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论文(精选10篇)
中小学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知识,在心中牢固树立知识资本这一观念。其次,要在了解事物的过去、把握事物现实中的状况和动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事物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预测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第三,不论从事教育教学还是从事学校管理,都需要开辟崭新的思维境界,对信息要有特殊、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
2、信息科学知识
信息科学知识是指个体成员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等各方面知识的掌握。这些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有关信息的本质、特性、信息运动规律、信息系统构成及其原则、信息技术、信息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个体成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利用信息设备、信息资源的能力。具体而言:第一,要从心理上彻底地、勇敢地接受来自各方面、各角度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不遗漏任何一个角落;第二,在接受众多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和选择,留下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对已经选定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妥善地存储、管理,以防丢失、泄露,当其它领域再次需要相关信息时,要能够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对所存储的信息进行重组、归纳,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第四,教师还应具有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社会的发展凭借的正是不断传播的信息,大脑中的信息要不断与外界沟通交流,更新信息知识结构。
4、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个体成员在信息获取、使用、传播、创造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有悖道德伦理规范的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电脑病毒的攻击、网络信息的版权争夺问题、无孔不入的电脑攻击等等,都使得网络不再安全。这就对人们的道德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规范。中小学教师更应该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不偷盗他人的信息版权,不传播虚假信息,努力参与构建一个安全、畅通的网络信息环境。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状况概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亟待改进。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范围;
②有目的地访问信息源和信息库,检索所需信息;
③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加工,批判地接受;
④将提取的信息与自身的知识价值体系相结合,创设新的思维体系,完成特定目标;
⑤在访问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精神,拓宽视野空间,使其在问题解决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信息素养的不同要求
(1)信息层面上:其他学科或许只需就某一问题进行简单的检索,直接获得相关信息即可,但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了解与之相关的其它信息,将全部的东西融会贯通,并在专业理论基础上深研信息。
(2)获取信息的方法: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获取信息方面应是高人一筹的。就“检索”举例,有“一次检索”、“二次检索”,还有“高级检索”等,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在何时需要用到何种检索方法,就是其应该掌握的知识。在专业知识方面,应该更注重了解一些重要的资源网站或杂志。另外在信息的获取途径方面,应更多地利用教育群件来实现,像BBS、博客、QQ群、网络课堂、MSN等。
(3)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知识、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等处理获取的信息,妥善存储和保存;应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运用,使信息更好地融合到实践情境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生动特性;要掌握好处理图像、声音、影像、动画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在计算机操作和媒体设备的维护方面要领先一步。
(4)信息道德的培养:在获得必要的信息后,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信息的再创造,且创造的结果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切不可抄袭或照搬,像一些科研论文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之处;教学课件要突破传统课件制作模式上的条条框框,在结构、画面等方面要求创新。
三、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定位及意义
我将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定位为——创新实现性信息素养,即信息技术教师在实现自身价值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原理及知识,开发或设计新的信息系统,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其中信息意识观念是前提,信息科学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导向,这四者相互依存,构成了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实现性信息素养。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定位,应使信息技术内化为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引导他们成为“能干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信息的探求者、分析者、评价者,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的制定者,有创造性、高效的生产工具的使用者,传播者、合作者、出版者、生产者,有知识、有责任感、有贡献的公民”。这对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是一个好的典范。
一、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我们教师进修学校是专门进行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机构, 对我县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比较了解, 今年, 我参与送教下乡, 又更深入了解到我县目前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状况如下:
1. 对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促进教学认识不足。
大部分教师由于对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知识掌握的不深, 对素质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对新课程标准学习不够深入, 把信息技术素养看成是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高低, 存在为难、抵触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恐惧心理, 口头上承认信息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但实际上是披上了信息技术的外衣, 仍然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另外应试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 部分教师和学校领导还沉迷于传统教学的观念, 学校之间, 教师之间互相竞争, 以分数论英雄, 追求升学率, 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影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
2. 计算机、信息技术、多媒体体等知识欠缺, 运用能力差。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 30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能力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教学, 30岁以上的数学老师相比之下就有很大的差距。总体来说, 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低下, 常用的软件Word、Excel、Power Point和电子邮箱等日常基本不用, 只有在公开课、表演课等时才用, 而QQ和微信的日常应用相应的好些, 这就影响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
3. 传统教学经验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拦路虎。
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认为,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原因是传统教学经是经过很多年积淀下来的, 得心应手, 一切都在掌控中。
4. 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培训后维持时间短。
我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铺开已经进行了两次, 教育技术全员培训也进行了一次, 当时也进行了相应的考核, 全县教师基本上都拿到了初级或中级证书;今年元至三月分, 河南省教育厅有进行了一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再提升工程, 我县教师也都参加了本次培训。
二、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对策
根据本人掌握的我县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 结合邻近县区做法,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提出以下几点提高我县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 仅供同行商榷。
1. 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念。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观念是实践的灵魂。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多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大量的进入教学领域, 推进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我们教师应该挑战传统的教育,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按照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学校观和现代人才观理论, 进行普及, 让每一位老师都认识到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 更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主导地位。学校领导应该鼓励教师应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探索出适应信息化形势下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促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为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发展。
