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发展真理(精选8篇)
【教学目标】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教学设计】
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人们的认识既可以与客观对象相符合又可以不相符合,也就是说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詹姆士认为真理是一种有用的观念,对自己有用的就是真理。实质是把真理看成是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制造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美国以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获取了巨大的石油利益。“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命题对美国政府发动战争是“有用”的。但是随着战争的进展,布什不得不承认“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时曾经是战争借口的“有用”命题就沦为彻头彻尾的“谎言”,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因此有用并非就是真理。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规律是真理,在这一真理指导下,人们能够用火箭克服万有引力把卫星送上太空;人们能够用抽水泵做功克服引力把水从低处引往高处。真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此真理是“有用”的。)
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为什么说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知道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就是这样一位大智慧的学者对于一天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变化问题也无法作出正确的回答。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认为早晨太阳距离我们近,而中午距离我们远。因为早晨太阳大如车盖,中午则如盘盂。一儿曰:我认为早晨太阳距离我们远,而中午距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太阳沧沧凉凉,中午则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真理具有客观性,那么对于一天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变化这一认识对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认识吗?(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既然对于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那么会存在多个真理吗?(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也就有远有近。但是这种远近相差不大,一年里面太阳与我们最远和最近的距离,大约相差五万公里,只有太阳与我们平均距离的三十分之一。如果只说一天的话,太阳距离我们远近的变化更是微不足道。所以可以说一天中早晨和中午太阳距离我们的远近几乎一样。在对一天中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不同认识中,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就是一天中太阳距离地球远近几乎一样。这就是说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有条件的我问大家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能回答吗?(不能)为什么?(你没给我具体的条件。当谷物播种完毕,下起小雨,这雨对谷物生长有利。当已经积涝成灾,天还下倾盆大雨,这雨对庄稼是无益的。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因此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P47探究——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几何中 1
其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真理。这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毛泽东曾经提出过“造反有理”这个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如果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造反有理”是否是真理?为什么?(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提出“造反有理”,是指人民起来反抗剥削阶级的统治,以解放自己,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真理。)在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又打出“造反有理”的旗号,他们提出的“造反有理”是否是真理?为什么?(他们提出的“造反有理”是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阴谋篡夺人民政权,不是真理。这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畴内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牛顿对科学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创立了完整的古典力学理论,开创了一个“牛顿时代”。但是十九世纪末,一系列新的实验事实向牛顿古典力学理论提出了挑战。牛顿古典力学理论只适用于解释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而不适用于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1905年爱因斯坦的量子力学理论问世,解决了牛顿古典力学理论无法解释的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问题,向前推进了牛顿古典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量子力学理论能否否认牛顿古典力学理论的科学性?这说明了什么?(不能。牛顿古典力学理论反映了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范围内物质运动的客观内容,在这个范围内它是真理,是绝对的。爱因斯坦的量子力学理论解决了牛顿古典力学理论无法解释的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问题,向前推进了牛顿古典力学理论,说明了任何真理都是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是相对的。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绝对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相对的。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981年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梦想成真。1986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航天飞机失事后,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航天技术呢?(人类掌握航天技术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认识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践中出现挫折是难免的。因此应在挫折中找原因继续探索。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P49探究——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肯定会。因为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早在我国三国时代就有关于火星的记载。人类登陆火星探索火星始与上世纪60年代。1965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荒地。1976年发射的宇宙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在火星土壤中发现了奇特的化学元素,科学家们意识到火星表面下可能有水。目前美国的两个火星探测器仍在火星轨道工作,另外欧洲发射了“火星快车”探测器。作为认识对象的物质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必将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认识工具的丰富而不断发展,从而对火星获得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3、认识具有上升性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人类对输血的认识经历了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从“实践——认
一、从真理的经典定义谈起
列宁认为, “对真理的认识就是按照客体存在的样子, 即把客体作为不掺杂主观反思的东西来认识。”【1】传统上我们把真理理解为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是标志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哲学范畴。
而现实世界是个复杂系统, 事物间往往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系统联系。纯粹的理想状态恰恰是不存在的。真理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从不同层面与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解决现实矛盾往往是从多重趋避冲突中利取其重与害取其轻同时进行的复杂过程。这就要求人们掌握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真理的辩证认识过程
世界是无限的, 无论宏观或微观方向都是如此。现代系统科学早已证明, 事物间的联系是复杂的, 人们无法穷究其间的一切联系。无限的联系必然对应着无限的规律, 而人类不论从数量还是持续上看, 却是有限的。那么, 世界是不可知的吗?
