

二、司法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在现今及未来和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将是最主要的人权的义务主体。因此,保障人权的实现,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国家一级的人权保障,而其中司法保护相比立法和行政的措施更为关键和更为困难。因为,司法是人权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在很多重要的国际文书中里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以此作为各国建立人权的司法保障机制的共同标准和指导原则。

《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完全平等的有权由一个独立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作为一项民主的原则,它是建立在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基础之上的。从人权保障的角度来看,它既是权利受损害者得到救济和被告人权利得到保障的一种有效的制度设计,又是人人都应享有的一项人权,即当有人受到刑事指控是有权得到一个独立公正的司法机关审理的权利。可以说司法和人权保障的关系非常密切,也正因为这一点,在司法实践中才出现了很多漏洞。

三、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 刑讯逼供

刑讯逼供可以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大顽疾,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明令禁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但实践中这一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其不仅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而且破坏了公安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心目中的形象,威胁着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刑讯逼供作为一种野蛮,残暴的不人道行为,一方面,给被告人的身体带来极度痛苦,威胁着被告人的生命

论人权的司法保护 篇2

在国际社会中, 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重要原则, 但是, 国家主权不是绝对的。人权, 从本质上看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 人权具有国际性, 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互相统一、互相促进的。只有坚持了国家主权, 才能够保护国际人权。

2. 人权的理念

人权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 最早追溯到13世纪, 而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或理论体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社会产生而产生的。“人权是指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国际人权法, 就是指各国为了保护和促进人权所设立的制度等的总称。

当今国际人权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发展权和民族自决权等。人权国际保护是指“国家根据其主权并依据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对人权加以保证”。人权国际保护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1.个人的基本权利与自由。2.集体人权。3.人权国际保护的专门领域。第一, 国际性日益突出。第二, 范围的不断扩大。首先, 人权保护从对于自由权的有限保护, 发展成全面性的国际人权保护。其次, 一些集体人权获得承认。再次, 长期被排除不被关注的少数人权也开始得到保护。最后, 人权保护成为各国的一项义务。关于人权国际保护的理论依据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1.基本需要说。2.尊严说。3.折衷说。人的尊严包括存在尊严和发展尊严。

3. 国家主权的理念

主权概念源于16世纪中叶, 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 不受任何限制与制约, 但是会受到神法、自然法以及万国公法的约束。[5]分析起来即在国内是最高的, 对国外是独立的。[6]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在国内以自己的意志处理国内事务;在国际关系上是最高权威, 不受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国家主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国家主权原则是强行法。第二, 国家主权不是绝对的, 也会受到国际法的种种限制。主权是国家固有的根本属性, 主权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主权与国家同时产生, 同时消亡。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 是国家的固有权利。全体国民及其生活的地域一起形成国家, 国家主权的根源存在于全体国民。

4. 国际人权保护和国家主权的关系

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主权是国家的基本属性, 主权在国际法中的描述是“最高权威……它在法律上并不从属于世俗权威的。”。人权原则是国际法原则之一。国际关系与联合国活动的各领域及国际法的所有效力范围都可适用主权原则。而人权原则仅用于国际人权法领域。因此主权原则高于人权原则。人权保护也在挑战国家主权。首先, 各国出现了许多限制主权的学说。其次, 侵犯人权的追诉趋向于国际化, 使国家司法主权受冲击。最后, 人权国际保护发展, 使得个人在国际法上地位提高。人权国际保护对国家主权也存在限制。首先, 主权国家的行使要保护人权。其次, 国家要履行已经缔结或加入的国际人权条约里承诺的义务。最后, 国家主权要遵守各类关于人权的强制性规范。但是国家主权是实现人权国际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 主权国家要尊重人权保护的各项规定;另一方面, 在参加了人权保护条约之后, 国家就要履行义务并将条约内容适用于国家领土。所以国际人权保护取决于国家主权, 没有主权国家就没有人权。承担人权保护是行使国家主权。首先, 主权国家在本国领土范围内对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作出原则性规定。其次, 主权国家有权决定是否加入某一有关人权保护的国际条约。国际法律文件中有关不干涉内政原则的规定;人权本质上属主权国家的内部管辖范围。亨金明确道:“在我们的民族国家的国际体制下, 人权只能在各国社会中根据各国法律作为权利来享受。”人权是建立在国家承担国际义务基础上的。尊重国家主权, 才能真正做到保护人权。首先, 国家主权与人权国际保护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其次, 国家主权在国际社会中是作为人权国际保护的大前提出现的。但是总体上二者统一协调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人权保护要有国家主权的保障, 同时, 一个不尊重人权保护的主权国家也是不会发展长久的。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二者是相互依赖的。近年来, 国际上个别国家有关我国和其他国家人权问题制造的噪音是不合历史潮流的, 注定要为历史发展所湮灭。二者并不冲突, 也并不对立, 相反的二者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在当代的国际人权保护制度中, 人权与主权也是并存的, 而且都拥有应有的地位, 共同地为着世界和平和正常的国际秩序, 为增进人权的正义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结论

首先, 国家主权原则任何人不得侵犯;其次, 国家在行使自己主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人权的保护;第三, 人权的存在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补充;第四, 国家主权是保护人权的重要前提;最后, 国家主权要与国际人权的保护相互统一, 相辅相成。同时我们也明显的看到, 在国际社会中, 保护人权的前提是国家主权, 但是那种打着所谓“人权”的旗号去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也是不可容忍的, 是侵犯国家主权的表现。所以二者和谐共荣, 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永林.浅析国家主权的发展.职业圈, 2007 (13) .

