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的知识心得体会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党的知识心得体会(推荐10篇)

读党的知识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读《党的基本知识读本》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认识了党性质,党的最高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党员应具备的条件和作风,以及如何端正入党动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是艰苦卓越的,我们要想更深刻的认识党,就必须了解党的光辉发展过程。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到1949年,我们党通过28年的卓越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己的国家。1949年到1978年,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1978年至今,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建设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铺下了广阔前景。

在学习了入党教育知识后,我明白了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和宗旨,使我明白了要入党首先要摆正入党动机,要做到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认识到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了中国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了入党教育知识后,我明白了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就意味着党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国家领导人也再三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可见,学习文化知识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这就要求大学生更应勤奋刻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第二,要加强党性修养,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总之,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但是真理是不变的,我们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平时注意党性修养的培养,才能抵挡住不良诱惑的影响,适应复杂的社会。作为大学生,最基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党员,最基本的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其丰富的内容,想要真正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周围的同学也是人民中的一部分,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为人民服务就指的是为同学们服务。这就要从点滴做起,从不显眼做起。例如,发现同学学习、生活上有困难时,应热情给予帮助;同学思想上有疙瘩,应主动给予开导;遇到个人与同学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先人后己。因为只有从自身抓起,从小事做起,对学习刻苦努力,对工作有创新精神,注重思想上的学习,全心全意地为同学和他人服务,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我。试想如果连周围的同学都团结不好,何以团结千百万人民群众?一个班的同学都带动不起来,何以团结千百万人民群众?或许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的的确确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前进。

读党的知识心得体会 篇2

首先请你从10~99之间任意选择一个数, 把这个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再用你选择的这个数减去这个和. 例如选58, 这两个数之和是13, 则58-13=45, 然后你在图表中找出与最后得出的数所对应的图案, 并且把这个图案牢记在心中, 默记5秒, 然后不用你说, 神秘的吉普赛人就能读出你心中的图案, 你信吗?不信, 就一起来试一下吧.

我虽然没有吉普赛人天生的神秘力量, 但我却能预测到你心中所想的图案也许会是, 不知我猜对了没有?

是不是真的很神奇, 然而, 我想说, 这一切并不是什么神奇的读心术, 我们不能被它的表象所迷惑, 那就与我一起用数学的知识来揭示这神秘的面纱吧.

第一步:假设我们选择的两位数表示为 (10a+b) ,

第二步:这个两位数十位上与个位上数的和表示为 (a+b) ,

第三步:上面两步之差可用一次函数表示为y=9a.

即不论你心中想的是哪个两位数, 最终的得数y均为这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a的9倍. 然而图表中9的倍数所对应的图案都是什么图案?你发现了吗?

是的, 都是.

在英国读知识产权法 篇3

知识产权在中国似乎极少被当做一项实际存在的权利,即使是法律学习者,也在相关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环境下自动地选择忽略这一权利。除非是专利或商标这样有据可查且损失重大的侵权能受到追究,创意产业中的其他知识产权往往得不到任何有效的保护。

当我来到英国并真正接触到知识产权课程时,我却发现知识产权的概念在这里早已扎根。整个知识产权体系虽说尚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其完备与细致的程度、颇为广泛的涵盖范围和深入人心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着实让我感到震惊。下面就来谈谈我在英国学习知识产权法的情况吧。

课堂内的精彩

在英国就读研究生阶段,学校要求我们主修三门课程。由于我对创意产业很感兴趣,并打算今后在相关行业找工作,因此在一一试听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之后,我选择了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主修课程。课程名称分别为:知识产权与创意产业(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媒体法(Media Law)、知识产权与时尚设计(Intellectual Property, Fashion and Design)。这三门课几乎涵盖了创意产业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个方面,内容有所交叉但侧重点不同,能够相辅相成。我们上课的形式主要包含讲座(lecture)和辅导课(tutorial)两种。