恩格斯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 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 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 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 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2】然而, 这些实践证明我们能够认识某些事物的某些属性和规律, 并不能得出能认识一切属性、规律的结论。
对于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恩格斯是这样表述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 同样又是不至上的, 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标来说, 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他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现实来说, 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3】“一方面, 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做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 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 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时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的。”【4】恩格斯用人的思维代表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也即人的认识。认识的无限性、有限性的矛盾是以假设的人类延续的无限性为前提解决的。而辩证发展的世界中不可能有那些事物是永恒的, 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假说在理论前提上是不成立的。有限的人类永远无法完全认识无限的宇宙及其一切属性、规律。
三、真理的存在形态
真理有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两种形态。马克思主义传统哲学对绝对真理和真理绝对性是从两个角度展开论述的, 一是从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角度, 二是从人类无限发展最终必然认识绝对真理的角度。这两个论述又如此相对, 任何具体实践无法检验一切条件下主客观的符合, 并且, 人类的数量和持续时间也是有限的。
那么, 真理的绝对性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理论上、理想的、无法用具体的实践来检验的终极的、无限趋近的、只能用无限发展的实践来证明的绝对真理是无法在现实的、具体的环境中加以论证的。真理的绝对性是以假设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的反映为前提的, 是一个理想的理论状态的绝对性, 是从其必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和确定含有真理的颗粒的层面讲的。那么, 现实中的真理可以有其绝对性, 但都不能称其为绝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无限发展的、无限趋近的真理的终极状态。虽然有些相对真理已经非常接近这个状态或具有较多真理颗粒, 但都不能证明其为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作为相对真理无限趋近的理想状态, 为相对真理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相对真理虽然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但却是人类走向绝对真理的必由之路, 却是必然的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的, 是经过了迄今人类实践证明了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的认识。绝对真理理论为认识的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为知识的存在开辟了空间, 为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动力与理想模型。
四、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真理观指导实践
人们掌握的具体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都是含有绝对真理成分的相对真理, 而在现实中往往却只在绝对意义上使用。要运用马克思主要辩证真理观, 不断总结新的实践, 得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 不断充实与发展原有的真理, 并用更加发展的新的理论再进一步去指导实践, 在这两个动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把人类的实践推向前进。
实践中要坚决反对形而上学教条主义、相对主义与经验主义。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者知道真理的绝对性, 却对其相对性认识不足, 对真理是有条件、发展的缺乏认识;相对主义者则不承认绝对真理或真理绝对性, 抹杀真理的客观性, 把相对性、主观性夸大为绝对的认识, 用人的主观来规定真理;片面夸大具体经验的经验主义者也大有人在。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缺乏认识的表现。对于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辩证的分析, 对于仅仅是思想上的问题, 要用正确的真理观去看待, 不可简单粗暴处理, 因为真理本身也恰恰是不断在曲折中前行的。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197
[2]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1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5-226
【关键词】追求真理 信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习体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要求我们能够有良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素养,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并充分发挥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作用,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在自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一门课程中,有十分深刻的学习体会,主要是针对“在追求真理中坚定信念”这一主题。
一、明确自学任务
1.坚信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通过自学《科社》,需要我认识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然性,也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要坚信“将来的世界必将是赤旗的世界。”只有有了更加坚定的信仰,才能对学习更加有热情,对既定的目标更加明确,有更加科学的态度,能够为社会主义奉献自己的激情[2]。作为研究生的我,不仅仅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能够迎接世界的挑战,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包括事业的进取心、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只有有了更加坚定的政治信念,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发展更好[1]。
2.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在自学《科社》过程中,培养我养成了追求、探索真理的精神,并且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是一种精神,它不随流,不媚俗,不畏强权,具备这种精神就不会被现实所蒙蔽,不会被真理所诱惑,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完善,并养成辩证的科学的世界观。
