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推荐8篇)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篇1

年末,将取得的各项利息收入先按规定的银行计息方法计算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利息,自本科目转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借记本科目,贷记“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收入”科目;然后将取得的各项利息收入扣除计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利息,剩余部分自本科目转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借记本科目,贷记“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科目。

三、本科目月末余额,反映尚未分配计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待转利息收入。年度终了,本科目应无余额。

第501科目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应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开支的各项支出,包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和其他支出。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四个明细科目:

1.医疗保险待遇支出,核算按规定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以内,并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支出。

2.上解上级支出,核算下级经办机构上解上级经办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3.补助下级支出,核算上级经办机构拨付给下级经办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支出。

4.其他支出,核算经财政部门核准开支的除上述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

三、经办机构向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预付的医厅费,借记“暂付款”科目,贷记“支出户存款”科目,经办机构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结算医疗费款顶时,根据审核的医疗保险享受人员的医疗费支出数额,应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开支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暂付款”科目。

采用其他结算方式支付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根据经审核的医疗费报销凭证,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支出户存款”等科目。

拨付给下级经办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经办机构设置收入户的,先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入同级支出户,借记“支出户存款”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然后将基金从支出户拨入下级收入户,借记本科目,贷记“支出户存款”科目;按规定经办机构不设收入户的,将基金从上级财政专户直接拨入下级财政专户,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上解上级经办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经办机构设置收入户的,先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入同级支出户,借记“支出户存款”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然后将基金从支出户上解上级收入户,借记本科目,贷记“支出户存款”科目;按规定经办机构不设收入户的,将基金从财政专户直接上解上级基本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

经财政部门核准在其他支出开支的临时借款利息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专户存款”科目,支付其他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支出户存款”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借方余额全部转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科目,借记“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第502号科目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支出

一、本科目核算按规定应由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开支的各项支出,包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转移支出。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二个明细科目:

1.医疗保险待遇支出,核算按规定由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开支的医疗费支出。

2.转移支出,核算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其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随同转出的支出。

三、经办机构向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预付的医疗费,借记“暂付款”科目,贷记“支出户存款”科目;经办机构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结算医疗费款项时,根据经审核的医疗保险享受人员的医疗费支出数额,应由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开支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暂付款”科目。

采用其他结算方式支付个人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根据经审核的医疗费报销凭证,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支出户存款”等科目。

保险对象调离本统筹地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随同转出的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支出户存款”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支出去向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每一位职工设置“个人账户”明细账。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借方余额全部转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科目,借记“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三、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

┌──────┬───────────┬─────┐

│报表编号 │报表名称 │编报期 │

├──────┼───────────┼─────┤

│会医疗01表 │资产负债表 │月报、年报│

├──────┼───────────┼─────┤

│会医疗02表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表│月报、年报│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篇2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会计信息披露,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作为服务于社会保险领域的一种特殊的会计活动, 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目标的特殊性。

一、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的构成及特征

会计信息就是把各种会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的信息, 集中体现了会计工作的成果, 是连接会计供需双方的桥梁。

(一)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的构成。

我国社保基金会计信息主要包括基金会计报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计报表。基金会计报表反映每项社会保险基金是一个独立的财务个体, 应单独为其设计会计报表, 反映其基金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受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的专门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的特征与管理方式决定了要为每个基金设计一套会计报表, 分别反映每个基金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整体运行情况的会计报表主要有:综合基金收支表、综合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综合基金资产负债表。

(二) 社会保险会计信息披露的特征。

社会保险会计信息主要有四个主要特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可靠性包括信息的可验证性、真实性、中立性, 可靠性是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使用者能够相信或依靠的信息, 即不同的会计人员按统一会计程序应获得可予验证的相似的结果, 能如实地表述真实情况和做到不偏不倚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相关性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 必须是能够影响到使用者利益的, 即信息应与使用者评价经营责任和进行决策的需要相关联。可理解性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易于使用者理解和利用的。可比性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以相互比较的同意基础。既包括了同行业横向可比, 也包括了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总体状况

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实行市场化运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依据社会保险基金特有的性质, 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至少每年一次将基金的管理和运营信息向被保险人进行充分披露, 使被保险人了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运用、管理和给付等情况。现实状况是, 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遵循“预算会计报表”的理论要求, 通过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披露财务信息, 但存在着信息不充分、专业性过强、不易于理解、披露渠道过窄等问题。由于社会保险基金已经进行市场化运营, 因此按照现行预算会计的理论披露具有特质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 必然使得公众缺乏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的了解, 也必然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公众外部监管的目的。

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状况

(一) 信息需求者缺位。

信息需求者缺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雇员和雇主不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信息需求者;二是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监督者。我国是由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发放等管理, 雇员和雇主按照法律的规定必须参加社会保险, 雇员和雇主没有任何选择代理人的机会。也就是说, 雇员和雇主作为投入者对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影响力为零, 雇员和雇主如果想要了解社会保险基金的相关信息, 只有依靠法律、法规的规定, 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立法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既没有对社会保险基金提供者、管理者以及受益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法律认定, 也没有任何的法律、法规规定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应该向雇员和雇主提供信息以及信息的内容和方式等,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入者在交完钱以后反而成为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局外人。

(二)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需求者和监督者缺位, 雇员和雇主作为社会保险基金最终的风险承担者, 社会保险基金运转过程中天然的监督者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政府为主体的监管机构没有辅以民间监督机构的监督, 不能更有效地制约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行为, 政府内部的监督关系也没有理顺,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作为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的提供者, 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依据政府制度的规定, 而政府制度的出台通常滞后于实际的情况, 加上政府与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这种内在关系, 有时认识不到自身的问题, 从而导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的披露只是一种形式, 不能起到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督作用。

