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包6章习题答案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资源包6章习题答案(精选4篇)

资源包6章习题答案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某普通股的β值为1.2,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为10%,该普通股目前的市价为10元/股,预计第一期的股利为0.8元,不考虑筹资费用,假设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股利增长模型计算得出的普通股成本相等,则该普通股股利的年增长率为()。

A、6% B、2% C、2.8% D、3%

2、甲公司3年前发行了期限为5年的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目前市价为980元,假设债券税前成本为k,则正确的表达式为()。

A、980=80×(P/A,k,2)+1000×(P/F,k,2)

B、1000=80×(P/A,k,5)+1000×(P/F,k,5)

C、980=80×(P/A,k,5)+1000×(P/F,k,5)

D、1000=80×(P/A,k,2)+1000×(P/F,k,2)

3、大多数公司在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采用的权重是()。

A、按照账面价值加权计量的资本结构

B、按实际市场价值加权计量的资本结构

C、按目标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 D、按平均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

4、下列关于资本成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

B、是最低可接受的报酬率

C、是投资项目的取舍率 D、是一种失去的收益

5、下列关于资本成本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投资项目与现有资产平均风险不同的情况下,公司资本成本和项目资本成本没有联系

B、在评价投资项目,项目资本成本是净现值法中的折现率,也是内含报酬率法中的“取舍率”

C、在管理营运资本方面,资本成本可以用来评估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D、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其他风险项目资本的调整基础

6、ABC公司债券税前成本为8%,所得税率为25%,若该公司属于风险较低的企业,若采用经验估计值,按照风险溢价法所确定的普通股成本为()。

A、10% B、12% C、9% D、8%

7、根据股利增长模型估计普通股成本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股利增长模型的主要问题是估计长期平均增长率g

B、历史增长率法很少单独应用,它仅仅是估计股利增长率的一个参考,或者是一个需要调整的基础

C、可持续增长率法不宜单独使用,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D、在增长率估计方法中,采用可持续增长率法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8、ABC公司拟发行5年期的债券,面值1000元,发行价为900元,利率10%(按年付息),所得税率25%,发行费用率为发行价的5%,则该债券的税后债务资本成本为()。

A、9.93% B、10.69% C、9.36% D、7.5%

9、某公司的信用级别为A级。为估计其税前债务成本,收集了目前上市交易的A级公司债3种。三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分别为5.36%、5.50%、5.78%,同期的长期政府债券到期收益率分别为4.12%、4.46%、4.58%,当期的无风险利率为4.20%,则该公司的税前债务成本是()。

A、5.36% B、5.50% C、5.78% D、5.55%

10、某企业预计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资金比重为30%,债务税前资本成本为8%。目前市场上的无风险报酬率为5%,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风险收益率为6%,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0.8,所得税税率为25%,则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A、8.66% B、9.26% C、6.32% D、5.72%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个别资本成本中,不受所得税因素影响的有()。

A、债券成本

B、留存收益成本

C、普通股成本

D、银行借款成本

2、驱动β值变化的关键因素有()。

A、经营杠杆

B、行业的特性

C、财务杠杆

D、收益的周期性

3、下列有关资本成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留存收益成本=税前债务成本+风险溢价

B、税后债务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1-所得税税率)

C、历史的风险溢价可以用来估计未来普通股成本

D、在计算公开发行债务的资本成本时,通常要考虑发行费的影响

4、下列关于债务筹资、股权筹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无论债务筹资还是股权筹资都会产生合同义务

B、公司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归还债权人本息的请求权优先于股东的股利

C、提供债务资金的投资者,没有权利获得高于合同规定利息之外的任何收益

D、债务资金的提供者承担的风险显著低于股东

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确定普通股资本成本的方法之一,在这个模型中,对于贝塔值的估计,不正确的说法有()。