[2]王虎华.论国家主权与国际人权的辩证关系.法学, 1999 (6) .

[3]车丕照.身份与契约——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观察.

[4]王金全.试论邓小平人权标准的一贯性.重庆师专学报, 2001 (2) .

[5]博丹.论共和国.1562.

[6]《奥本海国际法》.1892.

[7]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5]《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82.

论国家主权与人权保护 篇3

李泽慧

(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 300192)

摘要:美国闪电入侵格林纳达、夜袭巴拿马,使人们重新重视国家主权与人权保护的问题。不得不承认人权进入国际法领域是时代的进步,但在人权普遍性的视野下,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认定美国实施这一系列问题的性质,正确看待和处理人权和主权的关系。本文以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家主权;人权保护;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63-01

自2011年3月19日美法英对非洲弱小国家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以来,已经造成大批儿童妇女和平民伤亡,造成了40多万人的难民潮,利比亚国家的基础设施遭到资本主义强盗集团的狂轰滥炸。目前利比亚国家已经被资本主义强盗集团搅浑,国家陷入内战的泥潭,人民遭殃。而在这次战争中,美法英资本主义强盗集团根本不顾联合国1973号决议鸡毛令箭的授权范围,直接对利比亚发射导弹和进行空中打击,这是明火执仗的侵略主义,根本不是人道主义。这是明火执仗的侵略行为,却被他们服役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其美名曰为“为人道主义”而战。那么美国这次的行为究竟是真的为了保障其口口声声所谓的人权,还是大打保障人权的牌数,继续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之实?

毋庸置疑,美国实行的对利比亚的人权保护和它之前所发动过的侵略越南战争、利刃行动的性质是相同的——在国际社会上的人权保护风行的是人权高于主权,因而企图通过自己的军事行动实际控制利比亚,得到它想要的利益,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美国这一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谴责,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关注国家主权和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主权原则概述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国家主权原则是一项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它是指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对内的最高权,是指主权国家在国内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国内管辖的事务。对外的独立权,是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最高的权威,在国家之上,再没有超国家的权威,国家在行使国家权力时完全自主,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这一点是国家主权的根本属性。国家主权原则作为当代国际人权法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它并非是国家绝对的权利,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与限制。如国家的主权不得侵犯,但同时该国也有义务尊重他国的主权,即国家在行使主权时不得侵犯他国的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国家应当遵守国际法和其所缔结的国际条约的义务。在相关法律文件中也有类似规定。如《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7款规定:“本宪章不得人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内管辖之时间,且不要求会员国将该时间依本宪章提请解决。”现在的国际社会是由一百多个平等的主权国家所组成的,充分尊重国家的主权,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与文化合作的基础,也是有效地实现人权的国内保护与国际保护的根本条件。

二、人权保护概述

同国家主权原则一样,人权国际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准则。而人权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属于国内管辖事项,应该由各个国家自主的处理。人权的促进和保障需要依靠主权国家通过在自己国家的法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各个领域创造条件来实现;当人权遭受侵犯时,也主要依靠主权国家通过国内立法、司法、行政措施加以救济。国际人权文件承认主权国家有权根据本国安全的需要,通过法律对某些人权加以合理限制。同时国家在保护人权方面有一定的优先权利,因为一个国家内部有侵犯人权事件发生时,按照国际惯例,只有在当事国国内的补救措施已经全部用尽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国际人权机构才享有对这类事件管辖的权利。[1]当国际社会进行人权保护时,也应当充分尊重国家的主权。但有些人权问题必须属于国家管辖的事项,比如侵略战争、种族灭绝与种族歧视等这些会严重威胁到国际社会安全的罪行,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应该站在同一立场进行反对。但如果有些国家或者国际组织超出了国际人权保障的合理界限,侵犯了一国的主权,那必定会侵犯该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实也就是侵犯了该国人民的人权。美国发动的利比亚战争其实就是对利比亚人民造成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侵害。其实美国这一行径就是歪曲利比亚国内的现实,为自己的侵略寻找令人啼笑皆非的借口。

三、国家主权与保护人权的关系

主权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自然也是国际人权保护应遵守的原则。人权在本质上属于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个人的权利主要通过国家来保障和实现。主权国家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人权的实现模式和发展道路。同时当人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国内管辖事项时,国际社会就不应该干预。国际人权保护的实质在于国际法提供国家尊重、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合作机制与程序。离开国家,不可能解决任何人权问题,没有国家之间的合作,人权的促进和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没有国家主权,人权也就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和实现。[2]但是主权的行使也会都到人权保护的限制,当侵犯人权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和谴责。

