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00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00(共17篇)

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00 篇1

12月1 日是 “世界艾滋病日”。世界艾滋病日,我中心在市卫生局、防艾办的指导下,按照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持续抓好宣传工作,确保我辖区防治艾滋病工作正常开展。现将我辖区开展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上级有关防治艾滋病工作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的学习,我中心充分认识到了加强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将防治艾滋病工作纳入我中心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

二、认真部署,制订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方案。结合辖区情况,中心制订了 “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方案,确立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辖区居民直接参加防艾活动,增强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推动社会防艾工作深入开展。

三、组织活动,扎实开展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

1.“防艾”图片文字资料展。

我们充分利用中心的橱窗、板报等各种宣传渠道,对艾滋病的基本情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把预防教育作为根本,使大家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2.召开“防艾”健康讲座。

我中心定期开展防艾知识介绍,让居民能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居民的防艾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居民更清

楚“防艾”的内容。学校也要求各班开展防治艾滋病主题班会。

3.开展“防艾”知识调查问卷。

为让全辖区广大居民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中心于12月4日开展了“防艾”知识调查问卷。把防艾工作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强化全体居民对防艾知识的了解。

本次活动使辖区居民受到了教育,大大加强了居民对艾滋病的了解,在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中心要将此项活动继续、长期的开展下去,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不断改进。让居民认清未来,让所有的人都充分意识到“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根本之策”。

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00 篇2

关键词:艾滋病,医源性感染,预防

艾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 是人类感染免疫缺陷病毒 (HIV) 导致免疫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疾病, 1981年在美国的同性恋者中发现HIV病毒,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HIV感染席卷了全球各大洲, HIV传染性强, 蔓延迅速, 病死率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社会问题。HIV感染后, 发病隐秘, 症状不明显, 潜伏期长, 不易被发现。在这漫长的潜伏期中, 患者可能因其他疾病而到医院就诊, 在诊疗疗活动中, 被HIV病毒污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有可能直接或间接通过破损的粘膜、皮肤侵入体内造成医源性感染。HIV本身临床表现多样, 可涉及到临床多个科室, 临床医生、护士、实验室人员、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人员等是面临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对于预防和控制Hl V医源性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HIV的传播途径

HI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1]:经性传播;经血液传播;经母婴传播。HIV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体液、组织液、淋巴液、实质脏器中, 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 性行为、输血、器官移植、注射器交叉使用、HIV阳性母亲所生及哺乳的婴儿;低危险因素, 共用性用具、剃须刀及牙刷;零危险因素, 昆虫叮咬、共用厕所、共用电话、握手。

1.2 HIV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1) 血液传播, 注射血液制品、骨髓移植、器官移植、输血、采血、输液、内镜检查、各种介入治疗等均有可能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 (2) 暴露性接触传播, 诊疗过程中, 含HIV病毒的血液、体液溅到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黏膜上, 也可引起感染。经黏膜的暴露致HIV感染率为0.1%[2]。 (3) 医疗器械损伤, 在手术、穿刺、注射或清洗医疗器械时, 医护人员操作不当, 被携带HIV病毒的锐器刺伤而引发感染。由针刺或利器伤造成HIV感染率为0.%1~0.3%。

2 预防措施

2.1 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加强HIV感染防护意识, 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过的物品时[3], 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规程,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破损的皮肤黏膜。对可能有体液、血液溅出时应穿具防渗透性能的隔离服、戴帽子、口罩、手套、防护镜。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前, 要认真进行手消毒, 操作过程中戴手套, 操作完毕后脱去手套, 立即洗手。

治疗护理等要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禁止锐器徒手传递, 或持锐器随意走动, 以防被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冒, 以防循环使用。使用后的锐器应放入专用的医疗废弃盒内, 装放量不得超过容器的3/4, 须扎紧袋口, 做警告标识, 密闭运送。

2.2 消毒措施

HIV病毒不耐酸、耐碱, 对紫外线不敏感。适宜在在潮湿、温暖、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存活, 如在23~28℃下的液体环境中, 可存活15d以上。因此, HIV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脆弱的病毒, 高温干燥的消毒环境、一般消毒剂即可将其杀死。要严格执行医院内的消毒措施, 从而阻断感染途径, 减少感染机会。灭菌最好用物理灭菌法, 医疗用品全部使用一次性, 用后即统一处理, 对于非一次性医疗器械要按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 可加热处理的器械, 采用煮沸及高压蒸汽灭菌, 不宜物理灭菌的物品, 可用高效消毒剂浸泡灭菌, 如戊二醛、70%酒精浸泡10h后再清洗。室内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可用漂白粉、酒精、次氯酸钠消毒。隔离室定时通风, 每日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喷雾消毒2次。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接触每个患者前后均要手消毒。当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污染周围环境时, 立即用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30~60min后, 再做其他清洁处理。诊室、病室、手术室用后全面消毒。

2.3 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

如果不慎被利器剌伤, 立即由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 避免挤压伤口局部, 尽可能将损伤处的血液全部挤出, 依次用用肥皂水、流动水、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 冲洗后, 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如患者的血液、体液中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流动水冲洗, 并用消毒液消毒, 如果眼睛或口腔黏膜受到污染, 则要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2.4 职业暴露的监测

发生职业暴露后, 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记录医务人员姓名、年龄、工龄、性别、科室及职别, 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经过、场所、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做好相关检测工作, 包括暴露源种类、含HIV检测的情况、处理方法、预防性治疗情况等。于发生暴露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4], 追踪血清学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在专家指导下, 并采用抗病毒药物预防, 最好在1h内服药。

2.5 控制血液传播

对需手术、内窥镜诊治、口腔科需进行有创操作的患者, 进行血液过筛检查。发现抗-HLV阳性者, 医务人员在诊疗时要谨慎处理, 在保护患者隐私同时, 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一定要戴手套、穿隔离衣, 并注意消毒隔离, 同时按规定向上一级检验部门送检血样, 以进行确诊。除非在危及生命且无其他方法抢救时, 否则诊疗过程中尽量不给患者输血, 如果一定要输血, 尽可能使用血液替代品, 不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严格筛选供血者, 选择感染HIV危险性最小的人群作为血样采集人群, 对所有血样采集者进行Hl V检测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检查。采血使用真空采血管和蝶形针具, 以保证在抽血时不直接接触血液, 采血后针套即放入特殊容器, 不可重新套回。