讲座的主要形式是教授或从政府机关和企业请来的知识产权相关事务负责人进行讲授。教授主要负责梳理和讲授法律的基本框架与原理,为学生研究相关课题提供一个基本的方向。而请来的各位讲师则会侧重于实务分析,基于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真实案例来反向琢磨法律中的不完备之处,从而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思考。

讲座作为学习的第一步至关重要。首先,由于研究生阶段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分析能力,教授在学生的学习中能起到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经过教授的点拨,我们可以在课题研究的开始阶段就弄明白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会让我们之后做研究更具有效率。

其次,从政府机关和企业请来的讲师们的讲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譬如在知识产权与创意产业这门课上,法学院就曾经请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的官员为我们讲授该组织在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WIPO作为一个协调各国知识产权立法和合作的组织,在世界知识产权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能够听到来自其内部官员分析WIPO的作用和世界知识产权的现状分析,我感到获益匪浅。而来自企业的讲师则更多地提出了知识产权法律的不足之处,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与思考。遗憾的是,这些实际案例中不乏让中国学生听来惭愧的情况。在知识产权与时尚设计这门课上,教授曾请来伦敦百年老店Liberty的市场总监,一位韩国同学向他询问:“Liberty是否曾经试图进入亚洲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问题?”那位总监很显然把她当成了中国人,于是聊起了中国的问题。他提到Liberty公司曾经尝试在上海开设分店,最早一批进入市场的自然是该店的经典之作—印着其独享版权的各式花纹的丝巾、手提包及配饰。可是没想到仅仅一周的时间,这些他们珍藏多年并从中独享利润已一百多年的花纹和图案即被盗版了。盗版产品的严重泛滥影响了销售,而管理者对于中国法律系统不甚了解,他们最后只好撤店。这个故事在我们中国学生听起来颇为寻常,但是在外国同学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讲到这里时,我和另一名在场的中国同学只好无奈地对视了一眼,但同时也坚定了为改变现状尽一份力的决心。

辅导课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每次讲座过后,教授总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列出参考书目和问题,要求我们在一周甚至是一两天的时间内阅读四五百页的案例、文献、法条,从中理清脉络,找出问题的答案。辅导课便是围绕所布置的参考书目和问题来展开讨论。因此辅导课前进行预习等准备工作显得异常重要。辅导课的讨论是我最喜欢的环节。通过讨论,同学们的思想发生碰撞,激发出思考问题的新思路,每每这时,我总能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在讨论过程中,自己阅读时产生的种种疑问也能找到答案,而那些不成体系的知识点也都能逐渐串成一条线,脉络变得清晰起来。与我一同上课的研究生有许多来自欧盟国家,他们几乎都有5~10年的工作经验,因此他们的思路更加贴近实务。跟他们讨论问题总能听到不一样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这一点应该是在国外留学的一个强大优势,因为在国内读研究生的学生中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寥寥无几。

三门课程的考查形式都是闭卷笔试,需要我们从8~10道不等的论述题或案例题中选出三道作答。虽说只用答三道题,但由于需要陈述的论点、案例、法条很多,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实际上十分紧张。不过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复习,我用心总结和整理了厚厚的复习资料,在考试前练习了好多道题,因此在考场上能够应付自如。答完题后,我的心里涌起了小小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心想自己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课堂外的学习

nlc202309021641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法学院也组织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我们能在实地考察与参观中感受到知识产权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历史与进程。

在讲到商标相关知识时,我们曾去参观伦敦的商标博物馆。位于诺丁山附近的这个小小博物馆收藏了自维多利亚时期以来的一万两千多个产品包装和商标设计。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各式商标不仅让我们看到商标权保护的悠久历史,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这个国家自政府到商家对于商标权的重视。

而在媒体法这门课程中,为了让我们弄清楚媒体的运作原理及其所遵循的基本规则,老师还组织我们前往BBC电视台内部参观。工作人员带领我们了解了BBC的历史和媒体在战争等重要国际事件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我们亲眼看到繁忙的BBC大厅里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处理着各种突发新闻的直播报道,更亲自体验了一次BBC著名的广播剧的制作。工作人员将参观的同学分为两拨:一部分担任广播剧里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台词,另一部分则负责制造马蹄声、开门声、铃铛声等特殊的音效。配音过后,工作人员将我们共同完成的广播剧回放,效果还真的如同平时听到的广播剧一样绘声绘色呢。