有些人提倡的人权高于主权是缺乏理论根据的。第一,人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有国内性,即公民在国内所享有的诸如生命权、健康权等在内的权利,另一方面,人权还具有国际性,因为这就决定了国际社会不能对践踏人权的行为采取漠视的态度。正如上文所讲,当人权问题超过了一国的管辖范围,发生了殖民主义、种族灭绝、等严重违反国家法或国际强行法所保护人权的行为时,并且这些在大规模侵犯人权问题的事件已经或可能引起国家、地区的动荡,并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可以就此采取强制措施、经济制裁或集体军事行动做出决定,进行干预,从而使人权问题成为联合国所强制解决的问题。[1]第二,如果认同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无异于承认“人权”的定义在国际社会内部已经达成一致意见。然而事实却是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发展水平和程度的不同,我们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求得一致。第三,在出现侵害人权的情况下,只能按照有关条约的规定加以解决,任何国家都无全是自己凌驾于他国和国家法之上。[3]历史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每一次超越国家主权的所谓的人权拯救,都是得不偿失的人道主义灾难。

因此可以看出,国家主权与人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和保障,国家主权反映并保护人权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同时离开了国家主权,人权便无从谈起。但同时国家主权的行使受到人权保护的限制。这种限制来自国际和国内社会两个方面。因而不得随意限制人权。就美国而言,其实行的是双重人权标准,即对于国内的民众而言,认为主权高于人权,而对于别国则风行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并经常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他国内中,这一做法应该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主权与人权保护的关系。只有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人权国际保护和合作,人权国际保护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人权与主权的并存共同为世界和平和正常的国际秩序、为增进人权的正义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宗亮. 浅论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及其解决路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程晓霞、余民才. 《国际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2011年版:71。

论人权的司法保护 篇4

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我国罪犯人权的救济措施及自我保护途径

俞达祥

2006年03月23日13:06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这是《世界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显示了中国对人权保障的高度重视。这一规定不仅适用于普通公民,同时也从根本上维护在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被羁押罪犯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一、我国罪犯人权保护的特点及内在要求

在我国,罪犯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用保护普通公民的人权方式来保护罪犯人权,是不科学也是不实际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罪犯人权保护问题,首先要分析研究罪犯人权保护的特点和内在要求。笔者认为,我国罪犯人权保护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罪犯人权保护具有主体的特殊性。监管场所在押的罪犯,曾在社会上违反法律,他们被限制人身自由,是他们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应当付出的代价;但同时他们面对的是强大的国家机器,又成为弱势群体,他们又希望自己的人权受到保护。第二,罪犯的人权保护与普通公民相比具有不完整性。由于罪犯所处的特殊地位,他们作为普通公民应享受的权利,有些被依照法律的规定剥夺了,有些虽然在法律上没有被剥夺,但由于罪犯人身自由受到一定范围的制约,而人身自由,是公民享受其他一切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与之相关的权利实际上也受到了制约。第三,罪犯享有的人权具有间接性。普通公民可以完全自由地通过自身的行为,直接使自己的权利得到实现,而罪犯只能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法律程序,通过监管单位和监管人员、驻所检察官的允许和帮助,才能使有些权利得到实现,其中包括辩护权、上诉权、申诉权等。尤其在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普通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权还没有得到完全保障,让罪犯比普通公民享受更多的权利,显然不适合国情。但罪犯作为基本公民的一部分,他们的人权理应得到有效保护。为了适应这一内在要求,我们为罪犯人权保护设立了一系列特别的救济措施,为罪犯人权受到侵犯时实现自我保护铺平了道路。

二、我国罪犯人权受到侵犯时的救济措施

1.通过立法赋予罪犯人权保障。在政治权利方面,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外,罪犯享有我国公民同等的政治权利。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罪犯在诉讼活动中的十二个方面的权利。监狱法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罪犯的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在生存与发展权方面,刑事诉讼法专门设立了死刑复核程序,对被判处死刑和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复核,防止定性不准确,量刑不当,或者程序不合法等问题发生。监狱法规定,监狱应当根据监狱生产和罪犯释放后就业的需要,对罪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的,由劳动部门发给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监狱鼓励罪犯自学,经考试合格,由有关部门发给相应的证书,有的地方在监区设立国家自学考试考场,为罪犯自学成才创造条件。这些规定,不仅保障了罪犯的生命权,同时也为罪犯出狱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关于劳动权,监狱法规定,监狱根据罪犯个人情况,合理组织劳动,使其矫正恶习,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产技能,并为释放后就业创造条件;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规定执行,罪犯有法定节日和休息日休息的权利;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在民事权利方面,我国法律对罪犯的财产、婚姻、通信、生活卫生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监狱法规定,监狱人民警察不得索要、收受、侵占罪犯及其亲属的财物,不得侮辱罪犯的人格;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有条件的与他人通信,会见亲人、监护人,等等。

2.规范监管单位执法行为,通过公正执法为罪犯提供人权保障。为了确保罪犯在监管场所人权得到有效保护,国家通过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规、规章,用各种制度规范监管单位的执法行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司法部2003年制定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的规定》等。各省、市、自治区还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一整套规定。这些规定使监管工作进一步公开、公正、公平,确保罪犯的人权得以保护。

