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七夕”的古诗词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关“七夕”的古诗词(推荐8篇)

有关“七夕”的古诗词 篇1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被世人视为爱情的象征。这也成为了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关于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大东》篇原是一首表现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怨刺周王室的诗。这一节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 车;当今的统治者也是如此,虽身居高位,却无恤民之行,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 事情节。此时,它们只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到西汉时期,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塑像,面面相对。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 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都明确指出在昆明湖畔的左右两侧分别塑有牵牛、织女像。他们已从天上来到人间被远远地隔离在湖的两 边。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见明显。《古诗十九首》首先透露了这一信息。其中的《迢迢牵牛星》吟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里的牵牛、织女二星已具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受着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而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清楚的。

进一步说明问题的,是东汉人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其中有一段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见《岁华纪丽》)

这表明,在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风俗之中了。发展到这一步显然是要经过相当长并且是十分积极活跃的演进过程的。

稍后的三国时期,更有不少诗文反映了这一内容。如唐代李善为《文选》魏文帝《燕歌行》作注时引了曹植《九咏注》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可见牵牛织女已经成为诗人表现爱恋和思念之苦的一种突出和常用的意象。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三国)曹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唐)杜牧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宋)秦观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香子(宋)李清照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却无语。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有关“七夕”的古诗词 篇2

关键词:七夕节,文化遗产,活化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如春节、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 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模塑过程。传统节日是传统民间文化生命力的集中展示, 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 更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与强化。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 我们的民族正在大量、迅速地流失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而这些文化遗产正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 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更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凭借。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给节日的定义是:“岁时节日, 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 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 有不同的民俗活动, 且以年度为周期, 循环往复, 周而复始。”[1]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农业社会阶段, 传统节日都被打上了深刻的农业社会的烙印。“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以阴历计算, 亦被称为, 岁时节日-, 源于古代历法纪年和季节气候的计算排列。”[2]七夕节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在世界民族节日画卷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七夕节的起源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完善对七夕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七夕节经过了长期的发展, 其流传下来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体看来, 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 顾名思义, “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节、牛郎织女传说都有着浓厚的农耕社会经济的特点。

然而, 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农业社会时期的岁时节日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与情感需要。在现代社会, 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往对吃饺子、穿新衣、乞求心灵手巧等等节日的期待已经无法带给现代人以足够的兴奋和刺激, 传统社会节日中升腾起来的幸福感也变得越来越遥远。其次, 传统的岁时节日因其自身在人性化、娱乐性、公共性等方面的局限性, 加上西方节日的冲击, 许多传统节日都无法逃脱日渐式微的命运。时至今日, 有很多年轻人对七夕节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对七夕节的习俗亦是了解甚少, 更谈不上喜爱。为了保护传统节日, 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地位, 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 我们需要付出一系列的努力来传承与发展七夕节、“活化”传统、“活化”附着其中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挖掘七夕节日内涵, 改造传统节日以适应时代需要

七夕文化是一种确认女性社会性别的文化, 其中包含了许多积极的成分, 如它具有维护家庭稳定、宣泄女性情感的功能, 同时也弘扬了恒久的爱情主题。一些民俗学家如汪玢玲、贺学君等就干脆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为了有效的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 针对七夕节,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我们需要对其永恒、人性化的爱情主题进行弘扬。

这不仅契合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本源, 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也是对西方“快餐”爱情的一种反驳。我们要弘扬牛郎女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要充分体现对家庭团结稳定的维护。在每年的七夕节到来之际, 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强夫妻之间、年轻人之间的感情。比如:可以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主题举办活动, 让年轻的夫妻来体会一下牛郎织女相会的情形, 在浪漫的情境中增加二人的感情;同时, 也可以以“七夕相会”为主题, 举办相亲类的活动, 让未婚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同龄人, 增加彼此的了解, 更进一步的能够牵手走到一起。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 也能够让人们对七夕节的来历、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情节框架有大致的了解,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收获了感情又促进了传统节日的传承。