2. 针对不同层次情况进行分层培训。
把我县中小学教师按年龄层次和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情况分成不同层次和批次, 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寻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科学合理的推进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以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电教站信息教师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以各个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负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设计和处理教学事务, 中小学数学教师负责符合自己实际日常教学的信息技术实际运用和开发, 紧密结合, 协同运作, 推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使全县的中小学教学活动更加科学, 深入的发展, 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 从而推进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的提高。
3. 加强推进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提出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日程的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把信息技术当作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传统方法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加强互相交流, 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教学效率。
4. 展开常态化的不同形式的信息技术交流。
在全县范围内展开每学期两到三次优质课或微课大赛, 层层选拔, 优秀者给予相应的表彰, 激发并带动教师的教学改革热情, 推动教师学习多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并应用于教学内在动力。建立全县范围的各个学科QQ讨论群, 微信群, 让大家在群内自由讨论, 把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群内解决。教师们把自己独特的创意, 先进的教学理念, 优秀的课件等等都可以放到群里分享。
总之, 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不能仅靠一两次基本技能培训, 要切实推动教师运用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最优的方法就是“做中学, 学中做, 学做结合”。
摘要:本文从我县中小学教师目前的信息技术素养现状,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后又分别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最后指出, 要切实推动教师运用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最优的方法就是“做中学, 学中做, 学做结合”, 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信息素养,多媒体
参考文献
[1]徐赛华.浅谈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2]李淼浩.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西南大学, 2008.
一、教师怎样认识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一个课本一张嘴”的授课模式也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教师因此要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信息素养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新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合作、自主性学习,倡导“学中用、用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离不开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灵活的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目标,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生实际等调整教学目标,发挥教学机智,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预设的目标和生成的目标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利用该软件写一篇随堂作文,再对所写作文进行排版、嵌入图像等,达到动手感知的效果。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有哪些信息素养
(一)应具有的基本知识素养
1、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2、信息社会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信息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自己制作的网站(页)或用Blog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
4、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自学能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自学能力,也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1965年,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曾预言:微处理器上集成的晶体管数,每隔18个月就会翻一番,微处理器的计算能力也相应地成倍增长。这条著名的摩尔定律现在依然起着作用。21世纪,信息技术更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类将迎来“智能时代”。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也在不断探索、实施和发展。所以,每一位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并确定学习的方向和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5、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课程整合的能力
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把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多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过程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二)应具有的意识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教学的开展和质量,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重视对信息技术教师基本素养的培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应具有崇高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素质。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把它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为之奋斗不止。信息技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热爱自己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应具有能吃苦耐劳的品质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这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①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否则就会落后。
②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劳动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
③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要担负学校日常工作和指导其他学科教师制作课件等工作。
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计算机房和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管理和维护。
三、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现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地方师资培训网络不健全
在一些地区,教师培训机构的信息技术的师资不足和教师不太了解中小学学科教学情况,也是制约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因素。地方培训网络的不健全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地方培训网络不健全和培训渠道不畅通,使培训的信息产生递减,培训质量降低。培训之后不能有效地、及时地运用,使培训的效率递减。建立、健全地方培训网络和高水平的师资培训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2、培训内容不适应教师的需求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 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正、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争先,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竞争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并具有一定的谦让美德。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极快,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多方面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教育理论素养,而且还要有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技术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人本主义)、视听理论基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理论,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指导理论。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教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内容,并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转化为学生所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远程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和专业技术知识(如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多媒体与网络维护等)。3.宽泛的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精深扎实,而且还应拥有更广泛领域的知识。首先,由于每门学科都是相互渗透的,使得传统学科的界限愈模糊而知识的分类却愈精细。任何一位教师要想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里取得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都必须以雄厚的知识群作后盾。其次,只有教师摆脱了封闭和狭隘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才能使教育对象跟上科学发展一体化的步伐,而不致过分受到分科的束缚。第三,教师应该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及时吸取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以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师才能文理兼通、一专多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要求。