(三) 信息鉴定者弱化。

由同级审计部门来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 其缺点在于:一是不能保证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不履行职责的行为被全部制止。因为审计部门和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同属于地方政府, 在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挪用的案例中, 由地方政府批准的不胜枚举, 所以审计部门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利益是一致的, 鉴定者与被鉴定者利益的一致性不利于鉴定的公正性;二是审计部门既审计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 又审计专项基金的情况, 不利于对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做出合理的评价, 预算执行审计是反映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作为一个行政部门其工作效率的情况, 与审计其他的行政部门一样。

四、健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角色规划

社会保险机构要设置单独会计机构, 配置具备会计师以上任职资格、符合其他任职条件的会计机构负责人。配备具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 (电算化会计岗位必须取得“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 ;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要合理。根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业务需要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出纳、基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会计电算化管理、档案管理等。出纳员不得兼管总账报表、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有价证券和票据 (不含支票)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 出纳员、程序编制人员不得兼任微机录入工作, 不得进行系统操作。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温, 李树晗.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会计核算[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9.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篇3

一、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存在的缺陷

(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当期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情况

对于参保单位按月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完全可以反映基金收入全貌,保证基金会计核算的全面、准确。但随着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范围更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性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基金的非正常收入问题,仍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只能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以现金实际收入的部分,而不能全面反映出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如:(1)由于参保单位有时存在经济效益不好,资金紧缺,无法按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或参保单位违反规定故意拖欠社会保险费,按收付实现制来进行收入核算,就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参保单位的欠缴数额、欠缴时间;(2)破产改制企业一次性为参保人员提前预提缴纳以后相当一定年度的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的特殊基金收入,按现行收付实现制全部确认为当期的收入,这无疑是虚增了当期的基金收入,并通过年终结转进入基金结余,导致基金结余的虚增,也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出每个会计年度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结余的真实情况;(3)基金结余投资国债的增值收入,按收付实现制只能待该投资到期变现后才能确认为当期收入,无法反映出各会计期间社会保险基金的增值收入情况。由于参保单位欠费、预缴费及基金增值收入等问题的存在,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就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基金的当期收入,无法为决策部门及时调整社会保险费征缴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从而无法实现应收尽收,形成基金管理缺位。

(二)不能真实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情况

主要反映在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方面,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可分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医疗费记账支出,参保职工个人报销的支出以及转移支出等。其中定点医疗机构的记账医疗费支出占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四分之三以上,是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的重点。在收付实现制下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反映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的发生情况。目前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发生医疗费用基本上是采取“预付制”或“后付制”结算方式进行支付。医疗保险费的结算方式无论是采取“预付制”还是“后付制”结算,采用收付实现制都无法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当期医疗费实际支出的总体情况,这部分费用只有在实际支付时才能体现,无法反映当期损益的全貌,造成基金会计账务和报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基金支出状况,从而造成基金风险,出现管理漏洞。

(三)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资产负债状况

社会保险基金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收支的依据,只能反映基金财务支出中以现金实际收付的部分,不能反映应收未收的债权或者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债务,如参保单位欠缴或预缴的社会保险费、社保经办机构应付未付的养老金、医疗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应计利息等这些“隐性债权”和“隐性债务”在会计核算中都无法及时反映,就会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账务和报表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债权债务损益情况,给基金管理的决策造成误导,不利于保障基金安全。

(四)不能为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提供翔实的基础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

《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国发〔2010〕2号)明确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实行预算管理,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对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要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由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无法在现行情况下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进行科学、准确的会计核算,就无法提供完整、翔实的财务报告,如由于参保单位预缴社会保险费,在收付实现制下将预缴的社会保险费全部计入当期收入,虚增了当年基金收入总额;另外,医疗保险基金存在应付未付问题。由于在编制下一年度基金收入、支出预算时,上年度基金收入、支出执行情况是一项重要指标,上年度虚增的基金收入和基金的应付未付,会导致编制本年度基金预算收支的不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决策部门的数据需要,同时也给及时、足额征缴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社会保险基金埋下隐患,进一步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

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议

笔者认为,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全面、准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应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和业务发展相适应,针对不同险种基金运行特点,应对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进行适当调整。笔者建议将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由“单一采用收付实现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一)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核算处理

对于参保单位按月正常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在款项实际收到时记收入账;对于参保单位一次性预提预缴多年的特殊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在对应的预提预缴的年度内分别确认基金收入。在收到一次性预提预缴多年的特殊基金时,按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的各险种基金和相应的政策规定,分别确定各年度的基金收入数,对于确认为当年的基金收入进行会计核算时,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相应的基金收入科目;对于应在以后各年度分别确认的基金,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暂收款”科目。在对应预提预缴年度内,每年按规定应确认的基金收入,借记“暂收款”科目,贷记相应的基金收入科目。“暂收款”科目应根据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的各险种基金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明细账和暂收款明细登记簿,详细记录各笔暂收款的单位、金额、用途、起讫时间等,方便备查。

nlc202309040911

(二)参保单位欠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核算处理

部分参保单位由于经济困难,有时无能力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出现欠费问题,或参保单位违反规定故意拖欠社会保险费,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应收款”科目,发生欠费时,借记“应收款”科目,贷记基金收入科目;待实际收到社会保险费时再冲减“应收款”科目,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应收款”科目。“应收款”科目的借方余额即为应收未收的欠缴基金,“应收款”科目下的欠缴基金,应根据参保单位设立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三)基金应付款核算处理