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与时尚设计课程的老师还会告诉我们很多难得的时尚类展览信息,比如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曾经举办的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的作品展、在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举办的Women Fashion Power展等。这些展览系统地展现了时尚在艺术、文化、社会发展、女权等方面的地位与贡献。

这些课堂外的活动不仅对我的学习大有裨益,而且也让我对伦敦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更加喜爱伦敦这个城市。

做助理编辑的日子

在英国留学期间,我有幸成为学校法学院知识产权学术期刊Queen Mar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助理编辑之一,与期刊主编和其他几位助理编辑共同制作刊物。

助理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学术的部分,也有非学术的部分。联系有意撰稿的业内人士、参加相关会议并写出会议报道、与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共同商议如何促进期刊的销量、管理期刊的社交媒体账号、为期刊的博客撰写日常文章……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一次经历,就是去参观3D打印工作室,之后给刊物的官方博客撰写有关3D打印技术的最新进展的文章。

作为新兴技术,3D打印在给制造业带来革命的同时,也由于法律更新的迟滞而引发了许多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很多设计师都在焦虑3D打印是不是会毁掉设计与制造业,彻底摧毁本来就处在困境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参观与讨论的主题也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

我们参观的是位于东伦敦的Makers Cafe,这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商业化的3D打印工作室之一。这家工作室为它的客人提供私人定制的3D打印服务及激光雕刻服务。同时它也是一家为东伦敦的科学爱好者与极客们提供聚会场所的咖啡馆。对3D打印技术感兴趣的普通顾客也可以来这里边品尝下午茶边观看3D打印机工作,与创始人探讨相关问题。

参观当天,工作室的创始人首先为我们讲解了3D打印的基本原理,同时工作室内的几台3D打印机也都在工作。头一次见到3D打印的我觉得颇为新奇,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扫描仪生成3D模型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输入到打印机内,打印机将特制的材料融化,然后逐层将材料堆叠后“打印”出一个和原物不差分毫的复制品。这个过程很耗时间,但是打印出的产品却可以完美地复制原件。

我们的讨论也围绕着课上曾探讨过的很多问题展开。3D打印在为医疗器械、建筑模型等需要精确复制的产业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是否会让知识产权侵权变得更加容易,这一点一直都是法律学界所担忧的。同学们向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而一些从事3D打印研究的极客们也都对这个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比如让技术人员参与到法律制定过程中,增强相关技术和设备的保密性以防范侵权行为等。他们的加入为这次讨论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虽然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讨论里我们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还是收获了许多从前没有想到的观点,明白了在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法律的及时更新有多么重要。最后我们都获赠了一个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小机器人。

回家后我立刻整理材料,根据当天的见闻写出了一篇关于3D打印技术与专利权之间关系的博文,讨论了3D打印技术可能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问题与隐患,同时整理了现存法律条文中相关的可能对新环境下保护专利权有利的条款。如同当天的讨论一样,在文章中我无法得出一个结论,而只希望它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最后,看着自己写出的东西发表在学术期刊的官方博客上,心里还真的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呢。

一年的留学生活很快结束了。这一年之于我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个学位,更多的是收获了新的思维方式,树立了更为系统的法律观念,同时接触到许多之前没有机会接触的事物。去学校上交论文的那一天,我回望自己这一年的努力付出与各种经历,内心十分庆幸自己有机会在英国学习知识产权法。

读党的知识心得体会 篇4

——读《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体会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群众工作手段的多样性、群众工作内容的丰富性、群众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前所未有,给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等现象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历史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论、方法论及发展观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我们开展群众工作应当遵循的认识论、方法论及发展观的科学规律。保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上的清醒,是我们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正确开展群众工作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述了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内在实质。

