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2025-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精选11篇)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1

在当前医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手段的日益更新的情况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

因此掌握好诊断学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强化科学正确的诊断进行疾病的治疗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同时能够帮助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的进行临床课的学习。

由于整个诊断学是条理性的知识,如果只是以教材为主,学生的教学和临床方面相互脱节,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2

1 教学为本、医教结合、引入科研

教学、医疗和科研是兽医大学办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学是基础,医疗为中心,科研是动力,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 1 教学为本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将实验内容设计好,演示给学生,再由学生复制操作一次,学生无真正思考的机会,同时教师也无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的建立诊断思维,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更不懂得如何在临床诊治疾病。故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改革后的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流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当家作主”,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预期结果,教师起到协助作用,与学生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难题。这一方法不仅做到了以教学为本的要求,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历练了诊断思维。

1. 2 医教结合

临床附属医院是教学的基础,教学为医疗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无医疗经验的教师,授课时只能照本宣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学到了书本中的知识,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不具备救死扶伤,治病的能力。为更好地发挥临床附属医院的教学功能,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把临床教学系和临床附属医院合二为一,临床教师要参与医疗工作,同时还要承担教学任务。教师深入医疗,对整个医疗过程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了解,不断掌握临床上的新技能,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具体临床教学工作中,使授课更加生动活泼。

目前,本学院已将毕业班学生的实习课程安排在医院,由临床教师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讲解;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雄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够胜任; 这将促使教师长期从事医疗工作,认真分析病例,提高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1. 3 引入科研

科技以人为本,人才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主体,发展兽医临床学术必须转换机制,以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

通过科研工作不仅能带来国内科学前沿的最新动态,进而充实丰富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独特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团结有爱的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的道德风尚。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是全面性的、先导性的、结论性的。

2 利用网络平台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兽医临床诊断学网络平台。例如利用腾讯QQ群、微信公共平台和微博等方式,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共同探讨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此外,教师通过链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有效地将理论概念与生动的实验课相结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和答疑,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教师还能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3 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通过板书来进行的,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还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形象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的容量,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有些典型病例在临床中很少遇到,如牛的皱胃变位,叩诊皱胃时发出的钢管音,教师很难用语言描述,而通过动画、图像和声音的演示,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会更全面,更直观的掌握此知识,增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

4 采用娱乐式教学法

娱乐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性和竞争性的互动方式,激励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体验到快乐和刺激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将目前深受大家喜爱的一个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移植到教学中,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教学模式。

5 小结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关键词】诊断学基础 多站式考核 临床技能 构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94-02

《诊断学基础》是一门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是各类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是阐述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课程,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医生进入临床后能否独立地从事工作。因此,教学一定要遵循既要学习最基本的理论和技能,又要为提高临床诊断疾病能力奠定基础。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又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法(Objective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由Harden 等于1975 年提出的一种以客观方式评估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办法,即在模拟临床场景及规定的时间内,使用模型、“标准化病人”,甚至病人,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临床操作,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1],是一种能全面反映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方法。OSCE作为国际医学考试通行的方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应用较为普遍,逐步成为医学教育的国际惯例,是近年来备受医学界推崇的客观、实用、能全面反映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考核方法。

长期以来,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学生《诊断学基础》课程学业成绩的方式主要是检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而对学生技能水平较少顾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就业需求。近几年来,我们将多站式考核引入《诊断学基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技能、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临床综合能力,缩短了学生从认知到能力的转化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构建《诊断学基础》基本技能多站式考核评价体系

遵循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借鉴我国优秀医学院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教学改革和办学实际及强技能、强素质的培养要求,建立《诊断学基础》基本技能的多站式考核系统。

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化验结果判读、心电图诊断分析、X-线判读)、病例书写等,对于每一站的考核,依据相关的临床考核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每一考生需考5个考站,共100分钟考完。第一站:模拟诊疗站(SP站),主要应用SP(standerd pantient)病人进行模拟诊疗,采集病史。病史采集(问诊)采用口试。包括问诊内容和问诊技巧。第二站:检体诊断站,主要是体格检查,检查对象为模拟病人。考生应以熟练、规范的手法进行体格检查并回答主考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本站主要考核考生动手能力。第三站:基本技能操作站,主要进行基本技能操作,包括胸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考生在教学模拟人上进行操作,本站主要考核考生操作规范性。第四站:实验诊断检查站,主要是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考生在电脑软件中随机抽考,每个考生须在心电图、实验室检查、X-线的测试项目中分别抽取其中1项(共3项)进行考核。考生对抽考项目进行分析,写出判读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第五站:病例分析站、临床思维建立、诊断站,主要是病历书写,要求考生根据问诊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完整病历,由主考教师根据评分表进行评分。

总评成绩为100分,其中考核成绩占90分,职业态度占10分,职业态度主要考核考生能否在病史采集(问诊)、体格检查等过程中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关心和体贴病人。考生在考核前15分钟到考站外等候并进行抽签,根据抽签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考核内容,各站同时开考,考生穿插进行。

二、对于《诊断学基础》教学的启发与促进

1.教师角色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式、启发式、直观式、探究式、项目导向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角色进一步转换,将临床知识在演示中进行穿插,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临床检查,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转换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监督者,逐步形成“教师指导与自主训练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训练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训练手段相结合、临床技能与国际化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不仅理论知识精通,而且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仅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还应该是临床一名好的医务工作者。

2.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在准备进行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的学习过程中,提倡、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训练,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延伸学生学习、训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不再是观摩者,而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亲自动手实训操作,亲自进行检查,判断检查结果,给出临床诊断,这就给学生们提出新的挑战,他们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查阅资料,主动进行多次练习,从而将课本知识进一步应用转化吸收,为早日进入临床打下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掌握学习进度,根据自我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3.考核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依靠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们往往依靠最后几周的冲刺也能取得好的成绩,考试过后又全部还给了老师,进入临床什么也不会操作,严重影响实习效果。在多站式考核中,将临床检查常用技巧技术融为一体,每一站的考核成绩都将计入最终成绩,而且我们采用多次考核方式,考核成绩不理想者,可以申请再次参加考核,每人给三次考核机会,以考促学,这大大加强了学生们的练习时间,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学生们更加重视临床实践,为以后进入临床打下基础。

这些教学方法贯穿了自主学习、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注重发展等教育教学理念,将理论与临床实训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实现教、学、练、做四合一的教学过程,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诊断学基础》课程注重临床思维、强化临床技能、职业素养训练,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特点。

三、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诊断学基础》实践教学是医学生获取临床操作技能的关键,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增强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医患沟通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通过多站式考试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进入临床打下基础。但是,我们任然面临很多的问题:(1)多站式考核应以小组进行,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来说师资力量略微不足,应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2)为了同学们能够加强练习,实验室要求长期开放,而实验室的设备相对昂贵,需要实验员的高度配合;(3)同学们临床知识缺乏,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解决问题相对简单化,可以将多站式考核方式进一步延伸入毕业生的毕业考核中,以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为我们目前来说,将多站式考核引入实验班的教学,未来将进一步推广进各专业,为学生今后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郝赤子,陈翔,王小同等.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多站式综合性毕业考试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84-85.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4