2、对繁琐的乞巧形式要进行改造, 增强其适应性与娱乐性。

中国地大物博, 历史源远流长,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形式的七夕节习俗。总体看来, 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 顾名思义, “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传统活动大都是在乡村进行的, 如祈祷祭拜、穿针引线, 这些都难以适应城市男女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因而要适当地对乞巧的形式进行改造, 使之简洁而不失趣。同时, “从民俗学的角度, 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 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 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 像是一种负担, 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感觉这传统节日;”[3]中国传统的节日很多非常注重人际交往、伦理教化, 而且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的私人领域内的活动。相对而言, 轻松浪漫的娱乐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庆贺活动就比较少。七夕节, 我们可以开发一些轻松浪漫的娱乐与情感表达方式, 开发大型的娱乐活动与一些有趣浪漫的节日产品。如七夕这一天在大型娱乐活动中, 男女双方可以对歌、跳舞, 可以互赠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礼物, 如女送男情人结或荷包等, 情人结代表有情人之间永结连理、永结同心, 荷包则是古代女子送给男子的定情信物;男子则可以送给女子百合花, 代表爱情长久, 百年好合。

从以上看, 只有对七夕节有了准确的定位, 对其表现的主题有了充分的把握, 并且有了明确的节日载体, 七夕节的传承才会稳步推进, 其它传统节日的传承也应该是这样。

(二) 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大力传播七夕节文化

自现代社会转型以来, 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这越来越大的挑战, 其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以至于有的学者提出“保卫春节”的口号。此前后, 不少民俗学者如贺学君、乌丙安、陶立、刘魁立、叶兆麟等纷纷接受媒体的采访, 对传统民俗节日如春节、七夕节、清明节等的保护与传承谈了自己的看法。传统节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学大家、南师大教授常国武先生提出:“传统的民族节日被冷落和西方的‘洋节’被追捧并非偶然事件, 这说明我们对自己传统的节日保护得不够, 宣传得不够, 尤其是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得不够。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中几乎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就很难激发起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4]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功能, 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途径加大节日文化的传播。因为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生命力所在。在当下,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传媒手段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 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合理正确的引导民众自觉的爱护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1、影视媒介。

即将民间的传说、风俗文化, 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影视作品来表现传统文化, 宣扬传统节日, 这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带动力。近些年来,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比如, 《牛郎织女》、《白蛇传》、《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这些影视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 宣扬了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的文化内涵。具体到七夕节来说, 即是通过大量的考证和搜集资料, 拍摄高质量、高水准的影视作品或者人文记录片来反映牛郎织女的传说, 引导民众加深对七夕节的了解。

2、网络媒介。

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 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大, 它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同样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比如, 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来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 以生动的影像、图片等形式展现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开发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络游戏, 比如说《三国》、《倩女幽魂》等等, 但在游戏开发、运行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加强监督和引导, 不能单纯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篡改传统文化, 要做好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3、广告媒介。

在当下, 做任何事情都要进行适当的舆论宣传和引导,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弘扬传统节日的过程中要适当发挥好广告传媒的作用, 尤其是传统节日、习俗的起源地。发挥好了广告传媒的作用, 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而且也可以带动人们去增加对民间文化、民间习俗的了解, 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就七夕节而言,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可以大力的加强宣传, 着力建设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硬件设施, 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

(三) 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知识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当下, 我国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 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比如学校教育的不足, 家长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社会的不够重视等。针对这些原因, 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1、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 是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场所。在平常的学校教学中, 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课, 只有学校重视了才会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与弘扬, 也能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产生系统、科学的认识。

2、发挥家长的作用。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师,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 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 家长要充分发挥好其作用。家长可以在子女放假期间, 带子女去参加一些民俗文化活动, 可以带子女到七夕节及其它节日的发源地进行旅游、参观。这样, 不仅会增进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也能让子女学到知识, 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