3.在完善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通过自学《科社》,需要能够培养出有关心国家、社会的博大胸怀,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不断在完善自身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不断解放自己并释放的学科,自从它诞生,它就表明了自身的使命,那就是“改造世界”。很多革命领导人都在不断探索社会并为共产主义而进行奋斗,也因此而改变了社会历史的面貌。作为研究生,必须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其与社会价值相一致,这也是《科社》课程需要培养的精神[3]。
二、凸显自学主题
因为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这样就会有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理论出现。但是在学习《科社》的过程中,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对马列主义持肯定的态度,追求新概念,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诱惑。
1.科学社会主义是真理
真理就是能够经住实践的考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被发展而让人们有更加丰富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就成为了无产阶级的理论实践,这也是我们在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政党仍然存在,对于社会主义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
2.真理是一个过程
对于任何一个真理,其都具有绝对性也具有相对性,相对性就是生命力的体现但是并没有终极真理,对科学社会主义就应该有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但是这并不代表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之间不能划等号。需要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自学《科社》,才能真正理解真理 ,并认为它只是一个过程。
3.真理是在不断的斗争中被完善的
真理与谬误在不断的比较和斗争中被完善,其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诞生至今,有人误解和反对它,但是真理并不是要得到每个人的认同,它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自从诞生社会主义时,具有无数的反对者,但是这并不是真理,是人的阶级立场所决定的。在自学《科社》时,我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并且能够在现实中不断进行坚持。
三、在追求真理中实现大学精神
通过自学《科社》,我认为要在追求真理中坚定信念,而大学就担负着文化创新和提高精神境界的任务。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学会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外,还要能够追求真理,这样就会对社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要抛弃现有的片面强调工具价值的功利性教育行为,要关注在追求真理中实现大学精神。人要成为具有健全人格体系的、能够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大学精神要通过精神层面的创造,能够不断追求真理,完成真正大学精神的价值。进行研究生教育并不是教育体制,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应该不断进行培养,并勇于追求,才能在追求真理中实现大学精神。作为我自己而言,就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为了追求更好而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我的研究生生涯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现在的时代是经济迅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这样就让我们的竞争力日益增加,高校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加大。需要我们用全新的思想、视野、理念和精神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在追求真理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信念的坚定是大学赋予我们的使命感,这也是自学《科社》带给我最为深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郭瑞添,黄东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俊奎,史彦虎.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研究生“科社”课的教学效果[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1.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解决了人类思想上的一个重大难题,即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一直众说纷纭,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把思维本身当作完全独立的自主体,把思维进程当作现实事物的造物主。马克思指出:“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进程就是现实事物的造物主。他甚至以理念的名义将思维进程转变为一个自足的主体,而仅仅将现实东西刻画为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在我看来,恰恰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问题。俄罗斯波罗的海通讯社网站4月29日发表亚历山大·热列宁的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相信,如果理论与事实不符,就意味着理论有误。真理不在某个聪明的脑袋里,而在现实生活中。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事实就是如此。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一系列真理性的认识被实践检验的过程就证实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性标准的确立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人类思维的重大变革。
2.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而要判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只靠主观认识自身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就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社会实践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优点,而且具有客观物质性的优点;社会实践不仅具有个人创新性的优点,而且具有人民创造性的优点。这些优点使社会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据。毛泽东指出:“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在物质生产过程中,错误的认识会被社会生产发展所甄别、淘汰,正确的认识会转化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例如,_x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大发展的强大力量。在阶级斗争过程中,先进阶级的正确认识会使这一阶级成为领导历史发展的力量,落后阶级的错误观念会被历史所抛弃,例如法国大革命前代表“第三等级”利益的思想成为推动大革命的强大杠杆。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真理性的理论和假设会被证明、证实,错误的理论和假设会被证伪,4来,物理学已经从牛顿经典力学发展成为了量子力学。这些都说明,真理总是会被实践所证明。