A、确定贝塔系数的预测期间时,如果公司风险特征无重大变化时,可以采用5年或更短的预测长度

B、确定贝塔值的预测期间时,如果公司风险特征有重大变化时,应当使用变化后的年份作为预测期长度

C、在确定收益计量的时间间隔时,通常使用每周或每月的收益率

D、在确定收益计量的时间间隔时,通常使用年度的收益率

6、下列关于普通股成本估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股利增长模型法是估计权益成本最常用的方法

B、依据政府债券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到期收益率是实际利率

C、在确定股票资本成本时,使用的β系数是历史的

D、估计权益市场收益率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历史数据分析

7、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如果名义利率为8%,通货膨胀率为3%,则实际利率为8%-3%=5%

B、如果第二年的实际现金流量为100万元,通货膨胀率为5%,则第二年的名义现金流量为105万元

C、如果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或预测周期特别长,则使用实际利率计算资本成本

D、如果名义利率为8%,通货膨胀率为3%,则实际利率为4.85%

8、下列关于影响资本成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市场利率上升,公司的债务成本会上升

B、股权成本上升会推动债务成本上升

C、税率会影响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D、公司的资本成本反映现有资产的平均风险

9、下列关于资本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公司资本成本是投资人针对整个公司要求的报酬率

B、项目资本成本是投资者对于企业全部资产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C、最优资本结构是使股票价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

D、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公司资本成本通常作为现金流的折现率

三、计算题

1.甲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为:长期债券1000万元,普通股1500万元,留存收益1500万元。其他有关信息如下:

(1)公司债券面值为1000元/张,票面利率为5.25%,期限为10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发行价格为1010元/张;

(2)股票与股票指数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5,股票指数的标准差为3.0,该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为3.9;

(3)国库券利率为5%,股票市场的风险附加率为8%;

(4)公司所得税为25%;

(5)由于股东比债券人承担更大的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为5%。

要求:

(1)计算债券的税后成本(提示:税前成本介于5%-6%之间);

(2)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成本;

(3)按照债券收益加风险溢价法计算留存收益成本;

(4)计算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正保公司的当前股利为2元/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2元。证券分析师预测,未来4年的增长率逐年递减,第4年及其以后年度为3%(见下表所示)。

正保公司的股利预测

增长率

股利(元/股)

0

6%

2.12

5%

2.23

4%

2.32

3%

2.39

要求:计算该公司普通股的成本。(提示:进行测试的利率范围为12%-14%)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普通股成本=6%+1.2×(10%-6%)=10.8%,10.8%=0.8/10+g,解得:g=2.8%。

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已经发行的债券,计算税前资本成本时可以使用到期收益率法,即税前资本成本=使得未来的利息支出现值和本金支出现值之和等于债券目前市价的折现率,该题中债券还有两年到期,所以,答案为A.3、【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公司未来融资的加权平均成本。计算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有三种加权方案可供选择,即账面价值加权、实际市场价值加权和目标资本结构加权。由于账面结构反映的是历史的结构,不一定符合未来的状态,所以,按照账面价值加权的计算结果可能会歪曲资本成本,不会被大多数公司采用。由于市场价值不断变动,负债和权益的比例也随之变动,因此,按照实际市场价值加权计算出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数额也是转瞬即逝的,不会被大多数公司采用。目标资本结构加权,是指根据按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衡量每种资本要素的比例。这种方法选用平均市场价格,可以回避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可以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而不像账面价值和实际市场价值那样只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资本结构。调查表明,目前大多数公司在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采用按平均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作为权重。

4、【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资本成本是指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这种成本不是实际支付的成本,而是一种失去的收益,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选项D的说法正确;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是他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中报酬率最高的一个,因此,资本成本也称为最低期望报酬率、投资项目的取舍率、最低可接受的报酬率,所以选项B、C的说法正确。