摘要:如何提高留学生诊断学临床实习课的教学质量是诊断教学中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克服语言困难,提高教师素质,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利用学校固有的先进设备和基地,是提高诊断学临床实习课质量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留学生;诊断学;临床实习教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22-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中国已成为很多国家学生的留学选择[1]。其中,新疆医科大学从2001年开始规模化的留学生教育,招生国家涉及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富汗、苏丹、韩国、卡塔尔、塔吉克斯坦、印度、美国等。诊断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在医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实习课对学生掌握理论课所讲授的内容也具有重要作用[2]。如何提高留学生诊断学临床实习课的教学质量是诊断教学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就留学生诊断临床实习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作初步探讨。

一、授课对象的特点

留学生因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具有如下特点:(1)我校接收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英语为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留学生的语言基础好、读写能力强,然而他们普遍使用的印式英语,有其自身的构音和表达特点,即使是简单的语句,不熟悉其语音就会误解,在与其交流过程中,教师常可能因为听不懂或误解学生的问题,而导致与学生不能充分的互动交流。这个特点造成了师生之间的语言障碍。另外,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实践中与患者交流十分重要,但是由于语言障碍,使得学生和患者之间无法交流,导致采集病史、查体配合等诸多环节不能有效进行,从而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影响临床教学实践效果。(2)大多数留学生性格活泼外向,显得自信、独立和活跃,对临床实习课的内容很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喜欢提问,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活跃,直到问题搞清楚为止,与教师有很好的互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3)组织纪律性较差。上课迟到、旷课及中途走出教室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课常有打断老师说话的情况,部分学生甚至态度傲慢或对教师的课堂纪律要求视而不见。学生理论课学习的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在实习课病史采集时没有思路,导致学习效果差。因此,授课教师要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做好思想准备,灵活应对教学中的应激事件。

二、带教教师的特点

带教老师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普遍比较欠缺,多数教师对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幻灯、教案可以流利地照本宣科,但在临床实习课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强的互动交流,并且表述的教学内容更为宽广,而“语言障碍”常常影响了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留学生对临床实践较为感兴趣,由于存在语言障碍,留学生无法与患者沟通以及阅读患者病例及检查报告,此时老师是学生与患者沟通获取病例信息的主要媒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常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熟练、准确的听、说能力。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的英语带有口音,语速过快,导致有时教师听不懂学生的英语,师生交流存在障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结果教师觉得难以与学生沟通,自信心丧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广泛阅读专业文献以拓宽知识面、积累专业词汇;开展集体备课(2~3次/学期),上课前反复试讲、互相评议等英语教学教研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学的老师以及授课的内容要相对的固定;针对留学生的教学,对任课教师相继采取岗前再强化培训医学英语的方法,为留学生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教学的前提。国际教育,必须引入国际医学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制定出合理和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英语授课的医学留学生教育,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医学留学生专用教材,在教材选择上,遵循以原版教材为主,国内统编教材为辅,自编教材为补的原则,结合每个病种进行回顾性复习、归纳,展开临床实习教学。由于留学生回国后还需通过其国内统一的医师资格考试方能从业,因此,我们的教学也需考虑留学生回国后的形势需要。我们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教学的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精选教学的内容,不能简单地引用国外教材,更不能对中文教材单一笼统地翻译施教,要注重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总结经验,整理和完善,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外市场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四、利用教学病例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在学习症状学中,可结合临床实践编制教学病例,这样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有效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诊断学的实践性很强,必须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尤其是体格检查法。而学习体格检查时,由于床边示教时间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实践到典型阳性体征,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诊断学示教室和模拟人这些学校固有的先进设备和基地,学生在模拟人身上可随意选择阳性体征的种类,如“呼吸附加音”、“心脏杂音”等,非常生动形象,也可以在诊断学示教室练习胸腔穿刺等技能,以填补不能在真实患者身上完成的查体,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结语

诊断学临床实习课对医学生来说是学会与患者交流、掌握临床技能、迈向临床的重要一课,留学生教学具有特殊性,因此留学生诊断实习课是一门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我们不能简单套用我国自身的医学教学模式,应探索适合留学生特点的诊断学实习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医学留学生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5

一、绪论部分

1)预后判断:对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结局所做出的估计

2)综合症状(综合征,综合征侯群): 某一疾病可能表现许多症状,这些症状常按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先后出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固定关系同时出现或按照一定次序先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3)示病症状: 某一疾病所独有的症状,据此可毫不怀疑地建立疾病诊断(能直接表明疾病,确定疾病性质的症状)(如大叶性肺炎的铁锈色鼻汁)

4)论证诊断: 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通过周密细致的临床检查,对获得的症状、资料加以分析综合,从而达到认识疾病的本质

5)鉴别诊断: 经论证诊断得出的大小不一的可能性疾病中,应用某些方法逐步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剩下可能性较大的疾病,又称排除诊断法 6)按机能障碍和病理形态改变诊断的疾病。

a)病理形态学诊断:口腔溃疡

b)机能诊断:心力衰竭,瘤胃弛缓,跛行 7)兽医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

论证诊断法: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通过周密细致的临床检查,对获得的症状、资料加以分析综合,从而达到认识疾病的本质

鉴别诊断法:经论证诊断得出的大小不一的可能性疾病中,应用某些方法逐步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剩下可能性较大的疾病,又称排除诊断法。

验证诊断法: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疾病一经诊断,就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经治疗疾病很快恢复,即证明诊断无误。

二、检查方法和程序

1.物理检查法有哪些:视诊,触诊,叩诊,嗅诊,听诊 2.触诊体表肿物判断:

波动感:脓肿,血肿,大面积淋巴外渗,存在含有液体的囊腔

生面团样:常见皮下水肿,皮下组织内有腔液浸润,常见于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营养不良 捻发感(气肿):触压病变部位柔软有弹性,有气体向邻近部位蹿动的感觉,并可听到捻发音,常见皮下气肿,气肿疽,恶性水肿等

坚实感:常见蜂窝织炎(组织发生细胞浸润)、组织增生及肿瘤 坚硬感:常见于骨瘤,尿道结石 3.门诊患畜临床检查的程序:(一)病畜登记:了解患病动物的个体特征,给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便于复诊和跟踪调查。a)动物种类:动物种属不同所患的传染病不同;对某种毒物敏感性不同;常见、多发病不同。b)品种:肉鸡易患腹水症

c)性别:公畜不育;产后瘫痪等。d)年龄:不同年龄阶段有固有的常发病。e)特征

f)畜名、联系方式等。(二)(三)

问诊

现症的临床检查:整体和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4.简答填写病历的原则和内容 原则:

1、要全面而详细、2、系统而科学

3、具体而肯定

4、通俗而易懂 内容:

1、动物登记事项。

2、主诉及问诊资料。

3、临床检查所见。

4、诊断结果,治疗原则和措施,护理及饲养管理。

5、总结。治疗结束时,以总结的方式,概括诊断、治疗的结果,并对今后的生产能力加以评定,尚应指出今后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的事项。如以死亡为转归时,应进行剖检并附病理剖检报告。最后应整理、归纳诊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或附病例讨论。

三、整体和一般检查 1.精神状态:

1)兴奋:兴奋是中枢机能亢进的结果,轻则惊恐、不安,重则狂躁不驯。见于脑炎及伴发脑炎的传染病,中暑、食盐中毒、钙缺乏、维生素A、C缺乏症等。

2)抑制:是中枢神经机能紊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轻则表现沉郁,重则嗜唾,甚至呈现为昏迷状态。见于发热性疾病及消耗性疾病;重度脑病或中毒;乳牛生产瘫痪、酮病等。