3、加强社会的重视。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要加强社会群体的重视程度。比如说, 要适当的进行教材改革, 在选取中小学生的教材时, 要适当的选取一部分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 要选取一些能够反映中国节日习俗的篇目,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能增宽教材体系。

(四) 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流

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不能闭门造车, 要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借鉴。要借鉴西方文化建设的经验, 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元素。在加强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着手:

1、坚持“引进来”, 即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要以开放的胸襟接纳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近些年来, 西方的一些节日在传入中国后, 受到了民众的喜爱, 比如, “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 这些节日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稳定。

2、坚持“走出去”, 即是说积极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推向世界,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中国的节日习俗。现在, 西方国家出现了“汉学热”,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孔子学院, 这有力地加强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 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推广。同时, 中国的京剧、武术、杂技、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异国游客的青睐。

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 应该采取费孝通主张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策略, 既要充分彰显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增强民族自豪感, 又要虚心学习西方的文化因素, 共同分享人类的文化成果。在西方圣诞节、情人节走向中国的时候, 我们也要力争把中国的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推向世界。

(五) 政府立法的介入, 提高民众节日文化意识

民俗节日文化本是民间传承的传统文化, 和官方是一个相对的范畴, 但在现代中国,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俗节日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上处于一种缺位的状态, 在此背景下, 有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等呼吁把清明、中秋、七夕、端午等民俗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些节日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且被民众广泛认可, 政府立法确定其为法定节日, 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政府立法的介入是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保护的最后一步也是迫不得已的措施, , 我们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要唤醒民众的节日文化意识。

另外, 我们可以采取官方民间合作的方式, 合理提取商业价值.传统节日的商业化是适应现代生活的必经之路, 但如果缺乏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合理监管, 传统节日就会沦为商家促销的工具。对七夕来说, 乞巧工具与仪式展演、相亲派对、手工制品、甚至是应节食品巧果, 都是值得合理开发的商业元素。我们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 也应当将七夕文化元素附着于商品或商业形象之上, 向顾客宣传七夕文化, 在顾客买到一份精美的过节用品时, 也能买到知识。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 必然离不开节日消费, 我们只有将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 让节日在消费中实现节日与消费的双赢, 这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千年文明, 生生不息。在今天, 我们要大力弘扬与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与保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 提高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 增进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为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切实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以使中华民族更好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节日的保护及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所有中华儿女为之作出努力。

注释

1[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2[2]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

“七夕”在古诗里轻舞飞扬 篇3

◎美丽传说 千年不老

作为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牛郎织女的传说,更具有神秘色彩与想象空间。浩瀚的天庭里,牵牛星与织女星相恋,王母不允,竟将牵牛贬入凡间务农,罚织女日夜纺织云锦。之后,有了织女下凡、男欢女爱、幸福家庭的细腻温暖,也有了王母震怒、牛郎追赶、金钗划河的离奇曲折。最终,每年只能靠喜鹊搭桥才能一见的一对夫妻,给后世留下绵延不绝的回味。

此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经时空之变,其流传之久,令人惊叹。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全诗生动再现了牵牛织女相爱却相离的境况,其中“迢迢”“皎皎”“纤纤”等叠词运用,增添一种独特凄婉的音韵美感,结尾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则渲染了千百年来都无法化解的淡淡忧伤,让人久久无法释怀。

后唐的杨璞《七夕》中写道:“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也是从传说发端,写到姑娘们乞求上天能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至于“不道人间巧已多”则于故事之外,多了些暗讽的意味。唐代诗人权德舆的“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依然写到了传说,“月下穿针”则让人如临其境,似看到一幅喜气盈盈的乞巧画面:清风徐来,月如妆镜,姑娘们拜月的姿态是优美的,心儿是虔诚的。

