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25-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篇1

宗教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同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宗教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都深深根治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要与其所处的社会相适应。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组织体系,一切社会结构的改革都围绕着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进行。而与此同时,宗教与新社会制度的不适应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表现在:宗教意识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存在着根本分歧;宗教的领导权曾被反动政治势力所控制;宗教内部存在着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帝国主义实力仍利用宗教从事反对新社会制度与干涉中国内政的活动。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指导宗教工作的一个正确的方针。江泽民在1993年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精辟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他说:“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长期存在,如果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就会发生冲突。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主要包括政策引导、法律引导和原则引导,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科学体系。

第一、政策引导,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就是尊重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了宗教和宗教信仰的历史合理性,保障了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二、法律引导,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只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党和国家才能

不断建立健全宗教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制度,逐步树立法制权威,使党和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才能有效打击各种打着宗教旗号,危害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敌对势力,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才能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工作。

第三、原则引导,即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境外敌对势力也加紧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针对西方国家利用宗教人权所进行的攻击,我国宗教界一贯支持国际社会就保护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开展对话,反对在国际宗教人权领域搞对抗;支持各国根据本国实际致力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反对利用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支持各个宗教共同为世界和平努力,反对利用宗教搞暴力恐怖活动。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主要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这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政治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相适应。群众性是中国宗教的一大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团结、教育和引导这部分群众,把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利于依靠和团结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相适应,关键在于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经济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在当代中国,“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中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积极引导宗教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就是要引导中国各宗教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为促进经济发展多做贡献。要鼓励宗教界在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服务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宗教界所具有的广泛对外联系的优势,主动为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牵线搭桥;要借鉴中国宗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思想,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引导西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投身于

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多做贡献。

文化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宗教作为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一种文化积淀,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个人主义泛滥、拜金主义流行、崇高境界消退、道德理想沦丧等负面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宗教可以利用宗教教规和戒律,发挥自己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精神批判功能。此外,宗教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宗教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可以借鉴。

社会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中国宗教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优良传统,包括宗教间互相包容的传统,爱人利他的传统,爱国爱教的传统和关爱自然的传统。要切实有效地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宗教界需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提高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与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参与社会事业的力度;三是培养人格高尚、知识丰厚、爱国爱教和富有开创能力的宗教人才。

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篇2

一、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

1.“和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并吸取了道、墨、法各家以及宗教文化等精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是一个重要范畴,是促成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连起来使用而构成的“和合”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各家学者的阐发,“和合”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和合”精神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相互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和合”精神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大家都能基本上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2.“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同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宗教问题。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明确提出了同宗教界人士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因世界观上的不同而排斥宗教界人士,在反帝爱国的共同基础上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我国宗教领域也相应地进行了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党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也得到巩固与发展。1991年,江泽民在会见我国各宗教团体主要领导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而宗教与社会、各宗教内部以及宗教之间的和谐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发扬“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有助于在思维方式上纠正和防止过去一个时期出现过的“左”的偏差。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在思维方式上超越、抛弃以往的“斗争哲学”,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和合”的思想理念对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加以引导,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和合体中,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形成总体上的和谐与合作。当然,讲“和合”不是要否认矛盾,也不是用“和合论”代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实践上有利于化解宗教矛盾,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我国宗教在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宗教领域的问题,要在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妥善加以解决。用“和合”方式处理宗教问题,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从而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着丰富内涵,如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和组织的作用;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等。

要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国家就必须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2]这既是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首先,应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和打击犯罪的统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其次,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与依照政策管理相统一,把法律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坚持依法加强管理与改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注重和体现管理的服务功能与关怀功能。最后,坚持依法加强管理同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统一,在加强宗教管理中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国家主权在宗教教务上的体现,也是正确处理我国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要处理好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与抵制渗透的关系。以宗教为载体的对外友好交往,对于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应更加重视这种交流与交往。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抵制国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抵御渗透的能力;要完善宗教法律法规,依法抵制渗透;要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各宗教教理体系建设。因为提供一种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文化、心理与信仰归宿,是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根本。

