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外训管理规定

2025-04-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员工外训管理规定(共4篇)

员工外训管理规定 篇1

一、目的

为适应公司长期发展需求,满足员工学习发展的愿望,不断拓展培训模式,充分利用有效的培训资源,特制订外训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参加外训的员工。

三、定义

外训指授课讲师为非本公司员工的培训。外训分两类:外派培训和外请培训。

外派培训指因公司发展需要或工作任务需要,公司将员工派出外部机构参加培训和学习。外请培训指聘请外部讲师到公司内部来实施培训。

四、外派培训管理

1、需求产生方式

1.1 公司因业务发展需求或工作任务需要,指定某些人员有针对性的外派培训;

1.2 公司基于员工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为员工规划长期的培训计划; 1.3 对于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公司可以外派培训的方式作为奖励,鼓励员工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经

验;

1.4 员工主动提出外派培训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某项专业技能或经验,员工个人向公司提出的与本职工

作相关的培训请求。但须满足以下条件: 在公司连续服务一年以上;

培训期与本职工作不相冲突,培训须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行; 公司认为有必要接受培训者。

2、培训形式 2.1 专业证书教育; 2.2 专项技能培训项目; 2.3 公开课、论坛、交流会; 2.4 其它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3、申请流程

3.1 由申请培训的部门或员工填写《外派培训申请表》,申请人须填写清楚参训人员基本信息、申请原

因、申请培训内容、期望达到的培训结果;

3.2 提交参训人员的部门经理签字审批,部门经理应结合部门工作安排情况、参训人员的个人条件及日

常工作表现情况,签署意见;

3.3 提交人资部经理签字审批,人资部经理将结合参训员工部门意见、培训课程内容、费用、时间等情况,签署意见; 3.4 人资部提请总经理、董事长审批;

3.5 最终结果汇总至人资部,由人资部负责培训的协调、准备工作,并与参训人员签署《培训服务协议》。

4、培训成果应用

4.1 参训人员培训结束后,自回到工作岗位一周内应将填写好的《培训报告表》,提交至人资部备案; 4.2 培训成果的分享:参训人员自返回工作岗位一个月内,应将培训内容整理成培训课件或资料,经

人资部和质量部评审通过后,对公司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效果将作为参训人员绩效考核的 重要指标之一。培训课程将纳入公司日常培训课程体系。

5、培训服务期约定

5.1 员工外派参加培训,公司可全额承担培训费用,但公司须与员工约定培训服务期,员工在培训服务

期内离职的,须给予公司相应的赔偿;

5.2 培训服务协议的签订:外派培训申请审批通过后,人资部须与外派参训人员签订《培训服务协议》,协议一式两份,员工本人一份,人资部留存一份。5.3 培训服务期

培训费用在5000元以下的,培训服务期为培训结束之日起一年; 培训费用在5001-10000元的,培训服务期为培训结束之日起两年; 培训费用在10001-20000元的,培训服务期为培训结束之日起三年; 其它金额,培训服务期根据公司情况,酌情制定。

6、培训费用

6.1 受训期间的工资支付方式:培训期间视为正常出勤,工资按全额发放;

6.2 员工在约定的服务期限前离职,则应将公司为其培训所支付的培训费用按未满培训服务期时间比例

退还公司。退还费用计算公式为:

退还费用=公司为员工缴纳的培训费用÷服务期月份×剩余服务期月份

6.3 培训人员在培训期及服务期内,为达到辞职目的采取蓄意违反公司制度或消极怠工的方式,经教育

不改而被公司辞退的员工,应赔偿公司所付的培训费用;

6.4 培训人员有责任按时按质完成公司的培训任务。如因主观原因,造成考核成绩不合格,可在限期内

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应全额赔偿公司的培训费用。此条款,仅适用于“专业证书教育”培训项目; 执业资格考试培训项目不包含在内。

五、外请培训管理

1、需求产生方式

1.1 公司基于业务发展或某项临时工作任务的需要;

1.2 人资部基于各部门培训需求,收集外部培训资源,有针对性的安排相关培训; 1.3 各部门、员工自身工作需要。

2、申请流程

2.1 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提交《外请培训申请表》,或人资部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外请培训; 2.2 申请表提交所在部门、人资部、分管领导、总经理签字审批,审批通过后提交人资部; 2.3 人资部根据培训需求,开始收集培训资源,收集的信息内容包括: 外部培训机构信息:包括机构名称、成功案例或成功辅导企业、主要服务项目、主要培训师、 公开课或专项公开课计划、所在地区、联系电话、联系人等。

外部培训师信息:包括培训师个人专业背景、从事职业、擅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成功案 例、行业口碑等。