2.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判断依据:

1、分类

(1)营养状况良好(八九成膘)(2)营养不良(五成膘以下)(3)营养中等(六七成膘)

2、分类

(1)体格发育良好(2)体格发育不良(3)体格发育中等

3.被毛脱落常见疾病:

脱毛:局限性脱毛(螨病、真菌);全身脱毛(代谢病、中毒病);对称性脱毛(激素代谢紊乱)。4.皮肤颜色变化常见疾病:

皮肤颜色:白色皮肤的动物、鸡冠。(1)苍白:贫血。

(2)黄疸:肝病、溶血性疾病。

(3)发绀:猪肺疫、心力衰竭、亚硝酸盐中毒。(4)发红:充血、出血 5.皮肤弹性检查部位:

皮肤弹性:马颈侧、牛肩前、犬背部 6.眼结合膜检查可能发现的异常及疾病:

(1)眼睑: 眼睑周围结节:表明有皮肤病、疱疹病毒。

两侧眼睑肿胀:过敏、仔猪水肿病。眼睑内翻和外翻。

(2)分泌物:浆液性分泌物:眼炎、结膜炎、流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

脓性眼屎:见于犬瘟热、猪瘟等热性传热病。(3)眼球:眼球突出:见于严重呼吸困难、脑内压升高。

眼球下陷:见于严重脱水。

眼球震颤:见于脑炎、中毒。

眼球脱出:常见于外力。

(4)角膜:浑浊、溃疡见于角膜炎、VA缺乏;犬瘟热时白内障;犬传染性肝炎时角膜发蓝(正

常波斯猫)。

(5)瞳孔: 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中毒。

瞳孔散大:见于濒死期。

牛羊混睛虫病、犬眼腺瘤等(6)眼结膜的颜色: 正常:可视黏膜湿润,有光泽,呈微红色。

潮红:充血的征象。单眼的潮红,见于结膜炎、外伤;双侧均潮红,见于热性病;树枝状充血,为循环或心机能障碍结果。

苍白:贫血的特征。急性苍白,见于内出血。慢性苍白,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溶血性贫血时,则苍白的同时常带黄染。

发绀:高度呼吸困难、心机能障碍、亚硝酸盐中毒。

黄疸:胆色素代谢障碍的结果。实质性肝炎、犬传染性肝炎、鸡脂肪肝综合征。肝片吸虫病、胆道蛔虫。焦虫病、牛血红蛋白尿症、水中毒、球虫病。

出血斑、点:焦虫症。

7.常见热型及所见疾病:

稽留热:传染性胸膜肺炎,流感,大叶性肺炎等。弛张热:化脓性疾病及败血症,小叶性肺炎等。间歇热:血孢子虫病。双相热:犬瘟热

不定型发热:许多非典型疾病,如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慢性猪瘟、猪肺疫、副伤寒等。8.理性呼吸次数增多的临床诊断意义:

呼吸器官疾病 发热性疾病

心力衰弱及贫血、失血性疾病。呼吸活动受阻:膈麻痹、胃肠臌胀等。剧烈疼痛性疾病:四肢的带痛性病及腹痛症。神经兴奋性疾病:脑炎。某些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四、心血管系统检查

1.心搏动明显部位:心室收缩冲击左侧心区的胸壁而引起的震动。2.心音听取最佳点:(1)马、猪:主四肺三二尖五,三尖落在右四骨。(2)牛、羊:主四肺三二尖四,三尖落在右三间。

(3)犬:P100

3.心音强弱变化所见疾病: 心音的强弱:第一心音强度主要取决于心室的收缩力量,第二心音强度主要取决于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的血压。(1)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脱水、贫血、休克。(2)第二心音增强,第一心音减弱:肾炎、肺炎等。(3)两者均强:兴奋或运动,发热、疼痛、心脏肥大等。(4)两者均弱:心衰、濒死期、心包积液、胸水等。

4.器质性心杂音概念:是指瓣膜和心脏内部具有解剖形态学变化而发生的杂音。

5.机能性心杂音的概念: 由心脏机能相对不全或严重贫血所造成的杂音。心室扩张;严重贫血。6.如何分析心杂音: A、先区别是心内还是心外杂音:压紧听诊头杂音增强者为心外杂音,杂音不变者为心内杂音。B、再区别器质性和机能性心杂音。C、最后结合临床症状全面分析

五、呼吸系统检查 1.呼吸次数增多临床意义:

2.呼吸困难种类及所见疾病: 1)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狭窄性疾病。鼻腔肿瘤、猪萎缩性鼻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2)呼气性呼吸困难:肺气肿。3)混合性呼吸困难:最常见。

(1)肺原性: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胸水。(2)心原性:心力衰竭。(3)血原性:贫血。

(4)中毒性:内源性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外源性(亚硝酸盐中毒、氢氰酸中毒)。(5)神经性:脑内压升高、脑炎、脑肿瘤。(6)腹内压升高性:急性胃扩张、臌气。

3.肺脏叩诊界和叩诊音变化所见疾病: 肺叩诊区

(1)生理性叩诊区

(2)肺叩诊区的病理变化

肺叩诊区扩大:急性肺气肿时后界后移,下界下移。慢性肺气肿时,肺界可后移,下界上移。肺叩诊区缩小:后界前移,主要是腹内压增高导致。下界上移,见于牛创伤性心包炎。

4.动物生理性呼吸音特点:(1)肺泡呼吸音

形成:主要发生于动物吸气时。

特点:为柔和的“夫、夫”音。吸气末尾时最强,呼气时音响较弱。犬和猫最强,其次是羊和牛,而马属动物最弱。

(2)支气管呼吸音

形成:主要发生于动物呼吸时,为喉和气管呼吸音的延续。

特点:类似“赫、赫”音。吸气时弱而短,呼气时强而长。健康马听不到支气管呼吸音,牛于3-4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交点出最清楚,犬在整个肺区均可听。5.肺脏病理性听诊音及常见疾病:(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增强:普遍性增强,见于发热、贫血。局限性增强,见于小叶性肺炎。

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上呼吸道狭窄、胸部疼痛、极度衰弱、肺炎、胸膜炎、胸壁肿胀。

(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主要表现增强,见于大叶性肺炎。(3)啰音

湿啰音:为气流通过稀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或液体移动音,又称水泡音。湿啰音是支气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干啰音:由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或狭窄或大量黏稠的分泌物引起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之一。(4)捻发音:见于慢性细支气管炎。

(5)胸膜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胸膜炎的示病症状。(6)拍水音:见于渗出性胸膜炎、血胸及脓胸等。(7)空瓮音:肺脓肿、肺坏疽及肺结核等。

六、消化系统检查

1.饮欲增加或减少所见疾病: 饮欲改变:增加见于脱水性疾病;慢性肾炎;犬糖尿病、鸡的食盐中毒等。减少见于胃肠阻塞。2.吞咽障碍常见疾病: 吞咽障碍:见于咽和食道疾病,如咽炎、咽部异物、食道阻塞等。3.中枢性呕吐的概念: 毒物或毒素直接刺激呕吐中枢而引起的。胃内容物吐完后仍呕吐不止,又称经常性呕吐,见于脑炎、传染病。4.反射性呕吐的概念: 来自腹腔、消化道的各种异物、炎性及非炎性刺激所引起。胃内容物吐完后即停止呕吐,也称一次性呕吐,见于咽部异物、过食、胃炎、胃溃疡、寄生虫等。5.马属动物肠道听诊部位及所见异常: 听诊部位:马右肷部听盲肠音;右肋弓听右结肠音;左肷部上方听小肠和小结肠音;左右肷部下方听小肠音;左侧腹壁的下1/3听左侧大结肠音。肠音异常: 肠音增强:见于肠痉挛、肠炎。肠音减弱或消失:见于便秘、肠阻塞。肠音不整:慢性胃肠卡他。金属音:肠臌气。

