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禁毒教育领导小组(精选6篇)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分工要科学明确。一般小组内的角色分别为小组长1名、实验员1-2名、记录员1名、汇报员1-2名、材料员1名3。在设置这些角色时,小组建立的初级阶段,要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尽量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特点安排适合学生的角色。在小组建立相对完善之后,要定期让学生轮换角色。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可以充分扬每个学生特长和优势。
组建学习小组要结构合理。一般情况下,小组成员设置由4-6名学生组成,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将水平不同的孩子搭配组成小组。这样,有利于小组内部成员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能力强的学生在帮助能力差的学生的过程中,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提高。能力稍弱的学生在与其他学生共同完成任务的时候,也能得到帮助与收获。
二、制定清晰合作学习流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科学课小组学习的过程一般可分为:阐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阶段。首先,要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出一个实际的问题,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针对今天的课程内容,不可太广泛,让合作学习无从下手。比如,在水和空气一章中,有很多内容适合小组学习, 就可以设置一些直观的问题:哪种液体流得更快?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等。其次,要引导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假设,假设很重要,提出假设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有自我见解和思考的能力。
再次,就是做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在实验之前, 教师要组织小组确定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养成先想后做的良好习惯。最后,根据实验现象推出实验结果,说明之前假设是否成立。通过这四个流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利用已有知识提出合理的假设的能力。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选择好教学内容和学习程序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小组教学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应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比如, 学生自己学习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互相帮助的内容,或在某个问题上可能具有多种不同观点的时候,其中包括一些实验内容。 又如,在执教《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一课中,四年级学生对自己的消化系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个体对这种认识可能不够全面,就可以适时的让学生小组讨论,互相补充观点。再加上,教师总结,纠正错误观点,就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学内容。最后,再让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食物旅行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程序上,小组学习基本可分为:互学--展学--评价三个阶段。
1.互学过程,成员职责明确,提高参与度。互学过程中需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避免能力强的学生做了所有的工作,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无事可做的局面。只有小组内分工明确,才会使探究过程有序的展开。反之,容易出现合作过程混乱等现象。这不但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不利于小组团体意识的增强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2.展学过程,让学生学会汇报、倾听、质疑。表达能力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很重要,小组学习的展学--汇报过程提供了锻炼学生总结和表达能力的机会。小组汇报可以根据汇报内容,由全体成员或者部分成员完成,成员们可以自己分工进行展学。比如,《植物的叶》一课中,叶子的分类的活动的展学中,有的同学负责讲解,有的同学负责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 有的同学负责管理班级的纪律,有的同学负责补充讲解的同学说遗漏的观点,有的同学负责答疑。
在别的小组展学时,要训练其他小组学会倾听,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倾听之后要学会分析对方的观点并给出客观的点评和补充。还要培养孩子学会判断、追问和质疑。训练学生判断对方的观点是否成立和合理。对方阐述不详细时,有礼貌的追问,请求同学作进一步的解释。在对方观点与自己观点相矛盾时,勇敢地提出质疑,充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师有效指导和点评。在学生展学之后,教师要给予有效的点评。教师的点评内容应包括学生展学过程表现和展学观点两个方面。展学表现的点评包括学生的表达是否流畅、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的站位站姿是否标准美观等。展学观点的点评,教师应做总结性发言。如小组观点正确教师应强化重点知识点,小组观点有偏差教师应给予纠正和解释。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一)充分利用组间互学
每个小组发言展学之后,要给其他学生充分的空间来评价,让学生点评发言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倾听别人观点的习惯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素养。
(二)教师要合理的设置评价机制
教学中,我常采用小组间竞争的机制。每一堂课给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加分奖励和表扬。将加分进行累计,定期公布各个小组的得分,并加以适当的表扬和奖励。由于小组间能力和特点也有差别,在对小组进行奖励和加分的时候,不仅仅要奖励知识能力较高的小组,还要设置“倾听奖励”“纪律奖励” “合作奖励”等等。
总之,在“学本式”教学课堂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置适合的教学内容,通过有序小组互学,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教师充当绿叶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智慧的光芒。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也是高效课堂的学习方法。在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实施小组互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探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现状;国内研究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好的一面,往往还有很多诱惑,俗话说:“打开窗户飞进来的是麻雀,但更多的是苍蝇。”那由于中小学生们正处于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阶段,且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自制力和分辨力较差,加上在禁毒防艾这一方面的教育仍严重缺失,所以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通过阅读现有文献,并初步梳理关于我国中小学禁毒防艾教育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李延莉,张若谷对贵州省六所中小学校进行了禁毒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一定认识,但认识不足,如有24.19%的学生不知道注射毒品易导致艾滋病感染,有4.4%的学生认为毒瘾很容易戒掉,可见青少年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还待于加强。而贵州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生拒毒的思想基础不够牢,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不够强。第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接受毒品预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差距,起点不一致,发展不平衡。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两专”难于保障。“两专”是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专门教师和专项经费,它是开展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第三,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难于形成。
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开展始于1990年,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提到云南省禁吸工作中存在着的新生吸毒人员尚未能控制,25岁以下青少年是新生吸毒人员的主要构成群体。文中将问题和原因各归纳为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做法上流于“形式”;缺乏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不够;实效性不高。产生问题的原因,即对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专门人员和专项经费;受毒品和社会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我国虽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并没有得到很好遏制青少年减少吸毒人数的作用。侯远高教授将毒品与艾滋病在民族地区泛滥的成因分为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体制原因、主要原因和社会根源等,在对凉山地区毒品与艾滋病传播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他指出凉山禁毒防艾工作的核心在于乡村治理和民族文化建设,把扶贫创新、禁毒防艾、社会公益与民族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吸纳知识精英和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激发民族自强意识,凝聚社会和人心,培育新的发展主体,构建凉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本,从人类学的语境上分析凉山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收集的文献资料,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视角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众多研究者对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结论大体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中小学生对毒品预防意识不够,能够自觉抵制毒品能力不足以及对毒品、艾滋病知晓率偏低。
二、对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有做到,但大多以講座和课外活动的形式来呈现,缺乏统一的规划、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及明确的教学目的,导致不能足够的得到中小学学生们的重视。
三、关于中小学禁毒防艾教育宣传的反作用力。并没有使得青少年吸毒人数减少。
四、我国有许多草根防艾组织,但大多数是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和扶植。还有部分民族地区的禁毒工作没有针对主体和对象的特殊性,大多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对中小学学生、家长、教师的禁毒防艾培训工作是薄弱的、缺失的。
五、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足也将会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最后,在已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大多是提出建议或意见,真正实施到中小学的并不多。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初、最根本的问题上:说的多,做的少;计划多,落实少;任务多,实施少。缺乏对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延莉,张若谷.中小学生禁毒知识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1,第36期:30-31.