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如果投资项目与现有资产平均风险不同,公司资本成本不能作为项目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不过,公司资本成本仍具有重要价值,它提供了一个调整基础,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评价投资项目最普遍的方法是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采用净现值法时候,项目资本成本是计算净现值的折现率;采用内含报酬率法时,项目资本成本是其“取舍率”或最低报酬率,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在管理营运资本方面,资本成本可以用来评估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和营运资本筹资政策,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投资决策的依据,既是平均风险项目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也是其他风险项目资本的调整基础,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风险溢价是凭借经验估计的。一般认为,某企业普通股风险溢价对其自己发行的债券来讲,大约在3%~5%之间。对风险较高的股票用5%,风险较低的股票用3%。债券的税后成本=8%×(1-25%)=6%,普通股的资本成本=6%+3%=9%。

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三种增长率估计方法中,采用分析师的预测增长率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900×(1-5%)=1000×10%×(P/A,Kd,5)+1000×(P/F,Kd,5)

利用逐次测试法解得:Kd=14.25%,税后债务成本Kdt=14.25%×(1-25%)=10.69%

9、【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平均风险补偿率=[(5.36%-4.12%)+(5.50%-4.46%)+(5.78%-4.58%)]/3=1.16%

该公司的税前债务成本=4.20%+1.16%=5.36%

10、【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债务税后资本成本=8%×(1-25%)=6%,股权资本成本=5%+0.8×6%=9.8%,加权平均资本成本=30%×6%+70%×9.8%=8.66%。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因债务筹资的利息在税前列支,可以抵税,而权益资金的股利是税后支付的不能抵税,所以选项B、C正确。

2、【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β值的驱动因素很多,但关键的因素只有三个: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收益的周期性。

3、【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留存收益成本=税后债务成本+风险溢价,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由于利息可从应税收入中扣除,负债的税后成本是税率的函数,利息的抵税作用使得负债的税后成本低于税前成本,税后债务成本=税前债务成本×(1-所得税税率)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也能确定风险溢价,历史的风险溢价可以用来估计未来普通股成本,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由于债务成本是按承诺收益计量的,没有考虑违约风险,违约风险会降低债务成本,可以抵消发行成本增加债务成本的影响。因此,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发行费用的调整,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4、【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债务筹资产生合同义务,筹资公司在取得资金的同时,必须承担规定的合同义务。这种义务包括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归还本金,以及支付本金之外的利息费用或票面利息。股权筹资公司没有义务必须支付某一特定水平的股利,分配多少股利要看将来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产生合同义务。

5、【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在确定贝塔系数的预测期间时,如果公司风险特征无重大变化时,可以采用5年或更长的预测长度,如果公司风险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应当使用变化后的年份作为预测期长度,所以选项A不正确,选项B正确;在确定收益计量的时间间隔时,广泛采用的是每周或每月的收益率,年度收益率较少采用,因为回归分析需要使用很多年的数据,在此期间资本市场和企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不正确。

6、【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在估计股权成本时,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政府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都是按名义货币支付的,据此计算出来的到期收益率是名义利率,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7、【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如果名义利率为8%,通货膨胀率为3%,则实际利率=(1+8%)/(1+3%)-1=4.85%;如果第二年的实际现金流量为100万元,通货膨胀率为5%,则第二年的名义现金流量为100×(1+5%)^2=110.25(万元)。

8、【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市场利率上升,公司的债务成本会上升,因为投资人的机会成本增加了,公司筹资时必须付给债权人更多的报酬,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股权成本上升时,各公司会增加债务筹资,并推动债务成本上升,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税率变化能影响税后债务成本以及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间接影响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公司的资本成本是各种资本要素成本的加权平均数,由此可知,公司的资本成本反映现有资产的平均风险,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9、【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公司资本成本是投资人针对整个公司要求的报酬率,或者说是投资者对于企业全部资产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项目资本成本是公司投资于资本支出项目所要求的报酬率,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决定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股票价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评估企业价值时,主要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需要使用公司资本成本作为公司现金流量折现率,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三、计算题 1.【答案】:(1)1010=1000×5.25%×(P/A,Kd,10)+1000×(P/F,Kd,10)