6.反刍动物瘤胃检查的方法及所见异常: 瘤胃检查

(1)瘤胃视诊:左肷窝充盈度。瘤胃臌气、瘤胃积食。

(2)瘤胃触诊:判断瘤胃的运动机能、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及瘤胃的敏感度。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积食、瘤胃酸中毒。

(3)瘤胃叩诊:瘤胃臌气、瘤胃积食。

(4)瘤胃听诊:判断瘤胃蠕动的次数、力量和持续的时间。瘤胃蠕动音呈粗大的“吹风声”,健康牛1-3次/min,羊为2-4次/min。胃肠弛缓。

7.牛瓣胃穿刺部位: 右侧肩端线与第9肋间的交点 8.牛肠道检查部位:右肷部 9.直肠检查概念和应用: 概念:直肠检查是将手伸人直肠内,隔着肠壁对腹腔内部器官进行触诊的一种检查方法 应用:

1)马属动物疝痛病的诊断和治疗。结症

2)牛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妊娠诊断以及产科病的诊断和治疗。3)腹膜及腹腔后部器官疾病的诊断。4)盆腔器官疾病的诊断。膀胱 5)小动物肛检

七、泌尿生殖系统检查 1.尿失禁常见疾病:

1)真性尿失禁:见于脊髓损伤、昏迷。2)假性尿失禁:膀胱麻痹。2.临床所见红尿种类及常见疾病:

A、血尿:颜色因含红细胞的多少、尿液的酸碱度和出血部位不同而异。三杯尿实验法判断出血部位。见于泌尿系统出血性疾病。

B、血红蛋白尿:溶血性疾病。C、肌红蛋白尿: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 3.三杯尿判断出血部位: 步骤:

清洗外阴及尿道口后,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鉴别:

1)第一杯尿,排尿开始出现血尿或脓尿,后两杯清晰,提示病变在前尿道,如尿道炎等。2)第一杯尿和第二杯尿清晰,第三杯尿出现红细胞和脓细胞,排尿终末出现的血尿或脓尿,提示病变部位在膀胱底部、后尿道或前列腺部位,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3)三杯皆混浊或出现血尿,提示病变部位在膀胱或膀胱以上部位,如肾盂肾炎,肾小球炎等。

4)血尿如三杯尿呈均匀血色,镜检都有大量红细胞,多见于肾结核、肾结石、肾炎等;仅有前段血尿者,见于尿道损伤、肿瘤、前列腺炎以及肉阜等;仅有后段(第三杯)血尿者,见于急性膀胱炎、膀胱结石或肿瘤、前列腺病变等。

5)脓尿如三杯尿均呈混浊,镜下全程有大量脓细胞,多见于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积脓、肾肿瘤合并感染、泌尿生殖系邻近器官或组织的脓肿向尿路穿破等;脓尿仅见于第一杯者,见于急性、慢性前尿道炎;仅有终末脓尿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后尿道炎等。[1]

八、神经系统检查

1.中枢性瘫痪和末梢性瘫痪的概念:

中枢性瘫痪:大脑、脑干、脊髓背角细胞病变所引起的瘫痪,又名上行运动原性瘫痪。伴随意识障碍,脊反射增强,肌肉紧张性增高,瘫痪的肌肉不萎缩。

外周性瘫痪:脊髓腹角细胞、腹根及其分布到肌肉的外周神经病变所引起的瘫痪,又名下行运动原性瘫痪。肌紧张力降低,反射降低,迅即萎缩。

浅感觉种类:皮肤和黏膜感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等 浅反射和深反射的种类:

1、浅反射:指皮肤和黏膜反射。耳反射,鬐甲反射,腹壁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眼睑反射。

2、深反射:指肌腱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九、实验室检查

1.核指数概念:

中幼细胞+晚幼细胞+杆状细胞 核指数=_______________

分叶细胞

2.白细胞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意义:

白细胞计数(WBC):指计算每升血液内所含白细胞的数目,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和血细胞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WBC-DC):指利用染色的血液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 白细胞计数意义: 1).白细胞增多: 2).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分类指数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

J 常见急性细菌性传染病。

J 某些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

J 急性炎症(如急性胃肠炎、肺炎、子宫内膜炎、急性肾炎、乳房炎等)。J 化脓性疾病(如化脓性胸膜炎、蜂窝织炎等)。J 中毒性疾病(如酸中毒、尿毒症等)。J 注射异种蛋白(如血清、疫苗等)。J 外科手术

• 2)中性粒细胞减少 J J 病毒性传染病 严重的败血症。J J 严重的贫血性疾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理化因素(如放射线、氯霉素、铅等)。各种疾病的垂危期

3.配血实验方法及判断: 方法(交叉配血试验):

取一载玻片,用蜡笔在玻片上分别注明主、次侧字样。在主侧滴受血犬血清2滴及供血犬的5%红细胞盐水混悬液(取全血用生理盐水做8-10倍稀释,以l 500r/min离心 5min,弃去上清液,取血细胞泥用生理盐水配成5%的浓度)1滴;次侧滴供血犬血清2滴。及受血犬5%红细胞盐水混悬液1滴。混匀,室温下20-30min,观察结果。结果判定

(1)主侧和次侧的液体都均匀红染,无红细胞凝集现象,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界线清楚,表示配备相合,可以输。

(2)主、次两侧或主侧红细胞凝集呈沙粒状团块,液体透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堆积在一起,分不清界线,表示配备不合,不能输。

(3)如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时,可有两种情况:供血动物血清中的抗体是免疫性抗体,不可输。供血动物血清中的抗体属于正常抗体,效价不高时,可以输。

4.肝脏、肾脏、肌肉损伤和胰腺功能障碍主要血清特异性酶:

•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和心肌,是犬猫肝损的特异性指标。60-400U/L为中度肝损(肝硬化、慢性肝炎);大于400U/L为严重肝损(急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是肝损的辅助指标,必须排除骨骼肌和心肌的损伤。两种酶等比例升高,说明肝细胞损伤轻;AST升高比例明显高于ALT,说明肝细胞受损严重,比例相差越大,损伤程度越重。

• ALP(碱性磷酸酶)大部分来自肝脏(成年)和骨骼(幼年),用于肝损、骨骼、肌肉、癌症诊断和黄疸鉴别。糖皮质激素或抗癫痫药物。

GGT(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胆管上皮、肝脏、胰腺,GGT轻中度升高见于肝炎、胰腺炎、糖皮质激素药物。重度升高提示胆囊炎、阻塞性黄疸、肝癌。高于正常值4倍以上时考虑肝癌或严重的肝胆感染

ChE(胆碱酯酶):肝损和有机磷中毒时活性降低。

5.尿液有机沉渣种类及常见疾病: 有机沉渣种类(p198):

A、上皮细胞:肾上皮细胞;膀胱上皮细胞;输尿管和尿道上皮细胞。B、血细胞、脓细胞及黏液

C、尿管型:肾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 6.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