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体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为了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永恒进步,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群众工作,就是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具体实践中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使其全面发展的条件更加优越,使其全面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规律。我们开展群众工作,就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开展群众工作。

2、马克思唯物史观揭示了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价值追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工作也不例外。群众作为国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基本工作,无不追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以追求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实现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协调个体利益、化解局部矛盾,贯彻宪政精神、追求公平正义,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

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普遍遵循。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会我们在个别群众工作中把握群众工作的客观规律、在纷繁群众工作中探寻群众工作的内在实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普遍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社会的发展就是在经济活动的支配下各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服从于社会内部的客观规律。这就提示我们在群众工作中要立足新形势,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群众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我们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智慧源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础。深厚的唯物史观哲学素养是我们保持思想上清醒的前提,思想上的清醒是我们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用于我们群众工作的思维和方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不断增进对群众工作理解、不断加深对群众工作认识、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

1、在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统一的实践中践行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人类关于历史发展和社会演进最核心最本质的认识。我们的群众工作能力能否过得硬、能否靠得住、能否管得用最根本的就是看我们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化为我们的政治信仰,外化为我们的实践方式。内化的过程,就是真诚信奉的过程,就是真心接受的过程,就是把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把外在的原则准则转化为内在的品质品格的过程。外化是内化的目的,也是检验内化是否牢固是否扎实的判别标准。如果内化与外化脱节,满足于坐而论道,不愿意身体力行;或者内化与外化背离,说一套做一套,那么,我们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就是无源之水,就是无根之木。

2、在源于群众与归于群众相协调的行动中践行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群众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从群众中来”,就是深入群众之中,虚心倾听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获取来自于群众的大量真实材料,并且将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加工”,形成系统的领导意见,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到群众中去”,就是把从群众中集中、提炼、概括而成的领导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化为群众的意见,付诸群众的实际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活动过程。不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可以使领导者的意见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更完善。

3、在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一致的工作中践行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集体实践决定着历史变迁的结局。我们所说的教育群众,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了解并遵循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改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认知水平和觉悟程度;我们所说的服务群众,就是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求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前提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的综合改革,使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维护。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武器

我们不仅要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营养汲取者,也要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实践创造者。一方面,我们通过具体实践发现现行工作的不足,其创造性的活动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洞幽察微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又照亮了我们的思想空间,使我们视野更宽广、处世更练达。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作为观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武器,我们的群众工作才不会盲目。

1、马克思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在群众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指针。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的发展统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现发展手段和党的执政宗旨相一致,实现发展目的与党的执政意图相一致,从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2、马克思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宝贵的财富和智慧,是我们谋划发展、开展工作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力量支撑。在群众工作中,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到注重综合效果。

读心理健康知识感悟 篇5

三完小:杨练凡

也许我目睹了太多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报到与事件,深有感触,特别是身处低段教育,怎样真正的让学生接受好心理健康的教育至关重要。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已取得了大家的共识。但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观念,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的重要性,让我感触颇深。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让它源于实践,用于实践。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从梦到星座,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同学们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人生观,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

读青少年平安知识手册有感 篇6

今天,我认真阅读了《青少年平安知识手册》。还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教了妈妈。妈妈耐心的给我讲解了一遍。

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很多以前都不知道的安全知识。如:发生了火灾就应该立刻关闭总闸,不要贪念财物,迅速跑向门外。在使用电脑时,不要相信网上的任何信息,防止上当受骗。电梯受困时,保持冷静,不要频繁拍门踢门,可以用鞋子拍门发信号求救,如果发现电梯下坠,迅速将所有楼层的按键全部按下,等待紧急电源启动停止下坠。购买商品应到商场超市,不要随便接受上门推销的产品。如果发生了地震,路上的行人应用物品护在头上,离开电线杆和沿街墙面,跑向开阔地带,如在家里,寻找坚实的家具、墙角、厨房、厕所等进行躲避。在雷雨交加的天气,不要停留在山顶,空旷场地,建筑物的顶部,铁轨附近。不要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下躲雨。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避免引雷。如果在家里,关闭电源和门窗,不要洗澡,不要到阳台上晾衣物。