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已发生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记账医疗费支出,即为社保经办机构应付未付的欠付基金,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应付款”科目,发生应付未付时,借记基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款”科目;待实际支付医保费时再冲减“应付款”科目,借记“应付款”科目,贷记资产类科目。“应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即为应付未付的欠付基金,“应付款”科目下的欠付基金,应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设立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四)基金投资债券利息收入核算处理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购买债券利息收入日常核算:(1)转基金购买债券时,借记:债券投资,贷记:财政专户存款;(2)按照债券利率计算利息时,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待结转利息”科目,借记:债券投资,贷记:待结转利息;(3)债券到期本息转回时,收回基金核算,借记:财政专户存款,贷记:债券投资;债券利息收入核算,借记:待结转利息,贷记:利息收入。待结转利息的贷方余额,表示基金运营盈余,借方余额则表示基金运营亏损。

三、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的优点

(一)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对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社会保险费、欠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进行核算,既可以真实、准确记录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状况和全面掌握参保单位的缴费情况,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的准确性,为决策部门及时调整征缴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又能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满足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宏观管理的需要。

(二)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对医疗保险基金应付款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准确、完整地反映当期医疗费实际支出的总体情况,进而真实反映出每个会计年度基金结余的情况,同时又能有效地将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绩效与社保经办机构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的责任相联系,促进基金使用效率提高和基金安全。

(三)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既反映年度的现金实际收入数和现金实际支出数,又反映应收未收或应付未付的债权或债务,为科学、翔实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提供了有力依据,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准确。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范围更加广泛,将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由“单一采用收付实现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它既解决现行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基金会计核算更加全面、准确,又能促进基金管理更加合理化、全面化,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局长)

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制度 篇4

(2)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缴费基数,按时缴纳工伤保险 费。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为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 积。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3)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不同的行业,工伤风险有很大差别,工伤保险费率在实现社会共济的同时,与用人单位所属行业挂钩,形成行业差别 费率,使工伤保险缴费更为公平。在实行行业差别费率的基础上,建立单位缴费浮动机制。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伤发生情 况和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篇5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2009]6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青海省农村牧区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补贴试行办法》(青办发[2010]39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的精神,规范和加强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基金财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新农保基金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根据国家、青海省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青海省社会保险(新农保)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经办管理的新农保基金。本制度所称新农保基金是指由参保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各类资助、政府补贴、村干部补贴、利息及其他方式筹集的,用于发放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金待遇的专项资金。

二、新农保基金财务管理的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青海省有关新农保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合理筹集和使用新农保基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组织落实新农保基金的计划、核算、执行、分析和考核工作,如实反映新农保基金收支状况;严格遵守国家、青海省财经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三、按规定的原则筹集新农保基金,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逐步提高管理层次。

(一)新农保基金按国家和青海省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筹集。经办机构根据缴费对象、缴费标准、政府补贴的范围等负责征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政府缴费补贴的标准、比例和范围等因素合理安排补贴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资金划拨手续。

(二)中央、省级财政承担的补贴资金,由省级财政拨付各试点地区财政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应将本级承担的补贴资金和上级财政补贴资金按规定及时足额拨入经办机构专户,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和随意减免。

(三)根据《指导意见》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规定,新农保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经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和财政部门共同认定的金融机构设立新农保基金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以下简称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

(四)收入户的主要用途是:

1、归集核算经办机构收缴的参保人员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其他资助、政府缴费补贴、村干部补贴、转移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资金。

2、经办机构应定期将收入户暂存的资金缴入财政专户。收入户除向财政专户划转基金外,不应发生其他支付业务。收入户月末应无余额。

(五)支出户的主要用途是:

1、归集核算新农保各项待遇发放资金,接收财政专户拨入的基础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等基金,支付新农保政策规定的各项待遇,暂存该帐户的利息收入。

2、支出户除按有关规定完成上述用途外,不得发生其他收入业务。

(六)财政专户的主要用途:

1、试点地区单独设立新型农村牧区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以下简称财政专户)。

2、归集核算新农保各项财政专户收入资金,接收从收入户转来的参保人员个人缴费收入、集体补助收入、其他资助收入、政府缴费补贴收入、村干部补贴收入、转移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等。根据经办机构的用款计划,向支出户划拨新农保基金。

3、基础养老金由财政部门从国库直接划入财政专户。财政专户发生的利息收入直接计入财政专户,经办机构收入户、支出户的利息收入定期转入财政专户。

4、由财政部门从国库直接划入当地财政专户的中央、省级或地方财政补贴资金和财政专户利息收入,财政部门要出具财政专户缴款和金融机构利息凭证,并附加盖财务专用印章的原始凭证复印件,交经办机构记帐和备查。

新农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不得用于经办机构工作经费。

四、新农保基金会计科目(一级)的设置:

(一)资产类:现金、收入户存款、支出户存款、财政专户存款、暂付款、债券投资。

(二)负债类:暂收款。

(三)基金类: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结余。

(四)收入类:农村养老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

(五)支出类:农村养老保险金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

五、新农保基金收入的核算

新农保基金收入包括:农村养老保险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

(一)“农村养老保险费收入”科目是核算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按规定的缴费标准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其它资助。在“农村养老保险费收入”科目下设置:“个人缴费收入、集体补助收入和其他资助收入”明细科目以缴费的“建制村”为单位进行明细核算。财务部门每月及时向业务部门反馈当月实际征缴信息。

1、个人缴费收入:是指参保人按照规定的缴费标准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收入,包括个人当年缴费收入和补缴历年欠费收入。

2、集体补助收入:是指有条件的乡(镇)、村等集体经济组织给参保人的补助收入。

3、其他资助收入:是指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务给参保人缴费提供的资助收入。

(二)“利息收入”科目是核算新农保基金存入国有商业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以及购买的国家债券、协议存款、定期存款等产生的利息收入。