3.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就是在工人阶级运动的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的。恩格斯在1890年为《共产党宣言》写的序言中指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42年前我们在巴黎革命即无产阶级带着自己的要求参加的第一次革命的前夜向世界上发出这个号召时,响应者还是寥寥无几。可是,1864年9月28日,大多数西欧国家中的无产者已经联合成为流芳百世的国际工人协会了。固然,国际本身只存在了九年,但它所创立的全世界无产者永久的联合依然存在,并且比任何时候更加强固,而今天这个日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第一次动员起来的战斗力量,他们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在一个旗帜下,为了一个最近的目的,即早已由国际1866年日内瓦代表大会宣布、后来又由1889年巴黎工人代表大会再度宣布的在法律上确立八小时正常工作日。今天的情景定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看到: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真正联合起来了。”马克思主义是在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被检验过的,是被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4.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我们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实践要求,才推动了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他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真理性、真理的威力鲜明地体现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之中。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只要变化了,生产关系就要随之调整,相应地,经济基础就要变化,同时就要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思想为指导,通过改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这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自觉地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检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中国化,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实践要求的结晶。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有人说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或者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为此,_x指出: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真正体现科学社会主义要求的。
二、实践是发展真理性认识的强大动力
实践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经常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而且会发生剧烈变动。由实践证明了真理,会随着实践的深入、实践的转向、实践的变动,逐渐变得更加全面、系统,真理性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得到丰富和发展。
1.社会实践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可能一下子就呈现在人们面前。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真理性认识必然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广域化、深度化而丰富发展,任何真理性认识都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被社会实践不断证明的同时,一些具体的论断特别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具有真理性的认识,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会失去其意义,会发生形式与内容的转化。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谈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宣言》中阐述的一般原理是正确的,即使如此,站在25年后的角度看,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基本原理要与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因此《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具体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1872年,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25年来大工业的巨大发展,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需要有更加符合实际的认识。由于工人运动实践波澜壮阔的发展,《宣言》中的某些地方要做修改,某些地方会有不同的写法,有些地方已经过时。这些修改和变化是由实践本身决定的。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种确定和不确定,正是反映了实践本身的变动性,更会深刻影响到真理性认识的发展。
2.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于自然科学认识的深化,使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日新月异。社会实践的需要会引起科学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引起人们对于自然科学真理性认识的深化。当今世界,由于经济社会实践的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曙光初现,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大数据、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人们对于自然科学的真理性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实践要求日益旺盛而更加丰富。人口老龄化趋势,形成了对生物技术进步的巨大需求,促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视察工作时曾经指出:“还比如,人造生命。这几年,这个领域的研究发展很快。二〇一〇年第一个人造细菌细胞诞生,打破了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为在实验室研究生命起源开辟了新途径。有的科学家认为,未来五至十年人造生命将创造出新的生命繁衍方式。这些不仅对人类认识生命本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医药、能源、材料、农业、环境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也将给生命伦理带来全新挑战。”人造生命、生命新的繁衍方式以及生命伦理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认识的领域。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新月异的实践发展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创新无一不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践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它是世纪之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它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性变革实践的产物。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01月5日,_x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 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在今天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出了精彩的回答。这就是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时代课题更加丰富的回答,更是对新时代历史问题的科学解决。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不仅回答了两大基本问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而且回答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十七个具体问题。