读党的知识心得体会 篇7

作者:田志刚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推荐指数:☆☆☆☆

开栏的话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史。阅读, 使人的视野开阔, 想象飞驰;阅读, 使人的理性高扬, 实践有方。阅读, 是发现世界的一扇窗。本栏目的开辟, 希望成为这样一扇窗——在教育的园地里不断呈现最美的风景, 引领你采撷教学智慧的花朵、专业成长的果实。

新阅读, 在于提供不局限于传统阅读的阅读空间, 传递国内外最新教育阅读资讯。在这里, 教师帮助教师, 互相启发, 互相引领, 共享阅读快乐。

愿“新阅读”栏目成为读者心灵成长的后花园。新阅读, 心阅读。

“新阅读”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投稿邮箱:itedu_edit@163.com。交流QQ群:96095142 (“书苑”——教师书吧) 。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给出了知识管理的五步式框架。它分别对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五个环节进行了阐述。如果还可以加上一个环节的话, 那就是应该在开始时加上知识管理问题的提出与检测。本书的逻辑思路清晰, 这不仅体现在系统框架上, 也体现在作者遵循着“理念、技术与工具”的结构阐述每个环节, 比如在学习知识部分, 就分为“为什么学习与学什么知识” (理念) , “确定学习方法及其模型” (技术) , “常用的学习工具” (工具) 三个角度。这体现了作者自身关于传播本书主题的结构的认识。

对于普通人, 这本书的启发也许在于从知识学习到应用创新等层次的过程梳理和技术工具的引介。但我以为, 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 这种结构的安排有着更为直接的启示意义。信息技术学科在关于是传授工具和技术, 还是传授技术文化等问题上有许多争议, 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其实, 在技术与工具之前, 都存在着一个需求的先导。这一需求也许是价值, 比如要对文档进行美化 (邀请函的审美功能与价值) , 也许是问题解决的需要, 比如用Excel进行数据的各种处理, 等等。总之, 需求的引导是技术与工具学习应用的前提, 接下来才是对技术与工具掌握的针对性问题, 比如工具落后、过程不合理、步骤烦琐等。这些将直接影响功能价值的实现以及问题解决的效率。再接着, 技术与工具在问题解决中才发挥了直接的作用。纯粹工具化、技术化的教学剥离了功能价值目标, 脱离了应用情境, 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从而对该技术应用的效率和效果缺乏真切的体验。这不仅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直接影响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时, 一个人尽管掌握了一些工具与技术, 遇到具体的情境却依然使用笨拙的老办法, 这往往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缺乏结构化的认识。

《外交十记》初读心得  篇8

作者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拳拳之心,以其独特的冷静与敏锐审视纷繁的世界,沉着应对国际变幻,迎来一次次外交胜利,蜚声世界外交舞台,殊非偶然。

全书以朴实凝练的笔触,揭示国际关系的玄妙,显现了贯彻中央对外政策的大智大勇。抚卷难眠,几点最初的感慨涌上心头。超越意识形态,重在国家利益

古往今来,意识形态在国家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外交政策,有时还会因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导致冲突和战争,如天主教徒与耶稣教徒的战争、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抗等。但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国家利益在国家的对外行为中一般都居于核心位置,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1778年)说.“就人类的普遍体验而言,没有一个国家比这个国家的利益更值得信任。”英国人帕默斯顿甚至写道.“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很明显,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以经济为基础,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曾一度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外交十记》第一记“中苏关系正常化”,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观点·要将现实问题的解决置于首位,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要改善中苏关系就必须消除“三大障碍”,即苏联从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撤军、从阿富汗撤军、劝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钱其琛同志主持、参与同苏联10年的谈判,最终解决了“三大障碍”,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超越意识形态,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赢得了更多的朋友,开辟了新的外交活动空间,争取和维护了当时我国人民最重大的利益。