3 讨论

艾滋病目前处于高发期, 当务之急是做好职业防护。发达国家很早就注重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工作及医源性感染的控制, 而在我国直到SARS蔓延, 医源性感染的问题才引起重视。医务人员在进行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 会接触各类患者, 其中很可能包括各类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感染的患者, 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伤害, 因此, 医务人员既是易感人群, 同时还是病毒的携带传播者。医务人员只有不断强化职业安全性意识, 做好HI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加强HIV预防与控制意识, 建立完善的锐器伤和血液、体液接触后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尽量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系统, 才是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双重保护。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时, 立即按正规流程进行处理, 只要严格控制HIV感染的环节, 就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HIV医源性感染。

参考文献

[1]马爱萍.16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 2010, 9 (6) :72-74.

[2]杨萍, 刘家明, 李远.预防艾滋病医院内感染的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 :144.

[3]曹秀梅.浅谈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控制[J], 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6) :117.

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00 篇3

1.促进各地区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的实施质量,促进预防能力建设。

2.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指导评估体系,提高各地区组织管理及监督指导能力,为预防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为适时修正、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4.及时总结。推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经验、加强信息交流,促使各地区预防工作的均衡发展。

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各有关部门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中的定位、职责以及开展相关工作地区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预防措施等环节确定督导评估内容。

(一)组织管理

1.设立管理机制

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需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应成为政府的责任。为扎实开展预防工作,应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是预防工作的主要负责主体,应定期对预防工作进行总结和制定计划,定期对实施机构进行监督指导,以促进各项预防措施的全面落实。

2.建立良性预防模式

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合理的孕产妇管理模式;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有机结合,实现对孕产妇,特别是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或要求,以达到为阳性孕产妇保密,免受歧视的目的。

3.资料的管理

有专人负责资料,对有关信息资料熟悉;各项原始登记完整,记录保存完好。对所有相关资料要严格保密,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定期收集数据,数据应可靠准确并及时上报。

(二)能力建设

1.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应包括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检验人员等)、管理人员等各类人群,培训分为国家级(国家对省)、省级(省对县)、县级(县对乡村)的各级培训。培训应尽可能覆盖全部相关人群。

2.检测能力建设

加强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若是卫生行政部门认证的HIV检测实验室,要有资格认证。实验室基本设备齐全,对试剂及物品要有登记和试剂保存,标本转送制度。检验人员的操作和出具报告要规范。

3.预防医源性感染

有预防措施和制度,有齐全的防护设备,妇产科、检验科有关人员防护意识强。

4.良好的服务环境

为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提供保密、舒适的咨询环境,提供安全合格的住院及分娩环境。

(三)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材料的发放及应用合理。

2.VCT服务

为孕妇、产妇及婚前保健人群提供HIV检测前后服务,有对各类人群的服务流程。有专人负责,有HIV检测前及检测后咨询服务记录。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检测流程快捷、方便、保密。

3.提供预防用药

为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预防性抗病毒药物,用药方案合理,有用药记录。预防药物应妥善保管,有使用记录。

4.安全助产

阴道助产记录详细,分娩记录中应详细记载,是否进行了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产钳、人工破膜等操作。若择期剖宫产,应有指征和记录。

5.对感染产妇及婴儿进行随访与关怀

感染的产妇应施行人工喂养;对满9个月和18个月的婴儿进行HIV检测,监测感染情况,有详细的记录。为感染产妇及婴儿提供产后访视及儿童保健,有详细的访视、查体、预防接种、喂养指导等记录。

一般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督导。运用定量方法,可对宣传材料发放数量、培训数量、VCT人次、抗病毒药物干预人次等具体参数进行核对,评估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运用定性方法(参与式监测评估),如实地考察、人群访谈、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预防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预防措施落实、目标人群受益情况。

督导组由各级卫生行政人员、地区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与相关部门或系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组成督导评估组。监督指导组一般为3~5人。

(一)逐级监督指导评估

1.国家级监督指导评估

卫生部基妇司组织专家技术指导组,每年定期到实施地区进行监督指导。在工作实施的中期和后期进行评估,及时总结工作实施的重要经验及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上报卫生部基妇司。

2.省级监督指导评估

省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每半年对省内所有开展工作的市县进行一次监督指导,结束后形成总结,并在工作实施的中期和后期对本省工作实施进行评估。撰写总结和评估报告,报卫生部基妇司及妇幼保健中心。

(二)各地区自查

根据工作的开展,各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应级别的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每3个月对本地区的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自查活动结束后形成总结,报告地区政府部门及省级卫生部门。

(三)监督指导评估程序

对开展工作地区的监督指导评估和各地区自查可以参考一下程序:

1.设计督导评估方案。

2.下发通知,说明督导评估目的、内容和方法。

3.组织监督指导评估组,成员为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及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

4.督导评估小组召开会议,对督导或评估方案和各地区实施方案进行学习讨论,明确任务和分工。

5.赴督导评估地区,听取当地工作情况汇报和讨论实施中的问题。

6.按照督导评估标准,查看相关原始资料、照片、文件等事物。

7.以抽查、现场考察等方法进行技能考核(如咨询技巧、检验技术)。

8.对有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测试。

9.检查、核对项目相关登记、表格和病历记录等。

10.根据需要召开小型座谈会议。

11.监督指导评估记录。

12.提出督导评估反馈意见,分析判断当地工作情况。

13.根据当地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预防艾滋病教学工作总结 篇4

(2015)

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莫有志

艾滋病作为危害21世纪人类生存的一种传染病,由于其传播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长期无症状的潜伏期、无治愈药物和无有效的疫苗等特殊性,决定了艾滋病的预防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学工作,把预防艾滋病与禁毒教育、健康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制定具体有效的实施计划和工作目标,大力开展预防艾滋病工作,现将开展艾滋病防治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行动迅速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把艾滋病防治教育纳入健康课的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学校的健康课开课率达100%,保证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制定并实施了领导负责制等各项保障机制。