(三)“财政补贴收入”科目是核算国家、省级和地方财政部门对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地区对新农保基金给予的财政补贴。

根据《指导意见》、《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及地方政策规定,财政补贴主要有:一是中央、省级财政对国家和青海省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全额补助;二是省级和地方财政补助包括:缴费补贴、村干部补贴、代农村重度残疾人缴费补贴;三是地方政府增设缴费档次增加的缴费补贴和提高本地区基础养老金所增加的资金由试点地区财政承担,包括:缴费和基础养老金补贴等。

在“财政补贴收入”科目下设置“基础养老金补贴收入、缴费补贴收入、村干部补贴收入”三个二级明细科目,分别按中央财政补贴收入、省级财政补贴收入、州级财政补贴收入和县级财政补贴收入进行明细核算。

(四)转移收入是核算参保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跨险种参保而转入的基金收入。

财务部门每月及时向业务部门传递参保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而划入的个人帐户金额。

(五)“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是核算下级经办机构接收上级经办机构拨付的补助收入。

(六)“下级上解收入”科目是核算上级经办机构接收下级经办机构上解的新农保基金收入。

(七)“其他收入”科目是核算收级的新农保基金以外的收入及其他经省级财政部门核准的收入。

六、新农保基金支出的核算

新农保基金支出包括:农村养老保险金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下级支出、其他支出。

(一)“农村养老保险金支出”科目是核算按规定标准支付给参保对象的待遇支出,经办机构按支出明细进行分类核算。

1、农村养老保险金支出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支付标准由国家、省和地方政府确定。个人帐户养老金支出是指按缴费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39按月支付的养老金。

3、在“农村养老保险金支出”科目下设置:“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等明细科目进行分类核算。

(1)基础养老金支出:是指根据新农保的政策规定,按月支付给农村老年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在“基础养老金支出”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中央财政补贴支出、省级财政补贴支出、州级财政补贴支出、县级财政补贴支出”四个三级明细科目进行分类核算。

试点地区政府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的资金由试点地区财政承担。

(2)个人帐户养老金支出:按缴费个人的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39支付给按照新农保制度计发的个人帐户养老金,以及参保人死亡一次性支付给法定领取人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余额扣除政府缴费补贴后的金额。

4、经办机构根据财政部门审核和批准的新农保基金预算及分月支付计划,每月25日前填写次月用款申请报送同级财政部门,经财政部门对用款申请审核后5个工作日内将新农保发放资金从财政专户拨入支出户。

经办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养老金待遇支出支付审批表,及时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在收到财政专户拨入发放资金的5个工作日内核拨养老金待遇,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

5、新农保基金要根据待遇的支付范围,按照国家、青海省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为保证足额、及时支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支出户应预留一定的支付资金。

(二)转移支出是指新农保参保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跨险种参保而转出的基金。

(三)丧葬抚恤补助支出是指根据国家、青海省的政策规定,纳入新农保基金开支范围的参保人死亡后丧葬补助费用。

试点地区增加的丧葬费支出,所需资金由试点地区财政承担。

(四)补助下级支出是核算上级经办机构拨付给下级经办机构的补助支出。

(五)上解上级支出是核算下级经办机构上解上级经办机构的支出。

(六)其他支出是核算按国家及青海省的法律、法规规定或经省级财政部门核准支付的其他费用。

七、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是指新农保基金收支相抵后的期末余额,包括个人帐户基金结余、基础养老金结余和地方待遇结余。

(一)个人帐户基金结余是参保人个人帐户的积累额扣除个人帐户养老金支出后的余额。

(二)基础养老金结余是基础养老金收支相抵后的滚存结余,只能用于基础养老金的支出。

(三)地方待遇结余是指地方政府提高本地区基础养老金待遇,地方财政补贴收入和地方待遇支出相抵后的期末余额。

(四)新农保结余资金经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商定,除预留一定的支付资金外,应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办理定期存款,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不得进行国家规定之外的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

八、个人帐户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保人员养老保险权益记录和达到法定年龄计算养老金的重要依据,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实帐管理,个人帐户记录的金额和银行存款要做到帐实相符,实现新农保个人帐户基金保值增值。

个人帐户的记帐原则:个人帐户记录坚持先财务到帐、后业务记帐,业务记帐后与财务按月核对的原则,确保帐实相符。

九、新农保基金预、决算

(一)新农保基金预算: 1.经办机构根据本新农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下新农保基金收支预测,负责本辖区下新农保基金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新农保基金收支预算草案的编制必须在国家及青海省政策规定的范围i内,相关基数的测算应按现有国家及青海省政策规定的政策为依据,不得随意调整相关政策、依据,新农保基金的各项收入必须如实入帐,严禁虚列支出。

2.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时,经办机构要编制新农保基金预算调整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新农保基金决算:

1.终了,经办机构根据国家、青海省规定的表示、时间和要求,编制和上报新农保基金决算与财务情况分析说明,财务情况分析说明要运用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对新农保基金财务收支及管理情况、重大影响的事件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加以说明和分析。

2.新农保基金预决算必须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手续完备、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3、经办机构的基金财务报告不符合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应予以纠正。

十、新农保基金资产的管理

(一)新农保资产的管理

1.新农保的资产包括基金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现金、银行存款(含收入户存款、财政专户存款、支出户存款)、暂付款项、债券投资等。

2.试点地区经办机构要认真做好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劵的保管、管理工作,经办机构收取缴费人缴纳的现金,当天要及时办理基金的转存手续。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劵的收付和管理,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88】第十二号)、《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人银行【1988】288号)、《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财政部财会【2001】41号)、《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等规章制度。