3.设立法律监督机关的派出机关监督罪犯人权保障。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检察官作用的准则》,明确“检察官是刑事司中重要一环,担负着调查和起诉犯罪、法律监督方面的重要职能,在保护人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执行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监狱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监狱执行刑法的活动是否合法,依法实行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规定,看守所的监管活动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因此,在我国的人权保障机制中,检察监督保障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检察机关恢复二十多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对监管场所的检察监督不断加强,并使之走向规范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对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管改造场所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纠正超期羁押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在押罪犯的合法权益;二是充分发挥在押罪犯及其亲属自身的自我保护,自我救济作用,使在押罪犯在自己受到错误裁判时,提出申诉,对监管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检举控告;三是通过派驻检察院、检察室的检察官,督促监管场所疏通投诉渠道,为他们解决涉法、涉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人权保护要求,为罪犯的人权提供厂可靠保障机制。四是加强对监管场所的安全检察,严厉打击发生在被监管人员之间的刑事犯罪、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员犯罪、监管人员职务犯罪,有效保障被监管人员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等权利。

三、罪犯人权受到侵犯时实现自我保护的途径

有了保障罪犯人权不受侵犯的措施,并不能确保侵犯罪犯人权的情况绝对不再发生。由于我国的法制建设仍处在一个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对罪犯的人权保护也基本与此同步:我国立法机关一方面通过立法,使整个执法活动逐步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通过党的领导机关不断加强对司法机关干警的教育,如2005年在全国政法机关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就是针对执法不规范给群众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包括对罪犯人权造成的侵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把执法行为全部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由于执法大环境在不断改善,罪犯在人权受到侵犯时的自我保护途径是基本畅通的。

一是通过监管警察的帮助实现自我保护。由于罪犯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在监狱外曾无恶不作,品行恶劣,被监管以后仍不思悔改,在监舍内成为牢头狱霸,胡作非为,给其他罪犯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一监舍内的其他罪犯遇到这种情况,或者罪犯有新的情况需要交代,有新的证据需要清律师辩护、申诉,或者需要控告、检举,而又长期处于无人会见、家人长期不与其联络时,可以要求与监狱、看守所人民警察个别谈话,提出有关人权保护要求。这种谈话可以是例行的,也可以是特别约定的。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已为畅通这一渠道制定了许多规章。如司法部2003年发布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对罪犯入监教育、个别教育规定了具体的谈话制度,不仅使罪犯入监就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而且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得到个别谈话的机会。这样,监舍内不正常的秩序等都可以得到及时反映,使监管单位可以随时采取行效措施消除侵犯人权的隐患,使罪犯应该得到的帮助及时得到实现。

二是通过驻监所检察官的监督实现自我保护。为了确保监管场所执法的公正性,避免侵犯罪犯人权现象的发生,各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法律的规定,向各级监狱、看守所、少年管教所派驻检察院或检察室。在规范化的建设中.这些驻监所检察机关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全面,驻监所检察官的执法水平越来越高,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通过罪犯入监所时的个别谈话,告诉罪犯的权利义务,为方便罪犯举报和投诉,在监所设立了举报箱,每周定期接待罪犯家属的来访和控告,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可能对罪犯造成人生安全的隐患,在监所设立检务公开栏,向罪犯和亲属公开投诉、举报的方法和途径等等:罪犯在监所内受到执法人员侵害,或者执法人员“不作为”造成了人生安全受到威胁,以及应该享受的优待、奖励得不到落实,都可以通过驻监所检察官的监督得以实现。驻所检察官对罪犯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认为监管执法人员确有违法或“不作为”行为,首先通过口头提出整改建议,对严重的侵犯罪犯人权的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要求监管单位认真查处,如果监管单位仍不能纠正,驻所检察官还可以通过同级或上级人民检察院要求党委政法委及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监督,确保罪犯人权在监所内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三是通过罪犯自身的行为实现自我保护。罪犯在服刑期间接受改造的自身行为,是考察罪犯表现的基本内容。同时罪犯自觉遵守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决和自觉地执行基本规范、生活规范、学习规范、劳动规范、文明礼貌规范,达到自觉接受刑罚,尽快使自己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又是罪犯人权实现有效自我保护的重要途径。在监管改造过程中,监管单位认真执行部门和行业规章,并根据这些规章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奖惩制度,狱政公开制度,罪犯自觉地遵守这些制度,往往会得到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优待。(俞达祥,现在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检察院任职)

论中国人权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5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现在的人类社会构成情况来看,由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对公民具有相当大的利益影响,所以人权应该也包含人人参与政治的权利,人人对政治的期望,从而使政策合理的适应大多数人的需求,这就使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具备了最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之后,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继而又扩展出了包括政治权的人权。

(一)我国人权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作为一个拥有巨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我国的人权发展还存在着问题,我国人权现状还不容乐观。

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也不够健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和尊重人权的意识也不够强烈,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差距的拉大也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都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权利。因此,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和保障人权,仍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我国人权取得的成就

第一,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改善。与此同时,我国的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如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城市和农村。并且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医疗保险计划。同时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第二,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的原则,人民作为国家和法治的主人,已纳入每一个环节的努力,加强行动计划的实施民主和法律制度;积极和稳步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加强民主和法治,坚持和改善人大,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和社区水平的系统自我治理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增加决策透明度,向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事务,并投入更多的努力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和监督的权利。.所以,以改善人大代表的代表性。进一步丰富了选举法规定的选举机制和程序,并保证保护公民平等的表决权,这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近年来得努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有在经济领域、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保护人权的法律和法规。与此同时,人权已更好地保护行政法规的执法和司法的行驶。