三、全面的基本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无疑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并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1.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浓度的感知。首先,要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其次,要善于发现并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第三,要具有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意识。
2.要有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伦理道德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的获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机(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和心理行为的指导者,应具备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如:具有对社会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坚决抵制不良的信息,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既不危害别人的信息安全也要时刻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学生树立信息伦理道德的典范。3.要有基本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的掌握。它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这些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如:信息技术常用名词、各种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作用;二是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与人类的影响;三是知道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数字化原理、程序、算法与数据、信息传播原理);四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如: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上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等。4.要具备熟练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信息技术教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评价和分析信息以及开发与传播信息的能力。具体概括为:一是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具有能够在广阔的信息资源中正确地判断、估计、选择自己所需 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含义的信息理解能力;三是具有能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与查找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的信息获取能力;四是具有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加工、重组、存取的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具有能通过对诸多的信息的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并以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进行有效传播的信息表达能力。信息能力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
四、较强的能力素养
教师的能力是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它必须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既不是“教书匠”,也不是计算机“维修工”或课件“制作师”,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应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型”教师。科研型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要树立“教学即教研”、“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要学会发现问题并独立选择确定课题,能运用恰当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掌握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和技能技巧,能独立撰写专题论文、经验总结、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能把学科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既是造就高素质发展人才的基地,又是教育科研的实验中心。科研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 说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反映。只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才能有创新,才能促进教学,才能形成富于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2.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随着学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除了需要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外,还可能有许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事务,如非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计算机房和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校内各科室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中小学兴趣小组的组织与活动、信息技术竞赛的组织和训练等。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能够胜任技术教学,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校本培训和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3.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掌握知识、驾驭知识,使知识迅速而高效率地转化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键。在学校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脚踏实地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学;要学会创新学习,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学习的实践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的问题和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树立多元的学生创新观。4.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 者:张德锋 都培江 王道栋
作者单位:沂水县高庄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2441187 ***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
张德锋
都培江
王道栋
【内容摘要】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最具活力的,也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运用等,日益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小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更是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小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加工、处理、评价和运用信息,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我们自己的观点与做法,总结了一些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语文信息素养
培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不同的学段也提出了搜集信息和资料,扩大阅读面的要求。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在努力的实践着。可是,有一种现象:一些阅读课上,信息资料一窝蜂的充塞课堂,甚至学生连下载的资料都读不成句,更不用谈理解、谈资料与课文的关系。”这个另人深思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共鸣,于是,在各种教学理念和中心组教研活动的指导下,我们也在语文教学中大胆的实践着。下面,就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正确把握信息素养的内涵,潜移默化地渗透信息意识
信息素养大致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及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才是全面的信息素养,而并不是在一些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找到某一篇相关的文章”,就说能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应注意训练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能力、把握文章重点的能力、提炼主要观点的能力、评价分析综合表述的能力、下载发布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同样十分关注学生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查阅资料、浏览网络、收集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个别化教学,进行探索性学习等。因此,只有全面正确理解信息素养的含义,教师才能有的放矢,潜移默化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信息意识。