◎动人诗章 意趣相殊

同样的传说,同样的节日,诗人们感受各异,或敛眉或嬉笑,或深挚或浅淡,或浓情或虚化,落笔之后,自成一脉山河。

优美清新如画者,莫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七夕诗本是写宫女寂寞而凄凉的生活,秋夜,孤独的宫女时而用蒲扇轻轻扑打忽明忽灭的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其中“冷”和“凉”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全诗不动声色地流溢出深宫怨女悲凉的生命况味。但隔了岁月的烟尘,再读此诗,或许更多的感受,是对银烛画屏的美好想象,对轻罗小扇的美丽描绘,对夜色如水的无比陶醉,对卧看双星的无限神往。

惆怅委婉如歌者,要算徐凝的《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鹊桥渺渺有形,玉佩玲玲有声,情境如此之美,主人公却只能“怅望”,因为自己与爱人“经年”不能相见,这么说来,牵牛织女的一年一会倒值得羡慕了。

崔颢《七夕词》抒写了天上人间的无限愁惨:“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这是写天上双星之恨;“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则借才女班婕妤先受宠爱后被冷落的悲凉境遇慨叹人间薄情。杜牧的《马嵬》诗中“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则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对唐明皇杨贵妃凄凉结局的感叹:当时七夕李杨二人“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这不是命运给他们的一个莫大的讽刺吗?

◎清浅情思 别出机杼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让人迷恋的要数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尤其结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古老的题材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那些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这首词意境新颖,设想奇巧,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明朝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诗道:“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此诗传达了作者“调虽自爱,惜无知音”的伤心之意,从内容看,情怀与七夕完全无涉,从题目看,“醉答君东”,可见他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好在《牡丹亭》已传唱千年,至今仍广受喜爱,汤显祖应当欣慰。

清代姚燮的《韩庄闸舟中七夕》,则勾画了一幅悠远清幽的七夕图:“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诗中有兰桨、藕花、柳丝、湖水,一派清秋风景,特别是“山眉澹碧月眉黄”用语极为别致俏皮,山之眉浅淡清碧,月之眉秀气微黄,令人遐想万端。

编辑/王洪丽

七夕的诗句古诗-七夕 篇4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菩萨蛮(宋)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闻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鹧鸪天(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二郎神(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古别离(宋)庚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行香子(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七夕唯美浪漫的古诗词 篇5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月胧星淡》——(宋)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有关七夕的诗歌朗诵 篇6

哥哥,我看见黑夜提前来临

我看见葡萄架下

那个扯耳偷听的小女孩

一枚绿叶侵染了她

哥哥,我不敢大声说话

我怕惊吓了喜鹊,搭错了桥

我怕你走错了路

更怕错过一年一次,神谕的相逢

除了今天以外的日子

我一直做一个稻草人

喝雨水,看喜鹊吵闹

长满茅草的身体

风自由地入住

我一直巴望着,鹊桥搭起

你从桥的那边走过来

给我卸下粮食,月光

卸下水和思念

卸下一年里的丰盈

如果没有

哥哥,我就会像一株植物一样生长

然后死亡

剩下的日子,思念掏空了身体

我只能做一个空心人

在这么宽泛的时间里

我一个人,躺在夜幕下

在七夕的夜里,一个人

有关“七夕”的古诗词 篇7

1 春风解恼诗人鼻, 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1.1 该句的文学性

杨万里通过这一句诗将茶的韵味描写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一阵春风吹来, 入鼻的清香扫去了一切烦恼, 虽然它不是叶子也不是花朵, 但是它依旧带着徐徐的清香。一句诗将茶的清香与形态完全展现, 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描述的是一个能够解决一切烦恼的能人, 同时衬托出茶的清香。在文学作品中, 杨万里的诗句仿佛带领着读者走进了一个春风吹过, 茶香四溢的温馨画面, 这个恬淡而平静的画面令人不忍去打扰, 在和煦的春风中, 品着一杯刚沏的新茶, 伴随着阵阵茶香, 让人的心情都会突然地宁静下来。