1010=52.5×(P/A,K,10)+1000×(P/F,K,10)

因为:

52.5×(P/A,6%,10)+1000×(P/F,6%,10)

=52.5×7.3601+1000×0.5584=944.81

52.5×(P/A,5%,10)+1000×(P/F,5%,10)

=52.5×7.7217+1000×0.6139=1019.29

所以:

(K-5%)/(6%-5%)

=(1010-1019.29)/(944.81-1019.29)

解得:债券的税前成本K=5.12%

则债券税后成本=5.12%×(1-25%)=3.84%

(2)该股票的β系数=0.5×3.9/3.0=0.65

普通股成本=5%+0.65×8%=10.2%

【说明】股票市场的风险附加率指的是(Rm-Rf)

(3)留存收益成本=3.84%+5%=8.84%

(4)资本总额=1000+1500+1500=4000(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000/4000×3.84%+1500/4000×10.2%+1500/4000×8.84%=8.10%

【该题针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普通股成本的估计,债务成本的估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2.【答案】:根据固定股利估价模型,设权益成本为KS,第3年末的股价为:

P3=2.39/(KS-3%)

当前的股价等于前3年的股利现值与第3年末股价现值之和:

当Ks=12%时,2.12×0.8929+2.23×0.7972+2.32×0.7118+2.39/0.09×0.7118=24.22

当Ks=14%时,2.12×0.8772+2.23×0.7695+2.32×0.6750+2.39/0.11×0.6750=19.81

根据内插法,列式为

(Ks-12%)/(22-24.22)=(14%-12%)/(19.81-24.22)

解方程得Ks=13.01%

资源包6章习题答案 篇2

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参考答案】 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

【参考答案】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在该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条件下,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组合。

6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会增加世界劳务或产品的总量,而贸易既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也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如果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基于分工的优势就会减弱,所以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问题与应用

1Maria每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著作,也可以每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她每天学习5小时。

a画出Maria阅读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bMaria阅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应用

【参考答案】 a.Maria阅读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左图所示,该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纵轴的交点的含义是Maria 5个小时只读经济学著作可以读100页,与横轴的交点的含义是Maria 5个小时只读社会学著作可以读250页。

bMaria阅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阅读40页经济学著作。

2美国和日本工人每人每年都可以生产4辆汽车。一个美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吨粮食,而一个日本工人每年可以生产5吨粮食。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每个国家有1亿工人。

a根据这种情况,做出类似于图3—1(a)的表格。b画出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c对美国来说,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粮食呢?对日本来说,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粮食呢?把这些信息填入类似于表3-1的表中。

d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上具有绝对优势?在生产粮食上呢? e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上具有比较优势?在生产粮食上呢?

f没有贸易时,每个国家有一半工人生产汽车,一半工人生产粮食。每个国家能生产多少汽车和粮食呢?

g从没有贸易的状况出发,举例说明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应用 【参考答案】 a.根据题意,作表如下:

每个工人生产每单位产品的时间1亿工人每年的产量汽车(辆)粮食(吨)汽车(亿辆)粮食(亿吨)美国410410日本4545 b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a)图、(b)图所示:

(a)美国“汽车—粮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日本“汽车—粮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c美国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5吨粮食,生产1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4量汽车。日本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25吨粮食,生产1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8辆汽车。见下表。

生产1吨(辆)的机会成本汽车(以放弃的粮食衡量)粮食(以放弃的汽车衡量)美国2.5吨粮食0.4辆汽车日本1.25吨粮食0.8辆汽车

d美国和日本生产汽车的效率是一样的,所以美国和日本在生产汽车上不存在绝对优势。美国在生产粮食上具有绝对优势。

e.日本在生产汽车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生产粮食上具有比较优势。

f.没有贸易时,如果每个国家有一半工人生产汽车,一半工人生产粮食,那么美国的产量为粮食5亿吨,汽车2亿辆;日本产量为粮食2.5亿吨,汽车2亿辆。

g.如果没有贸易,假设两国都有一半的工人生产粮食,一半的工人生产汽车,那么美国居民可以消费5亿吨粮食,2亿辆汽车;日本居民可以消费2.5吨粮食,2亿辆汽车。如果进行贸易,美国专产粮食,产量为10亿吨;日本专产汽车,产量为4亿辆。日本可以用2亿辆汽车换回美国的4亿吨粮食,则与没有贸易时相比,两国居民的汽车消费量保持不变,但粮食的消费量都提高了,贸易使两国的状况变得更好。