二、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这一情况出发,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自主收集,开阔视野
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与更高的独立思考水平,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知识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个体的发展也必须在终身教育下考虑,要求更为主动。高效的学习来发展自我,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信息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利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先教给学生在图书室、图书馆及网上阅读的方法,并亲身带着学生去实践。初步学会搜集信息的方法。然后,每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都会解放孩子的手脚,让他们自主的、多渠道的去搜集。校图书室里去阅读摘抄;自己的课外书上阅读查询,登上网络搜集积累……例如学习《白杨》一课,我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搜集内容,形成不同的搜集小组:(1)关于新疆过去的文字资料及图片。(2)关于新疆现在的文字资料及图片。(3)关于新疆建设者的资料。对如此自主开放的作业,学生兴趣盎然,都积极主动的行动起来,几天以后,上千字的文字资料、几十张的图片带到了课堂,内容广泛、图片新颖……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们各个洋洋得意,都有一种成就感,对此,我也大加表扬他们,孩子们更加开心得不得了。每篇课文都这样坚持搜集,可多可少,只要孩子们主动搜集,就会得到老师的赞扬。天长地久,孩子们已经养成了收集资料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收集资料的习惯,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二)引导筛选、去粗取精
学生搜集来了大量的信息,只是完成了信息搜集的第一步。面对学生大量而杂乱无序的信息资料时,最重要的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从而发展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一般能力。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将相关文字、图片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并制成读书卡片;遇到与文中的内容不相符的做好标记,共同探讨;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暂且不加考虑。例如:我在教学《趵突泉》这一课时,教学的重难点 是理解趵突泉的美和老舍先生对趵突泉细致传神的描写。但是小学生很难从课本图片和字里行间了解到趵突泉的真正魅力。于是,课前我按照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选择适合本次教学的书籍、网站,搜集趵突泉和作者的有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将资料按(1)趵突泉的地位和作用;(2)趵突泉的旅游文化;(3)趵突泉的图片;(4)趵突泉的形成。进行分类整理,制成读书卡片。讲授课文时可浏览老师制作的网页上对济南趵突泉的介绍、图片,点播有关趵突泉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浏览一次泉池。切身感受一下“泉中冒出的气泡”、“泉中涌起的三个水柱”,学生接受来自教师和课本的信息,同时接受来自计算机的信息。学生自然异常兴奋,接着,教师生情并茂的说:“面对永不疲乏的趵突泉,你们有什么感受呢?顿时,教室内发言此起彼伏,这正是主体高度参与、学生智慧发展高潮的表现。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自主参与,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也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在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使问题在广泛发表意见和争论的基础上达到统一,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三)展示观点、深入认识
通过自主收集、引导筛选后,学生的信息,则变得有条理。这时,再让学生将信息资料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细细阅读。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定会有所加深,真正达到课内外结合,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通过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完善,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是信息资料深度加工阶段。例如:教学《白杨》一课时,文中描述的茫茫戈壁和那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离学生太遥远,光通过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课前,我就让学生去搜集关于新疆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建设者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通过搜集阅读,再加上课上教师的点播,同学的讨论,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真正的理解。学文结束,学生对白杨的喜爱,对建设者的崇敬都是有感而发。
三、找准评价杠杆,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中,我首先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如公开答辩、分组辩论等,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我往往不光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评价这节课上哪些信息资料用得好,从而加深学生对处理信息过程的认识;还要对这节课运用信息资料的过程做一个引导性的评价。例如,可让同学们说说,哪些同学在信息的收集、加工等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带领学生不断重新回顾信息运用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分析查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与表达能力,还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利用图书室、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会应用深入了解语言文字,提高阅读水平和人文修养,从而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小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相对低弱目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作为我们小学的一线教师,在信息应用或传播指导中,更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注意目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尽可能的多一些信息资源充分地利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 《教育学》
《小学语文教育新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习论》 施良方
人民教育出版社
【摘要】
信息时代呼唤教师角色的迅速转换和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及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如何让教师从传统角色转向新角色?教师信息素养与新角色二者的关系如何,具体的措施有那些?本文就以信息时代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切入口,加以探讨,以求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教师角色 教师信息素养
人类社会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入二十一世纪,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为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信息时代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要成功的从传统角色转换,其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成为转换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的信息素养正在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其能较好的进行信息时代的角色转换,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大课题。
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现在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已经日益普遍,它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既能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要求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人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是计算机应用素质。我们通常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配上声音,以及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过程。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求我们教师要掌握最起码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如Powerpoit、Authware、Flash、3Dmax等,以及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声音处理软件豪杰解霸等。如果教师不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就不可能游刃有余的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工作。信息技术就像一个有待发掘的大宝藏,如果想物尽其用,就需要我们懂得发掘,有效地开采。当然,并不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计算机专家,只需要我们是操作软件的有效应用者,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完善、多彩了。