第三,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国有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少数族裔的权利和利益,并充分保证他们的权利,依法管理民族自治地方以及国家事务的事务。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宗教信仰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得到了提高。妇女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也得到充分保护。近两年来已经看到增加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现在很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儿童的卫生和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全国各地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了儿童福利机构,形成一个基本的服务网络,为儿童福利。政府还加紧努力,以防止和打击滥用童工和拐卖儿童的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此外,政府已提高为老人服务。国家已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政府还建立了机构,为老人提供各种急需的服务。

第四,公众的人权教育正在广泛,我国公众的人权意识已显着增强。在过去两年中,我国已经集成了人权知识与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人权教育方案,主要是由依靠现行的教育体制,培训机构,国家机关和广播电视。结果得到了显着的改善人权和公众的意识,以保障这些权利的能力。.第五,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我国认真履行国际人权公约的义务,及时报告,并提交它是如何实现的约定,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和联合国有关机构反腐败公约。我国已派出许多代表团出席联合国人权会议。我国高度重视人权委员会特别程序和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所发挥的作用,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合作。我国主张并积极参加有关人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积极和其他国家进行人权对话和协商。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促进在人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三)推动我国人权发展的改进对策

经过改革开放的努力,我国在人权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稳定为前提,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关键,以法治为保障,促进公民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全面协调发展。只要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的人权事业必将会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

第一,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的基本国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较低水平不平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足。这是为了解决所有问题,我国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为了改善我国的人权,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基本国情和实事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普遍人权纳入到我国的基本国家条件,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人权发展的过程中,并持之以恒,在维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达到平衡。

第二,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有效地保证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具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发展权。我们应该促进人权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努力解决关于他们的权利和利益的人最切身的实际问题,确保发展为人民,由人民与人民分享它的果实,给予更多的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水平。

第三,我们必须坚持法治,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人权发展。.我们要全面落实法律规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以促进和保护人权,确保严格公正司法和执法,促进和保障人权法治,不断增强人权的法律保护。

第四,我们必须提高制度化,坚持政府指导,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以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其优势,不断建立,完善和机制创新的努力,并动员共同努力,推动人权的整体发展。

隐私权的司法保护的现状与思考 篇6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隐私权的司法保护的现状与思考

隐私权是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力。随着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繁杂,有效地保护隐私权已成为关系个人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社会任务。但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只是散见于司法解释。1988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均规定:公布、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使“隐私权”一词初见于成文法律,但这只是间接保护。2001年,最高院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隐私权虽没有被作为一种独立人格权,但是该解释隐含侵害隐私权保护的内容,不失为一项立法的进步,只是此种进步仍不足以弥补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在我国成文法律中,没有一部法律有明确的隐私权保护内容,仅仅在司法实践中,遇到隐私权问题时,司法解释予以规定,以名誉权的名义来保护隐私权。又由于隐私权未形成独立人格权,公众对隐私权的内容以及是否侵犯隐私权问题产生模糊认识,隐私权被侵害在我国相当突出。不仅公民、企业存在侵害隐私权的问题,而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存在侵害隐私权的问题,具体侵害行为有:(1)侵入侵扰。私自侵入他人住宅、搜查他人住宅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的行为。(2)监听监视。私自对他人的行踪及住宅、居所等进行监听、监视,安装窃听装置或者摄像设备等行为。(3)窥视。故意窥视他人居住,利用望远镜或者其他设备偷看他人私生活的行为。(4)刺探。调查刺探他人的通信或者其他私人文件的内容,非法刺探调查他人的性生活,非法刺探调查他人的财产状况等隐私资料的行为。(5)搜查。非法搜查他人身体或者财物的行为。

(6)披露、公开或宣扬。非法披露、公开或宣扬他人的隐私资料,如他人的个人数据、婚恋史、受害记录、疾病史、财产状况等都是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我国宪法及其他部门法有不少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相关规定,许多学者也就隐私权保护问题提出了诸多观点,但我国公民的隐私权仍旧保护不足,待于救济。主要原因如下:

1、司法解释虽有隐私权的保护条款,但没有隐私权的概念,没有对隐私权作出具体界定。每一裁判都是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如果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单靠法官自由心证很容易造成同一案件不同的判决,或对具体案件的下判无所适从。

2、侵犯隐私权在何种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法律规定不明确。最高法院公布的上述两个司法解释对隐私权方面的规定不一致。《意见》第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该规定明确了在侵害人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达到损害他人名誉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解释》第1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显然上述两个司法解释对法院在何种情况下受理侵犯隐私权案件的规定不一致。《意见》的规定是只有当隐私权与名誉权竟合时才受理隐私权案件,也就是说,只有在侵犯隐私权达到损害他人名誉时法院才有权启动审判程序保护受害人的隐私权。而《解释》则规定:只要侵害人违反社

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受害人只要以侵权为由起诉,不论是否构成对受害人名誉权的侵害,法院均应予以立案。