二、具体教学工作情况

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宣传图片及多媒体技术,利用每年的艾滋病宣传日,开展专题讲座和专题活动,新学期开展对每位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小知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具体情况如下: 1.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师资培训,把预防艾滋病师资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师资培训计划。

2.把艾滋病防治教育纳入健康课的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学校的健康课开课率达100%,3.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在学生中的知晓率,全校师生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4.制作了宣传展板、宣传栏向广大师生宣传预防艾滋病及远离毒品教育;5.是印发艾滋病防治宣传单发放;6.面向社会、走进社区,利用给家长一份信,告家长书等形式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7.举办艾滋病知识竞赛,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8.学校图书室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科普读物;9.各班举行主题班会、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宣传防艾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了防治艾滋病的教育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艾滋病防治实际需求相比,无论在广度、深度和持久性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距,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师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一些人知识匮乏,对防治艾滋病持无所谓态度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认为“艾滋病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并不可怕”,另一些人则存有恐惧心理。

2.学校预防艾滋病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授课时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把握教材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全面培训提升。

3.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配备的科普材料不足,种类稀少。

《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工作总结 篇5

我校积极响应卫生局2015年6月25号的会议精神,于本学期初,对初中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与班主任做好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具体工作是按如下设计进行的:

一、三个年级的学习日程的安排

2015年9月9日,由贾副校长和政教处主任安老师组织初二全体学生与班主任在本校阶梯教室学习,电教主任张老师摄像,由政教处干事兼心理咨询室王老师,来引导大家一起探究学习有关预防艾滋病宣传知识,临下课前看了疾控中心刘科长精心设计的幻灯片内容。效果不错,除入场外用一节课时间。副校长贾老师激动地说收获管多了,同学们收获也很多。当第二天疾控中心刘科长又去初二年级贾老师的班做讲座时,同学们还是那样的想听、想学习。各班在课后分发学生读本,并填写了问卷调查,也让学生做好给家人、邻居、朋友等的宣传。目的是为“珍爱生命、健康生活、和谐家庭、稳定社会”等做贡献。

第二天,也就是9月10日开完教师节大会后,由于下雨,所以初一年级全体学生与班主任就在大会现场举办学习活动,电教副主任侯老师摄像。遗憾的是没有在已经准备好的阶梯教室,所以没能看上刘科长精心设计的幻灯片内容,看再有没有学习的机会了,如果有,一定加以弥补。通过问卷调查与“实际采访”的形式了解到学生的收获也不少了,祝贺与祝福他们,也让初一年级学生做好宣传工作,明确达到的目标等。

第三天下午,也就是9月11日吧,由鲍副校长和年级主任李老师组织初三全体学生与各班主任,在准备好的阶梯教室学习。没想到这个年级领导重视,班主任也特别当回事儿,所以提前约定了张老师录制视频,仍然由王老师引导学习。所以特别感谢领导与各班主任的重视、也特别感谢同学们的配合默契,为艾滋病的零病例共同努力,远离疾病、珍爱健康、达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效果。(初三年级全体学生填写了问卷调查报告,学校将三个年级的问卷调查看了后存档)

二、学习方式的安排

学生入场后,先给同学们留10分钟左右的看书时间(大致浏览,获取信息),再留5分钟左右的交流时间,这里的交流不是探讨疑难,而是交流刚刚知道了什么内容,目的是为今后的预防与宣传工作做好铺垫。接下来大致明确成人所学读本与学生所学读本的异同,然后对照学生所学读本的目录,先来个整体感知,在整体感知过程中,可以通过师生谈话交流把重点知识边回顾边举例说明,一方面,为了加深师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为了平时留心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当怎么想、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宣传与预防工作等?之后播放疾控中心刘润玲科长精心设计的幻灯片内容,巩固重点知识,解释与探究疑难部分,期待自学或者再一次机会的学习,同时做好“感谢领导与班主任重视、感谢同学默契配合、感谢摄制组领导辛苦工作、做好宣传与预防工作的口号”等的结束语。

三、重点知识的掌握

(一)认识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区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根据全国、全省、全市、全区、乃至全世界艾滋病病例的危害与预防来引起人们足够的了解与重视。

(二)日常生活中学会识别危险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歧视艾滋病病人,做好宣传与预防工作。

尽管医学专家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但是一旦发现周围有艾滋病病人,也不要太可怕了,在预防艾滋病传播途径上加强注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性侵犯、同性恋,远离毒品等。

总之,各个年级的学生与班主任暂且认真学习了,其他科任教师和有关领导待同学们与班主任,在学习或工作之余互相转达,做好宣传与讲解。希望我们能携起手来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活学活用,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健康人。

平鲁三中:

政教处

预防艾滋病班会总结 篇6

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引起人们关注和最使人恐惧的疾病之一就是艾滋病,所谓是人人谈“艾”色变。为了做好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本班学生更加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关爱艾滋病患者的良好品德,减少对艾滋病者的歧视,拒绝艾滋,珍爱生命,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我班开展了“预防艾滋病 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宣传活动。

在班会开始前,班主任提供相关资料,班长认真准备各项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这次主题班会,以及向同学们宣传本次班会重要性。班会首次由班长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背景以及目的,接着班长着重介绍本次班会的重要性以及深刻的含义,强调了艾滋病目前 对人们的危害以及提醒同学们要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时刻提高我们的防艾意识,并且要不断深入了解艾滋病,积极参与到艾滋病宣传工作中来,同时,班长诵读相关艾滋病知识。

紧接着是班主任系统地讲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危害、预防措施和同艾滋病人的相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 篇7

[刘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J].全科护理, 2009, 7 (3A) :625-627.]。

艾滋病 (AIDS) 的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 或者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有可能被HIV感染的情况[1]。

由于医院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在医生、护士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职业危害, 而对艾滋病患者的医治和护理更让医护人员感到紧张和畏惧。我科自2005年收治艾滋病患者以来至2010年, 发生职业暴露共计15例, 由于采取措施得当, 无1例发生感染。现介绍如下。