2.4 人资部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汇同培训申请部门、质量部等相关部门开展评审,评审通过 的资源,由人资部负责跟进,进一步沟通,确定合作单位。

3、培训内容

3.1 业务知识、技能培训; 3.2 管理知识、经验分享; 3.3 企业文化建设;

3.4 其他与公司发展相关的培训。

4、培训成果应用

4.1 所有参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3天内,须完成《培训报告表》,提交人资部汇总; 4.2 培训成果的分享:可由人资部组织开展培训心得讨论会或头脑风暴;

4.3 培训成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所在部门须将培训成果与实际工作结合情况作为

参训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进行考评,评定培训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影响程度。

六、培训考勤规定

1、参训人员须严格遵守考勤规定,按时参加各项培训课程,不得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确有特殊情况的,须提前向人资部申请,得到人资部确认同意后方可。

2、对于外派培训,由人资部对参训人员的出勤进行抽查,如发现缺勤、迟到、早退的,发现一次一律按旷工处理,并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

3、对于外请培训,由人资部安排签到,并结合抽查,如发现缺勤、迟到、早退的,发现一次一律按缺勤一天处理,并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

七、本管理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人资部。

@ 培训心得报告(外训) 篇2

姓 名:部门岗位:

讲师:

课程名称:

主办机构:

时数:

上课地点:

上课时间:

费用:

你对本次培训活动满意度:

(1)

课程内容□ 很满意 □ 满意 □ 尚可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2)

讲授技巧 □ 很满意 □ 满意 □ 尚可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3)

教材编订 □ 很满意 □ 满意 □ 尚可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4)

实用性

□ 很满意 □ 满意 □ 尚可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5)

综合评估 □ 很满意 □ 满意 □ 尚可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

内容摘要:

学习心得:

工作上之建议:

附注:1.培训心得于课后3天内提交人力资源部,未提交者不予报销受训费用,当日出勤为零。

2.部门经理以下人员由部门经理核阅,经理人员由总经理核阅。

外训人员标准与要求 篇3

为使公司各个级别的员工都适合公司发展,提升自己的机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更能发挥自己潜能,培训部向公司申请外训机会。培训部为保证公司外训取得预期的效果,满足公司发展之培训需求,特此规范申请参加外训人员的标准与要求。

申请参加外训的标准:

1.参加外训人员的人事关系应在本公司; 2.自入职公司满半年以上(含6个月); 3.经纪人到副店长/专员;

4.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认同公司企业文化; 5.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6.参加外训人员应有长期服务于本公司意愿.。参加外训人员的要求:

1.参加外训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不得无故不参加或者中途退出培训;

2.参加外训人员必须认真听讲,详细记录,保证培训质量,遵守培训纪律,维护公司形象。

3.被培训人员参加培训结束后,自回到工作岗位一周内应写好外训心得提交至培训部。

领导干部外训心得体会 篇4

发展乡村旅游业空间布局也很重要,一村一品体现的是主题,我们发展旅游业同样要体现主题,比如我们参观的xxxx五朵金花,五个村各有特色,所以它更能吸引游客眼球,而且生命力强。我们村现在也有很好发展优势,一是地理优势,陆渔一级公路穿村而过,离市区近。二是土地资源,现有闲置土地上百亩,可以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和自主采摘。

xxxx教授就旅游品牌和营销给我们作了详细讲解,特别讲到了品牌与定位后的营销问题,为什么要定位?是为了这个产业能持续发展,都江堰的旅游业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好,主要他定位准,亮出了文化品牌,道教发源地青城山和世界闻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很好的两张牌,品牌出来后就是营销了,怎么样把他推销出去呢,我认为我们这举办了一些活动就很有效果,比如相亲节啊,各种农村体验活动和农村的比赛,提高了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在这同时就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也是最终目的。学习中还为我们安排了几个现场教学点,主要学习了乡村旅游开发和农村发展综合体的发展。任何发展规划先行,这在那里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在虹口乡和向娥乡灾后重建中,规划布局相当准,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村在今后盖房和其他建设中规划要进一步规范,考虑要更加长远。向娥乡的猕猴桃风情园也是我学习的典范,它以企业为依托,向农民流转土地发展猕猴桃,再让农民到企业务工,这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了保障,同时以农业产业为依托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这也可以更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村现也有这种发展优势,有很好的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上可以动一翻脑筋,我村现有闲置土地200余亩,堰塘130口,可以通过招商盘活闲置土地,发展樱桃和自主采摘,可以看樱花,钓鱼,吃无公害蔬菜,农村的各种土菜,自主采摘草莓、樱桃,农户房前屋后发展小水果,集吃、玩、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同时这也肯定有一些困难,对农民要加强引导,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完善,还需认真规划论证等。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银行内部控制企业文化下一篇:中学语文课程学习方法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