[2]赵翔.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困惑与出路---以贵州为个案进行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2007.01:70-71.
[3]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2:25-28.
[4]侯远高.西部民族地区艾滋病疫情及防治策略[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
[5]夏国美.社会学视野下的禁毒研究——青少年吸毒问题调查[J].社会科学.2003.10.
1、严格贯彻上级禁毒工作指示,每定期组织召开禁毒教育工作专题会议,拟定学校禁毒教育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全面实施
2、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范围内的“四禁”工作,即禁种、禁贩、禁吸、禁带。定期进行监督和排查。
3、负责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加强禁毒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毒品的危害性。
4、组织开展全年禁毒宣传日活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禁毒宣传,确保学校范围内无一毒品的受害者,保证校园的稳定,文明。
5、负责组织学校各处室同学校签定禁毒责任书,组织教师与学校签订禁毒责任书,学生与教师签定责任书,并认真、规范收集归档。
6、规范管理禁毒档案质料,负责收集有关禁毒教育工作方面的资料,确保资料齐全,落实到位。
7、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学校禁毒工作职责
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切实增强学生防毒拒毒意识,努力减少毒品对我校学生的危害,特成立我校“无毒害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罗文智
职责:全面负责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布置和安排,处理学校在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突发事情。副组长:冉龙彬
吴业杰
职责:负责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宣传、负责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教学活动。
组员:万新
刘冲
陈光霖
王利茂
以及全体班主任 下设办公室:由吴业杰办公室主任,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职责:负责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向学校、家长进行宣传和汇报。具体学习内容:
一、严格贯彻上级禁毒工作指示,拟定我校禁毒教育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全面实施
二、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范围内的“四禁”工作,即禁种、禁贩、禁吸、禁带。定期进行监督和排查。
三、负责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加强禁毒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毒品的危害性。
四、每年度定期组织召开禁毒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学校年度禁毒工作计划。
五、组织开展全年禁毒宣传日活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禁毒宣传,确保学校范围内无一毒品的受害者,保证校园的稳定,文明。
六、负责组织学校师生签定禁毒责任书,并认真、规范收集归档。
七、规范管理禁毒档案材料,负责收集有关禁毒教育工作方面的资料,确保资料齐全,落实到位。
八、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为继续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识,并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制教育,切实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中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教,结合我校实际,特成立法制领导小组:
组 长:李宗军(校长—主持工作)副组长:李波(主任—全面负责)
组 员:金文静、李波、杨学花、买玲、马巧娟、王有华、马文英、田兰花
刘赐贵充分肯定了“908专项”已有成果和服务应用情况, 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洋工作面临的形势, 对“908专项”总验收和“数字海洋”工作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做好“908专项”总验收的各项工作。要认真梳理“908专项”取得的各类科学成果及应用, 客观总结“908专项”组织管理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经验, 扎实做好专项的新闻宣传、展览展示等工作。二是要着眼未来, 体现价值, 促进成果应用转化。要继续抓好基础数据的应用服务工作, 大力推动评价集成成果的深化应用, 抓紧开展“数字海洋”工程的立项建设。三是要加强领导, 确保质量, 发挥最大效益。各级领导要继续高度重视专项工作, 努力确保“908专项”成果质量不下降,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会议还通报了“908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变更情况, 听取并审议了“908专项”2011年工作总结、2012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及“908专项”专题汇报。
“908专项”在百余家任务参与单位和万余名调查人员的不懈努力下, 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 “908专项”295个合同任务中, 调查任务、评价任务、“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已全面完成, 成果集成任务、沿海省市专项任务也已完成主体工作。一大批专项成果已经在海洋综合管理和沿海区域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小学禁毒教育领导小组】推荐阅读:
中学禁毒工作领导小组06-25
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07-04
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01-05
小学二年级禁毒教育作文06-10
小学生禁毒教育讲稿11-05
九宫小学禁毒教育教学计划07-12
小学生禁毒知识禁毒知识11-04
小学班会禁毒简报09-06
农村小学禁毒简报01-30
小学禁毒征文活动小结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