1 暴露原因与分析

1.1 暴露原因

我科自2005年收治艾滋病患者以来至2010年, 发生职业暴露共计15例。静脉输液时不慎被输液针头刺伤6例, 其中因工作压力大、对艾滋病存在心理排斥4例, 操作过程中未按要求携带利器盒1例, 处理针头时光线不充足而误伤1例;医师为患者抽胸水3例, 其中因紧张而刺伤自己1例, 操作时大意、满不在乎而使胸水溅入眼球及面部2例;肌肉注射时针头刺伤3例, 其中患者躁动时误伤1例, 其余2例均为违反操作规程, 将使用后的注射器回帽时误伤自己, 其中由于家庭带来压力误伤1例, 自我感觉没事1例;使用呼吸机时分泌物喷到面部3例, 均因抢救患者时未及时佩戴防护面罩。

1.2 原因分析

对以上原因进行分析, 发生职业暴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物理因素: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常常会接触一些如刀片、针头、剪刀、玻璃等利器, 这些都会给医护人员带来伤害。 (2) 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缺乏防范意识, 认为业务熟悉, 加之工作繁忙, 同时医院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暴露概率增加。此外新上岗的护理人员未能养成良好的使用防护用具的习惯, 对操作流程不熟悉等也会增加暴露机会。 (3) 生理心理因素[2]:护理工作量大、节奏快、责任大、效率高, 因而体力消耗大, 精神极度紧张。且护士多为女性, 还需照顾家庭而使身心疲惫, 导致工作状态欠佳。同时对疾病的恐惧和认识上的不足, 使疲惫的身心雪上加霜。 (4) 防护意识较差: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抢救患者时争分夺秒, 很容易忘记保护自己, 未能遵守防护原则, 增加暴露机会[3]。

2 应对措施

2.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防护意识, 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重视护理安全教育,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改善工作环境, 加大管理力度, 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 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技能, 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防范意识与防护水平。

2.2 应用先进的医疗设备, 减少侵入操作时给护士带来的暴露危险

为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使用深静脉置管或浅静脉留置针输液, 于接头处接可来福接头[4], 使护士在为患者输液采血时无需钢针穿刺, 既减少患者输液时的穿刺痛苦, 又避免了护士为患者穿刺时误伤自己。需要肌肉注射时使用针头回缩式注射器, 注射完毕可直接将注射针头回缩至针筒内, 避免因处理注射针头时误伤自己。

2.3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规范操作流程

护士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集中注意力, 沉着冷静, 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佩戴防护面罩、眼罩, 随身携带利器盒, 及时将使用后的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减少与利器接触的机会。

2.4 提供缓解压力的平台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 定期开展座谈会, 了解其思想状态, 疏导不良情绪, 为有困难的护士提供帮助, 建立科学的排班机制, 减轻工作疲劳。医护人员每年定期体检, 针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 在第一时间内给予预防性用药, 并在暴露发生的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 分别监测HIV抗体。同时医院管理者应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使其在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保持心理、情绪上的稳定。

3 结果

15例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由于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经医学观察1年, 无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011年—2012年期间, 由于加强医院管理, 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规范操作规程, 加大人文关怀等防护措施的实施, 2年间无1例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

4讨论

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存在着极大的危害, 我院管理部门通过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建立健全操作制度, 应用先进的医疗设备, 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 规范操作规程等方法,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护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 杜绝职业暴露的再次发生, 保障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对15例医护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根据结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避免职业暴露的再次发生。结果 15例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经医学观察1年, 无1例感染。结论 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建立健全操作制度等措施, 可避免医护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

关键词: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李瑞玲, 琚新梅.门诊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措施执行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 2011, 25 (1A) :31-32.

[2]凌凤英, 卓新.护士职业暴露调查研究及防护对策[J].全科护理, 2011, 9 (2B) :426-427.

[3]曾维, 周洁, 黄慧萍, 等.2名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11, 25 (2C) :544-545.

预防艾滋病 篇8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爱与支持的内容

医疗关怀

1为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包括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对有适应证者提供抗病毒治疗。

2为HIV/AIDS孕产妇提供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感染HIV的孕妇,能够耐受某一些抗HIV药物的治疗,且无明显的致畸作用。

社会心理支持和咨询

感染HIV的孕产妇,特别关心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手段的有效性、分娩时及分娩后应注意的问题、如果孩子不幸感染应该怎么办、分娩后母亲本人能得到什么服务、孩子以后的抚养和教育问题等等。医务工作人员还应帮助HIV阳性孕产妇应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反应,帮助她们保护其感染状态不被公开。同时要教育HIV阳性孕妇,分娩时要告诉接生人员自己的感染状态,与医护人员建立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以得到更好的预防传播的干预服务。

自愿咨询与检测(VCT)

VCT是发现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综合关怀的切入点。应鼓励婚前及孕期进行医学检查。为HIV阳性孕产妇的配偶及子女提供VCT服务。

通过计划生育和推广安全性行为,预防HIV的进一步传播

应避免不必要的生育并通过安全性行为防止家庭内传播。规劝HIV阳性孕妇终止妊娠。HIV感染者尤其不应有多个性伙伴,不得从事商业性服务。

临终关怀和孤儿关怀

艾滋孤儿已成为现实问题。HIV感染者即将逝去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在为他们提供医学支持的同时,从精神上给予安慰,是PMTCT+的重要部分,应建立良好的孤儿关怀体系。

经济支持、教育支持和消除歧视及耻辱感

提供经济支持可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有利于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受HIV影响的儿童提供教育支持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HIV对孩子的影响;为HIV感染孕产妇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有助于加强她们应对各方面压力的能力。

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爱与支持的原则

多部门合作

PMTCT+不仅是妇幼保健和相关医疗机构的事,还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卫生系统其他医疗和疾病控制机构、计划生育、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及参与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有的妇幼保健网络是PMTCT+工作的基础机构,现有的妇幼保健工作者是PMTCT+的骨干力量。

部门密切协作

各部门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因此要加强系统内和系统间的协作,让各部门、各系统成为协调运行的一个整体。

知情同意

知情权是每一位孕产妇享有的正当权益,无论检测、服药或其他操作都须在孕产妇对其利益和风险充分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这样做既保护了接受服务者的权利,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卫生部门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爱与支持中的作用

妇幼保健机构

1.自愿咨询与检测(VCT)