十、特殊诊断

X线的防护材料:铅

影响X线穿透能力和曝光量的因素:

毫安秒的概念:毫安秒(mAs):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代表X线量的多少。一般对中小动物胸部6-15mAs,大动物胸部15-35mAs,大动物四肢8-20mAs。在机器性能容许情况下,原则上以选择尽可能短的曝光时间为佳。造影剂的种类及应用:

阴性造影剂:又称气体造影剂或可透性造影剂,空气或发泡剂,应用:常用于关节造影、气腹造影、膀胱造影等。注意防止气体进入血管产生气栓。

阳性造影剂:又称不透性造影剂。常用的有钡剂和碘剂,应用:钡剂主要用于消化道;碘剂主要用于泌尿道、脓腔、瘘管、脊柱的检查。影响X线照片清晰度的因素:

(1)有效焦点面积:X线管的焦点面积越小,照片的清晰度越高。

(2)焦片距:焦片距越远,影像越清晰;越近,则影像越模糊而放大失真。(3)投照部位与胶片的距离:距离越近,影像越清晰;否则相反。(4)X线的投照方向与角度:一般使X线的中心束垂直于胶片的中心。

(5)投照部位的固定:摄影曝光的瞬间,投照部位应绝对固定,任何移动会使影像模糊。骨折的X线影像学特点:

骨折的X线表现:不仅能够诊断骨折的种类、性质,而且能够在X线监护下进行整复、固定,并在骨折愈合的整个过程中经常用到X线。

1、骨折线:应拍摄正、侧位两张照片。

2、骨折端端移位:正侧位拍片。

3、嵌入性骨折:嵌入部分密度增高;骨皮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消失;骨的长度缩短。

4、压迫性骨折:也称楔形骨折。

5、撕脱性骨折

6、青柳样骨折(幼畜)

超声诊断概念:利用超声成像的原理,向动物体内发射超声,当超声波碰到两种不同密度脏器的界面或脏器与病变的交界面时,可被反射回来,并接收和记录超声反射信号,根据该信号的特点,取得信息,作出诊断。

超声诊断仪的类型:

(一)A型(Amplitude mode)超声诊断法:将超声回声信号以波的形式在示波器上显示,以波幅构成的图像称回声图(echogram)。

(二)M型(Motion)超声诊断法:用接收到的超声反射信号去调制示波屏上的亮度,形成光点扫描,纵坐标为扫描空间位置,代表被测结构所在位置的深度变化,横坐标为光点慢扫描时间。从反射光点的移动可观察反射体深度及其活动状况而显示出位置时间曲线图。获得的图象称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

(三)D型(Doppler)超声诊断法:将超声回声信号以声音形式显示,主要用于检测体内运动脏器的活动。

(四)B型(Brightness mode)超声诊断法:将回声信号以光点明暗形式显示出来,构成二维断层图像或切面显象,这种图像称声象图(sonogram)。既能作静态观察,又可作动态观察。彩超

探头频率和分辨力的关系:

膀胱结石、体腔积液、子宫蓄脓的B超影像特点:

心电图导联:

1、双极肢导联:又称标准肢导联。LⅠ导联、LⅡ导联、LⅢ导联。

2、加压单极肢导联:aVR导联、aVL导联、aVF导联。

3、单极胸导联:V1(右心室),V2(室中隔),V3-6(左心室),V7(心尖部)

4、A—B导联

心电图P、QRS、T波代表意义:

P波:代表心房去极过程的电位变化,P波前支代表右心房激动,后支代表左心房激动。P波高而尖,是右心房肥大的特征。P波时间延长且有切迹,是左心房肥大的特征。P波消失,表示心律失常。P波呈锯齿状,见于心房颤动。P波倒置,表明有异位兴奋灶存在。P波分裂和重复,表示左、右心房不同时去极,见于心肌局部病变。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过程的电位变化。Q波增宽加深与心肌栓死有关。R波电压增高见于心肌功能状态良好、交感神经兴奋等。R波电压降低见于心肌萎缩、副交感神经兴奋、心包炎、心肌梗死等。R波分裂和重复见于房室束支病变。

T波:反映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高血钾时,T波高而尖,似“帐篷”;急性心肌缺血时,呈现深而尖的倒置T波。

心电图纸每一纵格和横格代表的意义:

横格代表电压,标定电压1mv,每个小格0.1mv;

纵格代表时间,纸的走速50mm/s(25mm/s),每个小格0.02s(0.04s)。

十一、综合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肝变期表现最典型,在肺野的中下部显示大片广泛而均匀致密的同质性阴影,呈弧形向上隆起。P287

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表现为斑片状或斑点状渗出性阴影,大小和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可沿肺纹理分布,肺纹理增多变粗,多见于肺视野下部,当病灶融合时,形成较大片的云絮状阴影。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6

尊敬的*****医院人事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简历!

我是**医科大学2013届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很早就了解到贵单位是一所医疗水平很高,并极具医疗特色的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我一直梦想着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自20**年就读于**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毕业实习单位为**市**医院(内科实习)、**市血液中心(临床输血及检验)和**市****医院(检验科实习),20**年因成绩优异攻读**大学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医院。****是一所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甲医院,而检验科是该院的重点特色临床辅助科室,秉承“**、**、**、**、**”的科训,全心全意服务于临床和患者。我经历了检验科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整个过程,并承担实验室认可的部分工作。曾参与******检验科主办的《******》学术会议(2011.08)及《******》学术研讨会(2012.11)的筹备工作,并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

本科学习期间,曾荣获院系级奖学金、校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在****医院检验科实习期间,我掌握了现代化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了解常规标本检验的操作过程,可独立完成常规检验项目的操作,熟悉检验报告结果的临床意义,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研期间,参与完成******科技基金重点项目“*****”,已初步完成硕士研究生毕业课题《***》。现已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中华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第二、三作者发表论文5篇。曾以壁报交流的形式参加《***学术会议》,在《2012年****学术会议》做大会发言。科研方面,了解检验专业领域最新学术进展,熟悉科研设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HITACHI 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及Luminex 100多功能流式点阵仪的操作使用。

医疗事业是无上崇高的事业,我想,将来不论身在哪里我都将以高尚的医德、真诚的心,火一般的热情,不断学习,勤奋工作,努力实现“,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夙愿。再次真诚地感谢您为我开启这扇希望之门,我也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

祝:贵单位医疗/科研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大学研究生院 ***谨呈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7

1 实习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实验诊断学实习课授课地点往往设在学校实验室, 由于教学场地和经费的不足, 无法开展血细胞分析仪、尿液流式细胞仪、大型生化分析仪、酶标仪、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等大型、新型仪器操作的实习教学, 造成了实习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 学生无法建立对现代实验室的感性认识。另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仍用“讲课-实验-考试”的模式, 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临床诊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缺乏多种多样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临床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大量新技术、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实验诊断学实习课的内容和形式都明显落后, 脱离了现在临床开展的项目。实习课的教学内容还延用学习如何采血、如何在显微镜下计数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简单的手工操作;而临床化学、免疫学和临床微生物学一些常规、重要的临床检测项目在实习课教学上还是空白。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目前的教学使他们将来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时, 面临不会合理的选择检验项目、看不懂化验报告、不理解一些重要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 更谈不上分析与应用。