1.2 该句的实用性

品茶, 讲究的是心平气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 人们的经济水平得以提高, 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停地向高层次的方面去追求。但是在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的节奏中, 对更多的人们来说, 他们所面对的压力在不断的增大, 这种压力不仅仅来源于工作中, 更多的压力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1]。在如今的这种社会背景之下, 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 安安静静考思考, 人们已经在喧嚣的社会中习惯了躁动, 若真是要求人们坐下安安静静思考, 好好享受片刻宁静反而成为了困难。品茶, 能够帮助人们在躁动中尝试静下心来, 品一杯好茶就如同品尝自己的人生一般, 在宁静的午后, 品一杯刚沏的新茶, 安静坐下细细思考何尝不是一种难得体验。静心思考后能够帮助人们排除大脑中过多不用的信息, 在细细的思考之后如同给自己充一次电, 将自己全身心的放松, 为下一步做出更好地准备。杨万里的一句词何尝不是体现出了品茶中那样令人向往的平和的心境。

2 闲是闲非休要管, 渴引清泉闷煮茶 ( 选自 《金瓶梅 》 )

2.1 该句的文学性

别人的是是非非不管不问, 自己渴了就煮茶喝, 对于他人的是非曲折不加以干涉。这一句可谓是直接明了, 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了作者不问他人是非, 做好自己本分的情感。一句简单的诗句带给读者的是深深的思考, 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 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作者关于是非对错不闻不问, 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2.2 该句的实用性

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对他人的是是非非不加以评论。就现在的社会背景之下来看, 在某些方面该句话具有很大的杀伤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情冷暖已经逐渐淡去, 社会中有很多的人已经变得淡漠, 面对能够出手相帮之事也早已变得犹豫不决, 甚至极度冷漠。这是一种病态, 是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病态。在如今的社会中闲是闲非并非不管, 而是在理性的、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发表个人的见解, 保证不偏不倚, 以事实为依据。例如, 当今的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作为一个公共媒体, 其发表的报道对观众的影响力很大, 在媒体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保证报道的每一条新闻与消息都是以事实为基础, 公正的发表看法, 拒绝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进行报道[2]。

3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3.1 该句的文学性

这一句大致表达意思是:精选好的茶叶只是为了款待志同道合而来的朋友, 修筑房间是为了珍藏值得收藏的有价值的书籍。该句对仗工整, 语言简单明了,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茶是为款待好友而准备, 房间是为了收藏有价值的书籍而筑。在该句中, 茶的作用不可替代, 体现了作者在与志同道合朋友相处过程中的开心与愉悦, 展现了一个品格高尚, 不贪图名利, 远在书籍中不断地充实自己, 丰满自己的良好的形象。

3.2 该句的实用性

志同道合不仅仅是古时候文人骚客追求的人生目标, 它也是现代人在生活中、工作中的一个向往目标。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无论是在生活交往中还是工作合作上都能够更好展现很好的默契度。现如今社会中, 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已经不在少数, 而这些年轻人创业很少单独自己坚持创业, 更多人是选择和自己有着相同想法的人共同承担一项创业的任务。在选择自己的创业合作伙伴时, 若是兴趣、志向以及观念根本不同, 那么在创业的第一步便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与困扰, 第一步的沟通就难以逾越, 那么在日后合作的过程中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这无论是对合作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还是合作创业的继续坚持都有着巨大的障碍[3]。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每年的就业压力是在不断地增强, 特别是每年到了毕业季时候, 大批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地涌向人才市场, 但是每年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远远达不到大学生们的毕业人数, 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大学生面临着一种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 为解决这种刚大学毕业就立马失业的状况, 很多大学生已经选择了自主创业。年轻人的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 加上国家每年对创业者的大力支持, 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自主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需要慎重, 真心值得对待的合作伙伴就应当如同张延济的行为处事一般, 准备好上好的茶叶, 用来款待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好搭档, 与自己的创业合作伙伴共同将事业创作送向正轨。