三、 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横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它一方面要求作为引导主体的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法规,各级行政与文化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把宗教纳入爱国统一战线的范畴,发挥宗教团体、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地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宗教允许的范围内,适时地对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的因素加以改革和调整,使宗教不断地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面对现实,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引导他们在对影响生产的某些教规戒律和耗费大量财务的某些宗教习俗、仪式加以摒弃和改进的同时,利用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行为服务。要支持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他们对宗教中所包含的生态环保思想加以挖掘并作出新的解释。对于各宗教组织和寺庙开展的自养活动,国家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制定政策予以管理。要解决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脱贫问题,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宗教理想统一起来,努力使宗教理想与共同理想相协调、相一致。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与要求,对宗教神学思想逐步加以改革,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与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划清宗教与迷信的界限,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处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宗教文化中的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利用宗教文化的某些有益形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纵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党和政府的宏观领导与决策机制,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保证。它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指挥部门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对待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经常列入议事日程,放在全局和长远规划中加以研究,制定引导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了解我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宗教基本知识。要加强宗教理论研究、强化信息意识,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宗教信息网络,及时研究和解决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建立多级宗教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要保证引导宗教的各项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必须有一套行政管理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的承担者是各级宗教局与宗教管理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加强宗教工作机构建设;要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村多级宗教管理网络系统;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宗教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层层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要建立多方位的宗教管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制度。

第三,建立宗教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各宗教爱国组织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展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法律法规教育。要加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与教职人员的自身建设。各级宗教团体都要依据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各寺庙教堂要在当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较大的宗教活动要经民主讨论决定,经济账目公开,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要: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6.

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篇3

我演讲的题目是“工艺美术如何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我认为,工艺美术要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工艺美术的宣传力度,扩大它的社会影响力

这第一方面,我着重讲一下。工艺美术这个词汇,在世界上,跨两个世纪,只有我们中国使用至今,并形成了它特有的、科学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它不是一个普通的词汇,它有着特定的指代对象和含义。同时它也是我们各地工艺美术行业共有的大“品牌”。

可是近些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却遭遇了严重的名称生存危机。从表面看,危机大概始自1998年,当年国家教委在学科目录中取消了“工艺美术”,之后各地工艺美术院校和专业便纷纷“改名换姓”为“设计”。到目前为止,大概只有山东工艺美院和上海、苏州、福州等地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坚持未改名。

之后,社会也出现了对工艺美术离心的倾向和不应有的偏见。最突出的例子,是文化部门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九大门类中,取消了工艺美术名称暨类别,而以民间美术代之。致出现了将北京牙雕、扬州玉雕等一些典型的原属宫廷工艺美术的品类,划入民间美术的偏差。同样,把另一些工艺美术,如宜兴紫砂、南京云锦等等,与一些饮食等范围的纯手艺等同,归入传统技艺类。那不就是否认这些工艺美术品的文化内涵了吗?把工艺美术范畴的品种,分割为两个门类,既不符合实际,在理论上也是不科学的。我是江苏省和南京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几年前对此就有异议。估计提意见的人较多。后来在“非遗”名录中就改为传统美术了。但是这在理论上仍是站不住脚的。在“非遗”领域,不论是申报的项目,还是举办活动、展览,甚至出成果、出版专著等等,工艺美术都是其中的主角。如我们南京曾准备出一套“非遗”丛书,一共10本,9本都是工艺美术范围。现实既然是这样,可就是偏偏不采用工艺美术这个名称。与此相似的现象还可以举出很多。如我来之前看到《美术报》一条消息,浙江省群艺馆刚刚评选了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什么是文化符合?旁边有个括号,注明这是民间手工艺。如果说把工艺美术改为民间美术和手工艺,还留有一些影子,那么改为文化符号,就连工艺美术的影子也看不到了。所以说,仅仅就目前工艺美术在“非遗”这一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就与它得到的待遇,与被社会公认的程度,在媒体出现的频率等等,是很不相称的。