3.按月和开户银行、财政专户对帐,保证帐证、帐帐、帐表、帐实相符。用新农保基金购买的各类国家债券、定期和协议存款等票据应视同货币资金管理,由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共同商定票据的管理部门,票据要妥善保管,定期核对,确保帐实相符。

(二)新农保负债的管理

新农保基金的负债包括基金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暂收款项。新农保基金的暂收、暂付款应定期清理,及时收回。

(三)统筹地区新农保基金要单独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自求平衡,任何部门或单位个人不得挤占、挪用,不得用于平衡统筹地区财政预算,不得和其它险种基金相互调剂使用。

(四)经办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告新农保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接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审计等部门和社会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向政府和基金监督组织报告。

十一、经办计划的职责

根据《实施意见》和《试行办法》规定,开展新农保试点地区的经办机构,根据省社保局在《青海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和业务报表系统》(以下简称:NC系统)中建立的青海省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基金会计帐套和全省统一的会计科目体系,按各自的工作范围和权限分配,设置好本地区的基金会计核算帐套,采用收付实现制和借贷记帐法,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经办机构按照国家及青海省的财经纪律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业和专职会计人员。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真实、准确地核算和反映新农保基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管理好新农保基金。

经办机构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立分工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规范基金财务管理,建立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确保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堵塞基金管理漏洞。

十二、经办机构的法律责任,经办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人员视情节轻重,按照《行政处罚法》等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一)制定与新农保有关政策相抵触的基金管理规定或制度。

(二)未按规定标准支付新农保待遇或随意调整支出标准的。

(三)未按规定将政府对新农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专户的;未按规定将新农保基金及时从财政专户拨付到支出户,影响待遇按时发放的。

(四)挪用新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发放基础养老金的。

(五)未按规定投资运营新农保基金的。

(六)伪造、篡改、擅自销毁新农保参保人员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和个人账户数据的。

(七)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新农保基金以及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十三、试点地区经办机构制定本地区新农保基金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细则,对新农保基金实行监督和管理。

十四、征收农村养老保险费,集体补助、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缴纳的各项资金和接受社会捐赠资金,统一使用由财政厅印制《青海省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缴费统一票据》,经办机构按规定用途使用和妥善保管征收票据,票据管理严格执行《青海省财政票据管理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49号)等规章制度。

十五、本制度与国家、青海省颁布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等有抵触的一律以国家的规定为准。

十六、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的经办机构,参照本制度执行。

十七、本制度由青海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负责解释和修复。

浅谈我国保险监管会计制度的构建 篇6

请欣赏:《浅谈我国保险监管会计制度的构建》

保险是通过收取保费,集中形成保险基金,在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时,给予一定赔偿或给付的一种制度安排。对于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来讲,它不仅同一般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承担着社会保障的责任,关乎广大投保人的利益。保险公司性质的两重性,也决定了其会计行为规范的两重性:一是来自于一般财务会计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保险公司对外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真实、公允地反映保险公司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要求保险公司的财务信息与其他行业保持可比性,另一个是监管会计原则,主要服务于保险监管当局,为保证保单待有人利益而监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需要。因此,保险公司在会计制度的设计上,不仅需要建立适合于保险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还需要重视监管会计制度的建设。

一、偿付能力监管――监管会计的动因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在未来某一时点上,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入弥补现金流出的能力。偿付能力的监管是一个国家对其保险公司监督管理的核心内容,保险监管者并不对保险经营的各个环节做出明确细致的安排,只是规定相应的偿付能力额度。保险公司以特定的方式向保险监管者提供相关信息,保险监管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处理,实现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因此在客观上需要建立用于保险监管方面的、能够有效提供与偿付能力相关信息的监管会计制度。

我国保险公司现行的会计报表体系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部分组成,包括相应的报表附注。这套体系在反映保险公司的报表日的财务能力和经营成果上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然而在保险公司的偿付力监管上,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资产的组成部分为例,保险公司资产中包括预付费用和待摊费用,预付费用是提前支付的代理人费用及其他营业费用,在未来时点很难变现以抵补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出。待摊费用是与一个以上营业周期相关,需在各期分散影响利润的已支付费用,完全不能变现抵补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出。这两项资产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偿付能力的相关性很小,监管者没有必要处理这样的信息。又比如,现金流量表着重于反映当年的现金流量,缺乏动态的现金流量分析,没有反映各经济条件变化对保险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不利于监管者估计其可能出现的现金盈余或现金短缺。监管者只能从中判断保险公司准备金存量的充分性,难以判断准备金流量的充分性。很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上反映的状况是良好的,有足够的能力弥补未来的现金流,但如果某一经济条件(例如利率)出现不利变化,保险公司现金流的利率弹性又较大,导致现金流骤减,超出了原有的准备金估计,即可能形成偿付能力危机。而且对这种危机监管者事先没有准备,若涉及范围较广,又没有应对措施,很可能引发全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危机。因此,建立一套适应偿付能力监管的监管会计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传统财务会计原则――监管会计原则设计的出发点

监管会计是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被监管的保险公司出现偿付力危机,因此应从传统财务会计出发,寻求与传统财务会计原则的区别,进行合理的设计。

1.以财务控制为监管会计的重点。传统财务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为了满足投资人,包括现在、潜在的`股东及债权人的需要,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全方位展示公司经营状况,首重获利能力,次重财务状况。而监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监管者对偿付能力监控的需要,因此,与传统财务会计原则相比,监管会计原则应更注重在财务状况上的要求,财务报告应重点放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检查上来。