3Pat和Kris是室友。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理所当然),但也留出一些时间做他们喜欢的事:做比萨饼和制作清凉饮料。Pat制作1加仑清凉饮料需要4小时,做1块比萨饼需要2小时。Kris制作1加仑清凉饮料需要6小时,做1块比萨饼需要4小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a每个室友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多少?谁在做比萨饼上有绝对优势?谁在做比萨饼上有比较优势?

b如果Pat和Kris相互交换食物,谁将用比萨饼换取清凉饮料? c比萨饼的价格可以用若干加仑清凉饮料来表示。能使两个室友状况都更好的比萨饼交易的最高价格是多少?最低价格是多少?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Pat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0.5加仑的清凉饮料,Kris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2/3加仑的清凉饮料。Pat在做比萨饼上既有绝对优势,又有比较优势。

b如果Pat和Kris相互交换食物,Pat将用比萨饼换取清凉饮料。

c1块比萨饼的最高价格是2/3加仑清凉饮料,最低价格是1/2加仑清凉饮料。如果两个人进行贸易,依据比较优势原则,Pat将只生产比萨饼,Kris将只生产清凉饮料。Pat用比萨饼与Kris交换清凉饮料,由于Pat生产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0.5加仑清凉饮料,所以只有交易价格高于0.5加仑清凉饮料,Pat才愿意出售比萨饼。但是交易价格不是无限高的,对于Kris而言,如果价格高于2/3加仑清凉饮料,Kris会选择自己生产清凉饮料。

4假设加拿大有1 000万工人,而且每个工人1年可生产2辆汽车或30蒲式耳小麦。a加拿大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加拿大生产1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解释这两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

b画出加拿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加拿大选择消费1 000万辆汽车,没有贸易时它可以消费多少小麦?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标出这一点。

c现在假设美国从加拿大购买1 000万辆汽车,每辆汽车交换20蒲式耳小麦。如果加拿大继续消费1 000万辆汽车,这种交易使加拿大可以消费多少小麦?在你的图上标出这一点。加拿大应该接受这笔交易吗?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加拿大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5蒲式耳小麦,生产1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是1/15辆汽车,这两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互为倒数。

b加拿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a)图所示,如果加拿大选择消费1 000万辆汽车,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其能消费15亿蒲式耳小麦,如(a)图中的A点所示。

c如果加拿大专业化生产汽车,向美国出售汽车,每辆汽车可以换20蒲式耳小麦,加拿大与美国进行交换,其可以换取2亿蒲式耳小麦(20×1 000万)。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的消费组合为1 000万辆汽车和2亿蒲式耳小麦,这优于在没有贸易条件下1 000万辆汽车和1.5亿蒲式耳小麦的组合,所以加拿大应该接受这项交易。见(b)图。

(a)加拿大“汽车—小麦”(b)贸易条件下加拿大“汽车—小麦”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5.苏格兰和英格兰都生产烤饼和毛衣。假设一个英格兰工人每小时能生产50个烤饼或1件毛衣。假设一个苏格兰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个烤饼或2件毛衣。

a在每种物品的生产上,哪个国家有绝对优势?哪个国家有比较优势? b如果英格兰和苏格兰决定进行贸易,苏格兰将用哪种商品和英格兰进行交易?解释原因。

c如果一个苏格兰工人每小时只能生产1件毛衣,苏格兰仍然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吗?英格兰仍然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吗?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参考答案】 a.英格兰在生产烤饼上具有绝对优势,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绝对优势。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比较优势,英格兰在生产烤饼上具有比较优势。