目前法院的普遍做法是将《意见》与《解释》结合起来认定侵犯隐私权案件,但《解释》的内容少,也过于原则,故目前许多法院主要是按《意见》处理涉及隐私权的案件,然而由于对如何认定规定中的“造成一定影响”及“造成一定影响”与由此损害当事人名誉之间的关系,法律没有作出规定,导致许多隐私权案件事实上无法按损害名誉权案件处理。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有的隐私虽然不是见不得人的坏事,然而当事人不愿意让他人知道,且当事人的个性不同,同属个人私事,有的人不愿让他人知晓,有的人却无所谓,由此对当事人心灵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不同,对当事人的身心损害程度差异会很大。与此同时,侵犯他人隐私的当事人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出于过失,出于故意,不一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出于过失,却有可能造成了严重后果;有的当事人就隐私权被侵犯,寻求法律保护,虽然对当事人而言,平静生活已经由于侵害者的行为而受到干扰,精神上已经受到损害,但由于“造成一定影响”不好界定,更由于需达到侵害名誉权这一条件,往往导致其隐私权无法得到保护。

3、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人承担责任方式不明确。

(一)是侵害隐私权与侵害名誉权不同,其责任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但法律上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

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了侵犯隐私权造成一定影响,按侵害名誉权处理。但是,隐私权与名誉权属于两种不同的人格权,其责任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二)是侵害他人隐私的精神损害赔偿如何确定的问题。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和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对“隐私”会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法律上追求保护的程度和强度也会不一样,比如对住宅电话,有些人把它当作隐私,而另有一些人则无所谓。因而,侵犯隐私权的精神损害差别很大,且目前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不明确,数额很难确定,审判实践中做法不一。针对隐私权保护不足的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成果,对我国隐私权保护加以立法,并明确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取向和具体法律方法。如下:

(一)关于没有隐私权的概念、没有对隐私权作出具体界定问题。笔者认为隐私权的概念应该在法条上,并且应该根据当前的社会情况,以列举的形式予以界定。

(二)关于侵犯隐私权在何种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法律应当明确在何种情况下不宜公开个人隐私、何种情况下必须公开个人隐私、在什么范围内公开的问题。如果不是出于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的需要,不是出于满足必要的知情权的需要而公开他人隐私的,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关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人承担责任方式不明确的问题。前述,因为隐私权的隐秘性特点,笔者认为侵害他人隐私权不一定存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责任方式。其次,关于侵犯隐私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受害人最直接的作用是消除、平复、或者减轻其精神上所受的痛苦与创伤,这表明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抚慰性的一面,对侵害人最直接的作用是制裁其侵权行为。

具体是,侵害隐私权案件除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论人权的司法保护 篇7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司法机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和人权司法保障面临新的挑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与人权司法保障对检察机关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刑事执行检察;刑事监督;人权司法保障

前言

刑事执行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执行、强制医疗执行等刑事执行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监督的对象是与刑事执行活动有关的机关,监督的核心是执行机关的刑事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因此,重视和加强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与完善人权司法保障,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司法形象和公信力。

一、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措施

1.强化公正履职。司法公平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而司法公信力的检验标准是规范司法行为。司法机关应当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执法规范,每办理一起案件都要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要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规范化水平,逐步提升司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2.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是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重要工作目标,为了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职能,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对相关职能的分配,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1]法律的权威体现在人民和法律接触之中,要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到司法人员所具备的法律职业精神,通过一言一行,让人民群众对司法行为感到信服。作为司法工作者应当将其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办案中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服,从而共同创造良好的法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3.强化被监管人的人权司法保障。我国法律承认和确立了被监管人的法律地位和在刑事诉讼中的资格,也就是说被监管人应当有其相应的权利。强化被监管人人权司法保障是提高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信度与效度的重要举措,被监管人的权利是在公民权利的基础上,法律所赋予或限制的一类特殊人群所享有的权利。对被监管人权利的保护,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促进文明执法、增强执法的公信力。

4.加强刑事执行检察司法行为。在加强刑事执行检察司法行为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与被监督单位之间的关系,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相关执行程序以及相关的责任和规范标准等,在其基础上加强制度机制的建设力度,严格控制任何形式的司法逃避和选择性行为。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案件相关责任人的管理,使得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可以逐渐趋向规范化和标准化。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管理,即从根本上切断违法乱纪的源头。

二、完善人权司法保障的基本措施

1.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执行力。完善人权司法保障,首先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执行力度,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的现象要严厉惩处,要采用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审理案件,要根据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国家法律、法规,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民生权等都能够得到安全保障。需要强调的是,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执法规范,强化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制度,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维护社会正义,不断改进和完善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提升人权司法保障水平。

2.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维护公平公正。当前,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腐败。查办监管司法人员和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强化刑罚执行监督和监管活动监督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监管司法职务犯罪预防、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有效途径。刑事执行检察部门通过办案,可以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维护刑罚执行和监督活动公平公正、维护被监管人的合法权利、提高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影响力的有力保证。

3.提升社区矫正检察水平。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是履行社区矫正工作法律监督的职能部门,对司法行政机关监督管理的监督,是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的重点环节,主要是为了防止和纠正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情况。社区矫正工作是恢复性司法的重要举措,在维护社会稳定、节约司法成本、促进罪犯回归社会等方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好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监督手段,通过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揭示在社区矫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灵活运用检察建议书、纠正违法通知书及追究刑事责任相结合,监督监管单位加强管理,不断提升社区矫正检察水平。

结论

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与人权司法保障是为了深入落实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杜绝现阶段社会上存在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不良现象,权门执法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对检察机关公信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贡太雷.惩戒·法治·人权——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2]虞浔.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3