其次,是艺术素质。术业有专攻,每一学科的教师其学科素质应该说是不容置疑的,我们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它的直观形象性,从而化解本学科中教学难点,减少教学坡度,提高记忆效果。因此,我们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要注意美感,要发现美,欣赏美,运用美,由此提高课件的视觉效果,使课件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除了要求内容精湛之外,在界面设计上、色彩搭配上、也是很有学问的。当课件启动时,从人类的生理角度讲,首先是它的独特的形式吸引听者,然后才是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一个课件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的过程,每一张幻灯片的制作过程,都是在构建美的过程。精心挑选每一个背景,精心制作每一个按钮,精心安排每一个图片,精心设计每一段文字的字体,颜色,以及放映方式……,将人的智慧与计算机最大程度的结合,充分实现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的结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喧宾夺主,以多彩的形式掩盖了教学的内容,相反,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的角色与地位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过程。一个人的知识是由他自己在一定的环境中及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这是长久以来不容置疑的。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步伐加快,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即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教师的地位,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为了有效地避免在教学活动中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我认为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工作服务的同时,首先就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三者的角色与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信息技术是辅助, 三者之间的稳固关系不能打破,更不能弄混弄乱,特别不能使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的主导者。
首先,教师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除了要将关键的`知识设计到问题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知识接受下来,并让学生在亲身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考虑其引导的作用,因此每一段文字的放映方式就显得很有学问,它要随着教师的讲课速度相伴出现,如果在教师还没有讲到的时候知识点就已经出现,课件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地去探索,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学会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任务更加艰巨。这样做尽管有这样做的好处,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由于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受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所以当电脑中出现了一些和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或者以它们的思维难以想像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时,教师的讲解常常被迫成了辅助。要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比如恰当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语言表述,鲜活的面目表情等等都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教师的身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才能更完美的体现。
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优化学习,而不是脱离教学而独立,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要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及课程的实施方法中,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从而滥用。
三、如何帮助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面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挑战,从社会的角度,我们可以采取的几点措施是:
(1)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应让他们认识到,教师是新的教育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如果不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于缺乏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培训,不了解它们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些教师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不良的态度:有的由于有误解,产生机器会取代人的忧虑,有失落感;有的态度冷漠,甚至拒绝在教学中使用新媒体;有的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产生恐技术症;有的害怕在教室中摆弄计算机时卡壳,当众出丑;有的对教育媒体产生恐惧心理,望而却步,从“不会用”、“不能用”到“不想用”;有的对新技术期望值过高,一旦失败,就认其无效,产生失望心理。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对新技术不回避、不排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用好新的教育技术,组织好教学。从敌视、担心到适应、接受,最后到舒适、安心。教师一旦真正发现新教育技术的价值,就会越用越爱用,越主动积极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技术。
(2)对教师进行培训
近年来,不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添置了不少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但多不能充分利用,甚至置之不用,“锁在深闺人未识”。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受到专门的培训。看来,当务之急还是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
(3)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4)抓紧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
要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有充足的配套软件。由于人们在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时,往往注重硬件的投入,忽略软件的配套问题,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或闲置而不能发挥作用。而由计算机公司或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教学软件,由于不符合教学规律,不能与各科教材及教学大纲紧密结合,虽投入很多,却不能被第一线的教师所接受,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应由软件专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教育技术专家组成一支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队伍,制作出高质、高效、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给广大教师使用。学科教师也可利用操作简便的软件开发工具,针对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自行开发短小精悍的CAI软件。
四、教师的信息素养及教师新角色的关系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时代下角色的转换是同一的,要实现角色的顺利转换,必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必然促成其角色的转换。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导致教师队伍信息素质低。目前教师的信息素养低的主要表现为:(1)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教师的学位和学历层次普遍偏低,这是因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信息面窄,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处理能力,甚至有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现象发生。(2)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因此缺乏信息意识和观念,许多时候教师不是去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更是裹足不前。因此当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成新形势下的角色转换,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五、教师个人信息素养提高的方式
从教师个人的角度看,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具体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短期培训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短期集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进修活动。主要包括:由各大学院校、教研部门等组织的短期培训,由政府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等。
(2)校本培训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基于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空暇时间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等。校本培训是最具活力和效力的师资培训活动。
(3)自发研修
这种方式是指非组织性的、自发的教师自我提升信息素养的活动组织。主要包括:阅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相关杂志;参加网络论坛的专题讨论,交流经验,自由发言,展示自我,争取支持;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发表教学成果等。
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在信息化时代,是全民素质提高的可靠保障和前提之一。因此,应该充分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当然,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其内容不断变化的概念,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其内容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梅林等,《对上海高校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调查与思考》,华东师大学报,1996年。
[2] 张情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
[3] 吴岚,《知识经济时代与教师的信息素质》,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
[4] 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
[5] 姜志兴,《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 中小学电化教育,1999年。