2.建立“准清算假设”[注1]为前提的会计制度。传统财务会计原则以持续经营为会计基础,这是以企业持续、正常经营为前提条件的。而监管会计是以保险公司可能发生停业清算才出现的,排除了永续经营的理念。监管机关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过程中应注意区分以下一些问题:①传统财务会计坚持“保守性原则”,主张通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来确定资产价值,但是保险公司的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实际价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值得怀疑。监管会计应该确定以“净变现价值法”来确认资产价值,对一些在实际清算时不具备清偿能力或清算价值的资产予以剔除。②传统财务会计对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或债券,采取取得股票、债券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在取得收益时才对投资成本进行调整,不能在“准清算假设”前提下及时准确的反映股票或债券的价值。因此,监管会计应以股票投资的市价计价入账,债券投资则按债券的分摊价值(即取得成本加上折价或减去溢价摊销后的价值)计价入账。采用这种方法,保险公司投资尚未实现的资本收益或损失都可直接引起权益的变动,而不必等到股票或债券被抛售时才得以显现。③在“持续经营假说”下,承认长期负债的存在,并可合理估计负债,但是在“准清算假设”前提下,对于负债应更多地考虑保险公司的及时清偿能力,即应有足够的安全准备。

3.建立资产认许制度。资产认许制度是将保险公司在传统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分为认许资产[注2]和非认许资产。认许资产是指那些在短时间内能以合理价值变现的资产,又称有清算价值的资产。其余资产则称为无清算价值资产,即非认许资产,它们的流动性较弱,在企业清算时,难以获得合理的转让价值。非认许资产通常包括:日常用品、办公家具、汽车、仪器设备;预付递延费用、预付租金;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过期或逾期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雇员借款;代理人往来;租赁改良费用;股票投资账面价值超过市价部分等。

4.收入和费用确认实行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结合制。传统财务会计对待收入和费用实行权责发生制,对收入和费用实行严格的配比制,即将保费收入在不同期间予以确认,招揽费用也通过递延资产账户分摊到各期。但是,监管会计注重的是实际占有的可变现资产,递延资产是否能够确认还是不确定的,因此,对于招揽费用应实行收付实现制在第一年确认收入时予以确认。比如,如果一个两年期保险单的年保费是1000元,总的招揽费用是600元,那么在监管会计准则下,第1年的保费收入是1000元,招揽费用是600元;第二年的保费收入是1000元,招揽费用为零。但在传统财务会计准则下,每年的保费收入和招揽费用分别是1000元和300元。

5.多方面经济因素的考虑。监管会计制度的制定还应该考虑多种经济因素可能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比如通货膨胀因素、利率变动、经济运行周期等。例如,在通货膨胀率较大的时候,保险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将会与实际价值发生很大的背离,影响保险监管当局对偿付能力的判断。

三、构建我国保险监管会计制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保险监管会计应与监管机关的监管规范相协调。监管会计是专门为监管机关有效监管而设计出来的,它的一些标准、方法都应该是在监管规范的要求下产生的。因此,监管会计制度需要充分体现监管机关的监管意图,不能与监管规范相抵触甚至违背。

其次,保险监管会计制度需要体现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保险业是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服务行业。经营商品的无形性、价格厘定的技术性以及经营业务的负债性都需要在监管会计制度中充分得到考虑。因为行业以及业务的特殊性,在监管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会计师,还需大量的保险业专家、经济学专家的参与,广泛听取保险业界的意见。

第三,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监管会计制度的建立还需要在相关法规制度上予以建立和完善,比如,保险会计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险业风险性业务的披露、保险业行业规范等。目前,我国虽然在《保险法》与《保险管理暂行规定》中对保险会计有一些规定,但是还没有形成比较有体系的保险会计规定,不能反映保险业行业的特殊性和保险会计制度的专业性。

监管会计制度的构建还需要我们吸取保险业发达国家在监管会计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认真研究国外保险会计的规范和标准,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保险业开放和世界经济自由化的趋势。

(作者:杨永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顾兆峰:《美国保险会计》,《外国经济与管理》第9期.

[2]《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

[3]《保险公司会计制度讲解》,[M]经济科学出版社版.

[4][注1]所谓清算状态和实际清算还存在一定差异,保险公司此时对资产和负债评估的方法只是以“清算”假设为前提,实际上是一种准清算状态。《保险业会计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33.

[5][注2]资产变现的观点:法定会计准则关心的是,当保险公司出现财务困难时,其资产是否足以偿付保单持有人的索赔。这就要求保险公司持有足够的易于变现的资产以应付索赔。让。勒梅尔:《欧美保险业监管》,经济科学出版社,P37.

如何对社保基金会计制度加以创新 篇7

关键词:社保基金会计制度,原因,创新

一、社保基金会计制度创新的原因

(一)进行社保基金会计制度创新的内在原因

以内因方层面来说,当前基金财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供给的财务信息有所缺失,甚至存在信息失误的情况,以至于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决策、监督等方面缺少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科目设制存在漏洞,不能够为社会保险会计核算提供保障。

(二)进行社保基金会计制度创新的外在原因

以外因层面来说,主要有:社保业务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保会计制度的创新。相关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社会保险政策等有了比较大的变动,部分会计制度规定不再满足政策与经办的需要。《社会保险法》的发布实施,对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进行完善有了更多的要求。现今财务业务一体化环境下信息系统是推动社保会计制度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保基金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准金融系统,交易次数多,对财务数据汇总有了更高的要求,假如依旧进行手工账务处理,导致财务记账的压力过大,因此,这种环境造就了财务业务一体化,跟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对比,财务业务一体化下的信息系统有以下的特征:一是实现会计的动态核算与管理,二是实现业务信息的实时与共享,三是有效发挥财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四是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信参考依据。但在现今会计制度下的会计科目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功能明显得不到全面利用,渐渐显现出某些方面的漏洞,需要进行改革。会计核算的宗旨是为基金管理和政策制定服务,按时并精确的的反映会计信息,对做好基金管理和进行政策完善起到了有效作用。