1.3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 实验诊断学实习课代课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比较低, 缺少科研背景, 不了解临床检验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教学时只是简单的念课本, 重复陈旧的或临床上早已淘汰的落后方法。另外, 教师普遍缺乏临床经验, 对实验背景知识了解不够, 对实习课内容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透彻讲解。

2 实习课教学改革思路

2.1 改进实习课教学模式

针对实习课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我们的实习课教学应尝试走进临床实验室, 在教学医院开辟出专门的实验室进行实习课教学, 教师结合临床实际需要选择实验课项目, 充分利用临床的场地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方便条件, 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

实习课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对一些比较抽象的实验原理和复杂实验过程的讲解中。例如, 骨髓细胞学检查中各种血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学图片、末梢血涂片中的各种正常与异常的细胞形态比较、尿沉渣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测鉴别, 特别是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各种细菌的染色特点、形态、菌落生长特点及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的复杂原理及操作的讲解。幻灯片、动画、声音等生动、形象的形式能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可观察的画面和图形, 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

建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即PBL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3]。PBL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分割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弊端,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2 结合学科发展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可以大胆删减临床上普遍不开展的实习项目以及淘汰的检测方法, 引进较为先进的诊断检验项目和手段, 着重介绍现代实验诊断技术的最新前沿进展。针对学生专业方向的特点, 教学内容上突出基础和重点, 重点讲解检测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强调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应重点学会如何正确申请检测项目以及合理采集临床试验标本的重要性, 淡化对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的讲授。在教学中, 为了增强学生对临床检验的感性认识, 解决实验诊断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可以将部分实验室教学改为见习课, 带教老师可以在仪器上演示整个试验的操作过程, 将基本理论与具体仪器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见习课不是在检验科“转一转”的简单教学模式, 而是要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见习中带教教师可以结合临床病例, 跟踪实验室检查结果, 再将检查结果反馈到临床病例分析中[4]。

2.3 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承担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教师应该既熟悉临床, 又熟悉检验, 并能将临床与检验紧密地结合, 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 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 随着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 有大批具有临床医学和检验专业背景的年青硕士生和博士生不断充实到检验科人才梯队中。实验诊断学教研室归属于具有这样优秀人才梯队、师资雄厚的检验科比较合适, 一些数据表明我国实验诊断学教研室多数归属于检验系或检验科, 这与我国检验医学队伍中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不断增加以及教学实力的增强一致[5]。教学医院应该加强对这些年青检验医师的培养, 安排他们参加检验工作及临床工作的轮转学习, 学习检验医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从而尽快完成实验诊断学教师的新旧更替, 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总之, 实验诊断学是与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 实验诊断学实习课为医学生提供了解临床实验室检查的重要实践机会。如何使我们的实习课教学模式更适应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将来专业的发展方向, 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在实习课教学实践中去不懈地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金玉英, 辛小敏, 路娟, 等.实验诊断学实习课改革的初步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14 (2) :316.

[2]刘春林, 邓德耀.《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6) :559-560.

[3]Wang J, Zhang W, Qin L, et al.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regional a-natomy education at Peking University[J].Anat Sci Educ, 2010, 3 (3) :121.

[4]耿红莲, 温海燕, 仲人前.探索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 (10) :1046-1048.

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分析 篇8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妇产科住院的患者20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有8例患者行输卵管切除术;10例行保守治疗,2例切除输卵管的同时,进行结扎双侧输卵管。结果:20例患者通过治疗均达到满意效果,10天左右基本痊愈。结论:对待异位妊娠患者,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实行不同的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治愈异位妊娠患者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异位妊娠;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099-01

正常妊娠时,孕卵着床于子宫体部内膜,当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即宫外孕,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今有小部分病例着床在子宫角或残角、宫颈即可鉴于腹腔妊娠、卵巢妊娠。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即20人,其中初产妇13人,经产妇7人,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0.7岁。20例患者中腹腔妊娠7例,卵巢妊娠11例,子宫角妊娠1例,残角妊娠1例。

2临床表现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急性发作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其发病部位,以壶腹部最多,占78%,其次为峡部,再次为伞部,间质部妊娠最少见。常见的病因为输卵管炎、输卵管粘膜破坏、纤毛受损,阻碍孕卵正常运送,输卵管发育异常,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可能造成输卵管炎,也可引起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1%但近年来有明显的增高趋势,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3临床诊断

①停经,常为短期停经,大约为6~8周,或月经过期仅数日。②阴道不规则出血为点状,暗红色,一般不超过月经量,持续或间隙性,有时可排除蜕膜管型或碎片。③腹痛,疼痛的性质可刺痛、刀割样、撕裂痛样,常突然发作,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多位于一侧。肛门坠胀感和变异感。④昏厥和休克取决于内出血的程度和速度。血压下降或测不到,与出血程度有关,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⑤妇科检查,外破裂者子宫一侧附件,可扪及包块,触痛,大小可与停经成正笔,破裂者后穹窿饱满,宫颈剧痛,子宫有漂浮感,子宫在小与停经月份基本相符。下腹部腹肌紧张轻微压痛、反跳痛、明显出血多时,有移动性浊音。⑥后穹窿穿刺是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于已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可抽出不凝固的血液,色暗红。⑦血HCG测定,比正常妊娠浓度低,破裂后可成阴性。⑧B超检查,破裂前或流产前,一侧附件可见包块甚至胚囊及胎心。⑨诊断性刮宫,一般用于阴道流血较多,刮宫见到绒毛可证实为宫内妊娠。仅蜕膜反应,可能为输卵管妊娠。

4临床治疗

4.1一般治疗主要是补充血容量,补液、输血、抗休克。

4.2手术治疗①一般采用全输卵管切除术;②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行保守型手术,即切开输卵管,取出胚胎后局部缝合,以保留输卵管功能;③有绝育要求者,可同时结扎对测输卵管。

4.3自体输血是抢救急性宫外孕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在缺乏血缘的条件下更为重要。但回收腹腔内血液必须符合下述条件:①妊娠小于12周;②胎盘未破;③出血时间小于24小时,血液未受污染,镜下红细胞破坏率小于30%;④每回收100mL血液加3.8%枸酸钠10mL抗凝,用输血漏斗垫6~8层纱布过滤后,立即输体内。

5讨论

根据近几年的临床工作实践,黄体破裂虽有腹痛、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但不应有一定停经史,腹痛发生在月经周期之前,不一定有阴道流血,妊娠试验阴性,流产,腹痛部位在下腹中部,成坠痛,先兆流产时阴道流血量少,以后增多,有血块,排除绒毛组织,休克程度与外出血成正比,腹部检查无压痛,反跳成剧痛,妇科检查宫颈无剧痛,先兆流产子宫增大,于停经相符合。宫旁无肿块。后穹窿穿刺阴性。

笔者认为,发现异位妊娠应首先做检查,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确保患者的身体和身心的康复。但需要注意的是,①采用中药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轻症或陈旧性病例,如有严重内出血,或疑间质部妊娠,或胚胎应及时手术治疗。②患者应绝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9

(一)超声物理基础

1.超声波成像原理;

2.超声仪器基本组成。

(二)超声诊断基础

1.超声基本断面和图像方位识别;

2.一般灰阶超声仪器操作,常用功能键用途。

(三)识别和区分以下声像图:正常肝、正常胆囊、正常脾、正常胰及正常肾图像。

(四)识别和区分以下典型声像图:胸腔积液、肝囊肿、原发肝细胞肝癌、胆囊结石(1-2cm大小)、急性胆囊炎、胆总管扩张、脾肿大(任何大脾或巨脾)、肾积水、肾囊肿及肾肿瘤。