一、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 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因此,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 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得以前的教育模式在渐渐地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教师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而对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信息素养是21世纪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般重要的生存能力。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急剧增加的时代, 终生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 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是很难成为“名师”的。尤其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 提高教师的素质显得尤其重要。
(三)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是社会对培养对象———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
信息时代的学习, 应是一种主动的学习, 一种基于信息的学习, 一种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学习, 一种建立在网络之上的学习。信息教育的开展使得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选择,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由“要我学”切实转变为“我要学”。学习方式自主化,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让学生在网络时代中获得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 完成这一使命的任务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 因此,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关键。对于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 这对于我们处于偏远地区的教师来说, 由于受到人们思想意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便有了一定的难度, 现就本人对附近几所学校 (尤其是本校) 的走访及观察了解到的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做一分析, 从而提出培养其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及方法。
(一) 教师拥有技术设备以及应用设备的情况
首先, 设备配备有待提高。我在走访中发现, 只有部分学校具有从事远程教育所必需的硬件设备, 学校的办公室也只配备了小数量的台式电脑。有的学校还配置了多媒体教室 (里面安装有投影仪、展台、台式电脑和中控系统, 连接Internet) 。除了个别处室之外, 几乎是一个教研室只有一台台式电脑, 而有的教研室几乎一台也没有。因此, 相对教师的数量来说, 学校所配备的硬件设备, 几乎成了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瓶颈。
其次, 应用设备有待推广。我们发现, 由于年龄不同, 教师使用电脑的频率也有所不同。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的频率普遍比较低, 甚至有些老教师从来都不去多媒体教室上课, 而且也不会应用互联网搜集所需教学材料;而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的热情较高, 甚至有时会发生争夺多媒体教室的情况。总之, 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是, 年轻教师的使用热情高于老教师。
(二) 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
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潜心捕捉、发现、分析、判断、吸收和利用信息的欲望及自觉程度, 是人们对不同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反应。信息时代的教师, 如果没有较好的信息意识, 势必会使自己专业化发展产生阻碍。
经过本人的调查发现, 几乎80%的年轻教师具有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具有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而老教师在这一方面的意识较差。
2. 信息技能。
99%的教师都会开启和关闭计算机, 但是, 在应用方面, 除信息技术教师外, 只有50%的教师能简单地使用互联网搜索资源以及下载资源;45%的教师会使用Word软件输入文字, 编辑文档;30%的教师会使用Excel软件制作简单的电子表格以及简单的数据统计;50%的教师会使用Power point软件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只有很少一部分年轻教师 (年轻的物理教师和化学教师) 能够操纵Flash制作动画。同时, 我们也发现, 会使用这些软件的教师在使用软件进行文件编辑时, 都不够熟练, 也就是说, 他们缺乏操作的经验和技巧。这样, 很多时候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3. 教学应用。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发现:
(1) 只有小部分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有亲身的体验, 而且能将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当中。
(2) 部分教师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 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 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3) 大部分教师能应用信息技术简单地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4. 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求教师具备保障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 并遵循应用信息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也是知识经济社会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在重视师德建设的当今社会,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因此, 培养及提高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也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一) 从学校来讲
1. 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
由于我们所处的是西部欠发展地区, 教师的信息意识普遍较低, 因此, 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提高教师信息意识、信息观念, 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是关键。
(1) 学校要将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落到实处。通过教育和宣传手段, 为教师的信息意识创设氛围, 并订阅报纸杂志, 为满足教师的信息需求创造物质条件。
(2) 鼓励和督促教师主动地培养自身的信息意识。
(3) 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其他教师提供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最新信息, 为教师信息意识的提高提供“硬件支持”。例如:教育教学网站, 有关教育教学的最新软件及著名的教学论坛等。
2. 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促进教学应用。
良好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信息意识的物质基础。
(1) 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及常用的计算机软件, 例如学习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2) 信息技术教师要维护好学校的软硬件设备及网络环境, 为教师的正常工作提供环境保障。
3. 按需出发, 开展技术培训。
由于各学校的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 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师计算机培训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1) 学校应先将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做一摸底, 然后再针对教师不同的层次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2) 学校应派专职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初级学者培训操作系统 (如Windows 2000) 、文字数据处理 (如Word、Excel软件) 、多媒体及网络的初步运用。程度高些的教师则培训他们学习课件制作 (如Power point、Authorware、Flash) 、网页制作等。
(3) 我建议学校采用“一帮多”制度。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承担其他教师的培训工作, 并帮助其他教师提高信息技能, 为其他教师的计算机学习提供技术保障。
4. 强化考核, 建立激励机制
(1) 学校应运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 刺激教师参与学习。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作为教师晋升、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2) 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多媒体教学公开课, 并作为教师考核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当他们有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后, 就不会只是旁观者, 而会有意识地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服务于日常教学。
(3) 学校的教研处应多组织优质课竞赛 (必须有多媒体课件) , 激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二) 从教师自身来讲
1. 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
作为21世纪的教师,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要积极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培训, 将自学与集体培训结合起来, 逐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使之服务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2. 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为了使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而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多运用多媒体设备组织课堂教学, 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给自己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每学期的电教课应不少于20节 (差不多每周一节) 。这样, 既优化了课堂教学, 又提高了自己的信息技能。