2.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实动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强调的基本原则。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改革开放后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我们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狠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在实践中基本上了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我们不仅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要解决好党与市场的关系,因为一方面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中很重要的一个考验就是市场经济的考验,另外一个方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如何经受住考验、如何驾驭住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认识:第一,要尊崇党章,维护党章,履行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通过制度的防火墙切断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侵蚀的通道。第二,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如果有了自己的私利,那就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党内不能存在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也不能存在党内同党外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政治利益集团。”有了政治利益集团,党就会丧失先进性,就会发生政治蜕变。第三,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防止被利益集团围猎。2月1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要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要解决“被围猎”问题,就要增强领导干部的信仰定力和道德定力,防止形成“圈子文化”。
3.人民群众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生生不息的强劲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创新性发展。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对人民群众需要变化实践的深刻把握。首先,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解决。“有没有”的问题40年中在一代代人手中得到解决,20世纪80年代先是解决自行车、缝纫机的问题,90年代解决了电视机、电冰箱的问题,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初步解决了房子、小汽车等问题,现在逐渐进入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的需求阶段。其次,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和领域不断扩大,从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多样化需要扩展。例如,养老服务就是一个新需求。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再加上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提高,对养老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为此,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改革,保障基本需求,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再次,人民群众需要的质量在提升,从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过去,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字,每一个方面都包含着质量的要求。第四,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升级而且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例如,在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中,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越来越突显。正因为生态环境需要越来越重要,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四个方面需求的变化就反映了人民群众需要已经不是过去的仅仅是物质文化的需要,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方面的需要。这些变化推动了我们对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
没有一个见到佛陀的人不是这样。而且,在他的面前,人人都会沉溺于爱的大海里。佛陀的面容娴雅而平静,好像是皇家的象牙雕像。他的鼻子突出、纤细,显露出雅利安人的血缘特征。他的眼睛深邃、湛蓝,显露出他言行举止所恪守的信条。
他是一个王子,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王子能和他相比。因为,在他左边行走的是般若,右边是爱,周围是一片阳光。他的言词睿智、犀利,即使那些原来抱有讥讽之意的人见到后,也会为之倾倒。
有一次,佛陀托着大钵,来到一块正被农夫犁着的田边。他远远地站着,等候施舍。犁地的是个富人,一见到佛陀那乞食的样子,就说我又耕地,又播种,然后才得食。你也应该耕地播种,闲者不应得食。感恩励志
婆罗门,我也耕地,也播种。佛陀这样答道。
但我们怎么看不见尊敬的乔达摩的犁呀!那个人轻蔑地说道。
世尊回答说:我播下的种子是信仰,犁是理解,鞭子是温柔,果实则是不生不死。这样种地的人绝不再受痛苦的折磨。
那位婆罗门倒了一碗奶糊米粉和牛奶的混合物,递给佛陀:请佛陀吃了这碗奶糊,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播种者。
光是波动性还是粒子性的?从牛顿时代开始,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而到了波尔,他的“互补原理”完美地平息了争论。他认为,波动性与粒子性不会同在一次测量中出现,所以二者在描述微观粒子时是互相排斥的。就像我们的双眼,如果看到一样物体的正面,它的反面是不可见的(除非它是透明的)。
带着浓浓的哲理,波尔的“互补原理”竟成功地解开了物理谜团。也就是这样,“互补原理”,事物的两面性,更让我们深刻地了解这个世界……
中国的太极图,又被称为“中华第一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两条阴阳鱼,又各有对方的一个小点,形象地表达了对立又互补的阴阳理论。波尔的“互补理论”就深受太极图的启发。
在微观粒子中,所有原子都有正负电荷数,而他们的正负电荷的个数都是相等平衡的,这才成为如今和谐世界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也同样有正反两面性。明与暗,善与恶,战争与和平……。这些都是常态。我们时常会认为,暗,恶,战争,都应该消灭干净,而这些真的是坏的吗?没有黑暗哪会有光明?没有邪恶,怎会体现出善良?没有战争,怎么能体会出和平的重要性……而这些所有的两面性,成就了我们如今美好的世界。
我们可能会认为,拥有一样事物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往往会忘却不拥有或失去一件事物也同样重要。举个例子,你拥有一个很小的房子,却拥有非常多的家具,多余的家具全有没地方放。你一定多么希望失去这些剩余而装不下的家具!