二、对社保基金会计制度进行创新的重要性及准则

财务业务一体化下社保会计制度需要进行创新思考,建立完善的社保会计体系,能够确保社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同时能够推动社保事业的发展。完善的社保会计体系是根据现行的政策法规和经办要求,进行快速的修改与完善,同时进行创新,让参保人、政府与社会各方人士能够了解到准确可靠的保险基金信息。构建社保会计体系可以依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基本准则组成。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是应用指南和基本准则的基础;具体准则,对主要对具体交易程序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进一步的规范,为企业解决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应用指南,主要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主要账务处理、会计科目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定。新建立的社保会计体系,为社保财务工作者在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了同一规定,各方的社保会计工作能以相同的基准为基础,而不会形成各个体系。第一,对我国社会保险会计科目和会计制度进行统一,对社保法牵涉到的五个险种社保基金的会计核算体系,不但要具有一致的一级会计科目,还要在一级会计科目下根据险种增添二级科目,并建立完善、明确的财务报表体系。第二,区别分开不同种类基金的业务性质,而且要客观真实的反映社保的情况,对于社保基金要根据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原则,确保社会保险会计核算的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益和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

三、对社保基金会计制度加以创新的途径

(一)重新界定部分科目核算

1、利息收入科目

根据1998年的会计科目要求,收到银行转来支出户利息,借记“支出户存款”,贷记“利息收入”,但在处理账务时,建议借记“支出户存款”,贷记“暂收款———支出户”,主要原因有一是该利息只暂时留在支出户,正常情况下,当月或至少下月要归入财政专户,二是与社保收支相对应,三是有助于跟财政局进行收入数据的比对,财政局缺少相对应的支出户科目,假如利息收入包含了支出户收到的利息,但财政局的科目记账中没有对其进行分录,不能充分的表明财政局收入与社保收入数据的一致性。

2、暂收款和暂付款科目

在一般情况下,社保基金的账户都有设置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建议在暂付款与暂收款科目下对其设置二级科目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在与财政局的财政专户进行数据核对时,在账上能够一一对应,清楚明了。

(二)特殊业务的账务处理特别规定

1、养老待遇暂付款问题

依照规定,在节假日之前,要发放养老待遇,这会致使在几个月里,养老待遇支出存在忽低忽高的情况,依照养老保险基金暂付款的科目要求,只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活动中出现的暂付款项进行核算,出现暂付款时,借记本科目,当收到款项时,才对其做相反分录,事实上在基本医疗保险会计中对于暂付款已经拓宽完善了用法,其暂付款能拿来记录给定点医疗机构与药店的预付款,等到经办机构向定点医疗机构等进行医疗费款项结算时,依据合适的医疗受保人的医疗费支出数据,借方为医疗保险相应支出,贷方为暂付款。在节假日提前发放养老待遇,也需要参考医疗暂付款的处理方式,可以规定依照权益发生制进行核定,提早发放的待遇需要在当月计入暂付款,在本应发放月借记相应养老待遇支出科目,贷记暂付款,这样就能够避免养老待遇基金支出忽低忽高的问题。

2、医疗保险基金结算方式产生的保证金账户处理

现今在医疗保险结算上,采用了预付总额与按项目、病种、人头付费等混合结算的方法,按照“控制总量,根据病种分值结算,按月预付,年底清算”的结算规则,同时对定点医疗机构支付考核采用年底清算,所以每月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时,除去相应比率的质量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在医保社保年底结算时将进行清理,所以在预留质量保证金时,建议设置“暂收款”科目,根据医疗机构单位明细进一步核算。其会计分录为,贷记“暂收款”,借记“医疗保险支出”,年底结算时,建立的分录借记“暂收款”,贷记“支出户”,这样能够清晰明了的了解医疗基金的财务情况。

(三)会计科目改良

在收付实现制的条件下,改良会计科目有助于充分体现权益发生制的功能,保证了业务和财务的联动以及能够披露基金隐形债务。

1、对于多险合一同时征收的业务

对于收入类建议添加代转保险费收入科目,在有基金结余的情况下,建议添加会计科目代转基金,用来登记收付实现制的每月征收的数目和基金结数目,当财政专户有收入款项的时候,社保需要根据款项记录收入按正常的方式征缴,借方为财政专户,当正常征缴被分到单位个人明细账户时,减少代转保险费收入,增加正常缴费收入,年终基金结余时将代转保险费收入结转到代转基金结余,基金结余和代转基金合计数据就能够明确的表明收付实现制下的基金结余,基金结余就与业务台账具有同步性,而代转基金表明了还没有确认的拆分征缴基金,为社保管理提供了仔细的可供参考的信息。

2、垫付款与追偿款

《社会保险法》对第三人负担医疗费用的追偿和垫付,工伤费用的追偿和垫付,第四以及第三人原因工伤费用的垫付和追偿有明确的规定。其实在当今的会计科目下,基金结余添加垫付款的基金结余,发生垫付款时,依照粤社保函[2011]196号文,在工伤保险科目部分,添加工伤先行支付科目,在医疗保险科目部分,也在支出下添加了先行支付医疗费支出科目,增添这样科目可以清晰明了的提供在收付实现制下的先行支付的真实情况,但假如在基金结余下增添先行支付结余数据,这样从账上能够反映了社保垫付款的事实。