那么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我们管不着。但是我们自己一定要重视、爱惜、保护好工艺美术这一个大 “品牌”,并且还要继续把它发扬、光大。因为它是我们的前辈,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才打造成具有那么丰富的内涵和巨大影响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工艺美术的宣传力度,扩大工艺美术在社会各界、各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在05年曾写了一篇“工艺美术产业必须走创新之路”的文章,投给光明日报。当时有熟人说,工艺美术行业份量小,光明日报这种大报不会登。但是报社经济部的刘主任接到稿件,却来了电话,说已经多少年没有看到工艺美术方面的投稿了。结果不但在06年2月6日第六版登出来,而且版面很大,将近四千字。0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第八版,也登了我一篇文章《多元化发展工艺美术》。另外像《美术观察》、《装饰》《美术报》等,我都去投过稿,都登出来,并且还不交版面费。所以我觉得,许多工作只有我们积极去做,社会才会接受。这方面我觉得上海工艺美术做得特别好,《上海工艺美术》杂志,在最困难的时候,坚守住了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唯一的一份公开发行的杂志。当时连《中国工艺美术》杂志都停办了。《上海工艺美术》编辑部的周南、龚世俊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们和上海市工艺美术行业领导的那种敬业精神,我非常钦佩,我也经常给他们投稿。现在上海工艺美术协会也办了会刊简报,沈国臣会长,朱建中、赵琰两位秘书长,我们经常联系。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办了“创意设计源”学报,他们编辑部的主任徐勤老师,我也比较熟悉。所以在这方面,全国工艺美术都要向上海学习。

二、重视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的创新

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是工艺美术艺术创新的两个主要方面。讲到创新,说一个例子。我女儿暑假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工作,自己有了工资,我们也管不住她了,结果成了月光族。衣服、鞋子,看到式样新的、好的就买。我觉得有些奢侈,经常要讲她。但看看她买的东西,造型、款式也确实不错。穿了以后,人的容貌确实焕然一新。看到这些,我就想,我们的一些工艺美术礼品、装饰品,尤其是旅游产品,设计和销售,创新理念和市场观念,是非常落后的。许多产品,或者几十年一个老面孔,或者是定位不准,或者是粗制滥造。一些产品我们自己都看不上眼,不会去买。多少年来却一直在生产、经营。这样的工艺品怎么会有市场销路?怎么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怎么会有发展前途?我曾不止一次地听人说过,家中礼尚往来的工艺礼品中,一些都是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产品。如果工艺美术能像服装行业做到的“人要衣妆”一样,礼品要送工艺品,装饰要挂工艺品,收藏要留工艺品,服饰要佩工艺品,游玩要带工艺品,形式和内容能做到不断创新,那么我们工艺品的销售就要大翻几番了。所以我觉得,工艺美术行业在创新方面也要好好向其他行业学习。

但是传统工艺品在创新中,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就是艺术形式和思想主题的创新,必须要有底线,这就是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自身在历史长河和地域熏陶中所形成的民族特征和地方风格。否则就会变得不伦不类。当然现代工艺品不在这一范围。

三、新材料应用与技术进步也是创新范畴

新材料的创造,生产技术(制作技艺)的改进,也是工艺美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尤其是一些现代风格、批量生产的工艺品,更要不断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新品种、新花色的开发。近些年来行业内有人认为工艺美术应“退工还艺”,完全回到手工制作的道路上去,是片面和错误的。我们提倡传承中国工艺美术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但这并不表示传统的手工技艺就不需要进步了,也并不意味着工艺美术就一概排斥现代生产手段和对过去五十年来行业技术改造和科研成果的否定。

四、创新与传承要同时并重

对于这一认识,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像文化口子的“非遗”部门,常常认为,列为“非遗”名录的项目,就要保持原汁原味,否则就不是保护和传承;另一种意见,传统工艺美术,必须改头换脸大换血。我们认为,两者均有失偏颇。工艺美术,即使是传统工艺美术,也一定要创新。但创新不能从零开始,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元素的前提下,与时代风貌相结合。

五、工艺美术市场要走多层次、多样化之路

工艺美术产业,一定要面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去创新。每一个企业、每一项产品,都应有前瞻性的正确的市场定位。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中老年消费群、年青人消费群;低价位门类、高价位品种;室内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礼品、收藏品……市场不同,消费对象不同,对工艺美术的品种类别、风格品位、材料质地、题材体裁、质量档次等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差异很大的。产业化中的任何一种工艺美术品,都必须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可。通过商品交换,才能使艺术价值得以体现,经济价值得以实现。