有失才有得,有得才有失,失和得的结合也许是学习的真谛,也是我们人生的真谛。阴和阳的结合,它们互补成为了世界的真谛,真理的真谛……
一、情感引发的思考, 重在牵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列为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情感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深入推进, 情感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不在陌生。由于受传统的社会及教育理念、国内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迟缓, 课程体系建设及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情感领域的教育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情感目标的实现不尽人意, 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情感目标的实践研究更是缺乏。俗话说“不疏则堵”, 人的情感亦是如此。因此, 我注重在课堂上情感教学, 以情感人、以情牵引, 引发学生思考, 疏导学生思路, 重在指导学生学习。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 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 我就创设问题情景, 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然后, 再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 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指引学生“借助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独立学习,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找出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同与不同, 从而实现“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 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的情感目标。
二、态度端正的体现, 贵在护航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所在。再有, 由兴趣激发而带来的愉悦情绪体验持之以恒就会衍变为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必然会让人表现出对事物一种稳定的反映和表现,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得以端正的体现, 无疑是对情感目标的实现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价值实现的途径, 成在多元
(一) 挖掘利用情感资源
“OECD-CERI学习科学第一会议纪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儿童时期具有的情绪能力, 而不是他们的IQ, 是他们以后生活中能否成功的最好预示。”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就必然要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良好的情绪。因此, 我通过再现生活情境或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挖掘和利用情感资源, 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 突破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 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 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 学习《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 我结合日常生活碰到的现象来学习新知,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 认识射线时, 我采用认和画两步进行。第一步, 整体感知射线, 用课件出示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现象“汽车尾灯灯光、手电筒光”等, 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 然后提问“光线从哪里射出来的?”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有无穷的能量, 而且没有障碍, 它可以射多远?有没有尽头?”第二步, 通过观察和画, 借助学具“直尺”通过画射线建立表象, 深入认识和掌握射线的特征, 构建数学概念。在本节课的后续教学时, 我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级规律的自主探究, 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时, 出示比较“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表格, 提出操作要求, 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出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受益匪浅, 极大地激发学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实现了情感态度目标。
(二) 切实达成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理念的带领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核心,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性可以带给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而成就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与保持。由此可见, 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策略的实施必须考虑到跟其他目标的关系, 要注意该策略的有效性问题。因此, 要实现情感目标的落实, 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融合, 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如课堂时间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适应性、教学具的充分准备、学法指导细节问题等。
(三) 合理利用技术装备
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进步, 科技在发展, 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在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因此, 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我特别关注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 包括科技的进步, 观念的更新以及学生的学情变化等, 依据这些进行课堂教学, 合理地利用技术装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 充分利用“实物展示仪”的展示功能, 将一个刻度清晰、对比度分明的量角器放在展台上,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量角器, 同时观察自己手中的量角器, 给学生一个观察与发现的时空, 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和认识量角器。在学生充分认识了量角器之后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量角, 充分利用展台的作用, 直观操作演示, 互动交流量角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学生正确地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逐步克服了量角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
(四)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联系现实生活, 即教学内容要接近学生生活, 接近学生经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 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 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教学就会越有效。怎样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呢?我采用的办法就是创设“生活真实”问题情境, 创设“生活真实”问题情境, 就是使学生所学书本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之间建立一种认知联系, 巧妙创设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生活实际问题, 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景之中, 让学生探究学习从“生活情境”开始。例如, 我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 创设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比万大的数的情景, 如“重庆市人口、报纸上出现的数据”等, 以此为契机, 激发学生探究认、读亿以内的数, 从而深入理解亿以内的数并掌握其读法。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 下最深的功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借助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能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深入地理解和认知, 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综上所述, 通过深入教学实践, 采用情感牵引, 拉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距离, 重视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得到愉悦的成功体验, 学习数学的兴趣增浓, 而且态度端正, 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改善。同时, 我还采取了多种途径去实现情感目标,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 大多数学生能比较积极主动地学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可以说, “情感牵引, 态度护航, 追求价值目标”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而发展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甘地不但是印度的圣雄,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他所倡导的非暴力抗争,启发了如马丁·路德·金、昂山素季等著名人权、民主运动领袖。虽然“公民抗命”这个概念早于19世纪中叶已由美国作家梭罗提出,但直到20世纪初,才由甘地在印度的反殖和争取独立运动中,身体力行、发扬光大。
甘地通过“盐的长征”(Salt March),来进行“公民抗命”,反抗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垄断盐的供应,让百姓“捱贵盐”;通过号召同胞抵制英国的纺织及成衣、抵制英国政府和各级机构,来进行“不合作运动”;通过“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及绝食,来进行“非暴力抗争”。甘地把这些信念和行动,称为Satyagraha,意即“真理之力量”。
以绝食为例,这未必由他发明,但肯定由他发扬光大,这是他主张以非暴力来进行抗争的一种方法。甘地一生总共17次以绝食来进行抗争,最短那次是1天,最长那次是21天,平均长度是8天,最多出现的是7天(共有4次)。
甘地常常绝食,那么当他不绝食时,饮食习惯是什么呢?