4 坐, 请坐, 请上座;茶, 敬茶, 敬香茶 (郑板桥)

4.1 该句的文学性

郑板桥的这一句词对仗工整, 简单易懂。据说这副对联的来源是这样一个故事开始:在宋朝时, 苏东坡前去杭州担任通判一职, 在路经过莫干山时进一个寺庙讨茶水喝。刚开始寺庙老和尚较为傲慢, 对苏轼说:“坐。”, 吩咐小和尚“:茶”。片刻后发现苏轼谈吐不凡, 再次对苏轼说道:“请坐。”, 并吩咐小和尚:“敬茶”。当最后发现该交谈的男子便是赫赫有名的大诗人苏东坡时, 立马恭敬的说到:“请上座。”立刻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这是一个文学史上被大家广为流传的典故[4]。在这个典故中形象的体现出了老和尚在面对大诗人苏东坡时的前后的差别对比。郑板桥的这幅对联将老和尚前倨后恭的丑态展现的极为到位, 同时影射了当时社会背景之下的很多人的前倨后恭、表里不一的处世丑态。

4.2 该剧的实用性

坐, 请坐, 请上座;茶, 敬茶, 敬香茶。这是一幅讽刺当前人们行为处事表里不一、前倨后恭的对联。在这副对联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病态, 但是不仅仅是当时的宋朝, 即使是在现代的社会中, 依旧存在此种现象。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较多的地方便是教育事业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国家强盛发展的下一代,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不能松懈。俗话说的好, 成材先成人,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 不能够仅仅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教育上,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从小的品格的培养。郑板桥的这幅对联正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作为家长也好, 教师也罢, 要注重孩子的品格, 人文素养的提升。做人做事需要表里如一, 要真诚待人。在教育事业中, 学生们的品格培养十分重要, 学习知识是十分重要不错, 但在培养出每个优异成绩学习的基础上首要任务是注重孩子们的人文素养提升, 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5 结语

茶, 在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 淡雅的清香带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与放松, 入口的甘甜让人难以忘怀。自古以后, 茶便受到文人骚客的喜爱, 在他们的诗词中留下了大量赞美茶的句子, 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上茶占据了一块重要的位置, 已经是我国文学历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茶, 不仅仅带着浓厚的文学色彩, 从现代的科学角度观察来看, 茶, 本身而言有着一定的实用性, 长期的饮茶帮助人们在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中对自身的身体有了一个很好的调节, 已经有了科学的证明, 长期饮茶对身体各方面的好处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中不难找出茶的诗句, 不难发现古人对茶的赞美, 他们对茶的了解与现代人相比少了一份理性与科学, 但是却比现代人多了一份浪漫与唯美, 这也便是在文学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学中, 对茶的诗句的赞美不少, 本文从悠远的历史中选择了四句就它们的文学性以及实用性进行探讨, 即使相隔年代久远, 但是茶的历史至今一直都未曾断过, 故而, 在很多充满文学气息的诗句中, 它们的实用性在现代反而更是体现的淋淋尽致, 心态平和的重要性、教育事业的重心、为人处世的真诚与热情以及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等等, 在这些充满文学性的诗句中, 依旧需要将其中的精华加以应用, 将文学与实用结合一起, 保证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

摘要:茶,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各路文人骚客对茶的评价甚高,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出现作者对茶的赞扬, 以及对茶的评价。本篇文章将从文学作品中的四句关于茶的诗词展开叙述, 通过这四句对茶的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与实用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茶,诗词文学,文学性,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罗璇.宋代咏茶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曾昂.《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的价值与当代意义[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2:34-40.

七夕的诗句古诗 篇8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牵牛织女 七夕

唐 白居易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二郎神 七夕

宋 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七夕 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鹊桥仙

宋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

风雨七夕夜--啸之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鹧鸪天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上一篇:白话文的意思, 白话文的解释下一篇:看云识天气的句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