3. 加强个人教学资源库建设。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无论是从网络上下载的, 或是从同事那里共享的, 都应分门别类地将它们整理在一起。例如:“教学资料”、“课件”、“测试题”、“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和充实会给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培训规划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涉及面广、人数多、任务重。为此,各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教师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地方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有关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细则,通过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长期计划,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多层级培训体系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尤其要对广大教师,特别是年龄大、职称高、积极性不足的教师的培训成果要及时进行转化和奖励,形成一套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管理体系,使培训真正成为教学实践的助手。
二、要选择和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以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建立适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案。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往往偏重于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基本技能的培养,还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应用到日常学科的教学中。因此,培训内容的设置应该坚持技术实践与理念内化的一致,即在一定的技术实践下,强调教育理论与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相互渗透。
此外,由于教师在年龄、文化水平、学科性质、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信息素养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如对教育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应该多讲一些实用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工具的使用,多讲一些技术与理论相互融合的新方法。而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则应该适当加大教育理论的培训力度。
三、要拓展培训途径和方式
培训途径如集中培训、短期讲座、专家讲学、组织教师观摩、开展课题研究等等,如果组织得力,都是加速提高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应遵循不同层次拥有不同培训方式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效率。如,首先,重点对那些具备较高信息技术水平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这些教师往往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他们接受培训后很快就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其次,对一般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普及性培训,使他们能够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在掌握信息化工具使用技巧的基础上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并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每一次培训的开始都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一个新起点。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效的有效方法。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多方面考虑,建立适合本地区教师的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情况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对教师教育技术的评价应确保能从不同层面对教师的培训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科研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让培训内容贯彻到每位教师的长期教学中,切实改变以前那种“培训完了就了事”的错误做法。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真正实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如,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测试等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的依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记录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技术等级、科研水平等。
五、加强培训后的持续跟踪服务
大多数培训没有体现教师的学习特征和工作的实践性,在培训的组织和安排上忽视了培训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的跟踪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在培训结束后,为受训教师提供持续的跟踪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够使教师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通过某一种培训方式达到最终目的,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组织者要在先期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受训者的最佳综合培训方案,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转变培训观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教师的工作重点,从教师的发展需求出发,以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组织形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切实增强培训效果,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水平一:
1、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及安装,熟练掌握教材中各种应用元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用教材中讲到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生活中的简单程序。
2、随时掌握本校微机室中的设备状况,能够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简单的故障排除。对病毒、恶意插件等不利于机器正常运行的恶意程序能够做到有效预防、有效查杀,保证机器正常运行不受侵害。
3、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校网络结构,会使用网络设备,会制作简单网站。
4、能够为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5、能够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水平二:
1、能熟练掌握一种编程语言,能编辑机器人程序使之完成一定任务。
2、能维护全校的网络设备,能够管理并维护宽带网络出口,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诊断,并能进行一般的故障排除。
3、会安装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熟悉一种网络操作系统,能制定网络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方法,制定出一整套校园网资源建设的实施方法,高中教师掌握asp等交互语言。
4、能够对视频和声音进行摄、录、编的操作。
5、能够辅助校长对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对学校的信息技术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
1:超声波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的。
A声音 B速度 C距离 D方向
A
B
C
D
答案:C 错误
2:教师学习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
A研究最新技术 B学科建设需要 C兴趣 D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下一代
A
B
C
D
答案:D 错误
3: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4: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5:下面不是乐高机器人常用的零件种类的是:
A积木与横杆 B连接器 C动力机械 D主控器
A
B
C
D
答案:D 错误
6:一个40齿齿轮,一个5齿齿轮求最大齿轮比()
A、1/8 B、1/128 C、1/16 D、1/64 A
B
C
D
答案:A 错误
7:9898有几个红外传感器
A 0 B 1 C 2 D 3 A
B
C
D
答案:A 错误
8: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
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9:程序一般有()种结构。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10:乐高4C教学模式是联系、建构、反思和:
A创新 B拓展 C延伸 D延续
A
B
C
D
答案:D 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1:教师学习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
A研究最新技术 B学科建设需要 C兴趣 D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下一代
A
B
C
D
答案:D 错误
2: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3:9898有几个红外传感器
A 0 B 1 C 2 D 3 A
B
C
D
答案:A 错误
4:超声波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的。
A声音 B速度 C距离 D方向
A
B
C
D
答案:C 错误
5:一个40齿齿轮,一个5齿齿轮求最大齿轮比()
A、1/8 B、1/128 C、1/16 D、1/64 A
B
C
D
答案:A 错误
6: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7: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马达。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8: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9:程序一般有()种结构。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10:下面不是乐高机器人常用的零件种类的是:
A积木与横杆 B连接器 C动力机械 D主控器
A
B
C
D
答案:D 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
1: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马达。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2:9898有几个红外传感器
A 0 B 1 C 2 D 3 A
B
C
D
答案:A 错误