此记中,文字的直白和行间的内涵,是全书的画龙点睛之处。

要高屋建瓴,又要脚踏实地

作者善于登高远望、纵览全局,在执行中央决策时又一丝不苟。

书中的第六记——“黑云压城城不摧”,也许是作者在外交生涯中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他写道:198Q年政治风波后,一时电闪雷鸣,乌云翻滚。他坚定贯彻小平同志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事情。从耐心做记者工作,揭露一些西方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到与大国首脑周旋,逐步打破无理制裁,从“飞往巴格达”、与沙特建交、与印尼等东盟国家关系正常化,到“通往汉城”,又一次迎来了我国外交的春色融融。

2002年,钱其琛同志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作报告时讲到,“其实,无论中美关系看起来多么纷繁复杂,我们都可以找到它内在的发展规律。运用辩证法来分析中美关系,就可以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不会被一时一事所左右。”短短数语,含意很深。大局在胸,宁静致远,既志在交远,又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三、外事无小事,外交有重点

说外事无小事,是指外交关乎人民根本利益,授权有限,责任重大,务必事事认真。但外交工作又是有重点的,必须善于抓大放小,争取以一两拨千斤,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正当权益。

作者在第八记中对与南非建交历程的描写,发人深省。多年来,我国在道义上、经济上都大力支持“非国大”。1Q94年“非国大”在南非执政后,在我最关注的台湾问题上立场却出现后退。它企图在台湾问题上创出一个美、英、日等西方大国都办不到的“双重承认”先例,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面对这一好心未得好报的情势,作者首先抓紧做关键人和事的工作,多次向南非政要转达和阐述江泽民主席的有关主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南非新政府终于痛下决心与台湾“断交”、“废约”。这是我成功捍卫祖国主权、领土完整的又一外交范例。

四、坚持原则,讲究灵活

这一辩证关系,在外交斗争中无处不在。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硬与软、刚与柔以及举轻若重、举重若轻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个中时机、火候要说清楚都不易,要处理好就更难。

第九记“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展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是如何相得益彰的。1991年6月,法国决定向台出售几艘护卫舰,我方试图说服法国,从中法关系大局出发,改变售台军舰的错误决定,但法方态度僵硬。我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外交全局为重,把主要着眼点放在了控制和减少此事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上。我要求法国政府在公布有关决定的同时重申法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这种灵活的做法有利于稳定中法关系,也有助于遏制台湾当局分裂活动的气焰,同时仍为我在必要时做进一步反应留出了余地。然而不到半年,法方又妄图向台出售先进的“幻影2000”战斗机。背信弃义,岂能容忍?我们进行了坚决斗争,断然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使社会党政府受到痛击。1994年1月3日,法国外长致函作者,明确表示…‘法国政府承诺今后不再批准向台湾出售战争武器。”在这场涉台外交斗争落下帷幕之时,人们可以真切地体味到对外工作有时候如同治病救人,关键在于诊断要准,至于用汤药对,还是动手术对,要看是否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有利。

五、继承好传统,开创新局面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以三代领导人为代表的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和我国国情的外交思想,如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友好、搞好与大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等。要做好外交工作,必须继承和实践这些思想理论,同时,只有继承没有创新则无法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是唯物辩证法的应有之义。

《外交十记》的作者正是妥善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才使工作卓有成效的。创新,就是运用优秀的传统和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科学观察变化着的形势,发现和用好新的机遇,来为国家的和平发展服务。如《外交十记》中所述,我们几次外交上的胜利,都是发现机遇并抓住机遇的结果。作者甚至利用东京的“葬礼外交”机会,辛勤而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成了我与印尼关系的解冻。其他例子,不胜枚举。

当前我们国家又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聚精会神搞建设。外交工作就是要为此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广交朋友、深交朋友,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合作,用好并延长战略机遇期。

《外交个记》的问世是外交界的一大喜事,它为我们记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上几点初读后的粗浅感想,只是自己进一步学习的开始。