妇幼保健院是负责婚前保健的主要机构,在提供婚前检查的同时提供VCT服务,能够从源头控制住母婴传播和家庭内传播。同时向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VCT服务,并动员其配偶接受VCT服务,以扩大检测面。

2.社会心理支持和咨询

妇幼保健院应该向感染的孕产妇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解答她们经常遇到的有关感染及其他生殖健康的问题,打消她们的顾虑,使她们能够并且愿意接受干预措施和其他

服务。

3为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提供预防措施

督促医疗机构为感染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服务,督促医疗保健机构落实对感染孕产妇及婴儿的预防用药、随访、保健、人工喂养、定期检测等预防措施。

4预防艾滋病病毒阳性妇女意外妊娠和推广安全性行为,可以预防HIV的进一步传播。

向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生育咨询,帮助她们制定生育计划防止意外妊娠,并且提供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5.医疗关怀

与疾病控制部门和医院配合开展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的医疗关怀,包括结核等机会性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抗病毒治疗一般由医院或疾病控制部门负责,有条件的妇幼保健院也可以参与对孕期妇女发放药物及监督服药。

医疗机构

承担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的妇产科和儿科,应为孕产妇提供VCT和心理支持及咨询。妇产科及儿科医生应对艾滋病保持高度警惕,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帮助。

对出现严重病情的艾滋病孕产妇需要治疗时,应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提供终止妊娠服务,治疗应在医院由有经验的临床医生进行处置,必须时提供转诊服务。

具有专科特点的医院应充分利用人员和技术优势,积极配合其他医疗部门的工作,开展机会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的治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艾滋病预防与管理的主要机构,要与妇幼保健部门共同为孕产妇特别是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要充分利用为艾滋病感染者所设的咨询室或关爱机构,为服务对象及其性伴提供方便、保密或匿名的艾滋病咨询与检测。

计划生育、妇联部门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爱与支持中的作用

我国有很健全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妇联系统,应充分利用这些网络,为广大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和咨询,并尽可能地帮助她们得到需要的服务。通过计划生育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安全性行为,预防HIV的传播。通过基层的妇女干部,对患病的父母及其家庭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协助解决孤儿的抚养和教育问题。

社区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爱与支持中的作用

利用社区的支持机构,与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相结合,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了最为广阔和坚实的平台,在社区可以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基本的妇幼保健服务,使各项预防措施得到延伸。社区服务还可以通过对孕产妇及其婴儿的追踪管理,减少阳性孕产妇的失访。通过社区服务可以促进阳性孕产妇服药的依从性。提高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

在社区可以通过最直接最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改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心态。通过争取对艾滋病家庭的经济支持和教育支持,使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家庭的生活得到保障。通常艾滋病患者的最后时间是在社区度过的,通过社区服务人员对患病的父母及其家庭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协助解决孤儿的抚养和教育问题。

总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怀与支持中很多工作单靠一个或某几个部门或机构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依靠多个部门和系统的合作,譬如药物和病人的统一管理要依靠疾病控制系统;孤儿关怀、经济和教育支持要依靠民政部门;与其他艾滋病项目或工作的结合需要与其他项目的实施部门合作等。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9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合格人才的培养。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90多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2001年12月17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中心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专门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二、内容及方法

1、参与性教学培训少年学生骨干,教会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开设骨干培训班)

2、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1)举办橱窗展览;黑板报宣传。(2)通过学校电视开展健康教育。(3)组织学生创作绘画,征文活动。(4)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

3、全校性讲座。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中长期规划》及《行动计划》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中心小学50个教学班,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10余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培训学生骨干,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利用时间培训学生骨干,学校每学年从三、四、五、六年级、分别抽出2-3名班干部为骨干进行,这部分学生我们重点培训,采用参与性教学,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进来,为学生们提供性教育,预防吸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

4、同伴教育活动:

(1)学生骨干同伴教育在班里制作各式各样的宣传板报、宣传画、宣传艾滋病基本知识。

(2)广播与电视:为了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组织放映有关录象、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逼近中国人的艾滋病》、《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等。

(3)问卷调查:

为了调查教师和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问卷调查,教师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知道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5%以上。

总之,艾滋病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问题,目前世界上无治愈艾滋病药物,且相当长的时间也难以有治疗的方法,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不懈的加强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才是预防流行的主要途径。在近期无特殊治疗及预防疫苗情况下,开展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健康教育形式很多,其中采用参与性教法,生活技能培训,同伴教育等在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此项活动表明,同伴教育用于小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取得很好效果,且可以通过学生把一些相关问题带到家庭进行宣传,对公众普及艾滋病常识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暑驻中国官员解释说:“我们不是给青年人提什么要求,让他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是希望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智和热情,关心自己和他人,成为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力量。”

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总结 篇10

宣传活动总结

2013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主题仍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84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在校长的领导下,我们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以今年艾滋病日主题为口号在校园进行一次艾滋病宣传活动。为了搞好艾滋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计划,成立了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活动真正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二、内容及方法

开展全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

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校23个教学班,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学校校医赵龙琴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

2、为了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提供预防吸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为了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组织放映有关

录像、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逼近中国人的艾滋病》、《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等。