[3]孙煜华.论侦查权的宪法控制——以新刑事诉讼法及其实施为例[D].华东政法大学,2013

作者简介:付方远,学历: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学院,职称:检察员,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检察院。

论人权的司法保护 篇8

浅议我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问题

[摘要]

在当今社会里,中小股东的人数在公司占绝对多数,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公司和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但是由于在“资本多数决”这一制度下,大股东处于实际控制地位,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权利不对等,经常不正当运用自己的权力,直接或者通过董、监、高间接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从而影响中小股东投入资本市场的热情,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剖析我国《公司法》对中小股东保护的现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公司法 中小股东 权益保护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小股东”的定义——我国《公司法》对控股股东的界定是以出资额、持有股份占资本、股本总额50%以上,或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持有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因而,我们可以把中小股东定义为与大股东相对而言的不能对股东大会决议施加决定性影响、处于受支配地位的股东。

一、中小股东保护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里,中小股东的人数在公司里占绝对多数,可以说是现代公司制度与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但是由于大股东处于实际控制地位,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权利不对等,尤其随着股份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的加大, 股份日益分散化, 公司经营趋向复杂化、专门化,各大公司的实际控制权逐渐由股东大会转移至董事会乃至经理人员手中,形成董事会中心主义。这又为多数股东肆意行使控股权提供了条件——董事会基本成为了大股东的傀儡,因而 “股东大会往往成为仅反映大股东利益和要求 1的工具,资本多数决原则也就成为了大股东谋取私利、损害公司或中小股东权益的工具”,这样一来,在股东大会上通过资本多数决通过的议案就完全成为了大股东在公平合理的外衣下进行暗箱操作的产物,客观上剥夺了少数股东的表决权。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产生和经理经营权的日益膨胀,使得除了大股东之外、或者说大股东代言人的董事、经理滥用职权损害少数股东的利益也屡见不鲜。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并得不到纠正的话,小股东参与公司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从而必然会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有着重大意义,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具体来说,首先是加强对于中小股东的保护,可以增强中小股东的对公司进行投资的信心,以政策法规和实际案例鼓励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参与到社会资本流通中来,增加社会流通的资本总量。中小投资者虽然投资的比例较少,但是由于人数众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越多的资本参与到资本市场,就越有利于分化投资风险,并可以使多方获利。因此,对于一个结构完整、体系健全的资本市场而言,中小投资者相对于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其实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资产进行投资而不是进行储蓄,而最普遍,现实中也最常见的投资便是投身证券市场。显而易见,“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间实质上的平等, 才能使

②公司的经营决策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 从而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投资热情”。而现实中发生的各种损害

中小股东权益权益的实例,却使得中小投资者对证券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在面对投资很可能得不到预期回报,甚至会血本无归的风险下,如果说还有什么能稳定中小股东的情绪,让他们继续进行证券投资的话,那么只能是一套保护中小股东的健全的保障制度和法律体系。因此,只有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增强中小股东信心,才能充分发挥证券市场投资筹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而反过来如果不加强保护中小股东,不完善相关的保护政策的话,那么必将对证券市场、以及依赖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产产生重大影响,从而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

二、中小股东保护的现状

也许和我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较短有关,我国虽然在2005年新修订了《公司法》,但是其中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其中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尤其显得极为匮乏,具体而言,其缺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股东权利规定不足,仅仅笼统的规定了股东的知情权、质询权、提案权和股东会召集权等等。而且虽然对股东权利规定不足对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来说从法律层面上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大股东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漏洞中通过公司章程任意扩大自身权力,削减中小股东权利,因此这一现象的实质是仅仅对中小股东产生了重大的不利影响而并未影响到大股东。

具体而言,关于知情权,虽然《公司法》有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但是现实中很多公司以“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为理由拒绝中小股东的要求。

而关于质询权,法律虽然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可以要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并接受质询,但是这一条款在现实中仅仅适用于大股东,而小股东是有权利但是没有能力来提出这个要求的。

2、没有通过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投票制进行规范。由于我国股份相对集中, 股东大会极容易被国家股、法人股等大股东把持, 中小股东的权益便很难得到平衡和维护。而且我国少数股东大多数仅仅着眼于投资、分红,而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的意识不强, 再加上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的投机性, 少数股东“用脚投票”的热情远远高于“用手投票”的热情。因此,再没有一个保障中小股东的投票制度的话,其它方面做的再好也极容易落空。

3、对多数股东的表决权未作相应限制,容易使资本多数决定权滥用。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的表决权采取的是一票一表决权制, 而其弊端早已有专家学者提出,多数股东正是利用了这一规定, 通过自身对公司①宋跃晋著,《探析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学理论基础》,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9期,第91页。②杜文明著《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理探析》,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第71页。

控股权的掌握着牢牢的把握着对股东大会的支配权, 肆无忌惮的损害着中小股东的权益。

4、缺乏少数股东权益受侵害后的法律补救措施。事先规制不足已经足以使大股东有足够的空间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而如果再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那么将更使得大股东为所欲为。比如由于资本多数决原则,大股东可以不断购买某一公司股票,直到完全控股为止, 而此时中小股东实际上则丧失了享有的表决权而完全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在国外立法中,对资本多数决原则有一个起着平衡作用的制度,即根据公平原则, 少数股东是可以请求公司以合理价格收买其股份,以此来维护自身利益的,但这一重要制度在我国公司法中却未作规定。