(五)识别以下盆腔典型声像图(一律纵断面):正常子宫、正常膀胱、腹水(大量)、宫内节育器、(典型)早孕(8-10周)子宫及(典型)多发性子宫肌瘤。

执业助理医师

(一)超声物理基础

1.超声波成像原理;

2.超声仪器基本组成。

(二)超声诊断基础

1.超声基本断面和图像方位识别;

2.一般灰阶超声仪器操作,常用功能键用途。

(三)识别和区分以下声像图:正常肝、正常胆囊、正常脾、正常胰及正常肾图像。

(四)识别和区分以下典型声像图:胸腔积液、肝囊肿、原发肝细胞肝癌、胆囊结石(1-2cm大小)、急性胆囊炎、脾肿大(任何大脾或巨脾)、肾积水及肾肿瘤。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 篇10

今天CFDA的一纸公文,总局关于对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检测试剂盒不予注册的公告(2016年第44号),刷爆医疗器械研发朋友圈,这是一个信号,就像我们在看到2015年的722公文一样,马上戏称为“七二二惨案”。还是去年的原话:春江水暖鸭先知,冻死一批冲锋鸡。2016年的医疗器械行业整顿已正式开始,并且是拿诊断试剂祭旗,二二七风云,个中滋味,局内人最清楚。我们还是练好内功,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让国家局加班加点发布公告不予注册的试剂盒主要问题是:

(一)企业人员编造存档资料。检查组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查时,该机构提供的“临床试验项目档案文件目录”记载的18项文件中启动会议记录及培训记录、监查访视记录、试剂运送记录、机器维护记录、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共5项文件是企业人员在检查前一天补填并存放入机构的归档资料中以应对检查。

(二)试验数据不能溯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承担的360例另加25例同源比对的样本在检测用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G1200(序列号:JL 120625B)(该设备由申请人提供)中无源数据;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不能提供临床研究方案和研究报告原件,北京佑安医院不能提供临床研究方案原件。

(三)研究报告中描述的样本病种与实际不符。临床研究总报告中明确急性乙型肝炎样本共入选40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研究报告中样本为9例,抽查其中5例,临床诊断均为非急性乙型肝炎;北京佑安医院研究报告中样本为12例,经核对试验机构HIS系统,其中9例标注的诊断内容为非急性乙型肝炎;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研究报告中样本为19例,经核对试验机构LIS系统,其中1例为非急性乙型肝炎样本。

(四)研究报告中描述的样本冻存期与实际不符。临床研究报告中描述的是样本采集后在-20°C冻存不超过一个月或-80°C冻存不超过6个月,但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抽查发现6例样本采集时间为2012年和2013年,而该试验在2014年8月后开展;在北京佑安医院抽查发现1例样本采集时间为2013年11月23日,检测日期为2014年12月11日。这些样本冻存时间均超过6个月。

(五)试验过程由企业人员操作。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试验操作过程是由企业人员使用自行提供的检测仪器完成的。

针对这5个问题,我们企业要改变观念,不再让企业的销售人员,研发人员兼职做临床监查员,从去年7月22日,时代变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吧。譬如,就这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要开展临床试验,设计临床试验方案是必要的,合格的临床试验方案需结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要求以及结合产品特点、临床预期用途来制定。临床试验方案内容 1.1 伦理方面

法规指出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包括与已上市产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试验)是指在相应的临床环境中,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性能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也即方案要以试剂盒临床性能评估考核为主,检测结果不对病人发布,且不作为临床诊治依据为宗旨设计。

方案中应提及: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学准则,必须获得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研究者应考虑临床试验用样本,如血液、羊水、胸水、腹水、组织液、胸积液、组织切片、骨髓等的获得或试验结果对受试者的风险性,应提交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及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对于例外情况,如客观上不可能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或该临床试验对受试者几乎没有风险,可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后免于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必须高于科学和社会利益。为受试者保密,尊重个人隐私。防止受试者因检测结果而受到歧视或伤害。临床前研究结果支持进行临床试验。是否符合伦理要求是决定临床试验能否开展的关键。1.2 试验要求方面

法规要求: 申请人应在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临床单位开展,在满足临床试验最低样本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产品临床预期用途、相关疾病的流行率和统计学要求,制定能够证明其临床性能的临床试验方案。所以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这几点:符合要求的临床单位、满足临床试验最低样本量、临床预期用途、相关疾病的流行率和统计学要求。符合要求的临床单位

应根据产品特点及其预期用途,综合不同地区人种、流行病学背景、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等因素选择获得国家局资质认可的临床试验机构。要求要在有符合试剂盒检测用的样本的地区的医院开展。例如检测登革热病毒的试剂盒,样本要感染登革热患者的血液样本,就应该选择登革热高发地区的医院。

满足临床试验最低样本量

要求样本量要满足能正常开展临床试验,样本量不能太少。各临床试验机构样本量和样本分布应相对均衡。例如:按指导原则要求,属第三类的产品,临床研究的总样本数至少为1000 例。其中阳性病例数视各临床单位实际收治患者情况确定,但应满足统计学要求。

临床预期用途

应该涵盖试剂盒的检测方法、检测物,说明试剂盒的用途。例如:试剂盒采用XX 方法,可对XX标本中XX 进行检测。

相关疾病的流行率 可在临床试验方案的背景里提及,每一份方案都应该有一个临床试验背景来描述相关疾病、目前主流检测方法等等,相关疾病的流行率可简单叙述。

统计学要求

国家局有发布相关试剂技术审评指导原则的,可以根据指导原则要求来制定统计学内容,没有特定统计要求的一般可以统计Kappa 值、符合率、相关系数、线性等常规的统计。合理的统计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分析是证明临床性能的有力数据支持。

除以上几点外,设计方案还应考虑临床试验采用的操作方法、试验样本入选要求以及试验持续时间等。例如:试验采用盲法、对比试验设计,采用对照试剂和考核试剂同时进行盲法检测,试验结束后揭盲,对不符标本进行复检;根据对照试剂检测结果将受试标本分为病例组(阳性组)和对照组(阴性组)等;试验样本主要选取何种病例作为入选病例、样本类型为何种、临床试验持续时间几个月等。

2临床试验方案具体格式 2.1 试验背景

试验背景可以涵盖被测物质的介绍,通过背景可以了解被测物质的基本情况,还可以介绍目前检测用的主要方法,这样可以体现试剂盒使用的方法处于怎样的水平。尤其对于申报创新产品,由于运用了新的技术方法,更应突出产品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例如更便捷、更灵敏、更省时、成本更低等等。此外,还可以提及产品的应用前景等。2.2 预期用途

可以算作是对背景的总结,可用简短的一段话来概括。

2.3 试验的方法,内容和目的

例如临床试验采用XX 方法的试验设计。将样本编码,采用对照试剂和考核试剂同时进行检测,对不符标本进行复检。根据对照试剂检测结果将标本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将考核试剂检测结果与其进行比较分析,用以评价考核试剂的临床应用性能,并对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重要的依据。

2.4 整个试验过程

介绍整个试验流程,例如检测指标→试验对象入选要求→研究样本→数量及分组方法→ 样本跟踪研究→ 选取的对照试剂→ 质控→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2.5 试剂盒性能评价和统计分析 要用数据来支持试剂盒的性能,包括普遍采用的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Kappa 值、相关系数、线性回归分析、可靠性、效益评价等。