读党的知识心得体会 篇9

发往 61-79团、师一中、二中

等级 加急师团传发[2008] 34号

签批四师机 陈 强号 抄送

关于开展“读队报,长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团场团委、师一中团委、师二中团总支:

为开阔少年儿童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师团委将在全师少先队组织中开展“读队报,长知识”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引导少年儿童多读报、读队报,并通过阅读中国少年报、参与队报开展的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滋养心灵、启迪智慧,培养优秀品质和创新意识,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

围绕中国少年报暑假合刊的内容,通过知识竞赛题等形兵团农四师党委机要局

共页

式,引导少先队员开展四方面的阅读活动。

1.人人像“小灵通”那样,关注社会和身边的事。通过阅读中国少年报上的奥运报道,参与“评选我心中的奥运英雄”活动,激发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2.人人像“知心姐姐”那样,相互沟通,快乐成长。通过阅读中国少年报上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候选人事迹,寻找自己身边的学习榜样。

3.人人像“小虎子”那样,热心助人、积极向上。通过阅读中国少年报上奉献爱心、参与环保的实践活动报道,树立友爱互助道德风尚,创建快乐和谐的家园。

4.人人像“动脑筋爷爷”那样,传播科学真知,善于动脑,勇于创造。通过阅读中国少年报上“提个好问题”百科知识,培养善于发现、积极探索的求知精神。

(三)参加办法

1.全国“读队报,长知识”竞赛内容和竞赛题刊登在中国少年报暑假合刊里,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组织阅读与答题活动,也可个人参加。

2.在中国少年报暑假合刊里,配合竞赛题目刊登答题注意事项,请将正确答案以及姓名、年龄、学校、班级、辅导老师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各单位请于8月22日前将少先队员填涂的全国“读队报,长知识”竞赛活动答题卡报至师团委。

农四师团委

读党的知识心得体会 篇10

湖北省罗田县一中 何木新

(《过秦论》《劝学》《寡人之于国也》《师说》《琵琶行》《蜀道难》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

2.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花白)4.约从离衡(通“横”)5.合从缔交(通“纵”)6.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示否定)7.陈利兵而谁何(通“呵)8.倔起阡陌之中(通“崛”)9.赢粮而景从(通“影)10.百有余年(通又)

1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暴通曝)12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1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14所守或匪亲(匪:同非)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二、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

1.1河内凶(凶:荒年)2王好战,请以战喻(喻:说明)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胜:尽)食也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失:错过)其时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6.凡六百一十六言(字)7.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8.填然鼓之(音节助词)9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1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制止)11.王无罪岁(年成)12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13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14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15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16去来江口守空船(来,不译,去来偏义复词,偏去)17如听仙乐耳暂明。(忽然 一下子)18莫辞更坐弹一曲(推辞)19序八州而朝同列(序:统治)20务耕织(致力,从事)2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 毛病)22西举巴蜀(攻取)23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匹敌 相当)2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25开关延敌(迎接)26斩木为兵(兵器)27度长絜大(衡量,比较)28蒙故业,因遗策(沿袭)29瓮牖绳枢(窗户)30 赢粮而景从(担负)31以致天下之士(招纳)3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33声非加疾也(强)34木直中绳(符合)35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36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37假舆马者(利用)38用心一也(因为)39煣以为轮(使„„弯曲)40孰能无惑(谁)4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

42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4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44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

45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2.可以衣帛(2衣名词作动词,穿上)

3.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

4王无罪岁(名词作动词 归罪)

5.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敲鼓)6.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 水:游泳)8履至尊而制六合(8名词作动词 履 :登上)9然陈涉陈胜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 瓮 :用破瓮作 绳:用草绳系)10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 帝王 :称帝称王)11且夫天下非小弱(形容词作动词 小,弱: 变小,变弱)12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 师,学习)1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 在地上、在地下)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1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象卷席子)(像用包子)(象用囊袋))