关注青少年 预防艾滋病 篇11

12月1日这天,在北京街头摆出的专家咨询台及宣传牌前,围着许多家长和青少年,他们认真地听专家讲解,看宣传资料。这一切都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艾滋病离自己并不遥远,并意识到要增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目前,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截止1998年底,全世界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3340万,已死去的艾滋病病人达1390万,两者累计达4730万人。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的感染者人数为17000人,其中主要是青年。撒哈拉南部非洲国家是目前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但是,21世纪初亚洲将会取代非洲而成为全世界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自1994年以来,我国艾滋病流行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截止1999年6月30日,我国共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913人,其中451人为艾滋病患者。已死亡237人。与此同时,与艾滋病病毒传播相伴随的各种危险因素及行为,如卖淫嫖娼、吸毒和性病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因此。我国艾滋病流行虽然来得较迟,但广泛流行的潜在危险十分巨大。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是艾滋病病毒流行的间接受害者,在我国已发现了青少年因受坏人唆使,染上毒瘾而被传染上艾滋病病毒,还有因为输血,被不洁血液制品传染上艾滋病病毒。青少年一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将会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幸和损失。所以,我们全社会都应该来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和青少年正确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他们洁身自好、预防艾滋病的能力,在这里,我对一些有关问题分别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要认识艾滋病,首先应了解艾滋病的“重灾区”——免疫系统。人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这些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入人体后,要遭遇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免疫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是淋巴细胞,它们进入血液后,在全身不停地巡逻御“敌”。淋巴细胞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能直接攻击入侵者,而其中的CD4T细胞尤为重要。当微生物侵入人体时,CD4T细胞便立即发出警报,指挥其他淋巴细胞作出反应,进入战斗。B淋巴细胞针对侵入的微生物、寄生虫等产生一种特异性的物质——抗体,抗体与“入侵者”结合,产生特异性的CD8T淋巴细胞,又称细胞毒性细胞,它能消灭带病毒的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就会长驱直入,使人发生严重的感染或癌症,甚至死亡。艾滋病病毒的主攻目标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它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免疫系统的指挥者CD4T淋巴细胞,并产生大量病毒,由此引起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这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在与病毒进行搏斗,并将大量病毒消灭,但总有少量病毒埋伏下来,并继续产生病毒。此时,病人没有症状,但已具有传染力,可以通过血液或分泌物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数年后,艾滋病病毒便猖狂、活跃起来,借助人体大量复制并释放出的艾滋病病毒,四面出击,大肆迫害CD4T淋巴细胞乃至整个免疫系统。

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使B淋巴细胞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若经艾滋病病毒血清学检测即可见“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征象,由此,便可确诊被检者已感染艾滋病病毒。人体内总的CD4T细胞约有1000亿个,艾滋病病人约有250亿个CD4T细胞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在病人体内每天可产生10~20亿个艾滋病病毒颗粒,也产生相当数量的CD4T细胞。病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和病毒进行持续的殊死搏斗,最终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蛀蚀”而全线崩溃,无力“抗敌”,于是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随之发生,这便发展成艾滋病了。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交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性肛交、异性性交和口交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其中肛交最危险,因为肛交多为男同性恋者,而直肠黏膜薄且脆弱,很多微生物滋生其间,易发炎、破损,男性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能经直肠黏膜内的细微损伤处,与对方的血液和细胞接触而传播a另外,生殖器患有性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溃疡等,也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

2血液传播(1)输血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在没有发病前与常人无异,但其血液中已经有了艾滋病病毒。若将其血液输给他人,会使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我国已从献血者中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此,中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对献血者必须进行检测,以确保血液中不带有艾滋病病毒。

(2)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某些成分提取制成的生物制品。例如血友病,因患者体内缺少一种凝血因子(第8因子),凝血功能发生障碍,极易发生出血,必须经常注射一种用血液制作的生物制品(第8因子),而这种物质是将成百上千人的血液混合后提取制成的。1983年以前,艾滋病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因而,血液制品中带有了艾滋病病毒,在国外曾经发生过致使成千上万血友病病人罹患此病的事件。

(3)静脉吸毒传播。吸毒者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多发展成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和针头静脉注射毒品,以至很容易将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随注射器传播开来。艾滋病是没有国界的,泰国北部为国际闻名的盛产海洛因的金三角地区,当地居民中有不少吸毒者,由于静脉吸毒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泰国迅速增多,并随贸易、亲友往来等活动向周边国家扩散,传到缅甸,进入中国。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南方地区的吸毒者增多,其中青少年吸毒的比例也在增长,这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母婴传播。20%~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孕育的胎儿或婴儿,将会在孕期、分娩时和哺乳期通过母亲的乳汁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大多数在5年内死亡。

(5)医源性传播。①人工授精传播:一些国家已有规定,进行人工授精应先确认供精者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然后将其精液在零下180度的液氮中冷冻保存半年,再对供精者进行艾滋病的检查,认定确无艾滋病病毒感染时,才能将其精液取出使用。②器官移植传播:科学在发展,目前人类已能用某些健康人的器官、组织置换掉病人的某些“报废”了的器官或组织。但是,面对艾滋病的危害,必须首先对提供器官、组织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确保其器官、组织中的血液、淋巴细胞中不带有艾滋病病毒。国外现已发现由于器官移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例。③医院传播:医务人员可能将自身携带的艾滋病病毒传染给病人,也可能被带有艾滋病病毒的病人传染。

三、艾滋病的治疗

(1)尚无可治愈的特效药。迄今为止,除了几种公认的能够抑制和延缓艾滋病发展进程的药物外,尚没有能使艾滋病痊愈的药物。艾滋病病毒的遗传因子——艾滋病病毒的核糖核酸包裹在蛋白、糖蛋白与脂肪外壳内,病毒自身虽没有分裂繁殖能力,但能在侵入的宿主(人的艾滋病病毒以人为宿主)细胞内繁殖。由于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与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相结合,以至难于找出仅能去除病毒而不影响宿主细胞正常功能的药物。

(2)几种常用的治疗药物。目前各国研制的药物已有数百种,但经药品管理部门正式批准,并被全世界认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不多。常用的只有:叠氮胸苷、双脱氧次黄苷、双脱氧胞苷和蛋白酶抑制物等10多种。它们对增加免疫细胞数量、抑制艾滋病病毒及改善全身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都是短期疗效。

(3)出现一线曙光。经专家研究,采用联合用药(3种以上,称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可以大大降低血浆中的艾滋病病毒量,甚至用最敏感的方法也查不出病毒,病人的症状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可以降低病毒出现突变的机率,可减少60%的病死率。有的病人在联合药物治疗后2~3年未见复发。人们祈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将这种致死性疾病变为慢性病。

四、哪些场合不会感染艾滋病

由于对艾滋病的无知和恐惧,一些人对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冷漠、疏远的态度,歧视、排挤他们,而这些不良言行会使病人和感染者感到难于生存。实际上,艾滋病病毒的生存条件是较为苛刻的,其必须在特定的人体细胞中“栖息”,离开这样的环境则很快死亡。因此,在下述场合或接触下列物品时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握手、饭店、餐馆、厕所、钞票、公用电话、电影院、游泳池、浴室淋浴、体育馆、办公室、待客、病房探视、医院看病、学校、谈话和开门等。