3:程序一般有()种结构。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4:“认识乐高机器人”一节里开头播放的视频的名称是:
A 机器人研究 B 机器人重塑我们的未来生活 C 未来机器人 D 走近机器人
A
B
C
D
答案:B 错误
5:制作一个走迷宫的机器人,应该使用那些传感器()A、声音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角度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A
B
C
D
答案:B 错误
6:下面不是乐高机器人常用的零件种类的是:
A积木与横杆 B连接器 C动力机械 D主控器
A
B
C
D
答案:D 错误
7: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
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8:超声波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的。
A声音 B速度 C距离 D方向
A
B
C
D
答案:C 错误 9: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10: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
1:制作一个走迷宫的机器人,应该使用那些传感器()
A、声音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角度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A
B
C
D
答案:B 错误
2:“认识乐高机器人”一节里开头播放的视频的名称是: A 机器人研究 B 机器人重塑我们的未来生活 C 未来机器人 D 走近机器人
A
B
C
D
答案:B 错误
3:程序一般有()种结构。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4: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5: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马达。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6:超声波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的。
A声音 B速度 C距离 D方向
A
B
C
D
答案:C 错误
7:一个40齿齿轮,一个5齿齿轮求最大齿轮比()
A、1/8 B、1/128 C、1/16 D、1/64 A
B
C
D
答案:A 错误
8: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
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9:9898有几个红外传感器
A 0 B 1 C 2 D 3 A
B
C
D
答案:A 错误
10: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
1:乐高4C教学模式是联系、建构、反思和:
A创新 B拓展 C延伸 D延续
A
B
C
D
答案:D 错误
2: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3: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马达。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4: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5:一个40齿齿轮,一个5齿齿轮求最大齿轮比()
A、1/8 B、1/128 C、1/16 D、1/64 A
B
C
D
答案:A 错误
6: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
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7:教师学习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
A研究最新技术 B学科建设需要 C兴趣 D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下一代
A
B
C
D
答案:D 错误
8:下面不是乐高机器人常用的零件种类的是:
A积木与横杆 B连接器 C动力机械 D主控器
A
B
C
D
答案:D 错误
9:程序一般有()种结构。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10:“认识乐高机器人”一节里开头播放的视频的名称是: A 机器人研究 B 机器人重塑我们的未来生活 C 未来机器人 D 走近机器人
A
B
C
D
答案:B 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
1: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
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2:制作一个走迷宫的机器人,应该使用那些传感器()
A、声音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角度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A
B
C
D
答案:B 错误
3: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4:下面不是乐高机器人常用的零件种类的是:
A积木与横杆 B连接器 C动力机械 D主控器
A
B
C
D
答案:D 错误
5: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6:“认识乐高机器人”一节里开头播放的视频的名称是:
A 机器人研究 B 机器人重塑我们的未来生活 C 未来机器人 D 走近机器人
A
B
C
D
答案:B 错误
7:超声波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的。A声音 B速度 C距离 D方向
A
B
C
D
答案:C 错误
8:9898有几个红外传感器
A 0 B 1 C 2 D 3 A
B
C
D
答案:A 错误
9:教师学习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
A研究最新技术 B学科建设需要 C兴趣 D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下一代
A
B
C
D
答案:D 错误
10:一个40齿齿轮,一个5齿齿轮求最大齿轮比()
A、1/8 B、1/128 C、1/16 D、1/64 A
B
C
D
答案:A 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
1:制作一个走迷宫的机器人,应该使用那些传感器()
A、声音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角度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A
B
C
D
答案:B 错误
2: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3:程序一般有()种结构。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4: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马达。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5: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
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6: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7:教师学习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
A研究最新技术 B学科建设需要 C兴趣 D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下一代
A
B
C
D
答案:D 错误 8:超声波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的。
A声音 B速度 C距离 D方向
A
B
C
D
答案:C 错误
9:下面不是乐高机器人常用的零件种类的是:
A积木与横杆 B连接器 C动力机械 D主控器
A
B
C
D
答案:D 错误
10:9898有几个红外传感器
A 0 B 1 C 2 D 3 A
B
C
D
答案:A 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
1:乐高4C教学模式是联系、建构、反思和: A创新 B拓展 C延伸 D延续
A
B
C
D
答案:D 错误
2: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
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3: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4:下面不是乐高机器人常用的零件种类的是:
A积木与横杆 B连接器 C动力机械 D主控器
A
B
C
D
答案:D 错误 5:9898有几个红外传感器
A 0 B 1 C 2 D 3 A
B
C
D
答案:A 错误
6: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马达。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7:“认识乐高机器人”一节里开头播放的视频的名称是:
A 机器人研究 B 机器人重塑我们的未来生活 C 未来机器人 D 走近机器人
A
B
C
D
答案:B 错误
8:教师学习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
A研究最新技术 B学科建设需要 C兴趣 D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下一代
A
B
C
D
答案:D 错误
9: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10:制作一个走迷宫的机器人,应该使用那些传感器()
A、声音传感器 B、光电传感器 C、角度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A
B
C
D
答案:B 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10分)
1:“认识乐高机器人”一节里开头播放的视频的名称是:
A 机器人研究 B 机器人重塑我们的未来生活 C 未来机器人 D 走近机器人
A
B
C
D
答案:B 错误 2:超声波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的。
A声音 B速度 C距离 D方向
A
B
C
D
答案:C 错误
3:一个40齿齿轮,一个5齿齿轮求最大齿轮比()
A、1/8 B、1/128 C、1/16 D、1/64 A
B
C
D
答案:A 错误
4: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马达。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5:一个乐高EV3主控最多可以接()个传感器。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D 错误
6:乐高4C教学模式是联系、建构、反思和:
A创新 B拓展 C延伸 D延续
A
B
C
D
答案:D 错误
7:程序一般有()种结构。
A1 B2 C3 D4 A
B
C
D
答案:C 错误
8:下面不是乐高机器人常用的零件种类的是:
A积木与横杆 B连接器 C动力机械 D主控器
A
B
C
D
答案:D 错误
9:乐高EV3编程软件是一个()编程软件。A图形化 B流程图 C命令行 D结构化
A
B
C
D
答案:A 错误
10:乐高EV3机器人是乐高的第几代产品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论文】推荐阅读:
论小学信息技术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素养论文教育论文07-15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及启示论文07-24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07-04
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科论文06-25
202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09-20
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路10-05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09-1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0-08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论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