b如果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贸易,苏格兰将用毛衣和英格兰进行交易,因为苏格兰在生产毛衣上具有比较优势,通过贸易能增加双方可消费的毛衣和烤饼的总量。

c如果1个苏格兰人1天只生产1件毛衣,那么他们生产1件毛衣的机会成本是40个烤饼,仍低于英格兰人生产1件毛衣的机会成本(50个烤饼)。所以,苏格兰人在生产毛衣上仍有比较优势。而此时,1个苏格兰人生产1个烤饼的机会成本是l/40件毛衣,仍高于1个英格兰人生产1个烤饼的机会成本,即英格兰人在生产烤饼上仍有比较优势。那么在贸易中,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仍都能受益。

6.下表描述了Baseballia国两个城市的生产可能性:

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红袜子量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白袜子量波士顿33芝加哥21 a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双白袜子的价格(用红袜子表示)是多少?芝加哥1双白袜子的价格是多少?

b在每种颜色的袜子的生产上,哪个城市有绝对优势?哪个城市有比较优势? c如果这两个城市相互交易,两个城市将分别出口哪些颜色的袜子? d可以进行交易的价格范围是多少?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双白袜子用红袜子表示的价格是1,芝加哥1双白袜子的价格是2。

b波士顿在生产红袜子和白袜子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波士顿在生产白袜子上具有比较优势,芝加哥在生产红袜子上具有比较优势。

c如果两个城市进行贸易,波士顿出口白袜子,芝加哥出口红袜子。

d红袜子的交易价格范围是1/2~1双白袜子,白袜子的交易范围是1~2双红袜子。7.假设一个美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衫或20台电脑,而一个中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10台电脑。

a画出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假设没有贸易,两个国家的工人各用一半时间生产两种物品。在你的图上标出这一点。

b如果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哪个国家将出口衬衣?举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例子,并在你的图上标出。哪个国家将从贸易中获益?解释原因。

c解释两国可以交易的电脑价格(用衬衣衡量)是多少。

d假设中国的生产率赶上了美国,因此,一个中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你预期这时的贸易形式会是什么样的?中国生产率的这种进步将如何影响两国居民的经济福利?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美国和中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a)图和(b)图所示,A点和B点分别表示美国和中国将一半时间用于生产两种物品的产量。

(a)美国“电脑—衬衣”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中国“电脑—衬衣”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如果两个国家进行贸易,中国将出口衬衣。比如中国只生产衬衣,一年中国可以生产100件衬衣。如果6台电脑可以换50件衬衣,那么通过贸易中国可以消费的产量组合为6台电脑和50件衬衣,美国的消费组合为14台电脑和50件衬衣,中国和美国都通过贸易获得了利益。(c)图和(d)图中的C点和D点分别表示贸易之后美国和中国的消费产品组合。

(c)美国“电脑—衬衣”的生产可能性边界(d)中国“电脑—衬衣”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c两国可以进行交易的用衬衣衡量的电脑价格最高是10,最低为5。

d假设中国生产率赶上了美国,由于两国的生产效率完全相同,所以贸易产生的基础不论是比较优势还是绝对优势就不复存在,这时中美之间的贸易就会消失。

8.一个巴西的普通工人可以用20分钟生产1盎司大豆,用60分钟生产1盎司咖啡;而一个秘鲁的普通工人可以用50分钟生产1盎司大豆,用75分钟生产1盎司咖啡。

a谁在生产咖啡上有绝对优势?解释之。b谁在生产咖啡上有比较优势?解释之。

c如果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并互相贸易,谁将进口咖啡?解释之。d假设两国进行贸易,而且进口咖啡的国家用2盎司大豆交换1盎司咖啡。解释为什么两国都将从这种贸易中获益。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由于巴西工人生产咖啡的效率高于秘鲁工人的生产效率,所以巴西工人在生产咖啡上具有绝对优势。