六、人才培养实施多种模式

工艺美术历来有师傅带徒弟、父母教子女的授艺培养方式。解放以后,相继建立了高等和中等工艺美术学校教育。自90年代初开始,多数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逐渐退出国家教育行列。国家教委也于1998年取消了“工艺美术”学科目录,曾被业内引以为豪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随之更名并入他校。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远见的学校和地方政府,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不但校名不改,还保留了若干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并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和为企业培训人才。目前又成为上海市唯一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但是就整个行业而言,近十多年来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和教育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的尴尬局面。工艺美术行业前些年人才流失匮乏、技艺人员素质下降、珍稀门类无人传承等,也与人才教育培养的衰退有关。有鉴于此,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授艺模式,加快专业技艺人才的培养。如:教育系统恢复高等和中等工艺美术教育;地方政府资助开设工艺美术职业技术教育;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自办职工专业教育;鼓励技艺人员、尤其是民间从艺人员带徒授艺,并由政府出资扶持资助等等。此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合作,成立产、学、研研发中心,就是一种学院和行业合作的新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摸式,希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推广。

总之,发展工艺美术事业,既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更是当代加强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发展工艺美术事业,就是要找准传统与现代相融的契合点,不断地创造出既传承历史精华,又有时代气息的新产品(作品)。唯有如此,工艺美术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不断发扬光大。

陆晔: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及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篇4

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访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教授

金东禹/吕守民

【专题名称】精神文明导刊

【专 题 号】V6

【复印期号】2002年09期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纲要》把道德建设作为“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从治国方略的高度强调了道德建设在当前的突出地位。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我国当前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特地走访了我国著名学者、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教授。现将罗国杰教授对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好《纲要》精神的阐述整理如下: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每个方面、不同层次以及各个环节,都要努力体现它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罗国杰教授认为,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是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始终的一条主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每个方面、不同层次以及各个环节,都要努力体现它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中,为了更好地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尊重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的原则、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原则、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等等。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一种新型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又积极作用于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并以其自身的特有功能影响、激励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要从“治国安邦”的高度来认识建立道德体系的重要性,把道德和法律的相辅相成、道德对社会发展的稳定作用作为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立足点。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不是与一般的市场经济相适应,而是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罗国杰教授指出,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能否达到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关键。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不是与一般的市场经济相适应,而是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受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的一种市场经济。它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的特性,遵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从市场本身来看,它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效率意识的加强、资源配置的合理、人的主体性的增强和道德的进步,同时,市场商品交换的法则也容易侵蚀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形成、发展、完善和规范的过程中,因此,我们所要建立的道德体系必须促进市场经济有利的一面,避免市场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趁机而入。这些都是我们道德建设的新课题。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要通过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顺利前进。

要深化拓展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

罗国杰教授说,在建立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

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集体主义作为原则,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使这一核心和原则发挥强大的辐射作用,既能在适用范围上涵盖社会所有的不同群体、不同场合和各种不同的职业,又能在要求上分出高低不同的层次,循序渐进,从着眼多数和激励先进出发,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引导所有公民自觉地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并不断向道德的更高要求攀登。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不仅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对先进分子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职位高低,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也就是说,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也是为人民服务。任何一个公民为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的劳动,只要能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服务社会,同样也体现着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但在实施中也有不同层次的内涵和要求。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先进分子必须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同时,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体现。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只要能够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维护国家、集体利益,遵守国家法律,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这也是符合集体主义要求的行为。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它们也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层次。必须把这些基本要

2求贯穿到社会道德生活的三大领域,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之中,并使这三大领域中的具体道德规范能够适用于所有的群体。

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道德规范,并付诸实施,是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罗国杰教授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由一系列道德规范所构成的。建立各种道德规范并付诸实施,是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从不同层次来看,有共产党员的道德规范、共青团员的道德规范、革命军人的道德规范、公民的道德规范等。一个社会道德风尚的转变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总是由先进分子倡导,从而影响到一般老百姓;总是由上到下,由领导到群众。因此,建立完善的先进分子的道德规范,并促其身体力行,是改善社会道德面貌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应根据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力求有效地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