四、结束语

社会保障问题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政治经济的稳定息息相关,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的同时,其会计制度需要不断的创新,可以通过重新界定部分科目核算、特殊业务的账务处理特别规定、对会计科目进行改良这三个方面入手,有助于创建更加合理的社保基金会计制度,推动社保基金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世纪抉择——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N].人民日报.2003

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基础 篇8

【关键词】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现行会计核算基础所存在的问题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是为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利益而筹集设立的专项资金,单位和个人需要向医疗保险相关部门缴纳一定的资金,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通过对基金的征收、支出、投资、管控等一系列行为实施系统性的运作,达成医疗保险基金的设立初衷。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隶属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范畴,在管理制度与方法上与社会保险基金几近相同,早在1999年,我国就出台了《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2003年又对该制度予以补充,制度中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定了明确的管理内容,对基金的筹资及运作方法做出了详细规定,提出将基金进行专项管理,确立了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记账方法,收付实现制与借贷记账法,在当时的情况下,通过对资金的实收、实付的核算,很好的满足了对基金管理的各项要求。然而医疗保险事业发展至今,原有的会计核算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规模,无法满足现有的管理需要,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收付实现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难度,产生管理瓶颈。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是以实际收到和支付作为记录依据,对资金预算管理的实际工作可以如实记录。医保基金成立的在最初几年,防范虚假收支的作用和效果明显。发展至今,对医保基金的管理由最初的收支管理发展到投资运营等众多方面,决策者需要更详细的会计数据,但收付实现制制对应收未收、应付未付、代收、代付等财务信息记录的不够全面,不能准确反映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段的会计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财务人员需要另设辅助账目来特殊记录与说明,引发了后续工作任务量大和复杂性,此种情况造成医疗保险基金在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影响后续的各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进而束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波及医疗保险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制约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整体发展。

2.随着医疗保险的规模化发展,我国医疗保险纳入的体系逐步健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对资金的收入与支出的管理范围与领域也不断拓宽,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与各个相关单位、个人的经济往来也日渐频繁,种种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给医疗保险基金的现有会计核算体制带来冲击。现有的会计核算体制对现金流量可以准确记录,但对当期损益的表现力差。医疗保险部门对费用结算以预付、后付等方式,对费用的实时管理缺乏,导致资金收支的核算分析工作时效性差,财务工作透明度展现能力弱,极易产生信息导向偏差和延误,增大了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风险性,相关部门对于医疗保险机构的激励与考评等工作也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此外,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进程加快、办公电子信息化、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与现行的应用软件不能相适应,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产生影响。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缓解采用单一的收付实现制的矛盾

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加强管理,在政策上放行,对医疗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对医疗保险的工作范围与工作质量有了更深的筹划。此种客观形势下,各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对各级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的管理,医院的工作质量影响的是人民的身体健康,医疗保险资金又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做好医疗保险资金管理工作意义非凡,要求在医疗保险资金的使用上要求更透明,资源配置更合理。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上,引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机制可以很好的除去现存的收付实现制引发的弊端,权责发生制很好的弥补了现有医疗保险体系的不足,让医保管理制度的约束力更好的得到有效执行,让我国政府对医疗保险相关的宏观调控更具有指导意义,也能够对以此为参考的预算管理更有科学性。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最大区别就是其更好的对收益与支出进行了归属与配比,对收入和费用何时确认问题给予解决,对现金支付与经济活动的分离活动给予记录。对数额较大的医疗保险支付中的预收预支工作的归属期给予准确的权责划分,实施权责发生制对于参保部门的保费缴纳工作可以更好的记录,对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营效果展现更明显,对于收付实现制不能展现的归属期的权力和责任给予更好的补充,在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和防范上,更具效力,更有利的推动了医疗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同时,医疗保险的网络化普及可以打破医疗保险的地域限制,解决参保人员流动频繁而引发的报销及使用不便的问题。我国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医疗保险基金在会计核算上在实施权责发生制时可以与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并行,在账务处理过程中,针对不同内容的核算运用不同的核算制度。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及分配直接影响的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对基金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参保个人的切身利益。我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地域分部广、企业、城镇、农村、个人等参保人员多样化、加上人口老龄化等现象加剧,都给实际的医保保险工作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总之,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是关系人民健康的重要事项,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能力完善整个医疗体系队伍,直接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谐医务工作。

三、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

权责发生制在反应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应有其自身的弊端,在利润表中很好的财务数据,在资产负债表上可能体现不充分,所以现金流量表给予了前两者以很好的补充,使得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更完善。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医疗保险会计核算方式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做好会计制度的调整,完善医疗保险相关制度的建设,需要医疗保险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要加强对医疗基金核算系统的研发工作,需要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加强相关财务知识内容的更新工作。在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既懂软件核算又懂财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各级部门要注重培养该类型人才,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要及时学习关于权责发生制下的账务处理工作,设置会计科目,要充分理解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载体的逻辑关系与实际意义,政府、医院、企业、个人多方努力,共同配合,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共同组成了我国的五大社会保障险种,医疗保险基金的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某种情况下甚至具有强制性,对该基金的安全管理关系公民的个人利益,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矛盾给予缓解。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要与时俱进,更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方式和方法,管理部门要本着为民为公的思想,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健全对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对实时制度予以监督,严格实施收支两条线,在内部控制上加强预算、决算、审计等职能,让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充分发挥。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功在当代,立在千秋。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S],1999.

[2] 徐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工作重点之探析[J].会计文苑,2011.

上一篇:难忘那期盼的眼作文下一篇:形成性评价的开题报告