大家看到他瘦骨嶙峋,时以苦行者的形式来讲道和抗争,恐怕都觉得他不是大饮大食之辈。事实上,他在自传的第1部第17节Experiments in Dietetics(饮食方法的体验)中便提到:“人之所以饮食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生存。”对他来说,饮食只是用来满足生理所需,而不是用来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享受。因此,他对饮食并没有多大热情,只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需求。
对于这样一个慈悲为怀的人,毫不意外,他是一个素食主义者,而且是一个尺度十分严格的素食主义者。
甘地甚至连奶也不喝,只是在卧病和营养不良时,被医生要求喝点羊奶补充营养,所以不得不喝。甘地视奶类为非素食,他认为从道德角度来看,每个人除了自己母亲的人乳之外,并没有权利夺走其它动物的奶水。更何况,甘地认为来自动物的奶水可能会传播它们身上的疾病,因此并不卫生。
甘地也不吃蛋,因为蛋可以孕育出新生命,吃蛋,即使是未经授精者,也是对新生命的扼杀,让本来可以去孕育新生命的东西,来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
因为他太多东西不吃,所以饮料对他来说尤其重要,是补充营养一大来源。他喜爱喝果汁,拒绝一切刺激性饮料,包括茶和咖啡,认为它们对健康无益,更是恶念源头。甘地喜欢生吃蔬果,认为这样可以保存它们的营养,而且认为以火煮食会为食物添加戾气。
甘地也拒绝香料,其自传的“饮食方法的体验”这一节提到,他旅居英国的后期,因为对素食进一步钻研,慢慢连对香料的嗜好也逐渐消失了。以前用开水煮菠菜吃,觉得淡而无味,现在却觉得津津有味,所以真正让人尝到滋味的是心情,而非舌头。
在自传中,甘地提到在旅英期间,听到三种荤菜定义:第一种说荤仅包括飞禽走兽,因此鱼可以吃,蛋和奶也可以吃,这算是最宽松的界定;第二种则说,荤是指一切动物的肉,这样,鱼便不能吃了,但蛋和奶仍可以吃,这算是中间落墨;第三种则最为广泛,不但包括动物的肉,还包括由动物身上衍生出来的东西,包括蛋和奶,都不可以吃,这无疑是十分严苛的界定了。从甘地的饮食习惯可以看到,他接受的是第三种,也是最严格的一种定义。
甘地不吃肉和其他非素食类食物,固然因为他认为那是残忍,他说过,“一个民族的伟大和道德进步,可以由他们对待动物的方法来量度”(The greatness of a nation and its moral progress can be measured by the way in which its animals are treated),但也因为他认为那会妨碍人的自我心灵净化和精神演进的过程,有碍自我修行。甘地把“精神的贞洁”和“食物的贞洁”相提并论,他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禁欲主义者,包括性欲,也包括食欲。
【在实践中追求发展真理】推荐阅读:
追求真理,勤奋学习07-02
在苦难中追求高一作文07-27
人一生到底在追求甚么?10-22
52在职业实践中锤炼11-06
如何在实践中助力中国梦05-30
青春拥抱社会 在实践中成长12-09
先进性在实践中思想宣传12-10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07-15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