b巴西工人生产1盎司咖啡的机会成本是3盎司大豆,秘鲁工人生产1盎司咖啡的机会成本是1.5盎司大豆,所以秘鲁工人在生产咖啡上具有比较优势。

c如果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并互相贸易,巴西将进口咖啡。因为巴西在生产大豆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秘鲁在生产咖啡上具有比较优势。

d如果进口咖啡的国家用2盎司大豆交换1盎司咖啡,无论对巴西还是秘鲁都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秘鲁生产1盎司咖啡的机会成本是1.5盎司大豆,巴西生产1盎司咖啡的机会成本是3盎司大豆,如果采用2盎司大豆换1盎司咖啡,这个比例介于秘鲁和巴西的生产成本之间,故秘鲁愿意出售而巴西愿意购买。

9.下列表述正确还是错误?分别做出解释。a“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物品上都有绝对优势,两国也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b“某些极有才能的人在做每一件事情上都有比较优势。” c“如果某种贸易能给某个人带来好处,那么它就不会也给另一个人带来好处。” d“如果某种贸易对一个人是好事,那么它对另一人也总是好事。”

e.“如果贸易能给某个国家带来好处,那么它也一定能给该国的每一个人都带来好处。”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 a.正确。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而比较优势以生产的机会成本为依据,虽然一国生产所有产品都有绝对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产品都有比较优势。并且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产品之间的机会成本是相互制约的,一国不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只有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互为倒数,那么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高,另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必然低。

b错误。因为比较优势是用机会成本来衡量的,即为了得到A产品所需放弃的B产品的数量;反之亦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互为倒数的,所以一个人不可能在做每件事情上都有比较优势。

c错误。贸易能促进专业化分工,每个人都能生产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产品,在贸易价格合理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比贸易前更多的消费品组合,所以贸易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d错误。贸易对于双方都有好处,但这要求贸易价格必须介于双方的机会成本之间。当卖方以高于机会成本的价格出售,买方以低于机会成本的价格购买时,双方都获益。但是如果贸易的价格同时高于或低于双方的机会成本,则有一方受损。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e错误。贸易虽然能使得一个国家获得比贸易前更多的产品组合,但具体到每个人能否分享到贸易的好处取决于该国的分配体制、消费者的偏好等因素。如果通过贸易,消费者的收入能得到增加,那么他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分享贸易的好处;如果通过扩大贸易扩大的产品组合符合消费者的偏好,那么他也可以分享贸易的好处;反之则反是。

【归纳总结】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而比较优势是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不论是比较优势还是绝对优势,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表现为拥有要素禀赋的差异,也可以表现为生产特定商品熟练程度的差异。识别不同生产者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是为了确定贸易分工,进而为贸易的实现奠定基础。

10.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玉米和飞机,并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石油和纺织品。你认为这种贸易形式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吗?为什么?

【重要级别】 ☆☆☆ 【难度级别】 ☆☆ 【考查要点】 比较优势应用

资源包6章习题答案 篇3

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他给中华民族带来怎样的灾难?

答:外国列强分别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对中国侵略的。

政治上,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军事上,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并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抢劫财富和损坏文物。

经济上,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掌握中国经济命脉。

文化上,外国列强还通过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 “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 答:一方面促使中国传统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中国农业经济也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并成为其中的一部份。另一方面,促使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发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在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而是一个半封建社会了。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答: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的。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们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只有完成第一项历史任务才能为第二项历史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区别:第一项历史任务是要改变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第二项历史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状况是要充分发展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4.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进行反侵略斗争的?