三、中小股东保护的建议

关于中小股东保护的建议,我们首先还是从对《公司法》的完善入手,在《公司法》已有体系的基础上,从对中小股东的救济和对大股东的限制两方面入手进行完善性建议。

第一、关于中小股东权利的救济

①“股东权的产生并非源于天赋,而来自于法律的规定和法律行为。”因此,从法律上赋予小股东更

多的权力是首要问题。

1、扩大中小股东知情权和异议请求权。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扩大中小股东知情权的范围, 比如增加中小股东对会计账簿进行查阅的权利。由于相对于会计报告,会计账簿更可能涉及公司的秘密, 更能反映董事会的日常经营行为, 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公司立法中都有该项查阅权。当然,由于其很可能涉及公司秘密,中小股东对其的查阅也是需要受到一定限制的,否则也是有可能损害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的。另一方面是需要扩大中小股东异议请求权的范围,如增加对公司经营状况调查的请求权,而在日本、英国的公司法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当股东所持有的股份达到法定比例并且持续一定期之后,如果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或章程的事实时, 可以请求法院指定检查人对公司进行调查,检查人在调查后向法院提交调查报告书, 一旦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违法违章然是由的话,股东大会则必须据之做出处理决定。

2、设置利益分配请求权。对于中小股东来说,参加公司管理并不是其最希望的,甚至很多中小股东对参与公司管理一事避之不及,因为对他们来说,最基本、也是最关心的权利是“分红”,即利益分配请求权,因为对于中小股东而言,持有该公司股份的目的是投资,而不是事业。但是,对于这样一项中小股东心中最为看重的权利,我国新《公司法》却没有作明文规定。而在现实中,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不进行分红或者不按规定进行分红。因此,保证中小股东的利益分配请求权其实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3、对股东行使权力的法定持股比例应当降低。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表决权和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的规定中法定持股比例偏高,需要至少持有公司股份10% 以上,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与公司制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国家股和法人股过分集中, 在公司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而中小投资者不仅地域分散, 且持股数额也极低,如果公司规模足够大的话,这一条款对于中小股东而言仅相当于一纸空文。另外, 即使人数足够多的中小股东达到这一规模并且提议后,如果董事会仍不及时召集股东大会,其法律后果《公司法》①梅丹著,《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载《证券投资》2006年第2期,第49 页。

依然未作规定。因此,降低股东行使权力的法定持股比例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完善中小股东的救济保护体系。我国《公司法》第152 条已经规定了公司的董监在股东请求提起诉讼之后,如果“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制度“是中小股东等持反对意见的股东享有的权利,也是其可以采取的最后一道救

①济程序”,对完善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其规定的不够完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相应的问题。比如担保金和诉讼费用的规定。《公司法》第22 条第2、3款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 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 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 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 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这一条款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决定如果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话很可能涉及标的巨大, 而如果法院应公司的请求要求作为原告的中小股东提供相同金额的担保, 就给他们增加了巨大的诉讼成本, 甚至完全不可能完成诉讼,因而也就难以达到保护中小股东自身利益的目的。

第二、关于大股东权力的限制

“如果对公司控制者的权利不加约束与监督,他们便有可能以法律所意想不到的方式去不正当地行使

②法律以正当的目的赋予他们的权利,使公司成为违背公平与正义的工具。”因此,除了加强对中小股东的保护之外,限制大股东的权力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

1、资本多数决例外的完善。“资本多数决”作为公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被广泛接受,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因此我国《公司法》第43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法律跟中小股东提供了公司章程中约定该公司表决能力及分红比例而不完全拘泥于其出资比例的机会。的确,“赋予中小股东提案权,对于克服资本多数决原则、弥补小股东弱势地

③位、促进公司民主、保护股东权益有重大意义”,但是有多少中小股东能够真正把握住这个机会呢?在大股东处于绝对强势地位的公司里,中小股东参与管理、提出意见尚成问题,更不要说影响公司章程的制定了,因此这一条款尚需完善,使中小股东的行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2、累积投票制度。《公司法》第106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本法所称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很显然,累积投票制度的实施使那些仅持有少量股份的中小股东有了赢得董事席位的可能。但是,其在具体操作中仍然有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是实行累积投票制需要“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这又回到了上一个问题,如果公司章程不规定、股东大会不通过决议,那么这一制度又将被架空;而即使真正实行了累积投票制,也需要中小股东所持股份足够多、意志足够团结才能实现共同推举一名董事的目的,因此这一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完善对中小股东的制度保护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需要从《公司法》已有规定入手,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最终达到平衡中小股东与大股东权益之目的。①李韬著,《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三个方面》,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②宋跃晋著,《探析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学理论基础》,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9期,第89页。③周娟著,《论新<公司法>框架下中心股东权益的保护》,载《学术交流与动态》2007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彭春莲著,《股东权利救济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王东光著,《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张新民著,《公司治理结构研究:股东、管理者、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构型》,西南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编者著,《股东权益纠纷实用法律手册 》,中国法制出版,20067版

[5]郝英慧,姜小鹏著,《论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完善》,载《改革与战略》2009

年第3期第25卷(总第187期)

[6]莫良丰著,《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我国新<公司法>看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1月(中)

上一篇:期中考前如何复习下一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