试剂盒性能评价

灵敏度又称阳性符合率,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其值越接近100%,真实性愈大。特异度又称阴性符合率,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其值越接近100%,真实性愈大。准确度又称总符合率,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其值越接近100%,与对照方法符合程度越高。

Kappa值用于2 种试剂盒测值一致性的评价。又称吻合度系数,Kappa 值在0~+1 间判断一致性才有意义。Kappa 值越大,表示一致性越好,吻合度越高。一般认为Kappa 值≥0.75,说明已经取得相当满意的一致程度。若Kappa 值<0.4,则说明一致程度不够理想。相关系数r 代表2 种试剂盒测定结果的相关程度,越接近于1 表明考核试剂盒与对照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相关程度越好。

线性回归分析评价2 种试剂盒测定结果的线性程度。考核试剂盒的结果与对照试剂盒结果所呈现的图越接近于一条直线,表明考核试剂与对照试剂测值所呈的线性越好。可靠性即检测阴阳性质控,结果应符合要求。

效益评价就是对整个试验的操作、结果分析、质量控制等过程做的综合评价,表明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

统计分析

应结合试剂盒性能评价中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用于支持试剂盒性能评价。统计分析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Kappa 值、相关系数、线性回归等指标见表1。

用下列公式计算:

灵敏度=A /(A+C)×100% 特异度=D /(B+D)×100%

准确度=(A+D)/(A+B+C+D)×100%

Kappa 值、相关系数、线性回归等通过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只有当这些评价指标的结果符合相关要求时,才能表明试剂盒的性能评价符合临床应用需求,达到了临床试验的目的。

3结论

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论文 篇11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为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岁最为多见。据报道,35上的妇女约20%子宫内存在肌瘤。

【病因】

迄今为止,子宫肌瘤的病因尚不明了。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与过多的雌激素刺激有关。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尤其在只有雌激素作用而无孕激素作用时较易发生。可能是发生肌瘤部位的组织选择性地保留较高浓度的雌激素或肌瘤部代谢能力不足,使雌二醇浓度过高。除此外,也认为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的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但其真正原因、机制尚未完全被证实。

【病理】

子宫肌瘤为实性球状形结节,表面光滑,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形成假包膜,因此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线。血管由外穿入假包膜供给肌瘤营养,肌瘤越大血管越粗。受压后可发生循环障碍,使肌瘤发生各种退行性变,如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及形成营养不良性钙化。肌瘤一般为白色、质硬,切面为旋涡状结构。肌瘤生长在体部,偶尔生长在颈部,可为多发性,也可为单发性,大小悬殊较大,一般为中等大小。

显微镜下,肌瘤由皱纹状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相交叉组成,肌纤维束间有或多或少的结缔组织纤维,旋涡状,细胞大小均匀,呈卵圆形或杆状,核染色较深。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子宫肌瘤症状的出现与肌瘤生长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有无变性有着密切关系,小的肌瘤可无症状。其主要症状如下:

(1)月经改变:多数患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2)盆腔肿块:肌瘤较大时,患者自觉下腹部有肿块,为实质性,膀胱充盈时上升。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子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加及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

(4)压迫症状:较大肌瘤压迫邻近器官时,可引起尿频或便秘,压迫膀胱颈可引起尿潴留。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

(5)疼痛:一般无明显疼痛症状,但如果较大肌瘤压迫盆腔结缔组织及神经、盆腔粘连或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及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出现急性腹痛。

(6)不孕:文献报道为25%~40%.不孕。肌瘤如果压迫输卵管使其阻塞、扭曲或子宫腔变形,黏膜下肌瘤影响孕卵着床时可致不孕症。

(7)继发性貧血:若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

2.体征: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表面不平,有单个或多个结节,质硬,浆膜下肌瘤可扪及质硬肿块与子宫有蒂相连,活动;如为黏膜下肌瘤,子宫可均匀增大;如为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在阴道内可见红色、实质性、表面光滑的肿块:如合并感染,表面可有渗出液及溃疡形成,分泌物有臭味。子宫颈肌瘤时,宫颈一唇被肌瘤占据,另一唇被拉平,变薄,正常大小的子宫体则被推向腹腔。

(二)诊断标准

1.症状: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有规则阴道出血,白带增多,血性、脓性或伴臭味,盆腔包块及伴随的压迫症状、疼痛、不孕及继发性贫血。

2.体征:妇科检查子宫增大、结节、不平,单个或多个结节、质硬等。

3.辅助检查:B超、探测宫腔、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等可协助诊断。

(三)鉴别诊断

1.妊娠子宫:停经及早孕反应,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合。

2.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腺肌瘤有继发性、渐进性加剧的痛经,腺肌病时子宫均匀增大,一般不超过2~3个月妊娠大小,且伴有经前、经时子宫增大,经后缩小。子宫腺肌瘤时,子宫有局限性、质硬的结节状突起。

3.卵巢肿瘤:无月经改变,多为偏于一侧的囊性肿块,可与子宫分开,但实性卵巢肿瘤常可误诊为浆膜下肌瘤,肌瘤囊性变也易误诊为卵巢肿瘤。

4.盆腔炎性包块:有盆腔感染病史,肿块边界不清,与子宫粘连或不粘连,抗感染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

5.子宫畸形:双子宫与残角子宫易误诊为子宫肌瘤,通过检查可协助诊断。

6.子宫肌性肥大:患者一般有多产,子宫均匀性增大,探测子宫无变形,B超检查未见肌瘤结节。 l

7.子宫颈癌:较大带蒂黏膜下肌瘤脱出于阴道内并伴有感染、溃疡、引起不规则出血及恶臭排液,易与外生型子宫颈癌相混淆,应通过细胞学检查及病理检查鉴别。

【治疗】 {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可分为如下几种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1.随访观察:对于肌瘤小,无症状者,可不治疗,严密随访观察,可3~6个月随访一次。

3.激素类药物治疗

(1)雄激素:对抗雌激素,控制子宫出血及延长月经周期。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GnRHa可抑制垂体、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适用于小肌瘤、更年期或绝经期患者。

(3)米非司酮:用药后可使体内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使用可导致闭经,子宫肌瘤萎缩变小。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常用的方法。根据肌瘤的大小、数目、生长部位及对生育的要求等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2)经腹或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年轻患者或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对子宫切除术有顾虑的患者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然后行子宫整形术。

(3)经阴道黏膜下肌瘤扭除术:黏膜下肌瘤若已脱出子宫颈坠入阴道,可自阴道将蒂扭断摘除肌瘤,然后用刮匙刮除残留之蒂部。

3. 宫腔镜下手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对于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可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

1.子宫次全切或子宫全切术:对于肌瘤较大、生长迅速.或者临床症状明显,患者无生育要求,已近更年期或绝经期者,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保留一侧或双侧附件,为子宫肌瘤最彻底、最可靠的治疗方法。可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行子宫次全切或子宫全切术。

【疗效及预后】

1、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及控制症状,但达不到根治的目的,停药后症状可再次出现。

2、子宫肌瘤切除术据报道手术后的复发率为39.2%.剔除的肌瘤数目越多,复发率越高,手术后平均妊娠率可达40%。

3、子宫切除术可达根治。

【随访】

1.药物保守治疗者定期随访,观察疗效。

上一篇:专家培训会议主持词下一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