答:1.通过反侵略武装斗争。

2.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5.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把防止人民反抗放在首位,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力主避战求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

第二章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

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以往农民战争不同的历史特点。

3.对孔子以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

亚洲的统治。

原因:1.缺乏先进阶级领导。

2.无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3.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阶级的团结。

4.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的滋生。教训: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并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性质:是一场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近代工业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失败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教训:中华民族要振兴只有彻底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彻底反帝反封建才是中华民族的必有之路。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1.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3.是一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运动。4.是一场爱国运动。

失败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

2.维新派既没发动群众又没有严密的组织也没掌握军队只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教训: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实行国家民主、独立、富强,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

第三章

1.如何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答:三民主义既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变次殖民主义的中国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包括“创立民国”既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包括“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答: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

3.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答: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2.辛亥革命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的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4.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答: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甚至压制人民革命行动。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辛亥革命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够拯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 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5.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进行了那些斗争。答: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一次护法运动、二次护法运动。

第四章

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答:1.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智慧和新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主义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人们思想解放潮流。

2.他为中国早期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华民族主义革命的领导者。3.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答: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并启示中国先进分子,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也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使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的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中国使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注重从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1.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3.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连接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那些新面貌?

答: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来没采取过的新的革命方案既群众路线。中国二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第五章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

答: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能得到从指导思想上的认真清理。

2.全党马克思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缺乏,王明又时不时的拿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

3.共产国际的干预,和多王明的支持,使得更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的能力。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遵义会议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4.长征的意义

答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革命骨干力量。

4.长征播撒了革命火种。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第六章

1.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 答: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和财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2.怎样评价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正面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战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爱国官兵。不畏牺牲英勇抗敌,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民族的尊严,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全局上逐渐倾向消极,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维护统一战线,并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克服困难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及基本经验是什么 意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的巨大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家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经验:1.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也不惧怕战争。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怎样的 重大贡献

第六章课程习题与答案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21.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2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23.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24.下列选项中,与现代科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结构化 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25.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首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A.学科教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教师课程 26.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27.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8.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29.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30.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31.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32.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的 D.教学目标 33.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3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育目的 D.教育政策 35.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36、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37、课程论研究的是()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3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39、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A克伯屈 B杜威 C卢梭 D福禄培尔

40、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实施 D课程设计

4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42、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43、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4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45、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校课程 D综合课程

46、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47、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议和参考书

48、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49、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50、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51、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52、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53、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54、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55、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学 D课本

56、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课程标准)C教学目的 D教学目标

57、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教学计划)C教材 D教科书

58、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二、填空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课程)。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4.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5.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6.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7.拓展课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9.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

10.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课程理论)。11.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是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可操作性)。12.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1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4.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

15.安排课程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应性原则)。16.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17.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18.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

1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20.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21.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三、简答题

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P.128 2.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P.131 3.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P.132 4.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P.145 5.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P.136 6.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P.150 7.简述学科课程的内涵及其优缺点。P.125 8.简述综合课程的内涵及其优点。P.125 1. D 2. C 3.B 4.B 5.D 6.D 7.C 8.A 9.D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B 17.A 18.A 19.B 20.B 21.D 22.C 23.A 24.C 25.D

二、填空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2、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3、杜威的学生 创立了“设计教学法”,它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4、根据课程任务的不同,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型课程。

5、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

6、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 课程。

7、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8、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层次,课程类型分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9、拓展课常常以 的形式出现。

10、课程文件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

11、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常年的授课时数和 等。

12、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13、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1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基础性。

15、安排课程表要遵循性原则、迁移性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P135—136

2、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P128—129

3、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P131——132

4、教科书有哪些作用?P139

5、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P150—153

6、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P146—147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 3.B 4.B 5.D 6.D 7.C 8.A 9.D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B 17.A 18.A 19.B 20.B 21.D 22.C 23.A 24.C 25.D

二、填空题

1.课程改革 2.对社会的研究

3、克伯屈

4、研究

5、儿童

6、潜在(隐性)

7、教科书

8、国家课程

9、选修课

10、教科书 11周学时

12、本文部分

13、课程评价

14、普遍性

上一篇:雪与爱作文下一篇:05 《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