从职业道德来看,除了有全国统一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外,还应当针对各种具体的职业,制定不同的道德规范。如工人的道德规范、农民的道德规范、教师的道德规范、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医务工作者的道德规范等。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职业的分类也愈来愈细,因此相应的职业道德也必然愈来愈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所有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是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篇5

适应(下)

 2011-11-17 10:57:04

来源:《经济纵横》2009年第10期

(五)认为现行人口政策产生许多实际问题因而要求调整

我国现在已有1.4亿的独生子女,亦即造成了1.4亿只有一个子女的夫妇或家庭。这是多年贯彻“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的必然结果,由此也产生出一系列新问题。如,新生人口减少,现有单个劳动力对家庭的负担加重,家庭养老出现困难;不少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影响新一代人的道德素质;有的地方强制堕胎,出现了孕妇受伤乃至死亡的事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新进入劳动市场人口(20—24岁)数量开始下降;老人增多,对养老与医疗健康保障体系提出挑战,等等。正是解决这些问题出现的困难,促使一些同志提出了调整政策的要求。这些弊端确实与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有关。但实施一项重大政策,往往难以照顾周全,只能权衡利弊取其利。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在酝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时,并不是没有考虑到它会带来问题。在中央领导同志中,最早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是陈云同志。早在1979年5月18日,他在同有关方面负责人谈对经济工作意见时就明确提出“人口要控制”。十几天后,他在一次谈话中说:“先念同志对我说,实行‘最好一个,最多两个’。我说要再强硬些,明确规定‘只准一个’。准备人家骂断子绝孙。不这样,将来不得了。”1980年6月14日,陈云在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陈慕华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汇报提纲作回信时,坚定地写道:“我认为,提倡只生一个孩子是眼前第一位的工作。至于由此而产生一些问题则是第二位的问题。”笔者认为,陈云同志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了辩证法,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口仍然存在增长态势的今天,我们仍然应这样做。现行人口政策产生的实际问题,比起有计划的控制人口总量增长,属于第二位的问题。当然,对第二位的问题也要认真对待,努力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产生,矛盾中孕育着解决矛盾的方法,只要注重调查研究,依靠人民群众,总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口经济学,也只有在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主要政策并最大限度地克服由此带来的实际矛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形成。

三、完善现行人口政策的思考

坚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不动摇并不意味着这一政策不需要完善。人口问题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完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应围绕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到零,同时促进人均绿色国民收入取得明显增长这一主要目标,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与多个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相配合,完善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一)把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与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第二次飞跃结合起来

目前,超生现象主要发生在农村。尽管多年来我国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特别扶助制度,加强对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在农村总是难以实施到位。可以说明这种情况的是,大学里“80后”学生,来自农村的往往有一两个兄弟或姊妹,而来自城市的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农村的确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问题是为什么在农村实施计划生育难?这固然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由目前农村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对纠正“大呼隆”生产、搞平均主义有积极作用,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家庭生产在我国毕竟属于小生产方式,具有暂时性。所以,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但在实践上,农村集体经济“第二次飞跃”的思想却未受到重视。一些地方对农村土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重“分”而轻“统”,即使看到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对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也只是强调“土地向大户集中”,这就强化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同时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农村服务业及其社会分工尚不发达的现状下,农民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防老养老,不能不考虑增加家庭人口,于是哪怕罚款,也要突破“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这就是农村难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原因。在中国国情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努力实现集体经济“第二次飞跃”是必由之路。只有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化道路,发展协作生产和社会分工,才能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有可能促进农村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把儿童培养、老人服务逐步转向集体支持,转向社会保障,从而使农民把提高生产力、家庭富裕与多生子女分离开来,而与少生子女联系起来。尽管近些年许多地区在工业领域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推行企业私有化,但在农业领域,却正在出现发展势头越来越大的合作经济热潮,这反映出农村集体经济的“第二次飞跃”具有必然性,也反映出大多数农民具有走集体化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应大力支持,并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结合起来。