16内立法度(名词作状语对内)17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名词作状语 向南)18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亡,北,动词用作名词,败逃的人)19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坚固的地势)

20小学而大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2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22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 使„„退却)23约从离衡(动用法离:使„„离散)

24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朝:使„„朝拜)25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用法斗:使„„争斗)

2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2)27会盟而谋弱秦(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28以愚黔首。(使动用法 使„„愚蠢)29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 以„„为师)30耻学于师(0耻 意动用法 以„„为耻)3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 名词作状语 像云聚集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32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3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四、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河内凶(古义:河,黄河。今泛指河流)

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3.弃甲曳兵而走(古义:走,跑,这里指逃跑。)4.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5.明年秋(古义:第二年)6.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出击)7.因为长句(古义:因此作)8.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神态,脸色)9.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10.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龄大)11金就硕则利(古义:金属制品,黄金)12.蟹六跪而二鳌(古义:蟹腿)1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帮凶、走狗)14.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

1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居住存身)1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指函谷关、崤山之东)

17才能不及中人(古义:一般人)18.铸以为金人十二(古义:金属)19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2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人)

21.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2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一般的人)

23.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24.无贵无贱(古义:无论)五、一词多义(“凶 加 直 是 行 于 数 发 度 亡固 而 修 制 师 其” 16个)

1. 凶——①河内凶(庄稼收成不好)②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③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④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⑤缉拿元凶(杀人的人)2.加——①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②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③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④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3.直 ——①直不百步耳(只不过)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③理直气壮(正确)④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⑤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4是 ——①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②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③自言本是京城女(表示肯定判断)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5——行

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行走)②赵王畏秦,欲毋行(离开;前往)③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实行;做)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⑤白居易的《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6——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和)③寡人之于国也(对于)④其民于河东(到)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

7——数①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数量)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④数目项王(屡次)⑤数罟不入洿池(密、细密)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

8——发 ①百发百中(发射)②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征发,派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④野花发而幽香(花开)⑤主人忘归客不发(出发)9.度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尺码、尺度)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程度、限度)③内立法度(规章、制度)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风度、常态)⑤一年一度秋风劲(回、量词)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创制)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考虑、思虑)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⑨理有未安,妄以臆度(推测、猜测)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渡”,过)

10亡——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逃跑、逃脱)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失去)③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消亡)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死亡)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⑥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⑦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11固 ①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执、顽固)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持、坚决)④人固有一死(固然、本来)⑤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牢固、坚固的地势)⑥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既、已)

12而——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连词,表递进关系)③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关系)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顺接关系)⑤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关系).13修——①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②不期修·古(学习,效法)③乃重修岳阳楼(修建)④修守战之具(整治:)

14制——①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②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指挥)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 制服)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⑤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规定、制定)

15师——①彼童子之师(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专门技艺的人)③ 吾师道也(学习)④吾从而师之(以„„为师)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16.其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指示代词)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人称代词)③其皆出于此乎?(大概、也许(语气副词,表揣测)④其可怪也欤!(难道(语气副词,表反问))

六、特殊句式(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判断句

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___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养死葬没什么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 3非我也,岁也 ___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

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_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业务知识和技能、解释疑难问题的。

(二)倒装句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2.树之以桑。___把桑树种植在宅园

3.申之以孝悌之义。___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如今的一般人,他们比圣人差多了,反而感到向老师学习是羞耻。

8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_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在路上背负或顶着重物行走了。

9不拘于时,学于余__李蟠.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向我学习。

10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1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_出生在我之前,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1 12陈利兵而谁何 _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

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所以学生不一定样样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高明

(三)省略句 请补出省略的内容。

1.蟹六跪而二螯。(蟹六(条)跪而二(只)螯)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后省略“于”)南取百越之地 以为桂林、象郡(“以”后省略“之”)4聚之咸阳(“之”后省略“于”)

5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足”,“起”后省略“于”)6威振四海(“振”后省略“于”)

(四)被动句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夹球跳》下一篇:经济法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