青少年朋友请记住:只要你约束自己的性行为,不吸毒,不盲目使用血液制品,你就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医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调查 篇12

湖北省十堰市2010年5月至7月对湖北医药学院这所高校随机抽取1600名大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湖北医药学院8个专业的学生,共1600人,收回有效问卷1500人,其中男生918人,女生582人;

大学本科91.3%,大专8.7%;年级分布:一年级学生占17.5%,二年级学生占19.3%,三年级学生占25.7%,四年级学生占17.9%,五年级学生占19.6%。专业分布:临床医学系31.1%,麻醉系12.8%,护理系18.7%,影像系7.2%,检验系8.0%,药学系7.9%,公共管理系6.5%,口腔系7.8%。

1.2 方法使用IX项目设计的大学生问卷调查表(E)进行调

查,问卷共25项内容,不记名、现场填写回收,所有资料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及态度:

100%的医学生听说过艾滋病,96.5%的医学生认为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很有必要;93.7%的医学生认为防治艾滋病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需要全民参与;100%的医学生认为艾滋病患者有就医的权力,并且应该得到关怀;87.9%的医学生认为医生应该为艾滋病患者保密;87.4%的医学生认为艾滋病会威胁到自己的健康;12.6%的医学生认为不会。

2.1.1 关于医学生对艾滋病感染途径的认识:见表1。

2.1.2 关于医学生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认识:见表2。

2.2 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

83.3%的医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于学校讲课内容,61.7%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于报刊杂志,31.4%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于广播电视,14.1%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于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

2.3 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预防艾滋病的情况:

97.3%的医学生知道在诊疗每个患者前要洗手,89.1%的医学生知道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时应有保护性措施,64%的医学生知道自己手或其它部位被沾有血液的锐器刺伤后应采取报告制度等,只有29.1%的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把所有患者认为是感染性患者。

2.4 医学生使用安全套情况:

初次性经历安全套的使用:35.8%的学生在初次性交时使用安全套,男女间初次性交使用安全套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安全套的获得:药店或商店购买占2.5%,自动售货机上购买的占1.0%。

3 分析与讨论

3.1此次问卷调查表明:医学院学生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超过90%,但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只有68.1%,高年级学生尤其是进入实习期在临床工作的同学预防艾滋病观念较强,特别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专业如临床医学系、麻醉系、护理系、影像系、检验系、口腔系学生在工作中较好地预防了艾滋病经血液传播。医学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有亲自操作的机会,这时应视每一份血样及体液标本为污染标本,是做好HIV自我防护的关键[1]。医学生应同医护人员一样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学生的安全。

3.2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医学生性态度较端正,但性知识欠缺,婚前发生性关系也存在一定比例,首次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学生仅占1/3,说明大学生处于性活跃期,缺乏自控能力,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脆弱人群,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3医学生知道艾滋病会对他们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因此,在无有效疫苗和药物控制此病之前,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2]。学校应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如板报、电视、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等,让每一个医学生学习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学习,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如果他们采取一些行动是可以避免或降低这些威胁的,而且他们有能力采取这些行动,这些行动是符合社会潮流的,有利于自己和他人[3]。这些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也肩负着向其他人或社会宜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任务,通过宣传,使人们自觉地改变危害自己健康的行为,达到有效控制和减少艾滋病感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新明.泉州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观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2):933.

[2]武英,张思华.周蕾蕾控制艾滋病在医院内的传播[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96-97.

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13

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xx小学在全校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我校广大师生防艾知识水平,为遏制艾滋病传播与蔓延作出努力。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预防艾滋病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活动。

二、主要工作

1、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相关的知识学习,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学校广播站时间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

利用板报对预防的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00 篇14

为了推动我校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入,良村中心小学在全校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我校广大师生防艾知识水平,为遏制艾滋病传播与蔓延作出努力。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1、为了提高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各中队进行相关的主题教育,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二、开展预防艾滋病主题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活动。

各中队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活动,用板报内容教会队员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

总之,艾滋病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问题,目前世界上无治愈艾滋病药物,且相当长的时间也难以有治疗的方法,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不懈的加强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才是预防流行的主要途径。

艾滋病医源性预防的措施及对策 篇15

1 认识AIDS潜在的危害性

1.1 由于医务人员对HIV/AIDS认识不足,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对AIDS护理技能掌握程度低, 对护理AIDS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低, 存在职业性感染HIV的可能。

1.2 AIDS的传染源是HIV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而在感染传播方式中, 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的速度很快, 一次即可感染。作为医务人员, 接触病人的体液和血液的机会较多, 所以职业性感染HIV的可能性很大。据报道, 在美国1981—1993年发现的30多万艾滋病病人中, 已有20万人死亡, 其中6%是卫生工作者。在受感染的卫生工作者中, 护士占63%, 医师占14%, 化验师占10%, 输血工作者占8%, 说明护士感染的危险性最大。

1.3 影响HIV传播的因素。职业暴露能

否发生取决于暴露的剂量、病毒的滴度, 宿主的抵抗能力等因素。暴露剂量是指损伤程度, 如针刺深度越深, 损伤面积越大或皮肤黏膜接触时间越长, 造成感染的概率越高。一般中晚期患者血液内含病毒量比较高, 传播危险性大。

1.4 HIV职业传播方式。在医疗环境下,

感染HIV主要方式为通过皮肤损伤、黏膜和血液等, 医务人员不遵守普遍性的防护措施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1)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多数医疗职业性感染都是在治疗和护理AIDS患者的过程中被污染锐器损伤所致。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注射穿刺、清理器械等操作时, 将皮肤暴露给污染物或不慎被锐器所伤, 使HIV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内获得感染。

2 防止职业性HIV感染的措施及对策

2.1 加强对临床医护人员AIDS知识的普及,

工作中提高对HIV感染的警惕性, 加强监测, 做到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 (1) 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AIDS医源性传播的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 (2)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避免感染HIV的预防措施及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 (3) 指导相关部门做好暴露级别和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 (4) 正确选择预防用药方案。