(二)把解决人口问题与宏观经济调控结合起来

对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产生的诸多问题,只用人口学方法是难以解决的,必须把这些实际问题纳入宏观经济调控范畴,统筹解决。我们不应照搬西方宏观经济学。因为失业人口是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以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为目的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最多着眼于减轻失业率,而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口问题,更不能解决中国的特殊人口问题。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创造出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理论,才能实现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当初马寅初先生提出“新人口理论”就是与研究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结合在一起的。从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看,应把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产生的问题,纳入到包括市场供求、银行借贷、财政收支、国际收支构成的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大局中来谋划解决,而不能把这方面的问题只当做个别的、附带的问题来解决。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从物质资料商品或者一般的生活消费服务的角度调节供给与需求,从增加企业就业人数的角度来扩大就业,还需要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发展战略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和扩大劳动者的就业。如,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社会化服务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可否减缓对物质性基础设施的投资,而把发展老年服务业作为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来抓,可否抽出资金支持开办更多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有国家资助的老年公寓,可否开办与之相配套的老年护理职业技术学校,把有组织地培养护理人员与扩大老年服务方面的就业结合起来。再如,可否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大力发展为农村服务的免费师范教育,把它作为提高农村人口质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来抓。类似这方面的事业,其实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组成部分,理应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如果忽略,势必阻碍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以扩大内需的投资需求为例,仅从短期的市场供求平衡来考虑,大力追加物质资料的固定资本投资,短期内是可以起到暂时拉动市场需求作用的,但从凯恩斯理论到上世纪7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这种投资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往往同时掩盖并加深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埋下深层的隐患。而根据现有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投资用于必须发展的有关人口的公共事业上,尽管暂时不能增加经济总量,但却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在使用同量投资的条件下,应把解决人口问题的投资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中。

(三)把养老保险逐步转向以社会保险为主

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关联最大的问题是养老问题。这里需要研讨的是,养老保险究竟应采取何种方式。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主要发展个人商业保险。但这样一来,工资低的家庭势必遇到极大的困难,这对大多数人口是难以实现的。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方向,公有制经济终将振兴起来,从劳动者退休后平等享有健康生活的权益和目前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现状考虑,可以实行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结合,而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后者比重。这样,才能有利于落实“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控制好人口总量。因此,有必要把解决这个问题纳入国家的税收和财政预算之中。

(四)促进流动人口的统筹管理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这种人口流动大潮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性,但如果缺少计划导向和统筹管理,也必定产生畸形的现象,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有序转移,而是青壮年农民的普遍转移,这就带来两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一些地区的农村只剩下孩子、老人构成的人群。这就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文化、有才能的青壮年劳动者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二是在流动人口的统筹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量的青壮年流动人口必然助长无计划的生育现象。所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管理问题,而是涉及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留住青壮年骨干、促进过剩劳动力转移有序化等一系列需要统筹解决的问题。当然,就流动人口本身而言,不能等其他问题解决之后再来解决,而是要尽快加速统筹管理制度建设,如,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就业、居住登记制度,流动育龄人口计划生育登记、监督和妇科服务制度,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的流动异地转账制度等,其中的难点是跨省的统筹管理。应相信,在计算机普及的条件下,技术上已没有大的障碍,困难可能是地区经济利益的处理问题。只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地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是可以解决好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R],新华网,2008—06—26.[2][5]穆光宗.我国人口政策应如何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7—02.[3]2010年中国人口13.6亿是根据总和生育率测算出的[R].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论文:浅谈如何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篇6

首先,充分认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劣势。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引导孩子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基本的知识运用技能,并提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培养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的重要场所。但是,学校教育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很难做到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实现特殊化教学,因而很难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需要。此外,学校教育也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教育,很少考虑到孩子一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对此,家长一定要有充分认识。要利用家庭教育在了解孩子这点上的天然优势,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孩子创造发展特长的机会,促进孩子养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习惯和品质。

其次,努力寻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平衡点。父母要有自己教育孩子的主见。学校老师给予孩子的评价,是从学校教育衡量学生的角度和标准出发的,而考试成绩高低是其中最主要的标准。但是,真正了解孩子的,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当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认可和鼓励的时候,父母要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让孩子感到父母的支持和信任;当孩子在学校因为成绩好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有点沾沾自喜的时候,父母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帮助孩子在更多方面完善自身修养。因此,父母应主动与学校联系,建立与学校的沟通机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相互平衡、相互促进。

上一篇:学生想象作文:未来的鞋子下一篇:龙凤社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