2.2 在接触病人的血液及各种体液、黏膜或破损皮肤时,

一定要带手套。手套可以防止感染性污物接触皮肤, 防止病原体进入皮肤伤口。但带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和防止针头刺伤。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仔细洗手, 每次摘下手套也要对手进行彻底清洗。一般情况下用肥皂经流动水洗手即可, 怀疑被污染时用消毒液泡手或擦拭。在手术和接生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 如戴双层手套、眼镜、口罩、穿防水手术衣。

2.3 侵入性操作时,

操作者应充分利用各种保护措施, 防止感染, 特别不要被医疗器械刺伤或刮破。如发生针头刺伤皮肤, 应尽可能挤出血液, 用清水清洗伤口。用70%酒精擦拭。因为HIV对化学消毒剂非常敏感, 70%乙醇作用1分钟可灭活游离病毒。立即服药预防: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证明, 职业暴露后服用抗HIV药物ZDV可以使感染危险下降79%, 表明ZDV确有预防感染的效果。研究表明, 暴露以后并不是立即发生感染, 在时间上存在一个机会性窗口。抗病毒药物可以在这个时期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预防感染的发生。应设法在感染的24小时内尽快服药, 如晚于24~72小时, 预防效果将大大下降。

2.4 建立暴露后的报告制度。医务人员

发生HIV暴露后要做详细记录并上报, 报告主要包括暴露类型, 是否与锋利锐器有关, 记录刺伤的深度和是否注入液体, 损伤皮肤黏膜接触物的种类, 持续时间, 暴露后的处理, 暴露后是否采用预防用药, 首次用药时间等。

2.5 定期随访。职业暴露后,

可根据具体情况估计暴露的严重性和HIV传播的可能性, 应要求来源患者接受HIV抗体检测。并尽快采集暴露人员的血清标本检测HIV抗体, 如HIV阴性, 分别在接触后6周、8周、3个月、6个月检测其HIV抗体。

2.6 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

中草药预防艾滋病的重大突破 篇16

据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由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研究成功的中草药制剂——AX抗菌洗液,“1:10和1:20的送检样品作用1分钟、1:40的送检样品作用5分钟对艾滋病毒的杀灭率均可达到100%”,这是目前全球预防艾滋病中草药领域的重大突破。

该公司课题研究组通过对100余种民间传统用来防治疫病的中草药进行研究,筛选出20多种“癖瘟除疫”效果比较好的中草药进行配伍、试验和解毒分析,经过四年年头的研究,2005年3月,源安堂根据中医药理论与民间验方,采用多种天然中草药,结合现代工程技术精制而成的外用消毒产品——Ax抗菌洗液,终于脱颖而出。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人民解放军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对源安堂送检的“Ax抗菌洗液”样品稀释10倍和20倍的溶液与艾滋病毒作用1分钟、稀释40倍的溶液与艾滋病毒作用5分钟,3个实验数据显示的最终结果都是对艾滋病毒的杀灭率为100%。

“Ax抗菌洗液”的问世,是中草药预防艾滋病的重大突破。广东药学院张冬梅博士说,目前全球至少有29个机构在研究预防艾滋病的杀微生物剂,预计到2008年才能面世,目前,全球市场都末发现有防治艾滋病的药品剂型,更没有司有杀灭艾滋病毒的中草药制剂。卫生部防治艾滋病专家、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民说:“Ax抗菌洗液开了中草药预防艾滋病的先河!该产品经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100%体外杀灭艾滋病毒。而且,在使用上简易、方便,用后对患者没有什么副作用,是值得向社会推荐的一个很好的消毒产品,在抗艾滋病工作中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艾滋病预防个人工作计划 篇17

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按照《北海市监管场所防治艾滋病工程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全面完成北海市防艾办下达的各项任务。

二、组织领导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由唐倩副局长担任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局内部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开展艾滋病预防治信息收集、材料报送等具体工作,同时做好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我局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完成。

三、工作内容

1、按照《北海市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十大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会议纪要议定的部门职责和职能,牵头做好我市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

2、按照市防艾办的要求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有专人与市防艾办进行工作协调和信息报送,做到工作有台帐,活动会议有记录。

3、初步计划年内出版一期艾滋病防治工作板报。

4、初步计划年内举办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

5、按照市防艾办的要求,将禁毒防艾法律法规纳入“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参与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拒绝、珍爱生命”等禁毒防艾主题宣传活动,切实履行司法行政职能,在全社会普及禁毒防艾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和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并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年度普法考试内容。

6、投入必要工作经费,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经费保障。

市防艾办各成员单位:

为有效遏制艾滋病在衡阳市流行的势头,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湖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动员各部门配合和全社会参与,采取主动监测和有效预防的方法,加大宣传,正确引导,创造良好的防治环境;为有效预防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健康教育

1、市、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2、各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人员、城市社区和乡镇医疗服务人员95%以上,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

3、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及承担检测工作的人员10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和技能培训;

4、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城镇人口达到90%以上,农村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达到85%以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吸毒人员达到100%;

5、监管场所(劳教戒毒所、强制戒毒所、妇教所、监狱、看守所等)内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所有羁押人员艾滋病知晓率达到以上85%,其中吸毒、性乱人员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二)行为干预

1、公共场所干预措施覆盖当地100%的公共场所;

2、针具交换覆盖率达到当地在册吸毒人员60%以上;

3、每个 门诊的门诊量达到200人以上;

4、商业性行为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

5、监管场所对吸毒性乱行为的矫治覆盖率100%,所内不得发生二代传播;

6、艾滋病二代传播控制在30%以下。

(三)检测

1、临床可疑病人、手术病人及孕产妇艾滋病初筛检测率达到100%;

2、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所有羁押的吸毒人员、所有新入所的劳教人员、囚犯及其它羁押人员艾滋病初筛检测率达到100%;

(四)对美容、牙科、性病等专科门诊和个体门诊消毒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五)落实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的特困户生活保障措施,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六)符合治疗标准的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感染者孕妇母婴阻断达到90%以上。

(七)防止和杜绝因艾滋病病毒感染诱发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尤其是监管场所避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过于集中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和场所秩序安全稳定事件。

(八)及时有效的处置职业暴露事件,最大限度的严防意外感染的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领导体制,明确工作目标,建立运转有效的防治工作体制。

上一篇:新闻阅读英语复习下一篇:某镇党委对于巡察整改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